动植物给人类的启示范文

时间:2023-04-12 06:11: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动植物给人类的启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动植物给人类的启示

篇1

一、论述的内容时间跨度大。它从10世纪斯堪的纳维亚人对北欧的入侵和十字军对中东的入侵为起点,一直论述到19世纪末欧洲人对非洲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的侵略为止。

二、本书考察的行为主体不再是通常意义上的“人”,而是各种动植物。不象传统历史著作那样侧重于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人类行为的分析。在这本书中,这些传统论述的内容涉及很少,主要是对旧世界动植物向世界其它地区的扩张行为进行描述和分析。在克罗斯比看来,人的行为在欧洲的扩张中仅仅是总体生态行为的一部分,而不再是独立的行为主体。

三、在对欧洲对外扩张历史的论述中,生态地理学知识构成了克罗斯比理论论述的基础。兹举两例:一、在论述旧世界生态系统对“新欧洲”生态系统的侵略时,我们必须弄明白这种侵略产生的生态基础,即两种生态系统的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对这一原因的解释,克罗斯比接受了地理学大陆漂移学说。认为原本为一体的泛古陆于一亿八千万年前在地心热力的作用下解体了,由于各部分已经完全没有联系,它们原本趋同的生态物种便开始按照各自不同的方向进化,于是逐渐形成了今天这样生态系统迥异的世界各洲。而恰恰是生态环境的不同才构成了西欧对外生态扩张的首要前提条件;二、16世纪地理大发现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探索一条驶向东方的航线。它关系到欧洲人能否在旧世界之外地区建立新欧洲。而在航海还处于手工操作的时代,这个问题的关键又在于如何探清不同地区海洋在不同季节其风向的特点。在这一点上,克罗斯比表现了他谙熟的生态地理学知识。对欧洲人探索新航路过程的描述,表明他对大西洋贸易风、印度洋季风、太平洋风向等的四季变化特点非常熟悉。

四、这本书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本从宏观上描写欧洲整个生态扩张历史的专业性通史著作,在著作体例上,它也具有别具一格之处。

在对生态扩张的前提条件——泛古陆裂隙解体导致的各地区生态

发展的差异性——以一章的篇幅进行说明之后,他将自公元900年以来的欧洲生态扩张史以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以斯堪的纳维亚人对北大西洋地区的扩张和失败为一章,以欧洲人对中大西洋幸运三岛: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和加纳利群岛的胜利占领为一章,通过对他们成败的原因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以此说明在冷兵器时代欧洲人对外扩张中的生态因素之决定性作用。在航海时代对各大洋季风风向的掌握成为有用的知识后,欧洲生态扩张的历史进入了第二阶段。然而新时期尽管火器已经在对外扩张中成为不可或缺的武器,但并不表明在扩张进程中一帆风顺。本书以一章的篇幅集中对欧洲扩张主义者在亚洲地区、热带非洲地区及美洲和澳洲热带地区的失败及其生态因素做了详尽的论述。而对于欧洲人扩张胜利的地区,如北美洲、南美大草原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作者并没有具体地对它们进行逐个的个案分析,而是将其取胜的共因:杂草、动物、疾病等在“新欧洲”各地区的扩张各分一章进行综合论述。而后以欧洲人在新西兰的扩张为例,用一章的篇幅说明杂草、动物、疾病等在欧洲人对外扩张中的作用。最后作为全书的总结,作者对欧洲扩张成功的因素进行了综合解释。

除以上几点之外,本书还向我们展示了历史学的社会实用价值。考虑到当前全球面临的生态问题,这本著作也具有学术研究与现实结合的意义。它从历史的角度对当今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提出了警示。克罗斯比对“新欧洲”因生态物种遭到破坏而导致土著人衰败甚至是消亡的论述,实际上暗示了当今因各种人为因素带来的生态环境变化,比如乱砍滥伐导致的水土流失、人类偷猎行为导致的珍稀动物绝种、二氧化碳气排放过多导致的全球温室效应、工业废料对生活环境的污染等等,已经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克罗斯比在本书中对欧洲生态扩张的描述从另一个角度向人们揭示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作为一位优秀的学者,克罗斯比独特的学术视角及出色的学术洞察力在《生态扩张主义》一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本著作所建立的生态扩张理论对欧洲近千年的扩张史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再解释,向多少年来为学术界所公认的技术决定论提出了挑战,表明一个地区对另一个地区的扩张,尽管需要优势的技术力量,但其决定性的前提条件却必须是对被征服地区生态系统进行再改造。

篇2

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根本,人类的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自然。从古至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依赖着大自然对我们的无偿馈赠,没有自然也就没有生命,它就像一位慈爱的母亲,养育栽培并教导着人类,而人类也从她的身上学会了创造和创新,就好比牛顿通过对苹果的落地现象,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一样,大自然的多样性也使人类的艺术与设计的发展带来了丰富的可能性。自然界的万物都在用它的特点和本质启发着人类进行不断的创造,也给予人类丰富的设计灵感。设计源于自然,大自然中各样美的形态以及其中所蕴含的规律与原则对于设计有着极大的启示。

自然形态的模仿

模仿是一种古老、生命力最强的设计思想,是人类直觉性的创造方式,可以说设计之初便是从模仿开始,而模仿设计即是从模仿自然开始。原始人类从尖锐的兽爪、牙齿、锋利的蚌壳中获取灵感并提取形态,制造了人类最初使用的旧石器。在旧石器时代的原始壁画中,那些尚未进入文明阶段的人类在岩洞墙壁上绘制的运动形态的各种动物,也都是从自然界的猎物中获得灵感并对其进行模仿绘制。

而在人类不断的发现、利用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类的模仿水平也随着创造力的发展而上升。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它指出自然界的万物都有它独自特别的形态及功能,每一个部分都有各自存在的理由。又如圣经中讲到“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按照圣经讲的,神创造的自然万物都是经过造物者的精心设计与安排的,有许多奇妙的配合,互相依存、共同发展,造物者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地点所安排布置的都是特别的。自然的运行严整有序,形式又纷繁多样,是设计师不断学习和探索的源泉。

早期人类通过模仿葫芦和果实的外形制成了各类水器;通过模仿花瓣、动物等制成了碗、杯等食器;又通过对动植物形的观察,在各类器具上添加了像“鱼身纹”“藤蔓纹”等的装饰图纹。而到如今的现代社会中,形态的模仿也被广泛运用在各类设计之中,如模仿飞燕的燕尾服,模仿花朵的椅子,模仿动物的首饰,模仿植物的装饰花纹等等。

当然,在现代形态设计中,除了单纯的模仿,还有对自然形态的继承,很多的造型和结构没有直白的模仿,更多的是模仿加改良的设计思想。例如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剧院的外形设计,虽无法直接看出它的模仿来源,但从它的设计中能感受到自然形态那种熟悉的气息,它那三组优美的白色壳体,就是通过继承的模仿,似贝壳又似鸟翅,就像一艘帆船与港湾完美融合为一体,表现出了强有力的生命力。

自然形态的规律

当我们关注周围形形的动物、植物甚至是地表、海洋、天空的时候,会惊叹造物者带来的自然之美,而这些自然形态之所以美,不但是因为它的外形,还由于那种蕴含在形态中的模式与规律。每个单体都有它独特的外形模式,这些形态的部分组成结构,我们很难发现哪部分太长哪部分太短,它们都是按着每个物种的需要并在适应环境与生存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的。所以当看到大象的鼻子和狗的鼻子,天鹅的脖子与老鹰的脖子,我们感觉同样具有吸引力,同样具有和谐感。

1.比例与尺度

在对大自然形态的观察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自然物都具有精确的构造。大自然的设计蕴涵着种种关系,有些被人类发现,有些或许还隐藏着丰富的奥秘。常用的比例尺度――黄金分割比例、斐波那契数列就是人类对大自然形态的研究发现的结果。1:1.618…的黄金比例存在着与大自然深刻的联系。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常常有一种特殊的美感,比如向日葵的花盘,菠萝的外表皮、植物的卷须、玫瑰花瓣等等,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中处处都有黄金比例的痕迹,这就是人类情感会觉得它赏心悦目的原因。而这种黄金比例也极多的被应用在各类的设计中,比如苹果的logo设计,在看似简单的形态中其实运用了大量的黄金分割比例关系。

再如勒.柯布西耶以和谐人体为基础提出了“模度”这个概念,它从很多人体的姿势中寻找比例与尺寸,用简单的数字和比例反映了人的理性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甚至爱因斯坦都对此评论道:“此比例系统极易产生美妙形式,很难产生丑陋形式。”它的“模度”被广泛运用在建筑设计、产品设计,甚至是雕塑和绘画领域中。比如他设计的朗香教堂,墙面的墙洞、地面分割等的许多设计中都源于他的“模度”,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2.平衡与和谐

自然物的很多形态,虽然我们不知道它到底哪里精妙,但潜意识中人们会感觉“不错”、“很美”。人们会因一朵花而驻留,会因一座山而发出感叹,会因一只飞翔的鸟而吸引,这种无意识的喜欢,究其所以然正是其中所隐藏的和谐与平衡。

霍雷肖.格林诺在他的《适合的法则》中写道:“马的腿骨很纤细,我们很欣赏,猎犬的胸膛很深,我们也惊叫:太美了!人之所以喜欢这种种自然之物,并非因为他们具备或缺少某一部位,也与他们的外形或颜色无关,而在于所有部位的和谐一致,在于细节适应部分,部分服从整体。”

和谐带给人的是一种舒适感,它是无形于色的。大自然的构建带给设计的其实就是如此――各方面取得平衡。好比一头猎豹在草原奔跑之时,整个身体带来动势和张力的同时,还让观者领略到一幅美丽的画面,我们不会感觉它不协调不美,这就是大自然的设计反馈――静态是美的,动态依然很美!

设计亦是如此,需要在不断的探索尝试中寻找形态的平衡和谐之感,当一个物体处于不平衡状态时,人会不自觉的产生不舒服感,而我们在大自然中常能感受到舒适,这就启示给我们只有使设计表现出和谐,才能达到真正的美感。比如斯塔克设计的“章鱼”榨汁机,当看到它的时候会被它的奇异圆润吸引,它的上部是一个圆顶倒椎体设计,而下部是三个曲面支角,不但起到了平衡的作用。整个流线型的“柔性”也让设计看起来非常和谐与统一,能够给人们一种放松、流畅的视觉审美感受。

自然形态的思考

自然形态蕴涵着造物者极大的智慧,而人类在不断挖掘自然形态,对其模仿、借鉴并寻找其规律的同时,也对其有更深刻的思考,考究其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这种思考能带给设计更为本质的启发。

1.可持续性原则

自然物的构建都是相互协调,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进行的,自然物的设计意图也都是朝着有利一面发展的。自然界所表达的是不断更新、持续的生命力。 例如植物与动物是互相依存的。植物放出氧气、吸收碳气;而动物则是吸收氧气、放出碳气的。两者交互为用,就能共存、共荣。

人们从会思考开始就会做设计,但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做好设计。好的设计需要人具备良好、正确的设计意识和意图,并且有积极的意义。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人们的许多创造和设计都提高了我们的生活,但在提供功能性的同时却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和对自然规律的服从。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当这个平衡不断被打破时,最终会付出应有代价。

2.完形原则

在自然界中,物与物之间都有着相互的联系和依托,各个单体都不能独自存在,整个生态链的持续,需要各种物种共同维护,一旦其中一个遭到破坏,整个生态机制都会受到影响。正如格式塔所提出的基本宗旨“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或“1+1=3”。当我们观看天空的时候,月亮星星与天际交相辉映我们觉得很美,而如果只有星星或只有月亮,感觉就缺少了什么,那种整体美就消失了。再比如一个森林环境下,树、花、草、动物、大地都是相互调和,共同发展,建立一个完形。这个完形的美比单个形态的美更具吸引力。

篇3

登岸的少部分海洋生物造就了内陆的繁荣

现有证据表明,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都起源于海洋。海洋动物的起源时间虽然还存在着诸多争议,但据估计应该在7亿~8亿年前这段时间。在中奥陶纪时期,也就是大约在4.6亿年前,真菌(最古老的多细胞陆地生物)就已经从大海移居陆地了。在接下来的1.4亿年时间里,其他各种生物也纷纷迁居陆地,从而在陆地上产生了脉管植物、倍足纲节动物、昆虫、蜘蛛、蝎子、陆生蜗牛以及早期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生存位置法则阻碍了生物的进化转移

大部分生物群要么生活在海洋中,要么生活在陆地,没有二者相兼的。极少部分生物种群从水中移向陆地,或从陆地移居水中,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实现成功转移的生物种群是非常稀少的。

为什么地球上只有一少部分生物能够在海洋和陆地之间进行进化转移呢?最直接的一种解释是海洋动物和陆地动物对空气和水的物理要求不同,受到这些物理条件的限制。例如:重力被认为是陆地上一种无处不在的力,但这种力在水中就被大大减弱了。再如,在空气中呼吸要比在水中呼吸更快一些。这些因素说明,几乎每一种生命体,其物理要求都是不一样的,对两种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常常存在较大差异。但这一解释仍不充分。如果说水和空气之间的物理差异是造成陆地生物难以大量重返海洋的唯一原因,那么按照这一理论,陆地和淡水水域之间的生物迁移活动同样难以进行,但事实恰恰相反,目前在淡水湖泊、河流中栖息着45000多种昆虫,这意味着在历史上至少发生过数百次陆地昆虫迁移活动。

怎样解释这一现象呢?科学家想到了一条法则,即生存位置法则。物理差异不是造成生物难以从一种环境转移到另一种环境中去的唯一因素,还有另一种原因,这就是,早来者占据了有利的生存空间位置,从而阻碍了其他生物的进入,使后来者难以在新环境里获得立足之地。

生存位置法则是如何阻碍其他生物进行迁徙活动的呢?为了能成功地在一个新环境里生存,“入侵者”必须具有与原来的居住者,也就是“原居民”。进行强力竞争的能力,因为“原居民”经过长期适应性进化,已非常适应当地的物理和生态环境了。在中奥陶纪以前,陆地的生态系统还是非常单一的,那时统治这个世界的生物主要是微生物,它们无法与来自海洋的体形更大的动植物进行竞争。但到了泥盆纪时期(大约在3.5亿年前)陆地生态系统就变得异常复杂了,那时有了最早的森林和许多动物种类,随着占领者群落的不断建立、巩固,它们已能阻止大种类海洋生物的入侵了。

陆地动物凭借生理优势入侵海洋

到了二叠纪时期(大约在2.6亿年前)入侵方向发生了变化。四足动物的新陈代谢能力已经超过了海洋鱼类的新陈代谢能力。新陈代谢的快慢对生物的进化究竟有何影响呢?一般来说,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具有较高新陈代谢能力的动物可以长得更快,能以更快的速度聚集和保护更多的食物资源,与新陈代谢速度较慢的动物相比,能拿出更多的能量来保护自己以及后代。当然,那些具有高能量储备的陆地动物要想在海洋中为自己谋得一席之地,仍然有很多障碍需要克服,但至少在二叠纪时期,它们已占据了一个有利的竞争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在淡水生态系统中,这种生存障碍要比海洋生态系统少得多,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海洋中生活着几种食肉性动物种群,如棘皮动物和头足类动物,而在淡水水域,食肉动物则要少得多。另外许多小型水体和内陆咸水湖泊缺少鱼类和其他食肉动物。这种安全的生存环境于是就成为陆地动物的入侵场所,成为它们逐渐适应水体生活所必须的训练场。

四足动物究竟凭借什么本领能够如此频繁和高效地重返水体中生活呢?四足动物不像海洋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那样必须躲到海边岩石缝隙中讨生活,或躲到自造的气泡中以免淹死,它们一旦进入水中仍能活动自如,虽然有时免不了要浮到水面来呼吸,它们在新环境中仍能自如地觅食和发挥其他至关重要的生命功能。在遥远的过去,入侵者正是凭借它们较快的新陈代谢能力才得以在新环境中繁衍生息,因为行动缓慢的原居民――甲壳动物、棘皮动物、软体动物以及鱼类都无法有效地抵御它们的入侵。今天入侵者的后代们在海洋生态系统中仍占据着统治地位。凭借着种类优势,鲸鱼成为海洋中的新霸主,它们既吃浮游生物、鳞虾、鱼类这样的海洋生物,也吃海豹、企鹅等与它们一样的迁居者。海豹和海鸟也是食肉动物,它们在食物链中的位置接近于顶层。绿海龟和海牛则是胃口极好的食草动物。即便如此,这些重返海洋的四足动物与种类繁多的陆地四足动物相比,所占比例仍然很少。例如,海洋中没有蝙蝠,没有蹄类哺乳动物,也没有鹦鹉和鸣禽。

生理劣势使现代海洋生物难以成功登陆

生存位置法则还可以解释为何现代海洋生物进化成陆地生物越来越困难。现在大部分试图上岸的海洋生物,如海螺、海滩蜗牛等,在开始退潮的时候才从水中露面,此后它们还要花很长的时间被动地等待潮水从它们身后完全消退,直到再次涨潮时。只有在落潮、涨潮这段时间里,它们才能四处活动觅食。这种动物在与精力充沛、行动敏捷的海鸟,以及来水边觅食的浣熊争夺海滩上的食物资源时是不可能取得竞争优势的。比较成功的海洋动物,像蜗牛、等足目动物以及其他某些海洋动物大部分也只是迁居在杂草、碎叶当中或栖息在靠近海岸的地方。形体较大的椰子蟹(一种寄居蟹)是最为成功的登陆者之一,它的登陆历史也较短,但这种蟹也仅是生活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某些岛屿上。体型大、富于攻击性,加上外壳坚硬这些有利因素是椰子蟹能够成功登陆的原因之一,但是,这种动物一旦脱去了坚硬的防护壳,就很容易成为陆地上哺乳动物的猎食对象。它能成功登陆的另一个原因得益于这些岛屿缺少体形较大的食肉性脊椎动物。

当然,原居民也好,入侵者也好,都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二者常常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巨大影响,某些外部力量可能会促使一种生物种类失去它的生存位置,同时它也能使另一种生物种类巩固自己的生存位置。在自然界并不存在某个生物种类的生存期限,但各种生物种类的生存能力仍然很脆弱。为了适应现实环境而进行自我调整是动物的本能,但这种调整有时是以应变能力的下降为代价的。在遭受较大的外部力量干扰时,如气候的突然变化,原居民常常要经受很大的风险,外部干扰加上来自食肉动物和其他竞争者的压力可能会使某种并未完全站稳脚跟的入侵者突然“咸鱼翻身”,从而在新环境中谋得一席之地。

篇4

关键词:公园园林环境;景观设计;规划特色

引言

自然界不仅为人类提供物质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原料,还通过其丰富多彩的景色,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和美的享受。很早以前,人类就认识到自然景观的精神愉悦作用,并通过园林的形式对其进行抽象概括,再现第二自然,来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到了现代,生活在拥挤嘈杂城市中的人们,更加向往自然景观带给人的平静感受,使他们可以忘记生活中的烦恼,舒缓紧张工作的压力。现代的城市公园作为一种大众化的园林,为城市里的人提供了一片视觉和心理上的“绿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如何在人工环境中再现自然,在中国漫长的园林建造历史中,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手法。例如通过对各种形式石材的组织堆砌,形成千变万化的叠石掇山造型,以此来象征自然山岳的各种形象;又如通过精心开凿的各种动、静水体,象征自然界的河、湖、溪、泉、瀑等。所有这些手法的背后,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通过对大自然及其构景要素的典型化、抽象化,以此向人们传达自然环境的意向。现代城市公园并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园林,必然会承载一些城市的功能。加上城市居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现代城市公园相对传统园林来说要具备更多的功能,势必会影响到公园的景观塑造。但不论现代城市公园的功能如何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再现仍然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在满足新的功能的前提下塑造人化自然景观,是本次设计重点考虑的问题。

1 公园环境与景观设计基本原则

1.1 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既体现在参与建设公园的各部门或集团之间,又体现在整个公园的运作过程中,同时也体现在景观设计和建成的效果之中。限于论文主题,在此仅涉及整体性的形体环境方面。整体性形体环境的一切组合都应该是支持人的想象,合乎人的行为。

1.2 因地制宜原则 即:运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能源和建造技术,特别是注重地方性植物的运用;规划应顺天应时,新的设计须以当地的自然生态过程为依据,将阳光、地形、水、风、植被等能流、物流的流通过程融合在所设计的景观生态过程内;尊重地方特有的民俗、民情并在景观设计中给予体现;景观、建筑小品和构筑物的设计考虑到地方的审美习俗与使用习惯;注重园区内古迹和纪念性景观的保护和再利用以及具有场所感的景观开发;在尊重地方传统性的同时,不能忽视群众对时尚游乐方式的需求。

1.3 和谐、发展的原则 公园景观的设计要讲求其自身的和谐性、人与动物及景观之间的和谐性、景观设计自身所反映的文明健康性,从而建立一个全方位衔接良好的和谐景观,进而营造出一个人与动植物和平相处、共生共荣的和谐环境。

1.4 以人为本的原则 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景观的规划设计应适应变化的需求,根据当代人类的行为心理特征,自觉地为人类的发展寻求一个美好的、适宜生存的空间。

2 园林环境与景观设计的依据

2.1 科学依据 在任何园林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要依据有关工程项目的科学原理和技术要求进行。如在园林环境设计中,要依据设计要求结合原地形进行园林的地形和水体规划。设计者必须对该地段的水文、地质、地貌、地下水位、北方的冰冻线深度、土壤状况等资料进行详细了解。如果没有详实资料,务必补充勘察后的有关资料。可靠的科学依据,为地形改造,水体设计等提供物质基础,避免产生水体漏水,土方塌陷等工程事故。种植各种花草、树木,也要根据植物的生长要求,生物学特性,根据不同植物的喜阳、耐阴、耐旱、怕涝等不同的生态习性进行配植。一旦违反植物生长的科学规律,必将导致种植设计的失败。园林建筑、园林工程设施,更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园林设计关系到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很多,有水利、土方工程技术方面的,有建筑科学技术方面的,有园林植物、甚至还有动物方面的生物科学问题。所以,园林设计的首要问题是要有科学依据。

2.2 社会需要 园林设计是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它要反映社会的意识形态,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与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公园设计规范》指出,园林是完善城市四项基本职能中游憩职能的基地。所以,园林设计者要体察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态,了解他们对公园开展活动的要求,创造出能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文化层次游人的需要,面向大众,面向人民。

2.3 功能要求 园林设计者要根据广大群众的审美要求、活动规律、功能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创造出景色优美、环境卫生、情趣健康、舒适方便的园林空间,满足游人的游览、休息和开展健身娱乐活动的功能要求。园林空间应当定于诗情画意,处处茂林修竹,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令游人流连忘返。不同的功能分区,选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如儿童活动区,要求交通便捷,一般要*近主要出入口,并要结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该区的园林建筑造型要新颖,色彩要鲜艳,空间要开朗,形成一派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欢快的景观气氛。

2.4 经济条件 经济条件是园林设计的重要依据。经济是基础。同样一处园林绿地,甚至同样一个设计方案,由于采用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规格的苗木,不同的施工标准,将需要不同的建园投资。当然,设计者应当在有限的投资条件下,发挥最佳设计技能,节省开支,创造出最理想的作品。

3 规划特色

3.1 节点式布局、主次分明、节奏适宜 公园在景观序列的安排上, 采用节点式, 即每个景区都有一个主景作为重点空间, 围绕主景再有序的布置其它景点, 使各个点与缓动空间的设置变得和谐、有序, 富于节奏之变化, 避免了因序列饱和而产生的节奏上的反感。在处理主景的重点空间上, 在突出主景地位的同时, 着重于环境氛围的烘托。不仅在主景内容的选择上突出其个性, 而且在其特定的环境意象之塑造上, 更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点。

3.2 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创造环境特色 水体在自然中的势态声貌, 会给人们以无穷的遐想和艺术的启示, 把自然中的水引进人类的生活, 并用水的艺术形态来丰富和补充人类环境, 加强园林景观的意境感受, 是极富表现力的构景方式。中国园林造景更有“ 造园必须有水, 无水难以成园”的说法。园林中只要有水, 就会显示出活泼的生气。

3.3 游览方式丰富多彩 浏览线是联结各景区的连续空间链。一个有序列、有节奏的安排, 可使人赏心悦目, 主次分明。而游览的方式,同样也给人以丰富多彩的经历, 留下深刻的回忆。以步行游览和游览车游览为主, 可以使游客在陆地自由活动, 到达任何一个景区。这是一个基础。而最具特色的是游览船游览和空中游览。为了充分利用水景, 我们沿湖开辟游览路线, 沿岸各景区开阔处设停靠点, 这样游客可以从湖上观看异国风情。同时, 空中轻轨游线有一部分伸人到水中, 从而拓展了游客的游览视线。

3.4 积极参与、增加娱乐 目前, 国内主题公园的参与性活动, 很多以被动的形式出现, 如观看各种演出等, 而主动参与的机会相对来说少一些, 使游客难以得到满足。若要达到游乐的目的, 游客必须积极参与, 其提供的生理上与心理上的娱乐大大超过了视觉刺激。如今, 人们旅游的心理已经向更高层次发展, 从观光向参与转化。所以, 参与项目的设置也是特色的表现。因此, 在设计中我们有意增加了主动参与的活动内容, 除巡游汇演、剧场演出、古代交通工具游览、儿童游戏场等参与性活动外, 还特辟有休息娱乐活动区, 设有果园、野炊、俱乐部、泳池、水上活动中心、特色民居等各具特色的主动参与项目, 增添了娱乐性。

篇5

关键词: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中心主义;和谐相处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5-0221-02

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危机成为全球共识,随着人类不断的需求和对大自然的索求,自然资源逐渐枯竭,工业化和城市化使我们生活的环境遭受严重的污染,从而威胁到人类的健康,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人类面临人口快速增长、水污染、资源的损耗、全球气候的升温、自然灾害频发、多种疾病困扰人类。随着生态的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人类开始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以此形成两种不同的价值主张: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

因为人类当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同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有很大的直接联系,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在对待自然生态环境等关系时存在着偏差和失误。一些学者认为有两个对立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生态环境与人类的利益息息相关。环境被破坏了,人类的生存就受到了威胁。作为地球上最高等的人类,我们有责任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好,于是我们要保护环境,学界称之为人类中心主义。持此观点的早期代表人物是康德,康德认为:“人是目的。”在目的国度中,人就是目的本身,那就是说,没有人(甚至于神)可以把他单单用作手段,他自己总永远是一个目的在人类中心伦理价值观的作用下,生产力突飞猛进地发展着,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更是呈现出近乎无限的可能性”。然而,绝对的人类中心把人类推向了危险的境地。于是提有人出:人类中心主义是错误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索贝特·史怀泽大声疾呼要“敬畏生命”。史怀泽认为:“过去的伦理学是不完整的,因为它认为伦理只涉及人对人的行为。实际上,伦理与人对所有存在于他的范围之内的生命的行为有关。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只有体验到对一切生命负有无限责任的伦理才有思想根据”。人应当尊重自然,承认自然存在的价值。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属于自然地一部分,和人类一样,动物、植物甚至一些非生命的物质都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都有着自己的内在价值,和人一样,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是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统一。我们应该站在整个自然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一、生态伦理概述

1.人与自然的关系。要讨论生态伦理,我们首先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谈起。首先,我们认为人类不是世界的中心,和其他生物一样,是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并且,这个生态系统一直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这个系统运行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的利益和存亡。人类作为生物界中最具智慧的物种,在于拥有了非凡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提高生存质量。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2.生态伦理调节。生态伦理即人类处理自身及其周围的动物、环境和大自然等生态环境的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生态伦理学认为:善——对生态系统有益,恶——对生态系统有害。很显然,这里行为的主体是人,生物及非生物是不受其约束的。正因为如此,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具有内在价值,就是一种“价值虚无主义”。所以,如果说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是一种“价值霸权”的话,那么自然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就是一种价值泛化而最终导致价值虚无。一个人的生态伦理观往往起源于群体文化,并且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和评价他人。可见,生态伦理所规范的是人的行为,通过规范人的行为来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

3.生态伦理的变迁。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面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人们无法理解,更无力对抗,于是产生了对自然的敬畏,将一切归结于神的安排。随着人类文化的积累,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逐步加深,加上人类活动能力的加强,这种敬畏逐渐减弱,随之而来的是人类在自然面前的自信极度的膨胀。工业革命以来,逐渐地人类开始以地球的主人自居,全然不顾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发展。逐渐我们发现,人类原来并非地球的中心,自然也并非那么顺从地受人类摆布。我们正在受到来自自然的惩罚。所以,人们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可见,人类对待自然的认识是在不断变化的,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是造成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传统的社会学研究,都有一个共同的假设和前提,那就是“人类豁免主义”的解释范式,这个范式认为:人类在地球生物中是独一无二的,享有自然的最高统治权,可以改造自然并使其为人类服务,因而,许多人类差异是社会引入而非天生的,它们可以被改动的,并且不利的差异可以消除;因而,同样地,文化积累意味着进化可以无限延续,使得所有社会问题最终都可以解决。所以,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自然法则和生理原因就不是解释社会现象的主要因素。例如,涂尔干主张,社会事实只能用其他的社会事实解释。正因为这样的传统根深蒂固,所以,邓拉普和卡顿等人认为,要想对当今出现的环境问题作出社会学的解释,必须对这种传统的社会学的理论基础进行完全的改造,他们首先提出了“新生态范式”的概念。所谓“新生态范式”,是由这样几种假设组成的:虽然人类有突出的特征(文化,技术),他们依然是相互依赖的包含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众多物种之一员;人类事务不仅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也受自然网络中原因、结果和反馈的错综复杂的影响,因而有目的的人类行为会产生许多意外的后果;人类生存依赖于一个有限的生物物理环境,它对人类活动加上了潜在的限制;尽管人类的文明创造和得自某个地方的能力可能在一段时期内会扩展承载力的限定,但生态法则不能免除。这种“新生态范式”与传统社会学所认为的“社会事实只能必须被其他的社会事实解释”的信条相背离。

二、保护自然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因此,我们应该对这种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进行转变,就是转变到以环境为中心的自然中心主义上来,不要把自然作为人类征服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把人类作为自然中的一员,平等地对待其他物种,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应当做到以下几方面:

1.建立整体观的自然中心主义。在人类进化至今,环境问题已经上升到全球性问题,任何局部的环境问题都会给整个地球造成影响和灾难,自然中心主义要求我们必须从全球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角度出发考虑整个人类的生态环境问题。任何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与群体的生存和发展联系在一起,而任何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又同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必须通过人类的理性,建立一种现代整体观的自然中心主义。

2.尊重动物享有的生存权利。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动物的生存发展的权力。随着人类对自然的不断破坏和坏境的日益恶化,现在有许多动植物都濒临灭绝。所以人和动物也应该是平等的。人类要是不能够与其他生物取得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在生物圈中和其他生物互济共存。

三、实现生态伦理和谐的途径和方法

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历史文明的进程中,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也曾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痛定思痛后,我们要树立生态伦理新观念,应该意识到人类与自然处于平等的地位,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加强环境立法和保护环境的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审计制度,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力度,做好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资源开发“三同时”制度。

2.加强规划,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平衡。国家要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科学开展生态建设,继续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对有利于生态保护的长期投资项目在政策上给予优惠支持,中央政府主要负责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天然林、天然草地的保护与恢复和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投入;各级政府应增加生态环境的投入;积极引入社会各方投资,逐步建立流域补偿、遗传资源惠益共享的生态补偿机制。

总之,面对当前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人类必须对以前以人类中心主义发展的价值观进行反思,转变到以自然中心主义的发展价值观上来,在发展经济和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同时,不要单纯从人类的角度出发而要从整个自然的生态系统出发,即以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以便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内涵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正确处理并实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和谐,必须坚持和谐共进的价值观念,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型社会。为人类的共同理想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余谋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2] 李友梅,刘春燕.环境社会学[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191.

[3] 郭艳华.走向绿色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69.

[4] 黄志斌.自然辩证法概论新编[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65-90.

[5] 王素娟.生态文明——人类的必然选择[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4,(3):43-56.

[6] 方盛举,李韬.论马克思自然理论对当代生态伦理学的启示[J].学术探索,2000,(3):25-27.

篇6

关键词:荀子;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8—0081—04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也显露出来。人们在对现代文明进行反思的同时,期盼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到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荀子的思想中所蕴涵的生态经济思想对当今发展生态经济、化解生态危机具有一定意义。

一、荀子的主要生态经济思想

(一)天人和谐、“天行有常”的自然观是荀子生态经济思想的基础

荀子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以“道”为根据的和谐平衡的有机系统,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道者,古今之正权也”,“道”是万物产生的根据、自然运行的规律、从古到今正确与否的衡量标准,制约着整个自然,并在自然的变化中体现出来。具体而言,“物类之起,必有所始”,任何种类的事物,都有其开端;“天地者,生之始也”,天地,就是生命的本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和地相合而万物产生,阴气和阳气相接而千变万化出现,所谓的自然界逐渐衍化而成。在这样的自然界中万物“同宇而异体”,虽然种类、存在方式不同,但同存于自然界,各自在自然的演化中,获得生存发展的关系场。人类也不例外,“夫天生蒸民,有所以取之”,人由自然界造就并依托自然取得生存条件。当然,人因“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故有血气之属莫知于人”,有血气的属类没有比人更聪明的了,这就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并且,人类社会“治乱非天也”、“治乱非时也”、“治乱非地也”,其兴衰也不是完全由天决定,人可以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天地相“参”,达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的目的。但荀子并没有滑向人定胜天的一面,而是指出“天行有常”,“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自然的运行有其客观规律性,它“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作为自然的一员,人不能脱离自然环境的制约,“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就是很好的例证。而出现“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现象的原因何在?“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错习俗之节异也”,不是人资质本性天生如此,而是他们适应了当地习俗的结果。那么,这里所谓的“习俗”又是怎么产生的呢?“俗,谓土地所生习也”,由特定的生态环境所造就。荀子这些认识虽然直观而朴素,但隐含现代生态经济的自然观:“我们就是大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游离于大自然之外的人”,人类社会只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存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自调节机制,无论如何都不能突破自然已经给人类设定的生存底线的约束,不可肆意妄为。

(二)发展经济与保护自然资源并重的思想蕴涵经济可持续发展观

虽然荀子所处时代没有生态危机的出现,但他已认识到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两者相持而长”,即发展经济和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并重的生态经济思想,指出应利用生态规律发展生产。

荀子注重“时禁”,即由国家制定政策、措施来保护自然资源。“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鰌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对于林业资源,禁止在“草木荣华滋硕”的发育成长期乱砍滥伐,只有在保护的基础上采伐利用,才可保证林业资源不会枯竭;对渔业资源,也要仔细规定禁捞期,避开各种鱼类的繁殖期,待其发育成熟后再去捕捞,而非竭泽而渔;至于农业生产,必须春天耕种、夏天锄草、秋天收获、冬天储藏,这四件事都不应错过时机,五谷才能不断地生长,老百姓才有多余的粮食。之所以实行“时禁”,是因为“故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即饲养适时,六畜就生育兴旺;砍伐种植适时,草木就繁殖茂盛,保证动植物顺应自然的季节变化生长规律,才能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这实际上是继强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后,顺理成章地把人类的经济系统看作是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将经济看作环境的组成部分,而不是相反。他主张经济运行建立在自然生态系统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将合理开发和保护动植物资源结合起来,使生态保持动态平衡。这样就形成中国古代朴素的发展经济与资源利用有机结合的可持续生产观,与现今经济发展强调协调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的相互关系的理念十分相近。

荀子的经济思想强调合理利用自然力,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并提出许多具体措施:首先,发展农业生产,用地必须养地。要“刺屮殖谷,多粪肥田”,即注意铲除杂草,多施肥料,以保护土地和土壤的肥力从而改良土壤。因为“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田瘠以秽则出实不半”,农田多施肥且精耕细作,生产出来的谷物就会上百倍地增长。反之,收获的谷物就连正常收成的一半也难以达到。其次,选用良种,因地制宜种植作物,“相高下,视肥境,序五种”,观察地势的高低,识别土质的肥沃与贫瘠,合理安排各种庄稼的种植季节。再次,注意水利的兴修及管理。“修堤梁,通沟浍,行水潦,安水臧,以时决塞”,即修理堤坝沟渠,让积水顺道而行,修筑水库,根据时节放水堵水,以保证耕地能“高者不旱,下者不水”,即地势高的不会干旱,地势低的不会水涝。

不仅如此,荀子还认识到发展粮食生产不能孤立地进行,要同林业、牧业和渔业紧密结合,以充分利用地力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他提出“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然后瓜桃枣李一本数以盆鼓,然后荤菜百疏以泽量,然后六畜禽兽一而割车,鼋鼍、鱼鳖、鰌鳣以时别,一而成群,然后飞鸟凫雁若烟海,然后昆虫万物生其间,可以相食养者不可胜数也。”这实际上涉及农业的生产结构问题,更是一个生态平衡问题。荀子已经先见地认识到物质和能量是在农田、水产、家禽家畜、鸟类及其他生物之间交替循环运转的,只要这种物质和能量的循环运转平衡,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与经济利益的持续化就统一起来,最终可以一方面“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即天地之间的所有物品,都可以为人类所用。另一方面“则万物皆得其宜”,即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人类经济发展相得益彰。荀子所处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很有限。荀子这种可持续生产观并非出于保护自然环境的主观愿望,但却在客观上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三)节制欲望、适度消费的思想蕴涵生态消费观

荀子的经济思想产生的基础是社会生产力低下的传统农业经济,人们的生产活动受到自然规律的极大制约,因而在天人和谐的自然观导向下,其思想中蕴含朴素的适度消费以维护生产与消费平衡的内容。所以他提出“节用御欲、收敛蓄藏以继之也”的适度消费观。

人们的一切消费行为都源于欲望,欲望是人们进行消费行为的动机,所以谈消费,离不开欲望。谈及欲望对人产生的影响,先秦诸子中有很多人持否定、消极的态度,与之相比,荀子有其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人的欲望与生俱来,“人生而有欲”,“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以所欲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免也。”这就是说本性是天然造就的,情感是本性的内心感受,而欲望则是情感对外物刺激的反应。他认为去追求欲望,也是必然。如果一味的“衣粗食恶”,不满足人们合理的消费需求,最终只会导致“万物失宜,失应,上失天时,下失地利,中失人和”。这说明荀子不仅承认欲望的存在及其合理性,而且认为欲望的存在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当然,荀子没有止步于此,而是进一步阐述了的危害。“然则从人之欲则孰不能容,物不能赡也”,如果一味放纵人们的欲望,从权势上说不能容许,从物质上也无法满足,因为欲望要通过生产活动来满足,而生产以自然资源为前提,自然资源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又是有限的。这样,因为需求无限而生产能力乃至资源有限,那么“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就会诱发供求失衡,而最终必然导致纷争的出现,损害人类社会的发展。既然欲望是把双刃剑,那么解决这个难题就要“导欲”、“节欲”。“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欲望虽然与生俱来不可能去掉,但满足欲望的需求却是人可以通过主观意志节制的。可以通过疏导、节制欲望,使之不致失控,以便获得更好、更持久的满足。

在“御欲”的欲望观基础上,荀子明确提出“节用”的思想,即节约消费,通过国家规定,适当限制整个社会的消费活动,强调“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这种节用,包括“上节”与“下节”,“上以法取焉,而下以礼节用之”。封建社会统治者依照法律向民众收取财富,民众依照礼制规定,俭省节约。尤其是统治阶级,其用度取之于民,“上节”不但要求统治阶级节约消费,“天子诸侯无靡费之用”,不能“以无度取于民”,“聚敛计数”,挥霍无度,还应该减轻百姓的赋税、徭役负担,使剩余产品能比较多地留在民间,即“裕民”,这样老百姓才有兴趣、有能力将一部分剩余用来改进和发展再生产,从而增加社会财富。这种通过“节用”为再生产提供积累、把消费与再生产联系起来考虑的节用消费观念,不仅高于先秦其他思想家,而且在整个封建社会时期都是罕见的。除此而外,荀子还提出节用的另一个作用,即“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意思是贮藏多余的粮食财物,以备不时之需。如他所言,“节用御欲,收敛蓄藏以继之也,是于己长虑顾后,几不甚善矣哉!”凡此种种,表明只有适度消费,才能使生产与消费相持而长,从而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二、荀子生态经济思想的启示

(一)建立生态经济生产观,使人类社会发展指向生态向度

所谓社会发展的生态向度,就是要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这种协调发展能否实现,与人们的生产观密不可分,而人们的生产观是以自然观为哲学基础的。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它指导下的生产观决定人们在发展经济时遵循什么样的原则、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运用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而言之,决定人类经济社会的走向。这也正如荀子所认为的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只是整体中的部分,而不是自然界的主宰者与征服者,只有与自然和谐共处,才能实现“参赞化育”之功。

然而,工业文明以来,受西方思想的影响,人类中心主义甚至是人类沙文主义盛行,人类用狭隘的功利眼光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只把自己的存在作为目的,将非人的自然存在物的价值仅仅归结为经济价值,即把它们仅仅当作能源源不断地向人类经济活动提供各种资源的工具来看待,把自然当成可以任意盘剥和利用的对象。这种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的核心思想就是“一切以人为核心,人类行为的一切都从人的利益出发,以人的利益作为惟一尺度,只依照自身的利益行动,并以自身的利益去对待其他事物。”在这种自然观的指导下,传统经济的生产观,把人对经济利益或物质利益的渴望和追求,视为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惟一驱动力,将经济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增长,并把经济效益作为检验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惟一尺度,将人类经济社会导向与自然对立之途,并已经品尝了苦果:人类经济系统不断扩张的巨大压力,严重损伤地球生态系统,导致环境问题全球化、资源枯竭普遍化的生态危机的出现。因而,必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构生态经济生产观,在发展经济时既注重人的因素,也注重自然的因素,不仅考虑生产的直接影响,而且考虑生产较近和较远的后果,使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在利用、改造自然时,理解自然、尊重自然、亲近自然和保护自然,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建立生态消费观,实现人类物质需求与生态需求的和谐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从一定程度上说,消费支撑生产。荀子已经发现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关系,提出适度消费以维护生产与消费的平衡。然而,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资料的丰富,人们的物质需求与生态需求大大分离,享乐性物质消费观盛行,人们重视商品的象征价值大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以满足人类的无限需求为价值取向,以占有和消费更多的物质财富为衡量生活水平的标准。但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一点:“如果离开了自然所提供的材料,两手空空的人们,怎能生产出物质材料来呢?所谓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怎有实现之可能呢?”消费意味着向自然的索取,人们各种消费需要的满足,最后都会落脚到资源的支撑上;消费还意味着将废物排放到自然,要求环境对废物进行净化,也就是说它与物质和能源的消耗以及环境对废物的消化能力成正比关系。而在人类的生命时间限度内,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自净化能力也是有限的。不仅如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几乎人人都是相对贫穷的,因为“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况,一个欲望满足后,往往又会迅速地被另一个欲望所占领”物质财富目的性愈强烈,人类对具体物质财富的追求就愈无止境。如果任享乐主义消费观盛行,人的欲求的无限性、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需求的无限性与生态系统本身承受能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必然变得尖锐,长此以往,必将危及人类的生存。

必须将生态意识引入消费理念,以生态消费观引导人们的消费行为,使人们意识到我们对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的需要,不仅是生存需要、享受需要,还是发展需要,消费行为既应受“预算约束”,也应受“生态约束”,要理性地实现自身的消费需求,形成一种既“符合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的发展水平,既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生态消费。只有这样,才能使消费与生产相辅相成、消费需求与生态需求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91.

[2]余谋昌.生态文化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236.

[3]许涤新.生态经济学探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9.

篇7

关键词:景观设计;生态化设计;人性化设计;发展趋势

Abstract: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deteriorating today, landscape design problem more and more get people's attention.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landscape design, based on the curren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essence of the ecological design and humanized design, feasibility and design method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landscape design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Key words: landscape design; Ecological design; The humanized design; The 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目前,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城市环境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景观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系统功能提高和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所以我们要注重景观设计的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人文化和生态化,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1、景观设计的内涵

景观设计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综合学科,融合了社会行为学、人类文化学、艺术、建筑学、当代科技、历史学、心理学、地域学、自然、地理等众多学科的理论,并且相互交叉渗透。景观设计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学科。广义上讲,从古至今人类所从事的有意识的环境改造都可称之为景观设计。它是一种具有时间和空间双重性质的创造活动。它随着时展而发展。每个时代都赋予它不同的内涵,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它是一个创造和积累的过程[2]。

何谓景观设计?景观设计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创造一个具有形态、形式因素构成的较为独立的,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的景物。 它必须具有两个属性:一是自然属性,它必须作为一个有光、形、色、体的可感因素,一定的空间形态,较为独立的并易从区域形态背景中分离出来的客体。二是社会属性,它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有观赏功能,改善环境及使用功能,可以通过其内涵,引发人的情感、意趣、联想、移情等心理反映,即所谓景观效应[3]。

如果我们把景观设计理解为是一个对任何有关于人类使用户外空间及土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监理这一解决方法的实施过程[4]。景观设计的宗旨就是为了给人们创造休闲、活动的空间,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而景观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谐相处[5]。

2、生态化设计

2.1生态化设计概念

近年来,“生态化设计”一直是人们关心的热点,也是疑惑之点。生态设计在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其概念的阐释也是各有不同。概括起来,一般包含两个方面:⑴应用生态学原理来指导设计;⑵使设计的结果在对环境友好的同时又满足人类需求。参照西蒙·范·迪·瑞恩(Sim Van der Ryn)和斯图亚特·考恩(Stuart Cown)[6]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笔者认为:“生态化设计就是继承和发展传统景观设计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科学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关联的新秩序,使其在对环境的破坏影响最小的前提下,达到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的统一,为人类创造清洁、优美、文明的景观环境。”

而目前条件下,景观的“生态设计”还未成熟,处于过渡期,需要更清晰的概念、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明确的原则与标准,这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和不断的实践。

2.2生态化设计原则

2.2.1地方性原则

首先,应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吸取当地人的经验。景观设计应根植于所在的地方。由于当地人依赖于其生活环境获得日常生活和物质资料和精神寄托,他们关于环境的认识和理解是场所经验的有机衍生和积淀,所以设计应考虑当地人和其文化传统给予的启示[1]。

其次,应顺应基址的自然条件。场地外的生态要素对基址有直接影响与作用,所以应该设计不能局限在基址的红线以内;另外任何景观生态系统都有特定的物质结构与生态特征,呈现空间异质性,在设计时应根据基址特征进行具体的对待;考虑基址的气候、水文、地形地貌、植被以及野生动物等生态要素的特征,尽量避免对它们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运行。

第三,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景观。要避免单纯地追求宏大的气势和英雄气概,要因地制宜,将原有景观要素加以利用。

2.2.2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原则

保护不可再生资源,作为自然遗产,不在万不得已,不予以使用。在大规模的景观设计过程中,特殊自然景观元素或生态系统的保护尤显重要,如城区和城郊湿地的保护、自然林地的保护;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

景观对能源和物质的耗费体现在整个生命周期之中,即材料的选择、施工建设、使用管理和废弃过程。为此,材料选用原则应以能循环使用,能降解再生为主,而且应提高景观的使用寿命。

2.2.3整体性原则

景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它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实现的,必须满足社会的功能,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遵循生态原则,同时还属于艺术的范畴,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设计就存在缺陷。景观生态设计是对人类生态系统整体进行全面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对某一景观元素进行设计,是一种多目标设计,为人类需要,也为动植物需要,为高产值需要,也为审美需要,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整体优化[7]。

现代景观设计绝不只是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要相地合宜,要得体,与自然、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广场、街景、园林绿化,从城市到牧野都寄托了人类的理想和追求,注重人的生活体验、人的感受,是人在茫茫宇宙中的栖居之所。美好的景观环境既是未来生活的憧憬,也是历史生活场景的记忆,更是现代生活的空间和系统。景观设计就是要解决人与人,结构与功能,格局与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使自然环境与周围环境充分结合,创造出和谐丰富的外部空间环境[8]。

3、人性化设计

3.1人性化设计原则

人性化设计是人类在改造世界过程中一直追求的目标,是设计发展的更高阶段,是人们对设计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轴心,注意提升人的价值,尊重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动态设计哲学。在以人为中心的问题上,人性化的考虑也是有层次的,以人为中心不是片面的考虑个体的人,而是综合的考虑群体的人,社会的人,考虑群体的局部与社会的整体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使社会的发展与更为长远的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和谐与统一。因此,人性化设计应该是站在人性的高度上把握设计方向,以综合协调景观设计所涉及的深层次问题。

3.2人性化设计理念体系

3.2.1物理层次的关怀

物理层次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人性化设计的景观不仅是给生活带来方便,更重要的是使使用者与景观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它会最大限度地迁就人的行为方式,体谅人的感情,使人感到舒适,而不是让使用者去适应它、理解它。设计时要考虑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年龄人活动的特点,要求有明确的功能分区,要形成动静有序、开敞和封闭相结合的空间结构,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人性化设计更大程度地体现在设计细节上,如各种配套服务设施是否完善,尺度问题,材质的选择等。近年来,我们可喜的看到,为方便残疾人的轮椅车上下行走及盲人行走,很多城市广场、街心花园都进行了无障碍设计。但目前我国景观设计在这方面仍不够成熟,如有一些过街天桥台阶宽度的设计缺乏合理性,迈一步太小,迈两步不够,不论多大年龄的人走起来都非常费力。另外,一些有一定危险的地方所设的防护拦过低,遇到有大型活动人多相互拥挤时,容易发生危险和不测。

3.2.2心理层次的关怀

心理层次上的满足感不像物理层次上的满足那样直观,它往往难以言说和察觉,甚至连许多使用者也无法说明为什么会对它情有独钟。

人们对景观的心理感知是一种理性思维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才能作出由视觉观察得到的对景观的评价,因而心理感知是人性化景观感知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按思维形式可将其分为推理和联想两部分:推理就是由已知前提推出未知判断,人们可根据以往的经验由整体推理至局部,反之也可由局部推知大致的整体,有利于从整体到细部系统地感知景观;联想是由前事物触发想起其它有关的事物的心理过程。对景观的心理感知过程正是人与景观统一的过程。无论是夕阳、清泉、急雨、蝉鸣、竹影、花香,都会引起人的思绪变迁。在景观设计中,一方面要让人触景生情,另一方面还要使“情”升为“意”,这时“景”升为“境”,即“境界”,成为感情上的升华,以满足人们得到高层次的文化精神享受的需要。

现阶段我们要不断的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园林设计时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不能只注重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而忽视建筑的人文性。保持设计的艺术感与美感,使人们从设计中更多的感受到人文气息,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吉庆萍.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6):3-10

[2]魏晗.浅谈现代景观设计的形式表现[J].小城镇建设,2003(8):52-53

[3]刘蔓.景观艺术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3

[4]Newton,N.T.Design on the Land: Th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1971

[5]西蒙兹著,俞孔坚等译.景观设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6]Sim Van der Ryn and Cown, Stuart.Ecological Design. Island Press Washington.D.C,1996

篇8

摘 要:不同的物质生产方式造就了中西不同的自然观。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中华民族与自然保持着和谐的“天人合一”关系,人们顺应自然,对自然感恩戴德。而以商品经济为主的西方民族与自然处于“天人对立”的关系中,主张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对自然充满畏惧。这些都在中西的文艺作品、神话、宗教以及对待自然美的态度中表现出来。中西自然观各有所长,在全球化的今天,二者应当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造福于后人。

关键词:天人合一,天人对立,天人关系,自然观

中图分类号:N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3-0000-02

一、 “天人合一”与“天人对立”

中华民族早在商代,或者在更早时期就萌生了天人“相合”的思想。所谓“天人合一”是指人与天道本性生养、赞化、共运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整一、协调、有机的联系。[1]中国虽然也产生过为人服务的实用主义自然观,如以荀子为代表的征服自然说,但始终没能成为主流。占主流地位的是以《周易大传》为代表的天人协调说。这一学说,自汉宋以后,就逐步发展演变成“天人合一”思想。这种自然观将人置身于大自然中,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主导要素,《中庸》把“天、地、人”并称“三才”,[2]说明人与自然是平等的。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3]儒家代表董仲舒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不可一无也。”[4]董仲舒表达的就是“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观念。不仅如此,“天人合一”的思想还主张人应该服从自然界客观存在的普遍规律,如道家主张崇尚自然,顺从自然,追求对自然本性的回归。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庄子说:“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6]庄子尊奉无为而治,主张不以人力改变自然,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对自然的顺应、协调和感恩,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价值基础。

西方民族虽然也出现过短暂的“天人合一”时期,但他们对世界本原的探寻却意味着他们是将自然界客体化和对象化了的,并非像中华民族那样把人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荷马史诗《奥德赛》中,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流时遭遇了大风大浪,所有的人都葬身海底,令人毛骨悚然。这些经过幻想加工的文艺作品折射出古希腊人对待自然的态度。“在古希腊人看来,自然与人是尖锐对立的,自然界总是与人类作对。”[7]埃斯库罗斯的著名悲剧《普罗米修斯》中神鹰啄食普罗米修斯肝脏的悲壮场面,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中那震撼人心、不可抗拒、无法逃脱的悲剧命运,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中美狄亚痛不欲生、亲手杀死亲生儿女的惨不忍睹的情景……“这种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不正是大自然与人类尖锐对立的缩影么?”[8]在以古希腊为源头的西方文化中,征服自然、战胜自然是主导思想。在天人关系上,西方民族表现出控制与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在自然观上则强调人是自然的主宰,大自然是依附于人类而存在的。色诺芬在《回忆录》中借苏格拉底的口说出“人的所有东西都有其目的,而众神也为了人的利益而精心安排了所有的事物。自然界中的低级动物完全是为了人的缘故才产生出来和生长着的。”[9]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争辩说:“各种植物是为了各种动物而生长出来的。现在,如果说大自然把所有的事物都完成了,没有任何事物是无益的,那么推论出来的结论就是:她(大自然)是为了人的缘故才创造出了各种动物。”[10]

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的自然观在神话以及人对待神的态度中也得到充分体现。中国的神灵与英雄都是对人类友善的,爱护人类的。盘古为人类开天辟地,女娲捏黄土造人、炼五色石补天,伏羲教民结网,神农尝百草、播五谷,后羿射九日为民除害……这些都反映了自然与人类和谐友好的关系。因而,中国人对自然界总是怀抱一种亲切的态度,尊敬自然,感激自然界带给人们的恩赐。而在古希腊神话中,自然界的主宰者宙斯,处处与人类为敌,他拒绝给人类以火和希望,当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后,他残酷地惩罚普罗米修斯,还打开潘多拉盒子,将灾难与疾病带给人类……主宰自然界的神灵总是想方设法捉弄人类,整治人类,人与自然处于尖锐对立的关系中。在古代中国,神的权威是有限的,人们虽然信奉神灵,但同时也相信神不是万能的,周代奉行的就是敬天保民的思想,甚至还有“不畏于天”之言。大圣人孔子也说”不以怪力乱神”,《诗经》里很少有宗教神怪的描写,而是充满了浓郁的人间生活气息。《楚辞》里虽然有一些神怪的描写,但从未被看作“正言”,因而屡遭贬斥。正如范文澜先生所说:“两周以后,宗教在华族里,即使有时盛行,却不曾获得绝对支配的权威。”[11]中华民族对神灵充满敬意与尊重,以近乎平等的心态对待神灵,这也是“天人合一”自然观的反映。而在自然界的威力面前,西方民族则始终充满了畏惧,在惊涛骇浪中,人们总是担忧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于是只好乞求于神灵,因此,“古希腊的商业性社会似乎是由神灵主宰着的”[12]西方人酒神节狂热的游行,剧场中恐惧与哀怜的情思,全社会对神灵的绝对尊崇,就连最理性、最有智慧的哲学家们,也对神灵服服帖帖、五体投地。苏格拉底认为,神统治着世界,具有无边的权力。柏拉图认为,世界是神创造的,他奉劝大家都去敬神,“免得再度受惩罚”。在自然面前,他们感到畏惧,害怕受到自然的惩罚。

“天人合一”与“天人对立”的中西自然观还表现在中西方对大自然呈现的美所采取的不同态度上。中国的绘画多以花鸟虫鱼或山水为主,它所表现的精神是“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的。[13]中国的文学作品诗词歌赋也多以歌颂山水自然美为主题。文人墨客的理想就是游历名山大川,饱览天下自然景观之美,甚至于归隐山林、寄情山水。而在西方的自然观中,未经改造的大自然在人们眼中都是神秘的,恐怖的,是妖魔鬼怪的寓所和祭坛。人们总是远离原始的大自然,沉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中是一种羞耻的行为。柏拉图在《斐德若》中记载了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斐德若散步的故事。苏格拉底为郊外的风景所陶醉,显得非常高兴,斐德若问:“您从未出过城门吗?”苏格拉底说:“确实如此,我亲爱的朋友,我希望你知道了其中的缘故后会谅解我。因为我是一个好学的人,而田园草木不能让我学得什么,能让我学得一些东西的是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民。”[14]

二、 从物质生产角度分析中西两种不同自然观形成的根源

“物质生产决定了中西不同的社会经济政治与民族性格特征,同样,物质生产的特征也形成了中国与西方不同的人与自然的关系。”[15]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的基础。中西方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中西方不同的物质生产方式。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大多分布在江河流域的河谷地带或冲积平原上,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形成了中华民族以农业为主的多种经营和因地制宜地发展家庭手工业的特征,人们经济上自给自足,并不需要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便可满足需求。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长年累月按部就班地生活。自然界对人类亲切和谐,人们的生计全靠大自然的赐予,只要风调雨顺,人们便对大自然感激不尽。即便时有水旱之灾,也不被认为是老天故意与人作对,而多半是人类自己犯了错误,上天不过是警告人们,目的是让人们改邪归正。而西方民族则恰恰相反,西方文明发祥地位于亚欧大陆西侧的欧洲,它三面环海,“如果说中华民族之树是植根于一片为江河所滋润的大陆,那么西方文化之舟则是诞生在蓝色的波涛之中。”[16]农业无法在这里进行,只能通过海上贸易来谋求生计、获取财富。大规模的航海行动和海上贸易形成了西方民族以商品经济为主导的物质生产方式。商人经常在崇山峻岭中艰难跋涉,在茫茫大海中与狂风暴雨搏斗,征服自然、战胜自然是他们对自然的态度。中西方两种不同的物质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决定了二者不同的天人关系。

三、 中西不同的自然观对现世生活的启示意义

不同的自然观对科学产生的影响也是存在差异的。西方民族出于“天人对立”的自然观,征服自然和战胜自然的欲望刺激了西方人们迫切地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利用自然的实践,促进了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为人类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而中国的自然科学则相对落后,原因就在于中国人与自然处于“天人合一”的关系中,人是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而存在的,人们亲近自然,顺应自然,并不想过多地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某些早期的发明和自然现象也只是用来附会人事。“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但这种有机自然观仍然显示出重大意义。由于“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人们发展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而非征服,平等而非奴役的关系。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提倡人类在向自然界索取赖以生存的物质时,应当节制。它指出人应当惜生,爱惜所有动植物的生命,让整个自然界有机自然地生长,“不夭其生,不绝其长”。道家思想中的追求自然本性的回归,尊重自然客观规律等等,都是值得整个人类民族借鉴的。与此同时,人类也不能摒弃科学的发展。真正意义上的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应该建立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的,二者并不互相矛盾。因此,中西两种不同的自然观应该取长补短,一方面应发扬西方民族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的精神,一方面也要从宏观上吸取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思想。只有这样,整个人类民族才能与自然达到真正意义上高度文明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16]徐言行.中西文化比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孔子思.中庸.湖北:湖北辞书出版社,2007

[3] 万丽华,蓝旭.孟子.北京:中华书局,2006

[4] 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5] [6]刘庆华,陈方.老子・庄子译注版.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

[7] [8][12] [15]曹顺庆.中西比较诗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9] 色诺芬.回忆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0]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11]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篇9

一、推断题

提供几个相关对象,要求考生根据说明内容进行科学推断。前几年推断题多放在记叙文中考查,如推断故事情节的发展等,而2016年说明文阅读中出现推断题,且与记叙文阅读中的推断题有着本质的不同,后者侧重的是合理性,而前者侧重的是科学性。

例1.(2016・湖北荆门)阅读《植物爱听和谐音乐》,回答问题。

①……

②事实真是这样,小树的确是只爱听舒缓的音乐,激烈亢奋的曲调会让它进入睡眠状态。法国农科院一位专家为了验证植物的音乐细胞究竟有多浓,异想天开地把崭新的耳机套在一棵番茄上,每天定时播放3个小时的音乐。数周后,奇迹出现了,这棵番茄长势强劲,比周围任何番茄结的果实都多,而且个头儿大,每个果实平均重达两斤以上。

③还有一位科学家,每天下班后都喜欢在自家花园里拉上一段优美的小提琴曲。打理花园的妻子惊喜地发现,濒临死亡的雏菊又重新绽放了生机。不仅如此,音乐就像兴奋剂,那些平常蔫头耷脑的花儿们听了音乐,一朵朵开得热烈而灿烂。后来,她的科学家丈夫翻阅资料,才明白这是小提琴的功劳。那些花儿,正是因为听了优美的音乐,才焕发了生机。……

……

⑤音乐,说白了是一种持续声波。在优美、轻快声波的反复刺激下,植物体内的物质分子会发生共振,那些处于休眠状态的分子,随着音乐节奏被悄悄激活,开始运动。正是这一过程促进了新陈代谢,加快了细胞分裂,大大地促进了它们的生长发育。如果适当地对植物播放音乐,它们就会不断地进行代谢和分裂,从而达到快速生长的目的。不过,一定要选择那些和谐美好、悠扬柔和的音乐来播放。反之,植物听了节奏强烈的打击乐和摇滚乐,不但不会长势旺盛,还容易暴病而亡。……

【问题】根据文章推断,下列乐曲中最能促进植物生长的乐曲是( )

A.《绿岛小夜曲》 B.《黄河大合唱》

C.《小苹果》 D.《最炫民族风》

【解析】说明文阅读中的推断题,一般要求从已知推断未知。解题关键点有二:一是理解说明内容及相关知识点,二是对题干提供的对象进行对照。说明内容与题干提供的对象之间的连接点是科学性。此题中,促进植物生长的乐曲,应当是和谐美好、悠扬柔和的。B、C、D项的乐曲风格分别是威武雄壮的、节奏欢快的、节奏强烈的,不及A项的《绿岛小夜曲》旋律优美、委婉缠绵。

【答案】A

例2.(2016・山东德州)阅读。

芙蓉原指荷花,即所谓“出水芙蓉”;有时也指木芙蓉。荷花是水生草本植物,盛夏开花;木芙蓉是木本植物,属落叶性灌木,秋天_花。由诗词字句前后的内容用词,可推断所称“芙蓉”所指为何。凡诗词内容所言,属夏季景观或水生植物,则所言之“芙蓉”当为荷花。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和杜荀鹤《春宫怨》“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所指均为荷花。凡诗意可判断所描述为秋季景观、木本植物、生长在岸上,且和菊(黄花)或桂同时出现者,所言之“芙蓉”当为木芙蓉,如柳宗元《芙蓉亭》“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已言明此“芙蓉”为“嘉木”,指的是木芙蓉。

【问题】下面诗句中的“芙蓉”是指荷花还是木芙蓉?结合选文简析。

十月芙蓉花满枝,天庭驿骑赐寒衣。

――宋代刘兼《宣赐锦袍设上赠诸郡客》

【解析】此题要求根据文章内容推断和分析诗句中的“芙蓉”是何种植物。我们可以从文章中得知,荷花和木芙蓉各自的植物属性及其花期特点――荷花是水生草本植物,夏季开花;而木芙蓉是木本植物,秋季开花。诗句中说“十月芙蓉花满枝”,由此推断“芙蓉”指的是木芙蓉。

【答案】木芙蓉。“十月”“寒衣”表明是秋季开花,“满枝”表明是木本植物且花朵繁茂,因而为木芙蓉。

推断题解题思路:由已知推断未知,运用说明文中的知识去推断相关对象的属性特点。衡量其正确与否的标准是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符合已知的科学知识。

二、感悟题

《语文课程标准》对说明文阅读的要求是能够理解其中蕴含的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等。这些也是感悟题考查的重点。

例3.(2016・山东济宁)阅读《鱼类也有感情和意识?》,回答问题。

①一直以来,判断动物是否具备人类所拥有的情感时,要看它们能否通过“情感发烧”考验。当鸟类、哺乳动物和某些蜥蜴类物种被放入新环境中时,它们的体温会在短时间里升高1℃~2℃,这是真正的“发烧”,就好像它们在对新环境作出回应。这种发烧与生物的情绪变化相关联,原理是受到外部刺激,在此过程中产生了行为和生理上的变化。

②一些科学家认为,这种“情感发烧”现象仅出现在拥有复杂结构大脑的动物中,此前的研究表明,蟾蜍和鱼不能作出类似反应。而英国斯特林大学的研究人员并未止步于此,他们的实验给予了鱼类更多选择,得出的结果与传统认知完全相反。……

③结果他们发现,和对照组斑马鱼相比,这些鱼会花更长时间待在温度更高的水槽里。而且,在此过程中它们的体温会升高2℃~4℃,这表明它们也存在“情感发烧”。研究人员表示,此项研究结束了一直以来关于鱼类能不能意识到环境变化的关键争论,鱼类也具有情感。

④然而这一结论发表后,招致了很多反对的声音,科学家们依据不同的判断标准来下结论:认为鱼类没有此能力的科学家指出,鱼类的大脑较小且简单,缺少哺乳动物大脑中负责协调高层次信息处理的大脑皮质。……

⑤也有许多科学家反对上述观点,他们从另外的角度论证鱼类可能拥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和意识能力,并列举了一系列论据。……

⑥此外,还有一些科学家研究发现,鱼类明显具备学习能力,这种学习能力能够支撑鱼类的一系列复杂行为。……

⑦英国斯特林大学研究团队还发现,鱼类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会对有毒刺激物作出反应,当它们接触到有毒刺激物时,体温同样会随之增高。……这也表明鱼类也是可能拥有意识和感知能力的复杂动物,至少是拥有一定程度的意识和感知能力。最重要的是,这一发现也影响我们对脊椎动物的情感和意识能力进化的理解。

(选入时有删节)

【问题】在科学发现方面,本文给你怎样的启示?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解析】题干对“启示”的范围与对象进行了明确的限定,即“科学发现方面”。解题时需要由此入手,厘清研究的前后过程,从l现问题到不同观点的碰撞,再到深入地进行研究,到最终观点的确立。对科学思想、方法、态度、精神等的理解与感悟,要在平时的阅读中进行积累,如实事求是、不怕失败、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对比试验、科学判断等。

【答案】示例:在科学研究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创新,这样才能不断推动科学继续向前发展。当然,这种科学的推断不是主观臆断而来的,要有理有据,经过科学充分的论证。

感悟题解题思路:根据阅读材料分析和搜集其中表现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信息,然后归纳总结,整理出答案。

三、评论题

这类题要求对科学对象或科学事件发表评论。评论时必须观点明确,判断正确,表现正确的价值取向。

例4.(2016・湖北荆州)阅读《“阿尔法狗”凭什么打败世界冠军》,回答问题。

①前不久,一场举世瞩目的围棋比赛以“阿尔法狗”4∶1击败前世界围棋第一人李世石九段告终。

②打败世界冠军的“阿尔法狗”其实不是狗,这只是它的“网名”,它的英文名叫AlphaGo,中文名叫“阿尔法围棋”,它的真实身份是谷歌公司开发的一款人工智能软件。

……

④就下棋而言,一种直观的思路就是列举所有能赢的方案,然后优选出一个最佳方案。一般来说,下一盘围棋大约需要150步,每一步有250种可选的方法,要是人工智能采用这种思路,需要计算大约10 360种情况。这样看来,在有时限要求的比赛中,列举所有情况的思路是不可行的,所以,研究者们选择了模仿人类大师的下棋方式,这就是“深度学习”。……通过“强化学习”让机器人从每次对弈中获得新的经验。而且,一个人或许一年能玩1000局,但机器人一天就能玩100万局;人类在长时间比赛时会犯错,但机器不会。所以,从理论上说,“阿尔法围棋”只要经过足够的训练,就能击败所有人类选手。

⑤如果你认为智能软件就是陪你下棋的娱乐工具,那你就错了。智能软件在商务管理、家政服务、精准医疗、环保检测和巡航导弹武器控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

⑥“阿尔法围棋”战胜世界冠军,是人工智能研究的标志性成就。随着整个科学体系演化进程的加快,在与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与发展中,人工智能一定会进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开启人机协同思考的新纪元。

(选入时有删节)

【问题】当人工智能机器人能够在围棋比赛中“秒杀”人类的时候,人类的智力是不是就贬值了?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阿尔法狗”击败世界围棋第一人,其新闻效应是很轰动的。人类的智力是否贬值?我们应当怎样评价?阅读文本,了解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首先亮出观点――“人类的智力不会贬值”,然后可从“它们只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只是为人类所用的工具”等方面阐述。观点明确,表达清楚即可。

【答案】人类的智力并不会贬值,无论人工智能机器人多厉害,它们只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只是为人类所用的工具。人类不能妄自菲薄,应当成为人工智能的主宰。

评论题解题思路:亮明观点,围绕观点,结合文章内容和事实,进行分析阐述,做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四、辩论题

根据说明文的说明内容,提出辩题,正方反方进行辩论,指出其中一方的观点与论据,供另一方进行分析辩驳等。

例5.(2016・福建龙岩)阅读《南瓮河――动植物的天然基因库》,回答问题。

①南瓮河湿地类型多样:有森林湿地、灌丛湿地、沼泽湿地、草丛湿地和岛状林湿地。丰富的湿地类型孕育出惊人的动植物种类――这里有植物800余种,野生哺乳动物49种,鸟类216种,两栖动物及鱼类44种,基本涵盖了大兴安岭寒温带原始林区内所有的陆生和水生生物物种,堪称研究大兴安岭生态环境的天然基因库。

②“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这句话生动、夸张而又幽默地呈现了上世纪50年代开发北大荒时原始、充裕、丰饶的自然景观。……

③在南瓮河,最多的陆生动物是驼鹿。在“土著”的鄂伦春人的传说里,驼鹿被奉为神明,称为“东方神鹿”。驼鹿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鹿科动物,成年驼鹿体长2米多,体重超过400公斤。……

④除了驼鹿,貂熊是南瓮河另一种非常珍稀的动物,科学家已经把它列入了濒危动物保护名单。在整个中国,貂熊的数量仅存不到200头,就算是在貂熊最主要的栖息地大兴安岭,如今也很难见到它们的踪影。貂熊的体型介于貂与熊之间,擅长奔跑、游泳和攀爬,因此有“飞熊”之称。

⑤雪兔或许是南瓮河最有趣的动物了。它的眼睛实在有点“奇葩”,不仅很大,两眼间的距离还像银河一样宽,弄得它要“摇头晃脑”才能校准距离,看清前方物体。……

⑥湿地也是鸟的天堂。每年春季,当冰雪消融,万物复苏,食物资源渐长渐丰的时候,蛰伏一冬的留鸟和从远方归来的候鸟便会陆续出现在南瓮河湿地上,开始新一年的生活和繁衍。……

(选入时有删节)

【问题】有一旅游公司拟把南瓮河湿地开发成湿地公园,这一举动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议。学校因此举办以“南瓮河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为主题的辩论会。现请你以反方的身份,结合文章有关内容,针对正方观点,陈述你的反驳理由。

正方观点:我们建南瓮河湿地公园,既能近距离接触珍稀物种,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又能在这里旅游休闲,满足人们高品位的生活追求,同时又能带动经济的发展。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反方观点:

【解析】辩论时要先明确辩题、对方观点与论据等,在此基础上思考自己的观点与论据,有针对性地辩驳。根据题干信息,论题是“南瓮河湿地的开发与保护”,正方观点是“建南瓮河湿地公园”,侧重于开发,而反方则应该侧重于保护,提出与正方针锋相对的观点,即不可以建湿地公园,然后引用文章内容作为论据对正方观点进行反驳,阐述保护的意义。

【答案】示例:我方认为建湿地公园会破坏此处的生存环境,干扰动物们的宁静生活,打乱它们的生活规律。长此以往,可能造成一些珍稀动物的灭绝,影响“基因库”里的丰富Y源。总之,我们不能为了满足人类的私欲,而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这种损失是任何金钱都无法弥补的。

辩论题解题思路:把握阅读材料的内容,找出对方观点与论据的破绽,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也可运用阅读材料的内容作为论据针锋相对地进行辩驳,最后得到结论。需要注意的是,辩驳时观点要鲜明,不能模棱两可。

五、想象创新题

想象是没有发生的事实,创新属于个性化创造。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或者性能,去想象它还可以发挥什么作用,或者如何进一步完善等。无论是想象,还是创新,都必须以科学性为基础,且要有一定的可行性。

例6.(2016・贵州黔南州)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

④无人机不仅可以上天,还能下海。自带潜水技能的“海狼”无人机的问世为这个领域注入了新鲜血液。它可以搭载高清摄像机潜入水下,拍摄未知的世界。而且,“海狼”配备了带有8英寸屏幕的遥控器,能将拍摄到的画面实时显示。对于操控者来说,这就如同自己潜入水下一般,可以尽情在水中探险。

⑤对于户外运动爱好者而言,“Lily”无人机将成为一个会飞的随身摄影师,全自动、全方位地记录他们的英姿。它体积小巧,可以折叠放进随身背包。使用时只需像扔飞镖一样把它抛向空中;回收时,它则像一只训练有素的小鸟一般停稳在你的手上。不论是滑雪、攀岩还是激流勇进,这款无人机都能伴随在主人左右,记录下每一帧精彩画面。

⑥而Facebook(脸谱网)的“互联网扩展无人机”的成功试飞,则给网络通信不便的欠发达地区带来了福音。……

⑦此外,无人机安检、送快递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也纷纷出现,给人们带来了全新体验。还真别说,这小小无人机正成为科技行业的“下一个大事件”。

(选入时有删节)

【问题】科学贵在想象,有想象才有创新。请你设想一下:无人机还可以在哪些领域给我们带来便捷?(至少两条)

【解析】此题考查科学想象,答题时可以大胆想象,但要有科学依据。科学想象不同于科学幻想,前者建立在现实和科学的基础上,后者则可大胆延伸至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上。

【答案】示例:检测森林火警;检测高山雪崩;在坍塌的楼房或矿洞中搜索遇难人员,给遇难人员运送食物等。

例7.(2016・云南曲靖)阅读《信息时代的“无价之宝”》,回答问题。

……

⑤数据之所以能发挥上述作用,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帮助我们预测了未来有可能发生的事,然而在有些领域,知道为什么会有某种事情发生显得更加重要。例如在医学领域,来自人体或者人体细胞的数据就有可能告诉医生们,某种疾病为什么会发生,从而帮助医生治疗这些疾病。

⑥科学家们还期待有一天数据能使各行各业变得更加高效和更具“个性化”。例如,当一个病人向医生提供了详细的数据,医生便可以将这些数据和其他病人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依据这个病人的生活方式制定特定的治疗方案。同样,在一个班级里,学生们利用平板电脑或者阅读器进行阅读练习,数据传到老师那里,如阅读用了多长时间,某个词语被学生标注了多少次等。分析这些数据,老师便可以发现读物的难点和学生们的兴趣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还可以对个别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数据同样可以运用到其他行业。

⑦因此,在我们这样一个信息时代,假若你成了一个数据科学家,你便拥有了神奇的魔力,就好像中世纪的炼金术士们所声称的那样。

(选入时有删节)

【问题】假如你成了数据科学家,拥有了神奇的魔力,你会运用数据分析解决哪些难题?(至少列出三种,文中例子除外)

【解析】所谓创新,就是别出心裁,用不同的方法,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更好的效果,解决更多问题。此题中,在想象中创新,其基础是把握“数据”的性能,发挥其神奇作用。

【答案】示例:运用各种就业数据,预测高考报考专业和未来职业;运用运动员成绩数据,进行运动员人才选拔;观察人流量、车流量数据,确定出行时间和路线;利用气候数据,预防自然灾害;运用天文数据,做好航天飞机、卫星的发射工作等。

想象创新题解题思路: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去想象、创新,提出新的方法、途径等,既要有科学性又要有独创性。

六、链接拓展题

例8.(2016・湖南长沙)阅读《传统中医里的“五味”》,回答问题。

食物里的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称为“五味”。食物消化后,酸味为肝胆所吸收,苦味为心脏、小肠所吸收,甜味为脾、胃所吸收,辣味为肺、大肠所吸收,咸味为肾脏、膀胱所吸收。各种不同性质的食物进入人体后,分别成为身体各器官的营养,所以养分不足或过多都会引起人体内脏器官的疾病。

酸味有收敛、固涩的功能。食用酸性的食物可增加身体收缩的功能,可以用于延缓疾病的发作;此外,出汗太多,或排泄频繁,也可以食用酸性的食物来治疗。

表症指的是不包括内脏病痛的疾病,如热性的肌肉疼痛、关节炎、流鼻水、鼻塞等,以及慢性的肌肉与关节的麻痹、运动器官的障碍等。辣味的食物有发散的功能,一般表症都以发汗的方式来治疗,所以对于表症的治疗大多食用辣味食物。在人体内循环的有气、血、津液,这是中国医学的称法。气是体内活动力的来源,气停滞称作气滞,气滞会使体内的运行受阻而发生异常情况。血可以说是各器官的养分,血液循环阻滞会产生局部性疼痛、静脉瘤等,也会使血液呈暗红色,这种血液阻滞的现象称为血滞(淤血)。津液就是人体内的水分,水滞会导致身体浮肿,胃里发出水声和引起如水的下痢。对于以上种种停滞的症状,若食用辣味食物,便可促进循环畅通,一切恢复到正常的状态。

气血不足称作虚症,治疗虚症都用甘草、大枣、蜂蜜、砂糖等。气血不足会使人疲倦,甜食有补充气血的功能,所以人在疲倦时都比较喜欢甜食。甜食能解除肌肉的紧张,使身体柔软,这称作弛缓作用。此外,甜食还能中和有毒性的东西,具有解毒的功能。

苦味有排除燥湿的功能。吃进了苦的东西,可能引发呕吐,借以排出体内的滞水。另外,苦味的食物还有利尿的作用。

咸味有软化硬物及促使下痢的功能。咸的食物能软化体内酸性的硬块,喝盐水能使胃肠内不干净的东西以下痢的方式排出体外。食盐便是最具代表性的咸味食物。

【问题】请你根据上文有关“五味”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完成后面的食疗建议。

链接材料:甲先生身体浮肿,胃里发出水声;乙先生气血不足;丙先生受凉,感冒,流鼻水;丁先生易出汗,如厕频繁。

食疗建议:(1)建议甲先生多吃 味的食物;(2)建议乙先生多吃 味的食物;(3)建议丙先生多吃 味的食物;(4)建议丁先生多吃 味的食物。

【解析】此题要求运用说明文的知识解决“链接材料”提出的问题。解题时先要把握文中的相关知识,如酸、甜、苦、辣、咸各味食物的作用,与“链接材料”建立联系,针对四位患者的症状,对症下“食”,提出建议,解决问题。

【答案】(1)辣 (2)甜 (3)辣 (4)酸

例9.(2016・山东淄博)阅读《小满》,回答问题。

①小满节气,在每年5月20日至22日之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5月20日22时36分。

②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

……

⑦按中国传统科学理论,四月小满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也是最潮湿闷热的时节。这时万物生长最为繁茂,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最旺盛。……

(x入时有删节)

【问题】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请从你知道的节气中任选一个加以介绍。

【解析】此题考查知识拓展与语言表达。解答时要调动自己的积累,从二十四节气中选择自己最熟悉的、除小满以外的一个进行介绍。而介绍的内容,则需要仿照文中对“小满”的介绍,从节气的时间、特点、气候、民俗等方面作出说明。

【答案】示例: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6月6日前后。芒种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链接拓展题解题思路:链接题一般设为解决问题,需要根据说明内容对号入座,提出解决办法;它的答案相对唯一。而拓展题则注重由此及彼进行发散思维,考查平时的积累;答案是开放的,有话可说即可。

七、逆向思维题

解题一般需要演绎思维、归纳思维、聚焦思维、发散思维等,有时还需要逆向思维。

例10.(2016・湖北宜昌)阅读《菊馔之流变》,回答问题。

①我国以菊入馔(zhuàn,饭食)的最早记载,是公元前4世纪,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下的名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②屈原之后,魏国人钟会有赋,称是神仙之食。晋人傅玄,亦有赋称“服之者长寿,食之者通神”,主要是食花。宋代大文豪坡,一年四季都在食菊,他春食菊苗,夏食菊叶,秋食,冬食菊根。

③我国的菊馔,最早是生嚼,所谓“无物咽清甘,和露嚼野菊”。后来,菊馔的烹制方法才逐渐丰富起来。在林洪的《山家清供》中,就记有三种食菊的方法,即油煎、煮食和作羹。“春来叶苗洗焯,用油略炒熟,下姜盐作羹,可清心明目,加枸杞尤妙”;“紫茎黄色菊英,以甘草汤少许焯过,候粟饭稍熟同煮,久食可明目延龄”。

④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亦记有的油煎法和凉拌法。油煎法为:“甘春夏旺苗,嫩头采来……以甘草水和山药粉拖苗油焯,其香美佳甚。”凉拌法为:“凡苗采来洗净,滚汤焯起,拌料供食,其色青翠不变如生,且又脆嫩不烂,更多风味。”《遵生八笺》中还介绍了饼的制法:“黄甘菊去蒂,捣去汁,白糖和匀,印饼。”

⑤我国食菊最有名气的地方,是广东中山市。该地历代有60年一度的“会”,相传此俗源于南宋。“会”的内容是赏菊和餐菊。据聂凤乔先生记中山市的“会”盛况云:家家都要采清晨带露的清新瓣,随采随用,以求其鲜。其餐菊名食,是肉与鱼。

⑥“肉”的制法是:先将菊瓣加糖煮成糊状晒干成末,再用猪肉条入末腌制三四天,再把腌后的肉入糖浆内煮熟,最后每块肉外面再滚上新鲜带露的瓣。“鱼”的制法是:鱼肉制成丸,将菊瓣滚拌在鱼丸上,入滚汤汆。

⑦金色的秋天,不仅可欣赏多姿的,还可品尝美味的菜馔,真可谓其乐无穷。

【问题】请在下边卡片的横线处设计一个恰当的问题。

[问:我国有关以菊入馔的最早记载出自哪里?

答:出自屈原的《离骚》。

问:林洪的《山家清供》主要介绍了哪三种食菊的方法?

答:油煎、煮食和作羹。

问:

答:饼,肉,鱼。

问:本文的段落层次是什么结构?

答:“分―总”结构。]

【解析】此题要求以读书卡片、问答的方式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卡片中,一问一答,“答案”出自文章,要求根据“答案”设计问题。这是逆向思维,考查一种思维品质。文中,“饼”“肉”“鱼”这三种食物分别是在第④⑤⑥节中介绍的。它们具有怎样的共同点,可以归纳在同一个问题中?从这三节可知,三者都是有名的菊馔。据此便可设计问题。

【答案】文中介绍的菊馔名食有哪些?

篇10

关键词:文身;历史;源起;审美意蕴;身体美学

the romantic charm of the body sculpture

——the tattoo’s aesthetic implication and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as seen from it’s history and origin

abstract: tattoo, as the old phenomenon of human culture and art, is popular with people nowadays and becomes the “another kind” fad that people display their individuality. in cross-examining from the history and source to tattoo, we discover that tattoo becomes gradually the body decoration art people run after beauty conscientiously. therefore, it appears to be necessary that finding its aesthetic implication from the aesthetic angle. at the same time, the body aesthetic theory construction has the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to the present age.

key words: tattoo, history, origin, aesthetic implication, body aesthetics.

文身这一古老而又遍及世界各地的文化现象,如今又成为生存在信息化时代的人们的时尚。133229.coM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我们睁开眼睛,那些由色彩、斑块、线条和各种图形结构的图案,从五官到四肢,从胸部、腹部到臀部,从人们最易窥视的部位到不易发现的隐秘之处……他(她)们因与常人“不同”而成为“另类”,他(她)们因“另类”而标新立异,因标新立异而成为引领时尚的先锋,进而成为丰富人类的生活方式。然而,却很少有人去关心:他(她)们为什么要文身或体绘?在这些彩色图案(或文字)的灵魂深处隐藏着什么样的奥秘?

对于这一文化现象,文化人类学家、民俗学家、历史学家等都从自身研究的角度和掌握的材料出发,形成了一些真知卓见。然而,文身这一种古老的原始文化习俗,作为人类精神世界的重要身体艺术现象,从一开始便是人类对美的一种追求和装饰,而且在其发展演进中越来越注重审美意蕴。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美学研究者却始终对此保持缄默。这可能与学者天然的矜持有关,也可能是因为相关于是论资料的缺乏。但笔者认为,美学研究者有责任从文身这一亘古长久的具体的艺术文化现象中去发现它的审美价值,并从中汲取对当代美学理论建设有用的“养分”。格罗塞也说,“原始民族的画身,主要的是为美观……;所以,我们先从美学的观点去研究画身是完全合理的”。①

文身一词来源于太平洋中塔希提岛的土语“talu”,英文名称“tattoo” 即由 talu演化而来。

文身现象源远流长,其产生、演变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的大量研究报告和文物、文献记载也表明:文身这种身体装饰行为由来已久。

据考古学家发现,早在公元前二千余年古埃及发现的木乃伊上就有文身现象,腹部刺着平行的线条。这种文身的干尸,在西伯利亚的古墓中也有发现,时间断定为公元前300年。“魏伦道夫的维纳斯”是欧洲旧石器时代的一件在理石雕像,她身上出现的红色图案的痕迹,为绘身的遗像。被称为西方史学之父的古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左其手记中写道,“没有文身的人就不是好的出身”。②希罗多德约生活于公元前484—前425年左右,可知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也盛行文身,并且成为上层社会出身的象征。公元前54年恺撒大帝远征英伦三岛时,也记述了当地土人实行文身的事实。实际上,现代文身是以詹姆斯·库克的发现,并以近现代仍然保存于澳大利亚土著、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亚、拉美、非洲及东南亚的落后氏族、氏族部落为参照体,从而引起了许多人对文身的狂热,并引发了现代文身艺术化的革命。

文身在我国也是古来已有的文化现象,据历史文献记载的关于文身的称谓就有多种:黥、刺、雕、镂、绣、扎、刻等,与之相关的词语更是丰富多彩:刺墨、雕青、雕题、刺青、刺面、刺额、黥刺、黥面、镂身、镂肩、绣面、绣脚、刻划、点青等。我国近现代仍施行文身的民族,对文身习俗也有专门的称谓。如傣族称文身为“曼克(mank)”;彝族则把文身叫“马扎”,施墨称为“马扎拖”;海南黎族用汉语把文身叫做“拍面”、“画面”、“绣面”;但黎语则叫文身为“模欧(mu-ou)”、“打登(tatan)”等。

据考古学家刘敦愿的考证,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文身现象。③在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人头彩陶瓶上,人的面部、颈部、肩部都绘有鸟兽花纹图案。这些即是当时人们文面和方向的反映。在殷商墓葬和甲骨文中,文身的遗迹就更多了。关于文身的明确的文字记载始于周代。《左传·哀公七年》载:“太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裸以为饰。”太伯、仲雍投奔于吴,断发文身乃是入乡随俗。从史料记载来看,中国各民族的文身习俗十分普遍,如古代越人、百越、匈奴、羌族、藏族等。《礼记·王制篇》说:“东方四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战国策·赵策》云:“黑齿雕题,鯷冠秫缝,大吴之国也。”是指吴国的文身。《墨子·公孟篇》:“越王勾践,剪发文身。”《庄子·逍遥游》:“越人断发文身。”则指越国的文身。另外《史记》、《汉书》、《隋书》、《新唐子》、《酉阳杂 》、《永北府志》、《台湾府志》等④,对文身的记载,可谓史不绝书。

文身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世界各地普遍地存在。从寒冷的北极(新西兰的毛利人)到南半球(西萨摩亚的萨摩亚人);从非洲(苏丹的贾阿林亚人,夏伊基亚人,利比里亚的土著人,坦桑尼亚的玛孔德人)到美洲(查科地区的印第安人);从亚洲(菲律宾的尼格利陀人,印度尼西亚的达雅克族人)到大洋洲(马绍尔群岛上的土著人);从平原、山地到海洋、岛屿;从白种人、黑种人到黄种人、红种人,都把文身作为生存的一种手段,不断传承,不断完美。所以,与其说它是一种文化,毋宁说它是一种艺术,一种在身体上雕刻的艺术。

关于文身的源起,至今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可以说每个民族远古文身产生的原因是各不相同的,在同一个民族内,各个部落也不尽相同。综观世界上一些民族文身习俗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渊源,概括而言,目前大体上有如下原因:

1、图腾说。文身作为具有文化功能的标志符号而存在,最初是表示民族图腾标记。在早期,人们认为自己起源于某种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体。他们相信与自己相伴相随的某种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体具有特殊的亲缘关系,把它们视为祖先、新族或保护神。他们往往把自己崇拜的图腾形象绘刺在自己身体上,作为永久性标志。民族与民族间崇拜的图腾,从外民族看来,他们往往是同一的,久而久之;图腾崇拜就成为民族的标志。澳大利亚南部伯尼凯亚部落袋鼠民族的人,以袋鼠为自己的图腾,后来也就成为了该民族的标志。

2、宗教信仰说。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科学知识贫乏,当人们面对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和诸多自然现象时,如日月星辰,电闪雷鸣等,他们感到自然界是神秘而可怖的。再由于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构造和生理现象,不能解释梦和死亡,所以他们相信灵魂,“这样也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⑤。原始人用万物有灵的观念去解释一切自然现象,这也是文身起源的思想基础。他们想通过文身祈求神灵保佑,求得吉祥平安;或者说想通过文身避免妖魔鬼怪的危害。这种观念在非洲苏丹土著民族中较普遍。

3、成人礼说。文化人类学家从未否认过文身与成人礼相关,事实上,许多民族和部落,成人礼也就是文身礼,即当青少年达到一定的年龄,都要隆重举行“成年礼”仪式,在身上绘刺花纹图案作为进入成年阶段的标记。在波利尼西亚,青年男女若未文身则不算成人,也不能结婚。文身作为成人礼在非洲和澳大利亚同样流行。

4、性吸引说。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是基于成人礼说的。而且举行了成人礼就证明他们已经成熟,可以选择、成熟的异性,以保证随之而来的婚姻——性关系。有研究者认为文身最初是人类为了赢得异性的喜爱所作的美化装饰。因为文身能让身体更性感,更能引起异性的回应。

5、美饰说。文身被一些民族视为人体的一种美丽装饰,是人体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具体地表达了一些民族的审美意识。格罗塞说:“原始民族的画身,主要目的是为美观”①。

6、战争标识说。原始民族时期,狩猎和战争是最主要的活动。为了便于在混战中识别本部落的人,于是各部落都有自己永久性的标记——文身。同时也作为勇敢的象征。如波利尼西亚人就有为了让满身都有文身而不但建立功勋的制度。

7、身份等级说。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文身被用来标示尊贵、等级地位。在马克萨斯群岛,只有贵族可以从头面到手指、脚趾,包括全身都刺上花纹。在台湾高山族的各族系间,对平民和贵族在文身上的权利有很详细的规定,如年龄、图式、部位、颜色等。

8、功用说。在早期,文身的产生有其强烈的功用目的。如翁格人是了防止蚊虫叮咬等实用目的而进行绘身的。后来的求福避祸、图腾崇拜也由此说发展而来。

另外,还有研究者持巫术说、祖先认同说、摹仿说等。毫无疑问,对文身源起的这些阐释都能说明某一方面的问题,但文身是一个复杂的文化艺术现象,经历了人类漫长的历史,简单地用某一种说法是不可能全面阐释其源起的。

根据文身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条件以及当下的实际情形,笔者认为文身现象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它满足了人类生命追求的某方面的需要。封孝伦先生认为,“人的生命是肉体的生物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统一体”⑥。因而文身现象产生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满足生物生命的需要,在落后的原始社会,经济条件低下,想借助文身维持生命的生存(包括自己的生存和种的繁衍)。如功用说和性吸引说。二是满足精神生命的需要,由于那时科学知识贫乏,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如电闪雷鸣等)和自己的身体构造等缺乏认识,因而无法解释那些神秘的自然现象、梦和死亡,转而相信灵魂、鬼神,并用万物有灵来解释一切。如图腾说,宗教信仰说,巫术说等便成为文身源起的说法。三是满足社会生命的需要,原始部落以狩猎和战争为主要活动,常常为争夺领地、食物、配偶等而站,在同一部落也要划分等级,这样文身便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成人礼说,战争标识说,身份等级说等。

文身伴随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历史。无论文身者出于什么样的动机选择以身体为载体;无论把文身看成原始的神秘,还是看成当今“另类”的时尚,我们不可否认,对这一古老艺术的继承和发展,隐藏在它背后的是人类对生命(身体)奇迹的礼赞和对大自然的崇拜。

在许多文献中,我们发现文身往往被当作原始的社会现象对待。民族学、人类学等也偏重从民风习俗的角度对它进行研究,完全忽略了文身现象的审美价值。

从美学角度来看,文身这一文化艺术现象,与其说是一种民族习俗,毋宁说是人类追求美的产物。在对文身历史的追溯和源起的探讨中,我们发现文身实际上已经逐渐远离功用色彩,而发展成为人类彰显个性,美化自身所创造的一种身体装饰艺术。

综观一些民族文身艺术的花纹图案,发现其共同的审美意蕴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色彩美。对文身审美的产生,我认为,最早是与原始人对于颜色的特殊效用结合在一起的。原始文身所用的颜色的数目并不多。在澳大利亚只有白色、红色和黄色;安达曼人则有青白色、纯白色和黄色:翡及安人喜欢用红色、黑色和白色……其中红色运用最广泛,其次是白色和黑色。而现在文身的颜色却是丰富多彩的。

关于色彩的审美价值,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论述得非常透彻。概括起来为:第一,画身颜色的审美意义在早期是为了加强图式与肤色的对比度而在运用中逐渐被选择和固定下来的。如红色在画身上运用广泛,不仅因为它是一种诱发激情、引起兴奋的颜色,而且是因为适用于不同肤色的人种,并能更好的显示图式的视觉效果。第二,肤色与颜色之间的色调对比原则,在劙痕和文刺的选择上,也同样适用。如黑色皮肤的民族一般选择劙痕,以这种疤痕与肤色的对比来突出图式的效果,而浅肤色的则多选用文刺,且颜色大多为黑色,使图式清晰可见。正是这种为了图式的鲜明效果而对某种颜色的长期运用,使原始人产生了对这种颜色的审美,从而成为一种自觉的运用和美的要素。

2、图式美。形形的文身图式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以具象的图腾或动植物为图式的文身;二是以抽象的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图式的文身;三是以文字符号或符咒符号为图式的文身。其具体图式多种多样,纹样大体遵循着由繁到简,由具象到抽象的规律循环演变。随着功用、图腾、宗教信仰等意义的淡化乃至消失,只剩下装饰的意义时,人们开始以逐渐形成的审美意识冲动,去追寻对身体美的描写。如今,文身又大量出现描画动植物整体的栩栩如生的写实形象,如龙、蛇、虎等。也有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字符号(如“忍”、“爱”等)和具有象征意味的几何图式。在这些点、线所构成图式中,洋溢着节奏和对称的自觉努力。从中人们获得了丰富的想象和独特的审美。

3、对称美。对称是源于人类自身的观念,人本身就是对称的最好标本。对称也是美的基本原则之一。对文身来说也是这样。他们总是在文式上安排得符合对称原理,给人一种平衡的特殊效果,通过对称人们将自己的审美意识明确的表达出来,让人生产审美愉悦。

4、节奏美。节奏是音乐术语,文身的节奏美感体现在它的文素的有序的重复出现。如两条平行斜线当中加短线形和圆点虚线是黎族妇女常用的两种面文文素,它们重复出现,产生一种特殊的节奏效果。文素或文式的节奏的审美作用,大部分地来源于人类自身所具有的特性。

5、功用美。功用的审美原则,发生于成人礼、图腾崇拜、战争标识、宗教信仰等的文身,这种文身,对于原始人的生命的生存和延续,对于其身份的确定和信仰的归属都是至关重要的。诚如普列汉诺夫说的,“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观点来看待它们。”⑦所以,文身也成为了一种标志,只有你拥有这种标志,才是美的。

作为身体装饰艺术,文身在工艺上也表现出人类精湛的艺术性。随着人类审美意识的演化,尤其是现代个性化表现意识的凸现。文身出现了异化,几乎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仪式化意义,成为黑社会、吸毒者、等标记,成为叛逆、随落的象征。

总的来说,文身在现代社会不是消失了,而是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个人审美意识的高扬而更加凸显了。

从对文身现象的思考中走出来,放眼四周。充斥我们眼球的是人们不厌其烦,大张旗鼓地减肥、健身、塑身、整形、美容、染发、穿环……;勾起人们欲望的是各类广告、报纸、杂志、文学、电视、电影、网络等现代媒介对身体长盛不衰的关怀;“人造美女”、各种各样的选美、选秀比赛等与身体有关的大众审美事件层出不穷。

人的身体,作为个体生命的生理基础与物质构成形式,成了当下传媒工业重要的加工材料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宠爱的对象,成了写真集、真人秀、时尚文化寻找商机的核心和依托,成了文学艺术领域里的“美女作家”、“身体写作”、“下半身写作”、“行为艺术”等目前流行的关键词,代迅最近在文章中说,“从更广阔的学术背景来看,从20世纪70、80年代开始,由于受资本主义消费文化和日益发达的女性主义论述论棕的影响,身体逐渐成为了西方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新研究关注点,特别是福科将身体挖掘为一个批判现性话语的富有冲击力的思想主题。”⑧的确,当代人对自我身体的重视和关注超越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特别是年轻一代,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时尚的身体、私人的身体、他人的身体……身体已经与消费、时尚、社交、休闲、媒体等融为一体,成为一个意义无穷的能指符号。其实在美学领域,“身体”也早已成了一个热门的研究话题,身体美学,已经无可争辩地成为今日中国大众审美文化现象中的焦点问题之一,对于我们固有的审美的趣味和伦理观念形成了强烈冲击,包含了多方面富于启示性的内容。

所以,我们的美学研究再也不能忽视人的身体,因为人首先是一个身体的存在,而且“美学是作为有关肉体的话语而诞生的。”⑨刘成纪也说:“就美学而言,其关注对象起码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活本身提出的问题,这使美学研究始终保持与时代同步的现场感;二是由固有的理论推导出的问题,这使得美学研究在与传统的接续中获得历史身份。” ⑩身体的凸显就是后现代生活为我们提出的问题。可以说,当代美学中身体的缺席,不仅导致了对人理解的片面,对美学理论建构的不完善,而且还使美学研究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的美学现象时失去了话语能力。

也许文身只是美学新现象中微不足道的一例,面对减肥、健身、美容、装饰、时尚、模特、选美、人造美女……美学研究者应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少谈大而空的玄妙理论,少用些新奇玄目的语词,多关注日常审美,分析具体而微、紧跟时代的美学现象,建构实用的、完备的身体美学理论。

参考文献:

[1][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p47.

[2]徐一青、张鹤仙.信念的话史:文身世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p7.

[3]刘敦愿.再论半坡人面形彩陶花纹.考古通讯.1957,5.p21.

[4]王晓东.中国文身习俗研究概述.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学报.2003,2.p99.

[5][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p22.

[6]封教伦.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p89.

[7][俄]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卷i.曹葆华泽.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p 395.

[8]代迅.压抑与反抗:身体美学及其发展.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版).2006,5.p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