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曝十寒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03-14 14:18: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一曝十寒的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是**矿**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他既要安排生产任务、抓好安全,又要做员工的思想工作,你别看他身体单薄,干起工作来他却有一种不怕任何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
2002年初,**矿刚刚恢复建设,工作千头万绪,当时运转队承担着矿井四大机械的检修维护,井上、下高低压供电,供暖,供风,供水及井上、下运输,队伍刚刚组建,人员技术力量十分薄弱,面对困难,他从人员的培训入手,一边工作,一边自己编写培训材料,为工人讲解,不会的就手把手的教,经过培训使全队人员的业务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随着矿井建设的发展,涉及到的机电方面的问题不断增多,主副井绞车完全采用自动化,技术含量高,维护起来十分困难,要求维护人员业务素质高,针对这种情况,**带领技术骨干经常对绞车等设备,进行学习、研究,发生故障及时到现场。白天他在班上精心组织生产,下班后同样想着班上的工作,每晚从家里向班上打两次电话,已成为他的惯例,如果没有问题,他才能安心的睡觉,一旦发生故障,他就会立即赶到现场。去年12月一天,凌晨一点钟,他家的电话响起,是主井系统出了故障,他放下电话,穿上衣服,顶着凛冽的寒风打车来到矿里,投入到紧张的处理故障中去,当处理完故障,主井正常提升时,已是早晨5点多钟了,当他拖着疲惫的身体从主井下来时,凛冽的寒风吹得他打起了寒战,这一夜他只休息了一个多小时,稍微休息一下,他就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队长对安全工作抓的特别严,每安排一项工作,都要指出在什么地方要注意安全,在哪个环节上要小心谨慎,对一些主要岗位要求得更为严格,主扇风机是矿井生产的主要通风设备,一旦发生故障,直接威胁着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他经常到主扇机房,给主扇司机讲解一些突况的紧急处理,并组织对主扇司机进行操作能力的考核,逐个指点,使主扇司机的操作水平大大提高,倒换一次风机仅用3分钟时间。
**矿的四台压风机,缺少部分保护,给安全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他带领技术骨干,自行设计压风机的保护,没有配件自己买,没有材料就用旧材料,经过半个月的研究,设计出一台压风机保护装置--自动巡检仪,能对压风机的断水、断油、超温、超压实行自动巡检,并一次调试成功,使压风机有了安全保证。
我矿主井系统采用自动化控制,在实际提升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地方,经常发生中断生产故障,同时给维护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每天到卸载处,手拿矿灯,观察卸煤时舌板动作,他一会蹲下,一会趴下,认真观察,卸煤时弄得他满脸都是煤灰,经过几天的细致观察,他发现由于舌板安装不合理,导致卸煤时产生极大的震动和洒煤现象,他做了一些煤自由下落的实验,经过仔细的研究和总结,他们采用给箕斗加装一挡煤斜板以控制煤流速度,使箕斗在卸煤时产生一定的抛物线,取消了原来用风缸推动舌板而后卸的程序,由于采用的办法合理,解决了卸煤时产生的震动和洒煤现象,同时加快了卸煤速度,每小时比原来多卸一斗煤,原班多提煤20斗,为全矿的高产高效做出了贡献。
**深知抓好管理工作,要建立切合实际的管理制度,2003年**队制定了班组长管理制度;值班干部管理制度;日常工作管理制度;值班电钳工管理制度;包机人员管理制度;材料跟踪管理制度。由于管理制度的完善,责任到人,班子人员分片管理,各负其责,使全队在人,财,物方面管理有序,特别是工人最关注奖金分配,他不寻私情,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实行奖金“三公开”制度,工分奖金上墙,谁挣多少一目了然,增加了奖金分配的透明度。从王忠君当队长至今,没有一名工人由于奖金分配问题而找到他的。管理制度的完善,使全队形成了上下一条心,同心协力抓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
**队153名员工,谁家什么家庭状况,有什么困难,他都了如指掌,尤其是三名原公亡家属,*队长经常找她们谈话,到家里走访,问寒问暖。2003年国庆节,他到特困户赵敏家走访,听她唠起最近家里事多,经济很紧张,临走时,他掏出200元钱,帮助她解决实际困难。一名员工上花班,王队长两次到他家走访,了解情况,做耐心细致的工作,使他安心工作。
今年3月份,副井4M绞车提升钢丝绳到使用期限,由**队承担更换任务。由于没有换过,这对**队是一次严峻考验,**决心把这个大活干好,他组织人员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换绳的每个细节,确定施工方案,制定安全措施,合理安排人员,从引新绳,换绳,吐旧绳,调绳。每个细节都要做到周密考虑,特别是安全工作,是这项工程的关键所在。就在这紧要关头,由于操劳过度他患上了感冒,发高烧,体温高达39度,为了不影响工作,他就大把大把的吃药,高烧还是不退,牙疼,腮边由于牙肿脸上起了个鸡蛋大的包,张嘴说话都非常困难,3月4日晚,疼得他一夜没有睡觉,5日上班,脸上的大包更明显了,他安排工作后,就到保健站打点滴,并让母亲到医院给他买止疼药,什么药止疼快就买什么药,然后跟队里人说:“为了明天正常换绳,我今晚到医院把牙拔掉,好让我睡一夜安稳觉”。下班后,他独自一人跑到医院,要求医生把牙拔掉,医生说现在是发炎期,不能拔。他哀求医生说:“我求求您了,给我拔掉吧,我明天还有重要的工作等着我去做呢!”医生告诉他现在拔掉会出问题,只给他一些止疼药,疼痛使他又是一夜没有睡觉。3月6日开始更换钢丝绳,他忍着痛苦,用手捂着脸指挥作业,在场的人不忍心看到他疼痛难忍的样子,劝他回去休息,他始终不肯离开现场,他一边吃着药,一边指挥作业,一直奋战了两天一夜。安全地完成了这次任务。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2005年度王**光荣的被评为集团公司劳动模范,**队被评为集团公司先进集体,**队党支部被矿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现在他带领着运转队全体员工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在紧张的工作中。
篇2
三个月没有查糖化血红蛋白了,昨天到医院去查了一下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是6.5%,不错。医生让我继续按原来的方案治疗,我向医生汇报了一下自己近期的血糖监测,买了胰岛素和降压药就离开了。
在医院的走廊里遇到了一位糖友,去年我们曾在一个病房住过。她说自己正准备住院,儿子回家取东西了。我看了看她手中的化验结果:“糖化血红蛋白10%,空腹血糖8.7mmol/L,餐后两小时14.5 mmol/L,尿蛋白、尿糖加号……”看来出院这一年她的血糖没有控制好。
血糖监测得好不好,要看监测记录
她委屈地向我诉说:“我每天都按时注射胰岛素、按时吃药啊!不知为什么这些日子眼睛有些视物不清,我来看一下,就是这个结果。医生让我还得住院……”
听着她喃喃的述说,我问:“你血糖这样高,你没有自己监测吗?”
她说:“姐姐,你听我说,我刚出院那会儿,监测了几个月,把一盒试纸都用完了,我看也没什么事,就没买试纸,这半年就没测,想不到天天打针吃药的,血糖还上来了。”
她的话说得我哭笑不得,心中暗暗为她叫苦,为她惋惜。
日常生活得好不好,要靠监测数据
我说:“我们这糖尿病的治疗目标就是控制血糖使其尽量接近正常,进而减少糖尿病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而达到这一目标的必要前提和关键就是做好自我血糖监测。血糖监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通过监测才能为我们日常调整饮食、运动,调整胰岛素和药物的用量提供可靠的依据。否则,我们的治疗不就像盲人骑瞎马一样乱撞了吗?这件事是万万马虎不得呀!”
我又安慰她说:“不要过于着急,你听医生的话好好去住几天院吧,把治疗方案调整一下,血糖就会下来的。不过,以后可要吸取教训了,坚持监测血糖,万不可再发生这样的事了。”
病情控制得好不好,要能坚持监测
回到家,我想了很多,像这位糖友这样,因没有很好监测血糖而引起病情加重的人不是绝无仅有的,而是大有人在。我把这个糖友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就是要告诫糖友们一定要做好自我血糖监测,让这样的事情不要再上演。
我们糖友必须清楚的认识到:
篇3
1、在成功的路上,我们只有不懒惰,不胆怯,脚踏实地的,勤奋不辍,才能取得辉煌的成果。
2、勤奋是一种财富,就看你能不能得到这些财富?看你是不是能发现更多勤奋的财富吧,努力吧,加油吧,让我们得到更多勤奋的财富吧。
3、勤奋是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径。没有它,天才也会变成呆子。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勤快的双手创造出来的。勤奋的劳动,可以获得丰硕的成果。要想在仕途中成功的收获,还须我们一双勤劳的手。
4、成功源于勤奋。真正的成功在于自力努力完成某事后并做的很好,有成就感。这种成功需要勤奋。在许多竞争对手中鹤立鸡群,获得成就,也是成功。这种成功也需要勤奋。所以成功源于勤奋。
5、成功来自与勤奋,智慧不是自然的恩惠,而是勤奋的结果。只有把握住勤奋的钥匙,才能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6、做任何一件事,只要不断进取,努力奋斗,凭借顽强的毅力、刻苦的精神,就一定会获得成功!
7、纵观历史,有多少杰出的人物,无一不都是经过勤奋而走过来的。勤奋是通往天才的必经之路。“成果”是印证天才的标准,在成果面前,每一位天才都会感到很欣慰,而这欣慰不是因为他们所取得的成果,而是因为自己为之付出的努力和汗水而欣慰……
8、自古以来功名成就的人,都离不开一个“勤”字。人的一生在于勤,勤能补拙,不劳无获,勤劳可得,不勤则饥,不勤则愚。人生之路上,以勤为劲,焉得幸福,还须苦行舟。勤劳一日,可得一夜之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之长眠。
9、只有勤奋努力,才能赢得成功与认可。只要你有对功成名就的向往,持之以恒的努力下去,追求下去并永不罢休,就一定能成功。正如XX所言:如果放弃就等于失败,不放弃就有可能成功。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向往成功的心与能持之以恒和拥有毅力的信力,就一定能成功,有梦勇敢去追。因为只有勤奋,才能成功。成功源于勤奋。
10、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会生长,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尝。人类要在竞争中生存,便要勤奋,要在社会中发展,便要奋斗。古往今来,任何的成功与收获,无不是脚踏实地,艰苦卓着,勤奋辛劳的结果。
11、有人说:“聪明不学就等于笨蛋。”没有勤奋刻苦的学习,就会枉费人生,正像意大利画家达芬奇说的:“懒惰会毁灭人的才智”。这个我们可以从方仲永这里找到实例:方仲永从小聪明过人,可谓是一代的神童。可是他及他的父亲都没有认识到勤奋的重要,以至于仲永没有勤奋的学习,从而毁掉了他的美好人生。
12、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你没有辛勤的付出,拿来美好的回报呢?就说学习吧!我们整天如果空想要怎样怎样努力啊,没有勤奋地去做,不是徒劳吗?《论语》中讲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又不去做,怎么能学好呢?
13、正如华罗庚所说的:“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勤奋终能越过暂时的失败和挫折,而最后获取成功
篇4
一、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想读书
由于孩子的年龄特征,课外阅读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一旦离开教师或家长的监督,很容易被终止。要想使阅读活动顺利进行,就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从他们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入手,因势利导,引导他们观察、描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推荐给他们爱好的读物,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可灵活运用“故事激趣法”“课文引趣法”“榜样激励法”“交流展示法”“评比促进法”等阅读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尝到知识的乐趣。
如,学完《第一次抱母亲》一文后,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儿子对母亲的爱戴和崇敬,此时,教师可让学生搜集有关母爱的诗歌、歌曲、小说、散文等,举行歌颂母爱朗诵会,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营造氛围,引导学生乐读书
学生只有置身于浓厚的读书环境中,才会激发读书热情,从而体会到读书的快乐。学校的宣传栏、教室外的走廊里张贴着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古诗文配画等。高尔基说:“书籍使我和世界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更加光明和有意义。”我们要让学生可以随时感受到名人名言的激励。学校将阅览室、图书室装饰得富于儿童色彩,使学生乐于前往;班级也建立了图书角,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有书可读,学生可以随时将自己的好书捐给或借给图书角与同学交流传看;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我读书 我快乐”的读书节活动,以吸引学生快乐阅读。
一个喜欢阅读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因此,课外阅读必须赢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们可利用开家长会的机会,大力宣传课外阅读的益处;或印发《告家长的一封信》,提倡亲子读书活动,使课外阅读活动向家庭延伸、向社会延伸。
三、培养习惯,引导学生爱读书
1.计划的习惯
我们要合理安排读书时间,统一制定读书计划,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并长期坚持下去。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成立学习小组。一到时间,就有专人组织、专人监督,有规律地开展阅读,从不间断。长此以往,学生就逐渐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2.多读的习惯
叶圣陶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方能驾驭语言文字。为养成阅读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鲁迅也有“读书如蜜蜂酿蜜一样,采过许多花粉才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了”的体验。因此,教师要努力引导鼓励学生多读书。要持之以恒,避免一曝十寒;要博览群书,读好书,并从中汲取精神食粮。
四、教给方法,引导学生读好书
1.精心挑选读物
叶圣陶指出:“一要‘及时’,二要‘精选’。”要选择那些“内容比课本丰富些,写法比课本生动些”,能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感到触类旁通的乐趣”和“再读同类的其他读物的强烈愿望”的课外读物。
2.掌握最基本的读书方法
(1)浏览性阅读。主要针对一些名著,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等。教材中节选了中外名著的一些章节,在指导学生阅读原著时,教师可将要求放宽,只作走马观花式的浏览即可。
(2)吸收性阅读。针对知识性读物,既不能追求快速,又不能观其大略,而是要理解每个知识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
(3)细品型阅读。针对语言精美的读物,要求学生细细品味,感悟语言的优美,并通过背诵、摘抄来帮助记忆积累,积淀语言,培养语感。
3.学会做读书笔记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应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摘抄型――摘抄好词好句、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提纲型――把读物的要点或基本内容提纲挈领写下来,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体会型――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想象型――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五、开展活动,引导学生多读书
1.构建书香校园
学校阅览室要全天开放;各班配备图书柜,布置“图书香角”;校宣传栏的展板要定期出刊;班上每月出一期“书林漫步”墙报,走廊悬挂“名人名言”;校广播台每周定时广播美文欣赏……这样,整个校园就能形成浓郁的书香氛围。
2.每天诵一首诗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阶段必须背诵70首古诗词。教师可以在班内开展“每天一诗”活动。每天的早自习、课前预备时间,将古诗写在教室黑板的一角,请小干部带领大家读诗。
3.展评读书笔记
篇5
当今时代,口语表达(即说话)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好像不用强调大家也会承认。可是在语文教学上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撇开口语训练本身的用处不说,光从书面语训练来说,口语训练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一个人一天不知道要说多少话,可是一年不一定能写上几封信、几篇文章;一个学生一天上好几堂课,要答问,要讨论,而作文只有一星期一次或两星期一次。抓住口语这个环节,让学生受到应有的训练,说起话来有条有理有头有尾,不重复,不脱节,不颠倒,句式有变化,字眼有讲究,还愁他不会作文?放过这个环节,让他说话随随便便,乱七八糟,只在两星期一次的作文课上才要求他立意谋篇,字斟句酌,那就是一曝十寒,怎么精批细改也不容易提高作文的水平。根据本人浅薄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对学生进行“说”的能力训练可以如下:
一、激发“说”的兴趣
激发学生“说”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的第一关。我们知道,学生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生腼腆害羞,性格内向,在大庭广众面前是不轻易“说”的。究其原因,一是从小少于培养训练。二是没有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致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总认为讲不好,不如不说。如果这两条是一座堤坝,那么,教师就应该激起他们感情的潮水将这座堤坝冲垮。鼓励他们自尊自信。同时,教师也应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说话情境,因为与生活实际相符的说话情境,容易使学生有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情绪也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他们会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去做进一步的体验。
二、丰富“说”的内容
胸中有所积蓄,而后才能有所抒发。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就根本谈不到口头表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如何才能做到呢?
首先,语文教师要从实际出发,组织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多观察、多留意、多动脑,使自己的头脑逐渐充实起来。为使充实的生活实践不至成为过限烟云,最好的办法是养成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做到厚积而薄发。叶圣陶先生就强调过:“要叙述事物,必须先认识它们,了知它们。这惟有下工夫去观察。”
其次,要引导学生在重视实践的同时,努力学习间接经验,获得间接经验的重要手段就是读书,中学生应当多读书、读好书,努力扩大自己的阅读面,开阔自己的视野。此外读出书时也要养成做读书摘抄的好习惯。而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凡是对你和对价值较高的知识都应该好好记录下来,以便一旦需要的时候可以拿出来使用”。
三、教给“说”的方法
话虽人人都能说,但真正说好却很不容易。这里除有内容是否充实的问题外,还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方法问题。语文教师应当要结合课文的阅读及“口语交际”的安排有计划地教给学生,为学生所掌握。说话的过程,是通过思维把语言按照规律组织起来以表情达意的过程。因此,教师应结合实例深入浅出地讲点伦理学、文法、修辞学等方面的知识,以求言语作品之完美。同时要在讲读教学中有意识地教给学生运用语言的方法。如《向沙漠进军》一课的教学,在说话能力培养上可结合该课恰当使用修饰和限制性词语来准确解说较复杂的事物、剖析深奥道理这一特点来进行。文中“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断地斗争”一句,是说自然界与人的关系。“最顽强”一词表明沙漠危害的严重性,而又有长期难以制服的特点。“不断”一词则表明人类在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沙漠面前从未停止过斗争。此句中的这两个词如果换成别的词,使不会有这么好的表达效果。讲清这个例子,学生就明白了说话用词要准确的问题。
四、开展“说”的训练
学生有了“说”的兴趣,脑子里有了较充实的“说”的内容,掌握了基本的“说”的方法,教师还要利用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长久持续的科学训练,以提高学生“说”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知行合一,得心应手的境界”。具体而言,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常见的方式有:着图说话、口述见闻、口头辩论、讲故事和讲演、口头作文等。
篇6
就成语学习来说,高中教材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新课标人教版必修教材2“梳理探究”板块中,就选入了《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一文,意在让我们通过学习此文,明确成语的来源,了解成语的结构特点,学习积累成语的方法,梳理学习过的成语,做到能正确理解、使用所学的常用成语;还在新课标人教版选修教材《语言文字应用》中,选入有《中华文化智慧之花――成语》的学习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丰富多彩的成语世界,在积累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的辨析成语,最终能正确使用成语。
就成语考试来说,在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D,着重考查成语运用。对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实际也是对考生文化积淀的考查。
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必须重视成语学习,让学生了解成语蕴藏的文化内涵,领略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进而主动学习、恰当应用成语。
一、成语里浓缩着中华的泱泱历史
成语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沉淀下来的,了解一个成语,就等于了解了一个历史故事或一段精彩的历史。成语大多有出处,很多来源于历史故事、古典文学作品。像“指鹿为马、毛遂自荐、完璧归赵、卧薪尝胆”是与历史事件有关;“老马识途、守株待兔、鹬蚌相争、愚公移山”是与寓言故事有关。学习成语就要了解成语,譬如对“四面楚歌”“三顾茅庐”“夜郎自大”的含义领会,了解历史事件能更明确理解成语的意思;又譬如“买椟还珠”表示舍本逐末,“滥竽充数”表现没有真才实学,“一枕黄粱”比喻好事成空,了解了寓言典故更能理解这类成语的意思。再譬如“一尘不染”,表面意思好像只是形容干净整洁,其实“尘”原是佛教用语,指外界的种种影响,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潜心修行,排除奢欲,保持心地纯洁。“汗牛充栋”,从字面意义看不容易懂,实际是用来形容书籍极多,搬家的时候使牛累得出汗,把房屋都塞满了。了解了成语的文献典故和历史事件便能更准确使用成语。我们学习成语和运用成语,就是要知晓词语蕴含的悠久历史文化。
二、成语里承载着先民的生存经验
成语里承载着前人长期探索总结的道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下来的经验教训,用最简洁的文字形式呈现出来。中华成语包含了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宗教文化、政治制度、古代哲学、传统伦理等诸多方面,它能教导我们做人做事应遵循的道理。成语饱含着丰富的生活哲理,其中的蕴含的智慧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就从教育教学来说,古代无数著名的教育家探索流传下来的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凝结在成语中,譬如“因材施教”说的是依照受教育者的不同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温故知新”说的是学习本身就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反复实践才能对所学知识牢固掌握。学习是一个“循序渐渐”的过程,逐步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境界,而不能“一曝十寒”,这些成语所体现出的先进的教育理念,至今仍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
三、成语里保留着字词的基本含义
在成语里保留着汉语言字词的基本含义,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好助手。从某种意义上说,成语是古汉语特殊语法的“活化石”,古文言用法和字义很多都原汁原味地保留在成语中。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不易掌握和判定的文言词类活用现象,在成语中是比比皆是。譬如“能文能武、门可罗雀,花容月貌、土崩瓦解、草菅人命、幕天席地”等,可以用来辅助理解名词活用现象。“飞沙走石、破釜沉舟、沉鱼落雁、兴风作浪”等,可以用来辅助理解动词活用现象。“厚古薄今、精兵简政,兵贵神速、安贫乐道”等,可以用来辅助理解形容词活用现象。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借助成语来触类旁通,巩固字词学习的成果,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不失为一种以简驭繁、以熟带生的好方法。
四、成语词约义丰的内容表达
成语的词约义丰能使表达言简意赅。随手拈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叶公好龙、掩耳盗铃、自相矛盾、水滴石穿、愚公移山、熟能生巧等成语准确灵活的运用,不仅能丰富自己的语言,为语言增添文采,而且还能取得形象生动的艺术效果。
成语的内容表达具有成语意义的双层性的特点,例如成语“胸有成竹”比喻有主见有准备,“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和恐惧,“瓮中捉鳖”表示十拿九稳,“纸上谈兵”意思是缺乏实际经验:这些都不能只看字面的意义或组合的意义。成语意义的双层性是成语也是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等熟语的一个共同特点,正因为它们具有这种双层性以及其他特征,使我们对固定语的认识更加深入和精密,也便于我们规范地使用固定语,形成汉语言文字独特的语义内涵和表现方法的呈现。
五、成语因时而化的时代特征
篇7
通过我多年在涂料行业浸润,先是对涂料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后来对涂料产品的应用服务,最后对涂料营销通路的分析与研究发现,我们涂料界都出现一个浅表层模仿、低度创新(仅仅是技术创新或者营销通路创新)的怪相。很少企业认认真真地想我们作为一个想在涂料行业有所作为的企业,应该如何探索属于自己或行业的创新之路?应该如何在选对路之后的克服重重险阻坚决走下去?如何在走这样道路的时候,不断校正自己的航向,让我们的心中的目标离我们越来越近。
下面我们先看几个在涂料企业常见的现象:
某企业,连年营销两旺,技术也算不错,而且我去过该公司他们的产品展示也显示他们在这行业具有很强的市场能力,可惜就是没能走出渠道开拓的道路,其业务主要集中在工程上,靠工程带动生产,赢取利润。
某企业,在很多年前,就是行业领先者,曾经进入全国涂料界前20强,但是,在这些年却陷入了沉寂,产品开发乏善可陈、尤其是营销策略混乱、执行不到位。特别是跟风搞什么明星代言,花掉几十上百万,我问道他们的终端,却没有任何感觉。甚至他们的终端大客户不断决定自我生产涂料,甚至将其投入该公司的全部股份转让……让人感到公司风雨飘摇。
某企业,千方百计开发了一系列产品,我去过该公司,说句实在话,产品的确不错,但是他们却不会做下面的事情:1、精准找到目标客户群,进行有针对的宣传;2、不会扩大宣传(比如展开展会攻势、会议营销、网络推广),只会在公司内部不停相互抱怨(技术指责销售不会推广、销售指责技术理解支持销售产品、价格太高等等);3、经过一段时间挫折之后,所有部门不能精诚合作,磨合失效,相关方不团结……
以上公司的现象,在涂料界绝不少见,每天都在重复发生。被踢出去的,浑然不知所以,含泪告别,笑言自己出了困局;而更多的却不断陷入迷局……
你看人家苹果,谁说他们没有创新,虽然iPone不是第一,但大家津津乐道说起这类产品,我们还能联想起类似领先者谁谁了呢?他们的创新不是简单的复制产品,而是对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存在大量机会的产品进行深度研究,让产品的功能更加突出,甚至用上别家公司不能使用的自有软件,套上自己的logo,让产品外观和形象更炫……
然后老乔真不简单,在产品没有上市之前就大秀产品卖点,大秀公司独特魅力。然后采用自己独特的断货、缺货的饥饿营销,让苹果的个性化与大众追求的个性化相互掺混,产品一上市就成为紧俏货……
我们作为涂料行业,可能学不了人家乔布斯,也做不到苹果这样的感觉。但是能不能将技术创新(甚至简单到卖点创新)和营销创新(甚至简单到宣传创新)结合起来,做一个整合创新呢?创新之后不要停留在浅层面,要深入到网络终端,当然任何产品和企业的成功都是整个营销链的全面成功,是回报与投入的正常运转和运行。
下面我回到我举得几个例子来分析,上面的企业其实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的。
我常说一个观点,一个涂料企业无渠道不稳,无工程不富。没有渠道的企业,往往处于一个一曝十寒的状态,饥饱不均。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工程是一个撞大运事件,大工程订单往往比较集中,有了公司全员都要加班加点,日夜赶工,且不说忙中容易出些产品质量问题,往往也会影响到工期的完成;不忙的时候呢?工人甚至工程师都觉得无所事事,容易出现慵懒现象,甚至会出现心理恐慌,有个收入很不错的工程师曾在我面前抱怨,每年他至少半年的时间是在紧张状态下度过的,因为那半年除了等待就是等待……工程师尚且如此,下面的员工呢?会不会走失,到忙的时候,会不会临时征召不太熟练的工人顶上来……而且,作为老板,我想也会在淡季看着公司全员的慵懒、每天只出不进的流水而惶恐吧。无渠道不稳,就是每天无法形成一定的进出,员工心态会出现问题,企业的生存状态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其实给那些过来参观的可能带来工程订单的客户呢?也会影响到工程的招投标。
反过来,如果一个企业尤其是在渠道开发没有进入前十强的企业,仅仅靠渠道也是一个很痛苦的事情。因为不是强势企业,渠道和最终客户接受度不是很强,这个时候就会给终端造成一个二流、三流乃至不入流的印象。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产品(品类王,这个我后面的文章会谈及),我们要想在市场生存只能做一件事了:血拼价格。你能富裕吗?
所以我一般建议涂料企业,尤其是非主流涂料企业,必须通过渠道的完善和服务,保证每月、每年的生产开工量,养活公司和全体员工,求得企业稳定,也在我们的客户面前产生一个很好的形象,为工程接单制造一个欣欣向荣的外部条件;同时,也要注意工程订单尤其十大工程订单的签订和完成,保证公司的长久发展。
这就跟我说的第一类企业一样,应该仔细琢磨渠道的建设,就算学也要具体实施。虽然对很多企业来说已经是一个故事,但是针对这类企业而言,就是一个突破一个创新。思想观念的创新,营销方式的突破。
再说我第二个例子,这个企业刚开始的确具有一定的市场领导能力,他们的产品开始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后来却在不停的试错或者执行不到位中迷失。虽然近些年来,想有所动作,比如延请著名影星代言。但是,我后来调查,他们并没有真正走到终端,无法实现终端销售的所有产品都是无效产品,让终端感受不到的所有营销活动都是无效活动。有人就说了,你的意思这类企业不需要创新了。不是,针对这样的企业,依然是需要创新的,至少是产品的持续改进(甚至通过卖点创新)、营销政策的直接诉求和传达让终端感受到的通路创新是必须的。
篇8
关键词:学习兴趣 学习方法 语言的积累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导。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很大程度取决于其学习动机,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决定着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而兴趣则是产生动机的主要原因,是学习的先导,是推动学生掌握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的欲望。当学生对学习某种学科产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而且愉快地进行学习。他们不仅上课认真听讲,而且积极完成作业课后还会主动地进行预习、复习、收集资料,这门功课的成绩也会突飞猛进。
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授之以鱼,弗如授之以渔。”“给孩子猎枪而不是兔子”,这是一个古老的教育课题,也是我们探索的永恒的课题。不要事事都给学生以现成的答案,而是通过启迪让他们自己去打猎捕鱼,因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会学生预习。预习是指学生在听课前主动地去熟悉和了解教材,是一种自觉、主动的学习方法。 预习的目的有以下三点:(1)提前了解教材的内容,要看懂大意。(2)画出教材重点,根据自己的能力加以理解。例如预习课文时自己解决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字型,借助字、词典和联系上下文或查找资料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3)找出难点、疑点,记下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准备带着问题听老师讲解。带着问题听课能增强好奇心,可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
2.教会学生听课。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环节,听课效果好,学习质量就有了保证。凡是在上学时曾经缺过课的人都有这种体会:一般的补课都难以替代正常的课堂学习。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它能形成师生的双向思想、情感和知识上的共鸣,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就统一起来了。要想让学生听好课必须让学生做好课前四件事:(1)入室静坐,把思想收拢回来,不再想课间玩耍的事情。(2)检查学习用具是否准备好了,免得教师开讲后再去找笔、尺子、课本、笔记本和字词等物品。(3)回忆上堂课老师所讲的内容,准备回答老师的提问。(4)回忆一下预习中的难点、重点和疑难问题,带着问题听课。
3.教会学生复习。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学然后知不足。”为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到以下四点:(1)每天要按时复习学过的功课,绝不可一曝十寒。(2)复习功课要多样化,这样复习,既不容易厌烦又能提高复习效率。(3)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应当循环提高、加深理解,并与从前学过的知识相联系,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4)进行合理的复习,保持记忆寿命。
三、注重学生语言的积累
1.在听中积累。当今电视、广播、录音机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字传播手段。学生从声情并茂的少儿故事、少儿节目中认识人物的个性,知道事物的善恶,对所听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未讲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会有再听的欲望。平时学生学习累了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富有儿童情趣、富有生活气息的中外儿童诗或短小精美的文章的磁带让学生听,学生会十分感兴趣,越听越喜欢,有些句子自然而然就会背了,久而久之,学生的语言就丰富了;也可以让学生买这方面的书来读。这样,并没有强迫性的要求,从“听”到“看”,自然水到渠成,并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语言作了铺垫。
2.在读中积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如果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自己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随心所欲,左右逢源。“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许多文字上有造诣的作家、学者总结自己的成长经历时,总少不了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即便是班上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也常常是对课外书刊情有独钟。
篇9
一、制定学习计划
初中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兴趣广泛,感情丰富,求知欲强,正处于学习的最佳时期,但他们意志薄弱,易受外界影响,学习上往往只凭一时的兴趣和好恶,忽冷忽热,一曝十寒。针对中学生的这种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一方面学生要在每学期初制定一个学期总计划,明确学习任务,确立学习目标。另一方面根据课程进度和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周密计划。许多学生执行计划时往往有始无终,这主要是没有遵守学习中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所定计划目标过高,超过了自身生理负荷所容许的范围,尽管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而预定的学习目标却未达到,这种挫折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动机、信心、情感、意志等动力要素,产生学习的心理障碍。所以制定计划时必须正确认识自我,制定的计划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完成计划的过程中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的成就感,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二、做好课前预习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阵地。想要向45分钟要质量,课前预习是很重要的一环。预习通常要做到:借助音标、录音机读单词,了解词义,初步读懂课文,能就课文回答一些表层问题;借助词典、课本、笔记、参考书等到资料,了解一些单词和短语的用法,找出疑难问题。课前预习有重要的意义,它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促进智力的发展;能激发求知欲和认知兴趣,能更好地领会、记忆所学知识;同时有助于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提高。在预习新课时,要学会对比分析,增加对语言的敏感性。汉语语言和现代英语均属分析语言,了解两种语言的相同之处,就可实现知识的正迁移,简化学习过程。而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是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可能出现错误的地方。如英语中有汉语中无的助动词、系动词,便是学习简单句的重点、难点。也可通过比较新学项目和已学项目的异同来发现问题。如学过分词作定语后,再学不定式作定语,比较它们在意义、使用范围、时间等方面的不同之处,就能抓住学习非谓语动词作定语的关键。抓住了本质,学习才能够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当然分析对比还应贯穿于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
三、积极认真上课
上好一堂英语课首先要有良好的心境。良好的心境,充沛的精力,能使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心情不佳,疲惫不堪,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处于抑制状态,即使你最喜欢的乐曲也可能变成催眠曲。要想精神饱满,思维活跃,平时就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开夜车;课前不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善于排解不快之事。其次,课堂上要五官并用,积极投身语言交流。语言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密度高、容量大、活动多。事实证明,积极活跃,乐于模仿,刚强上进的性格有利于英语学习。内向型的学生就要注意抓住活动机会,积极大胆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时时注意克服性格上不利因素的影响。对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要点,每个人都必须认真做好笔记,跟同学结成对子,课后互对笔记,认真整理。
四、课后总结活用
课堂上所学知识,课后一定要及时复习,予以巩固。在复习过程中要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其融入一定的知识体系。如学习了“动词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如果其宾语前的动词是某些感官动词或使役动词时,该动词不定式要省略“to”后,我们可以把这些动词归纳在一起,以便于记忆。可总结为:一感(feel),二听(hear, listen to),三使(make, let, have),四看(see, watch, notice, look at)。这样的归纳总结能梳理知识的条理,能加深记忆,有利于知识的内化。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能转化为能力。一些好的英语学习者都是通过使用外语来学习外语的。因此在课余时间我们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力所能及的写作训练,这样才能真正地掌握英语。
五、注重听、说、读、写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学生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得知识。就英语学习而言,初学者都有非常浓厚的兴趣,但随着学习难度的增加,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学习兴趣也随之降低。作为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帮助学生在认知领域里学会动脑,传授可供思考的知识,避免死记硬背,进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我国著名作家巴金也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那么,到底要培养他们哪些习惯呢?归纳起来就是听、说、读、写习惯的培养。
第一,培养听的习惯。众所周知,“听”是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学习英语使用最广泛的手段之一。现实生活中很多现象也说明听力差的人语言表达能力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因此,笔者从七年级开始就狠抓学生听力训练,并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安排10分钟左右的英语广播,创造外语学习氛围。广播节目内容可以有故事、新闻、歌曲、绕口令、童谣、小诗、朗诵、演讲等等。并组建听力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难易度适当、趣味性强的材料,录制成磁带,在课间休息时间播放。这样通过经常练习,学生听力有了提高,单词也记得多了,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二,培养说和朗读的习惯。对我国学生来说,因为他们缺少学习英语的环境,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不愿积极参与的心理障碍。要排除这种心理障碍,只有认真培养学生的说和朗读的习惯。学习语言的方法有很多种,读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比如一个两三岁的小孩,他虽然写不出几个字,但他能基本掌握语言的表达能力,比较自由的交流。这就是说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每天坚持不懈地朗读英语,就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另外,大量的、准确的朗读能够促进听力、口语和语感的进一步完善,而广泛的朗读更能充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笔者每次上课时,都要安排学生朗读,对有些课文,学生最好能背能默写。课外活动可组织“英语会话角” 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随意交谈,表达自己的见解。
篇1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强调学生阅读的感悟和情感体验,以及阅读兴趣的培养,重视语文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可见,阅读能力绝不只是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培养,对教师而言,还要考虑通过何种教学资源的开发,在阅读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阅读心理能力。
阅读心理能力指的是读者因参与阅读活动而产生的认知、情感、思维、意志等心理现象,包括智力因素(阅读感知、阅读记忆、阅读思维、阅读记忆等)和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补偿了智力因素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在阅读过程中起到了动力作用,还能帮助学生明辨是非。
针对以上在阅读教学中遇到的认知上的狭隘、情感上的桎梏、思维上的肤浅、意志上的缺憾等问题,笔者结合江苏省无锡新区实验小学中年级的绘本阅读课谈谈我们的探索与思考。
一、我们的探索―中年级绘本阅读课
绘本阅读课属于我校绘本幸福课的一部分。绘本幸福课是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以绘本为主要载体,帮助小学低、中、高各年级段的儿童在积极自我、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应对、积极成长这五大方面获得成长的校本德育课程。绘本阅读课是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为基础,以绘本为主要载体,在课堂上以互动式的阅读为主要方式,帮助小学中年级儿童通过倾听、参与、体验、互动,获得语文阅读心理能力的提高,并把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行为。
小学儿童的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我国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在这个过渡中最为关键的一个转折期是在小学三年级或者四年级。所以,在小学中年级的绘本阅读课中,阅读是以教师和学生互动式的绘本阅读为主,让儿童拥有更多思考的空间,通过课堂上教师的引导,激起儿童思维的碰撞,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懂道理,更明白为什么要懂这个道理。
以《我也有教养》一课为例,我们选用的是绘本《一只有教养的狼》。
第一环节:观察封面,引入主题
出示绘本的封面,仔细看,你看到了什么?你的心里会有哪些“为什么”想问呢?
抓住中心“教养”,让孩子们自由谈谈他们心目中什么是教养?
第二环节:互动式讲故事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由老师带领着,互动式地讲故事―先是观察画面,由学生畅谈画面描述的情景,想象会发生的故事,体会绘本中主人公的心情。
第三环节:围绕主线提问
绘本在师生互动中讲完后,我们会提1~3个和主题有关的问题,帮助孩子更深入地思考本课的主题。
①大野狼几次回到农场?它有什么改变?
②大野狼变成一只有教养的狼了吗?为什么?
第四环节:畅谈收获
让孩子从各个方面,自由谈谈课堂中的收获。
第五环节:课后作业
①把这本绘本与至少5个朋友分享,并和他们谈谈你心目中什么是“教养”。
②想象结尾中,四个好朋友结伴去给全世界讲故事的情景,自己也编一个故事。
二、我们的思考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提升认知的广度
阅,本意指看,是通过我们的视觉功能来实现的;读,本意指看着文字发出声音,是通过我们口头语言的形式来表达的。心理学家认为,阅读就其本意而言,就是文字信息传递过程中接收端的思维活动。因此,我们的绘本阅读课,既要看又要读,从各个方面来提升阅读认知的广度。
在我们的绘本阅读课中,第一个环节一般都是“观察封面,引入主题”。绘本的封面有着丰富的信息量,从中可以发现许多。例如,在《有个性的我》一课中读绘本《有个性的羊》。一看到绘本封面,孩子们顿时活跃了:这只叫赫尔博特的小羊像个大大的棉花球,几乎充满了整个画面,最有趣的是它毛上还扎着许多红色的蝴蝶结,很爱美呢!瞧,它一只眼睛睁着,一只眼睛闭着,嘴巴里嚼着嫩嫩的青草,好不惬意!有孩子注意到了封面左下角的一把小剪刀,立刻猜想到这只小羊要被剪羊毛!对绘本封面的仔细观察打开了学生对绘本认知的广度,对绘本阅读的思考也会进一步加深。
绘本阅读课的第二个环节是互动式讲故事。在这个环节里,一般会由教师或者学生来大声地讲、读绘本故事,同时边读边思考、分享感受。在西方国家的阅读教学中,一般做法往往是通过对经典作品中的片段的分析研究,提高学生对作品的创作个性、思想和精神的理解。例如,英国早期的“念诵法”(look&say)要求学生在英语课上大声地跟着教师诵读经典文学作品,教师并不太作解释,通过学生流畅地阅读,理解各种不同的读物。我们的绘本阅读课也是如此,在大声讲、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地跟着绘本故事进行认知与思考。
2.“你若盛开,蝴蝶自来”―突破情感的枷锁
有时私下和学生聊天,有学生会感慨:老师,你如果上课也能像下课和我们聊天一样轻松自在该多好啊!一语惊醒梦中人。其实大多数学生是喜欢语文的,特别是阅读课,他们害怕的是语文课上那种严肃、一本正经的氛围,让他们不好意思畅所欲言。所以在我们的绘本阅读课中,我们倡导的就是互动式的说,其目的就是在自由、安全、民主的环境中让学生表达真实的情感。
图书馆在我们的印象中就是一个有很多书而且很安静的地方,图书馆来了一只狮子,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这是我们的绘本阅读课《心中有规则》中讲的绘本故事《图书馆狮子》。封面真的很吸引人,引导学生们观察封面上的每一个细节,孩子们谈得比我想象的还要多,还要全面。然后就是带着孩子们一页一页,观察着、朗读着、思考着、随时互动着,课堂气氛热烈,孩子们时不时会拥到讲台前想要看清某个细节,平时语文课很少举手的孩子也都参与了讨论。那头毛茸茸的大狮子成了每个孩子最想拥有的朋友,所以当读到“大家都会拍拍他柔软的头”时,很多孩子都轻轻地拍了拍同桌的头;麦小姐那句慢悠悠的“不要跑”成了孩子的口头禅;冷冰冰的马彬先生因为找回了狮子赢得了孩子们的好感,原本想把马彬先生赶走的孩子到了故事结尾也开始喜欢上了他……整堂课上,学生完全忘记了我这个老师的存在,把我当成了他们的一员,我们一起读书、思考、表达,这种突破了枷锁的情感的完全释放,让每一个人不但收获了道理,更收获了一份轻松与信任。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拓展思维的深度
阅读不单单是人们学习和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同时也是促进人的心智发展的最有效方式。阅读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启迪人的心灵,熏陶人的品格,丰富人的素质和精神世界。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中年级的绘本阅读课中,最重要的是互动式的思考。绘本阅读课的每个环节都用“为什么”来引导孩子们思考、想象、猜测,并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教师不会做出对与错的评价,而是通过积极、肯定的评价鼓励孩子继续发表见解。
《我也有教养》一课中读的是绘本《一只有教养的狼》。这本绘本在读完一遍后大家心中其实有很多问号:为什么大野狼会变得有教养了呢?为什么大野狼越来越会讲故事了呢?为什么小动物们越来越喜欢大野狼了呢?这些变化都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呀?提问是最好的思考!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我们就索性回过头再去探寻绘本中的一个个细节。例如,孩子们发现了有教养的大野狼三次回农场,进门的动作是不一样的,越来越有礼貌;大野狼的衣着变化也能发现他越来越有品位,最后还戴着帽子,简直是一位绅士;大野狼第一次讲故事只知道大声,第二次是流利,第三次就是有自己的风格了,不紧不慢,还找了个舒服的姿势;小动物们对大野狼的态度也有了变化,从一开始的蔑视甚至厌恶,到不理不睬,到小猪给建议,到最后大家要求大野狼再讲一个故事……
让孩子们在无数个疑问中找寻不同的答案,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并让他们爱上思考,让故事中的道理在不断的思考中更加深入儿童的内心。
4.“读不在三更五短,功只怕一曝十寒”―培养意志的韧性
阅读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一件事,只有形成了阅读的习惯,长期坚持,才会真正从阅读中体会到乐趣,收获到成长。
在小学阶段,学生按照一定的活动目的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是比较差的,在阅读上主要是从兴趣出发,不能根据一定的阅读目的去读书,需要依赖教师的指导与监督。我们需要帮助他们学会逐渐摆脱对外部控制的依赖,形成内在的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