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话剧范文
时间:2023-03-17 02:42: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郭沫若话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郭沫若的屈原是话剧,《屈原》是郭沫若影响最大的、最震撼人心的剧作。郭沫若以10天时间完成的5幕话剧剧作《屈原》于1942年4月由中华剧艺社在重庆国泰大剧院公演,此后曾在苏联和日本上演。
这部作品被公认为是郭沫若历史剧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部。芳华越剧团于1954年5月22日首演了该剧的移植本,冯允庄编剧,司徒阳导演,尹桂芳饰屈原、徐天红饰张仪、许金彩饰南后、戴忠桂饰婵娟、尹瑞芳饰宋玉。1954年,该剧参加华东戏曲会演,婵娟改由戚雅仙扮演,剧中“诬陷”和“天问”两折已为越剧经典。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俱往矣,数不尽抗战风流人物
老重庆人心中的老国泰大戏院建成于1937年2月8日,坐落于柴家巷口(毗邻解放碑),戏院地址原系四川士绅赵巨旭的私宅,由当时的文化商人夏云瑚集资经营,是典型的西洋风格建筑,总耗资14万银元。在当时,“国泰大戏院”摩登至极:门口霓虹灯入夜后闪烁着“国泰大戏院”的名字,走进楼上楼下设有1500个铁背翻板靠椅座位,单双号分座,天花板上挂着6盏当时最时尚的磨砂大吊灯,还有灯光从四周墙壁夹缝射出。两边墙上各有4个排风扇。取名“国泰”,寓有国泰民安之意。
和重庆当时其它的戏院不同,大门口没有伙计大喊“堂厢一位”、“特别一位”的景观,戏院内也不设贩卖部和小食部,没有泡茶的和卖零食的,更没有热毛巾满场飞,馄饨、面条送到观众席来吃的现象。
它白天放电影,晚上演话剧,吸引了成百上千的市民前去看“闹热”。然而“国泰”的闻名遐迩却始于抗战时期的话剧演出。
1937年10月,国泰大戏院首演《卢沟桥之战》,当台上演员喊出“我们为全民族而战”时,台下的观众也跟着大声呼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应和者中,有官员、商人、军人、还有学生。重庆,自此发出了抗战的声音。
1938年10月,日军对我国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北平沦陷,上海成为孤岛。在这个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大后方民众掀起了支援前方的募捐。重庆影剧界也积极响应——决定上演话剧《为自由和平而战》,借此募集5万元制作5万件寒衣送往前线。
挂牌销售的演出券中,普通券为1元、2元、5元、10元。当时重庆一般公务员一个月的伙食费才3元,这样的票价是当时重庆前所未有的高价。荣誉券更高达50元、100元、500元。500元相当于当时的10两黄金。结果,普通券被一抢而空,荣誉券也有许多人购买。重庆市银行同业会主席康心如一次就拿出2万元购走多种荣誉券。“尤其称道的是,当年重金购买演出券的人,为的是抗日,为的是爱国。”后人评论说。
1942年4月3日,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屈原》在国泰大戏院上演,此后半个月时间里,山城传遍“风雷电颂”,到处响起“爆炸声”,金山、张瑞芳、白杨等著名演员连续演出17天共22场,场场爆满。
抗战爆发后,重庆频频遭到日机轰炸,警报一响,国泰大戏院的演出立即停止,但空袭一过,演员和观众又回到剧场。1942年10月17日晚上,创作的大型话剧《第七号风球》在国泰大戏院首演。白杨等人在后台忙着化妆。突然,日军的飞机窜到山城上空,白杨等人连忙带着妆与观众一起进入防空洞。空袭过后,演员与观众又回到国泰大戏院,在一片暴风骤雨般的掌声中,《第七号风球》拉开了帷幕……
1943年6月,国泰大戏院被政府当局明令禁止演话剧,只准放电影。但在过去的5年多时间里,国泰大剧院共上演了240多部进步话剧,其中大戏94台,包括郭沫若的《屈原》、的《蜕变》、的《法西斯细菌》、吴祖光的《凤凰城》、的《天国春秋》、老舍的《面子问题》等。许多中国戏剧史及电影史上的杰出人物,在国泰大戏院的舞台上留下了他们的身影,由此诞生了中国的十大编剧。舒绣文、白杨、张瑞芳、秦怡(中国话剧“四大名旦”)以及陈波儿、黎莉莉、赵丹、蓝马、金山这些闪烁的群星,照亮了灰蒙蒙的雾都的天空和战时的中国戏剧界。它是大后方抗日救亡话剧的演出阵地。在这里,我国老一辈的话剧、电影艺术家们绝大多数都留下了艺术活动的足迹。
解放后,国泰大戏院继续营业,1951年由西南文教部接管。1953年后重庆人称其为和平电影院,其中时期曾被称为东方红电影院。后改回和平电影院的名称,上世纪90年代又改为国泰电影院,直至2007年被拆除。
归去来兮,新国泰重现辉煌
篇3
在批改学生的随笔时,很多学生都在随笔里提到星期六发生的事:南京师范大学附中承办全国中学生英语演讲赛,本年级有个女生进入决赛,因此有几个班的学生被要求作为观众参加,我班部分学生在看完女生的决赛后,因为要上其他辅导班的课离开赛场,但是南京师范大学附中与树人国际学校的门卫,不让他们离校。据理力争仍无结果后,部分男生翻越学校的大门绝尘而去,学校把他们的行为告知班主任,班主任又转告给翻越大门的学生的家长,翻越大门的孩子少不了一顿好批。他们认为自己离校有理由,翻越大门的行为固然不当,但门卫也不近人情,学校、家长与班主任的责难更是太偏颇,因此在随笔里一片怨愤之声。看完随笔,我心头一喜,他们的怨愤与不满或许正是明天《雷电颂》教学的突破口。
在第二天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一 巧妙导入,调动情绪
上课时,我说:“昨天读了大家的随笔,也了解了星期六的‘翻越门’,从大家的随笔中我感受了你们的敢说敢为,感受了你们的热血喷张,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诗:人不轻狂枉少年。今天老师无意评说门卫、家长、班主任与你们的是非,只是想告诉你们,青少年的轻狂除了行为的激愤之外,也许还可以有更合适的宣泄渠道,譬如写作、诵读。大家的随笔我已经大致明了,这节课我希望能从《雷电颂》的朗诵声中感受三闾大夫屈原的愤怒宣言,从《雷电颂》的朗诵声中感受你们做为青少年的轻狂与激昂。”
学生本以为我会借评讲随笔的机会像班主任那样把他们教育一番,没想到我只用“人不轻狂枉少年”一句把在学校闹得沸沸扬扬的“翻越门”拨在一边,因此他们大感意外,空气似乎是凝固不动,教室里突然一片寂静。
我打破沉寂,继续说:“课文有十三个自然段,请同学们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出你们的热血与狂放。今天我想请夏××同学先试着诵读第一段,行吗?”夏××是班上语文学得不怎么好的学生,课堂上从来不最大声诵读,脾气生倔,也是在随笔里怨愤不满之情表达得最突出的一个。在我说完导入的一段话后,我发现以往语文课堂上喜欢把头埋在书里的夏××很昂扬地抬起头,眼睛里闪现出只有跟同学争论数学难题才会有的丝毫不让的生倔神情,因此我选择了最不喜欢诵读的他,来作为今天这节课诵读的突破口。
与我的预期大致符合,夏××同学有些激动,但仍很利索地站了起来,端起课本,用从未有过的沉重语调,一字一顿地“吼”了起来,到最后一句“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吼完,他竟然把书合上,挺胸,双手握拳,用力上扬。
一个处在变声期的在语文课上从来都羞于大声诵读的脾气生倔的男生,突然间解除了缧绁在全班同学面前放声吼了出来信息,这给全班同学一个极大的震撼,不约而同地全班同学的掌声骤然响了起来。有了这个开头,后面我没有再点名诵读,王××、焦××、王××等10多个男同学依次站起,用昂扬热烈的语调把剩下的十二个自然段读完,每读完一段,班上都会响起一阵掌声。当一个同学在诵读的时候,其余同学都盯着课本凝神地听,就连平常最爱打击男生的女同学也如此,这在以往教学中从未有过。
二 比较诵读,体会情感
分段诵读完课文,先前稍有些滞重的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教室里依然很安静,但我能感觉到全班同学热烈的眼神在我身上聚成一束。我不失时机地说:“刚才这些男同学的分段朗诵给了我一个重新认识大家的机会,从你们热情放旷、深情投入的诵读声中,我感受到了屈原的忠贞不屈和浩然正气,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同学们元气淋漓的年少轻狂。但是,诵读光有激情的投入还不行,还必须学会一些技巧。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著名话剧演员王卫国老师朗诵的《雷电颂》视频,在听的同时,不妨和我们刚才的朗诵做个比较,然后说说你的体会。”
有了开头诵读情绪的成功调动,全班同学都认真地欣赏着王卫国老师的朗诵,参与分段诵读的男生多半拿着笔边听边在书上勾画圈点。
欣赏完,女同学高××站起来说:“王老师的朗诵确实是把握住了屈原内心的愤怒情感,有种狂风暴雨、无坚不摧的力量,轻重徐疾,分寸拿捏得非常准确。但我还是喜欢我班男生的诵读,原生态的声音,不加约束的狂放情感很贴近雷雨之夜屈原的独白。”
夏××站起来说:“谢谢高××对我们的褒奖。听王老师的朗诵,‘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这几句他读出了对风的呼喊,流露了屈原对风急切的渴盼!风是改变黑暗的变革力量,对风以及后面的雷、电的呼唤实际也就是对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的呼唤。我明白了在朗读时应读出那种很急切、很渴望的情感。”
王××说:“‘爆炸了吧!爆炸了吧!’‘劈吧,劈吧,劈吧!’‘劈开,劈开,劈开!’是一连串的反复,情感一个比一个强烈、一个比一个坚决,听完王老师的朗诵,我才明白,朗读时语气应不断加快、加重,以表达屈原想要冲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断的决心。”
盛××说:“‘火,你在天边,你在眼前,你在我的四面,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地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这几句王老师读出了屈原对光明狂热的呼喊,读出了诗人对未来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体会到了朗读时应把握那如火一般炽热的感情及雷霆万钧的气势,语调应再高昂一些,再狂热一些!”
裴××说:“我读的是第十自然段,一开始我没把握住该段屈原因为河伯与婵娟被拘的悲愤情感,只想和其他同学一样扯开嗓子喊出来,因此语速和前面怒斥东君的一样快,我现在明白了,读这段语速应该放缓,放低沉,突出屈原内心的悲愤之情。”
……
听着同学认真细致的比较分析,我相信同学们对课文的情感有了更深的理解,有了更好地把握。因此我让全班同学一起齐声诵读,以巩固加深对课文情感的理解与把握。
三 介绍背景,深入领会
全班的齐读依然高亢热烈,这时我趁热打铁,抛出了另一个问题。我说:“从大家的诵读声中我再次感受到了屈原在自尊心遭受、生命危在旦夕之际,叩问天地表达自身理想的狂放与愤怒,但郭沫若先生写历史剧《屈原》只是为了再现几千年前屈原的心情吗?下面请大家了解历史剧《屈原》的写作背景,认真琢磨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谈谈你对课文的理解。”
屏幕上投影出郭沫若历史剧《屈原》的创作背景,同学们思考、讨论。
楼××站起来说:“这段‘独白’很疯狂。用诗意化的语言呼唤风雷电,让雷电化作手中的长剑,去劈开黑暗、去焚毁黑暗中的一切,痛快地抒发了屈原渴望光明、反对黑暗的情感。但我认为《雷电颂》的写作目的就像郭沫若说的“把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的时代里”,真正想表现的是抗战时期人民抗战和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精彩的发言,赢来同学们阵阵热烈的掌声。
上一轮掌声未停,陈××х就马上接着说:“刚才楼××说得很精彩,我们几个人的意见是这精彩来源于这篇文章课文太有特色,你看:激情似火焰般炽烈;气势如海潮般磅礴;雄浑壮阔,撼人心魄,总之,总之,太有力了,太震人了!”
史××接着说:“就陈××刚才的话题,为何文章那么感人,具有如此的魅力,我认为,应该归纳出下面几点:(1)奇特的想象,宏伟的气势,闪耀着郭沫若一贯的浪漫主义色彩;(2)拟人手法的运用,直接有力地表达了爱憎感情,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表达效果,反复、排比、呼告手法,既增强了文章抒情的效果,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又具有诗人的形式美,回环往复,荡气回肠,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象征手法的运用,让文章更加含蓄深沉。”
篇4
关键词:再生缘;孟丽君;弹词本;戏曲本;思想性
中图分类号:J809文献标识码:A
《再生缘》是清代中期才女陈端生所撰弹词杰作,乾隆二十三年至三十五年(1758~1770)写成前16卷。后因母丧与丈夫充军远戍中辍。乾隆四十九年又补写第十七卷,共60余万字。但未终篇。
在今天看来,《再生缘》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从思想内容上来说全书情节曲折而生动,众多人物形象、个性鲜明。作者通过对孟丽君、皇甫少华、苏映雪等人错综复杂的爱情故事以及三大家族矛盾纠葛的描写,热情赞美了女性的聪明才智和过人胆识,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挣脱封建礼教,追求女性自由平等的独立思想是前无古人的,《再生缘》在很大程度上批判了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其时代进步性是毋庸置疑的。
从艺术表现手法上来,全文结构紧密,文词严谨,描写细腻。陈寅恪认为:“《再生缘》之文,质言之,乃一言情七言排律之长篇巨制也”,他认为陈端生的功力不亚于杜甫,在思想、结构、文词诸方面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堪与印度、希腊诸国的著名史诗媲美。“至于吾国小说,则其结构远不如西洋小说之精密。在欧洲小说未经翻译为中文以前,凡吾国著名之小说,如《水浒传》、《石头记》(《红楼梦》)与《儒林外史》等书,其结构皆甚可议。……总之,不支蔓有系统,在吾国作品中如为短篇,其作者精力尚能顾及,文字剪裁,亦可整齐。若是长篇巨制,文字逾数十百万言,如弹词之体者,求一叙述有重点中心,结构无夹杂骈枝等病之作,以寅恪所知,要以《再生缘》为弹词中第一部书也。”
一、《再生缘》弹词本的衰落与《孟丽君》戏曲的繁盛
作为这样一部非同凡响的力作,《再生缘》在问世之后虽然也一度“惟是此书知者久,浙江一省遍相传”,“闺阁之音频赏玩,庭帏尊长尽开颜”(陈端生语),《闺媛丛谈》云:“吾国旧时妇女之略识之无者,无不读此书焉。”(《闺媛丛谈》),但却并未如《牡丹亭》、《西厢记》等同样具有一定反封建思想的作品一般获得其应有的地位,就像郭沫若先生所说:“这的确是一部值得重视的文学遗产,而却长久地被人遗忘了。不仅《再生缘》被人看成废纸,连陈端生的存在也好像石沉大海一样,迹近湮灭者已经一百多年。无怪乎陈寅恪先生要那样地感伤而至于流泪:‘彤管声名终寂寂,……怅望千秋泪湿巾’。”
陈寅恪先生于1953年9月至1954年2月撰写的《论〈再生缘〉》长文,为使《再生缘》“获新生”而大声疾呼:“今寅恪殊不自量,奋其谫薄,特草此文,欲使《再生缘》再生”。郭沫若先生1960年12月读到正式出版的陈寅恪的《论〈再生缘〉》一文后,在陈文的启发下,怀着“补课的心情”,先集中用几个月的时间,研读校订了《再生缘》,郭沫若认为:陈寅恪“把它(《再生缘》)比之于印度、希腊的古史诗,那是从作品的形式来说的,如果从叙事的生动严密、波浪层出,从人物的性格塑造、心理描写上来说,我觉得陈端生的本领比之十八、九世纪英法的大作家们,如英国的司考特、法国的斯汤达和马尔塞克,实际上也未遑多让。”郭沫若还第一次将《再生缘》与《红楼梦》并称为“南缘北梦”。
正是由于两位文学大师的引导,至此,《再生缘》才重新走入人们的视线,获得文学评论家们的重视,确立其在文学史上的应有地位。
与《再生缘》弹词本的衰落相比,根据《再生缘》弹词本改变的各种地方戏曲本却呈现出繁盛的局面,并作为传统剧目在民间久演不衰。很多人不知道《再生缘》,但却很少人不知道孟丽君。《再生缘》问世后,评弹、木鱼歌、潮州歌、鼓词等均有改编本,京剧、话剧和其他地方剧种,也竞相改编演出。京剧有《孟丽君》全本,闽剧、杨剧、越剧、锡剧、沪剧、庐剧、黄梅剧均有《孟丽君》,粤剧有《华丽缘》,川剧汉调有《禹王鼎》,莆仙戏有《司马庆》……根据传统戏而拍摄的戏曲电视剧《孟丽君》就有韩再芬、茅威涛、王文娟等多个版本。近年来,《再生缘》又获得电视剧导演的青睐,如近几年香港便推出了由叶璇、林峰全新演绎的《再生缘》。大陆也推出了李冰冰、黄海冰版的《再生缘》。
二、呈现此现象的原因比较
1、《再生缘》和《孟丽君》的文学载体有关
陈端生的《再生缘》作为弹词唱本。虽然如她自己所说“浙江一省遍相传”,但弹词体裁,长期在封建社会被等同于一般的"盲子弹词、乞儿谎语",故只能"吟诵于闺帏绣闼之间",备受冷落,不能登大雅之堂,比如陈端生的祖交陈兆伦对于弹词之类深恶痛绝。他认为“村姑野媪惑溺于盲子弹词,乞儿说谎,为之啼笑”,比起诗文来,“譬如一龙一猪,岂可同日语哉”。也正是由于被鄙视,弹词的刻本,一般很不讲究。像三益堂本的《再生缘》,错字连篇,脱叶满卷。这一个因由,也大大影响了《再生缘》的流传了。
而戏曲经过长期的文化积淀,有着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很多文人从事戏曲写作,而戏曲的受众更是上至皇亲权贵,下至黎民百姓。戏曲是清代民众最主要的娱乐方式,虽然当时的不同曲种也有雅俗之分,但曲种的多样性也给了民众的更多的选择机会,而多样化的选择也促进了戏曲曲本流传的广度和深度。
2、与流传文本的流畅性有关
与《红楼梦》一样,《再生缘》也是一部未完成卷。陈端生在面对众多读者的催稿时,便就写了“知音爱好休催促,在下闲时定续成”。《再生缘》留给人们最大的遗憾便是,陈端生并没有“定续成”,陈端生最终写到孟丽君在成宗皇帝的威逼下,竟是鲜血“喷出朱唇似泉涌”就嘎然而止了。其实从前文情节发展看来,孟丽君已有意“不欲于归皇甫门”“从今索性不言明,蟒玉威风过一生”,面对君王的步步紧逼,以孟丽君的孤傲,也是不屑委身君王而让自己的清誉蒙尘,所以故事发展到如此激烈的程度,孟丽君实际上已经很难再拥有她所希望的“何必嫁夫方妥帖,就做个一世贤相也传名”。她的“雄飞已久,岂甘雌伏”难容于世,所以孟丽君的结局,只能是无奈的“一尘不染归仙界”。端生过世后,《再生缘》抄本在民间流传38年,续者迭起,如今流传的全本20卷是杭州另一女诗人梁德绳与其夫许宗彦续成的。郭沫若认为与“通篇的平仄和规律都很严,转韵很自然,对仗很工整……中间插的一些叙述文字和说白也很简洁,雅俗共赏”的陈端生比较,梁楚生所续的《再生缘》后三卷“诗体便迥然不同。她是用古风写的,平仄不拘,规律散漫;而叙述文则繁冗得惊人。像孟丽君最后上元成宗的陈情表,她用骈体文写了一长篇,吃力而并不讨好。”而且在故事发展上,续篇写孟丽君被封为保和公主,与苏映雪、刘燕玉同归皇甫少华,数十年后同登仙界。这是典型的大团圆结局,强硬扭转了原作者意图和孟丽君的性格发展,使得作品前后矛盾,内容牵强。道光元年(1821)刊行的《再生缘全传》,女弹词家侯芝(香叶阁主人)为之作序,她不满意陈作和梁、许续作,删改而成《金闺杰》,将原著改得面目全非。又作续书《再造天》,极力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格调更低,原作者陈端生所想要表达的思想被改得面目全非。至此,《再生缘》陷于流俗,其光辉完全被掩盖,很快就湮没于清代众多的女扮男装作品中。
《再生缘》到了戏曲舞台上,又名《孟丽君》,多采用华丽缘,即以丽君归于少华的大团圆结局。小说也好,戏曲也好,自唐代以后,就以大团圆为主流,连很多大家都不能免俗,如汤显祖把悲剧《霍小玉传》改成了喜剧《紫玉钗》,王实甫把《莺莺传》改成了《西厢记》,与陈端生等坐于闺阁之中,我笔写我心,抒发个人理想与抱负,甚至幻想的文人作家不同,戏曲家们的写作更多要迎合民众的欣赏习惯,喜气洋洋的大团圆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代,都是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相比较于具有高度思想性的吐血而亡结局,人们在情感上更乐于接受轻松的“流离颠沛,权改男妆,富贵显荣,应修妇职”结局,这也是梁德绳的续作能够附骥流传的原因。但是相比较于弹词本大团圆的生硬扭转,戏曲家们在改编的过程中注意了人物性格,情节的前后连贯性,如越剧《孟丽君》,把苏映雪、刘燕玉这两个人物删除,设计为孟丽君嫁给皇甫少华。由于人物的性格作了大幅度的改动,所以在该剧之中还算是自然的。
3、与各自的表现侧重点有关
尽管《再生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被人们所忘记,但是任何一个读过《再生缘》的人都不得不被端生笔下的孟丽君所折服。丽君“七岁吟试如锦绣,九年开笔作诗文。篇篇珠玉高兄长,字字琳琅似父亲。对答如流心颖悟,语言清正性聪明。”是个姿容绝丽,聪慧机敏的女子。但民间传说、小说、戏剧、诗歌等艺术作品中最不缺乏的就是对这类女性的抒写,从以绝代风华芳名永传的美人,到才华横溢而为人津津乐道的才女,个个才貌双全,非庸脂俗粉可比。可是,《再生缘》中的孟丽君无疑是其中最有个人抱负、活得最痛快淋漓的一个。
《红楼梦》里的探春说:“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的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这几乎是封建社会中有才干有抱负女子的共同遗憾。然而,陈端生用她的生花妙笔,使自己的理想在弹词中得到了实现,孟丽君走出去了,还立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她女扮男装,位列三公,在朝廷的重用下大展宏图,达到了就是男子也难达到的辉煌巅峰。这寄托了作者陈端生有绝世之才而得不到施展的深刻遗憾,也寄托了她对于女性才能的美好幻想和赞颂。更为重要的是,在丽君成功之后是否回归的问题上作者表现出了前人所没有的思想深度,与花木兰等在外闯出一番天地后“着我旧时裳”女性不同,孟丽君在出走的动机上和是否恢复旧日身份的问题上表现出了强烈的自主性和自我意识。见识了外面的广阔天地之后,孟丽君不愿蛰伏,面对回归闺阁的威胁,孟丽君对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的象征――夫、父、君主动发起了挑战。从《再生缘》全文来说,孟丽君的经历遭遇只是表现手段,留给读者的更多的是对于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彻底性、自主斗争精神的心灵震撼。但是我们今天看来作者对于这种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的思想性的抒写,在当时来说确是“离经叛道”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社会价值观,所以这种带有“前瞻性”的觉醒意识在当时社会是不为人们理解和接受的,作者也许就是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写到孟丽君在成宗皇帝的威逼下,鲜血“喷出朱唇似泉涌”就嘎然而止了。
与具有高度超前思想性的《再生缘》相比,由于戏曲娱乐性的本质特征和接受观众群的欣赏心理需求,以《孟丽君》为代表的改编戏曲作品和影视剧都将重点停留在女主人公传奇性经历上,戏曲家们都更愿意在作品中表现丽君机智才干的一面,但凡有她出现的地方,总是精彩纷呈,引人入胜。如各种版本的《孟丽君》中都将游上林作为了一出重头戏,风和日丽,百花盛开,年少天子骑骏马,风流宰相带丝缰,并马而行,果真是“牡丹掩映芙蓉面,紫薇花对紫薇郎”!
(帝)君臣上马缓缓行,
不由寡人喜在心。
倘若他风流相国是才女,
岂不是绝代佳人天赐朕。
在金殿图容已透春消息,
游上林再施雨露探春心。
(孟)君臣上马缓缓行,
一路心中暗沉吟。
假言入宫议朝政,
原来邀伴游上林。
看万岁定然别有意,
我该留神处且留神。
皇帝语意双关,多方试探,郦相尽自毫不动容
(帝)上林三春好风光,
君悦臣欢同玩赏。
(孟)层楼飞阁多玲珑,
画栋雕梁好辉煌。
(帝)奇花烂漫铺锦绣,
佳木葱茏亦馨香。
丞相,你来看啊!
你看这鸿雁飞过声声鸣,
卿可知此鸟乃是恩爱禽?
(孟)臣只闻此鸟识礼仪,
你看它该后不前排字行。
………
(帝)呀!
郦卿才华果出众,
须臾间字字珠玑和九重。
我若能有此贤内助,
定是个安邦定国的好梓童。
最后皇帝按捺不住,直接了当提出
(帝)郦卿!
……哈哈哈哈!
我道你,堂堂男子臂力雄,
为什么,体态娇柔不禁风?
(孟)只因我自幼多病常娇养,
从小在父母宠爱中。
惯坐轿子不骑马,
因此是我上桥险把马缰松。
皇帝又进一步试探:
(帝)信步来到龙池边,
见龙池中对对游鱼嬉水中。
我与卿水里照影影成双,
正好比一龙一凤喜相逢。
(孟)万岁此话理欠通,
微臣才疏听不懂。
水里纵有双照影,
只见龙来不见凤。
今日饱览上苑景,
谢主款待圣恩重。
如今是红日西沉月东斜,
微臣我搁事未了先辞君。
篇5
张发财的新书出来了,为了配合宣传,一向不爱见人的他不情不愿地从南宁飞到北京,接受媒体和粉丝的野蛮围观。虽说他说自己很紧张,“我有好几个证呢,身份证、忧郁症、自闭症……”,但几场活动下来――包括和东东枪对谈,和胡淑芬、郭俊立(话剧导演,他的伯乐)对谈,也堪称天花乱坠。天天研读史料,写了那么多历史八卦,自然被问到最想穿越到哪个朝代,张发财的回答是:“先回到晋,在那边做文人,天天喝大酒扯八卦,更重要的是吸毒不犯法,可劲造。再穿越到民国上海,跟杜月笙混江湖,带领一群小流氓抢着斧头哇呀呀向前冲。然后悲壮地屹立在战场上,看着滚滚红尘……突然心生忧伤写了首诗:哥,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忧伤的传说……临回来还要在上海滩杜公馆写上七个大宇:郭沫若到此一游!地方不够就两个字:办证!再不够地方就一个字:拆!”不过在跟东东枪的对谈中,他又矢口否认:“那是扯淡,那个朝代里没辣椒也没啤酒,我回去干吗?”好吧,既然他八卦,我们也八卦―下他的新书:1.据张发财说,书名想过叫“八道”、“发财道”,最后定下“一个都不正经”,是慕容雪村的贡献:2.装帧设计不是张发财做的,因为他从来不给自己的东西做设计;3.张发财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是明武宗朱厚照,就是那个游龙戏凤的正德皇帝,因为他是“天下第一大朋克”,整天就爱骂人;4.他的书,其实就八个字:搞、牛、雷、衰、邪、装、,扯。想知道,自己去看书吧。
《流浪集,也及走路,喝茶与睡觉》舒田治著,
有读者说,买了舒国治的《理想的下午》和《流浪集》,至今没读完,不是不喜欢,而是不舍得那么快读完;还有读者建议说,没事时读一段、吃太饱读一段、上厕所读一段、快睡着读一段……他曾说年轻人应该有勇气跟这个世界说“去”,是,遵命。
《茶叶与鸦片・19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仲伟民著,三联书店
对于这两样东西,但凡学过近代史的人,心里难免五味杂陈:它们都源自植物,最早都是作为药品使用:到了近代,中国给英国提供了茶,英国却给中国带来了鸦片,两个帝国的命运就此改写。如果历史能够改写…一也不过是看惯穿越文的YY罢了。
《极权制造・莱妮・瑞芬斯塔尔的一生》(美)斯蒂文・巴赫著。新墨出版社
用今天的话来说,拍过纳粹宣传片《意志的胜利》和记录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奥林匹亚》、被批评为“希特勒御用导演”的她,称得上是不折不扣的“国师”。她说,“无需有人知道我究竟是怎样的人”。显然人们和她想的正相反。
《风格练习》陈宁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原来尘翎(陈宁)是个她而不是他,也对,男人很少会用“六月下雨七月炎热”,“八月宁静”这样的字眼做书名,明明透着小清新的范儿。这本《风格练习》也是,封面的水彩画作是她自已画的。董桥称她是又一个张爱玲,其实未必,那种枯淡,不太像。
篇6
戏剧对关良不仅仅是戏剧,而是历史、文化、民俗、道德观念的浓缩。在南京的那些年,除了上课读书,课后看戏,关良还根据收集的“洋片”(香烟牌子)上的人物,再联系自己看戏后的感受以及想象,开始模仿涂鸦。“武松打虎”、“花和尚鲁智深”、“诸葛亮”、“红孩儿”……生动的故事、有趣的造型、多姿的色彩、简易的线条,让他乐此不疲。“两广会馆”小舞台的熏陶成为后来关良创作戏剧人物画的契机。关良看戏,自己是进入角色的。他是一个超级戏迷,在工作之余,经常去看戏。每次去看戏的时候,他总是带着速写本,尽量记录舞台上演员的音容笑貌、神情姿态,回到家里又试着在宣纸上进行整理速写。甚至“有的戏看过几十回,背熟了,又会唱,去看高手演出还会捧腹大笑,或者热泪盈眶。眼前台上一举一动都会唤醒昔日种种回忆,看过的名家或无名者的绝招,那种温习也是享受。最后感动自己的原因是当下或从前的东西,根本讲不清楚”①。看戏是基本功,眼睛磨亮了,才能由通而化,水到渠成。业余时间关良还到科班出身的行家处学戏。他买了髯口、马鞭、靴子……熟悉了唱、念、做、打的每招每式。亲历亲为的艺术体验,使他具备了呼之即出的生活基础,为他后来创作戏剧人物画奠定了生活与情感上的准备。关良画戏,不是一蹴而就的。他最早学的是西画,在日本期间,曾先后入“川端研究所”、“太平洋画会”学习,师从藤岛武二和中村不折②。在他们的指导下,关良接受了扎实的写实基本功训练,并对印象派、后印象派等欧美现代艺术流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22年,关良学成回国。“我这一阶段的画开始注意到对外来艺术的吸收、融化,之后,如何将它作为自己本民族的表现手法,正作着种种尝试和探索。我觉得学画要进得去,又要出得来。对于学到的东西要加以消化,逐步变成为自己的东西。学的东西要丰富,但又要不易看出它原来的痕迹,使之成为自己画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创造出自己的风格、面貌来”③。
归国后的关良在与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国画大师们的交往中,对国画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梁楷、、石涛等人的独出新意、自辟蹊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作品深深吸引着他。他参观各种国画展览,开始学习中国画。他看黄宾虹、潘天寿、吴茀之等人作画,极其注意他们的用笔、用墨,回去后反复练习。“试图搞清楚中国画和西洋画两者之间有什么共同点,相似之处,以及它们之间的各自的特点和区别。……譬如中世纪西画比较讲写实,中国画就比较讲意趣,中国绘画艺术的特点,是从平面里找艺术;戏剧也是一样,如国外的歌剧、话剧布景很实,而我们传统戏剧的道具、布景则很少,有的完全靠演员的演技和靠优美的舞蹈动作引起观众的想象。中国绘画中讲究笔,以线为主,对明暗、体积的追求并不很露骨,而中世纪西画则着力于表现物体的明暗、空间、追求立体面的表现”③。此外,与郭沫若、郁达夫、茅盾等诸多文坛大家的交往中也让关良受益良多,他开始探寻新的绘画母题,思考如何在作品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于是他尝试着用中国画的材料、工具和传统技法描绘戏剧中的人物和情节。开始他对自己的这些作品缺乏足够的信心,但得到郭沫若的鼓励,他曾这样称赞关良的作品:“旧剧脸谱及装束,本身已富有画意,良公以此为画材,为国画别开一生面,甚觉新颖可喜。且笔意简劲,使气魄、声容活现纸上,尤足惊异”④。1942年关良在成都举办水墨戏曲人展,他熔西画技法和国画气质于一炉的作品得到大家的肯定,郭沫若看了展览后还在《中央日报》副刊上撰文:“关良先生有深固的西画根底,同时更深入国画的堂奥,从他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风格,显然富有一种极大的创作感”⑤。展览的成功激发了关良的信心,也标志着他的戏剧人物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果说出国前“两广会馆”小舞台对关良的熏陶是一种对传统文化被动接受的话,那么学成归国后的关良则主动形成回归传统的意识。
关良曾说过“戏剧表演与绘画相通”。抗战胜利后,关良到杭州国立艺专任教,与“南派武生泰斗”京剧艺术家盖叫天毗邻而居,共同的喜好使他们成为莫逆之交,他们经常抱膝谈艺,相互砥砺。关良一生观看盖叫天的演出不计其数,对他所演经典剧目达到耳熟能详的程度,并且经常“录之于本本”,积累了盖叫天“成百上千张各种场合下各种剧中人物神态的速写”③。盖叫天在舞台上的经验和体会为关良创作戏剧人物画积累了大可借鉴的艺术养料,他经常摆出架势,示范各种身段和动作,要关良画他在剧中扮演的“武松”、“哪咤”等人物。而关良则根据盖叫天“武戏文唱的风格以及表演中注重“动势”和眼神塑造的特点,运用画笔将其生动表现出来。常出现盖叫天边说边演,关良边聊边画的情景。“阿堵传神”是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经验,绘画作品中眼神的刻画足以反映出所绘人物的忠奸贤愚和喜怒哀乐。而戏剧中也很讲究“眼神”的表演,盖叫天戏剧表演中“眼神”的表现就很有学问,看、盯、飘(瞟)、瞪……各有区别,他的眼睛表情有“斗鸡眼”、“对眼白”等绝技。他演武松时不同的眼神变化就是一绝,《狮子楼》(又称《杀庆(西门庆)》)中的武松快到狮子楼时,先四面端详一番是一种神情,见到西门庆咬牙切齿、满腔仇恨又是一种神情,最后与西门庆搏斗、厮杀、怒斩之时又是一种神情,一个人的神,全在两眼之中。关良画《狮子楼》中盖叫天扮演的武松时选取的是他手刃仇人之前怒目而视的瞬间,这是表现人物个性最合适、最强烈的刹那动作:眼向上翻,白多黑少,凝神贯注的“斗鸡眼”和恰当的“动势”传递出盖叫天舞台艺术的精髓。特别是面部眼神的刻画,对表现人物情绪和心理活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关良点睛是待水墨快干之时,这是一项很费心力的工作,往往一笔之失前功尽弃。因为画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全靠笔下这或正、或斜、或方、或圆的一笔来表现。“有时我把画好的一幅画稿,高悬墙上,朝夕相对,斟酌再三,一旦成熟,即刻落笔,一挥而就。‘眸子’两点,焦墨一戳,看来‘全不费功夫’,却是‘经心之极’的一笔”①。没有人下笔就可以成经典,大量剧场速写素材、一次次的尝试、摸索……关良的智慧是无数次失败得来的。关良也认识到戏剧表演与绘画有所不同,他说“画与戏这两者的审美区别就在于艺术表现手段的不同。绘画仅能取其瞬间的形象,而戏剧表演却是在一系列连续动作的基础上来传神的”②。在长期摸索中,关良先生深深体会到,想要把戏剧人物的姿态动作画得美、画得活,就不能选择‘亮相’时那种静止不动的姿态,不能画‘崩—登—呛’(京剧人物亮相时的锣鼓声)的亮相,而要选取亮相之前接近的刹那。盖叫天曾和关良说过:“我演武松打店,总是等锣鼓点子‘崩—登—呛’的亮相完毕了之后才有人鼓掌、拍照,这倒是‘好’到点子上。演员在紧张的表演过程中,观众是无暇叫好的,我自己也认为亮相时是最美。因此初次接触您的画,看不大懂,还以为是散了神。后来才慢慢看懂了,您是专选我亮相还未定的时候,也就是锣鼓点子‘崩———登’还未到‘呛’的时候,抓住这一瞬间的动势于画面上,因此在画面上的人物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③。
戏剧很讲究形式美,讲究扮相、服装或者舞姿这些特点的美,但关良却不拘泥于此。看他画《苏三起解》的观众若想从苏三的扮相去欣赏演员漂亮的脸蛋自然会失望的,因为画中的苏三不加修饰,用笔极简,但从苏三的眉宇、眼神之间可以感受得到她那一肚子的不甘和愁怨,生动之极,妙然传神,体现了画家精微的观察力和大胆的艺术构思。正如他所说“传统中国画主要是着重于精神表现,为了加强和深入表现精神状态,最有效的办法是尽力使外形极度简化,而且常用完成主题的具有特色的几笔,来表达主题本身的复杂内容,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有生气的表达”①。好的画家应该像导演,需要将戏剧中的人物、情节、表演动作重新设计一番,不需要以“再现”摹拟或者追求剧中人物的扮相、动作、服饰为目的,而应着重于“表现”,表现自己对人物内心世界和对剧情的理解和感受。关良所画《乌龙院》讲的是《水浒》中宋江怒杀阎惜婆母女的故事。画面上是强压着心中怒火的宋江,他微弯着脊背,垂落了左手,凝目下注,有气无力地坐着,手里的折扇也像它的主人一样垂头丧气、情绪低落。而那娇纵泼辣的阎惜娇却瞪眼、撅嘴、两手叉腰,紧站在宋江背后,威逼宋江写休书。彼此沉默无言的气氛中,危机四伏,火药味渐浓。这是激烈冲突即将爆发之前的临界点,观众看后不是一览无余,而是有了想象的余地,比直接画宋江杀阎惜婆、或者画阎惜娇坐在桌子上耍威风的场景更有吸引力。当然戏剧舞台上的阎惜婆对宋江有很多步步紧逼、激烈冲突的场景,她的狡诈、泼辣的悍妇形象活灵活现,使观众感到宋江无法忍受下去的气氛。但这一连串的舞台活动过程无法容纳在一幅静止的、有限的画面上。如果如实摄取一个场景,其结果只不过是一幅剧照或者广告画,而无法说明两人之间的矛盾和争斗。画家不满足于速写或者记忆的记录,而选取这样一个场景,就好像米隆的《掷铁饼者》选取的是运动员即将把手中的铁饼扔出之前的瞬间一样,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刘勰言“文繁采寡,味之必厌”。关良崇尚艺术表现概括与简约,不拘于戏曲具体情节和舞台环境,善于摄取那最美、最动人、最能传情的“亮相”前“一瞬间”。而想要掌握这一瞬间的动作表情,归根结底是取决于对剧情动作的熟悉程度,而不是单凭速写记录所能奏效的。(本文作者:薛晔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艺术学院)
篇7
宋代的大教育家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其熟读精思者,何耶?――大抵观书,先须读熟,使其言若出于吾之口。继之以精思,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至于文意有疑众说纷错,则亦虚心静虑,勿遽舍其问。”这里朱熹所说的先“熟读”后“精思”,即是指先熟读成诵,然后再去深思,再去理解文意。他把诵读作为深入理解的先决条件,足其对诵读的重视。
张志公先生曾总结过传统语文教学的一条重要经验:“教学要从语文工具性这个特点着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语文这个工具,要掌握得好,运用得好,首先必须手中握有丰富的材料。古人一直强调多读,他们认为,只有多读,才能善写。他们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们不主张狭窄,主张广博。要求学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要求“穷经通史”,通晓“诸子百家言”;他们也并不都主张“两耳不闻窗外事”,有识之士是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然而,他们毕竟认为多读书是根本。
工具必须操作熟练,运用自如,才能发挥效力。――“需要学生多获取语言材料,就不仅要靠多读,还必须要求熟读以致背诵,背得“烂熟”,这些材料才能真正为他所有――掌握语文工具要靠积蓄丰富的语言材料,要靠纯熟的驾驭这些材料,这条原则是正确的。”语文大师的这些论述,完全符合认识论,符合教育心理学原理。没有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智力的发展有赖于记忆力的发展,没有记忆力作为基础,分析、综合、联想、推理、评价、运用全是空的。
让我们再看一看生活实际中文学大师和科学巨匠们成功的范例。现代文学大师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哪一个不是背诵的高手呢?茅盾能背诵《红楼梦》中的任何章节;巴金十二三岁就能背诵几部书,《古文观止》能倒背如流。我们还可以想一想当代伟大的自然科学家:苏步青、钱伟长、严济慈、杨振宁,哪一个不能背诵大量的唐诗宋词呢?比如苏步青先生,读小学时,天天背诵《左传》《诗三百首》,到毕业时,这两部书也能倒背如流。很显然,诵读对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令人欣慰的是,最近几年语文教育已经开始重视诵读。新修订的教学大纲第一次明确规定,小学背诵篇数不少于150篇,初中背诵篇目不少于80篇,高中背诵古文20篇,诗词曲50首。这是语文教学观念的一个重要转变,那么,在诵读教学方面有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易于操作的方法呢?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做一些尝试:
1.注重教师诵读的示范作用。
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阅读课文,并借助教参等资料,加深理解,诵读时做到发音断句正确,饱含感情。这种示范阅读在任何课文中都可以使用。当然不同体裁、题材的文章有不同的读法,或娓娓道来,或慷慨激昂,或优美和谐,或扣人心弦。要使诵读的形式适合内容,力求做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感情充沛,抑扬顿挫,以意逆志,移情动容,达到“彼之气机,皆我之气机;彼之句调,皆我之句调”的境界。
2.运用多媒体手段配合诵读。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正在越来越地运用在教学中,并显示了它的巨大优势。教师可适当采用多媒体手段配合诵读,培养学生的兴趣。比如,根据文章的体裁、风格、内容、主题等,选择不同的音乐、画面,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感悟。
篇8
文学课程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组成,是培养和提升学生文学素养、文学能力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就本专业的办学模式而言,一般是以师范类本科院校开设较多,往往强调文学的研究学习,由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学习自主性较强,这一方式对主动学习的学生比较有效;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社会适用的技能型人才而言,其自身的人文素养、就业需求等方面与本科院校有许多不同之处,故不适用于这种教学手段及方法。
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日益重视,社会对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逐步肯定,高职院校的教学更多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对于文学课程而言,其目的较多倾向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因而在教学中选取了经典的文本进行教学示范,即:以解读经典文本为教学切入点,淡化“史”的线索,突出对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的分析。
高职院校中从事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有本科院校求学的经历,因此在授课时沿袭了本科课程的教学方式,比较注重理论讲解、知识灌输,实践性教学不被重视,极少让学生进行说、写、演等实践内容。仅凭单一的课堂教学,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知识理解不够深刻,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同时由于师生对实践教学的内容理解上存在分歧,课堂实践教学环节的范围只局限于让学生多了解一些作家、作品,培养其文学作品的分析能力,而学生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演绎、表演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的培养往往不被纳入文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方法的范畴中。
随着高职高专教育的迅速发展,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体系,已成为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关注的热点,而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培养创新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深化实践教学内涵,探索实践教学新模式,也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就教学方法、手段而言,可以进行以下几种新的探索:
1.依托传统教学手段,融汇实践教学环节。传统的教学手段大致分三个部分:学生预习——教师课堂讲授——课后学生复习,这容易使学生对教师讲授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教师一旦停止课堂讲授,就会形成课堂学习、课后遗忘的趋势,学生对学习内容难以留下深刻印象,对提升文学素养与能力达不到预期效果。从学生的评教反馈中也发现,许多学生都提出教师教学方式较为单一,理论讲述远多于实践运用,学生有参与教学的欲望,但难以实现,课堂互动非常少。开展课堂讨论能让学生摆脱填鸭式的学习,激发思维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准备思路,再行分组研讨,相互辩论;然后再由教师总结。这种注重启发的教学方法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收到良好效果。
2.多种学习方式的运用,扩大文学教学范畴。高职高专院校侧重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课堂、学校的教学环境在时间、空间上有一定限制,不利于拓展学生学习的视野,这就需要借助、利用社会环境为培养和提高写作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演绎表演能力、沟通交流协调能力提供更为广阔的条件与可能。利用影视媒介等手段播放具有代表性的电影、电视剧作品,如《铁道游击队》《红岩》等,让学生目睹战争环境下革命先烈们英勇献身的革命行为,以此激励自我;安排适当的“红色之旅”,让学生亲身感受现代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化基础和文化氛围;游览延安、凤凰等文化氛围较浓的地域,使学生体验到贺敬之笔下《回延安》的真实与沈从文理想中“湘西世界”的率真;参与大型活动的筹备、组织、接待、服务、外联、总结、材料归档等,如文化旅游节、图书展览会、大学生艺术节。学生在文化旅游节等大型社会活动中担任志愿者时,需对本地文化、历史等相关背景有所了解,能详细介绍给外来嘉宾,活动中有效锻炼了学生的统筹协调、沟通能力,也能将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在学校内部开展的各种艺术节活动上,如朗诵比赛、普通话比赛、舞蹈比赛、话剧表演等活动都能使学生将理论更好地运用于实践。朗诵过程中,如对戴望舒《雨巷》的演绎,要准确无误和字正腔圆外,对作品的意境内涵的理解要到位,朗诵效果才显得不做作而且真切感人。话剧经典剧目的排演如、的现代剧目,还有郭沫若历史剧以及歌剧,或是改编源于现当代文学的篇目如曲波的《林海雪原》等。这些节目的完美呈现演出离不开学生对作品内容和人物形象的深刻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演绎表演能力、协调合作和交流沟通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3.开设“教学互动-现当代文学”环节,提供给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平台。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为文学实践教学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方式,运用qq这一媒介使教师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利用互联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这一平台学生可以查阅资料开阔视野、提高职业素养、参与网络教育教学讨论等。同时向学生推荐一些与本课程教学、研究相关的网站,供学生浏览自学。行业网站方便学生查阅资料、设计课件,了解最新的语文教学动态,参与教学教育讨论等。
篇9
下午好!
站在这儿,比较紧张。(笑声)我是云南保山市腾冲县和顺镇的代表,我是和顺镇驻北京办事处的副处长,我叫崔永元,谢谢大家!(笑声,掌声)
我们前面介绍的这几个小镇,我看被评为魅力小镇,绝对是名不虚传,特别是北极村、宏村、西递村我都亲自去过,比我们和顺镇确实强很多。来之前我也打退堂鼓,我跟乡亲们说,那些地方我都去过,比我们和顺确实更有魅力,我们就不要参加这个评比了。后来乡亲们说:“去说说吧!哪怕说说咱们的缺点,学学别人的经验,这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那我现在在这儿直言不讳、实话实说,说说我们和顺的缺点和弱项,希望其它的魅力小镇能给我们帮助。
和顺有很多不足:
第一是历史太短。
和顺小镇只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比美国的历史才长四百多年。(掌声)
第二是开放太早。
和顺早在四百多年前就已经开放了,当时乡里人就走出了国门。虽然离我们和顺镇最近的是缅甸,但是镇上的人走得很远,除了缅甸,他们还远渡重洋,到了欧洲、美洲和澳洲。这是当时他们出国时候用的护照,现在还在保留着。最近都换成那种小红本的护照,统一格式了。
出国的有很多没有回来,因为他们在国外担任了一些职务,比如有的人在麻省理工学院当了石油学的博士,一时难以脱身。更多的人回来了,带来了很多稀罕的东西。我们那儿有句顺口溜:罗马的钟、英国的门、捷克的灯罩、德国的盆。这些东西在北京都会装在玻璃罩里,放在博物馆里,但是在我们和顺镇,就在街上扔着,因为它太多了。今天我随手给大家拿来了两件,可以看看,(出示实物)这是那个时候他们从国外带回来的望远镜,我现在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评委脸上露出了笑容。这是高尔夫球杆,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在我们和顺使用的,据说现在城里人也在玩这个,也在普及。还有德国蔡司的照相机、美国的派克钢笔,这些东西就在家家户户摆着。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次,我到一个乡亲家里串门,他当时正在提那个泔水桶喂猪,我看那个泔水桶上有几行外国字,我就拿起来看,是美孚洋行的油桶,就家家户户这样摆着,所以他们对文物不是特别珍惜。建筑上也比较凌乱,有徽派的、有江南水乡的、有欧式的、也有中西合璧的,建筑不太注意更新,到目前为止还在原封不动,原样保留着。(掌声)
第三是和顺镇的人都不务正业。
因为这地方是以农业为主的,大家应该是种田。但是经常是放牛的老人清晨上了山,把牛放在山上吃草,自己却到图书馆去看书。
农民家里最多的可能是农具,但是在我们镇上,家家都有文房四宝。有一次,有一个北京的游客到那儿后,就在撕我们墙上的一张纸,我就过去劝阻,我说你为什么要撕,他说我想保留这个书法,我说这不是书法,这就是我们贴的计划生育的宣传标语。但是他认为像城里的书法。还有食客在我们和顺吃完饭以后,非要把菜单拿走,因为他觉得也是书法作品,实际上那就是农民随手写的菜单,因为家家都有文房四宝,可能字写得确实好了一点。
因为大家看书,所以说话的习惯也和城里不大一样,比如,你碰到我们那儿的老人,他们会问你:尊号何为?昆仲几位?我纠正了很多次也纠正不过来 ,实际上就是问:你叫什么?家里弟兄几个?(笑声)但是,他们因为看书太多,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致使很多到我们那儿旅游的客人,都听不懂我们当地农民说的话。
他们不务正业我觉得和他们爱看闲书有关系,这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我们和顺就有了图书馆,有了集邮社;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有了音乐社、话剧社、足球队和篮球队;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他们演出了先生的《日出》、郭沫若先生的《孔雀胆》,到今天剧照还完整地保留着。
大家爱看闲书是因为1928年在我们乡里就建了图书馆,当时还烦劳人家国学大师先生给题了字。后来楚图南先生、钱伟长先生,都为图书馆题了字。图书馆很奢侈,图书馆的大铁门是从英国专门定做的,定做以后用马帮通过山道运过来了,现在还在用着,门和门锁都很好用。图书馆也没有多少书,只有七万多册,也没有什么太好的书,基本上都是些老书、古书、善本、孤本什么的。(议论声)每一个农民和游客都可以到图书馆去看,有人说这是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我也认为是,但是你说农村要这么大的图书馆干什么用呢?
因为读书读得多,就读出了很多奇奇怪怪的人,比如有一个人大家都知道叫艾思奇,他写了一本《大众哲学》,他就是我们和顺人。他把哲学带到了延安,主席还写信向他请教,你说有这个时间挣点钱多好呢!(议论声)还有张宝廷先生,他是翡翠大王,大家见到的翡翠,都是由他在缅甸发现、加工、制作,卖到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的。(出示实物)我今天带来了一块翡翠玉石给大家看一看,时间很紧张,来不及说,只能给大家看了。
这是我们和顺乡1946年自己出的报纸,(边讲边出示实物)这是任命人民政府委员时发的,这是他的签名,这是他的通知书。这是当年建公路时候的股票。这是在上海和香港住店的发票,到现在还没有报销。这是和顺乡自己办的刊物,1936年出的第一期,到今天还在出。这是当时的通行证,这是出国必看的一本书,叫《青年宝鉴》,我念四句,结束我的演讲:
百岁光阴有几何,何须苦苦营谋。
莫与儿孙做马牛,以免东失西走。
乡亲们说,我们评不上魅力小镇没有关系,但是希望魅力小镇最后的颁奖仪式在我们和顺举行,乡亲们想看一看,到底中国还有哪个小镇比我们和顺更有魅力。
谢谢大家!(热烈的掌声)
篇10
关键词:读书 报告会 思考
普希金说过:“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教育部也早在2003年4月新制订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就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的全新阅读教学理念。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如何在高中三年将课外阅读和课堂教学有效结合是必须努力寻求的。为此,我做过很多尝试,比较成功的是今年5月份开的一堂读书报告会。
学期初,我向学生推荐了一些比较好的课外读物,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生进行了一定量的阅读后,组织学生进行了读书报告会。会前,我对本学期同学们读的书做了一个统计:全班共读了26本书,有《美的历程》、《周国平散文》、《谈人生——鲁迅》、《巴黎圣母院》、《麦田里的守望者》、《觅渡、觅渡、渡何处》、《长恨歌》、《病隙笔记》、《文化苦旅》、《呼兰河传》、《傲慢与偏见》、《浮生十记》、《千年一叹》、《骆驼祥子》、《名人传》、《围城》、《百年孤独》、《双城记》、《复活》、《贾平凹散文集》、《刘墉作品集》、《林清玄散文集》、《盗墓笔记》、《三重门》、《帝国的惆怅》。这些书籍涉及的范围也很广,有美文、哲理散文、文化散文、经典小说、流行文学等。相对集中是《周国平散文》、《文化苦旅》、《三重门》、《围城》。
老实说,因为大家读的书比较杂,对这次读书报告会我期望值不是太高,也只定位于学生能向大家推荐自己读的并认为可以值得一读的书。但同学们的表现还是让我大吃一惊,他们很积极地用各种形式纷纷表达自己阅读后的体会:有学生将阅读过程中发现的好书编写成对联介绍给大家;有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贾平凹散文集》的精彩章节;有学生用话剧的形式来表演《骆驼祥子》中经典情节;有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有学生用图画来描绘《盗墓笔记》中的情景;还有学生整理了自己的读书心得,自己制作了一些PPT,比如殷嘉曼同学把《文化苦旅》中余秋雨走过的一处处令人流忘返的风景名胜和历史古迹图文并茂地展现出来,激起了同学们极高的兴致。
特别让我感动的是鞠亚星、王彬、马骥、姚奕、季节、赵鹏飞等同学对《周国平散文》中孤独这一境界的热议。至今这些智慧的语言还时常在我脑海浮现:大宁静产生了大孤独,大孤独又催生了大智慧,智慧和从容又让他完成了一种内在的本身的超越性的突破。凭着他思考者的身份,他可以随意逡巡于任何国度的思想界,穿梭古今,吞吐千年,与尼采,与苏格拉底、斯宾诺莎,与柏拉图、帕斯卡尔完成心与心的对晤。
最后,把整节课推上的是80后作家韩寒呼喊出他们心声的《三重门》同学们讨论中国当代的教育制度,品读了韩寒幽默的经典的语录,甚至将《围城》中的经典语录做了比较,还就韩寒和钱钟书进行了辩论。这节课无疑是十分成功的,很多同学下课后恨不得立即把这几本书找来,当时听课的老师也用了叹为观止来给以高度评价。
惊叹之余,面对一群高三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也引发了更多思考。
一.要不要读
欧阳修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外阅读比课内听讲更重要。事实上,活跃在读书报告会上的同学都拥有一些属于自己的课外读物,总是如饥似渴地读我们介绍的书籍,还喜欢刨根问底地探究文章内容,并有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分享阅读的乐趣。我们也常常发现有较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和阅读条件的学生,知识面广,理解能力强,思维活跃,在同学中出类拔萃。正如吕叔湘先生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所以,个人以为,课外阅读不仅要读,还要做到像所说的“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那样。
二.什么时候读
多年来,在考试指挥棒的指引下,语文学习也带上了功利色彩,甚至有些学校打上语文教学理科化的旗号,特别是到了高三,语文教学就陷入了学生做题,老师批改、评讲,学生再做,老师再改、讲,学生越考不好越要考得怪圈。从而校内课外阅读化为乌有。有些学生在家进行阅读,而家长又认为那是“不务正业”,影响教学成绩,一票否决。长此以往,学生能阅读时间几乎为零。渐渐地,学生也就形成了一种错误认识:完成作业就完成了学业,课本以外的书都是“闲书”。
所以我认为,什么时候读根本不是问题。不是我们真的每天就拿不出一点阅读时间,只不过是完全为了高考服务的一种托词或者是功利语文的理念而已。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首要的是转变我们的固有思维,教师、家长要联手保证定时给学生一段开放、自由、宽松的阅读时间。正如郭沫若所言:“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我想,剩下的顶多也就是坚持的问题了。
三.读什么
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狄慈根在他的《辩证法的逻辑》中也有这样的言论: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我读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因。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惟一正解的方法。我以为学生读什么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阅读时正确把握要领、体会内涵、理解意图,进而提高阅读效果,也就是下面要说的怎么读的问题了。
四.怎么读
阅读不同于科学研究,更多的是一种审美的欣赏,情感的体验。因此,阅读成效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让学生感觉到读而有获,他们才能有兴趣读,主动读,课外阅读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怎样才能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呢?
朱熹在《训学斋规》一文中提到: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甚至在《朱子语类大全》中有这样精彩的描述: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老先生的精辟言论无不强调着学生阅读时动口与动笔的重要性。动口,就是要声情并茂地朗读文章;而动手我把它理解为做好读书笔记,要像赵树理“沙里淘金”般在书中圈圈点点,要响应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去对文章内容做一点点评、反思或怀疑,要牢记韩愈“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古训分门别类地做知识卡片,还要用陶渊明“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感悟写一点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