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点检方法范文

时间:2023-04-10 15:37: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设备点检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设备点检方法

篇1

关键词:煤矿企业;设备点检;设备定检;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TD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3-0117-03

煤炭的生产,需要用到许多大型的设备,在一些现代煤矿企业中,设备购买及维修方面的费用几乎占煤炭生产成本总额的一半左右。因此,如何管理好这些煤矿设备,以降低设备的损耗,节省设备的维修费用,从而使设备资产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已成为现代化煤矿企业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难题。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高庄煤矿为研究对象,对煤矿企业设备的点检与定检的工作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 建立设备点检、定检制的重要性

设备点检和定检是设备管理的常用方法,是预防维修的基础,是提高设备健康水平、降低维修费用的重要措施,更是保障企业生产安全的前提条件。企业建立设备点检和定检制能够大大地增强设备的安全性能,防止设备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节约大量设备维护成本。

2 煤矿企业设备点检和定检管理的相关概述

2.1 煤矿企业设备点检和定检管理的目标

煤矿企业设备点检和定检管理主要实现以下几个目标:(1)充分了解煤矿企业设备的状况,并针对实际状况及时提出维修措施;(2)对煤矿企业设备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分析与计划,以增加设备的使用年限;(3)实现设备使用年限内的全程监控,以提高煤矿企业设备的管理水平,使人力资源效率得到最大限度地提升。

2.2 煤矿企业设备点检和定检管理系统的结构组成

要想做好煤矿企业设备点检和定检管理工作,其关键就是做好设备的运行状况的监测工作。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只有充分了解设备状态,才能对设备的健康与否做出正确的判决,进而根据设备的损耗程度制定出恰当的检修计划和备件计划,这样才能确保设备故障管理措施更加合理、更加科学;另一方面,只有对设备状态和维护方式的经济性进行深入分析,才能对设备是否需要进行技术改造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实现煤矿设备管理系统的各方面目标。煤矿企业设备点检及定检管理系统的结构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分析如下所述:

2.2.1 设备运行管理状态的监控。主要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即信息采集、信号分析处理以及状态识别。其中,信息采集主要是通过传感器把检测对象的非电量如温度、噪音等转化为电信号保存下来,从而使相关工作人员获取所需的信息;信号分析处理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信息采集过程中获得的设备状态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并从中选择出最具有代表性、最有用、最直观的特征参数;状态识别主要是指在深入分析特征参数结果的基础上,识别和预报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判断设备的健康与否。大多数情况下,设备状态监测都是通过测定设备的温度、流量、压力等特征性变量与门限值之间的比例关系来确定设备正常与否,若测定的比例关系与标准比例比较接近,则说明设备运行正常,反之,则说明设备存在故障,需要进行维修。若采用定期连续的方法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就可根据检测数据确定相关设备状态变化的一般趋势,从而根据该变化趋势对状态进行预测和预报,这就是所谓的趋势分析。

2.2.2 设备点检管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点检实行不同层次的管理、制定相对统一的计算机点检标准和点检日志文件,为实现企业设备的统一管理和点检工作监督奠定基础;(2)以制定的统一点检标准为基础,制定相应的点检工作计划,向各相关负责人员分发点检工作详单,并分别在设备的不同层次、不同部位实施点检工作并记录和处理点检结果;(3)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深入分析点检工作实施过程中发现的故障,确定故障发生的原因,及时提出维修建议并制定相应的请修单;(4)建立能够记录与处理设备故障的具有周期性的循环工作体系,并逐渐提高点检标准、完善预防维修体系。

2.2.3 设备定检管理。主要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定期主动对设备的所有部位、环节进行检修,从而改变以往那种故障发生后才对设备进行维修的被动局面。对设备进行定检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即设备的完好率,为设备的定级和质量标准化奠定基础。

2.2.4 状态检修的流程。一般来说,状态检修主要依靠点检、定检和状态监测等手段来实现。根据煤矿设备检修的特点,设计的状态检修流程如下:(1)状态监管;(2)状态分析;(3)检修管理;(4)检修结果评价;(5)检修结果反馈。

2.3 煤矿企业设备点检和定检管理的主要业务功能

2.3.1 点检和定检标准管理。在制定点检和定检的标准时,必须将点检和定检的方式、点检和定检的周期以及预警值等考虑在内,否则制定的标准将毫无实际意义可言。与此同时,设计的点检和定检标准管理系统必须能够针对设备管理的基本特征及现状,对点检和定检标准做出适当的调整,以实现设备点检和定检管理的相关目标。

2.3.2 点检和定检计划管理。点检和定检的点计划管理主要包括两部分,即点检和定检的年度计划管理和点检和定检的月计划管理。系统将根据事先确定的周期及计划要求,自动生成必需的点检作业,如点检和定检项目、部位以及部门或人等。

2.3.3 点检和定检记录管理。所有点检、定检信息一律存储在网络数据库之中,并与设备台账建立相应的关联。在点检和定检的过程中,若发现设备存在一定的故障,就应在对设备故障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设备维修措施。

3 煤矿企业设备点检和定检制的内容及效果

3.1 煤矿企业设备点检和定检制的内容

煤矿企业设备管理的关键是对主提、主运、压风和排水四种设备进行管理。高庄煤矿在全面了解上述四种设备的实际工作性能的基础上,分别对上述设备建立了不同的点检和定检维护制度。

3.1.1 关键部位和易损件定点检查、定时更换。对设备关键部位的易损件(如主提升机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分析和筛选,高庄煤矿根据已知的零部件使用年限,对主提升机定点检查和定期更换周期做出了严格的规定,如:规定的直流电机的定点检查部位分别为:碳刷架、碳刷、测速发电机等,定期更换周期分别为:2年、1年等。

3.1.2 关键部位定点、定量加油。油是企业设备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加油的时间及数量的准确性是保障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的关键。在全面了解每个大型设备加油部位的工作性能的基础上,对关键部位(如水泵)的加油部位、油脂型号及加油周期及加油量进行严格的规定,如规定水泵的加油部位分别为:1#清水泵轴承、2#电机轴承、3#清水泵轴承等;油脂型号都是钙基脂;加油周期分别为15d、90d、15d等;加油量分别为:100g、400g、

100g等。

(下转第114页)

(上接第118页)

3.2 推行点检和定检制的效果

高庄矿自建立设备点检和定检制度以来,设备的完好率有了显著地提高,现平均每年的设备完好率已经保持在96.5%左右,这就说明推行点检和定检制的效果比较明显,在执行设备点检和定检制的状况下,设备的故障率明显下降,这就说明设备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

4 结语

研究表明,煤矿企业设备点检和定检制是比较科学的设备管理制度。推行企业设备点检和定检制能够大幅度地提升设备的完好率,降低设备运行的故障率。因此,煤矿企业应大力推行设备点检和定检制,争取降低设备的维修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海波.设备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在煤矿的应用[J].煤,2010,(7):15-17.

[2] 周立群.煤矿设备状态检测与维修管理研究[J].科技资讯,2010,(9):23-25.

[3] 辛广文.煤矿设备管理中机械修理维护的重要意义

篇2

摘要: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家中使用的电器设备种类也越来越多。除了常见的电视、冰箱、洗衣机以外,空调、智能厨具、打印机等等也走进了千家万户。这些电器在使用中经常会出现故障,针对常见的故障进行检测,通常需要电子、机电等方面的知识。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实践经验,首先分析了家用电器的安全检测策略,重点对家用电器电子设备元器件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关键词:家用电器设备;电子故障;检测方法

0引言

电器设备在实际使用中随时可能产生故障,故障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外力造成如磕碰、撞击等方式造成,也有可能在使用过程中,电子电路因长时间使用产生老化、氧化等过程,造成电路的烧毁、不导通电流等等。在电器设备发生故障时,要及时进行检测,确定故障发生的原因或者产生故障的元器件所在位置,这样就能有的放矢,及时的排除故障,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让电器设备恢复正常工作[1]。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实践经验,首先分析了家用电器的安全检测策略,重点对家用电器电子设备元器件的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1家用电器设备的安全检测策略

在使用家用电器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有强烈的安全防护思想,以防止出现触电的意外。在对家用电器进行购买的过程当中,应该选用质量可靠,由质检机构检验合格的家电产品,使用家用电器之前一定要把安全使用说明书看好了,按照上面的要求使用电器。在使用的时候,倘若发生不正常的情况,例如:开关松动、异常声音、焦糊气味、不明发热、绝缘衬套脱出、导线绝缘老化开裂等,就应当迅速断开电源停止使用电器[2]。同时,找到相关的售后或维修人员查明原因,彻底修好。家用电器应该放置在一个比较干燥的环境当中存放和使用,消费者对家用电器的安全使用年限应有一个准确的把握,适时淘汰老旧的家用电器。

2家用电器设备电子故障检测方法

2.1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是最家电维修中最原始、最简单的方法。在应用直接观察法的时候,不需要借助任何仪器设备,不需要改动电路接线,主要是优化利用人的听觉、触觉等感官,全面分析设备存在的故障问题。需要拔掉电源,合理选择,正确使用仪器设备,看其电源电压等级、极性能否符合相关要求,检查线路中引脚出(处)是否出现佳漏接(漏接、漏焊)、互碰等问题,有无断线等情况出现,电阻电容是否完好,是否存在炸裂、烧焦等现象。一旦线路通电,需要仔细观察元器件,是否存在LED等(灯)熄灭,变压器温度过高,已有(是否存在)焦味[3]。在所有检测方法中,直接观察法最为简单,操作程序简化,操作简单,不容易引发新的故障问题,能够及时解决(表面)故障问题。

2.2仪表、仪器测量法

仪表、仪器测量法是用电气仪表测量某些电参数的大小,经与正常的数值对比后,来确定故障部位和故障原因。

2.2.1测量电流法

用万用表适当的电流档,测量总电流和晶体管、零部件的工作电流,以迅速判断故障部位。比如:电视机常烧直流保险丝,测稳压电源总电流比正常值大,若断开行输出级电路,电流恢复正常,即可判定故障在行输出级及其以后电路。

2.2.2测量电阻法

断开电源后,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有关部位电阻值。若所测电阻值与要求的电阻值相差较大,则该部位极有可能就是故障点。一般来讲,触头接通时,电阻值趋于零,断开时,电阻值无穷;导线连接牢靠时,连接处的接触电阻亦趋于零,连接处松脱时,电阻值为无穷,各种绕组(或线圈)的直流电阻值也很小,往往只有几欧姆至几百欧姆,而断开后的电阻值为无穷[4]。

2.2.3测量电压法

用万用表交流500伏特档测量电源、主电路线以及各接触器和继电器线圈、各控制回路两端的电压。若发现所测处电压与额定电压不相符合(超过10%以上),则是故障可疑处。

2.3其他方法

2.3.1电路敲击法

电路敲击法需要在通电的过程中进行。具体的方法可以用一个小的橡皮锤,敲击电器设备中的各个组成元件。对于正常的电路电器,一般都能经住一定幅度的冲击。如果出现异常现象,就说明此元件有故障,应及时查找并排除;如果故障突然消失,则说明被敲击元件附近或该元件本身存在接触不良现象[5]。

2.3.2黑暗观察法

黑暗观察法是指在比较黑暗和安静的情况下,观察电路是否出现故障情况。当电路存在接触不良故障时,在电源电压作用下,常产生火花并伴随着一定的声响,由于火花和声音一般比较弱,因此在比较黑暗和安静的情况下,就可以观察到电路有无火花产生,聆听是否有放电时的“嘶嘶”声或“劈啪”声。如果有火花产生,则可以肯定,产生火花的地方存在接触不良或放电击穿的故障。但如果没有火花产生,则不一定就接触良好。所以说黑暗观察法只是一个辅助手段,对故障点的确定有一定帮助作用。

2.3.3元件替换法

对于值得怀疑的元件,可采用元件替换法,将有问题的元件进行替换。如果故障依旧,说明故障点怀疑不准,该元件没有问题[6]。但如果故障排除,就说明此元件有问题,相关联的电路部分也应该顺便检查下,加以确认。

3总结

电器设备的故障引发原因非常多,难以一一列举与掌握,但是提升电器电子知识,对常见设备故障做好了解,有助于提升电器设备的检测和维护。当然熟练的使用电子电路的检测设备,也可以帮助确定故障的发生位置,确定维修手段。总而言之,掌握设备使用方法,具备电器电子电路知识,进行方法扩充可以有效的进行故障的排查与维护工作。

参考文献

[1]李进,孙东男.浅析家用电器安全测试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科技纵横,2010(15):103.

[2]刘媛媛,马瑛.电子电路故障的检查方法和技术[J].电子质量,2010,09.

[3]赵瑞林.电子电路的调试及其故障分析与处理[J].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01).

[4]钱阳.浅析家用电器的安全使用[J].科技视界,2014,(13):95.

[5]花有麟.家用电器检测中的几个常见问题分析[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12):256.

篇3

关键词:水电站;机电设备;类型;检修;方法

中图分类号:TV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0(a)-0122-02

在电力生产中,水电站是电力生产的主体部分,水电站具有电力生产的天然优势,也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电力生产方式。水电站的机电设备是水电站担负发电任务的载体,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决定了水电站的电力生产能否顺利进行。对水电站机电设备进行检修,主要是从生产角度和安全角度进行考虑的。水电站机电设备多,类型复杂,运作的方式各有不同,在整体运行中,只有各个部分都能保持协调的状态,才能够给予水电站生产运行优质的效果。对水电站机电设备进行检修是现代生产的要求和保障。

1水电站机电设备检修类型

(1)机电设备故障检修。机电设备故障检修也可以说是机电设备事后检修,就是设备出现故障以后,根据故障特点,排查出故障原因,把设备恢复到能完成要求的功能状态而进行的检修。故障检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其进行维修的作用十分明显,故障检修比较直接而且比较经济,但这种检修方法对机电设备正常工作影响较大,而且维修时间长、故障复发率高。

(2)机电设备防范检修。防范检修是按照检修规程的要求进行的定期计划检修,在到规定的检修时间前,无论机电设备是否正常运行,都要进行检修。每一种机电设备检修时间要求不同,但都要定期大修,一般大修间隔为3~5年不等,此检修能有效防止设备在运行中故障和意外事故的发生。防范检修的内容和周期都是根据设备性质和使用环境不同而定,这种检修方法是很科学的管理方法,定期进行防范检修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3)机电设备预防性检修。预防性检修是机电设备在日常生产运行中以检查为主的设备检修。设备故障发现越早、排除越早,就很大程度减少停机时间,增加机电运行效率,提高提高生产效益。预防维修。预防性维修一般分为定期检修和状态检修。状态检修就是对机电设备进行工作状态预测,一般通过诊断、经验、技术和检测分析工具进行状态检测,并且具有针对性地安排维修,能避免和减少停机故障,节省维修时间和费用,形成有预见性的预防检修的概念。

(4)机电设备改良性维修。改良性维修也称作优化维修,通常是由机电技术人员在原有的机电设备基础上引进或研发科学的先进的工艺方法和技术,调整机电设备,进行组装改良,改良后,机电设备结构得到全面优化,性能得到提升,在运用中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生产效率提高,有效地改善机电设备运转率,促进了水电站运作效率的提高,减少成本资金的消耗,提高产能,增加了水电站的发电能力。

2水电站机电设备检修方法探讨

(1)机电设备检修步骤。机电设备出现故障检修属于事后检修,由于机电设备不同和故障部位不同,导致故障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但其检修步骤基本相同。第一,查找故障原因。要求我们认真查看现场,弄清故障发生时间、地点、环境。从设备容易发生故障之处进行排查,由表及里查找故障发生原因,确定事故原因。第二,研判故障原因,缩小故障范围,分析哪些问题能导致故障出现,排查找出最主要原因,逐项排查,确定根本原因。第三,进行检修。确定故障点后,利用维修技术,对故障点进行清除或更换。如仍不能恢复运行,则继续排查与其相关联的其它故障点。再进行维修,直到设备正常运行。第四,总结故障原因。通过总结,分析出各种机电设备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列为重点监控部位,做好防范维修和优化维修工作。第五,定期进行复查。将设备建立维修档案,故障发生时间、部位、发生原因,处理技术手段和处理情况,必要时故障点列为重点检修部位,定时检修,确保故障彻底清除。所以,在机电设备检修过程中,合理安排检修部位,并优化检修流程和检修顺序,对提高机电设备检修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保证机电设备检修取得积极效果,提高机电设备检修的整体性和有效性。

(2)机电设备检修技巧。①掌握设备原理,确定检修方案。当机电设备发生故障时,不可急于拆卸,首先要了解产生的故障现象、范围、经过,弄清设备发生故障时所处的环境。结合自身经验,周密研究、分析和判断,确定一套检修方案。②先查机械,后查电路。机电设备一般以机械和电气原理为基础,往往机械部位出现故障则会导致电路故障,从而使许多设备部件失去功能,因此,当遇到机电设备发生故障时,不要被表面现象蒙蔽,要先检查机械系统所产生的故障,然后排除电气部分故障。③先简单易行,后复杂精确。机电设备故障检修通常先用简单易行,自己最拿手的方法排除故障,不行再用复杂、精确的方法。故障分析排除时,先排除直观、常见的故障,后排除难度高、没有处理过的疑难故障。由表及里,逐渐深入检查,直至全部排除为止。④先修通病,再修疑难杂症。通病也是较为常见的故障,水电站机电设备同款同类型较多,常见的故障也大多相同,由于通病较为常见,积累处置的经验较多,能快速排除,节约时间,疑难杂症不常见,简化步骤,缩小范围,此方法能提高检修速度。对于机电设备检修而言,掌握必要的检修技巧对提高检修质量十分重要。从目前机电设备的实际检修来看,检修技巧的掌握难度并不大,但是在具体检修过程中,应明确检修原则,并从最基本的检修技巧入手,提高检修工作的整体质量。使设备检修能够获得有力支持,提高设备检修的整体效果,满足设备检修的实际需求。

(3)机电设备检修主要方法。①直观检修法。直观检修就是通过询问、观察、听动静、触摸来检查设备是否存在异常情况。直观检修法能初步找出故障部位,做到心中有数。直观检修法要求检修人员具有丰富的维修经验,不仅通过直观去判断机电设备是否存在故障或初步判断故障点,而且还要通过经验来判断故障原因,寻求尽快解决故障的方法。询问,即问现场的操作人员故障发生前后状况,是否有无异常现象,比如异常声音和震动、由于冒烟、冒火等现象,正常运行中,是否有异样动静。观察,就是仔细察看机电设备外观变化,电气元件是否烧焦、机械设备是否变型等,主要查出外表异常状况。听动静,就是听机电设备在故障发生前后运转声音有无差异,如电动机是否有响而不转现象等。触摸,故障发生后,断开电源,用手触摸各种部件,是否能察觉异常变化,是否连接处出现松动、脱落现象,设备是否出现移动现象等。直观检修法的优点是可以对简单的故障进行直接判断,节省检修时间,同时也提高检修效率。基于这一认识,在机电设备检修过程中,首先应使用直观检修法对机电设备的故障进行检修。②状态检修法。状态分析是利用先进的检修设备进行设备检修,一般采用定期计划检修,能有效的防止或延迟故障发生的检修手段,避免突发故障造成的巨大损失,也是目前必须采用的有效检修手段,状态检修要以“点检定修”为基础,稳步推进,实行全面管理检修模式,减少检修的盲目性。目前,状态检修法,利用计算机监控系统和现有的在线监测装置广泛收集设备状态信息,利用先进检修设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测试,从中发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避免故障发生。此外,还要对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安全性评估,建立机电设备档案,以档案记载内容和设备出厂证件等资料为评估依据,对每一台设备做出科学、全面的安全性评估。

3水电站机电设备检修方法优化策略

(1)完善设备维护和检修管理制度。一个先进的水电站应具备一个良好的维护和检修制度。机电设备维护与检修管理制度要根据水电站设备运行情况以及水电站高峰低谷负荷状态来制定适宜的维护检修制度。随着高科技设备不断更替,也要及时更新和完善适合新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管理制度。保证机电设备既要避免频繁地进行维修,又要避免检修不及时和维修过剩的情况发生。当前的机电设备检修策略是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第三代设备检修管理模式(RCM)。这种模式可以从系统划分、系统边界的确定,结合设备故障维修,采用RCM决断逻辑,给出每一种功能故障的维修策略,最后制定机组维修大纲,其维修策略根据故障不同而不同。

(2)使用科学化的检修方法。一是使用系统网络化监控诊断。水电站机电设备结构复杂,故障原因也多种多样,故障数据信息尤其重要,利用网络进行检测能提供更多的样本,为检测诊断系统网络化提供了基础,实现各个点机组检测诊断系统网络化、实现信息共享;二是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检修策略。根据各种电气设备检修和维护策略,结合设备检测技术,针对不同的设备引入了状态及事后检修等检修方式,在RCM设备管理理念的经验基础上进行流程精简,综合各种检修策略,取长补短,探索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RCM检修策略;三是引入先进的故障诊断技术。应用诊断技术进行预知维修是设备检修的发展方向,要大力发展并应用检修技术,推动设备状态维修的发展。

(3)加强设备维护与检修管理工作。一是不断加强对设备缺陷与维护检修的质量管理。一旦发现电站的设备出现缺陷与损坏要及时进行分析,判断并上报,努力在最短时间内消除设备的安全隐患,并做好设备缺陷和隐患跟踪记录,最大程度的保障设备健康稳定运行;二是不断加强技术监督工作。水电站要不断增强自身企业的各种技术监督工作,最大限度保证设备处于健康状态下运行;三是建立日常巡检维护管理制度。有专业技术人员、高级技术顾问组成专家组进行日设备巡视检查,并进行巡查与记录。

(4)加强水电站机电设备技改和更新。目前,有很多老的水电站仍然使用老的发电机设备,经常出现各种故障,导致设备运行能力下降,要除旧更新,将老设备及时更换,同时应选用技术先进、易于操作,性价比合理的新型机电设备代替老的机电设备,这样,不但可以很大程度节约维修成本,降低维修和检修工作量,还可以提高设备生产力和运行能力,进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益。

4结语

对水电站的机电设备进行检修,是水电站能够保持稳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水电站发电生产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工业生产,水电站电力生产具有高难度和高危险性,对机电设备进行检修,就是要从基础设施上,降低生产危险,使水电站的日常生产能够在可控范围内进行,保证水电站电力生产的整体性要求,以适应现代化生产中,对于生产精准度和安全性的要求,实现电力生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天益.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和检修工作探讨[J].科技资讯,2013(17):144.

[2]黄国强.小水电站机电设备使用维护的经验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9).

[3]刘玮璘.水电站机电设备维修有效管理的措施方法[J].科技风,2013(14):255.

[4]杨启明.水电站机电设备维护检修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7).

篇4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设备;发热监控;红外测温;示温蜡片

中图分类号:TM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18

1 变电站运行设备发热的原因

电力设备发热是变电站运行中的一大潜在威胁,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一旦发热严重时,极有可能导致设备连接点烧断,引发大面积停电、火灾等危害。通过分析变电站实际运行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发现当电力负荷变化较大、运行方式突然改变和持续高温天气时,电力设备的闸刀触头及连接点都较容易出现发热等状况。

在电能转换为热能的过程中,运动着的电子与导体内的分子会发生摩擦和碰撞,而导体内的分子通过碰撞可以获得能量,使分子运动加快。而当电流流过金属导体时,导体会出现发热的现象,这也就是所谓的“热效应”。由焦耳定律我们可以知道,在一定的通电时间t内,总的发热量为:Q=0.24I2Rt。即导体的发热情况与电流的平方比成正比,与其电阻成反比。同时由于电阻值跟导体的截面积成正比,因此导体的发热量与导体的截面积也成正比。除此之外,变电站运行设备所处的散热环境、导体的形状和电流持续时间的长短等也都会影响到设备的发热情况。据此,在实际生活中,变电站运行设备出现异常发热情况往往由下列原因

所致:

首先是自然因素,由于变电站运行设备多置于露天环境,其闸刀触头等位置经常受到风吹日晒、冰冻雪融等自然条件的侵蚀,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接头位置很容易发生氧化和腐蚀而出现氧化膜,直接导致连接处接触电阻增大,从而出现接触不良。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降低工作电流,接头氧化腐蚀会进一步加剧,促使接头电阻更大,局部温度骤升,最终的结果是设备连接点被烧断,引发事故。

其次是电流运行方式的突然变化,在单台主变电站运行的情况下,如果电流的运行方式发生改变,会导致电流增大。这时需要及时掌握发热情况,否则会导致变电站运行设备在不正常的运行方式下发生严重的事故,出现大范围的停电,影响人们生活的正常进行。

2 变电站运行设备发热监控方法

为了防止变电站运行设备的电流连接点出现异常发热或者解除不良等状况,保证设备的健康运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设备的监控:

2.1 周期性的红外测温诊断

目前所用的红外测温诊断主要分为点红外测温和红外成像测温两种,但后者比前者的精确度更高,也较为方便,缺点是成本相对较高。不同地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具体的红外测温方法。

在红外测温中,需要注意如下问题:

2.1.1 确定测温周期

新投入的运行设备进行带负荷测试,即将设备置于将来可能承载的负荷下进行测试,然后纳入正常的测温周期内。一般正常的测温周期一年两次,第一次为年度检修,第二次是在高荷来临前进行测试,如夏季高温天气到来之前。如果发现设备有问题,还应在检修后补加一次测试。不过,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负荷增长,还应适当调整测试情况。

2.1.2 选择合适的检测环境

红外测温尽量避免在恶劣天气下进行,一方面可以保证测试人员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测试数据的正常水平,测试时温度一般应在0℃以上,湿度应保持在80﹪以下。如果在户外进行红外检测,时间上应安排在日出之前、日落之后、阴天或晚上;如果检测在户内,应熄灭灯光进行。

2.1.3 做好记录

红外测温的情况应及时计入专门的工作卡内,对测温当天的负荷电流、温度和环境都应详细记录,以便于之后进行比较分析。

2.2 示温蜡片监控法

为确保变电设备的健康运行,应加强对变电站运行设备的监控管理,严格按照监控工作流程进行巡视测温,为此可以采用示温蜡片粘贴法进行。

首先,在运行设备大电流回路的各个连接点粘贴示温蜡片,而室外电气设备的大电流回路连接点,也应根据实际情况粘贴示温蜡片;其次,应将示温蜡片的粘贴情况纳入设备验收项目,确保粘贴齐全,对于缺漏地方应及时补贴;最后,示温蜡片的粘贴应能准确直观反映连接点的温度,因此对于同一个变电所的同一级电压等级处应粘贴同一种颜色的示温蜡片,以方便观察和记录。对于开关柜内设备正常运行时不能观察到的连接点,也需要粘贴示温蜡片,可以利用停电的机会进行检查。

定期观察示温蜡片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测温检查。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柜内设备连接点的示温蜡片出现熔化或者脱落状况时,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必须及时打开柜门进行测温,同时要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

在异常天气如高温、严寒等条件下及电力负荷出现较大增长、电流运行方式发生突变等情况下,必须对相应的运行设备进行测温检测,尤其是大电流回路的连接点,应该进行针对性的重点检查。

在运用示温蜡片粘贴法的同时,还必须按照规定对运行设备进行定期的红外测温,检测设备的发热程度。在红外测温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规范逐步进行并做好记录。在测温完成后,应将过往的检查、测温情况与近期的负荷进行比较分析,及时排查问题和隐患。

2.3 发热诊断方法

在对运行设备进行测温检查后,对于所测得的温度,还应进行评估和诊断,判断其是否处于安全范围。可以采用以下两种诊断方法:

2.3.1 同类比较法

这一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在同一电气回路中,如果三相电流对称和三相设备相同时,比较三相电流致热型设备对应部位的温度上升值,从而判断设备是否正常,若三相设备同时出现异常,可将其与同一回路的同一类设备进行比较;其次,如果三相负荷电流出现不对称时,应该考虑负荷电流造成的影响;最后,对于型号规范相同的电压致热型设备,可以根据温度上升值的差异来判断设备是否正常。

2.3.2 设备外部热缺陷诊断

在对运行设备进行发热诊断时,不仅应该注意到内部电流等造成的影响,还应注意到变电站运行设备外部存在的热缺陷,可参照以下诊断表来进行判别:

不同的设备部分,检测诊断的对象也各不相同:对于输电线路和母线,重点是检测导线的线夹及连接处;对于穿墙的套管,主要检测其两端的引线接点和支撑的铁板;而对于一次设备接头,应该侧重检测其外部的引流接头和与其配套的接点线夹;至于隔离开关,主要检测其两端的顶帽接点、出现套管与导线的搭接处、由弹簧压接的触头和动静触头的连接处。

3 结语

笔者通过调查某变电所自2003年采用该监控方法以来,共测温785次,连续发现了220kV正母闸刀B相触头发热,35kVA主变10kV开关柜内B相空芯套管接头处发热等10多处严重发热点,并及时采取了有效的降温措施。随着人们生活电气化程度的提升,用电需求越累越大,电力运输超负荷的情况也成为常态。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变电站运行设备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因此,为了避免出现大面积、长时间的停电事故,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对变电站运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测温,分析设备过热的具体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张月华.变电站运行设备发热监控诊断方法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1).

篇5

关键词:电气设备维修方法实践

中图分类号:TM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c)-0140-01

在电气设备使用过程中,由于运行人员的误操作、外力破坏、使用环境变化等都可能导致设备出现故障。这时就需要及时对电气设备进行维修,以使其能够尽快恢复工作。因此,在进行电气设备维修过程中,就要求技术人员具有较好的维修方法、专业知识以及专业素养。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多年从事电气设备维修的经验,探讨电气设备维修的原则和方法。

1设备维修应遵循的原则

在进行电气设备维修过程中,为了能够快速的找出故障出现的原因并解决故障,应当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动口到动手的原则。在进行故障电气设备维修时,应当先向电气设备操作人员询问故障出现现象以及所进行过的操作。对于以前没有维修过的电气设备,应先依据设备资料分析结构特点以及电路原理,严格遵守电气设备维修规则。拆卸电气设备之前应明确各部件的连接方式、位置、功能等,若身边没有设备的组装图,就应当边拆卸设备边画草图,对关键部位要进行标记处理。

(2)外部到内部的原则。电气设备维修之前应对先对设备外观进行检查,了解该设备的使用年限以及是否进行过维修等,之后在拆机对电气设备的内部进行检查。拆机前应确保不是因外部原因引起设备故障,确定为设备内部原因而导致故障出现后方可进行拆机检查。若无目的的拆机可能导致电气设备越修越坏。

(3)机械到电气的原则。在明确不是因设备零件损坏而导致故障出现后,再检查是否是设备的电气方面出现故障。在进行电气设备电路故障查询时,可使用检测仪器来探寻设备的故障点,确定设备电路不存在接触问题后,再对设备的机械运作与线路指间的关系进行检查,以防止错误判断的情况发生。

(4)静态到动态的原则。在保持电气设备处于断电状态时,检查保险丝、热继电器、接触器、设备按钮是否出现损坏,进而明确电气设备故障的原因。在电气设备处于通电状态下,通过测定设备参数、听取设备的运转声音,进行设备故障的判定。

(5)清洁到维修的原则。若电气设备表面有较大的积灰,这时应当先对设备的接触点、接线点、按钮等位置进行清洁,之后再对设备的控制按钮进行检查,判断其是否出现失灵现象。以往的维修经验表明:很多电气设备故障出现的原因就是脏污,这时对设备进行清洁就很有可能将故障排除。

(6)普遍到特殊的原则。在以往的电气设备故障中,因其他设备影响或者配件出现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故障占到普通故障量的50%以上。电气设备若出现特殊的故障,则需要凭借检测仪器和检查经验进行判定和维修。

2设备检查的方法及具体操作

2.1 直观检查法

依据电气设备出现故障后的外在表现,采用听、闻、看的方法进行故障的判断和检查的方法称为直观检查法。

(1)直观检查法的步骤如下:首先应当向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的周围人询问当时的情况,主要包含当时的环境情况、大致部位以及外部表现等,以及当时是否有热源、明火、特殊气体接近电气设备,电气设备是否维修过以及维修的原因,是否出现漏水或者有腐蚀性气体侵入等。依据调查所获得的信息,检查设备连线是否松动、短路,外部是否存在破损,电气开关是否处于正确位置,设备是否有油垢、水等渗入,熔断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等。在经过初步检查明确电气设备所发生的故障可能会引起生产事故以后,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试车检查。在试车过程中因观察是否有异常声音、异常气味、严重跳火等现象出现,当出现此类现象时应及时停车并切断设备电源。对电气设备的操作程序以及升温情况进行检查,判断其是否与电气图纸相符合,进而判定电气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

(2)故障的检查方法;电气设备的触点在导线线头松动、分断电路、闭合电路过程中会有火花出现,所以可依据出现火花的大小、有无火花出现等进行设备故障的检查。如螺钉与吊线之间出现火花就表明二者接触不良或者线头出现松动;设备的触点在电路断开或者闭合时出现火花则表明电路处于联通状态,若不出现火花则表明电路处于断开状态。若控制电动机开启和关停的触点一相没有火花而另外两相有火花,则说明没有火花的一相出现短路或者触点存在接触问题;若触点中一相火花比较小而另外两相的火花又比较大时,则表明电动机发生接地或者三相之间出现短路;若触点中的三相火花都比较大,则表明电动机的机械部分被外部物体卡住或者电动机负载过大。在电动机的辅助电路里若线圈通电后出现衔铁不吸合的情况,就需要判定是因机械部分被外部物体卡住还是因设备的电路出现短路引起的。这时可以按动电气设备的启动按钮,若接触点在断开时有火花出现,则表明电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而设备故障出现的原因为机械部分被卡主;若接触点处在断开时没有火花出现,则表明电路出现了短路。

2.2 短接检查法

电气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主要有机械部分故障、电器故障、接地接线错误、断路、过载、短路等。这些故障中比较常见的就是短路故障,熔断器熔断、假焊、虚焊、触点接触不良、松动、虚连、导线断路等易引起短路故障。对于此类电气故障,比较常用而且又简单易行的办法就是短接法。短接法是使用具有较好绝缘性能的导线连接在可能出现短路部位的两端,若短接后电气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则表明导线连接的两端出现断路。短接检查法可以采取长短接法以及局部短接法。

2.3 强行闭合法

在进行电气设备故障检查时,采用直观检查法并没有确定出现故障的部位,而身边又没有可以进行有效测量的仪器,这时可以使用具有较强绝缘性能的绝缘棒将电磁铁、接触器、继电器等强行按下,迫使电气设备的常开触点处于闭合状态,之后对电气设备的机械部分以及电器部分进行观察,注意闭合后所出现的现象,如电动机由原来的停止状态转变为运行状态,而电气设备的与之相关联的部位也开始正常运转。

2.4 电压、电阻测量法

依据电气设备所采用的供电方式,进行设备电流值与电压值的测量,并将结果与正常值进行对比,进而判定某部位是否存在故障。通常可以将其分成电测法、分段测量法以及分阶段测量法。这种故障检查方法对于电气设备或者设备开关分布的距离比较大的情况。

3结语

在进行电气设备维修检查时,应当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及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快速、及时的确定故障出现的部位及原因。除此之外,还应当明确进行电气设备故障检查的原则,以便能够避免出现无目的的检查的情况出现。

参考文献

[1]黄德智.电气设备常用诊断与维修方法综述[J].科技致富向导,2010(32):98~99.

[2]杨昌彬.电气设备的常见维修方法及实践[J].民营科技,2010(11):187~188.

篇6

关键词:功能完整;运行安全;运营管理;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是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4)04-0057-04

0 引 言

机电设备在正常使用一定年限后会出现性能明显下降或不稳定现象,由于公路隧道机电系统设备多数在外场7×24小时不间断运行,更易导致机电系统硬件设备老化、性能下降,因此对隧道机电设备运行情况的科学评价是公路运管部门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定期对机电设备检测可以了解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通过设备维护保养等方法可以极大地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隧道机电设备的正常工作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公路的行车安全与道路畅通。

不仅如此,隧道机电设备运营检测还是隧道机电系统网络结构及功能优化升级与扩容的需要。在隧道机电系统建设的初期,侧重于满足基本运管需求,建设规模较小;当隧道机电系统达到一定规模以后,需要在原有的系统上增加或调换设备,如果对机电设备运行情况不了解,则会导致机电系统资源规划失调,给机电系统的稳定、高质量的运行带来一定的隐患。

1 检测评价方法

1.1 研究基础

我国公路隧道建设事业起步较晚,但我国公路交通工程方面的工作经过近二十年的研究和实践,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交通部先后组织编写、制定、完善了大量的标准、规范和技术条件。这些标准规范对确定我国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设置规模、制式和方式,提高我国交通工程设施的设计水平、施工水平和产品开发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产生了极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但从这些标准、规范所涉及的领域和涵盖的范围来看,还不够全面和完善。目前已颁布实施的国家、行业标准、规范和正组织编写的标准、规范,其内容主要涉及交通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相关机电产品的技术开发和研制。在交通工程项目所包含的交通安全设施、收费系统、通信系统和监控系统四大部分中,除关于交通安全设施部分的质量检验标准、规范较为全面和完善外,有关收费、通信、监控系统方面的工程质量检验标准、规范则几乎是空白。不仅如此,国内隧道检测研究相关论文也大多数侧重于土建方面及交工/竣工检测方面,对于隧道机电运营检测涉猎较少。

在国外的有关资料中,也未发现成套的交通工程机电系统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只是在美国运输部联邦公路总署《交通控制系统手册》、日本道路公团《日本高等级公路设计规范》、美国运输工程研究所《交通信号设计手册》等文献中发现有少量的描述。

在隧道检测实践方面,国内一部分隧道机电设备检测主要依靠交通机电工程检测,包括:机电产品企业生产能力的检验、出厂验收、工程施工现场检验、交工验收检测和竣工验收检测等各项方法。隧道运营检测采用设备运营情况作为评价指标,即该设备能进行正常工作即为优,不能正常工作即为差。这种评价方法在以下几个方面还需提升:

(1)应能定量化描述设备工作能力;

(2)应能动态地描述设备在不同工作时间跨度下的工作能力,即刚投入运行的设备与数年连续工作的设备评价结果不同;

(3)现有评价指标为检测时间点的静态结果,没有涉及设备将来工作能力,不能全面掌握设备运行情况。

因此,当评判设备工作能力时,不仅需要考虑静态检测结构,还需考虑设备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的工作能力变化趋势。若设备此时工作能力为优,则需要根据未来工作年限对结果再进行修正,使评价指标可以描述机电设备在一定的运行年限中的运行状况。

下面对设备运行功能特性及“浴盆曲线”进行分析,结合作者从事隧道运营检测及评定的工作实践,对公路隧道机电系统检测的质量评定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以建立一种科学的公路隧道机电设备检测及评定方法。

1.2 评价原理

在文章中,将隧道机电设备评价进行阶段性划分,第一步是对隧道机电设备运行工作情况进行分析,第二步是对隧道机电设备运行情况进行修正优化。本文将隧道机电设备在某一点的工作能力称为“工作状态”,对机电设备工作能力的修正量称为“工作能力修正参数”。这两类参量中,“工作状态”指的是隧道机电设备在当前的工作情况,称为现性(now);“工作能力修正参数”是隧道机电设备在将来正常运行的能力,称为势性(future)。这两类指标根据隧道机电设备的性能-时间曲线进行具现化,达到评价隧道机电设备功能特性的目标。

评价机电设备功能特性即评价机电设备能否正常工作,若能正常工作则代表其无功能故障,因此要研究的功能特性,首先应从机电产品故障率入手。

图1显示了机电设备故障率与时间对应的寿命曲线,又称为“浴盆曲线”。

图1 机电设备浴盆曲线

从图1中可以看出,机电寿命特性曲线分为三部分:T0早期故障期、T1偶发故障期、T2耗损故障期。

T0早期故障期:机电设备从投入使用到t1时刻为止,该阶段特点是开始时故障率较高,但随着运转时间的增加,故障率又很快下降,进入故障恒定阶段;

T1偶发故障期:机电设备从t1时刻运转到t2时刻这一阶段的故障率最低,而且故障恒定。一般情况下这一阶段不会发生故障或由于某些原因发生少量故障。在这段时间内,可能由于零件的强度降低及使用载荷的增高等情形造成超负荷损坏,因此该阶段应合理使用、加强维修保养,延长使用寿命;

T2耗损故障期:当机电设备使用到t2时刻后,故障率再度升高,这是由于零件磨损、材料疲劳等过程引起的。在此阶段为了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应该及时维修或更换。

据图1的分析可以得出隧道机电设备功能特性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该曲线可根据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分为磨合、稳定、老化3个时间段:磨合期时间长度较短,不作为运营检测考虑范围;稳定期设备运行状态良好;老化期设备故障增多,工作能力急剧降低。在老化点之后,设备无法完成正常功能,此时其工作状态为差。在机电设备评价方法中,“工作能力修正参数”即是在设备在能完成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稳定期、老化期时间段内),机电设备的修正参量。

图2机电设备功能特性与时间关系曲线

在图2中,磨合期虽然存在早期故障,但磨合阶段是由于设备运行逐渐适应系统而产生的,因此,认为设备损耗增加,但其功能会有略微提升。

影响机电设备功能的因素是现性,影响将来可用性的因素主要为势性,两者的综合即是设备的可用性。稳定期内设备可用性较高;老化期内影响可用性的因素主要为现性,且当现性取最大值时(机电设备报废时),可用性为最小。

1.3 评价方法

为了评价方便,可将现性、势性进行简化,并用三角合成法将其与可用性进行联系。具体方法为:将机电设备开始运行点设为原点,将其工作状态分为时间维和状态维两个维度,时间维代表了其工作延续的时间、状态维代表其工作状态衰减。机电设备评价的三角合成法如图3所示。

图3机电设备评价三角合成法

如图3所示可知:现性直线角度的大小即代表机电设备运行特性,在稳定区间内,功能恒定;在老化区间内,角度越大功能特性越差;势性直线角度的大小即代表机电设备功能完成能力特性,单位时间内角度变化越大,功能特性老化程度越严重;合成直线角度的大小即代表一段时间内机电设备功能特性,稳定性区间内,角度越大则可用时间越长,功能特性越好;在老化区间内,角度越大功能特性越差。

但应注意的是:现性终点仍为检测时,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需要根据其运行时间确定,取点时应避开磨合期;第二,势性终点需根据隧道环境及设备运行等实际情况确定机电设备继续工作时间,超过报废点的,认为其不能完成工作任务;第三,为了保证在实际运用中不出现两条合成直线角度相同而引起的一值多义现象(如图4所示,合成直线C角度相同),可将坐标轴进行平移,平移后的起始点应在磨合期和稳定运行期结合点处(即忽略磨合期对隧道机电设备的影响),图5所示是优化后的三角合成法。

(a) (b)

图4 一值多义现象图

优化后,根据分析可知,现性直线角度随着时间增加,先稳定处于0°(稳定期内),后增加至极限值(报废点处),即tA1

1.4 评价指标等级划分

以该类方法得到的机电设备评价指标可根据机电设备功能进行分级,明确各不同状态下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考虑到在报废点之后,机电设备已不能完成正常工作,因此,修正曲线上报废点可作为判定机电设备功能的辅助点。图6所示是现性直线变化图。

图5 优化后的三角合成法 图6 现性直线变化

现性直线从A到A'时,角度逐渐增大,机电设备性能逐渐减小,设最大张角为α。则会出现如图7所示的势性直线变化图。

在一定时长内,势性直线的角度随着现性直线长度的增加而增加,从B到B'角度逐渐增大,机电设备可用能力逐渐减小,角度从β(设为最小张角)逐渐增大,角度极限值为功能特性曲线在报废点处斜率的反正切值β'(设为最大张角)。图8所示是可用性直线变化曲线。

图7 势性直线变化 图8 可用性直线变化

设备可用性直线从C到C'变化时,角度逐渐增大,机电设备性能逐渐降低,设最大张角为γ,则可以得到如表1所列的机电设备性能分级表。

由表1可知,当情况1出现时,设备运行优良;当4、6、10、12等情况出现时,机电设备运行良好;当出现13、14、15情况时,机电设备运行能力差。由于机电设备评价时采用的均为单值增加的三角函数,因此还可对角度进行归一化处理,以百分制定量评价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考虑到数据的简易型及易用性,因此可将功能衰减度进行适当修正,使得归一化值计算及使用方便。

2 方法特点

该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现性和势性的定义是符合机电设备性能曲线的,矢量化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机电设备运行发展的趋势,符合实际情况;

(2)采用三角合成法而不是双因子平方和等计算方式主要是考虑到现性和势性并不是相互独立的,机电设备当前的工作状态及已经工作的时间长度对其之后的工作能力有着较大影响;

(3)将以往机电设备性能的经验性简单定性评价方法进行优化,本方法基于大量统计数据汇集而成的浴盆曲线进行分析,数据支持有力;

(4)该方法可进行定性评价及定量评价,方式灵活;

(5)根据大样本分析得到的机电设备功能特性曲线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隧道机电设备运营养护情况,因此用此种方法分析时,可以不必考虑隧道机电设备运营养护情况下曲线的再次修正;

(6)本方法不仅可用于隧道机电设备检测,还可延伸拓展至其他机电设备检测。

本方法的不足之处有两点:一是本方法立足于隧道机电设备运营评价,因此,在统计学的大样本分析中是成立的,但由于功能特性曲线是大量机电设备长时间实验得出的统计性结果,单个机电设备运行情况可能与其略有差异,这样就无法精确预测某一特定机电设备工作的能力;其二,由于同一设备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功能特性不尽相同,因此导致各类产品的浴盆曲线也不相同,但考虑到在同样的安装环境与安装要求下,同一类设备的功能特性区别不大,因此在精度要求不太高时,可以利用同一浴盆曲线对同类设备中的不同产品进行比较。

3 实例分析

在某隧道的29个风机中,取样12个进行检查,风机使用年限为10年,已经使用了5年,预期再使用4年。则可得到如图9所示的设备性能曲线图。

图 9 隧道机电设备检测算例

考虑到纵轴跨度设置过大时不适合计算及数据使用,因此可对功能衰减值进行5级划分,报废时纵轴坐标为5。由图可知A直线角度为0°,B直线角度为arctan0.937 5≈43.15°,C直线角度为arctan5/12≈22.61°。由设备分级表可以看出,线性为优,势性为良,可用性直线则代表在预期的9年之内,设备的功能特性为良。

若要进行归一化处理,则需对极限值进行划分,考虑到检测目的主要是设备此时的功能特性及在预期时间范围内的可用性,因此,在这个例子中,仅需了解现性及可用性即可。表 2给出了隧道机电设备检测值的归一化表。

表 2 隧道机电设备检测值归一化表

值 现性(0°~arctan0.5) 可用性(0°~arctan0.5)

检测值 0° 22.61°

归一化值 1 0.15

该结果表明,该隧道风机运行情况优良,在预期的9年之内,设备功能特性良好,但是已接近报废边缘,建议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养护或更换设备。

4 结 语

本文从机电设备运行实际情况出发、基于大样本功能特性曲线对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及工作能力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基于现性和势性的三角合成法及相应的评价指标作为机电设备检测方法。本方法在判定设备评价方面有其优点也有其局限性,但在现今的机电设备检测评价环境下,还是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的。在实际工程中也可与机电设备联网检测技术等方法联合使用,较为全面准确地评判机电设备。基于现有成果,在下一步工作中,还需要完善评价方法、重构评价体系,对评价方法进行深一步的分析和优化。

参 考 文 献

[1]杨瑞刚.机电类特种设备结构系统可靠性与寿命评估方法研究[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

[2]张琦. 现代机电设备维修质量管理概论[M].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3]关德林,张晓锋. 船舶机电维修技术论文集[M]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06.

篇7

关键词:电气设备;故障维修;方法实践

电气设备维修的十项原则

1先动口再动手

对于有故障的电气设备,不应急于动手,应先询问产生故障的前后经过及故障现象。对于生疏的设备,还应先熟悉电路原理和结构特点,遵守相应规则。拆卸前要充分熟悉每个电气部件的功能、位置、连接方式以及与周围其他器件的关系,在没有组装图的情况下,应一边拆卸,一边画草图,并记上标记。

2先外部后内部

应先检查设备有无明显裂痕、缺损,了解其维修史、使用年限等,然后再对机内进行检查。拆前应排队周边的故障因素,确定为机内故障后才能拆卸,否则,盲目拆卸,可能将设备越修越坏。

3先机械后电气

只有在确定机械零件无故障后,再进行电气方面的检查。检查电路故障时,应利用检测仪器寻找故障部位,确认无接触不良故障后,再有针对性地查看线路与机械的运作关系,以免误判。

4先静态后动态

在设备未通电时,判断电气设备按钮、接触器、热继电器以及保险丝的好坏,从而判定故障的所在。通电试验,听其声、测参数、判断故障,最后进行维修。如在电动机缺相时,若测量三相电压值无法着判别时,就应该听其声,单独测每相对地电压,方可判断哪一相缺损。

5先清洁后维修

对污染较重的电气设备,先对其按钮、接线点、接触点进行清洁,检查外部控制键是否失灵。许多故障都是由脏污及导电尘块引起的,一经清洁故障往往会排除。

6先电源后设备

电源部分的故障率在整个故障设备中占的比例很高,所以先检修电源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7先普遍后特殊

因装配配件质量或其他设备故障而引起的故障,一般占常见故障的50%左右。电气设备的特殊故障多为软故障,要靠经验和仪表来测量和维修。

8先后内部

先不要急于更换损坏的电气部件,在确认设备电路正常时,再考虑更换损坏的电气部件。

9先直流后交流

检修时,必须先检查直流回路静态工作点,再交流回路动态工作点。

10先故障后调试

对于调试和故障并存的电气设备,应先排除故障,再进行调试,调试必须在电气线路速的前提下进行。

二检查方法和操作实践

1直观法

直观法是根据电器故障的外部表现,通过看、闻、听等手段,检查、判断故障的方法。

(1)检查步骤:

调查情况:向操作者和故障在场人员询问情况,包括故障外部表现、大致部位、发生故障时环境情况。如有无异常气体、明火、热源是否靠近电器、有无腐蚀性气体侵入、有无漏水,是否有人修理过,修理的内容等等。

初步检查:根据调查的情况,看有关电器外部有无损坏、连线有无断路、松动,绝缘有无烧焦,螺旋熔断器的熔断指示器是否跳出,电器有无进水、油垢,开关位置是否正确等。

试车:通过初步检查,确认有会使故障进一步扩大和造成人身、设备事故后,可进一步试车检查,试车中要注意有无严重跳火、异常气味,异常声音等现象,一经发现应立即停车,切断电源。注意检查电器的温升及电器的动作程序是否符合电气设备原理图的要求,从而发现故障部位。

(2)检查方法:

观察火花:电器的触点在闭合、分断电路或导线线头松动时会产生火花,因此可以根据火花的有无、大小等现象来检查电器故障。例如,正常紧固的导线与螺钉间发现有火花时,说明线头松动或接触不良。电器的触点在闭合、分断电路时跳火说明电路通,不跳火说明电路不通。控制电动机的接触器主触点两相有火花、一相无火花时,表明无火花的一相触点接触不良或这一相电路断路;三相中两相的火花比正常大,别一相比正常小,可初步判断为电动机相间短路或接地;三相火花都比正常大,可能是电动机过载或机械部分卡住。在辅助电路中,接触器线圈电路通电后,衔铁不吸合,要分清是电路断路还是接触器机械部分卡住造成的。可按一下启动按钮,如按钮常开触点闭合位置断开时有轻微的火花,说明电路通路,故障在接触器的机械部分;如触点间无火花,说明电路是断路。

动作程序:电器的动作程序应符合电气说明书和图纸的要求。如某一电路上的电器动作过早、过晚或不动作,说明该电路或电器有故障。

另外,还可以根据电器发出的声音、温度、压力、气味等分析判断故障。运用直观法,不但可以确定简单的故障,还可以把较复杂的故障缩小到较小的范围。

2测量电压法

测量电压法是根据电器的供电方式,测量各点的电压值与电流值并与正常值比较。具体可分为分阶测量法、分段测量法和点测法。

3测电阻法

可分为分阶测量法和分段测量法。这两种方法适用于开关、电器分布距离较大的电气设备。

4短接法

篇8

关键词:电气设备监测故障诊断

中图分类号:TM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9(c)-0146-01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压、超高压、大容量电网的不断发展,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电力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电力用户对供电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电气设备故障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采用现代化的电气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测技术,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兆、对故障进行诊断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对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和整个供电系统的可靠稳定运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电气设备状态检测机理研究

1.1 电气设备状态监测的基本原则

(1)电气设备的维护需要统筹考虑。由于电气设备的特殊性,无论是全面的预防性试验还是拆装性检修,一般都要求设备退出运行。所以,在设备的监测维护过程中要考虑各种设备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统筹安排电气设备的检修工作,将检修的周期和项目上升到管理策略的层面,尽可能的保证设备的可用性,减少电气系统的停电时间。(2)采用综合的设备状态信息获取方法。反映设备的状态信息应来自于,在线监测获取信息,各项试验获取信息,设备家族缺陷事故记录信息,不良运行工况记录信息。这是一个综合的信息来源,各项信息依其对设备状态的准确反映以权重反映,信息也应考虑折旧,越新的设备折旧越小。(3)建立数字化管理体系。状态检修主要包括设备信息获取、综合诊断、检修管理。建立数字化管理体系才能引入智能综合诊断和检修管理系统,才能适于未来发展的需要,前述的量化的设备状态评价体系就是为建立数字化管理体系奠定基础,实际上,建立数字化管理体系就是建立数字化综合诊断,数字化检修管理系统。

1.2 实施状态监测的基本策略

状态检修的基础是进行状态分析,在状态分析前首先要分析状态信息包含的内容。状态信息包括预防性试验、不良运行工况记录、缺陷记录、检修记录、家族质量记录、在线监测等几个方面。状态分析的目的就是基于上述状态信息包含的指标,对设备的状态做一个初步的评价,为是否检修提供依据,而设备存在缺陷的准确诊断结果需要在检修前后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后给出。设备状态一般从状态试验数据、不良运行工况记录和家庭质量缺陷记录三个方面采用百分制综合评分的方式确定。综合评分≤30应立即安排检修,综合评分介于31~55之间应在三个月内安排检修,介于56~75之间的设备应按计划优先安排检修,介于86~100之间的可延期检修。

1.3 在线监测数据与状态检修的融合

对于单一设备的在线监测数据融合一般应将数据传送到电厂综合信息管理系统(MIS),通过电厂综合管理系统将在线监测数据与状态检修系统融合在一起;对于多设备、多系统的在线监测的数据融合应先建立内部设备状态监测中心,由监控中心实施对全部前端站的控制,同时由监控中心的监测工作站实施在线监测数据与状态检修的融合。

2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方法

针对不同的电气设备,目前的故障诊断方法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传统的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直观检查法、仪器仪表测量以及分段切割,逐段类推等;另一类是针对现代化的电气设备采用粗糙集理论、震动信号处理、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等。传统电气设备诊断方法中直观检查法是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最基础的方法。主要是利用眼睛、鼻子、耳朵、手等感觉器官,来进行直接观察,观察温度、声音、颜色、气味有否异常,以判断电源装置的运行情况。通过这种直观,将一些明显的故障能立即诊断出来,或者分析和掌握故障发生的部位、危及范围、严重程度以及元器件损坏情况。就是对那些隐蔽而复杂的故障,通过我们所直接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也能为进行诊断和分析提供重要依据,因此,直观是诊断故障的十分重要的第一步;仪器仪表测量法就是利用电气仪表测量某些电参数的大小,经与正常的数值对比后,来确定故障部位和故障原因,主要有测量电压法、测量电流法、测量电阻法、测量绝缘电阻法等;其它的故障诊断方法包括对直观检查中发现的可疑对象、易损易碎元件进行重点检查法,采用相同规格元件对嫌疑、易坏设备进行替换测试,逐步缩小故障范围的方法,采用分段切割的方法诊断一些故障现象复杂、问题很多、涉及面很广,故障范围又不明的疑难故障,特别是闭环系统故障以及采用从输入或输出端开始逐级往前类推检查,直至暴露故障的逐段类推法等。针对现代化的电气设备主要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热红外方法、粗糙集理论、震动信号处理、小波理论等。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就是将电力设备的历史状态参数结合当前测得的状态参数进行分析比较,根据设备状态参数的统计值、参数的变化值和变化速度,来描述设备状态参数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推断设备状态未来发展、演变的过程,并进一步预测异常或故障可能发生的时间及部位、设备或元件的剩余寿命等。在电力系统设备中,由于设备出现故障而导致运行的温度状态发生异常,电气设备的绝缘部分出现性能劣化或绝缘故障,将会引起介质损耗增大,在运行电压下发热。具有磁回路的电气设备,由于磁回路漏磁、磁饱和或铁芯片间绝缘局部短路造成铁损增大,引起局部环流或涡流发热。还有些电气设备,因故障而改变电压分布状态或增大泄漏电流,同样会导致设备运行中出现温度分布异常,多以采用热红外的方法监测电气设备相关部位的温度或热状态变化,从而判断设备故障就是电气设备故障的热红外诊断。粗糙集理论是一种基于不完备不准确信息进行模糊分析的数学方法。电气设备通过线监测的数据在时间上、空间上以及设备类型上都积累了一定的数据。这些数据单个或是简单组合分析很难获得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通过粗糙集理论结合专家系统、神经网络技术、模糊理论等在不需要人类专家参与的情况下,自动从历史数据中提取电力设备潜在的运行状态和故障规律、发展趋势等信息,并随着数据的不断积累和动态变更及时的更新对故障的预测和判断。

3结语

电气设备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牵涉面广的综合性系统,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有序运行。同时,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评估和预测以及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十分复杂。因此,运用综合性的技术手段,掌握电力设备运行状态,预测设备故障发生、发展情况,并采用人工智能信息处理技术进行故障诊断,对提高我国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性,保证电力系统高效有序运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TM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8-0378-02

一、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意义

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技术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改革设备维修制度,变传统的定期检修为预知维修。故障诊断是根据设备和工艺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信息来识别和诊断的。由于信息的多样性,几乎涉及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需要广泛的理论基础。为了开发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对于别的领域中的诊断方法、别的学科中的理论、方法以及各种现代化仪器的最新成就都需要给予高度重视,比如振动测试和信号分析、声光发射技术、红外测温技术、热象技术、油液分析技术以及各种无损检测技术。可见,故障诊断是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同时也对设备的维修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二、电气设备故障诊断要诀

口问;眼看;耳听;鼻闻;手摸;表测;试验。

三、电气设备维修的十项原则

(一)先动口再动手

对于有故障的电气设备,不应急于动手,应先询问产生故障的前后经过以及故障现象。对于生疏的设备,还应先熟悉设备的电路原理和结构特点,遵守相应规则。有必要拆卸的,拆卸前要充分熟悉每个电气部件的功能、位置、连接方式以及与周围其他器件的关系,在没有组装图的情况下,应一边拆卸,一边画草图,并记上标记。

(二)先外部后内部

设备出现故障后,应先检查设备有无明显裂痕、缺损,从设备外观上先行判断,其次了解其维修史、使用年限等,然后再对设备内部进行检查。拆卸前应先排除周边的故障因素,确定为设备内部故障后才能拆卸,否则,盲目拆卸,可能将设备越修越坏。

(三)先机械后电气

只有在确定机械零件无故障后,再进行电气方面的检查。检查电路故障时,应利用检测仪器寻找故障部位,确认无接触不良、缺相、接地、短路、段相等故障后,再有针对性地查看线路与机械的运作关系,以免误判。

(四)先静态后动态

在设备未通电时,判断电气设备按钮、接触器、热继电器以及保险丝的好坏,从而判定故障的所在。通电试验时,听其声、测参数、判断故障,最后进行维修。如在电动机缺相时,若测量三相电压值无法判别时,就应该听其声,单独测每相对地电压,方可判断哪一相缺相。

(五)先清洁后维修

对污染较重的电气设备,先对其按钮、接线点、接触点进行清洁,检查外部控制键是否失灵。许多故障都是由脏污导致接触不良引起的,一经清洁故障往往会排除。

(六)先电源后设备

电源部分的故障率在整个设备故障中占的比例很高,所以先检修电源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七)先普遍后特殊

因装配配件质量或其他设备故障而引起的故障,一般占常见故障的50%左右。电气设备的特殊故障多为软故障,要靠经验和仪表测量来判断和维修。

(八)先后内部

先不要急于更换损坏的电气部件,必须在确认设备电路正常时,再考虑更换损坏的电气部件。

(九)先直流后交流

检修时,必须先检查直流回路静态工作点,再检查交流回路动态工作点。

(十)先故障后调试

对于调试和故障并存的电气设备,应先排除故障,再进行调试,调试必须在电气线路正常的前提下进行。

四、检查方法和操作实践

(一)直观法

直观法是根据电器故障的外部表现,通过看、闻、听等手段,检查、判断故障的方法。

1、检查步骤

调查情况:向操作者和故障在场人员询问情况,包括故障外部表现、大致部位、发生故障时环境情况。如有无异常气体、明火、热源是否靠近电器、有无腐蚀性气体侵入、有无漏水,是否有人修理过,修理的内容等等。

初步检查:根据调查的情况,看有关电器外部有无损坏、连线有无断路、松动,绝缘有无烧焦,螺旋熔断器的熔断指示器是否跳出,电器有无进水、油垢,开关位置是否正确等。

试车:通过初步检查,确认无使故障进一步扩大和造成人身、设备事故后,方可试车检查,试车中要注意有无各种异常现象,一经发现应立即停车,切断电源,根据试车中所发生或出现的故障现象及显示,从而判断故障部位。

2、检查方法

观察火花:电器的触点在闭合、分断电路或导线线头松动时会产生火花,因此可以根据火花的有无、大小等现象来检查电器故障。例如,正常紧固的导线与螺钉间发现有火花时,说明线头松动或接触不良。电器的触点在闭合、分断电路时跳火说明电路通,不跳火说明电路不通。控制电动机的接触器主触点两相有火花、一相无火花时,表明无火花的一相触点接触不良或这一相电路断路;三相中两相的火花比正常大,别一相比正常小,可初步判断为电动机相间短路或接地;三相火花都比正常大,可能是电动机过载或机械部分卡住。在辅助电路中,接触器线圈电路通电后,衔铁不吸合,要分清是电路断路还是接触器机械部分卡住造成的。可按一下启动按钮,如按钮常开触点闭合位置断开时有轻微的火花,说明电路通路,故障在接触器的机械部分;如触点间无火花,说明电路是断路。

动作程序:电器的动作程序应符合电气说明书和图纸的要求。如某一电路上的电器动作过早、过晚或不动作,说明该电路或电器有故障。另外,还可以根据电器发出的声音、温度、压力、气味等分析判断故障。运用直观法,不但可以确定简单的故障,还可以把较复杂的故障缩小到较小的范围。

(二)测量电压法

测量电压法是根据电器的供电方式,测量各点的电压值与电流值并与正常值比较。如有异常或与正常值出入较大,说明该点或该回路有故障,需进一步进行检查。

(三)测电阻法

可分为分阶测量法和分段测量法。这两种方法适用于开关、电器分布距离较大的电气设备。

(四)对比、置换元件、逐步开路(或接入)法

1、对比法:把检测数据与图纸资料及平时记录的正常参数相比较来判断故障。对无资料又无平时记录的电器,可与同型号的完好电器相比较。电路中的电器元件属于同样控制性质或多个元件共同控制同一设备时,可以利用其他相似的或同一电源的元件动作情况来判断故障。

2、置转换元件法:某些电路的故障原因不易确定或检查时间过长时,但是为了保证电气设备的利用率,可转换同一相性能良好的元器件实验,以证实故障是否由此电器引起。运用转换元件法检查时应注意,当把原电器拆下后,要认真检查是否已经损坏,只有肯定是由于该电器本身因素造成损坏时,才能换上新电器,以免新换元件再次损坏。

3、逐步开路(或接入)法:多支路并联且控制较复杂的电路短路或接地时,一般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如冒烟、有火花等。电动机内部或带有护罩的电路短路、接地时,除熔断器熔断外,不易发现其他外部现象。这种情况可采用逐步开路(或接入)法检查。

(1)逐步开路法:遇到难以检查的短路或接地故障,可重新更换熔体,把多支路交联电路,一路一路逐步或重点地从电路中断开,然后通电试验,若熔断器一再熔断,故障就在刚刚断开的这条电路上。然后再将这条支路分成几段,逐段地接入电路。当接入某段电路时熔断器又熔断,故障就在这段电路及某电器元件上。这种方法简单,但容易把损坏不严重的电器元件彻底烧毁。

(2)逐步接入法:电路出现短路或接地故障时,换上新熔断器逐步或重点地将各支路一条一条的接入电源,重新试验。当接到某段时熔断器又熔断,故障就在刚刚接入的这条电路及其所包含的电器元件上.

(五)强迫闭合法

在排除电器故障时,经过直观检查后没有找到故障点而手下也没有适当的仪表进行测量,可用一绝缘棒将有关继电器、接触器、电磁铁等用外力强行按下,使其常开触点闭合,然后观察电器部分或机械部分出现的各种现象,如电动机从不转到转动,设备相应的部分从不动到正常运行等。

(六)短接法

设备电路或电器的故障大致归纳为短路、过载、断路、接地、接线错误、电器的电磁及机械部分故障等六类。诸类故障中出现较多的为断路故障。它包括导线断路、虚连、松动、触点接触不良、虚焊、假焊、熔断器熔断等。对这类故障除用电阻法、电压法检查外,还有一种更为简单可靠的方法,就是短接法。方法是用一根良好绝缘的导线,将所怀疑的断路部位短路接起来,如短接到某处,电路工作恢复正常,说明该处断路。具体操作可分为局部短接法和长短接法。

篇10

[关键词]水电站;机电设备;设备检修

中图分类号:TG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8-0085-01

水电站运行过程中需要众多基础设施的参与,设备长时间运行使用会造成磨损,如果不及时进行检修维护磨损现象会继续加重,最终造成安全故障问题,电力输送任务不能正常完成。机电设备安装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运行中的设备更应该定期检修维护,这样才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因素,通过维修手段来提升水电站运行稳定性。机电设备价格昂贵,一旦损坏会对水电站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下面文章将针对机电设备的安装以及检修措施展开讨论,帮助读者明确正确的维护方式。

一、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出现的问题

1、缺乏健全的安全评价与鉴定指标

设备安装完成后并没有进行有效的评估检验,与采购时的验证标准为依据。不同生产规模的水电站在开展生产任务时对设备使用需求也存在差异,由于缺乏安全评鉴,一些设备存在超负荷使用的情况。将生产效率作为首要管理目标,安全性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机电设备只有在发生故障后才会进行维修,但此时已经影响电力系统运行,并且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2、缺乏专业的监理人员

从事设备管理维护工作的相关技术人员,技能水平达不到规定标准,在工作岗位中不能及时学习先进知识。设备安装阶段监理人员也存在专业知识不全面的现象,对于安装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不能及时发现。监理人员缺乏专业性也是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设备安装期间产生的数据信息没能及时保存记录,很难保障机电设备安装形式与设计方案保持一致。

二、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控制

1、质量的控制

质量控制任务开展过程中,要有明确的方向,对现场设备运行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调控。安装工作对专业技术要求十分严格,在工作任务开展前,要对安装工作进行集体培训,帮助了解安装过程中的安全控制要点因素,安装任务进行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深入现场对所用技术做出调查,判断是否与设计方案保持一致。安装使用阶段,还可能会受到突况影响,原有的施工方案需要调整,此时质量控制方案也要及时调整。提升机电设备的运行使用安全,要将质量控制放在管理首要位置。如果在安装期间发现与安全运行理念发生冲突的部分,应当及时更改,由技术人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正式安装前要对设计方案可行性进行检验,结合水电站勘察结果来进行,如果发现方案与实际情况产生冲突,也可在此阶段重新设计,融入先进设计理念。机电设备安装可能使用到的工具在施工前进行检验,针对规格与安全性两方面来进行,这样才能够保障安装任务达到规定安全标准。机电设备应用新的转子后,转速有明显提升,这样在相同时间内会有更多的电能传出,满足水电站的输电需求。

2、图纸的控制

水电站建设期间,机电设备安装属于大项目,也是功能实现的主要途径。为避免在安装环节中出现问题,会在前期准备中对图纸可行性做出审查,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效的优化方案,为设备安装以及使用提供安全保障。针对图纸开展的质量检验要从安装原理方面来进行,可以结合图纸对运转情况做出模拟,观察其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如果存在要及时更正,避免类似问题影响到设备的正常使用。图纸是机电设备安装环节的参照依据,图纸的设计情况也直接关系到安装以及使用环节的安全性。图纸的质量管理需要结合实际测量结构来进行,充分利用水流动产生的能量,将其转换为电能,在图纸中要清晰体现出功能实现原理,并对设备使用期间损耗严重的部分进行强化设计,最大程度的提升使用安全性。图纸设计起价还要考虑设备投入使用后检修工作是否能够高效开展,通过安全检验的设计方案才能够投入到使用中。针对机电设备安装时可能会出现的突况,可以在设计阶段探讨解决方案,如果隐患问题发生采取应急方案来解决。

三、水电站机电设备检修工作

1、水电站维修预防

针对设备运行期间容易引发故障的位置加强维护,所制定的维修方案也要具有可行性。维修是预防故障最有效的方式,通过加强日常维修护理,磨损现象可以及时处理,并不会对设备运行使用造成影响。水电站的发电任务也能够实现。机电设备日常运行中,维护人员通过对运行状况进行观察,能够发现是否存在异常现象。日常维护是最有效的管理方法,定期检验设备各零部件的磨损情况,如果发现磨损已经超出来安全范围,通过维修措施也不能恢复使用安全,此时应当对其进行更换,重新换置新的部件,观察导通后是否仍然存在异常,参数检验合格后检修任务完成,可以投入到使用环节中。主轴在运行期间如果受到泥土垃圾的影响,会出现严重的磨损,设备不能正常运转,定期清除垃圾可以避免此类问题发生,维护技术落实后因故障维修造成的成本支出也会因此而减小。

2、水电站的事后维修

虽然已经制定的完善的维护计划,但水电站中机电设备众多,很难保障不会有故障发生。发现问题后需要第一时间处理,判断引发故障的原因,以及问题所在位置,这样才能够制定有效的维修方案。技术人员要将每次故障以及维修产生的参数变化记录在资料中,不断总结经验,通过优化对比选择效果明显并且成本支出合理的维修方案。事后维修是对机电设备安全问题的最后补救,因此开展形式要具有科学性。

3、水电站改良性维修

水电站中使用年限久远的设施要及时更换处理,也可以针对局部问题来进行优化,对零部件进行更换,引进先进技术,这样能够提升设备使用安全性。对基础设施进行改进虽然会产生一部分费用,但运营阶段能源损耗问题也能因此得到治理。水电站的改良性维修,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设备进行改革,设备的先进性也要跟着不断更新和创新,对设备进行技术性的改革,使设备的功能得以更好的发挥。

四、水电站机电设备检修建议

1、优化维修管理方法,强化技术管理

据统计,很多水电站位于偏僻的地方,交通不便,其中很大部分都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加强对维修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对水电站机电设备的安装和检修过程,完善保险、管理体制和交接等工作制度。相关部门应当优化维修管理方法,完善检修的规章制度,针对性的对设备采取最为合理的检修方式。

2、健全维护检修制度

对机电设备的维护检修工作应该严格遵循运行设备的使用规范,根据设备运行的记录,对各个零部件进行定期检修。应当将预防性维修作为设备检修过程中消除隐患的重点部分,因为其具有前瞻性。健全维护检修制度,保证检修工作顺利进行。

3、对水电站运行设备的技改和更新

由于很多老式的水电站设备没有及时更新,导致出故障的概率高,运行缺乏安全性。因此,要及时更新运行设备和对高技术的改进,选用高科技、操作简单、价格合理的机电设备,提高安装和检修工程的可靠性,从而提高设备的运行效果。

小结:通过对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和检修工作的探讨,水电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可以得出一套较为完整、合理、有效的实施方案去解决现实工作中的问题,在保证机电设备安装质量的同时,减少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