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阅读答案范文

时间:2023-03-21 14:43: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萤火虫阅读答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萤火虫阅读答案

篇1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运用

(共7题;共16分)

1.

(1分)根据课文《带刺的朋友》内容填空

(1)秋天,枣树上挂满了________,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________的玛瑙________,看着就让人眼馋。

(2)它匆匆地________,把散落的红枣逐个________到一起,然后就地________。

2.

(3分)仿写词语。

①黑洞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斑斑驳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噼里啪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蹑手蹑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分)给形近字组词

捐________      赚

________    捡________     募________    毯________

绢________      嫌________     检________     幕________    毡________

4.

(3分)按意思写词语。

①一会儿隐没,一会儿出现。________

②高度敬重。________

③一种颜色中夹杂有别的颜色,或颜色深浅不一。________

5.

(2分)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①________你知道自己错了,________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

②________把眼前的一池荷花比作一幅活的画,________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③________我知道人永远跑不过时间,________可以比原来跑快一些。

④________他修补了羊圈,________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6.

(2分)课内阅读。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1)找出描写刺猬是怎样把红枣偷走的语句。

(2)“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是因为_____

A

.

刺猬爬树时比在地上活动时要费力。

B

.

刺猬很勤劳,做事很努力。

C

.

刺猬摇下了很多枣,很高兴,干劲儿很足。

(3)“聪明的小东西”指的是1

这样称呼表现了作者对它的2之情。

7.

(4分)课外阅读。

芦苇地下和田边的草丛,是萤火虫的“发祥地”。它们一个个从草丛中飞起来,忽明忽暗的一点点白光,好似天上的繁星,一个个在那里移动。最有趣的是这些白光(

)乱窜,(

)也有一些追逐的形迹:有时一个飞在前面,亮了起来,另一个就会向它一直赶去,但前面一个突然隐没了,或者飞到水面上,与水中的星光混杂了,或者飞入芦苇或稻田里,给那些枝叶遮住了,于是追逐者失去了目标,就迟疑地转换方向飞去,有时反给别的萤火虫作为目标了。这样的追逐往往不止一时,所以水面上,稻田上,一明一暗,一上一下的闪闪的白光与天上的星星同样繁多。尤其是飞在水面的,映着掀起的银波,那情景是很有趣的。

(1)在文中的(

)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在文中找出你认为描写萤火虫最有趣的句子。

(3)你认为把萤火虫比作“天上的繁星”恰当吗?为什么?。

(4)短文主要写萤火虫1的景象。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运用

(共7题;共16分)

1-1、

1-2、

2-1、

3-1、

4-1、

5-1、

6-1、

6-2、

6-3、

7-1、

7-2、

篇2

初看这本书的题目,还以为是一本科普读物或是观察记录什么的,所以并没有在意,只是漫不经心的去阅读它,可当我读了才不到一半的时候,我便被它深深的吸引了。于是,昆虫的颜色是从哪里得到的?蝗虫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些问题久久萦绕在脑海里,使我不得不如饥似渴的读完了它。这本书使我受到了无数的启发。

蝉,这位大自然的歌唱家,虽然在炎炎夏日为我们带来了高昂的歌声,可人们似乎并不喜十分欢它。法布尔抛开世人对蝉的看法,开始了他对蝉的研究。很快,他便发现蝉是一位自食其力的勤奋者。反之,被人们授予极高荣誉的蚂蚁竟然是凶悍的劫掠者,它们将蝉辛苦寻得的食物一抢而光。这使我懂得看待问题时不能光依据别人对待此事的看法,而要自己去寻觅真正的答案,并且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钻研。

寄生虫,这种似乎被世界上所有人所唾弃的昆虫很快也成了法布尔的研究对象。在人们看来,它们天生懒惰,靠夺取别人的劳动成果来维持自己的生存。但法布尔在妥协此看法的同时也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他认为从本质上来说寄生不是一种享受,而是一种行猎行为。表面上是坐享其成,但实质上寄生虫付出了劳动。他还举了几个例子来证明了这一观点。为寄生虫家族洗去了千古罪名。法布尔这种求真精神使我大受感动,他不论昆虫们曾经作了什么,只从自己的实验里去真正的了解他们。

篇3

经过本学期的实践,以下是我的几点经验。

首先,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科普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至关重要。

我发现语文课本八组单元中,有一个单元专门进行科普方面的教育与引导,注重了对学生进行学科学爱科学的教育,更是对低年级学生科普兴趣的培养。这样的科普类文章以科学童话故事为媒介,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些与学生的生活实践息息相关。所以我结合语文教学,选择与课文有关的内容,让孩子通过看书或者从网上搜集有关的视频资料,一方面培养了兴趣,另一方面也拓展了知识。比如说,一年级下册第十六课《要下雨了》用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告诉了学生有关气象方面的常识,下雨之前动物的变化,燕子低飞,蚂蚁搬家,小鱼游出水面透气,这些自然现象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学生通过学习,会有很多疑问,下雨之前大自然还会有哪些预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结合本课,推荐学生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的书籍,对自己的疑问有目的的查找答案。再比如,在第四单元的,大多是有关昆虫的信息,蚂蚁,蚯蚓,蜜蜂,蝉,萤火虫等,在昆虫世界里,学生已经不能只满足于认识这一低浅的层次上,他们会有新的发现,蝉为什么会叫?萤火虫是怎样发光的?蚯蚓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生活习性呢?我和孩子们从网上搜集很多这一方面的动画,如《动物世界》,孩子们在看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培养了兴趣。

其次,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小发明小制作,举办科幻画的比赛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探究思考,提高科学素养。

无论是动手制作,还是节约环保,还是探索宇宙奥秘,孩子的想象空间都是非常广泛的,他们求知的欲望都会被激发出来,积极探索与发现科学奥秘成了他们乐此不疲的事情。在此过程中,孩子需要阅读相关的文本,上网查找图片,视频,各方面的知识信息,对于他们来说这一切都充满了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他们希望自己成功,因此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设良好的氛围,使学生置身于探索问题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研究。另外,小学语文教材中介绍了一些科学家,比如钱学森、李四光、霍金、袁隆平等,他们都有一颗献身科学事业的崇高的心,还有一个严谨的治学作风,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因为在中小学阶段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关键不在于结果,而重在过程。在科技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一种习惯,形成一种意识,培养一种精神,拥有一种兴趣,有效地引导学生对科学的认知和理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再次,课内向课外延伸,从多个方面入手,积极有效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让他们养成关注科学的习惯。养成阅读科普读物的习惯,同时提升科普兴趣。

鲁迅说过:“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胡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进文学里。譬如说罢,古人看见月缺花残,黯然泪下,是可恕的,他那时自然科学还不发达,当然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但如果现在的人还要下泪,那他就是胡涂虫。”

根据当前学生的课外阅读取向状况,引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汲取科学知识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必须要求我们由课内向课外延伸,从多个方面入手,积极有效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让他们养成关注科学的习惯。

1、报刊。在日常的课外阅读安排中,阅读科普报,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的资源,并且细化阅读任务,明确阅读要求,及时抽检阅读效果。如果学生觉得很好的可以记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摘抄笔记与各科学习中有关的科普知识会使学生强化阅读能力,提升阅读兴趣,日积月累形成习惯。

篇4

2、小时候,调皮捣蛋,外婆总是生气,嫌弃我们太闹,可是当我们伤心的时候,外婆总会用她那沧桑的手一下一下,抚平我们内心的难过,她知道,你懂她的爱。

3、夏夜的歌声,冬至的歌声,都从水面掠过,皱起一层波纹,像天空坠落的泪水,又归于天空。人们随口说的一些话,跌落在墙角,风吹不走,阳光烧不掉,独自沉眠。

4、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停留在一个地方,过着平凡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云卷云落,闻着烟火气息,这样的生活是美好的,但并不是人们最想要的。

5、平淡的开头,慢节奏的情节,直到刘十三遇到那个叫程霜的女孩开始,故事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而程霜的出现就像是命中注定。两个可怜的人,命运跌宕的人生,就这样让他们的内心束起了生命之光。

6、那么热的夏天,少年的后背被女孩的悲伤烫出一个洞,一直贯穿到心脏,无数个季节的风穿越这条通道,有一只萤火虫在风里飞舞,忽明忽暗。

7、树叶被风吹得轻晃,阳光破碎,蝉声隐匿,像远方的潮水。有朵盛开的云,缓缓滑过山顶,随风飘向天边。刘十三以后才会明白,有些告别,就是最后一面。

8、程霜的活着,每一天都是在为别人活着,而她也在为自己活着。她的深生命里有过希望那就是和刘十三之间的那种说不出的爱,而刘十三就是她生命里的那一束光。

9、万物都有故乡,众生都有故事。希望和悲伤,都是一缕光,总有一天,我们会再相遇。如果你有时间打开,那请给我一个机会,陪伴你度过安静的阅读时光。写给我们内心卑微的自己,写给我们所遇见的悲伤和希望,写给离开我们的人,写给陪伴我们的人,写给每个人心中的山和海。

篇5

【关键词】质疑 培养 创新 意识

亚里士多德说过:"创造性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质疑问难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启发创造性思维、发展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新课程的目标要求。然而,让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何况思维一旦处于积极状态,学生就不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安于现状,不唯师,不唯书,对教师的组织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我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注意围绕创设情境、精心设疑、知识迁移、组织疏导等,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激发学生浓厚的创造兴趣和欲望,引导学生多思多问,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首要工作。在教学中,兴趣又往往表现为一种好奇心,有好奇心才会有深刻而独特的思维方式,才会有发明创造。教师应该加倍爱护学生的这种好奇心,迎来创新的使者,拉开求知的序曲。

1.1 巧设悬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才能使学生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迸发创新因素,获得新的知识。为此,教师必须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唯一的听众》这篇文章时,当学生读完课题,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题目中唯一的听众指谁?这位听众对我今后的拉琴生涯有什么影响?这一悬念的提问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会唤起他们的好奇心,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想"拨开疑团见分晓"的决心会让学生迫不及待地读起书来,达到了教师巧设悬念的目的。

1.2 创设情境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文质兼美,有的文笔清晰;有的情深意长,富有感染力;有的富有幻想。在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如人教版第十一册《山雨》这篇课文中,作者按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向读者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清幽雅致而又不失妖娆的山林雨景图,展示了雨中山林的千般秀美和令人神往的意境。教学伊始,教师通过播放"山雨"的动画视频,向学生展示由远而近如歌谣般动听的雨声以及雨中山林那令人难以忘怀的绿色,使学生在欣赏美丽雨景的同时,激起学习的欲望。

1.3 联系实际

在语文教学中,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如教学《跑进家来的松鼠》一文后,教师可以《我与我的小宠物》为题,让学生联系自己平时与小宠物相处的趣事进行"说话"训练。经过这样联系现实的训练,唤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改善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游戏激趣、导语激趣、活动激趣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2.优化思维,知识迁移

学生有了质疑问难的机会,思维积极如"喷泉",课堂情绪高涨。可是,在平时的教学或听课中,我发现学生质疑问难的水平十分有限,质疑的问题往往停留在"这个词语我不懂"、"那个句子我不明白"等较低层面的问题,缺少创新思维。针对这一问题,我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加强创新思维训练,引导学生掌握质疑问难的规律,实现知识的迁移。

2.1 训练发散性思维

在创新教学时,教师如果总是照本宣科,串讲串问,围绕着 "是不是"、"对不对"、"怎么样"之类的问题打转,学生的主体思维就会产生依赖性、服从性,丧失了主动性,创造性,也就无法达到创新教学的效果。为避免重蹈传统教育模式的覆辙,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法,以此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例如:在《草船借箭》这一课针对学生提出的"周瑜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十万之箭本来就是无法完成的事,为什么诸葛亮却说要三天就完成,还立下军令状"的问题进行全班讨论。有的学生说,诸葛亮精通天文地理,早就算出第三天有大雾;有的同学说,诸葛亮知道鲁肃是个重情重义、老实厚道的人,他会答应自己的要求,为他准备船只、军士、草把子等;还有同学说诸葛亮早就知道曹操性情多疑,大雾天不敢出兵,一定会派军士放箭,到时候就可以向周瑜交差了……通过这个问题的讨沦,学生的思维闸门下子就打开了,收到了"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效果,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2 掌握创新质疑规律

学会知识迁移,知道从何处质疑,从而牵一而发动全身,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我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捕捉典型性的问题,通过典型题让学生把握住阅读质疑问难的规律。引导学生大胆地在课文题目、"文眼"、修辞手法、标点符号等地方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在《两只鸟蛋》一课教学中,一个学生提出疑问:"以前老师教我们用 '个'来说鸟蛋的数量,为什么这里却用'只'呢?"在此,他能从课文标题,甚至其中的某个字眼大胆质疑,而我通过举"一个老师"也能说"一位老师"的例子解释,并激发他们更深层次的思考:课文中说两只鸟蛋就是什么?学生通过学课文理解两只鸟蛋里藏着两只小鸟的生命,这个"只"在这也就有了特定的含义。而《金色的脚印》这-课的文眼就在"金色"上,一位学生问"课文中的脚印是狐狸走在地上或雪地上的脚印,那脚印要么是灰色,要么是白色,课文中为什么说脚印是金色的?",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是点明主题的问题。我引导反复读课文,理解"我"(作者)与狐狸之间发生了怎样的事?学生在反复读课文后,学生明白了"金色的脚印"表面意思是阳光照耀下,印在雪地上狐狸的脚印。细想一下,它却有更深一层的含义。"金色"一般用来形容那些十分珍贵、有意义或值得纪念的东西,小狐狸一家能得到人们的关心而合家团聚、回到树林中自己的家中去,这是最美好、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因而用"金色的脚印"来赞美这件事;小狐狸一家虽是动物,但它们也像人一样,它们的生命同样珍贵,那回归山林的脚印正是珍惜生命的象征,这脚印中,饱含着人类对其他生命的珍重与爱护,体现着人类美好的思想感情,所以它是金色的;在这"金色的脚印"中,体现着狐狸一家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友善。因此,"金色的脚印"是对全文的概括,也是对美好、崇高情感的赞美。

可见,引导学生学会从各个角度质疑问难,理解课文中关键性笔墨,掌握质疑问难的规律,是进一步挖掘和巩固学生创新能力的保证,更是落实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有效措施。

3.组织疏导,形成能力

学生创新思维被激发出来以后,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显得杂乱、锁碎、甚至离奇,难以抓住重点。在课堂40分钟内教师不可能也不必对学生的质疑问难一一解答,我有选择地疏导问题,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3.1 指导质疑发言

质疑问难中,说话的训练也是创新思维的训练过程,如谈谈读懂了哪一词、哪一句,哪一段情节,或哪一部分写得好,为什么好,还有哪些问题。然而一年级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很有限,适当地引导他们掌握发言方式很必要。质疑问难发言-般可以有正向发问、逆向反思和创新见解三种发问方式。正向发问,如《雨点儿》一课可以指导学生顺着课文的文脉提出问题:小雨点为什么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呢? 而大雨点为什么要去没花没草的地方?没花没草的地方为什么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逆向反思,即从事物的反面进行思考的思维形式。常以"假如……"、"如果……"等句型为提问形式,如《坐井观天》一课,可以指导学生这样发问:如果青蛙听了小鸟的话,跳出水井,青蛙会看到什么?会说什么? 学生阅读后有了创新见解的话,我就指导他们用"我以为……"的句式,提出不同见解。又如在教《看电视》一课时,有几位学生提出了创新见解:"我认为互相让步还不是最好的办法,我认为把奶奶爱看的京剧、我和爸爸爱看的足球和妈妈爱看的舞蹈节目安排一下先后顺序,这样做更好。"我随即肯定了这个孩子爱动脑筋,想出的办法独特又科学合理。

3.2 精当讲解,区别疏导

我在引导和帮助学生探索答案时,对于浅显的问题,我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联系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联系全篇自己去解答。如在教学《小鹿的玫瑰花》一课时,在让学生自读自疑课文时,有一个学生发问:"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这时,我鼓励她把课文多读几遍,联系上下文解答这个问题。果然,过不多久,她欣喜地告诉我,"老师,我知道了,因为黄莺告诉鹿弟弟,它见过鹿弟弟家那些红玫瑰,可好看了!看着那些花,它就想唱歌;风儿也告诉鹿弟弟,它闻过鹿弟弟家的玫瑰花,可香了!大伙儿都夸它是'玫瑰香风'!玫瑰花给黄莺和风儿带来了快乐和幸福,所以说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有时学生提的问题很精彩很巧妙,但有争议,这一问题又是文章的重点或难点,我就组织各种形式的讨论。通过讨论,学生互相启发、分析,活跃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夏夜多美》一课时,有学生提出:"星星看见了,为什么高兴地眨着眼?"我机智地判断:弄懂这个问题对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深化文章的主题有一定的作用,便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启发,从各方面找答案。有的说:"因为池塘里的睡莲姑姑,很美。"有的反驳说:"不对,因为萤火虫点起了亮晶晶的小灯笼,照亮夏夜。"还有的说:"因为小蜻蜒、萤火虫和睡莲姑姑都帮助了小蚂蚁……"学生各抒己见,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我相机引导:"同学们讲的多种可能性都很好,有一个共同点是他们都有什么精神?"学生齐答:"乐于助人的精神!"这个问题统一了认识,理解了文章中心思想。

赞科夫指出:"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本钱,教会学生自己质疑提问,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的主要策略。"当然,发展学生这方面的素质,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教师都必须具有创新精神,注意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宽松和谐课堂、创设质疑问难情境、科学估计问题难度、引导掌握质疑规律,教给阅读后的发言方式,精当讲解区别疏导,来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我们的方法才是有效的,才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崔峦《小学语文教学论》

篇6

一、针对教学目标,找准问题的“关键点”

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围绕教学目标特别是教学重点而进行。离开教学目标、游离教学重点的提问,往往只有“闹”果,没有“效”果。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找准问点,优化问点,才能提高问题的有效性,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带来课堂的精彩纷呈。这个“点”必须是最能体现单元训练或文本的重点,必须是最能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要点,即教师所提的问题应该集中在那些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这个“点”,需要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确定。

这个“点”,可以是文中的重点词,如《沁园春・雪》中的“望”“惜”“看”,“望”长城内外壮丽美景,“惜”古代风流人物,“看”今朝风流人物,三个词连缀并概括了全文内容;可以是中心句,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可以是全文的线索,如《爸爸的花儿落了》的双线索;也可以是某个情节、某段情感等。

如在背诵唐朝诗人崔颢的《黄鹤楼》时,有几个学生突然请求笔者教他们赏析此诗,以提高其赏析古诗的能力。由于该诗是课本附录中的诗,《教师教学用书》中没有一点提示,最初笔者觉得心里没有底,但仔细一想,通常古诗赏析的主要教学目标无非就是能赏析诗的景、境、情。想到这里,心里马上有了些底气。于是趁学生朗读之际,笔者反复阅读原文,由诗中两度出现的“空”字受到启发,发现这首诗是以“空”字立意的。一字经纬,全篇皆妙:首联写楼“空”,所谓人去楼空;颔联展天“空”,唯有悠悠白云;颈联述洲“空”,草茂人无迹;尾联愁家“空”,乡关遥无际。一个“空”字笼罩全篇,景让人凄,情让人愁,把诗人内心的迷茫、情感的空虚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让读者之心郁郁难以舒展。在引导学生赏析时,学生结合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中的“乡关”和“愁”很快就分析出了诗歌表达的是思乡之情,但具体是怎么表达思乡之情的,学生只能根据诗歌正文前的提示“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依样画葫芦,说不出所以然,对诗人由前六句的景“空”到末两句的心“空”的情感变化更是缺少感觉。为了让学生突破思维的瓶颈,笔者问道:“你认为诗中有哪些‘空’景?”一字拎全篇,用这一有关“空”字的问题稍微给学生点拨了一下,学生的思维很快就打开了。由景“空”到境“空”再到心“空”,学生不仅找出了诗中的各种“空”景,而且赏析出了作者以景衬情、由景入情的写作思路,以及作者因心“空”而觉得眼前的景“空”、由眼前的景“空”而心更“空”的那种浓浓的、无法排解的愁绪。

文本解读透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当然也就深了,教学效果自然也就能上一个台阶了。如果教师自己研读教材时就囫囵吞枣、敷衍了事,所提的问题宽泛无边、大而化之,解读文本时当然也就只能让学生止步于一知半解。围绕教学目标,针对文本的关键点提出关键问题,往往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

二、针对教学内容,注重问题的“新颖性”

与阅读需常读常新一样,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也要常提常新,这样才能迅速激发学生专注于问题的激情,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果一堂课总是采用一成不变的提问模式,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主动答问的兴趣就会越来越小。要使所提问题有一定的新颖性,提问就要避免程式化,不能每篇课文都是那几个中心问题。教师应该在深入研究文本的基础上,使用一些新的形式、新的角度、新的提法,使问题引人入胜。

如星新一的小说《喂――出来》一课的教学,课后练习要求学生探究小说的结尾:“想一想,在小说结尾,那奇怪的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天上掉下那块石头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以前教到这一环节时,笔者与大多数教师一样,结合这一练习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然后顺势提出“你认为这篇文章有什么写作特色”之类的常规问题,让学生直接感受作者的写作技巧。但在实践中,笔者发现,按照这样的常规思路教学,整堂课容易平铺直叙,没有,缺少精彩,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也就不能真正吃透星新一小说的“意料之外,奇峰突起”的精妙所在。为了给学生一个思维碰撞的推手,笔者以退为进,设计了如下问题:“如果删去小说的最后一部分,即曾经进入黑洞的声音‘喂――出来’和小石头又出现了这一部分,对原文会有什么影响?”短暂的沉默后,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

如果没有这部分内容,文章结尾的一切都在意料之中,显得平淡无奇、结局普通。

若删去,无底洞就变成了造福人类的大礼,文章也变成了截然不同的美好结局,不仅无法起到警示作用,还会给人一种错误观念。

删去,说明人们不论对大自然做了什么,大自然都会照单全收;不删,则警告人类,心安理得地索取的背后是一步步走向自取灭亡。

小说结尾看似一切美好,实则危机四伏,声音和石头已经返回,那接下来的事物呢?一个接一个,令人不寒而栗!删去的话,恐慌、恐惧、恐怖、罪恶将变本加厉地危及人类的警钟就会悄无声息。

文章的线索是“洞”,而小说所写的“洞”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删去,结尾就停留在现在;保留,则通过对过去、现在以及可以意料的未来的对比,升华了文章的主旨,既对人们不计后果地破坏大自然的不负责任的做法进行了批判,又呼吁人们快快警醒,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科幻小说也有其教育意义,美好生活是短暂的,破坏环境的结果就是被报复。

原文的结尾更符合科幻小说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人会有一种惯性思维,由一个已知的事物而自然、合理地推导出未知,尽管未来这个城市会怎么样,作者没直接写明,但作者所想到的真正结局,尽在不言中。而少了这两声意料之外的警钟,人类会更愿意醉生梦死于意料中的美丽。两相比较,不删更发人深省!

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掌声一阵接着一阵。学生在互动中互相刺激、互相启发,思维异常活跃,对星新一小说的“意料之外,奇峰突起”的特点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同样是针对文章写作方法的探讨,“你认为这篇文章有什么写作特色”的提问陈旧老套,缺乏新意,学生基本也就顺着惯性思维、按部就班地大致说出“构思巧妙,出人意料”之类的套话,很难有思维的碰撞和交锋。而换个角度提问,马上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新的思维情境,使学生从了解课文内容的简单思维自然上升到了对写作技巧的分析,从正面分析的单向阅读上升到了正反对比双向阅读的高度。

三、针对问题情境,把握提问的“时机”

提问要掌握恰当的时机,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其思辨能力。正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针对不同的问题情境,教师需注意相时而动。当学生在相互质疑问难中能通过合作解决某个问题时,教师可按兵不动,敢于放手;当学生一筹莫展或浅尝辄止时,教师则应及时提问,逐步诱导。

如汪曾祺《端午的鸭蛋》的教学,深谙“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汪曾祺行文风格闲适自由,学习他的行文风格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平时很少接触这种风格的作品,所以这也成了教学的难点。在赏析课后练习三“囊萤夜读”的故事是否为赘笔时,有学生认为:“用练囊盛萤火虫不如用鸭蛋壳,采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鸭蛋壳极薄的特点,既能进一步突出游戏的乐趣,又能体现汪曾祺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但有学生却认为:“课文题目是‘端午的鸭蛋’,如果说第一句突出了蛋壳薄的特点,还与鸭蛋有关,那后两句作为全文的结尾,写的却是能不能用萤火虫照亮读书,与鸭蛋根本无关,很明显偏题了,不像大师的水平。”经此一反驳,全班学生甚觉有理,纷纷点头,想再反驳的学生也不知突破口在哪。于是,笔者趁机提问:“除了全文的最后两句,文中其他地方是否有类似情况?”有学生说:“还有文章开头谈其他地方的风俗也与鸭蛋无关!”有学生说:“文章第二、三段写家乡鸭蛋的特色,与‘端午’无关,也有点偏题了!”笔者干脆再火上浇油:“全文6个自然段,从你们的分析看,只有第四、五自然段与题目‘端午的鸭蛋’直接相关,其他部分占了全文的近五分之四。看样子本文离题相当严重,汪曾祺还真不配称为语言大师,好像应改称‘离题大师’?”此时,学生彻底迷惑了,可谓“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但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交流后,学生纷纷发言,认为从“端午风俗”到“家乡鸭蛋”再到“端午鸭蛋”彼此之间的自然联系以及铺垫、烘托、映衬的写法,最终一层层拨开文章“形散”的迷雾而发现其“神不散”的本质。在具体的分析中,学生逐渐明晰了汪曾祺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

就这堂课而言,学生在赏析课文结尾“囊萤夜读”的故事时卡壳了。就结尾两句单独看,文章还真有些离题,如果教学只在这两句上耗费时间,学生只能被强硬地灌输进“作者闲适自由的写作风格”的认识。而通过及时提问,引导学生发现全文竟然有近五分之四的篇幅都如此时,他们就只能在彻底迷惑中被迫思考,进而一步一步地自己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

四、针对学情,把握问题的“难度”

课堂提问必须难易适中。问题设计过于艰深,则会导致学生思维处于停滞状态,降低其学习兴趣,也会造成课堂的死寂,课堂效果当然就会大打折扣;问题过于浅显或暗示性太强,又会使课堂失去生动性和深刻性,影响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也失去了提问的价值。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课堂提问的水平得到了逐渐提高,但我们的课堂仍不乏过于艰深的问题出现。

如在《西湖梦寻・九溪十八涧》的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借助补白、还原、比较等想象的方法,跟随张岱一起走进九溪十八涧的美景。接着,带领学生深入文本,挖掘张岱对九溪十八涧的感情。最后提出了“你认为张岱是怎样的人”这样一个问题。教师试图按照“读景―读情―读人”的思路来解读此文。但是,当最后一个环节学生已明显动不起来的时候,教师仍然“坚持不懈”地“拖”着学生去理解张岱的“闲适”,这就过犹不及了。尽管教师结合文本补充了一些相关资料,但课堂上学生还是沉默以对。

篇7

在一个夜晚,因为一本书,内心的激情突然如潮水一样蔓延出来。在那一个瞬间,你可以成为任何人,成就任何事。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父亲和他的稻阅读题原文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父亲和他的稻

余长江

(1)我的老家在一片广阔而深远的田野的边缘上,离家50米的地方,有父亲栽种的一块稻田。我就在这块稻田里跟着我的父母学习稼穑,怎样种谷、收谷。

(2)种谷也就是把秧苗田里。插秧当然不是那么简单。在明媚的春光里,母亲成了我学习的老师。母亲插起秧来,就像蜻蜓点水,只见水动,不见水响,一板秧几下子就插到头了。母亲告诉我,插秧如同写字,脚要立稳,腰要端直,手要灵活;插秧第一步是把腿去,然后把手去,再然后把秧去。我似懂非懂,跟着母亲学起了插秧,反复练习插腿插手,整天把自己田里。

(3)秧苗刚插上去的时候,长得较慢。两道追肥洒过后,秧苗一个劲地赶着上长,拔节、分蘖,很快就再也看不见田水,密实得连风也难穿透。秧苗长至齐腰深,开始抽穗。那些谷穗,不知是什么时候窜出来的,隐在宽大的稻叶间,并不惹眼,偶尔才露风韵,恰似怀胎,羞赧地把肚子遮遮掩掩,不好意思呢。但它们哪里躲得过父亲的眼睛呢,谷穗一露脸,父亲就瞅见了,会心的笑意在脸上荡漾开来。

(4)水稻扬花了,谷穗上花粉霜白。这期间,父母严禁孩子们下稻田捉鱼、摸泥鳅,碰落了花粉,谷子就成了秕壳,降低收成。

(5)入夜,村口的大槐树树下,常聚着乘凉的庄稼人,谈天说地,也说在望的收成。萤火虫提着小灯笼,一闪一闪在田野游逛,逗引着孩子们。天边不时划过一道闪电,似金蛇在眼前窜过。父亲说,那是在扯谷花闪呢。

(6)扯过谷花闪,扬过花的谷粒,就开始灌浆,日渐饱满,日益沉甸,把谷穗压弯了腰;颜色也逐渐泛黄,直到粒粒都变得金黄。这时候,父亲最忙,一天几次往田边跑。晨曦里,看几回;夕阳下,又看几回。他走上田埂,弯腰捋一束稻穗,摊开手掌吹吹,然后瞪大眼睛默默地数着饱满黄澄澄的谷粒:一、二、三……一抹阳光洒在他脸上,那眼神,就像自己的孩子即将呱呱落地一样陶醉。

(7)稻香氤氲的夜晚,月亮似乎格外圆润。父亲把挂在墙上的一把把镰刀取了下来,有的镰刀,已经锈迹斑斑,沉淀着往昔的日子。冷寂的月光射在磨石上,父亲一下一下地磨着,嚓嚓的声响传出很远,穿透在这静寂的夜空里。磨一会儿,父亲就会拿手指在镰刀的刃上弹试一下,镰刀的刃面反射着清冷的月光,像是长剑的一道清吟。

(8)第二天,我跟着父亲学割稻。父亲什么也没说,只扔给我一把镰刀。父亲站在田里,开始割了起来,我知道,父亲是要我模仿他的样子,他怎么割,我就怎么割。父亲也像稻子一样弯着腰,一手拽着稻子,一手拿着镰刀,稻子在他利索的动作中一片片倒下了。我看见,大颗大颗的汗珠在他的头上、黝黑的脊背上滚动闪烁。

(9)打下的新谷,第一担总是父亲弯腰挑起,试试,觉得很沉,朗朗地笑了。一担担带着泥土香味的谷子,伴随父亲吱吱呀呀晃动的扁担,渐渐堆满了老屋前面的晒谷坪。

(10)在父母的教诲下,我终于学会了插秧、割稻。更为重要的是,我从他们插秧、割稻的姿势中获得了一种宝贵的哲学启示:即如何做人,怎样生活。虽然,我在一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况味中离开了乡村。始终没有成为真正的种田人。

(11)每年的收割时节,父亲总要打电话给我,希望我回去。当我手拿如月的镰刀,看见所有的水稻站在温暖的水里,低着头,保持成熟保持质朴,期待我下镰。父亲挥舞着镰刀,连贯流畅,轻松自如,仿佛一位老艺人自由的杂耍。那一刻,我惊奇地发现,父亲一生的精彩竟在这块稻田里。

选自《散文选刊》2014年01期,有删改

小题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4分)

稻子的生长过程拔节分蘖①扬花②成熟父亲的心情表现③ 陶 醉④

小题2:请你对第6段文字中画线语句作点赏析。(4分)

他走上田埂,弯腰捋一束稻穗,摊开手掌吹吹,然后瞪大眼睛默默地数着饱满黄澄澄的谷粒:一、二、三……

小题3:第五、第七小节都描写了乡村的夜晚,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4:如何理解第11小节“父亲一生的精彩竟在这块稻田里”这句话?(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①抽穗②灌浆③会心的笑意在脸上荡漾④朗朗地笑了(一空1分,计4分)

小题2:抓住父亲的动作进行细节刻画,(2分)表现出父亲种稻过程的辛劳和父亲对稻谷成熟的渴盼期待(2分)。

小题3:(1)第五节写乡村富有生趣的夜晚农人们对丰收的渴望,第七节写父亲在静谧的夜晚霍霍地磨刀,不同的人和景,暗合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为下文即将来临的丰收做铺垫;(2)夜晚的景物描写烘托人物渴望丰收的愉悦心情,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感人;(3)这两小节描写生动,语句优美,增加了文学韵味。(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任意两点可得4分)

小题4:父亲以其一生的心血在农田里默默地耕作,劳作时的动作娴熟,姿势像艺术家精彩的表演(2分);与稻田相伴了一辈子,收获了沉甸甸的稻谷,度过了质朴而纯粹的人生(2分)。

小题1:

试题分析:做这类题型,我们要根据全文内容,找出我们所要的段落,然后进行分析与归纳,最后得出结论。在这里稻子的生长过程,有拔节、分蘖、抽穗、扬花、成熟。父亲的心情表现是会心的笑意在脸上荡漾、陶醉、朗朗地笑了。这分别可以从第三段、第六段、第九段中可以找出来。

小题2:

试题分析:赏析句子,我们应该从修辞、描写、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答题模式为该句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所以第6段文字中画线语句,可以这样来赏析:该句抓住父亲的动作进行细节刻画,)表现出父亲种稻过程的辛劳和父亲对稻谷成熟的渴盼期待。

小题3:

试题分析:第五、第七小节都描写了乡村的夜晚,其实就是景物描写,问作用其实就是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所以可以这样来回答:第五节写乡村富有生趣的夜晚农人们对丰收的渴望,第七节写父亲在静谧的夜晚霍霍地磨刀,不同的人和景,暗合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为下文即将来临的丰收做铺垫;夜晚的景物描写烘托人物渴望丰收的愉悦心情,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感人;这两小节描写生动,语句优美,增加了文学韵味。

篇8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认识,重视建立有利于学习者主动探索知识的情境。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其核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

构建高中生物“自问自探高效课堂”的策略之研究,涉及诸多问题,我主要探索和研究三大问题: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意识

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明确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起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不是“包办代替”。俗话说:“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教师要努力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充分尊重、信任、理解、帮助学生的同时,把关爱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并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鼓励他们大胆质疑,积极探索,注重培养学生标新立异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得到自主发展。如在《伴性遗传》的教学中,红绿色盲的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隔代交叉遗传现象,女性患者的父亲或儿子也为患者,对这样的特点,要求学生说出理由,学生却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便进入一种心欲知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看似简单,又不知原因的矛盾状态。我们可以让学生带着这种心态阅读课本,自己动手写婚配方式,画遗传图解,最后观察思考归纳出这三个特点,这样在学习后面的伴X显性遗传病时,特点很容易就归纳出来了。

二、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探究的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生物学是一门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学科。教师可以联系实际,创设真实的自然社会情境,如现在社会中的环境问题、粮食问题、能源问题等都与生物学有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人们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也都离不开生物学知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的列举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实例,不仅能让学生觉得生物学并]有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那么抽象,消除心里负担,而且有利于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经验对所学的新知识进行意义建构,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加深印象。例如在学习《酶和ATP》之前,可以问学生一个问题:加酶洗衣粉为什么要用温水浸泡洗涤效果好?为什么萤火虫会发光?当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时,就会带着很大的兴趣去学习,这在无形中就提高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还可以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创设实验情境,生物科学以实验为基础,观察、实验是生物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在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不仅能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实验技能,还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及同学间的合作意识。生物科学神秘深奥,所涉及的内容往往由于太过抽象、复杂,离学生实际生活太远而使学生难以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模型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模拟情境。如细胞有丝分裂的知识相对比较抽象,教师利用挂图、多媒体视频等手段创设模拟情境,甚至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采用不同的材料构建分裂过程模型, 化抽象为形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介绍DNA的分子结构特点时,利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加深印象;又如DNA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微观、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利用多媒体视频进行动画演示,则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并在观察和思维活动中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探究。

三、指导学习方法,提高自主探索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作为引导者的教师不能只以传授知识为己任,学生有了自主探索的欲望和空间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更要不失时机地指导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收集,学会合作,学会操作,学会思考……,形成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水平。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疑问;直观;故事

课堂导入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小学阶段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强烈探索欲的心理特点,设计新颖独特的导入方式,打造一个充满魅力和吸引力的知识城堡。下面,笔者就结合自身经验,对语文课堂导入技巧的具体方法阐述一些个人的意见。

一、疑问式导入――激活学生学习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我们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征,在导入环节向学生提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使学生将学习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我们所提的问题上来,从而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为教学主题的顺利揭示与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做好铺垫。

例如,以《小鸭子回家》这篇课文为例,在导入环节,我这样对学生说道:“同学们,你们有迷路的经历吗?迷路时你们心里会想些什么?最后又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成功到达目的地?”“有,有一次我自己去奶奶家就迷路了,幸好在路上碰到了奶奶的邻居,才成功到了奶奶家。”“有一次我去妈妈单位找妈妈,结果迷路了,我记得妈妈电话,就在路上借了一位好心阿姨的手机,这才成功找到了妈妈。”……“看来你们都很聪明。有这样一只小鸭子,有一天它去森林里玩耍,不小心迷了路?那么,它最后回到家了吗?还有,在路上它碰到了蜜蜂、萤火虫和月亮,它们又都对小鸭子说了些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对这些问题一探究竟。”这样,我在导入环节通过结合课本内容向学生提出富有悬念性的问题,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吸引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文本内容阅读中并对问题答案进行探究。

二、直观式导入――增强语文教学直观性,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总是对于具有直观性特征的形象可感的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热情。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环节,我们就可以通过采取现代信息技术展现图文声并茂的图片、录像或者插图、模型等来使语文教学直观性得以增强,从而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感官,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例如,以《瀑布》这篇课文为例,一上课,我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现了几张瀑布图片,并播放了一段瀑布的动态视频,于是,那飞流直下、声如奔雷、澎湃咆哮的瀑布便栩栩如生出现在了学生面前,学生也被眼前巨柱擎天、直插苍穹瀑布的壮观景象所震撼,嘴里不时发出了各种惊叹声……这样,我通过在导入环节为学生呈现直观图片和动态视频,增强了语文教学的直观性,深深吸引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在学习这首文情兼美、生动活泼的诗时,学生就能入情入境,继而深刻感悟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之情。

三、故事导入――营造趣味性教学情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一些故事性话题有着浓厚的兴趣,每次听故事时他们总是精神专注、高度投入。鉴于学生的这一性格特征,我们就可以在导入环节为学生讲述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小故事,营造一种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情景,从而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也能深刻感受到语文课程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称象》这篇课文时,一上课,我就为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曹操和一群官员围着一头大象,议论如何才能知道这头大象的重量,官员们纷纷献策,但没有一个办法是可行的。这时,曹操七岁的儿子曹冲说他有一个办法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并将自己的办法说给大家听,大家都为之震惊,最后,曹操让人按照曹冲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故事讲述完毕,我继续说道:“那么,曹冲想出的称大象体重的办法是什么?你们想知道吗?”“想!”学生大声回答道,“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称象》。”这样,我通过在导入环节为学生讲述小故事并提出问题,营造了一种趣味性的教学情景,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全身心投入。

综上所述,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要性不容小觑,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十分注重导入环节的设计,要依据文本内容特点和学生兴趣爱好进行科学合理的导入,从而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教学效果,进而促使小学语文课堂在良好导入带动下获取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诗歌教学;品读;诗歌知识;学为中心

调查发现,学生认为诗歌难懂,不喜欢,甚至根本不感兴趣,除了课堂学习的几首诗外,几乎没读过其他的诗歌作品。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诗歌也被公认为教学难度较大的一种文体。让学生亲近现代诗歌,让教师重拾现代诗歌教学的信心,是现代诗歌教学急需重视的问题。

一、引导学生丰富新诗知识,让读诗不再是畏途

要使学生阅读和鉴赏新诗的能力获得真正的提高,就必须千方百计从质和量上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1.挖掘现代诗歌的形象美――意象

诗歌是一种含蓄的艺术,它是用形象来思维,来反映诗人眼中和心中的世界。一首诗歌最易感知的东西是诗歌的情感,而情感是靠诗歌的意象来体现的,是带有诗人主观色彩的物象。

抒情诗《星星变奏曲》以“星星”为主要意象,赋予星星以丰富的内涵,“星星”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寄托了诗人在现实中执着追求的理想。另外,还用“夜、冰雪”等意象来象征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整首诗的诗意含蓄朦胧、意境优美,如果学生能捕捉到意象,自然也就领会了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与抒发的思想感情相融合的艺术境界。因此在教学中重视探讨“星星”的意义,也就探讨了诗歌的主题,教学难点会迎刃而解。

为了引出意象这一知识,导入时教师出示了古诗中经常出现的形象(蜡烛、夕阳、月亮、杨柳、流水、落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联想和感受。基于阅读经验,这些事物都是有共识的,学生很快说出了这样的精彩句子:夕阳的光辉灿烂,让人联想到李商隐的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心中有无限的惆怅……从感性到理性,由此引出意象的概念,从而教给学生读诗的一种基本方法:借助意象,体会作者的情感。这种通过创设新旧知识迁移的教学思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导入,教给学生欣赏现代诗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投入学习中。

2.挖掘现代诗歌的语言美――通感

诗歌首先是一种语言的艺术。现代诗歌的语言常常会突破现有的语法规范,创设出新颖别致的表达方式。要挖掘现代诗歌的语言美,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领悟诗歌语言的深层含义,理解语言背后融入的作者情怀和观念。现代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大大拓展了诗歌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师生多元化的解读。

在品读“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时,学生对闪闪烁烁这个词的使用产生了疑问,这样一个用来描述视觉效果的词,现在却用来描述声音,似乎不妥。通过品读设计:“ 的声音从远方传来。”展开讨论。在生生、师生对话之后得出,这是一种新的修辞――通感。声音一会儿入耳一会儿消失的感觉与视觉上“闪闪烁烁”的感觉是相通的。用形容视觉的词语来表现听觉,以视觉感来突出对声音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真切感觉,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习得了一种诗歌解读的重要知识――通感。

3.挖掘现代诗歌的意蕴美――意境

现代诗歌不仅为学生的感官提供了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且还通过形象,表达出一种更深沉、更丰厚的意蕴。在诗歌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透过这一系列的形象,联想和想象,体验感悟其中的哲理意蕴,使现代诗歌因其富有深层次的意蕴而体现出更高层次的审美内涵与价值。

《星星变奏曲》第一节通过对星星、蜜蜂、萤火虫、鸟、白丁香的描绘,给我们展现了一个诗意、温暖、光明、充满希望的世界,第二节诗,诗人的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意象的选择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冰雪、僵硬的土地、旗子、火、瘦小的星,那种僵硬、寒冷、孤寂、苦闷的情境形象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在朗读第二节诗歌,教师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让你给这节诗歌配乐的话,你们觉得哪种或几种乐器配乐会更适合呢?有学生回答,前面用大提琴,低沉,能传达诗人在黑暗环境中低落、痛苦,后半部分用大鼓,能传达诗人自己幻化为星星照亮大地的决心。也有学生选择二胡,因为二胡凄美的音调跟诗歌的情境相匹配……通过配乐器,学生更直观地与意象接近,能更真切感受到作者创设的情境。

4.挖掘现代诗歌的结构美――变奏

现代诗歌的结构常常是诗人心理结构的外在表现和直接反映,是诗歌内在意蕴的外在表现形式,对于情感的表达同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现代诗歌教学中进行诗歌的结构分析也是审美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星星变奏曲》引入了一种音乐术语――变奏,这首诗的上下两节,共同以“星星”为主要意象,来表现追求光明的主题,并且结构对称,基本句式、修辞手法和一些用语也是相同或近似的,因而具有同样的韵律。但诗的下一节与上一节相比,情境、意味发生变化并形成强烈对照,基本句式和一些用语也有所变异。这种情形就如同音乐,既保持原有的基本轮廓而又以变化的面貌出现,使上、下两节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所以,诗题叫《星星变奏曲》,可谓名副其实。

多媒体出示:

如果…… 如果……

谁不愿意…… 谁还需要……

谁不愿意…… 谁还会……

谁不喜欢…… 谁愿意……

谁不喜欢…… 谁愿意……

直观的结构,再借助前面品读时随机生成的板书,学生很快能理解诗歌的情感在发生变化,“变奏”的概念,学生很快就理解了。

关于这首诗,还必须了解朦胧诗以及朦胧诗人的相关背景知识――十年。此外,还要了解作家的写作风格,朗读的方法、技巧、形式等知识,这些都会对学生准确解读诗歌起到很大的帮助。《星星变奏曲》是初中阶段遇到的第一首朦胧诗,习得这些知识,就是给了学生一把打开朦胧诗大门的钥匙。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越丰富,发现新概念、新思想的机会越多。

二、摆正教师的位子,让教学不再畏难

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不是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的,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为重要,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只有激活了学生与生俱来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表现欲,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在教学《星星变奏曲》之前,我们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学情调查,根据学生的问题,帮助老师找准教学的切入点,突破教什么的难题。我们设计了这样五个问题:

1.你喜欢现代诗歌吗?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你都知道哪些现代诗歌?(作品、作者)

课内:_____

课外:____

3.你知道诗歌的意象是什么吗?

4.给《星星变奏曲》中的重点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àn)( )动 (jiāng)( )硬

凝( )望 安慰( )

静mì( ) 憧憬( )( )

字词方面,你还有哪些疑问:( )

5.初读《星星变奏曲》,你对这篇诗歌有哪些疑问(语句、题目、主旨、结构等等)

我的疑问有:( )

这五个问题,帮助我们了解了学生的学情,形成了教案,根据学生的需要设计的教案,让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有的放矢,而学生对于自己实实在在的困惑,当然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参与热情自然高涨,教、学都不再是畏途。

在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老师只提供相应的工具,让学生自己在比较中形成正确认识。比如,我们在教学《星星变奏曲》第二节诗时,有一个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乐器配乐的环节,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设计的。不同的乐器在表情达意上有很大的不同,学生在选择过程中就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在诗歌教学中,更需注重学生的自身体验。我们在观课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个别老师出于预先的教学设计,在学生课堂发言时很难真正听进去学生的话,有些老师会简单地重复学生的话,有些老师甚至会着急地打断学生,使劲把学生往自己预设的答案上拉拢,非要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不可。其实课堂的最后,可以留下多种不同的看法和观点,这是诗歌教学不同于其他课型的一点,也是基于诗歌本身特点决定的。你在抱怨学生不能理解诗句,想拉也拉动学生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这是你自己造成的恶果。假如你能静下心来,耐心地聆听孩子们真实的体验,会有意外的惊喜等着你。

当然,当学生的体验达不到理解的层面时,老师也要适时地“引导”,所谓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所不为”,也要“有所为”。曾经听过某位老师执教《我爱这土地》,他在指导上就出现了一个大失误,在学生多次反复朗读诗句都没法到位的情况下,老师并没有给予适时的示范指导,他可能在为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师何时出现才是合适的。这位老师的朗读基本功是非常好的,在示范指导上肯定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听的老师都在替他着急。这就是典型的老师“不作为”,使学生的朗读水平没有办法得到提升,从而影响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解读。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确立,是对教师教学诗歌畏难情绪的对症之药,有药到病除的功效。

教给学生读诗的方法,培养他们对文字的感受能力,让他们学会自己去发现诗的意境美、形式美、节奏美,让他们学会用心去感悟美、创造美,让学生在课堂中去体验真善美的境界,让现代诗歌教学成为学生的审美体验过程,这样,现代诗教学才能真正地实现其应有的价值。行在路上,我探寻的脚步永不停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