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03-25 18:44: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芦花荡教学设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芦花荡教学设计

篇1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兴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082-01

苏霍姆林斯基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直接动力。在语文教学中,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没有“兴趣”作保障,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笔者在语文教学中采用了以下策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自主探究、参与合作等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

一、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以教学内容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才能营造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因此,老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如在《芦花荡》一文教学中,在让学生感知课文后,我进行了以下教学设计

在感知课文内容后提问:《芦花荡》中,老头子最后将两个女孩送走时他说些什么?老头子的性格会因这一次失误(女孩受伤),而产生变化吗?然后将学生分成四人组,进行合作探究。在小组探究过程中,兴趣浓厚、气氛活跃。这种教学设计,给了学生选择内容的空间,给学生合作的空间,给了学生发言的空间,因而激发了学生兴趣,不但营造了良好课堂气氛,而且突破了教学难点,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收到了极好的学习效果。

二、借助多媒体,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在辅助教学的活动中,通过图像、声音、动画、游戏等形式,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新鲜的视听感受,对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学生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景,必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学《芦花荡》一文时,先播放《小兵张嘎》片尾曲 ,旁白:同学们,刚才大家听到的插曲是出自哪部电视剧?(学生回答)故事中小主人公主要活动的地点在哪里?(学生回答)配以旁白:白洋淀里淀水浩渺,苇田无边,水道纵横,足有两三千条,极为壮观,是旅游爱好者观光游玩的一大景点。可就在60年前,这里曾是抗战大舞台,演绎过无数个英雄传奇,今天我们就顺着孙犁的《芦花荡》去结识一位老当益壮、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传奇英雄。再呈现课题:《芦花荡》。最后播放配乐配画面范读课文等,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新鲜的视听感受。

三、设置悬念,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听教师讲,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被动地接受。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四、以游戏活动,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篇2

一、自主学习阶段

教师是设计者。彼得・克莱恩认为:最佳的学习方法是先做后辨认,或是一边做一边辨认。只有学习而没有参与其中的和没有实际演练的对象,是无济于事的,也是不合理的。教师的教学设计一定要合乎生活实际,更要合乎人的认知的规律。比如学生对于“桌子”这一物体的认知,不是教师刻意教会学生认识的,而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不断感受认知的结果。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学生很可能会把板凳叫桌子,而把小一点的桌子叫板凳。很显然,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不要特意拔高学习难度,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应当把精力放在设计“先做后学”“先会后学”的过程上。也只有这样,学生对“桌子”的认识才能从表象达到理性的认识。前置性学习研究的设计要做到简单、低入、根本、开放。“简单”就是重视基础,重视最基本的技能和基本知识;“低入”,就是门槛要低,重心要低,步子要小,学生要能够得着,学得懂。“根本”是核心、精髓,即抓住知识主线,找准教学重点和难点。“开放”就是老师不要过多地预设,使学生在个性化的发展路径中展现才能。

学生是研究者。对学生的尊重,是生本教育的本质和基本原则,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能切实考虑学生自觉参与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在成功时获得快乐,在学习中获得充实感,在不断实现自我时生发出积极上进,不断进取的欲望。学生在“渔”中获得的经验和能力必将受益终生。

如:学习《芦花荡》的设计,学生能很容易找出正面描写老英雄的语段,但对侧面描写未必能顺利找到,教师若能在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叙写“一场精彩的篮球赛”作文片段,就一定会使学生得到启发,不仅能找到文中的侧面描写语段,而且认识到侧面描写往往能起到正面描写所达不到的描写效果。这就抓住了问题实质和根本,进而达到“培根”“壮根”的目的,扩大了学生视野,拓展了学生思维。

二、合作探究阶段

学生是合作者。学生来自不同家庭,生活环境亦不同,有着不同的阅历,不同的个性,对课文内容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因此,小组合作探究既可以加深和完善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又可以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生在自读课文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问题交给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后,共同解疑,教师深入其中,参与讨论,作必要的引导,使生本课堂彰显生生互动,组间互动,班内互动,师生互动的活力。

教师是巡视员、组织者。巡视员的职责就是更多地观察、倾听、准确搜集信息,把握学情,了解过程。新的课程标准倡导重视教学过程,即教师把重点放在过程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注重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发展。教学中,教师要把真正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看看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灵活安排每一个学习环节,组织课堂步骤,通过不断调整教学过程,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来。

三、展示交流阶段

学生是主演,教师是导演。学生负责主持,每组推荐一名学生上台展示,引出问题。开戏就要让学生们“交上火”,主讲次序以举手先后决定,主讲人对此问题的看法做讲解或陈述后,大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深化认识,经一番争执、辩解后,问题得到解决。学生展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梳理要点:让小组互相出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与另一组PK,胜者积1分,败者积-1分。这样,学生兴趣高涨了,激情飞扬,效果肯定好得多。

错误交流。出现错误的问题,分析原因,讲给大家听,对解决问题的途径、采取的有效举措一一陈述,供大家借鉴、参考。

质疑解惑。在学生自学中,还有不能解决的问题、疑难、困惑,可以表述出来,有不同的观点或疑问也可展示。学生在质疑解惑中增进情感交流,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学生变成了真正的主人,课堂因学生的参与而充实,因学生的互动而精彩,也因学生的成功而丰富。

四、评价反馈阶段

教师是组织者,学生是参与者。经过前三个环节后,为了保证实效,要不失时机的及时评价和反馈,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一名学生代表上台展示,总结发言,掌握其学习程度。与此同时对存在问题要一语道破,不遮不掩,指出错误之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展示同种类型的问题予以巩固练习。

篇3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教学策略 洞悉学情 活化方法 质效双升

教师要把握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针对学生不同的学情,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情相吻合,对教学的内因和外因进行有机调控,通过创新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发挥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能力素质,提高教学效率。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际进行初步探讨,与同仁商榷。

一、把握学情,因势利导,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信息源。课堂教学实施的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结果。教师要了解掌握学生的语文基础、感知能力、努力程度和提升空间等学情,以及学生对创新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活跃教学过程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从促进教学效率提高和学生成长进步出发,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学习探究、成长进步的需求,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成长进步的舞台,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乐园。笔者多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注重在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情境上下工夫,求实效,引导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滋生语文学习情感,引导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境中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在衔接生活、联系实际中检验所学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思维能力,让学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提高语文教学成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如笔者教学《芦花荡》一课时,由于这篇课文情节比较简单,引导学生在讨论法、问答法、点拨法、比较法“四法”并举的互动过程中,分析文中人物形象,感知文中景随情移的写作手法。一方面,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引导学生把自己置身于课文的情景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学习主人翁优秀的意志品格。另一方面,以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剖析主人翁的品质,让学生研究作者的写作方法与写作特点,学会方法,掌握特点。在笔者的引导、点拨下,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充分了解、掌握了文中景随情移的写作手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

二、活化方法,优化过程,采用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

活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技能,学到有价值的语文。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教师要有选择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更能满足学生成长进步的需求,满足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因此,教师要通过现代媒介学习新型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教学理论,并在实践中加以利用和推广,成为学生最亲近的良师益友,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殿堂。如,笔者在教学《故乡》一课时,一方面以学习描写人物外貌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外貌,引导学生开展肖像描写训练。另一方面以学习对比手法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和景物的几组对比描写,进行解读分析,这一双管齐下的方法,使学生耳目一新,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教学成效,实现了教学目标。教师要根据课文教学的不同特点、不同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皇帝的新装》、《变色龙》等一些故事性强、通俗易懂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采取表演法、故事法,在对话和表演中再现人物的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在教学《被压扁的沙子》、《奇妙的克隆》等科普性较强、学生一时难以理解的文章时,笔者让学生认真阅读,应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运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补充,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由于有了自主学习的基础,学生在教堂上就会有针对性、选择性地听讲,提问,对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一听而过,对没有掌握的内容就会刨根问底,互动交流,提高教学效率,这样不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联系实际,注重学法,实现质效双升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