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外活动记录范文

时间:2023-04-07 03:51: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语文课外活动记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语文课外活动记录

篇1

一、开展兴趣活动

学生在活动中会展现和选择自己的兴趣所在,由于受到课堂限制,在课堂上无法培养自己的兴趣,教师可以成立兴趣小组,让兴趣相同的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和沟通,分享彼此经验和感悟。学生之间的经验分享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积累兴趣的同时,激感共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得到提升,对终身学习和学习意识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课外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供机会,为学生提供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实践和探索,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自己的兴趣,为语文课堂顺利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组织语文竞赛活动,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开展语文课外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开设的所有课外活动均要与课堂教学内容和进度相符。组织开展语文竞赛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爱玩的天性;而且可以激起学生好胜心,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更是对现有语文知识学习的检验。例如,朗读竞赛、默写竞赛、成语接龙等等。在传统的默写中加人竞赛的元素,有效改善以往单纯默写的枯燥,激发学生不服输的斗志,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竞赛结束后,如果教师发现班上学生普遍存在基础不牢的现象,就必须组织进行单元复习,以更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开展成语接龙活动时,教师可将班级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每组以上一组成语的最后一个字,作为新成语的第一字,依次进行,并以最后得分评出优胜组。通过这样的课外活动形式,在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独立活动有机结合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最主要的特征,是实践性与自主性,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独立活动为主。但这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放弃组织指导的责任。教师是教育者,学生在校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外活动也不例外。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独立自主发挥创造力,也正是教师对课外活动精心设计、组织和指导的结果。因此,一方面教师要充分认识语文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不同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能动性,给学生以更多的独立选择、独立组织和独立参与活动的自由,以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与特长;另一方面,教师又要通过精心计划、周密安排,檠生自主活动创造条件,并在活动中随时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提示活动方法,纠正活动偏差,帮助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真正发挥教师在语文课外活动中的参谋、顾问和指导者的作用。

四、紧扣校园文化生活设计活动

小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是丰富精彩的,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文化氛围,在这一环境中得到熏陶、得到成长?教师需要对课外活动进行精心的设计。例如,编辑文学小报、学习小报是近年来在小学课外活动中运用较多的形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或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从小报内容的选择、主题的确定、框架的安排及美术排版等都让学生自主进行,还要在班级进行评比活动,配合学校整体文化氛围在橱窗中进行优秀作品的展览。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课余有更充实的内容,为了出一张精品小报,他们广泛搜集资料,充分借鉴一些优秀的习作,融入自己的创新思维,结合学习生活进行有效的研究,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既充满童趣又美观大方,让学生的业余生活变得更具有文化气息。

五、要不断总结开展课外活动的经验

篇2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开展这些活动,要做许多细致的工作。

一、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指导方法

语文课外写作、听说活动指导的方法要根据具体内容而定。一般指导的方法如下:

1.认真制订计划。应写明每项活动的目的、内容要求、时间和负责人等。有些活动可列入班级工作计划中。

2.建立组织。首先应调动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爱好,让学生自愿参加各种组织活动。其次要选拔有特长有能力的学生成为骨干,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3.深入进行临场指导。要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具体、个别的临场指导,如范读、范写、范讲、范演等。

4.做好总结评比工作。每次大的活动和每学期结束,要做好总结评比工作,及时表彰,积累经验,展示成果,表彰先进,鼓励后进。

二、具体活动内容和形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上的各种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充实了学生的头脑,这无疑会对学生知识的增长、智力的开发、身心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开展课外活动,不断提高课外活动的质量,正确处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显得更为重要。

(一)以指导写作为主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1.观察日记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写观察日记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知识、积累材料、发展智力、陶冶情操,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写观察日记要确定观察的重点,全面了解事物在不同阶段或时段中变化发展的情况,要有计划有重点地观察,做到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录,逐步养成观察生活、写观察日记的良好习惯。

2.课外练笔课外练笔是指导学生树立正确观点的有效途径。小学生思维幼稚,尚未成熟,认识生活欠全面。在鼓励学生大胆练笔的同时,应积极引导教育学生正确分析评价各种生活现象。练笔内容主要是“写日记”“写一般书信”“做读书笔记”等。指导练笔的方法为可通过优秀练笔进行正面诱导。每学期或每周规定篇数和字数,并作为作文教学的部分成绩计入成绩表。

3.写作竞赛写作竞赛包括书法竞赛和写作竞赛。开展这两项活动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书写能力和写作水平,可以使其中的佼佼者脱颖而出,发现和培养语文尖子。参赛者往往面广人多,兴趣盎然,效果良好。各级语文教研机构,语文报刊等组织的竞赛活动,语文教师有责任积极组织学生认真参加。

指导写作竞赛,要在抓好平时训练基础上进行,并在竞赛活动的推动下促进平时的写作训练,要及时表彰优胜者,展览他们的作品,可以汇编成册,并将最佳作品推荐发表,以资鼓励。

(二)以听说为主的活动内容和形式

1.朗诵会朗诵是将作者静态的书面文字转变为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朗诵内容可以从书刊上选择,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撰写。所以,举办朗诵会能全面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和表演才能。朗诵形式有独诵、对诵、集体诵,还有配乐朗诵、化装朗诵等。

2.演说会演说是就某一问题表达自己的意见或阐述某一事理的语言艺术边沿形式。演说活动能发展智力,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发动群众的社会活动能力。演说会的形式有专题演说,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即兴演说,如当场出题或看图象再演说等。指导演说时,要激发学生强烈的发表欲,引导学生用普通话讲,要学会停顿,随时与听众交流思想,做到边说、边交流、边调整。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能力水平,应降低要求,激发兴趣。

3.故事会故事会是学生喜爱的活动,尤其是小学生。它可以训练口头叙述、描写、抒情的多种方式的表达能力,使学生受到人物思想的熏陶,提高课外阅读能力。故事内容要具有生动性、趣味性、教育性,可以选讲古今中外的故事,要重视选讲富于时代气息的现代故事。可以层层选拔,举行“故事大王”等竞赛,做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素养;教学实践

高中语文在高中的学科中是一个文学系的学科,语文这门学科自身就包含人文精神,有着其他学科不具备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学生升入高中后这期间是他们一生中培养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良好的价值观能使人面对生活、社会、面对人生和在于他人的相处时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高中语文科目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现状

1.高中教学看重考试,轻人文培养

在现在社会的大环境下,各种工作、升职都以文凭和考试来判断,这就造成学生想要有好的出路都要考试考得好,老师教学的好坏也与教出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来判定。这样的大环境下,就造成老师为了教学成绩而忽略对学生人文理念的培养,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听话的学生只知道埋头苦学,成为书呆子。不听话的学生,心理逆反不爱学习,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可能会危害他人、社会、更是耽误了他自己。心灵的成长是每个学生必备的,这样的教学无法培养出全面的人才,忽略学生心智的成长。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更是会让语文教学失去它真正的职责与意义。

2.语文科目的课外活动

高中生学业比较紧张,但还是有一些课外活动的,大多数是体育或美术之类的,古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语文科目中实践活动也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每个人的成长都是要自己亲身面对的,语文中的课外活动对于提升学生自身人文素养具有非常好的意义。但是许多高中学校中可能就没有语文课外活动,没有亲身体验的经历,没有面临对是非的判断,学生在高中时期心灵是没有成长的。

二、高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方法

1.把语文的内涵重视起来

语文科目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天然的优势,语文科目有着各类先进文化的典故,有着十分强大的感染力。高中学生在学习语文中那些包含人文修养的课件中时,十分有利于建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念,教师应该重视人文修养的重要性,注重自身的人文修养,结合课件内容去感染学生,让学生有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人文修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正真的成长。

2.重视课外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怎么把学到的东西正真的运用,就需要去亲身实践,参加语文课外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更深刻的去理解课件的含义,发现其中所含的道理,使自己的心灵受到感染和成长,多组织一些课外活动,比如辩论赛、朗读大赛,在辩论赛中能使学生用心去发现辩论内容的真正含义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其正确价值观。朗读大赛中,想要把朗读内容阅读的声情并茂,就要深刻理解课件所包含的人文气息,而理解这些人文气息,自身就会受的感染,逐渐自身的文学修养也会提高。

3.创造人文氛围,使学生充分感受人文情怀

在教学中创造具有人文素养的教学环境,我让学生时刻能感受到人文气息。教师在讲不同的课件时,都要准备好与文化信息相对应的备案,让每一节课程都充满人文气息,在课堂上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讲解,让学生真正的领会到所包含的意思。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思考。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要让学生参与到所学内容中去,比如在讲到《雷雨》时,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各自讨论书中的人物比如、周萍等人物。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当时社会的现状以及各类人物的遭遇,让学生各自发表各组讨论的意见,教师对各组讨论的结果一一评价,最后做出总结,让学生真正懂的其中的文学气息。

4.多样化的人文资源,扩大语文科目教育空间

人要活到老,要学到老,学习不仅仅是在教室中,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处处是学习的地方,要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中存在的人文气息,去到什么地方旅游,要留意那里的名胜古迹,从中会发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学到新知识要分享,分享也会收获快乐,同时也会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教室里教师要适当给学生讲一些有寓意的故事,比如非洲鬣狗是非常残忍的捕食者,但为了小鬣狗能安全的长大,不辞辛苦、任劳任怨,在小鬣狗的生命遇到狮子威胁的时候,为了保护小鬣狗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在学习这篇文章时,会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对生命的顽强不屈敬畏,使学生学会敬爱生命,热爱自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结语

语文科目自身所包含的文学特性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文素养中有着天然的优势,但现在的教育现状下,语文科目作用没有完整体现,学生没有得到全面的成长。为了更好的体现语文课目的作用,教师应该注重课件的人文信息,提升教师自身的整体人文素养,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为提升语文科目真正的育人之能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桑金宏.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J].现代教育,2015,Z2:114.

篇4

1、班级总目标:激发全班同学对诵读和持续默读的兴趣,能够坚持参与班级阅读活动,养成初步的阅读习惯,具备基本的朗读、诵读和阅读能力,努力实现创建“书香班级”的目标。

2、教师个人目标:每天坚持对班级的晨诵、持续默读等活动进行指导,每天坚持利用语文课的时间为全班同学朗读儿童小说或其它儿童文学作品等,每周拿出一节语文课作为阅读指导课。此外,定期向全班同学推荐优秀的读物,并根据同学的要求为他们作个性化推荐或指导。

3、同学个人目标:跟全班同学一起,每天坚持晨诵和中午的持续默读,坚持认真倾听老师每天课内朗读的内容,坚持每天在家大声读课文并挤出一些时间读课外书,坚持每天记录自己的阅读情况,认真书写《阅读记录》。如果有条件,尽量每周去书店读一次书。

二、活动口号

我们是快乐的读书人!

三、主要活动措施

1、晨诵。

时间:周一到周五早上7:45—8:00。

内容:童谣、名言名句、名家诗歌经典、儿童诗、韵文等。(每周学习四至五个内容。)

要求及注意事项:

按时参加。尽量不迟到,遇到特殊情况应提前向老师请假。值日的同学要注意提前到校打扫卫生,尽量在打预备之前回教室参加晨诵。

认真参与。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诵读每天的新内容,注意学会生字、读准字音,掌握好节奏,读出一定的感情。诵读过程中要专心,要多练读,争取能够背诵当天学习的内容,即使不能背诵也要达到熟读的程度。

及时复习。每学完一个新内容,一定要利用课间、课外活动和放学后在家的闲暇时间,进行复习巩固。

检查与评价:

老师根据全班同学的情况,每周至少安排一次晨诵效果检查。对检查中表现优异的同学予以表扬,并授予“晨诵之星”称号;对表现不好的同学,则告知其改进的办法,力争早日达到班级平均水平。

2、午读

时间:周一至周五14:05—14:20。

内容:自己喜欢的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期刊、报纸均可。鼓励读儿童文学、儿童小说、科普读物、经典名著以及优秀的漫画书,反对读内容不健康、印刷质量低劣的书。

要求及注意事项:

按时参加。(要求与晨诵相同)

提前准备。每天午读开始前,要把当天要读的书准备好,老师宣布开始后,应立即进入阅读状态。

管好自己。阅读期间,应尽量避免发出任何响动,以免影响别人。要管好自己的手和嘴,不做小动作、不随意跟别人说话,有事可以举手示意老师。午读过程中,不允许随意走动,不可以和同学交换书籍。

学会阅读。注意学习阅读的方法,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和科学的读书方法,练习默读的技巧,不断提高阅读速度、理解水平。鼓励在阅读的同时,画出好词好句,标出不理解的地方,阅读结束后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各自读书的感受,并对不理解的问题进行讨论。

做好记录。坚持每天把自己的阅读情况记在统一的记录本上,以便老师和家长检查监督。

评价办法:

定期评选“班级阅读天使”,采取一定形式予以奖励。

3、课内朗读:

利用每天的语文课朗读优秀童书,本学期准备读三本书:《亲爱的汉修先生》《小飞侠彼得潘》《吹小号的天鹅》。如果还有时间,可根据情况再选择其他书籍。

4、读书课:

每周上一节读书课。本学期读书课内容以“绘本导读”为主,主要目的是培养全班同学的阅读兴趣,同时也通过绘本阅读陶冶性情、领悟做人做事的道理。

5、好书漂流:

篇5

关键词:大学语文;传统文化;文化素养

2012年正式提出“中国梦”,作为中华民族伟大的理想和信念。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路线之一就是“弘扬中华文化,实现中国梦”。作为民办职业高校教授大学语文的教师,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得不思考职业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该走向何方,肩负起什么样的责任。孔子文化学院院长杨朝明提出:“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是普及提高传统文化的很好手段,学生要读懂原典,更要从中领悟传统文化,当下最重要的是要认真考虑高校大学语文课的功能与定位。大学语文包含大学生应掌握的语言与文学,还承载着中国文化。高校不应仅是开设相关课程而已,不应仅停留在‘语文’的表层上,而应展现中国文化的风采与魅力。”这段话给予我很大的启示,经过深思熟虑,站在职业院校的广阔天地中,倡导:重建大学语文新平台,弘扬中华文化大智慧。现将思考的成果详细进行阐释。

一、编写符合职业院校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融入大量传统文化内容

目前学语文教材中,传统的诗词歌赋往往占据大量篇幅,学生通过语文课程掌握最多的是文学,除此以外则知之甚少。造成这种结果,因在于人们对“大学语文”的含义十分模糊。

先提出第一个问题:什么是“语文”?叶圣陶先生的解释道:“是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书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个回答只说明了“语”的含义,并没有解释“文”。“语”即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文”的含义十分复杂。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文,错画也,象交文。”而且中国古人将“文”等同于“纹”,与人对自己的修饰有关。张岱年将“文”的含义引申为三层:第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第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第三,在前面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看来“文”就交织在人们生活中,表达、装饰并提升人类。因此“语文”是借助语言承载的表达、装饰并提升人类的各种文物典籍、古典艺术、礼乐制度、人为修养、美善德行等。古典文学只是其中之一。

第二问题:什么是“大学”?大学在我们的观念中就是高等学府,毕业后就走入职业生涯。我以为“大学语文”中的大学既具有这个含义,同时更应该传承古人对“大学”的解释。曾子在《大学》首句就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这里的“大学”指的是大的学问,大的学问,要彰显美德,最终达到最高的善。最高的善在曾子看来就是平天下。

总之,语文”必须以彰显美德,天下太平为宗旨,选取用语言文字记录的传统内容,涉及哲学、历史、文学、政治、军事、医学等方面,表现出人类对自己思想、情感的装饰,以及对自我终极生命的探求。

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

有一部好教材,没有好老师,只能是徒然。教授大学语文的教师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素养极为重要,缺乏这种素养讲解中会对文章理解不透,不能深入浅出,更不能将中国传统的观念阐释明白,达不到授业解惑。提出两点可行的措施:

首先,加强大学语文教师文化素养的培训

高等职业院校教授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大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尽管对传统文化内容有所了解,但缺乏广泛和深入的探究,所以需要单位提供良好的机会,加强培训力度,并且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理清培训程序,以及每个阶段培训的内容和要达到的目标。当然传统文化素养不是通过一个短期的培训就能够实现,是一个潜移默化,逐渐深入的过程。但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让教师明确传统文化的本质和核心,由此展开的理解和讲解才不会是个人的随意曲解,以至于谬以千里。

其次,大学语文教师应广泛涉猎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

大学语文教师不一定要成为传统文化方面的学者,但必须在这方面有丰富的学识,因此必须利用业余时间广泛涉猎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提高教学水平,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至于曲意逢迎他人的观点。优秀的书籍往往是专家们伟大思想的结晶,常常与伟大思想碰撞,必然能够进一步提高大学语文教师在传统文化方面的素养。

三、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丰富的课外活动

大学语文教学一直以来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随着多媒体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可视性和形象化,的确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但依然没有离开课堂这个狭小的范围。因此我们提出走出课堂,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才能够真正让传统文化的精神深入学生内心。

首先,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是诵读的最佳读物,绝对不能通过默读以及阅读其他人解释的作品来理解,只能选择诵读。诵读过程是一个练气的过程,熟练之后,气自然顺畅,对诵读者的身心都有极好的影响,况且多读则其义自现,自然而然提高了学生对传统书籍的理解。

其次,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竞赛

中华传统文化中也包含丰富的知识内容,这些基本的知识需要学生了解、熟悉并掌握,就需要通过开展知识竞赛活动,促进学生积累知识方面的兴趣,使学生明白,除了现代都市化的、网络的知识外,还有很多充满文化内涵的知识符号。

最后,定期参观承载传统文化的古代遗迹

每个职业院校可以根据所在地区保存的古代遗迹,定期组织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学习。古代遗迹往往是对古代社会现象,发展水平,人类文化的具体表征,通过它们,可以让学生更形象、具体了解文化是怎样与具体实物相结合,从而对传统文化的观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探讨,我们深信,如果每个高等职业院校带着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崇敬,加强对大学语文课程的高度重视,努力组织教师编写符合自己学院学生需要的大学语文教材,不断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一定能够将大学语文课程变为弘扬中华文化的新平台。

参考文献:

[1]杨朝明.大学语文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衡水学院学报[J].2012.12第6期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篇6

论文摘要:诸多调查显示,初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量和阅读时间与语文教育目标相距甚远。时间管理不善是导致初中生课外阅读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指导学生进行时间管理的策略是:增强时间意识,制仃一份详细而可行的阅读计划;将计划付诸行动,引导反思与总结。

    《教育大辞典》指明,语文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一种,它相对于课堂阅读而言,是指学生课外通过阅读书报、影视、网络等进行学习的方式。课外阅读具有课堂教学和学科活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它能扩大、巩固和加深课内所学知识,增强求知欲望,丰富精神生活,培养高尚情操,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多处对课外阅读要求作过描述:“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初中三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但目前诸多调查显示,初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量和阅读时间与语文教育目标相距甚远。天津教科院的调查显示:(1)年级越高,课外阅读量越少,小学生喜欢课外1阅读的占45.5%,初中生占27.7%,高中生占17.7%,有8.2%的中小学生处于基本不阅读课外书的状态;(2)课外阅读量普遍不足,有80%的学生每个月课外阅读数量不超过2本书;(3)普遍对阅读二三十万字以上的大部头文学作品感到十分吃力,感觉费劲、费时,有的情节描写还看不懂,所以很少有人去看。陶本一、曹建召的全国初中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显示:由于受学习压力、家庭作业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三地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差异并不明显。每周阅读1至2个小时的学生,河北有40%,宁夏有34%,上海有44% o《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生课外阅读量为:三年时间读260万字,每学期是40万字,每天的阅读量应是2300字,这得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每周的阅读时间必须保证3个小时以上才能完成阅读任务。2007年《广州日报》对广州市的6所中学进行了学生阅读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有74.5%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不可取代,但在现实中只有7.6%的学生每夭阅读课外书时间“至少1小时”;77.8%的学生“想阅读,但时间都被功课挤满”。

    时间管理不善是导致初中生课外阅读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所谓时间管理,就是指合理安排和规划阅读时间,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阅读效益。笔者的做法与经验是:增强时间意识,制订一份详细而可行的阅读计划,将计划付诸行动,引导反思与总结。

    一、“只要你愿挤.时间总还是有的”—增强时间意识

    “我们每天上课、做作业、预习复习都来不及,哪里有时间去阅读课外书”,这是许多学生的心声。由于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作用,现在的学生主要把时间与精力集中在与考试直接相关的课程教材和教辅材料上。学生的“正业”就是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课后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阅读课外书,开展与课外阅读的活动,不但没有时间去做,而且被看成是“不务正业”,会冲击正常的学科学习。在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高度认识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引经据典、讲故事、说道理等方式将重视课外阅读的种子植入学生心中。然后,引导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任务中想方设法每天抽一定的时间来阅读。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让学生懂得课外阅读不是没有时间,关键是你肯不肯去挤。

    二、“预则立,不预则废”—制订一份详细而可行的阅读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订计划是课外阅读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时间管理“10/90”定律告诉我们:若你在事前花10%的时间做规划,工作开始后就可节省90%的时间。教师指导初由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提高阅读效果,首先要指导学生制订课外阅读计划。教师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从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初中生的实际需要、接受能力、欣赏水平、兴趣爱好和年龄特征等因素,紧密配合课内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统筹安排,制定一份详细具体、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这份计划可以包括阅读目标、阅读书目、进度安排、阅读地点、阅读方式的选择以及阅读效果的预想等。阅读计划一般在每学年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制订。如某位八年级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计划如下: 

 

    三、“一个行动胜过一千打纲领”—将计划付诸行动

    将计划付诸行动是管理好时间的关键环节。制订了计划,如果不执行,就是一纸空话,正如列宁所说:“一个行动胜过一干打纲领。”许多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不喜欢阅读,相反他们可能有美好的计划,甚至有具体的打算。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如学业的压力、父母的看法、人际关系问题等等,预先的计划渐渐“缩水”了,后来就干脆没了行动。由此看来,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活动,重点在于如何有效监督执行。我的做法是:

    一是指导学生将计划细分为一个个具体的步骤。如上面这位学生的阅读计划比较宏观、笼统,操作性不强,真正实施起来有难度。我指导学生进一步制订出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二是让学生记录下时间。即每次阅读开始和结束时要求学生在课本适当地方分别写下具体时间,如12点30分、12点48分。让学生通过前后对照,清楚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三是指导学生适当做笔记。“不动笔墨不看书”,事先教给学生做笔记的方法,让他在阅读时在书本上划画符号,做做批注,写写看法。这不仅有助于积累知识、促进思考、提升能力,也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高自我监督教育能力的方法。四是让学生请他人(老师、同学或家长)帮忙监督提醒。

篇7

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随着学科知识的要求、能力的不断提高,就会出现了一部分“学困生”。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主要障碍。因此做好学困生的转化,是每位教师和家长都关注的问题。更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困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

学习落后的学生主要是对学习缺乏兴趣,不愿动脑,害怕困难,从而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在日常学习中,不能太苛求,关键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也就是要对他们提出难度低一点,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问题,使他们也能体会到战胜困难获取成功的喜悦。课堂上时刻注意学困生的“动向”,关心他们的一举一动。多创造机会让学困生表现,让他们多动脑、多动口,体验到语文学习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使他们爱上语文课、喜欢上语文课。并及时的表扬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价值,继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二是要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要经常组织他们阅读课外优秀读物,培养读书的兴趣,组织他们参加有益的兴趣活动,使学困生生在活动中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体验自身的价值,调动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一些语文学困生非常喜欢看课外书。可以抓住他们的这一爱好,积极利用,使他们学语文。多找一些课外书或是在图书馆里借课外书(农村的孩子条件不好,家里很少有藏书,也很少有学生买课外书看,所以他们看的课外书质量和城里的孩子没法比)书籍的性质是积极向上的,也是他们看得懂、喜欢看的,这样不仅能拓宽他们的眼界、知识面,还可以趁此机会要求他们写写读后感、评价人物、写写心得等。让他们意识到学习语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意识到语文学科是其他一切学科的基础。学好语文很重要。

三是要常抓不懈,学困生学习底子薄,非一朝一夕就能提高,而其身上的毛病会时常重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持之以恒,花大功夫。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优生的优势,利用“一帮一”或“几帮一”帮助学困生在学习上能取得较大的进步。安排特殊座位,以优带差,向学困生介绍学习方法、学习经验、学习小窍门等。同时教师要加强辅导,一有时间,就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有时可以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午休时间,课外活动堂等,找学困生谈谈心,询问当天的课堂知识掌握的情况,并且可以个别进行辅导。

四是多奖少罚,灵活采用奖惩机制,对学困生的点滴进步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适当的奖励,并鼓励其再接再厉,继续进取。要让学困生经常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价值,被别人肯定的好心情。对他们的小缺点,及时与学困生的家长取得联系,并希望和要求对学生的错误可以忽略不计,或者进行诚恳的说服教育,而不进行严厉的批评和苛责。学困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我们老师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千万不要吝惜“好话”,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使学困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

五是加强与家长和学校的联合交流,家长与学校一道解决他们的学习问题。及时了解学困生的学习、生活、思想上的波动情况。经常、定期家访,适时给家长一些情报,让孩子在家里能得到表扬和肯定,以促进其转化。

此外,还可以深入了解分析,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只有掌握了学困生的具体详细材料,才能对他们的教育有的放矢。要广泛、深入、细致了解学困生,用动态的眼光去看待他们,不能局限于班级,要把了解的范围拓宽到家庭和社会;要了解他们的过去和现在,判断他们发展的动向;要了解他们的优点、长处和缺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转化方案,并做好转化记录,建立学困生成长档案,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措施,对转化中的成功做法应及时总结。

篇8

为了强化学生语言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校与2008年3月积极申报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协调发展》的课题研究。依对该课题工作的时间和探索,学校形成了以课题研究为龙头的教育、教研体系。现在广大实验教师正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此次课题研究中。现将我校的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课题组确立了具体的研究目标:

激发学生主动阅读,自主积累语言的兴趣,培养学生语言积累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由在阅读中不会积累语言过度到能积累有价值的语言,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自主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文献资料法。搜索有关语感培养和加强语言积累的文献资料,通过复印、做文摘卡片、专题索引、读书笔记、存光盘等方法处理、归类相关信息,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案例研究法。整理和提炼比较科学的、富有成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通过有效的校本教研,形成典型的研究个案。

实践反思法。

针对课题研究中不断生成的一些新的问题,通过集体备课,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形成新的研究目标,并付之于行动,以提高研究的价值。

经验总结法。对在时间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二、精心安排

为了充分利用激发学生阅读积累的兴趣,课题组要求广大实验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内外资源,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生活中的语文材料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走进充满人文气息的语言积累环境中。

提供充足的读书时间。学校规定每周有三个早自习为晨读,学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或段篇领悟、诵读。每周五安排一节读书交流会,学生可以谈体会,做交流。每天学生在家阅读要保证30分钟。

合理利用图书资源。我校有较为丰富的图书,课题组规定每周利用两次课外活动课,对学生开放图书室,学生可以自由借阅,并规定学随时摘记好的词句段篇,每月进行一次图书交流活动。

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学生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精彩段篇都要分门别类编辑成册,装进自己的成长记录袋里。各班定期评出优秀生。

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实验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定期收听、收看远程教育录像课以及名师名家的观摩课,拓展学生视野,扩大积累范围。

强化写。学校要求参加课题实验的学生每人要有一个“日记本”,要随时摘记好的词句段篇,或记下自己的读书心得或描写身边的人、事、物。学校每月对学生的日记做一次全校规模的展评。

三、研究成果

篇9

月8日--9日,市教育局组织专班,通过听、看、查、访等方式,对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进行了专项检查。从检查情况看,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基本上能执行规范办学行为的有关规定,但仍存在许多不规范的问题。为从根本上全面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推动学校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推动学校创建特色打造品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现将有关学校不规范的办学行为通报如下:

一、课程、课时设置问题

(一)课表执行管理不严格。课表上编排的学科与实际所上的课不一致,且教导室没有调课记录,如顾家店中学检查时八(1)班第三节体育课在上物理。中学、雅畈小学、雅畈中学、小学、老周场小学班务日志记录与课表安排有出入或是记录不齐全。

(二)小学科、活动课课时被挤占、被挪用。如学校、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每周只开了2节课,实验中学、中学九年级音乐课或美术课未上,刘巷中学、一中、沈家店小学、小学、小学、同意小学、小学等学校课表中的部分“地方课”、“综合实践活动课”未上,小学、小学、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地方课设置不符合设置规定。董市一中、紫荆岭学校、中学、小学、小学、泰州小学等学校的活动课分课表、专题教育内容安排表不详细,且任课教师多为语数外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课、地方课、校本课和课外活动的教学难以落实。

(三)课程表编排不规范、不科学。一是将综合实践活动课、地方课、校本课和课外活动的具体内容直接纳入学校总课表中,而不是另外在总课表下去编制,总课表中出现诸如京剧、写字、信息技术、专题研究、专题教育等名称。二是忽视学生身心活动规律,把活动课安排在上午第二节,语数外学科排在下午,如蒋家冲小学下午第三节排有语文课。另外,课表中出现一名教师同时在两个班上课的情况,如顾家店中学。

二、作息时间问题

(一)少数学校就餐时间安排过短,不能保证学生就餐需要。中学、中学、小学、实验中学、学校等不同程度存在这一问题。

(二)晚自习没有执行市教育局的规定。大多数小学没有落实晚自习安排一节活动课的规定,而是两节均为自习课,如同意小学、泰州小学、金龙寺小学、青龙山小学、勤丰小学、小学、小学、雅畈小学、蒋家冲小学;部分初中学校晚自习超时,如学校、中学、百里洲中学住宿学生有三节晚自习或是时间过长。蒋家冲小学一、二年级布置了家庭作业。

(三)部分学校安排了中自习。如刘巷中学中午给学生布置明确的学科学习任务,班主任负责维持秩序。中学也存在中午自习的情况。顾家店中学周日下午2:20学生到校自习,教师负责管理。

三、考试管理问题

考试管理方面,部分学校不能严格落实市教育局文件要求,如学校、刘巷中学、顾家店中学、一中、小学有月考,中学、同意小学有单元考试,泰州小学、董市小学、小学、关庙山小学、金龙寺小学、小学、小学、蒋家冲小学、雅畈小学、小学有期中考试。董市一中、雅畈中学、小学、蒋家冲小学考试后对学生进行了排名。

四、教学组织问题

一是有分重点班的现象,如董市二中、紫荆岭学校九年级班级间学生人数、成绩和行为习惯存在明显差异。二是部分学校存在班额偏大的情况,如小学、小学、小学个别班级人数多,教室显得较拥挤。

五、学生用书管理问题

部分学校没有严格执行“两不准”,如中学、中学学生自购的资料,有的班几乎达到人手一册;紫荆岭学校、雅畈中学、董市小学、小学、平湖小学、董市二中、小学、蒋家冲小学、雅畈中学、小学等学校有规定目录以外的教辅资料进校园问题。

六、教师行为问题

主要存在家庭作业只布置不检查、不讲评的问题。检查中,还发现教师室内上课学生室外站的现象;访谈中,反映有教师为学生代购资料、学生找老师补课的现象。

以上问题的存在,学校校长负有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在此,市教育局对上述学校予以通报批评,责成前面点名的学校于月28日前上交整改方案,加强整改,一周后上交书面整改情况报告,市教育局再予复查,根据此次违规和整改情况按《办学行为日常管理评价细则》予以扣分,并作处罚。此次没有检查或检查没有被点名的学校,要对照办学行为规范要求,认真自查,自觉整改。

篇10

一、美文美段,边听边想,听记课文内容

我们正在使用的语文教材,可谓篇篇经典,许多都是传世之作,文中当然不乏华词丽句,平时教学中或利用录音朗读、或是教师范读,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一些美文美段,声情并茂地读上一把,同时让同学们合上课本,按照要求,集中注意边听边想象有关内容,如《小巷深处》那让我们落泪的真情;《乡愁》中那幽远绵长痛彻肺腑的思念;《春》中那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图画,《济南的冬天》中那旖旎迷人的风光;《三峡》中那大气磅礴的山水;《树林和草原》中散发出的大自然芬芳的气息……而后让同学们利用课文回答有关问题或复述有关内容,要尽可能具体、准确地运用原文中的字、词、语句,以此来检验同学们的听记能力,这样在享受听觉盛宴的同时又得到了情感的陶冶,还锻炼了听记能力,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呢?

二、三分钟的演讲,你讲我听,听记演讲内容

语文课前我都安排三分钟的演讲,各种奇闻轶事、幽默笑话、生活杂感、历史故事、科学发明都可以做演讲的内容。演讲时,其他同学要集中注意力听,并记下一些关键词,听完后我又给他们两到三分钟的时间,结合各自的简要记录,把听到的演讲梗概当堂写出来,课外,我再去检查他们复写的演讲梗概,根据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加以指导、点拨,一个月后,多数学生都能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普遍产生了“听”的兴趣,增强了“听”的意识,基本上完成了由说、读、写到兼顾“听”的观念转向,课堂上也不再有稀里糊涂的感觉。

三、诗词放送,你读我背,听记诗词名句

活动课上,我会有意识地组织一些诗词名句大放送活动,教师朗诵或请学生朗诵自己搜集的经典诗词,还可以放录音,要求学生听并试着记住一些内容,再看学生能够背出其中哪些诗句,同学们似乎也乐此不疲,每堂课前,都会在“文学大观园”里流连忘返,撷英咀华,为的是课上能让同学们饱嚼自己准备的“诗词大餐”,因而就有了与苏轼赏完《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景致后还可以与孟浩然一起《宿建德江》;和岑参在大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之后还可以去看柳宗元一人在《江雪》中泛舟垂钓;同李白在《蜀道难》中历险之后,还可以和王维一齐去《观猎》;和余光中一起在《乡愁》中表达思念之后,还可以同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演绎心情……;当诸多“美味佳肴”摆在面前,他们哪还有心思旁骛其余呢?通过这个活动既提高了同学们的文学修养又进行了听话训练,难怪此风一开,叫好之声便不绝于耳。

四、天天播报,听听写写,听记节目内容

电台、电视台,每天都要播放大量的新闻稿件和各种科教节目,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等诸多方面,我会不失时机的结合当前形势指定重点内容,要学生收听、收看一些新闻和科教类节目,如《新闻联播》《晚间新闻》《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百家讲坛》《探索・发现》《动物世界》等,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所听所看,写一些短小文章,在活动课时向同学们及时播报,因为是针对某条新闻或是某档感兴趣的节目写听(观)后感,有感而发,字数上不做要求,时间根据各自的情况而定,方便操作,所以同学们也不觉得是负担,反而能促使他们将听、说、读、写结合起来,为以后写作积累素材,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以听促写就渐渐成了学生一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写作文也不再叫苦连天了。

五、经典大片,看看演演,听记影视剧对白

影视剧中有一类根据典范性、权威性的名著改编的作品,如中国的四大名著、钱钟书的《围城》、鲁迅的《阿Q正传》、巴金的《家》,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英国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英国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罗米欧与朱丽叶》、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这些作品都以其高超的语言艺术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征服了世界观众。 在课外活动时,我就试着向同学们推荐这类影片。要他们在观看的同时特别关注影片中人物的经典对白并尝试记下来。观看以后,我就要求他们尝试着进行角色扮演,同学们对此也兴趣盎然,曾有学生因为演得逼真而荣获“阿Q”的称号,一同学因把“简”那大段的对白:“你为什么要跟我讲这些!她跟你与我无关!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感情吗?我也会的,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一定使你难于离开我! 就象现在我难于离开你!上帝没有这样!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经过坟墓,将同样站在上帝面前!”惟妙惟肖地演绎了出来而获“超女”殊荣,他们在角色扮演中表现出的才情和听记能力让我暗暗叹服,可见以演促听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六、小品、相声, 秀上一段,听记幽默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