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四个字的成语范文
时间:2023-04-09 17:36: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非四个字的成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如“功败垂成”出自晋阳之战,“完璧归赵”出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破釜沉舟”出于《史记·项羽本纪》,“草木皆兵”出于《晋书·苻坚载记》,“一箭双雕”出于《北史·长孙晟传》,“口蜜腹剑”出于《唐书·李林甫传》,都是历史上的故事。
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鹬蚌相争”出于《燕策》,“画蛇添足”出于《齐策》,“刻舟求剑”出于《吕氏春秋·察今》,“自相矛盾”出于《韩非子·难势》,都是古代的寓言。
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如“有条不紊”取自《尚书·盘庚》“若纲在纲,有条而不紊”,“举一反三”取自《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痛心疾首”取自《左传》成公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分庭抗礼”取自《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未尝不分庭抗礼”,“奴颜婢膝”取自晋代葛洪《抱朴子·交际》“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胸有成竹”取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如“忧心忡忡”出自《诗经·召南·草虫》,“外强中干”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以逸待劳”出自《孙子·军争》,“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萍水相逢”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牢不可破”出自唐代韩愈《平淮西碑》。“吴下阿蒙”出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四字习语
在人民口里常说的一些四字习用语也可以归入成语里来,如“咬文嚼字”、“拖泥带水”、“阳奉阴违”、“不三不四”、“心直口快”之类,与成语的结构相同。
格式
不是四字的较少,还有三字成语,五字成语,六字成语等,一直到十三字,如“五十步笑百步”、“欲速则不达”、“醉翁之意不在酒”。
成语一般所以用四个字,这与汉语本身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有关系。
组成
绝大部分是由一般概念的固定词组成,例如“空中楼阁”、“鼎鼎大名”、“青出于蓝”、“有声有色”、“欢天喜地”等都是四字成语。
少于四字的成语,如“敲门砖”、“莫须有”、“想当然”之类。
多于四个字的如“桃李满天下”、“真金不怕火炼”、“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之类,在成语中都占绝对少数。
篇2
1、不是。采花大盗是四字词语,四字词语是由四个字组成的常用词。四字词语是指广义的概念,包括成语和非成语,也叫固定词组或自由词组。
2、在最开始的时候采花大盗并不是对女性实施强制性性行为的意思,最开始只是纯粹的偷盗花草之类的盗贼。古代称未出嫁的女子为黄花闺女,而一些变态又喜欢染指这类女子,所以慢慢的采花大盗就引申到现在犯。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1、挥霍无度:意即动作敏捷,引伸为用钱没有节制。
2、挥斥八极:形容人的气概非凡,能力巨大。
3、挥日阳戈:指犹言挥戈反日。挥舞兵器,赶回太阳。形容力挽危局。
4、挥沐吐餐:指礼贤下士。
5、挥汗如雨:形容劳累或热得出汗多。
篇4
论文摘要:汉语成语足汉语词汇系统的特殊部分。中国文化在成语的生成和使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语修辞现象即根源于中国文化。本文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心理、审美情趣以及汉语与汉字的特点等多角度探讨了成语、修辞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不少成语是语言中的活化石,它们大都来源于古代,贯用于古今,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汉语成语数量大、内容丰富、使用普遍,反映了汉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时,成语的产生与使用也是汉族人民修辞活动的一部分。本文试图从文化背景角度对成语与修辞作些探讨。
1成语与修辞密切相关
成语与修辞密切相关,有三层含义:
1.1成语是修辞活动的产物
《周易》说:“修辞立其诚”。修辞立其诚,主要体现在语言交际双方要有“合作精神”。语言交际双方都有双向沟通情感和信息的良好愿望,组织或调整自己的话语,把交际活动进行下去。这就要求语言表达要有表现力和说服力。于是人们常常采用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即修辞技巧的运用。这些修辞技巧有的十分精妙准确,为后代人们一再模仿沿用,久而久之,就出现一批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词组或句子。成语就是其中沿用至今、具有特殊含义的固定词组。
1.2运用成语本身就是一种修辞现象
人们在进行语言交际时,为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常常选用一些富于表现力的句式或语言材料。成语是一种既富于表现力又简洁通用的“语言材料”,所以被人们普遍使用。因此,从广义上说,“运用成语”也是一种修辞方式。
1.3成语是多种修辞方式运用的成果
成语的生成、构造或使用牵涉到许多修辞方式,系统研究成语,可以发现许多修辞方式的影子。例如,如鱼得水(比喻),移风易俗(对偶),国破家亡(互文),磨刀霍霍(摹状),白山黑水(借代),而立之年(割裂),千钧一发(夸张),阮囊羞涩(用典),老死沟壑(委婉),瓜字初分(隐语),逃(桃)之夭夭(双关),关门大吉(反语)。
研究修辞方式在成语中的运用,可以“窥一斑而知全豹”,了解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2成语修辞的文化机制
2.1务实精神与具象思维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发达,铸定了中国文化具体务实的传统。章太炎所说的“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稼,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验”较准确地刻画了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重实际而默玄想”的民族性格}z}。这也影到了中国人的说话方式,简洁具体,有理有据。这个“理据”往往指的是生活事实的验证和古圣先贤的经典论述。
这种具象思维,使人们在言语活动中,遇到稍微抽象的东西,就把它具体化。汉语成语多用比喻、摹状,就是这种具体化的反映。“危如累卵”(比喻)让人头脑中浮现出“许多鸡蛋垒在一块儿,随时可能崩塌”的画面。“磨刀霍霍”(摹状)使人仿佛看到奋力磨刀的样子,听到磨刀的声音。
这种具象思维,也使人们想把自己的论述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中国人素来“崇古”,古圣先贤的语言、古人的事迹,都被时间赋予了经典的地位。于是人们说话作文,总喜欢引经据典。许多成语既是人们引经据典的成果,也是后人经常引用的“经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阮囊羞涩”(古人事迹)。
2.2喜新求异、含蓄委婉的文化心理
古人在具体务实的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又有追求遣词造句的新颖奇特的心理。韩愈在《答李诩书》中提出“惟陈言之务去”,主张语言运用力求独创、新颖。可见,喜新求异是汉语修辞活动的一个传统文化心理。另一方面,中国人以含而不露为美,喜欢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两方面都要求语言交际时“换一种说法”。古代的文人雅士,说话作文时追求“雅言”、“美辞”,创造出许多打破常规的表达方式,促使一些修辞方式的产生和推广。我们可以在许多成语中看到这些修辞方式的运用。
例如,说“贫困、没钱”平淡无奇,就用典故“阮囊羞涩”(用典);用“白山黑水”代“东北”,用“苍山洱海”代“云南”(借代);截取孔子的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中的“而立”、“不惑”造出成语“而立之年”、“年届不惑”等(割裂);“瓜字初分”旧指女子十六岁,就是拆“瓜”为“二”“八”、蕴“二八一十六”之意(隐语)。儒家文化讲“礼”,“尊人抑己”,许多成语都有这种色彩。如“客人来了”,说“大驾光临”,自家因此“蓬草增辉”。“自己死了”谦称“老死沟壑,’(委婉)。另外中国人也不乏幽默的细胞,“逃跑”说成“逃(桃)之夭夭”;“不得不关门停业”说成“关门大吉”(反语)。夸张修辞格直接创造了非现实的诡异画面,如“气吞山河”、“天翻地覆”。
2.3均衡对称的审美情趣
均衡是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汉族人民修辞活动中的一种审美情趣。中国传统思维有一种朴素的辩证观,即以二元对待的观点来看待、分析事物,重视事物的关联、对立及其变化。故在语言表达时,常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词表达相同、相反或相关的意思。成语中运用对偶、互文、双关、借代,就是这种均衡对称的审美情趣的体现。成语内部语素对偶、互文,前后对照,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成语字面意思与实际意思,通过双关、借代巧妙联系,有虚实映衬之美。
汉语成语多采用“四字格”,就是因为“四字格”四个字两两相对,完全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
2.4汉语与汉字的结构特点
汉字是表意文字体系。汉字形音义的特点是成语修辞的基础。方块汉字,有立体感;字字分写,形式整齐;元音辅音相间,音节分明、洪亮,有节奏感,容易形成“四字一组”的成语。四个字两两相对,非常适合对偶、互文。汉语中同音词大量存在,有利于构造谐音双关。汉字字字分写,可以随意截取,重新组合,适合用典、借代、割裂等辞格的运用。汉字形体由有意义的部件“拼装”而成,可以通过“析字”构造隐语。
篇5
关键词:兴趣;想象力;文学水平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又传承着5000年以来的悠久文明,而文言文化更是璀璨夺目,特别是成语这一中国语言艺术的瑰宝更能让我们对中国的文字文化心悦诚服,所以教授学生学习成语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教学生成语更能让人体会到其中的巨大好处。
一、成语可激发学生的巨大兴趣
成语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与巨大的文化,它们结构严谨、言简意赅,通常四个字就可以表达出完整的意思,这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引发他们巨大的兴趣,进而完成教学任务。
二、成语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一般的成语都是由一些故事引经据典而来的,或者是历史事实,或者是人文典故,所以要讲解成语都会涉略到一些故事,在这过程中需要学生对教师讲解的故事进行了解,而在理解的过程中又会自然而然地锻炼到学生的想象力,因为他们需要在脑海里形成概念,之后区分,然后理解,这是一个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是给予与消化相结合的产物,而激发想象力则是对学生思维附带的一种益处,所以这种一举两得的行为一定要在教学中推广。
三、成语可以使课堂更为活跃
成语多出自典故与故事,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还不是很大,童心还是非常重的,这一阶段的孩子很难集中注意力,尤其是在课堂上,要想抓住他们的神经不使用一些方法是无法做到的,教授成语就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讲授成语的过程中可以运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表达,学生一听故事,注意力肯定会集中起来的,例如,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等,都能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并且在讲解完后还可以让学生对不懂的地方进行提问,巩固已学会的部分,这样就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提问,教师回答,课堂就会出现互动,学生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四、成语可以使学生文学水平提高
篇6
但或许是由于我自己渐渐能够听懂中文的原因,各种会议上我时常会听到翻译的种种不妥之处- - -大意虽然是传达了,但其背后所隐藏的“潜含义”却常常没有传达出来。
我个人的感觉是,和中国人打交道不多的日本人,如果配一个普通的口译,一般只有70%的意思可以正确传达。日语里有很多独特的措辞方式,特别是“委婉用语”和“谦逊用语”,如果没有一定高度的翻译能力,是很难准确传达出其中的微妙之处的。
举一些例子说明。
“この?はなかなか?まないので、お互い隔靴 痒の感がありますな(此事完全没有进展,彼此的谈论有些隔靴搔痒之感)。”
“そういう風なやり方は、我が社では御法度なんです(这种办事方法在我们公司是被禁止的)。”
“そうですね、時節柄そういうイベントはやめておいた方がいいと思いますが(嗯……鉴于目前形势,我觉得这种活动还是暂停为好)。”
我要求公司的翻译不查字典通过直觉翻译。她听到“隔靴搔痒”的发音时完全摸不着头脑,但看见这四个字就立刻明白了,因为在中国也有一个同字同意的四字成语。
“御法度”她翻译成了“教条”,就是译反了。“教条”在汉语中的意思是过于死板的规定,而日语中“御法度”的意思则是“职场规范性”,是所有人都要遵守的规定,比较正面,没有贬义。
最后的“ 時節柄”的翻译也很令我意外- - -这是日本人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的助理凭直觉译成了“关键的时刻”,虽然大体过得去,但完全没有明确表达出“看周围气氛采取行动”的独特含义。
事实上,日本人在与中国人讲话时,特别倾向于使用复杂的语句。确切地说更喜欢用“由来于中国的词语”,如四字成语、谚语等。
日本人为何要这样做呢?原因应该是和中国人交谈时总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总是想突出中日共享同一种文化的这一事实。其实这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尊重。
篇7
要是王朔撞上了韩乔生,会是什么样子呢?
韩乔生:您最近真是来者不善罢甘休,一路刀砍斧劈头盖脸,像赵子龙七进七出污泥而不染。
王朔:这算什么呀,哥们不过是小试牛,我要是拿出真本事,他们还不全军覆。
韩乔生:有人说你疯了,还说你病得不轻于鸿毛。
王朔:我装疯卖就可以把他们丫的搞定,到底是谁病入膏了?
韩乔生:可是大家对您颇有微词不达意。
王朔:我是流氓我怕谁,我不学无,我醉生梦,我无可救,我胡言乱。
韩乔生:可是有人说你炒作,说你绑架媒体无完肤。
王朔:我就炒作了,我就是让他们看看什么叫货真价的炒作,我明修栈,暗渡陈,声东击,得陇望,兵不厌,瞒天过,你瞧瞧他们丫的炒作,故弄玄,低三下,黔驴技,卑鄙无。
韩乔生:那您真是炒作专家长里短。
王朔:我这刚略施小,他们就一塌糊了。所以他们嫉贤妒,对我恶语相。
韩乔生:木秀于林志玲,风必催芝华士,众口铄金喜善,积毁销骨肉皮,枪打出头鸟儿问答,出头的椽子先烂醉如泥。
王朔:他们就是想看我丑态百,那我就顺水推,你看他们开始如坐针,忍无可,自卫还了吧。
韩乔生:这叫置之死地而后快乐大本营。
王朔:我就讨厌这帮人动不动就同仇敌,千军万我都见过了,还怕他们这帮乌合之。
韩乔生:那是,您所向披靡靡之音。
王朔:其实我慈眉善,心地善,助人为,行侠仗,我都占全了。
那是相当的经典
“7号球员夏普分球,传给了9号队员,9号队员也叫夏普,他们可能是兄弟。
在足坛活跃着很多兄弟,比如荷兰的德波尔兄弟,爱尔兰的基恩兄弟。好球,这个球传给10号传得非常好。
咦,10号怎么也叫夏普。可能是这样的,外国球员印在球衣上的只是姓,这些球员都姓夏普,就像韩国有很多球员都姓朴,漂亮。
篇8
关键词:识字;兴趣;有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285-01
课标指出低年级“应着力培养孩子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而低年级学生在观察方面的精准性较低,随着识字量的增加,记忆生字的为难情绪愈发高涨。以鄂教版为例,学生在一学年200多课时内要会认484个字,会写332个字,合计掌握816个字。这么多汉字,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记得住、记得牢呢?作为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教学,就能大大减少错别字的出现,为以后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 教学时,我将它们按照“侧重记字形”和“侧重记字义”两个方面进行了大致分类,指导学生识字。
1、借助图画法。象形字在汉字体系中占了很到的比例,许多简单的字,例如“鸟”、 “山”、 “火”、 “飞”等汉字出现时,教师将其简笔画出来,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些生字。
2、儿歌归类法。低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用夸张的方式,赋予汉字笔画以生命,把他们变活,再辅以顺口溜帮助,识记生字就变得简单多了。比如一年级,教“我”字时,教师把它编成“一点一横手臂长,竖钩和提往上扬,斜钩长长太霸道,撇不服来阻挡,各个笔画不相让,急得我汗水撒头上。”这首儿歌将识记和书写规律融合在一起,生动有趣,对学生的帮助非常大,学生记得特别牢。
3、动作演绎法。例如在《我给奶奶送阳光》中记忆 “兜”和“包”字,教师做动作,学生体会;例如数笔画识记“后”字时,我们联系体育学科,第一撇是“踢腿运动”,第二撇是“稍息”,再辅以动作表演,学生便心领神会、记忆犹新。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还学会了“看”“打”“踢”“吃”“跑”等汉字。
4、偏旁对比法。多个字形相近的字联系起来,分析字与字之间的细微不同之外,在对比中区分字形,巩固识字质量。例如学习 “瓣”、“辩”、“辫”、“辨”这四个字,如果独立来记,字形不仅繁而且几个字学生又常记混。如果把部首拿出来,解释字义,这样整个字就化繁为简,用起来便不会出错。
5、偏旁归纳法。汉字的偏旁具有表意的功能,例如语文乐园中学了“门”字框的字,就可以让学生找出学过的带“门”字框的字,如“闭、问、闲、间、闹、闷、阔、闻、闪”等等,再辅助一些儿歌:口进门,勤发问;心进门,胸口闷;马进门,到处闯;市进门,真热闹……等儿歌,这样,以相同的偏旁为工具,来同时学习或复习一组生字,就大大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提高了学生识字的质量。
6、想象记忆法。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变成具体的形象,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例如学习汉字“瓜”和“爪”时,我引导学生想象“瓜”子里面的比划就是西瓜里头的瓜籽,而“爪”很尖锐,里面空空的。再例如,在学习“泼”与“波”这两个易被学生记混的字时,我这样引导学生: “泼”,当你洗头“发”之后,要把“水”泼掉,这就是泼水的“泼”;“波”,当一个“皮”球掉到“水”里之后,便会形成一圈圈的波纹,这就是“波”。
篇9
新春佳节不仅搅动着中国人心头那股浓浓的亲情与乡愁,也带动许多国家进入中国的“春节时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欢乐春节”盛装巡游把秧歌、武术等中国节目搬上了街头;在美国芝加哥术博物馆,鸡年主题展览为参观者奉上了精美藏品和京剧表演;在泰国曼谷,诗琳通公主自己亲手绘制的红色吉祥鸡和富贵牡丹图,并用泰语写下了“中国新年快乐”……如今,农历新年不再只是中国的节日,更成为了世界范围的一种文化现象,“中国福”贴遍世界,“中国红”映照全球,中国文化正健步走向世界。
【多维解读】
1.只有是民族的,才会是世界的
就像许许多多年轻人喜欢过圣诞节一样,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热衷过中国春节。一个国家的传统节日往往与本民族的风俗息息相关,寄寓着这个民族深厚的情感和愿望,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按理说,这类节日具有较强的“地域色彩”,难以得到世界上各个民族的“普遍接受”。可事实并非如此,那些越是民族特色鲜明的东西,偏偏越容易引起其他民族的关注,甚至被别的民族所接纳。就像圣诞节、春节、情人节等节日已有发展成全球性节日的趋势。其实,“是民族的,亦是世界的”更表现在艺术上,看看今天活跃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银幕上、荧屏上的五彩缤纷的艺术形式,谁敢说都是本民族原创的东西?
2.当国力渐强,自会赢得欣赏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爱屋及乌”。对春节的接受,不能不说其中多多少少包含着世界对中国的欣赏。中国从昔日的“东亚病夫”“一穷二白”“东方睡狮”发展到今天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成为了在经济、文化、科技诸方面具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国家。中国的迅猛发展、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升,自然会引来“外人”歆羡的目光。在如此背景下,我们的文化必然会赢得世界的关注和欣赏,就像“圣诞节”的流行与西方世界的强大实力密切相关一样。落后就要挨打,同样,当国力渐强,自会赢得欣赏!相信,随着中国各种硬实力和软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节日、中华文化定会逐渐走出国门,与世界人民共享!
3.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你我呵护
有句话叫“墙内开花墙外香”,就在我们为外国人参与春节欢庆活动而欣喜、自豪的同时,也都有一个普遍的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年味变淡,可以理解成春节的“游戏设计”急需升级。有人这样归纳春节内容:“一个字,累;两个字,消费;三个字,大聚会;四个字,胡吃海睡。”有人无奈戏言:过年回家就像是缴一次“亲情税”,还一些“亲情债”。因为环保、安全等原因禁放、限放烟花爆竹,原本简单明快的“游戏方式”渐行渐远。当那些“游戏设计”中的仪式意味渐渐褪色,难免会感受到年味的消解、文化的断层。原本有着浓郁文化色彩的节日被剥夺了文化内涵,这样的节日能走多远?
【适用话题】
民族性与世界性;软硬实力的辩证关系;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对传统文化的呵护
篇10
■说明:
横行:
1.“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上句。
2.我国最大的沿边陆路口岸,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腹地。
3.2010年由尔冬升导演的一部动作电影。
4.成语,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
5.国内最负盛名的老药铺,已有300余年的历史。
6.位于美国,是世界第一座国家公园。
7.西汉一位皇太后,“环肥燕瘦”中的燕瘦。
8.全世界最为有名的人物,任何事情都会牵涉在内。
9.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
10.“五经”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
竖行:
一、元朝开国皇帝,成吉思汗之孙。
二、《平凡的世界》作者。
三、电影片名,出自唐末黄巢诗作《不第后赋菊》。
四、旭日阳刚的成名曲。
五、清代历史事件,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
六、《红楼梦》中的别墅。
七、原产于德国的手持式枪械,枪管内的膛线能给子弹一股旋转的力量。
八、《百家姓》的首句。
九、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中的名句。
十、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
幽默吧
抢劫
劫犯抢银行,进门断喝一声:“钱是国家的,命是自己的,把钱交出来!”
瞬间,一切搞定!归途中,一罪犯说:“数数看,咱们抢了多少钱。”
罪犯头子摇摇头说:“不必,晚上看新闻就知道了!”
房租
女朋友可怜巴巴地问男友道:“我们为什么不能住贵一点的房子?”
男友道:“我们马上就要住贵房子了。房东说从明天起给我们加房租。”
一样
甲:“我和丈夫结婚七年了,感情一直像刚结婚的时候那样。”
乙:“可是我昨天还听见你俩在吵架!”
甲:“是的。我们刚结婚的时候就吵架。”
一文不值
甲乙两朋友招来一辆出租车。
甲问:“去中央公园多少钱?”
司机:“十元。”
甲又问:“和朋友一起去呢?”
司机:“十元。”
甲对乙说:“我早就对你说过,你一文不值。”
牙签
丈夫出差前,买了一盆仙人球放在家里。 一个月后回家,发现家里的仙人球突然变大了许多,他觉得很奇怪,就问妻子:“我之前买的那盆仙人球呢?”
妻子回答: “扔了。”
“为什么扔了?”
妻子说:“那盆仙人球没刺了,都被你儿子当牙签用完了。”
扑朔迷离
老师在黑板上写上“扑朔迷离”,然后问学生:“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学生推了一下深度近视眼镜,仔细看了一下黑板上的四个字,可是看了半天也没看清楚,最后无奈地说:“老师,看不清楚。”
老师说:“你说对了!请坐下。”
跟踪
一位堵车长达几小时的朋友终于无法忍受了!他暴跳如雷地打开车门,拉开后备箱,拿出一根长长的木棍。所有的人都吃惊地看着他。
只见他大骂着把地上的一只蜗牛敲得粉碎,一边敲一边骂着:“看你还敢跟踪我!”
近亲禁止结婚
妻子:“我嫁给魔鬼也比嫁给你强。”
丈夫:“这不可能,因为近亲禁止结婚。”
小心有狗
一名顾客走进一家乡间小店,看到玻璃门上贴着一个告示牌,上面写着:“危险!小心有狗!”进去之后,他看到一条懒洋洋的老狗趴在地板上睡觉。“这就是那只危险的狗?”顾客问。“是,就是它。”店主回答。顾客觉得好笑,说:“我觉得这条狗一点都不危险。” 店主解释道:“在我贴告示之前, 总是有人被它绊倒。”
鲜花生气
龙龙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有一天,老师问:“课文上说,蜜蜂给花园增添了生气,这是什么意思?”
龙龙回答说:“蜜蜂偷花粉,花就生气呗!”
同学们听了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