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法范文
时间:2023-03-14 05:07: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医养生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起居有常,动静适宜
药王孙思邈提出“养生之道,常于小劳”、“体欲常劳,劳勿过极”、“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说明要劳逸结合,动静适宜,也就是平时应建立正常的生活作息,养成适时劳动、运动的习惯,这有利于增强抵抗力,远离疾病的威胁。
2、饮食有节,戒除偏食
中医提出“饮食有节,身利而寿命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命损”。明白指出饮食节制与长寿有很重要的关系。因此,平日应该节制饮食,远离肥胖,并且要定时定量,常保肠胃健康。
《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说明饮食内容应多样化,互相搭配,过度偏食对健康无益。如“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酸而皮厚而唇掀”,表示饮食应清淡,不宜太咸、太酸、太辣、太甜。
3、减思虑,免喜怒
情绪过度的起伏尤其影响健康。从中医的角度看,“凡怒念、悲思、恐惧,皆损元气”,“若日逐攘忧烦,神不守舍,则易于衰老”。这说明情绪不能过分喜怒悲哀。不能过分忧愁思虑,否则都容易使人衰老。
4、慎
所谓慎,指应有所节制,不宜过度。古人认为“夫精者,身之本也”,并说若入房过度则伤肾。其意思是指有太多的性生活,会耗掉过多的精力,而让人半百而衰,使生命缩短。
(摘自《健康指南》)
洪昭光谈实用生活保健法
健康意识 健康的钥匙在自己手中。
有病看西医,养生靠中医。若想寿而康,九成靠自己。人这一辈子总免不了有生病的时候,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不适感后,最先的发现者,不是医生,而是我们本人。而且,谁也不可能像自己了解自己那样清楚。比如说,你吃到什么程度算八成饱?你喝了多少酒为适量?你每天要睡多长时间才感觉舒服?你运动量多大合适?这些惟有靠自己在长期的生活中去体验,去总结,去调整,才能恰到好处。
像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并不是文明社会带来的,而是由膳食不合理、吸烟酗酒、运动过少和心理失衡等不文明生活方式造成的。物质本身不会造成疾病,但健康知识贫乏会造成疾病。
饮食知识 什么都吃,适可而止。
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每餐一荤一素一菇。当吃到不觉得饿、但还能吃时,就别吃了,这是七八分饱,适可而止的程度。进餐的程序上提倡饭前喝汤,有利于保持体形苗条。
心理调适 过度心理压力是疾病之源。
不争不恼不怒,爱心宽容大度。人要健康,最为关键的是心理健康,心态好。每个人成长的同时,经历着各种比较,一旦处于劣势,就会产生不平衡感,压力也就陡然而生。欲望永无止境,我们要学会放弃,摆脱心理不平衡,避免过度压力对身心产生损害。
急救常识 突发心血管疾病,急救分秒必争。
应急处理: 不慌张,就地卧倒,有药吃药。
首先不要慌乱,对着患者痛哭或者摇动患者,都是错误的做法。必须让患者就地卧倒,头部后仰,下颌上抬,保持呼吸道通畅。然后给予口服心脏急救药,如救心丸、肠溶阿司匹林等。同时,让周围的人打电话呼叫急救车。必要时,做人工呼吸、心脏按压,或者心肺复苏。
运动方法 利用每个间歇做简单运动。
天天运动一两分钟,就能预防颈椎病。下蹲十几次,深呼吸几次,挺胸,做一些保护关节的动作,要不了一两分钟,就能预防颈椎病。
所有颈椎病都是因为姿势不变,肌肉长时间固定,毛细血管闭塞,造成肌肉、韧带、骨骼的损伤。只要让毛细血管打开,血流改善,酸痛就能缓解。方法是:右手拍左肩,左手拍右肩,一直拍到77次。这个动作,如果是年轻人,从肩胛骨处拍起更好;老年人拍肩部和上臂即可。
许多中青年人深受植物神经紊乱的痛楚,头晕头疼,精神、体力不济,蹲会儿站起身,眼前发黑,有的还摔倒晕倒。还有些人睡不好觉,浑身难受。一个简便的方法,5分钟就能搞定:做深呼吸,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通过深呼吸锻炼横膈,增加氧气供应,改善肠胃功能,保护内脏。还要经常练习下蹲后站起,每回5次至10次。随着变化,有效锻炼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要想锻炼肌肉,学做“燕子飞”。双臂向身体两侧伸开,和地面平行,类似钟表9时15分时针与分针的位置;然后双臂同时向10时10分的位置抬起,再回落。连续做20到30次。另外,踮脚并伸长脖子,保持几秒钟,反复做,肩部、颈部和脚部肌肉都能得到锻炼。
(摘自《新民晚报》)
怎样科学抗衰老
世界抗衰老医学会主席罗博特・高德曼博士指出,尽快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是改善人们健康状态的最根本方法。
1、维生素E抗心梗:维生素E可有效降低心肌梗死和中风的死亡率,特别是对65岁以上妇女。另一项研究发现,服用大剂量维生素E能够降低70%老年痴呆的发病率。
2、三种食品利长寿:
西兰花补脑 2005年,英国伦敦大学证明西兰花能阻止神经传递物质的减少,同时也肯定了西兰花对认知能力的发展很有益处。
面包皮助抗癌 面包皮(以及面包类的食品)被证实有抗癌的作用。因为烘烤的面粉可转化成一种叫做整氨酸的物质,还可以使酶活化,使让人衰老的自由基失去活性。
多吃莓类可益智 莓类食物能减缓或恢复大脑老化,其中,蓝莓、黑莓、草莓和木莓能抵消引起记忆和思维损害的血管损伤。特别是蓝莓,是保护大脑的最佳食品之一。
3、识别冠心病征兆:了解冠心病的征兆非常关键。包括:胸部不适,身体上部其他部位不适,包括双臂、背、颈、额或胃疼痛和不适,出冷汗,恶心或轻度头疼。如果怀疑自己有心肌梗死,立即服用30天的阿司匹林,可降低23%的死亡率。
4、预防前列腺疾病:美国科学家建议补充维生素D可减少前列腺疾病的患病率。男性可以多服用含维生素D的食物和营养,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鸡蛋黄、肝脏、鱼肝油和人造黄油、麦片。
5、乐观的人寿命长:乐观的人心肌梗死、中风或其他心血管病要减少约77%。
6、固定时间深呼吸:每天都要有一段固定的排除干扰的放松时间,缓慢深呼吸,一次10分钟,一日三次。这样你可以内心平静地沉思,你的身心都会健康。
7、增强力量能长寿:力量锻炼对保持体重和改善心血管系统方面很有帮助;力量训练能通过增加肌肉的力量、耐力和骨密度全面改善人体的健康;还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和葡萄糖的代谢作用。
8、降低痴呆风险:芬兰研究显示,每星期至少锻炼2次,并且吃健康食品,能降低老年时患老年痴呆症概率的50%。
9、保持一颗好奇心: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在头脑敏锐的老年人中,90%的人还保持对事物强烈的好奇心和参与新事物的欲望。这说明保持一颗好奇心与保持头脑敏锐之间有着紧密联系。研究也证实,人到了70~80岁时,开始通过活力改善神经功能,包括:阅读、旅行、背诵诗歌、玩牌、填字谜、学习乐器或者上网等,能减缓人体衰老。(摘自《健康时报》)
老人语丝
当世人对你的存在从内心感到钦佩而离不开你时,你的人生价值就获得了社会的承认。
――重庆万州・杨刚
要想拥有必先给予,给予社会和别人愈多,自己得到的也就愈多。
――江西永丰・范琪
篇2
文/龚轩
咳嗽是老人秋冬季的常见病症。对于咳嗽的治疗,有多种方法,仅从腑脏辨证来说,《素问・咳论篇》就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说法。下面就从五脏介绍不同类型咳嗽的自我辨治方法。
肺咳表现为呼吸不畅、喘息、咯血等。治疗时可按压两肘窝外侧,先由轻到重,顺时针揉20圈,速度要慢;再由重到轻,逆时针揉20圈,速度要快。此法每天下午3点左右1次,连续9天,能补肺气、清邪热、理肺络、除肺咳。
心咳表现为一咳嗽就会胸口疼、嗓子疼、咽喉肿、声音嘶哑等。可用五指揪胸口皮肤,先左手,再右手,各揪10次;然后由胸口揪到喉咙,力度适中,重复7次。此法每天中午12点左右做1次,连续2-7天,能调理心肺、祛除邪热、清心止咳。
肝咳表现为咳嗽的时候两胁下疼,腰不能转,一转两胁就开始发胀。可用双手自锁骨下窝开始往下向、两胯外侧捋皮肤,同时逐渐以掌变拳,再反复做,共8回。此法每天早上7点左右做1次,连续3-8天,能疏通肝气、理顺肺气、开郁止咳。
脾咳表现为咳时胁下开始疼痛,隐隐连及肩背,以至于四肢不能动弹,身体活动时就会加剧咳嗽。可取坐位,两手掌从脚踝外侧往上,沿身体外侧至腹部两侧,轻拍腹部两侧,再揉动腹部5周。重复做10回。此法每天早上10点左右做1次,连续5-10天,能健脾和胃、顺气止咳。
肾咳表现为咳嗽时,背部从腰至肩发散性疼痛。膀胱的功能与肾气相关联,故有的老人在咳嗽时还会出现尿失禁。以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从脚尖沿脚跟至两腿外后方,至会阴,肚脐至胸部,缓慢点按,重复6次,力度由轻到重。此法每天睡前1次,连续30天,能助肾气上达咽喉,温肺止咳。
中医饭后养生法
文/康健
食后手摩腹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曾说:“中食后,以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缓缓行。食毕摩腹,能除百病。”食后按摩腹部,既可促进胃肠蠕动和腹腔内血液循环,有益于增强胃肠功能,又可作为一种良性刺激,通过神经传入大脑,有益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调节,起到健身防病的作用。具体做法:以掌心着腹,以肚脐为中心,慢而轻柔地顺时针和逆时针按摩各20圈。
食后慢慢走 《摄养枕中方》记载:“食止行数百步,大益人。”说的是食后缓行,可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胃肠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益于人体健康。但食后不可急步快走,不可进行剧烈运动,不可立即坐下或躺下休息。否则会给健康带来不利。
食后赏音乐 古人说:“食后不可便怒,怒后不可便食。”柔和轻快的音乐,乃至赏心悦目的环境,都可以作为一种良性刺激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与此相反,喧闹嘈杂的声音、强烈激昂的节奏、混乱不堪的环境、污浊难闻的气味,毫无疑问会对情绪和食欲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食后欣赏轻柔明快、美妙动人的乐曲,对人体大有裨益。
食后须漱口 古代医学家张仲景指出:“食毕当漱,令齿不败而口香。”食后漱口,可保持口腔湿润度和清洁,可刺激舌上味蕾,增强味觉功能,还可有效防治口腔及牙齿疾病,保护好口腔和牙齿,有益于增进食欲和帮助消化吸收。
道家养生秘穴阴跷
文/杜晓民
阴跷穴在经脉上是处于重要位置的。它在两阴之间,中医又称会阴穴,丹道修炼中称之为生死根、复命关。因它是任督冲三脉所起之处,此窍一动,三脉皆通。同时它又是奇经八脉的总源。历代修炼家都视此穴为珍宝,自古就有“阴跷一穴秘不宣”的说法。
篇3
【关键词】 《内经》 养生益寿 保护脾胃功能 情志调节 体育运动 内脏功能调摄
《内经》特别重视养生益寿的重要性,它创造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养生益寿理论方法,形成了完整的养生益寿理论体系,对指导临床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人类要保持健康长寿,首先要排除危害人类健康的诸多因素。本文认为以下4种是危害健康的重要因素
1.1 脾肾功能失调
脾肾乃为先后天之本,二者相互依存,维持和补充人体的生命所需物质,以保证生命的延续。脾为后天之本,当饮食无节,暴饮暴食或偏食五味等,则可损伤后天脾胃运化吸收功能,导致气血津液乏源。肾为先天之本,维持着人体生长发育和衰老,故肾脏精气主持着人的生死寿夭。《素问·金匮真言论》指出:“精者,生之本也。”所以当过度,房劳过极,酒醉入房,未成年即为婚等,均可损伐元阳,耗散其精气,导致虚损。
所以,长期违反生活规律的人,则可导致脾肾功能失于调节,则有害于健康,使人出现早衰。
1.2 情志失于调节
人的各种情志活动与机体内部的生理活动是统一的,乃“形神合一”。而情志变化同样可以产生精神异常。《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所以情志失调则有害于健康长寿。
1.3 体育运动减少
古人云:“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够强身健体,提高抗病能力;否则可能导致疾病,同时,运动减少,影响机体新陈代谢,脾胃受损,可伤及形体等,有害于健康。
1.4 禀赋不足
先天禀赋的强弱,直接关系到长寿与早衰,而禀赋强弱的关键又在于先天肾脏精气盛衰,当肾脏精气耗散,可致先天禀赋乏源,出现早衰现象,有害于健康和长寿。故研究养生益寿必须重视先天体质因素对后代机体的影响。
2 关于《内经》中养生益寿理论及方法
2.1 保护脾肾功能
2.1.1 要饮食有节 机体的生长发育,全赖后天脾胃摄取补充营养;《素问·六节脏象论》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阐述了饮食与脾胃和形体关系密切,故要求饮食要有规律,禁辛辣油腻之品,不伤脏腑之气,以保护脾胃之功能,才能延年益寿。
2.1.2 固护肾精 为使肾脏精气不受损耗,必须要保持情志安顺调和,精神内守,要节制,不可过度,酒后不宜;《素问·上古天真论》说:“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乃为半百致衰的一大因素,《景岳全书》说:“过度者多成劳损……设禀赋本薄,而且恣情,再伐后天,则必成虚损,此而伤生……。”告诫人们不可过极,否则不但耗伤先天之精气,而且损伤后天之脾气,对健康极为不利。《养生医疗浅说》认为:“未成年即为婚……损伐元阳……致使精衰气弱神散。”说明早婚育者必伤肾阳,耗散先天之精气,致以早衰也。因此,为使禀赋后代的强健体质,必须积极提倡晚婚晚育,以固先天之元气,肾精之充足,使机体不受损害,有益于延年益寿。
2.2 重视情志调节
养生应以调神为要也,神明方能形安,《灵枢·天年》曰:“失神者亡,得神者昌。”所谓调节情志,主要是对意识思维情绪上的调节。人必须保持志闲少欲,心安才能不惧。作为健康长寿之人,必须要努力保持精神愉快,情绪乐观,认真按照养生之法调节充实自己的精神所需,增强自身心理社会适应能力,这样才能安度天年。
2.3 增强体育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中医认为,动静结合,相互协调,可养形调神,如《内经》中的导引、吐纳、气功等,均属偏静的形神合一养生法。“春三月……广步于庭……以使志生。”太极拳,五禽戏以及当代中老年迪斯科等均属体育运动养生法。动静结合,对形神兼养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本文认为,坚持动静结合体育运动,应视为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
2.4 注重内脏功能调摄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养生保健基础上,除重视脾肾功能之外,不能忽视其他脏腑功能调摄,当其他脏腑发生病变时,应该进行及时调整,防止相互影响。因为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那么临床上除用药物调节外,更重要的是应以养以防为主,如保护内脏功能的食疗、按摩、针灸等方法,均可互相结合,以达到延年益寿。否则,就不能达到养生之目的。
《内经》中的养生益寿理论,它是中医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实践上积累了丰富经验,而且在理论上也有着精辟论述与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本文探讨了养生益寿理论方法,其中保护脾肾,情志调摄,增强体育运动,内脏功能调摄,这四种方法应视为《内经》养生益寿理论中的核心,以期更好地促进人类健康保健事业的发展。
篇4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日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比如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夏季养生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冬季养生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的记载。
从康复医学的角度讲,适当地晒太阳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造血机能,促进机体氧化过程和肌肉关节的活动性,使人体酶系统更加活跃,进而能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
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将皮肤中的脱氢固醇变成维生素D,可改善钙、磷的代谢,防治佝偻病。另外,紫外线还可以抑制和杀灭皮肤表面的微生物,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阳光中的红外线能提高人体局部温度,扩张血管,促进新陈代谢和组织再生,并能消炎镇痛。日光浴还可以使人体的皮脂和汗液的分泌增多,有利于保持皮肤润泽。
对于病情比较稳定,处于康复期的结核病患者,以及患有神经官能症、心血管系统疾病、关节炎、慢性肠炎、佝楼病等病的患者,经过日光浴锻炼都能收到不同程度的疗效。但是发热、皮肤过敏、失眠以及严重贫血和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则不宜使用此疗法。
温泉浴:在温暖的泉水中把健康泡出来
高于当地常年平均气温的泉水一般皆可称为温泉。中医学认为,温泉多性味辛热有微毒,外浴以除疥癣诸疮毒,并有温通经络、活畅气血、化瘀舒筋之功,并使人精神愉快、情志舒展,从而使体质增强。
需要提醒广大读者的是,温泉浴不同于一般的沐浴,因温泉成分不同,沐浴的时间长短亦应有差异。洗氡泉浴时,时间以每次10~20分钟为宜,若是微温浴可长些,高温浴则不宜时间过长;进行碳酸浴时,应防止过多吸入碳酸气,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故应隔日进浴一次或连浴2日休息1日,每次8~15分钟。出浴时,不要突然起立,以防发生性低血压而摔伤。妇女在月经期、孕期不宜洗温泉浴。急性发热性疾病、急性传染病、高血压病等患者均不宜洗温泉浴。
泥浆浴:在泥土给肌肤的“按摩”中去痛除疾
近年来国外泥浆浴比较流行。泥浆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如矽、氧化镁、氧化锌及氧化钙等,有振奋精神、清洁皮肤、收紧毛孔以及美白肌肤的效果,对治疗皮肤病和风湿性关节炎有特效,健康的人在泥浆池内泡上一段时间,也有消除疲劳的益处。
从养生康复学的角度看,泥浆浴主要有三大保健治疗作用。
镇痛作用:温热的泥浆能促使人体神经系统敏感性降低,从而减轻风湿、类风湿、外伤后遗症、腰腿痛等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疼痛,经过几个疗程,病人的疼痛会逐渐减轻;
“按摩”作用:当泥敷贴于人体表面时,人体皮肤肌肉层会产生相应的抵抗力,进而促进人体皮肤弹性增强,有益于舒张腠理,类似于对皮肤的一种保健按摩;
营养作用:泥浆特别是矿泥里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进行泥浆浴时能起到一定的营养肌肤的作用。
沙浴:磁疗与热疗的完美结合
我国古代的医学著作《本草拾遗》就有这样的一段记载:“六月河中诸热沙,主风温顽痹不仁,筋骨挛缩,风掣瘫痪,血脉断绝。取干沙日暴令极热,伏坐其中,冷则更易之。”沙浴后,人体全身气血运行加快,有利于保持经络通畅,进而攻邪外出,对于寒湿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尤为明显。另外,沙浴相较于泥浆浴而言,更容易加强人体的汗腺分泌,有利于加速水肿的消散,促使新陈代谢,具有一定的消炎作用。
篇5
关键词:中医养生;学生;学习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20197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治未病”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当今社会任何年龄段的人们都开始关注养生问题,养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医养生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统文化的指引下,将自然科学和多个领域内容紧密结合,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结晶。我国著名国医大师邓铁涛曾说:“未来的医学必把养生放在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当前的高校医学教育中,中医养生通常被当做为一门选修课程而无法引起广大师生的广泛重视,很多学生没有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医养生的强烈兴趣。实践证明,学生如果对一门学科没有足够的兴趣,则很难在这门学科中得到收获。相反,兴趣浓厚的学生则可以在一个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因此,在中医养生教学过程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将以以下三种方法为例,简要分析提高学生学习中医养生兴趣的方法、途径。
1通过传统经典故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养生,中医养生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其中也不乏经典的历史故事。因此,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与经典历史故事巧妙结合起来,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引用经典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通过细致观察学生的思维特征和求知欲望,以便找准合适的机会将故事充满感情、抑扬顿挫地表达出来,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授课过程中可引用《红楼梦》中的相关情景:林黛玉烧酒配螃蟹,她用热热的烧酒来解螃蟹的寒凉。在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应该侧重于林黛玉嫌黄酒热力不够,坚持烧酒来解蟹寒的情景,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调节饮食结构的重要性。这样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大家所熟知的经典故事结合起来,会促进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音乐、诗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音乐和诗歌是对人灵魂的诠释,是人生的剂,是任何一个年龄段都必不可少的心灵慰藉。学生多接触音乐和诗歌,可以帮助他们陶冶情操、释放压力、发散思维。而中医养生本是一个注重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人们境界的学科,但由于在专业知识教学中难免会因为复杂、枯燥的理论知识而引起学生在课上情绪低迷、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融入合适的音乐或诗歌,就会使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被激发,课堂的教学质量自然会得到提高。例如,在讲授天人合一的养生观念时,教师可以引用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和《饮酒》,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优美的词句,让学生们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氛围,理解生活环境对健康的重要性。因此,在中医养生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名人效应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大学生正处于崇拜偶像的年龄,他们往往对名人轶事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如果在中医养生教学过程中,能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投其所好,将收到比较好的课堂效果。例如,讲授糖尿病的调养时,可以引用著名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也曾经患过妊娠糖尿病,著名游泳世界冠军加里・霍尔患有糖尿病以及他们是如何对抗和治疗的经典案例等。实践证明,这种采用名人效应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引导学生对中医养生学的兴趣非常重要,对提高授课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学习兴趣的激发离不开授课教师扎实的专业知识、坚实的教学功底。因此,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通过主动思考、探索,让学生们能够真正地爱上中医养生,并在学习和工作中始终保持一颗乐观、积极的心态。
参考文献
篇6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A-
0028-01
高水平的质疑既能推动信息化的进程,又能促进学习的深入,有助于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教学时教师如能贴近学情,契合生活实际,灵活施教,一定能实现以疑为源,以思为根的理想教学质态,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让数学学习成为一种探索,一种成长的快乐体验。
一、掌控学情,唤醒学生的质疑意识
有效的教学应紧紧地契合学生的实情,以学生的认知和经验储备为源,创设诗意的情境,唤醒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用问题统领好师生思维活动,搭建好探究、创新的平台,让学生快乐学习。
(一)敢于质疑。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能敞开学生的心扉,放松学生的心情,使学习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为此,在实际教学中要宽容学生质疑的偏差,营造安全的思考、质疑的环境,让学生乐于思考,敢于质疑。
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3的倍数特征》时,首先,引导学生列举尽可能多的数(3的倍数,也尽可能大点)。其次,鼓励开展小组研究,有的学生尝试用2、5倍数的特征去思考,有的学生则努力探寻列举出3的倍数,试图从中发现规律。第三,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研究,发现3的倍数不能用2、5倍数的规律去学习。进而引发思考: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呢?为什么不能沿用以前的学习方法呢?学生在质疑、提问、思辨中感受到3的倍数的另类。最后,点拨释疑,引导学生把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相加,探寻隐含的规律,促进思考:其他的数也是不是这样呢?通过自主尝试、不断验证,使这部分知识在疑问中不断积累,不断丰厚感知,逐渐形成感悟。
(二)善于质疑。质疑能促进思考,激发创新。为此,教师要积极地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质疑,促使学生用不同的视角去审视问题、质疑现象。善于质疑,能够达成抽丝剥茧的理想学习状态,在质疑中促进数量关系的凸显,使信息之间的逻辑联系明朗化,促进学习的高度关注与投入。
如,在教学“花园小学计划扩建正方形的花圃,边长增加6米,面积增加了156平方米,计算现在花圃的面积”时,笔者先引领学生解读题意,理清数量关系,把握问题脉络。其次,鼓励学生质疑。学生会提出不同的问题:①花圃原来是什么形状?怎么画出来?②现在又是什么形状?有什么变化?③前后两个形状的主要差别在哪儿?边长增加6米是怎样增加的呢?学生不同的声音,会促使每一个人都能关注到问题突破的每一个细节。因为善于质疑,使思维更加有的放矢,也诱使学生敢于去尝试、运用已学的画图策略去分析研究。这样的学习不只是解决问题,还有助于学生思维训练,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发展数学思想。
二、善于辨析,激活学生的质疑潜能
利用学生好奇的天性,引领他们积极思考,在质疑问难中实现学习的突破,在质疑辨析中学会提炼问题。
(一)善抓疑点。善于捕捉学习中的疑点,则必然会有大进。因此,教师应巧用质疑的学习资源,引领学生善思善辩;指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内容的关键处、认识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以及算理的推导过程之中、解题分析的思路表达之中、操作活动的实践变化之中探寻疑问,促进有序思考能力的提升。
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的加减法》时,设计练习:丢丢同学做1.36加一位小数时,把末尾的数字对齐,得到结果是1.92,你知道丢丢这道计算题的正确结果吗?问题引领:“丢丢的问题出在哪儿?1.92与1.36之间的联系又是什么?”把握准问题的疑点,让学生在思考辨析中明白计算错误的根本原因――数位不对齐。对疑惑的深究,促使学生更好地解读法则,领悟算理。
(二)感知模式。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研究问题、提出质疑的结构模式,建构对应的思考问题、解析问题的学习模式,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相应的数学活动经验,也能促进学习思维的不断优化。
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时,设计情境:围棋有几种棋子?设计你自己喜欢的排列规则,并提出一个问题考考自己。问题贴近生活,也有自我创新的需要,所以学生的探索热情高涨,效果也特佳。短短的几分钟,学生就探寻出10多种排列规律。经过问题模式的感知,促进了学生的思考,也改善了学习的质态,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充满了智慧。
篇7
【关键词】女生;语文素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467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070-02
语文是人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积淀。学好语文是我们从事任何工作学习的基础,生活离不开语文,用心感受,语文无处不在。当你听到一首动人心魄的歌时,沉浸于歌词所描述的幽然意境,流连忘返,这就是语文。当你看到一幅雄浑俊雅的书画后,立即被其所吸引,于是你搜肠刮肚,想尽华美词藻来赞美它,这就是语文。当你发表演讲,主持会议,滔滔不绝,引经据典,口吐莲珠妙语,别忘了,这就是语文。然而,笔者最近在学校的管理专业科进行语文教学调研的时候,发现该专业科班级的部分女生回答问题结结巴巴,语无伦次,不得要领;作文语言干瘪,前言不搭后语,错别字很多,用词也不准确,拖泥带水;见人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话,明显缺乏基本的语文素养。其实,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确立健康的审美观念,培养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以适应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具有高品味的语文素养呢?应学校领导的要求,特从语文的教学特点来找寻提高语文素养的途径。笔者认为,万物始终不离其宗,培养女生语文素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点:
一、听
素质教育意义上的听,一是培养学生主动听的兴趣,二是培养学生有良好的听的态度和习惯,三是培养学生有科学的听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听的兴趣要求,教师上课要有趣有味,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发挥听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学生广泛地听,不仅听教师的,也听同学、家长的。听的形式和手段可多样化,形式如小品、朗诵会、演讲会、故事会等,手段如录音、影视、录像等,从而养成学生主动接受、质疑和摒弃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态度和习惯,主要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听时要有尊重对方的态度,姿势正确。
二、说
口头表达素质的培养,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各科知识,而且应该能说会道、能言善辩。但有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呈现弱化态势。针对这种状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培养训练:课前三分钟讲演练习,演讲的内容不限,可以介绍自己的简介,兴趣,爱好、特长、家庭、理想追求、人生态度,也可以就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发表看法,总之要讲自己最熟悉的、最能有话说的事。例如,课前教师让学生做口语练习。训练初始阶段,教师可把说话训练的题目告诉学生,让他们进行准备。刚开始练习时,字数不限,学生能说多少说多少。第一次说话时学生一般很紧张,口头表达会有欠缺,但只要说话训练内容丰富多样,能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是有话可说的,也乐意参与活动。接下来,教师把说话训练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学生在自己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学习课文内容,感悟到的东西会更深刻,学习起来也就更能联系实际。学生口语表达水平提高了,说的内容也会越来越广泛,这也为写作打下基础。实践表明:这种训练在极大的挖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培养着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读
语文功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道德情操。培养提高语文素养,要阅读好书,读伟人传记和古今中外的名著,特别是鲁迅、茅盾、高尔基等名家的作品,以课本中的范文和经典名著为主,正面引导学生去读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去看优秀的影视剧作,教育学生从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方面去体会欣赏,从认识历史、认识社会和启迪教育作用方面去评价作品。教会他们如何去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引导学生树立正气。好文章是读出来的,在诵读中能体悟文字的精妙,作者的感情。中职课本中精选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这些文章文质兼美,语汇丰富。如朱自清的《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另外,我们学校还引进了《弟子规》、《中职诗文经典诵读100篇》等教材,利用传统文化,在教学中要鼓励他们放声朗读,选取喜欢的语段朗读,摸索诵读的诀窍。从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汲取着丰富的精神养料,提高着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四、写
目前中职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少学生害怕写作文,一提起作文就头皮发麻。尤其是材料作文,不知道从何处着笔,无从下手。部分学生因写不好作文而丧失信心,进而产生畏惧感,陷入迷茫。写作,可先从学生最熟悉、印象最深的事写起,老老实实把心里想说的话,有条理、有次序地写在纸上。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和重大节日,办各类形式的小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摘抄文章精彩的片断,要求同学们在阅读书报杂志时,凡是遇到自己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地方、最令人感动的片断,摘录下来,反复阅读、仿写,对提高写作水平,可起到借鉴作用,也可起到积累作文素材的作用。
五、唱
音乐带给语文课堂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独特的表现力,更取决于它带给学生的感染力。音乐与语文课堂相结合,可以调动学生低落的学习兴趣;可以填补他们理解上的空白;可以自由放飞想象的翅膀;可以不经意地把握朗读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在音乐中他们接受了美的熏陶、美的教育。总之,语文与音乐有着天然的、广泛的联系,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包容,相互渗透。让语文教学走近音乐,让音乐走进语文教学课堂,会是另一番天地,学生会因此有一个愉快的学习情境,语文学习会在愉悦的情境中得以升华。如笔者编写的一首《语文学习歌》:
学习语文其实容易
平时积累就会够用
有的同学说难
从此不想学
每次上课总是在睡觉
如果你现在放弃了学习
你就失去一个机会
学好 语文
听说读写不可缺少
每天读好书
每日写好字
学习才进步
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
有时起有时落
相信 自己
付出总会有回报
每天说和练
天天都学习
学习才进步
歌词内容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让学生过目不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把音乐因素引入神圣的语文课堂,让优美的语文课文插上优美的音乐翅膀,让我们的神思驰骋在文学与音乐的双重殿堂!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在愉悦中领悟,在享受中提高,这是语文教学的极致也是我们的探索与追求。让音乐走进语文课堂,发挥情感旋律在语文课上的功效,从而用音乐来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一定会使你的课堂上得更精彩!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点滴培养,送给学生学语文的真谛: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要清醒的意识到: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多元、流动、渐进的过程,教师只有胸怀育人的远大目标,根植于课堂,熏陶语感,培养习惯,亲近自然,实践活动,才能给学生巨大影响力,丰富她们的语文素养,才能使怯懦者变得勇敢,软弱者变得坚强,懈怠者变得勤奋,不能者变得有能,这才是教育的艺术。实践证明:通过我们语文教师近一年来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强化训练,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给女生进行熏陶,管理科的女生语文素养有明显的提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2011年3月,该专业科就有2名女生获得自治区中职学校“新时代刘三姐”的称号!囊括了学校2011年诗文诵读比赛前三名。2012年3月,捷报再传,又有1名女生获得自治区中职学校“新时代刘三姐”的称号!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中学生;美术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241-01
中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的方法有很多,一下是我体会出来的一些方法。
1.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先进教学手法的模式
21世纪,是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变的时代,以网络为媒介的信息技术全面进入人类生活。网络技术不仅提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速度和效率,更重要的是它强烈冲击和改变了人们的教育思想观念,改变了教育教学的环境、过程和方法。多媒体融科技与艺术于一体,不仅具有展示、欣赏的功能,而且具有训练、创作的强大的功能。网络教学给美术学科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源,更能改变课堂教学结构,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独立探索、合作学习的环境。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作品欣赏,不理解的可以自己查阅其他相关信息,或是通过同学之间交流解决问题,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有着巨大的挖掘潜力。但这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要求教师会熟练操作电脑,熟知网络知识。因此,在教学之前,教师要事先上网,课中为学生提供网站、网页等。作为网络时代的美术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建立学校的美术欣赏图片库,编写自己的欣赏性文字,链接优秀的美术专业网站,建立网络留言板,在此基础上体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个性。这是一个工作量巨大但极具意义的工程。
2.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会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主要让学生多写生绘画,少临摹,要分层次训练,按高低年级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的主要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低一点。如七年级的《徒手画校园》这一课,开始应该从简单的造型画起,可以画学校的一棵树,一幢房子或一个花坛,绝不能从难度大的要求学生,那样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困难而退缩,要循序渐进,逐步加深。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简单的写生训练后可用默写的方式加强学生对事物特征的记忆表现,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认真仔细,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只有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从自身出发,了解学生,转变观念,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思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不增加他们的负担,培养他们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教师的重要作用
美术教师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起着直接的、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学生主要靠教师的授课来学习美术,这是一个关键因素。下面是笔者关于教师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趣的建议:
3.1 要有活跃的课堂气氛,美术课根据其自身特点来说,本来就是一个自由度较广的学科,它没有过于严格的评判标准和范围准则,这也给了美术教师个人以更多的发挥空间。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动手、动脑,放宽评价的标准,从各个方面入手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3.2 技法在普通美术教育中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美术教育认识到美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以及运用美术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运用到其他学科还可以促进其发展,这可以从美术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中得以体现。还有就是通过美术活动抒发自己的情感,陶冶情操,使学生成为品格高尚、全面发展的人。
篇9
一、提高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法律素养
要提高教师尤其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法律素养,这是有效实施法律教育的必备条件。很难想象一个自身对法律毫无感知的教师如何传授学生法律知识,更何至于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可通过组织教师开展法律知识继续教育培训、自学或参加法院旁听等形式来达到。
二、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在教学中,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一是树立“学生是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的观念,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积极主动的求学;二是使教师认识到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而不仅仅是传授法律知识,即是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教育;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教书”和“育人”密切结合,相辅相成,避免教书和育人相割裂。
三、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法律课的实效
法律知识本身较为枯燥,法律概念具有抽象性,这就要求法律教师应在教学中,适当地引进案例进行教学,选用生动有趣,符合中学生特点的典型案例,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感性认识,来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知识,把抽象的法律知识变成了活生生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在教师假定的情景中,让学生接受法律知识并初步培养学生的法律情感。例如:在讲授“隐私权”内容时,可以列举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遇到父母擅自翻阅子女日记和擅自折阅子女信件的事情,想一想:(1)父母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2)如何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3)你认为应该如何尊重别人的隐私?
教师在教学中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案说法、以案解法、法案结合来组织教学,并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掌握法律知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的目的。此外,教师要尽可能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法律知识教育的专题讲座和报告等,不断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四、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追求目标,增强中学生的公德意识。
道德与法律的同质性和功能上的互补性以及两者界限的模糊性是道德与法律进行一体化运作可行性的基础。虽然道德与法律有很大差异,但在规范这终极意义上两者先天是兼容的。而且我国传统社会中的“礼”,这种伦理法律化低成本高效运作的历史为我国法制现代化提供了道德与法律一体化运作的历史实证的先河。寻找道德与法律的契合点,通过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这将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
五、构建中学生法制教育网络
篇10
关键词:中医药;中医养生;知识管理;本体;语义网;知识服务
Doi:10.3969/j.issn.1673-7571.2016.04.026 [中图分类号]R212;TP182 [文献标识码]A
如何基于中医养生学的理论体系对各类具体的知识资源进行合理组织,是中医养生知识管理的核心问题。另外,中医养生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何面向百姓提供权威、准确的中医养生知识服务,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下文带着这些问题,分析中医养生知识管理的现状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思路。
1中医养生知识管理的现状
中医养生学是中医药理论和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的分支。中医养生知识共享多通过师徒承袭和行为影响的方式进行。将中医养生名家的隐性知识转换为显性知识,进行妥善保存和广泛传播,是中医养生知识管理的核心任务。中医养生典籍是承载中医养生知识的主要载体,兼具学术价值、文物价值和实用价值,在养生文化传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2],现存的涉及养生理论的古籍约有600种。当代中医药工作者正致力于对这些古籍进行搜集、整理、校点和收藏,挖掘其中宝贵的养生知识。作为其中的一项代表性工作,曹洪欣、张志斌等从现存的中医养生著作中挑选出代表性、富有原创性的品种,以最佳版本为底本进行精心校点,编成《中医养生大成》[3]这部著作。由于典籍历时已久,纸质易破损的特殊性,限制了人们对古籍的利用。为此,中医药工作者开展了中医养生古籍的数字化工程。例如,范为宇等构建了“中医古籍养生数据库”,对110种古籍进行数字化处理,并通过互联网提供古籍检索和阅览服务[4]。又如,臧知明[5]根据《黄帝内经》的语言特点和思维方式,提出了《黄帝内经》养生知识的表达模式,初步构建了《黄帝内经》养生知识库。这些工作表明,数字化技术为中医养生古籍保护及知识利用提供了有效方法。当代中医药工作者还撰写了大量的学术论文、教材和专著。以“中医养生”为检索词,可从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检出12477篇学术论文以及121本图书,其中包括刘占文主编的《中医养生学》[1]、郭海英主编的《中医养生学》[6]、王玉川主编的《中医养生学》[7]以及吴翠珍、张先庚主编的《营养与食疗学》[8]等。刘占文、马烈光还编写了汉英双语教材《中医养生学》[9],它有助于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中医药国际化进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许多与中医养生知识相关的网站,包括中国养生网、大众养生网、养生常识网、光明养生等。"中医养生学"的专题学习网站成为养生知识教学的一种新模式[10]。另外,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还催生出许多中医养生的移动客户端软件,包括过日子、中医养生、健康养生宝典、365健康养生、中华养生等。信息技术为实现中医养生知识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个人健康管理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思路
中医养生知识资源本质上都是通过自由文本表达的显性知识。该领域现有的“数据库”和“知识库”实质上属于文献库;这些文献库在经过文献标引之后可支持更好的检索,但本质上仍是基于文献的。该领域的网站和移动客户端软件也是围绕“文献”提供检索和阅读等服务。因此,中医养生知识管理本质上仍是基于自由文本的。自由文本是人类表达知识的自然手段,但其内容难于被计算机直接处理,这就影响了知识处理的效果。这也是信息技术界公认的制约知识管理技术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可从术语标准化入手,突破自由文本所带来的知识管理技术瓶颈。中医养生领域所使用的术语仍然存在含义模糊、一词多义、一义多词等复杂现象,需要进一步加以梳理和澄清。近年来,本体(Ontology)成为实现医学术语规范化的一项新兴技术[11]。本体技术源于信息科学,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指知识表示和推理理论)[12]。本体在生物医学领域和中医药领域都得到了成功应用,但目前尚未出现面向中医养生领域的本体[13-14]。通过构建中医养生本体,可准确表达中医养生的概念体系,系统梳理中医养生的术语资源。若能建立一个条理清晰、结构合理、逻辑严谨的中医养生领域本体,则可基于概念体系对该领域中医养生知识进行组织和检索,从而提升知识管理的有序性。语义网(SemanticWeb)是一套与本体相配合的技术体系,它为本体在互联网环境中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规范、技术和工具[15]。可采用语义网技术,基于中医养生本体构建领域知识库,整合中医养生知识资源,实现领域知识的结构化;接下来,可基于本体对文献内容进行深度语义分析,从文本中摘出与中医养生相关的论述,对文本内容进行半自动的语义标注,建立文献的主题索引和分类索引,支持用户快速检索到相关文献,准确定位到相关内容;进而,研发面向结构性知识的计算机处理技术,逐步实现知识管理系统的智能化,面向社会大众提供个性化知识服务。
3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