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圆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17:34: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以圆为话题的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My colourful School life
I am a high school student.I think my school life is tired and colourful.
On my new schoolI have to study many subjectslike:EnglishChineseMathHistory and many other subjects.I have to get up more early than beforeand I have to stay up late.
But I think my classmates sre really fun.They try many way to make us happyand don't feel the life in the high school is too bored.I sometimes play basketball with boysand play soccer ball with them.Some boys call me "Superwoman".
I also can get good grades.I think I must study hard and get good gradesand I maked it.I do well and study hard in all my subjects.My mom often saidI have a bit changes when I go to high school.I think so.
Before I go to high schoolI think the life in my new school is very boring.But nowI think the life in my new school is very intersting.Now I make friends with many people in my new class.
I think my school is very intersting and colourful.OhMy classmates call meI must be hurry.
【参考译文】
我是一个高中学生。我认为我的学校生活是疲惫和丰富多彩。
在我的新学校我必须学习许多科目如:英语、语文、数学、历史和其他科目。我必须比以前更早起床我必须熬夜。
但是我认为我的同学们都是很有趣的。他们尝试了很多方法让我们快乐不觉得高中的生活太无聊了。有时我和男孩打篮球和踢足球。一些男孩叫我“女超人”。
我也能取得好成绩。我想我必须努力学习并取得好成绩我做主。我做的很好努力学习所有的功课。我妈妈常说的那样我有一点改变当我去高中。我想是的。
篇2
一、亮出标题
“人美在眼睛,文美在题目。”亮丽的题目就是文章美丽的眼睛,准确、简明、醒目、新颖,能引人注目,发人深省,并给人以深深的启迪。
巧拟标题的方法有:
1. 增补法。如以“桥”为话题,可拟题为《搭建心桥》《赞桥》《桥,沟通的彩虹》《我爱故乡的古桥》等。这些标题拟法简单,又能使话题由大变小,且行文方便。
2. 修辞法。如(1)比喻,如《别拿常识不当干粮》。(2)引用,如引用诗句,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题,可拟题为《横看成岭侧成峰》;也可引用歌词,以“理想”为话题,可拟题为《我的未来不是梦》;还可引用电影名,以“常识”为话题,可拟题为《常识,想说爱你不容易》。(3)顶真,如《读书乐,乐读书》《活读书,读书活》。(4)比拟,《“诚信”漂流记》,此外借代、对偶、双关、反复、比拟等修辞都是不错的选择。这些修辞的运用能使标题简明,富有文采,方便实用。
实践证明,题好能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考试作文,让评卷老师留下美好印象,学生将受益良多。
二、亮出开头
开头是文章的脸面,万事开头难,正因为它难且重要,才有值得我们去为之琢磨的价值。
巧写开头的方法有:
1. 开门见山法。例如:“宽容,是一种坦荡,可以无私无畏,无拘无束,无尘无染。宽容,是一种豁达,是比海洋和天空更为博大的胸襟,是宽广和宽厚的叠加,延续和升华。宽容有度,宽容无价,宽以待人,这是人生处世的基本法则。”此例开门见山,落笔扣题,点明主旨,总领全篇。
2. 借助情景法。你可以与刚刚萌芽的嫩草一起,触摸初春的心跳;与匆匆飞过的流萤一起,聆听仲夏的韵律;与默默伫立的风林一起,回味晚秋的色彩;与静静飘落的雪花一起,看护冬日的蕴藏。四季让你的生活变得充实。(《触摸四季》的开头)
此外,巧写作文开头还可用设问吸引、抒情铺排、巧用寓言故事等方法,同时应注意因人而异,因文而异。
三、亮出结尾
精妙的结尾,能使文章整体结构更加严谨自然、完整统一,使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更加深刻、鲜明,能够增添文章的艺术魅力。结尾有法而无定法,要根据文章整体的谋篇布局来采用适宜的方法,文章结尾才能给人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巧写结尾的方法有:
1. 照应式结尾。结尾照应文题,或照应开头,前后呼应,结构圆合。如高考佳作《传递,奏响生命的协奏曲》便是结尾照应开头的写法:开头是“传递,奏响生命的协奏曲,演绎出人生的缤纷色彩,描绘出历史的绚丽多姿”,结尾是“传递,历史因你更精彩,社会因你更绚丽!传递,奏响生命的协奏曲”,首尾呼应,形成结构上的对称美,显得结构整齐完整,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
2. 号召式结尾。如高考佳作《雕琢心中的天使》的结尾:“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得更美好……”是的,只要我们不丢失心中那“爱”,时时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最善、最真、最美的“天使”。让我们都成为“天使”吧!结尾简洁有力,一语中的,令人振奋,让人鼓舞。
3. 点睛式结尾。如高考佳作《根的故事》的结尾,“听着同伴的话,我的鼻子有点酸!是啊!我虽辛苦,有时甚至弄得‘头破血流’,这又怎么样呢?能给世人以帮助,有何乐而不为呢?辛苦一人,造福他人,值!”文章篇末点题,干脆利落,结构完整。
写好作文结尾的方法有很多。如:自然式结尾、归纳式结尾、感悟式结尾、诗情画意式结尾等等。考生要根据文章体裁、内容、风格等方面的需要灵活地安排,切忌草草收束、虎头蛇尾,也不宜画蛇添足、拖泥带水。
篇3
简而言之,准、实、新是作文命题的基本要求,但唯其“新”最为难得。请看下面几组命题,基本代表了当前创新命题的潮流,值得效仿。
一、比拟式命题:其特点是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格,让命题形象生动。
如:《写给南河》《读父亲》《站在十几岁的尾巴上》《站在天堂的门口》《解救足球》《初三变奏曲》《锅碗瓢盆交响曲》《理解是路 爱是桥》《让快乐多一条腿》《如果阻碍是把椅子》《丢掉拐杖》《谁拿走了我们的翅膀》《我心如雪》《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二、组合式命题:其特点是将文中有关联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命题,让命题富有诗意。
如:《圆?方?人》《男孩?女孩》《竹?老师》《篱笆?女人?狗》《昨天?今天?明天》《点・线・面》《篮球,老师》。
三、引用式命题:其特点是借用歌名、影视名或引用古诗文名句,直接或改用流行歌名或电影电视名作标题,让命题具有亲和力。
如:《我的未来不是梦》《都是纸条惹的祸》《高一女生初体验》《十六岁的花季》《雨中即景》《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同桌的她》《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幸福快车》《将友谊进行到底》《心星点灯》《让爱做主》。
四、情景式命题:这样的命题是借用文章中出现的情境或镜头,让命题显示美的意境。
如:《六月的阳光》《河塘边的身影》《故乡的竹林》《榕树下的故事》《风筝飞起来了》《那一片醉人的绿哟》《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女生传来的纸条》《携手夕阳下》。
五、短句式命题:其主要特点是将短语用标点变成短句子,让标题富有节奏的变化美。
如:《阳光啊,愿你更灿烂些》《你的纸条,我最懂》《妈妈,你在他乡还好吗》《黄老师,真怪啊》《明天,我准备好了吗》《赌码风,当休矣!》《争渡!怎渡?》《你快乐,我快乐》《雪天,有这么一个故事》《我心中,你最重》《你的、我的、大家的》。
六、特称式命题:其特点是运用一些文章中出现的特定称谓来命题,一般有引号标明,让命题鲜明、别致。
篇4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圆的认识 互动课堂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新的挑战,数学课堂应该是“感悟”与“对话”共舞,“激情”与“智慧”共飞。因此,构建互动课堂,学生才会真正动起来。下面以《圆的认识》为例,谈谈互动课堂构建的几个主要策略。
一、情境法激发学生动起来
课堂之初的几分钟是否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之初,应运用图片、故事、表演等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圆的认识》的教学,课堂伊始,教师以生活中常见的小轿车为基点设计问题,组织学生讨论:(1)车轮为什么是圆形?(2)你坐在三角形、正方形的车轮的车里,想象一下会是什么感觉?
学生对司空见惯的小轿车感兴趣,以此为话题展开,会乐在其中,争先恐后。再让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圆形的?说一说为什么要制作成圆形?想一想平时作文里描写一个小同学的外貌时,习惯用“圆圆的脸”,为什么没有用“长长的脸”、“方方的脸”、“正方形的脸”?
学生熟悉的话题和情境,有利于调动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无拘无束地畅所欲言。
二、注重自学指导,促使学生动起来
1.自主作图,小组合作。
《圆的认识》的教学,常规是教师告诉学生什么是圆、圆的尺规作图法、圆的半径、直径的概念、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等。这样教学,学生一直处于信息的“接收”状态,不需要思考、不需要知道为什么,只需要知道是什么、怎么样。新课程标准注重知识的构建过程。因此,巧妙设计自主学习任务,让学生投入新知识探讨。如以问题“你能想办法画个圆吗”引发学生学习欲望,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试着作图,培养其创新能力。
2.自主阅读教材,从中感悟。
在学生画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关于半径、直径、圆心的描述,并在重要地方或者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地方做上记号,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在自读教材的基础上,利用自学所得,完善作图,是自主学习的高级阶段,将知识与运用完美结合的具体表现。如阅读教材,了解圆心、半径、直径等后,让学生在刚画好的“圆”中,标注出圆心O、半径r和直径R,再在作图的基础上,进一步感悟什么是圆心、什么是半径、什么是直径,进一步探讨( )决定了圆的位置,( )决定了圆的大小。
三、合作探究,学生动起来
合作探究包含合作和探究两个层面,合作学习、创新体验、勇于探究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数学教学因其思维性强、逻辑严谨等特点,使学生对数学畏惧有加,感到学起来力不从心。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相互补充、互相借鉴。
如《圆的认识》的教学,在学生明确了圆心、半径、直径等基本知识之后,以问题的形式设计探究任务,利于学生合作,明确怎样合作、探究什么:
(1)我来折一折:把圆沿着直径折一折,我发现?摇 ?摇;
(2)我来画一画:在一张纸上,用尺规作图,画出一个圆,说出你作图的方法;你能在一个圆内画出?摇 ?摇条半径??摇 ?摇条直径?
(3)我来量一量:量量你画的半径和直径,看看它们的长度有什么特点?
(4)一起议一议:在这个圆里,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议一议等活动,学生在探究中合作,在合作中探究,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开展竞赛活动,促其动起来
竞赛性游戏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如学生了解了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我说你猜活动,如一个学生说出半径2cm,其他学生快速说出直径4cm,这样学生在快速反应中对半径r和直径R的关系R=2r有了直观了解。
也可以开展竞赛性活动:给学生10s的时间,让学生在已知圆内画半径和直径,看看谁画的半径多、谁画的直径多,再量一量所有半径的长度,所画直径的长度,再仔细比较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也可以开展“慧眼金睛”的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快速判断以下的说法是否正确:(1)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2)半径是连接圆心与圆上的直线。(3)等圆的半径都相等。(4)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二分之一。
五、开展趣味性活动,促使学生乐于参与
数学教学如果按传统教学方法,可谓枯燥和乏味。而通过趣味性活动,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尤其课堂教学巩固阶段,学生身心疲惫,如果以练习、题海的方式进行,难免枯燥乏味。如在《圆的认识》的教学中,开展“脑筋乐园”活动,会给课堂增添亮点。例如:(1)学校田径运动会即将举行,你有办法帮学校在操场上画一个半径为10m的圆吗?(2)画出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圆,组合出一幅美丽的图画。(3)老师有两张分别是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卡片,如果正方形的边长是10cm,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14cm和9cm,你能帮老师分别剪出最大的圆形卡片吗?
“实践性”活动的开展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发散思维的时间,体现“学中做”、“做中学”。
互动课堂关键是“动”,包括教师的“动”,主要体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任务的设计、问题的提出、活动的安排;核心是学生的“动”,在各种任务的驱使下,主动参与到自主、合作、探究等活动中,让课堂彰显生命的活力、充满生命的气息。
参考文献:
[1]侯义昌.新课程背景下对构建小学数学互动课堂的思考[J].亚太教育,2015(29).
篇5
【关键词】:积累材料 明确审题
注意选材 作文评改
一、让学生做好积累,掌握写作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话不假,学生脑中如果没有好的素材,写作文就像挤牙膏一样,皱着眉头,想一句写一句,写出来的文章不是前言不搭后语,显得笨拙,就是思路不清晰。那么怎样才能做好积累呢?我想应要求学生做到以下两点:
(一)注意观察,寻找生活积累
如果我们做一个有心人的话,会发现生活处处有语文。如果说作文是朵花,那么,它是盛开在生活的土壤之上的花。只有尽可能地充实自己的生活,才会文思泉涌。如参加研究性学习,小记者活动,尽可能多读书读报,有选择地收看电视节目,增加阅历和人生体验,都能够自己的写作积累好的素材。另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如若对生活进行感悟,那么也将有不小的收获。感悟生活是使写作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感悟生活就要时时在意,处处留心,逐渐磨砺出能发现美的眼睛;社会现象、自然生态,大都蕴含着一种哲理,一种思想。看到流水,就想到时间一去不复返。看到飘落的花瓣,想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看到蚂蚁运食,就想到"团结的意义"等等。要及时定格对生活的感悟,并把这些感悟随时记下来,这样也可以逐渐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笔和一本草簿,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感及时记下来"。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美。生活越丰富,学生作文的素材和情感内容就越丰富,作文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从实际出发感悟生活,用生活中生动有趣的事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引导学生写真实的事情,力求写实,作文水平才可得以提高。
(二)积累好的诗句、名言、名人事例,为文章增添色彩
我在自己的学生习作中,发现许多习作语言干瘪、口语化太浓,这些都是不注重语言积累的表现。而也有些学生能在自己的文章中使用几句诗,在议论文中恰到好处运用名人事例,就能给读者留下不一般的味道。如有个学生在写《感悟母爱》时,结尾运用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不仅起到了点题的作用,还为文章增添了色彩。有个学生在写《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中,运用"大漠孤烟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诗句,让人感到文章的诗情画意。学生写《我家的财富》开头用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开门见山突出了中心,还增强文采美文化含量更具启发性。写《失败与成功》,个别学生运用林肯一生中失败的例子,为文章的观点增添了说服力。这些都是学生平时做好积累得到的结果。
二、精心选择,使文章变得更加丰满
(一)选材要着眼于新意
选材新而立意深,着眼于新鲜材料,对深化中心效果明显。可是,有的同学选材,老是步人后尘,把别人写了又写的陈旧材料拿来写。比如给别人让座,帮人家推车,把拾到的钱包还给失主,扶盲人过马路,为同学补课等等。试想这种材料怎么会给人以新的感受?
(二)选材要挖掘出深度
我们在校园、家庭、社会等现实生活中,会看到听到许许多多的事,加上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样说来作文素材应该是很多的。有些现象或变化可能很不起眼,但如果能抓住关键深究下去,就会发掘出新颖而深刻的材料来。如以"变化"为题,同学们多以自己家住房的改变,餐桌上美味的增加,交通工具的升级等来反映"变化"这就不够新。一位同学留意了爷爷的烟斗的变化:爷爷最先用的是又粗糙又难看的竹斗做成的烟斗,接着换成了漆得乌黑发亮、看上去很有"派头"的木制烟斗,最后爷爷抽起了"过滤嘴",烟斗"退休"了。这小而平常的烟斗的一系列变化,不正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的巨大变化吗?这就从小处落笔反映大的主题。假如以"水"为话题作文,同学们可联系《社戏》中"归航偷豆"、《如梦令》中"争渡"的野趣;可联系《听潮》中的海水、《小石潭记》中潭水……由"南水北调" "三峡工程",可见水之作用重大;"水乃万物之源",可见水之重要;"保护母亲河",可见水污染之严重。生活如海洋,既有风平浪静又有波澜壮阔;人生似长河,九曲盘旋而始终向前……由"一滴水与大海"的关系想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由"治水要善疏"联想到"治人要善导",等等,这样可以拓宽写作的思路,就会有独特的亮点,如此选材那就深刻多了。
(三)作文选材有所创新
学生作文往往是守旧有余,创新不足。古人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而学生写起作文来一般都是平铺直叙,一竿子打到底,毫无曲折离奇可言,读起来也就平淡无奇,索然寡味。要使文章言之有序而又不落俗套,可以用特别的方式。有些作文题,从字面上分析,从正面思考,恐怕绞尽脑汁也找不到突破口,不知从何下手。但是如果运用逆向审题,穿透字面上的障碍,从反面去思考,立即就能明确写作的范围和对象,瞬间就能把题审好。比如写《静静的夜晚》这篇作文,如果从题目字面上理解,从正面思考,是很难下笔的。夜晚静静的,万籁俱寂,有什么好写的呢?但是在"山穷水尽疑无路"之时,如果能运用逆向审题,眼前立即就会变得明亮起来,就会出现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其实,《静静的夜晚》这个题目要求写的是在静静的夜晚发生的不平静的事情。静静的夜晚,大地万籁俱寂,但是老师在灯下备课,种子在破土,小苗在生长,树叶在沙沙作响,河水在哗哗地奔流,小偷在蠢蠢欲动,边防战士在站岗放哨,公安人员正整装待发,党政领导在筹划方略,一个个小生命在呱呱落地……思维的闸门一经打开,就觉得有写不完的材料。
三、改变作文评改方法,实现学生在学习中主体地位
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诊断、共赏共评,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使写作能力不断提高。
(一)自评自改
叶圣陶说:"文章写好之后,最好是念一两遍 ……要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吕淑湘也指出:"归纳一句话,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那么在学生写好作文后,教师不能急于收,应让他们自己反复朗读,发现自己的错误,反复修改,直到自己比较满意。比如写《难忘的一件事》《我的同桌》等,修改时从遣词造句、表意、句子的连贯、语句的生动等方面着手。通过学生自己改作文,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水平、增强写作的自控意识,巩固谋篇布置、遣词造句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
(二)互评互改
互评互改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相互了解与合作,共同提高写作、评判与鉴赏水平。然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袖手旁观,应作为学生互评互改的过程中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最高的公正的评判者。
作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写文章,作文教学又是个非常艰辛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应不畏艰辛,开拓前进,使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呈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论语文教育》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2] 叶圣陶《作文论》
[3] 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4] 李建芹 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践策略 成功(教育版)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