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文章范文
时间:2023-03-13 22:24: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端午节的文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端午节卖历书——过时货
2、端午节后布谷叫——过时啦(比喻迟了。)
3、端午节的粽子——一串儿
4、过端午的龙头——光耍嘴
5、端午节前的癞蛤蟆——躲得过初五,躲不过初十
6、端午节吃粽子——皆大欢喜
7、端午节划龙舟——载歌载舞
8、癞蛤蟆躲端午——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9、端午后的莒蒲——过时候不顶用
10、端午节包粽子——有棱有角
11、端午节吃饺子——与众不同
篇2
1、“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是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
2、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流行于汉、壮、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区。
3、端午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颈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包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带五颜六色的香囊。
4、端午节的早上,人们起得非常早,人们去草地上收集露水,人们相传用露水洗脸可以让皮肤变白。中午,全家人聚在一起,在院子里边晒太阳边吃粽子。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中国端午节 日本端午节 龙图腾信仰
端午节的流传由来已久,在中国,有关端午节的传说和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在同为东亚圈的日本,也有着过端午节的习俗,只不过内容和形式与中国的端午节有区别。本文就中日两国端午节的由来进行论述,并就端午节从中国流传到日本的途径、过程以及流传时间这一点进行分析探讨,提出自己的疑问,从而更好地对中日两国端午节这一具有特色的民俗节日加以理解。
一、端午节的由来
(一)中国端午节的由来
中国端午节的由来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流传最广的就是源于纪念屈原,另外还有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禁忌说、图腾说等。我认为,图腾说比较值得信服。萧放在《岁时生活与荆楚民众的巫鬼观念――研究之一》的论文中提到:“端午节虽然很早有了纪念屈原或伍子胥的内容,这种内容甚至在六朝以后成为端午节的主题之一,但在乡村,端午驱邪避恶的习俗依然传承。”萧放的这一论证间接证实了禁忌说或者图腾说的可信度。图腾说是来源于闻一多的考证。闻一多在论著《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中指出:“在屈原投江之前,吴越一带已有端午节存在。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都和龙有关,可能是迎涛神祭图腾的习俗。相传古代中国南方吴越人(今江浙一带)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每年五月初五举行祭图腾仪式,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大丰收。(中略)。另外,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
从闻一多的论证和出土的史料中可以推测,中国端午节是来自于古代中国人有龙图腾的崇拜,每年阴历五月五日举行龙图腾的祭祀仪式,这种祭祀仪式慢慢演变为今天的端午节。而屈原说等说法,我认为是为了体现出英雄崇拜等英雄主义,以教诲众人。
(二)日本端午节的由来
日本的端午节,也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纪念端午节的习俗在中世纪初传入日本。日本飞鸟时代推古天皇(593-628年)时,日本人用五彩丝系菖蒲挂在胳膊上,用来灭灾减病。端午节时天皇在宫中举行菖蒲宴,饮雄黄酒。每年这一天规定向天皇献菖蒲。公元834年的《令义解》确定五月五日为节日,并在日本文献《续日本后纪》里初次明确记载端午节。在仁明天皇承和六年(公元839年)五月写着:“乙酉,是端午之节也。天皇御武德殿,观骑射。”不过,端午节最早在日本是属于“贵族俱乐部”享受的一个节日,通常只在皇宫内开展活动。
在古代日本,刚开始时只是宫廷内部过端午节,后来在民间,端午节和日本本身的习俗“五月忌み(避讳五月)”结合了起来,诞生了日本式的“端午の句”。进入江户时代以后,端午节“飞入寻常百姓家”,皇室、幕府、武士、庶民百姓都过这个节日了。
“五月忌み”是古代日本在插秧之前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曹建南在《从女人的节日到男儿的节日》的论文中提到:日本早期社会开始插秧的时候,要祭田神,举行插秧祭。在插秧祭上担任重要角色的就是“早乙女”。被选为“早乙女”的少女,必须在神社举行奉告仪式,取得神的认可。然后被关进屋檐上插有菖蒲的“女の屋根”或“女の家”中洁身净心,直到举行插秧祭时才能出来。(中略)喝菖蒲酒,洗菖蒲澡,最早应该是“早乙女”洁身净心的一种手段。
也就是说,在日本,五月五日最早是以女人为主的祭祀仪式,中国的端午节流传到日本之后,与日本的“五月忌み”的仪式相结合,逐渐演变成现在的男孩节。
二、关于中日两国端午节的一点思考
综上所述,端午节的发源地在中国,根据图腾说,最早是一种与龙图腾相关的祭祀活动,当端午节流传到日本之后,这一节庆习俗与当地的文化习俗相结合,演变成为具有其本土特色的节日。
我认为,端午节祭祀仪式的特征在中日两个国家中均有所体现:在中国是祭祀龙图腾,在日本则是插秧祭。可见在古代社会中,祭祀仪式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祭祀仪式来满足百姓们祈求丰收的愿望。而百姓们将这一愿望通过节庆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与现代也是一脉相承的。当今在中国,人们过端午节,也是祈求风调雨顺,去病消灾;在日本,则是希望男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可见,在高速发展的今天,仍然保留着几千年来端午节的文化传统,端午文化的传承,更是记载着人类发展的进程。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代中国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影响也是非常久远的。
然而,对于端午节的流传,有以下几点思考:
其一,端午节是在日本飞鸟时代推古天皇(593-628年)时传入到日本的,而在公元8世纪中叶才传入韩国。众所周知,古代中国文化的流传很多都是通过朝鲜半岛流传到日本,也就是说基本上都是从中国开始,经过百济、新罗、高句丽再到日本。为什么端午节的流传是跳过韩国而直接进入日本的呢?这一点我有些疑问,我觉得还应该查找更加确切的资料,以证实端午节传到日本和韩国的确切时间,以及端午节传入日本的途径。这一点有待继续考证。
其二,对于日本端午节的传入时间的推测。据我推测,日本传入端午节的时间要比史料记载的早。据研究,自弥生时代起,就有中国移民前往日本。日本学者把弥生时代的中国移民分两批次,第一批是指公元前三四世纪进入日本的中国燕、齐、赵的移民,第二批是公元前后进入日本列岛的中国越的移民。而中国自战国就有端午节的相关记载。大约在战国成书的《夏小正》记载:“此日蓄采众药以镯除毒气。”而在弥生时代来自中国的移民很可能已经把端午节的习俗带入到日本。据闻一多的《端午考》记载,吴地的先民应是越人,或是他们的同族。“越人的老家本在北方,后来逐渐南移,一部分停留在如今江苏境内,受着太伯仲庸的统治,所以便随着太伯仲庸的国号而被称为吴人,所以吴只是政治区域的名词,论种族,他们与越人还是一家。《越绝书》(六)《越绝外传纪・策考》‘吴越为邻,同俗并土’、(七)《越绝外传纪范伯》‘吴越二邦,同气共俗。’(中略),总之,吴越是一个民族,他们都是‘龙子’。”闻一多论述了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与吴越人的图腾信仰相关,而吴越人又是在日本弥生时代迁移到日本的第二批移民,所以,我推测,早在弥生时代,端午节就已经传入日本,只是缺乏史书记载,无法寻求答案,或者是我们还没有从现有的史料中发现相关记载。关于这一推测,我觉得需要查找资料,进行研究。总之,我认为,历史上端午节传入日本的时间要比史料记载的早。
其三,日本的端午节与当地的端午节和日本本身的习俗“五月忌み(避讳五月)”结合了起来,诞生了日本式的“端午の句”。“五月忌み”是古代日本在插秧之前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上文已提到)。而在萧放的《岁时生活与荆楚民众的巫鬼观念――《荆楚岁时记》研究之一》的论文中,他提到了荆楚人的祭祀仪式:迎紫姑。这与日本的插秧祭是有着相似性:紫姑是在六朝社会文化背景下酝酿出来的世俗神灵,紫姑不仅出身低贱,而且她的职司亦为同常的农桑事务,人们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中略)紫姑神的出现,反映了荆楚民众对世俗生活的关注。紫姑作为知晓民间“众事”的神灵,在荆楚地方成为传承千年的预测农事、婚姻的民间百姓女神。
迎紫姑,必有一套巫术仪式,《荆楚岁时记》记,先作其形迎之,再念动咒语,祈请紫姑降临,“捉之觉重,是神来也”,然后卜问众事。
我认为,这样的祭祀仪式,与日本的插秧祭,有着相同点:(1)都是以女人为主的祭祀仪式。(2)都是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祭祀占卜。(3)都与巫术信仰相关。这样的祭祀仪式,在古代中国和古代日本,有着如此相近的形式,这不禁让我慨叹古代文化源远流长。且不管日本的插秧祭是否是由荆楚的“迎紫姑”仪式流传过去的,存在如此相近的形式与内容,对于古代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研究,更是一门课题。我觉得,日本的古代祭祀仪式与中国古代的祭祀仪式有着极其相近的特点,在中日古代祭祀文化的交流方面,可以大做文章。
以上主要就中日两国端午节的由来进行了论述,肯定了端午节来源于龙图腾这一说法,同时就端午节流传到日本的途径和时间提出了自己的思考。或许能对中日古代祭祀文化方面的深入研究起到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宋颖.端午节研究:传统、国家与文化表述[D].中央民族大学,2007.
[2] 栾超.中日端午节的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 萧放.岁时生活与荆楚民众的巫鬼观念――《荆楚岁时记》研究之一[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
[4] 闻一多.神话与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篇4
社区端午节活动方案一
主题:“迎端午,包粽子,扬民族精神;庆节日,品粽子,承中华传统”
一、比赛时间、地点、对象
时间:20XX年6月2日下午14:30开始
地点:社区党员活动室
参加对象:社区居民
二、比赛准备事项
1、事前做好相应数量的大米、馅的配料及包扎的柴绳、粽蘖准备。
2、以40人为份数(八个小组),做好盛米、馅、柴绳、粽蘖分放和放粽子容器的准备。
3、比赛结束后帮助煮熟粽子(次日下午品偿)。
4、做好比赛场地和观众区域的布置安排,准备100-150个左右煮熟好的粽子(品偿用);
5、学习包粽子的各项物品的准备;
6、赛前参赛选手务必做好个人卫生。
三、比赛规则
1、每位选手分发1.5斤糯米,10块馅肉,参赛选手需要在规定30分时间内用以上材料包出大小均一粽子,形状不限;
2、包扎的粽子以不露馅、包扎严密、形状规则为有效数计算成绩。
3、以“数量、速度、质量、美观”作为评判标准,评选个人奖。
四、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二等奖:3名
参与奖:参赛选手
五、学包粽子
另设一个学习包粽子的区域,包粽子高手手把手传授,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社区端午节活动方案二
为迎接中国传统佳节,增强社区居民、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社区决定开展“粽叶飘香、情满社区”,以趣味活动的方式开展包粽子比赛活动。
一、活动主题
主题:“迎端午、包粽子、弘扬民族精神,庆节日、品粽子、传承中华传统”
二、组织策划
居委会干部负责动员、宣传及活动具体实施三、报名时间、对象时间:20XX年5月10日-20日对象:以本社区居民参与为主,其他社区人员也可报名,参赛人数在80人以内,已报名的顺序报满截止,控制规模以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四、比赛时间、地点
时间:暂定20XX年5月28日-30日
地点:东关社区广场
五、比赛设置准备事项
1、设邻里组、家庭组、个人组、集体组四个组
2、食材准备:糯米200斤、芝麻10斤、绿豆10斤、食用油一桶、液化气一瓶、棕蘖20XX张及包棕子用具等.
3、做好比赛场地和观众区域的布置安排
六、比赛规则
1、设评委5人:涂芝兰、王宜人、戴继中、余清明、刘转枝
2、每组选手按分发配置的食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3、包好的粽子以不露陷、包扎严密、形状规则为有效数计算成绩
4、以“数量、速度、质量、美观”作为评判标准,评选一等奖壹名、二等奖两名、纪念奖若干名。
5、比赛包的粽子部分分发给选手,部分送给社区留守、空巢老人和特教学校儿童。
社区端午节活动方案三
为了更好地发掘、传承和创新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使之与现代社会相融合, 唱响"我们的节日"主题,给古老的节日注入新的因子,让社区居民以贴近现实和现代的方式来过好端午节,近而引导社区居民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增强社区的凝聚力,我社区特组织如下活动。
一、立夏居干与新开养老院老人一起包饺子
时间:6月15日
地点:新开养老院
参加人员:社区居干
活动目的:6月15日正好是,南通有立夏碰蛋、吃蛋的习俗,以寓意不疰夏。新开养老院现有20多位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了让老人们在敬老院也能享受到天伦之乐,安度盛夏,社区居委会干部利用中午时间,到养老院,与老人们一起包饺子、斗蛋、吃蛋。
二、骨健康知识讲座
时间:6月18日
地点:居委会
参加人员:社区老年居民
活动目的:健康的身体来源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有健康知识引导。为了让社区老年居民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邀请骨健康专家来社区上骨健康知识讲座。
三、包粽子比赛
时间:20xx年6月16日
地点:居委会
参加人员:社区居民
比赛细则:
1. 每位参赛者包2斤糯米,比时间、质量、外观、口味。
2. 米、芦叶居委会准备,盆、勺子等辅助工具自带。
3. 粽子口味自定,辅料诸如红枣、红豆自带。
4. 最后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鼓励奖若干名。
5. 包好的粽子送给社区孤寡闻老人,低保户。
活动目的:通过比赛,既让大家继承传统习俗,了解端午节的知识,又增进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感情。把粽子送给社区孤寡闻老人,低保户把传统节日的意义又进行了深化,以此来增加社区的凝聚力。
社区端午节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1.社区端午节活动方案3篇
2.社区端午节活动方案范文 社区端午节活动策划方案
篇5
关键词:北方地区;历史时期;端午风俗
端午节是中国古代传统节日,也是目前在城乡民众间依旧流行的旧历节日。它一般于农历五月五日举行,在古代端午节有许多的名称。比方“端五”、“重午”、“端阳”、“天中节”、“女儿节”等。在历史长河中,人们对端午起源、风俗的研究各有不同,不同派别对端午节的起源说法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端午风俗进行研究,有利于端午风俗的弘扬与传承,使人们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类精神建设的重要性。
一、端午风俗的初步形成
(一)北方五月禁忌与端午风俗
《夏小正》是唯一一部记载夏代岁时的文献,其关于五月的记载是“蓄兰―为沐浴也”。人们蓄兰沐浴在于除不洁,以求健康。这是端午风俗的原始形态,可以被看做端午节的原型。商周及齐国时期,人们将五月视为恶月。在《史记》里,记载了齐国孟尝君田文五月生,其父婴说犷五月子长于户齐,不利其父母。”田文据理力争,其父只能“默然”。当时人们把五月视为“恶月”应该和人们对于入夏以后各种自然和生态产生的巨大变化而导致恐惧的心理有关。
(二)屈原与端午风俗
现如今,很多人认为端午是为了纪念屈原,如“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临水而观之”,这时竞渡有了悼念屈原的意味,可以说是竞渡习俗有了新的意义。因为,处于动乱年代的南北朝时期,屈原强烈的爱激情和慷慨赴死的英雄气概,引起了人们的深刻共鸣,不仅在楚地被人们尊崇,在北方人们的心中地位也十分崇高,具有全国的纪念意义。南方之地端午竞渡才愈演愈烈,成为南北方端午节区分的一个显着标志,北方虽很少竞渡,人们选择了吃粽子这一方式来纪念屈原。
二、不同时期北方地区的端午风俗
(一)南北朝时期北方的端午风俗
南北朝的宗凛《荆楚岁时记》是当时中国端午风俗形态最为完备的记载,其主要包括:飞舟竞渡“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泪罗日....一自为水军,一自为水马,州将及士人悉临水而观之”。隐艾食粽“世又五日作粽,并带练叶五彩,皆泪罗之遗风”,“采艾以为人形,悬于户上,以攘毒气”。采药系丝、将相踏、斗百草“荆楚人并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等一系列要素构成的集镶灾驱役、游戏娱乐、纪念屈原等多功能为一体的节日风俗。
(二)宋元时期北方地区端午新要素的引进
宋元时期包括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如辽、金等政权。五代、宋、辽、金、元时期,朝廷端午风俗就是对前代端午节制度、礼仪的因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继承了唐朝风俗,端午朝廷举行宴会,后晋时期,“癸亥,晋遣使贺端午”,辽国癸亥,晋遣使贺端午,以所进节物赐群臣……五月庚午,以端午宴群臣及诸国使者;宋朝也是如此,“每岁冬、正、端午、长春节,皆以土产珍异、金银器用、缯帛、片茶为贡。每及钱m遣亲属入贡,皆御前殿曲宴以宠之”,金朝也有端午节宴会制度兹不多述。元代也在很多节日上承袭汉族节俗,现代的学者做了详细的研究,认为元代宫廷亦举行端午节庆活动。
第二,各地进奉制度,也成为一种惯例,后唐“五月壬辰朔,淮南杨溥贡端午节物”。后唐明宗时期因为皇后的去世,“除正、至、端午、降诞四节量事进奉”,也说明了端午节进奉的事情。宋太祖建隆年间,“每岁冬、正、端午、长春节,皆以土产珍异、金银器用、增帛、片茶为贡”等等。元代端午节期间,中书礼部和其它宫廷服侍机构向皇帝进奉扇子、凉糕、角黍等,其中好多物品都由各地进贡所得。
三、北方地区端午地域传播与风俗圈的形成
(一)端午风俗类型的地域传播
端午的基本形态是北方最为普遍的一种,它在各个地区普遍存在。北方特有的射柳风俗产生以后,经过历史时期的演变,体现了游牧文化和中原汉族礼仪的结合,明清以后逐渐走向了娱乐的方面,褪去了神秘的原始信仰,风俗更加世俗化。端午射柳风俗的扩散在明清时期有两个序列都城迁移型扩散和地方府县的层级扩散。
(二)北方端午节物的主要类别及其内涵
北方基本形态的端午风俗,构成要素十分复杂,饮食、娱乐、商业活动等各个方面,它是构成端午风俗圈的物质基础。
首先,从饮食方面来看,粽子与雄黄酒最为突出,以巨鹿县端午为例:男女皆佩艾叶....复用苇叶裹枣、黍为粽,亦曰“角黍”。可见巨鹿县的角黍并不是糯米,而是体现了北方特色的枣和黍。
其次,从娱乐方面来看,五色丝、长命缕、百岁索等端午节物,他们都是悬挂在小孩子手臂、脚腕、颈部的丝线及其附属物,是同一种类型的具有辟邪祈福饰物,“佩戴,取趋吉避凶之意”,只是各地叫法不同。
(三)北方地区端午风俗圈的形成
历史时期端午是“恶日”,这一天很不吉利,人们心理上脆弱,希望能够通过种种途经平安渡过,这便促成了亲友之间的互相送续命缕、粽子来表达祝福的风俗,而姻亲之家选择端午送礼也是最佳时期,它能充分体现双方的和睦友好。端午的不吉利导致了亲友送礼互报平安,近距离亲友往来传播着婚姻信息,因此缔结婚姻,之后再次成为亲戚,周而复始,进入下一轮的循环在封建社会婚姻制度不便的情况下,这便是端午风俗圈的形成机制,这也是北方端午风俗基本形态长久存在背后的深层原因。
四、结语
通过对历史时期的端午文化分析,对于复兴传统节日风俗、开发民俗旅游、活跃市场经济、融洽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等都有者潜在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篇6
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进行对话的互动过程。在这一互动过程中,读者的社会知识、生活经验、情感经历等被有效激活,使读者与文本发生碰撞与对话,这能有效促使读者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并由此产生精神的愉悦感。因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应把阅读教学仅仅局限于文本内容和文本知识点上,而是应当重视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并将此作为重要课程资源,使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期待,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新知识的建构。
比如,在教学《端午日》这篇课文时,我首先让学生讲述他们过端午节的情景,并讨论当地端午节的风俗和过端午节的意义。待学生发言后,我加以适时引导:“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是沈从文先生对湘西茶峒人民端午节习俗的描写。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湘西人民是如何过端午节的吧!”这样,我就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阅读和探索的兴趣。
二、注重学生阅读感受及体验,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
传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总是利用自身阅读代替学生阅读,忽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受,这样的阅读教学效果既耗时又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必须改革传统阅读教学模式,淡化教师权威意识,注重学生阅读感受及体验,鼓励学生勇敢发表自己意见,从而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
比如,在教学《背影》这篇文章时,首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现在有什么感受在你们心中油然而生,关于‘父亲’,你们有什么想对老师和同学说的?”……待学生回答完毕后,接着提出其他有关文本内容的问题。这样,我们既做到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容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注重学生对文本的记忆和积累,使其成为学生自己语言
篇7
大黄汤是渤海国的端午节令食物,其所具有的祛瘟避恶功效是与当时端午节防疫保健的主题密切相关的。《册府元龟》中记载的“盗修龙衮”,指的是渤海质子偷盗唐代宗的衮龙服一事,原本应作“盗修衮龙”,可能是对《太平御览》所载“盗衮龙服”的讹写。
【关键词】
渤海国;艾糕;大黄汤;“盗修龙衮”
据《契丹国志》载:“五月五日午时,采艾叶与绵相和,絮衣七事,国主着之,蕃汉臣僚各赐艾衣三事。国主及臣僚饮宴,渤海厨子进艾糕,各点大黄汤下。”有研究认为,既然“艾糕”和“大黄汤”两种食品均出自“渤海厨子”之手,那就说明它们源自渤海,“只有渤海人才能做的地道”,并进而提出“大黄汤”应当是用盐豉制作的汤。笔者对这两种食品源于渤海的说法是同意的。不过,对于 “大黄汤”的解释,笔者则有不同看法。
史料中出现的“艾糕”与“大黄汤”,显然是契丹宫廷每逢端午节都要食用的节令食品。因此,要破解“大黄汤”的真实含义,恐怕还要从古人的端午节俗上入手。
有学者的研究已经证明,端午节俗的本来主题是防疫保健,因此,古人端午节俗活动及饮食等都是围绕着这一主题而展开的。据此,我们不妨先将这两种食品与史籍记载的古人端午节主要饮食进行一番比对。
《太平御览》卷三一引《玉烛宝典》载:“五月五日,采艾悬于户上,以攘毒气。”又同书同卷引《风土记》载:“仲夏端五,……又以菰叶裹粘米,以粟、枣灰汁煮令熟,……黏米一名粽,一曰角黍”。又《淳熙三山志》卷四十记载:“(端午)饮菖蒲酒”《遵生八笺》卷四亦载:“(五月)五日午时,饮菖蒲雄黄酒,辟除百疾而禁百虫。”由此可见,粽(或角黍)、菖蒲酒、雄黄酒、艾草等在古人端午节俗活动中具有标志性意义。从这些史料中可见,古人采用这些事物作为端午节物,正是为了发挥其防疫保健的作用。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契丹国志》中所记载的“艾糕”和“大黄汤”,同样也应是具有防疫保健功能的事物。
关于“艾糕”的具体制作情况,在我国古籍中罕有记载,却见于韩国古代典籍。柳得恭《京都杂志》载:“(端午)是日,作艾糕象车轮形食之,……艾叶,微圆背白,曝干……又可烂捣入糕,发绿色,以其作车轮糕”洪锡谟《东国岁时记》亦载:“(端午)是日,采艾叶,烂捣入粳米粉,发绿色,打而作糕,象车轮形,食之”根据这些记载,我们对“艾糕”的情况已有大致的了解。概言之,“艾糕”就是用艾叶和糯米为原料打制而成的一种糕点。如果将这种食物与我国古代的端午食物相对比的话就会发现,“艾糕”可以视为“角黍”与艾草的结合体。中原地区的古人过端午节时食角黍、插艾草的风俗,变成了食用“艾糕”――既有糯米,又有艾叶,所以,二者虽然形式不同,但究其实质却是极为相似的:无论是角黍、艾草,还是艾糕,都是要用它们来起到防疫保健的作用。
既然“艾糕”是一种具有防疫保健作用的食品,那么,据此可以推测,“大黄汤”也应具有同样的功效。还是和中原地区古人的端午节俗相较,后者在这一天还要饮用菖蒲酒、雄黄酒等饮料,以期达到“辟除百疾而禁百虫”的功效。这是基于古人对菖蒲、雄黄两种药物功效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因为在古人看来,菖蒲、雄黄都具有祛瘟避恶的功效。同样,大黄在古人心目中也具有类似的功效,古人也常用它来制作具有防疫作用的饮品,如《千金要方》卷九记载:“辟疫气,令人不染温病及伤寒,岁旦屠苏酒方:大黄十五铢,白术十八铢,桔梗、蜀椒各十五铢,桂心十八铢,乌头六铢,菝葜十二铢。右七味,?咀,绛袋盛,以十二月晦日日中悬沉井中,令至泥,正月朔日平晓出药,置酒中煎数沸,于东向户中饮之。屠苏之饮,先从小起,多少自在。一人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饮药酒得,三朝还滓置井中,能仍岁饮,可世无病。当家内外有井,皆悉着药,辟温气也。”这里所说的“屠苏酒”就是以多种药物配制而成的药酒,它被认为有很好的避瘟功效,大黄便是其中的一味药。
同时,从前引史料中也可见,古人在像端午、元旦这样的节令时日,常会服用一些药酒,如屠苏酒、菖蒲酒、雄黄酒等,以期能够祛病健身。据此也可推测,古人以药物“大黄”为原料制作端午节引用的饮料并非没有可能,因此我认为,所谓“大黄汤”极有可能就是以“大黄”这味药材为原料(至少是主要原料之一)制作而成的端午节令饮品,其作用和意义,与屠苏酒、雄黄酒等类似,都是为了实现祛病健身的目的。而前引研究中以“‘大黄’是一味极苦的中药,不可能用来做汤”为理由否定“大黄汤”药物属性的说法则显然站不住脚,因为正如我们前面所讨论的,古人以药物制作饮料并在节日饮用是有先例的,而且,这些用于制作饮料的药物,从雄黄到菖蒲再到大黄,其味道无一不是苦的。显然,我们不能以药物味苦为理由,用我们今天的观念去推测古人的行为,而应回到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去,以所谓“了解之同情”去体味古人的所思所想。
关于“盗修龙衮”一事,始见于《册府元龟》卷四一《帝王部・宽恕》:“代宗大历八年闰十一月,渤海质子盗修衮龙,擒之。词云:‘慕中华文物。’帝矜而舍之。”史学界一般都将此事视作渤、唐间的亲善关系,以及渤海国仰慕唐朝文化的证据。不过,对于“盗修衮龙”一词的理解,学界却存在不同的声音。
首先,“盗修龙衮”在《册府元龟》(以下简称《册府》)中出现时,本作“盗修衮龙”,而自从金毓黻《渤海国志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引用时径直改作“龙衮”以后,史学界在征引这条史料时,绝大多数遵循金氏的修改,写作“盗修龙衮”。
其次,对“盗修龙衮”一词的含义,学界也有不同意见。一种意见将之理解为“私取修龙衮”,即“盗”为动词,指偷盗;“修龙衮”是名词,指皇帝的一种礼服。而另一种意见则把它解释成“私自制作皇帝礼服”,即“盗修”为动词,指私自修造;“龙衮”是名词。
为了弄清“盗修龙衮”一词的含义,我们还是要回到史料本身,回到其最初的出处――《册府元龟》中,以及当时的历史语境中去。所谓“衮”,是古人的一种礼服,《周礼・春官・司服》载:“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享先王则衮冕”郑玄注:“衮,卷龙衣也”衮衣就是一种带有卷龙文饰的帝王礼服,所以,“龙衮”的含义其实与“衮衣”是相同的,也是指龙纹礼服,只是一种强调礼服上的龙样文饰的说法。如《礼记・礼器》载:“礼有以文为贵者:天子龙衮,诸侯黼,大夫黻”其中的“天子龙衮”就充分说明了“龙衮”的性质与含义,即皇帝穿的龙纹礼服。
历代典籍中关于这种礼服的记载颇多,而所用词汇,既有“龙衮”,也有“衮龙”。前者如“历代龙衮,织以成文”、“天子龙衮,而至敬不文”、“皇帝服龙衮”等;后者如“修衮龙之法服”、“衮龙之服,金石之乐”、“衮龙出于褐,卿相起于匹夫”、“元忠进志诚所造衮龙衣二副”、“请具衮龙衣、绛纱袍、通天冠”等等。由此可见,史籍中“衮龙”和“龙衮”并无分别,本可通用。因此,金氏将《册府》中的“盗修衮龙”改为“盗修龙衮”,显然是没有理解二者在含义和用法上的相通性。这样的改动,虽说于引文本意并无影响,但却是违反文献校雠原则的误刊误校。故学界此后在征引此条史料时,还应该依据《册府》的原文作“衮龙”,而不应再以金毓黻误改的“龙衮”为准。
最后,我们再来讨论“盗修衮龙”一词的具体含义。其实,学界对于这一问题的分歧点主要在于“盗修”和“盗”的断句区别上。如果依前者的断句法,那么所谓“盗修”,就是“私自制造”或者“偷偷摸摸地制作”的意思;如果按后者的方式断句,那无疑就是“偷盗、盗窃”之义。要分辨哪一种说法正确,其实非常简单,我们只要再次回到史料典籍中去,看一看与《册府》时期相同或相近的典籍中,是不是有类似的记载。结果,笔者在同样编纂于北宋时期的类书《太平御览》(以下简称《御览》)中,找到了这样一段记载:“《唐书》曰:‘代宗时,渤海质子盗衮龙服,捕得之,词云:“慕中国衣服”上赦之。’”《御览》中的这段记载出自《唐书》,据研究即北宋咸平三年修订以前刘《旧唐书》的早期版本,保存了《旧唐书》的许多原貌;并且,《太平御览》成书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4年),而《册府元龟》成书于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御览》的成书时间早于《册府》,所以,此条史料的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我们发现,这条记载和前引《册府》中的记载如出一辙,而且更加明确地说是“盗衮龙服”和“慕中国衣服”,两相对比,其意自明:所谓“盗修衮龙”就是“盗衮龙服”,在此指入质唐朝的渤海王子偷盗代宗皇帝的衮龙服。这里的“盗”无疑是指“盗窃”而言,“修龙衮”则很可能是由于“修”(繁体作“”)与“服”形近而导致的“衮龙服”一词的讹写。
【参考文献】
[1]叶隆礼.契丹国志[M].济南:齐鲁书社,2000.
[2]梁玉多.关于渤海经济生活的几个问题[J].学习与探索,2007(3).
[3]王利华.端午风俗中的人与自然――基于社会生态史的新考察[M]//王利华.徘徊在人与自然之间――中国生态环境史探索.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
[4]李.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
[5]梁克家.淳熙三山志[M]//.宋元方志丛刊(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90.
[6]高濂著,赵立勋等校注.遵生八笺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7]柳得恭、洪锡谟,等.岁时记三种[M].首尔:朝鲜光文会,1911.
[8]孙思邈著,高文柱等校注.备急千金要方校注[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9]王钦若,等.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
[10]金毓黻.渤海国志长编[M]//渤海国志三种.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11]魏国忠、朱国忱、郝庆云.渤海国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2]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
[13]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14]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5]脱脱,等.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6]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7]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8]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9]刘,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0]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1]吴玉贵.唐书辑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2]王应麟.玉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影印,1987.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目前,正处于初中阶段成长时期的学生,其自身文化底蕴、知识体系尚未发展成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受还并不深刻。所以,作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初中语文教学应担任着渗透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等重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活动全过程,培育学生形成深厚的人文底蕴,养成博大的民族情怀。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概述
语文教材作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良美德的重要载体,其中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内容是语文教学活动开展、教学大纲拟定的重要依据,也是实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关键性因素。初中语文教学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容,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便是“中国文字”,是体现我国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内涵最直接的方式之一,也是传统文化精神表述的重要依据。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呈现的“诗、词、曲、赋、散文”等经典文学作品,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承载着我国悠久历史发展进程中极为重要的精神文明理念与精神财富,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通过学习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的经典文化内容,可使其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所蕴含的魅力,了解到我国历史文明的意义与伟大,从而形成自主传承传统文化的优良美德。另外,初中语文教材中创作的《孙权劝学》《木兰诗》《陈太丘与友期行》等课文,内含着我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精神文明,也就是“礼仪”,这一精神文明的存在,对于提升初中学生社会交际能力,培养其良好道德品质有着极其重要的帮助,是传统文化内容渗透最有价值意义的一种体现。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解析
传统文化是最能体现我国独特民族特色与民族精神,弘扬历史发展遗留的重要思想、文化精神与艺术宝藏的重要依据,是社会与国家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永恒动力。作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的载体,初中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理念背景下,实现传统文化内涵与精神的渗透,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不可忽视的关键所在。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生理、思想等方面共同发展的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尚未发展成熟,其是明辨是非能力也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所以在此阶段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品质,帮助其形成优良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与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相比,传统文化的渗透让语文教学内容、形式变得更加丰富,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其身心投入语文教学活动当中,从而起到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形成良好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所需高素质人才等关键性作用。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意义重大且势在必行。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研究
(一)深入挖掘教学素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培养学生学习情感目前,初中语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编入较多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内容编目,如七年级的《论语》《木兰诗》《游山西村》;八年级的《核舟记》《孟子》;九年级的《桃花源记》、《岳阳楼记》《屈原》等,这些文章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篇目,里面的名言名句都体现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所以,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渗透传统文化,仅可通过精心筛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对教材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字、句、词、篇和所表达的主旨等方面,进行深度与广度的挖掘、探究,便可实现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和初中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起到良好的传统文教育熏陶作用。同时,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身心融入传统文化的学习当中,初中语文教师要时刻将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以丰富学生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等方面为切入点,通过详细解读、注释理解文本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文本知识与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深入研究文章内所撰写的主角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并掌握文言语言朴素简练的写作特点等。这样一来,不仅可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与意义的理解,还可培养学生的良好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真正落实传统文化教育利用课堂教学这一渠道,落实传统文化教育,初中语文教师首先可通过开展传统文化作品的诵读活动,让学生通过对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篇章、国学经典,进行自由诵读、咀嚼体悟,完成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吸收与消化,以提高学生人文精神和道德素养,实现传统文化外化于身、内化于行,铸造人格的支柱,在无形中实现对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传承。其次,还应大力倡导读书活动,结合本阶段学生年龄特点与个性喜好,为学生推荐一些名人传记、课外读物等,要求其必须认真阅读,并做好读书笔记,比如,为学生拟定读书计划,每学期至少组织参与一次读书交流会,利用假期时间,将一些中国古典名著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并要求学生撰写读后感,在上课时期进行朗读等,并为表现优异者先进典型奖、实物奖等,以激励学生自主阅读。其次,还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如开展以传播传统优秀文化为目的的专题讲座、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古诗文交流会、观看优秀历史人物事迹影视作品讨论会、组织参观历史人物纪念馆、历史文化遗迹等,都是传承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好方法。
(三)关注中国传统节日,利用传统节日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利用中国传统节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可利用语文研究性学习或综合型学习的教学方式,通过挖掘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蕴含的深厚传统文化元素,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并在此过程中,事先安排一个较长的周期,让学生从查询资料到实践体验,在实践体验中学习语文和传统文化知识,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去探究、去体验、去感受独特的民族风情与精神文化内涵,以起到良好的文化传承作用。例如,在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为增进学生对端午节的深刻理解,而并非仅停留在片面的理解,让学生感受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初中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开展以“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主题的综合型学习活动,让各大学习小组分别调查研究端午节的地方习俗与活动形式、各地端午节的民俗特色、有关于端午节的诗词歌赋、端午节的起源传说等。并进行收集、整理,在上课时发表演讲,讲述自己对端午节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大意了解,讲述有关于端午节的趣事等,以便增进对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了解,实现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篇9
中华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时代的烙印,它创成于本民族之始,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值得后人重视、传承与发展。作为语文教师,更要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拥有相应的传统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这样不但能把古典作品中美的东西阐释出来,还能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传承传统文化,对于当代的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要认识到语文教学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给学生深厚的人文底蕴,培养学生的民族情结,为中华民族的发展造就有用的人才。
那么,语文教学中又该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呢?
1.充分利用教材中现有的教育资源,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已经有不少有关承载传统文化的篇章。比如古体诗词曲、古代散文、小说等等。这些篇目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辉煌的文化成就,也传递着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我们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手资料。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用民族优秀文化的精髓来启发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对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热爱,以及对杰出历史人物的爱戴和崇敬,使他们受到传统文化的陶冶。例如:透过学习《岳阳楼记》,要让学生体会到古代仁人志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学习《鱼我所欲也》,要让学生懂得中华民族自古就有重义舍生的精神。这些不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内涵吗?同时,我们可利用课堂上3-5分钟时间,带着学生积累成语和名言警句,为学生打下传统文化的基础。
2.利用阅读课及课外时间让学生阅读经典
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现代语文教学承担的任务也是十分繁重的。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不可能都放在课堂上来完成。因此,必须利用阅读课及课外活动时间来拓宽学生视野。唯有阅读本民族的经典,我们才有可能记住自己的血脉,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经典是我们灵魂的依托。例如《诗经》、《论语》、《庄子》、《孟子》、《离骚》、《左传》、《史记》、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可以说,每一个炎黄子孙血管里流淌的精神血液都可以在这些经典里找到诠释,阅读经典就是在滋养我们的精神:读《论语》,孔子深厚的济世情怀洞开着我们偏狭的心灵视窗;读《庄子》,庄子独立不羁的人格跃然纸上;读《孟子》,我们在那咄咄逼人的言辞里,体味"民本"思想的精髓……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蕴藏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们行为处事的道德标准,我们应该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来熏陶现在的青年一代。
在经典离我们越来越远的今天,在我们感到浮躁的今天,回归经典阅读尤其迫切与重要。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只要有机会,都不要忘了对经典尽可能的亲近;唯有如此,我们的民族才可能不失去自己的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才能根植于下一代的心中。
3.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比如举办各类以传播传统优秀文化为目的的讲座、古典诗词朗诵会,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如默写古诗文等,观看表现优秀历史人物事迹的影视作品并开展讨论,组织学生参观历史人物纪念馆或者重要历史文化遗迹等等。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而且增长了历史文化知识,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4.利用传统节日传播民族文化
中国有许多传统佳节,每一个节日都有独特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西风日盛的今天,学生们似乎对圣诞节、愚人节等洋节更感兴趣,对古老的中秋、端午、清明等节日所知甚少。而“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元宵,“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的七夕等节日更濒临失传的危险。二十四节气就更不用说了,就连成人,估计不是学气象专业的,也没几人能数得完整。虽然这样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环境造成的,但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你能熟视无睹吗?并不是孩子们不想了解,而是我们提供的内容太少了。只要在合适的时机,给他们了解的机会,你就会看到孩子们的盎然兴趣和惊奇感叹。
篇10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过程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275-02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转变,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否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需要可靠的评价标准和科学的评价方法来检测。评价作为信息技术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教学本身具有促进、反馈、调节等作用。
学习过程的评价是指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价。学习过程我们一般分为学习过程前、学习过程中、学习过程结束,据此,我们把过程评价划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一、做好学前调查
信息技术教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与学生的前任信息技术教师交流,了解学生以前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在学习中的优点及存在的不足,对学生以前的学习做一个客观的评价,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做好准备。如问卷调查可以设计如下内容:
1.家里有电脑吗?A、有?摇?摇?摇B、没有
2.你上过网吗?A、经常上?摇?摇?摇B、偶尔?摇?摇?摇C、没有
3.你玩过电脑游戏吗?A、玩过?摇?摇?摇B、偶尔玩过?摇?摇?摇C、没玩过
4.玩电脑游戏感觉如何?A、好?摇?摇?摇B、较好?摇?摇?摇C、没意思
5.你进过网吧吗?A、进过?摇?摇?摇B、没有
6.你能熟练使用画图软件画图吗?A、熟练?摇?摇?摇B、一般?摇?摇?摇C、不会
7.你参加过信息学奥赛吗?A、参加过?摇?摇?摇B、没有
8.你对计算机哪些知识感兴趣?(多选)A、画图?摇?摇?摇B、网络?摇?摇?摇C、动画?摇?摇?摇D、文字排版?摇?摇?摇E、网页制作?摇?摇?摇F、编程?摇?摇?摇G、其他
二、做好作业评价
作业评价是教师通过布置作业,并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从而判断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信息技术课的作业的绝大多数都是通过上机操作完成的,学生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同样的作业,不同基础好的学生的完成情况也不同。根据教学内容分阶段、分层次地设计作业,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如制作一个关于端午节的多媒体作品:
[任务描述]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请你使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一份多媒体演示文稿,向大家介绍端午节。
[作品要求]
(1)主题明确、构思巧妙,能很好地表现端午节的特色。
(2)整体效果好,色彩搭配协调美观,图文搭配合理。
(3)准确、合理地综合运用多种媒体素材来表现端午节这一主题。
(4)灵活恰当使用制作工具和制作技巧,使作品具有吸引力。
三、做好总结性测验评价
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是指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及应用的评价。这种评价优点是可以大范围的对学生进行同时测试,能用较低的评价成本完成评价任务,缺点是选题的优劣往往影响着测试效果。如果通过笔试实现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测试,选题需要注意以下一些原则。
(一)生活化原则
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可见,信息技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社会生活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从培养人的角度出发,从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要立足于以学生发展为本,进行生活化的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之能真正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
例1:存储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其他的单位还有KB、MB、GB等。假设小明家的数码相机的存储容量为512MB,每一张数码照片占用128KB的空间,请问它最多能存储多少张的数码照片?
A.512 B.4000 C.4096 D.5120
例2:小明同学帮小丽家配置了一台多媒体电脑:主板(集成显卡、声卡和网卡)、P4 CPU、DVD光驱、机箱(含电源)、键盘、鼠标,还需配置 、 、 等硬件。
分析:这两道试题的取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容量的计算以及配置电脑所需哪些硬件。让信息技术不再高深莫测,它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联,学好信息技术,让它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二)时代性原则
传统的信息技术评价忽视学科的“信息”要素,使信息技术偏离应有的学科本质,造成评价的缺位。信息技术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信息的获取与收集”,获取新的信息,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也是信息技术评价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教学要凸显时代性,紧密结合时展要求。
例3:信息具有普遍性、传递性、共享性、失真性、加工性等特点。德国RTL电视台网站失实报道所谓的暴力事件,这主要体现了信息具有的( ?摇?摇)。
A.传递性?摇?摇?摇B.共享性?摇?摇?摇C.失真性?摇?摇?摇D.加工性
例4: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由A型猪流感病毒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疾病,该病毒可在猪群中造成流感暴发。至目前为止,在中国内地确诊病例867例,治愈523例,你获取这条信息的途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