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风景作文范文
时间:2023-04-11 02:58: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风景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不,都不是,是大自然创造出的、举世无双的景致。但,这中间,又有哪番景色为冠呢?或许,去观赏一番总比苦思冥想更好吧!
风儿,掠过;雨儿,飘落;花儿,舒绽;草儿,摇曳。风儿飞舞;雨儿轻移。风儿拂过大地,大地上的一切苏醒了。雨儿抚着大地,大地上的一切盎然了。春天的风,春天的雨,在春的带领下走向极盛。春天的花,春天的草,在春天的下创出了一片明丽。花儿创出一片绚丽,一片芳香;草儿创出一份淡雅,一份宁静。这幅风掠雨草图,够清新,明丽。
黛色的夜幕,泛泛地垂着,布着满天繁星,缀着无尽宝石。星儿,闪闪;月儿,静静。星儿洒下一片彩光,月儿散下一片银辉。璀璨、耀眼的星星,在夜幕上熠熠生辉,却不乏清纯。月儿撒下的银辉,直泻入明净的湖中。湖面泛着淡淡的银光,与天上那轮玉盘相映衬,显得淡雅,清新,却不乏明丽。这幅空朗湖碧星月图,够清纯、淡雅。
雨收起了,只留下几缕浮云在蔚蓝的天空中。太阳出来了,明艳艳的,与蓝天白云相照映着,显得分外美丽。但是,当西方架起那座七彩桥时,一切都在彩桥面前黯然失色??那座彩虹桥,是如此绚丽,淡淡地泛着的光辉。红、橙、黄、绿、青、蓝、紫,在阳光下互相照映,洒下一明丽,一片辉煌。这幅艳空碧日艳虹云图够绚丽、柔美。
篇2
――题记
梦里思大漠,记忆的大漠黄沙尘埃弥漫开来,风如泣如诉与沙尘缠绵共舞,远方的骆驼踏着优雅的步伐缓缓而来,悠扬的驼铃响彻天空。我知道,大漠近了,近了,我听见了“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凄凉送别曲调,也看到了那亘古不变的天空与漠漠流沙,更闻到了那灼热的气息,火与热的搏斗。心中美丽、顽强的大漠,我循着你的足迹匆匆而来。
我循着大漠的色彩而来,曾经,黄色装饰过我的彩虹梦,点缀过我的童话王国,带给我高贵,典雅。如今,大漠的泛黄震撼感动着我。黄的色彩描绘了大漠,如西方色彩浓烈的油画,想把大漠的容颜静止于那一刻,留下绝美的画卷,凝视着它,仿佛翻开一页历史的画卷,带领我迈进它的世界,了解关于它的一切。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斜射于大漠间,短暂易逝的夕阳从手指间滑过,挽留不住,只留下刹那的余温。血红的玫瑰色在沙漠间渲染开来,大漠与天空相承一色,分不清宇宙天地间。云如纱拂过落日,犹如少女的脸庞,羞涩而暧昧,一扫心中“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悲凉心境。淡淡的温馨,丝丝的感动,只因近黄昏时,大漠这种动人的黄昏美。
大漠的黄风一次又一次变幻着它的面貌,一次又一次卷起我记忆的思念。自然、优美的线条勾勒出了沙漠的轮廓,风卷起它的力量,继续修饰、雕琢着大漠。随着风的牵引,举目望去,那上下起伏的沙堆,犹如江南的小山,玲珑得可爱,重叠得壮观。那一块平坦的沙地,仔细望去,犹如微风下,江南泛起的波浪,在阳光下散射出耀眼的光芒。那弯弯的沙丘,就像一轮新月,虽无古人照,但也领略了如今这独特的大漠。
沙漠的荒凉、干旱给人死的恐惧、生的渴望。生命没有战胜大漠,只有适应而生存,但卑微而顽强,植物寄希望于天降圣水,绝望于那灿烂的太阳。每逢雨水,它们便迫不及待地孕育、生长、开花、结果。急促地结束了爱情,绽放了人生中的灿烂辉煌,只留给大漠短暂的美丽,却不愿苟且生存。它们顽强地绽放,延续宝贵的生命,演奏生命的乐章。
做过一个关于大漠女子的梦。她着一身红纱,在沙丘顶端放歌起舞,悠长飘渺的歌声划破长空,随风沙四处漂泊,孤独的飞鸟追随她的歌声,穿越这无边的大漠。用一把古琴,弹奏一曲悲伤离歌,曲调哀婉不绝。不知何时三毛听见了,怀着对大漠乡愁的眷恋和神往,循着曲调匆匆而来,只为迷恋那首凄苦感人的曲子,只是觉得大漠像她久违的故乡。她记下了大漠那绚丽多彩的风光,刻画了沙漠浪漫多情的生活。
大漠,我心中独一无二的大漠。你的温柔可与江南媲美,你的魅力无可替代,有多少往事被你的漫漫黄沙埋没,还有多少故事将在这里上演,但你那份顽强与美丽在我心依旧不变。
写作思路:
当初写这篇文章时,我感觉并不怎么顺利。这次大赛的主题是用爱点亮人生,着重于生活中的爱,而我不擅长于写记叙文。当看到《江南》时,流水启动了我的思维。我一直喜欢两个极端的东西,以为那才是完美,为什么不写大漠呢?于是就有了这篇《风景这边独好》。
《风景这边独好》以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来写,沙漠的色彩、沙丘景观,沙漠植物,还有我的大漠梦,整篇文章层次理清之后,文章的构思框架就定下来了。最难的就是各个段落中的描写。在修饰大漠时,我真是搜肠刮肚,把我所能想到的,都奉献出来了。循着三毛的《撒哈拉大沙漠》,去寻找大漠的足迹。其实三毛对大漠的景观描写极少,零零星星,我只有对这些一两句的描写展开充分的想象。没有找到大漠,我却为沙漠里的人们流出了眼泪,对沙漠的落后与贫穷,报以深深地叹息。
结尾没有大漠的那种辽阔苍凉,却多了几分江南的温柔。一直想做另一个三毛,去寻找大漠,实现我的大漠梦,虽然此时的我无能为力。能够做的,就是记住心中的大漠,写下心中独特的大漠景观。
思路点拨:
获悉班上刘美球同学的参赛作文荣获湖北赛区高中组的特等奖,心里既欣慰也感叹。
“风景这边独好”是一个老题目,如何出新至关重要。风景既有自然风景,也有人文风景,如何凸显自然风景的美的所在,刘美球同学在取材这一方面着实费了一番思考,也充分调动了自己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大漠流沙的壮美和三毛的文字启迪了她的思维。她由自己生活着的江南想到漠北,想到了大漠,为什么不将这一处少有人涉足的自然景观呈现给大家呢?她以大漠风光作为描述的独特视角。如何结构全文?未曾到过大漠,如何去展现大漠之美?于是,她便以向往者的身份来到大漠,又由大漠景观触动了对生命的思考。描写景物时,能用意象化描述手法,联想到了大漠风光的图片、古人诗句及三毛文字,把自己的哲思和情感巧妙地表达出来,整篇文章语言较有意蕴,颇显写作基本功。
总而言之,刘美球同学的获奖来之不易,既是她留意生活、精心构思的结果,也是生活对她的努力给予的回报。相信她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未来的人生将会有更大的收获!
篇3
关键词:分类;特点;配置法;传承
1 中国园林的分类
1.1 修正开发自然景致
利用原有的自然景致进行修正开发,开辟通行路径,布置装饰性建筑。即是自然特性占比多的园林。这其中的代表有:湖南大庸县的张家界与四川松潘县的九寨沟。这类园林又称自然风景区,由此,泰山,黄山,武夷山等风景名胜,从广义的角度上讲,也可以称为自然风景园林。
1.2 人工园林
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为满足休憩和文化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上久负盛誉,这其中的代表有著名的四大名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与留园。狭义上的中国园林,单指人工园林。园林除了使用开发方式来区分种类以外,也以其他的方式进行种类区分。按占有者的身份区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按园林所处的地理位置区分:北方类型园林,南方类型园林,岭南类型园林。
2 中国园林植物的特点
园林的种类决定了园林内部所栽种植物的不同。中国传统园林中的植物栽种,主要表现出3个特征。
2.1 重视植物与环境的协调性
植物置于环境中,要求在尺度,姿态和寓意上与环境相协调。例如,北方冬天颜色单调,建筑物的颜色相对丰富,植物所承载的装点功能比例相对较小。南方冬季相对较短,建筑物颜色相对单调,植物所承载的装点功能比例相对较大。
2.2 注重植物所表现出来的动态美感
松桃竹韵,桐雨蕉霏,残荷听雨,柳廊闻莺是瞬间的动态美,而烟霞出岫,倦鸟归林,则是亘古不变的美感。历经百年沧桑而生命顽强不息的美感,通常由园林中的长青树木来承载意象如:松柏。
2.3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植物的审美寄托了人生理想与期许
野菊寓意隐士,梅花寓意老者,松柏寓意勇士,杨柳寓意怨女,牡丹寓意富贵,兰花寓意优雅,槐竹寓意忠节,植物暗示祥瑞,表现人格,承载文化。
2.4 种类丰富
中国出产的木本植物有7500多种,总数约占世界的1/3,独有的乔木有50多种,本土出产的树木种类繁多,适当加以引进,构建了中国传统园林中纷繁的植物组合特征。常见的构景植物有:山茶、丁香、石楠、油杉、杜鹃、海棠、木犀等。
3 中国园林中树木的配置法
3.1 枝叶型配置法
主要表现树的枝干与冠叶的组合,视觉上多为直线或弧线,图案相对较为复杂。
3.2 轮廓型配置法
主要表现树的外轮廓,视觉上多为线条勾画,图案简洁明快。
3.3 分枝型配置法
主要表现树的生长特点,视觉上多为弧线与直线,图案较为复杂。
3.4 质感型配置法
主要表现树木枝叶的质感,视觉上以树木叶子为主,图案较为复杂。在植物造景过程中要考虑的问题。
4 中国园林文化性格的消失
4.1 造景植物的文化属性被忽略
在造景植物的选择上,不再侧重于植物的文化特征,而是单纯的追求视觉效果,外来植物的大量种植产生了植物与传统文化不想对称的局面。在植物的种植上,忽略个体只追求整体效果的问题突出,西方的规则式园林在中国现今园林建设中大量引用,破坏了传统中国园林的意境。
造景植物文化属性被忽略,传统园林文化受到冲击。
4.2 园林文化的形式和功能发生了变化
中国传统的园林主要以私家园林为主,面积相对较小,适合进行植物的孤植和丛植,传统的园艺布置方法并不能满足现代园林大规模建设的需要,只能采用片植的方法进行植物移栽,移栽植物的种类由此大规模减少。
4.3 栽培技术相对落后,在已有品种退化的情况下没有新品种的具体研发
作为种植大国的中国却不是培育大国,部分成品和种源严重依赖进口。盲目学习国外园林的制式,阻碍中国从传统园林模式到现代园林模式的发展,影响植物文化含义。
4.4 缺乏相关的生态和文化保护意识
园林植物文化性格保护的方法,在现代园林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对中国园林植物性格的保护,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复兴。
4.5 强调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性
传统园林作文民族文化的一个分支,承载着传统建筑学与传统形式美学的传承重担,让园林植物保持自身的文化特性,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4.6 加大中国园林植物文化性格的研究和宣传
通过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同宣传中国园林植物文化性格的特质倾向,文化上宣传力度的扩大,可以有效的宣传中国园林植物文化的多样性与形式美。
4.7 适当的引种外来植物,提高植物的栽培技术
中国园林文化是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保护园林植物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也保护了植物的多样性。
篇4
一、情境教学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法来进行,以促进德育与智育的结合。在课文学习时,教师要注重课文的真实情感,通过对多媒体情境、问题情境、生活情境等真实情景模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在学习中得到体会,融化文中的德育内容。例如,在教学《观潮》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潮来之时的录像录音,让学生感知潮来之时的气势,默读课文中关于潮来的描写,最后写出自己的体会,这样一来,学生很快被壮观的自然风景所吸引,也形成了热爱自然的良好品质。
二、结合教学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结合教学法,可以将校内校外知识、课内课外知识、学科之间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结合教学法中融入德育内容呢?这就需要教师发挥主动性了。例如,在作文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经历给学生上一次德育课,如,一次购物中发现售票员多给了一个阿姨一块钱,这位阿姨立即退回去了,通过这样简单的小故事,可以引导学生加以思考和讨论,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受到了诚信的熏陶,形成了良好的品质。
篇5
景趣之美
《兰亭集序》属写景抒怀之作,但其真正描写自然风景的语句并不多。原因在于作者写景的追求,不在景而在趣,不为形而为意,不重实而重虚,即以最少的笔墨,创造一种最能体现自我审美追求、最便于抒发独特情理的清淡脱俗而又空灵虚净的意境。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便是文章第一段、也是全文最迷人的有关自然风景的两句描写。前句不写水美山肥、青山叠翠,也不写绿水白浪、彩石丽鱼,而是避开一切具体的色彩,用最简洁的线条、最少的笔墨、最清淡的语言,极写山高林茂竹修长、水清流激映兰亭的和谐与疏朗。水是山的灵魂,山是水的骨肉。唯其水美,方使林茂竹秀;缘何山崇岭峻,只因清流映带。正如某些古代山水画一样,看似无色,其实有意,看似简单,其实有趣,这既是作者独特的审美意趣之所在,也是时代审美精神的体现。魏晋时期,思想界崇尚老庄,高谈玄理,在山水描写中,往往表现为一种清淡空灵的意象美。后句写天气与风力的描写更突出了人对自然的一种感悟与亲近,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其景中清净淡雅,舒适宜人的灵性美,绝非鸟语花香、虫鸣蝶舞的艳丽与欢快所能比及。
这种以少胜多、以虚当实、以简驭繁的写法,除了表现作者的审美趣味而外,更重要的是以留白的方式,为兰亭盛会中曲水流觞的禊祓之事提供了一个合适的背景,有利于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文章整体情趣与理趣的阐发。这也是作者写景的意趣之所在。
情趣之美
从文章的整体结构来看,本文情感呈现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而且“乐”“痛”“悲”“感”有张有弛,情趣超凡。
作者写景记事,意在抒情。流觞曲水,畅叙幽情,其乐融融,自不待言;天朗气清,游目骋怀,仰观俯察,亦视听之娱。这是人在自然美景面前所产生的生理上的一种,是一种比较浅的感官享受,当属一种本能的体现,所以作者感到“信可乐也”。比这种自然的情趣美更深的是一种人生社会的情趣美。无论静躁,无论内外,人之相与,欣然所遇,快然自足,事过境迁,感慨万千。由此及彼,不难想象,人之一生,修短随化,终归于尽。抛开一切的事务,无论多大的情怀,面对无奈的死生,孰不觉其痛哉!这种生命的感悟,表面看来与前文之乐截然相反,其实,这正是由耳目之乐联想到了人世间的一切快乐及其快乐过后的感慨,并紧承其怀,想到死生,顿生痛感,此等情怀,绝非俗人所感。第三段先言“悲”,后得“感”。“悲”不是简单地对前文“死生亦大矣”的痛感的强调,而是为人类永远无法超越的认识上的局限性而感到悲伤。具体说来,包含两层意思。不明白为什么昔人兴感之由与自己能如符契一般相吻合,因此只能临文嗟悼,叹息不已,此其一也。明知时人崇尚的老庄思想中视生死为同一是荒诞和虚幻的,可后人依然会和今人有同样的感慨。文中“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觞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许多人以为此处之悲仍为死生,其实不然。这里的“悲”系指人类对死生认识上的局限性,即对当时社会文人士族借老庄思想来逃避现实,逸情山水,麻醉自己,漠视生命的态度,而且这种无法摆脱的认识上的局限性古今同一,此为其二。结尾的“感”出自“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由“悲”类推而来。正因为古人和今人在认识上有不可抗拒的共性,所以兰亭盛会的诗文也将使后来的读者产生同样的感触,即情感上的共鸣。文情至此,作者的“悲”与“痛”应该说已经被“感”所取代,转变为一种相对平和舒缓,甚至趋于欣慰或愉悦的状态,进而使文章的情感走向与开头的“乐”产生呼应的迹象,使文章感情境界得到升华,较之前文的视听之娱,当属难得的精神享受或超凡的情趣转化。
起于游目骋怀所产生的,承之于一切过后所产生的死生无奈的痛感,转而抒发古今不可逾越的认识上的悲哀,不由得回合呼应到与本文相关的咏怀兰亭盛会之诗作所包含的通贯古今的美感。如此跌宕起伏的情绪变化,如此起承转合的章法艺术,使文章情感内涵的变化,从深度与广度上,不断地超越眼前的实情实景,超越个人的生活经验,超越时空的局限,尽现文章的情趣之美。
理趣之美
理趣之美,在于文章二三段快然自足、倦然有感和临文嗟悼、世殊致一中所蕴涵的人生哲理与人文价值。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这本身就是一种对生命本体有限的社会活动的极限概括。无论谁,不管什么样的人,其生命的过程之短暂,简直就像抬头俯首一样,瞬间而已。尤其当我们“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处于一种“快然自足”乃至忘我的兴奋状态中,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消亡往往不易觉察。等到快乐过后,相对处于一种疲倦懈怠的抑郁状态时,我们就会很明显地产生一种回味咀嚼、余味无穷的感受与情随事迁、感慨万千的叹息。这便是一件事中得到的时间快慢、生命消长的体验与感觉。以此类推,生命有限,死生无奈,“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中的“痛”就显得更加合乎情理。作者能超越当时的游目骋怀之乐,意识到快然自足中孕育着怅然若失、人生易老之痛,不能不说是一种生命价值的理性思索和人文联想,充斥着乐痛相依、阴阳相伴的人生辩证思想,闪现出人生哲理中理趣美的光芒。
比第二段乐倦相伴、人生苦短的理趣美更难得的是,作者在第三段从自己面对昔人文章“临文嗟悼”的不解出发,在结尾得出了虽然“世殊事异”,但人们兴怀作文的情致却有着古今同一的人文价值。由生命的有限之痛又联想到人类认识的局限性,虽然不认可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以老庄思想来麻醉自我的虚无主义思想,但是仍然不明白为什么昔人对生命产生感慨的缘由与自己完全相同,可自己还是要对着古人的文章感慨叹息。这就把对每个人都无法摆脱的死生规律的思索,进一步推向对难以名状、不可捉摸的认识现象的悲叹。这种认识上的局限性,从表面情绪来看,属一种不幸与悲哀,但从古今诗文创作的美育意义来看,却正是审美体验能够引发联想、超越时空、陶冶情操、育化心灵等人文体验的价值所在,是不幸中的大幸、悲哀中的欣慰,这种人文体验与价值也就包含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趣美。
篇6
看到这个话题,你会想到什么呢?一个地方的山川景物,一丝轻风,一滴甘霖,一片绿叶,一棵嫩芽都会引起思绪的飞动。你所想到的任何一个角度都应该体现出大自然的无限情丝,展现出自然之美,饱含着你对自然的爱。话题元素“倾听”也可以理解为是形象化的说法,并非实指听觉行为;“自然”则为一切非人工事物的集合。
时间顺序思考
即以时间的推移来观察和描写。自然界的景物,千姿百态,包括草木花卉、虫鱼鸟兽、风雪雾月、星空烈日、山川河流等。如果选择“倾听”的对象是月亮,就可按月亮出来前,月上柳梢,月满中天的顺时观察描写。再联想到苏轼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朱淑贞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等优美诗句,借写自然景物――月亮的阴晴圆缺,拨动内心的绵绵情思,抒写自已的乡愁等等;若描写观海,先简写小时候对海的表面感知,然后再抒发长大后对海的胸襟的赞美,正如庄子所言“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最后由观海想到做人,想到做人要做像海一样的人,进一步深化中心。
空间方位思考
描写景物时由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中间到四周或从四周到中间,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可以任意选择自然界的一种景物或一幅画面,模仿朱自清《荷塘月色》中对荷塘的描写,先选定观察点再推出由高到低的顺序,先写荷叶然后写荷花再写荷波。也可以模仿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对小屋的描写,如此切入则会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也切忌写景时忽东忽西,随意变换方位。徐志摩说:“真正医治我心灵的创伤的是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是一张不遗忘自然的清淡的药方。”如果选择自然界最普通的小草作为描写对象,可以通过远观其荒凉与衰败,近看其被遮蔽的勃勃生机,倾听体味细腻描摹,凸显小草旺盛与顽强的生命力,失意者从自然中获得启迪。
整体局部思考
若观察描写的景物很多,比如以城镇村落为对象构成一组和谐的自然图景,可用此法。借鉴王维《山居秋暝》的笔法。先用“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两句总写对山中景物的感受,再将泉、石、月、松、竹、莲、浣女、渔舟等各种局部景物组合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如以保存完好的民居古村落―浙江兰溪诸葛八卦村为描写对象,可以按先整体后局部的方法展开,先摹写整体概貌,再分建筑、雕塑、壁画各角落展开,倾听历史的诉说,倾听人物的细语,倾听山林的呢喃,从自然景物的美丽精妙、沧桑变化中体悟到人生的曲折坎坷与美好未来。
情景相生思考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景物本身并不带有感彩,景物被写入作品,就会因烙上作者感情的印记而获得生命。“―切景语皆情语”,描写景物,不是为景而写景,更不是自然风景的翻版。如果以“落日”为描写对象,可以细致描摹日落的过程,并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营造一个凄美的氛围,再借落日抒发自己的感伤,使笔下之景和所抒之情水乳相融,使文章意境和谐。但总的情调不宜太伤感,相信太阳下山明天还会爬上来,不是就此消失,而是蓄积力量展现全新的自我。联想到人生亦如斯。如果以被“异化”的自然为描写对象,例如:污染的河流、过度放牧的草原等,通过今昔对比,可以由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引发对人类破坏自然的不满。只有把景写具体生动,情才能附丽其间。只有这样通过景物来表达情怀,才能做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水平、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它独立于其他各育之外,又渗透在其他各育之中。语文课是美育因素较多的一门学科,差不多每篇作品中都含有美育因素,其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将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作为教学目的之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语文课去实施审美教育呢?
一、注重美的心灵
美的心灵,是指人的精神方面的美,是一种内在的美,它是一个人的美好高尚的理想、品德、性格、情操、丰富深湛的学识修养等,具体显现于实际生活中的语言,特别是行动上。
语文教材中荟集了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名作,这些作品塑造了许多心灵美的光辉形象,在他们身上有着许多闪光的东西,他们的思想、行动,大多是高尚的、进步的,与正义和真理联系在一起,使人崇拜,使人向往。教师如果善于挖掘这些课文中本身所具有的文学因素,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就能激发学生的感情和想象,使他们与人物的美好心灵产生共鸣,能以作品中的光辉形象为榜样,去追求美的心灵,进一步创造美的生活,做一个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情趣的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他们追求光明,憎恶黑暗,披肝沥胆,表现出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哥白尼大胆质疑,勇于创新,布鲁诺坚持真理,面对“上刑”至死不悔,表现出一种为科学而献身的大无畏精神。高尔基的作品《母亲》中塑造的母亲,纯真无邪,为传播革命真理勇敢无畏、大义凛然,为革命不惜牺牲一切。魏巍的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所反映的志愿军的崇高的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令人感动。以上这些,只要教师能指导学生去感受体会,就会使学生的心灵产生感应,情操获得陶冶,心智受到启迪,思想实现升华。
二、理解美的意蕴
美的意蕴是美的心灵的外现。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欣赏能力,欣赏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说,就是审美能力的培养。
文学欣赏是一种以情感为中心的综合性的活动,由客观的艺术美引起欣赏者主观的审美感受,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共鸣。
语文课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所展示的艺术美及其以艺术形式所再现的社会美、自然美,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进行审美教育的材料,教师要生动地、形象地、创造性地把这些教材中的美传达出来,把学生带入作品所创造的意境中去,培养他们美的情趣,理解作品的意蕴。例如:朱自清的作品《荷塘月色》中有这样的文字:“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的名曲。”
前面的一段文字是现实的嗅觉唤起听觉印象,后面的一段文字由光影想起名曲,起初的视觉又引来了储存在记忆中的听觉,使赏心悦目和动听悦耳相通,这样使读者心移神随,驰骋着自由的想象,去捕捉那微妙的美感,朦胧的意向,从而给人以美的享受。
再如鲁彦的作品《听潮》中的一段文字:“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
作者抓住富有诗意的轻柔的特征,写落潮时的潮音,第一句用拟人手法,下面连用了四个比喻,第一和第四个比喻是以视觉比听觉,第二和第三个是以听觉比视觉。这时潮音怎样温柔,读者是听不到的,但“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却是许多人见过并有所感受的,这就把声音视觉化,使人易于感受了。“玫瑰的晨雾”应理解为被朝阳染成玫瑰色的晨雾。“情人的蜜语”是情意绵绵的窃窍私语,把潮音芳醇,风之微和花之轻喻潮音的若有若无,似断似续,又轻又低,一个“沉吟”和四个比喻把落潮音的诗意表现得淋漓尽致,把读者带入了如梦的意境中去。
三、品味美的语言
“文以载道”,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文学创作的物质手段。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离开了语言,就不可能有文学作品,所以高尔基称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作家为了准确鲜明地反映社会生活,在创作时,都在语言上狠下功夫,创造最美的语言。唐代大诗人贾岛就有“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之慨叹。例如鲁彦在《听湖》中描写大海,“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入睡似的。”“大大小小的岛屿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睡乡。”“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睛,也像欲睡了。”作者紧扣一个“睡”字,写出了大海柔美的情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通过作品语言的分析,让学生去品味作者锤炼字句的苦心和功力,以及遣词造句所取得的艺术美。例如《荷塘月色》中有一句“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个“泻”字极准确地写出圆月普照,一泻无余的景象。
再如《桂林山水》中的一段话:“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栽倒下来。”
这段文字音调优美,词采华艳,意象迭出,感情酣畅。“奇”“秀”“险”三字,其意高而重,清而亮。三个“啊”字所起的词句,多为短句,或比喻、或排比、或对偶、或夸张,形象逼真,生动感人,读起来节奏鲜明,顿挫响亮。整段文字,三个层次又如诗歌之复叠回环,激情昂扬,仿佛是美妙的抒情曲。当然,这毕竟是散文,至于古诗,每句字数相等,讲究平仄,注意押韵,更富于韵律之美。
四、领略美的形式
成功的文学作品不仅表现在它的思想内容、丰富的人物形象、生动精练的语言中,也表现在作者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上。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领略文学作品形式之美也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学语文课本所选作品,体裁广泛,诗、词、曲、赋、散文、小说,还有童话、寓言、传说、民事故事、科学小品,这些不同的文学体裁,样式各有其不同的审美特征和审美因素。其次,所读课文,结构灵活多变,没有固定的一律的模式。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主线分明,散拢结合。文章中作者一唱三叹,反复歌咏“不平凡”的白杨树,“不平凡”三字是作者抒发赞美之情的基础,也是作者用来构建文章的线索。《故乡》一文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安排情节,以“我”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顺序,把所思所闻所感所忆的各种材料组织起来,内容涉及许多方面,但却有条不紊。《晋祠》一文,从全文看,首段总述晋祠特点,“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主体部分则分别介绍自然风景和历史文物,最后以“一颗璀璨的明珠”总评晋祠,照应开头。从主体看,写自然风景的四段,先用“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一段总领,接下去三段分别写“这里的山”“这里的树”“这里的水”。本文采用总分式结构,层次井然,结构严谨,给人以美的享受。
五、培养创美能力
课堂教学在陶冶心灵、传授知识以获得审美能力的前提下,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还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美的语言、形式、技巧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崇高理想的执著向往等美好感情。也就是说,不仅要让学生知善知美,而且能够创善创美。
对学生创美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美的观察能力、构思能力和表达能力。
培养美的观察能力,就要使他们具备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面对的旭日东升、杨柳晓风、落日霞光,以及无限的沙漠、澎湃的大海、巍峨的高山……那是一种自然美。
我们看见的尊老爱幼、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秉公执法……那是一种社会美。例如在鲁迅的《社戏》中刻画的“月下归航”一段,双喜“先跳下去”征求阿发的意见,在阿发家地里各摘一大捧,阿发的“偷我们家的罢”充分体现了阿发是一个纯朴憨厚的人物。
杨丽萍的舞蹈、阿炳的《二泉映月》、雨花台的雕塑……令我们陶醉,那是一种艺术美。
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培养美的构思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崇高的理想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发展想象力的重要动力。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同时还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教师要通过自己正确的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使教材内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生动的鲜明的形象,发展他们的想象力。
培养美的表达能力,主要是要求学生注意文字、技巧、形式、风格,教师既可以通过课文讲解,又可以通过作文评点,在比较中让学生分辨优劣高下,学到表达美的本领。
篇8
我们也常说习作就是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但习作对很多学生来说,却总感觉无话可说。几年的习作教学实践,为人师的我经历了自己怕写作文——怕指导学生作文——怕改学生作文——和学生一起玩作文的历程。我所带的学生也随着我的情绪变化历经了怕写作——敢写作——乐写作——迷写作的几个阶段。如今,学生最喜欢做的事是无拘无束写自己写想写的事,倾诉自己想说的话,最盼望的事是大家一起交流同伴习作的同时 共享习作带给我们的快乐时光。
回顾我们师生的成长历程,我感觉可以盘点的是:
搭建各种平台,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说真话。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表达真情实感。真实是习作的生命,是作者与每一个读者交流的前提。因此,在每接手一个班级时,我都把细致观察生活,真实地记录生活、真实地表达真情实感就是好文章的理念与学生做沟通,并通过自由体日记、自由体周记的形式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及时收录,在至少一个月的练笔甚至更长的时间内,把真实作为文章是否得以在全班传阅的唯一标准。平时我们做的最多的应该是对优秀文章的评讲,但有时错误也能成为日记评讲的宝贵资源。记得十一长假过后的一次日记批阅中,发现了一个学生的习作——《一花知夏》,文中这样写道:“暑假,一个下过雨的早上,我和妈妈到外面去散步,走着走着,我发现路边花坛中花开得还算热闹……一朵花静静地躺在地上,我快步走过去……我们都说一叶知秋,今天看来一花也可以知夏呀!”一直在进行优秀文章评讲的我,又在课堂上宣读了这篇文章,学生通过评点明白:缺乏真实观察的习作,虚构的成分多了,感觉文章就虚假了。
还学生习作的自由。自由日记、自由周记……学生在不断的练笔自由中,逐渐积淀了丰富的习作素材。让学生从篇幅和字数中解脱出来。不拘形式、篇幅,真实记录自己的生活、感受。没有了字数的限制,学生则言尽意止,不必为了凑篇幅而伤脑筋。另外,减少我们教师命题对学生习作造成的干扰,也是敦促学生为被动作文向自能作文转变的关键。
班级共写日记——保持学生习作兴趣的。由最初的小组日记到后来的男、女生日记。班级共写日记引领着孩子们关注班级生活、及时捕捉校园动态……很多时候,共同的场景、共同的事件,却因为性别的差异而让我们欣赏到不同的思维角度。每日必评的班级共写日记不仅成了我们师生交流思想的大舞台,也让孩子们知道了怎么去留心观察生活,用心体悟生活。
最伟大的见解往往是最朴素的。真实的东西往往是最打动人的。关注孩子们眼中的世界,鲜活的生活素材自然汩汩流淌。时间长了,学生对习作是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与别人静静交流的一种途径就有了明晰的认识。因此,无病的少了,关注现实的多了,习作也就有了源头活水。
做好习作的指导、点评,成了学生习作能力提升的关键。
1、充分利用教材,做好教材表达的点评与适度延伸。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但是如何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让学生对特色表达有更深的感悟,并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我们教师就要充分利用教材,做好教材表达的点评与适度延伸。《穷人》这一课在塑造桑娜和渔夫这两个人物形象时,环境烘托、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非常传神。为了让学生对表现人物的品质的方法有更为深入的认识与把握,除了总结本课的表达特色,我还设计了几个练笔点: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顺承本课作者表达的特色,抓住人物的对话、神情等进行续写。
“试卷发下来了。68(100)分,我垂头丧气(兴奋)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今天就让我们利用身边熟悉的景物来烘托特定情境下自己的心情。
2、同题异标——相同的专题,不同的评价标准。语文教材采取单元主题的编写体例。即使是同一专题,由于年级的不同,单元学习的侧重点也不一样。学生对单元表达特色的领悟需要通过单元训练来体现。因此,在写作前,要指导学生找准训练的侧重点;如人教版关于自然风景的主题编排。四年级《鸟的天堂》通过静态和动态描写来呈现景物的特点。六年级《山中访友》主要通过想象和联想等表达人与大自然共处过程中作者的独特感受。因此,不同年级在进行习作和习作讲评时,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
在学生习作前,明确本次习作的侧重点,并且在修改、评价环节,再次出示习作评价标准,使学生在自我创作时、自我评价、生生评价时能凸现单元训练重点。如: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一单元学完后,学生在写景物时,我出示了如下的专题评价标准:能用联想、想象的方式写出景物的特点,并能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样学生眼中有物、心中有标,表达的方法不再是原地的徘徊,而是有效的由点到面的辐射,从而达到灵活自如的创作。
3、建立班本化的习作评讲库——评价因人而异。
整体促进:关注全体学生习作能力的整体促进,使整个班级的习作呈现良性循环状态,因此,在每个年级第一个学期,我的工作重心一直重在呵护学生习作的成功体验。因此,好的题目、好的选材、好的语段、好的语言表达都在我关注的范围,都在优秀习作评讲的行列。通过优秀习作的讲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有创作的自信。从整体上营造人人乐写的氛围。
篇9
【关键词】提升 高中生 写作水平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82-01
写作是抒发真挚情感的一种方式,写作是描写美丽景致的一条途径,写作是诉说曲折事件的一种方式,写作是讲述离奇故事的一条途径……写作将心中的真挚情感一“吐”为快,写作将眼中的别样美景一气“写”成。写作本是一个让人愉悦幸福的过程,写作本是一段让人轻松惬意的经历,写作本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然而,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部分高中生害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一些高中生竟然夸张地认为:写好作文难于上青天。写作文真的有那么难吗?正所谓:难者不会,会者不难。学生觉得写作文难归根到底还是学生不会写作文,追本溯源还是教师没有教会学生写作文。那么,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提升高中生写作水平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笔者将在深入学习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高中作文课堂教学实际,浅显地谈谈提升高中生写作水平的一些方法。
一、让学生学会立意且立意要新
写作文肯定要立意,意好比作文的灵魂。无论是作文中整段成篇的叙述,还是作文中浓墨重彩的描写都是为了表达某种意思。因此,立意对写作至关重要。立意新颖的作文会让人受到心灵上的震撼,立意新颖的作文会让人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如在教学苏教版高中一年级语文《落日》这一课时,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作者立意之新。初读文题,学生会猜想作者可能在文章描写落日美景。作者要么会描写黄昏时迷人的天空景致,要么会描写夕阳下醉人的大地景象。然而,学生在深入地阅读完这篇文章之后,才幡然醒悟:原来作者是在叙述自己有幸目睹中华民族洗净七十多年奇耻大辱,让中国人民永志不忘的,简单、庄严而又肃穆的重要时刻――日本帝国主义向联合国签署投降书的历史时刻……在学生学会立意之后,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就会从独特的视角去观察生活,他们就会用别样的思维去思考生活。通过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和别样的思维思考生活,他们在写作时就能够提出新观念、表达新思想,新颖立意。
二、让学生学会选材且选材要实
写作文必定要选材,材好比作文的血肉。无论是选择议论文中佐证论点的论据材料,还是选择记叙文中表达思想的事件材料都要以实为主。据实选材是写作的重要前提。选材务实的作文会让人读起来觉得倍感亲切,选材务实的作文会让人读起来觉得百读不厌。如在教学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这篇文章时,学生确确实实感受到了作者选材之实。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描写了自己儿时感受到的江南冬日的印象――一种明媚的情调,接着描写了自己在成年后感受到的闽南的冬日的印象――南国的长春……在学生学会选材之后,他们就会在生活中有意积累方方面面的典型性材料,他们就会在生活刻意记载点点滴滴的代表性的事件。通过积累方方面面的典型性的材料和记载点点滴滴的代表性的事件,他们在写作选材时就会信手拈来,据实选材。
三、让学生学会谋篇且谋篇要巧
写作文一定要谋篇,篇好比作文的骨骼。无论是写景抒情、写景言志的记叙文,还是表达思想、陈说观点的议论文等等都要进行巧妙地谋篇布局。巧妙谋篇是写作的必要准备。谋篇布局合理的作文会让人读起来爱不释手,谋篇布局巧妙的作文会让人读起来啧啧称奇。如在学习《落日》这片课文时,学生确确实实感受到了作者谋篇之巧。文章开头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时十分。发生的地点: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事件:日本代表向联合国签署投降书。接下来作者详细叙述了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签字前穿梭如织的小艇载着各国官兵纷至沓来;代表到了是乐声不断、笑声不绝的欢乐喜庆场景……在学生学会谋篇布局之后,他们在写作实践过程中就会熟练运用常规的谋篇布局之法。在熟练运用常规谋篇布局之法的坚实基础上,他们就会逐步学会创造性布局谋篇,学会巧妙布局。
四、让学生学会遣词且遣词要准
写作文必然要遣词,词好比作文的皮肤。无论是描绘美丽的自然风景,还是描写曲折的心理活动,无论是表达鲜明的思想观点,还是抒发真挚的思想情感等等都要进行准确地遣词造句。准确遣词是写作的必然过程。遣词造句准确的作文会让人迅速理解作者的意图,遣词造句优美的作文会让人犹如走进作者所处的意境。仍以《江南的冬景》这篇文章为例,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学生真真实实的感受到了作者遣词之准。作者在描写江南冬日的早晨景色时这样写道:“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这一句描写出了江南冬日的晨霜多、白、厚的特点。又如“……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将“桕子”比作“梅花”,“桕子”之美不言而喻……在学生学会遣词造句之后,他们在平常的阅读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揣摩一些好词的用法,他们在平常的阅读过程中就会不知不觉的思量一些佳句的妙处。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将这些好词佳句“别有用意”的积累起来,以便在写作时准确地遣词造句。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写作。教师要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学习文章的的立意之法,并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实践立意之法,在熟练运用的基础上学会新颖立意;教师要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学会选材之法,并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之中积累素材的习惯,在丰富积累的基础上据实选材;教师要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谋篇之法,并让学生在写作练笔过程中反复实践,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巧妙谋篇;教师要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学会遣词之法,并让学生在平常阅读之中揣摩遣词造句的手法,在深刻领悟的基础上准确遣词。概言之,难者不会,会者不难。要让学生学会写作文,克服畏难情绪,借此不断提升高中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熊小燕.浅议提升高中生作文写作的方法.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4年02期
篇10
【关键词】 界画;姑苏版画;街市楼阁画;焦点透视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一、界画楼阁的“技”与“艺”
鲁迅先生在《致魏猛克信》中说:“古人之‘铁线描’,在人物虽不用器械,但有屋宇之类,是利用器械的,我看是一只界尺,还有一只半圆的木杆,将这靠住毛笔,紧紧捏住,挨了界尺划过去,便既不弯曲,也无粗细了。这种图,谓之‘界画’。”[1]界画自宋代起,既指中国画的一种技法,也成为了中国画的独立门类。与其他画种相比界画要求准确、细致地表现所画对象,虽然界画难工,但却一直不为文人画家所看重。其实界画在中国建筑绘画历史上形象地、科学地记录下了古代建筑的形象,写实性地保留了历史生活的原貌,它即是审美的范畴又是建筑实景的再现。
界画在两宋盛行一时,元代以后到明清,随着文人画思潮的兴起,界画被讲求画面意境情趣的文人士大夫看作是画坛末流的匠人之作,界画的繁荣时期逐渐衰退。明代,精通界画之人甚少,“有明以来,以此擅长者少,近人喜尚元笔,目界画为匠气,此派日就澌灭者。”(1)直到清代初期,才出现了擅长楼阁界画的画家袁江(2)、袁耀(3)。二袁的界画作品,以富丽堂皇的宫殿楼宇华美的山水为背景,以传统的界画构图,创作出具有装饰性的界画山水画。传统文人画在构图上讲究意境,画面景物随意采用多个视点的摘取和增添,将各种视角下的画像融为一体,这种自由式的取景,也按照传统中国画的“近大远小”原则描绘,一眼望去,画面布局给人以舒畅悠远、宁静遐想之境。二袁将传统建筑界画与文人画的脱俗、人与自然融合一体的审美情趣贯通融汇,使界画在清初上演了它历史最后的辉煌,将传统界画与文人画风结合,塑造出有装饰性效果的创作理念。然而二袁创作的界画山水画在此时虽然再度盛行,但同时也标志着传统建筑界画的永久衰退。
同一时期,欧洲科学和艺术的传入,对宫廷绘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带来了艺术创作的新风气,这种新风气尤其体现在建筑界画的表现手法上。画家们在运用传统界画技法表现建筑物的同时,开始运用能够表现空间和体积的焦点透视法和明暗法,使传统建筑画呈现出“中西合璧”的新趋势。画家们在构图当中采用西方绘画的技巧,不仅使得画面比例和谐,结构严谨,而且焦点透视法和明暗对比法的运用,使得他们能更加自如地表现建筑物的空间感和体积感。清代宫廷里的画家们大量采用的这些西洋画法,其源头是那些欧洲来华的传教士画家。当时来华的传教士如郎世宁(4)、艾启蒙等他们在进行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在宫廷作画,他们一边接受中国传统技法,采用中国笔墨颜料和纸绢作画,一边按照西洋透视原则,在作品中着意表现物体的体积、质感、明暗、投影。这种效果逼真的写实画风给中国宫廷画家的创作带来很大的影响。
《视学》(5)中关于透视方法介绍了“线画法”,又称“定点引线之法”,就是焦点透视画法,即在创作的过程中,为了达到透视的精确,在画面上引许多实线和虚线。这种画法在清代宫廷的众多建筑绘画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运用。以“线画法”创作的界画楼阁,画家的着意点在于中西画法的结合,由于创作手段上的局限、绘制目的上的实用性质及其与传统审美观的差异,清代中期流行于宫廷的这一类建筑画并没有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得以延续和发展。随着乾隆末叶西方宗教遭到禁绝,这一类融合中西的创作便也逐渐销声匿迹了。
二、姑苏版画的西画东渐
西方透视画法在民间画作中的表现,主要是从中国版画的代表作姑苏版画中体现。姑苏即苏州,雍正、乾隆年间,苏州商业复苏,都市繁华,社会生活平稳,这一时期姑苏版画也到了历史辉煌时期,版画的形制、色彩、构图、风格均表现出独树一帜的样式。以市井百态为题材的风俗画也达到了一定数量。尽管清中期姑苏版画受西洋画风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只是体现在技法上,其内容和题材仍是中国式的。
明万历年间,利玛窦(6)、庞迪我、南怀仁等人来到中国传教,自称是“泰西(7)陪臣”,明万历10年(1582年)以利玛窦为首的众多西方传教士在传教的同时也将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带到了东方,并将西方绘画艺术中的透视法原则带到了文人画界,但尚未引起士大夫们的足够重视,到清代雍正年间,在中国绘画界中出现了“仿泰西笔法”、“仿大西洋笔法”,这种焦点几何式的透视画法在亭台楼阁界画中普遍流传开来,并大量涌现在姑苏版画上,并对中国民间绘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西方透视画法讲究的是以科学的观察表现现实的自然风景,在画面中营造出一个客观的真实场景,而传统中国画讲究画面的自由、随性,不追求完全真实地反映客观景物,只求画面布局的和谐。从日本广岛王舍城美术宝物馆所藏的中国清代雍正至乾隆年间发行的苏州街景楼市彩色雕版图上看,它虽然运用了大量的透视画法的远近法,但在这些所谓西方科学的焦点透视法的表现中,中国画传统式的多个视点远近法的独特绘画表现样式仍占更多比重。西方“仿泰西画”法的运用在清以前的姑苏版画中并没有被广泛运用于传统绘画,画工们并不在意西洋远近法的前大后小、近实远虚的科学视角,在画面中的景物、人物描写上也毫不在乎透视学的表现效果,作者仍然按照主观想象来进行创作。到了清代中期,画工们才开始应用西方人的透视方法,比如苏州版画中的《杨柳湖畔亭图》、《三百六十行图》、《姑苏阊门图》、《岁朝图》、《西湖行宫图》、《灵台同乐图》等。这些绘画作品”的创作在近景、中景部位采用几何学的透视法,而远景位置几乎都是以中国传统构图的远近法描绘。
三、界画楼阁与姑苏版画
在融合西画的过程中,文人画家们发现若完全采用一个视点来描写整幅风景画面,会受到限制难以挥洒自如,因而文人们希望应该挣脱这种焦点透视的羁绊,采用多个想象空间。张大千云:“西人初不解我国山水画理,每讥山上重山,屋后有屋,窗中复可见人。今有飞机摄影,始诧为先觉。”[2]140同样,民间画工们也并没有完全把握西方科学的焦点透视法,依然基于画家的主观视觉来描写景物,采用中国传统的游离式视点的构图样式,大半取景物沿用了中国古代传统的构图方法。
在清代前期,传统绘画还不太注意西方的透视画法,到了清中期才开始看到透视画法的技巧。江南姑苏版画家丁应宗所作的《西湖行宫图》(图1)是雍正、乾隆年间的姑苏楼阁街市画的精绝之笔,图上刻有“西湖十景图写于吴门嘉树轩钱塘丁应宗”的文字。其构图充分吸收了西洋透视方法,以大幅画面表现都市生活的繁华喧闹,并从西方铜版画中得到明暗关系、高光投影的启示,然而其画面并没有完全采用西方科学性的焦点透视技法,而是保留了我国传统山水画的构图法则,并运用传统界画的技巧描绘景物中的楼台亭榭,画面中铜版画线条细密而规整的平行排线手法与界画中界尺手绘的精工巧致在艺术表现上具有不约而同的一致性。
(一)构图对比
界画的题材决定了其创作过程必须遵守矩度准绳,寸尺不差,“诸画可杜撰瞒人,至界画未有不用工合法度者”[3]。但界画自古却不仅仅体现在能够熟练运用界笔、直尺这些工具而做到折算无亏这些技术要求上,与传统绘画一样,界画同样讲究画面深远、构图画理的“深远透空,一去百斜”的艺术性要求。清代袁耀的《阿房宫图》(图2)构图深远、结构精巧,它将虚构的景象与实景融合,将各种峦山重楼样式加以重新组合创作,近景以鸟瞰的形式俯视天门楼宇,远景深远开阔,主体宫殿楼台隐约显露于重山葱郁树木之巅。它在运用传统界画技法表现建筑物同时,运用了文人的臆想构图,“山上重山,屋后有人”,远景渐远,前后纵深。依山环抱的江水在表现上借鉴了西洋绘画的视觉手段,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采用中西画法结合的姑苏版画《阿房宫图》对屏为乾隆年间管联绘制,版侧铭记“姑苏史家巷管瑞玉藏”。另有民间画工苏州宝绘轩主人在雍正十二年(1734年)所绘《姑苏阊门三八六十行图》(图3),图中人居稠密、商铺连接、街市纵横;摊商各业,行人栉比、络绎不绝。楼阁城池刻画完整、森严紧密。场面巨大、结构严整,无论是亭台楼榭、车马样式,还是人物衣冠等,均笔法细致、具体入微。图中西方绘画透视技法和传统界画法则的结合精准完整,鸟瞰式构图和叠加纵深的远景,与同一时期的传统界画有着构图创意上的相似,只是焦点透视法更加明显突出。
(二)画风对比
界画以界尺与笔手绘,建筑物景融于山水之中,界画讲究界尺与笔法;姑苏版画中的建筑楼阁画,是仿西方的铜版画,雕版费工耗时,刻工精绝,令人叹为观止。雍正、乾隆时期以墨线稿加以敷彩而成,套色有红、黄、蓝、绿、紫等五色。姑苏版画后期吸收了西法晕彩来表现画面阴影。两种绘画在工具运用上截然不同,也在于界画偏文人画,姑苏版画是民间绘画,姑苏版画不仅要求画工具有较高的绘画功力,也要有精湛娴熟的刻版能力,两技兼具才能成就这类作品。
早年传统界画出于工匠之手,不为文人画家们推崇,到了明清早期,界画几乎更不为人提及。到清中期界画再次走向短暂的顶峰,即使在界画最辉煌的时刻,界画山水画仍然被视作文人画中的末流之辈,界画难以摆脱“匠气”之说,而它的楼阁画在江南一带恰与民间版画无独有偶,姑苏版画街景楼阁画中,笔直的城墙桥头,排列的屋舍房檐,显露出建筑界画元素与民间版画艺术的结合,使姑苏市井风俗画流传甚广,并在民间树立起荣耀的丰碑。
界画与姑苏版画中的楼阁均以华丽精绝为形制,以天空、树木、远山为衬景。画工们均以无限精致的手笔,描绘出规矩严谨结构复杂的楼宇,以横、竖、斜线条勾绘出严谨优美的建筑群体。界画在画面结构上分布着重叠的天井远山,以宫殿楼阁的分布为参照安排画面,采用鸟瞰式的构图,繁复剔透、工整精确、参差错落又富丽堂皇。姑苏版画街景画更注重从微小细节延展到整体布局,严谨细密的街市,复杂熙攘的景物,繁华中带有缜密的细腻。在欧洲科学和艺术传入中国之后,在对宫廷绘画带来了“洋气”的创作过程中,姑苏版画中街市画的构图特点和绘画风格与传统界画都开始运用表现体积和空间的焦点透视,使两者均呈现出中西合璧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