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与诺贝尔文学奖范文
时间:2023-04-11 09:04: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莫言与诺贝尔文学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莫言;文学创作;高密东北乡
中图分类号:I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271-01
当代汉语小说的问题,无论是语言还是形式,无论是主题还是内容,都因受到了过多西方小说的影响而显得欧化了。在这样的背景下,莫言追求的目标是,撤退到从中国本土、古代和民间中去寻找小说再生样式的状态里,从自己的文化资源里、从故乡民间文化中寻找再生性资源。这谈何容易啊,但莫言做到了。他是个讲故事的人,讲自己的故事就是莫言文学的风格。
莫言的小说形成了鲜明的个性风格,一是作家根植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之中,莫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借鉴是非常明显的。虽然没有上过大学,早年辍学去放牛,这表面看似教育的中断,但实际上,这是一种缺失性的体验,在劳动的过程中,莫言开始认真的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民俗文化的精髓,他用自己的耳朵去认真的聆听说书艺人口中的历史文化。二是西方文学对莫言的影响,莫言采取了西方文学的夸张、怪诞的变现方式,就有魔幻色彩的叙事结构。
一、高密东北乡风景对作品艺术价值的影响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多数来源于他的身份。认为莫言是红色作家,是御用文人。对其人格进行攻击。我们综合莫言的创作历程,确实有红色背景,有军校经历。莫言也深受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和文学热潮的影响,莫言的小说是从1984年开始的。在《秋水》这篇小说里,第一次出现了“高密东北乡”这个字眼,从此,就如同一个四处游荡的农民有了一片土地,高密东北乡是莫言小说的生长环境,其中的喜怒哀乐就是原汁原味的真实故事。莫言则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
二、高密东北乡风景对作品主题内容的建构
从诺贝尔文学奖在世界的影响来看,民俗性的,地域性的,主题体现流亡意识的作品颇受欢迎,几乎包办了近几年的文学所有大奖。艺术价值的领域内主题的诉求是作家作品的第一要义。在艺术和思想的双重标准的二维世界里,作家已经不是孤独的创作者,而是主体间性的直接参与者。流亡是苦难的开始,更是文学史的创作之殇。在文学创作中,古今中外的作家都一直关注着这一母题,作家们对人们灵魂的拷问,对人的终极人文关怀体现出了人类心灵的孤寂和沧桑感。在现代社会中,根本就是在灵魂的呐喊。曲高和寡是作家审美的孤独,有是浮躁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他们活在与世隔绝的精神世界里,坚韧而执着。这种心灵史的书写与讲述,是真诚的,是民族意识的个性展现。回乡是根的寻找与寄往。是割舍不断的文学情结。
高密东北乡风景就是莫言文学的“根”,这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承载了莫言的全部思想,高密东北乡风景就是莫言讲故事的原型状态。这样的状态一直在莫言的作品里流淌。在作品艺术价值的领域内《檀香刑》是一部独具特色的的作品:“从小说的第二句开始一直到小说的最后一句,莫言一退十万八千里,他以惊人的规模、惊人的革命彻底性把小说带回了他的故乡高密,带回中国人的耳边和嘴边,带回我们古典和乡土的伟大传统的地平线[6]”。在文学史的高度上 《檀香刑》是21世纪第一部重要的中国小说,它把历史的规律和现实的际遇进行有效的对比,作家直言高密的民俗,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历史的合理性的演进过程,真实逼真,可感性强,有极深的生活底蕴。作家民俗思想在作品的刻画成为了文学叙事的一个标杆,“是我们从传统文学文化资源中获得再生性力量的一个开端,它写出的是我们的历史,但它也在形成文化和文学的未来的历史[7]”。
三、高密东北乡在读者头脑中的构建
莫言创作是动态的过程,社会发展是动态的过程,文学批评是动态的过程,读者接受心理也是动态的过程。在动态中进行文学批评本事需要批评原则,这也是动态的。在动态的过程中研究莫言中国梦的讲述是难上加难的。课题组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动态的作家、动态的文本、动态的读者进行全景式、整体性的关照,有理有据的进行动态式整体性的分析,从中得出客观的、真实可信的结论。
在新世纪文学转向的过程中,网络文学的兴起,受众对莫言小说的接受也产生也期待视野的变化,在经济主导的当下语境中,莫言文学民俗化的艺术追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阐释,是古代民间故事的全新纬度的述说,在浮躁,虚无娱乐至上的现实世界里,莫言保持一份民俗的本真,这谈何容易啊,但莫言做到了。在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借鉴上,莫言借鉴的是小说创作的技法,小说理论和审美形式,把这些形而上的理论具体转化为小说创作,达到了理论本土化的移植,达到了与众不同的风格特征。
中国文学有历史的传承问题,有当下多元化创作的问题,有民族精神的体现问题,有世界文学认可和价值体现的问题,这些都是中国梦的文学的文学性问题。莫言及其文学世界在以上领域独体现出了杰出的价值,就文学性本身及其世界意义而言是中国梦当之无愧的代表。
参考文献:
[1]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M].文艺出版社,1995.
篇2
1927年春,瑞典学者斯文·赫定来中国考察时,与刘半农商量,拟提名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于是刘半农托台静农给鲁迅写信,询问鲁迅本人对这件事的态度。鲁迅当时正在广州西堤的寓所里焦急地等待去上海的船票,但是他还是很快地给台静农写了一封回信。内容如下:
“静农兄:九月十七日来信收到了。请你转致半农先生,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但我很抱歉,我不愿意如此。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他们得不到。你看我译的那本《小约翰》,我哪里做得出来,然而这作者就没有得到……
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我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颓唐,此后能否创作,尚在不可知之数。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字,一无可观了。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
我们不难看出,在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这件事上鲁迅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他认为自己不配获诺奖,因而也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但在诺贝尔文学奖这件事上,鲁迅却表现出他难得的理智与清醒。鲁迅之所以要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考虑:
第一,鲁迅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自己不配诺贝尔文学奖。鲁迅深知当时中国的新文学才刚刚起步,距离世界文学的尺度还相差甚远。所以,他不作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第二,鲁迅担心他一旦接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会破坏自己的创作心态。他怕自己获奖后不能再安心从事文学创作,写不出好作品,或是沦为“御用文学”。第三,鲁迅认为对待诺贝尔文学奖应持一种不卑不亢、恰如其分的态度。他说:“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可见,鲁迅并不希望诺贝尔文学奖能“可怜”或是“优待”我们,他从内心渴望中国的作家能站起来,共同维护中华民族的自尊心。
篇3
马丽娣,女,辽宁医学院外语教研部,硕士研究生,副教授,教研室主任。
[摘要] 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以其《红高粱》系列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了国际对中华文明的肯定,更是中国文学的新起点。研究获奖作家、作品本身无疑为本民族文学走向世界提供契机,但如果将获奖作品与国际重要文学奖项结合研究,必将加速中国文学接轨世界文学,促进更多作家获奖,使中国文学更普遍接轨世界文学。
[关键词] 中国文学 国际文学奖项 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 世界文学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2.041
一、国际重要文学奖项纵览
文学奖项是由对文学作品具有评判权的杰出读者及评论家组成的评判团选出,以金钱及证书或奖杯作为奖品的一种荣誉,代表对小说、诗歌、小品文等文学作品的作者的肯定。世界文坛上的大量文学奖项都由20世纪初以后诞生发展,并成为20世纪文学发展重要的见证和推动力。国内外对于国际重要文学奖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奖项:诺贝尔文学奖、英国的布克文学奖、中国的茅盾文学奖等。
始于190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世界认可度最高。评奖范围覆盖了世界五大洲文学,从最初的符合古典文学风范到对宗教君主政体、婚姻以及整个社会秩序进行批判,到对全人类的博爱,生存价值、生存困境的真实描绘,再到多元文化的交融,人文精神的复兴,只要具有理想主义倾向且符合评奖标准,不分国别、民族、区域、性别均可获奖。获此奖不仅是对作家个人创作的认可,更是对一个国家创作水准及在世界文坛影响力的肯定。同时,每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的文学价值和其传达的社会价值观也会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成为各种文化互相了解和交流的平台,对未来文学创作具有导向作用。
从2005年开始设立国际奖的英国布克文学奖(Booker Prize)是当代英语小说界的重要奖项,只要其作品以英文或有英文译本发表,任何国别、民族均可获奖。中国文学评论家研究此奖项的意义同样不可低估,因为一可提高对世界文学影响巨大的美国文学作品的文学鉴赏力与文化修养,二可以其为镜,与中国文学进行比照研究。
始于1981年的中国茅盾文学奖是中国作协主办的中国文坛最高荣誉之一,对中国文学具有导向性,它以其权威性、公正性推出了很多思想内容深刻、审美意蕴丰厚的长篇小说作品。此奖鼓励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基础上的探索和创新,但其虽代表了当代中国文学的最高水准和主流倾向,却没有设立国际奖项,在中国政治经济地位蒸蒸日上的今天,是否应考虑将其推向世界,通过鼓励不同国别、不同种族的文学者参评来加速中国文学奖项与世界文学奖项的接轨,并达到促进中国文学更快更直接接轨世界文学的终极目的。
二、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之于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满足了中国长期以来对诺贝尔奖的渴望,肯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成就。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今天才终于有人登上世界文学大奖的领奖台,这既肯定了作家整体创作水平,又为他们进一步提升创作水平,跻身世界文学创造了机遇。反映了以莫言为代表的中国作家在其反映社会文化价值取向,把握普遍人性以及处理作品寓意方面必然具有其与世界文学接轨的深层内涵。通过对比研究莫言作品与国际重要文学奖项,将进一步得出当代世界文学观念流变特征,并为中国文学融入世界文学开辟道路,起到促进更多的中国作家获得其它各项重要国际文学奖项的作用。
改革开放加速打开的全球化语境,使中国当代文学不再是区域性的文学现象,在更多的交叉点上,人们思考着共性和独立的文学问题。文学艺术须具有地区特色,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符号和表征方式,但是同时还应兼具共性。“这个共性就是文学艺术所包含的所谓的这种普适价值。所谓的普适的价值,实际上就是人的共同性,人性当中的共同的部分。就是我们读托尔斯泰的书,会被里面人物的命运所牵动,会为里面人物的命运所痛苦、所喜悦”,莫言说,“我想能够把这样一种被全人类都能够理解的情感表达出来,这个作品就具有了这种所谓的普适价值、共同性。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是这两方面的结合,一方面既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另外又具有这非常强烈的普适价值、共同性。”
由此,从文学批评和创作的角度来看,莫言无疑给所有的中国作家指明了努力方向。其身后必然会有更多的敢于直视内心、文学表现兼具世界共性和民族特性的中国作家获奖。
三、研究国际重要文学奖项促进接轨
关于重要国际文学奖项的研究由来已久,其中包括关于获奖作家生平的人物传记式研究,对历年获奖作品的综合性、阶段性的回顾和反思,还有部分学者从国别或性别文学的角度研究获奖作家、作品,以及从颁奖词中分析归纳评奖委员会的颁奖倾向如重视民族性,创新性,关注人类生存状态等。大多数文学评论家以获奖作者及其获奖作品本身切入进行单纯性文学批评,而作者认为从不同社会时期国际重要文学奖项的评判标准切入,结合作品研究国际重要文学奖项更易解读获奖作品的深刻内涵或剖析获奖作品所反映的社会性、思想性、哲学性等。研究获奖作家作品对于本国本民族文学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不言而喻,而结合研究国际重要文学奖项的意义更加不容忽视。
本文认为以我国作家莫言《红高粱》系列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为契机,结合国际重要文学奖项,研究当代世界文学流变及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可以促进中国文学与世界重要文学奖项更快更广的接轨,使中国文学更快更广完成中国文学向世界文学的跨越。
参考文献
[1] 近十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取向[J]. 王辽南,当代外国文学,2005.10
[2] 例谈中国文学走不出国门的关键问题[J]. 王建宁,文学教育,2011.8
篇4
当然,国人最关切的还是哪些“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龙的传人”能够在诺贝尔的舞台上“为国争光”,但是面对自然科学奖项和人文科学奖项又常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讨论时按照族裔还是国籍也常常概念混乱。于是每年到了诺贝尔颁奖季节,舆论常常莫衷一是,公知亦常百辩莫言。今年好了,中国籍兼又中国裔的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很多纠结都迎刃而解了。
在我心目中,如果不考虑中国作家中文写作被翻译成英文和瑞典文的数量和质量等因素,其实有比莫言更当得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比如前两年还在世的史铁生以及现在仍坚守文学精神的几位凤毛麟角。但这不是说、也不该说莫言就不够得奖水平,我们还是应该为他大声喝彩。这就像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最终拿到金牌的不一定是水平最高的,但一定是水平相当高的。在较高水平之余,谁能最终胜出就要看天时、地利、人和之类的运气成分了。
不过当我们由衷地为莫言的获奖感到高兴的时候,当我们庆幸中国文学终于可以摆脱诺贝尔文学奖的酸葡萄心理的时候,也不可不察:在这风光的背后,其实还有很多大众莫言的隐忧。
我们可以预期接下来出版界会掀起一场莫言作品再版甚至全集化的热潮,可是有多少中国人真正读过莫言的主要中文作品?很多国人对莫言的了解还是来自四分之一个世纪前那部大红大紫的里程碑式电影《红高粱》;很多国人听说过莫言恐怕还是来自前些年他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引起的种种争议;很多年轻一代中国读者更是沉溺于轻松、肤浅、虚幻的时尚阅读而对莫言这等深厚而沉重的写作不屑一顾……在一个缺乏优秀读者的国度,再优秀的作家也是没有知音的。
篇5
莫言获诺贝尔奖,这是世界最高文学奖项对其文学成就的一种肯定,但他身上有没有值得质疑、批评与批判的东西呢?当然有,公众完全可以质疑、批评与批判。但不能抹煞莫言的文学成就,尤其是在他领奖的这一刻,这是一个值得和需要肯定与赞美的时刻。
既然瑞典文学院把诺奖授予莫言,就意味着其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打动了他们,这代表了中国文学的影响力。现在奏响的《阿拉丁组曲之中国舞曲》,隐喻着西方对中国的诸多想象,有美好的,或许也有不美好的,个中意味难以言传。而莫言以其文学作品回应了西方对中国的想象,这种回应受到诺奖评委们的肯定,证明作家莫言获得了世界的某种接纳。莫言的成功,多少也算中国人的成就。
把莫言置于一个较长历史时期来看,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莫言获得诺奖的意义。欧洲人对中国文学的兴趣,大致始于十八世纪伏尔泰等人对元杂剧《赵氏孤儿》的翻译、改编与上演,这个剧本当时轰动欧洲,激发了西方对中国的美好想象。此后三百年间,欧洲把中国描述成一个野蛮、愚昧、肮脏的国度,对中国文化自然充满了鄙夷和不屑。而莫言跨越二百多年的历史断层,以其文学作品接续了一种跨国前缘。
有些人无视莫言的文学成就,用一种近乎偏执的政治标准审查作家,把他说得一无是处。他们杜撰了一种所谓的“诺贝尔伦理”,“要求受奖作品能深刻地表达普世价值的信念”,说穿了就是政治上站队。说“诺贝尔伦理”是中国人杜撰的,是因为从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及其作品中,根本就看不出这么一种“诺贝尔伦理”。读法国诗人圣琼·佩斯、西班牙诗人希梅内斯的诗作,其中多的是风花雪月,这也是一种“普世价值”,却与政治没有直接关系。法国作家纪德、加缪的作品充满哲学意味,也无关政治。甚至美国作家海明威书写战争,也极少刻意地政治表达。用一种无中生有的“诺贝尔伦理”贬低莫言,一是无知,二是自以为是。
当代中国处于一个社会、政治、经济乃至文化的转型期,人们普遍期待政治革新,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历史课题。公众有权利用文艺形式进行政治表达,但把政治标准强加给文学和其他艺术形式,肯定是不可取的。很多人放弃文学的审美价值,醉心于其政治功能,实际上是人的艺术审美权利的异化。有些人对小说并没有多大兴趣,却总爱拿极端枯燥乏味的《1984》说事儿,这种文学趣味本质上是扭曲的。也许正是社会扭曲了人,作为某种个体趣味来保持和强调,这并无不可,不过不能把个人趣味强加于人,更不能要求所有文学家都写《1984》。
篇6
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是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他不仅从事发明研究,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留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经过几年的筹备,1900年6月,诺贝尔基金会成立,并于次年诺贝尔逝世5周年纪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颁发诺贝尔奖。自此以后,除因战时中断外,每年的这一天,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隆重的授奖仪式。
诺贝尔遗嘱
诺贝尔在遗嘱中,把大约100万瑞典克朗赠与十多名亲友,余下部分(3100万瑞典克朗)用于设立诺贝尔奖。遗嘱中关于诺贝尔奖的内容如下:
我,签名人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经过郑重的考虑后特此宣布,下文是关于处理我死后所留下的财产的遗嘱:
在此,我要求遗嘱执行人以如下方式处置我可以兑现的剩余财产:将上述财产兑换成现金,然后进行安全可靠的投资;以这份资金成立一个基金会,将基金所产生的利息每年奖给在前一年中为人类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将此利息划分为五份,分配如下:
一份奖给在物理界有最重大发现或发明的人;
一份奖给在化学上有最重大发现或改进的人;
一份奖给在医学和生理学界有最重大发现的人;
一份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最后一份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物理奖和化学奖由斯德哥尔摩瑞典科学院颁发;医学和生理学奖由斯德哥尔摩卡罗琳医学院颁发;文学奖由斯德哥尔摩文学院颁发;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选举产生的5人委员会颁发。
对于获奖候选人的国籍不予任何考虑,也就是说,不管他或她是不是斯堪的纳维亚人,谁最符合条件谁就应该获得奖金。我在此声明,这样授予奖金是我的迫切愿望……
这是我唯一有效的遗嘱。在我死后,若发现以前任何有关财产处置的遗嘱,一概作废。
每项奖包括一枚金质奖章、一张奖状和一笔奖金,奖金数字视基金会的收入而定。
评选获奖人的工作是在颁奖的上一年的初秋开始的,先由发奖单位给那些有能力按照诺贝尔奖章程提出候选人的机构发出请柬。评选的基础是专业能力和国际名望;自己提名者无入选资格。候选人的提名必须在决定奖项那一年的2月1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有关的委员会。
从每年2月1日起,6个诺贝尔奖评定委员会——每个委员会负责一个奖项——根据提名开始评选工作。必要时委员会可邀请任何国家的有关专家参与评选,在9~10月初这段时间内,委员会将推荐书提交有关颁奖机构;只是在少有的情况下,才把问题搁置起来,颁奖单位必须在11月15日以前作出最后决定。委员会的推荐,通常是要遵循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各个阶段的评议和表决都是秘密进行的。奖只发给个人,但和平奖例外,也可以授予机构。候选人只能在生前被提名,但正式评出的奖,可在死后授予。奖一经评定,即不能因有反对意见而予以。对于某一候选人的官方支持,无论是外交上的或政治上的,均与评奖无关,因为该颁奖机构是与国家无关的。
篇7
莫言获奖当祝贺。无论你对诺贝尔奖持什么态度,无论你对莫言的作品持什么态度,他的获奖都是一件喜事,值得祝贺和欣慰。暂且不说诺贝尔文学奖本身的影响,就是任何一个国际奖项能够得到专家、国际社会和中国政府的共同认可,如此共同和普遍的叫好,仅此一点就十分不易。《纽约时报》说在过去10年,莫言是被出版商偏爱的3个作家之一,以此用来打破批评家所指出的诺贝尔文学奖被欧洲作家垄断的局面。
毋庸置疑,莫言或将对中国人精神生活层次的提升和文学的复兴起到一定作用。据报道,莫言获奖后其书在世界各地热卖,正在法兰克福举办的书展即掀起了一股莫言热。中国内地尤其如此,旧书断货新书加印,据说《我们的荆轲》已由起印几万册到几十万册——这比荒唐至极的“张悟本之流”或是各种神坛的“心灵鸡汤”热卖要好得多。
祝贺之余,也当反思。比如中国文学,包括中国所有的优秀精神产品该如何向国外推销。长期以来,我们不少文艺家热衷于自恋、喜欢自己跟自己玩儿,所以,尽管我们做了很多事情,这其中包括铁道部用1800万元制作宣传片,不说其涉嫌违规腐败,就说其作品本身之粗糙又能让世界对中国高铁的认识增添多少呢?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说,你们中国做了很多好事,但你们没有学会向世界推销自己。现在,至少莫言的成功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
还有,对当下文学的反思。在得诺奖前,莫言虽有大批拥趸,但他的知名度并不高。新浪微博微话题——《之前你知道莫言吗?》给出一组调查数字显示,截至10月15日,有19945位网友表示,说实话不知道莫言是谁;仅有4720人知道莫言。
值得反思的还有某些人僵化落后的思维。比如某些极端理论认为,只有坚决和政府作对才能得到国际认可,在莫言获奖的事实面前也不攻自破了。再比如,莫言获奖之后媒体的“一窝蜂”现象和肆意渲染无节制的炒作等现象都该值得反思。
祝贺、反思是一种应有的态度,也是一种归位,而这里的归位是指要回归常识,不要掀起新的造神运动,也别上纲上线,更不要无节制地拔高。
在接受央视《面对面》栏目采访时,主持人问:“您幸福吗?”此时的莫言好像还是一如既往的魔幻。他竟然只回答了三个字:不知道。主持人又问:“绝大多数人觉得您这个时候应该高兴,应该幸福。”莫言:“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才幸福。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忡忡,能幸福吗?……”莫言真实质朴的回答正是一位智者对所有大起大落时的理性归位。
归位还包括每一个人,特别是知识分子对莫言作品的喜欢与不喜欢。莫言是文学家,创造的是艺术作品,对此,我们完全可以有选择喜欢与不喜欢的自由,大可不必因其获奖就装喜欢、附风雅。今天,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仍然不喜欢莫言的作品,但丝毫不影响我对他的尊重,这当是一种归位。
既然莫言获奖是一件值得祝贺、值得反思、值得归位的事情,那么,我们的每一个人,尤其是文化工作者还应当做些什么?
我认为,一个负责任和有良知的文化工作者应当结合自身的职业特点和艺术所长,将莫言的作品和精神进行宣传和弘扬。诺贝尔评委会给莫言作品的颁奖词是“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很遗憾,我看到的所有对莫言作品的文学评论中至今还没有超越这个颁奖词,达到我所期待的高度和深度。因而,我希望在热闹的喧哗之后,能够浮现出有独特见解的中国内地评论家对于莫言的评论。
当然,我也期待社会学家和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能够对莫言作品折射出的那一个扭曲的,甚至是荒唐的时代所给予理性的阐释以及有思想的剖析。我支持语文出版社中学语文教材部拟将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编辑到高中语文的选修教材读本中,我也会尽自己所能,努力将中国近当代更多优秀作家的优秀作品推广到学校中去。
篇8
中国作家与诺奖的绯闻,最早源自鲁迅。1927年,瑞典文学院院士斯文赫定到中国考察时,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被鲁迅婉言谢绝。鲁迅认为自己没有资格,中国也无人有资格,不愿因黄种人被特殊照顾,也不愿因得了这奖,日后不免做起官样文章。“我眼前所见的依然黑暗,有些疲倦,有些颓唐,此后能否创作,尚在不可知之数。倘这事成功而从此不再动笔,对不起人;倘再写,也许变了翰林文字,一无可观了。还是照旧的没有名誉而穷之为好罢。”此后被提名的还有林语堂、老舍、沈从文、巴金、王蒙、李敖和北岛。诺贝奖提名并不困难,世界各国的高等院校文学教授和语言学教授都有资格做提名人,但最终获奖还需重重筛选。老舍的儿子舒乙说如果不是老舍在1966年在太平湖投水自杀,就会获得196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结果让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捡了便宜。这一说法尚未得到证实。而马悦然曾透露,如果沈从文不是在1988年5月逝世,一定能在该年获奖。这话本不应说,按规定,任何与诺贝尔奖有关的事都有50年保密期,马悦然的话目前也未得到验证。真真假假,屡屡与诺奖失之交臂强化了焦虑与渴望。
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成为年度最大事件,大大刺激了整个国家的神经,新闻联播插播,领导高调祝贺,各类媒体均置以头条,围绕着他的争议也达到沸点。一部分人的分歧在文学,而围绕莫言最大的争议在文学之外。接踵而来的是各种喧嚣骚动,啼笑皆非。一夜之间,出现了许多印有“莫言”字样的T恤、马克杯、纸扇,莫言家乡花生、泥老虎、洗碗巾等各种物品,要价不菲,比同样商品能贵上十倍。“莫言签名信封”、“莫言真迹”签名书也在网上热卖,真假难辨,动辄标价数千甚至上万元。他的家乡放言斥资6..7亿弘扬红高粱文化,接着就辟谣指责媒体夸大其辞,接着媒体就反击说报道属实,证据确凿愿意当面核实。人们以抢购传说中即将紧缺的食盐的热情抢购莫言的文集,而2012年10月11日之前的二十多年里,这些书都一直静静地呆在书店里,鲜有人问津。传媒集团股价上涨,出版商欣喜若狂,获得了诺贝尔奖的莫言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应。一切都如此亢奋,一切都与文学没什么太大关系。
魔幻现实vs现代性缺乏
颁奖词称: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佩尔·韦斯特伯格说莫言的作品中关于爱、自然和善良的描写同极其暴力、残酷、血腥的描写一样精彩难分高下,大量对现实的批评,尖锐性在世界文坛罕见。他创作视野宽阔,充满想象力,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在作为文学院院士的16年里,没人能像莫言那样打动自己。写过《莫言评传》的作家叶开是莫言的积极拥趸,他认为莫言以独特的“残酷叙事”建立了一个隐秘的文学王国,是其小说内容的尖锐刺激和语言的恣意令他的作品始终处在争议的旋涡。而德国汉学家顾彬是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莫言小说长期不断的严厉批评者。顾彬认为,莫言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小说家,他仍旧在用章回小说的传统方式写作,其作品彻底缺乏现代性。自普鲁斯特和乔伊斯以来,现代小说已经不这么写了。拥有现代性的小说家不会再单纯地讲故事,因为所有的故事已经讲完,作家应该集中到一个人——而不像莫言这样仍然在野心勃勃地动辄写几十个人,一个村庄,扮演全知全能的上帝角色。他认为莫言是一个认真、内心开放的人,但能获得诺奖,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葛浩文的翻译。葛浩文这样的译者深知原文缺陷,翻译非常巧妙,不是逐字逐句逐段,而是整体翻译,很好地规避了作者的弱点。他的阅读经验是,经常会慕译者的名去选择阅读,很多国外的出版社也会因译者的知名度而追随他的选择。“葛浩文”的商标使得莫言在英语世界获得了空前影响力。中国有很多更好的作者,如果葛浩文选择翻译王安忆,也许机会就给了王安忆。莫言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思想,今年诺奖颁给莫言,也许是某种政治因素起了作用。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肖鹰认为莫言是一个精明的投机者,也许私德不差,还蛮憨厚,但对政治缺乏常识,和张艺谋是天生一对,把中国最土的一面呈现出来,谄媚西方特有的视角。中国文人,多数软骨头,对政治比较无知,大概是信息缺陷,知识结构缺陷,也是人格扭曲。莫言是他早就放弃希望的作家,后期不仅文才枯竭,叙事极度不能自拔,而且侍权媚贵。另他撞碎眼镜的瑞典学院,在“崛起的中国”高压下终于没有 holding,这些年事过高的评委老爷们在2012年选择莫言,一是为西方(尤其是美国)发现“东方中国”:丑恶而野蛮;二是为中国政府嘉奖的官员作家正名,准确讲,是为中国政府的文化政策正名。莫言正是盘踞在这两个坐标交汇点上的奇魁,不二人选。“1968年,瑞典学院选择川端康成,是选择了日本文化峻冷的优雅与恬和——川端康成的获奖演讲是《我的美丽在日本》;然而,2012年,它用诺奖包装一个浑身脓疮的乡痞作家来为中国文学做世界正名的时候,它无疑是在羞辱中国文化最后的良知和智商!在当前那些政绩官员和捐客评论家们打鸡血式的诺奖热中,保持沉默是唯一适当的表示。正是这些中国人,在2012年10月11日19点以前,还在“为中国”联手抵制和诅咒“诺奖”。中国文学薪尽火传至于今,难道真的除了官办就是洋办?”
篇9
这几天,围绕莫言能否获奖,争议很热闹。即使此刻莫言获奖了,争议或许还将持续。
无论喜不喜欢莫言的作品,都不得不承认,莫言是一个有才华的作家,莫言是一个有许多好作品的作家,莫言是一个被许多人喜欢的作家。文学奖项就是这样,无论来自国际还是国内,都只是一个评价。只要这个评价,是有基本标准的,评价过程是基本公正的,那这个文学奖项就值得尊重,这个获奖的作家就值得尊敬。
获得诺奖,是对莫言这么多年的努力,是对这么多优秀作品的一个极大肯定。一定意义上,这也是对中国文学的一个肯定。这些年来,舆论对于文学有着太多的期望,期望难以实现之下,也产生了太多的失望。很多人感慨,中国文学缺少真正的充满思考的现实主义力作。这样的遗憾,不会随着莫言的获奖,而一举消散。但我们必须看到,遗憾中依然有着欣慰,现实中存在着这样一些作家,他们在努力地思考着,在认真地写作着。这个稍稍浮躁的文学圈,并没有完全改变作家们的操守。那些可以被称为良心的作家,那些可以被称为精品的力作,或许有点微弱但依然客观地存在着。这就是一个真实的文学,就是一个真实的中国,纷繁复杂中,永远都有着希望。
莫言获奖的意义还在于,它让我们从此多了一份从容。这个奖项,更多是莫言个人的突破,更多是对莫言个人的承认。但文学是一种心灵事业,它是记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心灵旅程的风景和思考。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讲要淡看诺奖,但真正的淡看,取决于曾经达到高度,或者可以达到高度,是一种俯视角。这种平淡和自信的心态,因为莫言的获奖,而有了更多表现机会。平常心看待诺奖,自信地面对世界,从此有了更多底气。
篇10
越来越多的人沉湎于简单轻松的流行性文化消费,放弃了让头脑从事思考的精神功能。这样的时代,注定会是一个苍白的时代。
每一个时代都有特定的大红大紫,无论千年前的洛阳纸贵还是现在的畅销流行。看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可以读解他的内心;看一个时代流行什么,也正可以读解这个时代的心情。
好了,现在言归正传:我们眼前同时出现了两个大红大紫的流行样本——刚刚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和一首名叫《江南Style》的神曲。同样的流行表象之下,本质上却是大不相同的“物种”,让我们只好感叹这真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
莫言的小说创作已经历时三十年了,而且卷帙繁浩、气象万千、风格奇诡。可是除了少数文学评论者和先锋小说发烧友,并没有多少人真正读过莫言的多数主要作品。很多人听说过莫言,只是因为当年那部大红大紫的里程碑式电影《红高粱》。而且那部电影事实上只是借用了同名小说原作的部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根本没有深度挖掘出小说原作的精神内涵,更无法详尽展示莫言独特的写作手法和语言风格。如果不是每年都闹得沸沸扬扬的诺贝尔文学奖今年忽然花落莫言,把这根“民族自豪感”的神经撩拨得格外兴奋,他会一直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先锋派小说家,有一定知名度,却没有铺天盖地的流行性。
与莫言三十年的勤奋笔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首不过三个月的韩国神曲《江南Style》及其形形的MV版本。就这样一个内容肤浅苍白、形式花里胡哨的“作品”,居然风行五湖四海,创下一系列网络时代的传播纪录,繁衍出千奇百怪的模仿秀,搅动得“环球同此凉热”。若论传播的频率和受众的人次,《江南 Style》足以令莫言难望项背。可是对比二者作品表达的内涵,《江南Style》完全不值一提。
这大概就是在互联网时代你不得不面对和接受的残酷现实。深厚而沉重的写作会被互联网的泡沫完全淹没,只有极个别如莫言这等“幸运儿”能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偶然露一下头,更多的时候、更多的人都耽于毫无意义却简单轻松的《江南Style》之类。
简单轻松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一切文艺创作和文化消费都指向简单轻松,那么人类社会终会在精神生活领域退化成一个超级大猪圈。几千年来,各种门类的文学艺术创作都承担着精神思考和心灵启迪的功能,大量经典文艺作品共同呈现着人类文明的灿烂辉煌。现而今,互联网忽然敞开大门,像一个巨大的黑洞,吞噬着人们的灵魂。越来越多的人沉湎于简单轻松的流行性文化消费,放弃了让头脑从事思考的精神功能。这样的时代,注定会是一个苍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