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与海啸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3-04-11 02:26: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震与海啸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震与海啸的关系

篇1

4月11日下午4点38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8.6大地震。震源位于该岛亚齐省西南部约431公里外海。约两小时后,亚齐西南偏南约620公里又发生8.2余震,震源深度约16公里,之后又有数次6以上的余震。泰国、新加坡、印度南部、大马以至中国拉萨市和日喀则地区均有震感。

印尼大地震没有引发海啸

印尼8.6大地震的发生一度触发海啸恐慌。美国太平洋海啸警报中心向整个印度洋地区发出海啸预警,印尼、泰国、斯里兰卡、印度等2004年南亚海啸受灾国也各自发出海啸警告,逾万沿海民众紧急疏散。由于这次地震的震源与2004年引发南亚海啸夺命23万的印度尼西亚9大地震地点相当接近,一时之间,这些国家感到尤为紧张。泰国灾难警报中心一度警告,可能有1.6至2米高的海啸来袭,而印度也警告海啸可能高达3.9米。

但万幸的是,随后预估的大海啸并没有如期而至。该地震及随后的数次大型余震最终只引发数十厘米高的小海啸,当日夜,各国就陆续解除了海啸警报。

本次地震没有引发巨大的海啸,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士并不觉得奇怪,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印尼苏门答腊岛从2004年12月发生9大地震并引发印度洋大海啸到现在,该区域已经发生了5次8.0以上的地震,但是引发大海啸的也只有2004年12月的这次。

什么地震能引发大海啸?

“在海洋中发生大地震,并不一定就意味着要伴随发生大规模的海啸。”孙士表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与本次地震的水平运动具有很大的关系。目前的研究已经发现,本次地震属于水平方向上的走滑型地震。

如果在地震源区,地壳出现向上隆起或者下陷这样的上下垂直运动,就会引发巨大的海啸。“前者会出现地震园区海水向周围区域的快速涌排,而后者则会出现周围区域海水向地震园区的迅速倒灌,而这些继而就会引发巨大的海啸。而水平方向的地震在地震源区一般不会发生以上两种情形的大规模海水异动,因此引发大规模海啸的可能性就不是很大。”孙士说。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空间与科学学院教授倪四道和他的研究团队也及时对本次地震进行了跟踪研究,在地震发生以后,他们就立即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海啸的预警研究。

“在4月14日晚6点多,即本次地震发生两个多小时以后,我们就得出本次地震属于走滑型地震的结论,而这样的地震类型一般不会引发大规模的海啸。”倪四道说。

海啸预警还不完全可靠

孙士对记者表示,截至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海啸预报仍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因此,错报的现象时有发生。2010年2月27日智利8.8强震后,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及多个国家和地区也都曾发出警告,预计这次地震触发的海啸浪高、速度快、破坏力大。但是最后同样是虚惊一场。

倪四道告诉记者,地震所引发的海啸与地震发生的位置、深度、震和类型四个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就目前的地震监测水平,一般在地震发生十多分钟到几十分钟的时间之后,地震专家才能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不过,在实际操作中要选择宁可错发预报、也不能错过某些可能致人丧命的信息,唯有如此,才能在大地震发生以后充分保障民众的安全。

“例如本次地震,地震源离很多印尼居民只有四五百公里的距离,而海啸波则可以每小时600公里左右甚至更高的速度扩散,如果有大规模的海啸发生,其在几十分钟的时间内就会到达,而此前没有及时的海啸预警,就极有可能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倪四道说。

不过对地震引发海啸的预警信息,倪四道认为以后相关一些国家应该采取更为科学的预警方式。他告诉记者,在离地震源特别近的区域,让居民及时撤离是一种好的选择,但是对于离地震源在1000公里左右甚至更远的海洋或者海洋沿岸国家,则可以采用只预备而先不进行人员撤离的行动,可以等到随后的情况更为明确以后再做出判断,这样就可以避免搬迁损失。

正处活跃期的环太平洋地震带

在太平洋的另一边,最近也是地震不断。北京时间4月12日6点55分,墨西哥西部地区发生7大地震。在这场地震中,首都墨西哥城有明显震感。然而这是不到一个月内墨西哥发生的第三起大规模地震。此前的3月20日及4月2日,墨西哥境内曾发生7.4和6.3的大地震。

对于这些不断发生的地震现象,网上开始流传一些谣言,有人担心是不是2012世界末日真的要来了。但是在地震学专家们看来,最近出现的这些地震从地震学上来讲是十分正常的现象。

孙士告诉记者,自2004年末印尼大地震发生以后,环太平洋地震带开始进入活跃期。研究和地震发生的现实都显示,相比以往,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震的频度和强度都有所提高,8以上的地震也是时有发生。

孙士表示,正是由于目前海啸预警还不是十分可靠,海底或者近海发生大型地震以后人们需要对随后的海啸予以高度警惕。1960年智利发生9.5大地震引发的大海啸造成的巨大伤亡,就是一个沉痛教训。当时地震发生以后,美国等一些国家也及时发出了海啸预警,但由于此前的多次海啸预警有误,许多国家都放松了警惕,但是这次地震后迎来了大海啸,并以摧枯拉朽之势给太平洋东西两岸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篇2

日本One Seg传播模式

日本的手机电视标准为ISDB-T,此种规格的手机电视,全世界目前也只有日本采用。这个标准同时也是家用数字电视所执行的标准,这也就决定了One Seg独具特色的信息传播模式。

One Seg是基于ISDB-T业务的信息服务,2006年4月1日11时(日本时间)开始于东京、名古屋、大阪等大城市在内的29都府县放送。“One Seg”服务推出之后,日本三大运营商没有一家再自立标准或设定独特终端,而是立即开始跟进,提供手机电视服务。如今“One Seg”已经成为日本三网融合的一个经典成功案例,也成为公众获取地震、海啸等应急信息的重要渠道。

One Seg即为One Segment,这是日本移动通信业界一个非常特殊的元素,其全称为“面向移动电话和移动终端的单频段部分收信服务”。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理解为移动电视的一种标准,通过OneSeg的移动设备,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线观看低画质的流媒体,所谓低画质,指的是分辨率为320×240或320×180的节目。One Seg与NHK的关系

由于One Seg和以前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使用同样的天线送出,所以只要广播局准备完毕,能够接收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地区也就能够接收One Seg信号。只不过一些高画质数字电视广播的播放会在时间上有一定延迟。

One Seg手机电视在播放上采用了Simulcast方式,也就是说手机电视可以同步接收家用数字电视节目。这就等于让手机电视成为家用电视的缩小版,得以使家用电视节目提供商轻松地将内容移植到手机电视上。但是除了放送与其他12个频段相同的节目,One Seg也有其他特别节目在放送,尤其随着2009年日本放送法的解禁,NHK策划了以教育TV、综合TV为代表的独立节目作为手机电视的特别放送内容。

为了让使用者能够更有效地使用OneSeg数据服务,而不仅仅是接收电视节目,运营商和手机制造商合作将手机屏幕分成上下两部分,上半部用来呈现节目内容,下半部用来传输数据。下半部的数据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手机广告,一个是数据广播。前者是为手机电视的免费模式所服务的,后者则是为用户提供及时信息传播所服务的,在地震海啸信息的传播中,手机下半部分的数据广播起了尤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除了日本之外,也有不少国家开展了手机数字电视服务,大致有三种:日本模式(One Seg)、欧洲模式(DVB-H)、韩国模式(T-DMB)。中国尚在初始阶段的CMMB也是一种移动数字电视服务,不过推广尚需时日。这些模式中采取单频段部分收信方式的只有日本,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只需要建立较少的基站就可以覆盖很大的区域范围,在降低通信成本的同时提升了用户接入可能性,缺点还是前面提到的画质较差。

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进行收视时,需要签订NHK广播协议,同时大部分手机电视的信息内容因为来自NHK而需要遵守NHK所提出的关于收费的规则。One Seg接收端能够接收NHK电视放送的设备,因此NHK主张One Seg终端必须支付NHK收视费用。但是若家中已经付过电视费用,使用One Seg是不需要再付费用的。

2007年1月起,日本广播协会(NHK)开始通过数据广播提供地震和海啸信息,主要采用了三种数字广播传输媒介——卫星数字广播、地面数字广播和One Seg来开展数据广播业务。作为一家公共广播机构,NHK通过这种新的数据传输方式,加强对One Seg服务移动终端的利用,致力于提高灾害报道和预警的及时性。OneSeg的高覆盖率和使用率及其信号的特殊传输和接收方式,使得这种新的地震和海啸信息业务能够帮助NHK实现“向日本公众提供快捷准确的灾害信息和灾害预警”的职责。

日本的数据广播是ISDB-T。数据广播是把数据化的音频、视频、静止图像、动画、文本以及计算机文件等各种数据信息通过数字电视广播信道以“推送”方式传输给用户的数字电视机顶盒、数字电视接收机、个人电脑以及移动设备等智能设备的一类新型业务。它是继声音广播和图像广播之后出现的第三种广播技术。

日本的数据广播主要有两种技术,地面数字广播和One Seg(供便携移动终端接收的广播)都采用ISDB-T(地面综合业务数字广播)技术,而卫星数字广播则采用的ISDB-S(卫星综合业务数字广播)技术。ISDB-T采用基于BST-OFDM(频带分段传输-正交频分复用)的多载波调制方式,该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抗多径干扰能力强并且适用于移动接收。这就为One Seg在地震海啸等特殊恶劣情境下的信息传播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日本NHK是地震与海啸信息的生产者,通过数据广播进行传播的信息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地震发生公告、最新地震信息、最近发生的地震、海啸警报、海啸相关地震信息以及海啸监测信息。

地震发生公告:当地震发生时,即使观众没在收看数据广播,公告也会自动显示,其主要目的在于通知人们地震已经发生,当然前提是观众已经将设备设置为自动显示公告。自动显示公告功能在地震发生一个小时内保持有效,一小时后就不再显示。

最新地震信息:提供24小时内发生的所有三级及以上地震的最新信息,包括地震发生时间、震中位置及地震等级,还提供一些详细信息,如全日本各检测台的地震强度数据。

最近发生的地震:提供30天以来发生的3级及以上的最强地震,以及24小时以来最强的前6次地震,按发生的时间排序。

海啸警报:当海啸警报时,会在特定页面上显示这一信息,包括面临海啸威胁的地区和预测的海啸等级。警报解除后,解除信息也将显示在屏幕上。另外,如果信息显示地震引发了海啸时,也可选择链接的地震信息进行查看。

One Seg在强震中发挥作用

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发生后,一名在日本工作生活了六年的外国人曾在其博客上描述地震的情形,整个东京电车停驶、手机通话中断,但却还可以用手机看仙台地区海啸肆虐的画面。可见在9.0级强震中,One Seg手机电视为及时传播地震、海啸信息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展现了令人震惊的能力。这次强震和海啸对日

本通信和电力等基础设施造成重创,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和One Seg手机电视却仍能正常播送灾难信息,归纳原因为:

一是手机电视的高覆盖率。

日本One Seg手机电视自2006年4月面世以来,可以用突飞猛进来形容其发展态势。面世仅16个月就突破了1000万台,到2008年3月已经到达了3000万台。在政府、手机制造商、移动通信运营商和NHK的共同努力下,到2010年6月日本国内可接收One Seg服务的手机数量已达到8714万台,信号覆盖率和地面数字电视相同,达97%以上。可以不夸张地说,几乎人手一机随时随地可接收来自NHK和其他无线广播电视台的节目与信息。因此,当地震发生的时候,全国各地的用户都能及时通过手机电视接收相关信息。

二是硬件设备的保障。

由于One Seg是基于ISDB-T地面数字广播的一项业务,是地面数字广播应用于移动设备的信息传播方式,与地面数字广播使用同样的天线播送和收取信息。因此在地震中手机电视的信息播送与地面数字广播一样,取决于广播局及其基站是否能够正常运转。

在日本,广播局位于各地基站的发射设备多半建有自己的备用发电系统,灾难到来时若发生电力中断,各基站的发电机会在第一时间立即启动,迅速恢复节目的正常播送,因此在此次地震中,尽管出现了大规模电力中断,手机电视节目的播送却不容易受到影响。

三是成熟的信息传播技术。

在信息播送之前,信息的采集和制作尤为重要,日本的One Seg能够保持在9.0级强震中照常运作,跟日本成熟的地震、海啸信息制作系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NHK的数据广播制作系统处理接收到的来自外部的地震、海啸数据(如日本气象厅),并自动制作出BML(BroadcastMarkup Language)格式的节目,节目会被上载到数据广播发射系统,并进行播出。从接收来自外部的数据到上载数据到发射系统,这一整套功能都是自动完成的,速度快、效率高、信息丰富,其根本基础就是成熟的技术以及完善的“地震数据库”。

此外,为了让灾难警报做得更快更好,NHK还研发出一套技术,通过Auxiliary Channel的特殊传输路径,让手机电视和家用电视在待机状态下,也能自动开机接收紧急地震快报。

四是长久以来形成的灾难信息传播机制。

篇3

中国国际救援队是国际上第一支抵达重灾区的救援队伍。他们在地震海啸灾区,冒着余震不断和海啸警报频发的危险,不畏艰难困苦,战冰雪、抗疲劳,向灾区提供了及时高效、真诚无私的人道主义救援。救援队员们通过自己的真心、爱心、诚心和细心,赢得了世界的赞誉……

3月21日零点,搭载着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飞机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圆满完成日本地震海啸灾区救援任务的15名队员走下飞机,回到祖国的怀抱。

3月13日 星期日

应日本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遣中国国际救援队赴日本地震海啸灾区实施人道主义救援。中国国际救援队15名队员,在首都机场集结完毕。救援队由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副司长尹光辉同志带队,队员们分别来自中国地震局、某部工兵团和武警总医院。大部分队员都参加过汶川、玉树、海地、巴基斯坦等多次国内外地震救援,具有丰富的救援经验。救援队携带搜索、营救、医疗和后勤等近4吨装备。在应对核泄露危险方面,也做了一定预防方案,并带有相关探测仪器,能保证救援队伍自身安全。

中午11:20,中国国际救援队抵达东京羽田机场,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日本外务省副大臣伴野丰到机场迎接。经双方协商,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救灾地点定在灾情较重的岩手县大船渡市。三个小时后,救援队搭乘日本自卫队直升机飞往花卷。18:00至花卷后改乘汽车,克服道路不畅等困难,前往3小时车程之外的大船渡市。

当晚9点,救援队抵达大船渡施救区域,立即分成两个行动小组,一组搭建营地,一组开展搜索救援行动。目前,救援行动正在紧张进行中。

3月14日 星期一

大船渡市属临海丘陵地带,当地居民约4万人,主要受灾地区位于沿海海湾地带,当地房屋因海啸振荡冲击,受灾情况十分严重。经日本自卫队、当地警署搜救,已发现200百余具尸体。

早晨七点,中国国际救援队开始实施搜索救援。

救援队分为三个小组开展排查行动,针对之前接到的求救信息疑似点进行了仔细排查,但未发现生命迹象。虽然海啸预警不断,但是救援队的每一名队员都很镇定。

救援队的施救环境三面环山,一面迎海,海风很大,5、6级的大风把帐篷吹倒了几次,室外阴冷,气温只有2摄氏度左右,余震不断,6级以上余震频发,海啸预警频发,核辐射危机尚未解除,当地无水、无电、无通讯信号,队员们只能利用自带设备发电照明,吃住全部自给自足。

当天下午,美国派出的140人救援队、英国派出的70人救援队将抵达大船渡,与中国救援队及当地消防力量进行联合搜索救援。

3月15日 星期二

到今天,救援队已对20多个点进行认真排查,尚未发现幸存者。

但是在6时10分,于一间破损严重的房子里面发现一名遇难者遗体,已于6时22分清理完毕,将遇难者遗体转交当地有关部门。这名遇难者是当地居民,其家人在灾后返回多次搜寻亲人,但都没有发现。

搜索排查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队员们面临余震、海啸、核爆、低温等诸多危险,仍然坚守一线――这次救援行动也成为救援史上面临次生灾害最多的一次。后方中国地震局、外交部、民航等相关部门、数千名工作人员提供决策、信息、技术、后勤等诸多保障支持,这场国际救援行动无异于一场战争!

3月16日 星期三

自15日夜开始,强冷空气席卷日本地震灾区,大部分地区降起了大雪。中国救援队所在的大船渡市的积雪有两厘米厚。由于地震加海啸灾害破坏的特殊性,特别是夜间气温一般在零度以下,被困人员在无饮食和保暖的情况下,生还机会越来越渺茫。

救援队总结了两个搜索优先原则:当地人介绍有失踪和死亡人员的地区,优先搜索;海啸时海水最高处以上的房屋残部,优先搜索。这些都可以保证第一时间搜索最有可能存在生命迹象的废墟。救援队按照国际搜救规定对每一栋排查过的房合做出标记。

救援队在第一责任区,在日方提供的一台挖掘机的配合下,对15日研究确定的重点废墟进行挖掘搜寻,救援队采取机械挖掘和人工搜索与光学生命探测仪探测相结合的方式,完成第一作业点搜索排查工作,共搬移房屋损毁堆积物600余立方米,挖出损毁汽车两台,同时进行了重点废墟周边现场详细勘察工作。

3月17日 星期四

大船渡市天气晴,气温最低为零下5摄氏度。

直到今天,大船渡市在此次地震灾害中,共死亡216人,失踪191人。在大船渡市注册的近百余名中国公民全部安全,无人员伤亡。

为了提高搜救效率,搜救队对人员进行了重新分组:第一组为侦察组,采取现场勘察和询问当地居民等方式,迅速预先定位重点房舍;第二组为搜索组,采取人工排查和生命探测仪等技术手段相结合方式,实施精确搜索。采取前队询问侦察与后队重点排查相结合、人工排查与技术手段结合的科学方法,实施精确、快速、地毯式排查搜索,大大提高搜索效率。

3月18日 星期五

大船渡市油料和生活用品十分短缺,多数加油站没有营业,少数营业的加油站只向救援车辆提供服务;该市多数商店没有营业,等待购物的人在超市前排起长队,但购买生活用品数量已经受到限制;当地通信仍然没有恢复,与外界联系只能通过卫星电话。由于不能通过当地完成生活补给,救援队的生活保障成为突出问题。救援队党支部决定,对队员生活物资保障进行控制,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同时积极协调我驻日使、领馆帮助解决饮食保障问题。由于供水短缺,为了节约宝贵的水,队员们在抵达灾区后没有洗过脸,没有洗过脚,也没刷过牙。

救援队除完成正常救援任务外,还帮助当地民众搭建帐篷、搬运物资、疏导交通,日本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表示诚挚感谢。队员们进入一家限制购物人数的便利店购买一些生活用品时,热情的店内工作人员,不但不收钱,而且还免费赠送给队员们很多其它的食品和必需品。

3月19日 星期六

冒着严寒,中国国际救援队先后在岩手县大船渡市完成了对200余幢房屋的拉网式排查搜索。今天,救援队借助日方提供的机械装备,中国国际救援队采取机械搜索和人工排查相结合的方式,继续对重点区域进行挖掘和搜寻。

直到今日,15名队员身体状况良好,精神状态饱满。日本自卫队今天成功救出了一名男子,这说明废墟下可能还有生命迹象,还有幸存者。

3月20日 星期日

今天下午完成在日本岩手县大船渡

地震海啸灾区的救援工作,于当晚返回北京。中国国际救援队作为首支抵达和最后撤出这一灾区的外国救援队伍,获得了当地政府和同行的高度评价。

凌晨1时,中国国际救援队15名队员顺利完成日本救援任务回国。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副局长赵和平,日本驻华公使山崎和之及外交部、、武警部队等相关部门领导到机场迎接,并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仪式。

山崎和之向此次救援行动的领队、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尹光辉副司长献上了鲜花,并代表日本政府和人民对中国国际救援队表示诚挚谢意。

陈建民局长对救援队圆满完成赴日本救援任务归来表示热烈祝贺,他说,队员们克服核危机、强余震、海啸和恶劣天气等重重困难,不怕艰苦,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凭着顽强作风顺利完成了搜救任务,得到了日本政府和人民以及有关部门的高度赞扬。他对救援队为国家、为灾区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同时也感谢外交部、驻日使馆为中国国际救援队完成任务所提供的各项帮助。

连线・中国国际救援队领队尹光辉

《中华儿女》:在日本的救援工作非常辛苦紧张,现在恢复过来了吗?

尹光辉:大体上恢复过来了吧。但是因为没怎么休息,周末也没有休息,所以身体上还比较疲劳。

《中华儿女》:日本发生地震的那一天您在做什么?

尹光辉:在正常的工作,在那之前,云南盈江发生了地震,我们在做这场地震的应急处理,跟武警、部队一直在联络。我是在第一时间得到日本地震的消息的,我们国家有个地震台网中心,他们报道有4要素,包括时间、地点、震级和深度。当时得到的消息是8.8级地震,我马上开始查看地图,发现那里离日本海岸最近的地方才130多公里,我们初步判定会引起比较大的灾害,或者是海啸。

《中华儿女》:您当时有想到会派救援队去吗?

尹光辉:我第一反应就是会去,中国国际救援队,承担着人道主义救援的任务,这是我们的职责,肯定要去救援。

《中华儿女》:日本救援之前,您还参加过什么救援行动?

尹光辉:我参加过巴基斯坦的救援行动,然后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都是我作为领队。

《中华儿女》:这次作为领队带队去日本,和以往几次参与救援,有什么不同?

尹光辉:有,这次任务很重要,也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和以前地震之后房屋倒塌、压埋人员不一样,它的房屋全是轻型木质结构的,海浪从港湾里面冲进大船渡市的市区,不像印度洋海啸直接冲上海岸,它的港湾有一个保护作用,又因为它是丘陵地区,低洼的地方都被淹了,所以我们到那之后就发现,海浪冲击木质的废墟,就形成了像泥石流一样的灾害,埋在下面的人基本上都溺水而亡了。搜救的时候也和我们料想的一样,包括我们,其他的搜救队,都没有找到生还者。

《中华儿女》:此次救援,中方的救援范围有多大?

尹光辉:根据日方提出的范围,受灾区分为5个区域,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搜救区域是第二责任区南部、第三责任区和第四责任区,面积达4平方公里。救援队排查搜索了近4平方公里的受灾区域,并对140余座重点民宅、厂房废墟进行拉网式搜排。在搜索中,救援队采用人工搜索与生命探测仪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搜索生命迹象,不放弃一切希望。

《中华儿女》:和以往相比,这次的救援任务最难的地方在哪里?

尹光辉:最难的就是救援没有针对性,工作量非常大。地震海啸来临之前,由于接到预警信号,很多人已经避险。但是,还存在未来得及避险的日本民众,所以,我们就要在超过4平方公里的地区内,一步一步搜排。汶川地震期间,我们可以确切知道,哪些建筑物下可能有生命迹象,可以快速实施救援,但这次不一样,先拉网式搜索,再去寻找生命迹象。

《中华儿女》:我看了先前的报道,说咱们带了物资和给养,但是我想,咱们忙起来应该没有时间去吃吧?

尹光辉:你的理解太对了。情况非常紧急,负责后勤保障的人手又少,都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管到底吃什么,只拿了一些方便面。到达大船渡市的当晚,断水断电,我们的帐篷都是在自卫队为我们运送物资的卡车的灯光下搭的。之后我就去了大船渡市的消防指挥中心,和各指挥员进行接洽,了解灾情。我还问他们要了汽油,他们很热情,指挥中心一共两桶40升油都给了我们。回去之后就发电照明,折腾到半夜,第二天早上6:30就开始出发进行搜救。

《中华儿女》:实施救援过程中,救援队本身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

尹光辉:危险时时存在。强度非常高的余震不时来临,搜救面三面环山、一面迎海,救援队露天搭建的帐篷会被6级大风吹倒,室外温度阴冷,特别是6级以上余震不断,海啸预警频发,当地无水、无电、无通讯信号,救援队只能利用自带设备发电照明。一位队员在余震中左腿受伤;有时为了防止造成更大的破坏,只能用手一点一点挖。最关键的是情况发展不明的核泄漏危机。几种情况的叠加,对我们队员的身心是个严峻的考验,但是我们队员经受住了考验。我们之前就准备了一台核辐射空气测量仪,我们每天测3次,有超标就会报警,我们―直都处于安全范围内。

《中华儿女》:18日时,很多国家的救援队开始撤离,我们为什么还要留下?

尹光辉:震后第7天,虽然有日本方面派出的挖掘机配合,但搜寻幸存者的希望已经相当渺茫了。国际救援队伍带给受灾民众的,不仅是技术装备支持,还有信心,时间在推移,希望不能破灭。队员们持续数天,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日本民众看在眼里,他们很感动。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一些日本民众自己省出矿泉水送到中国救援队队员的手里。

《中华儿女》:日本地震后,国内始终在关注那里的动态。这些天来,最牵动人心的就是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救援队距离福岛距离近吗?

尹光辉:不到200公里吧。

《中华儿女》:相对天冷、路滑、大风,核辐射的阴影对于救援队的影响是不是更大?

尹光辉:日本救援任务,本身就是对心理和身体的双重考验,但是,我们坚持下来了。

《中华儿女》:我们在电视上看到,除了中国国际救援队,还有来自美国等国家的救援队伍也在日本参与救援,你们的坚守,除了带给当地民众一种信心外,应该对其他救援队伍也是一种鼓舞。

尹光辉:的确是这样,大船渡市参与救援的国际救援队来自中国、美国和英国,由大船渡市国际救援协调官统一协调调派。救援中,各国救援力量进行国际协作配合。中国救援队员搜排完毕,确定无幸存者后,将留下CISAR标志,然后画上V型符号,并划出一条长线。CISAR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英文缩写,而横线则表示此处无生命迹象。这样做,大大提高了搜排效率。在国际救援队联席会议上,美国救援队对中方提

出高度评价,他们说:“我们对中国救援队的国际协作精神表示钦佩。”

《中华儿女》:在日本参与救援的这些天,您最难忘的事是什么?

尹光辉:从大阪去大船渡市的路上,有一个专业的指挥协调官,叫田中智也。他参加过阪神地震的救援,是位很有经验的指挥官,他协调美国队、英国队、中国队在这个区域进行搜救。美国队和英国队走了以后,他始终和我们中国队在一起。他19日接到命令要回大阪,那一上午他的车都停在我们进行搜救的现场的公路上,和我们交换意见,我们中午撤离的时候他才返回大阪。他说:“你们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大船渡市的搜救行动我都看到了,对于你们敬业的精神、专业的搜救技术表示很钦佩,对于你们的搜救工作和成效表示感谢。”大船渡市的市长户田公明先生说:“中国救援队到日本灾区来救灾,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日本人民的友好情谊,你们的行动对发展中日关系将起到重要作用。”

《中华儿女》:这次在日本的181个小时,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尹光辉:我们是政府委派,带着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日本灾民的关怀,发扬人道主义救援精神到那去的,在比较复杂的环境下连续搜救,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我对我们的队员感到自豪。

连线・中国国际救援队 首席医疗官彭碧波

《中华儿女》:作为首席医疗官,您的工作和别的队员有什么不同,救援队在日本的工作生活是怎样的?

彭碧波:别的队员一般每天早上6点半出发至受灾点进行搜救,直到晚上6时返回营地,经常会更晚,我作为医疗官要对每一名队员进行巡诊、检伤及对伤口进行处理和包扎,作为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办公室国际医疗组成员,我每天晚上还参加工作情况汇报,差不多都是12点之后才能休息。

《中华儿女》:您曾参加过印尼海啸、四川汶川等多次的自然灾害救援行动,这次日本救援和过去相比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彭碧波:这次赴日本执行救援任务,的确面临了众多困难,是以前救援行动所没有遇见的。日本的灾难是地震合并海啸,灾后气温骤降至零下,特别是3月16日凌晨开始下大雪,一连下了三天,更增加了救援的难度,同时次生灾害情况复杂:每日6级以上余震不断、海啸预警频发、猛烈的强风多次吹倒帐篷,对于大家关心的核辐射的问题,其实不用担心,我们带有放射性剂量检测笔,就象一支笔大小,能够检测到核辐射,此外我们还带有防护服,我们会做自身防护工作的,即使危险时刻在身边徘徊。虽然搜救幸存者的希望极其渺茫,但我们始终没有放弃。每天工作也是在高度精神紧张的状态中渡过的。

《中华儿女》:对救援队每位队员而言,救援工作是不是也是很大的挑战?

彭碧波:对!白天搜救的进候,废墟里的房子经过地震又经过海啸泡过水,四面还透着风,又下着大雪,风刮得“呼呼”的,一吹就是五六天,晚上休息时帐篷就像雨伞一样,篷里篷外温度都是零下,即使钻进睡袋里,身体也是冷的,整个人就蜷在睡袋里,睡不了两个小时,又得扫扫帐篷上的积雪,怕雪把它压塌了。5点半就得起床,通过海事卫星发回照片和工作简报,那里设施有限,没有桌子和凳子,只能跪在地上,要么就趴在睡袋上,一会脖子、腿、膝盖、胳膊都酸了,而且余震不断,每天4级以上地震480多次,6级以上的达10次,7级以上的1次,感觉站着腿在不停的抖,躺着脑袋在不停的晃。救援服经常都是湿的,全都是泥浆,搜索的屋子里都浸着水,我们戴的手套,在废墟中翻来找去的,时间一长,手里都结着冰,像戴了个铁手套,特别冷,走路都摇摇晃晃,全身都麻木了。

《中华儿女》:灾难之后,很可能有疫情的发生,那么这一次日本会发生大灾后的大疫吗?

彭碧波:我认为不会。第一,整个城市都非常干净,传染病通常来源于不洁的环境和食物,但日本公众素质特别高,每个人都遵规守节,地上连一张纸片也没有;第二,灾害发生在冬季,气温较低,又连降大雪;第三,搜救和搜尸的工作迅速,消除了传染源;第四,环境保护的特别好,非常干净,没有污水或是废弃物。

《中华儿女》:这一次日本救援,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篇4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的里氏9.0级大地震,在日本历史上“近1200年一遇”,在人类史上,也是一次巨大的灾难。自1900年以来,人类历史上发生的破坏性巨大的强震还有不少,比如――

印度尼西亚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里氏9.0级,发生在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上的亚齐省。地震引发的海啸席卷斯里兰卡、泰国、印度尼西亚及印度等国,导致约30万人失踪或死亡。

智利大地震(1960年5月21日):里氏8.9级。发生在智利中部海域,并引发海啸及火山爆发。此次地震共导致5000人死亡,200万人无家可归。

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64年3月28日):里氏8.8级。此次引发海啸,导致125人死亡,财产损失达3.11亿美元。阿拉斯加州大部分地区、加拿大育空地区及哥伦比亚等地都有强烈震感。

厄瓜多尔大地震(1906年1月31日):里氏8.8级

智利大地震(2010年2月27日)里氏8.8级。

注:日本大地震(2011)的震级与智利大地震(1960)和印度尼西亚地震(2004)的震级评定标准不同(虽然单位均为里氏),日本9.0级地震实际上是世界最强震。由于找不到统一标准的数据,印尼地震仍然视为9.0级。

国际原子能机构

日本强震导致核电厂发生爆炸,令世界陷入“核恐慌”后,“国际原子能机构”一词频频出现在相关报道中,你知道它是一个怎样的组织吗?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是一个同联合国建立关系、并由世界各国政府在原子能领域进行科学技术合作的机构。同时它也兼管地区原子安全及测量检查。总部设在奥地利的维也纳。1954年12月,第九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要求成立一个专门致力于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国际机构。1956年10月,来自世界82个国家的代表举行会议,通过了旨在保障、监督和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原子能机构规约。1957年10月,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式成立。

为了让人类安全、和平地利用原子能,一旦某个国家和地区需要“核帮助”,或者联合国需要检查某些核项目是否被和平使用,都会请国际原子能机构从各国组织训练有素的研究人员,以最快速度奔赴现场。

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

1954年6月27日,俄语广播电台播报的一则新闻震惊了全世界,“在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下,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5000千瓦发电量的核电站,该核电站已为苏联农业生产项目提供所需电力。”

该工程凝聚了千万杰出俄国科学家和工程师的集体智慧,建设时是最高机密,即使是身处建设工地的工人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建造什么。

第一座核电站被世人誉为“和平利用原子能”,成为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成功典范。

篇5

作为世界上最权威的新闻摄影比赛之一,此奖一出,立刻成为全球摄影师和媒体关注的焦点。由于投稿数量没有限制,全免费,据曾担任过“荷赛”评委的新华社高级编辑黄文说,在她担任评委的那届“荷赛”中,曾有摄影师一人就投稿近千张。

相比之下,如美国的POYi(年度照片)等新闻摄影比赛虽然历史较“荷赛”更为悠久,但由于要求每个摄影师只能投一定数量的作品,如美国的BOP(最佳照片)评选要求每个参赛者只能投20幅(组)作品,而POYi更要求每个摄影师只能投15幅(组)作品,并且每人需交纳50美元的参赛费。所以尽管这些摄影比赛对参评类别的设置和划分更为细腻、合理,但有了这些限制,其规模的扩张进展缓慢,受新闻摄影界、尤其是普通摄影爱好者的关注也相对较弱。但这些摄影比赛的水平与“荷赛”相比,应该是各有千秋、难分伯仲。

无论如何,按照“荷赛”组委会的官方说法,本届“荷赛”共吸引了来自124个国家的5247名摄影师参加,投稿数量达到101254幅,虽然并未刷新上届纪录,但也足以让“荷赛”在世界同类摄影比赛中保持领先地位。所以,从“荷赛”的获奖作品中我们依然能够欣赏到当今世界最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虽然不可能是全部,但这些作品依然给我们很多启示。

早或晚

作为2011年最严重的灾难,关于日本地震海啸题材的照片在本次“荷赛”中获得了包括突发新闻类组照一等奖、新闻人物类组照一等奖在内的7个奖项,成为本次“荷赛”的重头戏。这些照片都非常优秀,也非常地耐人寻味,尤其是它们在拍摄时间方面的差异更值得我们思索:7组照片的拍摄时间跨度超过半年。

获得突发新闻类组照一等奖的《暴怒的海啸》(图1为其中一幅)拍摄于2011年的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发生的当天,6张照片全部是记者乘坐直升飞机在空中俯拍的,展示了海啸发生时的可怕景象。即使时间已经过去近一年,这些照片依然像电视的现场直播一样,让观者如临其境,为当时身处灾难中的人们的命运而惊呼。获得这样的照片只有一个诀窍――在灾难发生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而日本《每日新闻》记者Koichiro Tezuka就做到了这一点。

在重大灾难发生后,很多记者都渴望自己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毫无疑问,Koichiro Tezuka完美地利用了自己地利人和的优势,然而,对于绝大多数记者来说,这种希望通常都是泡影,但无法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恰恰相反,在这种大灾难的报道中,无论何时抵达现场,只要你有想法、有准备并且善于发现,都能为记录灾难以及灾难中的人性做出巨大贡献。

本次在“荷赛”中获奖的其他六组相关照片都拍摄于地震发生的至少半个月后。其中最晚的一张拍摄于地震发生的8个多月后。这些照片虽然没有展示地震和海啸正在发生时的场景,却依然能够让人感受到灾难的可怕以及灾难中人性的丰富。摄影师用细腻的镜头展示了被地震摧毁的世界,以及灾难中人们的悲伤、迷茫以及他们笑对人生的坚强。

此次获奖作品中,关于日本地震的7组照片也向我们证明,在灾难发生后的每个阶段,都可能拍出佳作。

第一阶段,灾难发生后的第一时间。灾难正在发生、发展而没有结束,关于灾难的报道主要是动态跟踪。这个阶段非常短,像地震这样的灾难甚至可能只有几秒到几十秒钟,而海啸的时间稍长,洪水、火山喷发或者核泄漏等灾难,其持续时间则会更长,达到数天甚至数月。在此阶段,如《暴怒的海啸》的拍摄者那样及时赶到灾难现场进行记录,是最为重要的事。而为了这个目的,合理选择最佳交通工具以及合适的地点颇为关键,同时,此阶段的报道还具有较大的危险性,需要拍摄者有所准备。

第二阶段,灾难的发展告一段落,救援展开。对于地震来说,这个阶段大概就是地震发生之后的72小时救援黄金时间。而对于其他如洪水、火山喷发以及核泄漏等灾难,这个阶段会和第一阶段相交叉。这个阶段很容易出现令人热血澎湃或者潸然泪下的场景,比如废墟下顽强的生命、感人的亲情场面、艰难的救援,以及各种生命的奇迹。本届“荷赛”的获奖照片中没有出现这个阶段的作品,可能与这次地震的特点有关――地震同时发生的海啸淹没废墟,垮塌的房屋中的几乎所有生命都被带走,也可能与日本民族自身的特点有关――面对灾难,这个东方岛国的民众显得相对平静。

第三阶段,灾难的发展完全停止,开始安置灾民、清理废墟并重建家园。灾难可见的巨大伤害充分显现,人们开始重返家园,亲人的遗物以及家园的废墟将让他们深感物是人非而痛苦不堪。这个阶段可以持续到数月甚至数年,摄影师可以完整地捕捉到灾难中的各种人性之美:脆弱与坚强、欢乐与悲伤、回忆与渴望。本次“荷赛”获奖的大部分照片都拍摄于这个阶段。获得一般新闻类组照二等奖《海啸后果》(图2为其中一幅),由曾9次获 “荷赛”奖的马格南图片社摄影师Paolo Pellegrin拍摄,展示了地震和海啸留下的可怕景象;获得一般新闻类组照三等奖的照片《日本核难民》,由美联社记者David Guttenfelder拍摄,展示了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之后的附近城市和乡村的荒芜和死寂;获得新闻人物类组照一等奖的照片《海啸》由法新社记者Yasuyoshi Chiba拍摄,展示了海啸废墟上的种种景象,折射出灾难留下的创伤以及人性的坚韧:有的灾民在家园的废墟中拿着逝去亲人的遗物失声大哭,有的回到亲人最后出现的地方深深地怀念,有的则放置鲜花点燃蜡烛为失踪的亲人祈祷。我尤其喜欢这组照片中灾民在废墟中烧水泡澡的照片,以及樱花怒放在废墟上(图3)的这两张照片。前者与当年汶川大地震后获奖的《废墟上的生活》(一家人在废墟上烧火做饭)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戏剧性更强,突显出面对灾难的乐观平和态度。而怒放的樱花一幅,则用一种超现实的画面带给观者以希望。

第四阶段,探访和记录灾难的长期影响。灾难留下的伤害可能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包括它造成的伤残、家庭的破碎、身体和心理上的各种后遗症、城市的毁灭以及对亲人的追忆等等。2010年,一组名为《越南:战争的遗产》的照片被评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年度照片,照片通过记录越南岘港两个普通缺陷儿童家庭的生活,反映美军在越战中大规模使用过的用以除草的橙剂对人类健康、生育等造成的恶果。而获得本次“荷赛”人物肖像类单幅三等奖的照片《Toku Konno》(日本人名)就属于这个阶段的经典作品,如图4。这张照片拍摄于2011年日本大地震发生的8个多月后。法国摄影师Denis Rouvre以其细腻的镜头通过受灾者布满皱纹的脸、忧伤的表情,以及让人不忍卒读的深邃眼神,展现出灾难留给人们的心理阴影。这张照片也同时获得本届“荷赛”的评委特别奖。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好饭不怕晚”,对于报道摄影来讲,早或晚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早有早的成果,晚有晚的收获。而且相比之下,我更崇拜那些虽然姗姗来迟,却依然能够凭借自己独到的眼光和思想为世界留下独特影像的摄影师。所以,无论早晚,请保持着自己对于摄影的激情。

短与长

一寸短,一寸巧;一寸长,一寸强。这是武侠小说中对于兵器长短差别以及使用特点的评价。对于拍摄新闻照片,尤其是新闻故事和组照来说,拍摄周期的长短也有着同样的特质。

本次“荷赛”的文化与艺术类组照获奖作品中有两组作品非常具有“短”与“长”的典型性:获得二等奖的《伏都教徒的朝圣路》是在两天之内拍摄完成的,而获得三等奖的《还乡》的拍摄周期则接近20年。从两天到20年,两位摄影师以迥异的拍摄思路为我们呈现了不同的作品,也留给我们很多启示。

《伏都教徒的朝圣路》是意大利摄影师Emiliano Larizza在2011年7月15至16日拍摄的(图5为其中之一),向我们展示了海地伏都教徒在圣水镇净身朝圣的场面。

照片的成功之处,第一是它的题材。这是一个不太为人所知的仪式,而仪式本身又是如此的疯狂和壮观,具有引人观看的潜质。其二是摄影师娴熟的影像表达能力。这组作品的视觉语言相当前卫,但运用得又非常合理,可以说摄影师在很短的拍摄过程中,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摄影技巧将整个朝圣场面营造得更加神秘和狂热,也更引人观看。

正所谓“一寸短,一寸巧”。如果摄影师在一个较短的拍摄时间内,不能用巧妙的角度和拍摄手法来进行创作,“短”与“巧”不相配合,作品就很难在激烈的影像竞争中独占花魁。这也让我想起第51届“荷赛”评审团主席加里・奈特的话:“媒体摄影师的确处在一场危机中。当几乎人人都有相机时,成为一名(职业)摄影师意味着什么?仅仅‘在场’已经不够,而应该在照片的布局和内容描绘上多下工夫。”

《还乡》是中国摄影师旷惠民酝酿18年的作品,反映与他的故乡人之间的关系。摄影师在介绍这组作品时说:“我常在日常生活、出差旅行、重大活动、民间祭奠中发现当今社会与相关联的画面瞬间。拍摄积累了3000多张底片和数据。这次从中挑选12张图片编辑出《还乡》,希望能再现、反思我们的现实与未来。”

这组照片的拍摄手法非常平实,没有太多花哨的技法,成功之处在于长期的关注、投入、积累,才有可能让读者通过影像品读出其中内涵。据作者介绍,1993年开始,每年12月26日诞辰纪念日,他都会去韶山冲铜像前,参加各种纪念活动的拍摄。连续拍摄6年后,他又拓展了拍摄区域和内容,从湖南湘潭东方红广场到北京天安门广场、从故居到北京纪念堂、从民间工匠制作的塑像到各种艺术博览会展览的与有关艺术作品,多角度、全方位地记录群众对的纪念。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对一个题材长达18年的关注本来就是一项伟业。

2011年的“荷赛”中,一组名为《茱莉》的照片获得了当代热点新闻组照二等奖。摄影师从1993年起开始关注一个名叫茱莉的吸毒母亲,记录她痛苦的人生直至她2010年死去。这样用十多年的不断跟踪而创作的沉甸甸的作品,让所有观者为之动容――这就是纪实的力量。摄影活动策划者曾璜曾说:“拿一个相机对着窗外,每天拍一张,连续拍10年就是一部非常伟大的纪实作品。”这句话非常深刻,记录沧海桑田的巨变本来就是摄影师的使命――凝住瞬间,记录历史。

其实本届“荷赛”获奖照片中拍摄周期最长的还不是这组《还乡》,而是英国摄影师Norfolk和他的前辈Burke一起完成的组照《Norfolk和Burke》,如图6。这组获得人物肖像类组照三等奖的照片,拍摄周期超过130年。1878至1880年间,英国摄影师John Burke在英国发动的第二次对阿富汗战争中拍摄了很多照片。100多年后的2001年,又一个英国摄影师Simon Norfolk在阿富汗战争期间来到这里,当Norfolk看到Burke所拍摄的那些影像之后,他“立即从中看到了帝国历史的巡回”。随后的2011年,Norfolk在阿富汗寻找与Burke照片中相似的场景,以相似的地点、情境、构图甚至画面色调来表达自己对历史轮回的暗喻。虽然历经130年,但相似的场景、画面以及人物关系却在诉说着这样的事实:在阿富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其实从未离去。Simon Norfolk以自己独特的思维将130年前的照片与自己刚刚拍摄的照片组合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力量,而这也正是纪实摄影的魅力所在。如饮陈酒,久而弥笃。

所以,当代的摄影师,既要拥有“短”的“巧”,又要坚持“长”的“强”。既要具有高超的拍摄技法以及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思想理念,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创造卓尔不群的作品的能力,同时又要能够坚守自己作为摄影师的使命,去发现时代巨变中具有一定社会意义并值得关注的东西,长年如一日地记录其变化,最终用影像为历史造册。

近和远

对于大多数摄影师而言,本次“荷赛”获奖照片中的大部分所展示的新闻和故事都和自己距离遥远,如利比亚战争、日本大地震、埃及游行示威、挪威枪击事件、伊拉克自杀性爆炸。这些题材波澜壮阔,让摄影师想要赶到现场立刻开始创作,或者至少幻想自己在现场会如何拍摄。然而,说实话,这样的题材确实只属于极少数的摄影师,绝大多数摄影师终其一生可能也没有机会去拍摄与上面的题材类似的事件。当然,除非这些题材中所触及的灾难和巨变就发生在这个摄影师身边,但我不知道那是幸运还是不幸。

不过,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在没有机会接触到上面那些剧烈的题材的时候,机会之门同样向所有的摄影师敞开。在本次“荷赛”的获奖照片中,我最喜欢的是获得日常新闻图片故事一等奖的作品《不离不弃》(图7为其中之一)。这是阿根廷摄影师Alejandro Kirchuk从2009年开始拍摄的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拍摄对象就在拍摄者身边――他们是摄影师的祖父母。Alejandro Kirchuk通过对自己祖父母生活的记录,向人们呈现年老人群,尤其是阿兹海默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生活状态,唤起人们对这个特殊弱势群体的关注。

Alejandro Kirchuk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是关于一对年老夫妻的故事,Marcos与Monica,他们是我的祖父母。我的祖母Monica今年87岁,4年前她被诊断出患有阿兹海默老年痴呆症。祖父Marcos今年89岁,在祖母确诊后奉献了所有的时间去照顾她。由于祖母长时间卧病在床,两人只能在卧室狭小的空间内交流。然而,离开卧室,祖父自己也承受各种变化带来的情感及肉体上的巨大苦痛。”摄影师的记录一直持续到他的祖母去世,而祖父孤独地延续着人生。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像这样身患绝症却相濡以沫的祖父母,也不是每个摄影师身边都有这样让人伤感流泪的故事,然而,正如新华社摄影部领衔编辑陈小波所说:“一个好的摄影师应该在自己生活的50米范围内发现好的题材,并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只要你静下心来观察、感受和发现,像婴儿一样用好奇的眼光重新审视你所生活的世界、街道、单位,甚至是自己的家庭,必然会找到让你感动的故事或者非常好的题材。

篇6

李迅雷(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强震不会动摇日本经济强国地位】90年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日本就推行了产业空心化政策,大量产业转移到海外,如日本三大汽车国内虽然停产,但本土的产量甚少(如日产和本田国内均只有海外产量1/3多一点)。日本在海外总投资达到5.9万亿美元,远胜美国,故日本虽然GDP被中国超过,但GNP却超我们一倍。(t.省略/lixunlei)

阚治东(证券业元老):日本地震、海啸和核危机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已蔓延,全球经济都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已经凸显,原油、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已大幅下滑。另外,此次核泄漏事件,可能会改变人们对新能源的看法,一段时间内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性增强。(t.省略/kanzhidong)

宋逢明(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日本大地震对于金融业的启示:一方面,由于地震、海啸和核泄漏的灾害损失,急需紧急的财政和金融救助,防止经济因灾害破坏而崩溃。另一方面,对巨型灾害的风险管理与损失转移又提出了紧迫的课题。保险业对于巨灾险的产品创新,整个银行金融业的灾备应对,都需要更加重视并研究出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t.省略/1891555397)

江赛春(德圣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今天A股大跌,似乎和国内的情况关系不大。地震余波震及全球了……个人认为,恐慌情绪因素作用很大。只要相信经济不崩溃,危机往往是投资的最佳时机。重温某位大师的投资箴言,购买股票最佳的时机是在股市崩溃或股价暴跌之时。(t.省略/jiangsaichun)

篇7

[关键词] 核能 核事故 福岛 警示

人类几千年来都是从自然界中取得能源,特别是工业化时代以后,主要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为能源,大量地消耗各种化石燃料,使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资源趋于枯竭。同时也由于大量“三废”的排放,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污染。因此,人们总是在寻找新的能源。

1 核能是20世纪重大发现

自从20世纪30年代人们发现了原子核裂变现象后,人类就开始试图利用原子反应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令人遗憾的是,核能一出现就被用于制造核武器,危害人类而没有造福人类,直到50年代美国和前苏联开始和平利用核能技术建造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不用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不会排放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而且核裂变能量大,可建造大功率发电站。因此,核能被认为是能量大、耗料少的清洁能源。随后,核电站便开始迅猛发展。目前,全球有30多个国家拥有核电站,总数近500座。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和英国是拥有核电站最多的5个国家。核能的利用和发展成为20世纪的重大科技成果,在20世纪科技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对于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和地区,核能是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唯一能代替化石燃料并大规模使用的能源。

然而,随着核电站在发展过程中核事故的出现,特别是美国三里岛及前苏联切尔诺贝利两次核事故的出现,核电站的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使人们对核的恐惧与日俱增。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出现,则又一次加重了人们对核事故的忧虑,许多人甚至到了“谈核色变”的程度。由于核电的优点和缺点一样十分突出,有人甚至这样形容核电:核电就像关在笼子里的老虎,正常状态下是安全的,而一旦失控,就可能危害人们的安全。

2 福岛核事故与应急监测

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为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能源需求,自上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发展核电,全国有18座核电站,54个反应堆,大都是沸水堆。然而,在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强地震并引发高达10米以上的海啸,导致东京电力公司下属的福岛第一核电站一、二、三号运行机组紧急停运,反应堆控制棒插入,机组进入次临界的停堆状态。在后续的事故过程中,因强烈地震的原因,导致其失去场外交流电源,紧接着因海啸的原因导致核电站内部应急交流电源(备用柴油发电机组)失效,未能正常使用,从而导致反应堆冷却系统的功能全部丧失并引发事故。此次事故按照国际核事故分类等级,达到最高的7级,与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事故相当,由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爆炸性、短时间高架排放,而福岛事故排放持续时间较长,放射性排放位置较低,大气弥散速度较慢,排放的放射性核素碘131总量仅为切尔诺贝利事故的1/10。

事故发生后,按照环保部要求,我国立即启动核应急预案,开展环境辐射剂量率监测,加密测量频次,并随着事故状态的变化,增加了监测点位和监测内容,监测结果及时上报上级部门。由于事故状态发展存在着不确定性,制定了应对措施。从监测结果看,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中排放的放射性物质对福建省的影响是存在,但影响极其轻微。

3 福岛核事故对核安全的警示

在当今有核电站的国家中,日本可以说是核电站建设较早的国家,已经有过多次小的核事故教训,但福岛核电站出现这样的特大事故,确实让全世界为之震惊。除了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因素外,也暴露出在核电站安全管理和技术上的一些问题。在对福岛核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表示同情和关注的同时,已投入运行和正在建设的核电站更应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得到警示。

3.1 核电站建设必须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安全性

核事故的防范设施必须与核电站的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入使用。核电的安全性是核电建设必须考虑的核心和关键问题,在经济性和安全性关系上,应遵循安全至上的原则,绝不能为了节省核电站的建设成本而降低安全标准。比如,福岛核电站由于对气体排放管道监测不力,忽视了安全壳氢爆炸的可能,虽然在建设核电站时节省了成本,但最终造成氢气向壳外泄漏而发生氢爆炸,使反应堆厂房受到破坏,产生放射性泄漏到环境中。同样,核电站也不能为了提前发电产生效益而赶时间、抢速度,缩短建设工期,这样可能会降低安全系数,也许提前发电对运营商来说是有经济效益的,如果影响到安全,就可能埋下事故隐患,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得不偿失。

3.2 要考虑多重因素的叠加效应

正常情况下,发生地震后,反应堆停堆,发电功能即停止。核电站可利用外部电源驱动冷却和控制系统,即使地震对电网造成大规模破坏,核电厂备用的应急柴油发电机组也能准确启动,提供电源。但是,因大地震并引发的海啸接踵而来,摧毁了核电站的海水保护墙,淹没了地势较低的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导致了核电站失去所有的外部电力供应,反应堆失去了强迫冷却的手段,堆内温度不断上升,造成爆炸。福岛核事故是因为地震与海啸极端事件叠加效应造成的。因此,在核电安全性方面,应充分考虑多重自然因素影响的叠加效应。福建省核电站建在海边,属于滨海核电站,经专家评估福建沿海的海洋、地质环境不具备因地震引发大海啸的条件,但福建沿海的台风是常有的,每年会出现几次,有些强台风的能量大,破坏性强,带来的暴雨也会造成洪水,引起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也可能造成供电中断。也许几种极端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非常小,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可以说,人类有记录以来虽然没有发生过的极端事件并不等于以后不会发生,汶川发生的8级地震、福岛9级地震和海啸以前也没有记载过。

3.3 重视对小故障的排查

核电站虽然建立了纵深防御体系,但核电生产企业仍应该建立核安全文化体系,以科学态度和严谨作风管理核电站,重视对小故障的排查和修正,防患于未然。福岛核电站的事故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因为早在几年前,该核电站就曾发生过核泄漏事件,但日本核电部门为维护自己的形象对这一事件进行了隐瞒,也出现过试验报告造假和温度测定资料报告被篡改现象,被监管部门作停堆处罚过。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初日本能够以小见大,对核电站各系统的安全隐患进行认真排查,也许就不会发生去年的爆炸事故了。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我国核安全监管部门对全国已经运行、正在建设的核电厂开展全面安全检查,排查安全隐患。对于核电站来说,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埋下安全隐患。

3.4 加强核电科普,提高公众应对核事故能力

福岛地震和海啸都是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夺去上万人的生命,损失大量的财产,但核电站事故最让人担心和关注。这次事故发生后,核电站周边3公里开始撤离,随着事态的发展,撤离范围扩大到20公里,数十万日本居民井然有序地撤离办公室和住宅,前往安全地带。20~30公里内的居民回建筑物就地隐蔽。日本公众在撤离过程中服从指令,忙而不乱,表现出良好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能做到这样,与日本平常的核电科普宣传和应急能力培养不无关系,这是值得学习的经验。有关报道曾说,如果类似灾害发生在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伤亡人数恐怕都要大于日本。由于我国核电科普尚不全面,加上原子弹爆炸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严重事故的阴影,使人们“谈核色变”,这种恐慌心理在中国引起了荒唐的 “抢盐事件”。因此,做好核电站事故情况下的应急演练,加强公民的自律和团结精神,提高应对核事故能力,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同时,政府应当及时向全社会普及核污染的基本常识,让公众了解一旦出现核电站辐射泄漏事故,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镇定,听从指挥,千万不要惊慌,懂得做什么?怎么做?要尽量获取来源可靠的信息,及时了解政府部门的决定、通知,切记不可轻信谣言或小道信息,让公众相信政府具有处置各种情况的能力。

3.5 加强核电技术交流与合作

采用先进技术,不断发展新型的、更安全的核电站是提高核电站安全性的根本措施。福岛核事故的影响说明了一个事实:一个国家核电站发生泄漏,全世界都可能影响,可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因此,在核电技术上,全世界都不要保守,要尽可能消除核电技术壁垒,核电技术发达的国家要尽可能向其他国家传授先进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使全世界早日共享核能为人类带来的共同福祉。

篇8

我们置身其中的生活环境,并不是人们心目中理想的世外桃源,所以人们开始栽花种草,并美其名曰为美化城市。城市美化之后,就像一个人走出了美容院,变得光鲜亮丽,但机体内部的功能运作如何,却无从知晓。于是便有了天气预报中的污染指数,那么我们呼吸的空气是否清新也就可想而知了,而且,原本星光灿烂的夜空已不知所踪。每晚打开窗子,看到的只是霓虹闪烁,而那不需装饰的星空——带着大自然气息的星空却从我们眼里彻底消失,寻而不见。城市里自然的东西少而又少,只是一些星星点点的小芝麻了。

现在的生态环境也不容乐观,人们的乱砍滥伐造成了大量的水土流失。就说广袤的黄土高原吧,从一个植被茂盛,沟壑稀少的高原“演变”成今天的千沟万壑,地表光秃裸露的不毛之地。“高质量”的频繁采挖也引发了诸多灾难:多少人被海啸、洪水卷走,被地震埋葬,被泥石流吞没……这一切不都是人类的累累杰作吗?抛开当年的印度洋海啸不谈,只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就使多少人伤亡,多少人无家可归,又有多少骨肉离散在两个世界呀!当然,那里属于地震多发地带,但谁又能肯定地震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没有关系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为了获得更多利润,开始使用农药、化肥、添加剂等促使农作物快速生长,同时获取高产量。可这些利益最大化的产品又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我们品尝着肉食鸡、饲料蛋,甚至瘦肉精也尾随猪肉而来。想想我们的五脏六腑,都在和谁打交道哇!古话都说病从口入,2008年的奶粉事件不就让许多婴儿患病,甚至死亡!

篇9

在各类新闻事件中,灾难、突发性事件的新闻报道最能引起公众的关注。美国新闻学教授比尔・伯尼博士认为:“对新闻媒介来说,最有市场价值的是交通失事、水灾、火灾、地震、谋杀、战争、行业纠纷以及死亡和伤害。”由这种具有代表性的说法可见,灾难新闻中包含着诸多新闻价值的要素,其新闻主题多由“反常”和“冲突”构成。这就要求我们新闻从业人员、尤其是从事减灾宣传报道的记者、编辑,在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同时,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拥有开放的视野和不断创新的思路,对减灾报道的新层面进行积极的思考与探索。

卓尔不群

在丰富新闻含金量上下功夫

对灾难、突发性事件的职业敏感性和迅速反应能力应该是新闻从业机构和采编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此外,媒体应该根据其新闻载体的特点让灾难新闻报道切实引起公众的关注,而并非“跟着其他媒体的声音作报道”。从新闻的本质上说,倘若一则新闻内容毫无更新地被各家媒体采用,其价值肯定要大打折扣,也就无所谓新闻。千报、千刊一面地“克隆”新闻,有悖于新闻的价值取向。要使灾难报道引人入胜,就需要开拓思路,在灾难事件报道的策划思路和采编思路、视角上敢于标新立异,展现石破天惊的“独特”与“新颖”,在坚持新闻方针和政策的前提下,体现出自主创新的能力。

近年来,我国媒体对灾难、突发事件的报道大大增加,反映出自2003年非典危机以来,政府在信息公开透明上出现了较大的飞跃。目前国务院各部委和许多地方政府部门都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和定期新闻制度。在政府的积极影响下,媒体对此类事件更加关注了,而消息来源也更加及时畅通,这些为完成高质量的灾难报道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灾难报道的时效性和深度、广度已经成为社会衡量媒体突发事件报道成败的关键因素。

从媒介竞争的要求上看,对灾难事件的应急能力无疑也是检验媒体专业素质、决定媒体生存和发展命运的重要标准。如今,越来越多的媒体已经习惯于从市场需求和受众心理诉求决定灾难新闻采编主题,力求让灾难报道有声有色、深入人心。对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地震海啸的报道就是很好的例子。地震海啸灾难发生后,广播、电视、网络等有“抢”新闻优势的传媒捷足先登,以最快的速度将灾难信息告知公众,其后,众多报刊媒体都对这一殃及东南亚多国,造成超过22万人死亡的世纪巨灾给予了应有的关注与报道,将社会与公众的注意力紧紧锁定于这个震惊世界的灾难。这方面《望新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等媒体的表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那些惯于跟在其他媒体后面亦步亦趋报道灾难新闻的现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在遍布街头的报刊亭上,这些报刊专为此次地震海啸灾难打出的“拳头产品”,封面和标题无不具有触目惊心的视觉冲击力;在报道方式上,同样不惜工本地在灾难新闻的“含金量”上相互比拼功力。这些抢去读者目光的对印度洋地震海啸巨灾广博、纵深的报道,多以时间为线索记述海啸肆虐的行程,并佐以相关的深入浅出的灾情知识介绍和专家全方位的解读,使读者对地震海啸灾难的过程有比较全面、清晰的了解;……应该说,这样的灾难新闻报道不仅向公众提供了急于获知的灾难新闻信息,而且传达了灾情知识和感人至深的人文情怀,在体现媒体新闻品格与个性的同时,也显现出灾难新闻报道对社会和公众积极的影响力。

以人为本

在把握报道视角上探新路

从各种生产安全事故、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重大的水源污染案例到干旱、洪涝、地震、台风、火山喷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无不关乎民众的生命安危和生活环境质量。因而,以人为本,对灾难中普通人的关注,应该是灾难新闻报道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灾难报道中强化“以人为本”的新闻责任观和价值观,应该体现为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和满足,能不能客观、及时、准确无误地告知公众灾难事实,是对媒体社会责任感、职业操守的检验,也是对媒体公信力和权威性的考察;不仅是尊重公众知情权的需要,同时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形象和新闻媒体的信誉。

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过程中,我们的政府和新闻媒体对这一突发性灾难事件报道意识上的反思与升华,使举国上下达成共识:对灾难的淡漠和隐瞒不仅是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更是对生命的亵渎、对民众的犯罪。值得重视的是,灾难报道有着很强的政策性,必须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既不能知情不报或避重就轻,也不能刻意渲染,不讲事实依据只求新闻效应,尤其对灾害损失、灾情数字的报道,务必要有根有据、确凿无误。这个“尺度”,需要新闻工作者以其社会良知和过硬的职业素质去恪守和把握。

以人为本,更重要的方面应体现在对“灾难中的普通人”的倾情关注。从以往对灾难、突发性事件的躲避、冷漠,到如今灾难报道中注重捕捉以“当事人”为焦点的新闻,凸现人道关注与人文情怀,这种转变体现的是媒体对灾难关注视角的调整和对报道内容新闻价值的重新定位,是新时期新闻改革进程中在灾难报道理念上的升华。值得指出的是,“视角偏差”的问题目前尚比较普遍地存在于对灾难事件的报道中。当重大灾难、突发性事件发生时,某些媒体在迅速捕捉到这一具有重要新闻价值的资讯的同时,却在报道中完全忽略了“灾难中的人”这一最能吸引公众视听的新闻要素,因而大大削弱了灾难报道的新闻价值和感染力,结果非但未能达到应有的新闻效应,而且其报道中表现出的对生命的无视和冷漠让受众十分反感。所以,重视“灾难中的普通人”,真实而真诚地反映受灾民众的受灾损失状况、心理创伤、灾后生活状态、情绪心态等方方面面的情况,不仅是媒体的责任,也是公众的需求。

鞭辟入里

在探究灾难“灵魂”上显实力

由于我国新闻体制的特殊要求,灾难新闻报道遵循舆论导向为主的原则,自然形成了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并驾齐驱的体裁格局。“新闻报道是主体、是基础,新闻评论是旗帜、是灵魂。对重大灾害报道中,新闻报道主要发挥‘叙述’功能,即报道事实本身;新闻评论是针对最具新闻价值的事件来发言。”应该说,在灾难新闻报道逐渐走出以往观念的误区而走上法制轨道的新的历史时期,这种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并驾齐驱的体裁格局对扩大灾害报道与减灾宣传的影响力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对灾难报道提出了富于挑战性的重要课题。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对灾难的关注和报道中,常会遇到没有定论的问题,某些时候还会出现缺乏科学依据的所谓“权威观点”。在这种情况下,负有“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职责的新闻媒体,绝对不能人云亦云,随“风”变幻,而应该始终以客观冷静的科学态度,旗帜鲜明地坚持真理,保证“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不偏离科学的轨迹。

篇10

作为上世纪60年代以后出生的日本艺术家中极具影响力的一位,村上隆在日本不仅是一位受到广泛喜爱的艺术家,也是日本新一代年轻人的偶像。很多人称他是日本的“安迪沃霍尔”。

6月16日当晚,他戴着一顶粉红色的水母帽出现在公众视野。这只粉红色的水母,也是他的电影《Jellyfish’s eyes》中的重要卡通角色。在巴塞尔的公映上,村上隆还展示了《Jellyfish’s eyes》第二部的片花,这部曾经在美国和日本引起轰动的少儿电影不久之后就会出现在公众视野里。

“我现在还不能告诉你第二部电影的具体上映日期,但它会很快与大家见面。”村上隆对记者说,“我个人其实认为,无论是从故事性还是影像效果上来说,将两部电影连续一起展示,才能展现最理想的效果。”

这部影片本身改编自村上隆的画稿,10年前原计划制作成全CG动画,后几经波折束之高阁。在村上隆与西村喜广相识后,才让这部电影真人版得以重生。而对于第二部电影的制作和上映周期,村上隆则对媒体表示:“2012年我开始制作这部电影的第二部,直到今年一月我还在拍摄它的真人表演部分。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电脑绘图(CGI)制作。”

几十年前,村上隆将米老鼠的变体形象植入自己的作品(Mr. DOB),将它视为自己的化身并成为独特的视觉符号。他的作品不仅在全世界许多著名博物馆展出,也陆续在国际市场上拍出了令人咋舌的高价。同时,村上隆在商业上也取得了令人惊叹的业绩,例如他为LV设计的樱桃手袋受到全世界女人追捧,每只售价高达5000美元――在同时代的日本当代艺术家中,村上隆堪称“名利双收”代名词,并在艺术商业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但这并不表示,村上隆从来不考虑社会问题。《Jellyfish’s eyes》作为一部真人与卡通结合的科幻电影,村上隆想要凭借它完成的愿景,鼓励年轻人思考未来。“借这部电影,我想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向青少年展示他们可以自己拿主意,来思考他们的国家是否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1CBR:《水母看世界》这部电影探索的是现实和幻想的童年。你觉得这部电影与现代孩童的关系是什么?

村上隆:感觉现如今的动漫和儿童节目都是关于推销卡通玩具或贩售视频游戏的,它们既不能解决社会问题,更不能一针见血地指出社会问题所在。孩子们可能会从每天的新闻当中吸收一些东西,但是仅有少数媒体是面向未成年人传达社会问题的,所以我认为去做一部自己的电影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文化是这样的:我们创造了很多可爱的卡通人物,像多啦A梦、口袋怪物,还有经西方引进的卡通人物,例如米奇和米菲,卡通文化在日本有很成熟的基础,对我来说创作一个卡通电影人物,其实也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21CBR:作为一名已经在波普艺术领域受到认可的艺术家,为什么会跨足电影行业?

村上隆:2011日本地震及海啸之前,我的当代艺术创作理念是“接近”艺术市场原则的,我当时推崇的创作概念和市场运营理念比较资本主义。

地震影响了我,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人类要创造信仰和宗教。我在一部纪录片中看到采访者访问海啸当中不幸失去父母的孩子们,人们善意地告诉孩子们,说他们的父母去了天空,在星星上生活着,不用担心。这给那些孩子很多安慰。我感到人其实必须讲故事,论宗教,谈信仰。海啸之前,我并不推崇叙事型故事,海啸之后我开始认识到好故事的重要性,这就是为什么我想创造一个“孩子们集体打败怪兽”的故事给青少年。如今日本失业率很高,经济不景气,很多年轻人都非常迷惘。

同时,电影也是最快最广的能让自己的作品被人们看到的途径。《魔鬼终结者》里面的阿诺,只讲了一句经典台词“I’ll be back”就让全世界的人记住了这部片,比起当代艺术的认知门槛,电影确实是我一直想尝试传递的创作方式。

21CBR:在你的电影中,孩童似乎逃离了叙事世界,而成人则陷在叙事的泥潭中,为什么会构思这样的故事情节?海啸以后,年轻人怎么看待日本未来的发展?

村上隆:部分故事是从我的童年中来的,我的父母是虔诚的教徒,从小我就一直跟随他们一起去教堂,我觉得那些教徒们看上去很疯狂,以至于我无法相信宗教,但是对“信仰”这件事很感兴趣。日本的年轻一代正在改变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我认为一些新的故事应该被创作出来,让年轻人能保持积极的态度面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