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粘虫范文
时间:2023-03-23 00:51: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二代粘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期黄淮、华北部分地区一代粘虫成虫盛发,河南孟州和永城、河北大名等地近几天测报灯出现单日上千头的蛾峰;雷达点高空探照灯诱蛾量,河北栾城为近万头,北京延庆达十多万头;内蒙古东南部、吉林中西部、黑龙江南部局部地区诱卵量大;近期黄淮、华北、东北等地有连续降水过程,对粘虫迁入和发生为害有利。
预计今年二代粘虫发生面积约5000万亩,黄淮北部、华北和东北大部偏重发生,其中,河南中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南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北部、吉林中西部、黑龙江西南部等近期蛾量大、卵量高、降水丰沛的区域集中暴发为害的风险高。大部地区二代幼虫发生为害盛期在6月中、下旬。
今年长江中下游和江淮地区粘虫越冬代成虫始见期早、累计蛾量大、诱卵量高,但一代粘虫在江淮和黄淮麦区危害较轻,在江苏和河南等地一代粘虫残虫量偏高。5月底6月初,黄淮、华北和东北地区多个监测点同期出现灯下蛾峰。内蒙古、辽宁、黑龙江和云南等地近期田间见二代卵。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6月份黄淮大部、华北南部、西北地区东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鉴于粘虫具有远距离迁飞和集中暴发为害特点,黄淮、华北、东北各地应密切关注一代成虫迁飞动态,认真做好当地成虫诱测和田间卵虫量调查,结合雌蛾卵巢发育级别和天气情况,准确判断虫情、及时短期预报,指导农民有效防治。
(摘自《农民日报》)
四川省大幅度提高种粮大户补贴标准
从四川省农业厅获悉,今年四川将大幅提高对粮食种植面积达到30亩以上大户的补贴标准,最高达到每亩100元。
一是实行分档补贴。改变以前统一每亩20元的补贴标准,今年按种植面积大小将补贴分为三档,30~100亩为一档,100~500亩为二档,500亩以上为三档,三个档补贴标准分别为每亩40元、60元、100元。二是标准整体提高。经测算,补贴标准提高后,亩均补贴达到56.7元,比上年增加36.7元,增长183.5%;户均补贴金额比上年增加2580元,增长209.3%。三是补贴对象多样。除种粮大户外,明确将以种粮为目的而组建的粮食专业合作社也纳入补贴范围。
下一步,四川省农业厅将联合财政、发改等部门结合各地粮食规模经营的主体、区域特点,科学确定适度规模标准,并在现有水稻、小麦、玉米三个补贴品种的基础上,增加马铃薯、高粱丘陵地区特色品种和青稞、荞麦等民族地区口粮品种,不断完善对种粮大户的补贴政策,加快推进全省粮食生产组织化、标准化、规模化、机械化,促进四川粮食稳定增长和农民持续增收。
(摘自《农民日报》)
农业部扎实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等九部委联合召开了“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媒体座谈会”。从会上了解到,今年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资金规模已从5亿元增加到10亿元。
农业部通过扶持奶牛规模养殖、实施良种补贴和开展生产性能测定,加快转变奶业发展方式。2008~2012年,中央财政投入38亿元,改造完善3000多个奶牛养殖场和小区;改良奶牛5200万头(次),奶牛年平均单产从2008年的4.8吨提高到5.5吨;测定奶牛180万头(次),参测奶牛日均产奶量由22千克增加到25千克,奶业生产水平明显提升。
下一步,农业部将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积极配合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部门,以保障婴幼儿配方奶粉奶源安全为重点,进一步做好奶业生产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今年的项目资金规模已从5亿元增加到10亿元,将重点向婴幼儿奶粉企业奶源基地倾斜,对奶牛场圈舍、挤奶厅和质量检测设施进行标准化改造,提升奶牛养殖水平。二是加快实施奶牛改良计划,开展奶牛良种补贴和生产性能测定,做好奶农的技术服务和指导。三是加强奶站和运输车监管,开展专项整治,强化许可管理,严格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监管,实施不合格生鲜乳报告和处理制度,努力消除质量安全隐患。四是全面实施生鲜乳监测计划,加大婴幼儿奶粉企业相关奶牛场、奶站和运输车抽检频次,检测指标覆盖国家公布的所有违禁添加物。五是实施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加快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从源头上提高奶源质量。
(摘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央财政拨付3亿元支持家禽业稳定发展
中央财政日前拨付3亿元资金对祖代种鸡饲养户给予补助,以有效应对H7N9禽流感对家禽业造成的冲击,帮助饲养户渡过难关,保护家禽业核心生产能力,稳定禽产品市场供给,保障广大养殖户利益和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需求。
祖代种鸡品种包括经农业部审批同意、从国外进口的祖代及祖代以上引进品种(配套系),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并颁发证书的新品种(配套系),以及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名录中的地方品种,单品种仅包括核心群。祖代种鸡场范围包括经省级畜牧兽医部门颁发《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并在有效期内的祖代种鸡场,农业部公告的国家级地方鸡品种资源保护场。符合补贴条件的企业(单位)需向省级畜牧兽医部门提出补贴申请,申请材料包括企业引种证明或自产祖代种鸡证明材料,并附生产承诺书,承诺获得补贴后半年内不大规模减产、不停产、不转产,维持基本生产规模,确因生产周期需淘汰的,应经省级畜牧兽医部门审核确认。
(摘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9月1日起免疫用口蹄疫疫苗执行新标
近日,农业部公布《关于做好口蹄疫疫苗质量标准提升工作的通知》。为落实《国家疫病防控中长期规划》,促进口蹄疫防控工作开展,自2013年9月1日起,国家强制免疫用口蹄疫疫苗将逐步执行新的疫苗质量标准。
通知规定了标准修订参数和实施时间,在现有口蹄疫疫苗质量标准的基础上,提高效力检验标准,增加内毒素和总蛋白检测参数。
(一)自2013年9月1日起,新生产的口蹄疫灭活疫苗及合成肽疫苗效力检验标准由每头份3PD50提高到6PD50;新生产的口蹄疫灭活疫苗内毒素每头份疫苗不超过50EU。
(二)口蹄疫灭活疫苗总蛋白检测参数分两个阶段实施,自2014年1月1日起,对总蛋白含量实施不定期抽样检测,并公开检测结果;自2015年1月1日起,总蛋白含量每毫升疫苗不高于500ug。
(三)新的检测参数实施前生产的产品,可在产品有效期内流通使用,并按原质量标准进行监督检验。
通知提请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组织拟订效力检验、内毒素和总蛋白检测标准,修订口蹄疫灭活疫苗及合成肽疫苗质量标准,尽快报农业部执行。同时,要加强口蹄疫疫苗新质量标准执行中的监督与指导,及时收集和反馈相关问题和意见。
(摘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国内首次引进美国三文鱼种试养成功
经过3年的试养,国内首次从美国引进的三文鱼种斑点鳟鲑鱼获得成功。近日,从山东省即墨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首批100万尾鱼苗开始放流养殖。这些美国三文鱼将在今年端上青岛市民餐桌。届时,国内将结束长期依靠进口的历史。
美国斑点鳟鲑鱼主要是制作生鱼片所用,又称极品三文鱼种,这种鱼种在国内养殖领域还是空白。3年前,山东海水养殖研究所从美国首批引进了10万尾斑点鳟鲑鱼苗,经过试养,终于获得成功。
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海水良种繁育中心相关负责人潘雷介绍,去年有少量的鱼苗在即墨和原胶南试养,一切正常。今年,他们又育苗数百万尾,近日首批100万尾斑点鳟鲑鱼开始陆续出苗,被运往全国各地,青岛市区有十万多尾放流。到年底,这些鱼体重就可达到2.5千克,可以走上市民餐桌。因为斑点鳟鲑鱼比其他普通三文鱼适温范围更广,生长速度更快,口感细嫩,肉质鲜美、颜色更红,所以在价格上也要比一般三文鱼高,如果上市后每千克鱼价格要在100元左右,大量上市后可能还会更便宜,有望成为大众海鲜。
(摘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中科院用新技术处理小麦种增产5.85%
近日,中科院南京分院专家组对盐城新洋农场小麦现场实收测产,利用冷等离子体技术处理后的小麦种子百亩试验田增产幅度达5.85%。这项“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及其在农垦麦类作物上的应用示范试验”项目技术在农作物播种前用冷等离子体种子处理装置处理种子,可在瞬间提高种子的质量,使得种皮通透性增强、酶的活性提高,进而使种子的发芽率明显提高,促使作物根系发达、长势旺盛、养分吸收能力和抗逆能力提高。该项目已申请3项国际专利、4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其中已授权1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摘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东北农大新型农用抗生素应用研究通过验收
近日,由东北农业大学承担的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新型农用抗生素多拉菌素代谢工程菌的构建及剂型加工与应用研究”项目通过专家验收。专家组认定该成果为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悉,多拉菌素代谢工程菌是第三代农用抗生素产品,对各种螨、线虫有较高的防效,在毒性、安全性、稳定性、抗氧化性方面都优于前两代产品,尤其对防治小菜蛾、棉铃虫等严重为害农作物的害虫效果明显。该产品与目前常用的农药不产生交叉抗药性,对非靶标生物毒性很低,在农副产品中不存在严重残留,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摘自中国农业新闻网)
日前召开的江苏省生物农药发展趋势报告暨短稳杆菌农药推广会,对一种特别的生物农药——短稳杆菌杀虫剂进行了推介。据悉,这是该省首个通过国家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认证的产品。
篇2
气候条件是诱发粘虫灾害的重要因素。雨水充足,土壤湿度和田间湿度较大,这样的气候最适合粘虫的生长发育。事实上,早在今年2月份,这种粘虫就袭击了我国南方小麦地区,一代粘虫啃食完小麦后,迁飞到东北地区,形成第二代粘虫。随着暖湿气流,二代成虫又再次迁飞回南方,途中形成三代粘虫,在玉米成熟期疯狂啃食,导致华北东北多地出现粘虫灾害。
受粘虫灾害影响,农药市场表现活跃。由于虫情严重,对农药需求量大,供应出现紧张局面,在虫害暴发地区,农民都在忙着买药、打药,喷药自救,但由于虫子产生抗药性,他们不得不加大剂量和喷施次数。
在需求的带动下,农药价格直往上涨。吉林农安县华家镇农民反映,一瓶300毫升的氯胺磷,几天前卖20元,现在卖30~40元,敌敌畏平时6元,现在卖到了10多元,这么高的价格,却供不应求。在吉林不少地区采用机械喷洒农药,打药一公顷涨到300元,部分地区农药价格几天时间里涨了30%。加上政府的统防统治和飞防也带动了农药销售,促进了市场行情的活跃。
随着虫灾蔓延,各地区及时反应,纷纷打响了粘虫歼灭战。截至8月15日,长春市已投入财政资金600多万元用于防虫救灾,目前已防治126.48万亩,占发生面积的96.4%。吉林全省已防治二代粘虫522万亩,占已发生面积的93%。河北省农业厅已通过财政协调了2000万元资金,紧急采购8460台烟雾机,并使用直升机及400多台大型施药器械,完成重发区防治600万亩。随着防治的进展,罕见虫灾带来的这波农药市场行情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
农药标签识假辨劣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假冒伪劣农药不仅会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还会导致人畜中毒、环境污染、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提高识假辨劣能力,科学选购农药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假劣农药常通过标签内容来“忽悠”消费者。标签内容含有下面内容都属于“忽悠”。
1. 带有宣传、广告色彩的文字、符号、图案。如“保证高产”、“可防治各种害虫”、“无害、无毒、无污染、无残留,对人畜环境安全”等。
2. 含有以农药科研单位、植保单位、学术机构或者专家、用户的名义或形象作证明的内容。如“某某专家推荐”等。
3. 含有“无效退款、保险公司承保”等承诺文字。
4. 国内生产的产品标有生产企业以外的机构名称,如“某某总经销、总”等。
5. 商品名称,如草灭尽、菌除绝等。如为商标,应标注在标签的边或角上。
6. 未经登记的使用范围和防治对象的图案、符号、文字。如:登记作物是水稻,但在标签上印有小麦的图案。
篇3
一、 玉米前期病虫害发生概况
玉米前期病虫以玉米螟、粘虫、地下害虫、蓟马、二点委夜蛾、粗缩病和纹枯病为主,总体为中等发生,程度略轻于上年,发生面积3.1亿亩次(各病虫发生面积见表1)。
玉米虫害发生2.7亿亩次。其中,一代玉米螟在东北、西南和江南地区中等发生,华北、黄淮和西北偏轻发生,目前除东北外,大部地区已过发生为害期;二代玉米螟在西南、江南和黄淮陆续发生为害。二代粘虫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大部中等发生,大部地区出现高密度集中危害田块。二点委夜蛾在河北中南部偏重发生,山东、河南、山西、安徽、江苏偏轻发生。地老虎、金针虫、蛴螬等地下害虫在辽宁、黑龙江、吉林和山西中等至偏重发生,其他地区偏轻发生。蓟马在华北大部偏重发生,其他地区中等至偏轻发生。土蝗在东北地区、内蒙古和山西等农牧交错区的玉米田中等发生,西北、华北其他地区偏轻发生。二代棉铃虫在河北中等发生,山东、河南、天津、甘肃和新疆玉米田偏轻发生。
玉米病害发生3500万亩。其中,粗缩病在山东、江苏和辽宁中等发生,其他地区偏轻发生。纹枯病在重庆、广西和湖南中等发生。大斑病在辽宁中等发生。
二、玉米中后期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一)发生趋势
预计今年玉米中后期病虫害总体为大发生,发生程度重于常年和上年,发生面积呈持续增长趋势;7月下旬至8月底为各种病虫为害盛期。
1.发生种类和面积
玉米中后期病虫以钻蛀性、食叶性、刺吸性害虫和叶部病害为主,其中玉米螟、粘虫、蚜虫和大、小斑病发生普遍、为害较重;棉铃虫、叶螨、双斑萤叶甲以及褐斑病、弯孢叶斑病、丝黑穗病、瘤黑粉病、纹枯病、茎腐病等会在部分地区造成一定为害。预计全国玉米中后期病虫害发生8.3亿亩次,虫害5.7亿亩次,病害2.6亿亩次(各病虫预计发生面积和重点区域见表1)。
2.发生程度和重点区域
(1)钻蛀性害虫。一代玉米螟在黑龙江、吉林偏重至大发生;二代玉米螟在辽宁、山西偏重发生,吉林、内蒙古、华北其他大部、西南中等发生,西北和黄淮大部偏轻发生;三代玉米螟在山西南部偏重发生,华北、黄淮其他地区中等发生。三代棉铃虫在河北、山西、山东和河南中等至偏重发生,华北其他地区和西北大部偏轻发生。
(2)食叶性害虫。三代粘虫在东北、华北大部中等发生,其他地区偏轻发生。双斑萤叶甲在山西北部偏重发生,内蒙古、吉林和陕西中等发生。
(3)刺吸性害虫。蚜虫在河南、山西北部和宁夏偏重发生,黑龙江、吉林、山东南部、湖北、湖南和云南中等发生,其他大部地区偏轻发生。叶螨在山西偏重发生,东北和西北大部中等发生。
(4)病害。大斑病在黑龙江、辽宁偏重发生,吉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部中等发生,其他地区偏轻发生;小斑病在华北、黄淮、西南大部中等发生,其他地区偏轻发生;丝黑穗病在东北大部中等发生,其他地区偏轻发生。此外,褐斑病、弯孢叶斑病、纹枯病、瘤黑粉病、茎腐病等病害在局部地区也将造成一定为害。
(二)预报依据
1.常发性病虫基数接近常年,粘虫明显高于常年
玉米螟:东北南部、华北、黄淮、西南地区一代幼虫发生已近尾声,发生程度较轻。发生高峰期平均百株虫量,辽宁和西南、江南地区为20-30头,黑龙江、吉林为15头左右,东北北部、黄淮、华北为3-8头。一代幼虫百株残虫量,河北中南部1.9头、北部10.8头;安徽沿淮、淮北一般为0.1-4.0头,江淮中部、淮北北部局部地区达10-17头,比上年增加75%-125%;江苏一般为1-10头,沿海、淮北局部高的达10-50头,大多低于去年同期。
粘虫: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二代粘虫发生面积大、虫量普遍高于近年,且多地出现集中危害的高密度田块。全国二代粘虫发生面积是上年的1.8倍,辽宁中部、吉林中西部、黑龙江西部、内蒙古东南部、陕西关中、宁夏北部、贵州西部、云南北部等地部分县(区)百株虫量一般为20-50头,重发田块100-500头,个别严重地块高达数千头,残虫量显著高于前2年。
蚜虫和叶螨:前期大部地区偏轻发生,但河北北部、天津北部一般百株蚜量200-500头,高的1500-4000头;天津宁河县、宝坻区一般百株螨量800-1000头,最高3000头;山西晋中市一般百株螨量5000头,严重田块达到万头以上。
病害:大斑病和小斑病已在各玉米产区开始发生,但仍处于始发期;丝黑穗病主要在东北发生,病株率一般在1%-2%间;锈病和纹枯病已在南方大部地区开始显症,各地病株率一般为10%,高的达12%-28%。
2.寄主条件和栽培方式均有利于多种病虫害发生。
近年来,我国玉米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初步统计今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一成多,目前大部地区长势良好,为病虫害发生提供了良好的寄主条件。各地普遍大面积连片种植高产优质品种,抗病虫品种比例较小;不少地区多年连作现象严重,加之秸秆还田、密植、高肥水管理等栽培措施的推广,使得病虫孳生环境优越,虫菌源基数上升明显;加之玉米生长后期植株高大、田间郁闭度高,实施防治的难度加大,因此更有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和为害。
3.未来气象条件对大部地区玉米病虫发生有利
篇4
关键词:农业气象;分析;吉林省公主岭;2012年度
中图分类号:P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1-0130-2
1 公主岭市2012年气象条件综述
2012年公主岭市年降水量为718.5毫米,比历年平均值多144毫米,多25%。根据气象观测资料显示,春季降水量为97毫米,比历年同期多7.1毫米;夏季降水量为460.3毫米,比历年同期多78.2毫米;秋季降水量为96.4毫米,比历年同期多18毫米;11月降雪量特多,月降雪量为44.3毫米。
2012年公主岭市年平均气温为5.7℃,比年同期低0.5℃;其中春季平均为7.9℃,比历年同期高0.4℃;夏季平均气温为22.1℃,与历年同期持平;秋季平均气温为12.3℃,比历年同期高0.7℃;11、12月平均气温为9.9℃,比历年同期低3.1℃。
全年≥10℃积温为3149℃,比历年同期多160℃,比2011年同期多41.5℃。
2 大田作物生育期(5~9月)气候概况
2012年公主岭市大田作物生长季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稍高,热量较为充足,冷暖变化明显,有明显低温时段出现;降水稍多,时空分布不均;日照稍多。
2.1 热量条件
5~9月,全市平均气温为20.2℃,比历年同期高0.7℃,比去年同期持平。5月14~17日、5月23~27日、6月10~17日、8月21~23日、9月3~5日出现了明显低温时段。
全年≥10℃积温为3149℃,比历年同期多160℃,比2011年同期多41.5℃。
2.2 水分条件
5~9月,全市降水总量为543.8mm,比历年同期多62.1mm,比去年同期多239.1mm。
2.3 光照条件
5~9月,全市日照时数为1341小时,比历年同期多145.6小时,比2011年同期多19小时。
3 各月气候与农业生产
(1)春季透雨及时,4月24~25日受高空槽和地面江淮气旋北上共同影响,全市出现了入春以来最明显的降雨天气过程,过程平均降水量达37.3mm,全市普遍出现透雨,比历年早9天,使全市各地大田旱情得以解除,有效改善大田土壤墒情。但4月20日以后天气多雨、低温,土壤水分过高,播种延迟;低温致大田玉米出苗晚2~3天,低洼冷凉地幼苗生长缓慢,表现出缺磷症状。
(2)5月上中旬低温,影响出苗;中下旬气温适合玉米生长,但是发生干旱,直至6月3日才有有效降雨,而且以后是多云多雨,日照少于常年,植株瘦弱;西北部追肥受到影响,其他部分地区起不了大垄,而且易感大斑病品种开始发病。
(3)6月中旬我市出现明显低温时段,6月中旬平均气温为18.9℃,比历年同期低2.1℃。由于低温,造成池中水温低,插秧后缓苗慢,影响稻根生长,延长返青时间,导致有效分蘖时间缩短,分蘖数明显减少。
篇5
一、玉米常见的虫害
影响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虫害就是其中之一,虫害里面也有多种多样的不同虫害,它们都有自身的特点,它们对玉米的伤害也是不同的,下面就来分析一下不同虫害对玉米所造成影响,分析一下各个虫害的特点以及它们对玉米的不良影响,接下来就看一下影响玉米的虫害有哪些会对玉米造成什么害虫。
1.1玉米螟
玉米螟是玉米主要的虫害之一,它分布在北京、东北、河北、河南等地,各地的春、夏、秋播玉米都有不同程度受害,尤以夏播玉米最重。可发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降低籽粒产量,玉米螟发生的代数越多,对玉米造成的伤害越大,海拔高,气温低发生的代数就少,海拔低,气温高,发生的代数就高,一般玉米螟喜欢在玉米茎秆、穗轴内或、其他植被的秸秆中越冬,玉米螟适合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育,冬季气温较高,天敌寄生量少,有利于玉米螟的繁殖,危害较重;卵期干旱,玉米叶片卷曲,卵块易从叶背面脱落而死亡,危害也较轻。
1.2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根据地方的不同又被称为条斑病、枯叶病等。虫害主要从与玉米的叶片开始,之后危害玉米的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的特征是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潮湿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一般在适宜的温度,有益于虫害的发展,耕种较为密集,天气极为潮湿,也会有益于虫害的产生。
1.3玉米线虫病
玉米线虫病是玉米在收获以后,线虫的幼虫或者卵留在土地上或者土壤里过冬,来年就成为了病染源,也可通过人、畜和农具携带进行传播,在田间主要靠灌溉水和雨水传播。玉米线虫病可以导致玉米的根部受到线虫的侵害,根的数量减少,玉米的生长不良、玉米植株矮小、玉米产量减少等,严重可以引起玉米的根部腐烂。
1.4玉米粘虫病
玉米粘虫是一种玉米作物虫害中常见的主要害虫之一。 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行军虫,体长17-20毫米,淡灰褐色或黄褐色,雄蛾色较深。以幼虫暴食玉米叶片,严重发生时,短期内吃光叶片,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一年可发生三代,以第二代危害夏玉米为主,粘虫一般喜欢生长在降水较多,湿度较大的地方。
1.5玉米象
玉米象成虫:体长2.9~4.2毫米。体暗褐色,鞘翅常有4个橙红色椭圆形斑,寄生于玉米、豆类、荞麦、花生仁、大麻子、谷粉、干果、酵母饼、通心粉、面包等。幼虫只蛀食禾谷类种子,其中以玉米、小麦、高粱害重。玉米象属于钻蛀性害虫,成虫食害禾谷类种子,以及面粉、油料、植物性药材等仓储物,以小麦、玉米、糙米及高粱受害最严重重。
二、常见虫害的防治方法
虫害的不同,对玉米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当然不同的虫害,防治方法也是不同的,每个虫害都有它自己的一套防治方法,下面就对不同的玉米常见的虫害提出了不同的防治方法,以此来对抗玉米虫害。
2.1玉米螟的防治方法
防治玉米螟,首先得找到正确的防治方法,首先可以再玉米螟高繁殖期入手,玉米的高繁殖期是冬季,玉米螟又喜欢在玉米等植物的秸秆中,所以在冬季对玉米秸秆进行焚烧。接着可以进行药剂控制,在玉米螟尚未进入秸秆中,进行一些药剂的喷洒。
2.2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方法
要防止玉米大斑病的产生,首先得防治做起。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方法可以从三点做起,首先可以进行种植一些抗病品种,根据不同的地方可以选择不同的抗病品种,有了抗病品种可以减少玉米大斑病的产生,接着加强农业防范,适时播种,避免发病高峰期,摘除最低叶,减低田地的湿度,对玉米经常进行一些肥料的补充。最后进行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以采用防治大斑病的药剂,以此来对抗大斑病。
2.3玉米线虫病的防治方法
玉米线虫病的防治方法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因为很多线虫的幼体或者卵会在土地里,首先在玉米收获之后,必须对土地的残留物进行一次清理,对残留物进行焚烧,在进行一次水淹,在覆盖塑料薄膜,接着可以进行轮番耕种,可以和其它蔬菜轮着耕种,比如韭菜和葱等,最后可以进行药剂防治,在耕种前十几天,可以再地上喷洒一些防治线虫的药剂,这样下来就可以有效的防治线虫病了。
2.4玉米粘虫的防治方法
玉米粘虫的防治防治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可以进行技术防治,可以用一些高科技产品,比如杀虫器等产品,对粘虫进行杀害,以减少粘虫的数量,二可以找一些粘虫的天敌,以此来减少粘虫,三可以喷洒药剂,用来杀害粘虫,以此来减少粘虫。
2.5玉米象的防治方法
玉米象的防治方法可以通过吸引成虫进行消灭,在秋天结束或者冬天开始的时候,在粮面或粮堆四周铺上麻袋或者其他袋子,引诱成虫来袋下潜伏,收集并予以消灭,还可以采取药物进行防治,春天的时候,可以在仓外四周喷一条马拉硫磷药带,防止在仓外越冬的成虫返回仓内。诱杀成虫。暴晒及过筛。药剂熏蒸,这些方法都可以防治玉米象虫害。
篇6
论文摘要 从查苗补苗、间定苗、蹲苗、中耕除草、追肥、排灌防涝、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平播夏玉米苗期田间管理技术,以期指导大田生产。
夏玉米是我市种植面积最大的夏播作物,在全面推广玉米“一增四改”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平播夏玉米苗期管理将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现将平播夏玉米苗期田间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1补种,移苗补栽
由于玉米种子质量和土壤墒情等会造成已播种的玉米出现不同程度缺苗、断垄,这将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出苗后要经常到田间查苗,发现缺苗应及时进行补种或移栽,缺苗较多,可用浸种催芽的种子予以坐水补种;如缺苗较少,则可移苗补栽。移栽要在阴雨天或睛天下午进行,栽后要及时浇水,缩短缓苗时间,保证成活,达到苗全。
2适时间苗、定苗
早间苗、匀留苗、适时合理定苗是实现合理密植的关键措施。据有关农业科研部门试验,夏玉米在五至九叶期定苗比三至四叶期定苗减产14%~27%。因此间苗、定苗工作应及早进行。选择在幼苗将要扎根之前,即幼苗3~4片叶时进行。间苗原则是去弱苗,留壮苗;去杂苗,留齐苗和颜色一致的苗;去病苗,留健苗。如间苗过晚,植株拥挤,互争水分和养分,会使初生根系生长不良,从而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当幼苗长到4~5片叶时,按品种、地力不同适当定苗。地下害虫发生严重的地方和地块,要适当延迟定苗时间,但最迟不宜超过6片叶。间、定苗时一定要注意连根拔掉,避免长出二茬苗。间、定苗可结合铲地进行。
3蹲苗促壮
蹲苗促壮能使玉米根系向纵深伸长,扩大根系吸水、吸肥范围,并使幼苗墩实粗壮,增强后期抗旱和抗倒伏的能力,为丰产打下良好的基础。蹲苗时间一般从出苗后开始至拔节前结束。当玉米长出4~5片叶时,结合定苗把周围的土扒开3cm左右,使地下茎外露,晒根7~15d,晒后结合追肥封土,这样可提高地温1℃左右。扒土晒根时,严禁伤根。一般苗壮、地力肥或墒情好的地块要蹲苗,苗弱、地力薄或墒情差的地块不用蹲苗。
4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地温,加速有机质分解,增加土壤有效养分,有利于防旱保墒和清除田间杂草。一般应进行3次,第1次在定苗之前、幼苗4~5片叶时进行,深度3.0~4.5cm;第2次在定苗后,幼苗33cm高时进行;第3次在拔节前进行,深9~12cm。铲地要净,特别要铲尽“护脖草”。蹚地要注意深度和培土量,头遍地要拿住犁底,达到最深。为了蹚深,又不压苗、伤苗,可用小犁,应遵循“头遍地不培土,二遍地少培土,三遍地起大垄”的原则,适时开展化学除草。
5适量追肥
要根据苗情,有针对性地补肥追肥。对底肥不足的应及时追肥以满足玉米苗期生长的需要,做到以肥调水,为后期高产打下基础。如苗期出现“花白苗”,可用0.2%的硫酸锌叶面喷洒,也可在根部追施硫酸锌,每株0.5g,一般15.0~22.5 kg/hm2。若苗期叶片发黄,生长缓慢,矮瘦,呈淡黄绿色,则是缺氧的症状,可用0.2%~0.3%尿素叶面喷施。
6排灌结合,防止芽涝
玉米苗期显著特点是耐旱怕涝,只要不严重干旱,一般不需浇水,但遇涝要及时排水。大雨后应及时排水,防止热雨伤害茎叶及根系,引起死苗,特别是洼地及整地质量差的地块,更应及时排水,并做到散墒通气,防止芽涝。
7搞好病虫害药剂防治
苗期主要虫害有二代粘虫、玉米螟、红蜘蛛、蓟马、稀点雪灯娥、玉米耕葵粉蚧等。
7.1玉米螟
当玉米螟卵寄生率60%以上时,可不施药而利用天敌控制。当益害比失调时,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3.75kg/hm2或Bt乳剂1 500~2 250mL/hm2加细砂75kg/hm2施于心叶内,前者可兼治玉米蓟马。
7.2二代粘虫和玉米蓟马
可用50%辛硫磷1 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2 000倍液喷雾防治,兼治玉米蚜和稀点雪灯娥。
7.3玉米耕葵粉蚧
可用50%钾磷铵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或40%辛硫磷乳油等内吸性杀虫剂500~1 000倍液稀释后喷施在玉米幼苗基部或灌根;也可用6%林丹粉22.5kg/hm2加细潮土450 kg/hm2拌匀,每株根部堆放5~6g,然后浇水防治。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水稻螟虫;田间防效
中图分类号 S435.112+.1;S48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1-0099-01
随着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中病虫害防治的需要以及大量施用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对生物农药的研究、推广运用成为当务之急。绵阳市安州区常年免耕面积大,致水稻螟虫越冬基数较大,水稻螟虫发生较重。为此,笔者开展了本次试验,探索评估新型生物农药100亿饱子/mL短稳杆菌对水稻螟虫的防治效果,以期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选择在绵阳市安州区龙腾农机专业合作社(秀水镇境内),田块平整,土壤肥力中等,施肥管理水平一致。栽插方式为机栽,栽插时间6月5日。
1.2 试验材料
防治对象为二代二化螟。水稻品种为Y两优973。供试药剂为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镇江市润宇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对照药剂为30%甲维・毒死蜱乳油(市售,通州正大农药化工有限公司)、9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市售,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用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487.5 mL/hm2(A)、975.0 mL/hm2(B)、1 462.5 mL/hm2(C)防治水稻螟虫;30%甲维・毒死蜱乳油1 800 mL/hm2+杀虫单600 g/hm2(D)防治水稻螟虫;以清水作对照(CK)。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1-3],共15个大区,大区面积133.4 m2。大区间留走道,四周留保护行。于安州区预报的水稻二代二化螟防治适期内的8月1日施药,按照用药量兑水450 kg/hm2均匀喷雾。药械为背负式电动喷雾器。田间未施用其他杀虫剂[4-6]。
1.4 调查内容及方法
于二代二化螟危害稳定后的9月6日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每小区随机调查30丛,记载总株数、受害株数(包括白穗、死孕穗和虫伤株),计算受害率和防效。
2 结果与分析
2.1 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不同用量之间的防效
由表1可知,100亿孢子/mL短穗杆菌不同用量处理以处理C的效果最佳,居第1位,平均防效为59.15%;处理B的居第2位,平均防效为48.15%;处理A居第3位,平均防效为37.00%。经方差分析用新复极差法测验Y果:用量处理C的平均防效与处理A的平均防效差异不显著。并且3个不同用量处理相互之间未达到5%的差异显著水平。由此说明,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用量487.5、975.0、1 462.5 mL/hm2对水稻二代二化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用量1 462.5 mL/hm2效果较好。
2.2 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与对照药剂之间的防效
由表1可知,处理D平均防效为88.85%。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3个不同用量处理的防效较处理D的防效均低。其中:处理A的防效较处理D的平均防效低 51.85个百分点;处理B的防效较处理D的平均防效低40.7个百分点;处理C的防效较处理D的平均防效低 29.7个百分点。经方差分析,用新复极差法测验结果:处理C的平均防效与处理A、B、C的平均防效之间达到1%水平的差异极显著水平。上述说明短稳杆菌对水稻二代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比大面积推广使用的对照药剂配方的防治效果低。
3 结论与讨论
综上所述,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用于防治水稻二代二化螟,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以用量1 462.5 mL/hm2的效果较好,但还未达到对二化螟防治的理想效果,比大面积推广使用的药剂配方防效偏低,需进一步的试验示范,建议在使用时加入有机硅助剂以提高药效[7-8]。
本次试验中,由于二代二化螟田间分布的无序性,可能导致一定的取样误差和调查人员之间的人为误差,对试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9-10]。
4 参考文献
[1] 翟宏伟.性诱剂在水稻二化螟绿色防控中的应用初步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2] 冯成玉,吉用铨.几种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J].作物杂志,2014(6):135-139.
[3] 龚宝梅,王永安,张莉,等 生物农药短稳杆菌悬浮剂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的试验效果[J].农业装备技术,2011(1):32-33.
[4] 徐健,苏建坤,徐熙,等.苏云金杆菌与杀虫单混用防治水稻螟虫[J].江苏农业科学,1999(6):42-43.
[5] 沈静,郭春华,张晓剑.扬中市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的实践和探索[J].基层农技推广,2014(1):55-56.
[6] 陈金涛.青阳县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4):147-148.
[7] 王奎萍,刘苏闽,刘怀阿.20%阿菌唑磷乳油对水稻螟虫的控制效果[J].江苏农业科学,2004(6):91-93.
[8] 胡定汉.张国安,胡涛,等.水稻螟虫农业防治试验[J].湖北植保,2010(1):33-34.
篇8
7月下旬,国务院先后派出8个督查组,对16个省(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情况开展专项督查。此次督查的重点为:住房限购措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住房用地供应和管理、税收政策执行和征管等情况。从已透出的情况看,国务院督查组对16个省市的楼市调控效果给予了肯定,但同时也给了湖南、湖北、河北、广东江门市四个省市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求和建议。
美银美林下调中国GDP增长预期
此前公布的中国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6%,创逾三年新低;而最新公布的7月经济数据显示,生产、消费、外贸和信贷数据亦显示经济低迷加剧。美银美林8月13日报告称,将中国201 2年全年GDP增速预期从此前的8.0%下调至7.7%,同时将2013年GDP增速预期由此前的8.0%下调至7.6%。
超8成富二代不愿接班
经过三十几年的发展,中国民企的接班进入到了高峰期。但是真正能够成功接班的富二代,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根据测算,中国家族企业生存的期限平均是24年,其中有70%的企业在创始人去世或者是退休之后,会被卖掉或者是被清算。有观点甚至认为,家族企业的接班问题比金融危机更可怕。
2011年查出问题资金866.8亿元
2011年,审计署审计(调查)单位673个,全年查出主要问题金额866.8亿元,其中:查出违规问题金额718.2亿元,查出损失浪费问题金额148.6亿元。上述审计发现的问题有93%已经整改。此外,通过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还为国家增收节支94.6亿元,挽回(避免)损失60.7亿元,促进资金拨付到位3.7亿元,核减投资(结算)额2.3亿元。
外媒称中国超16%富人移民海外
据海外媒体报道,超过16%的中国富人已移民海外,或是正在办理移民手续,44%的人准备离开,这些千万富翁受益于中国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其中仅有28%的人看好中国未来两年的发展势头。中国第二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自1998年来首次呈现赤字,资本流出中国的金额超过了流入金额。中国的富人一般对国内经济都非常了解。如果有人开始向外转移资产,这对其他人也是警钟。人民币的贬值,既是资本外流的原因也是资本外流的结果。
重启房产泡沫会拖垮整个中国经济
近日,中国央行一个月内两次降息,昭示了政府对于目前经济疲软形势的严重关切。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这其实是开错了药方;可能造成的副作用、包括加剧通胀、给轻信政府的房地产投机者增加负债、削弱银行对于潜在坏账危机的抵抗能力等等。人民币也可能面临贬值压力。
伦敦奥运会收益偏低
有分析认为,伦敦奥运会“难以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据卡梅伦政府估算,奥运会将在今后4年给英国带来超过130亿英镑的经济效益,“但这不过相当于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0.8%,平均到每年则相当于0.2%”。
债务利率高于GDP增速很危险
两次降息后,全部贷款实际加权利息为9.95%,一般贷款实际加权利息为10.25%,而二季度GDP实际水平或只有7%。债务的融资利率高于GDP增速的宏观意义,意味着债务主体的投资回报不能覆盖债务成本。这会导致举债主体因利息支出而陷入债务的自我膨胀,债务率(债务/GDP)会恶化,债务杠杆和风险进一步提高;还会引发债务主体的再融资意愿降低,并使经济缺乏投资动能而进一步失速或陷入衰退。
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强
当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贬值预期,预计未来几个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趋势将进一步增强。我国可抓住人民币汇率市场预期分化与出现贬值压力的时机,进一步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财政部:1-7月国企利润总额1.2万亿元
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2000亿元,同比下降13.2%,7月比6月环比下降11.6%。但是,前7月国企营业总收入、应交税费同比仍处在增长区间。
数据显示,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32874.4亿元,同比增长10.4%,7月比6月环比下降9%。1-7月国有企业应交税费19946.1亿元,同比增长5.5%,7月比6月环比下降7.4%。
中国人均GDP近十年年均增逾10%
在经济总量稳步增长的同时,人均GDP也快速增加。按照平均汇率折算,我国人均GDP由2002年的1135美元上升至2011年的5432美元,年均增长10.1%。十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篇9
关键词:主要病虫害;防治时间;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 S43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9.043
辽西地区大田玉米的病虫害重点防控玉米螟、二代和三代粘虫、地下害虫、玉米矮化病、玉米茎腐病和大斑病。在防治时间上以冬闲前、春播时、夏季病虫害高发期三个时期为重点。防治方法是在保证玉米产量的前提下,以绿色防控为主,尽量减少农药使用量。
1冬闲前
冬闲前深耕田地和灭茬。深耕田地和灭茬,能够有效破坏病虫害栖息场所,降低病虫源基数。
2 春播期间
2.1为害情况
主要有地老虎、蛴螬、蝼蛄等。地老虎较大的幼虫(三龄后)白天躲在土壤中,夜出活动为害,咬断幼苗基部嫩茎;较小的幼虫(一、二龄幼虫)昼夜活动,啃食心叶或嫩叶;造成地块大面积缺苗。大部分地下害虫多在玉米6叶期以前为害。虫害发生严重的地块,常常造成大片缺苗,使亩株数量骤减,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2.2防治方法
2.2.1选种 玉米品种不同,抗病能力差异很大。选用抗病的玉米品种,可减轻玉米后期受病虫害为害的程度。由于抗性品种大面积种植一定时间后,抗病性也会减弱或丧失,慢慢变成易感病品种。因此应同一地区同时栽种几个品种,避免长期种植单一品种的玉米,降低患病几率。
2.2.2种子处理 实施种子包衣,或杀虫剂和杀菌剂等合理混配拌种。采取统一的技术指导,做到集中连片大力度推广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技术,加强种衣剂质量监督工作,提高治虫防病效果。
2.2.3耕种 根据本地区的情况可以适当与马铃薯作物轮作,减少或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2.2.4土壤处理 在4月初之前处理完所有玉米螟幼虫可能的越冬场所,如玉米秸秆、玉米穗轴等减少越冬害虫的基数;玉米秸秆同时也是大斑病、小斑病等病菌的越冬场所,是田间发病的重要原因。春播前应将深翻土壤,可以消灭部分地下害虫;消除杂草以达到减少田间地老虎落卵量的目的。播种前做好以上准备工作,后期玉米螟、大斑病、小斑病、地下害虫等的为害会明显减轻。
2.2.5诱杀 对四龄以上幼虫用毒饵诱杀效果较好,方法是每亩用0.5公斤50%辛硫磷乳油,加清水5升左右,喷在4~5 公斤炒香的黄豆饼上(也可用棉籽皮代替),搅拌均匀即成。于傍晚撒施于玉米幼苗附近。
3 夏季病虫害高发期
3.1大斑病的防治
3.1.1病状 玉米整个生长期都可以感染大斑病,此种病一般是下部叶片先发病,由下向上发展,干旱年份也有中上部叶片先发病的。在自然条件下,很少发生在苗期,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尤其是抽穗以后,病情逐渐加重,此病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为害叶鞘和苞叶。受害叶片初呈水渍状青灰色小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成中央为黄褐色或青灰色,边缘为暗褐色的棱形斑。抗病品种只发生黄白色病斑或淡黄色小点,而感病品种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连片,导致叶片枯黄坏死。潮湿情况下病斑上还可产生大量的黑色霉层,严重时在叶鞘、苞叶、雌花柱头和雄花颖苞上也能产生黑色霉层。在气候湿润和田间密度较大的情况下,病害发展较快,一个月左右即可使整株叶片枯死。
3.1.2防治方法 玉米抽雄前后,当田间发病叶片达20%时,植株达70%时,进行喷药防治。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间隔7天,连喷2~3次。
3.2茎腐病的防治
3.2.1病状 病菌自根系侵入,在植株体内扩展蔓延,发病初期茎地上部第一、第二节间有纵向扩展的褐色不规则病斑,剥茎检查,内部组织腐解,维管束游离呈丝状,茎秆变软易倒。大多数病株次生根及其初生根坏死,变成红色,须根减少。条件适宜时,病情快速发展,地上部分得不到水分,致使整株突然,叶片呈灰绿色,尤其是雨后天晴时,萎蔫和青枯更为明显。
3.2.2防治方法 主要是药剂防治,发病初期若发现零星病株可用甲霜灵400倍液,或多菌灵500倍液喷根茎或灌根,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发病中期用98%恶霉灵2000~3000倍液灌根。
3.3玉米螟虫和粘虫的防治
虫害轻则造成缺苗断垄,重则重新翻种,最为严重的是虫害发生在玉米抽穗期,辽西地区的气候因素导致再次补种任何作物在秋季无法收获。以玉米粘虫为例,由于粘虫繁殖力高(单雌性产卵1000~2000粒),在发生严重的时期,可能一夜之间吃光所有的幼苗,不只是缺苗断垄,甚至需要重新翻种。玉米螟虫蛀食玉米的叶、茎、雌、雄穗,造成枯心苗、折茎,玉米螟属于迁飞性害虫,幼虫食叶成缺刻,经常是吃光一块地,再集体迁移至另一块地,因此提高联防意识尤为重要。
篇10
一、杂食性害虫
(一)飞蝗。东亚飞蝗。夏蝗在黄河滩区、环渤海湾沿海和湖库区、华南蝗区大部中等发生,其他蝗区偏轻发生,环渤海湾沿海蝗区高密度点片面积将比2006年有所增加。主要发生区域在河北唐山、沧州、保定,山东东营、菏泽、滨州,天津大港,河南焦作、新乡、郑州、开封,陕西渭南,海南乐东、东方、儋州,广西来宾等市(县、区)。发生面积为1440万亩,与2006年基本持平。亚洲飞蝗在新疆大部蝗区中等发生,其中北疆阿勒泰、塔城和伊犁局部偏重发生。农区发生面积约160万亩,略低于2006年。飞蝗在四川甘孜、阿坝,阿里、日喀则、昌都等地区中等发生,金沙江、雅砻江、独木齐列河流域局部区域有大发生的可能,发生面积350万亩以上。
(二)土蝗。在内蒙古、河北和山西北部、新疆天山北部和东部、黑龙江中西部、吉林和辽宁西部等北方农牧交错区农区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7000万亩次,发生程度和范围与2005年、2006年相近。
(三)粘虫。发生为害继续呈上升趋势,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局部有暴发危害的可能。预计一生面积及程度与2006年持平,发生面积约1500万亩;二代和三代为害重于2006年,发生面积分别为4500万亩和1500万亩。
(四)草地螟。一代幼虫在河北北部、内蒙古中西部偏南地区、东北部(大兴安岭南麓)、新疆阿勒泰等地中等发生,山西北部、东北三省西部偏轻发生,不排除局部出现成虫大量迁入,幼虫集中为害的可能。发生面积约1000万亩。
二、小麦病虫害
小麦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病害与虫害并重。
(一)小麦病害。小麦条锈病在四川川北、川中和攀西地区,贵州西部和北部,重庆西部和东北部,云南大部,甘肃陇南、天水、平凉及中部晚熟麦区,陕南和关中西部,宁夏南部,青海东部,鄂北和鄂西,豫南,新疆阿克苏和伊犁等地呈偏重流行态势,发生面积5500万亩以上。小麦白粉病发生程度重于2006年,四川、贵州、云南、江苏南部和淮北、河北中南部、陕西关中灌区、甘肃南部等麦区偏重发生,黄淮、西北、华北和长江流域其他大部麦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1亿亩。小麦赤霉病在湖北江汉平原、鄂东和沿江区域,安徽淮河流域及以南,江苏南部和沿江麦区偏重发生,四川、重庆、陕西南部、河南南部、新疆北部中等发生,湖北、安徽和河南的北部、山东西部、河北中南部等麦区有潜在流行的威胁。预计全国流行面积达7000万亩。小麦纹枯病在河北、山东、河南、湖北、安徽和江苏大部等麦区偏重发生,其他麦区中等或以下发生。发生面积约1.2亿亩。全蚀病、黑穗病、病毒病在部分地区呈上升为害趋势。
(二)小麦虫害。小麦吸浆虫在河南、河北、山西、天津等麦区偏重发生,安徽、山东、陕西中等发生,北京、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偏轻发生。全国发生面积约4000万亩。穗期蚜虫在黄淮海及北方大部麦区偏重及以上程度发生,全国发生面积2亿亩以上。麦蜘蛛在陕西、甘肃、山西、河北中南部、河南西北部、安徽中北部、江苏淮北、湖北北部等麦区中等发生,其他麦区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9000万亩。一代粘虫、麦茎蜂和地下害虫在局部地区会造成一定为害。
三、水稻病虫害
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二化螟等迁飞性、流行性、钻蛀性病虫呈偏重至大发生态势,程度与2006年相近,发生面积13亿亩,其中虫害9.8亿亩次,病害3.2亿亩次。
(一)水稻病害。稻瘟病在西南、长江中游和北方部分稻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8100万亩次;纹枯病在华南、江南、长江流域及江淮稻区呈偏重发生,发生面积约2.4亿亩。条纹叶枯病在长江下游粳稻区继续重发,华北和东北稻区发生区域将继续扩大,预计发生面积2800万亩。稻曲病在部分单季中晚稻种植区,有偏重发生的可能。
(二)水稻虫害。稻飞虱在华南、江南、长江流域、西南等稻区仍呈大发生态势,发生面积3.8亿亩次。稻纵卷叶螟在长江中下游、江南大部、华南中北部、西南中东部稻区大发生,发生面积约2.8亿亩次。一代二化螟在长江中下游、江南、江淮以及华南北部、西南中北部稻区大发生,东北稻区大部明显上升,三、四代在长江中游、江南中西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2.6亿亩次,三化螟在华南大部、长江中游稻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6900万亩次。
四、玉米病虫害
(一)玉米螟。在黑龙江中南部、吉林西部、辽宁的中西部、内蒙古中东部及新疆北部等春玉米主产区偏重发生,华北、黄淮、西南等夏玉米种植区大部中等发生,其他地区偏轻发生。全国发生面积2亿亩以上。
(二)玉米大小斑病。在东北、华北、西南玉米产区呈中等发生,发生面积8000万亩以上。
地下害虫、苗期病虫、穗期蚜虫、褐斑病在黄淮地区,锈病在云贵和黄淮中南部地区发生危害呈上升趋势。
五、棉花病虫害
棉花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约4.5亿亩次,其中虫害3.7亿亩次,病害0.8亿亩。
(一)棉花病害。枯萎病在黄河流域连年种植区偏重发生,长江流域棉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约2000万亩。苗期病害在全国大部棉区中等发生,黄河流域棉区重于长江流域棉区,发生面积2200万亩。铃期病害在全国大部棉区偏轻至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1800万亩。
(二)棉花害虫。棉铃虫二代在黄河流域大部棉区和新疆棉区偏重发生,其中鲁西北部和南疆部分地区有大发生的可能,其他棉区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000万亩;三代在黄河流域东北部、长江中游局部棉区偏重发生,全国其他大部棉区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3500万亩;四代在长江流域棉区偏重发生,其他大部棉区中等或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300万亩。苗期棉蚜在黄河流域和新疆棉区大部偏重发生。伏期棉蚜新疆棉区偏重发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7500万亩次。棉花叶螨在黄河流域北部棉区、长江流域和新疆棉区偏重发生,发生面积6800万亩次。棉盲蝽在黄河流域西部、北部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偏重发生,其他棉区中等发生,发生面积7000万亩次。
六、油菜病虫害
油菜菌核病在长江中下游油菜主产区偏重发生,西南大部中等发生,陕西、青海、宁夏、甘肃等北方油菜产区偏轻发生。发生面积约5000万亩。油菜蚜虫在西南大部和北方油菜区偏重发生,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等程度发生,发生面积3800万亩。
七、蔬菜病虫害
全国蔬菜主要病虫害总体呈中等程度发生。露地蔬菜虫害重于病害,主要发生种类为小菜蛾、菜青虫、菜蚜、甜菜夜蛾、霜霉病、疫病;设施蔬菜病害重于虫害,主要发生种类为霜霉病、灰霉病、疫病、白粉病、枯萎病、根结线虫、粉虱。其中,粉虱、小菜蛾和白粉病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分别为6000万亩次、3500万亩次和3000万亩次;黄瓜霜霉病中等至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600万亩次;菜蚜、菜青虫、甜菜夜蛾、灰霉病、疫病、瓜类枯萎病等中等发生,预计菜蚜发生6000万亩次,菜青虫发生4000万亩次,甜菜夜蛾、灰霉病发生2500万亩次,疫病、瓜类枯萎病发生约1500万亩次;白菜软腐病等其他病虫多为偏轻程度发生,发生面积约1000万亩次。
相关文章
精品范文
1二代粘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