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7 19:30: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有效管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方法B离散格式数值模拟有效
1引言
在对流体流动、传热及传质问题进行数值模拟时,首先要进行区域离散化。视节点在子区域中位置的不同,可把区域离散化方法分为两类:方法A(外节点法)及方法B(内节点法)。方法A是指先确定节点的坐标再计算相应的界面,使节点位于子区域角顶的方法;方法B是指规定界面位置而后确定节点,使节点位于子区域中心的方法。
当网格不均匀时,方法B中节点永远位于控制容积的中心,这样方法B中的节点更能代表控制容积,界面导数的计算精确度也要高。所求解的区域中物性发生阶跃性的变化时,采用方法B时可以较方便地反发生阶跃变化的面作为界面,从而可以避免在同一控制容积内物性发生突变的情形,若采用方法A时实现这一点要困难的多。综述之,一般通风空调工程问题中采用方法B进行区域离散化。本文的出发点也基于此,希望通过常用的方法B离散网格建立有效的、强健的差分格式。
2对流-扩散方程式的离散及基于方法B的有效差分格式
对流换热问题的数学描述包括质量、动量及能量守恒三种方程式,可用统一张量形式可表示为:
(1)
上述方程的四项分别是不稳态项,对流项,扩散项以及源项。据[1],无论守恒方程式的何种离散或差分格式,必须满足四项基本法则,作者提出的守恒型离散格式亦必须满足这四项原则。现给出一个通用的离散方程式:
(2)
用数值方法求解上述方程(尤其是满足动量守恒的N-S方程)的主要困难来自非线性的一阶导数项及压力梯度项的不妥离散方式。到目前,为解决一些相关问题已提出了许多的差分离散方案:指数、混合、幂函数(乘方格式)、QUICK格式、SHYBRID二阶混合等方案。这些方案,在具体应用中,各有优劣。作者在暖通空调工程数值实验中,基于B方法生成的交错网格推导出一种有效差分格式,特阐述如下:
控制方程组(1)中包含有两类变量:矢量与标量。{U,V,W}为矢量,扩散系数、温度、压力、紊流脉动能k、紊流耗散率ε等为标量。这样交错网格的数据存储可表述为:标量数据皆存储在节点位置{P、E、W、N、S等};而矢量数据皆存储在截面位置{e、w、n、s等};图1中阴影区为标量控制容积区,标量分布均匀,由节点P等代表。矢量亦均匀分布于各截面,用e等代表。下面皆以二维稳态情形为例进行分析。
2.1标量场
首先分析标量场,以φ代表通用标量,由(2)其离散方程的一般形式可写为:
(3)
据幂函数方案AI(I代表e,w,n,s等界面)的取法,上式各系数可表述为:
(4)
(4)式中,Peclet数PI=FI/DI,F代表单位截面上对流流量,而D代表单元内物理量的扩散。因为物性参数(标量)亦储存在各个节点上,据前述的四项基本法则,须满足界面上连续性的要求,故可用调和平均来计算界面参数。以为例可由下式求得:
(5)
其他的系数同理可求。
2.2矢量场
二维矢量场(即U、V两个速度矢量的分布),而速度的控制容积与标量的不同,其示意图如图2所示。比较图1与图2可以看出:矢量控制容积只是在标量控制容积的基础上沿特定方向发生错移,这也是交错网格的特点之一。以二维稳态离散U方程为例,由N-S方程对上图的控制容积积分可以导出[3]:
[注1]:图2中加"()"符号的节点一致;
[注1]:图1及图2中的分别等于将要用到的分别等于将要用到的。
同(3)所述,亦采用幂函数格式,上式中的系数可以按(4)表达之,仅需调整I(代表E、W、S、N等节点位置)。从图2可见,Peclet数P=F/D的求解难在界面交点N、S等。界面效点N处流速VN须应用加权平均计算,这样,界面流量FN可表述为:
(6)
扩散系数(7)
式(7)中系数是标量,而处为界面位置,不存储标量,则可通过周围四个节点上值的面积加权求解(若三维情形,应为体积加权),这样较容易满足上述的四项基本法则。所以:
(8)
联立求解,则DN的计算可进一步简化。同理,可以导出DS的表达式:
(9)
(10)
至此,已得到整个U方程系数的求解方法,对于其他矢量方程的系数,同理可求。
2.3新格式与各种差分格式的特性比较及分析
对于一维稳态无源项的对流扩散问题,其守恒方程为:
(11)
假定边界条件为:
通过计算中间点x=0.5处Φ值,比较了理论解、一阶上风格式、中心差分格式及本文新的格式:中心差分格式随着Pe数的增加而产生发散现象;一阶上风格式和本文提出的差分格式则与理论解有较为接近的值。特别当Pe数增大时,本文的差分格式的更接近理论解。
3算例应用、比较及分析
3.1单出入口二维通风房间
室内流体流态为稳态紊流,采用LRN(Low-Reynolds-Number)模型计算。压力、速度通过SIMPLEC算法耦合求解。入口边界参数给定,出口边界变量的法向梯度为零。以入口速度U为基准速度,以入口尺寸L(1m)为基准尺寸。基于B方法的网格生成为X×Y方向网格数为120×100。之后,作者重新布置网格(80×60),取某垂直截面段(X/L=15)并比较了两者的水平速度分布。如图5可见,两者几乎无差别,这可以说明本文格式应用于工程实际时,对非均匀网格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对两套网格系统计算过程的收敛史与差分格式未改进的情形进行比较(图6),发现计算精度有较明显的提高,可能的发散趋势被抑制。
3.2带移动顶盖的方形空腔流
流体流态为稳态层流。以顶盖移动速度U为基准速度,以空腔进深D为基准尺寸。基于B方法的风格生成为X×Y方向网格数为20×20。固体壁面为无滑移条件,因为是层流运动,故动量方程及连续性方程中的流速边界都是如此。
取截面(Y/D=0.5)上的速度矢量与文献[9]比较,由图7及图8可发现两者相差甚微,再次证明本文改进格式的有效性。笔者在计算过程中还比较了一般程度消耗CPU时间一本文所花的时间相差不大,可能是因为物理模型规模较小所致。但是对于规模较大、风格划分不均匀的情形,本文的离散方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3.3外掠后台阶的流动
如图4所示,H为后台阶高度,并作为基准尺寸:入口及出口尺寸如图4所示;未流速度U取为1m/s,并作为基准速度。来流温度T分布均匀,作为基准温度;壁面为均匀热流条件。基于B方法的网格生成为X×Y方向网格数为60×50。
流体流态为稳态二维紊流,服从Bousinesq假设。对此开口流场,出口处采用自由流速边界条件,压力修正方程界为Dirichlet条件。壁面附近采用壁面函数法加以修正。中心轴线上各个变量采用第二类边界条件。
图9是截面(X/H=10)上的流速分布,与文献[4]结果相吻合。另外,作者还与文献[5]比较了不同截面上Nu/NuH数,如图10所示,两者较接近。
4结论及展望
本文提出的差分格式从本质上将讲是对幂函数格式的修正及改进,其中应用了中心差分、调和平均等思想,从而达到提高计算精度、减少发散的目的。但从一些运算结果来看,格式并非十分理想,譬如对向后台阶流动(文中未列出),涉及对流换热、壁面边界等问题,结果与文献[2]提供的数据有一定差距;尽管上述运算较原来的算法迭代次数有所减少,但计算时间并未缩短,并且计算机内存容量要求变有提高,这些问题有待今后改进。
参考文献
1Patankar.S.V.Numericalheattransferandfluidflow.Hemisphere,Newyork,1980.
2Gooray.A.M.TurbulentHeatTransferComputationsforRearward-facingStepsandSuddenpipeExpansions.[J].Heattransfer,1985,1:70~76.
p.Meth.Appl.Mech.Engng3,269(1974)
4Gartling.D.K.Atestproblemforoutflowboundaryconditions-flowoverabackward-facingstep.IntNumerMethFluids,1990,11:953--967
5Gooray.A.Mandwatkins.C.B.TurbulentHeatTransferComputationsforRearward-facingStepsandSuddenpipeExpansions.Heattransfer,1985,1:70~76.
6Chiang,T.P.W.h.Sheu,S.K.Wang.Sidewalleffectsonthestructureoflaminarflowoveraplane-puters&Fluids,2000,29:467~492
7T.JONGENandY.P.MARX.Designofanunconditionallystablepositiveschemeforthek-εandtwo-puters&Fluids,
8G.D.mallinsonandG.DEvahldavis.Three-dimensinalnaturalconvectioninabox:anumericalstudy,J.FluidMech.1977,83:1~31
9Latimer.B.R,parisonofpressure-velocitycouplingsolutionalgorithm.NumerHeatTransfer,1985,8:635~652
10Latimer.B.RodiandG.Scheuerer,TurbulencemodelsforNear-wallandlow-Reynoldsnumberflows:AReview.AIAAJ.23,1308~1319(1985)
篇2
1、水资源形势十分严峻,水危机初步显现
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水资源形势也日益严峻,水危机初步显现,主要表现在:
1.1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匀
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美国的五分之一,俄罗斯的七分之一,是世界上最贫水的13个国家之一,全国三分之二的大中城市面临缺水,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已经到了供水最严峻的时刻。中小城市同样缺水,余姚市的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1300m3,约为全国平均水平2200m3的59%,而且分布极不均匀,姚西北地区,人均仅为550m3,慈溪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更少得可怜,仅为500m3。同时城乡居民的水节约意识淡薄,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匀,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水情。
1.2用水成本越来越高,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大
由于严重缺水,水源地越来越远,远距离取水的城市越来越多,地下水越抽越深,致使用水成本越来越高。同样因为缺水,我国荒漠土地的面积已达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而且每年仍以246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与此同时,全国已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个,面积已经达到15万平方公里,其中华北平原近7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地下水位低于海平面。
1.3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作为自然资源,又是经济资源,更是战略资源,为综合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缺水,已经导致一些地区出现经常性的水荒,一些企业经常停产和半停产,或者化巨资远距离取水,许多城乡居民不但吃不上优质水,甚至连普通水都供应不上。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因城市缺水影响产值达2000亿至3000亿元。接连出现的水资源短缺危机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1.4纵观水的远景,更大的水危机还在后头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的缺水现象只是水资源危机的黄色信号,如果没有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有效措施,考虑到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到2030年,也就是25年后,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将仅有1750立方米,中国将成为严重缺水的国家,人们将不得不面对河水断流、土地龟裂的景象。
1.5水质严重污染,水环境遭到破坏
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了社会财富的增加,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工业与生活废污水,污水排除及处理设施长期滞后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大部分污水未经处理即通过下水道或沟渠直接排入河道、水库,同时流域内农药、化肥施用量的逐年增加,农业退水使水体有机类污染物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河道、水库水质变坏,富营养化程度也逐年加重,有的水库已被迫退出饮用水供水系统,河网就更不用说了,致使部分地区水质性缺水严重。
城乡居民水资源保护意识薄弱,在各类水面乱倒、乱扔垃圾现象比比皆是,大量生活垃圾和工程碴土倾倒河内,有些河道沿河违章建筑林立,河坡坍塌,杂草丛生,河水黑臭,不仅严重破坏了河道生态环境及滨河景观,还使水生物及栖息鸟类失去了生存的环境。
2、运用经济手段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基础条件与可能
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过去着重采用的是各类工程措施和行政措施,它们分别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但由于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工程措施和行政措施显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特别是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节约和污染问题,需要充分运用经济手段,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和导向作用,从而从根本上来解决这些问题。这在过去是难以实现的或难以到位的,而现在已具备经济手段充分发挥作用的条件和可能,有运用经济手段解决这些问题的舞台和土壤。
2.1运用经济手段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体制条件
在计划经济时代,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和福利性的产品,由各级政府直接包办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存在水资源所有权、经营权、使用权的合理分配、依法拥有、有偿转让的问题;对用水需求的满足也是由政府负责无偿或低价供给,不存在利用市场机制来配置水资源的问题。自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以来,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经济生活中已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这为运用经济手段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奠定了良好的体制环境,我们可以运用水权、水市场、价格杠杆、税收调节等经济手段来建立一种全新的机制,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以解决行政措施和工程措施无能为力的问题。
2.2运用经济手段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社会环境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已深入人心,人们的商品意识、价值观念已经基本确立,水是商品,水还是稀有资源,水更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对水的价值的认识日益深化,可以说思想观念上的阻力已经基本消失。同时,一些经济手段的运用必然会在短期内影响部分群众的利益,但由于经济的发展,职工的收入已大幅提高,经济承受能力显著增强,绝大多数人已不会因每月多付几十元钱而备感沉重。良好的社会环境为运用经济手段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
2.3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上的投资已经有取得良好回报的可能
资本的营运讲究投入与产出,要按经济规律办事,不能象过去的水利建设往往只讲投入不求产出,众所周知,无利可图是难以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水资源项目的建设的。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水资源上的投入完全可以有产出,有收益,有的还可大有盈利,获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上市公司原水股份公司,2003年取得每股收益0.228元、净资产收益率7.88%的好业绩,首创股份公司,涉足水资源经营时间不长,但2003年取得了每股收益0.3668元、净资产收益率9.08%的骄人业绩。美国纽约的投资策略专家贝尔斯蒂尔内斯更把水称为“21世纪最好的投资领域”。
3、运用经济手段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途径
破解水资源危机的难题,除了继续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和行政措施,还必须通过经济手段来解决。笔者认为,当前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经济途径主要是:
3.1突破水权障碍,优化水资源配置和管理
产权制度对资源配置具有根本的影响,它是影响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水法》规定“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水资源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水资源所有权似乎很明确,但由于客观上存在着水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使用权的分离,导致了水资源产权的模糊,水资源在这里只是一种共享资源。而且长期以来,我国的水资源被无偿或低价使用,事实上水资源所有权被废除或削弱,不仅刺激了水资源的盲目开发利用,同时缺乏有效的水资源保护措施,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与水环境的恶化。
这种水权制度对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形成障碍,必须予以突破,也就是国家应将水资源所有权具体化、个性化、确定化,将特定的水资源由共享资源变为专有资源,明确界定其所有权的行使者,以及在资源使用中获利、受益、受损的边界和补偿原则,使管理、经营、使用者的责、权、利高度明晰,能够独享自然资源增值收益,同时承担自然资源衰减所造成的损失,从而形成一种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激励和惩罚机制;同时,要规定水权交易的原则,在一定的规则、程序制约和监督下,水资源交易逐步市场化,通过市场价格杠杆的自动调节作用,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3.2重视和恢复水资源的应有价值
水如石油、煤炭一样,也有其自身价值。所谓水资源价值,通俗说就是水资源使用者为了获得水资源使用权而支付给水资源所有者的货币额,而且这一货币额能够满足补偿所有者因水资源资产的付出,以维持水资源持续供给为基础,它体现了水资源所有者与使用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谁都不否认水是生命之源,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也是须臾不可或缺,但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水都被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免费午餐,自然资源无价、资源产品低价的传统水价值观念影响着一代代人,从而使得水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几乎随处可见:很多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家庭中,大量不该流的水哗哗地流走;维护绿化、浇地、冲洗厕所、街头洗车等用的都是自来水;大多数洗浴场所、美容店,不但耗水量大,而且还没有废水回收处理设备,水被一次性使用后白白流走。经济生活中,粗放的增长方式使一些高耗水行业无情地吞噬着日见“瘦弱”的水资源,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论证中几乎没有节水内容。人们对水不珍惜、不爱护,“与其省几块钱,不如用个痛快”成为普遍思维定势。这是忽视水的内在价值的必然结果,必须还其以本来面目,在人们的思想中牢固树立起水资源应有的价值观,确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3.3水管理体制的统一和经营体制的放开
要理顺现行的水管理体制,对水资源经营实行统一管理。重点是改变以往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这种统一属性被人为分割、多头管理、互不相关的管理体制,对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也就是说,要建立由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的包括蓄水、供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水回用的水生产全过程,水量、水质、水环境全方位的城乡统一管理体制,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等等。
要放开水的经营体制,开放水市场,鼓励社会资金投资水资源项目。目前我国的水资源90%以上由国家或政府经营,造成一方面国家投入不足,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跟不上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社会资源不能顺畅流入,形不成市场竞争,水资源经营效率低下。因此要全面放开水的经营,只要服从国家统一规划和要求,就要允许各类社会资金和主体,投资水资源经营项目,并保护其合法收益,从而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3.4建立合理的水价格形成机制,使价格充分反映价值和供求关系
现行的水价极不合理,水价构成中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偏低、工程水价低于供水成本、污水处理收费不到位等造成水资源紧缺与浪费水现象并存,水资源利用效率极低,不利于水资源合理配置。同时商品水价格偏低也是阻碍再生水回用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利于污水处理和利用。应建立合理的水价格形成机制,这种机制其目标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这就是要使水的价格能够反映价值和供求关系,也就是要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使水价发挥对水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宏观调控的经济杠杆作用。
合理的水价其基本构成模式应为:
原水价格等于水权的价格(主要表现为水资源费)、原水供应成本和费用、税金与合理利润之和。
自来水价格等于水权的价格(主要表现为水资源费)、原水价格、自来水加工成本、经营费用、税金与合理利润之和。
当然,在具体执行时,对少数困难对象应予以适当倾斜。合理的水价能够促使人们珍惜、节约水资源,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充分利用水资源,使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污水和废水的产生量减少,保护水环境,同时能鼓励社会资金在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等领域的投入。
3.5让污水处理成为产业,大步走向市场
污水处理是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重要一环,可以说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这恰恰是我国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上最薄弱的一环。我国目前已建成的532座污水处理厂,年设计处理能力为145.6亿吨,而实际处理量为95.9亿吨,仅为设计处理能力的65.9%。其中192座污水处理厂因收集管网不配套等原因难以正常运行,占36.1%。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雨污不分、生活和工业污水不分,使污水处理厂系统的整体效率低下。同时还有相当部分的城乡污水无人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湖泊,造成严重浪费和污染。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污水处理还没有成为产业,90%仍由政府包办,仅有52座污水处理厂实行了市场化运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行污水处理收费标准低,征收不到位。532座污水处理厂中,340座已征收污水处理费,但实际收费额仅为0.26元/吨污水。
从现代科技来看,污水经处理70%以上是可以转化为再生水成为商品的,相当于增加城市供水量的50%以上,因此,污水处理应当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让市场来解决污水处理问题。而要让污水处理成为产业,走向市场,关键是要有一个合理的再生水的价格,以吸引投资,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合理的再生水价格应体现污水经营的价值,既要考虑其作为商品的一般性,又要考虑其特殊性。其价格构成是再生水价格(P)等于一定时期内污水处理费用总和与再生水产品总量之比,加上单位再生水产品的税金和合理利润,基本模型:
P=P1/Q+P2+P3
式中P1——一定时期内污水处理费用总和
Q——一定时期内再生水产品总量
P2——单位再生水产品的税金
P3——单位再生水产品的合理利润
根据这一价格模型计算确定的再生水价格,才能起到经济杠杆的作用,促进污水处理产业的发展。
3.6开征水资源税,抑制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和严重污染
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实可以说已经有目共睹,但与之相悖的却是水资源的巨大浪费和严重污染仍随处可见。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浪费水资源约100亿立方米,水资源的质量继续恶化,水污染仍十分严重。开征水资源税是抑制水资源巨大浪费和严重污染的重要途径。
在以市场经济为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里,经济手段是确保自然资源最优利用的最理想手段,其中最主要的手段之一是征税。世界各国的实践也证明,开征水资源税,是抑制水资源巨大浪费和严重污染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征水资源税,参与水资源价值的分配,可以提高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效率,调节级差收益,增强人们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优化水资源的配置。同时按照“取之于水、用之于水”的原则,可以筹集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资金,增加这方面的投入,更好的节约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水资源税的设置要合理,笔者认为水资源税的纳税人应界定为: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直接从地下或者江河、湖泊以及其他水源地取用水的单位和个人。课税对象应界定为开采或取用的各种天然水,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水库水、湖泊水、河流水等。需要说明的是水资源课税对象为有资源属性的自然水,而不是经加工后的商品水,如纯净水就不应列为征税对象。当然,对一些特定行业和对象应给予减征或免征水资源税。如农业、林业、渔业、牧业是我国的弱势产业,需要政策扶持;城市绿化、污水治理等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是公益性事业,需要减征或免征水资源税。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基本要素,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手段是确保自然资源最优利用的最理想手段,我们应通过各种经济途径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而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恕诚.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水资源管理新路子.中国水利,2002.1.P9
[2]钱易.水资源管理需要新思路新策略.水利水电技术,2003(1)
[3]刘昌明陈志恺.中国水资源现状评价和供需发展趋势分析.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4]汪恕诚.资源水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5]王殿如王金山.河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市场化的系统性构想.经济论坛,2001
[6]焦居仁.生态修复的探索与与实践.中国水利水土保持,2003(1)
[7]赵洪亮.我国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堪忧.中国水利报,2004年8月3日
篇3
在“多面体与旋转体的体积”这一章中,主要内容是柱、锥、台、球四种体积公式的推导,关键是对立体图形分析与理解。为了帮助学生在观察图形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我们运用我校的计算机设备,与专职电脑编程人员密切合作,设计编制了图形软件来辅助教学。我们先根据讲解的需要设计出基本图形,再配合编程人员利用计算机先进的绘图系统进行绘制。在绘制过程中,我们利用画面的连续移动构成动画来体现切割、旋转、移动等动态动作。在讲解祖原理时,其主要内容为:两个等高的几何体,若被平行于底的平面截得的两个截面面积相等,则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为了体现其中的关键点:两个几何体任意位置的平行截面相等,我们绘制了多幅不同位置截面的图形,并将截面涂上鲜明的色彩,按顺序编排好,连续播放时即形成了截面上下移动的动画效果,使学生形象地认识到不同位置的平行截面处处相等。又如在讲解锥体的体积公式推导时,由于要将三棱柱分割成三个三棱锥,图形变化较大,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我们将切割过程从头至尾展现给学生,在讲解时又将所要比较的两个三棱锥逐步恢复到切割前的状态,再分开。随着分开一复原一再分开的移动过程,学生们清楚自然地得出了所要推证的结论,同时也使得教师的讲解轻松而且顺理成章。有了锥的体积公式,我们又进一步依据大锥被平行于底的平面截去一小锥得到台体的思路,利用已推导出的锥体体积公式去推导台体的体积公式。我们利用动画效果使一平面进行移动呈现出动割大锥的过程,即让平面从大锥锥体某处以平行于底的方式插入,从另一侧抽出,留下切割的痕迹,进而将截得的小锥移到其它位置,将剩下的台体展现给学生。这一过程的加入,在学生的头脑中非常深刻地留下了台体与锥体的联系,可以说是过目不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充分利用计算机绘图多功能的优越性,从多方位、多角度、多侧面描绘立体图形,解决平面立体图形与真实立体图形在视觉上的差异
我们在平面上绘制立体图形就要考虑到视觉差异的问题。比如,在纸上画一个立方体,它的某些面就必须呈平行四边形,才给人一种“体”的感觉,而实际上立方体的各个面均为正方形。为了不使学生把直观感觉当作概念,我们设计了一些旋转变形动作。在讲球的体积公式时,应用祖原理,找到了一个与半球体积相等的几何体,即与半球等高的圆柱中间挖去一个圆锥,证明的关键是推导出二者在等高处的平行截面面积相等。从图上看,这两个截面分别为椭圆和椭圆环,而实际形状应为圆和圆环。为了更形象地说明问题,我们将这两个截面设计为从原位置水平移动出来,再水平旋转90度使其成为竖直放置,这样两个截面就恢复了实际形状。同时我们又让环形截面中的小圆逐渐缩小至一点,使圆环变成与另一截面大小一样的圆,通过二者色彩的互换闪烁,使学生形象直观地感觉到是两个面积相等的截面,然后通过理论证明它们的面积相等。这样,从直观到理论两方面的配合,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使得这个难点顺利解决。
篇4
1.1中小企业投资能力较弱,投资观念落后。当前,中小企业的投资能力较弱是企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企业的发展没有足够的投资能力,并且投资观念落后,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力。有的企业为了减少投资成本,在企业内部采用“一人多岗”的制度,虽然“一人多岗”降低了企业内的重复作业的机会,但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财务管理部门的审核监督职能。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其自身的营业额和利润额数字都不是很大,所以,在管理中一旦出现了问题,就很有可能导致整个企业经济的发展运行瘫痪,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1.2财务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管理观念陈旧。企业中的财务管理是对该企业在一个阶段内实际的经济流通情况进行整理总结,以确保企业内部有充沛的经济来源,所以,企业财务管理团队必须要拥有强大的工作基础,保证企业正常的经济运行。但是,当前的很多中小企业中财务管理的基础还是比较薄弱,同时,管理的观念也比较陈旧,这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消极的负面的影响,不利于企业经济平稳发展。
1.3企业筹资困难,成本偏高。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型的企业改革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大型企业,其操作更加的便利,对社会的影响比较小。但是,由于中小业规模比较小,工作人员也比较少,导致中小企业筹资比较困难。另外,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也偏高,所得到的经济效益仅能满足运营成本的需要,这些不利于企业经济的发展。
1.4中小企业分配不均,导致人才流失。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现象很常见,由于企业资金不足,企业内采用“一人多岗”制度,是一个员工身担多种职权,企业内职权分配不均匀,导致企业人才大量的流失,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短缺,为企业发展设置了障碍。
1.5中小企业财务控制力不强,影响资金运营。中小企业的财务控制对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但纵观我国的中小企业,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力普遍比较弱,严重影响企业的资金运营,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有效对策
2.1加强会计基础工作,重建中小企业信用。一方面,众所周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主要是针对企业中的会计负责,所以,企业要加强内部会计培训的工作,不断提高内部会计处理基础工作的能力,确保会计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将企业的发展放在首位,以企业的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为企业做贡献。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也需要靠企业的信用。诚信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要比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更为重要,为此,企业要重建企业的信用,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诚信基础。
2.2开辟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企业的发展不单单依靠企业投资者个人的投资力量来支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企业还要不断地去开辟融资的渠道,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与此同时,还要降低融资的成本,减少企业的资金开销,使企业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2.3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很多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观念不够科学,思想比较守旧,投资方面也只限于企业内部进行保守的投资,并且投资机制不够科学,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经济发展。为此,企业要打破传统的投资理念,建立比较科学的投资机制,不断地为企业投资开辟道路。
2.4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液”,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利于不败之地,首先要从资金管理着手,强化企业资金管理,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控制,确保企业在经营运行当中有充沛的资金资源作支撑,为企业的发展开辟道路。
2.5加强人力资源投入,建立一支有竞争力的团队。为了防止企业出现人员资源短缺的现象,企业要加大人力资源的投资,并对企业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员工自身的素质以及与企业发展相关的专业知识,建立一支具有强大势力的团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具有高素质人才资源。
3总结
篇5
1.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和制度不完善。
高校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归属国家,使用权和管理权分散归属于学校的不同部门,国资处、财务处、后勤处,图书馆和各教学院系等都具有相应的管理和使用权。从调查结果来看,河南省大部分高校,管理机构的设立都比较规范,符合内部控制的需要。但由于缺乏权威的领导管理部门,容易导致多头管理、管理机构和部门重叠的现象,致使国有资产管理组织部门之间协调困难。在管理制度方面,现有的制度主要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高等学校财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准则》等,采用收付实现制核算各种经济业务,制度观念略显滞后。管理制度中存在“重购置轻管理”“、重钱轻物”的现象,对资产信息管理不重视,信息化程度不高。调查中发现,大部分高校的国资处、财务处和各教学院系之间缺乏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同高校之间的制度更是千差万别,制度不完善的现象较为普遍。
2.国有资产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率低。
河南省部分高校的国有资产配置并不是严格依照按需分配的原则,导致购置的资产无法被充分利用。一方面,由于高校校内各部门的资产管理具有相对封闭性,资产的购置又缺乏严格的购置标准和预算规制,造成资产重复购置;另一方面,在使用过程中,部门之间特别是高校之间的资产缺乏统一协调机制,资源难以共享。这反过来又使得各部门愈发强调对资产的绝对占有和存储。
3.国有资产核算和评估不足,账实不符。
从河南省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整体来看,未能实现与财务管理的紧密结合,缺乏日常性的核算和检查,导致账实不符的现象出现。例如,部分高校的相关部门利用本部门有偿服务取得的资产,未办理入账验收手续,使这些资产排除在学校国有资产账目之外;类似的还有高校接受捐赠的资产,入账不及时也造成一定的帐外资产;有的资产已经被使用部门报废了,但并未及时履行财务报废手续,造成账实不符。
4.无形资产管理环节薄弱。
河南省高校普遍对无形资产的管理不够重视,存在管理盲点。实际上,高校是无形资产的富集之地,河南省高校的科研成果也相当丰富,但高校的无形资产管理缺乏科学严格的规章制度,造成无形资产的总体价值不清,管理混乱。例如,部分高校教师将科研成果据为己有,而且缺乏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擅自将科研成果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高校在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中,没有进行准确的评估,或未能严格履行财务程序,转让收入未及时入账,造成无形资产的流失。
二、河南省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管理意识淡薄。
长期以来,高校对国有资产的地位、作用和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国有资产权益保护的主动意识。从表面上来看,这是由于高校的资产管理仍然沿袭着传统的管理理念,“重人轻物,重购置轻管理”,在思想上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加强学校资产管理,发挥资产的最佳效益,不仅是保障教学和科研的基本要求,也是谋求高校长远发展的题中之义。但从本质上来看,高校的双层委托设置导致国有资产主体缺位,对二级者高校管理者的监督不力才是高校管理者管理意识单薄最根本的原因。
2.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从体制上看,河南省许多高校尚未建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就由各教学院系、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等进行监督和管理,缺乏一个权威的机构进行统一协调和整合;有的高校虽然建立了专职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但该部门和资产使用单位没有很好地对接,无法实行有效的控制、检查和监督的职能。由于高校管理体制不健全,使得学校的资产管理各个环节衔接不紧密,从购置、使用、维护到报废的各环节相互脱节,有的环节出现无人管理,而有的又出现交叉管理的状态。国有资产多头管理的模式,削弱了资产管理的权威性。
3.监督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
高校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对闲置浪费、随意挪用、资产流失等现象的处置不够严格。由于没有建立系统的规章制度和约束机制,资产管理没有建立单位或个人责任制,造成管理责任无法追究,资产的效益和价值难以提升。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不科学,奖惩机制不合理等现象比较普遍,容易造成国有资产闲置和流失。
4.风险控制管理体系不到位。
河南省高校对国有资产浪费和流失等风险控制管理不到位。尽管高校建立了资产评估、监督核查、财务和审计等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但并未从风险控制方法、风险控制内容和风险控制指标等方面建立完整的风险控制管理体系。高校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仅仅停留在实物对账层面,现行会计账面不计提折旧,导致资产存在隐性风险;由于缺乏资产定期清查制度,导致国有资产提前进入待报废状态;国有资产对外投资的过程中,产权模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的制约,带来很大的资产流失的风险。另外,对国有资产监管者和使用者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也缺乏有效的控制防范措施。
三、强化河南省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1.增强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树立现代资产管理理念。
作为内陆欠发达省份,河南省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意识和理念相对滞后。强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首先是要增强国有资产的管理意识,广大师生和员工要明确各自的权责意识,严格遵守国有资产管理政策法规和制度,树立产权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和动态观念;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等现代资产管理理念,把风险意识根植于每位教职员工的脑海中,使他们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风险、预测风险、评估风险和应对风险,使风险降至最低。具体而言,高校各级领导和职工要形成重视国有资产管理的共识,遵循把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和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价值管理、绩效管理相结合的管理原则,将国有资产管理作为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形成国有资产管理的校园文化。在资产购置、使用等管理过程中,注重遵循市场竞争的规律,树立投入产出的效益理念;在校办产业经营和科研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促进国有资产管理效益的提升。
2.创新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完善资产管理体制与制度建设。
我国高校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财政部综合管理,教育部监督管理,高校具体管理”的管理体制。河南省高校应根据国家政策,建立“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各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比如进行管理体制改革,促使国有资产管理由原来的行政管理向产权管理转变,资产管理机构以产权管理为中心行使资产的监督权、投资权和处置权等;促进国有资产管理由“归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设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协调和监督。与此同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建设。具体来说,高校应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资产配置制度、资产使用制度、资产处置制度、资产评估与资产清查制度、资产信息管理与报告制度、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制度、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等。制度建设始终是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点。
3.升级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资产管理现代化水平。
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完善国有资产数据库建设,实现资产的网络化和电子化,是实现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必经之路。信息系统的建设有利于及时掌握资产的数量,价值、分布和经营状况,为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和清查提供决策依据。首先,由学校资产管理部门统一规划,在教育部对高校资产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统一的国有资产信息管理数据库,并使其能够包括学校资产的全部内容。其次,基于校园网的硬件和技术基础,建立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或购买适用于校园网的资产管理软件,并使学校各部门领导和员工可以根据权限了解到自己的相关资产信息。再次,将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对接和信息共享,如财务部门、预算部门、审计部门等,实现资产从购置到报废的全过程的动态信息管理。不断升级与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及各项功能,提高资产管理效率。
4.加强无形资产管理,建立无形资产评估核算体系。
针对河南省高校无形资产管理薄弱的现状,应当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建立科学的资产评估和核算体系,防止无形资产流失,提高资产管理效率。第一,提高无形资产的管理意识,认识到无形资产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并在国资管理部门中设置专职的无形资产管理机构。第二,建立并完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如产权制度、财务制度、对外合作转化制度、开发利用制度、资产收益分配制度等。第三,建立无形资产评估核算体系,将高校无形资产要素纳入财务核算范围,确保高校会计信息真实完整,重视无形资产投资转让时的评估工作,保障学校无形资产的权益。
5.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评价,建立风险控制管理体系。
篇6
一、农村学校基础落后,管理需优化
农村学校先天不足、后天不强,要实现比城市学校还要更好更快的发展,除了国家在人力、财力、物力上的倾斜支持之外,更主要的是要靠管理出质量、出效益,靠管理走捷径、求突破。
农村学校生源整体上不及城市学校,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和社会促进条件;农村学校的教师整体上也不及城市学校,没有较高的学历,没有优厚的条件,但是农村学生肯学习能吃苦,农村教师更朴实好激励,所以农村学校只要优化管理,把这种后天优势发挥出来,形成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校园文化,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育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一定能用后天的努力弥补先天的不足。
农村学校的校舍、场地、教学设施、办公条件等硬件设施与城市学校相比有不小的差距。但硬件并不是决定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根本条件,尤其对于基础教育而言,决定胜负的主要还是软件,是学生的学习精神、教师的敬业精神、学校的管理和办学水平。寒门出贵子,穷校也可以出状元、出名师,所以我们要优化学校管理,创造良好的氛围,使学校风正业精秩序井然,师生员工齐心协力谋求发展。
这几年,国家和社会对农村学校的发展倾注了大量财力,显著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随着中央支农精神的贯彻落实,农村学校还会迎来更多的资助与支持。国家的初衷是要给农村学校打“强心针、催长剂”,希望农村学校补足元气抓紧发展。条件好了、钞票多了,更要优化管理,将优厚的物力支持与优质的学校管理结合起来,实现学校的强势崛起。
二、农村学校教师不稳定,必须解决
农村的发展靠教育,教育的发展靠学校,学校的发展靠教师。一个学校的水平,决定于这个学校教师的水平。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水平才会提高,才可能培育出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然而,当前我们农村的教师状况却令人担忧。农村教师队伍很不稳定,教师流失严重,给农村基础教育的正常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流动本属正常,但存在于农村教育中的只有上流没有下流、高素质教师上流一般者不流的现象则属畸形。农村学校中业务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优秀教师,或被县城学校的领导相中,或是通过一定的人情关系,调入县城。拿我在的学校为例,每个学年结束时,都会有教师调入县城,这些走掉的教师,大多是经过了几年实践锻炼的具有较强教学能力的高素质教师,他们年龄都在35岁以下,又以紧缺的科目如语文、英语、数学教师为主体。他们的流失,无论从业务上还是从学校的社会影响上,都是对我们的打击。对这些要流失的教师,我们想留都留不下,留不住。原因如下:1、县城学校优厚的待遇是我们不敢留。2、追求生活上的方便和家庭的结合我们无法留。3、政策导向的偏差使我们留不住,农村教师的流失,造成教学质量下降。教师不足导致学校并班,因而各校大班频频。班组学生人数过多,势必给教师的教学和管理带来困难,一方面加重教师的工作量,同时又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而教学质量出现滑波,双差生不断出现,辍学人数有增无减,给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达标划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同时,因为流失教师大部分是年富力强学历较高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而留下来的教师一般年龄较高的本地教师,一方面教师兼种田,学校家庭两头顾。另一方面知识陈旧,思想僵化,信息不畅,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农村教师的稳定问题必须解决。
三、“留守生”问题需社会动员综合解决
随着农村流动人员的逐年增多,留守儿童的在校生中的比例也在年年增加,留守学生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束缚了学校的健康发展,因此,留守生问题亟待解决。“留守生”大体存在如下问题:
3.1生活中缺乏亲情,心理健康令人担心。
随着大批农民工外出务工,外出务工者在城市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尝尽了没有文化的苦头,于是他们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一心想让子女将来在城市体面的生活。然而背着父母希望的孩子比背着孩子的父母更辛苦更沉重。这种过高的期望使留守学生产生了沉重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成绩上小小的下滑,在他们内心也会掀起惊涛骇浪,产生很强的愧疚感和负罪感。加之由于经济原因,民工回家次数很少,一次次许诺回家,一次次让学生伤心,一次次扼杀亲情。有的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重视不够,也不懂得亲情抚爱,由于教育能力和通讯资费原因,在与学生通话中,无非是问一下考试情况,叮嘱学生几句,许诺带些什么物资,很少听听学生心理期盼。长期分离和缺乏联系使孩子身心成长无法得到父母引导和关心,与家长沟通障碍加深。
3.2学习中缺乏家教,学科成绩令人担忧。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外出了,孩子也就失去了最好的老师。没有父母督促,精力投入少,学习态度差,学习时间难以保证,全靠教师分给百分之几的责任心,少数学生厌学、迟到、逃学特别令人头疼,也有多子女家庭,父母外出,年龄大的留守儿童还得照管弟弟妹妹。
3.3寄人篱下从属别人,身体成长令人忧患。
疼爱子女莫于父母。寄居的“留守学生”,其生活习性,饮食冷热、营养调配、味口矫正、膳食多少等都得从属于别人,天气冷暖变化带来衣物增减,昼夜长短变化带来作息把握,年龄增长带来青春发育变化等等,很难有父母一样体贴入微,还会慢慢积攒一些疾病,甚至产生终身遗憾。同时,作为祖辈或叔辈,大多要监护多个“留守学生”,就更是“众口难调”了,不能满足每个儿童的生长需要了。
3.4监护中缺乏责任,其效果令人恐惧。
父母双双外出的留守学生有近一半由祖辈监护。由于精力、体力、知识能力等原因,监护人大多局限于吃饱穿暖之类浅层关怀,满足于“孩子喜欢”、“不出意外”;也有的监护人出于情面接受留守学生家长委托,抱着“别人的孩子深不得浅不得”的思想,迁就放纵;孩子带着“看别人眼色”和贪玩心理,采取回避躲让,难以沟通,甚至对监护人态度冷漠。监护职责浅层化,不能提供亲情交流环境,和家教的温暖氛围,孩子的许多方面都不能得到满足,出现身体、心理、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品质等方方面面的“发育不良”,甚至“畸型”。:
3.5学校安全责任突显,管理不堪重负。
篇7
关键词:水资源重要性管理模式合理利用
向阳河灌区地处吕梁山东麓,是省注册万亩自流灌区之一。灌区水源为位于汾阳市西北峪道河镇向阳匣口的桃花泉。泉水最大流量0.13m3/s,多年平均流量0.07m3/s。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15万亩。灌溉范围包括两个乡镇十三个自然村,同时承担下游十五个村庄一万余人的饮用水。灌区自成立运行以来,为汾阳一方经济特别是是农业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近年来,由于爱利益驱使,许多当地村民置生环境和水量锐减于不顾,抱着靠山吃山的想法,在泉源保护范围内大肆开采白云石,灌区方圆几公里,不时可听到炸药爆破的响声。据不完全统计,仅向阳村现有石场八座,其中具备开采资格的仅一家,属地质矿产局发证。就因为私人在泉源放炮采石一事,灌区曾多次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然收效甚微,但从日渐锐减的水量来看,个中因素却不容忽视。
事实上,随着人口增加与工农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社会对水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另一方面水环境不断恶化,水资源紧缺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由于水的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工农业竞相开发地下水,地下水严重超采,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从而出现大面积降落漏斗和地面沉降,建筑物破坏现象,有的已造成资源难以再恢复。水资源是有限的,也是其它资源无法代替的,如果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进行科学管理,合理开发,其后果难以估量。
1加强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
人们常说,春雨贵如油,这固然是从农业生产角度来看的,但足见我国人民早已对水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对如今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来说,真是春雨胜如金,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水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与其它商品相比,水资源有其独特性。
1.1不可替代性
水是生命之源,维持着地球生物的生存,不可用别的资源代替,生态系统离开水,其连续不断的循环就将终止。
1.2多功能性
水的用途最为广泛,除了供人类日常生活外,更多的是用于工农业生产,如炼钢,造纸,发电,航运,农灌,养殖等,水资源的这种多功能性,别的资源无法相比。
1.3有限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量、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水不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它的可开发与可利用程度是有限的。
2改革水资源管理模式
水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一种自然循环体系,既有独立性,又有依赖性。其独立性,是指它不需要人为的施加外部因素,如大气、环流、风、阳光、生物、土壤等,水资源是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管水、治水不能单一化,不能只治标不治本,
要标本兼治,将其溶入整个人类生态系统中综合考虑,综合治理。
目前,在水资、源的管理方面,虽然明确水利部门是水资源的主管部门,但建设部门、地矿部门、环保部门都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管水,造成水权分散,各自为政,从而缺乏对水资源浪费,污染及布局不合理现象的有效管理,从管好水、用好水和发挥水的最大效益出发,迫切需要一龙治水管水。把地表水、地下水的管理统一到整个社会资源体系中,统一到维持生态平衡中,统一到环境保护中,把供水、灌溉、抗旱、水土保持、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将乡村用水、城市用水、工业用水全面规
划,合理调配,平衡供需,使水资源再生成为可能。
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要逐步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如运用计算机管理城市用水和农田灌溉,使水资源得到总体最佳利用。以色列是一个地处旱区域、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总量仅17亿,但由于重视科技,因而成为世界水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
总值比北京市高4倍。我国在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方面应学习以色列的经验。
3实现以节水为核心的水资源合理利用。节水是控制一个地区需水量盲目增长的有效
途径,也是区域水资源调配的基础,我国当前节水有巨大潜力可挖。
3.1农业节水在农业生产上应积极提高灌溉效率,防止浪费,建立高效节水农业。我
国现在主要采用渠灌、喷灌,灌溉用水浪费严重,利用系数为0。3—0。4,每立方米水生产粮食0。8,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为了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减少无效损失,要改进灌溉方式和设施,如采用低压管道灌溉不仅比渠灌节约1/3的水量,还能增产。
篇8
1.1政府
如果准确定义政府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角色定位,他应该是属于利益相关者,但政府行为对旅游行业影响较大,政府的引导往往对企业和学校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各级政府尚未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负责设计、监督、考核和推行校企合作,造成很多项目难以获得企业主管单位、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的充分协调,校企合作主要靠“关系和信誉”建立与维系,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难以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本次调查研究中针对学校调查问卷中关于校方认为影响校企合作的原因,61.54%的学校认为是政府原因,而且是在几个选项中比例最高的,而在对企业调查问卷中也反映出33.96%的企业认为政府缺乏校企合作引导政策是阻碍校企合作的原因所在。由此可见,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对于政府能够出台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鼓励政策是非常认可的。
1.2学校
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中应得到以下利益:(1)通过企业合作,获得学生学习与就业的机会,借助企业的条件培养社会合用之才;(2)充分利用企业获取企业用人标准与不滞后的人才技能标准;(3)从企业中请专家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培养计划的设定、培养方案的设置和实施等。然而目前职业教育在此环节上却存在诸多问题,人才培养模式的参与度中最多停留在专家指导委员、校企联谊会等表面形式上,学生在企业中往往是服务员中最底层的角色,校企合作则流于形式,从根本上偏离了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本质目标。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关于学校从校企合作中得到反馈的调查情况如下:①实习纪律表现84.62%;②技能水平84.62%;③专业知识30.77%;④教学改革建议30.77%;⑤教学管理建议15.38%;⑥其他15.38%。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实习纪律的表现成为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学校所获取的只是学生层面上的一些东西,比如纪律、专业技能两项,在教学的深层次合作上还比较有差距。
1.3企业
站在旅游相关企业的角度,校企合作的利益主要体现在:(1)通过学校可以得到拥有基本操作技能的专业人才,节省自身培训的费用和实践。(2)校企合作为企业节约人力资源成本方面提供了较好的条件。(3)通过对教育的支持,起到宣传效应,树立企业形象。(4)在旅游旺季可以为旅游企业解决燃眉之急。但在现实当中,旅游相关企业往往和学校的合作是过河拆桥,需要的时候积极寻求帮助,在不需要的时候态度冷漠,主观上主要是旅游企业缺乏法律的约束,急功近利,把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而在校企合作中却不愿意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本次调查研究中企业参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最希望得到学校哪些服务或支持选项调查结果如下:①是企业人才储备的重要途径64.15%;②提升生产效益35.85%;③为企业的员工开展文化素质提升培训43.4%;④为企业提供生产管理的技术支持28.3%;⑤宣传企业品牌41.51%;⑥协助企业完成应急性任务或缓解企业在生产旺季的用工需要26.42%;⑦资源共享26.42%,其他1.89%。而在企业能够为学校提供哪些方面的帮助选择结果为:①为学校派出技术人员,参与课堂教学39.62%;②为学校提供学生实习场所和设备32.08%;③帮助学校完善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建设37.74%;④为学校开展专业师资培训26.42%;⑤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56.6%;⑥学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训45.28%;⑦学生到企业进行社会实践39.62%;⑧学生到企业就业26.42%。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最在乎的是从学校中获取人才人力,这一点在学生问卷中71.87%的学生认为自己充当了廉价劳动力;其次是自身员工素质的提升。
1.4学生
在校企合作中拥有双重身份的学生,在校企合作中的核心利益应该是:(1)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有一个很好的检验机会,通过校企合作发现自身的不足,与社会接轨积极弥补自身社交能力方面的完善;(2)通过在企业的操练,完成毕业后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3)获取相关的经济报酬;(4)通过在企业里的实习与实训,积累必要的经验与技能,提升就业竞争力。在当代中国国情下,独生子女较多,旅游专业的起点往往较低,当学生进入旅游企业的起点为服务员状态时,学生面临的社会歧视较多,家长的支持少,甚至反对,造成学生在实践中往往意识形态较差,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足,拜金主义严重,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校企合作的实际意义。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我们对351位学生进行跟踪调查,有效回收330份,其中对于学生认为自己在旅游企业中最看重的是工作内容和薪资,比例分别为48.94%和26.76%,在希望通过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校企合作获得选项中,经济来源58.45%,增加个人阅历,提高能力83.8%,在校企合作中学习更多知识、经验85.92%,其他15.85%,不清楚2.82%。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在校企合作中最希望获取的不是我们经常认为的工资待遇,而是自身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经验的丰富。
2基于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相关利益者调查的建议
经济学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术语称为纳什均衡,以约翰•纳什命名。纳什认为,一个非合作博弈是在两人缺乏合作的博弈中进行的,即假使其中一人不变换其策略,则另一个人也不能以单方面变换自己的策略来增加其效用,也即每个博弈者在使自己受到最小威胁的前提下来达到自己期望的最大收益值,我们通过以上主要相关利益者的分析发现他们自身最需要的是什么,最欠缺的是什么,最不想付出的是什么,只有明白了这些我们才有可能找出真正行之有效的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来打破纳什均衡,实现合作,达到校企合作中利益相关者的共赢。
3结语
篇9
那么,对新闻报道策划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新闻报道策划遵循的原则
新闻传播中的“策划”本质上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它既不能脱离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而凭空产生,也不能摒弃报道主体的主观意识而运行。所以,对新闻报道的策划应遵循这样几条原则:
客观性原则。无论编辑如何策划,新闻报道都要实事求是、取信于受众。因为报道策划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增强报道的责任感、使命感,是向受众提供新闻精品,使新闻报道更好地入耳入脑。“新闻报道的选题策划要以客观存在为依据,即使是策划社会活动与策划报道相结合,也要以客观存在的社会需要或社会问题为依据来操作,而非歪曲事实、强解民意。新闻报道方案设计也要以报道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客观存在为基准。”
创新性原则。“策划”的价值在于通过精心谋划和周密组织使报道取得不同凡响的传播效果,因此从报道选题到报道方案设计都要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在策划过程中,突破传统思维方式的创意、集思广益的智力碰撞、源源不断的创造灵感构成了策划的精彩内核,孕育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报道。如果失去了创新,策划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变通性原则。任何策划都是对未来行动的谋算和规划,新闻传播中的策划亦然。策划者总是在报道客体发展变化的某一点上谋划报道,但客体的这种发展变化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随时都可能会出现策划者未曾预计到的新情况新变动。因此,要把握传播的主动权,策划者就要善于审时度势,随时变通。策划报道时应尽可能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使方案具有灵活性、应变性。在报道实施过程中,要紧密注视各方面情况变化,随时对报道做出修正和调整。
实效性原则。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使新闻报道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为新闻传媒争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当然,社会效益是直接的,经济效益是间接的,并且是由良好的传播效果转化而来的。策划追求实效,客观上要求编辑把策划作为手段,而非目的。而且,除非有意宣传媒介发起的社会公益性活动,策划手段越隐蔽,获得的传播效果往往越好。因为策划的成功的报道是那些能够让事实本身说话、让受众自由思考,最终达到传播者所期望效果的报道,而不是那些由策划者跳出来表现自己或者强加于人的报道。因此,报道策划要注重报道实效,而不是注重策划技巧的炫耀。
可行性原则。策划的成果最终要在新闻实践中得到检验,因此设计方案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准确无误地指导新闻采编活动,而不流于纸上谈兵。在策划过程中,要注意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论证,使每一步骤的设计都切合实际,能够扬长避短,具有可行性。
新闻报道策划管理的实务环节
选题策划的要求及实施计划。新闻报道的策划工作千头万绪,选题策划是龙头,作为整个策划工程的起点,作用至关重要,抓住这个龙头,以选题策划带动其他策划活动,良好的计划等于成功的一半,纲举就目张了。
一般来说,新闻策划的选题有以下几个思路和注意事项:首先,新闻选题要围绕热点。看看我们的周围,热点很多,但报道热点却一定要审时度势,冷静观察,准确抓住时代的脉搏。热点报道“点”的选择要把握好两个原则:其一是新闻事业的历史使命,其二是正确的舆论导向。其次,新闻选题要体现创新性原则,力求创新。不一定所有的新闻报道选题都是热点,有的新闻报道能从一件已经快被人们忘却的事件中挖出新意。只有通过精心的策划,以独特的视角报道出来的新闻,才能出奇制胜。再次,对新闻选题要有所取舍,权衡要与不要。要切合实际,不要好高骛远;要目的明确,不要杂乱无章;要推出精品,不要小打小闹;要详细具体,不要虚作空泛;要合情合理,不要脱离本质;要高瞻远瞩,不要目光短浅;要不断创新,不要固步自封;要贴近经营,不要新闻本位;要找点准确,不要含糊不清等。
新闻报道组织结构设计与执行
新闻报道选题策划确定后,接下来就是在一定的组织结构下对选题策划组织结构的贯彻落实了。策划的组织执行实质上就是把新闻报道策划这种精神抽象化的东西变成物质具体化的东西。报道的组织结构设计是根据报道所要实现的目标来操作的,报道追求不断创新是报道的组织结构不断变化的动力。有两点需要注意:首先,新闻报道的组织设计要有利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题策划报道有明确的目标和行动方案,是依据报道者对新闻事件和活动的理解与参与,形成一定的报道思路,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于客观事实的一种社会实践。其次,明确相关执行人员的分工。每期的主题策划提出来以后,所有的方案必须详尽,必须有自己的说服力和执行进度计划。在主题策划这些版面上,相关的版面要安排专于此项的记者负责采访写作,按策划提出的问题、策划的要求去把稿件做深、做透,最好在稿件上有更多的新东西为好。而在策划的营销版面上,同样要安排专刊部分主持人、记者参与采访、广告促销等相关工作,相关版面的编辑工作,也要具体到人。这样在采、编、经营的任务量上和人力的分工上,都进行了有效的搭配,做好主题策划的文章不再是难事。在执行上也不至于造成推三阻四的情况出现,能有效保证新闻策划执行的效率和质量。
新闻报道策划工作的科学领导与有效控制
新闻报道策划工作中领导的管理必须企业化。要从直接的“人管人”过渡到更加注重“制度管人,规章管事”,这样保证了管理的科学和严密,也就为新闻报道策划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针对新闻报道的特性,对于新闻报道的管理,领导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另外,新闻媒体单位还要注重建立优胜劣汰、竞聘上岗机制。对一些重大选题或创新创优的选题,新闻报道策划的领导要善于调兵遣将,根据记者的特长来安排任务。总之,新闻报道的领导艺术要遵循因人、因事、因时而异的管理原则。领导对新闻报道策划所应该遵循的原则应该有充分的把握,并且对防止新闻报道策划异化成新闻炒作甚至是假新闻负有重要的责任,当然,也是避免新闻炒作从而杜绝假新闻的重要环节。
新闻报道策划是为了更好的控制,新闻报道最终是要体现新闻价值的,并且获得社会效益。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知道,新闻报道策划也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并不能自动地将新闻价值转化成社会效益,甚至稍有不慎会演变成新闻炒作而出现假新闻,因此,在新闻报道策划的有效管理的过程中,对新闻报道策划进行有效的控制是确保新闻报道策划获得预期社会效益的重要手段。对新闻报道策划的有效控制进行三个层次的说明:第一,政府对新闻报道的控制。目前对媒介新闻报道的控制基本是两种方式:一是政府通过明确的法律规章制度对媒体进行控制,二是政府根据党政方针政策或纪律对媒体进行控制。“新闻”不仅是“受控者”,而且在社会这个特大系统中不可避免地要充当“控制者”的角色。它是媒介,是中介。在这个层次上,一般的新闻报道策划是不会触及的,并且重要的新闻报道策划也是由政府直接控制和支持的。第二,社会舆论的反馈控制。控制论中负反馈理论(即目的论)可以帮助加深对中央提出的“以正面报道为主”、“弘扬主旋律”、“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等方针的理解。总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在向着这个总目标、沿着这条总路线行进中,必然有来自外部的和来自内部的各种干扰,对干扰有两种不同的反馈:一种是正反馈。正反馈总是利用或放大这些干扰,使系统离开原状态或原结构,直到最后发生质变。另一种则是负反馈。负反馈是抗干扰的,它不断检出偏差,纠正偏差。我们新闻传播系统执行中央提出的“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等方针,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正是一种不断选择适当地输出用来不断地校正误差使之不断减少而达到目标值的负反馈行为。第三,新闻机构的内部控制。这是保证新闻报道策划成功的关键,一切新闻报道策划最终都要落实到机构来组织实施,成功的新闻机构内部控制能避免新闻报道策划走向新闻炒作并杜绝假新闻。新闻机构的内部控制体现在新闻报道策划有效管理的各个环节,新闻报道策划的前向控制在新闻报道计划、组织设计、领导管理中都要有所体现,新闻报道策划的后向控制也就是反馈控制应该在对新闻报道策划的效果进行合理评估后进行。通过有效的控制,保证新闻报道策划的选题、组织设计、领导管理各个环节都能体现新闻报道原则,对新闻报道策划效果的合理评估,把新闻报道策划控制在一定的度之内,避免新闻报道策划走向新闻炒作并杜绝假新闻,从而最终体现新闻报道策划的价值,获得预期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蔡雯:《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新华出版社,2001年。
2.邓利平:《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多维视野》,新华出版社,2001年。
3.刘宪义:《新闻策划论》,泰山出版社,1997年。
4.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开明出版社,1993年。
篇10
[论文摘要]随着旅游市场的深入与成熟发展,中国许多旅游地进入生命周期的滞长阶段,为了探索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本文着重以消除营销管理差距为目标,通过探讨我国旅游市场营销创新与管理,全面综合规划、预测、实施与监控旅游业的营销市场,以期促进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城乡居民普遍开始关注和重视自己的生活质量,于是度假、休闲等旅游需求急剧增加,国内旅游的发展如火如荼。旅游业同时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扶持,成为世界经济中颇具生机和活力的强劲产业。在全球经济网络一体化的趋势下,旅游业同样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新型产业。但是中国旅游产品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也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旅游者类型日趋多样化,旅游需求不断扬升,传统旅游地已难以满足新经济条件下人们对于旅游休闲、旅游度假等个性化旅游产品的需求。那么加大网络营销力度,极力吸引游客,形成了激烈的旅游市场营销竞争,面临这种现象,研究旅游市场营销营销创新与管理十分必要。
一、网络营销创新的特征
21世纪人类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应用互联网的热潮,各行各业都积极利用网络技术来变革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网络营销正是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出现便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借助于互联网的特性来实现一定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手段。它以现代营销理论为基础,利用因特网的技术和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是以达到开拓市场,增加盈利为目标的经营过程。网络营销的实质是利用互联网对产品的销前、销中、售后各环节进行跟踪服务,它自始至终贯穿在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营销风貌,它如同一种“万能胶”把企业、组织及个人跨时空地联结在一起。在这样一种新的营销环境下,网络营销呈现出其独有的特点。
1.全球化
网络营销给旅游企业与市场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同时也将旅游企业与市场推向一个更广阔、更具选择性的全球市场。互联网信息量大,时效长,且信息交换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全天24小时提供全球性营销服务。
2.互动性
网络营销使得旅游企业与市场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网上论坛等信息手段,与消费者作双向互动沟通,实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意愿,建设一条与消费者沟通的有效渠道。同时信息的快速传播与获取,使得旅游企业与市场可以迅速掌握市场行情,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3.经济性
互联网提供了很多免费性的服务,它的媒体功能,可使旅游企业与市场全方位地展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节省了实际传统宣传的资金,降低了成本。同时网络营销为中小或者不知名的旅游地提供了发展契机。任何旅游发源地,不论名气的大小,都可以不再受当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只需花极小的成本就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向世界各地的游客进行展示。网络营销作为一种新颖的营销方式,适应了信息化时代的需要。2l世纪中国旅游业的营销将围绕网络营销这一焦点展开,旅游业不能再依赖传统经济中固有的营销模式,而必须转变营销理念,二、我国旅游市场网络营销策略的创新建议
1.开展网络营销要针对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网络实时互动的特性使消费者全程参与到营销管理成为可能,消费者可以随时按照自己的需求定制产品。网络营销面对的是买方市场,营销主动权在消费者手中,我国旅游业必须贯彻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的现代营销思想,及时了解每位客户个性化的4C需求,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顾客的费用,顾客购买的方便性,顾客与企业的沟通。并以此为前提做出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的4P策略。网络营销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更大程度上尊重和满足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动机。
2.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
网络营销比传统营销具有多方面的优越性,但我国旅游互联网网络基础比较薄弱,互联网并没有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全部,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具备上网的条件,即使是网民也没有达到只接受互联网信息而忽略传统媒体信息的地步。因此,实施网络营销要与传统营销相结合才能发挥更好效果。旅游业应充分利用网络经济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最需要的时候,以最适当的投入,构造最适合自己特点的上网计划和模式,同时要不断增强技术实力,完善网站,实现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整合与发展。国外电信业依靠互联网的优势开展商务活动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我国旅游市场应该借鉴外来经验,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内部条件,不断发掘旅游网络传播的潜力。传统企业向互联网的转型已是大势所趋,电信业如果不及时参与互联网的建设,必然会输掉未来的商机。而在潜心做信息基础建设的同时,又不能忽略传统营销渠道的优势。传统营销与网络营销两手都要抓,只有在这个原则下,才会形成高效有序,富有活力的商业运作机制,电信业的管理才会走向成熟。3.开展网络营销要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
合理的价格决定产品是否会给企业带来利润,是否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针对旅游行业的特点,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新开发的旅游地价格较低定位,以物美价廉的形象吸引消费者,挤占市场,降低成本,谋求稳定的利润;
(2)分时段定价。将旅游市场按不同时段形成相对应不同级别的价格区,便于游客按值选择比较;
(3)设置价格讨论区,与游客协商定价。根据游客自身的旅游愿望制定初步的旅游方案,并参照游客的期望价格调查结果,制定合理的方案。
4.加强管理监督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行业,政策上要求政府各部门之间互相支持和协调,与开发商合作,形成旅游业发展的合力;法制上要尽快制定相应的旅游法规,规范旅游环境,实行经济运作法制化,以降低投资风险、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服务上加强全民主人翁意识的教育,树立游客即是上帝的观念,积极创建更多优秀旅游城市,净化旅游服务环境。如果监督不力,政府政策失灵,就会产生各种问题。比如很多开发商认为,投资旅游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再来考虑社会效益。在这种理念指导之下,一旦某旅游开发商好不容易拿到某旅游地旅游项目的开发权,就势必竭尽全力去开发,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或造成在短期内旅游地的压力过大,人为的导致资源的过早老化、破损、衰竭,导致旅游地的环境污染。鉴于以上问题的出现,旅游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旅游开发商、旅游地经销商的管理监督工作,防止其利用旅游地进行寻租。政府一方面要加强旅游地的规划,另一方面,规范旅游开发商、旅游地经销商的经营行为,严格杜绝以牺牲环境资源及其他社会利益为代价的旅游实施行为,树立起保护资源比获得短期的经济利益更为重要的理念。
总之,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的服务产业,又是一个经济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与此同时,营销管理是新兴起的管理学门类的一个学科分支。中国加入WTO使中国的旅游市场融人世界旅游市场竞争当中,这就要求我们更要积极研究旅游市场营销管理,把现代先进的旅游市场营销理念引进中国旅游事业,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发展旅游营销,同时要加强营销管理,促使中国的旅游市场渴望尽快走向成熟,为我国实现2020年旅游发展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国飞:中国自助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J].北方经贸,2006,(5):103-104
[2]黄向:徒步旅游国内外发展特点比较研究[J].世界地理,2005,(14):72-79
[3]马晓京:民族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民族旅游的有效模式[J].人文地理,2003,6:56-59
[4]吴殿廷:西部旅游开发战略模式的探讨[J].旅游学刊,2003,1:9-13
[5]李景宜:“黄金周”山地旅游市场竞争态及其转移研究[J].山地学报,2002,(5):531-534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有效的激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