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旅游范文

时间:2023-04-05 03:34: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第一旅游,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第一旅游

篇1

20xx适合五一旅游的地方:西塘西塘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古名斜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相争的交界处,故有吴根越角之称。“九里湾头放掉行,绿柳红杏带啼莺”,正呈现了西塘这个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西塘地势平坦,河流密布,自然环境十分幽静。有9条河道在镇区交汇,把镇区分划成8个板块,而众多的桥梁又把水乡连成一体。古称“九龙捧珠”、“八面来风”。西塘在全国同列的古镇中颇具特色,以桥多、弄多、廊棚多而闻名于世。自宋以来,西塘已建有一百零四座古桥。这些古桥大都为单孔或三孔石柱木梁桥。桥梁工艺精湛,至今保护完整,即具有观赏价值,自古誉为“卧龙凌波,彩虹飞架”。

20xx适合五一旅游的地方:三清山三清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与上饶德兴市交界处,为怀玉山脉主峰。因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峻拔、如三清列坐其巅”而得其名,三峰中以玉京峰为最高,海拔1819.9米,是江西第五高峰,也是信江的源头。三清山是道教名山,风景秀丽。1988年8月被列为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xx年9月被列为国家地质公园。现为国家20xx五一适合旅游的地方AA级旅游区。20xx年7月8日,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三清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三清山成为中国第七个、江西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

20xx适合五一旅游的地方:九寨沟九寨沟位于岷江上游阿坝州南坪县境内,南距四川省省会成都450公里,因沟内有盘信、彭布、故洼、盘亚则查洼、黑角寨、树正、菏叶、扎如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据《南坪县志》记载:“羊峒番内,海峡长数里,水光浮翠,倒影林岚。”故此地又名中羊峒,又名翠海。九寨沟的森林2万余公顷,在20xx米至4000米的高山上垂直密布。主要品种有红松、云杉、冷杉、赤桦、领春木、连香树等。在这里的原始森林中,栖息着珍贵的大熊猫、白唇鹿、苏门羚、扭角羚、毛冠鹿、金猫等动物。海子中野鸭成群,天鹅、鸳鸯也常来嬉戏,是我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篇2

1、旅游地理学界始终把握住了旅游地理学为国民经济服务的主攻方向,充分发挥了旅游地理学的应用性特点,紧扣我国旅游开发和建设这个主题,主动承担多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科研任务,完成了大量有较高实用价值的科研报告,对我国旅游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提高了旅游地理学的地位。地理学的旅游应用研究拓展,也促进了地理学本身的建设和发展。

2、旅游地理学界一直把旅游开发实践和理论总结置于重要的地位,积极投身于旅游开发实践中,注意进行多学科、跨学科的合成研究,注重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并通过实践检验的许多理论创见,为旅游地理学的持续发展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3、实践造就了一大批旅游地理专业人才,老一辈旅游地理学家的提携和扶持促进了年青学者的成长,促使旅游地理学界能够比较快地形成了一个包括学术带头人和骨干力量在内的老中青梯形队伍结构。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摘 要:旅游目的地意象自20世纪70年代初产生以来一直是旅游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国内外此类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以对此类研究成果的述评为基础,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旅游目的地意象的构成和发展过程,提出“destination image”的翻译应体现该概念的心理学构成,从旅游者心理研究角度将其译为“旅游目的地意象”;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应着力将抽象的概念推理和具体的实证测量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借助认知心理学理论成果提出了旅游目的地意象形成中的讯息加工过程及阶段模式。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意象;心理学;属性定位

多年的研究证明,旅游目的地意象(destination image)的概念已经被普遍接受,并被看作是理解旅游者目的地选择行为过程中存在高度价值的概念之一(Baloglu和McCleary,1999)。早在20世纪90年代,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就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但因研究者不同的认识,对该专业术语的汉语翻译也不尽相同。多数学者将其翻译为“旅游目的地形象”,也有学者将其翻译为“旅游目的地映象”或“旅游目的地印象”。作者认为,“形象”更多表现出“目的地营销者”的主观意识和定位,但如果从“个体心理活动”角度看,“destination image”更多地表示了旅游者对目的地各类讯息加工的一种“意象图式”凝结。

基于上述的看法,本文以梳理和述评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从心理学角度对旅游目的地意象的属性、构成及发生过程进行归总,以期对目的地营销者和相关研究人员有所裨益,推动该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入。

一、意象(image)和旅游目的地意象(destination image)

“意象image”具有多元化的内涵和外延,在不同学科领域有不同的意义指向,在同一学科中的表义也是多样化的(胡立新,2002)。

1.意象(image)

意象(image)概念是Boulding于1956首先提出的。他指出,意象是人们主观价值和知识的凝结,对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大的影响,是个体和外界环境沟通的工具。Lynch(1960)认为,意象的形成是由特性(identity)、结构(structure)和意义(meaning)构成的,其性是特定场所的特质,特性若不强烈,在意象的形成过程中就会被忽略;另外,意象必须是一种物体的形态,而且能和其它物体发生相互联系,这种相互的关联特征就是结构;意义则是帮助个体来深入连接特质的,当各要素间的关系增多时,人脑中对事物所形成的意象就更加清晰和深刻。Rapoport(1977)提出,意象是一种凌驾于知识之上的抽象概念,包括过去的经验及现在的刺激;也就是说意象是个体主观的理解经验,而经验的积累是由个体对本身的及外界的经验积累组成的。Crompton(1979)认为意象是人们对某一物体、行为和时间所持有的信念(beliefs)、印象(impressions)、观念(ideas)与感知(perception)的总和。

Dicher(1985)提出,意象是所有的认知和情绪上的满足,是一个实体在个体心目中的整体印象,并非为单一特性组成,而且意象不只是客观的资料或细节,而是由各种不同侧面所构成的。因此,意象是一种态度或是概念,所包含的结构是多元的。Assael(1987)认为意象是针对特定对象经由一段时间整合不同来源讯息后的整体知觉。

吴佩芬(1997)认为,意象为一个事物停留在个体脑海中的图像,随着个体经验的积累,此图像将不断地重新组织;而此图像不仅包括事物的本身,还包含周遭事物与此事物的关联。栗志中(1999)认为,意象是一种包含了认知和情感因素的心理图像。邱博贤(2003)提出,意象是个体在受到外在讯息刺激后,以个人主观的经验判断,对相关属性产生非具体可见的知觉、认知及评价的整体或刻板的印象,这种印象并非恒久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文化、感觉经验、价值判断等因素的改变而有所调整。

从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意象是通过个体对知觉、认知及情感的评价而产生的,它往往被研究者定义为个体心目中对某一事物所拥有的信念、意见与态度,其结构组成具有多层级和整体性的特征,同时受个人主观经验、社会文化背景及外界讯息的影响。

2.旅游目的地意象(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

虽然旅游目的地意象已经被研究了30多年,但学术界至今仍未对其达成统一的定义。在大多数旅游研究中将旅游目的地意象定义为“印象”、“观感”或“心理表象”。Reynolds(1965)最早将“意象”应用于旅游研究中,他认为,“人类心理建构的发展是从环境整体讯息中选择的一些印象为基础的,个体在旅游活动中所形成的意象就是表现之一。”

表1 旅游目的地意象概念作者概念Hunt(1971,1975)旅游意象是指人们对于非居住地的一种知觉。Gunn(1972)旅游意象是目的地给旅游者留下的心理印象,是旅游者对目的地的一种个人主观认知。Crompton(1979)个人对于一个目的地的信仰、想法和印象。Assael(1987)个体根据各种来源的讯息总结出来的对目的地的看法。Phelps(1986)关于一个地方的看法或印象。Moutinho(1987)个体基于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自我感觉而产生的对目的地的态度。Calantone et al(1989)对于旅游目的地的潜在认知。Embacher & Buttle(1989)经过调查,个体或集体所持的对目的地的想法或概念。Chon(1990)一个人对一个目的地的信念、思想、感情、期望和印象相互作用的结果。Dadgostar & Isotalo(1992)个体对于一个地方全部的印象或态度。Echtner & Ritchie(1993)个体对于目的地的整体的印象及对其特征的看法。Milman & Pizam(1995)普通公众对于一个地方,一件产品或一次经历在视觉上或精神上的印象。Lawson & Baud-Bovy(1997)个体对于特定地点持有的关于其知识、印象、偏见、幻想和情感的想法。Pritchard(1998)对于特定景区的一个客观或主观的印象。MacKay & Fesenmaier(2000)综合各类产品(景点)及其属性而构成的一个总体印象。Coshall(2000)个体对于目的地特征的看法。Murphy et al(2000)根据目的地的一系列讯息,个人组成的对旅游目的地的观感集合。Bigne et al(2001)旅游者对目的地的主观评价。Kim & Richardson(2003)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对目的地整体印象、信仰、思想、期望和情感的总结。资料来源:根据本研究内容整理。

从表1可以看出,旅游目的地意象多被冠以心理学术语如知觉、印象、认知、态度和评价等加以解释,其中多数定义都显示“旅游目的地意象”包含了个体对旅游目的地的一种“印象”。金盛华(2005)认为,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印象是指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旧有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的关于人或事物的概念,是社会知觉过程的结果。此观点恰当地解释了旅游活动的社会属性,也说明了旅游目的地意象是个人心理功能对环境讯息加工和互动的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旅游目的地意象作为个体对旅游目的地各类讯息进行心理功能化加工的结果,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个结果会随着旅游活动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化。Fakeye和Crompton(1991)以美国德克萨斯州的Lower Rio Grande valley为研究对象,比较未到访者、第一次到访者和重游者在5个意象因素上的关系,结果发现这三组受访者在“社交机会与吸引力”、“设施、食物、友善居民”、“自然及文化设施”、“住宿及交通”、“酒吧和夜生活”各个测量项目上均存在明显差异。另外,Chon(1990)、Hu和Ritche(1993)、Baloglu和McCleary(1999)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意象会随着旅游阶段及活动时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鉴于此,本文将旅游目的地意象(destination image)定义为:潜在或现实旅游者对某一旅游目的地所持有的一种印象,该印象是个体的社会知觉对旅游目的地相关讯息加工的结果,它会随着个体旅游经验、价值观及外界讯息刺激等因素而发生阶段性的变化。

二、旅游目的地意象的构成及过程

1.旅游目的地意象构成的心理维度

“意象”属于心理层面,较为抽象,因此,旅游意象研究自Hunt(1971)开始至今,研究者对于意象的构成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Echtner和Ritchie(1993)提出了旅游目的地意象概念构架,其中包含3个连续性维度:整体(holistic)和个别(attribute)属性、功能(functional)和心理(psychological)属性、普遍(common)和独特(unique)属性。虽然他们提出的3个连续性维度得到学者的广泛认同,但大部分都是在概念上被引用,完全应用于实证研究的还比较少见。Balogulu和McCleary(1999)所提出的旅游目的地意象构成包含了3个基本维度:认知意象(cognitive image)、情感意象(affective image)及其二者共同构成的旅游目的地整体意象(overall image)(见图1)。Beerli和Martín(2004)从实证层面对Balogulu和McCleary(1999)所提出的旅游目的地意象构成进行了延伸研究,揭示了旅游目的地意象成因主要受个人因素(personal factors)和讯息源(information sources)的影响(见图2)。该实证研究说明了旅游者会因为讯息来源的不同(如旅游业相关人员、宣传、导游手册、亲朋的口碑效应等)产生不同的认知意象,而动机会影响情绪性的评估,旅游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社会、阶层、国籍)也会影响其旅游目的地意象。

图2 旅游目的地意象形成的路径模式

资料来源:Beerli和Martín(2004)。

从知觉理论看,人们对环境讯息的收集和加工,实际上是一种知觉、认知和评价相互结合而共同构成的连续过程(Rapoport,1977)。认知是人们对于某一地区的态度或信念的总和,个人所接受的外部刺激将有助于形成认知意象(Gartner,1993)。认知是个体对旅游目的地某种事物的看法和知识构成,也可以说是个体对目的地某事物物理属性的特定信念或理解。个体认知是个体理性知觉对外界环境的评价,在指导个体行为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认知意象在旅游目的地意象构成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情感评估可以被看作是个体对某一产品的态度,当把旅游目的地看作一种产品时,在产品与情感的相互作用下就会产生目的地意象的情感成分。Gartner(1993)将目的地意象中的情感意象定义为:不同利益个体根据自身旅游需求对目的地的评价。Baloglu和McCleary(1999)则认为情感意象是个体对目的地某种事物的感觉及依附感,或是对目的地某种事物的知识情感。由此而产生的旅游者对目的地情感层面的联想(affective association)是旅游者对目的地所产生的特殊情感联结,当旅游者对此目的地具有正向的情感联想时,则可能考虑前往;反之,则放弃到访该地(Woodside和Steven,1989)。情感意象是在认知意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当旅游者面对一系列有意义的外界讯息并对其有所认知、评估后,情感意象继而产生。在情感意象实证测度上,Balogulu和McCleary(1999)的研究将情感从认知中独立出来,并将其划分为8个维度:愉悦(pleasant)、不愉悦(unpleasant)、无精打采(sleep)、激励人心(arousing)、放松(relexing)、沮丧(gloomy)、振奋(exciting)和烦恼(destressing)。总之,不论特定对象是单独经由认知或情感评估,或是经由相关知觉(旅游经验)内化后的情感唤醒,各类旅游目的地意象要素将最终整合,并生成对旅游目的地的整体意象。

2.旅游目的地意象的发生阶段及过程

旅游目的地意象的构成具有复合型和多面性特点,对其形成形式进行划分必然存在一定的分歧。Reynods(1965)提出,意象是潜在旅游者在众多印象中选择某部分印象所形成的心理结构,是潜在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总体印象生成的心理基础。Gunn(1972)以意象形成的阶段模式解释了不同讯息对意象形成的影响,并将旅游目的地意象划分为原始意象(organic image)和诱发意象(induced image)。Fakeye和Crompton(1991)延续了Gunn的理论,基于意象理论及概念上的构架,将旅游目的地意象延伸划分为原始意象(organic image)、诱发意象(induced image)和复合意象(complex image)。Gartner(1993)尝试发展了旅游目的地意象形成的理论基础,提出旅游目的地意象形成是由3个不同阶段但又相互关联的部分构成:在认知意象(cognitive image)阶段游客对于已知的特定对象特性进行评估或了解;情感意象(affective image)和游客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动机相关;在意动意象(conative image)阶段游客分析所有内部和外部讯息并从众多旅游目的地中选择一个适合的旅游目的地。

旅游活动的本质是一种人类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自觉活动或经历(马耀峰,白凯,2007)。虽然多数学者认为其目的是追求身心愉悦,但从深层次看,旅游活动是人类自发地通过旅游来认识自然和社会,求解自然和社会发展及运行规律的过程。因此,作者认为,旅游目的地意象形成的过程也是个体对目的地各类讯息进行加工和解释的归因过程,该过程可能是自发的,也可能是有意识的,它和旅游者的动机、决策及体验密切相关,其意象成型过程遵循Fakeye和Crompton(1991)提出的旅游目的地意象呈现规律(原生意象、诱发意象和复合意象)(见图3)。

和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所提出的旅游目的地意象形成过程强调个体对讯息的加工和旅游动机在旅游目的地意象最初形成中的作用。传统研究认为需求是人产生动机的主要原因。简单讲,个体心理会努力去实现一种平衡和稳定的状态。当这种平衡和稳定状态被打破的时候,也就是需求和欲望产生以后,动机随之产生,具体的行为也就产生了。因此,动机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由于不满而产生的内在动力,正是这种内在动力促使个人去进行一个特定的活动(Martin et al,2008)。旅游动机也是在需求基础上产生的,其中的推动因素多和个人内在心理需求有关,如逃逸、放松、求知、娱乐等;拉动因素也被界定为“个人旅行的心理―社会动机”(Baloglu和Uysal,1996),是个人选择外出旅游的外部原因。

20世纪60年代西方兴起的认知心理学理论,是用讯息加工的观点看待人的心理活动,认为人的心理过程是一个主动搜寻讯息、接受讯息并在一定的心理结构中进行加工的过程(方俊明,1990)。当人们旅游动机产生后,虽然没有到访过旅游目的地,但通过内省经验,旅游目的地仍然能在他们头脑中产生出一个意象,通过对该意象进行处理和加工,就形成了旅游目的地的原始意象(organic image)。在进一步的讯息搜索及分类加工后,个体会决定是否继续讯息搜索或放弃旅游计划。放弃即表明旅游决策失败,个体对旅游目的地将形成一个模糊的意象结果。当个体继续进行目的地讯息搜寻并决定出行后会形成旅游目的地的诱发意象(induced image);通过在旅游目的地的各类体验活动,旅游者会不断修正自己的目的地意象;在旅游活动结束前,旅游者将形成最终的旅游目的地复合意象(complex image)。因为意象是通过一连串的讯息传播及认知过程形成的(Reynolds,1965),因此,旅游目的地意象的形成过程就是旅游者对相关讯息的“筛选”及“扩大”过程,也就是说,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活动过程中可能会选择性地接收目的地讯息(或者仅接收特定的目的地讯息),这时旅游者会对这些讯息加以判断,进而扩大组合成旅游目的地整体的意象。

图3 旅游目的地意象形成中的讯息加工过程及阶段模式

三、结语

20世纪70年代,旅游目的地意象开始进入旅游研究者和经营者的视线,经过30多年的发展依旧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显示出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会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不断深化。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意象的评价不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都需要从个体心理角度对其进行测定和评估,以此来保证目标市场研究的有效性,确保旅游目的地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持续不断。

认知心理学产生后,心理学家找到更为客观的研究方法推动了意象问题的研究。认知心理学派的学者从讯息加工的角度将意象(image)定义为当前不存在的事物的一种知识表征,它代表着一定事物,传递着它们的讯息,具有鲜明的感性特征(彭聃龄和张必隐,2004)。从该视角看,意象可以是过去所经历过的事物或时间的简单再现(记忆意象);也可以是记忆意象的重新组合(想象意象);既有视觉意象、也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运动等等意象类别。而旅游目的地意象正是包含了上述种种的心理学属性特征。

从本文的文献述评过程中可以看出,旅游目的地意象研究始于西方,其研究已从最初的概念探讨深入至抽象概念维度和实证研究相互关联。这也表明该研究内容正在向更加细微化的方向延伸。通过更细化和深入的研究能清晰地发现具体的目的地意象形成因素,更易于旅游经营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活动,这也是国内该领域研究值得注意、借鉴并加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Asseal H.Consumer behavior and marketing action[M].Boston:Kent Publishing,1987.转引自Fakeye P C,Crompton J R B.Image difference between prospective,first-time,and repeat visitors to the lower Rio grand valley[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1,30(2):10-1.

[2] Baloglu S,McCleary K W.A model of destination image forma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6(4):868-897.

[3] Baloglu S,Uysal M.Market segments of push and pull motivations:a canonical correlation approa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1996,8(3):32-38.

[4] Beerli A,Martín J D.Factors influencing destination imag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4,31(3):657-681.

[5] Bigne J E,Sanchez M I,Sanchez J.Tourism image evaluation variables and after purchase behaviour:Inter-relationship[J].Tourism Management,2001,22(6):607-616.

[6] Boulding K E.The Image[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56:10-11.

[7] Calantone R J,Di Benedetto A,Hakam A,Bojanic D C.Multiple multinational tourism positioning using correspondence analysis[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89,28(2):25-32.

[8] Chon K S.The role of destination image in tourism:a review and discussion[J].The Tourist Review,1990,45(2):2-9.

[9] Coshall J T.Measurement of tourists’ images:The repertory grid approach[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0,39(1):85-89.

[10] Crompton J L.An Assessment of the Image of Mexico as a Vacation Destin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 upon the Image[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79,18(4):18-23.

[11] Dadgostar B,Isotalo R M.Factors affecting time spent by near-home tourists in city destinations[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2,31(2):34-39.

[12] Dicher E.What’s in an image?[J].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1985,2(1):75-81.

[13] Echtner C M,Ritchie J R B.The Measurement of Destination Image:An Empirical Assessment[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3,31(4):3-13.

[14] Embacher J,Buttle F.A repertory grid analysis of Austria’s image as a summer vacation destination[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89,27(3):3-7.

[15] Fakeye P C,Crompton J L.Image differences between prospective,first-time and repeat visitors to the Lower Rio Grande Valley[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1,30(2):10-16.

[16] Gartner W C.Image formation process[J].Journal of Travel and Tourism Marketing,1993,2(2):191-215.

[17] Gunn C A.Vacationscape:Designing Tourist Regions[M].1972.转引自Echtner C M,Ritchie J R B.The Meaning and Measurement of Destination Image[J].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2003,14(1):37-48.

[18] Hu Y,Ritchie J.Measuring Destination Attractiveness:A Contextual Approach[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3,32(2):25-34.

[19] Hunt J D.Image:A Factor in Tourism[J].1971.转引自Hunt J D.Image as a Factor in Tourism Development[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75,13(3):1-7.

[20] Hunt J D.Image as a Factor in Tourism Development[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75,13(3):1-7.

[21] Kim H,Richardson S L.Motion picture impacts on destination imag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3,30(1):216-237.

[22] Lawson F,M Baud-Bovy.Tourism and recreational development[J].1977.转引自Baloglu S,McCleary K W.A model of destination image forma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26(4):868-897.

[23] Lynch K.The image of the city[M].Cambridge:MIT press,1960:11-13.

[24] MacKay K J,Fesenmaier D R.An exploration of crosscultural destination image assessment[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0,38(4):417-423.

[25] Martín H S,Ignacio A R B.Exploring the cognitive-affective nature of destination image and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its formation[J].Tourism Management,2008,29(2):263-277.

[26] Milman A,Pizam A.The role of awareness and familiarity with a destination:The Central Florida case[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5,33(3):21-27.

[27] Murphy P,Pritchard M P,Smith B.The destination product and its impact on traveller perceptions[J].Tourism Management,2000,21(1):43-52.

[28] Moutinho L.Consumer behavior in tourism[J].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1987,21(10):5-44.

[29] Phelps A.Holiday destination image―the problem of assessment :An example developed in Menorca[J].Tourism Management,1986,7(3):168-180.

[30] Pritchard M P.Responses to destination advertising:Differentiating inquiries to a short,getaway vacation campaign[J].Journal of Travel and Tourism Marketing,1998,7(2):31-51.

[31] Rapoport A.Human Aspects of Urban Form:Towards A Man-Environment Approach to Urban Form and Design[M].New York:Pergamon Press,1977:438.

[32] Reynolds W H.The role of the consumer in image building[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65(7):69-76.

[33] Woodside A G,Steven L.A General Model of Traveler Destination Choice[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89,27(4):8-14.

[34] 方俊明.认知心理学与人格教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64.

[35] 胡立新.“意象”(Image)在不同学科语域中的表义辨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8(2):36-40.

[36] 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4-105.

[37] 栗志中.主题园游客游憩行为与意象关联之研究[D].台中:朝阳科技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1999.

[38] 马耀峰,白凯.基于人学和系统论的旅游本质的探讨[J].旅游科学,2007,21(3):27-31.

[39] 彭聃龄,张必隐.认知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229.

[40] 邱博贤.观光意象、满意度与行为意象间关联之研究――以宜兰地区四大休闲农场为例[D].台北:世新大学观光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3.

[41] 吴佩芬.主题园游客对主题意象认知之研究――以六福村主题游乐园为例[D].台中:私立逢甲大学土地管理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1997.

A Review of Researches on 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 Positioning: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BAI Kai

(School of Tourism and Environment,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China)

篇4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旅游;博弈论

一、引言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低碳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低碳经济其核心理念是 “以更少的碳排放量来获得更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旅游业向来被称为“无烟工业”,在我国,已有27个省(市)把旅游业确立为支柱产业、先导产业或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据统计,到2035年全球旅游者数量将增加179%,旅游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增加152%,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率将增加188%。

本文将参与博弈的三方均假设为“理性经济人”,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分析景区的投资与经营者之间的博弈,用完全信息动态重复博弈模型分析景区的投资与经营者与旅游者的博弈。

二、旅游管理部门与景区的投资及经营者的博弈分析

根据经济学中研究投入与产出的经典列昂惕夫(Leontief,1946)模型,两者的博弈描述如下:

(一)基本假设

1、旅游管理部门为推广低碳旅游会投入一定的资源支持(假设以资金为主,用S表示),并且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旅游管理部门的投入对旅游景区的总产出有中长期的正面效应。假使旅游管理部门的政策具有一定的乘数效应,即景区的投资与经营者若投入1,则收益会是a(a≥1)。

2、景区的投资与经营者会根据旅游管理部门的投入和推出的政策,来选择自己相应的投入W。

(二)博弈参数设置

1、博弈的参与者:旅游管理部门和景区的投资与经营者。

2、效用函数:

(1)旅游管理部门的效用函数是U(S,W,a)(w∈[c1,c2],0≤c1≤c2≤sc1、c2是景区的投资与经营者可投入资源的下限和上限),其中U(S)、U(W)是投入S、W产生的效用((S)>0,U(W)>0)),管理部门的效用是S、W、α的递增函数。(S,W,α)的一个可能的具体形式为:

α[U(S)+U(W)]-S①

(2)景区的投资与经营者的效用函数是:

π(S,W,a)=aR(W)+S-W②

假定R(W)是严格递增的凹函数,即R′>0,R″

(三)博弈分析

首先,在S和W给定的情况下,景区的投资与经营者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要投入资金W*,目标函数是

■π(S,W,a)=aR(W)+S-W③

最优化的一阶条件是R′(W)=1/a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边际收益是递减的。

上述一阶条件意味着景区的投资与经营者在低碳旅游的推广中最优的投入W*只与旅游管理部门政策的乘数效应α有关,且是其递增函数。由于景区的投资与经营者本身可支配的资源有限,景区的投资与经营者的总收益也是递增的凹函数,如图是一种特殊的情况。

则旅游管理部门效用函数的一阶导数是

a(U′(|W*-C2|)+U′(W*))=1④

则当W*≥c2时,U′(W*)=■;当W*

三、景区的投资与经营者之间的博弈分析(见图2)

一个地区的景区投资与经营者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对与客源和政府给予的资源的争夺。

(一)基本假设

假设一个地区参与竞争的有两个景区的投资与经营者,用i表示(i=1或2),他们都是理性的经纪人;这两个竞争者的整体的规模相当,旅游管理部门对与其重视程度相似。

(二)博弈参数设置

1、战略空间用Ai表示,A1={投资,不投资},A2={投资,不投资};Ci表示参与者投入的资源数量。

2、参与人i的类型:参与人i投入的资源数量,这个是其他参与者无法或很难得知的信息。

3、每个参与人可以得到旅游管理部门的数量为π的资金支持。

4、景区的投资与经营者获得的收益Bi(Bi=af(Ci));如果景区的投资与经营者不投资,在该博弈过程中,其得到的收益为-π。则参与人1的期望效用函数是:

2P(B1+π-C1)+(1-P)(-π)=2P(B1+3π/2-C1)-π⑤

则当P≥π/2(B1+3π/2-C1)时,参与人1会选择投资。

参与人2的效用函数是:

2P(B2+π-C2)-(1-P)(-π)=2P(B2+3π/2-C2)-π⑥

则当P≥π/2(B2+3π/2-C2)时,参与人2会选择投资。

两个景区的投资与经营者之间的为了实现各自的利润最大化进行博弈,博弈的结果一方面取决于博弈各方的期望效用函数Bi,效用函数与政府的政策效应以及自身的投资数量有关;另一方面取决于博弈各方对于旅游管理部门政策的认识。当一个景区的投资与经营者选择投资之后,若旅游管理部门给出的激励足够的大,另外的一个景区的投资与经营者最优的选择必然也会选择投资,双方还就陷入了一种“囚徒困境”。

四、景区的投资与经营者、旅游者之间的博弈

景区的投资与经营者在投资低碳旅游时以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希望以适当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旅游体验价值。

(一)基本假设

1、参与人的集合:景区的投资与经营者(M)和旅游者(T)和自然(N)。

2、决策顺序:首先,自然对低碳旅游项目进行选择;其次,景区的投资与经营者选择要开发的项目;最后,旅游者选择是否对旅游项目消费。

3、行动空间。

(1)自然的行动集合aN=(N1,N2)=(好,差),对旅游项目进行选择。

(2)景区的投资与经营者M对某一低碳旅游项目的行动集合aM=(C1,C2)=(投资,不投资)。

(3)旅游者对某一旅游项目行动集合aT=(T1,T2)=(接受,不接受)。

4、支付函数。h为投资自然选择的项目的可能收益,i为投资建设项目的费用,t为旅游者希望得到的体验价值,m为旅游者希望投入的成本。

(二)博弈过程分析

根据博弈树可知,旅游者有四个纯战略,分别为:C投资,我接受;C投资,我不接受;C不开发,我接收; C不开发,我不接受。自然会按照一定的比例选择旅游项目,C并知晓自然的选择的旅游项目是什么,所以选择可能是好的项目也可能是差的。旅游者的选择战略不会改变,由于C的选择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旅游者最终的支付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根据重复剔除劣战略方法,得出该博弈的扩展式有两个纯纳什均衡,分别为(h,t)和(0,0)。

对于整个博弈,首先景区的投资与经营者观察好自然的选择,做出正确的选择是成功的前提;其次,对于旅游者的反馈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战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是旅游项目成功的关键;最后,一旦,旅游者不满意景区旅游项目,他们甚至会去选择竞争对手的旅游项目,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导致整个景区经营的巨大损失。

五、对推广低碳旅游的建议

第一,旅游管理部门制定兼顾个体与整体利益、效率与效益并重的政策。旅游管理部门与景区的投资与经营者追求的目标本质上是不一样的,但也存在一定的共性。科学合理的政策要求既要兼顾整体与个体的利益,又要注重效率与效益。

第二,景区的投资与经营者设计符合市场需求且富有个性化的的低碳旅游吸引物。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下,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固然重要,但融入低碳消费理念,设计出科技含量高,富有新意而又吸引游客的旅游项目才是决定低碳旅游成功的关键。

第三,旅游者提升自己的低碳理念,积极响应号召践行低碳消费方式。旅游管理部门、景区的投资与经营者通过低碳宣传,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通过构建低碳的娱乐设施和低碳旅游吸引物引导旅游者进行低碳旅游,践行低碳的消费方式。

参考文献:

1、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1).

2、明庆忠,陈英,李庆雷.低碳旅游:旅游产业生态化的战略选择[J].人文地理,2010(5).

3、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2009(13).

篇5

新津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南部,全县幅员面积330平方公里,辖11镇1乡,总人口30.8万。离省会成都约36千米,人杰地灵,水系发达,五条河绕城而过,自然风光秀丽,县内还拥有如下旅游文化资源。

一、观音寺

新津观音寺兴建于宋淳熙8年(公元1181年,规模深宏阔大,香烟鼎沸旺盛,共建有殿宇一百零八重,后毁于战火,直到清代的“康乾盛世”,文教复兴,观音寺才又渐渐复苏。到201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还存明代的毗卢殿、观音殿和清代的三门、弥勒殿、接引殿等建筑。观音寺以观音殿而得名,整个大殿为明代单檐歇山式屋顶,形制开阔,气宇不凡,占地面积333平方米。在观音殿主尊三大士像背后,此四大名山之全景便跃入眼帘:惊涛骇浪的南海和“普陀胜景”、普贤及其说法道场“峨眉胜迹”、文殊及其说法道场“五台胜迹”、地藏菩萨及其说法道场“九华胜迹”等场景,表现出独到的艺术构思和高超的创作水平。

二、纯阳观

纯阳观位于县城西郊,是为纪念吕纯阳(洞宾)而建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秋。造型别致,巍峨壮观,被中国古建筑学家赞为“集古代的楼、台、亭和堂所于一体”,“是现代古典建筑中之瑰宝”。两亭及四周廊房内有众多历代忠臣、孝子塑像,更被世人誉为“古今第一忠孝儒林”。此外,观内还有大量出自名家之手的诗碑楹联,饶富趣味的卷帘体诗、连环体诗、回文诗及极具价值的古钟、石棺等文物。

三、老君山

老君山位于成都市新津县城南2.5公里处,主峰海拔617米,属邛崃山脉的长丘山麓北端,并分脉蜿延环抱,雄伟矗立于水系之间,群山拱卫,山色俊秀。据传轩辕黄帝在老君山后轩黄台修炼功成,于鼎湖白日乘龙飞升。后人遂在此山修庙设坛祭祀黄帝,此山故又称“天社山”。

四、梨花溪

梨花溪风景区距新津县城南3公里,与旅游胜地老君山、观音寺毗邻。该景区内梨树占地面积近万亩。因风景区内有一条小溪,故得名梨花溪,山泉淙淙,鸟语花香,清新素雅。

五、花舞人间

“花舞人间”位于成都南郊新津县老君山与梨花溪之间, 由华西希望集团斥巨资兴建的四川希望农业科技博览园。它承载着希望事业创始人陈育新先生对中国农业的深刻理解、无比热爱和矢志追求。并成为集试验示范、生产经营、科普旅游、观光健身、休闲娱乐、生态环保等功能于一体的都市农业主题公园。

面对如此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当我们为其定位时,如何割舍就显得十分重要。接下来我们从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1.旅游资源的自身特质

旅游资源的自身特质指的是旅游资源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历史、文化、艺术、人文价值)和品质、特色以及由此决定的旅游资源自身的级别。

仔细分析,老君山虽风光不错,但论自然风光远比不上就近的西岭雪山,讲道教文化底蕴,不及“青城天下幽”的青城山和更近的鹤鸣山,老君山做为形象定位的可能首先被排除;第二个是梨花溪,梨花溪是有一定的唯一性,但也具有可移植性,同时,最大的缺点时间过于短暂,受自然天气影响的因素太大,很难做为持久的形象定位;第三的是纯阳观,做为被誉为古今第一忠孝儒林的道观,其作为道观来推没有吸引力,但做为儒林来推,有一定吸引力,但毕竟地小,名气也不大。观音寺做为佛家寺庙,根本无法与就近的“峨眉山天下秀”的峨眉山相提并论,但作为壁画艺术,却有相当的竞争力,尤其被誉“东方蒙娜丽莎”的艺术壁画,如果以此来定位,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艺术底蕴,还可以整合其他旅游资源,走一条艺术文化旅游之路。

2.旅游者的认知与感知

旅游者的认知与感知,其实也离不开旅游资源的自身特质。当旅游者到达旅游地后,就会对旅游地产生真实的感受。旅游结束后,会对旅游地这一对象的属性、特性和品质得到深入而理性的认识。就单个旅游者而言,这一认识对旅游地的形象的确立也许无足轻重,但有些东西经过千百年来众多游客会形成“共性感知”,这些共性感知是旅游地形象定位的基础,

观音寺壁画自从明代完工以来,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大都认同其壁画艺术为其瑰宝,尤其专家提炼的“东方蒙娜丽莎”,更是殊为响亮,提升了高度,文化艺术的形象呼之欲出;同时,由于花舞人间背靠观音寺,以壁画艺术为形象定位,既让花舞人间有了艺术底蕴,也让观音寺的壁画艺术有了更广阔的展示空间。

3.旅游地的空间竞争

旅游地的空间竞争是指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内,分布着若干风景区,旅游区,囿于旅游的行为规律决定游客不可能将这一区域内所有景区游完。以成都为目标市场,如前所讲,其他三个资源很难抵得上周边景区,只有走壁画艺术这条道路,剑走偏锋,另辟蹊径,再加上整合新资源花舞人间,让历史的、人文的、现代的有机融合在一起,方有成功的可能。

4.旅游市场定位

旅游市场定位就是确定风景名胜区、旅游区的目标市场群,对客源市场进行细分,以便进行针对性的营销,并开发出适应目标市场的需求产品。

我们确定了艺术这条路,就在这上面大做文章,但也不只推艺术,只是以艺术为龙头,整合老君山的道、纯阳观的孝、花舞人间的美、梨花溪的春,促进整个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才是我们的目标所在。针对最重要的客源成都市场,在壁画艺术的龙头旗帜下,对学生可还推纯阳观的孝、花舞人间的美;对年轻人,可还推梨花溪的犁花节,花舞人间的花;对老年人,突出老君山的道,纯阳观的孝,在整个宣传定位中,刻意突出壁画的艺术品牌。

5.可进入性

篇6

第一次旅游

宋姿淼

暑假,我跟妈妈来到日照去玩。早上六点,我们便出发了,坐了5个小时的车,我们终于到了日照 。那里风景优美,我们参观了很多著名的地方,“真美啊!”我不禁地赞叹道。

随后,我们又去海边游泳,大浪一个个扑面而来,我奋力地向前冲,本来还能踩到地面的,后来越来越深,最后直接踩不到海底了,我只好借用大浪的力量把我冲回去。

到中午了,我们去饭店吃饭。

吃完午饭,我们又爬了“五香山”,我们奋力向上爬,在上面还看见12生肖了呢!

爬完整座山,我们只好离开了日照,回到了自己温暖的家。

指导教师

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旅游;可持续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0)01―0013―05

1 导言

随着人类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低碳经济正日益影响和诱导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低碳经济发起于英国,随后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实际上,低碳经济是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能源危机,人类所倡导的一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以更少的碳排放量来获得更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即“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全球气候变暖、能源安全、产业升级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当前,低碳经济模式的实现主要通过低碳技术的运用、“碳汇机制”的推进以及低碳生活方式的倡导。低碳技术是各种“节能、减排”技术和对大气中温室气体的“碳中和”技术的统称,其包涵了煤的清洁与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利用、二氧化碳的捕集或埋存等各项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不同部门。“碳汇机制”指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简称“碳汇”),其来源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国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它指“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碳汇机制”倡导通过增加森林等“自然碳汇体”的方式来中和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自然界中重要的碳汇体有森林、湿地、海洋等,其中森林碳汇是推行碳汇机制的主要载体。低碳生活方式是指通过各种节能减排措施或“碳中和”的生活消费方式,旨在减少个人生活中碳足迹的一种绿色生活方式,如“碳补偿”或“碳抵消”。

实际上,低碳经济是人类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寻求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新突破,它“摒弃21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采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和创新制度,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进展。旅游作为一种综合性的人类活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旅游涉及“行、住、食、游、购、娱、营销、环境”等诸多层面,是人类体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成果的综合性大舞台,具有响应低碳生活方式理念、推行碳汇机制、运用低碳技术成果的先天优势,也必然成为实践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前沿阵地。旅游业本身具备一定的低碳产业性质,具备发展低碳经济的良好基础。实际上,低碳经济模式为当今旅游发展转型和创新带来新的契机,即通过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观光游憩、旅游购物、旅游娱乐、旅游环境等各要素的低碳化发展,来实现旅游体验质量的提升和旅游发展水平的进步,并最终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目标。

2 什么是低碳旅游

2,1低碳旅游的内涵

低碳旅游是指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质量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一种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方式。低碳旅游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以更少的旅游发展碳排放量来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因此,低碳旅游是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对发展低碳经济的一种响应模式,即在旅游吸引物的构建、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体验环境的培育、旅游消费方式的引导中,运用低碳技术,融入碳汇机理,倡导低碳消费,来实现旅游的低碳化发展目标。

旅游对低碳经济的响应具体体现在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体验环境和旅游消费方式对低碳技术、碳汇机制、低碳消费方式的响应上。构建旅游吸引物,既可以运用低碳技术创新旅游吸引物的类型,也可以直接将低碳技术含量高的高科技产品包装成为直接的旅游吸引物;旅游各项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既可以通过运用各种节能、减排低碳技术,提高其设施水平,更应该直接使用低碳技术旅游装备,达到节约旅游运营成本、实现更大的旅游经济效益;在旅游体验环境的培育中,既要大力提高环境的生态化含量,增加绿色环境对碳的高吸收、高贮备能力,更应该通过高碳汇机制的创新,提高旅游体验环境质量,实现更大的旅游环境效益;在引导旅游者的消费过程中,既要降低个人的旅游碳足迹,更要倡导生态文明的新生活方式,实现旅游发展的社会效益。

因此,低碳旅游是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以及旅游发展价值公益化取向日益明显的生态文明时代新背景下,为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寻求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的一次全新突破,是旅游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行动。低碳旅游为生态文明导向下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2,2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的比较

从低碳旅游、生态旅游可持续旅游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看,低碳旅游和生态旅游作为两种旅游发展方式,都属于可持续旅游的范畴,都以可持续旅游理念为指导,以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世界旅游组织(WTO)认为可持续旅游是“在维持文化完整、保持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它能为今天的主人和客人们提供生计,又能保护和增进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可持续旅游的核心思想强调“旅游发展环境持续性”、“旅游发展效益的福利性”以及“旅游发展机会的公平性”。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都具有这一思想属性。生态旅游着眼于维护旅游环境的生态持续性,强调旅游发展对社区居民的福利性以及旅游发展机会的公平性。低碳旅游则立足于对旅游发展中碳排放量的控制,是基于旅游与其发展环境整体性的考虑,必然包涵了对维系旅游生态环境持续性的责任;低碳旅游强调旅游发展的福利性,主张通过旅游发展,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趋势,谋求整个全人类的福祉,主张旅游发展过程中满足所有国家、所有个人基本生活需要与碳排放权利,也就包含了对发展机会公平性的关注。

从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两者之间的比较来看,生态旅游追求的是一种“零碳排放量”的旅游发展方式。但实际上,低碳旅游与生态旅游又具有其各自的侧重点。根据世界自然基金组织(WWFN)研究员伊丽莎白・布(Elizbeth Boo)的界定,生态旅游是“以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以及相关文化特征为目标,为保护区筹集资金,为地方居民创造就业机会,为社会公众提供环境教育,有助于自然保 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着眼于“生态”,即“自然旅游”,强调旅游发展中“资源的原真性”,倡导通过更少的人为干扰来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目标;低碳旅游则着眼于“低碳”,强调“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方式”,提倡通过各种低碳技术的革新和旅游消费方式的转变来实现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目标。从这点来看,低碳旅游比生态旅游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生态旅游则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更多层面上是一种理念,表达人类对旅游发展的一种价值取向的追求。

因此,低碳旅游是对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发展理念的一种行动响应,是将可持续旅游和生态旅游发展的理念转化为一种实实在在可供操作的旅游发展行动方式。低碳旅游强调运用低碳技术,建设低碳旅游吸引物,建构低碳旅游社区,营造低碳旅游体验环境,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是在生态文明理念导向下的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

2,3低碳旅游的特征意义

低碳旅游中的“低碳”意指较低或更低的旅游碳排放量,其实际上蕴含了向“零碳”目标迈进的意义。低碳旅游着眼于对旅游发展中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控制,即通过发展低碳旅游交通、低碳旅游住宿、低碳旅游餐饮以及各项低碳旅游活动,来减少旅游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低碳旅游这种立足于抑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特征,对生态文明时代的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2008年出版的《气候变化与旅游业:应对全球挑战》的研究报告显示,以2005年为例,整个旅游发展中的CO2排放量达到了13亿吨(其主要来源于旅游交通、旅游住宿和旅游活动3个方面),占人类活动所有CO2排放量的4.9%,而在人为因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贡献率上,整个旅游部门占到了5%~14%,虽然这一比重目前并不很大,但如果维持旅游业现有的发展方式和增长速度,根据预测,到2035年旅游部门中的排放量将增加152%,而整个旅游部门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率将增加188%。显然,旅游部门这种对全球变暖贡献率不断增大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控制战略是背道而驰的,因为依据IPCC最新的研究报告预测,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未来10~15年达到顶峰后将会逐渐减少,直至本世纪中叶将降低到2000年的一半水平。因此,控制旅游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发展低碳旅游,势在必行。

旅游业要抢占低碳发展的战略高地。发展低碳旅游是旅游业界响应《国际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维护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方式,体现了旅游发展关注人类福祉、社会公平、生态安全等事关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贯职责与使命,彰显了旅游发展造福人类的最高价值取向。

3 低碳旅游的主要实现路径

作为一种实实在在的旅游发展方式,低碳旅游发展方式的实现必须基于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等旅游各相关利益者的视角,围绕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体验环境以及旅游消费方式等旅游发展的过程要素,通过营造低碳旅游吸引物,建设低碳旅游设施,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培育碳汇旅游体验环境来加以实现。

3,1营造低碳旅游吸引物

低碳旅游吸引物是指用来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的一切有形的、无形的,物质的、非物质的,自然的、人工的低碳旅游吸引要素,既可以是各种自然低碳景观,如湿地、海洋、森林等自然旅游资源,也可以是人工创造的低碳设施景观,如低碳建筑设施、低碳产业示范园区,还可以是多样化的低碳旅游活动产品,如运动休闲活动、康体活动。

营造低碳旅游吸引物的主要措施途径:(1)通过科学的旅游开发模式(生态标签地行动,如建设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生态旅游区等),充分挖掘森林、海洋、湿地、海塘、湖泊、江河等自然高碳汇体资源的旅游价值,提升自然旅游吸引物的质量。(2)策划以低能耗、低耗损为主的低碳旅游活动产品。(3)将低碳产业园区、低碳社区(低碳街区、低碳城镇、低碳乡村等)以及相应低碳港区、低碳校区包装转化为低碳旅游吸引物。(4)通过生态化的技术手段,修复受损湿地(湖泊、河流源地)、受损土地(矿山、油田)营造自然与人工结合的综合型低碳旅游吸引物。

3,2配置低碳旅游设施

低碳旅游设施是基于低碳技术改造或直接使用低碳技术产品所建造的用以提供旅游接待服务的基础设施和专用设施。低碳旅游基础服务设施主要包括低碳道路交通设施、低碳环境卫生设施、低碳能源供应设施等;低碳旅游专项服务设施主要包括低碳旅游住宿餐饮设施、低碳旅游购物设施、低碳旅游娱乐设施以及低碳旅游游憩设施。

低碳旅游设施的建设途径主要包括:(1)通过建设生态停车场,使用电瓶车、新型能源车等低碳旅游交通工具,以及建设低碳旅游道路等途径,发展低碳旅游交通设施。(2)通过在旅游景区的建设过程中,使用循环污水处理装置,建设生态厕所,使用生态垃圾桶等方式,发展低碳旅游环境卫生设施。(3)通过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更新能源技术,建设新型的低碳旅游能源供应系统。(4)通过使用低碳建筑,来建设低碳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娱乐设施,如低碳酒店、低碳商贸建筑。(5)通过使用新能源观光游览车、低碳旅游休闲设施(如运动、健身设施)、低碳旅游观光设施、低碳娱乐体验设施,来发展低碳游憩观光设施。

3,3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

低碳旅游消费方式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消费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来减少旅游者的个人旅游碳足迹。在同一旅游过程中,不同的旅游消费方式旅游者个人的旅游碳足迹差异明显。以旅游交通为例,在跨国旅行活动中,以距离衡量,航空旅游虽然只占17%的旅游行程,却占了54%-75%的旅游碳排放量;而相反,公共汽车交通和铁路虽然占到了所有旅游运输量的16%,但却只占了1%的碳排放总量。在瑞典,1000千米的旅游距离,如果选择使用风和水能源的铁路交通,旅游者的人均碳排放量为10克,如果选择航空交通,碳排放量为150千克。因此,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对实现低碳旅游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主要包括:(1)倡导低碳旅游交通方式。旅游者在进行旅游交通方式的选择中,应尽量以徒步、自行车、公共汽车、铁路等相对低碳的旅游交通方式取代自驾车、航空等高碳交通方式。旅游者在选择同一类型的旅游线路时,尽量选择个人旅游碳足迹相对少的旅游线路。(2)倡导低碳旅游住宿餐饮方式。旅游者在选择旅游住宿餐饮服务时,尽量选择带有“绿色标签”的旅游酒店,在进行餐饮食物的选择时,应优先考虑各种绿色食品、生态食品,不使用一次性餐饮工具。(3)优先选择低碳旅游活动。旅游者在选择旅游活动时,应优先选择体育、运动、康体低碳旅游体验活动。

3,4培育碳汇旅游体验环境

碳汇旅游体验环境应该是基于自然碳汇机理所形成的一种和谐、高质的旅游体验环境。旅游者以及社区居民是重要的碳排放体,这些排放的碳最好能通过景区或目的地的碳汇机制予以吸收和储备,实现碳中和或碳平衡,不仅成为“零排放”的旅游景区,还是区域性的碳汇地。碳汇旅游体验环境综合了各种形成和影响低碳旅游体验的自然和人文社会因素。主导作用是景区自然碳汇机制的强化、弱化或者最大程度降低旅游活动过程中的碳排放强度。营造碳汇旅游体验环境是低碳旅游发展的最基本层面。

培育碳汇旅游体验环境主要通过政府、旅游企业、旅游社区以及旅游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1)政府要通过推行旅游碳汇机制,制定碳汇旅游体验环境的评估指标和监督机构,不断增强旅游目的地或旅游区的碳汇能力,消除碳排放的消极影响,培育高品级的碳汇旅游体验环境。(2)旅游企业要引入碳汇机制的旅游环境培育理念,注重提供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尽快实施低碳技术装备和服务方式转型,打造低碳旅游企业。(3)旅游社区要积极参与旅游环境的建设与维护,实施低碳社区行动,构建和谐畅爽的低碳旅游社区环境。(4)旅游者要自觉规范自身的旅游行为,树立“碳中和”的旅游消费理念,实行“碳补偿”或“碳抵消”的旅游消费方式。由此,共同实现旅游体验环境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旅游环境的碳汇能力。

篇8

[关键词]汶川地震遗产旅游旅游灾害恢复策略

一、引言

四川是我国自然和文化遗产最集中的省份之一。在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35处遗产地中,四川有5处,居全国第二;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15处,居全国第一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的自然保护区4处,国家、省等各级自然保护区163个;世界级地质公园1处,国家级地质公园11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7个,历史文化名镇(村)10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8处。凭借得天独厚的遗产资源优势,四川跻身于旅游大省之列,2007年全省旅游收入达1217.31亿元,是全国第9个旅游总收入突破千亿的省市。遗产旅游始终是四川旅游最抢眼亮点。

5月12日发生的里氏8级汶川地震,其惨烈程度几十年不遇。灾情最为严重的四川省人员伤亡惨重,诸多遗产景区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地震发生后,该省的旅游已全面停止。2007年四川的旅游总收入占到全省GDP的11.6%,旅游对当地经济的意义显而易见。因此,在灾难发生之初即着手启动应急措施,制定和实施旅游恢复策略,这对于四川省的灾后重建和经济恢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依据国际上对于旅游危机管理的研究成果,对汶川地震可能对四川遗产地旅游带来的影响进行定性分析,并就灾后旅游恢复提出建议。

二、汶川地震对四川省遗产地旅游带来的直接影响

1.旅游业务的全面暂停

地震发生当天国家旅游局就发出通知,提示游客近期暂不要前往或途经灾区旅游;第二天下发《关于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的通报》,要求各省市区旅游部门迅速通知所辖地区旅行社立即停止组织赴灾区或途经灾区的旅游业务。这对正步入旅游旺季的四川省旅游业无疑是迎头一击。

2.旅游基础设施的损毁

其中高速公路受影响轻微,5月14日已全部恢复畅通,但以汶川为中心的国省干线公路出现隧道塌方、大桥移位等较严重情况,通往九寨沟等重点遗产景区的道路损毁严重。灾区供电、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也受到严重破坏。

3.自然文化遗产的损毁

四川地震灾区涉及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处,省级文保单位225处。目前所知损失最为严重的是世界遗产都江堰-青城山景区,二王庙古建筑群全部垮塌,鱼嘴裂缝,青城山道教古建筑群严重受损。截至16日,全省共有56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和79处省级文保单位遭受损失,馆藏文物损失758件。

4.旅游业的人财物损失

包括旅游管理部门及景区、旅行社、饭店餐饮娱乐业等在内的旅游行业的人员伤亡、应急投入(包括搜救、疏散游客、取消预订团队等)、宾馆等接待设施损毁等。截至5月20日18时,全省旅游行业共遭受经济损失331.47亿元。

三、汶川地震对四川省遗产地旅游市场恢复的预期影响

近二三十年,世界范围内旅游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灾害,有关旅游危机的研究不断增加。研究表明,灾害地旅游市场恢复受以下因素影响:灾害的性质:受单一、随机危机事件影响、后果可清晰预见的旅游市场易于恢复,后果不确定的危机事件(如美国9.11事件)将延缓恢复过程;旅游目的地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处于成熟期的旅游目的地比处于快速发展期的旅游目的地市场更难恢复;灾害地区地理范围的大小。据此分析汶川地震对四川省遗产地旅游市场的预期影响如下:

1.汶川地震灾害的性质对旅游市场恢复的预期影响

汶川地震破坏力强,影响面大,但其性质仍属单一、随机的灾害事件,后果清晰。据现有报道,灾情最严重的都江堰遗产地虽然二王庙等古建筑垮塌,但堰体本身经受住了大震的考验,鱼嘴、宝瓶口、飞沙堰几处重要设施无大碍,其遗产魅力不会受到影响,反而会因为度过此次地震劫难而更添传奇色彩。省内其他世界遗产地除青城山道观受损严重、九寨沟交通暂时阻断外,大熊猫栖息地、峨眉山、乐山大佛、黄龙等处均无大碍,不可再生的遗产损失有限,灾后重建完全可以恢复各遗产景区的旅游。从心理因素上来讲,汶川地震非但没有像9.11事件那样撼动社会核心价值,相反震后中国政府积极作为的出色表现和全国人民、海外同胞万众一心共度难关的行动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政府和民众的良好形象,有利于灾后遗产地旅游市场的恢复。

2.四川遗产地旅游发展态势对旅游市场恢复的预期影响

从宏观上看,中国是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市场,2007旅游外汇收入4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国内旅游收入7771亿元,增长24%;旅游业总收入1.09万亿元,增长22.6%。微观上,四川省2007年国内旅游收入1179.9亿元,同比增长24.3%;旅游外汇收入5.12亿美元,同比增长21.6%;全年旅游总收入达到1217.31亿元,增长24.3%,与全国旅游增长基本同步。省内主要遗产地景区都江堰、青城山、乐山大佛、峨眉山、黄龙、九寨沟、恐龙博物馆、窦圌山、海螺沟等地的接待和门票收入都呈增长态势。正处于上升阶段的四川遗产地旅游具有快速复苏的巨大潜力。

3.灾害地区地理范围大小对旅游市场恢复的预期影响分析

研究表明,灾后旅游者并没有放弃旅游,只是以“安全”的目的地取代了危机影响地区。极端的情况下,旅游者可能以国内旅游取代出境游。但对于地理范围狭小、且受到灾害影响的地区而言,旅游更可能全面停滞而不是导向其他地区。因此,对旅游业整体而言,地理范围狭小的灾害地区将面临更长的恢复过程。

四川省的情况需要做两面分析。一方面,受此次灾害影响严重的地区仅限于四川等少数省份,国际游客和国内其他省市的游客有足够的替代选择,有消息表明各地旅行社已开始向游客重点推荐张家界、桂林、昆明、海南等热点长线旅游线路,因此,从整体上来说,中国旅游不会像2003年SARS流行那样受到重创,但这种强替代性对四川省旅游市场的恢复不是利好。另一方面,四川省面积广大,灾情存在差异,未受灾地区或轻灾区(包括省会成都及峨眉山等重要遗产景区)仍然保有旅游需求和接待能力,因此,只要措施得力,旅游市场可以较快恢复,并能起到带动全省旅游恢复的作用。

综上,震后四川省遗产地旅游恢复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并存,但总体而言有利因素更多,可以预见,随着灾后基础设施的重建与恢复,四川省的遗产地旅游将出现强有力的复苏。

四、震后四川省遗产地旅游的市场恢复策略

综观国内外有关研究,旅游危机管理主要针对危机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来进行。Faulkne将灾难过程分为灾前、灾难逼近、紧急时期、中间阶段、长期(恢复)和解决6个阶段。沈和江、陈淑荣[11]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分布的《旅游业危机管理指南》,按照危机前的预防、危机期间的反应、危机后的策略的框架,构建了旅游业危机管理技术处理模式。借鉴这些理论与国内外旅游危机管理范例,结合当前四川情况,笔者认为,震后四川省遗产地旅游的市场恢复应特别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快速反应,制定应对灾难及市场恢复战略

如前所述,危机管理应贯穿从危机前到危机后恢复的全过程。灾难发生后,旅游行业的第一要务必然是无条件地把主要精力、人力、物力用在救灾上。但救灾的同时也要把灾后市场恢复纳入全盘考虑,在灾情已迅速明朗的情况下制定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市场恢复战略。此为灾后尽快恢复旅游市场的要务,不可轻忽与拖延。2.及时进行信息通报,进行恰当的媒体宣传

几乎所有有关旅游危机管理的研究都强调了信息与媒体的重要性。流言的滋生、媒体对灾情的渲染将加重民众的恐慌心理。而旅游灾害的影响路径除通过对旅游资源和旅游交通设施造成极大破坏,降低旅游目的地的通达性和旅游资源质量,进而影响旅游需求外,旅游灾害还通过损害旅游目的地在旅游者心目中的感知形象,从而改变旅游者心理预期和行为模式,直接导致旅游需求市场的波动。因此,灾情发生后,最大程度地缓解其对民众的负面心理影响,维护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极其重要。

四川拥有许多知名度极高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大灾之下其现存状况自然也令人瞩目。虽然国家文物局、旅游局官方网站上陆续有文物损失及险情、旅游业损失情况的报道,但总的来说,四川各遗产旅游地灾后的真实状况仍是雾里看花,尚待有公信力的媒体加大报道力度,特别是要强调和澄清受灾轻微的遗产地。

信息时代,媒体的作用强大而微妙。此次震灾使四川受到全世界的瞩目,灾害的惨烈已经通过发达的新闻媒体传遍世界,灾难现场的视觉画面对公众会造成强烈的心理冲击,对此次灾难的深刻印象很可能形成游客“四川是不安全地区”的心理定势,从而对未来四川旅游的恢复产生消极影响。因此从现在开始到灾后重建的全过程,要有意识地进行恰当的媒体宣传,以透明的报道和一定的导向尽快重塑四川安全、魅力旅游地的形象。

3.在灾难的不同阶段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针对性营销

目前紧急阶段已近尾声,接下来将转入长期的灾后重建和恢复。对四川各遗产旅游地来说,在经过灾情盘点后,应立即放眼未来,启动市场复兴计划,开始有针对性的营销。近期应着手考虑分别不同情况,将未受影响的景区、受影响较轻可在短时间内恢复的景区逐步推向市场,通过多样化的营销手段重新激活旅游业。中长期则应在政府或行业协会的主导下,对国际、国内各主客源市场进行目的地整体营销,塑造劫后遗产、活力四川的整体旅游形象。价格战略、节庆活动这些被事实证明卓有成效的危机后旅游恢复战略都适宜作为刺激四川遗产地旅游恢复的手段。同时一些已经成熟的新的遗产旅游产品,如成都宽窄巷子历史街区等也应尽快推出,为灾后遗产旅游增添新的活力。

灾难亦是契机,相信经受过灾难洗礼的四川遗产地,将以更加瑰丽、神奇、刚毅的面貌呈现在中外游客面前。

参考文献:

[1]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2]/gzdt/2008-05/14/content_971928.htm

[3]/gzdt/2008-05/14/content_972106.htm

[4]Faulkner,B.(2001).Towardsaframeworkfortourismdisastermanagement.TourismManagement,(22):135-147

[5]Mansfeld,Y.(1999).Cyclesofwar,terrorandpeace:DeterminantsandmanagementofcrisisandrecoveryontheIsraelitourismindustry.JournalofTravelResearch,38(August),30-36

[6]McKercher,B.&Pine,R.(2005).Privationasastimulustotraveldemand?.Laws,E.&Prideaux,B.TourismCrises:ManagementResponsesanTheoreticalInsight.Philadelphia:TheHaworthPress./web/JTTM

[7]/newsdetail/newsshow.asp?id=A2008521842243134455

[8]/lysc/200804/t20080425_271860.shtml

[9]/lysc/lytj/tjbb/200801/t20080116_243640.shtml

篇9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n China, pension is no longer about meeting the most basic material needs of the elderly, but how to make their spiritual life richer, which could be one of the social problems of today and the future in China. While there is no doubt that tourism is a good solution. China's rich tourism resources, especially the extremely rare, wonderful world natural heritage site, if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derly, to develop some tourism projects suitable for the old and enhancing wisdom scenic spot construction will attract more elderly tourists. This not only serves the society, but also promotes the upgrading of natural heritage sites and gets a broade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us better protecting the world natural heritage of China.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世界自然遗产;智慧景区

Key words: aging of population;world natural heritage;wisdom scenic spot

中图分类号:C92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2-0328-02

0 引言

无可否认,我国不仅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同时也是世界第一老年人人口大国。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按国际标准,我国不仅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人口呈不断增速加快的趋势,尤其是发达的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现象更为严重。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如何养老是需要社会和家庭共同面对的问题。我们在承担养老这一责任的同时,也一定要尽力把他们养好:即不仅要满足他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康复护理和医疗保健,同时也要让他们的精神文化等生活更加丰富,老有所乐。

老年人口的增多,同时也说明老年人这一消费群体在增大。在如何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上的需要,旅游业有很大发展空间,尤其是我国的最顶级旅游资源——世界遗产。截止2013年7月我国共有45项世界自然、文化及自然文化双重遗产。相对而言自然遗产那绝美的风景、奇特的地貌、稀有的动植物对他们更是一种身心的放松、精神的享受。所以在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趋势下,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旅游发展应该是一机遇,也是一次挑战。愿对此进行探讨,促进我国养老问题的解决和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1 我国自然遗产地的旅游资源特点

截止2013年7月我国共有世界遗产45项,其中自然遗产10项,由于自然遗产中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和中国丹霞都属于联合捆绑申报,所以我国自然遗产的分布区远多于十处。其具体特点如下:①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多分布于湖南、贵州、重庆、四川、云南、新疆等西部地区。这些地区虽地处偏远,但自然景观的绝佳,对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旅游者来说都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尤其是节假日期间,旅游者络绎不绝,甚至人满为患。造成景区环境压力过大。②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所在地区大多人口稀少、交通不便,虽近年来为了旅游发展修建了道路甚至建起了机场,但航班、车次都较少。且由景区到车站、机场的短距离联系也不太方便。③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宣传力度不大,尤其科普性的宣传更少,虽游客慕名而来,却对遗产地的了解、认识肤浅,致使旅游者作为遗产地的宣传者、推广者的效果不太理想。④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除了门票,他们很少去开发根据季节、人口年龄、职业等的特点,类型多样的个性化旅游项目,这导致很多自然遗产地的门票价格过高和对门票经济的过分依赖。⑤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很难保他们都能做到对游客无微不至的贴心服务。让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受,导致游客对当地服务人员信任度的降低。⑥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景区内虽基础设施不断建设但仍不完善,特别对老、弱、残疾等游客,很难实现无障碍旅游,而智慧景区的建设对各遗产地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和艰巨的任务。

2 我国自然遗产地对老年人的市场开拓机遇

2.1 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是我国的国情 实际上,早在2001年我国就已开始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并且老龄人口增多呈加快趋势。预计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老龄化水平达到14.8%。根据联合国的人口统计数据,我国在2024年前后65岁以上的人口比率将超过了14%,进入老龄社会。而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现已是老龄化城市。老年人的增多催生着养老产业的发展。这既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也是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

2.2 老年人有钱,又闲,又有旅游的强烈愿望 很多老年人的子女已经成家立业,孙辈也长大上学,退休后有充足的时间可走出家门饱览祖国的壮丽河山来开阔眼界、放松心情。儿女们更愿意让他们的晚年过得身心愉悦,所以他们都很支持父母的出游。有退休金的老年人在去哪儿玩的选择上更自由些,即使没有退休金的老年人,儿女们也愿意自己出钱让父母出去游玩,只要他们出行安全,放心。

2.3 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支持养老产业健康发展 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养老已是政府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终等涉及的服务项目市场化,这需要政府的智慧,更需要企业能把握商机、定好位置,积极参与,而我国政府对养老问题的高度重视,使养老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4 基础设施的持续建设和不断完善 由于我国近几年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高铁的快速建设,使我们的出行不仅方便快捷,也做到了朝发夕至。机场建设的普遍化,和机票的经常性打折,使普通游客都能承受得起。旅游目的地为了招徕更多游客也不断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者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3 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地对老年人旅游市场开拓的主要策略

3.1 认真学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国家政策来引导产业发展 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健全保障老年人权益的各项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只有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各章节的规定,才能有针对性地发展符合市场需要、国家鼓励的与旅游相关的养老产业。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社会服务、宜居环境等的要求,世界自然遗产地针对老年人的旅游项目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定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认真的学习和深入的分析,把握好发展方向,以其寻求最优项目。

3.2 认清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发展特点与趋势,做好遗产地的自我定位 随着东南亚、港澳台、韩日等旅游市场的不断成熟和欧美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及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中岛国的持续吸引,国内游客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客源国。而很多国外的旅游景区绝不比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逊色。同时国内旅游资源丰富,品质较好的地区也在大力发展旅游业,不断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所以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面对国内外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如果不能认清自己,做好定位,而自认为世界独有、资源稀缺、客源充足、门票收入可观,就沾沾自喜,高枕无忧,会迟早被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所抛弃、淘汰。

3.3 开展针对老年游客的个性化旅游项目 旅游既是全社会的活动又是全世界的发展项目。虽然旅游者不断增加,但供他们选择的旅游目的地也越来越多。所以旅游产业未来的竞争会越来越大。为不断地扩大旅游市场,针对不同的游客应开发适合他们的个性化旅游项目。对老年旅游者,虽然他们有很多的出游可能,但体能、精力的不足,让他们及他们的子女不得不对他们的旅游出行产生各种顾虑,如旅游目的地的语言、饮食、住宿、交通等问题。特别是前往自然世界遗产地,这些景区大多地处偏远、面积较大,地形较为起伏,担心能否完成旅游,所以世界自然遗产地应针对老年人出游产生的各种顾虑,开发出让老年人出游无任何后顾之忧的旅游项目。这样才能把老年人的出游可能、渴望变成行动。也才能使自然遗产地的游客源源不断持续增加,不断增长。

3.4 各项设施的安全度、舒适感的不断提高是吸引老年游客的有力保障 无论是联系世界自然遗产地各景区间的交通,还是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应不断提高其安全度和舒适感,这不但是景区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与升级,也是良好形象的树立和吸引游客的亮点,甚至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设有老年游客VIP服务区,让其出行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使老年人把旅游作为真正的愉悦体验和享受。把去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是其首选的旅游目的地和最满意的旅游地。能把老年游客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良好形象的宣传者、推广者,这是对世界自然遗产地最有效的广告和推销。

3.5 智慧景区建设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 智慧景区是智慧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科学管理理论同现代信息技术高度集成,从而实现景区电子门票的管理;客流的在线统计分析及实时流量告警等服务;景区安全监控、车辆调度及景区实时信息的;虚拟景区建设和景区的宣传与营销等。这既有效地保护了景区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又为游客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促进景区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由于世界自然遗产地科学保护是其首要任务,而智慧景区建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措施。也是其开拓各层次、各类型旅游项目的保障。所以世界自然遗产地智慧景区建设对于实现遗产地旅游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小结

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作为商品,经营者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把握好主要的消费群体和争取到更多的潜在消费群体。关爱老人、心灵安慰和身体健康对他们来说同样重要。世界自然遗产地首先要考虑到:在旅游服务上注重人性化和细节化,突出以游客为中心,强调以人为本,这是争取老年游客的最有效方法,也是满足国民对于旅游的高品质享受。愿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有这一优势品牌的同时,更应有世界一流的服务。成为世界一流的旅游景区。

参考文献:

[1]刘爽.中国的城镇化与区域人口老龄化[J].西北人口,1998(03).

篇10

关键词:旅游意识;旅游意识主体;旅游业;关系。

自1979年世界旅游组织将每年的9月27日确定为“世界旅游日”以来,全球每年都要在这一天举行主题庆祝活动。“旅游的贡献: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旅游: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旅游:消除贫困、创造就业和社会和谐的推动力”……一个个精辟的主题口号生动地阐明了旅游对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宁波市副市长成岳冲等在两会上建议设立“中国旅游日”,以此督促国民提高旅游意识,推动政府重视旅游产业,进而促进旅游市场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德谦认为,“旅游正成为国民的一种生活方式,设立‘中国旅游日’意义深远”。

然而国内旅游业起步不过20余年,人们的出游意识也是在黄金周制度推行以后才逐渐觉醒。旅游是接近自然、抚触人文、放松身心,也是高层次的精神享受,但大众对旅游意识却还不甚清晰。只有清晰地认识旅游的本质、意义和价值才能享受到旅游的真正意义。

一、旅游意识概念。

经典著作中的“意识”一词有两种用法:一个当动词用,即指“意识到”的活动,亦即认识活动;一是当名词用,即指与物质相对立的活动的结果,如知识、思想、观念等等。那么旅游意识可以理解为对旅游的认识,具体到概念为:旅游意识,就是对旅游的意义、目的及各种旅游活动的观念和认识,主要包括开发意识、消费意识、经营意识、形象意识等内容[1]。

王秀红在其《旅游存在真实性的思考》中提到旅游的主体应为旅游者、参与旅游过程的东道主居民、旅游企业服务人员等人员。那么旅游主体的意识都可视为旅游意识主体。在旅游业的现实发展中,旅游主体还应包括对旅游业起主导作用的地方政府,因为往往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和当地政府是否重视有直接关系。因此本文所称旅游意识指地方政府、旅游者、与旅游相关的东道主居民和旅游企业人员对旅游的意识。

二、不同旅游主体旅游意识的体现。

不同旅游主体的旅游意识有不同的侧重点,这主要是由各旅游主体在旅游业中所处的位置、利益所决定的。

(一)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旅游意识体现。

政府部门对旅游的意识体现在对旅游业的产业政策,中心在于政府对经济的发展采取什么态度、政策和手段[2]。当政府部门对当地旅游业重视,就会有一系列的举措来发展旅游,包括地方旅游景区的建设、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旅游企业的一些优惠政策、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树立、当地旅游品牌的树立等等一系列的措施。

提升国民旅游意识,需要政府加强各方面的服务。2009年我国186个重点旅游城市开展了“全国百城旅游宣传周”活动,重点培养国民的旅游意识以刺激内需[3]。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实施以后,进一步提升了国民旅游意识,刺激了旅游消费;各地也相应加大对旅游业的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人员配置。比如中国旅游日的设立,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副司长高舜礼指出,其目的就在于强化旅游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旅游的关注度,培养国民旅游休闲意识,鼓励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旅游活动,提升国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发展。也体现出我国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

(二)旅游者旅游意识体现。

旅游者的旅游意识应该是对旅游的正确认识,包括对出游的态度和出游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相关的消费意识。就普通公众而言,其旅游意识还比较淡薄,不少人在拥有了基本的生活消费品之后,感到生活中出现了大片的消费盲区,不知道应当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什么样的新消费项目[4]。虽然近年来外出旅游的观念已被广泛接受,但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体现出其旅游意识还有待提升。国际上关于旅游有句注解:

“旅行是发现,是文明,是博爱,是超越”,而大多数的旅游者往往抱着花了钱就得好好享受的心态。

在旅途过程中对环境不尊重,随意吐痰、丢垃圾、浪费严重;对工作人员不尊重,态度傲慢,不遵守规则,对设施随意破环,不守时,大声喧哗吵闹等,这与旅游的真正内涵相差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