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习俗范文

时间:2023-04-12 14:32: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腊月二十三习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腊月二十三习俗

篇1

1、腊月二十三的风俗有:祭灶,扫尘,剪窗花等。

2、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灶糖,涂抹在灶王爷的嘴上,也有地方的风俗是用黏米制作年糕,寓意把灶王爷的嘴巴粘住, 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俗语: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3、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主要是将所有的房间彻底清扫一遍,扫完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用干净、整洁、亮堂来迎接新年的到来。

4、剪贴窗花也是小年较盛行的民俗活动,旧时女子比赛心灵手巧的手工之一,一般都是即兴创作,随意性很强,可以剪动物,植物或者福字或者喜上眉梢等寓意比较好的内容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北方小年民间习俗:

1、扫尘土:从二十三开始一直到除夕,家家户户都在打扫环境,清理各种器具,干干净净迎新春;

2、吃灶糖:吃灶糖流行于北方地区,过小年时,人们会买糖瓜、关东糖、麻糖等供奉,祈求灶王爷嘴甜些,上天言好事;

篇3

1、腊月廿三祭灶是晩上。

2、小年就是腊月二十三日(腊月二十四日),是汉族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3、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汉族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几乎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饮食,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俗话说:小寒大寒,收拾过年。今年的大寒节气似乎比往年的要早一两天,过了大寒,一转眼就到了腊月二十三日,在陇南,这就到了小年,正式的年节就到了,人们就开始更加忙碌,准备过年呀!

在陇南的农村,腊月二十三日是一个有隆重仪式的日子,“腊月二十三,灶房阿婆上青天”(在陇南农村,以为灶房的神主是一位女性,这倒是符合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当地习俗)。忙碌了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的人们都会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仪式,恭恭敬敬地送灶房阿婆回到玉皇大帝处,汇报这一家的一年四季的好事和坏事(这倒有一些像现代人的年终述职),来决定这一家在来年运气。通常,在腊月二十三日当晚,大人们会在厨房的灶台上方贴上一张写着“灶房阿婆”供奉灵位的红纸,两边还会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并在灶台上布置了一座香炉,并在每天晚上烧香,化纸钱,以表示对灶房阿婆的敬意。因为,从腊月二十三日起,在人间保佑庇护了这家人一年的灶房阿婆就会暂时离开这个家庭,上天述职,暂时的缺位,人们就想了这个办法,就相当于已经离开的灶房阿婆还在家中保佑庇护着这个家庭和家庭成员。在老家,把这个仪式叫做祭灶。

父亲在故乡是一个文化人,在记忆中,在临近腊月二十三日这几天,就会有一些邻居拿着红纸找上门来,请父亲给他们写“灶房阿婆”。父亲总是来者不拒,尽心尽力地给他们写好,在等待墨汁干的过程中,父亲通常会与他们说一说家庭的年节准备的情况,或是问一问家中小孩子的学习情况,叮嘱他们孩子的学习是大事,不可马虎,并开玩笑说等孩子长大了、有文化了就可以让孩子写灶房阿婆了,不用再让别人写了。等墨汁干了,邻居们就拿了写着灶房阿婆的红纸,千恩万谢地离开。以前农村经济不发达,有一些邻居不拿红纸上门来让父亲写,父亲也会找了家中的红纸给他们写了奉送。

在腊月二十三日,另一个习俗就和家中的小孩子有极大的关系了,这也是我们在小时候热切盼望的一种仪式。给孩子喝甜开水!在祭了灶房阿婆之后,家里的大人就会拿出平时积攒下的蜂蜜(或者白糖或者红糖,这要看家境和当年的将经济状况),兑一缸子糖开水,等温度适合了,就让小孩子们喝下,在场的小孩都有份。小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要在这一天晚上喝甜开水,大人也不解释。那时候反正只要有甜开水喝,我们也不过多地问为什么。长大后我猜想,可能是与送灶祭灶的仪式有关吧!大概糖水是祭灶的供品,祭灶之后才给小孩子喝的。灶房阿婆去天上反映这家人的情况,在灶房阿婆走的时候,给她老人家喝一些糖开水,等她汇报的时候就会多说一些好情况,来年这家的运气就会比以前好一些吧。

我的童年时代,正是国家物资紧缺的时期,大部分时间大人们就用土蜂蜜兑水,白糖红糖都是紧俏物资,凭票供应不说,有时还会出现有票没糖的情况。那时候,觉得白糖开水比蜂蜜开水好喝。不像现在,白糖、红糖成了司空见惯的大路货,蜂蜜反倒成了稀罕物件了。

篇5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

篇6

腊月二十三时,临泽就开始过小年了。在腊月二十三之前,人们就早已经把家里打扫的一尘不染,欢欢喜喜的准备过年。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人们要买来鸡或猪头来祭灶。把鸡或猪头放在厨房的灶台上,再在上面放些自己烙的很小的“灶干粮”(很小很小的饼)和家中的一些好吃的,以此来寄托一种美好的愿望,希望来年获得丰收。还要烧上买来的“灶麻”(用来祭灶的一种纸)。听大人们说,是灶王要去请玉皇大帝,以保人们过一个平安的春节。灶台上放的“灶干粮”之所以烙的小,是为了让灶王能背的动。

在腊月二十三到除夕这段时间,人么要炸各种美味的面食,卤好多种肉,做许多好吃的。还会购买许多年货,比如说:糖果、瓜子、饮料等等,对联和门神也是必不可少的。准备好了这些东西,人们就开开心心的等待除夕的到来。

到了除夕的这一天,人们一大早就换上了新衣,门上都贴着崭新的对联。在这一天的下午,人们会去给先人们烧纸钱,希望他们也能过上一个开心、平安的春节,保佑一家人的平安。到了晚上,大家的餐桌上摆满的好吃的,当然,饺子那是必不可少的。大家在一起高兴的吃着团圆饭,聊着喜庆的话题,看着《春节联欢晚会》。在这一天的晚上,人们都要守岁,传说是为了防止一个叫“年”的怪兽来侵犯我们的家园。守到晚上的十二点,大家会不约而同的放起鞭炮。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过后,这才算真正的迈入了新的一年。

正月初一就进入了春节的第一天,这里还有“初一饺子,初二面”的习俗。在初一时吃饺子代表着团团圆圆;初二时吃面象征一家人在这一年里都健健康康的,老人都长寿。

到了初二的时候,大家会带着自己的孩子看望长辈,给长辈拜年。当老人看到自己的儿女、子孙都围绕膝前的时刻,是他们最幸福、最开心、最满足的时刻。

从初一到正月十五这段日子,大家会到处走亲访友,借着过年休息的时候,好好地叙叙旧,联络联络感情。

正月十五时,大街上挂满了彩灯,什么样的都有,令人眼花缭乱。街上人山人海,络绎不绝。白天,人们去广场看秧歌队的表演,晚上人们就去看彩灯,看烟花。回来后,一家人一起高高兴兴地吃元宵。

篇7

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扫房、送灶神开始,到正月十五日落灯结束,前后20多天。这期间有打扫卫生、洗澡、理发、杀猪宰羊、购置年货等很多富有情趣的传统习俗活动,不仅增加了节日的欢庆气氛,而且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

扫房 又叫“扫尘”,从商代开始,沿袭千年而不衰。城乡还流传着诸如“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乱拾翻”“腊月二十八,里外擦一擦”等一系列说法。

送接灶神 民间把腊月二十三取媚灶王爷、灶娘娘作为整个春节活动的序幕,灶是每家必有的生活设施;灶神形象直到元、明以后才逐渐统一为玉皇大帝派驻每户人家监督善恶的“监察”之神。祭祀日要备轿,买形状不一的元宝,祭祀时用红纸包好,俗称“善富”,待接灶日再换上新的。以送“善福”,寓“接元宝”之意,表达人们希望来年发财致富的良好愿望。

贴门神、挂春联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要张贴春联、门神,原意是避邪鬼,后来门神形象逐渐趋于装饰性、趣味性,春联则成为迎新的楹联,写、贴都很讲究。此外,还有贴窗花、年画以渲染节日气氛。

吃“壮仓面”(臊子长面)腊月三十晚吃“壮仓面”,这是一年中的最后一顿饭,通常要擀长面、炒臊子。必须由家里主事的长辈妇女亲自参与烹调。全家长幼同桌围坐,边吃边议论一年来家里发生的大事和经济收益。吃了臊子长面,求个长命百岁,诸事如意。期盼来年五谷丰登,财源广进。吃完“壮仓面”便进入“打醋坛”等文娱活动和“守岁”准备工作。

篇8

――【宋】刘克庄《岁晚书事十首》

欲知相府生辰日,此是人间祭灶时。

――【宋】孙纬《献寿诗》

灶神,也称灶君(《战国策・赵策三》),唐以来民间又称之为灶王(唐李廓《镜听词》:“匣中取镜辞灶王,罗衣掩尽明月光。”),是中国民间信仰最普遍的神,上自天子,下至庶民,家家户户都要供奉。岁末腊月祭灶的习俗,尤为人熟知,它是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灶神的来源

灶是烹饪食物的专门场所。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灶,炊灶也。”清段玉裁注:“炊者,爨也;灶者,炊爨之处也。”即,烧火做饭的地方叫灶。东汉刘熙《释名・释宫室》说:“灶,造也,创造食物也。”生冷的食料要变成美味可口的食品,离不开灶火。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炊事灶具,据宝鸡福临堡仰韶遗址发掘报告(1984年),仰韶文化时期中国就有了构思精巧的釜灶,双釜与灶连体,且共一个火门,灶顶设有八个排烟。现在一些乡村还沿用的炊灶形制在汉代已广泛流行。民以食为天,从原始石烤到“瓦鬲煮食”,再到釜鼎烹调,灶火之功确实很大。人们对密切关系日常生活的事物,往往有特殊的情感。在神灵信仰流行的上古时代,人们自然将它们奉为神明。神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产物,灶神的出现,以及将灶神看作居家火神,合乎当时人的心理。

灶神在先秦列为国家的五种祀典或七种祀典之一。五祀,殷商时已出现,《礼记・曲礼》郑玄注:“五祀:户、灶、中、门、行也,此盖殷时制也。”《礼记・祭法》:“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曰户,曰灶。”又说:“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论语・八佾》:“与其媚于奥(屋内西南角的神),宁媚于灶。”炊灶,同百姓的生活关系密切,故祭灶神很早就成了民间的一项重要祭祀活动。

古代灶神,最初以为是火神炎帝、祝融。《淮南子・论训》:“故炎帝于火,死而为灶。”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卷八《祀典》引古《周礼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炎帝为火德之帝,祝融为火官之神,故同有灶神之说。炎帝为三皇之一、祝融为五帝之一,按祭法,当用燔柴燎祭于四郊,祭火神于灶陉,不合古礼。故《礼记・礼器》曰:“夫奥者,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郑玄注:“奥,当为爨字之误。”“老妇,先炊者也。”据郑注,求《礼器》文意,即是说:爨祭,祭的对象是原先有功于炊事的老妇之神,祭祀的时候只是将食物放在盆里,酒盛在瓶里,怎么能用燔柴的方式祭她呢?其实火神炎帝和祝融,都是人格化的自然神,人类由于对火的崇拜,而将炎帝和祝融视为灶神,有久远的历史。把有功于炊事的老妇之神视为灶神,应该是母系社会产生的信仰民俗。进入封建社会后,灶神为“老妇”的说法,不太适合男权意识的需要,于是灶神的性别,由女性逐渐变成男子,相貌亦从“老妇”“红衣美女”变成“状如美女”的男子,元代以后变成黑面黑须黑衣冠的灶王。

《庄子・达生》借齐国方士皇子告敖的口说:“灶有髻”,晋司马彪注:“灶神,其状如美女,着赤衣,名髻也。”“其状如美女”,即是说灶神是貌如美女的男子。

《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李少君以祀灶、谷道、却老之方博得汉武帝的尊敬。李少君鼓吹祠灶可以致物,而使丹砂化为黄金,以黄金器皿饮食则长生不死。在方士的鼓动下,武帝开始亲自祀灶。另一个方士齐人少翁以鬼神方见汉武帝,“少翁以方术盖夜致王夫人及灶鬼之貌云,天子自帷中望见焉。”武帝自帷中望见的灶鬼(灶神)何等模样?《史记》未说。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如淳注:“祠灶可以致福。”又引晋司马彪注《庄子》云:“髻,灶神也,如美女,衣赤。”

传说为西汉淮南王刘安编纂的《淮南万毕术》中出现了“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的传说。东汉郑玄注《礼记・祭法》时,提出七祀之司命、中、国门、国行、泰厉、户、灶诸神有司过的职能。郑玄说:这七个神“非大神所祈报大事者也”,而是“小神居人之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尔。”具体主管是:“司命主督察三命,中主堂室居处,门、户主出入,行主道路行作,厉主杀罚,灶主饮食之事。”王国维《东山杂记》卷一《司命与灶》说:“古者司命之祀有二。《周礼・大宗伯》‘以(,聚集)燎祀司中、司命’,盖即《史记・天官书》‘文昌六星,四曰司命’,此乃天神,《楚辞》所谓大司命是也。《祭法》‘七祀’‘五祀’皆司命居首,郑注曰:‘此小神居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又云:‘司命主督察三命’,此与户灶诸神,俱为小神,《楚辞》所谓小司命是也。”唐孔颖达《疏》注“三命”曰:“案《援神契》云命有三科:有受命以保庆,有遭命以谪暴,有随命以督行。受命谓年寿也,遭命谓行善而遇凶也,随命谓随其善恶而报之云。”

司命主督察三命的职能,到了魏晋时代,道教徒便挂到了灶神头上。灶神不但有司过功能,而且能上天告发人,夺其寿算。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卷六《微旨》:“按《易内戒》及《赤松子经》及《河图记命符》皆云,天地有司过之神,随人所犯轻重,以夺其算,算减则人贫耗疾病,屡逢忧患,算尽则人死,诸应夺算者有数百事,不可具论……又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三日也。吾亦未能审此事之有无也。”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引许慎《五经异义》云:“颛顼有子名黎,为祝融火正。祝融为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姓王名扶颊。”《通俗编》卷十九引许慎《五经异义》云:“灶神姓苏,名吉利,或云姓张,名单,字子郭。其妇姓王,名扶颊,字卿忌。”

隋杜台卿撰《玉烛宝典》卷十二引《灶书》:“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博颊。”

《后汉书・阴识传》唐李贤注引《杂五行书》曰:“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衣,夜被(披)发从灶中出,知其名呼之,可除凶恶。宜市猪肝泥灶,令妇孝。”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十四记载:“灶神名隗,状如美女。又姓张名单,字子郭。夫人字卿忌,有六女皆名察(一作祭)洽。常以晦日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三百日,小者夺算,算一百日。故为天帝督使,下为地精。己丑日,日出卯时上天,禺中(日近午)下行署,此日祭得福。其属神有天帝娇孙、天帝大夫、天尉、天帝长兄、硎上童子、突上紫宫君、太和君、玉池夫人等。一曰灶神,名壤子也。”这无疑是唐代的道教徒搞出的一张灶神谱,它不但将先秦民间信仰中一个主炊事的小神提升为天帝下派的督察使,而且天帝还安插了亲属(天帝娇孙、天帝长兄)亲信(天帝大夫、天尉)担任灶神的属神,另外还有本来就安插在各家各户的卧底,如:“硎( ,磨刀石)上童子”、突(烟囱)上紫宫君、太和君、玉池夫人(《黄庭内景经》:口为玉池太和宫)这些主管磨刀切菜、烧火冒烟、口舌是非的小特务。这么严密的一张监视各家各户的蛛网,是封建专制集权国家强化管理措施在道教神谱上的反映。

从上引东汉许慎《五经异义》至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所记灶神皆为男性,或披发,状如美女的男性,而且在许慎所处的时代(东汉明帝永平元年,公元58年―东汉桓帝建和元年,公元147年),灶神不但由女神变成了男神,而且有了配偶。至唐末段成式撰《酉阳杂俎》,灶神还有了子女。但无论灶神如何变化,他始终离不了女性的陪伴。女性形象的不易抹去,和传统信仰有关,也与女性在居家生活中的家务分工有关。由于腊日祀灶与季冬行傩有关,后世人们又称灶神夫妇为傩公傩婆,也叫灶王爷和灶王奶奶。

王国维说,唐宋之际,原本分祀的司命(小司命)和灶神合而为一,证据就是此时出现的《太上感应篇》已称灶神为“司命灶君之神”。《东京梦华录》亦云:十二月二十四日,帖灶马于灶上,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则北宋时确已谓灶神为司命。自此以后关于神仙传说的书,如元秦子晋撰《新编连相搜神广记》,明刻本《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的灶神都称“司命灶神”。“司命灶神”的称谓,意味着兼有司命掌寿夭和灶神司功过两种功能。从汉代至宋代,灶神从“主饮食之事”的小神转变成家族守护神。

二、祀灶的习俗

先秦两汉盛行夏日祭祀灶神。

先秦有五祀之祭,其中一有祀灶。汉班固《白虎通义》卷二《五祀》:“五祀者,何谓也?谓门、户、井、灶、中也。所以祭何?人之所处出入,所饮食,故为神而祭之。”“何以知五祀谓门、户、井、灶、中也。《月令》曰:‘其祀户。’又曰:‘其祀灶’,‘其祀中’,‘其祀门’,‘其祀井’。”“祭五祀,天子诸侯以牛,卿大夫以羊,因四时祭牲也。一说户以羊。灶以鸡。中以豚。门以犬。井以豕。或曰:中用牛,不得用牛者用豚。井以鱼。”

《礼记・月令》说:“仲夏之月,日在东井,亢中,旦危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律中蕤宾。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

《晋书》卷十九《礼志上》载:汉朝兴起,到汉武帝,“以李少君故,始祀灶”,并规定“立夏祀灶”。东汉朝廷规定国家祀灶是在季夏的六月。晋司马彪撰《后汉书・礼仪志中》:“立夏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都百官皆衣赤,至季夏衣黄,郊。其礼:祠特,祭灶。”

为何要在炎夏祀灶?班固撰《白虎通义》卷二《五祀》说:“夏祭灶。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养也。”夏天因火而长养万物,灶为火之主,祭灶神是人自己长养的方式。

魏晋以后,民间流行腊日(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祭灶,根据是阴子方腊日见灶神的神话故事。

东汉应劭撰《风俗通义》卷八《祀典》引《汉纪》:“南阳阴子方积恩好施,喜祀灶,而灶神见,再拜受神,时有黄羊,因以祀之。其孙识,执金吾,封原鹿侯。兴卫尉,阳侯。家凡二侯,牧守数十。其后子孙常以腊日祀灶以黄羊。”

晋干宝《搜神记》卷四收录了这个神话故事,文字略异,云:“汉宣帝时,南阳阴子方者,性至孝,积恩好施,喜祀灶。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已后,暴至巨富,田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子方尝言:‘我子孙必将强大。’至识三世,而遂繁昌。家凡四侯,牧守数十。故后子孙尝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卷二十三《阴识传》整合了《汉纪》和《搜神记》关于阴子方腊日见灶神的异文,云:“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已后,暴至巨富,田有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子方常言‘我子孙必将强大’,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这个神话故事,经过长期流传,至南朝梁代,腊日祭灶便蔚然成风。然晋周处《风土记》又云:“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一方一俗,难以备述。值得注意的是,明清时期腊月二十四祭灶则肇端于此矣!

南朝梁宗懔著《荆楚岁时记》:“其日(腊日),并以豚酒祭灶神。”以后,虽然有些时候,有的地方讲究夏日祭灶,那只是残存的古俗,并非常态。例如,清顾禄撰《清嘉录》卷六记载,嘉庆、道光年间,苏州地区,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十四、念四日,比户祀司灶,谓之谢灶。谚云:‘三番谢灶,胜做一坛清醮。’祀时以米粉作团,素羞四簋,俗称谢灶素菜。”《清嘉录》卷十二,又载:十二月二十四日夜送灶。

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三十九引北宋吕原明《岁时杂记》云:“十二月二十四日,谓之交年节。”又曰:“旧俗以为七祀及百神,每岁十二月二十四日新旧更易,皆焚纸币,诵道佛经,以送故迎新,而为禳祈云。”俞樾《茶香室三钞》卷一《交年节》:“按:此即交年之义也。今人但于二十四日送灶,不知百神皆受代矣。”宋孟元老撰《东京梦华录》卷十“十二月”条:“十二月……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请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烧合家替代钱纸,帖灶马于灶上。以酒糟涂抹灶门,谓之‘醉司命’。”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六《十二月》:“二十四日,不以穷富,皆备蔬食饧豆祀灶。此日市间及街坊叫买五色米食、花果、胶牙饧、箕豆,叫声鼎沸。”周密《武林旧事》卷三“岁晚节物”:“二十四日,谓之‘交年’,祀灶用花米饵,及烧替代及作糖豆粥,谓之‘口数’。”

这里值得注意,关于祭灶供品的变化。东汉祭灶用黄羊即狗,南朝梁祭灶用豚(猪)和酒。北宋坡《纵笔》诗云:“明日东家应祭灶,只鸡斗酒定燔吾。”宋代因为把腊月二十四定为“交年节”,“至夜请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祭灶供品时用酒果、蔬食、饧豆。但也并非完全素食供品,南宋范成大《祭灶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热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范成大《祭灶词》不但点明了祭灶的时间是腊月二十四,原因是灶君上天言事,各家男主人为之饯行,奉献的供品除云车风马供灶神代步之用外,荤素兼备的供馔有猪头、鲜鱼、豆沙粉饵团、烧酒,另外还送了钱。如此热情丰厚的打点,殷切的嘱咐和叮咛,目的是希望灶神不要去家长里短、多言多语乱汇报,如能讨得吉利、好运气回来,大家都沾光。这种贿赂神灵的行为,也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从此以后,每年祭祀灶神的时间和祭品的丰俭规格,纵然各地有一些变异,但祀灶民俗的固定程式,在南宋时期基本奠定。

明冯应京《月令广义》卷二十《十二月令・日次》云:二十四日,“燕城俗,刻马印为灶马,市民竞鬻,焚之灶前,为送灶君上天。别具小糖饼奉灶君,具黑豆寸草为秣马,具合家少长罗拜,祝曰:辛甘臭辣,灶君莫言。至次年元旦,又具如前,为迎新灶。”

周作人《关于送灶》引《月令广义》文开头为:“燕俗,图灶神于木,以纸印之,曰灶马,士民竞鬻,以腊月二十日焚之,为送灶上天。”。孙殿起辑、雷梦水编《北京风俗杂咏》选张朝墉、白翔《燕京岁时杂咏》中咏燕京祭灶诗曰:“纸甲马列厨东,司命遄行薄醉中。天上去来才七日,凡人无此大神通。”作者自注:“《月令广记》:燕俗,图灶神以纸印之,曰灶马,腊月廿四日焚之,谓送灶。具黑豆、寸草为秣马具,次年元旦,乃迎灶归。”

笔者的引文见于哈佛燕京学社汉和图书馆1940年1月15日入藏的明万历壬寅(1602)本《月令广义》,应是作者冯应京(1555-1606)逝世前四年刊印的比较早的版本,比较可信。周作人、张朝墉以及李家瑞《北平风俗类》上册《岁时》所引《月令广义》文字,显然都是随意删节整理过的,最大的破绽是“灶马”。祭灶的“灶马”,早期不是灶神(灶君、灶王)像,而是刻的灶神上天乘骑的马。例如:范成大《祭灶词》亦无灶神的乘骑的云车风马,即神灵的车马。明沈榜编著《宛署杂记》卷十七上字《民风一・土俗》记明代北京十二月祀灶:“坊民刻马形印之为灶马,每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农民鬻以焚之灶前,谓为送灶君上天。别具小糖饼,奉灶君。具黑豆寸草宛许为养马具,群一家少长罗拜,即嘱之曰:辛甘臭辣,灶君莫言。至次年初一日,则又具如前,谓为迎新灶。”亦是“刻马形印之为灶马”。尽管明代《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已出现一幅白描木刻司命灶神像,但民间祭灶所用,还只是灶神的坐骑灶马,而不是灶神的偶像。至清代灶神偶像正式出现在祭灶仪式中,因此清代的灶马的含义也有灶神的坐骑变成了灶神神像。清阙名《燕京杂记》:“十二月击羯鼓,或谓之腊鼓,又谓之迎年鼓。初八日,累米果至百煮粥。二十四日,刻灶马祀灶,以板印灶神于纸,谓之灶马,祀后焚之。”

明刘侗、于奕正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曰:明代北京十二月“二十四日以糖剂饼、黍糕、枣栗、胡桃、炒豆祀灶君,以糟草秣灶君马,谓灶君翌日朝天去,白家间一岁事。祝曰:好多说,不好少说。《(礼)记》称灶老妇之祭,今男子祭,禁不令妇女见之;祭余糖果,禁不令得啖,曰啖灶余,则食肥腻时口圈黑也。廿五日,五更焚香纸,接玉皇,曰玉皇下查人间也。竟此日,无妇妪詈声。三十日五更,又焚香楮送迎,送玉皇上界矣,迎新灶君下界矣。”廿四灶君上天奏本,廿五玉皇马上下界调查核实情况,而且一呆就是五天,要除夕之夜才回去,如此美化玉皇,显然是凡间帝王的投影。“竟此日,无妇妪詈声”,看来无论是灶君奏本,还是玉皇下界核查,都是针对成年累月围着灶台转的家庭妇女而来。更有甚者,明代明确归定男子祭灶,不准妇女祭,开启了后世“女不祭灶”的先例。在父系家长制社会里,男人是家长,不但垄断了主外的权利,也掌管人神交往的大事,主祭灶神成了男人的特权。

是否明代祭灶全用素食斋供呢?明冯应京《月令广义》卷二十《十二月令・日次》云:“祀灶之仪有用牲者,而通俗惟斋供过半。今按,太常用牲礼而古人有黄羊、白鸡、猪首之祀,况疾疵资百味,而祀灶独斋供乎?”

明代南方祭灶也在腊月二十四日,祭灶仪式同北方差不多,但市井之间有“跳驱傩”、僧道送“交年疏”(灶疏)等节庆活动。

明田汝成辑撰《西湖游览志余》第二十卷《熙朝乐事》:“十二月二十四日,谓之交年,民间祀灶,以胶牙饧、糯米花、豆粉团为献。丐者涂抹变形,装成鬼判,叫跳驱傩,索乞利物。人家各换桃符、门神、春帖、锺馗、福禄、虎头、和合诸图,黏贴房壁。买苍术、贯众、辟瘟丹,柏枝、彩花,以为除夕之用。自此街坊箫鼓之声,铿不绝矣。僧道作交年疏、仙术汤,以送檀越,医人亦馈屠苏袋、同心结、及诸品汤剂于常所往来者。”

清代祀灶有“官三、民四、D家五”的说法。即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祀灶。据《清史稿・礼三》记载:“惟十二月二十三日,宫中祀灶以为常。”可知“官三”的说法是事实。二十四日民间祭灶是宋以来传统,无庸置疑。水上人家一般居住于福建、广东等地,上述这些地区从明代开始就是在二十五日祀灶,这种习俗也传承至清。清代祭灶改期主要是在嘉庆、道光以后自北而南变为二十三日的,祭灶提前到二十三日受到清宫廷祭灶时间的很大影响。

清初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云:十二月,“廿三日更尽时,家家祀灶,院内立杆,悬挂天灯。祭品则羹汤灶饭、糖瓜糖饼,饲神马以香糟炒豆。男子罗拜,祝以遏恶扬善之词。妇女于内室,以净泥涂饰,谓曰挂袍,燃灯默拜。”

清末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十二月,“二十三日,为祭灶君日,所谓东厨司命也。皆于上灯后祀神,以糖瓜、糖块及什锦南糖为供品。直至除夕夜间接神,始竣此一年之事。古之所称‘黄羊祀灶’者,久已夫不・见此典矣。”

清末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古用黄羊,近闻内廷尚用之,民间不见用也。民间祭灶惟用南糖、关东糖、糖饼及清水草豆而已。糖者所以祀神也,清水草豆者所以祀神马也。祭毕之后,将神像揭下,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至除夕接神时,再行供奉。是日鞭炮极多,俗谓之小年下。谨按《日下旧闻考》:京师祀灶仍沿旧俗,禁妇女主祭。其祀期用二十三日,惟南省客户用二十四日,如刘侗所称也。”

清代南方以苏州为代表,多在腊月二十四日祭灶。

清顾禄撰《清嘉录》卷十二《十二月・念四夜送灶》:“俗呼腊月二十四夜为念四夜,是夜送灶,谓之送灶界。比户以胶牙饧祀之,俗称糖元宝。又以米粉裹豆沙馅为饵,名曰谢灶团。祭时妇女不得预。先期,僧尼分贻檀越灶经,至是,填写姓氏,焚化禳灾。篝灯载灶马,穿竹箸作杠,为灶神之轿,舁神上天,焚送门外,火光如昼。拨灰中篝盘未烬者,还纳灶中,谓之接元宝。稻草寸断,和青豆,为神秣马,具撒屋顶,俗呼马料豆。以其余食之,眼亮。”

北宋祭灶“以酒糟涂灶门,谓之醉司命”,让灶神沉醉不醒,耽误上天奏本的大事,不得言主人之过。南宋以来,祭灶便有用胶牙饧作供品的习俗。胶牙饧,用麦芽或谷芽混同其他米类原料熬制而成的粘性软糖,今称“饴糖”,俗称“麦芽糖”,成都人叫“麻糖”。范成大《吴郡志》:“二十四日祀灶,用胶牙饧,谓胶其口,使不得言。”

宋代以来,俗传灶神骑神马上天言事,《清嘉录》不但为灶神准备了秣马料(“稻草寸断和青豆”),而且格外为灶神准备了神轿。神轿的形制:篝灯糊以木刻灶神像,穿两根竹筷子作抬杠,即成“灶神之轿”。清嘉录》卷十二《十二月・灯挂挂锭》条同书又云:“厨下灯檠,乡人削竹成之,俗名灯挂。买必以双,相传灯盘底之凹者为雌,凸者为雄。居人既买新者,则以旧灯糊红纸,供送灶之用,谓之善富。”案引杨辛父《送灶词》注:“江、震风俗,以朱漆竹灯檠为灶神舆,名之曰善富。”吴Y人《新年杂咏》小序云:“杭俗,名竹灯盏曰善富。因避灯盏盏字音,锡(赐)名燃釜,后又为吉号,易燃釜为善富。腊月送灶,则取旧灯载印马,穿竹箸,送之。”

民国年间,中国南北仍盛行每月朔(初一)、望(十五)祭灶,腊月送灶的风俗。民国24年刊河北《阳原县志》载:“灶神:民间各供灶神于厨下。每月朔望,具香楮(香蜡钱纸)肃拜,三跪三叩。神像系一男一女,其职司在察各家琐事。每于腊月二十三日归天呈报,故是日为祭灶神节。家供米糖、草豆,米糖以糊神口,草豆以饲马匹。迷信之深,今不稍衰。”

四川送灶一般在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两天。据四川方志载,各地送灶时间,或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仪式丰俭颇为不一。如:

清嘉庆二十一年刊《华阳县志》:“十二月二十四日,扫舍宇,沿街鬻灶神、灶马及灶糖‘祀灶神’,有于前一夕者。前后数日内,人家以米粉和糖,木盒范成饼,用小铁击之,曰‘打米酥’,比户皆然,声震闾巷。此风相沿最久。”

清同治十二年刊《重修成都县志》:“十二月二十三日,是夜人家燃香烛,设饴饧、酒脯‘祀灶’。”

民国23年刊《华阳县志》:十二月“二十三、二十四两日,人家‘祭灶’,曰送灶神上天。沿街卖灶疏、灶马、灶糖。”

清宣统三年傅崇榘编《成都通览・成都之民情风俗》云:“腊月,二十三、二十四日,焚灶诉(疏),祭灶用果品、白麻糖、茶酒、灶马。”周询《芙蓉话旧录》卷四《度岁》:“十二月二十三为祀灶期,俗虽有官三民四之说,然实无此限制。通城以廿三祀灶者居大多数。是日自上灯以迄子、丑间,爆竹之声,蝉联不绝。”

清乾隆四年刊《雅安府志》:“十二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三日曰‘小除’,俗云‘过小年’。燃灶灯,如‘上元’祀灶神,俗云送灶神上天,用鸡、果、糍糕、馄饨诸品物,以糖为饼,云粘住灶神齿,勿令说人间是非。又剪草和豆盛于旁,云灶神马料。先日,僧道家送年疏并灶料(科)为祀灶之用。”

清嘉庆二十年刊《温江县志》:“十二月二十四日,旧传灶神上天奏事,先于二十三日夜,各具香花、酒果、灯烛、饧糖、钱楮致祭。”

清道光二十年刊《江油县志》:“十二月二十四日祭灶,张灯烛,通街辉煌,爆竹声至夜。乡村二十三、二十四两日祭,有‘衿三民四’之谚。盖民终岁勤勤,于焉少憩,对灶神而祈福,炳香楮以迎祥,时和岁稔,称盛事焉。”

清道光二十四年《金堂县志》:“十二月二十四日,扫舍宇,燃锅灯,以饴糖‘祀灶’,送神上天,亦有用二十三日者。”

清嘉庆二十年刊《三台县志》:十二月,“二十三日‘祀灶’,俗云送灶神上天。献雄鸡及果食、茶酒各品物,以糖为饼,曰‘灶糖’,谓粘灶神齿,勿令说人间是非。又剪草和豆盛于旁,云‘灶神’马料,亦有次日‘祀灶’者。

清同治五年刊《万县志》:“二十四日为‘小年’。二十三日‘送灶’,谓灶君登天也;‘除夕’‘接灶’,谓返自天也。祭用果品及饴糖,谓之‘灶糖’。又于灶中(前)置米、豆、茶、盐少许,祭毕洒灶中,又断稻草同洒入,谓之‘祀灶马’。”

民国28年刊《巴县志》:“十二月,二十三、二十四两日‘祀灶’。县俗恒以二十三日夜初,涤釜瀹F,曰‘净茶’,设香楮、饧糖,又以s(铡碎的草)、豆为秣马,具填灶疏,祭告于厨,然灶灯,曰送灶君上天。按,祭灶当是报先炊之义。”

四川祭灶仪式,各地稍有差异。原因在于清初以来,大量移民入川,五方杂处,各地风俗在川交汇融合,自然呈现风俗大同小异的格局。

三、祭灶前后

传统祭灶前后到除夕这期间,还有许多民俗活动,值得一谈。

1.“倒牙”

腊月十六日,名曰“倒牙”。何谓“倒牙”?中国自古以农立国,生活艰苦,民风纯朴,勤俭节约。平时饭食以菜蔬为主,难得吃一顿肉食。《孟子・梁惠王上》说,先秦时代的黎民要满七十岁,才能“衣帛食肉”,而统治者则天天吃肉,被称为“肉食者”,《左传》所谓“肉食者鄙”。以四川为例,直至近代,一般人家也只在每月初二、十六才各食肉一次,谓之“打牙祭”。牙祭的来历,据说古代有这样一个制度:每月初二、十六,军营中必杀牲以祭牙旗,祭旗后牙沾其润,人得食肉,即谓之“打牙祭”。打者,即动词的为字。又据民国36年刊四川《新繁县志》云:“县俗,工商家于每月之初二、十六具肉食劳其佣作、学徒,谓之‘牙祭’。《拾慧录》引叶石林谓,节度使藏节之节堂,每于朔望之次日祭之,号牙祭日。按衙,古作牙,度必用祭余饷其衙役,后遂沿用于市肆。倒牙者,谓牙祭于是日终止也。人家皆匆忙备年事,街衢则各物罗列,市者往复( ,街市)间,谓之‘办年货’,至‘除夕’乃已。”民国23年刊四川《华阳县志》:十二月“十六日,俗曰‘祷(倒)牙’,商工多于是日结束。”民国31年刊四川《西昌县志》说,新年正月初二日,则曰“起牙”。民国16年刊《广安州新志》云:“十二月。十六日,商贾家牲醴祀神,畅饮,曰‘倒牙’,次年正月十六如之,曰‘起牙’。”正月初二,还在过年期间,天天吃肉,商工亦还在休息期间,不存在起不起牙的问题。而正月十五大年过完,十六起牙较为顺理成章。

2.打扬尘(扫舍、打埃尘)

打扬尘,北方叫“扫舍”,江南叫“打埃尘”,就是祭灶以后至腊月三十这段时间,家家户户,里里外外大扫除,做卫生,干干净净准备过新年。这个良好的风俗,宋代就有了。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六:“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锺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可见南宋临安(今杭州)是腊月三十(除夕)扫舍去尘埃。清李光庭《乡言解颐》卷四《新年十事・扫舍》:“扫舍者,除旧更新之意也。然以日日扫地之法,将承尘四壁拂拭之,省却终年劳攘。未扫先祷告曰:‘土地奶奶躲躲儿,扫了房子供果儿。’或曰祀灶之后,不拘宜扫不宜扫。不知何义。”

清顾禄《清嘉录》卷十二《十二月・打埃尘》:“腊将残,择宪书宜扫舍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埃尘。蔡云《吴Q》云:‘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太平甲子非容易,新历颁来子细看。’”宪书,又叫“时宪书”,即历书,旧时历书上都标明了“宜”“忌”日。

四川最早从腊八日开始扫舍。如,民国17年刊《雅安县志》:十二月,八日,“煮粥祀先,脍蔬杂投其中,曰‘腊八粥’。执竿竹连枝叶作帚,祓除屋舍,谓之‘打檐尘’。”一般是腊月廿三、廿四祭灶当天打扬尘,即白天打扬尘,晚上祭灶,或者在打扬尘次日祭灶。如腊月廿三打扬尘,廿四祭灶;腊月廿四打扬尘,廿五祭灶。也有地方先祭灶,后打扬尘。例如,民国23年刊《华阳县志》:十二月“二十三、二十四两日,人家‘祭灶’,曰送灶神上天。沿街卖灶疏、灶马、灶糖。二十四以后,人家皆扫清舍宇,谓之‘打扬尘’。”打扬尘的良俗,一直传承至今日。

3.吃年饭(团年)

四川从腊月十六“倒牙”开时,工商之家清结账项,开始团年,吃了团年饭就把伙计、徒弟放回家过年去了。民间一般称二十三、二十四两日祭灶为“小年”,祭灶之夜为“小除”,而腊月三十则为“过大年”,“大年除夕”,从祭灶至除夕,各家根据情况选择日期,合家团聚饮食,谓之“吃年饭”。如,民国17年刊《雅安县志》:十二月,“二十三日为‘小除’,曰‘过小年’燃灶灯‘祀灶’,备饴糖诸品送神。此后,猪首、鸡鱼享祀祖宗,继诣城隍祠祀神,逐日有之,祀毕聚T,曰‘吃年饭’。”

四川吃年饭最特异者为“分年饭”“灌年饭”的习俗。

明天一阁藏嘉靖本《洪雅县志》:“‘除日’,盛馔祀先毕,则家口无大小贵贱均给肉一器,饭一盂,谓之‘分年饭’。”

清嘉庆十八年刊《洪雅县志》:“‘除日’,蒸熏豚、鸡、鸭,祭家神祀先;分年饭,虽猫犬、花木亦及之。”

清同治三年刊《嘉定府志》:“十二月。‘除日’分年饭,祭而后分,虽猫犬不遗。”

民国23年刊《乐山县志》:“‘除日’,分年饭”。祭而后分,丰俭称家,大约人各肉一盂,虽猫犬不遗。”

清嘉庆十八年刊《峨眉县志》:“‘除夕’,‘分年饭’,祭而后分,虽猫犬不遗。”

清光绪十八年刊《丹棱县志》:“‘除日’,用熏豚及鸡、鸭祭家神、祀先。分年饭,每人肉一盂,猫犬亦及之。”

清康熙五十六年刊《眉州属志》:“十二月,‘除日’,‘分年饭’,丰俭随宜,大约每人肉一盂,即猫犬、果木亦不遗。”

清嘉庆二十一年刊《犍为县志》:“‘除日’,分年饭,祭而后分,虽猫犬不遗。”

清嘉庆十九年刊《彭山县志》:“十二月。‘除日’,烧年纸。分年饭,丰俭随宜,大约每人肉一盂,即猫犬、果木亦不遗。”

清嘉庆二十年刊《温江县志》:“(除夕)合家聚饮,惠及奴仆,以肉食分给猫犬暨果卉之属。”

清道光二十四年补刻本《金堂县志》:“‘除夕’,以牲醴祀先祖,分年饭,虽猫犬不遗。”

民国16年刊《简阳县志》:“(十二月)三十日,陈撰祀祖先,家人聚食,谓‘食年饭’。卑幼拜尊长,谓之‘辞岁’。午后,用肉滓和饭,捶击成团,命童子持刀向果木干上斫一小口,纳饭其中,谓之‘龋ü啵攴埂。龋ü啵┦弊V曰:‘斫一刀,结一挑;斫一口,结一斗。’”

民国28年刊《巴县志》:“今县俗,自(十二月)二十四日至三十日,阖家祀先,团聚饮食,或邀戚友,曰‘吃年饭’。乡农以刀刃果木中干,塞以年饭,曰‘易接’。”

篇9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北京的春节原文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zhōu)。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jiàn)掺(chān)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nián),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xiāo),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fàn)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lǘ),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xián)熟技能。

多数铺户在正月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hǔ)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1],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1]末庙:庙会的最后一天,指庙会结束。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北京的春节课后练习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的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搀合成的。孩子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铺户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年前

1、这个片断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了年前的哪些日子,有哪些活动或习俗,从中感受如何,请完成下表:

时间习俗或活动感受

3、请在片断中找出一个谚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谚语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10

春节习俗成了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那么春节优秀作文800字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关于春节优秀作文800字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春节优秀作文800字一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还是吃早餐吧,待会儿出去玩一玩!

吃过饭后,我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样样俱全。看到的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的东西: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最受欢迎的是那些玩的东西。

在其它地方,我还看见有的在卖气球、跳绳,有的在卖小吃、点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样样俱全,真是无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饱眼福二饱口福三饱手福了。最为幸运的是那些卖主了,今天可是生意兴隆啰!

真心希望今天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但千万不要“玩物丧志”哟!

春节优秀作文800字二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这“岁时礼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节习俗成了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就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纸镶红边;守制者(有父、母丧者)则要用蓝纸;庙宇用黄纸。春联最早始于五代时的后蜀。据说当年蜀太子在本宫门上提写“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个大字,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北京人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

过去大多数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饼、花糕的面鲜,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饭,素饺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过年讲得就是吃喝玩乐,以吃为主。这些供品实际上也是为人准备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春节优秀作文800字三“扭秧歌”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妈妈经常提到他;陌生的是,我从来没见过。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去年春节,我有机会看到了它,那场面可真够壮观的,使我终身难忘。

正月初一的早上,妈妈带我去逛地坛庙会。庙会上,卖的东西可真不少。光是吃的就有七八十种,什么“驴打滚”,“艾窝窝”。让人看了真要垂涎三尺了。庙会里不仅东西多,尔且人也特多。远远看去,人群就像一团乱麻缠在一起似的,黑压压的一片。忽然,我发现东北角的人最多,人们紧紧挨在一起。

我好不容易才挤进去。往前一看,嘿!这是什么?真棒。只见广场上几位老爷爷和老奶奶,身穿红色的服装走摆摆步。衣服上挂着一条红段子,腰上系着一只鼓。随着鼓不停的敲,翩翩起舞。脚步随着鼓点越跳越快,最后想飞起来一样。场面十分壮观。

这时,妈妈挤了进来,对我说:“佳欣,这是扭秧歌。”“是啊。孩子。”这时,一位老爷爷搭上话,“扭秧歌在你出生前就不演了,你是第一次看吧?”我轻轻点点头。老爷爷继续说:“要不是号召我们继承民族文化,可能你们这辈人尽看不着他了。”

听着这位纯朴憨厚的北京老汉的一番话,看着扭秧歌,我的心中泛起了一阵阵的波澜,久久不能平静。我在想:中国扭秧歌和许多其他民族文艺,都是我国民族艺术的珍品,如果人们一味的去追求洋玩意尔把我们自己的艺术珍品扔掉,那多可惜啊!

“扭秧歌”不但是中国的“土产”,而且它显示着中华民族的气魄,把奋进的精神带给我们每个人,我们一定要继承他,发扬它。

春节优秀作文800字四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各地过年都有独特的习俗。今年寒假,我对家乡丹城过春节的习俗作了全面的观察和调查。真是不走不知情,一走开眼界。家乡过春节真是丰富多彩,按照时间顺序共有5种风俗。

祭灶:家乡的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家乡有“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今年我是在阿姨家里过年的,所以在腊月二十四祭灶。阿姨一大早请来灶神纸像,又是熬糖,又是煮小豆饭……一切完毕已是傍晚,点烛,敬香,供奉等一系列程序才算结束。听阿姨说,祭灶为的是让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扫尘:举行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新年的准备。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五起到除夕,家乡的人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

贴春联,“福”字:每年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纷纷贴上购买的春联,雅兴者自己铺纸泼墨挥毫,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红红火火。春联贴完,家家户户都忘不了要在屋门上,墙壁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而且是倒着贴,取“福到”的谐音,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心愿。

拜年: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互相祝贺新年,到处是一派喜庆的气氛。祭祖:家乡的人过节都不会忘记去世的先人。过年也不例外。供奉食物表示心意,是我们家乡人祭祖的普遍形式。

通过这次调查,我全面了解了家乡人过春节的各种习俗。每一项活动都寄托了人们的心愿。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对于春节,人们也在不断增添一些新的形式,如每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成了除夕夜的一道“大餐”。不少人还在春节期间出门旅游……这样春节过得就更丰富多彩了。然而,我想,作为一种传统节日,它所特有的民族特色,地方习俗始终不会被丢弃,如何使春节过得既有传统地方特色又充满时代气息,这将是富裕的人们的不断追求。

春节优秀作文800字五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寸寸土地寸寸风俗,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种民俗。三十六个省区,三十六种文化。每个地区的民风民俗都各具特色。现在让我给大家介绍我们家乡的风俗吧。

“吃完腊八饭,就把年来过。”过年不是大年三十那天,而是一个时期。为了“年”,大家要做很多准备工作,让年味更足: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肥鸡,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炸和卤。一切都是按着传统程序进行,所以这些日子家家户户都是家家飘香,户户欢腾。

到了腊月二十三,族长就会请漆匠来给菩萨贴金。漆匠在贴金前,要念经请菩萨退位,然后在菩萨全身刷上一层生漆,再把黄金贴上,菩萨焕然一新,漆匠在念经请菩萨归位。菩萨贴金后,族长将菩萨安置在木制轿内,然后放在祠堂前。从腊月二十四起,族里的年轻人就抬菩萨满村游走。

到了年三十那天,大家都早早起了床,女人们进厨房准备年夜饭,熬浆子贴对联是男人们干的活。贴对联要先贴正屋,先把横批贴个“福星高照”,还要注意上下联,右为上联,左为下联。接着再贴各房门,还要贴些小签:“出门大利,抬头见喜”是贴正屋门上,“百无禁忌,万事如意”要贴正屋墙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贴谷仓和牛猪鸡圈的。过路人一看,大门都贴了新联,就知道这家要准备吃年夜饭了。

差不多八点就开始吃年夜饭了,鞭炮声陆续响起,此起彼伏,要持续2个多小时。一挂鞭炮中间不能熄火停响,炮声越急越密越响,来年就越兴旺。放了辞岁的鞭炮,还要奏上欢快的音乐,一家老小就开始吃团圆饭了。

吃完饭之后,男人们还要带上斧头上山收“财”,他们要砍一棵大树,并连根挖起,做守岁的“柴火”,这棵树要一直烧到初一早上,就是“火大财大”。小孩子们要拿出爆竹和烟花,一直闹到凌晨十二点五十九秒。这大年三十的灯不能黑,要彻夜亮灯。预示来年前途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