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散文范文
时间:2023-04-03 09:07: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情人节散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当今物质生活丰富的时代,人们更追求的是多姿多彩,甜美温馨情调,尤其是当代的年轻人,更看重“情人节”的浪漫。不知从何时起崇拜起外国人的“情人节”;每到此时此刻,那用来表达爱情的玫瑰花,会出现抢购一空的盛况。殊不知最早、最浪漫、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情人节”,当数我国传统的“七夕”。据说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是牛郎和织女,在天上银河鹊桥相会的日子。这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源远流长,流传千古,妇孺皆知,堪称中式爱情的经典绝唱。
记得小时候,我>:请记住我站域名/
据说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的晚上,在秋高气爽,明月高悬,碧空万里、夜深人静的时候,就是牛郎和织女相会之时,只要躲在豆角架下悄悄等待,就能看见他们相会的奇景。因此每到“七夕节”我和几个小伙伴就顾不上蚊虫叮咬,静静的等待那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但每次除了看到天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在相互眨着眼睛之外,并没有出现“鹊桥相会”的场景。但我们并没有后悔,而是乐此不疲,每年的七月初七都这样等候。也许是看不到的东西,比看到的东西更富有想象力,更富有诗情画意,想象的比形象的更加动人吧!
篇2
办公室工作看似光鲜,作为领导的助手,便多了些走到前台的机会;作为信息的中转站,便成了人们眼中的"消息灵通人士",但却掩饰不住我们背后的辛苦与无奈。不要说白天有成堆的文字材料,也不要说深夜还在赶印文件和领导讲话,更不要说在放假期间,别人已经休息了,我们还要工作。大家可曾记得,有多少次,在加了一夜班以后,第二天一早我们又领到了新的任务;大家又可曾记得,有多少次我们在睡梦中被急促的电话铃声叫醒,不是应急,就是无奈的加班。好在辛苦是一种磨炼,辛苦中,我们演绎出了青春的意义;辛苦中,我们体验到了人生的价值。真正的爱岗意味着奉献。只有有了对岗位的珍惜与热情,爱岗,才被赋予了实在的的意义。
办公室工作辛苦,却是真正重要的。她是上传下达的枢纽,她是沟通机关与群众的桥梁。是枢纽,我们就得让她一直正常的运转,有了阻碍知道怎样去疏通,有了摩擦知道怎样去;是桥梁,我们就得保证她的畅通无阻,就得想方设法开辟更多的"便捷通道".工作的重要总是体现在细小的日常事务上。尽管细小总是与麻烦相伴,但女人的天性会让我把细小的事情做得精彩:会议开始前每一个茶杯的摆放,我会让它折射出一种庄重与大气;文稿中一个标点的精心改动,我会让一个个方块字顿时散发出别样的味道;一份资料经过我的手,我会让它既方便领导传阅,又总是显得美观整洁。真正的敬业意味着责任与使命。把小事做好,这是对职业的敬畏与担当,敬业,这才有了丰富的内涵。
办公室工作是光荣的,作为服务的窗口,无时不在代表着机关的形象、教育的形象。这就需要我,还有更多的巾帼,多一份包容与耐心,担负起服务为民的责任。家长从边远的乡间走进我的办公室,可能仅仅为了孩子的一个转学申请,虽然不是我的业务,但为他们做好解释指好路却是我的责任;基层单位递上的一份报告申请,及时的送达,无论最后怎样的回复,便会少些焦急的等待;来访的群众走进我的办公室,虽然不该我接待解决,但我有义务让他们感受到机关的温暖与关心,一个微笑,一杯热茶,也许不能解决实质的诉求,至少会平复他们心中的愤懑与怨恨。窗口,让我们充满了岗位的自信,一个微笑便是一股和煦的春风,维护了形象,赢得了民心;一份包容,造就了我们内心的强大与坚韧,忍受一时的委屈,换来系统的和谐与稳定。岗位的自信,带给我们职业的幸福;爱岗敬业,便成了我们毕生的职业精神!
篇3
菜品如人:清新、酸爽、甜糯、回味钻心的菜有恋爱的感觉,像一段感情刚开始时的味道;清粥小菜的平淡像婚姻;饺子的包容像父母;火锅的热闹像朋友;投入甜点的热爱像对孩子;一碗开水泡过的方便面则像孤独时的自己。(130××××5359 推荐)
火车停在一个小站上,一位大叔想买根雪糕吃,但卖雪糕的离车厢比较远。大叔于是招呼站台上的一个小男孩儿,问:“这里雪糕多少钱一根?”“3 块钱。”男孩儿答道。他给了男孩儿6 块钱,说:“去帮我买一根来,另外3 块钱你买一根自己吃。”一会儿男孩儿回
来了,吃着一根雪糕,却还给大叔3块钱,说:“那里只剩下一根雪糕了,叔叔。”(186××××7471 推荐)
饭桌上,奶奶在追忆往昔,说到湘江水位问题,对我爸说:“你哥出生那年发好大的水,你还记得吧?”我爸点头,肯定地说:“嗯,记得。”我跟我妈相对无语。(151××××2505 推荐 )
为什么孙悟空能大闹天宫,却打不过路上的妖怪?答:大闹天宫碰到的都是给玉皇大帝打工的,所以大家都是意思意思,不是真的卖命;在路上碰到的妖怪都是自己出来创业的,所以比较拼命。(134××××7699 推荐)
年轻人不要老是上网,想找到对象你就去书店,书店都帮你们分好类了。想找爱学习的去英语四六级区,想找有气质的去乐谱区,想找文艺的去散文区,想找时尚漂亮的去美容杂志区,想找顾家的去菜谱美食区,想找聪颖的去经济金融区,想找年纪小的去教参区,连年级都分出来了。(139××××7234 推荐)
高考体检,一同学高度近视,为不让体检医生发现,故在体检前一个礼拜便痛下决心要背完视力表。 一个礼拜过去了,体检当天他走进体检中心时胸有成竹。 体检完毕,我们一伙围住他问详情。他满脸难过地说:“唉,视力表是背下来了,可是我看了半天竟然看不见指挥棒。”(135××××2426 推荐)
三国的启示:1. 刘备的经历告诉我们:集团总裁,完全可以从摆地摊做起。2. 诸葛亮的经历告诉我们:进私企,其实比进国企更有发展空间。3. 吕布的经历告诉我们:频繁跳槽,直接导致没老板敢录用你。4. 杨修的经历告诉我们:在职场上,总装得比领导高明,你会死得很惨。5. 关羽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便你是MBA,一时营销失误,可能就会输给一个跨专业的。6. 大小乔的经历告诉我们:有才有钱又长得帅的男人,一般没法陪你到最后。”(138××××6677 推荐)
某天,阿丽在美发店做了新发型,回家路上,看见一辆汽车停在路边,于是走上前去对着后视镜自我欣赏。几十秒钟之后,阿丽忽然发现这车竟然是一辆运钞车,而车上的4 个运钞哥正对她憨厚地笑,并且都有意无意地攥紧了手中的枪……(131××××5836 推荐)
情人节那天爸爸对女儿说:“你是我上辈子的小情人,所以我要到校门口等你,我们一起过情人节。”“我要画画,没空陪你。”女儿答。“那我会一直等下去。”爸爸仍然坚持。此时,女儿看着爸爸的眼睛冷静地答道:“上辈子的事我们就不要再提了!”(136××××7634 推荐)
篇4
上映日期:2006年底
导演:张扬
演员:赵本山、宋丹丹、郭德纲、夏雨
“人死了是要回家的,要给他家人一个交待”,就是如此一个传统而朴素的想法,令农民李绍为做出了千里背尸的行为,结果却引起了各地媒体和人民的一片哗然,旁观者“看热闹”之后,张扬对这起事件却有他自己的疑问,当一个人做出这样的事情时,他的内心是怎样的,他又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对于人生的种种遭遇,张扬试图用幽默的手法去表达,于是有了与“笑星”赵本山的合作。
《生日快乐》
上映日期:2007年1月16日
导演:马楚成
演员:刘若英、古天乐
该片是马楚成自《星愿》之后再一次接触爱情类题材的作品,改编自“奶茶”刘若英作品集《我想跟你走》的散文《Happy Birthday》,由张艾嘉担任编剧,是台湾两代才女的一次携手合作。在这个年代,还有多少人愿意用十年去等待一段爱情,但也许正因为速战速决的形式越来越普遍,反而让人怀念起那种要经历长年累月的爱情。你是愿意要长久而稳固的朋友情谊,还是热烈但可能消逝的情侣关系,这个也许也是当代独立的知性女子备受困惑的一个难题。
《爱情呼叫转移》
上映日期:2007年2月
导演:张建亚
演员:范冰冰、伊能静、刘仪伟
这是会让男人睡着也笑着醒来的好梦――摆脱沉闷的婚姻黄脸的老婆(姜鸿波饰),各色美女如转轮般转到身边。刚离婚的徐朗(徐峥饰)盲打误撞地遇见一自称天使(刘仪伟饰)的神秘人,并得到一个能满足主人愿望的手机。于是从拿到手机的那一刻起,那些以往只能在街上擦肩而过或只在梦中出现的理想女人纷纷闯进徐朗生活,她们性格各异,性感、干练、冷艳,一应俱全。但是这些女人真的能让徐朗获得幸福吗,还是让他看到生活中更加荒诞的另一面?徐朗被这些梦中情人弄得昏头转向,笑料百出……
《大城市小宝马》
上映日期 2007年春节
导演:曲艺
演员:严婷婷
制片方称《大城市小宝马》为中国第一部激情幽默艺术片。影片通过一个父女亲情的故事,讲述了几个小人物啼笑皆非的生活。未婚男人刘城市退伍后,带着没有血缘关系的女儿小宝马回到故乡,与家里唯一剩下的亲人――嫂子兰莲花生活在一起。由于嫂子是个年轻漂亮的寡妇,这个特殊的家庭组合引来了村民们的流言蜚语,并遭遇了许多既让人发笑又无可奈何的事情。小人物的故事永远说也说不完,而这个故事似乎在向传统道德进行暧昧的挑战。道德,这个话题,要沉重可以沉重,要幽默可以幽默,再加一点“激情”,不知会变成什么东东了。
《门徒》
上映日期:2007年情人节
导演:尔冬升
演员:刘德华、古天乐
《门徒》是尔冬升的一次野心之作,这次他集合了刘德华、吴彦祖、古天乐三位香港当今颇具票房,对市场和观众都是非常受落的选择。刘德华在影片中扮演白头毒枭,但并不是第一主角。吴彦祖和古天乐是目前唯一正在担当接班任务的男演员。有这三位撑腰,《门徒》已经成功了第一步。
该片题材敏感,涉及制作和贩卖过程,虽然主题以宣扬之害,但能够拍摄如此“边缘”的题材,也算是让观众眼界大开的机会。
《别拿自己不当干部》
上映日期:2007年2月
导演:冯巩
演员:冯巩、牛群
影片中,冯巩不再是《没事偷着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那样的平民百姓,而是首次当上“干部”,冯巩扮演的是一个纺织厂的工段长,虽然只是一个无关痛痒的角色,但却由于执扭的性格引出了不少笑料。冯巩的影片一直颇受北方观众喜爱,虽然都不是大制作,但也能在票房上小赢一把,毕竟冯氏笑话还是有点群众基础的。
《心中有鬼》
上映日期:2007年情人节前后
导演:滕华
篇5
《背影》表达了作者至情至真的父子之爱。在素质教育活动中,学生的情感水平不仅是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标志,而且其情感因素对整个素质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引导、激励和强化的作用。此文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来歌颂父亲,把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文章朴实的语言风格。
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3.通过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父亲深深的爱子之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三、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2.了解文章具体描写父亲“背影”的细节,体味作者为之感动落泪的原因。
四、导入环节
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海洋天堂》的有关片段,让学生体会海洋天堂,一个永远有自由、有父亲、有依靠的地方,那是内心最后的归宿,最舒适的栖息港湾。
(设计意图: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象、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所以,借助有关的影视片段,顺利地将学生引入正文的学习。)
板书:父爱。
五、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朱自清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到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1928年后,主要从事文艺批评和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1931年到英国留学,次年回国,继任清华大学教授。他的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简洁,结构严谨精巧,具有清新、委婉、隽永的艺术风格。《背影》是他前期散文的代表作。
写作背景:本文是作者追忆八年前的事。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惜别。
六、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索
(1)本文的题目是“背影”,文中一共几次写到“背影”?表达了什么中心思想?
(2)在这几次背影的描述中,哪一次“背影”写得最具体、最感人?
(3)儿子理解了父亲的深情吗?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4)父亲对儿子的关怀,除了从外貌和动作描写体现外,还用什么描写方法表达这种关爱?父亲这些朴实而简洁的语言包含着父亲怎样的深情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相关的问题,使学生在相互讨论中逐步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当学生能够真正读懂文章中几次“背影”中蕴含的意义时,学生也就能够感受到文章包含的那份人间至情。)
2.感受父爱深情,学会感恩
给父亲写一段话,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对父亲的爱。
(设计意图:网络上前段时间爆出一项调查:父亲节前夕,淘宝网了一组很有意思的数据。数据显示,同为节日,父亲节却没有情人节那般喧嚣,没有母亲节那般温暖,更没有儿童节那般欢快,与关键词“爸爸”相关的宝贝仅32万件,中国父亲遭遇尴尬父亲节。算下来爸爸的淘宝待遇仅为孩子的1/30,不足妈妈的1/8,情侣的1/20。从这则信息来看,人们对父亲节不是太重视。所以,在这个环节引导学生给父亲写上一段话,并交给父亲,使学生真正懂得感恩,真正明白父爱无言。)
七、课堂结尾
以刘和刚的“父亲”为结尾曲,让学生在MV中感受父亲的默默付出。
八、教学反思
篇6
??又到母亲节,代表着伟大母亲的花--康乃馨,却在感恩与祥和的气氛中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虽然我还不曾当上一位母亲,但我深深的了解到母亲,母爱真的无价。十月怀胎,是母亲凝聚所有的营养与精力,把我们从米粒大的孕卵培养到我们呱呱落地。而这生产的过程,更是我们最应该感谢母亲的地方。做为一个医学者,在产科我曾目睹过许多生产中的母亲,说是从死亡线上走了一趟,那也一点不为过。巨烈的疼痛与体力的消耗,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轻易承受得了的。只因有爱,才让我们的母亲有了这样的勇气,抛开生命就只为那一声“哇哇”的啼哭。不管是生产中多么的痛苦,但我一直看到许多的母亲在听到那一声啼哭,看到那一张稚嫩的小脸,却是泪流满面,又笑逐颜开!这就是做母亲的第一步刻骨铭心!
??然后,从我们呀呀学语,到上学长大成人。这时候,母亲的爱是慈爱的,也是严厉的。也许,因为你的陶气,贪玩,母亲会轻轻的责备或者说会使你受到一定的皮肉之苦,也许当时你会在心里轻轻的恨着。但当你长大了就能体会母亲的那份爱子心切,望子成龙的良苦用心啊!
??更多的时候,母亲的爱却是我们一生的港湾。无论你是失意,难过,或者高兴的时候。母亲她总是那个陪着你笑,你哭的时候哄你开心,思想启谛你的那个孜孜不倦的启蒙老师——成长之中,看着浓香的奶糖,或是可口的食物,母亲慈祥的让你吃的时候,也许你会问母亲为什么不吃?母亲也许会说“母亲不喜欢吃”。许多次,你就一直以为这些是母亲不喜欢吃的原故。其实母亲看着那些可口的食物,也是喜欢吃的,只是因为爱,所以才有了那么多的不喜欢吃。而我们一直误解与默认为如此一直到我们成熟长大,一直到我们真正成为母亲,父亲的时候。这种体会才会越来越明朗。而母亲的爱却是最无私的!
??母亲用一生的辛劳,培育我们成才,学专业,上大学。用尽母亲必生的经历,也许我们握着那些沉甸甸的钞票,从来没有感觉到消费得心中有愧。但母亲考虑的只是怕你在外有一丝一豪的经济的危机,只是为了让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要有太多的负担。母亲她没有太多的能耐支付经济,但母亲一直都是那个最担心关心疼爱着你的人。
??当你毕业,一个人在外工作。这时候,你会恋爱,或者会为了工作与事业,忙得不可开交。也许你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想到家里的母亲。而这时候的母亲,也已经老了,也许身体也不那么好了。但是,当你一个人寂寞的时候,伤心的时候,绝望的时候,你只要打个电话回家,既便你不好意思跟母亲说起你的不愉快。但你只要听到母亲熟悉的音调,或者是有些老土的啰嗦。既便那样,你的心却会因此而受到抚爱。母亲她能够抚平我们那一颗伤心的脆弱的心灵,那不是爱人那样怦怦直跳的心,那是可以让你躁动的内心平静下来的母亲的爱。
??还有许多许多。无以胜举。
??而我的母亲,却是最最慈祥与勤劳的母亲,不去说那些在我的成长之中所付出的血泪。就是那份坚定的,不辞辛劳的爱也让我一生难忘。出来工作了,再见到母亲日渐沧桑的容颜,越来越差的身体,心总是被紧紧的揪着,很想把我们所生活的享受的一起与母亲分享!
??母亲节里,也许我无法将那美丽的康乃馨送给我的母亲,但我但愿天下的儿女能够多想起我们的母亲,多想起那一生中母亲的爱,多让我们的爱心回报给我们的母亲!
篇7
作为“公交热线”的负责人,曾当过党的十五大代表的全国劳模、优秀售票员李素丽,可以说名扬四海;而作为被媒体公认的优秀通讯员张桂芳,在首都的中央或地方媒体上,几乎每天都有她的文章发表。经常见诸报端的“张桂芳”三个字,终于使读者司空见惯,把“通讯员张桂芳”与公交的形象整体地联系起来。在读者的心目中,张桂芳就是通讯员,就是公交形象的代言人,就是“看不见脸蛋儿”的公交形象大使。
这“马路通讯员”的雅号还是张桂芳的文友们戏称的,其缘由无非是她的“马路产品”太多,也就是反映公交车辆的文章不仅“产量”高,而且“成熟”得快、质量好。张桂芳那带有泪水写就的获奖散文《好人刘伍》在报纸副刊上连载;抒情散文《喜悦》、小说《补票》等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在社会上为公交职工树立了新的形象。
在读者的心目中,张桂芳永远都是“通讯员”;在文友的印象中,张桂芳也就成了永远离不开“司机员”或“售票员”的写公交题材或盛产公交“产品”的“马路通讯员”了。
盛产“豆腐块”的通讯员
在2005年春节期间的一次文友聚会中,张桂芳的几位文友有的戏称自己是“唱包公戏”的,言外之意是在写反腐倡廉的文章;有的戏称自己是“唱《西厢记》”的,在人们的哈哈一笑中,“暴露”了自己在写言情小说。在一番“点将”、“应战”之后,张桂芳却出人意料地爆出了“冷门”:“我是‘卖豆腐’的”!在场的人们一楞,似乎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即而又都会意地笑了,齐唰唰地举杯向张桂芳致敬:“祝盛产豆腐块”的通讯员新的一年大丰收。
张桂芳的自谦没有丝毫故弄玄虚之嫌,她确实以盛产“豆腐块”文章著称,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由于报纸的版面容量有限,也只能是“大豆腐块”或“小豆腐块”了。而张桂芳呢,却常常以此为乐,并乐此不疲:“‘豆腐块’有什么不好?白菜、豆腐保平安嘛!公交职工见了‘豆腐块’都高兴,可见‘豆腐块’营养丰富呦!”
一席开心的话,往往把张桂芳的疲劳抛到九霄云外,并将她与公交职工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了,使她从自己的辛勤劳动中感受到了无穷乐趣。
据粗略统计,十多年来,自从张桂芳上了“通讯员”这条船,她不知辛劳地、“玩儿命”地划呀划呀,哪管它“八千里路云和月”,总是“一江春水向东流”。春节文友会上,有个人诙谐地问了一句:“张大通讯员,十多年来,你这‘通讯员’的船上逮了多少鱼?”张桂芳知道文友在开玩笑,“谜底”是问她发表的文章,于是沉思了一下,顺水推舟地回了一句:“如果不做假帐的话,不算‘虾米’,那么大大小小的鱼加一块,大概有3千多‘条’了吧!”
文友们惊愕了,他们知道,张桂芳发的数千条消息和不少大块文章,都是靠“马路天使”一步一个脚印地“趟”出来的;这“庄稼地”里丰收的“庄稼”,每颗籽粒都饱蘸着耕耘者的心血和汗水;这些捕捞到“船仓”里的活蹦乱跳的新鲜鱼,都是捕捞者一网一网顶风冒雨地从生活中费劲地拉上来的;到底用了多少心血、多少汗水、多少力气?究竟搭了多少人情,费了多少口舌?用文友们一句调侃的话说就是:“张桂芳,你那条船上的鱼儿,不夸张地说,你们单位就是花费几个亿的广告,也不见得就能全部买到!”到头来,真正能了解实情的,只有张桂芳自己和熟悉她的领导、同事,还有文友们,因为大家知道,在张桂芳盛产的这些“豆腐块”,不少营养丰富的“豆腐块”都是她以健康作代价,顶风冒雨、披星戴月地“熬”出来的。
“不设围墙”的通讯员
在一些企业职工的玩笑中,常常把通讯员与“坐”家联系起来,以为写作就得坐在办公室,或经常“坐”办公室才能写作,而张桂芳呢?头上除了“马路通讯员”、“离不开‘员’的通讯员”、盛产“豆腐块”的通讯员这几项“桂冠”外,还有一个雅号――“不设围墙”的通讯员。
张桂芳有办公条件不错的办公室,可她却说:“如果我只坐办公室,不到外面跑,只能‘编’新闻、‘编’故事,而一手新闻只能去采,不采怎能出新闻?”在这种理念下,她把“马路车间”(车辆)、“不设围墙”的工厂(车队)统统当成了自己的“办公室”。于是,冬日里寒风中的公交站上,乘客们会经常看到一个穿着军大衣的中年女性,肩挎背包,手握一支笔,一边帮着维持秩序,一边向人们询问着什么。当然,也可能有“业内”人士把她当成了记者或体验生活的“总政”演员,也可能有人把她当成市政公司检查马路地沟的“路政员”或正在马路边上物色“家政服务员”的家政公司负责人;夏天的骄阳下,人们可以看到,一个被日头烤得汗流浃背的女性,正在乘客中耐心地向人们征寻线索。多少次,出于过度疲劳而心慌头晕的张桂芳被司售人员发现后,将她送进医院输液――多少年了,只要一看到司售人员、乘客、同事向她报以会心的微笑时,她仿佛立时恢复了体力,又大步走向那些“马路车间”和“不设围墙”的工厂。
艰苦的采访生涯成就了“不设围墙”的作家,张桂芳的努力和辛劳没有白费,她得到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为了突破“豆腐块”的局限,她决意要让公交形象搬上“大雅之堂”――也就是不少“通讯员”们望而敬畏的文学的“神圣殿堂”。
2004年盛夏,一场罕见的暴风雨席卷了京城,由于立交桥下排水不畅,顷刻间,不少公交车辆在雨水中“泡汤”。张桂芳不但目睹了风雨中司售人员救援乘客的动人场面,而且亲自参与救援,她的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
用什么方式去描绘这一幕幕感人的场面?用什么体裁表述司售人员动人的风采?一股强烈的创作冲动和责任感撞击着张桂芳的心扉,她想到了诗歌,她觉得,人们称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的白马王子”,在文学的疆场上不但能自由驰骋,还能叱咤风云,好的诗歌大有“一声惊雷震天下”之功效。于是,经文友推荐,她“请”到了一位熟悉公交生活,并在文学领域颇有造诣的作家、诗人。有感于张桂芳的诚恳,有感于张桂芳为公交人写作的决心和勇气,有感于张桂芳风里雨里去的“泼辣”劲儿,那位作家终于在百忙中答应与之合作,共同“描绘”公交人的风采。
张桂芳的心血没有白费,那场罕见的暴风雨过后,北京晚报很快以显著的位置、敞开的版面并加“编者按”,刊发了一组长诗,其中有令人拍案叫绝的《北京您早》、《风雨中的公交》、《口碑》。诗歌一见报,读者和司售人员便好评如潮,纷纷打电话给作者。对着手机、座机的送话器,张桂芳的声音有些哽咽:“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这些作品的发表,如果没有合作者,没有新闻单位的朋友,没有一直支持我的总公司宣传部部长刘润芳、没有郑树森总经理、王新声副总经理、运营处的姚振平处长,没有与我天天在一起工作的同事们,没有沸腾的生活,哪会有这些收获?是这些‘动力’使我能用诗歌喊出了心里话……”
2004年底,不断壮大的首都公交系统改制成功:北京公交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为了使这一改革的成果能让世人知道,为了反映首都“百年公交”的难忘历史,为了让人们珍惜改革的成果,张桂芳一鼓作气又诚邀那位作家、诗人与其共同创作了气势恢弘的长篇诗作――《公共交通交响曲》。这首长诗共分十个“乐章”,洋洋洒洒160行,用优美的语言、激昂的旋律、广博的知识,纵贯中西上下百年公交史,从公共马车、东洋车、有轨电车、环保汽车、双层汽车,一直写到改革开放时期的辉煌成果,成为首都公交史上的“扛鼎”之作。
转瞬间到了2005年2月14日,是眼下不少国人也在“过”的“情人节”。这天晚上,整个春节期间一天也未休息的张桂芳采访公交职工时,突然听到手机铃响,她接到了一个手机短信,上面写着――“妈妈,你什么时候回家呀?”
篇8
努力篇之学画画
暑假到了,爸爸给我报了绘画学习班,说真的,我还真是不情愿,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便对我讲起了大道理:什么画画可以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啦,还可以静心养性啦……
哎!我经不起爸爸这样的折腾,那我就试试看吧。
第二天,我便带上了绘画用具和妹妹一起去了一家学校,那所学校是专门培养特长生的,里面脏兮兮的,没有桌椅,没有风扇,条件差极了!看到这些,我更加丧气了,真想转头就走。可是一想到爸爸语重心长的话语,便走进了教室,问了一声老师好,便便找了个角落坐下来,开始了我的雪花生涯。
我学的是素描,老师给我们讲了平面透视和成角透视,接着给我们示范画了一张,我模仿着老师的画,我感觉良好,便开始画起来,画好后与老师的一比较,相差太远了!唉!没办法,只好重新画吧!这次我认真的看着老师是怎样勾勒的,怎样才能把线条打得又匀又美,不久,我的新作出炉了,我拿着画来到老师面前,老师满意的笑了,我也笑了。爸爸看了我的画,爸爸也很高兴,给我投来了鼓励的目光。真没想到,绘画竟然和数学有很大的联系,那我还是再努力吧!
苦恼篇之近视眼
一提到我的视力,那可真是苦不堪言啊!
在小学时,我很羡慕那些戴眼镜的同学,感觉他们是那样的帅气。于是我经常戴同学的眼镜,并为此特别开心。还时常向别人“炫耀”,久而久之,我发现自己看黑板也有些模糊了,学习起来很吃力。升了初中,我的实力明显下降,竟然也配上了眼镜,并且度数越来越大,我很后悔当初不该那么做。
暑假里,我经常去书店看书,天天戴着那沉甸甸的眼镜,累得我头晕脑胀。最可笑的是,有一次我没戴眼镜去楼下送垃圾,竟然把垃圾放到了垃圾箱外边,被一位小姑娘看见了,说:“姐姐,你真不文明,乱丢垃圾”。我顿时不知所错,明明我放进了垃圾箱了,唉!都是那近视眼把我给害苦了!我便连忙又捡起垃圾袋放进了垃圾箱,便灰溜溜的回了家。唉,近视眼实在令我苦恼!
快乐篇之爱上读书
以前的我并不喜欢读书,直到今年表哥来到我家之后,他的一番话改变了我的喜好。使我爱上了看课外书。
我的学习一直不稳定,知识面狭窄。表哥知道了我的学习情况后,跟我讲了许多道理,讲了多读书的好处,听着听着,我觉得是啊,表哥的话真的好有道理好有道理。于是我捧起了我以前一向不喜欢的课外书看了起来。看着看着,我不由觉得看课外书倒也挺有味道的,渐渐地渐渐地,我就被书里那紧张动人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了,渐渐地渐渐地也就开始喜欢上了看课外书。
暑假里,我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朱自清散文精选》等5本课外书。我最想读《格列佛游记》,恰好我又买了小学版的,上面配有插图,更生动了许多。我便一口气看完,且颇有感触。加之老师暑期布置了“与经典通行,与圣经为友”的读书活动,更激起了我读书的兴趣,就试着读一些名着。如《简爱》,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简。爱》这本书的作者是勃朗特(18161855),是一位英国女作家,是19世纪活跃在英国文坛上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在她的小说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女性要求独立自主的强烈愿望,关心女性自身命运,具有浓厚的抒彩。从而使后世作家在处理女性主题作品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她的影响,并把她的作品视为“现代女性小说”的楷模。
另外,我还读了其他一些书籍,如《围墙》,《老人与海》等。现在,在我的课余生活里,看课外书成了我的第一爱好。因为,看课外书不只丰厚了我的课外生活,更让我从中享受到了看书的乐趣,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尝到了看课外书带来的甜头。我爱看课外书。
它既充实了我的课外生活,又让我学到了一些课外知识。觉得收获甚大。
抒情篇之赏月
暑假的一天晚上,我做完一些作业后,便下楼去跟朋友姐姐玩了。
我和姐姐坐在草地上聊着天,突然,姐姐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天边,我回头一看,哇!好美的月亮!这月亮可没圆盘那么圆,不过月光却十分明亮,映照着旁边的云月亮还在晕财力偷偷溜出来,逃到了另一块云彩里,月亮上还有一些黑影儿,不过我知道,那不会是嫦娥,也不是玉兔;不会是吴刚,也不是桂树,那不过是一些嶙峋小山。过了一会儿,乌云少了一点儿,月亮靠着那微不足道的亮光,继续照着四周,虽然月光不是特别亮,但它发出的光是那么柔和,那种柔和的光,使我们忘记了说话,我们就这样静静地望着月亮。我不禁对月光肃然起敬,她默默无闻,总是在黑夜中照亮人们前行的路,为人们驱走黑暗,引向光明前程。生活中何尝不是有这么多默默无闻的人呢?他们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总是为别人着想,尽管这会牺牲自己的一些利益。
我望着悬在空中的月亮和照在地上的月光,沉思着……
娱乐篇之扎花
在七夕情人节前一天,我和同学一起去逛街,顺便来到同学家的花店。我看见她和妈妈正在忙碌个不停,原来是在准备花呀。我们也正好闲着没事干,娱乐一下也不错,于是就过去帮忙。同学先教我们怎样用包装纸扎花。这个对我来说有点儿困难,因为我扎得总是不尽如人意。唉,没办法,我只能把功夫用在花上面。我先把花展开,这个非常简单,只需要撕去边上的几片花瓣,再朝花中间使劲吹口气就行了。然后,我用一个工具来帮忙去掉花上面的叶子和刺,虽然这有点儿费劲,不过我还是努力去做。弄得我满身是水,很狼狈。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胳膊腰又酸又痛,有时还会被刺伤,但当我看到一对对情人拿走我亲手做的花束,我感到很欣慰,因为我送给他们的是甜蜜,送给他们的是幸福!
篇9
2013年12月,以“传承汉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宗旨的全国汉字输入大赛在河南落下帷幕。
决赛现场,选手们一人一机坐定,进行连续文本、离散文本、混合文本、古典文本的输入。参赛选手可选择使用五笔输入法或拼音输入法。最后,来自辽宁的34岁银行职员王士辉凭借五笔输入法以每分钟输入175字的速度获得冠军。
赛事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该项赛事提高汉字电脑输入的质量和效率,让人们能够正确地书写汉字、科学地运用汉字、准确地理解汉字、发自内心地热爱汉字,在全社会形成学习汉字文化、传播传统文化的氛围。
然而,人们普遍认为,正是由于电脑输入取代了手写,才导致“提笔忘字”现象的出现。
为了避免这一趋势恶化,唤醒人们对汉字的热情,2013年暑假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由央视主播主考,社科院专家当裁判,14岁上下的小选手们同场竞技听写汉字。节目中还设置了成人参与的现场体验团。令人感到尴尬的是,成人们提笔忘字情况严重:“熨帖”一词,体验团中只有一人写对;“癞蛤蟆”一词,七成的人写错了。
该节目一播出,便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人们对“自己究竟还会写几个汉字”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说自己“会念不会写,会写也写得很难看”;有人说自己“习惯了拼音打字,输入法会自动生成成语等词汇,把传统文化都忘记了”;还有人痛定思痛,表示要多看看《现代汉语词典》。
同时,如何继承汉字这份厚重的文化遗产也成为讨论的热点。
汉字传承真的遭遇危机了吗?汉字输入大赛顾问李栋恒认为,参赛选手的出色发挥说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够与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有效地结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则认为,汉字并未遭遇危机,而是人们的书写能力和正确规范使用汉字的能力下降了。
键盘也好,其他方式也好,无论汉字书写方式如何变化,都不能改变它承载中华文化的功用。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坚持规范地使用汉字,继承和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汉字书写和传承的基本途径。
蔡 畅: “提笔忘字”令人羞愧。
高科技不断冲击着传统文化,汉字也遭到了挑战。当下,人们普遍轻视书写,懈怠练字,认为生僻字、不常用的字不认识也无妨,提笔忘字现象屡见不鲜。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对此充满羞愧。
是汉字勾勒出汉唐盛世魏晋遗风,编织起华胥幻境旧蕴变迁;汉字于不动声色中展示铮铮铁骨,一如含蓄却又不失傲骨的中国魂。对于温存于墨香之中的一笔一画,我们应牢记掌握,更应熟练使用。
黄泽阳:“提笔忘字”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现象。
随着电脑、手机的日益普及,阅读、写作电子化方便快捷的优势必然会压缩纸质阅读与书写的空间,不习惯提笔临纸是科技与生活变革带来的必然现象。看到能认得、打字能打正确,日常生活、工作便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因此,对提笔忘字,我们不必太过大惊小怪。
马悦倩: 顺应发展,寻找契机,传承汉字。
信息交流的工具越便捷越好用,电脑汉字输入法的出现也是为了满足时代的需求。然而“用进废退”,长期不用笔书写,使汉字的字形、笔画在我们的脑中变得模糊。
科技冲击着传统文化,但是传统文化不能坐以待毙,需要从中找寻新的契机,以顺应科技的发展。汉字输入大赛、汉字听写大会这类活动就是一个突破口,激发人们对汉字的热情,进而对汉字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我们要做的,是让在键盘上飞舞的手指略停一停,拿起笔,好好品味汉字、品味文化。
马世媛: 守护传统文化需要身体力行。
近年来,汉字危机问题不断进入公众视野,有人痛斥电脑和网络剥夺了人们的书写能力,有人甚至呼吁要恢复繁体字。汉字危机折射出的其实是传统文化的危机,除了提笔忘字现象,当下的青少年中,有多少人将四大名著全看过了?在热衷过圣诞节、情人节这些洋节的人群中,又有多少人以同样的热情对待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
社会上不乏呼喊守护传统文化的人,却少有人拿出实际行动。文化的薪火相传,并不是喊喊口号就可以的。社会不缺言论,缺身体力行。
唤醒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心
汉字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文化积淀,而今,科技的发展正冲击着这项传统文化。
在电脑输入普及的时代,如何传承汉字?或许我们更应注重汉字的“字外之功”――了解形声、会意、象形等汉字的构造艺术,重新发现汉字的独特美。而大众传媒也应承担起文化传播的责任,通过节目展现汉字的形状美、文化美,激活人们对汉字的情感。
正如某位同学所说,汉字危机折射出的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危机。在学校里,传授母语知识的语文学科地位不高;社会上,传统技艺无人传承,传统习俗渐渐被人淡忘。要让中华民族的传统代代相传,首先要对它们心存敬畏。
好在,从“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到北京高考改革出台的增加语文学科总分的方案,全社会都开始关注我们的母语、我们的文化传承。我们正可借由此事,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
东阳中学 郑中南
篇10
著者:林金桐
出版:四川教育出版社
当校长总难免要在各种场合讲话,但是,不是所有校长的讲话都能归类为“演讲”,而校长把历年的演讲结集成册,同时以印刷和网络两种象征传统和现代的手段广泛传播,更是鲜见。
本书作者曾留学英国,做过全英学联主席。1998年出任北京邮电大学校长,2002年连任该校校长。聆听他的演讲,对于北邮的师生和校友似乎是一种享受。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是看见林校长往台上一站,准备演讲的时候了。”(一位学生)
“林校长在台上讲《三个母亲》,我在台下流泪了。”(一位学生干部)
“身在异国他乡,读母校‘校长演讲’,倍感亲切……”(一位海外校友)
林金桐说,大学的每一次庆典和集会都是为校长设置的考场,校长往麦克风前一站,就要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不认真准备就是不尊重广大师生员工,就是浪费别人的时间。所以,他把演讲当成自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决不敷衍,事必躬亲,激情投入。他以渊博的知识、人格的魅力和发自内心的真情和活力,诠释着他对事业、生活的理解和追求,同时也感染着听众和读者。
同学们:
我们每个人都有三个母亲一个是生育你的妈妈,另一个是教育你的学校,再一个是培育你的祖国。
多少手前,当你的第一个母亲把你交给第二个母亲,这叫作上学;多少旱以后,当你的第二个母亲把你交给第三个母亲,这就是毕业。
你会一辈子依恋你的第一个母亲,哪怕她拥有的只是贫寒的家庭;你会一辈子怀念你的第二个母亲,哪怕校园里发生的故事并不尽如人意;你也会一辈子依靠你的第三个母亲,哪怕她现在还不富裕。
我们没有选择母亲的自由,我们只有为母亲奉献的义务。
你有三个母亲,三个母亲对你是同样的期待。
昨天,当你告别家乡,母亲说过:“常回家看看”。
今天,当你走出校门,母亲要说:“常回校看看”。
明天,当你飞往海外,母亲会说:“常回国看看”。
再见了,我亲爱的毕业研究生,衷心祝你们的人生旅途一帆风顺。
谢谢大家!(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摘自本书《三个母亲――在99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书名:《陈省身传》
著者:张奠宙 王善平
出版: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年12月3日,国际数学大师、南开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陈省身教授在天津仙逝,享年93岁。本书成为无数敬仰者追忆这位科学巨人辉煌生涯的指南。陈先生的数学成就举世公认,他的一生几乎与世纪等长;他学贯中西,以一个科学家的身份见证了数学和人世的变迁沧桑;他青年时代在南开步入数学之门,盛年以睿智征服欧美,晚年重返故土把最后的事业和生命奉献给了自己的祖国:“我的微薄贡献是尽力帮助中国人树立起科学的自信心。”陈省身一生的辉煌所包含的重要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人生就是选择。陈先生在人生转折关头,理智地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也许这就是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本书作者是数学史方向的专家,成书过程中本着专业的精神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全书结构清晰,行文严谨,史料丰富,图文并茂,兼具学术、历史价值和可读性。这是有别于时下充斥市面的所谓“名人传记”的。
1937年7月底,陈省身从上海动身去汉堡。当时去欧洲的船很多,陈省身选择了最快的意大利船。先到香港,转印度,经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最后到达意大利的里亚斯特(Trieste)城。在此转乘火车到德国的柏林。陈省身来到汉堡大学,已经是9月初。学校尚未正式开学,布拉斯克也度假未归。初次出国的陈省身,到达汉堡举目无亲。经亲友介绍。手里倒是有不少在汉堡的中国人名字,但是按德国人的习惯。9月他们还在海滨、乡间度假,或各到国外旅行,竟连一个中国熟人也找不到。英语在那时的德国完全不通用,所学的德语极其有限,要办事非常困难。陈省身回忆说,“孤零零的一个人,真是很可怜”。
――摘自本书《第三节汉堡学习生涯》
书名:《再访英国――西方的教育和习俗拾零》
著者:张世红
出版:新时代出版社
本书的作者是一位中国留学生。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细致地介绍了利兹大学贯穿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教育思想和具体的措施,以及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特点,使我们从中获得有益的借鉴。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作者在与西方人民接触中,对西方风土人情进行了考察。探索了情人节和感恩节的起源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发掘了其深刻的宗教文化内涵。本书内容生动,情真意切,读起来令人感动,发人深省。
我于1998年10月来到英格兰的利兹大学,在瓦勒里・杜邦博七年。艾伦・威廉教授(英国皇家长官)的指导下,做催化燃烧方面的博士课题。
利兹大学因为它的高质量教学、科研在国际上闻名。它建立了良好的教学设施,包括现代化的装备良好的演讲厅和实验室,这个大学也是一个友谊的场所,并且总是热烈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
――摘自本书《在利兹大学的研究》
书名:《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著者:汤大立
出版:华艺出版社
本书是“百荆文丛”四本散文集中的一本,据称,该文丛是“集文学与美学于一体,‘有首无尾’,无限开放的大型丛书”。“百荆”乃“北经”――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的谐音。这是一所近年来在国内由海外归来留学生创办的高等学府。而本书的作者则是这所学院的董事长、执行院长。“把我平时写的小文章集起来出本册子,作为礼物送给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第一届毕业生”,是作者最初的想法。全书包括“随笔”、“在他乡”、“讲话”、“媒体报道”等几个部分,本书书名则源于作者“浓郁的情结”。本书作者20世纪 60年代生人,安徽省肥西县人。90年代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曾先后在多个军医院任军医。1995年至2002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加拿大 McMaster大学医学院工作。2002年3月回国,2003年3月创立纳入国家统招计划的“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我属于那种喜欢过流动生活的人群,不想在一个地方永久地蛰居下去。我知道,也许用不了多久,这个国家就会留在我的记忆中。但我想。加拿大飘飘荡荡的雪花。就像那满山遍野的红叶,会深藏在我的记忆深处,陪我度过生命中的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