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19 03:05: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

篇1

【摘要】目前,导学案教学法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随机抽取几套导学案进行比较,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建议。

关键词 高中化学;必修1;导学案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8-0036-02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导学案教学法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深入理解知识,并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因此,它不仅是课标和教材的重要体现,也是高中化学教师展开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媒介。本文仔细比较、分析了几套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中应用的导学案,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几条行之有效的优化措施,可以为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提供借鉴。

一、导学案教学法与“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概述

在对导学案进行定义之前,需要对学案的定义进行界定。有人认为学案就是案例、学习工具或者方案,其实学案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主体性学习的需求、认知以及思维模式的特点,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而设计的教学指导性材料。导学案教学法主要强调的是对学案的“导学”功能,其定义有多种,但笔者认为所谓导学案,即是在相关的教育理论和理念的指导下,依据新课标和教材内容的要求,结合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或者能力水平,于授课之前,将课程的学习内容、目标和方法等进行相关融合和设计,从而指引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汲取和建构,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目前,使用的高中化学教材主要有“人教版”、“苏教版”和“鲁科版”三种。高中化学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又分为必修1和必修2,本文主要针对“苏教版”的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展开。必修1在高中化学中具有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如果学生将必修1课程学好的话,将会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奠定非常扎实的基础。因此,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中引入“导学案教学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中化学必修1导学案的现状

本文通过对当前使用的几套“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的导学案进行了详细地比较和分析,发现它们在导学案的编写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笔者将这些共性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首先,部分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由于对导学案中的栏目功能不熟悉等问题使得他们在编写的时候出现一定的随意性,甚至出现导学案中栏目名称与内容不符的现象,如下导学案的截图:

可以看出,栏目的名称是交流讨论,学习内容为氯水的实验,如果仔细看,实验内容却属于探究性质,且在实验后没有交流讨论的问题,说明教师对栏目的功能并不明确,以至于内容与名称出现错位的现象。

其次,编写导学案时,对内容的选择不科学,尤其对化学学习方法的引导比较缺乏,甚至其中的体验性学习活动过少都是较普遍的现象。同时,由于不同学校对导学案具体知识点的选择有所差异,也存在着对部分知识点在广度和深度上超过规定要求,以至于出现相应的偏差。

最后,虽然大多数导学案都考虑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但它们对后两者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甚至一些导学案在对知识与技能的设定上明显超出了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目标要求,不利于实际教学的运用。

三、优化高中化学必修1导学案的编写建议

面对当前高中化学必修1导学案的编写现状,本文建议学校和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1.加强教师对导学案的选择能力。在导学案的编写工作中,教师要面对诸如教材内容、学习方法和习题等多个方面的选择,而如何进行有效选择使得选择的各方面恰如好处,是每个教师都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也即需加强教师对导学案的选择能力。具体来说,首先,教师要不断的用知识武装自己,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尽量使知识更加形象化,贴近实际生活。在选择导学案内容时,要充分结合当前的课程标准,准确把握学习内容的度,避免过度拔高要求;其次,在学习方法的选择上,由于导学案突出的是一个“导”字,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尽量使得学习方法贯穿于课程的各个环节,比如,在课后环节设置“预习指导”等,从而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最后,在习题的设计上,能注重为考核某些技能技巧而人为设置情境,避免导致习题与学生的体验相差过远的现象。从习题的功能看,应选择知识、方法、能力统一的习题。在习题中融入科学方法,关注学生通过习题的解答形成科学观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充分发挥导学案的“引导”功能。由于导学案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案和习题案,在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中,要注重其对学生的引导功能,让学生自主的去学习、实践。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重要的是解决学生“是否想自主学习、是否能自主学习和是否会自动学习”这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自由选择,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考、交流、合作,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进行自我监控,学习活动结束后自我评价,并随时做出相应地调整,给学生提供发现个性和发展个性的机会。学生自主学习化学,还具有学科特色,实验仍然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强调高中化学必修1的教育功能。由于课程标准是学校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和标准,同样,导学案的编写也不能离开这个依据而独立存在。在新课程标准中,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更加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因此,导学案的编写同样要以此为参考依据,不能偏移过大。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要十分熟悉课程标准中对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的要求,通过教学要求归纳出所学的教学目标,再结合不同水平层次学生学习难易程度,进行具体教学活动的设计。导学案的“学习目标”栏目也可用“学习任务”栏目代替,因为学习目标虽然能够目标导学,但学生的关注度还不如对学习任务的关注,学习任务的给出可通过“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

综上所述,导学案在“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还需要教师在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学生的特点,对导学案中内容和方法进行仔细选择,从而取得更加有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海霞.高中化学应用“导学案”教学的实践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3.

[2]白静珠.学案导学下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

[3]任俞玲.基于高中化学“三大主题”的学案编制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2.

[4]党晓鸽.高中化学教学中“学案”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篇2

【关键词】新课标 化学教学 策略

新课标指导下的课改工作一直在缓慢推进,而高中化学课程的改革工作,目前来讲依然面临着很多困局。学生群体对化学的兴趣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老师们的教学方式依然老套无新意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基于化学课程现状的教学改革策略,为我国高中化学教学成果的提供助力。

一、教学规划设计要关注过程

传统的化学教学规划中,过于重视结果的设定,以期能够获得更好的成绩,却因此而忽视了对过程的科学设置。而教学成果最终却是由教学过程所决定的,这也就向我们提出了重视教学规划过程的重要性。随着新课标对化学课程的相关指导出台,这要求化学教师和学校方面在制定教学规划的时候,充分考虑可行性和合理性,确保教学规划落实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果。在教学规划设计过中要关注化学课程的关联性,在内容上进行关联,在理论教学和化学实验项目上进行关联,在重要的知识点和常容易出错的问题上进行关联,在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的课堂反映方面进行关联。做到这几个方面的关联设置,可以为化学教学的过程设计提供更多合理支持。

二、培养化学兴趣是第一个支撑点

根据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可以确定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非常重要,这也是确保开展的一系列教学策略能够发挥预期效果的重要因素。在高中课堂上,要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需要教师改善教学方式,从传统的课堂内容上生发出新意,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的特性,了解化学课程的特色。

1.考虑到当前我国高中课堂已经普遍建立了信息化教学的基础设备,进行了信息化教学的尝试,在化学课堂上不妨充分利用信息化的设备和技术进行趣味教学。高中处于一个普及化学基础知识的阶段,课堂内容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在网络上也有很多相关的趣味化学教材、视频和PPT课件可以使用。通过这些教学素材的应用,可以为提升课堂兴趣提供更多的帮助。

2.化学课堂的互动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在新课标中,对于化学课堂的气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促进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积极性,需要教师采取一些互动性的教学方式。比如邀请学生对某一个化学习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们分组讨论一些化学问题,或者分组进行化学知识竞赛。这种以良好的互动形式进行的教学尝试,内容新颖、气氛活跃、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更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热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

3.要重视化学实验的作用。在高中进行的化学课堂中,学生的实验内容不够多,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而在新课标的要求中,学生的实验能力需要得到更好的训练,这对化学课堂提出的要求就是要加大化学实验课程的开设频率。通过多做实验来激发高中生对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操作化学实验的水平。考虑到进行化学实验存在一定的风险性,需要充分考虑化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老师亲自指导之后方可进行单独操作。

4.贴合实际生活来进行教学尝试。让很多学生感到乏味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目前的化学教学活动仅限于课本和理论,无法深入实际生活之中。教师们在化学教学中提供的例子不够深入,不够广泛,与实际生活联系的不够多,让学生感觉这门课程非常虚无飘渺,看不到实用价值,在日常生活中难以做到活学活用。从这方面来说,教师们必须做出新的尝试,将各种化学元素、实验、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体验到化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提供化学学习的动力。

5.充分运用网络平台。目前的高中生普遍以90后甚至00后为主,这个群体的年轻人有其独特的群体特点,那就是对于网络的兴趣和见识要普遍浓厚一些。在化学教学课程中要善于通过这一点来做新的尝试,可以融合当前较为常见的社交平台和聊天、对话平台来传递化学相关的信息,比如微博、博客、微信等,将化学课堂中的内容以更巧妙的形式传递出去,让有兴趣的学生进行转发和互动、评论。这个平台账户的管理可以交给学生来管理,或者定期的交给学生来管理,不影响学生的工作效率却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是个不错的选择。

三、课堂笔记是落实新的教学策略的第二个支撑点

在化学课堂上进行兴趣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不过这还是不够的,要确保化学知识长久牢固的存在于学生的脑海中,需要有课堂笔记作为记录各种经验和知识的载体。教师要鼓励学生记录并整理化学课堂笔记,包括各种化学实验要点、知识要点、艰难的课题类型和容易出错的地方等。对于如何做好课堂笔记,教师们可以进行抽样检查,找出擅长做笔记的同学给大家分享自己的笔记设计思路和结构,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除了学生要进行笔记记录整理之外,老师也要做好相应的记录,这个与教案不同,是以记录学生们的课堂表现,各自遇到的问题以及尝试的解决办法,包括教师在课堂上曾经遇到的问题等,都是需要记录并从中找到解决方式的。

结语

从整体来看,新课标指导下的高中化学对课堂过程有了更多的关注,这直接造成了要以过程为重点的教学策略。这需要两个支点来进行支撑,一个是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一个是巩固兴趣成果的课堂笔记。以两个支点和多项内容共同做好新策略的教学框架,就可以在完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和高中化学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做出更多的教学尝试,获得更高的教学成果。

篇3

一、什么是化学课堂有效性导入

化学课堂的有效性导入指的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围绕着教学目标,用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大概的学习内容,进而积极主动的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步骤,再身心愉悦的情况下掌握相关知识。

认识心理学家皮来杰认为,每个学习者的头脑中都有一个认识结构,只有当认知结构与外界刺激发生不平衡时,才能引发学习的需要,即人的心理总是有一种试图扭转这种不平衡以达到平衡的认知倾向,这就是学习动机。在教学开始时,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矛盾是潜在的,学生并未充分意识到它的存在。为此,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行为,使潜在的矛盾表面化,并产生激化,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机,课堂有效性教学导入就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

二、新课导入的基本原则

通过课题组的不断努力我们觉得新课的有效性导入必须符合一定的原则;

1、符合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导入,一定要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来精心设计,与教学目标无关的不要硬加上去,应该是我们的课堂导入充分体现课堂的基本内容。要做到课堂的有效性导入,这是一个不能违背的原则。

2、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内容的好坏,最终应该通过学生的评价来衡量。因而高中化学课堂的导入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顾及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等,甚至还要考虑到年龄、性格特征等。也就是有效的课堂导入应该是学生能够愉悦的接受的。

3、形式要多种多样

课堂的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选择教学导入时应该因地制宜,有的课堂导入只需要一种类型而有的课堂导入可以有多种形式配合,搭配使用可能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不可能每一堂课的课堂导入都一模一样,否则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丧失兴趣,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下面我们就课题组这段时间以来选择不同的课堂导入做个小结。

三、常见高中化学课堂导入法

1、实验导入法

化学是一门实验的科学,没有实验就没有化学。运用化学实验导入新课是化学课堂导入最重要也是效果最好的方法。经过前期的问卷调查,学生对化学课堂的实验导入是最感兴趣的。实验导入法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动手实验、气味实验等。

例如:在必修一《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中我们是这样通过趣味实验导入的。

[新课导入]:人们常说,水能灭火,水火不相容。下面我们做一个有趣的实验:请一个同学上来到讲台上用胶头滴管吸水滴在酒精灯灯芯上(酒精灯灯芯处先放一小块钠)。

[教师引导]在刚才的小魔术中奇妙现象产生的原因就是金属钠引起的。金属钠具有哪些性质?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重点。

学生立刻就被刚才的“魔术实验”所吸引,不禁会想到底是为什么呢?急于弄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带着这样的问题再进入钠的学习,学生的注意力一定是高度集中的,学习的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当然教师在后面讲到钠和水反应这条性质时,再呼应开始做的“滴水生烟”实验,使问题得到完满的解决。

在必修二《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中我们是这样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导入的。

[教学导入]视频展示水果电池以及图片展示各种电池

[活动与探究]P40课堂演示是实验

实验1:一块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

实验2:把一块锌片和铜片同时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

实验3: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连起来。

实验4:在导线中接入一个灵敏电流计。

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自己的结论记录下来。

[提出问题]

1、铜片上氢气是怎么产生的?

2、产生电流的原理是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

2、直接导入法

对于一些学生概念性不是很强的物质的教学过程,我们考虑的是运用直接导入的方法,力求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必修二《石油的炼制、乙烯》中我们直接介绍石油的基本知识。

[教学引入]石油――工业的血液。了解石油的基本知识:

①是一种有特殊气味、黑褐色粘稠的油状液体,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②不是一种单纯的物质,成分复杂,由好几百种碳氢化合物所组成,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大部分是液态烃,同时溶有少量的气态烃、固态烃。

③组成元素:主要为C、H元素(质量分数为97%~98%),还含有少量的O、N、S等。

④石油的化学成分随产地的不同而不同。

⑤由古代动植物遗体经过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

[过渡]由于石油成分十分复杂,所以直接使用的价值不大;石油的炼制方法有两种:一为石油的分馏;二为裂化和裂解。

3、直观导入法

直观导入就是教师通过实物、视频、图片、图表、模型等来导入新课,这一导入是建立在直观的基础上,运用得当的话既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又能充分引起学生的兴趣。在工业生产流程中运用这种方法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例如:在必修一《氯气生产原理》中我们就通过了图片、图表等方法导入。

[多媒体展示]通过图片展示浩瀚的大海――富饶的海洋、湛蓝的海水。

[提问]为什么溴被称为海洋元素?碘元素在海水中的储量?

[设问]海水中除了氢、氧元素之外,含量最多的就是氯元素,海水中的氯化物主要为氯化钠(sodium chloride),其次是氯化镁、氯化钙和氯化钾等。海水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人们是如何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和使用氯化钠的?

[多媒体展示]通过图片展示盐田法晒盐

[引入]氯化钠的一些用途:

1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09%医用氯化钠溶液)、用盐水消毒和漱口等。

2食品业:用食盐腌渍蔬菜、鱼、肉、蛋等,使这些食品风味独特,还延长保质期。

3交通上:将氯化钠撒在雪上,可使路面积雪消融,减少事故的发生。

4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可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来制取氯气等化工产品。

[设问]氯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生产中人们是如何获得氯气?

4、化学趣史导入法

作为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并充实自己,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可以更多的了解相关的化学知识,再把它们传播给学生。利用化学史上的故事,也可以很好的导入新课。

例如:在必修一《从铝土矿中提取铝》中我们通过了两个化学故事吸引学生的兴趣。

[导入新课]首先图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铝制品,并引出铝合金生活或生产上的应用,接着进一步追问铝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分别利用了其哪些物理性质?然后通过展示“铝的趣史”,

(一)在国宴上,拿破仑三世使用一套珍藏的铝制餐具,而大臣们使用的是银制餐具。

(二)门捷列夫创建了元素周期表,受到英国皇家学会的表彰,奖品是一只铝制奖杯。

提出铝在以前之所以如此珍贵是因为当时的炼铝技术不发达,从而过渡到如何提取铝的学习。

四、课题研究遇到的问题

高中化学课堂有效导入,但真正的有效不应该由教师说了算,应该以学生为主进行评价,通过学生评价确定课堂教学的导入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鉴于此,我们对“有效”充满着一种陌生,对如何做到“有效导入”的评价很难判定。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

1、化学课堂有效导入的体现:如何体现出本节课的课堂导入的有效性,我们应该从几个方面来进行评价?老师方面、学生方面怎样比较完整的结合在一起。

2、有效的教学导入看似简单,但它是一个系统的、庞杂的工程,需要有有效导入教案、有效教学方法、有效教学评价等方面组成。因此在研究之初问题太多,导致无处下手,主次不明、重难点不清。导致研究内容比较杂乱。

3、教学是一个双向活动,是教与学的有效统一,脱离了学生这个主体、脱离了学校教育实际,有效教学注定是虚名。那么怎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有效的教学导入时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的、慢慢的摸索,在摸索过程中我们去如何找到教学的平衡点?

五、今后工作方向

在这阶段的课题研究中我们也有一些收获,也发现了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刚开始研究,许多研究工作都做的不到位、不够完善。课题研究还要继续,我们将操着既定的目标继续努力,不断充实自己,不断的修正我们的研究方法,更好地提高研究工作的质量,争取在下个阶段中做的更好,让我们的课题研究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孙亚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有效教学艺术[M]吴松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篇4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1-0006-2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化学教学要“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要“把握不同课程模块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根据这些基本要求和教育理念,我们在新课程高中化学的教学实践中,积极转变观念,将老师的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并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改变过去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有意识地综合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方式来引导和组织新课程高中化学的教学工作。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它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参与性和合作性,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通过诱导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启发学生发现规律,达到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目的。其特点是学生根据现有知识探根溯源,由表及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涉猎最新的前沿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巩固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获得这些新知识的学习能力。

为了更好地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我们主要在以下方面作出了一些努力:从观念上理清“教”与“学”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即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在课堂上争取把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自觉性。当然以“学”为中心,并不是排斥“教”,也不是不要教师的系统讲授,其核心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恰恰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培养。

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一般的常规教学模式都是老师先教、学生跟着学,然后再训练、练习、复习巩固,而自主学习却要求一种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经常采取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教学的基本顺序上,一般根据教学内容首先提出学习的指导意见,然后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寻找新知识和旧有知识的联系点,最后由教师根据同学们反馈的信息进行总结、归纳。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己发现规律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能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精心备课,创设情景,适时展开。新课程的一项重要理念就是注重过程学习,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中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既备教师如何教,又备学生如何学;既考虑教材、“课标”要求,又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并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其中创建适当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实验研究、解决问题,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

二、通过“合作学习”学会沟通与分享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相互性学习。由于化学学科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验研究的特点,许多问题的解决很难仅由单个的学生来完成,这就决定了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合作学习也就以此作为基础而展开。合作学习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学生的学习任务由传统的个体学习转向个体与合作相结合,学生之间由过去的竞争关系转向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关系,而相应的评价也由过去主要针对个人转向针对小组为主。

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开展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内容,则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例如,在进行测定(绘制)中和滴定曲线的实验时,由于实验所需数据较多,且PH计达到稳定显示的时间较长,如果单靠每个同学个人的实验是很难完成的,我就将同学们分成十几个小组,(各个小组均使用相同浓度的试剂),由他们自己推选小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各个小组首先进行了理论研究,设计出本组成员各自承担的测点任务,然后独立完成实验,最后将测出的实验数据合并,绘制出完整的滴定曲线。很快,实验完毕,对照标准曲线,有些小组的结果比较完美,但有些小组却差距巨大。什么原因?我及时的组织小组间的交流活动,让同学们自己来分析实验方案的得失,经过比较和辩论,终于找到了主要的几个问题:同组内的标准液的取用量不一致;PH计显示数据未稳定就读数;测点分布不合理等等。通过组内、组间的沟通和交流,同学们对pH曲线的测定原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三、利用“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地发现问题,以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解决问题和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活动。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新课程高中化学教材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研究性学习素材。通过适时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用科学方法研究化学规律、探究科学真理的积极性。

研究性学习的选题,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与社会、生活联系较多的课题,学生主要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二是在课堂内进行的,与教学进度密切相关的课题,主要围绕比较单纯的化学知识展开研究。这两类课题是互为补充的,前者研究环节较多,研究周期较长,一般以一学期或一学年为限。而后者的实施相对容易开展,是日常教学中的经常内容。比如,在学习氯气的漂白性的时候,同学们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将氯水滴入加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最后看到溶液褪色,那么是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氯水的酸性)还是其中次氯酸的强氧化性(漂白性)造成的褪色呢?由此我们就在实验室中展开了研究性学习活动。

案例:氯水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红色溶液褪色原因的研究性学习

教师:……(将学生分组)要求各组同学通过讨论,提出实验验证的方案。

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出实验方案)有这样几种设计:A.分别用盐酸、高锰酸钾与红色溶液作用,验证是否褪色;B.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看溶液会不会又变红;C.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看溶液会不会又变红;D.改用漂白粉或漂白液加入原红色溶液,验证是否褪色。

教师:这些方案都很有创意,哪些方案可行?我们不好贸然作出判断,那么(分别为各组配发所需的药剂)请同学们动手验证自己的设计。

学生:各自实验,观察现象,互相比较。

教师:请各组组长介绍各自设计的原理和实验目的,评价实验结果,做出相应的结论,同时开展组间评价比较各自的优劣得失。……余略

在这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同学们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实验结论分析等一整套科学思维的训练,体验了科学研究的艰辛和成功的乐趣,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的实验设计,开阔了思路,激发了同学们的创新潜能,为今后的化学学习开拓了新的途径。

四、多种学习方式互为补充,不能矫枉过正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绝不意味着用一种方式代替另一种方式,而是强调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由片面性学习转向全面性学习。这种转变不是在各种学习方式之间划上鸿沟,而是各取所长,在新方式和传统方法之间采取互补的策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这三种学习方式是传统接受式学习方式的完善和补充,但并不排斥老师讲授式的教学方式,恰恰相反,某些教学内容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这种教学方式,例如有关原子结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理论的学习,除了可以通过学生自主查阅一些资料、引入一些模拟动画、图片之外,要使学生深入、深刻地了解和掌握相当抽象的微观原理,老师的讲授和介绍是极其重要的,否则学生仅仅停留于新奇和表象,而很难真正理解。其他实例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个体差异,适时运用各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任何以偏概全、片面夸大某一种学习方式的优势的做法,实践证明都是行不通的。

总之,只有充分发挥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效应,引导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及各种学习方式的正确组合,真正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终身教育的理念,才是我们进行教育改革的初衷和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N].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新课标教案(化学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周卫勇.点击高中新课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篇5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程;新观念

新课程标准也给化学教师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广大教师亟须站在化学发展的“昨天”与“明天”的新旧契合点上寻求自己的创新与发展。为更好地实现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提升化学教学质效,化学教师必须具备两种新的观念。

一、新教材观(以人教版化学必修一为例)

1.新教材内容集中体现了时代性与人文性

教材对相关理论进行详细阐述的同时,穿插着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图片。如,海水淡化工厂、检测尿糖用的试纸、煤气灶火焰、壮观的烟花、微机与手机芯片、三峡大坝、火箭升空、光纤、记忆合金等,这些科技成果不同程度反映了我国科研现状与发展未来,为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材还列举了如青铜奔马(马踏飞燕)、司母戊鼎、各种矿物、人面鱼纹条陶、万里长城等反映人文历史进步的物象,从而使课程更加具有历史纵深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潜移默化。

2.突出“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主题

教材内容涵盖了21世纪中国公民所应普遍具备的化学常识,涉及原来高中阶段全部化学知识的大部并有机地融为一体,不仅衔接自然贴切,而且知识点强度要求不高,从而与后续教学内容形成了一定的梯度。教材第一章讲述“从实验学化学”,系统概括地介绍了一些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物质的量等相关的知识,并以此作为主线贯穿于整个化学学科教学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抛砖引玉的知识引导作用,并在后续教学中得到深化和拓展;第二章讲述“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从基本原理的角度揭示了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并顺势引入分散系、胶体、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3.运用实物、彩图形式增强课程吸引力

根据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成长和认知特征,教材采用精美的彩色印刷技术,让学生在视觉感官上享受到教材的绚丽多彩,并增强其欣赏性和可读性。教材刻意精选,多编排实验科目,取消了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之分,立足让学生多动脑、动手,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感受化学内在的魅力,并巩固了化学学科作为实验科学的理论定位。化学实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来发现化学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得益彰,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意义,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这种生动鲜活的教学情境展示,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化学知识与技能,启迪其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学生养成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学习方法和科学态度。

二、新教师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传统上对教师职业的高度概括。不可否认,以前强调师道尊严,教师高执教鞭威严不可侵犯,但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的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有所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课堂上,教师一般作为学术权威而备受尊崇,但在现代课堂上,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引导者和教育者,与学生一同就相关知识进行探索研究,共同体验学习的乐趣与收获。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还要千方百计地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构建健康、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自主、合作、探究”成为现代课堂的主题,不怕学生胡说,就怕学生不说,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教学行为的转变

新教材的设计给教师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原有的教案已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教师要把大量时间用在对新教材的研究备课上,充分发掘和拓展教材资源,融入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上,教师必须解放自己,不再把主要精力放在让学生对某一点知识的逐一过关上,抓紧课堂45分钟,课余让给学生。教师注重的应是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过程的探究,而不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死记硬背,因为今天知识在成倍增长,知识的更新速度又是一日千里,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仅为学生一生所学知识的沧海一粟,你所要求背的也许并不重要,但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却能让他们受益终生。

篇6

一 教学任务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任务是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必修2中只学习了几个有限的有机化合物,像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等。选修课程要丰富代表物的类型,增加新的物质——醛。其次,每一类有机物中,必修仅仅研究简单的代表物的性质,选修课程要丰富学生对一类有机化合物的认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有机物的类别。例如烃的教学,一定要能够举出多种烃的代表物的名称,以及其在自然、生活生产中是否真实的存在,掌握其应用,再例如酸,必修仅仅学习乙醇性质,还应了解其他常见醇、酚以及其物理性质、用途以及一元醇的简单命名。

从必修到选修,对有机物分类、组成和存在的认识从代表物上升到类别。也就是,不应该一到有机化学的学习,就奔着化学反应去,然后就拘泥于典型有机化合物身上。

对于同样一个反应,在必修阶段只是感性的了解这个反应是什么样的,能不能发生,反应有什么现象;到了选修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描述的阶段,而要达到以下要求:

1.能够进行分析和解释:基于官能团水平,学生需要了解在反应当中官能团发生了什么变化,在什么条件下由什么变成了什么。

2.能够实现化学性质的预测:不仅能分析给定的事实,还应该对化学性质有预测性。对于给定的反应物能分析出与哪些物质能发生反应,反应产生何种产物。

3.明确结构信息:在预测反应的产物的基础上,能明确指出反应的部位,以及原子间结合方式,重组形式,应该基于官能团和化学键,要求学生了解官能团的内部结构。例如羟基的氢氧键是能够断裂的,羟基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应该是连接在碳原子上的,而碳氧键是可以断裂,进一步,还可能了解这个原子的成键环境。这样就要求建立化学键的认识,极性、饱和性等。

因此,从必修到选修,对有机物化学性质的认识应上升到用官能团的结构及化学键变化来解释、预测反应水平。

选修阶段要从碳骨架上官能团的转化来认识化学反应,这也就是从转化与合成角度认识认识反应。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反应前后化合物之间的关系,能够顺推,逆推。

二 教学目标任务要求

《有机化学基础》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高考内容的重点选考部分。它是为对有机化学感兴趣的学生开设的选修模块,该模块的内容主要涉及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共设置了三个主题:

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烃

2.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

3.有机合成及其应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在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引导下,教学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高中化学课程目标规定了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通过化学学科的学习应达到的发展目标,整个体系由三个目标纬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层次(面向全体学生的和针对部分学生的)构成。体现了“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综合素养”、“科学教育为大众”等教育理念;完善了课程目标的维度;实现了与课程结构的对应。了解化学课程的总目标体系,对教师合理、全面的设计教学目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并将其体现于教学目标中。《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学习安排于高中二年级,是在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必修2“有机物”的认识基础上拓展,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本模块的学习更有系统、有层次加深认知程度。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设置在于学习有机化学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有机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们广泛的存在于现代生活的每个角落及生产、研究的各个领域。基于此设置意图,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应更关注学生较高层次的科学素养的培养。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教学目标中就加大关注对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指导及创造精神的培养。理论知识、实践活动、生活经验的相互关系的联系和应用。

三 教学措施

一、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有机化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开展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的主题活动,让同学们真实的感受到世界的进步与化学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让他们知道只要他们认真学习也许下一个可以“改变世界”的人就是他,从而学生们就不会认为他们每天学习的知识都是与生活毫无联系,将来都用不上的东西,也就不会觉得乏味无趣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

有机化学学习的一般规律与方法:结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一类物质。教师教学中要围绕这一主线对各类有机化合物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理解,虽然有机化合物种类多,数目巨大,但有规律可遁,有方法可用,并不是生搬硬套,主要是学习方法的掌握。 例如:讲到乙炔时,因为之前讲过乙稀,老师可以引导让同学们自己推测出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通过实验让学生能自行得出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从而总结出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区别,重点认识到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的加成、氧化、聚合反应。得出乙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总就出乙炔的用途。通过乙炔的讲解的,得出炔烃因为都含有所以碳碳三键性质与乙炔相似。

三、是要重视直观教学,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立体化学知识在有机化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这方面知识涉及较多。在教材中,出现了大量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立体结构,如果准确掌握这些知识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由于学习此模块之前学生未学习过《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使用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产生感性认识,其中较有效的方法是采用模象直观手段。

四、重视实验中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总结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学生自己能做的实验一定让他们自己亲自动手做,在实验过程中既要注重实验现象的观察,更要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总结实验的规律,思考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我也常常提醒同学们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思维的严谨性。比如做乙醛的银镜反应时,银氨溶液的配置,用何种加热方式,反应中注意的事项,反应后试管的洗涤方法等,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论证理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五、充分了解学生,事半功倍

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部分存在着如下缺陷:

⑴对各类主要官能团的结构特征、主要性质和反应掌握不牢,容易混淆。

⑵知识网络化程度差,对大型推断题没有思路,不能很好的对所学知识进行准确的应用。

⑶书写方程式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较差。

四 优差生辅导计划

对后进生的辅导方面, 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转化一个后进生比培养一个“三好生”更为重要、更有价值。我要按照成绩排出了化学后进生和较差生的名单,对于较差生,主要是利用课堂时间多提问,多加注意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化学成绩,而对于差生,我则决定利用课后给他们经常补课,经常给他们布置一点任务,利用课前上课的几分钟检查。每天给他们一点任务,完成后大加赞扬,不完成的哪怕留到晚自习结束也要当天过掉。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不同的作业,并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的一帮一行动。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做到”堂堂清”,“周周清”,“测测清”:要求学生每天做好”预习—听课—复习”三步。并积极检查.把当天的功课在当天解决。周周有总结。在测试中检查出学生未能掌握的知识再及时把进行讲解和解决。利用辅导时间,加强巩固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

高二化学教师工作计划(二)

一、现状分析

1.高二备课组现状分析

高二年级化学备课组现有6名化学教师,其中3名高级教师,3名一级教师,以中青年为主,结构合理其中担任过高三教学任务教师有5名,教学能力整体较强。

2.教材分析

今年为实行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第2个年头,化学课程设置上以模块的形式出现,而且在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思考、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以及大量的最新科技方面的知识等形式多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是过去教材中很少或未曾出现的,所以对我们几位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不能用过去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必须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实际对新教材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尽快融入全省的教学氛围中,只要这样才能在教学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学期我校使用的是人教版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物质结构与性质》是高中化学课程选修部分内容,是高考选考模块,教材从结构决定性质的角度把整本书的内容分为三个主题,第一个主题 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二个主题 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三个主题 晶体结构与性质。三个主题学习了物质结构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这些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对于深入了解化学物质的性质是极为重要的,有其理论的实际意义,更有其实用价值;是核心的基础化学知识,而且对于学生以后从事科学与技术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3.学生现状分析

本届学生的整体平均成绩较低,从高一学生分化剧烈、平时期间观察,行为习惯表现不如人意,尖子生比较少,给化学教学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提升整体成绩比较困难。规范教学要求必须提高课堂效益。学业水平测试面临着时间短、任务重、后进生多等客观事实。

二、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化学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加强化学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我校化学骨干教师作用,提高化学教师整体素质,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力争使学生形成踏实、严谨的学风,努力提高学业水平测试的合格率和优秀率,为今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努力做好后进生的提升,落实好《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教学。

三、工作目标

1.积极落实学前预习、上课学生“动起来”、课后及时整理、及时反馈的要求,探索提高教育质量的途径。

2.充分发挥学校在师资、网络教学上的优势,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有机整合,提高教学效率。做好课件的制作和完善工作。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媒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做到资源共享。

3.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构建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元化地思考问题。

4.重视“培优补差”工作,充分发挥优生的特长,为下学期的化学竞赛获得好成绩做好充分准备;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为下学期的学业水平测试做准备。

5.强化备课组活动有序性、系列化,采用指定与不指定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平时教学工作的交流、研讨,提高全体化学教师教学水平。

四、具体措施

1.坚持每两周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坚持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练习,共同探讨教学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

2.在每一章新课开始之前,由备课组长进行分工,组内老师轮流备重点、备难点、明确新教材难度的把握,并提供详细的教案、学案,为全组成员提供资料,共同探讨,提高效率。当然,虽然任务分到了各个负责主备的老师处,但全体成员都会提前熟悉教材,做出自己的思考。

3.精心筛选题目,适当补充典型例题,精讲精练,力争做到减负增效。

4.做好单元过关和查漏补缺工作,每章完后进行一次单元小考。

5.认真做好阶段考出题、审题、考试阅卷工作及分析总结,做好教学反思工作。

6.结合本年级的现状,对于学习必修化学的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要求在本学期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内容全部结束,剩余时间开始进入高三阶段的复习。

7.每位教师要树立全局观念,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和教辅用书。注重考试质量和试卷分析。

8.坚持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积极探索研究性实验的实施方案。

后附集体备课的安排和教学进度表:

高二化学教师工作计划(三)

一 教学任务分析

以化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引,紧跟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夯实基础,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二、现状分析

1、基本情况:

高二年级共有14个理科班,其中为重点班,其余均为普通理科班,高一时基础比较差,从第一学期还需要一个熟悉和相互适应的过程,希望能尽早进入状态。理科班周课时为4节。理科班第一学期上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二学期上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2章),学生配套教辅为《名师金典》。

本学期,将以学校教务处工作意见为指导,围绕化学教研组计划要求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研究和学习新课程标准,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转变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做好高二化学教学工作。在加强常规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课题的实验和研究,以及为高三培养化学尖子作好培优工作。

2、教材分析: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内容是最基本的化学反应原理,包括反应速率、反应方向及限度等问题。从理论的高度认识酸、碱和盐的本质及其在溶液中的反应。对于大家已经熟悉的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将以反应热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定量关系为主。以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为基础的电化学过程和装置,如电池、电冶金和金属腐蚀等,是富有时代气息和应用广泛的领域。作为化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每个实例,都是那样的有趣和富有启发性。书中的一些实验、活动建议,对于大家来说显然是不够的。如果我们能够经常注意观察在自己周围发生的化学现象,思考和设法进行模拟或实验,大自然将成为无所不在的大课堂。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模块涉及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等内容,包括“认识有机化合物”、“烃和卤代烃”、“烃的含氧衍生物”、“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和“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五章的内容。从知识体系看,是在必修2第三章和第四章部分内容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有机合成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通过学习,要使学生达到如下目标:(1)建立官能团体系,认识更多的有机化合物;(2)探究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3)走进有机合成的世界,体会合成的思想和方法。但本学期主要学习第一章最多到第二章内容。

3、学情分析:

理科班大多数学生有学习化学的兴趣,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一定的学习方法。但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由于高一课时紧,内容多,部分学生必修1、2的知识遗忘较严重,理解掌握上差别较大。有极个别学生基础薄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具体工作措施

1、 认真做好教学常规,确保教学有效开展

深入备好每节课,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备课组共同研讨确定学案内容,根据班级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共享。部分章节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再根据班级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共享。此项工作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 认真上好每节课,积极实践新课程理念,把握好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精心设置习题,合理、分层布置学生作业,书面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学生配套教辅《名师金典》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反馈。精选每章的测验题,与备课组共同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对每一次测试要认真分析,总结,为学生确定合理的目标。

2、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积极、认真开展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直观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验能力。依据学校现有实验条件,在保证演示实验绝大部分完成的基础上,适当开展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后实践。

3、做好综合实践,践行分层教学

(1)成立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奥赛小组),培养特长生学习、探究化学的兴趣和能力。

(2)利用晚自习做好缺差辅导,确保每一个学生学习不掉队,力争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全面通过。

4、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1)学习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新课程的具体要求,利用每周的教研组和备课组活动时间,认真学习新课程教学理念,深入研究教育教学方法。

篇7

关键词:目标表述;化学教学目标;叙写案例

文章编号:1005-6629(2008)11-0027-0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教学设计的首要环节是要确定教学目标,科学而明确的目标不仅能减少课堂生成的盲目性、随意性,而且目标的有效达成,更能激发后续的精彩生成。但是,当前化学教学目标的表述中却普遍存在主体错位、动词不当、内容泛化等问题,其中还不乏一些优秀教学设计。笔者在同一线教师们交流中发现,一部分教师认为教学目标的陈述很简单,“都写了这么多年啦,照原来写就是了”,“不就是抄抄课标、指导书上的有关内容”;而另一部分教师则表示他们对到底该如何陈述新课程下的三维教学目标常感到困惑,不知从何入手。由此可见,分析目标表述中的问题及其纠偏策略,探讨如何叙写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确有其现实意义。

1化学教学目标表述存在的问题

下面仅从刊载在国家级期刊上的教学设计中选取几个目标表述案例,分析目标表述中存在的问题,以期能引起教师们的重视。

1.1 问题1―目标主体错位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的研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使学生……”、“培养学生……”是中学化学教师教案中常见的词语,也是目标陈述中常犯的错误。这种表述方式省略的主语是教师,是对教师提出要求,隐含着课堂中关注的是教师活动,而不是学生学习。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评价,注重的是“教师应该做什么”而不是“学生能够做什么”。

教学目标主体表述为教师,从另一侧面也反映在目标实施中,教师是否真正意识到目标对学生学习的引领作用,是否能指导学生利用目标来调整自己的学习、自我评价目标的达成。

1.2 问题2―目标动词不当

知识与技能: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能从微粒间相互作用这一微观本质的角度去理解盐溶液呈现酸碱性这一宏观现象。

案例中目标行为动词选择不当,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目标动词模糊,“掌握” “理解”等词,缺乏质和量的具体规定性,含义模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难以评价目标是否达成。因此,在陈述目标时要尽量摒弃原来大纲中“理解”、“掌握”等含意模糊、笼统的词语。

二是目标动词水平过高,与课程标准中学习水平要求不符。《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主题中关于这一部分的“内容标准”分别是:“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了解酸碱电离理论”,案例中用词显然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过高。

1.3问题3―目标内容空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过氧化氢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命的情感。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探究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

案例目标内容泛化,一方面目标陈述内容过“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体验性目标的达成,不像知识与技能那样是―种特定的信息或一种非常具体的技能,学生很快就可以习得,而是要经过很长的时间,经历感受、认同、反应等一系列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逐渐内化。“培养…情感”;“养成… …态度”等目标,在短短的一节课中根本无法实现。

另一方面内容过“空”,“…精神”、“…情感”内容不具体,很难通过学生的行为外显出来,更无法测量和评价目标的达成度。目标针对性不强、操作性差,用无法体现内容特色的大而空的语句表述,是教师叙写体验性目标时易犯的通病。

2 当前化学教学目标表述的纠偏策略

为了切实发挥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的导向、调控作用,对教学效果的测度、评价作用,针对上述问题,表述教学目标时可以采取以下的策略进行纠偏。

2.1策略1―明确目标的主体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是学习的主体。新课程教学目标表述注重的应该是“学生能做什么”,而不是“教师应该做什么”。即目标的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此有时也把教学目标称为学习目标)。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从教师到学生,不仅仅是表述形式的变化,更体现出教学观念的更新、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具体表述教学目标时,目标主体可以省略,但是不应该错位。

2.2 策略2―选用恰当行为动词

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在引入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同时,丰富、充实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目标的内容和内涵,构建了三维融合的目标体系。其中知识与技能能够明确告诉大家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是结果性目标,可用学习结果来表述,一般要采用“说出”、“举例”、“比较”“区别”等明确,可测量、可评价的结果动词。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是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内心感受和情绪体验,属体验性目标,一般采用“经历” 、“感受”、“体会”等体验性的、过程性的动词来表述。

另外,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借鉴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等理论的基础上,将目标要求分别按认知性、技能性、体验性三个领域从低到高分为不同的水平层次,各水平层次又用清晰明确的动词分别进行说明。如“理解”水平层次的行为动词有“了解、认识、能表示、辨认、区分、比较”等。要使教学目标产生最大的激励效果,就要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行为动词。既要使制定出来的目标明确、可操作,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控制在最近发展区。否则教学目标难以达到或无法评价教学,都不能使学生对后续的学习产生动力。

2.3 策略3―具体化目标的内容

新课程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独立的目标,而是同一个目标的相互融合的三个方面,即三位一体而非三足鼎立。其中知识与技能是教学目标的核心部分,“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体验性目标不可能单独操作,必须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中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展开,并从中寻找到相应的生长点。因此,在表述教学目标(尤其是体验性目标)时,我们可以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具体的教学活动,对教学行为或者行为条件做进一步的表述,使目标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

2.3.1 行为对象的具体化

在教学目标ABCD四要素中,教学行为(Behavior)主要说明学习结束后,学生应该能做什么,获得哪些发展,是表述中最基础的部分。描述教学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其中动词说明学习后能达到的行为动作,宾语则说明动作的对象。除了注意动词的选用不宜用笼统、模糊的词语外,对于宾语的表述也可以摈弃一些空洞的、无法体现内容特色的词语,结合知识技能的学习,表述为更具体的价值内容。如“通过SO2性质的学习,逐步树立辩证唯物的思想”目标中的“辩证唯物思想”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予以具体表述,可改为“通过SO2性质的学习,认识到SO2既有对污染环境的不利的一面,又有在生产生活中有用的一面,形成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观点”,以使目标行为更加具体。

2.3.2 行为条件的情境化

教学行为条件(Condition)是影响学生产生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现代认知心理学强调学习的真实性和情境性,认为学生的学习必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因此,在陈述教学目标时,可借助于完成行为所需的实验探究、讨论交流等各种活动方式或将目标行为置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下来表述。例如常用的“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培养科学精神”目标,可表述为“通过讨论交流,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实验方案的设计;在实验过程中能够认真观察和操作;出现问题时能客观分析、正确处理”这样的设计,其评价的具体性加强了许多,更利于实际的操作。

3 化学教学目标表述案例

下面以新课标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二氧化硫的性质和用途”为例来说明课时教学目标的叙写。

3.1 确定初步的教学目标

以化学课程“内容标准”和“活动与探究建议”为依据,结合化学教材具体的教学内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初步确定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二氧化硫的用途;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查阅资料、讨论交流自主学习、交流合作;实验探究 比较、分析、归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环保意识。

需要说明的是,新课程三维目标只能是我们制定教学目标的一项重要原则,具体进行目标设计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确定目标重点。一味地要求学生,在每一节课的学习后三个维度都发生变化是不现实的。如果不顾教学实际,刻意追求目标设计的完整性和格式化,要求每个课时目标都套用三个维度分块陈述,势必又走进新的误区。

3.2选择水平适合的行为动词

结合化学教材内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学校的化学教学资源等分析化学教学应达到的目标层次,选择合适的行为动词。

如对于SO2的物理性质、用途,目标水平层次是“了解”,可选用能“说出”、能“举例”等行为动词;对于SO2的化学性质,目标水平层次是“理解”,可选用认识等行为动词;而对于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结合具体的教学活动可选用“尝试”、“体验”等过程性、体验性的目标动词。

3.3叙写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把内隐的情感内容与知识技能的形成、方法的掌握等相互联系起来进行表述。

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SO2的物理性质,认识SO2的化学性质,并能举例说明其用途; 2.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 3.初步学会设计实验方案,进一步提高实验观察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尝试自主学习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2.体验实验探究过程,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学会比较、分析、归纳二氧化硫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2.能结合实际,提出几个环保措施。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同一知识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学生会获得不同方面的发展,“若通过实验活动来实现,就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技能、实验设计能力等;若通过提供资料的形式来实现,其目标也就变成了发展学生分析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1]。可见,每节课的教学目标陈述形式都不是单一的或唯一的,而是丰富的、 多元的, 最好能根据教学实际进行个性化设计,避免使教学目标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何克抗等编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王小明.化学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陈献忠.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编制[J].教学管理. 2004,(07 ).

[6]孙建新.新课程化学教学目标的设计研究 [J].重庆教育学院院报. 2005,(11).

篇8

一、结合现代科技发展,重视吸收新的知识

化学的发展除了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外,还与国民经济、人类生活及社会的进展有着非 常密切的关系。在面向21世纪的今天,现代化学正在帮助人类更好地解决能源、农业、衣着、环保、医疗、交 通等生产和生活的重大问题。这种发展趋势决定了化学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突出 的是化学与材料科学、能源、环保科学、生命科学、农业生产等的联系。所以化学教育要跟上现代化的步伐, 就应该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把这些新的知识引进教材,纳入教学体系。

材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新材料的发明和利用与技术进步的关系非常重大。如果没有半导体材 料的工业化生产就不可能有目前的计算机技术,没有现代化的高温、高强度结构材料就没有今天的宇航工业, 没有低损耗的光导纤维就没有当前正在快速发展的光通讯……凡此种种说明新材料是新兴技术的基础,是高新 技术的突破口。新教材用一定的篇幅以必学、选学、阅读或资料的形式编入了这方面的有关知识。如在“硅” (第二册第七章)中增加了“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向我们展示了高温结构陶瓷、半导体陶瓷、光导纤维等 材料的性能和它们在现代原子能工业、半导体工业、激光、电子、航天等科技领域里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以及今 后的研制方向。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金属材料已从传统的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及合金材料发展为包 括稀土金属、贮氢金属、金属结构材料等在内的金属材料体系。为使中师生了解这一发展,教材在“几种重要 的金属”(第二册第九章)中编入了“新型的金属材料”作为选学内容。原有教材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介绍只 限于传统的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三大类,而事实上高分子材料种类的增多和产量的增长远远超过无机材 料。所以对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进行适当介绍,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是很有必要的。教材在第二 册第十二章中选编了光敏性、导电性、生物活性等高分子材料。为体现化学学科特点,对这些功能高分子材料 的性能和用途的叙述主要突出了与化学的关系,如用感光树脂印刷制版来实现印刷工业的完全自动化,利用高 分子膜淡化海水等。

能源是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发展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需要 有充足的能源。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常规能源已无法满足需要,人类面临的迫切问题是一方面要想方设法 提高常规能源的使用效率,另外要积极探索和开发新型能源。在开发新能源的过程中,化学学科发挥了巨大的 优势。教材在“烃”(第二册第十章)中编入了“新能源的开发和展望”简要介绍了太阳能、核能、生物能、 海洋能、氢能等几种新型能源的基本知识及其发展情况。配合“原电池及其应用”教材在阅读中介绍了几种新 型化学电池的构造、工作原理及主要用途。

在世界人口日益增长,生产不断发展、人类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的过程中,环境保护已成为当前和未来一项 全球性的重大课题,保护和改善生产与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它公害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化学与环 境有着密切联系,在大多数情况下,环境污染主要是由化学污染造成的。教材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介绍中有机 地渗透了有关环境知识。如在氧族元素中增加了臭氧层的作用、臭氧层减少和恶化对人类、对环境的危害等内 容;结合硫的氧化物的性质,教材叙述了酸雨的形成及危害;在氮族元素中,分析了氮氧化物作为大气的主要 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其防治;在石油和煤一节中教材指出了燃煤造成的污染、“三废”对大气、土壤、水域 的污染方式,对生态的破坏和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在“环境保护”(第一册第四章)一节中,教材比较全 面地介绍了环境污染的主要方面: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碱污染、食品污染、固体废物、放射性、噪声等污 染及其防治的重要措施。以使学生了解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环境保护和 环境改造的迫切性和可能性,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此外,教材还充分挖掘当今科学前沿新研究项目所包含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使中师生逐步学会用已 经掌握的知识和概念去接近和理解前沿科学的新发现。如教材在叙述碳的同素异形体时引进了C[,60],教材还 在选学中编入了化学元素与人体的关系、8 千万年以前的琥珀化石中的空气成份与现代空气成分的区别等知识 ,以期使中师化学教材更具时代感。

二、适应培养现代人才 注意学科间的联系渗透

自然界本身是一个相互联系着的整体,我们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如能源、材料、生态环境等很难把它们绝对 归属于某一学科领域,因为它们都是综合性问题。各传统的分科课程,长期以来已形成了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 的严密性,有它们不少的优点。但由于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横向联系故不易使学生从知识整体与联系中来理解 和掌握知识,而易与现实脱节,不利于学生把学习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

为适应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需要,教材在叙述新增加的材料、能源。环境等知识时,注意了与其它学科的交 叉。在介绍半导体陶瓷、光导纤维、超导材料的性能和应用时结合了一些物理学知识,在彩色摄影中用到了加 色法成色原理和减色法成色原理;在石英晶体的重要用途中提到了压电效应等;在叙述呼吸作用、固氮、酶以 及三大营养物质时联系了有关生物学知识。

中师化学教材在保持自身的知识结构的相对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还注意了与初中化学和小学自然的 纵向联系。如初中化学是中师化学教学的基础,小学自然中的很多知识如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溶液等都是 初中化学的内容。但仅靠初中化学的学习,学生将来难以胜任小学自然的教学,特别困难的是不能独立完成有 关实验的教学任务。所以教材通过有关实验习题和选做实验与初中化学合理衔接。在系统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某 些章节中,通过选学、阅读、资料以及讨论题对小学自然的有关教学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使中师化学教学内 容和教学方法能适应小学自然教学改革的需要。

三、着眼提高全面素质 落实各项能力训练

中师化学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考虑适应学生未来职业的需要和培养高层次小学教师的需要,为了体现 师范教育的这一特点,新教材具体确定了以下能力训练的要点。 转贴于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力是指善于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事物的能力。细致、正确的观察可以使学生获得完整、全面的感 性知识,它是记忆、表达的基础和前提。

中师化学教材注意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使学生养成乐于观察、自觉观察的习惯。如教材的序言从一 开始就教育学生把今天的学习与明天的需要结合起来,要研究小学生可能提出哪些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要重视 激发小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在全书中,配合教学内容的一些演示实验不少饶有趣味,如“焰色反应”、“蔗 糖碳化”、“彩色喷泉”、“点火成蛇”、“火箭”等这对于深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是十分必要 的。

研究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教材共安排了87个演示实验,25个学生实验,18个课外实验与制作。在这些 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途径适用于引导学生熟悉观察的原则、掌握观察的方法。如对于 气体的制取实验,教材注意了教会学生观察的顺序;对于某些比较复杂的有机反应实验,教材指出了观察的重 点;对于诸如“钠和水反应”,“氨气易溶于水的反应”等实验,教材要求学生全面观察现象;对于浓、硫酸 与铜的反应,浓、稀硝酸与铜的反应等实验,教材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对比观察。

教材还通过习题要求学生对周围生活和自然现象进行广泛的观察,如要求学生课后观察家庭中养金鱼的水 是如何进行简易处理的?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有哪些腐蚀现象及常用于钢铁制品的防腐蚀方法。

在观察知识条目中出现了“空白”,这些“空白”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后归纳填写的。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智力活动的核心,良好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联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开拓学生的思 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中师化学教材中包含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丰富内容和我国化学化工的伟大成就,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进 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献身精神,培养他 们在顽强、自觉的学习中形成积极思维的意识。

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中师化学教材保持了相对完整、独立的知识结构体系。如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安排 上,保持了适当的知识面,侧重于介绍各族中的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突出了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化学平衡、电离、氧化还原等基础理论对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的性质与结构的 关系以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的关系,从周期律的角度介绍相关的物质的共性及其变化规律。对某一具 体物质,教材是以该物质的化学性质为重点,以此带动物质的制取、用途等知识的介绍。这样学生可以从各种 元素,各族元素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判断、推理等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教材适时介绍了化学理论和概念的发展改革,以使学生在充分理解它们的正确性和绝对意义的内涵的同时 ,认识到化学理论和概念的发展及其相对意义,进而诱发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如在原子结构中,教材简介了 从汤姆逊的“葡萄干蛋糕”原子结构模型卢瑟福的原子有核模型玻尔的旧量子化原子结构模型电子云模 型的发展这一系列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索历程。

教材还在每章小结中引导学生对一章的知识联线成网归纳知识链,通过精编与各类知识联系较密切的习题 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灵活性。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根据大纲规定,中师生不仅要会作实验还要求会自制简易教具和利用代用品,会指导小学生开展科技活动 ,这就必须要求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材是从以下几方面落实到实处的:

一是增加动手实验的机会。化学实验和制作具有很强的技能性,没有反复多次,认认真真的严格训练是难 以达到要求的。所以教材在确定必修课教学内容时,充分注意了实验的比例。如讲授课时与演示实验个数之比 为3∶1.84,大于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的3∶1.02;学生分组实验的课时占总课时的19.2%,大于原中师化学教 材中的17.9%,更大于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的12.5%。

二是确保实验内容的多样性。仅以学生实验为例,教材中安排了基本操作训练;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验证性 实验;与小学自然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验习题;体现实验教学灵活性的选做实验;旨在进一步培养动手能力,鼓 励课外研究和提高的课外实验与制作。

三是强调实验和制作设计的应用性。教材中的实验内容具有明显的应用性,特别是在小学自然教学和课外 活动中的应用(如粗盐的提纯、空气成分的测定、氧气的制取和性质,自制蒸馏水,自制教具),在生活中的 应用(如配制消毒液,自制甜酒酿、化学刻字、自制雪花膏等)。

为了使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取得良好的效果,大纲强调了实验考查的必要性,教材中编排的有关实验习题 可供教师在实验考查时选用。

4.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任务之一,提高全民族的口语素质是现代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 语言表达能力是合格教师能力结构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大量事实说明,在掌握了一定的学科知识,一定的教 育理论水平的条件下,教育、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是取决于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为此提高和培养师范 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中师各科教学的共同任务。

教材上、下册设置了多处讨论、资料、选学等栏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练习、组织讨论、讲述化学史料 等方式和途径培养、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文盲不再是指那些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自 学能力的人。由于学习时间有限,学习门类偏多,所以中师生在校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有了较强的自学能力 可以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学习提高,以便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

为落实培养自学能力的训练,教材在内容的编辑上重视了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状况及认 知规律的有机结合,使教材本身具有利于学生自学的特点。教材的编写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设置的学生 学习活动栏目多样,这些均为学生创设了强烈的自学条件。教材编配的习题也考虑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 力,如向学生推荐科普读物,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收集有关资料,练习编写小学自然课教案等等。

篇9

关键词:教学目标;减负增效;中学化学;课堂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5)06-0008-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不少化学因教师缺乏“目标意识”,导致课堂教学“重负低效”。主要表现为:一是所设计的教学目标脱离课程标准与学生实际,加重学生学习负担;二是所设计的教学目标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缺失“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造成教学效益不高。要解决这一问题,核心在于强化化学教师的“目标意识”。

“目标意识”是“课程意识”的要素之一,是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与能动反映。“目标意识”将促使教师自觉思考如何立足于课程制定课时目标,并在实践中反思课时目标。不难推断,教师“目标意识”的建立,始于对教学目标功能价值的认识。只有理解教学目标的功能价值,才会重视教学目标。下面将结合具体案例,阐释教学目标的功能价值。

一、教学目标的功能

教学目标具有怎样的功能?相信不少化学老师听过这样一句话:“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依据,规定着化学学与教的方向,支配着化学教学的全过程。”[1]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案例1]教师甲设计的“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通过对常见化学反应的分析,了解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概括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通过对实验事实的观察与分析,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体验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的对立统一性;

3.通过列举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普遍性。

认真分析此教学目标,可以发现它对教与学行为作了如下规定:

(1)起点与方式――以常见的化学反应、所观察的实验现象等为教学起点,以学生回忆、观察、交流与讨论及教师的引导为教学方式;

(2)对象与内容――包括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本质等知识,观察与获取实验事实的过程、归纳与概括等信息加工方法,体验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普遍性、氧化还原的矛盾性以及化学变化的规律性等;

(3)达成的标准――能够从化合价变化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体验到氧化还原的统一性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普遍性,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这一“达成的标准”,不仅指明教学时“应将学生引向何处”,而且为监控、评价教学是否让学生“达到何处”提出明确的要求。

因此,教学目标同时对教与学行为的起点与方式、对象与内容、达成的标准起到指向、导引与监控作用。作为教师,只有认识到教学目标的功能并建立“目标意识”,才会关注教学目标的制定、发挥教学目标的作用,从而开展优质、高效的教学。

二、教学目标对达成教学“减负增效”的价值

由于教学目标对教学起到指向、导引与监控的作用,因而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确立怎样的教学目标,将决定教师立足怎样的教学起点、围绕怎样的内容要求、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教师要研究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把握学生的学习实际,从而设计科学、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称之为“适切的教学目标”),并以此指导教学的规划、实践与评价,从而有效教学。从这个意义上讲,适切的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减负增效”的前提与保证。

1. 适切的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减负”的前提

教学目标是教师在课前预设、期望通过活动教学的标准与要求。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如果未能扣紧学生实际、课程标准和教学阶段要求,必将增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甚至会因要求高而导致教学低效甚至无效。

[案例2]教师乙设计的“氮的循环”(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了解氮的固定;

2.掌握N2、NO、NO2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重点);

3.理解有关NO、NO2与O2和H2O反应的相关计算(重点、难点)。

在上述目标的指引下,老师分三个阶段进行教学,依次落实三条目标。为落实第3条目标,教师先演示NO2与水作用、NO2与O2的混合气体(体积比为4∶1)与水作用的实验,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计算所形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后安排根据NOx与O2混合气体溶于水后剩余气体的体积求NOx与O2的体积比(此阶段耗时约20分钟)。虽然执教的是重点中学高一实验班,但学生学习显得非常吃力。从教学现场看,不到20%的学生能求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到10%的同学能够计算出NOx与O2的体积比(只求出一种情况)。这是为何?核心原因在于教学目标超出学生认知水平――对于氮氧化物的新课学习,学生无法快速内化NOx相关性质,更不可能掌握NOx与H2O、O2反应的综合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一种物质过量的计算)。

出现如此状况,不得不思考究竟是课程标准的问题还是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的问题。为此,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研究了课程标准与教材。对于含氮物质,课程标准提出“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的学习要求;鲁科版教材(下同)则以闪电这一自然现象入手,引出自然界中氮的循环,进而介绍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及其性质、氮循环与氮的固定的意义等。不难发现,不论是课程标准还是教材(正文及课后习题),均未提出氮氧化物相关计算的要求。因此,出现前述教学现象,是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存在偏差,拔高了本课时学习要求,从而不仅加重学生学习负担且教学低效。

对于本课时,怎样的教学目标算是合适?教研活动中,在重新梳理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界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对氮循环图的阅读,了解自然界中含氮物质及其氮元素的存在形态,并能简述含氮物质转化的途径;

2.根据氮气反应的条件,认识N2的稳定性;

3.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认识含氮物质的主要性质及其转化条件;

4.在阅读教材基础上,了解自然条件及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了解氮的固定形式及其对生态与环境、人类与社会的影响。

上述教学目标并未涉及NOx计算,而是强调认识自然界中氮循环途径、涉及的含氮物质及其性质与转化、氮的固定形式及对人类、生态和社会的影响。此目标紧扣课程标准要求,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是较为适切的课时目标。相信这样的目标定位,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起到很好的作用。

还需追问的是:教师为何将NOx相关计算作为本课教学要求?很显然,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缺乏“课标意识”,没有用“课程标准”指导教学;二是受教辅练习影响,将教辅练习中NOx计算作为本课内容。当然,对于后者,归根结底是教师缺乏“课标意识”。

2. 适切的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增效”的保证

教学目标规定课时教学的内容与要求,引领教师规划相应的途径达成教学要求。于是,制定一个全面的、符合课程目标要求的教学目标,成为有效教学的关键。从教学实际看,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隐性的、高层次的目标,被习惯于“知识取向教学”的教师所忽视――表现为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从经验、考试及教材表层出发,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设计。这样目标指引下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将忽视学生核心认识和关键能力的培养。

[案例3]老师丙设计的“海水中的元素”(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知道海水中化学元素的多样性;

2.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和阅读材料,总结食盐在生活、工业的重要应用;

3.通过工业流程图和实验,理解海水提镁的化学原理及镁的化学性质。

基于上述目标,教师用12分钟介绍海水中的元素、存在形态及功能,用5分钟介绍氯碱工业,用8分钟介绍提取镁的价值,用8分钟介绍海水提取镁的流程及其反应;用10分钟讲授镁的性质并演示实验。这样的教学,反映出教师将氯碱工业的原理、海水提镁的相关反应及镁的化学性质作为重点。从教材表层(所呈现的内容)看,这样的教学似乎合理;而且,从知识考查角度看,不少练习与考试重点关注的也是这些内容。

查阅课标标准,高中必修化学并未提出镁的制取与性质、氯碱工业等相关要求,只列出“能列举合金材料的重要应用”、“以海水、金属矿物等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为例,了解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的作用。认识化学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重要价值”等要求[3]。教材编著者也指出:本节教材在介绍碳、氮和硫等常见无机物基础上,拓展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的认识,认识元素存在的广泛性、海水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海水提镁发生的化学变化、提高生产效益等的讨论,体会化学知识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工业生产的真实情况、初步认识化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4]。由此看来,老师将教学重点放在氯碱工业原理、海水提镁的原理及镁的性质等是不够合理。

根据前述分析,海水中存在的元素、提镁工艺、镁的性质及氯碱工业等是落实“了解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的作用、认识化学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重要价值”的载体,本课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实验,了解金属镁的还原性;通过海水提镁、氯碱工业的研讨,认识海水等资源综合利用的意义、学会关注和珍惜自然资源;通过教材“交流・研讨”、“化学与技术”栏目,了解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转化的作用,认识化学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中的重要价值。故课时教学目标应是:

1.通过阅读与交流,知道海水中化学元素种类的多样性及氯、镁元素的存在形态;

2.通过实验观察与阅读,了解镁的重要性质、镁合金的重要用途;

3.通过氯碱工业、海水提镁流程的分析与讨论,了解氯碱工业、海水提取镁的化学原理,认识海水中氯、镁元素存在形态及含量与氯碱工业、海水提镁流程与原理的关系;

4.在总结海水提镁的途径与原理的基础上,认识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转化的作用,感悟化学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价值。

这样的教学目标,不仅关注镁的性质,更强调学生通过氯碱工业和海水中提镁流程的分析,认识到海水中物质存在形态与含量、镁的性质等对提取这些物质途径与方法的关系,从而认识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转变的作用、化学在资源利用方面的价值。从教学迁移价值看,后者对学生学习能力与学科素养的培养更具普适性的意义。

综上分析,“减负增效”的教学,强调发挥教学目标对教学的指向、导引与监控作用,并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阶段要求和学生实际设计适切的课时教学目标。然而,目前很多老师由于缺乏“目标意识”,未能开展课程标准的深入研究,没有掌握教学目标制定的技能,无法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不能设计出合适的教学目标或将课时教学目标作为教案的摆设,导致课堂教学“重负担、低效率”的现状。

参考文献

[1] 毕华林等.化学教学设计―任务、策略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7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1

篇10

关键词: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也是进一步深化课改的关键,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新形势下每个教师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我作为化学教育教学工作者,针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促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进行有效的学习。

一、深入研究教材、课程标准、考试标准,重新整合教材内容

教师必须吃透教材、课程标准、考试标准,熟悉哪些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是学生通过自学可以完成的。有的知识教材所呈现的方式不利于有效学习,因此教师还有必要对教材的有些内容进行适当的科学的调整,重新组合,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编好导学案,用好导学案

现代的高效课堂无论哪种教学模式都倡导使用导学案。导学案的编写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学情来编写,它不同于老师的教案。好的学案,是学生学习的好帮手,是学生学习的有效补充,当学生脱离老师时,它也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因此,我非常重视学案的设计和利用,让学案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1.学案精心设计。在学案设计中,首先要列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预习方法指导和预习内容及要求、预习检测、课内合作探究学习内容和思考内容、当堂检测和巩固提高等内容;其次列清本节课相关规律的延伸与拓展,对实验现象的存疑探索、概括、整合等。学案内容要力求全面细致,起到引领学生进行综合学习的作用。

2.根据导学案组织课堂教学。每节课要用的导学案提前两天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在课外完成预习、预习检测。然后老师再对导学案进行认真批改,其目的是认清哪些内容学生已经通过预习学会了、哪些需要特别强调加深甚至延伸。在课堂上让学生以学案为基础,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对导学案中的合作探究学习内容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学案,学生能够知道自己在课堂的每一个时间段内该做什么事,怎样进行师生之间信息互通、生生间的交流发言,配合默契;教师则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点评,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这种以导学案为主体进行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是非常高的。

三、重视合作学习中讨论问题的有效性

高效课堂倡导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这里特别要说的是老师在讨论问题的设置上要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要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来设置问题,讨论问题的设置不能偏离教学内容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如果没有到达教学目标,再好的讨论都是无用的。另外,讨论过后一定要有交流发言、展示、归纳总结过程,特别要关注学习比较困难学生的交流发言、展示,让他们的自信心在合作学习中得到充分的提高。师还必须做适当的点评、补充,老师不能把一个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漫无目的地讨论,没有对讨论结果进行必要的交流点评,这样达不到讨论的效果。

四、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化学课堂实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高中化学新教材中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科学探究相当多。这些都说明,作为一个化学老师,必须有效利用实验展开教学,以此作为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突破口,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1.以实验活动激趣。实验是引导学生爱上化学课的重要突破口,化学实验可以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实验能让学生很直观地学习化学,有些很复杂的理论借助实验手段轻而易举就可以实现。例如,《必修一》有关过氧化钠的性质的学习,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们在上课前可以先给学生演示吹气生烟或者水能点火的趣味实验,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过氧化钠的兴趣的目的。可是许多教师为了节省教学时间,简单处理某些实验,甚至对有些实验采取说一说、看一看的方式,只是让学生简单了解,忽略了学生的需求,也关闭了学生兴趣的大门。我不遗余力地为学生创设动手实验的氛围,能让学生参与的坚决让学生参与,不能让学生参与的,也想方设法让每个学生进行现场观摩,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化学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以实验活动促思考。在以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我还巧妙引导,利用一些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变化创设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思考,使学生产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探究兴趣。例如在《化学1》研究氯水的漂白与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的不同,在课堂上只要分别往品红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和通入二氧化硫,然后再把褪色后的品红加热,根据现象的不同,就可以得出它们的漂白原理不同的结论。再如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我们只要把盛有二氧化氮的连通小玻璃球一只置于热水中,另一只置于冰水中,通过它们红棕色的深浅就可以轻易知道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有利于二氧化氮生成的方向移动的问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尤其是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最有效的锻炼。可以这么说,化学课堂绝对不能没有化学实验。 五、重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研究物质的一门课程,化学课堂受学科授课的限制,也受教学条件的限制,教师很难单靠粉笔来展示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子,也无法用合适的语言来描述一些化学现象。如果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困难,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1.模拟微观的化学世界。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用肉眼甚至是普通显微镜也看不见的微观粒子,由于不能像宏观物体那样展示在学生眼前,造成不少学生对化学中的微观粒子琢磨不透,不会学化学,不敢学化学。但自从在化学课堂中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后,便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例如《化学1》中的“电解质”部分,有“氯化钠导电实验”的六张图片,如果仅让学生看这几张图片来理解电解质的导电,学生是难以做到的。此时,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投影氯化钠导电实验的flas,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导电行为,了解电解质导电的实质。自从有了多媒体技术后,可让微观化学变成宏观化学,拉近了化学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看到了微观世界中化学反应的过程,学生对微观粒子不再陌生,对化学反应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和运用,使化学的学习变的轻松起来。

2.视频演示某些危险性的化学实验。有些化学实验,由于有一定的危险,或者受教学条件的制约,在课堂中无法完成。此时,可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把电脑中的实验内容投到大屏幕上让学生观看,达到教师演示实验的效果。例如《化学1》中“研究氯气的性质”部分,有氯气与铁丝、铜丝、氢气反应的三个实验。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这样的实验无法在课堂或实验室中完成,教师可将课件中的实验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亲眼目睹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达到实验教学的作用。这样,教师不再空洞地用嘴来说实验。

3.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效率。教师用粉笔书写会占用一部分课堂时间,这部分时间实际上是一种浪费,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背道而驰。如果采用多媒体技术,则可减少这种浪费。教师把将要讲的内容提前书写在投影纸上,或是将学习内容制成POWERPOINT课件,需要时在课堂上投影显示以代替板书,便可节省教师板书时间,快速传递教师的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当然,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的基础教育也不断地在改革中完善。在这里我只是对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有效性策略做了粗浅的探讨,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组织 编写《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