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范文
时间:2023-04-02 00:09: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峨眉山月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峨眉山月歌》 “月” 感性
古往今来的文人骚客似乎都有着一种独爱月亮的情结。《诗经・陈风・月出》以“月出皎兮”的诗句来衬托佼人的娇美;诗佛王维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佳句,为我们营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纯美诗境……月亮情结可以说是一种民族心理,在唐王朝的国度里,最善于表现这种民族心理的当属“诗仙”李白。人们常说“太白十诗九言月”,可见,在李白众多的诗歌中有许多描写月亮或有月亮意象出现的诗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等等。
细析《峨眉山月歌》一诗,我们也不难体会到诗人独特的月亮情结。诗的首句“峨眉山月半轮秋”共七字,“月”字位于正中,前后分别有三个字加以修饰、补充。前三字“峨眉山”,点明了地点,即映入作者看到的不是别处的月亮,而是峨眉山上的月亮。后三字“半轮秋”,我们应重点抓住“半轮”一词。“半轮”,即半月形,这里是补充说明月亮的形态。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发现月亮的阴晴圆缺往往被视为人间聚散离合的标志。苏轼曾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将人的悲欢离合寄托在了月的阴晴圆缺。在《峨眉山月歌》一诗中,月的形态是“半轮”,这残月为我们营造出一缕缕离的氛围,给读者流露出作者悲的感受。作者从小抱有“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的宏大抱负,此时作者“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于是写下了这首离蜀远游的启程绝唱之歌。作者告别故乡,辞别亲友,独自一人在外,度着孤独、漫长的羁旅岁月。因此,作者内心充满了离愁别绪,这种离愁别绪在作者心中不断地涌动,进而产生了“悲”的情绪与感受。
首句写的是峨眉山上的月亮,可谓之“天上之月”,第二句“影入平羌江水流”则描摹了月影倒映在川流不息的平羌江中的美景,即“水中之月(影)”。在天上月光的注视和水中月影的陪伴之下,李白连夜登舟出发,第三句“夜发清溪向三峡”则讲述了他出发的境况。第三句以七个字高度概括了诗人出发的时间(夜)、出发的地点(清溪)、作者的去向(三峡)。
最后一句“思君不见下渝州”揭示了这首诗歌的主题,即对“君”的思念之情。对这首诗歌主题的把握关键在于对“君”字的理解。过去,人们常常把“君”字理解为“友人”,但是纵观全诗,我们很难发现有“友人”存在的踪迹,因此,我们也很难推究出思念朋友的意思。现在,有人提出可把“君”理解为“月亮”,这种观点是否恰当?我认为,把“君”理解为“月亮”是可行的。李白“偏爱”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暮从碧山下,山月同人归”。在他的诗歌中,常将月亮人格化,常视月亮为自己的契友。李白为什么常将月亮视为自己的契友、知己?古人常说“同志为友”,要成为友人,而且是契友、知己,显然,彼此要有共同的志向、追求,换言之,需在心灵上形成某种契合。月亮往往散发着光明、圣洁的象征意义。再看看李白,李白经历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转变时期,在当时腐朽的统治阶级的黑暗统治之下,他怀才不遇,但他不屈服于黑暗势力,不苟同流俗,始终保持着傲岸不群之姿态。正如他自称自己为“青莲居士”一样,李白有着一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优秀品质;又如同王昌龄在《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写到的那样,李白有着一种“一片冰心在玉壶”的高洁的人格品质。由此可见,月亮的圣洁、光明与李白高洁的人格品质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契合。因此,李白常将自己的生命、情感寄托于月亮之上。
把“君”理解为“月亮”,那么最后一句可说成是“思月不见(月)”,意在说“想看月亮,但是看不见月亮”。有人可能会提出这样的质疑,诗歌首句“峨眉山月半轮秋”(峨眉山上高高悬挂着半轮秋月),显然是能够看见月亮的;这里,将“君”释为“月”,即“思月不见(月)”,看不见月亮。那么,我们把“君”释为“月”是否造成诗歌首尾矛盾呢?我们仔细分析诗歌会发现,其实并不矛盾。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说明是不矛盾的。
一.从理性的角度上来看。首句“峨眉山月半轮秋”,写出月亮的形态是“半轮”,即“半圆形”。结合地理学科有关月相的知识,我们可以得知,这种半圆形的月亮从月相上我们称之为“弦月”。“弦月”有“上弦月”、“下弦月”之分,“上、下弦月”除各自形成具体月相的时间不同以外,它们月出、月落的时间也不一致。“上弦月”月出于正午,月落于半夜;“下弦月”则刚好与之相反。由首句我们已知月亮为“弦月”,从第三句“夜发清溪向三峡”我们得知作者是在夜晚出发,而此时要形成“思君(月)不见(月)”的意境,则可推出这半轮秋月是“弦月”中的“上弦月”。此时的“半轮秋”已消失在茫茫的黑夜中,所以有“思月不见(月)”之说。
二.从感性上加以分析。“思君(月)不见(月)”体现了作者对家乡、亲友、月亮等的浓浓的思念之情。作者乘船漫溯于蜀江之上,渐渐远离自己的故乡。此时,作者眼中的异地之月显然与作者心中的家乡之月是有区别的。在作者心中,故乡是自己熟悉、喜爱的,所以,一种“月是故乡明”的独特情感油然而生,作者想念的是故乡的月亮,而不是异地之月。因此,作者身处他乡,仰望异地之月,不禁发出“思君(月)不见(月)”的感慨。作者在这里为我们展示的是一种“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有我之境”。
篇2
一、欣赏诗歌时,首先要做到“三注意”
在阅读诗歌时,要想准确理解诗意,首先要注意三点:一要注意题目,二要注意作者,三要注意注释。
一要注意题目。有些题目本身就具有提示性。在《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是一个地名,“歌”是诗歌的一种形式。可见,题目中最重要的就是“月”了。从以前所学习的李白诗中,我们可以知道,“月”在李白诗中出现的频率是很高的。因此,我们说李白有一种“明月情结”。从他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知,李白用天上的明月来寄托他的思念;从他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可知,李白有时把明月当成了自己的知心朋友。诗歌题目中的“月”给了我们一种提示。
二要注意作者。一般考试出题选取的诗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作品,如李白的浪漫主义,杜甫的现实主义,辛弃疾和陆游的爱国主义思想,王维诗中所体现的对田园生活的喜爱等。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是很有好处的。
《峨眉山月歌》的作者是李白,在读诗时,我们就要在大脑中对李白做一个梳理:李白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风格飘逸豪放,语言极其流转自然等。这样,我们可以将其作为解读这首诗的必要铺垫。
三要注意注释。注释,虽然有时只有几个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是介绍写作背景,那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有些是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二、欣赏诗歌,最重要的一步是要解读诗本身的内容
诗歌篇幅的有限和语言精练的特点使得诗句成分的省略在古代诗词中普遍存在。这样,我们在读诗的时候就会感到,诗的语言是不连贯的、断断续续的。同时,为了使诗歌对仗更加工整,语言更加精练,诗人在写诗时往往会使用倒装和词类活用等手法。这就造成了诗在语言上跳跃性很大,诗意更加难懂。因此,我们在欣赏诗歌时就应对诗歌进行“加工”――该“补”的“补”上。
《峨眉山月歌》首句“峨眉山月半轮秋”的诗意是:“秋(高气爽的夜晚),峨眉山(的上空),(悬挂着)半轮(明)月。”这里既有省略,也有倒装。在理解它的意思时,我们就应该把省略的地方补上,把倒装的语序调整过来――这时可以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把诗句中的每一个词加在一起,进而把它联想成一幅画面,再根据这幅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意重新组合、表述出来就可以了。
三、在欣赏诗歌时,要善于寻找诗歌中蕴涵的情思
谢冕在他的《重新创作的艺术天地》中指出,诗歌的特征之一是“含蓄”,“即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众多的内容蕴涵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言在此而意在彼,不是说明什么,而是隐喻着什么”。因此,在诗歌鉴赏时要“善于寻找并最后判断诗人提供的形象背后所蕴涵的情思”“努力寻求它的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
“诗言志”,诗就是诗人思想感情的体现。怎么找出诗歌中所蕴涵的情思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点出发:
第一,要抓住诗歌中的“诗眼”,即诗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诗歌中诗人情感的宣泄有时会聚焦在某一句甚至是某一个字上,这个“一句”“一字”即为整首诗的“诗眼”,它往往是通过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的。
在《峨眉山月歌》中,最后一句“思君不见下渝州”就是直接抒情的句子。通过句中的“思”,再联系到这是李白初离蜀地之作,诗歌中的思想感情就很明显了。
第二,要感知诗歌中的意象,从诗歌的意象中寻求诗歌的思想感情。
篇3
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 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己的“心月”吧
篇4
大家好,我现在是你们的导游,我姓赵,你们就叫我小赵吧!能为你们服务是我的荣幸。
提醒大家: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否则后果自负。现在我们正在峨眉山脚下,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峨眉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地势陡峭,风景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气候多样,植被丰富,共有30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稀有的树种。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也写下了(峨眉山月歌)。
现在让我来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峨眉山的传说:相传,从前,峨眉县城西门外,有一个西坡寺。有一年,来了一个画家,这画家和寺里一个和尚交情很好。临走时送给了和尚四幅画,并嘱咐和尚要把这四幅放在箱子里,过上七七四十九天才能拿出来挂。可和尚觉得这么好的画放在箱子里太可惜了,于是就把那四幅画挂起来了。一天,他出去后回来,见到四位姑娘,觉的很眼熟。后来才发现那些姑娘是墙上的画。他立刻去追,因为姐姐们跑得快,他只抓住了四妹。四妹见不得脱身,就喊:“大姐、二姐、三姐,快来救我!”三个姐姐见四妹被和尚拖住不放,就骂:“这和尚真不害羞!”四妹因为隔得远,只听到“不害羞”三个字,以为姐姐们在骂她,羞得满脸绯红,无地自容,便立刻变成一座山峰。和尚忽然不见了姑娘,面前却出现了一座大山,心想,你变成山我也在旁边等着你,反正不能放走你。三个姐姐见四妹变成了一座山,也变成三座山等着她。后来,和尚死在山旁边,变成了一个瓷罗汉,依然守着山。人们在那里修了一个庙,就叫“瓷佛寺”。四姐妹变成的四座山峰,一座比一座美。后来人们就把娥眉的“娥”字改写成山傍的“峨”字。大姐叫大峨山,二姐叫二峨山,三姐叫三峨山,四妹叫四峨山。至今,大。二。三峨山,还并肩站在一起,只有四峨山隔了一段距离。
这次旅游就到这里了,祝你们旅途愉快,再见!
篇5
我第一眼就看到了卷子上醒目的叉号,选择题就错了两个,还有几道不该错的题也错啦。我有的题怎么想也想不出来。直到老师讲完了之后,我才懂了。
语文卷子总共扣了十好几分呐,若妈妈知道了,又不知该怎么说我了。
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理解词语,积累字词啊!积累诗句还有理解阅读。
我就是不会背课文后面的古诗,有一道李白的《峨眉山月歌》的题就没有做出来,一分就这么没了,真可惜呀。
还有一个原先写对了,结果一看到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我又改成错的了,两分又没了。
篇6
描写秋天的成语
金风送爽、雁过留声、秋色宜人、天朗气清、一叶知秋
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色宜人、秋风过耳
秋风萧瑟、秋雨绵绵、一叶知秋、一丛金黄、一丛火红
秋意深浓、秋兰飘香、秋雨绵绵、春花秋月、秋风过耳
丹枫迎秋、枫林如火
描写秋天的古诗词
1、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3、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4、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5、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欧阳修《秋怀》
6、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高適《送魏八》
7、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8、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9、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10、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秋》
11、想边鸿孤唳,砌蛩私语。——王沂孙《扫花游·秋声》
12、日落征途远,怅然临古城。——李百药《秋晚登古城》
1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14、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15、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16、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李峤《同赋山居七夕》
17、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18、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19、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程颢《秋日》
20、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元稹《》
2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22、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汪遵《咏北海》
23、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
24、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25、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诗》
26、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27、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燕歌行》
28、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怨》
29、壶中若逐仙翁去,待看年华几许长。——李觏《秋晚悲怀》
30、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李觏《秋晚悲怀》
31、渐秋风镜里,暗换年华。——王国维《满庭芳·水抱孤城》
32、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诗》
3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34、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
35、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6、独自开门,满庭都是月。——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37、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3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9、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
40、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41、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4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44、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45、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46、渐滴作秋声,被风惊碎。——张辑《疏帘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47、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48、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篇7
他就是古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因而李白又有“诗仙”的美称。让我们共同回顾这“云之君”的一生吧。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诞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托克马克附近)。
李白从小受到良好教育,据称“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他五岁随父从西域迁居至西蜀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
在他十五岁时便能写得一手好文章。据说当时他在山下游玩时,见到一位老奶奶正磨一根大铁棒。李白上前问其缘由,老奶奶回答说要把铁棒磨成细针。“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的美说便由此而来。
李白在努力学习的同时,注意到劳逸结合。在十几岁时便学会剑术,练得一身好武艺。
在他二十岁后,便在蜀中地区游历。在他去成都的途中曾见益州长史著名诗人苏非。苏非十分赞赏李白,认为他天才卓越,能与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齐名。这对一个初出茅庐的小生无疑是极大的鼓励。
李白于二十五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希望能实现远大的政治理想,写下诗一首《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当他在长江中下游游玩时,写下名流千古的《将进酒》,果有天生我材必有用之势。
当时正值开元盛世,若要当官则有两途径:一是通过科举考试取功名,二是终南捷径访仙人。而李白选择了后者。为此,他到江陵拜访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并作《大鹏赋》。此赋中“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的大鹏不正是展翅欲飞的李白吗?
李白在二十九岁(开元十八年)时,面对仕途失意只好回到家乡。当李白在三十一岁时(天宝元年)举家南迁,终于李白受到玉真公主的赏识,并由公主推荐,玄宗将其召去。
他在长安写了《南陵别儿童入京》,其中“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一句大抒李白胸中愉悦之感。李白还在长安结识了诗人贺知章,并作《蜀道难》。贺知章称其作如出仙人之手,蜀道之难被描绘得如入仙境,此曲只应天上有啊!
由此,在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共同推荐下,李白供奉翰林,可他仅为文学侍臣,并不参政。而玄宗昏庸无能,“朝事付之诸相,边事付之诸将”。
李白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事业心强,遂遭谗谤,同时在道家思想影响下,他渴求登仙学道。李白便于心中形成“功成、名遂、身退”。所以他在三十四岁(天宝三年春)时“恳求归山”,而皇帝也就“赐金放还”,李白便继续漫游。在长安一年半时,他所写《古风》第十五首中“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长”便辛辣地讽刺了帝王的昏庸。
此年中,李白还结识了比他小十一岁的杜甫,写下“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一句。两人分别之后,漫游十年。他还结识了高适等人。
安史之乱爆发后,受邀参考永王李?幕府,李?兵败被杀,李白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晚年于762年客死于安徽省当涂,享年六十二岁。
李白喜于且善于歌颂河山,写下众多流传千古的名句:“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等等。
李白不仅是浪漫诗人,也是爱国诗人。如《宿王松山下荀媪家》中“田家秋作苦,林女夜春寒”。
篇8
一、抓细抓实,理解古诗内容
古诗的词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异,所以有时一味按词序顺序翻译,会显死板生涩。而且随着时代变迁,许多词汇的词义与现代汉语词义迥然不同,所以我觉得在教学中应该抓住细节,由点及面,循序渐进,这样才能使学生学得扎实,品出其妙处。
1. 解词。要理解古诗内容,我们先得解决字词的意思。在古诗中,大部分的字词与我们现代汉语的译意有着很大的不同,学生记忆起来很困难。教师可以合理的利用插图,来帮助学生解词。例如《望洞庭》这首诗:“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和”的意思对学生来讲,很难理解,即使教师告诉孩子,这里的“和”是和谐的意思,学生对和谐依然不理解。在教学时,我让学生观察古诗所配的插图,体会山水一色、水光接天的场景。这样,学生一下便明白了,和谐就是秋月与湖光融为一体了。从而学生对“和”的认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便于记忆。
2. 读句。词意通了,学生就能独立思考,串连起词而通晓其句意。但是在读句之时,也要掌握好方法。古人云:句读之不知,学之不解。如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按字面意思当为“峨眉山上的月亮半轮秋天”。若如此解释,诗歌的韵味荡然无存。这里的秋是指秋月,理解这句话的时候,应该整句去理解了。这里出现了峨眉山、半轮、秋月。学生不难想象,作者的描绘其实是这么一副画面:半轮秋月高高地挂在峨眉山山头上。此时教师就应该相机指导,在理解诗歌句意时,很多时候都需要从整句理解,自己组织合适的语言去揣摩诗人想表达的意思,这其实也是一个动脑的过程,对孩子自学能力的提升也有着相当大的作用。
3. 会意。但是营造好情景,解完词读完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还太过于抽象,此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如何会意,这里就需要教师来帮助学生构建形象思维,创设情景再现。学习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学生从字面上体会冬天来临,鸟兽难觅踪迹这些并不难,但要体味诗人的所想所感,理解诗句的深意,这些对学生来说太过于抽象,这时就可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加以想象:“画面上主要画的是谁?他在干什么?这么冷的天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学生通过想象就能明白:
这么冷的天他一个人在江中钓鱼,可见他很孤独。再深一层次去探讨,他为什么孤独,不爱合群呢?那明显是有原因的。这个时候教师在结合诗人的背景去和学生深入研究古诗的意境,学生则恍然大悟,哦,原来他是不屑于跟腐败的士官败类同流合污,表现的是作者的一种孤傲而不屈的情怀。
二、发挥想象,感悟古诗内涵
古诗词语凝练,跨越度大,写法夸张。因此,小学教学古诗首先要把词语表象化。即在读诗文时,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将词语在脑海里形成主体画面。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这心理过程的作用,还原再现诗中描绘的场景,使学生进入诗境,解决因古诗时空跨度大而给学生造成的困难。
如教学“枫叶红于二月花”时,教师应紧扣“红于”二字,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在脑海中想象二月红花的各种红,并想象与诗人一同坐在小径上欣赏着迷人的枫叶,切身体会枫叶的红和诗人对枫叶的喜爱之情。
古诗构思精巧,多处留有艺术的空白,虽言尽而意无穷。小学生学习古诗,借助想象和联想,补其空白,走进作者所描绘的世界,感悟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意蕴和情感。如《咏柳》,诗人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教师引导学生紧扣这设问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其中无穷的意境。
三、掌握节奏,品读诗歌韵味
现在的古诗文教学,教师往往会对学生提出两点要求:理解诗意,背诵诗歌。但是往往忽视了古诗文的诵读,或只是按如今的音和调来朗读,因而忽略了古诗文的诵读美感,从而使得古诗教完后,诗歌独特的韵味却荡然无存了。因此,我认为,教学古诗文时,不要忽视了诵读。
学习、鉴赏诗文,我国古代早有一种流行广泛且公认有效的方法,即“吟诵”,与今天所称的“朗读”很相似,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它对于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积极的作用。我们在教学时,也可仿照“吟诵”之法,只是不必如古人一般摇头晃脑,例如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教学时,通过对“三千尺”“落九天”的着重读重音,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李白诗歌的夸张写法,读出诗歌的韵味。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能力;语感;方法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而语感是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体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语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每位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运用教师的示范作用,熏陶感染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优势,以自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娴熟自如的、充满灵气的语言,富有情感的讲课影响学生,熏陶他们。如,在教学《峨眉山月歌》时,教师会自然地想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等诗句,在语境中体验、感悟精美的语言特点,让他们走进诗的意境,触动心弦,提升感悟、理解能力。
二、通过“读”,读出语感
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是“读”,阅读不仅是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也是增强学生的体验与感悟、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从读中获得感悟,训练语感,提高语文素养。语感作为一种能力,不能靠教师的讲解与灌输生成,而是通过自身的言语实践习得。因此,教师应加强学生的阅读,通过读后深思,激发语感。
三、品味语言,领悟语感
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研究文章的中心思想,还应该认真品味作品“怎么说”的言语形式,在品味过程中领悟语感,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语或精美段落,体会写作之精妙,达到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四、提高语文积累,增强语感
篇10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6-0066-02
我国自古就有“诗教”的传统。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不学诗,无以言”。实践证明,在儿童语言、思维、记忆发展的最佳时期,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多读一些古诗文,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语文素养,陶冶情操,有着积极的意义。在“主题阅读”的研究、实践中,我们采用“主题诵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深入领会诗人的感情,感受诗歌的艺术形象,引导学生在诗中漫步,从而进入美妙的诗歌艺术境界。
1.整合同一主题内容,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人文内涵。
在浩渺的古诗长河中,许多诗歌均以浅显含蓄的笔调,抒发诗人内心的思想感情,或感慨人生,或思念家乡,或讴歌大好河山……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两首送别诗,写的都是朋友离别之情,没有千言万语、千叮万嘱,只是长久伫立,翘首凝望,直到朋友远去。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尽在默默无言、翘首凝望之中。不同的作者,在感情的表达方式上,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作者借潭水抒发友人对自己感情之深;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作者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作者以豪言送友,劝慰共勉之情溢于言表。送别诗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物的命运和世态人情。
同一“送别”主题,多首古诗融为一体,建构了互相联系、互相延拓的立体资源。学生整合比较,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不仅深入理解了古诗的内涵,还培养了其探究和思考的习惯。
2.整合同一诗人作品,让学生在拓展中解读诗人内心世界。
诗歌是诗人心灵的外化,是诗人用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对生活的意见、态度、思想情感的,具有无限美感的文本。不同时代的诗人,其诗作有着不同的特点。屈原遭逢残酷命运的打击却不屈不挠,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化作精彩的诗篇,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神话;陶渊明辞官回乡、归园田居、躬耕田亩、饮酒作诗,在田园生活中体会人生哲学,开创了田园诗派;谢灵运在山水之间发现诗意,寻找心灵的平衡,开创了山水诗派……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王维的诗恬静自然;岑参的诗豪气横溢,透出阳刚之美;陆游的诗豪放,充满爱国情怀……整合同一诗人作品进行诵读,由个及类,深度拓展,由类及理,形成主题阅读的整体之效,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对诗人内心世界的解读,从而把握其写作风格。
如:特级教师孙双金教学《李白和月亮》一课时:
课前预习。孙老师布置学习任务:呈现6首李白写月亮的诗:《静夜思》《古朗月行》《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月下独酌》《将进酒》《把酒问月》,学生借助工具书和网络理解诗意。学生上网查找其他一两首李白写月亮的诗并理解。深度思考:李白为什么偏爱写月亮?结合李白的人生,找出三点原因,可以上网搜索或与父母商讨。
课上研读。谈论李白导入:你了解李白吗,说说你对李白的了解。李白有哪些别称?呈现李白6首写月亮的诗或片段,学生配乐朗诵。你还找到哪些李白写月亮的诗,分享给大家。重点研讨:李白为什么偏爱写月亮?首先小组合作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在李白创作的脍炙人口的月亮诗中:月是相思,寄托情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月是想象,启迪智慧――“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月是朋友,消解寂寞――“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月是牵挂,希冀平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秋歌》);月是陪伴,相随万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月是追求,寄托理想――“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课后总结。李白是“月亮诗人”。李白为天而生,据说母亲怀太白金星而生李白;为月而死,传说因醉中跳入长江捞月而亡。他一生政治上不得意,怀才不遇。因而他以无限深情,向往月亮,讴歌月亮。在人世间,他遭白眼,受委屈,那什么地方是他理想的净土呢?月亮,只有月亮,才是他精神的家园,理想的乐园。播放歌曲《月之故乡》。一轮明月啊,给了诗人多少遐想,多少安慰,多少思念,多少情怀。让我们一起“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月之故乡》的美妙音乐中结束这堂课。这一组“李白与明月”的诗,增进了学生对诗人的了解、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3.整合同一艺术手法,让学生在品味中感悟言语的美妙。
诗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志向,但大多数作者并不直接表达,而是借助一定的艺术手法。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包括抒情方式、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写景诗常用的表达技巧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乐衬哀,上下(或远近、俯仰、时空、声色、视听)结合等。诗词中,数字的巧妙运用可以使诗句化平淡为神奇。清代陈沆即景写人,在《一字诗》中用了十个“一”:“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以数词冠物、冠人及人的动作神情,写得别有情趣。清代王士G的《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诗人在江边独钓,伴着高歌清酒,意不在“鱼”,而在一江秋色,一切烦恼忧愁大概都会随着一江秋水远逝,快意酣畅。两首诗中,数字“一”是实指,表示数量“一”;也是虚指,表示全部。数词“一”反复巧妙地入诗,使全诗于单一中又富有变化,变化中又有着复沓的韵味。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千里”指辽阔广远的境界,“更上一层”指更高的地方。数字“千、一”用于以景喻理,告诉我们在人生的征途中,要高瞻远瞩,不畏艰险,努力攀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千里”是虚数,形容白帝城至江陵路途遥远,“一日”是实指,形容时间之短。“千里”和“一日”虚实的对比,表现舟行速度之快,透露出诗人遇赦东归时的兴奋之情。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千里”也是虚指,在诗中意为“处处”,春天到来,到处花红、柳绿、莺啼,有一种开阔之美,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这三首诗都有数词“千”,都是虚指,诗人将其巧妙运用于诗句中,使得文辞生辉,情趣盎然,显示了古诗独特的艺术魅力。
诵读古诗时,应关注诗歌的艺术手法,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抒情方式,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卒章显志、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归类整合,分析比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加深对古诗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