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9 17:06: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品管理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产品管理论文

篇1

关键词:产品设计,产品族,DNA,知识

随着技术的同质化,产品不再只满足于功能性的要求,如何赋予产品特殊的形态与风格意象以塑造独特的品牌,已经成为产品开发的重要工作之一。在那些著名企业,产品的风格总是在不断创新中保持一定的继承性,如奔驰、宝马、诺基亚,无论旗下的产品经过多少更新换代,人们总能将它们从众多品牌的产品中识别出来。然而,产品设计充满了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很难以传统的手段解构其造型法则,一般都是设计师凭借自身的经验与灵感,将设计意图映射到新设计当中。由于缺乏理性的支持,难以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风格导向的产品设计方法。

一、产品族以及产品族设计DNA的概念

1.产品族的概念

产品族(ProductFamily)是指以产品平台为基础,通过共享通用技术并定位于一系列相关联的市场应用的一组产品,它是一种利用有限的开发、制造和服务来经济地发展产品多样性的方法。

对于工业设计而言,产品族是对一些具有大量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产品的统称。产品族中的成员在变化,但是却共享着许多共性的特征,使得同一企业的产品具有共同的识别因素。

2.产品族设计DNA的概念

DNA是DeoxyribonucleicAcid的缩写,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生物基因的物质基础。生物体亲子之间的相似性和继承性即所谓遗传信息,都贮存在DNA分子中。在生物界中,遗传与变异现象十分普遍。如果没有遗传,各式物种就不可能延续发展;同样,如果没有变异,地球上的各色物种就不可能有进化,也就不可能构成绚丽多彩的生物界。

产品的开发设计也是一个反复迭代、不断细化的过程,所有新产品与以前的产品具有一定的联系,但又不完全一样。通常情况下,产品的从属部件与零件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如果对其中某些特性进行复制、转移、删除等,必将对产品产生相应的影响,如功能或结构上的变异,综合性能的进化或者使其淘汰。

二、设计DNA的研究现状

一些国际著名企业总是很关注产品的风格变化,总能在不断创新中保持一定的继承性,以便消费者进行识别,从而保持忠诚度。苹果电脑前设计总监伯纳认为,若能将特有的企业文化“DNA”因子应用于各项产品设计,才是最好的设计,才会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

1.产业界关于设计DNA的研究

在产业界,国外很多企业都很重视产品的设计DNA,例如奔驰汽车、宝马汽车、沃尔沃汽车、丹麦B&O公司、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电子、意大利Alessi等。韩国三星还设立了产品DNA研究小组,针对企业文化和产品品牌展开产品的DNA研究与设计。

在国内,一些大型企业也开始重视企业的设计DNA,以增强企业的品牌文化特质,要让设计作为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长虹还聘请了曾因一手打造韩国三星工业设计体系的美国工业设计大师高登•布鲁斯来担当设计顾问,理顺长虹的设计DNA。

2.学术界关于设计DNA的研究

在学术界,Karjalainen博士以沃尔沃汽车和诺基亚手机的DNA为例,从产品语义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品牌认知到产品造型的转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指导其它公司的产品识别设计;SusanSanderson等以索尼随身听为对象,研究了索尼公司为了适应美国的市场需要,建立产品的快速模型(RapidModel)来协调各个设计部门,进而管理整个企业系列产品的设计的过程。

国内目前针对产品族设计DNA所展开的研究较少,主要针对产品族方面,而产品族的研究大多数表现在产品的功能、行为和结构等层面,集中在产品零件级和大规模定制生产领域。这些研究方法缺乏对产品创新设计前端,即造型设计、设计文化等方面的研究;缺乏对产品造型风格与人们认知意象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不能表达产品设计元素与人们情感、审美之间的关系。

三、企业设计DNA的内涵

建立企业设计DNA,就是要建立企业的性格,可以从企业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1.企业的外部因素

企业开发产品通常都从外部开始着手,包括市场目标、竞争对手、客户需求、商业环境、获利分析、营销手段等诸多方面。譬如索尼公司的定位是高档市场,因此,只要提到“SONY”,消费者脑里会出现一个联想集合:日本、电器、高品质、高科技、高价格等。

2.企业的内部因素

要建立企业的DNA,还要了解自身的历史与文化、品牌内涵、产品设计开发流程、制造工艺等因素。

企业的历史和文化是密切相关的。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环境中随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形成的。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说明了企业文化具有异质性,不同企业由于其面临的经营环境、所处行发展历史等因素的差异,其企业文化必然不同。因此,在研究产品族DNA之前先了解企业文化有利于从企业的整体解构设计DNA,明确企业产品族设计方向。

以意大利精品名牌Alessi为例,Alessi的产品从锅子到照明灯具应有尽有,其造型、颜色、用途都不同,但却有一些共同的特质:有趣、聪明,而且有个性。这就是产品的性格,也是Alessi的设计DNA。这些特质与Alessi公司的历史背景是密切相关的,不同于简单的“搞怪”或者“标新立异”。

结语

随着技术的发展,工业设计的理念和方法也随之逐步发展和变化。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内外高度整合信息产品将成为未来企业产品竞争的一大主流。2007年1月10日,苹果公司推出了集电话、音乐、网络于一体的iphone手机,其硬件设计十分简洁,重点关注易用的界面设计。事实上,像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企业,一直都十分关注产品的软件与硬件的一体化设计。因此对于产品族设计DNA研究,将更加关注产品开发的软件与硬件的高度整合;从关注产品外观造型设计的DNA,转向软件与硬件的整合设计将成为未来工业设计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①KarjalainenToni-Matti:《SemanticTransformationinDesign:CommunicatingStrategicBrandIdentitythroughProductDesignReference》,Julkaisut,Taideteollinenkorkeakoulu,2004。/②罗仕鉴,朱上上:“用户和设计师的产品造型感知意象”,《机械工程学报》,2005,10。

本研究得到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本文节选于:朱上上,罗仕鉴.工业设计中产品族设计DNA探讨.装饰,2007,5:118-119。

作者简介:

篇2

--------------------------------------------------------------------------------

“开奔驰、坐宝马,时尚家电西门子。”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至今在消费者中回荡。“奔驰”是速度的先锋,“宝马”是舒适的境界,西门子电器则是时尚、个性家电首选。无论是奔驰、宝马,还是西门子,无不体现着工业文明中设计的精髓。设计,曾经主导过全球家电的市场核心;设计,今天又渗透着我们的科技时尚生活;设计,也必将成为未来家电深邃的灵魂之巅。设计是家电业的“第一生产力”,设计是家电业不可缺少的决胜利器。

“只属于你的个性色彩,不用张扬,也可以很有个性;不用言语,已经让你怦然心动”。也许只有西门子才能说出这样不可复制的话,达到这样的物人合一之境界,时尚中蕴含着前卫的科技,温雅中展露着不凡的个性,西门子经典设计的冰箱、洗衣机不知感动了多少消费者。

同样中国家电的海尔也每年以几百个专利设计的家电精品感动着中国,感动着消费者,“小小神童”的小巧玲珑、准确个性定位,“双王子”的大气、大度、简约,“探路者”的外观创新与探索,工业设计融入了海尔家电的血液,因此创新不断刷新,市场不断扩大。我们还知道家电经典设计的许多,冰柜大王澳柯玛,中国变频空调领先者海信,飞利浦、灿坤小家电,联想、IBM、戴尔电脑,LG、三星、松下彩电……正是经典的设计才赋予了家电之骨肉、之灵魂、之个性、之精彩。

家电设计的魅力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设计才会有不断的市场和不断的利润。大家也许还记得TCL曾推出一款可更换面板的“百变星”电视,TCL由此赚足了利润为后来的资本积累做铺垫;康佳彩电推出的14英寸“七彩小画仙”,以其缤纷的色彩和前卫的造型,利润竟超过21英寸彩电。海尔以其不断的满足客户的要求、不断的创新设计而占领了国人不敢问津的美、德市场,除了管理之外,设计的创新是海尔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

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博士杨振宁曾说过,21世纪是工业设计的世纪。美国工业设计联合会一项调研显示,工业设计每投入1美元,销售收入将增加1500美元。日本日立设计在一项企业内部的统计数据中显示,每增加1000万日元的销售收入中,来自工业设计的贡献占52%,来自技术改进的贡献仅占21%。所以说,工业设计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市场上的贡献率占有重要地位,反过来说,绝大部分在市场中倒下去的家电产品很大程度上是败在了缺乏设计创新的手里,这也是时下家电质量、外观、市场、渠道、服务严重同质化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设计需要个性,需要创新,需要智慧,缺乏个性、创新与智慧的设计必然导致产品在市场上的败北。

篇3

1、派恩与吉尔摩的《体验经济》和谢佐夫的《体验设计》为新世纪的经济界和设计界展示了一个崭新的理论和设计方向。

产品设计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它是时代经济、技术和文化的内在反映。作为经济提供物的基石——产品的属性也随着经济形态的变化而变化,相对于产品经济、商品经济、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它的属性也由自然的向标准化再向定制化以及人性化发展。以消费经验为设计核心的体验设计是体验经济理论与商品市场战略结合的产物。体验设计的理论逐渐成为现代企业开发产品的重要依据。比如:耐克公司、迪斯尼主题乐园、主题性餐厅等。总之,体验经济、体验设计目前在世界上处于发展阶段,本文将以体验经济、体验设计以及体验为基点,对体验经济时代下的产品设计特征作深入剖析,在新经济领域中,对于中国的制造业和设计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体验经济与体验设计

《第三次浪潮》的作者托夫勒曾谈到这样一个现象:有一次,他在东南亚一带旅行,途中他看见人们排着长队进入小木屋体验真“冰”的感受。于是他预言,未来的经济可能转型为体验经济。

那么什么是体验经济呢?正如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文中所言,体验本身代表一种已经存在的,先前并没有被清楚表达出来的经济产出类型。是自20世纪90年代继服务性经济之后的又一全新经济发展阶段,它是一种开放式互动经济形式,主要强调商业活动给消费者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其灵魂和核心是主题体验设计。

那么什么又是体验设计呢?谢佐夫在《体验设计》中对其定义为:它是将消费者的参与融入设计中,是企业把服务作为“舞台”,产品作为“道具”,环境作为“布景”,使消费者在商业活动过程中感受到美好的体验过程。诸如“我去过那里,我做过那个”成为时尚的流行语。

3、体验

体验这个概念来自心理学,但是,体验的含义远远超过了心理学范围。《庄子·天地》中有一个故事,子贡经过汉水南岸,看见一个老翁正在抱瓮汲水浇地,问他为何不用桔槔,用力少而见效多。而老翁答道:有了机械之类的东西必定会出现机巧之类的事,有了机巧之类的事必定会出现机变之类的心思。由此呈现出中国古人朴素的体验意识,习惯于对自身的体悟,工作不仅仅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更是体验个人存在的“剧场”。

“体验事实上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是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他意识中产生的美好感觉。”(派恩语)它是主体对客体的刺激产生的内在反映。主体并不是凭空臆造体验,而是需要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之下所体现,它具有很大的个体性、主观性,因而具有不确定性。一方面,对于同一客体,不同主体会产生体验的差异性。体验是以每个人的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其中的事件,任何一种体验其实都是某个人本身心智状态与那些筹划时间之间互动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同一主体对同一客体在不同时间、地点也会产生不同的体验情感,同一客体在不同时间、地点会产生相应的视知觉、情绪、思维、关联、行动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必然影响体验活动。

作为“道具”的产品在设计中主体对客体的体验层次表现为:首先是在消费体验识别和设计编码阶段,一方面,是设计师主体对消费者客体的体验识别。“瞽者无以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乎钟鼓之声”,必须针对消费客体的特性与需求作充分、准确的体验识别。另一方面,设计师对物的属性的体验识别,这是定位产品的功能与形式的基础。我国书画家对于制砚的石材天然品性的揣摩,比如讲究端石的细腻,鲁石的嫩润等,无不包含着对宇宙万物中生命之气的仰慕和感性把握。其次是,在设计解码和体验市场化过程中,消费者主体对于产品客体的解码和体验。

正如伟大钢琴家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所言:“掌握精湛钢琴演奏技巧的秘诀是——不要碰到旁边的琴键。”同理,完美的产品设计同样来源于主体对客体的准确体验。

4、作为“道具”的产品设计特征

(1)、游戏化、娱乐性。

德国思想家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有个著名论断:“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在体验经济时代,产品的娱乐性、游戏化正是人们本性回归的体现,是人们日益追求一种休闲的、愉悦的生活方式。娱乐不仅是一种最古老的体验之一,而且在当今是一种更高级的、最普遍的体验。首先是随着电子、信息、网络科技的发展,电子游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2001年日本经济大约20%由电子游戏产生,该产业在韩国的产值达200亿美元。其次是在卡通文化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成为庞大的消费群体,由于社会、经济的急剧变化,设计风格和观念也发生着迅速的变化,一种娱乐性的、游戏化的、不确定的设计风格日益影响着产品设计。最后是伴随科技的发展,自动控制技术使消费者与产品使用之间凭借的是遥控技术。产品由三维实体到平面图像,屏幕化、图像化显示了娱乐、游戏倾向。总之,在体验经济时代,娱乐性、游戏化是产品的普遍特征。

(2)、人性化、互动参与性。

体验经济本身是一种开放式、互动性的经济,体验设计的终极目标之一便是人的自主性。产品作为道具,应该给予消费者更互动、更独特的体验,以获取充分的人性化的体验价值。工业化初期,人们关注产品的物理功能,引发了后来的“手工艺运动”、“新艺术运动”,初次涉及人性化理念。现代主义设计才正式提出“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但标准化的生产模式更本不存在创造或发明一个人自己的个性问题,而是一个顺应或选择一个市场所提供的原型性的个性的问题。只有在服务经济、体验经济时代下,人们的需求才是高度的人性化,甚至是单独的、纯个人性的精神层面。

在体验经济时代,产品的人性化、互动参与性表现为:一是在设计、生产过程中的大规模定制。人们的消费需求已由低层次的物理功能需求转向高层次的精神功能需求,产品的差异性、人性化成为人们选购产品的价值取向。大规模定制有效地满足了顾客的特殊需求,提供了优质价廉、充满人性的产品。三维摸拟技术为大规模定制提供了基础,位于美国加州的视算科技公司的“虚拟实境中心”能够随时处理信息、三维空间立体模拟产品,工程师与顾客在其中可以无止境地尝试、试验产品设计。二是在使用过程中的DIY(doityourself)。消费者根据自己的个性购买模块化的产品部件,按自己的需要组合。撇开个人电脑的组装不说,2000年,伊莱克斯特设插式可换门板,并配有多种材质和颜色的搁架,使冰箱的面板、内部配件均可按照消费者的意愿更换。当然在使用过程中最高层面上的参与、互动来源于人与产品的情感交流。

(3)、非物质化、虚无性。

《理由》杂志编辑威吉利亚-波斯特尔指出:“实际上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不确定的经济系统中,大量的财富不以实物的形式而存在。”在体验经济时代,体验无论是作为一种产品、还是服务以及经济提供物,数字化、信息化、服务化、体验化的非物质特征是其重要属性。

产品的非物质现象呈现出以下几个层面:一是从超薄到微型再到隐型。美国利用光刻技术制造的齿轮、连杆组件的宽度不超过100微米。同时微型化技术带来设计观念的变化,“形式追随功能”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二是从三维到平面。伴随科技的发展,自动控制技术使消费者与产品使用之间凭借的是遥控、网络信息技术。消费者是利用自身与屏幕图像的对话来体验产品。在产品设计中的平面化因素的强化,使它向非物质化状态渐近。

正如马克-第亚尼所说:以电脑为中心的生活开辟了一条新的地平线。人类社会正处在由高度发达物质社会向非物质社会过渡,形式的非物质化,功能的超级化,逐渐使设计脱离的物质层面,向纯精神的东西靠近。

(4)、情感化、纯精神性。

在体验经济时代,设计越来越追求“一种无目的性的、不可预料的和无法准确测定的抒情价值”(马克-第亚尼语),大量设计的是“种种能引起诗意反应的物品”。消费者是根据感性和意向来选择商品,社会已进入文化和精神的消费时代,根据马斯洛的层级需求理论,体验设计将传统设计对人的生存需求的层次进行了提高。

体验是认知内化的催化剂,它起着将主题的已有经验与新知衔接、贯通,并帮助主体完成认识升华的作用,它引导主体从物境到情境,再到意境,产生感悟人的三个情感体验阶段。一是物境状态。重视对顾客的感官刺激,加强产品的感知化。一种体验越是充满感觉就越是值得记忆和回忆,为使产品更具有体验价值,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增加某些感官要素,增强顾客与产品相互交流的感觉。因此,设计者必须从视觉、触觉、味觉、听觉和嗅觉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突出产品的感官特征,使其容易被感知,创造良好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听觉方面,对汽车开、关门声音的体验设计,在视觉方面,显示器由超平到纯平再到等离子等等。二是情境状态。

一方面是人对产品的关爱情境,另一方面是产品对人、社会以及自然的关爱情境。物品具有自身的灵魂,它的价值符号是拥有者身份、地位以及权利的象征。人与产品之间必然会形成互动的关爱情境。在产品设计系统中,我们来体会LG企业给予消费者意外惊喜,其售后服务中,企业随时电话关注对你的服务质量。给消费者一分独特的消费体验,企业就是从小处深深地感化着顾客,吸引着顾客。三是更高层次的意境状态。中国画讲究“意在笔先”,在体验经济时代,应追求“意在设计先”,设计具有强烈吸引力的良好主题,寻求和谐的道具、布景,创造感人肺腑的剧场,产出丰富的、独特的体验价值。

篇4

一、中小企业的管理特点决定其适用简易的成本核算方法

中小型企业一般指资产规模不大、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管理(含财务人员)较少的企业,组织体系通常利用垂直式管理体系,管理跨度较小。中小型企业因数量众多而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员创办新兴的科技企业将呈不断增长趋势,其中将有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由于由于受到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一般不完整,不系统,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数据采集不准确。在生产方面具体表现为:1.没有专职的成本核算人员;2.辅助核算部门不独立核算;3.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经常失真;4.车间管理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不易区分---说到这,是否有人会说,那还能核算准,核算不准核算又有何意义?我也有这要样的疑问,也正是如此才更想通过介绍这样一种简单的方法以期能对中小企业成本核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应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简化,使成本核算方法能适应其管理现实的需要;也同时决定了他们多数应使用的是实际成本法,而做不到使用标准成本法或作业成本法。

二、核算方法的选择

无论什么工业企业,无论什么生产类型的产品,也不论管理要求如何,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算出产品成本。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最一般、最起码的要求,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若有需要或管理上是按订单生产,可使用分批法。

同时因小企业一般不对外筹集资金,(待查措词)不向公共部门报送报表,所执行的也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是参照税法规定的一种四不像的尽量能起到一些避税效果的会计政策。这在本文所要介绍的核算方法上也能体现出来。

三、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

1.不再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科目,将其合并为一个生产成本科目,不按产品设明细帐,直接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燃料动力)、制造费用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因为一般中小企业经营范围有限,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归属到具体产品外,其它项目并不能归属到具体产品,核算到产品没有实际意义。但当所用原料及所产产品区别较大,可以按产品设明细帐;也可不设,而用成本核算表代替,即所谓的以表代帐。

2.因中小企业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制造费用科目不按车间设明细帐,直接设机物料、修理费、折旧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车间费用进行归集。同时因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多参加生产管理,对这种由管理人员参与且发生不会太多、金额不会太大的与生产有关的差旅费、办公费没必要再设制造费用-办公旨同。差旅费什么的二类科目。而是直接记入管理费用。制造费用月底不先进行分配,而是转到生产成本科目后统一分配。

3.原材料范围。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产品构成比例较大的几种做为原材料,这样即能减少工作量,又因非主要原材料提前进入了成本,可起到一点避税作用。

4.对车间月末已领未用的原材料,酌情处理:若价值较低,归入当月即可;若价值较高,算入下月(假退料)。

5.废品损失只在管理上做处理,不单独做成本核算。

6.若管理上或生产工艺上非常有必要,设自制半成品科目。否则不设。

7.不设在产品科目。生产成本科目月末余额即为其成本(分配方法见下)。

8.不设低值易耗品科目,直接记入制造费用---机物料或修理费明细科目,同时设备查帐以备管理需要;若需要设,亦采用一次摊销法,入帐同时即进行分配。

9.关于折旧,建议按税法规定的年限计算,可省去纳税调整的辛苦。税法没有明确规定的,再参考财务制度的规定。

10.对于在产品构成中所占比重较小且数量众多的存货建议采用实地盘存制计算每月实际消耗量。

四、日常工作及成本资料的取得

(一)、日常

1、成本计算离不开仓库和车间等单据的传递、归集、整理等,这就需要企业起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库房管理制度,生产

2、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记录、生产通知单、领料单、入库单等资料要及时转交会计部门。

3、.日常发生的与生产有关的费用归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科目。

(二)月底

1.计提折旧,结转制造费用科目到生产成本科目。

2.取得原材料库月报表,先比对已入财务帐原材料与库房所报购入数量是否有出入,若有应属发票未到者,要估价入帐。原材料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

3.取得工资相关资料,计提工资及福利费。

4.由生产车间相关部门提供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及完工程度。五、成本费用分配方法

(一)、原则:

1.分配方法要符合企业自身的生产技术条件,要能体现受益原则。

2.分配标准的选择原则强调所选择的标准与待分配的费用之间有一定联系,并且容易取得。

3.能分清受益对象的直接记入,分不清的按一定标准记入。

(二)、

1、能直接归属到某产品的原材料等大项费用直接归入相应产品。

2、其它成本费用一律采用产值比例法分配,即按各产品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进行分配,在产品按约当产量计算产值参与分配。

六、个人对此法的评价

1.核算基本准确,能满足成本分析的需要,但不够精确。

2.产品约当产量估计不够准确,这也是成本核算中的通病,没法。

3.产值比例法未见哪本会计著作上有记载,感觉没有理论依据,适用范围也不太广,主要适用于已做过详细成本核算、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企业。不过我认为其有一定的科学性,虽然其同工时比例法、工资比例法、材料比例法原理不一样,效果却相近。

七、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常性停工与非正常停工

2.委托加工问题(互相多重委托)

3.生产研发耗用问题

4.试生产阶段无产品产出耗用问题

八、成本核算的几个相关问题

1、成本会计最核心的是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各个关键的作业,了解车间最新的生产情况,月底通过编制成本核算报表将财务与业务结合,及时地分析每个月的成本波动,坐在办公室每天进行核算去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2、成本核算不只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全部门、全员共同的事情。一是成本核算需要生产车间、技术部门、采购部门等多部门的配合;二是计算出的成本是否合理,不但需要财务部门的自我评价和时间的验证,还需要生产、技术等部门的评价,让生产等部门对自己计算出的结果做个论证等,是有必要的。有时仅靠财务部门自己检查有时难以发现问题的。(注意:实际中,财务部门和其它部门检查的角度或指标多有不同,这好许是易产生差异的原因)

篇5

关键词:酒店,市场定位

一、酒店产品定位概念:

“定位”一词是由两位广告经理艾尔•里斯(ALRise)和杰克•特罗(JackTrout)于1972年率先提出的,他们对“定位”的定义如下:

定位是以产品为出发点,但定位的对象不是产品,而是针对潜在顾客的思想。也就是说,定位是为产品在潜在顾客的大脑中确定一个合适的位置。通常情况下,无论酒店是否意识到产品的定位,在顾客的心目中,一定商标的产品都会占据不同的位置。例如,“希尔顿酒店”在顾客认识中意味着“高效率的服务”,“假日酒店”则给人“廉价、卫生、舒适、整洁”的市场形象。

由上述定位的概念可以看到,定位始于产品,然后扩展到一系列的商品、服务、某个、某个企业、某个机构甚至是某工人。对酒店而言,酒店的产品定位并不是酒店要为产品做些什么,而是指酒店的产品要给顾客留下些什么,即给顾客造成自己的产品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印象和位置。实际上,产品定位就是要设法建立一种竞争优势,以使酒店在目标市场上吸引更多在顾客。

酒店产品定位从另一个角度看,是要突出酒店产品的个性,并借此塑造出独特的市场形象。一项产品是多个因素的综合反映,它包括性能、构成、形状、包装、质量等,产品定位就是要强化或放大某些产品因素,从而形成与众不同的特定形象。产品差异化是达成酒店产品定位的重要手段,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此处所谓的产品差异化并非单纯地追求已有产品变异,而是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寻求建立某种产品特色,是市场营销观念的具体体现。

酒店产品定位对酒店的经营具有重要而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有利于建立酒店和产品的市场特色:酒店市场中,普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现象,使得同类型酒店使出浑身解数争夺有限的客源,潜在竞争跃跃欲试,随时准备出击,市场竞争环境恶劣,竞争压力巨大。为了使自己的产品获得稳定的销路,避免竞争乏力而被其他酒店取代,酒店势必从各方面为其产品培养一定的特色,树立起鲜明的市场形象,以期在顾客心目中形成一种特殊的偏爱。如同前文中提及的“希尔顿”和“假日”各自强调的酒店和产品特色一样,国内酒店中亦有个性鲜明的例子,如南京市酒店业中长期以来流传着“住‘金陵’、食‘丁山’、玩‘玄武’”的口号,正是对这三家酒店及其产品特色的高度概括,这三家酒店也正是通过强化其各自的产品特征,进而形成一种产品优势,从而依靠这些特色产品在市场中取得竞争的主动权。

(2)为酒店制定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奠定基础:酒店通过产品与市场进行交换,从中获取利益,这是酒店经营的基本出发点。换而言之,酒店经营的基础是产品,没有产品,一切经营活动都将变成纸上谈兵的空谈。由此可以看出,酒店和市场营销组合受到酒店产品定位的限制。例如,某酒店决定在市场上销售豪华、优质、高价的组合产品,如此定位就决定了酒店产品必须是高水准、有稳定质量保证的、能体现顾客身份的。由此,酒店在宣传上就必须以这些特质作为强化的重点,让目标市场的潜在顾客接受这样的产品特质;同时,要求酒店内部应协调一致,通过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和规范、强化技能培训等管理手段,保障产品的高品质。也就是说,酒店产品定位决定了酒店必须设计和与之相适应的市场营销组合。

二、酒店产品定位

酒店产品定位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根据属性和利益定位:酒店产品本身的属性以及由此获得的利益能够使顾客体会到它的定位。如酒店的“豪华气派”、“卫生和舒适”等,这种定位方法,酒店往往强调产品的一种属性,而这种属性常是竞争对手所没有顾及到的。

(2)根据质量和价格定位:价格与质量两者变化可以创造出产品的不同地位。在通常情况下,质量取决于产品的原材料或生产工艺及技术,而价格往往反映其定位,例如人们常说的“优质优价”、“劣质低价”正是反映了这样的一种产品定位思路。

(3)根据产品用途定位:发扬同一个产品项目的各个用途并各种用途所适用的市场,是这种定位方法的基本出发点。同样是一个大厅,它可以作为大型宴会、自助餐的场地,也可以被当成会议大厅接待各种会议,同时,还可以成为各种展示、展览的场所。对于这样的一个酒店产品,酒店可以根据其不同的用途,在挑选出来的目标市场中,分别树立起不同的产品个性和形象。

(4)根据使用者定位:这是酒店常用的一种产品定位方式,即酒店将某些产品指引给适当的使用者或某个目标市场,以便根据这些使用者或目标市场的特点创建起这些产品恰当的形象。许多酒店针对当地居民“方便、、口味丰富”的用餐要求,开设集各地风味为一体的大排档餐厅,便是根据使用者对产品的需求而进行的定位。

(5)根据产品档次定位:这种定位方式是将某一产品定位为其相类似的另一种类型产品的档次,以便使两者产生对比。例如一些酒店将自己客房产品的档次设定为与某一家公众认可的好酒店的客房档次相间,以求使顾客更易于接受他们的产品。这种做法的另一个方面是为某一产品寻找一个参照物,在同等档次的条件下通过比较,以便突出该产品的某种特性。如一些酒店推出的公寓客房,突出在与标准间同等档次的前提下具备的厨房设施,更加适合家庭旅游者使用,从而达到吸引家庭旅游者购买的目的。

(6)根据竞争定位:酒店产品可定位于与竞争直接有关的不同属性或利益。例如酒店开设无烟餐厅,无烟意味着餐厅空气更加清新。这实际上等于间接地暗示顾客在普通餐厅中用餐,其他人吸烟会到自己的身体健康。

(7)混合因素定位:酒店产品定位并不是绝对地突出产品的某一个属性或特征,顾客购买产品时不单只为获得产品的某一项得益,因此,酒店产品的定位可以使用上述多种方法的结合来创立其产品的地位。这样做有利于发掘产品多方面的竞争优势,满足更为广泛的顾客需求。

三、酒店产品定位步骤

酒店产品定位要达到的主要目的就是使顾客能够将本酒店与其他竞争对手区别开来。实现这一目的,通常必须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步骤一:确定竞争对手,分析竞争对手的产品

酒店的竞争对手实际上就是酒店产品的替代者,即者有与酒店相同或近似的特点(如相同或相近的地区、酒店星级、顾客群、价格等)的酒店。

酒店在确定竞争对手的时候,常会出现这样的失误,即单纯地以星级或业务围来作为判定依据,将同星级的酒店或业务范围类似的其他酒店都视为自己的竞争者。同样的三星级酒店,有的以旅游团队作为目标市场,有的以会议为主要目标市场,还有的则以商务散客市场为目标,分属于不同目标市场的酒店相互间不能成为直接竞争者。同样以会议市场作为目标市场,五星级酒店的会议市场划分与三星级酒店的会议市场划分又因为划分标准的差异而使目标市场有所不同。因此酒店产品的竞争对手范围应限定在同一或相近的目标的市场中。

判断某一酒店的产品是否和本酒店的同类产品存在竞争,有一简单的测试方法:在酒店降低产品价格时,观察对方的顾客是否转移过来,如果有,则说明对方是酒店的竞争对手,顾客转移得越多,则说明竞争程度较高,反之则较弱。

确定竞争对手之后,酒店必须采取多种渠道收集竞争对手产品的有关信息,了解目标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向顾客提供何种产品,其质量、数量、价格、特色等方面与本酒店同类产品比较有哪些优势和不足,从而明确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位情况。

对竞争对手产品的调查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例如向曾经购买于竞争对手产品的顾客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购买经历、对产品的评价等信息;也可以派人到竞争对手那里实地消费和观察以获取准确的竞争对手产品的有关资料。可以记录对各个竞争对手的调查数据,可以汇总目标市场内的总体竞争情况并与本酒店进行劣势对比。

步骤二:准确选择竞争优势,树立市场形象

通过上一步骤,酒店对目标市场内的竞争对手及其产品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调查和优势分析,发现本酒店优势所在,这些优势就是酒店产品定位的主要基础。

酒店可能会面对多种竞争优势并存的情况,此时强调所有的优势并不可取,因为那样有时会给顾客留下“王婆卖瓜”的感觉,而且,信息过多反倒失去重点,不利于加深顾客的印象。因此,酒店应当运用一定的方法,在众多竞争优势中进行取舍,评估和选择出最适合本酒店的优势项目,并以此初步确定酒店产品在目标市场上的位置。段准确有效地向目标市场传播酒店产品的定位观念。酒店产品的优势不会自动地在目标市场上表现出来,要使这些优势能够发挥作用,影响顾客的购买决策,酒店需要以产品特色、优势为基础,树立鲜明的市场形象,通过积级主动而又巧妙地与目标市场中的顾客进行沟通,引起顾客的注意和举趣,求得顾客的认同.

要对目标市场进行宣传、沟通时,酒店要尽量避免因宣传不当在公众中造成误解,酒店优势的发挥。例如,传播给公众的定位过低,不能显示自己的特色;或定位过高,不符合实际情况,误导顾客认为酒店只经营高档、高价产品;或是定位含糊不清,无法在顾客中形成统一明确的认识。

步骤三:审时度势,调整产品定位

顾客对于酒店及其产品的认识并非一成不变,产品的定位即使很恰当,在遇到下列情况时亦会发生偏差:

•目标市场中的竞争对手推出新产品,定位于本酒店产品附近,侵占了本酒店产品的部分市场,致使本酒店产品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顾客的喜好发生了变化,使得对本酒店产品的偏爱转移到竞争对手的某些产品上去。

当遇到上述情况时,酒店应根据变化,采取具体的办法,对本酒店产品进行定位调整甚至重新定位。在做出定位调整或重新定位决策之前,酒店应考虑以下一些因素:

首先,酒店要准确好自己的产品定位从一个目标市场转移到另一个目标市场的全部费用;

其次,酒店将自己的产品定位在新的位置上时,能够得到怎样的回报。

收益的多少取决于目标市场的购买者和竞争者的数量,其平均购买率有多高,在目标市场中酒店产品的销售价格能定在什么水平上。

酒店应将收、支两方面的预测进行认真的逐一比较,权衡利弊得失,然后再决定是否将本酒店产品定位在新的位置上,避免仓促调整,造成得不偿失的局面。

四、酒店产品定位策略

(1)抢占市场定位,避实击虚:

当酒店对竞争者的市场地位、顾客的实际需求和本酒店产品的属性等进行了充分的评估,发现目标市场上竞争对手实力雄厚,无法与之正面抗衡时,酒店应将目光转上竞争对手尚未顾及或忽观的市场空隙,组织自己的产品去满足那些市场上尚未得到满足或未被完全满足的需求,从而与竞争对手形成鼎足之势。这样的定位方式风险较小且易于成功。

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型酒店如汽车旅馆(BudgetMotels)成功的产品市场定位,对我国的酒店行业竞争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这种旅馆对大众旅行提供了满足基本需求又可以省钱的选择。它没有会议室、宴会厅以及项目繁多的娱乐休闲设施,只提供卫生、舒适、价格低廉的客房,这对于过路、只求得到很好休息的客人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我国许多中小型酒店在面临大酒店和酒店集团的竞争压力时,往往采取追加投资,对产品更新改造,求上档次,求项目全,并以此作为竞争的本钱。这样做将对本已有限的资源造成更大的压力甚至浪费。实际上,我国的国内正在兴起,国内旅游者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成为一个巨大市场,他们要求酒店提供与他们的经济能力相适应产品,这样需求是一些四、五星级酒店所忽略的,而这正好是中、小型酒店的市场空隙,在这样的市场中将大有可为。

(2)强行改击,共享市场:

资源雄厚、实力强大的酒店常采取这样的产品定位策略。当发现目标市场竞争对手众多,但市场需求潜力仍然很大,此时酒店采取强行挤占的策略,选择与竞争对手重叠的市场位置,争取同样的潜在目标顾客,与竞争对手在产品、价格、促销、渠道等各个方面和环节展开直接面对面的拼争,与竞争对手共坐一席。

采取这种强硬的产品定位策略,酒店对竞争者和竞争的结果必须有充分、准确的估计和分析。酒店必须十分了解自己是否具备比竞争对手更为丰富的资源、更强的经营能力,是否能比竞争对手做得更为出色,竞争中的获利能否平衡为赢得竞争所付出的代价等。如果缺乏足够的认识,贸然逞强,将可能把酒店引入歧途,那是十分危险的。

由前文论述可知,酒店行业的进入壁垒较低而退出壁垒较高,这就造成了市场景气时竞争对手纷纷进入,而一旦市场形成势发生逆转,酒店在无法退出竞争的情况下必然倾全力搏杀以求生存,此时在竞争中往往“迫于形势”以硬对硬,以强制强。

硬拼对竞争双方甚至多方而言将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国内某省会城市1999年酒店价格大战致使当地酒店业亏损以亿元计算,恶果是可想而知的。

为避免恶性竞争的出现,即使是大酒店也应该有意识地去寻找新的市场空位,而不是只注重传统的“有利可图”的市场。在酒店制订产品定位策略时,上述两种策略同时并举并在不同时期内有所侧重,将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无论采取何种产品定位策略,酒店都应当对自己的产品提出以下八个:

1•酒店的对象是谁?酒店的目标是什么?

2•酒店在哪些方面与竞争对手有差异?怎样才能使自己与众不同?

3•酒店在哪方面有可能占得先机?酒店有可以利用的优势吗?

4•酒店需要克服哪些不利条件?是否有可能变不利为有利?

5•在所有细分市场中,哪一个对本酒店而言是最重要的?

6•酒店如何扩大或改变习惯模式?

7•酒店是否已经利用了有形和无形的优势?

8•顾客最有可能挑选酒店提供的哪种产品?

参考文献:

1.《大酒店经营管理100例》,钟健夫、丁河月,花城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2.《酒店市场营销》郑红,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3.《酒店业亏损病例诊断》刘瑛,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

篇6

关键词:标准化;质量管理;农产品;品牌建设

1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与食品安全概述

对于任何产品而言,质量标准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技术依据。同时,质量标准在产品生产、加工、检验、定价等环节中,具有导向性作用,是一种潜在性的规范与准则[1]。我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然而,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产品的支持。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业技术体系日渐成熟的背景下,农产品生产已经从传统模式过渡到了现代化发展模式。在大规模、集约化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要保证其质量达到要求,就必须形成一套质量标准,并以质量标准对生产行为进行引导及约束,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生产,这样才能得到质量可靠的农产品。农产品质量标准化还关乎到食品安全。现代农业生产中,农药使用不可避免。但是,部分农产品生产企业或个体生产户在农药使用过程中未按规范操作,存在滥用、乱用的情况,导致农药残留[2]。这不仅会影响到农产品本身的质量,还会产生食品安全问题。所以,要通过建立相关的质量标准,对农产品品质进行合理的评价。这种标准也是门槛,为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对于无法达到标准的产品,严禁其流入市场,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市场秩序,保证食品安全,为老百姓安全健康饮食提供保障。

2实现标准化管理是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基础保障

农产品品牌是农产品的象征,它体现了农产品的特异性。或者说,农产品品牌是农产品的标签。这个标签是农产品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也是消费者的一种信任,更是不同竞争者的竞争手段。通过创建农产品品牌,有利于提升农产品质量,并促使农产品企业实现自我监督。同时,农产品品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劣质产品流入市场,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在农产品品牌建设过程中,离不开标准化管理的支持[3]。(1)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建设是促进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基础。推行农产品质量标准化,也就意味着能够不断提升农产品品质。换句话说,质量标准化为品牌成长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动力。正是由于质量标准的约束,才能够实现农产品各环节生产的规范化与标准化,为产品质量注入了重要的基因。(2)农产品品牌口碑的累积,关键在于质量诚信与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对于任何品牌农产品而言,品牌就是它的标签与招牌。品牌的发展及消费者的认可,是建立在质量基础上的。创建农产品品牌,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农产品能够在市场中,获得更大的关注度。同时,一个品牌口碑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累积。正是由于产品质量的可靠,才让品牌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才能逐渐积累品牌的口碑。换句话说,质量是造就品牌口碑的基石。如果一个品牌丧失了质量基础,也就不存在所谓的品牌效应,甚至会给品牌本身带来负面效应,其产品也就无法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将标准化质量管理与品牌联系起来,能够让产品始终维持稳定的质量水平,有利于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促进农产品品牌的重塑及升华[4]。(3)农产品品牌本身就是质量标准的累积。创建一个农产品品牌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并经过市场及消费者的重重考验,才能沉淀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不断地提升产品质量,才能为产品品牌注入活力,使其逐渐产生品牌效应。对于农产品企业而言,品牌是重要的无形资产。虽然品牌具备了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但也具有较大的风险。实现标准化质量管理,正是消除品牌风险的重要途径。根据市场动态及发展变化,不断优化质量标准体系,提高质量门槛,保证产品质量达到市场要求,才能让产品扎根于市场,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品牌。

3加强农产品标准化质量管理的相关建议

农产品品牌的建设与标准化质量管理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要打造出一个受市场及广大消费者认可的品牌,就必须要求农产品企业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管理。

3.1深化农产品标准化质量管理意识

在农产品标准化质量管理过程中,首先要树立相关意识,意识决定行为。在农产品品牌开发过程中,要制定一系列质量标准,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将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均纳入标准化轨道。同时,要制定相关技术规程及配套细则,保证标准化质量管理的可操作性。在相关标准制定过程中,要融入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保证消费者的健康及安全。同时,还要加强标准化质量管理宣传工作。要通过多种媒介途径,如传统纸媒、电视、广播或新兴网络等,加大标准化质量管理的宣传力度,从而形成农产品标准化的氛围,进一步促进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5]。在这种氛围下,广大农户及农产品企业应进一步约束自身的生产行为,不断提升产品质量。

3.2以质量标准为中心促进品牌建设

相关部门要完善农业质量标准的修订,包括产品品质标准、食品安全标准、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各类标准、生产工艺标准、产品加工标准等。逐渐形成一个健全、完善、可靠的质量标准体系,促使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为产品品牌成长提供动力。同时,质量标准建设还应遵循系统化原则。在相关标准制定和策划过程中,要以整体效果为目标,对所有的产品质量因素进行综合性处理,形成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农产品质量标准内容要尽可能具体,使标准化质量管理具有可操作性。

3.3加强相关政策扶持

要全面落实农产品标准化质量管理,还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农产品标准化质量管理并不仅对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要求,还关乎到农产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要继续加强法制建设,并加大执法力度,对假冒、劣质产品予以严厉打击,为农产品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保障品牌产品企业的合法权益。要鼓励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通过政府引导,打造出一批龙头示范企业,为整个行业树立标杆,以此来推广标准化质量管理。

4结语

无论是农产品品牌建设,还是农产品企业的发展,都应重视标准化质量管理。通过实现标准化质量管理,促进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以此来积累品牌口碑,赢得市场及消费者的认可,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综合效益。

作者:舒欣婷 陈燕 胡盛红 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参考文献

[1]李里特.农产品标准化是现代农业和食品安全的基础.标准科学,2009,(01):18~21

[2]崔宏伟,冯伟田,王立冬.黄河三角洲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经营及对策研究.江西农业学报,2010,(04):165~167

[3]周传宝,薛德刚,陈德元.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解决路径.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10):46~47

篇7

一般而言,每部电影作品均包蕴一定的文化阐释价值,而且是多方面的。不同的电影艺术家创作出来的电影作品所展现的文化形态和内涵也是千姿百态、各有特色的。如同为中国第五代导演,在20世纪90年代就展现出不同的文化取向:陈凯歌一如既往沉缅于民族历史,热衷于人性建构,从早期《黄土地》起步,途经《大阅兵》、《孩子王》、《边走边唱》、《霸王别姬》、《风月》,直至《荆轲刺秦王》。他电影创作的基调一直是那种和中国血缘关系断然撕裂的痛楚,并始终坦露士大夫式的精神忧愤,强调历史哲学的表达,他的个人艺术行为和电影文本皆成为文化苦旅的代名。张艺谋则愈加显示出一个形式主义者的轻盈,他认为中国(大陆)电影过于注重政治、社会、文化等形而上意义,固然有强烈的使命感和哲理性,但却缺乏生动具体的人性描写。他的表白实际上再次证明了他与陈凯歌在电影文化想象上的不同。因而无论是表现现代化遭遇传统中国的《秋菊打官司》,还是纪录乡村文化撞击都市文明的《一个都不能少》,他都在或过去、或现在,或农村、或城市的景观中,把国民的生存状态和技巧以“好玩”的形式展现出来。黄建新则又不同于“陈张”,他的《站直luō@①,别趴下》、《背靠背,脸对脸》、《红灯停绿灯行》、《埋伏》等一批内在涵义陈陈相因的影片均紧扣当代主题,展现了此时此刻的人间百态和可感可知的形形的社会情绪,透过历史的踪迹和传统的力量,看到了另一个中国诞生时所带来的精神压力以及在现代化炼狱中翻滚挣扎的当代华夏。此外夏钢的平和温情、孙周的忧郁恬淡、李少红的直面生活和宁瀛的理性风格化都使各自的影片展现出独特风貌的文化形态和内涵。而90年代的周晓文更是积极多变,时而畅想都市青春,时而影像乡土《二嫫》,时而涉足远古《秦颂》,一个人,三种影片类型,三种表达格调,三种文化想象。

尽管每一部影片所展现的文化形态、内涵各有不同,但其中包蕴的文化阐释价值有些则又是共通的。如第五代导演的作品均表露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创新意识,在选材、叙事、结构、语言等方面标新立异。作品的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都比较强,注重人物内心表现,探索民族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从电影本体出发,努力建构独具民族内蕴和民族形态的文化模本等等。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例子表明,不论是什么电影,也不管是哪位导演的作品,在文化阐释价值的构成中,必然有一些共通之处。概括说来,电影作品的文化阐释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俗学价值

最常见的文化阐释价值是通过观赏一部影片,阐释其中所反映的某个时代、地区、民族的民风和民俗。人类的精神生活中有两个倾向,一是眷恋故乡,对本土文化有特别的亲近感;一是向往远方,对异域文化有特别的新鲜感。愈是民族的也愈是世界的,具有鲜明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影片往往容易得到各方的青睐,这也是中国影片屡获国际大奖的重要原因。而人们喜爱观赏影片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能经常地、直观地接触丰富多彩的异域文化,了解世界各个民族的不同风情。

阐释民风、民俗主要通过影片特有的环境、道具、布景以及不同民族演员的服饰、歌舞、语言等展开。如美国影片中灯红酒绿的现代都市、英国影片中荒凉寂寥的庄园城堡、拉美影片中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阿拉伯影片中广阔无垠的瀚海沙漠等等,这些都让观众一下子就进入了特定地域民族的特有文化氛围之中。再如日本人的和服、美国人的牛仔服、欧洲人的燕尾服、中国人的长袍马褂等等几乎都成了特有的民族文化符号。还有印度和日本影片中的歌舞表演,中国影片中的腰鼓、“颠轿”和信天游,美国影片中的“淘金”浪潮,欧洲影片中的“决斗”情结,无不传递出各具时代风情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信息。当然,电影作品的民俗学价值还只是文化阐释价值中的表层价值。

二、社会学价值

电影作品中所包蕴的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内涵,也是影片中常见的文化阐释价值。这些文化价值作为内在层面的文化形态特征,往往存在于影片的内部结构中。如历史事件、政治风暴、社会习俗、民间传说等等,常常成为一些影片的整体构架,从中可以阐释出极为丰富的文化价值。《拯救大兵瑞恩》、《罗生门》、《》、《茶馆》、《泰坦尼克》、《无头骑士》等等都是生动的例证。拍摄于20世纪40年代初的《公民凯恩》更堪称这方面的典范。影片是根据美国实有其人的亿万富翁、新闻大王威廉·伦道夫·哈斯托的生平事迹创作的。它陈述了新闻巨子凯恩作为“大国民”精神风貌,并且由这个人物扑朔迷离的命运概括了人类前史时代的深刻命题:资本与人性的冲突以及人性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普遍性异化。是资本这个怪物打破了幼年凯恩的平衡,资本的教育代替了母亲的抚爱;是资本这个怪物在养成了凯恩作为社会人的才干的同时,也激发了他对资本的贪婪。他的巨大财富的累积,是以牺牲人的良知和人的情感为代价的;也是资本这个怪物使凯恩承受着现代声色犬马生活的辉煌,同时也彻底地撕毁了他在人的生活中的全部温情。凯恩拥有资本和现代生活提供的宏传版图,但他却失掉了人最美好的东西和最基本的享受。他没有爱人,也失去了朋友,他是孤独的,生前如此,弥留之际也不能免,他的那句般的“玫瑰花蕾”,显示了他的心灵上的疲惫,同时也是心灵的自觉。它发生在凯恩相对远离现代生活的时刻,并且联系着他尚未涉足现代生活的孩提时代,因而带有特别的催人沉思的力量。凯恩的形象呈现着一种全新的沉思的浓度,几乎也是他生存的那个国家巨大历史矛盾的回响,从中观众几乎可以完整地了解到“凯恩时代”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三、生命学价值

电影作品中所蕴含的生命价值(特别是人生价值)是电影文化价值中较为深层,也较为重要的阐释价值。草长莺飞,虎啸猿啼,生命的踪迹无处不在。“生命之树常青”,而体验生命、思索生命、张扬生命,也是电影艺术魅力的源泉。生命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充盈于每一个个体的存在中。如法国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的动物影片《熊》,由一只小熊担任主角,以一只大棕熊为最佳配角,再加上两名猎人,组成了全部演员阵容。影片用拟人手法,始终以小熊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为主线,通过小熊那些颇有“传奇”色彩的经历,把观众带入大自然中。摄影机展示的完全是熊的视野和范围,观众在欣赏到一幅幅平时不易接触到的自然景象的同时,深深感受到生命的律动和丰盈,进而领会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合谐是多么美丽又是多么重要。但电影由人创造,并因人而存在,其中心必然是人的生命形式和命运。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人才是美的,只有充满生命的人才是美的”。每一个人的生命都值得仔细审视,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与梦想。电影艺术只有与人的生活、命运紧紧联接在一起,才能叩响出生命的感觉,探寻到生活的意义。

透视生命,首先要展现人的生存方式。好莱坞影片精心描述了一种高度现代化和“理想化”的北美生活方式:文明、舒适、温情、浪漫……男主角正直幽默,女主角能干漂亮,由此构成了对亚洲广大青年观众的强大吸引力。与此类似,我国《黄土地》、《老井》和《爱情麻辣汤》、《没事偷着乐》等影片分别展示了传统的中国农村生存方式和现代的都市生活方式,因而引起中外观众的强烈兴趣和深刻关注。生命体验更多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更多的人像克莱默夫妇、贫嘴张大民一般地“活着”,活在窘迫困顿中,活在鸡零狗碎中,活在嘈杂拥塞中。高明的电影叙事和观赏正在于滤去浮动的烟尘,聆听生命真实轻微的音色。有时生命体验也存在于罕见的突发事件中,特别是在面对巨大生存挑战的灾难时,人的生命意义会在短时间内爆发,在一瞬间闪现出剧烈而灼人的人性光辉。如《地震》、《龙卷风》、《活火熔城》、《天地大冲撞》等展现人类在自然灾难面前的无能为力和坚强不屈;《泰坦尼克》、《紧急迫降》、《恐怖地带》等则充分展示了人在技术社会里对不被自己了解或控制的技术灾难的恐惧无助和劫后余生的生命体验;《现代启示录》、《猎鹿人》、《细红线》、《辛德勒名单》、《发条桔子》等则向观众展示了人的生命在人为的灾难(如战争、暴力犯罪)面前既是无比脆弱,不值一钱,又是弥足珍贵,至高无上。人类的生命价值正是在生存形式的变幻中不断得到实现和充实,人活着不管是享受生命,还是含辛茹苦,都是生命之光的闪耀。

对每个具体的生命过程而言,浅的是人生的表象,而深的是人的情感世界。情感始终是电影创造的核心,对生命感觉的捕捉,经常表现为对情感的凝聚与剖析。电影叙事以人们的情感和心理方式为主脉,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而将心比心,以情动情,是沟通创作者和观众心灵的最有效的途径。“如果充分意识到情感意味着意识到它的全部独特性,那么充分表现情感就意味着表现它的全部独特性。”(科林伍德《艺术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16页)当人的内心隐藏着旋转运动的情感潜流时,当情感在相反的两极——欢乐与悲伤、希望与绝望、真诚与虚伪之间持续摆动时,电影让观众看到了人类灵魂的最深处。《雨人》中的兄弟情深,《城南旧事》中的淡淡乡愁,《广岛之恋》中的复杂恋情……或甜蜜或苦涩的种种情感,虽然是一时一地的故事,却似一只弓拉动千万人的心弦,唤起了萦回于每个人心头的思绪。无论是“大江东去”,还是“杨柳岸晓风残月”,只要表达的是永恒的情绪或意志倾向,即便是微山浅水,也能于细微处见出广博,化瞬间成为永恒。因为“在这一瞬间,我们不再是个体,而是整个族类,全人类的声音一齐在我们心中回响”(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75~376页)。

电影中的生命意蕴、人生价值是电影文化阐释价值中最易与观众产生交流和共鸣的部分,观众观赏电影,通过经历影片中人物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品尝影片中人物的酸甜苦辣,体味生活的欢愉和艰辛,以达到认识自身、珍惜生命、善待生活、完善人生的理想境界。一部《泰坦尼克》,让多少人为之感伤,为之感动,为之莫名的惆怅和振奋。既有爱的甜蜜,又有恨的痛苦;既有生的欢愉,又有死的伟大。大难来临时的人生百态让观众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愈是美好的事物,当被破坏的时候,就愈具有悲剧的力量。电影中上演的一幕幕“悲剧”把观众,甚至把人类的整体生命价值推向一个个新的高峰。

四、哲学价值

电影作品文化阐释价值中,最为重要也最为深刻的是其中所蕴含的哲学价值。电影能唤醒个体生命的感觉,更可以使艺术成为超越生命的有限而获得无限的中介。追求永恒、普遍与无限,追求艺术创造的哲理化,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共同特征,也是现代影视艺术的总体趋向。

哲学和艺术都是升华现象,艺术在追求升华的进程中往往就获得了哲学品格。同样是对战争的反思,《广岛之恋》和《现代启示录》就超越了一般的侵略与反抗、失败与胜利、怯懦与英勇的简单对照,而深触到战争背后人性的永恒主题。一部绝好的惊险片素材,却引起了黑泽明对人的思考,引出了发人深省的《罗生门》。安东尼奥尼曾表示:“我的影片源自我的情感,同时对应我的生活阶段。”(S·查特曼《安东尼奥尼在1980年》,载《世界电影》1999年第1期,第236页)然而他的作品却让东西方观众在个体中看到整个人类、整个世界的面影。只有关注整个人类的共同问题,才有可能引起普遍的共鸣;也只有穿透生活的表层,努力揭示出人类生存状态的本质,才能使作品走向永恒。人,是艺术的宗旨,也是哲学的根本,而哲学意识赋予作品穿透时空的无穷魅力,也因此成为品评作品优劣的一个重要话语。

电影作品的哲学品格主要表现在对人类及其生存处境的理性思考。聪明的俄底浦斯解开了“斯芬克斯之谜”,作为谜底的“人”,却成为人类更难回答的问题。“人是什么?”“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我又是谁?”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直到今天,这些形而上的命题被反复追问。电影艺术无法回避也不应回避对人、人存在的本性、人的内在与外在困境的探讨。电影史上那些深刻与永恒的杰作都是创作者们以深邃的目光关注人及人生存的这个世界的结果。美国当代著名电影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在他为数不多的作品中,总是将探讨人、人性、人类未来的命运等哲理化命题放到创作的首位。其中《奇爱博士》《二一年太空漫游》这两部描写未来的影片,更可以看作库布里克关于人类未来的哲理化思考的升华。英年早逝的基耶斯洛夫斯基被誉为欧洲“最有独创性、最有才华而又最无顾忌的导演”之一。尽管人们试图从政治、宗教等各个层面上解读他的电影,然而他那自省的目光始终超越政治、宗教和社会学层面,深情地注视着现代社会中破损的个体命运。如在他的堪称“天鹅之歌”的杰作《三色:蓝、白、红》中,他抛开政治、社会、宗教乃至艺术的层面,深入探讨“自由、公平、博爱”这些人类的生存原则在个人生命层面上的巨大意义。在基耶斯洛夫斯基看来,真正的爱情是广博无私的,能使人高尚的,但错误的爱情足以让人遗憾一生。人世之爱好比一个个切成两半的苹果,只有找到切下的那一半,才能相合无间,用别的半个苹果来代替是不可能完美的。但没有遇到真正的对象的人也不必因此封闭人生。基耶斯洛夫斯基是运用电影进行人生哲学思考的为数不多的当代导演之一。同样出于对人的思考,对人存在的可能性的探讨,中国有了深沉凝重的《黄土地》,有了自由奔放的《红高粱》,有了气势磅礴的《霸王别姬》……有了与世界对话的可能。但应当承认,在我国每年为数众多的电影创作中,真正能跳出政治、道德等框架,让观众通过银幕眺望人生万象,在短时间内感悟直接的生存哲学的力作,可谓凤毛麟角。注重使命感的中国电影在追求哲理化方面还有许多路要走。

五、宗教价值

电影作品中所蕴含的宗教价值也是值得关注的较为重要的文化阐释价值。人类艺术文化的发展历史表明,艺术和宗教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同构统一性。两者以其对人类生活的晦暗性的洞烛、突破与超越,激情满盈地传达了一种普遍性的东西,从而改变了围绕它的人们,把人们纳入一种秩序之中,进入一种神圣的意义领域。人类通过艺术和宗教不断提供的全新意义模式共同展现被创造的知觉和意义构架,解释其经验并规范其生活。宗教不仅成为艺术孕生的母体与土壤,而且直接与艺术创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成为艺术发展的无可争辩的因素。电影作为一门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各项成果迅速发展起来的最年轻、最现代化的艺术样式,同样也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一方面,在长期的艺术发展历程中,艺术宗教化非常突出,广义地看,甚至可以说,从古至今,没有一个伟大的艺术作品是无宗教的,而电影作为借鉴并容括人类艺术文化各种经验的综合性艺术,无可避免地或多或少地留下宗教文化的痕迹。另一方面,电影艺术的思维模式(包括创作思维模式和观赏思维模式)和宗教的思维模式有共通之处。电影是影像的艺术,面对影像的电影创作者(包括电影观赏者)对影像的偶然性、可能性、开放性以及纷至沓来转变流动不可遏止的一切,收视反叫,耽思傍讯,在体味和知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韵的同时,也会生出“终不许一语道破”的模糊感受与“无言之美”。这种创作和观赏中的模糊性、神秘性,散发着深沉的宗教感。电影艺术家和观众就有可能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通过独特的“影像”话语,独力阐释自己的经验,得出与宗教相似的有关世界的结论,特别是对生命与神秘之物的沉思、顿悟、揭示,是与宗教(至少是亚宗教)感情和宗教经验的理解相联系的。以至于有人将到电影院观赏一部电影也比作是举行一次宗教仪式。

观众通过观赏电影,特别是观看宗教题材或与宗教相关的影片,可以看见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已经觉察的东西(否则他们便不会知道他们需要它),发现在某种意义上他们已经构想的东西(否则他们便不会知道它已经丧失了,或者当它被发现时,也不能够认出它来);而且还可以进一步看见他们至今不能看见的东西,甚至发现他们还没有构想的东西。例如美国环球公司1988出品的影片《基督最后的诱惑》,这是一部探讨耶稣在成神过程中的内心世界的影片。影片从耶稣当木匠为罗马人制造用来处死犹太人的十字架开始,后来,耶稣的灵魂得到净化,开始直接与上帝对话,又在沙漠中修炼40日,得到了惊人的神力;最后他得到神的昭示,应以牺牲自己来换取神对世人的拯救;他为了成为一个救赎的英雄,让犹大出卖自己。但是就在他被罗马人钉在十字架上即将成神的时候,发生了幻觉。他在幻觉中得救,结婚生子,过上了平常“人”的生活,直至垂垂老矣。在他行将就木时,犹大前来指责他的背叛行径,此时他才幡然醒悟,并且发现他仍在十字架上作着最后的成神努力。通过观赏该部影片,观众看到了神对人类的重要性,人类需要神的拯救;也发现了神不是天生的,而是由人自身修炼而成,神就是人;不尽于此,影片还进一步揭示出,神虽然是一个神,但他并不想成为一个神,人就是人,人也不想成为一个神。神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需要有一个神,需要有别人来做他们的神。神不是本身性的,神不过是一种消费性的和权谋性、策略性的存在。神不是由于本身而伟大,神只是由于人的需要才伟大。当人有一天不需要神的时候,神就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这一点是对以往的关于神的观点的一次颠覆,揭开了“神圣”不可侵犯的面纱,为人类自身的自我反省和发展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和积极的贡献。

但是正如艺术与宗教具有“无言之美”,观众对电影文化中宗教价值的阐释也是很难的。大多数影片蕴含的宗教价值往往与生命价值、人性价值、哲学价值交织在一起。即使是宗教题材的影片,也往往借宗教的外衣传递更为丰富的内在的人文价值和哲学价值。如韩国电影巨匠林权泽拍摄于1981年的影片《曼陀罗》,虽然以佛教为背景,但究其实,它在本质上体现的仍然是人本主义思想。在拍摄《曼陀罗》时,导演林权泽明确表示,不是要拍什么宗教电影,因为他对佛教并不关心,也不相信宗教,他只是读了《曼陀罗》的原作后,觉得这是一个最适合将其感受附于画面中的故事,那种为了实现理想而独立奋斗直至殒身不恤的执著过程竟是那样美丽,他相信能打动他的必能打动观众。《曼陀罗》以守戒苦修的法云和放荡不羁的知山进行对比,两个修行方式不同的人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大彻大悟而去。影片中知山走的似乎是大乘佛教的路,他不是闭门苦参“瓶中之鸟”如何解脱,而是投身世俗救度众生。在被政府封锁的小岛上帮病人洗澡,替穷人要饭,为逝者念经超度。在他的身上隐约透露出“有一众生不得度者,我誓不成佛”的崇高信念。但知山似乎又是一个徘徊于欲望和虚无之间的凡人,直面的勇气常常被无尽的欲望吞没。影片通过熟原僧人之口转述他的救度行为,都通过闪回将他的爱情故事(也即他对欲望和虚无的斗争)以影像完整地表现出来,这样安排显然是导演有意削弱他身上的宗教性而突出人性的挣扎。知山像推着滚石的西绪弗斯一样永远无法达到解脱的山顶。知山酒醉后坐化在冬日的山路上,未完成的佛像和他额上深刻的岁月之痕,隐隐透出的遗憾之情,在暗示他未能真正得道。而法云由于母爱缺失造成的心理创伤十几年来始终不能释怀,“瓶中之鸟”即是法云受困的心。他期望通过不断压抑自己的欲望来得道,而事实上无论是逃避还是肉体上的酷刑都不能对其有所帮助。只有当这两个看似对立,实则相反相成的人物思想最终融合时,通往解脱的门才会轰然洞开。法云在焚烧知山遗体时体会到知山的勇气,终于下山寻母,与母亲见面后安详离去。影片定格在一条无止境的道路上,与片头近两分钟的道路的长镜头遥相呼应,起到了喻示主题作用,求道之路漫漫其修远兮,法云依然会坚定地走下去。观众在影片中体会更深的是知山、法云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文精神,佛门戒规、禅门公案都只是对这一精神的点缀。《曼陀罗》确切地说是一部“人”的电影,而不是“佛”的电影。(参见吴丹《宗教外衣人本内核》,载《当代电影》1999年第2期,第116页)

一般来讲,文化价值是包括认识属性、审美属性在内的总体化的价值属性,因而,电影作品的文化阐释价值除了上面提到的民俗学价值、社会历史学价值、生命学价值以及哲学价值、宗教价值之外,还有认知价值、审美价值等,电影文化自身的丰富性也为观众阐释电影文化价值提供了丰富性。正因为电影作品具有丰富的可供阐释的文化价值,方才形成了文化发展的当代奇观:在电影诞生刚过百年的短短时间内,观赏电影已经成为人们最普遍、也最平常的生活经验了。

篇8

关键词:旅游产品质量;旅游者预期;旅游企业应对措施

一、对旅游产品质量的认识

对于旅游者来说,旅游产品是旅游者出游一次所获得的经历,在其旅游过程中所接触到的所有的事物及所接受到的所有服务都构成了旅游产品。

因此,旅游产品质量的好坏源于整个旅游过程,旅游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都同等重要。而正是由于旅游产品的本质是一次经历,对于旅游产品的质量的评定并不完全取决于为旅游者提品及服务的旅游企业,最主要的在于旅游者根据自身感受来对其进行的评定。因此,旅游者的感受和评判标准非常重要,也就是说旅游企业要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为第一要务。

虽然旅游过程的每个环节在整个旅游经历中所占的比重不同,但根据旅游质量蛛网理论,旅游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对旅游者来讲是同等重要的,也就是说,看似十分微小的细节,例如马桶是否漏水、服务员的微笑是否真诚还是有某种意味等,都会影响旅游者对整个旅游过程的看法。另外,由于是主观判断,旅游者的知识水平、文化背景以及出游动机等也会影响其判断。

中国消费者协会根据投诉情况总结了消费者对旅游业的十大不满意,主要分为四类:一是旅行社不遵守承诺,随意减少参观景点或旅游时间,或者是不完全履行合同,旅游时食、住、行的档次低于事先约定的标准,为节省费用擅自将旅游者转团、拼团;二是有关接待单位强制收费、变相收费,或以增加景点为由向消费者收费,如不交钱,就在服务方面大打折扣,刁难消费者;三是对景点或参观项目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或者以“免关税”、“拍照免门票”等形式诱导消费者,引诱购物;四是宾馆、饭店和景点的服务质量不高,服务不到位,一些饭店宾馆向不同阶层的消费者出示不同的价目表。此外,一些景点环境“脏、乱、差”;景区内的旅游车任意改变路线,强行兜售物品;还有一些星级饭店尽管在硬件设施方面档次较高,但是经常出现旅游者财物被盗等安全问题以及服务员在楼道内大声喧哗等不雅行为,损害酒店形象,影响旅游者的游历感受。

二、旅游产品质量的评价标准分析

一般来讲,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评判主要通过直观体验和接受服务后进行横向比较得出,根据差距分析理论,旅游者对服务的评价取决于对所接受服务的感受与事先期望之间的比较,也就是说,旅游者的满意度主要取决于实际体验的最终感觉与他对服务商的期望之比率,用公式来描述:客户满意度=客户实际感觉/期望值。

当旅游者对服务的感知等于或超过了对服务的预期时,就会感到满足;如果低于预期,就会认为是低质量的。旅游者的感知与其期望的比值越大,他的满意度越高。通常所说的“让顾客100%满意”,意思就是要让顾客的感知和期望完全相吻合;而“120%的满意”则是要让顾客的感知超过顾客的期望。

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感知与其对旅游产品的期望之间的差异就决定了旅游者对旅游产品质量的评价。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旅游者对服务的期望与企业对这些期望的诠释存在差异

旅游管理研究表明,旅游活动包含许多相互管理的行为,旅游营销中最重要的是让旅游者到来之后所感受到的比其预期的要好,这样不但使旅游者对消费感到满意,还会向家人及朋友推荐,从而扩大企业的良好口碑。在旅游接待过程中,企业应该找出人们最看重的那些东西并狠下功夫,使消费者期望得到很好的满足,从而使企业形象得到提升。

(二)企业提供的服务未能达到其制定的服务质量标准,与旅游者期望存在差距

一些企业虽然能够准确理解旅游者需求,并制定了相应的详细服务标准,但在服务过程中,由于企业能力所限或为降低成本,无法提供或不完全提供旅游者期望的内容。

(三)企业的对外宣传与实际内容不符

例如,一些新开发景区在宣传促销中经常夸大其词,声称是“绝品”、“极品”等等,但实际仅是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景点,旅游者来后大失所望;还有的景区号称“世外桃源”,但是景点内外环境较差,烟蒂、碎纸、饮料瓶等垃圾遍地,与景致形成极大反差。

三、提高旅游产品质量的具体措施

旅游企业运营的核心任务就是尽可能地缩小实际服务质量与旅游者预期之间的落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旅游产品人性化

旅游产品人性化就是要求旅游企业提供以人为本的服务,在这里旅游产品已不仅仅局限于有形产品,还包括无形的服务、管理等。这就要求旅游企业在旅游硬件和软件是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

1、硬件上,根据旅游者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人性化的旅游设施。旅游硬件设施是人们用肉眼所能观看到的,而且也是人们在最短时间内能对它做出反应的,也就是人们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对于旅游者是重要的,它能决定人们用怎样的心态完成这次旅游经历。舒适、醒目的设施会给旅游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就预示着潜在的、长远的效益;相反,则会是短期的效益。在这里,旅游者的满意度取决于旅游者对硬件设施的第一美好印象,因此对旅游硬件设施要做长远的规划。

2、软件上,根据旅游者的感受提供符合人性需求的无形的旅游产品(服务)。无形产品往往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易被忽视,但事实上,较之于有形产品,无形产品对旅游者更有深远的影响力,而旅游企业履行道德的行为是这些无形的旅游产品真正体现人性化的前提和必由之路。所谓道德的行为,在伦理学意义上,就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为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道德行为。也就是说,旅游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履行其有利于旅游者和社会的道德行为。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对旅游企业来说只是一念之差,但这一念之差完全可能导致企业不同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状况。道德的行为可以使企业走向良性的循环,而不道德的行为会使企业走向恶性循环,也就是僵死的边缘。道德的行为具体表现为:对旅游者要诚实守信。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曾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同样,对企业而言也是如此,企业的信誉是深入人心的广告,是不属广告的广告。企业信誉的建立和信誉度的不断增强靠的是产品质量,更要靠树立高质量产品的生产全过程的责任心,靠全方位的服务承诺的兑现。服务承诺是企业信誉的直接张扬,在激烈的国际经贸活动的竞争中,服务承诺是增强信誉度的重要举措。这里的产品即旅游产品,也就是旅游服务。因此,旅游企业要对旅游者坚决地履行其服务承诺,具体表现为旅游企业不降格服务,即不降低原来约定的等级标准;不擅自增减旅游项目;不延误游览日程和时间;不以次充好欺骗旅游者等等。对社会要有责任心。不要为了局部的利益而损坏社会整体的利益。比如说生态环境问题,旅游企业不应为了自己的利益需求而破坏自然资源。否则,是不道德的。

(二)建立相应的服务体系

包括服务环境、产品服务的设计、服务手段、服务管理体系、服务补救体系等。

1、加强对旅行社遵守合同承诺的监控力度。对随意更改合同内容的旅行社予以重罚或追究领导责任,同时在全社会营造重合同、守信用的诚信环境。

2、适时更新相关法律法规内容,强化现行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为有效治理不法行为,相关部门应对违规经营、收费混乱、欺客宰客、服务质量低等行为和现象加大处罚力度,必要时追究法律责任;另外,一些旅游管理方面的法规滞后于旅游市场的发展,使一些企业钻了法律空子,应适时更新旅游法律法规,将一些新情况补充或增加进去,使行政部门在处罚时有法可依,有据可查。

3、提供标准化服务,强制实行外部认证体系。对服务质量、服务方式、服务效果和企业排名进行认证,对不同企业的同一服务项目依据服务的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等特征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实行标准化服务不仅可以降低服务成本,还可以精简服务环节,提高服务效率和效益。这些标准在企业内部具有强制性,在外部则必须依法接受当地标准化行政管理部门、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和消费者的监督,从而保证服务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目前,我国有一些旅游企业已实行ISO9001、ISO1400等国际质量认证标准,但仍属于企业自愿行为,应当逐渐推进,由自愿实行转为强制实行,使企业建立起完善的标准化运营体系。

(三)在服务中控制服务质量

在旅行中难免遇到意想不到的事件,这就要求旅游企业有一定的方法控制服务的质量,采取一定的措施。

1、对客户的抱怨做出快速反应。旅游服务人员应具有观察力,能预测可能引起顾客不满的情况,提前采取行动,将顾客的不满降低到最小的程度。诚恳主动地当场解决客户的问题是客户最需要的,可以有效减少客户的遗憾和抱怨,甚至为客户带来美好的体验。

2、授权服务人员快速解决问题。服务人员常离开总部陪同客户旅游,应被培训并授权现场解决客户的问题以提高客户满意度。旅游企业对有效行使了授权的雇员还应给予相应的奖励。

3、为顾客服务投诉开辟途径。抱怨的顾客往往是忠实的顾客。那些对企业(沉默)的顾客会对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因为他们最容易转向公司的竞争对手。旅游企业应当给顾客提供便捷的投诉途径,这样既可能尽早发现服务质量缺陷所在,又可以及时纠正错误,并可监督服务人员的工作。旅游企业应该把对顾客投诉的处理看成一次新的对客服务,鼓励顾客投诉。在旅游企业内部建立尊重每一位顾客的企业文化,并通过各种渠道告知顾客,企业尊重他们的权利。热线电话、投诉箱等都可以是有效的投诉渠道。超级秘书网

(四)培养高素质的服务人员

1、招聘具有服务精神的职员。乐于帮助他人、细心、喜爱社交等品质是服务精神的表现。招聘具有服务精神的员工是保证服务质量的必要步骤。研究证实每个人的服务精神不同,只有服务技能而缺少服务精神的雇员难以提供优质服务。

2、增强员工培训。对各岗位员工定期进行培训考核,大力加强员工的服务观念和服务思想教育;普及开发与管理、生态保护、地理、历史、民俗、宗教等文化基础知识以及礼貌礼仪、政策法规知识;还应培养基本的口才(语言表达能力)等,使服务人员真正成“游客之师、游客之友”。

参考文献:

1、姜晶花.旅游业服务质量柔性化探微[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篇9

1987年,中国广东省正式开通了蜂窝式移动通信业务,从此我国开始进入移动通信时代,也标志着一个庞大的移动电话市场的开放。随着手机市场消费需求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日趋增加,中国手机市场的品牌格局发展至今已经有了极大的变化,从其发展情况来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87一1995),摩托罗拉一支独秀

1994、1995年之前,摩托罗拉借助在中国寻呼机市场的影响力,率先进入中国手机市场,在当时,中国引进的移动通讯设备几乎都是摩托罗拉的设备,这一时期,摩托罗拉在中国市场独领,市场份额高达S0%以上。摩托罗拉在当时主要以“专业、高科技”形象出现,其推广诉求点侧重于技术的先进性和高科技所带来的生活便利性,企图建立行业标准,并将自身品牌定义为行业代言人。

(2)第二阶段(1996一2000),摩托罗拉、爱立信和诺基亚三国演义1996年至2000年之间,手机市场一直是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三个品牌在竞争。爱立信和诺基亚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初,由于当时摩托罗拉占据市场主导,也基本上成为专业通讯技术的代名词,此时这两个品牌在品牌推广上采取了与摩托罗拉不同的方法,避开了技术方面的竞争。爱立信通过明星代言,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品牌知名度,甚至在96一97年间有一段时间内超过摩托罗拉成为第一品牌。而诺基亚在进入市场之初,品牌影响力不够,产品线不如摩托罗拉丰富,但在推广中一直都注重塑造时尚有个性的品牌形象,并且推出的每款机型都为精品,在市场上几乎都可以成为主流机型。如哈尔滨工程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论文诺基亚5110,在当时就以高档的手机产品,中档的手机价格,创造了一个手机神话,市场份额急剧上升,最终在1998一2000年之间后来居上,成为中国手机市场的大哥大。这一阶段手机品牌的竞争主要体现为三大品牌之间激烈的市场争夺战,所占市场份额高达80%以上,至利浦、西门子、阿尔卡特、索尼等多个品牌虽然也进入手机市场,但是只能瓜分不到20%的市场份额。在这一阶段末期,进入新千年,爱立信开始出现危机,市场地位急速下滑,使得“三国演义”格局变为“两雄争霸”。值得注意的是,1998年开始,国产品牌开始登上中国手机市场竞争舞台,进入市场短,品牌影响力微弱,产品本身也没有什么竞争力,在当时几乎没有什么市场地位。国产手机在当时还处于学习、积累的阶段。

(3)第三阶段(2001至今),国外、国产手机群雄并起

从2001年以后,国产手机经过两年的准备,开始发起冲击。面对洋手机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起来的种种壁垒,国产手机采取的策略,归纳起来主要体现为:以整体国产手机形象出发,通过明星代言在短时间内提升知名,然后再结合自身的特点加以突破。如厦新的精品手机策略,TCL的宝石手机策略,波导的自建通路策略,等等。据市场销售监测,截至到2003年5月底,国产手机的市场销量己经占据50%。而西门子、阿尔卡特、飞利浦、三星等国际知名品牌也看中中国手机市场的潜力,逐渐加强在中国市场的力度。众多手机品牌已经开始逐步打破摩托罗拉、诺基亚两大巨头控制市场的竞争格局,走向多元化的竞争局面。

3.2国产手机市场国内外手机品牌现状

从1987年开始,中国手机市场容量由小变大,手机品牌数量由少变多,国产手机力量由弱到强,经历了众多的市场变迁和品牌演变。品牌价值,一个看似模糊的概念却能关乎一个企业的生命。有观点认为,二十一世纪的经济是品牌的经济,品牌经营是手机企业在市场竞争取胜的一把利剑,企业拥有一个良好的品牌,就意味着它拥有一笔无价的资产。于是,在“叫嚣乎东西,挥突乎南北”的一场市场掠夺战之后,在吵够了规模,说腻了产量之后,开始变得冷静的商人们也开始关注起手机的品牌价值这个他们曾经看起来有点不现实的新话题。

3.2.1国产手机市场品牌格局

从2001年7月开始,我国就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但我国的移动电话普及率只有近11%,与发达国家40%的普及率有很大差距,这说明中国手机市场潜力巨大。但同时,巨大的增长空间也令竞争变得空前激烈,每个品牌都有占据行业老大地位的机会。据统计,目前我国共有30多个品牌在争夺手机市场,国外品牌以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三星、西门子为主,国内品牌以TCL、波导、科健、联想为主。从“赛迪手机调查”所获取的调研数据看,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三星等品牌在国外品牌中呈现较高的认知指数,分别达到了87.2、84.6、81.7和80.2,成为国内手机消费者最为青睐的国外品牌,而西门子、阿尔卡特等品牌因为整合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品牌认知度出现明显下降,与此同时,部分日系品牌认知度也有略微下降。在众多国内品牌中,海尔、波导、夏新、联想等品牌认知度稳中有升,认知指数分别为82.6、80.8、80.1和79.4,由于上述品牌在产品质量、服务保障和新品创新等方面的良好表现,让消费者对上述品牌情有独钟。根据市场数据可以将主要手机品牌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主导型:诺基亚、摩托罗拉;主力型:波导、TCL、西门子、三星和科健;游离型:厦新、康佳、阿尔卡特、飞利浦、索尼、NEC、爱立信、海尔、东信、联想;游击型:首信、京磁、CETC、海信、浪潮和拓普、创维等;可以看到经过几年来的混战,手机品牌结构出现分化,使得手机市出现多元化的品牌格局,新的市场格局和品牌格局已经形成了。

(1)表现为洋品牌阵营的分化如洋品牌中的三星和西门子的崛起,爱立信的衰弱。形成层次为:两大巨头(摩托罗拉、诺基亚)+二流品牌(西门子、三星)+其他品牌;

(2)表现为国产品牌阵营的分化如以TCL、波导、科健、厦新为代表的优势品牌脱颖而出。形成层次为:国产一流品牌(TCL、波导、科健)+国产二流品牌(厦新、康佳、东方通信、海尔)+其他品牌;多元化的品牌格局表明了各个手机品牌所面对的竞争都是全方位的,面对任何一个对手都不能忽视,也不能掉以轻心。品牌结构的分化同时也揭示了品牌分布的不稳定性,这也预示着对于任何国内手机厂商来说,只要战略对路,战术对头,在不断的市场洗牌过程中,完全可以从洋品牌中抢夺更大的市场份额。同样对于洋品牌而言也完全可能重夺江山,国内手机厂商的地位并不稳固。在最新的中国手机市场销量监测中,国产手机的销售额虽然占到了50%,但是这种实力更多的体现在销售方面的实力,它们所取得的市场份额更多的是靠营销手段和营销创新来完成的,从品牌忠诚和品牌预购情况来看,国产手机依然没有形成对抗洋手机的品牌影响力,因此,从总体上讲,国内品牌的手机生产厂商还没有完全形成对抗国外品牌的集团实力。虽然已经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极大多数的国产手机所面对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品牌劣势、技术不足等等),在不断的市场竞争过程中,仍然存在太多的变数。

3.2.2国产手机市场结构分析

(l)消费群体结构分析

据新生代调查,中国手机市场品牌消费群体结构分布的特点为:①第一阵营三大品牌基本覆盖所有群体②其他阵营诸品牌依靠细分致胜.可以看出:①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三大品牌由于产品线丰富,几乎覆盖了所有消费群体,并没有显现出明显的人口特征,这也是它们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主要原因。②TCL手机的消费群体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女性比例高达相关。61.3%,尤其集中在年轻女性,这与其产品设计及明星广告策略密切

③爱立信、飞利浦、波导的使用者主要分布在中年男性区域,机在外观设计上普遍具有男性化特点。其中波导“手机中的战斗机”语更是强化了男性消费者的购买倾向。这些手的广告

④阿尔卡特和松下等手机品牌中的新秀,其目标消费群相应地集中在低龄段,且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2)区域分布结构

新生代调查发现中国手机市场品牌区域分布的特点为:①国际品牌在一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等)占据较大优势;②国产品牌的竞争优势在二、三级城市表现得更为突出。以摩托罗拉和波导为例,两个品牌的交叉区域并不很多,波导明显采取了“退而求其次”的战略,主动向二级城市(诸如合肥、武汉、重庆等)发展。面对国际手机强大的品牌和在位优势,“农村包围城市”成为诸多国产品牌的突围策略。

(3)品牌忠诚度分析

手机是介于耐用消费品和快速消费品之间的中间产品,在中国市场上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时尚消费品。由于手机的功能不断创新,造型不断变化,新品层出不穷,价格变化频繁,再加之电信网络的不断完善,消费者持有手机的更新速度要远远高于大多数耐用消费品,但又不像快速消费品那样频繁。表现在忠诚度上,手机的指数要低于其它耐用消费品,但又高于快速消费品。从总体来看,手机品牌忠诚度指数显现出以下现象:

①老牌劲旅风采依旧:同市场份额一样,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仍然排在前三,并远远高于其它品牌。

②专业品牌优势明显:与专注生产通信产品的专业化品牌相比,由其它行业涉足手机生产的松下、海尔等品牌的忠诚度则有待提升。

③昔日英雄英姿不再:爱立信的衰落导致其品牌忠诚度只位居中游,并

有被部分国产品牌赶超的迹象。

④国产品牌略显逊色:国产品牌的增长速度已全面赶超国际品牌,但总体忠诚度还较低。缺乏核心技术优势,位居产业价值链的下游和低端国产品牌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海尔的市场份额虽然较低,但忠诚度却高于其它国产品牌而处于第二梯队,这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其家电强势品牌的有效延伸。

3.2.3手机品牌消费理念已成形、消费行为趋于成熟

随着消费者对手机特性的日益熟悉,消费者的购物意识也在走向成熟,品牌作为一个企业的技术实力、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众多因素的综合体现,为消费者在选择产品上提供了可信赖的依据和保障。消费者对产品的品牌、价格、质量、功能、外观、服务、广告宣传等不同反馈的情况可以看出,国内手机用户消费已经变得十分理性。他们对价格、外观、广告宣传等敏感指数已经降到很低的程度,分别为46.8、16.5和12.8,相对2004年而言,外观和价格敏感度有较大幅度下降。在品牌、质量、功能及服务方面,消费者依然最看重产品的质量,其敏感指数为76.6,产品的质量问题为大多数消费者所青睐。从相关的调研结果看,摩托罗拉、波导、海尔、和夏新等品牌产品质量深受消费者青睐,获取“用户满意质量奖”也并非意外。其次是功能和品牌,消费者敏感指数分别为62.3、60.4,消费者对功能和品牌的认可度已经基本相当

3.2.4手机行业发展已具备相当规模、相对成熟

中国手机市场的商机主要表现在市场规模,手机的需求量来自于新增加的手机用户和汰旧换新的需要,新增用户和换机率保证了市场的增长空间,主要以推出新机型及降价来刺激市场。随着服务商竞争的加剧,CDMA网络的不断完善,入网费、通话费相应的调整以及手机价格的不断下降,将极大的刺激消费者的潜在购买力,市场需求会大增。欧洲等国家的发展经历都表明移动通信普及率最终会超过固定电话。这几年来虽然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增势强劲,移动用户数是世界第一,可是普及率依然很低,仅为14.95%,低于固定电话普及率30.22%,与世界其他通信发达国家的平均普及率50%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移动电话的普及还需要一段时间。需求特点的新变化,为手机生产厂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机会。这是中国移动通信继续增长的基础,未来市场潜力十分巨大。目前,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规模和用户总量均居世界第一,手机产量约占全球的1/3,己成为名副其实的手机生产大国。以2003年上半年的数字为例,我国累计生产手机(含GSM、GPRS和CDMA)219.67万部,销售手机8003.02万部,其中出口3686.69万部,国内市场销售4316.33万部。从生产情况看,上半年GSM、GPRS手机累计生产7183.72万部,增长50.1%,CDMA手机累计销售1035.95万部,增长344.9%;从销售情况看,GSM、GPRS手机累计销售7078.59万部,增长48.8%,CDMA手机累计销售924.43万部,增长341.2%;从出口情况看,GSM、GPRS手机累计出口3157.88万部,增长51.4%,CDMA手机累计出口528.81万部,增长503.7%。从总体发展态势看,手机市场供需两旺,

3.2.5手机品牌已具有一定的品牌资产价值

2002年一2003年度手机行业报告对目前手机市场现状进行了深度分析,结果表明:

(l)目前手机市场的整体竞争格局是手机市场品牌分布机构呈现出明显的三大层级:表现在品牌竞争力指标上,摩托罗拉(68.18)、诺基亚(57.59)和三星(41.13)共同占据第一阵营,遥遥领先于第四位的西门子(12.61);后者与TCL(10.72)、波导(7.16)组成了第二阵营;而更多的国产品牌,如海尔、康佳、夏新、科健等则跻身第三阵营。

(2)品牌成长指数清晰的反映出国产手机将成为未来中国手机市场的主力军,中国2003最具成长性的手机品牌前六位均为国产品牌,依次是:康佳(134.67)、TCL(127.53)、夏新(125.09)、波导(121.81)、海尔(121.47)、科健(113.72)。虽然国产手机在“核心技术”这个品牌发展的瓶颈上并没有得到突破性的进展,但是参考了韩国三星的经验(没有研发领域内的“核心技术”但手机品牌资产价值已经超过3万亿韩元),可以看到我们国产手机的已经具有一定品牌资产价值。

3.3手机企业在品牌运作上的努力与尝试

中央电视台“2003年黄金时段广告招标会”上,熊猫以1.0889亿元夺得2003年央视广告标王;2002年的央视广告冠军TCL,以6660万元排名第二;夏新以近6000万元的筹码名列第三。夏新手机充分利用电视台的多频道、多时段构件了一个立体传播平台,有媒体报道,其每月在央视的广告投放都基本上维持在1000多万元;而波导更是以广告构筑业内超强“产品矩形”方阵,一年推出20余款新机型。据TCL移动通信策略部副部长刘文权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指出,2003年TCL在央视A特段和世界杯广告的投放量达到了7000多万,加上在地方台投放的5000多万,排在手机类广告的第一位,另外在报纸上的投放量也有六七千万,也是排在第一。这些广告运作使得TCL手机在手机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据国内某著名顾问的《中国手机市场新格局》报告显示,TCL集团2002年一季度销售约160万部手机,数量几近为2001年全年销售量,销售额突破30亿元,在当时国内手机市场排名第三。与此同时,手机企业的品牌传播策略上也走向成熟,从诺基亚的“科技以人为本”,到TCL为了打造“国产手机第一品牌”的国际化形象,斥巨资1000万元聘请“韩国第一美女”金喜善,并力邀国际级导演张艺谋担任广告片的拍摄。广告片还没有拍摄,TCL就已经通过媒体大造声势,将这一新闻热点传播出去。广告片在央视的黄金时段进行了投放,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TCL手机“中国手机形象”的传播语传遍全国。波导在品牌传播的初期,波导提出“手机中的战斗机”的传播口号,力地推出一系列的市场推广活动,利用2000年奥运会的传播良机,推出让奥运记者带上S0部波导手机奔赴悉尼的活动,让波导手机“信号好、接收好”的特点得到新闻印证和传播。

篇10

关键词:电影衍生产品;消费;符号;文化认同

1购买电影衍生产品的消费心理

在消费心理上,有一部分消费者是因为文化认同而购买衍生产品,也有一些消费者是由于形成了持续不断的购买习惯而收藏电影衍生产品,还有一些消费者是由于炫耀心理作祟。更多的消费者认为电影是视觉的,纵使看再多次仍然无法满足想拥有的心理,而电影衍生产品是有触觉的,是可以感知其实际存在的。电影画面与场景凭借衍生产品实体化,消费者购买电影衍生产品可以藉此满足想拥有这部电影的想法与感觉。

个人的消费会受到那些在家庭、社会阶级、亚文化团体、种族、生活方式、朋友、职业团体、和个人所属的团体中的成员的影响结果。在消费的层次上,物品本身是没有性格的,只有在人们消费、使用时,才会赋予物品意义,物品也才会有其社会关系。也因此,在讨论衍生产品的社会层次时,消费者行为特质便显的异常重要。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理论中提到:“它是一面镜子,它所忠实反映的,不是人的真实形象,而是人对自己所欲望的形象。”

因此,我们可以说当消费者购买、收藏与展示这些电影衍生产品时,期望展现的一种形象是消费者所期望的形象,这个想象中的形象与消费者本身的形象并不尽相同,甚至相差甚远。人们可以通过消费具有自己喜欢的电影元素的衍生商品,获得一种发泄,甚至是精神上对于自身形象的重建。同样的,个人炫耀这一项消费行为因素,也有相似的心理原因,只是个人炫耀更明显的表现出自我想重现的样貌,明显且强烈的企图彰显自我。因此,这些消费行为在精神上使消费成为一种救赎,让许多人情绪得以抒发,具有想象的自由,展现自身所期望的特质。

除此以外,消费者消费电影衍生产品也可能出于角色扮演的行为需要。角色扮演与自我炫耀相似之处是,两者都通过消费物品,表现出一种自我喜爱且能够认同的样子,这个自我认同的样貌是从一个可模仿学习的样本,也就是电影中的角色形象而得到。

但是角色扮演和自我炫耀最大的不同在于,有角色扮演欲望的消费者,除了满足平日不能表现的欲望之外,在重复电影情节或行为的扮演过程中,对于消费者而言,是一种再学习的过程。从电影玩具与人物的角色扮演中,消费者重复加深对于电影情节、人物性格与关系的情境与记忆,更加深对于电影情节或种种设定的认同,同时更加强社会化的种种能力。因此消费者透过角色扮演的过程,一方面满足的自我意识的欲望,一方面也学习社会化的模式。

最后提到消费社会中的重要心理因素,心理投射与消费满足的过程。在消费心理学中,消费者从受到刺激到进行购买的行为之间,可能会有复杂的心理运作。这些复杂的心理运作如同上述几种消费心理。消费者之所以购买衍生产品并有获得满足的感觉是因为电影衍生产品将电影真实化、具体化与商品化。电影并没有直接广告电影衍生产品,但是经由消费者对电影的阅读、解读与转换之后,购买电影衍生产品会带给消费者企图去占有的心情与满足感。在消费者行为的观点里,认为消费者消费动机中有一种是拥有的需要。特别是收藏者,拥有的物品在连结一个人与其过去的经历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这些东西的取得可以保存记忆,甚至是帮助怀旧。

总之,电影与电影衍生产品乍看之下是不相等的,没有连结的两样东西。电影的镜头语言、剧情与演员表演创造了一种生命,抒发创作者的想法与理念。而电影衍生产品却只是使用电影的角色或标志,制作成各式各样的商品。电影有其生命与意义,电影衍生产品却只是个有个商标或品牌的商品。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尤其是对于某部电影很热衷,甚至有收集或收藏嗜好的消费者言而,电影与电影衍生产品是相互连结的。当这些消费者欣赏、把玩与收藏这些衍生产品时,会直接连结到电影画面。这也是许多电影的电影衍生产品可以在电影下片之后经过十几年仍然有其消费市场与价值的原因。

2电影衍生产品与符号消费

文化相关产品之所以受到众多的讨论在于消费与使用的同时,产品所附带的文化意义与符号解读是否也随之传递。

当消费者喜爱并消费某项电影的衍生产品时,也许原本只是受到电影或是商品造型的影响而进行消费,但是这些商品背后所承载的意义会渐渐进入消费者的观念与意识里,这是一种无形且缓慢的影响,但是并不能因为其影响缓慢而忽略其影响力的存在。相同的,对于部份消费者而言,能引起消费动机的,是其符号所承载的意义。这种意义可能是明显的文化特质,也可能是隐含的跨文化意义。购买、使用电影衍生产品的消费者更强调宣告一种特征,一种身为一种东西的“迷”(fans)的宣告。这种宣告不单是生活品味,也是种人格特质、社会地位、群体认同与消费风格的宣告。

追根究底,基本上电影工业具有一种工业生产的模式:生产-制造-销售-利润-再生产。电影让观众在观看时有一种想象的空间,建构出一种氛围与情绪,塑造一种超越真实的情感与体验。电影促使人们渴望购买相关的商品,并且消费或使用起来能让自己就像是电影中的人物或角色。电影的画面与角色成为一种有意义的符号,而电影衍生产品便是将这种符号具体化,成为一种可以用来交换的商品,形成一种商业机制。

在符号消费体系下,电影衍生产品所引发的消费行为,是借着商品符号来宣告一种身分,而这样的身份与以往法兰克福学派所强调的阶级有所差异。阶级的分别有一套完整由经济、社会、文化等相互影响与培养的过程和变化,但是在鲍德里亚的观点里,通过消费所显示的并不是一种完整的阶级差异,而只是一种表面的,可以由符号消费而界定的身分差异。

因此从消费的角度来看时,消费者通过消费一些有附加意义的符号商品时,能借此表现的并不是阶级上的差异,而只是一种标志,一种社会上的群体所共同认可的身份上的不同。这种差别不像阶级那样具有难以改变性和流动性,因为身份并不涉及经济、政治或文化结构体本身,其中的差异只是是否前去消费某些商品。其实,这是一种通过符号消费所造成的现象,一种表面的、让人眼花缭乱的假象。因此实际的社会阶级、财富、身分越来越难从外表被一眼判断出来。相同的,通过消费电影衍生产品而去显示或炫耀身份或品味的消费者,在社会地位上不一定身处在某一阶级,而这样的消费者,也许是真的很喜欢某部电影,但也许只是把电影的符号当作自我装饰的一部份。

参考文献

[1][法]尚·布希亚(JeanBaudrillarad).林志明译.物体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法]让·鲍德里亚(JeanBaudrillarad).刘成福,全志刚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英]迈克·费瑟斯通.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