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秦淮范文
时间:2023-03-15 07:41: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泊秦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2、这首诗中的第一句就是不同凡响的,那两个“笼”字就很引人注目。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它是那么柔和幽静,而又隐含着微微浮动流走的意态,笔墨是那样轻淡,可那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那么浓。首句中的“月、水”,和第二句的“夜泊秦淮”是相关联的,所以读完第一句,再读“夜泊秦淮近酒家”,就显得很自然。但如果就诗人的活动来讲,该是先有“夜泊秦淮”,方能见到“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景色,不过要真的掉过来一读,反而会觉得平板无味了。诗中这种写法的好处是:首先它创造出一个很具有特色的环境气氛,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造成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这是很符合艺术表现的要求的。其次,一、二句这么处理,就很像一幅画的画面和题字的关系。平常人们欣赏一幅画,往往是先注目于那精彩的画面,然后再去看那边角的题字。所以诗人这样写也是颇合人们艺术欣赏的习惯。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出自唐代诗人杜牧作品《泊秦淮》。此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
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艺术构思颇具匠心,写景、抒情、叙事有机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作品译文:
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篇3
1、秦淮河是我国长江下游右岸的支流,有龙藏浦、淮水的称谓,直到唐代以后才改为秦淮,并一直沿用至今。而它之所以被称为秦淮河,相传和秦始皇有关。
2、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第五次南巡时,经过金陵,这个时候身边的术士对他说:“金陵有王气。”“王气”指的是“帝王之气”,于是秦始皇在术士的建议之下,将山开凿,引龙藏浦的水穿城而过,进入长江,以便卸掉金陵的“王气”。
3、虽然这件事只是传说,并没有实际依据,但是据史料记载,秦始皇确实下令整顿过龙藏浦,而在汉代之后又将其称为淮水,且它还秦始皇有关,所以到了后来也便渐渐将这条河流称为秦淮河了。
4、到了唐代的时候,著名诗人杜牧做了一首《泊秦淮》,其中:“夜泊秦淮近酒家。”一句得到了广泛的流传,此后秦淮河也就扬名天下了,现在也有很多慕名前去南京观赏秦淮河的旅客。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2、轻明——《别滁》/欧阳修:“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3、霓裳——《纤云扫迹》/刘克庄:“水晶宫殿飘香,群仙方按霓裳。”
4、寒月——《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5、碧烟——《菩萨蛮·月华如水笼香砌》/孙光宪:“碧烟轻袅袅,红战灯花笑。”
6、玉颜——《玉楼春·惊沙猎猎风成阵》/元好问:“深宫桃李无人问,旧爱玉颜今自恨。”
7、涟猗——《伐檀》先秦·诗经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8、萋萋——《葛覃》先秦·诗经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9、琼琚——《木瓜》先秦·诗经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篇5
两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了这座久负盛名的六朝古都——南京,就在到南京的那晚,乘着夜色,来到了夫子庙,见到了那一直让我魂牵梦绕的秦淮河。今日的秦淮河依旧繁华,但已不是古时的那种,而是带有古韵且蕴含现代气息的美。
走在夫子庙景区,街上的人群熙熙攘攘,街道两旁,复古的明清建筑释放着古老的韵味,古玩店里,各式各样的玩件儿,或小巧玲珑,或古雅韵致,让人爱不释手,但对于我这个学生来说,又不得不忍心放下。踏上文德桥,静静看着夜色下华灯里的秦淮河。身边有一群老人,是来旅游的,不知自哪里来,导游在向他们说着关于文德桥的故事,故事内容我已经不记得了,只依稀记得,故事主人翁的睿智,仅此而已。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乌衣巷》,感慨藏而不露,寄物咏怀。在诗人眼中,此时的乌衣巷铅华洗尽,六朝的脂粉早已随着秦淮河水流向东去,昔日笙歌不断,也已散尽不再重来,而原本繁华的朱雀桥边,今已野草丛生,颓败不堪,乌衣巷口,也只剩夕阳残照。魏晋大族,王谢也已风流不再,废墟上,矮房里住着寻常百姓,唯有那飞来飞去的燕子,还似曾相识,见证了这一场沧海桑田的变迁。
我没有进去乌衣巷,只是在巷口门前驻足,“一巷月朦胧,欲问乌衣何处去;万家春旖旎,且看紫燕此间来。”巷口门上的一副对联。上联,展现了一幅乌衣巷的月光图,聚焦于一巷一月。由此叹问乌衣巷的未来图景究竟如何,往何处去?下联,描绘了一幅春光旖旎、紫燕翻飞的江南胜景;最忆江南好,盼得紫燕归。这中意境当然不是我这个凡夫俗子所能完全体会到的。
也没有去媚香楼,无法身临其境感受一下古时李香君这个处于社会底层,却有着那些卖国求荣的达官贵人所不具的爱国、正义的高尚情操。“香君一个娘子,血染桃花扇子。气义照耀千古,羞杀须眉汉子。”这是林语堂先生对于香君的评价。时间淡化了古朝旧事,却淡化不了浓浓的情思。
由于时间关系,只是在河边静静欣赏了秦淮的夜色,画舫上的灯,照亮了河面,这应该就是朱自清的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所说的的灯船吧。船上的人在灯影里,笑谈着,可能也会有一个人为秦淮河的浓浓古韵所陶醉,在试着感受古代文人骚客挥毫泼墨,对风吟唱。
河南岸的照壁上,双龙腾跃,在十一月的夜色里,沉沉的,有古都的风韵。
在喧哗声中,我只是匆匆一瞥这十里秦淮中的一小段,也是古时最繁华的一段,未见诗人在岸边吟诗,未闻秦淮八艳的幽幽琴声,甚至来不及品尝秦淮八绝中的任一绝,就这样,在别人眼里,我行色匆匆的身影又消失如流的人群里,不知何时会再来,连我自己也不知道。
古时曾有“秦淮十里风月”之说,而今已不再,只是这一弯碧水,静静地,在这座古都间流过,我不见古人,古人不见我,对我来说,只剩灯影里的秦淮河,流淌不息。只愿来日,守着一抹古城春痕,我能坐在灯船上,寻一场我昔日置于此地的旧梦,寻一程秦淮泛舟的旧梦……
篇6
今天晚上,我写完作业,跟老爸、弟弟玩起了奥特曼打怪兽的游戏。我和弟弟都当奥特曼,老爸自己当怪兽。
“我是老怪兽。”老爸郑重地宣布,“我不怕拳打脚踢,就怕你们奥特曼长了本事,学会了背古诗、算题、唱歌、说英语,你们千万不要做那些事情啊!”
老爸话音刚落,弟弟就背起了《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哎呦,哎呦……”“老怪兽”起来,只听“咚”的一声,“老怪兽”倒下了。
真是太好了,我和弟弟都有些得意忘形,拿起枕头朝老怪兽打去,没想到,已“死”的“老怪兽”又站了起来,要打我们的屁股。
糟糕,“老怪兽”不怕武力,我们打他正好让他复活了,真不该呀。眼看他又要兴风作浪,我这名“老将”出马了,我清清嗓子,背起了《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老怪兽”一下子倒在了地毯上,只有腿还翘着。弟弟又数起了数:“1,2,3,4,5……”
“怎么还是那老一套啊?”不好,“老怪兽”又复活了。他慢吞吞地爬起来,说:“我早就对数字不敏感啦,我有抵抗力啦。”
老弟呀老弟,你能不能别老帮倒忙啊。我正这样想着,弟弟又唱起了《葫芦娃》的主题歌:“……金刚金刚葫芦娃,叽哩哇啦呜哩哇啦叽里呱啦……”
“咦,怎么乱唱起来了?”“老怪兽”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又准备兴风作浪。
篇7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
在古典戏曲中,不能不提四大经典爱情戏曲――《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自问世数百年来,它们被改编成各种剧种活跃在戏曲舞台,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它们的故事发生地,也成了游人争相前往的热门之地。它们以超强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成为了当地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
[剧目[《桃花扇》
[编剧](清)孔尚任
[主角]侯方域 李香君
[舞台地点]江苏省南京市秦淮河畔夫子庙,媚香楼、栖霞山
[爱情格调]坚贞、忠诚、凄绝哀艳、悲欢离合
[经典台词]无国哪有家哪有爱?
[剧情解读]明崇祯十六年,复社文人侯方域去南京应试,经画家杨龙友介绍,结识了秦淮名妓李香君,两人萌发爱情,订婚之日,方域题诗扇以赠香君,作为信物。阉党余孽阮大铖借机赠送妆奁,想结交复社。香君识破其圈套,拒收妆奁。阮怀恨在心,南明王朝建立后,诬告侯方域,迫使他逃离南京。崇祯自缢,阮在南京拥立福王,重新得势,逼迫香君改嫁其党羽田仰,香君誓死不从,血染定情诗扇。杨龙友将扇上血迹点染成桃花图,是谓桃花扇。清兵南下,侯方域在栖霞山与香君重逢,但国已破,何以为家?二人撕破桃花扇,双双出家。
夜泊秦淮河
初春的夫子庙,阳光穿过黑漆漆的飞檐,斜斜地投映在贡院老街湿淋淋的青石板上,浮泛而起的光泽就像是秦淮河千年前的一个梦晕,迷离而斑斓。行走在这条延续了千年历史的老街上,被恍惚了的仿佛不仅仅是人的视线,似乎还有那已悄然穿越了时空的记忆一秦淮河积历代奢华,该有多少烟花女了在此埋玉留香,但身后不寂寞,且能重享修故居之殊荣者,大约惟李香君一人了。
夕阳渐渐西下了,夜幕低垂的夫子庙暮霭升腾,紫气东来,秦淮在牺牲了白天的明媚后,终于变得风情万种而有些昧了。一时间,那个“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秦淮;那个绮窗丝幛,十里珠帘的秦淮;那个“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粉影照蝉娟”的秦淮;那个桨声灯影、丝竹声声的暧昧秦淮又悄然回来了,我不知道这种暧昧对于它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是昨天的延续,还是今天的重生,我不得而知。
一阵桨声从我的耳边漾起,在委婉的丝竹声中,倚栏远眺,汩汩的秦淮河水缓缓地向东而去,而我的思绪也再一次随着秦淮河的流水漂向远方。到底是漂向明孝陵还是莫愁湖或玄武湖,又或是李香君临窗凭栏处,我很惘然。如果今夜我的思绪也能像流水一样潆洄,那么我愿意把我的梦托付给秦淮河。
栖霞山,满山桃红、无尽相思
真的很难想象在如此喧哗的秦淮河畔,竟然会有一条如此恬静的小巷――乌衣巷。据说乌衣巷曾是三国时期吴国戍守石头城的军队的营房,当时的士兵都穿黑色制服,乌衣巷由此而得名。一个人走在幽深绵延的小巷内,面对那一座座背负着历史沧桑的马头墙,人的思绪往往会被东晋时期的那两位宰相――王道、谢安的身影所恍惚。
一栋黑白分明的老宅――王谢故里,如同一份黑白分明的记忆,黑的是一份以往的沉重,而苍白的却是属于今天的那份印象。没有了达官贵族、文人骚客出没的王谢故里,少了一份喧杂和浮华,多了一份宁静和淡泊。虽然王谢故居早已是人去楼空,繁华不再,但中唐诗人刘禹锡一首“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篇,却在春天的黄昏里为我刻画出了一份别样的温馨与画意诗情。
告别秦淮河,出南京市太平门外22公里处,便是栖霞山,这里有成片的枫树,每到深秋,满山遍野的红色,如同一片丹红色的海洋,壮观而迷人。顺治十二年的暮春,心中之桃花凋零已尽的李香君,撕破了桃花扇,收拾行囊,独自来到栖霞山。
登山入景,栖霞山如彩霞沉淀,明镜湖似月光泻地,千佛岩无量千佛出神入化,栩栩如生,走不过的是香君墓前的那份悲情与冷落;看不明的是栖霞寺前的那缕香火;猜不透的是桃花扇亭前的那份桃红与竹影。如果说一朵桃花代表着的是一份相思的话,那么满山遍野的桃花,便是一份无穷无尽的相思。桃花红,梨花白,最红艳的是那朵带血的桃花一一李香君。
千古绝唱――媚香楼
孔尚任的一部《桃花扇》,当算是李香君的一部别传,使得这位明末清初的一代名妓的事迹得以传播海内外,她曾经居住过的媚香楼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天南地北的有情人来到这里。
媚香楼位于南京夫子庙钞库街中段,大门朝南,是一座典型的清代民间河厅河房建筑,共三进两院,有700多平方米。第一进是一式三间正屋,现为李香君故居陈列馆。走进漆墨的大门,扑面而来的是四幅大型砖雕,所展示的是《桃花扇》剧中的四个不同场景。
穿过前厅,是一小花园,侧有一小舞台,传说为当年李香君表演歌舞之处。二进为院落,是一座两层绣楼,进门穿过走道,向左拐进前院,院中假山玲珑,芭蕉婆娑,一尊香君塑像亭亭玉立在素雅的翠竹丛中。据说,当年李香君与侯方域经常在此院子里吟诗作画,形影不离。正厅原是李香君与“秦淮八艳”们聚会,娱乐之处,现已改为李香君纪念馆,
“青砖小瓦马头墙,绣帘挂落花格窗”,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媚香楼,位于整个院落的第三进。媚香楼依河而建,故称河房,楼上下各三开间。爬上吱咯乱响的楼梯,千年的尘土随着脚步声弥漫,纷扬,在纷扬而去的尘土中,我仿佛看到刚从河南商丘赶到南京的侯方域,为了一睹“香扇坠”李香君之风采,将乡试抛至脑后,急匆匆地登上了这条暗红色的楼梯。那一年,李香君正当十六岁花季妙龄,她独坐于绣帘挂落的花格窗前,将满腹的情思,托付给了秦淮河。当侯方域出现在她面前,并将题诗之扇作为定情之信物相赠时,一段红尘情缘便陨落在了这绣楼里。
篇8
[关键词]典故 用典 诗歌 情感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208-01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定的份量。同时也是考试的一个重点和亮点。而诗歌鉴赏中考查最多的就是情感和手法。在增加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我们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些时候要是不能正确理解其中典故的含义就直接影响对整个作品的鉴赏。所以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要注意以下几种类型。1.化用前人语句。2.引用神话故事。3.明用历史故事。下面我想谈谈学生学习过程中如何判断诗歌中使用了“用典”的表现手法。
1.明确概念
“用典”又称“用事…援引”。是古诗词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特点是引用古代的历史故事、寓言故事、历史人物或古人的言论或俗语、成语等,来印证自己的论点或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2.弄清分类
2.1正用和反用
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表明自己虽然年纪老大,但雄心犹在,尚能为国杀敌立功。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语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描写了金陵的壮丽景色。
反用是在诗文中反用原典的意义,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本诗反其意而用之,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过隐居生活的愿望。李清照《一剪梅》中的“云中谁寄锦书来”,语出《晋书》,窦滔妻苏氏织锦为回文诗,寄给丈夫,后就用“锦书”指代妻子给在外丈夫的信,本诗反其意而用之,指在外的丈夫给妻子的信。
2.2借用和化用
借用就是被借典故的原意和诗文中所要表达的意义并不相关,但它们之间也有某一相关的地方。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过春风十里”,出自杜牧《赠别》中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借指先前扬州繁华的街道;“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分别出自杜牧《赠别》中的“豆蔻梢头二月初”和《遣怀》中的“赢得青楼薄声名”,以此指代杜牧作诗的技巧和才情。
化用指用典时不直接引用典故,而是把典故灵活地加以融化、点化。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折腰”就是从陶渊明“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中化用的,表明了不事权贵、追求自由的傲岸精神;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至今商女,时时犹唱,《》遗曲”,化用了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表达了诗人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
3.明白作用
3.1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和历史人物的典故来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马嵬 白居易
莫长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借用“长恨歌”“银河”“石壕村”“长生殿”四个典故,表达了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疾苦的同情。
3.2抒发诗人自己情感,表明自己的心迹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人借庄周梦蝶,望帝啼血,南海鲛人,蓝田日暖四个典故,来抒发自己回忆往事是悲伤迷茫的情感。
3.3针对社会存在的一些弊端,古代诗人在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不便畅所欲言的时候,往往引用典故来影射时事,达到借古讽今的效果
泊秦淮 杜妆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花》
诗中《花》是一个典故,此曲为亡国之音,
杜牧生活的晚唐正值国运衰微之际,而这些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反而聚集在酒楼之中欣赏靡靡之音。怎能不让诗人产生历史重演之忧?所以诗人解题发挥,表面上讽刺歌女,实际上把矛头指向了统治者。
我们知道,古诗词往往受字数、句数的限制,使用典故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一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了解考查方式
对典故的考查主要有两种方式:
4.1题干中直接点明典故,加以分析,这是最常见的一种
例《锦瑟》中间两联共用了四个典故:一是庄周梦蝶,以为岁月如梦,往事如烟,理想终将破灭;二是望帝啼鹃,比喻一生不得志,壮志难酬。第三、四个典故分别是什么,意在表现什么?
4.2题干要求从原诗中摘选出典故,再加以分析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篇9
眼前出现了古色古香的客栈,我要在这儿度过一周的时间,我会无聊吗?会孤独吗?会想家吗?我不知道。但一周过去了,时间如白驹过隙,如细水流过,竟没感觉到无聊和孤独,没想家,最大的感受是珍惜,是留恋,是不舍。
时光如水,匆匆流过之时也冲刷了我们彼此的心,给新认识的朋友留下一方净土。直到回到家我才明白,原本认为无聊的地方竟让我如此流连,原本认为无聊的地方竟产生了让我永世不忘的友情、师生情!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如今这思绪又飘往那十里秦淮。美丽的秦淮河水,俊秀的江南人。街上熙熙攘攘,秦淮小吃使人目不暇接。江南贡院、夫子庙、乌衣巷,这些古朴美丽的建筑给秦淮水又增添了些古典气息。
走进江南贡院后,一排古色古香的房子映入眼帘,有树林、有秦淮水、有茶园、有长廊。这足以体现当时考场环境的优美。想想那些考生们可以在夜晚独倚在廊柱上,看一弯残月斜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又是一番多么美丽的景致啊。继续向前,一道门廊上悬挂着一块匾,上面是李中堂写的四个金字“唯才是举”。对面河边上伫立着不少石像,其中一人昂首挺胸,踱着方步,神色傲然,是唐寅唐伯虎!“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我心神往之。
回到了石塘人家。夜晚,我抬起头,看见一轮弦月在青山的包围之中,害羞地挂起了面纱,只露出半张脸,在群山的掩映中显得更加美丽。她在等待,等待千年,只为等待一个如“嫦娥奔月”般的凄美神话;我们也在等待,等待篝火被点燃,等待友谊被点燃。
篇10
放眼中国的诗界,不乏得出中国是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国度的结论。中国是一个古老而有蕴涵的国度。而古代的中国,诗词的兴盛,大凡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目共睹,但相对诗界的辉煌,酒的作用却不是每个人都共知的。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英雄一世的曹孟德,他的豪情壮志在酒和诗的徘徊里更见一斑;“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她晚来风急?”婉约动人的李清照,她的柔婉清丽亦在酒中荡漾出清澈的纹光。
酒的美,凭我这秃拙的笔自然无法把它描绘,但却有人在很久以前就给它定了价!“金樽清酒斗十千”,它的价值可见一斑。
酒的高雅亦非我这拙劣的纸张所能记叙,但我想自号“醉翁”的六一居士必是能“述以文者” 。而那“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的五柳先生亦对它情有独衷!
文曲星谪落人间的诗仙李太白,在酒后的夜晚独自舞剑,却孤寂难眠。是“举杯邀明月”的情怀?还是“对饮成三人”的意味深远?这我无从得知;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又岂是我等凡夫俗子所能言传其深意的?
酒和诗,诗和酒,面对它们,愚钝的我早已分不清孰酒孰诗。面对诗与酒这两种至美的事物,我不禁提出了没有酒的存在,会有如此好诗的疑问。
当然,美的事物往往会得到所有人的赞美,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