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方法范文
时间:2023-04-09 11:34: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论证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事实论证:
运用真实、可靠,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增强文章说服力,趣味性,权威性,让文章浅显易懂。使用这种方法,一般是先分论后结论,即开门见山提出论题,然后围绕论题逐层运用材料证明论点,最后归纳出结论。这种结构的方法,比较符合人们的思维认识规律。
2、道理论证:
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由于论点一般是从具体的材料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其实质是归纳法,而归纳法在很多条件下是很难完全的,因此,有理论加以衡量,就能够保证其可靠性。
3、对比论证:
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它侧重于从事物的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
4、比喻论证:
篇2
关键词:房产测算测算方法 测量规范
引 言
房产面积测算就是指涉及到房屋产权的有关面积测算,它主要包括房屋本身的面积,也包括房屋用地的有关面积。因现在房屋产权包括所有权和使用权,已作为商品而进入市场,面积实质上已成为衡量房屋价值的重要标志。房屋面积误差的大小, 意味着产权人经济的损失,影响产权人的直接利益,有时会引发矛盾和冲突,甚至诉讼法律。房产面积测算的方法和精度是保证今后产权登记最基本数据的准确性, 其测量成果一经产权登记确定下来,即具有官方证明的法律效力。
1 房产面积测算方法
面积测算就是指水平面积测算。又可以分成为房屋面积和用地面积测算两类,其中房屋面积测算包括房屋建筑面积、共有建筑面积、产权面积、使用面积等测算。房产面积测算方法有图算法、坐标解析法及实地量距法。
1.1 图算法
图算法是依据图纸量算面积,量法多种多样,即在图上量取有关房屋图形的长度,计算出图形的面积,或量取图形坐标计算图形的面积,这种方法精度比较粗略。
1.2 坐标解析法
坐标解析法的测算,能够保证在房产测量当中对成果精度的要求,可以大大提高成果的质量,因此,主要介绍这种方法的使用。
采用坐标解析法的前提,是在房产平面控制测量的基础上,掌握了准确的房屋用地界址点、边界点或房角点。对控制点精度的要求也比较高(末级相邻基本控制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025),所以,它较适合于范围大、形状特殊的房屋测量。
操作步骤:
利用全站仪野外收集房角点坐标数据,然后再传入计算机中进行坐标展点和编辑,绘出房屋图形后,求得面积。
例图:
式中: S――房屋面积、房屋用地面积或丘面积,单位m2;
X――界址点、房角点或边界点的纵坐标,单位m;
Y――界址点、房角点或边界点的横坐标,单位m;
X,Y――测区范围内纵坐标、横坐标的任意一个整数,
加入X和Y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面积计算的位数;
N――界址点、房角点或边界点的个数;
I――界址点、房角点或边界点的序号。
面积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式中 ms――面积中误差, 单位m2;
mj――界址点、房角点或边界点的点位中误差, 单位m;
n――界址点、房角点或边界点的个数;
――界址点、房角点或边界点的点号;
D――界址点、房角点或边界点连线所组成的多边形中, 相邻点连线的间距。
1.3 实地量距法
由于现在的商品房很多都是以单幢楼、多幢楼或是小区的形式来进行房产面积测算,用实地量距法测量这些范围比较小的商品房最快捷、最适用。
实地量距法是在实地用仪器、测距仪或手持测距仪、卷尺量取有关图形的边长,而计算出这个图形的面积。对一些不规则的、特殊的图形的测算,可以将其分解成若干个简单的几何图形,然后分别计算出这些图形的面积,再用简单的加减法算出总面积。
使用实地量距法对精度要求和误差限制有一个新的标准,即依据《房产测量规范》的修订原则制定的全国房屋面积的精度要求有三个等级(如表所示)。
2 商品房面积测量精度要求分析
房屋的面积是根据房屋的边长计算而来的,房屋边长测量的精确度决定着房屋面积的准确性。房屋边长的测定普遍采用测距仪或卷尺(皮卷尺、钢卷尺、玻璃纤维卷尺),那么也就产生了随机而来的测量误差。
2.1 边长测量误差比较
边长的测量误差主要分为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固定误差对每一条测量的边, 无论其长度如何,其误差总为一常数,是一个固定值。可以说,固定误差与边的长度无关,而比例误差恰恰相反,其误差的大小与边长成正比,边长越长,误差越大。 边长中误差为:
式中 mD 为房屋边长的中误差,单位m;
m0 为房屋边长误差的固定中误差,单位m;
D 为房屋边长的长度,单位m。
为房屋边长误差的比例中误差的比例系数。
除此之外,房屋边长误差的固定中误差,包含边长测量中本身具备有的固定性误差, 如测量对点误差、测量器具上的固定误差、观测中的读数误差、测量面不规则误差等。此外,温度、湿度、气压变化及测量器具本身的误差可归入比例误差之中。在房屋边长测量中,应保证测量对称边取中数或独立测量两次取中数,以提高边长精度。
2.2 坐标解析法与实地量距法测算面积的精度比较
坐标解析法测算面积的精度主要还是取决于界址点坐标的测算精度。用界址点、房角点或边界点测算地块或宗地面积是地籍测量和土地测量测定土地面积的主要方法。界址点的精度等级与标准是由权威主管部门结合实际情况,经过分析、比较和论证而决定的。
实地量距法测算房屋或者是房间面积的精度,全部都要考虑量距的精度。用实地量距法测算房屋或房间面积是房地产测绘部门普遍采用的方法,房屋面积的精度标准是由国务院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决定的。房屋面积的精度通指实地量距法测算房屋或房间面积的精度。
3 结束语
由于信息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的完善以及提高,测算房地产房屋面积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坐标解析法测算面积与实地量距法测算面积交叉使用的现象,协调好两种测算房地产房屋面积的精度标准是提高成果质量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吕永江.房产测量规范技术说明[Z].
篇3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分析论证;思路方法;思维支撑点
从科学方法论角度,我们可以把探究性实验看作是人们用控制手段向特定的研究对象输入明确的问题信息,迫使它输出应答信息,然后用观测手段收集应答信息,最后整理、破译应答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可解析为两个主要要素:一是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二是分析论证.在这两个要素中,通过一定的实验方法来观察现象、获取数据只是实验的一个初级阶段,要达到实验所预期的目的,还必须通过分析论证这一高层次的阶段,也就是整理、破译应答信息的阶段.在该阶段中需要对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也需要数学、图像等一系列科学方法,才能挖掘出实验现象和数据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从而探究出物理规律.
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中的分析论证环节,绝大多数是对实验数据类的分析与论证,用图像描绘出变化曲线(直线),然后从图线得出物理规律.也有一部分是对实验现象类的分析与论证,一般是通过比较法来寻找物理规律.此外也有通过作图类来探寻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等等.
一、实验数据类分析论证中的思路与方法
在中学物理的探究性实验中,大多数获得的是实验数据,对实验数据类的分析论证,往往采用图像法处理.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具有以下一些优点.一是在探究性实验中,由于物理规律和结果还没有完全掌握或者还没有找到明确的函数表达式时,采用图像法作出的图线,能形象、直观地显示出物理量变化的规律,便于得出实验结论.二是图像法作出的图线具有取平均的效果.因为一般的图线是根据许多组数据拟合出来的平滑曲线或直线,这样的图线就有多次测量取平均的作用.三是由图像法得到的规律具有统计性,在描绘实验图像时,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某些错误数据.如描图过程中发现某个点偏离得特别远,则提示测量或数据计算中可能有错误,应剔除或进行重新测量,从而减小了实验误差,避免了偶然性的错误数据,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四是图像法具有外推的作用.有的实验数据限于客观条件,不能直接测得,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能够测得的数据变化情况,合理地进行外推,以得出实验不能测得的结果.
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坐标轴和原点的选择方法:坐标的横轴为自变量,纵轴为因变量.由于被测物理量的不同,坐标原点可以和变量的零点不一致,单位的选取要合适,使图线均衡分布.二是描点的方法:实验数据必须用一定的符号(如用“×”“?”)描点.三是图线的描绘方法:作图线时,如果点迹的分布情况是一条直线,那么要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图线上,偏离点应以大体相同的数目分布在图线两侧(对称).如果点迹的分布情况是一条曲线,那么就要用一条光滑的曲线去拟合.
在高中物理实验中,很多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来的图像直接是一条直线,如“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等,这样就可以直接根据图线(直线)及其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得出物理规律来.如果描绘出来的是一条曲线,那么就要根据曲线的形状,进行合理的猜想,如“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线形状像一条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由此提出“加速度与质量可能成反比关系”的猜想,然后根据猜想,采用坐标轴变换的方法进一步作图,直至得到一条直线为止.因为这种变换不仅是由于直线容易描绘,更重要的是直线的斜率和截距所包含的内容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但是,对一些比较复杂的曲线(猜想不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做一个合理的引导.引导并不是给学生一个结论式的尝试,而是给学生一个思维上的支撑点.
例如,“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实验数据如表1,作出功与速度的关系图像如图1所示.
得到的图线是一条曲线,如果猜想不出曲线满足的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一次次地尝试化曲为直,那么既费时又毫无意义.这时,可以提示学生尝试先取对数后作图像的方法.
设功与速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满足W=kvx,如何寻找x的值,从而化曲为直呢?因为处理指数函数的方法往往是取对数,所以,我们通过取对数的方法进行分析与论证.
启发:从图线可以看出,当入射角和折射角都较小时,两者成正比,当入射角和折射角都较大时,两者不成正比了,也就是说,当角度较小时,两者接近相等,但是当角度较大时,两者不相等,这跟我们学过的什么函数相似呢?这样,学生就会很自然地想到角度与正弦函数(或角度与正切函数)的关系,然后通过进一步检验,就可以得出光的折射定律了.
二、实验现象类分析论证的方法与策略
一些物理实验得到的是实验现象而不是实验数据,从实验现象通过分析论证试图得到实验结论比实验数据的分析论证难度更大,这就更需要教师在分析论证这一环节中做好启发引导作用,教给学生一些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进行分析论证,从实验现象中得出实验结论,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
例如,在“楞次定律”的探究过程中,通过磁铁插入与拔出螺线管的实验装置,可以得出如表3所示的实验现象[1].
从表3的实验现象中,很难通过分析与论证探究出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思路来启发学生思考与讨论.
启发1:如果实验结果是一些数据的话,我们通常是怎样找规律的?现在是一些实验现象,所以我们只能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寻找规律.而且要控制变量,两两比较.看一、二两行,磁通量都增加,感应电流方向怎样?再比较一、三两行,穿过线圈的原磁场方向相同,感应电流方向又怎样?好像是没规律,没找到规律怎么办?
此时,学生有这样的一个感觉,规律好像不在身边而是在河的对岸,作榻淌就必须为学生铺路架桥,这个“路”“桥”就是给学生一个思维的支撑点,让学生的思维通过教师铺的“路”、架的“桥”到河的对岸去探究规律. 启发2:我们知道,比较是有前提的,必须在同一前提之下才能对事物做比较,失去了前提,比较也就失去了意义.在这里,磁通量(的变化)和磁场(的方向)是描述磁场类的物理量,感应电流(的方向)是描述电流类的物理量,它们不是同一类物理量,不能直接比较.怎么办?是否可以引入一个“中介”物理量――感应电流的磁场?
启发3:引导学生在表3的末项再添加对应的“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一项.然后比较一、二两行和三、四两行,看看有什么规律可循.
通过教师为学生的铺路架桥,学生的思路就畅通了,从一、二两行就容易探究出“当原磁场的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反”, 从三、四两行就容易探究出“当原磁场的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同”的规律来.
在“楞次定律”的前一节“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也是从实验现象通过分析论证探究出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的,分析论证的方法与楞次定律有异曲同工之妙,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三、作图类分析论证的方法与策略
高中物理探究实验中的分析与论证环节,除了对实验数据类和实验现象类的分析论证外,还有通过作图的方法进行分析与论证.这类的分析与论证相对来说思维的层次要求更高,难度更大.教师的启发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作图的方法进行分析与论证往往有这样的特点,教师对给予学生的思维支撑点的把握很难落实.低一点,支撑的效果不大,高一点,就会失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去分析论证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要拿捏好思维进度和难度的分寸.
例如,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在白纸上作出了两个分力F1、F2和合力F的大小与方向后,怎样表述合力的大小、方向与两个分力的大小、方向的关系?教材中“建议用虚线把合力的箭头端分别与两个分力的箭头端连接,也许能够得到启示.”其实,这个“启示”启得太大了,这不是给学生一个思维上的支撑点,而是给了学生一个明确的结论式的指向,从而失去了在这个实验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去分析论证探究求合力方法的意义.诚然,作出了两个分力F1、F2和合力F的大小与方向的图示后,如果不给学生提供思维的支撑点,要探究出求合力的方法,难度也实在太大了.
要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应该注重实验的过程与方法,中间应该有一个过渡,从特殊到一般,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解决了“启示”难的问题.我们在让学生“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时,增加了两个步骤.
步骤一:两个细绳套之间的夹角为90°,两支弹簧秤的示数分别控制为3 N和4 N,用一支弹簧秤拉(合力)的大小约为5 N,合力与两个分力之间可能存在怎样的关系?
步骤二:两个细绳套之间的夹角为120°,两支弹簧秤的示数均控制为3 N,用一支弹簧秤拉(合力)的大小约为3 N,合力与两个分力之间可能存在怎样的关系?
启发1:对于步骤一,3N、4N和5N的关系,联想到合力与两个分力可能满足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试用力的图示方法作图探究之.
启发2:对于步骤二,在步骤一作图的基础上,再作出一个等边三角形,其中一边在竖直方向.等边三角形的竖直边的长度,其实也是夹角为120°的等长的两条边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长度.
启发3:结合步骤一和二,你怎样用图示法作出合力与两个分力关系的图示?
有了合力与两个分力可能满足平行四边形邻边与对角线的长度关系的猜想的思维支撑点,学生就会从这个角度出发,尝试作出合力与两个分力关系的图示,这个难度也就不大了.
启发4:在探究性实验中,如果只从一个(或几个)特殊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否在一般情况下也成立?需要我们通过怎样的实验来验证?
需要改变F1和F2的大小与方向,重做上述实验,看看结论是否相同.
增加了一个实验步骤,就给学生搭了一座思维的桥梁,有了思维的铺垫,降低了思维的难度,也为教师的启发起到了点到为止、恰到好处的作用.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说明,探究性实验中的分析论证环节既是实验教学的重点(它是更高层次的实验),更是教学的难点(学生的分析论证能力相对薄弱).所以,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做好启发引导作用,教给学生一些分析论证的思路与方法,给学生一个思维的支撑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进行分析论证,体验从实验数据或现象中通过自己的探寻得到实验结论带来的乐趣.
篇4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勘查;方法
岩土工程勘查工作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地基和基础以及地下工程的关系。由于地基土是因地而异的,在接受一项岩土工程勘查任务时,必须明确该工程的主要技术矛盾是什么,需要解决哪些主要技术间题。在对设计意图和设计要求以及建筑物荷载情况了如指掌的情况下,在岩土工程勘察实施过程中,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就基础及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给以充分的论证和分析,最终提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和任务
1勘察场地概貌
查明勘察范围内场地原始地形、地貌,岩土层的成因、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分析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2埋藏物情况
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旧基础、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及其分布范围。
3地质作用的影响
查明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包括:岩溶、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活动断裂等)和特殊土(包括软土、填土、污染土、湿陷性土、膨胀土、红粘土、多年冻土等)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的建议。
4地下水埋藏情况
查明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补给及排泄条件,地下水位,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评价地下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对基坑工程还应查明各土层的渗透性质,分析评价地下水的静水压力、动水压力及浮托力的作用和影响;预估产生基坑突涌、流沙(土)或管涌等地下水不良作用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提供基坑施工降水的有关技术参数及施工降水方法的建议;提供用于计算地下水浮力的设计水位。
5基坑周边环境
基坑工程还应查明基坑周边环境,提供基坑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分析评价放坡开挖的可能性和基坑边坡稳定性,适宜选用的支护结构类型及其稳定性,基坑开挖与降水对地基变形、周围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影响。
二、岩土工程勘查的主要方法
1工程地质测绘
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工作,一般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进行。这一方法的本质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地面的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分析其性质和规律,并藉以推断地下地质情况,为勘探、测试工作等其他勘察方法提供依据。在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场地,必须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但对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简单且较狭小的场地,则可采用调查代替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是认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高质量的测绘工作能相当准确地推断地下地质情况,起到有效地指导其他勘察方法的作用。
2勘探与取样
勘探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各种方法。它是被用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的并且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样进行原位测试和监测。应根据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选用上述各种勘探方法。物探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手段,它的优点是较之钻探和坑探轻便、经济而迅速,能够及时解决工程地质测绘中难于推断而又急待了解的地下地质情况,所以常常与测绘工作配合使用。它又可作为钻探和坑探的先行或辅助手段。但是,物探成果判释往往具多解性,方法的使用又受地形条件等的限制,其成果需用勘探工程来验证。钻探和坑探也称勘探工程,均是直接勘探手段,能可靠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钻探工作使用最为广泛,可根据地层类别和勘察要求选用不同的钻探方法。当钻探方法难以查明地下地质情况时,可采用坑探方法。坑探工程的类型较多,应根据勘察要求选用。勘探工程一般都需要动用机械和动力设备,耗费人力、物力较多,有些勘探工程施工周期又较长,而且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因此使用这种方法时应具有经济观点,布置勘探工程需要以工程地质测绘和物探成果为依据,切避盲目性和随意性。
3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
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为岩土工程问题分析评价提供所需的技术参数,包括岩土的物性指标、强度参数、固结变形特性参数、渗透性参数和应力、应变时间关系的参数等。原位测试一般都藉助于勘探工程进行,是详细勘察阶段主要的一种勘察方法。原位测试的优点是试样不脱离原来的环境,基本上在原位应力条件下进行试验所测定的岩土体尺寸大,能反映宏观结构对岩土性质的影响,代表性好。试验周期较短,效率高尤其对难以采样的岩土层仍能通过试验评定其工程性质。缺点是试验时的应力路径难以控制、边界条件也较复杂有些试验耗费人力、物力较多,不可能大量进行。室内试验的优点是试验条件比较容易控制边界条件明确,应力应变条件可以控制等入可以大量取样。
4地下水的测定
实际地下水位量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应同时观测地下水位,量测时间须在最后一个钻孔施工 24h 后;2)地下水位观测应考虑周围地下水开采情况的影响,若量测时间正好处于附近抽水井抽水下降漏斗时,所量测到的地下水位肯定偏深;3)水位量测应与钻孔坐标.标高回测相结合。我们知道勘探孔口周围地面实际不是一个水平面,水位量测参照孔口位置不同,水位埋深也不一样,因此而产生的误差几厘米是难以避免的,这根本无法满足按规范要求地下水位量测精度为±2cm的要求,也更无法测定地下水的正确流向。解决方法是孔口坐标.标高回测,同时以标高回测时的孔口位置为准向下量测地下水位深度;4)要分析近年地下水的变化幅度以及历史最高水位、最低水位;5)钻孔深度范围内有 2 个以上含水层时,应分层量测水位,在钻穿第一含水层(到下一含水层之前)并进行静止水位观测之后,采用套管隔水,抽出孔内存水,变径钻进,再对下一含水层进行水位观测。这样量测到的水位才是含水层分层水位。
三、加强岩土工程勘查的建议
1加强勘查设计单位的质量认证,健全质量管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确立了以过程模式作为标准的结构。勘察设计企业应通过有效应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运用过程方法,采用PDCA循环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实施和管理,持续改进。提高勘察设计的能力,增加顾客的满意程度。
2采用先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测中,为了避免勘探点布置的随意性,可使用克里格法。在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中,为提高精确度,可使用多道瞬态面波勘探技术和高密度点法。岩土工程勘测中,为了准确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使用回归分析。岩土工程勘测资料的整理中,为了保证成果的正确性,应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技术性问题是制约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向前发展的瓶颈,因此要高度重视勘察技术的提高和改良。在实际工作中,要尽可能地采用高科技的勘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另外加强勘察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总之,随着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在地质勘查工程中应用,地质勘查工作必将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戴一鸣.探讨解决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J].福建建设科技, 2005(1).
篇5
政治理论课程相应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必须要保证自身的理论有着极强的吸引力、说服力。此外,即便是再优秀的教学内容,如果说没有极为优秀的教师来采取正确的方式加以引导,那么也同样有可能会导致教学课程变得乏味,并且演变成教条主义。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也就无法有效的激发出来,那么最终政治理论课程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也就少之又少。所以,针对以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作为创新的切入点,来对于学员自身的主体地位加以提升,同时教学界以及理论界都应当要互相进行探索、实践,并且对于多方面的教学措施加以运用。在经过了大量的教学内容总结之后,主要有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措施:
1.案例政治理论教学的方法
案例政治理论教学法是指运用案例来培养和训练学员的政治理论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政治理论教学方法而言,案例政治理论教学最大的特点是“经验与能力培养”和“以学员为主”。在整个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注重学员自己寻找现实资料,阅读政治时事案例,进行分析和小组讨论,最后完成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案例政治理论教学法的作用非常突出:第一,开拓学员视野,增长学员政治理论知识。第二,通过交流和实践经验,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第三,达到更好的理论联系实践的政治理论教学原则。第四,培养学员自主学习和分析政治理论的能力。
2.“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方法
有理论将学习依据效果的不同,来划分成为了机械学习以及有意义学习这两种不同的形式。而所谓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实际上就是形容:“符号本身所表示的某些观念,能够通过非任意的方式来和学员实质上已经知道的某些内容进行联系。而非任意主要就是形容这部分观念与学习者之间原有的知识结构已经有了固定的联系。”也就是说,要达到有意义的学习目的,就必须要真正的学习到知识本身的意义,即通过学习的方式,来获得能够对某些事物加以反应的规律以及关联性认识,最为核心的问题在于,务必要在目前学习的知识、概念中与以往原有的内容构建起实质性的内容。
3.启发式政治理论教学方法
教师应当要对于学员本身的积极性思维加以引导,良好的发展学员自身智慧,实际上就是一种完善的理论教学措施。同时注入式政治理论教学措施是与启发式实政治教学措施完全相反的,必须要加以避免。而该教学方式的基本精神,实际上就是要对于学员自身的内在动机进行激发,最大限度的对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加以调动,良好的促进学员本身的积极性思维体系,有效的对于学员主动动脑、动手去对知识进行获取的方式加以提倡。该教学方式实际上是以辩证唯物论的方法论来作为根本基础的,也就是说,启发式政治理论教学方式是对于教学上所进行的实际运用。
4.讨论式政治理论教学方法
讨论实际上就是师生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互相探讨,达到对于信息进行交换的目的,有效的扩大了信息以及思维体系的容量,最大限度的谋求一种能够对于问题进行深化认识和解决的措施。讨论课程本身实际上就是一种在现代政治理论教学理念,利用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所进行的交流、讨论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方面的措施恰恰也是对于政治理论教学中最为根本性问题加以解决的有效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学员自身所具备的主体性作用,充分强化学员思维深刻性、广泛性,促使思想政治课程能够焕发出全新的生命活力。
二、结语
篇6
1969年,戴维斯《裁量的正义——一个初步的研究》1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行政法学界正式开始研究行政裁量权。而在此之前,行政裁量权只是处于整个行政法学研究的一个边缘性地位。2因为,在传统法学看来,其研究的重点理应是各种确定不移的法律规则,各种规则之间的关系,因此,戴维斯对于行政法学的的贡献在于其将我们的学术视角引向这一领域,在于其“努力驱散传统行政法学研究的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即裁量正义是如此的飘忽不定,以致于其根本不能作为行政法学的研究对象,……他致力于相关问题的揭示和进一步的思考研究,……他为深度研究行政裁量奠定了基础”3。由此,行政法学界逐渐关注行政裁量权问题,不同学者基于各自不同的学术兴趣,对行政裁量权进行了大范围、多角度的深度研究4。在裁量权的起源、本质、分类、控制、未来趋势、以及其与福利国家、法治原则等之间的关系输理等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从此,我们对裁量权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研究行政裁量权的学者不胜枚举,分析的角度也各有不同。但是,如果根据其对行政裁量权所持的基本态度,我们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规范主义者5所理解的行政裁量权;另一种是功能主义者所理解的行政裁量权。
规范主者义者从法治原则、人权保护和私法模式6的角度出发,认为政府所有的行为都必须有法律依据,政府必须严格依照既定的规则行事。行政裁量权的出现无疑是对法治理念的极大挑战,因此,规范主义者都坚信法治国家与行政裁量权是水火不容。但是,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以及行政国家、福利国家的出现,行政裁量权的广泛行使已经成为一个事实。这时,一部分规范主义者们只能放弃原来的坚定信念——古典的不授权原则(non-delegationdoctrin),退而求其次,认为,行政裁量权由于种种现实原因而不得不承认其的法律地位。但是,他们认为即使行政机关不得不拥有行政裁量权,但是,必须将这种裁量权限定在“必须的范围”7之内,而且这种裁量权的最终审查权只能是法院。具体而言,一方面,他们对不授权原则进行了重新解释,认为不授权原则并不是不能将权力授予行政机关,而是立法机关在授予行政机关相应权力的同时,必须附有相应的“指导标准”;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即使行政机关拥有行政裁量权,但是只有法院才能成为该权力是否合法的最终裁判,而不是行政机关。因此,规范主义者从开始的立法为中心(完善法律规则)转为司法为中心(用司法裁量控制行政裁量)。
功能主义者们则基于社会正义、福利国家和公法模式,认为行政裁量权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手段。其认为司法控制作为一种控制行政裁量权的重要手段(从规范主义者的角度)已经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行政目标的实现极不相符。因为,这种戴雪所倡导的司法控制基于“自由放任”的理念,往往会扭曲议会的法律。当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对功能主义者而言,行政机关应该被赋予不受限制的裁量权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可以恣意妄为、不负责任,也不表示这些裁量权行使的不受控制。只是在他们看来,对这种裁量权的控制法院和立法机关的控制显得不太适合。功能主义者们认为,传统控制方式的缺位并不表示不需要对行政裁量权进行控制,只是认为,“职业的荣誉感”(professionalpride)和“公众的监督”(theglareofpublicity)8等替代方案较之司法审查可能是更好的监督方式。因此,行政机关在行使其职权,完成行政目标的过程中无疑可以培养、积累出相应的处理原理原则。这样,行政机关一方面在没有具体规则的裁量领域自己“造法”,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来限制这种看起来似乎没有限制的行政裁量权。总之,在功能主义者们看来,行政裁量权应该属于行政机关自己所有,给他们探索自己法律的自由。法律应该将此权力赋予他们,给他们自己决定的权力。通过自己的行为,设计出相应的指导裁量权行使的原则,而不是司法审查。
就表面上而言,两者在行政机关是否应该拥有裁量权问题上针锋相对,立场截然相反。但是,这仅仅是表象,就本质而言,这两者又有着根本的一致性。说其具有“一致性”是因为这两者在对待行政裁量权的本质上是相同的,即都将行政裁量权视为一种“权力”,一种使对方接受的强制力,一种单独作出决定的权力。这也就是本文所谓的裁量权行使的“权力理论”或“权力模式”。
当我们深入这些主张的背后,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在规范主义观点背后蕴藏着一种立法机关天然拥有正当性的基本假设。在规范主义者看来,行政机关仅仅是立法机关执行其制定的法律而已,其自身并不存在合法性的来源。因此,立法机关的合法性,通过“传输带理论”(不授权原则),将立法机关的合法性转移到行政机关。在此理论下,行政机关就是立法机关的“手足”,其没有也不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唯一的任务就是严格按照立法机关的意思行事。而司法审查的功能则在于遏止,在于把行政机关禁锢在国会所发出指令的范围之内。9因此,在规范主义者看来,行政机关拥有行政裁量权是大逆不道之事。当然,这种极端的观点在后来得到一定程度的修正,但是,其核心思想并没有大的变化10。
而功能主义观点背后蕴涵的则是另一种理论假设,也就是行政机关的正当性可以来源于自身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在其看来,行政机关的角色就如同有着确切目标的经理和规划人员。行政裁量权的正当性来源于这种专家知识,或者行政机关的行政裁量权在本质上就不是行政裁量权,因为,行政政策的制定仅仅是所要实现的目标与显示世界共同作用的结果11。这种观点其实也就是HENRYHART和ALBERTSACKS12所谓的“制度性能力”(INSTITUTIONALCOMPETENCE)理论——该理论强调政府机构间权力的分配的原则应该是根据各个机构处理相关事项的比较性优势。换而言之,由于行政机关较之其他组织在专业技术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因此,其正当性当然可以来源于其所拥有的这种制度性的能力。对此,LOUISJAFFE也认为,如果立法机关没有行政机关的协助就无法有效完成某项任务,或者完成该项任务将耗费大量的时间以致影响其他重要事项,则该项权利就必须授权行政机关”。
因此,无论是规范主义的传送带理论假设,还是功能主义的专业技术理论,其实都将行政裁量权作为一种“权力”,一种“单向性的”能够控制他人行为的强制力。这其实就是LONFULLER批判的法律实证主义思想的鲜活表现。其认为:法律实证主义将法律视作权力的单向行使,也就是其来源于某个权威,接着就是对公众的强力施行,这种做法并没有意识到法律体系构成过程的必要因素——法律制定、施行者与公众之间的合作。在实证主义者看来,无论法律是道德或不道德的、是公正还是不公正的,法律仅仅意味着对公众的执行。
这样,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就会发现,虽然这两种学术流派在相当多的问题上13存在着分歧,但是,在认识裁量权的性质上(权力属性)又是完全一致的。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将行政裁量权视为达至福利国家和推行公共利益的便捷手段和制胜法宝,而后者则将其视为威胁个人权利,破坏法治进程的政府强权。
或许,这种对待裁量权的态度恰恰应证了行政裁量权的行使现状。这两种对待裁量权的态度并没有为真正解决行政裁量权问题提出了一套体系性的方案,以致于行政裁量权问题在学界的激烈争论中愈演愈烈。对此,LEVIN评价到14:“然而,时至今日,广泛的检察裁量权15的存在依然是个现实。……而就管制领域而言,如果按照戴维斯的观点,则情况可能更糟糕……。”而HANDLER也认为16:“就目前的组织社会学(organizationalsociology)所观察到的事实证明,大多数行政机关的裁量权并没有得到控制或明显减少,尤其在是基层行政机关”。而戈尔茨坦则在将警察裁量权分为运用刑法的裁量权与不运用刑法的裁量权(类似于行政机关作出不作为的裁量)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发现:非运用刑法的裁量权的透明度低,而且,它们不可能被发现和更正。而马斯托夫斯基也发现:除非警察实施了逮捕、开具了传单或递交了犯罪报告,警察的所作所为都是一个谜。17显然,以戴维斯为代表的规范主义者们在对行政裁量权问题上所开出的药方多少有些差强人意,甚至还多少有些理想主义。而与其相对的功能主义学者则至今尚未发展出一套体系化的方案。WILLIS所强调的职业荣誉感和公开制度虽然在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展开,但是,作为一套规制方案,尚缺乏明确的实证研究和理论论证,而且在法治国家的强大话语氛围下,估计这种方案暂时尚无法为大家所接受。
传统法学两大流派在行政裁量问题上提出的理论方案都差强人意,这样对行政裁量权的全面深入研究便提上了行政法学研究的议事日程。难道行政裁量权真如规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面目可憎?还是功能主义者认为的完美无缺?其实,行政裁量权“既不是天使,也不是恶魔”。行政裁量权就是行政裁量权。那么,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了呢?根本的原因可能出现在我们讨论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上,也就是说我们对一直以来所使用的思考方式自身从来没有进行反思,认为这种方法具有普适性。真是这样吗?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严格按照规范化、专业化来进行思考的。所倡导的行政法的研究方法也主要从行政法的内部外部来研究行政法。对此,SHAPIRO18批判到“驯服行政裁量权相当困难。原因在于一方面我们将各种各样的现象都归入行政裁量权这个概念,并将这些现象与我们所熟悉的事物进行类比。……这种将裁量权进行简单语义分析的态度还在继续……。”的但是规范化、专业化并不是学术发展的目的,而是不得已而为之。尤其是在当今世界都处在剧烈变化的情况下,任何规范和专业都将随着外部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而非应该按照预设的某种“规范”去变化。所谓“训练出来的愚昧”(trainedignorance)或“训练出来的无能(trainedinability)”就是指那种死抱狭隘专业反不知如何看问题的人。19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跳出现行狭隘的做法,开阔研究的视野。对行政裁量权的研究要强调以“问题研究”为导向,而非“学科划分”为导向。行政法学必须和其他学科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对现状进行有力的解释;方能真正了解行政法学独特的公法性质??????。因此,“开放性”和“互补性”是现阶段行政法学发展的重要特征。行政法实践开放性和互补性的的过程恰恰也就是吉尔茨所谓的“拆除以往人为形成的思想篱笆(intellectualdeprovincialization),重新型构社会思想的过程”。
带着这种解决问题的意识,我们来考察当下的研究方式和研究视角。显然,无论是在功能主义者还是规范主义者眼中,行政裁量权都被视为一种“权力”。而这种“权力模式”的哲学基础其实都是一种主体性标准。而这种主体性标准所蕴涵的理性能力越来越受到学者的批判。因为主体性标准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主观标准20,或者是一种工具理性的标准。那么这就会存在福柯所提到的问题,必定会有一些达不到理性标准的人,难道他们的见解就一定应该被排除?这种理性标准本身就存在着对真实个体的压制21。况且裁量权本身意味着规则的统治出现了偏差,这样在这种疑难案件中还能否坚定不移的将立法机关的意志贯彻下去?在这种具体的情形下,规则还是否意味着真理?对此问题,哈贝马斯提出了新的方案,其将真理的标准没有放置与单个主体上(既不是行政机关也不是法院),而是放在主体间。这样真理就变成了是人们的共识,这样就可以将以前所排除在外他者容纳其中。所以可以解决他者被排斥的问题。这样工具理性也不会侵犯交往理性了。同样在行政裁量权问题上,由于过去对裁量权的认识和理解上过于强调规则所蕴涵的工具理性而忽视了疑难案件中所需要的交往理性,最终导致形成“单向权力观”的倾向。从而将行政相对人的观点、看法排除在程序之外,将交往理性排除在行政决策之外,这最终导致了裁量权认识、行使、定位以及随后的行政决定正当性的缺乏。虽然,学者们从司法的最终审查、行政机关的专业技能、立法机关的授权、规则中包含的原则、政策的解释等角度来弥补行政决策的正当性,但是,从这些角度进行阐释的理论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而通过将行政裁量权的行使过程定位为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关人进行“反思性”对话、交往的过程就有效的解决了行政裁量权的正当性问题,也解决了对其的规制问题。因此,在规则/裁量权两分的基础上,将规则的统治视为常态,而将裁量权的行使视为非常态。在常态下(一般案件),由于对规则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基本的共识,因此,就不需要从法律的外部来对其正当性进行证成,而非常态下(疑难案件)行政裁量权的行使则可以通过交往行为的模式来论证其正当性。
因此,基于上述考虑,我们认为,我们尝试通过在主要利用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综合的来研究行政裁量权。
二、以交往行为理论作为一种分析工具
哈贝马斯,这位曾以提出批判的解释学、晚期资本主义理论而闻名于世的德国哲学家,在本世纪七八十年代转向了交往理论的研究,其凭借着《交往行为理论》,在对古典和当论作了详尽而细致的元理论探讨后,试图通过交往行为理论来构建、发展一种新的社会理论。由于其学术思想极为博大精深,因此,本文不准备也没有能力对其整个学术思想作一体系化的介绍、分析,而仅就与本文学术旨趣相关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做相关介绍。
关于交往行为,哈贝马斯指出,它不同于目的论的某些行为和策略行为,而是导向社会主体间相互理解的活动,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联,因而,它“是这样的构局的:种种理解行为把不同参与者的行为计划联结起来,并把指向目的行为同相互作用这种联系衔接在一起;这些理解行为在它们那方面却不能归结为目的论活动。理解过程以一种意见一致为目标,这种一致依于以合理推动的对一种意见内容表示同意。意见一致不能强加于另一方,不能通过处置加于对方:明白可见地通过外在干预产生的东西,不能算作达于意见一致。意见一致是基于共同的信念。这些信念的产生可以按照对一种建言表态的模式来分析。只有当对方接受其中包含的提议,一个人的语言行为才达到成功,这时不管对方如何可欠明朗,对原则上可批判分析的有效性要求是作了肯定性表态。”22
而哈贝马斯整个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概念就是“主体间性”。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23:主体间性不仅与规则遵守、规则意识相联系,而且还与规则的正当性有着紧密的联系。
哈贝马斯从主体间性的角度研究规则的正当性的基础,回答了“现代社会制度的合法性辩护何以可能?”这个问题;同时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哈贝马斯用他的“交往理性”概念来扬弃康德的“实践理性”概念。其认为“现性”必须是一个追问意义的“过程”,即人们通过语言的交往活动所达到的一种具体的“共识”24。这种在交往过程中所进行的普遍共识就是一种理性化过程,即“交往的理性”。“交往理性”区别于“实践理性”,首先是因为它不再被归诸单个主体或国家-社会层次上的宏观主体。相反,使交往理性成为可能的,是把诸多互动连成一体、为生活形式赋予结构的语言媒介。这种合理性是铭刻在达成理解这个语言目的之上的,形成了一组既提供可能又施加约束的条件25。这样,哈贝马斯以交往理性完成了对过度工具化的实践理性的超越和转化。
显然,这套理论在解释现代社会制度的合法性上有着极强的理论阐释力,同样,这套理论对行政裁量权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而且可能蕴涵了行政裁量权研究“质的突破”的可能性。因为,社会制度的本质就是规则的合法性问题,而裁量权的出现从根本上而言,就是不同主体间对非常态下规则的认识、解释、认同出现了偏差。而如何认识规则、规则是否正义、规则的遵守、规则意识的形成都与对行政裁量权的认识和定位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从交往行为理论角度,从主体间性角度来重构行政裁量权的规范可能是种新的研究方法和路径26。
一般而言,将行政裁量权的行使过程视为一种主体间交往的过程(视为行政机关与相关利益关系人之间就相关事项进行沟通协商的过程),这一方面是哲学、社会学提供给我们的新视角,将原来定位为单向权力的行政裁量权看作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互惠交往过程,而哲学研究从客体到主体再到主体间理论的研究取向也为我们提供了智识上的灵感。另一方面,这种将行政裁量权视为交往过程的转向也与政治学上的多元主义理论发展相契合。因为,在这种多元主义的基础上,行政法的理论基础发生了变迁,从主流规范主义强调的控权(非主流功能主义强调的管理论)转为一种利益代表模式27。
换而言之,规范主义基于传送带理论,认为行政机关的合法性来源于立法机关,因此,行政机关是作为立法机关的执行机关而获得合法性的,但是,这种理论假设在现代社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解释危机。这种对行政机关合法性挑战首先来源于不授权理论的重新解释。不授权理论是立法至上的集中体现,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即使是最保守的规范主义者也不得不承认对该理论的修正;其次,是对民主的进一步认识。人们逐渐认识到,选举立法机关代表进行立法活动是一回事,而立法机关授权行政机关执行则是又一回事,这两者之间由于有着过多的环节,而容易引起“失真”现象,以致于行政机关并不能天然的从立法机关处获得合法性;再次,一些学者从实证的角度对立法至上提出了挑战,认为立法机关并不具有天然的合法正当性。例如阿罗不确定原则28,就认为不存在一种既满足民主制度的一切要求,又能把已知的各种个人偏好顺序总合为统一的社会偏好顺序的政治机制或集体决策规则。
因此,规范主义者的传送带理论虽然仍然是当今行政法的主要理论基础,但是显而易见,这种理论在有些问题(裁量权问题)上已经缺乏必要的理论阐释力了。
同样,功能主义者基于行政专家理论,认为行政机关的合法性来源于其对专业技术的掌握,因此,29行政机关的合法性来源于其自身的专业技术。但是,相关研究都表明:行政机关的规制行为与其说是技术还不如说是政治。因此,行政机关作为价值中立的技术专家的形象已经受到了质疑。
对话模式的其他的理论资源
一.政治学上的多元主义理论
行政法领域对政治多元主义理论的吸收与管制俘虏理论阶段(TheCaptureTheoryEra)30的终结和利益代表理论的修正31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同时也与行政法理论基础的变迁;对行政机关的专家角色定位的怀疑;对行政机关自主性(AGENCYAUTONOMY)的驱魅(disenchanment)过程;以及对公共利益理论的重新认识有相联系。
MERILL认为由于原来的公共利益理论将行政机关视为公益的代表,从而认为行政机关是具有专家背景的技术的、非政治的团体,他们能够通过信息的收集,从而找出应对对那些复杂管制问题的方法。因此,就公共利益理论的拥护者而言,他们将公共利益的维护赋予了行政机关,并且赋予其相应的权力。但是,在实践中,由于行政机关往往被其所管制的企业所俘虏,而且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发现32到提高,而非其管制任务或者如何满足管制任务的受益者。因此,人们对行政机关形象的定位已经从原来的“公共利益的代表”、一个解决各种社会复杂结症的福音,彻底转变为一个“无赖形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求助于政治学理论中的多元主义理论。所谓行政法层面的多元主义理论也就是,由于行政机关行政决策的过程并非如我们以前所设想的中立的、技术的、非政治的,相反,这一过程充满了政治性,因此,将行政机关的行政决策过程模拟为立法过程,行政机关机关的任务就是提供利益集团相互竞争、博奕的平台,这也就是司图亚特提倡的行政法的“利益代表模式”。而利益代表模式的核心主题就是尽量扩展行政决策过程,将更多的利益相关方介入行政决策过程,使最终作出的行政决定能够充分代表各方利益,而司法审查的任务也就是保证这种代表的广泛性,而非“越权无效”原则。换而言之,就是通过在行政决策过程中引入民主价值来弥补行政机关正当性的不足,这样,将行政裁量权的行使视为行政机关与各个利益相关人之间的反思性对话过程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二.社会学的理论影响
卢曼(NIKLASLUHMANN)为我们深度理解行政裁量权提供了社会学的视角。这种社会学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在其理论中,卢曼借助“复杂性”(COMPLEXITY)这一核心概念来分析现代社会种种复杂现象。其认为现代社会相当的复杂,而这种复杂性主要来源于现代社会中各种利益、团体、价值等高度的多元化;来源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来源于多种经济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而社会本身在面对这种多元性时,其并不能“吸收”这种由社会复杂性所导致的各种结果,因此,社会活动的主要功能就是降低这种复杂性。而这一过程主要通过社会中的“子系统”(SUBSYSTEM)发展来完成的。也就是说,由于社会高度的复杂化使得子系统的发展成为必要和可能。社会通过子系统的不断发展来降低社会的复杂性,也使得社会生活成为可能。这也就是卢曼所谓的功能化分殊(FUNCTIONALDE)。当然,这种子系统的发展在降低社会复杂性的同时,同样也会增加了社会的复杂性。
卢曼对现代社会的分析对法律研究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有力的解释了为何在现代社会中会越来越依赖于裁量权,而不是普遍性的规则。按照其理论,由于社会子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之间逐渐复杂化,这就使得法律体系的普遍性、抽象性规则很难适应于现实环境,不仅是在形式方面,而且在实体方面。这样,如果对某种社会现象进行规制,即使法律规定了明确的价值和目标,由于功能性分殊的存在,也很难保证通过一套单一的法律体系就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显然,在现代社会中,卢曼的理论给我们以启示,并不存在一套单一的体系——经济的、道德的、价值的等等——能够完美无缺的提供全方位的社会整合与规制,因此,关键是能够建构一套整合机制,通过其来输理各个子系统,以及子系统与整个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使得其间的关系能够和谐相处和完美自洽。对此,卢曼提出了“反思性”这一重要概念。也就是说,每个子系统必须提高自己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以便与其他子系统在社会系统中和谐共存。因此,对整个社会子系统的整合依赖于“反思性的过程”。而就行政法而言,这也就意味着对任何事物的行政法规制过程中,依赖于全方位的法律规则必然有着一定的缺陷,因为,这一行为的背后蕴涵的是社会规制的高度复杂性,这种复杂性既超越了我们的理性极限,也是与现代性相背的,因此,可行的方案就是对可能受到影响的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和冲突进行评估和衡量。换而言之,法律应该提供相应的制度、程序和平台,使得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矛盾冲突能够得到解决,而并非绞尽脑汁的提供一套完美无暇的社会控制方案。
而哈贝马斯则提倡用“交往理性”范式取代传统的工具理性范式,以求完成对被工具化了的传统理性的超越和转化。按照他的这种理性观,理性不能被归结为孤独的主体的客观化的认识;也就是说,理性不能被简单地认作是合理的主体性;反之,交往理性要求主体以语言为中介,进入互动状态,形成一种主体间性(Intersubjek-tivitat),用以克服主体性。根据哈贝马斯的理解,主体间性中实际操作的应是交往行为,才能保证主体相之间平等互动。同样其还认为现代法即使已经被理性化为一个完全的功能性实体,也仍然需要在实践话语领域内就规范的正当性进行道德论证。然而问题是,这种实践话语如何能够被构造成能够确保理性的论证呢?哈贝马斯认为,从后形而上学的观点来看,哲学无法再辨称说自己能够提供一个没有争议的、经过了理性论证的,正当的(作为法律规范实质基础的)道德规范;相反,通过哲学研究至多仅能够勾勒出一些理性程序的条件,在此程序下,人们应当可以在生活世界的背景下建立规范基础。因此,话语伦理学宣称“只有那些能够满足(或可能满足)让所有实践话语参与者都有可能同意(这一条件的)规范方能主张其有效性”。而对道德的各种论证,不可能由个人来独自完成,相反,必须是人们协助努力方能实现。其指出,通过合理的交往和沟通过程,人们可以从中获取真实、乃至正当的内容。
由此,我们应该可以将哈贝马斯则针对现代社会提出了“交往理论”运用于行政裁量权领域,将裁量权从单向的研究转为相互的沟通与交流,通过不同主体之间的交往、协商达到裁量权的合理运用。而且,实践中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已经对行政法学界产生了相当的的影响。33
三、哲学的理论影响
历史上哲学经历了两次重大的范式转变,首先是本体论向认识论的过渡(中世纪早期,法学上则体现为自然法向法律认识论的转向),从认识论向符号论(即语言范式的转变,在20世纪)。第一次转变解决主体如何认识客体(即主客体关系),第二次是解决主体如何达成一致的理解,即主体间性,如哈贝马斯的商谈理论(季卫东:20世纪后期,我们进入了一个无根据的时代,即后现代时期)。哈贝马斯的理论是对如上问题的回应,重建理性认识,用真理共识论取代真理符合论。34
从主体性转为主体间性。
四、行政学的理论影响35
由“治理”向“善治”的转变。治理与善治最大的差别就是治理的主体是政府,是单一的权威,而“善治”则要求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合作和协商。要求扩大公民对公共事务的管理的直接参与,强调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以实现公共权力的社会化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传统的政府行政是以威尔逊的“政治与行政两分法”和韦伯的官僚制为理论基础的,这种以效率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带来的问题就是国家行政机关和公民关系异化:行政机构的过分强大使公民与政府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公民与政府处于一种陌生和相互不了解的状态,行政机构长期置于公民之上,公民对政府决策只有服从的义务,而没有参与决策的事实。这种异化的状态不仅损害了公民的利益,也容易导致公民政治冷漠和消极的社会行为,进而使政府的政策实施失去效应。其次,行政民主化理论的兴起。美国行政学家沃尔多在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了“顾客至上官僚”、“参与式官僚”等观点,强调建立一种民主、公正的新公共行政,公民可以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实行一定程度的公民自治,这既为公共政策提供了民主性与合法性,又可以带来公共政策的高效率。
总之,上述的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为我们尝试建立新的理论模型来分析行政裁量权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三、重构行政裁量权的初步设想
由此,对行政裁量权的突破性研究可能要在传统法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积极拓展视野,将上述政治学(多元主义)、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社会学(卢曼的理论和哈贝马斯的理论)等进行吸收、利用。因此,我们应该从将行政裁量权的权力模式转为引发行政主体与利益相关人间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这一方面意味着对行政裁量权认识的深化,另一方面更是蕴涵着对新的研究方法的积极探索。以对话模式来重构行政裁量权的行使过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36:
首先,研究方法的转变和与传统控制方法的有机结合。要将行政裁量权的行使从权力观转为对话观这首先涉及到方法论的转变,这也就意味着对行政裁量权的认识要从先前的权力模式转化为对话、交流和协商。这种转变并不表示抛弃所有传统研究方法以及其所建构的具体制度,也不表示整个行政裁量权的研究必须以对话理论为唯一标准;而毋宁说是对话模式为我们理解行政裁量权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对话、沟通机制可以整合这些散乱的具体制度。例如理由说明制度,听证制度,听取意见制度等都是对话机制的典型表现形式,问题是制度设计者在建立这类制度时是不自觉的、随机的、非体系性的,这样,缺乏理论指导的制度建设在一开始就出现了问题。由于缺乏体系性,从而影响了了制度内在功能发挥;由于对制度背后的基础价值缺乏研究,从而导致了不同制度之间的冲突。(例如行政公正、公平原则与行政机关/行政相对人间良好关系建立的冲突),而且还忽略不同制度的冲突衔接问题等。总之,规范行政裁量权的真正问题在于如何使其与对话过程、司法审查过程和控制过程保持协调一致。
其次,对“对话模式”的理论假设在行政裁量权行使领域进行论证。一,对传统权力模式下行政裁量权研究的停滞不前作出批判,对传统方法的弊端和不足予以指陈;二,在理论上论述对话模式运用于行政裁量权行使领域的可行性。这主要涉及到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适用的社会重构与行政裁量权重构之间有无类似性。以及对话模式与行政法中的民主原则、法治原则、行政国家以及司法审查间关系的输理;三,到行政裁量权重建过程中对话模式的具体适用。详细分析对话内容、对话的效力、对话的程序、对话的形式、对话的质量以及对话对裁量权运行的影响等内容进行分析。
篇7
糖尿病是危害人民健康的一种慢性疾病,根据2007年6月~2008年5月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在年龄≥20岁的人群中,约9240万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近1.5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如果不采取迅速有力的防控行动,每年将会新增患者150万。
在糖尿病的类型中,II型糖尿病占绝大多数,这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的高低,与糖尿病治疗的成功率成正比,所以糖尿病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尤为重要。
1保证定期健康查体,控制糖尿病的各项指标
糖尿病的危害大,主要在于其各种慢性病的并发症。急性并发症包括合并全身各系统器官的感染、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综合症、低血糖症等,慢性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如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肾病、视网膜病变、周围神经病、糖尿病足、某些癌症等,可以说从头至脚每一个部位都有可能发生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甚至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也是我们要关注的。此外糖尿病患者不仅仅是血糖要达标,血压、血脂、体重、尿酸等也要达标才是真正的达标。所以要经常检查这些项目,还要定期检查心电图、眼底、尿常规等。用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是对传统糖尿病诊断手断的挑战。一直以来糖尿病的诊断主要靠空腹血浆葡萄糖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然而,目前这一传统诊断手段将面临着挑战。在69届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年会上,由ADA、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欧洲糖尿病协会(EASD)组成的一个国际专家委员会联合建议,将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作为糖尿病诊断的手段,引起很大的反响,成为本届年会热点之一。HbAlc测定作为糖尿病诊断的指标有其独特的优势;第一,HbAlc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化学成分,它提供的是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的图谱,其数值的变异远小于空腹血糖值的变异。随着HbAlc检测方法进一步标准化,其检测方法的稳定性将更有保证;第二,HbAlc检测比血浆葡萄糖检测更方便,不在需要患者作空腹准备或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第三,HbAlc值与发展中的视网膜病变风险的相关性最紧密,这已为大量循征医学数据所证明。专家委员会同时建议将HbAlc值6.5%用于诊断糖尿病是比较恰当的,因为该切点也正是视网膜病变风险开始上扬的点,对于确定糖尿病人群具有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而HbAlc值6.0且
2科学饮食是血糖控制的关键
糖尿病患者什么都可以吃,关键是要根据食物血糖指数等来控制一个合适的进餐量,糖尿病饮食实际上就是一个最合理的健康膳食,每一个人包括正常人都应该这样做。否则的话,很容易患病。关键是控制总热量。掌握好三大产热营养素的比例,在此基础上,各类食品可以依具体情况适当交换。如何控制总热量,最主要的是体内热量代谢要平衡,限制饮食,不是不吃饱,而是要平衡膳食。采用低脂绝对素食饮食和普通糖尿病饮食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共组入99例自由生活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至低脂绝对素食组(n=49)和普通糖尿病饮食组(n=50)。74周测量体质量,结果显示:低脂绝对素食饮食和普通糖尿病饮食组体质量均明显下降,且与HbAlc变化显著相关(r=0.5)、(P=0.001),最后一次观察时,低脂绝对素食饮食组和普通糖尿病饮食组HbAlc分别下降0.24%和0.14%(P=0.43)。与基线比较,药物调整最后一次观察时,低脂绝对素食饮食组合普通糖尿病饮食组HbAlc分别下降0.4%和升高0.01%。(P=0.03)。降脂药物调整前对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分析发现:低脂绝对素食饮食组合普通糖尿病饮食组总胆固醇分别下降0.53和0.18mmol/L,(P=0.01)而LDL-C分别下降0.35和0.09mmol/L(p=0.03)。结果表明:低脂素食饮食和绝对素食饮食均与体质量下降、胰岛素敏感性改善以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减少有关。由于心血管病是糖尿病患者的早期死亡原因之一,因此素食和绝对素食对心血管的潜在神益显得尤为重要,而其对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个体的心血管保护作用相似。
3建立持之以恒的运动习惯
运动可以加速人体内热量的消耗,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其治疗糖尿病的效果甚至胜过降糖药。运动可以代替药物,但任何药物却达不到运动的效果,运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只要运动就比不运动好。运动达标更好。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自已喜爱的运动方式,以保证运动锻炼的趣味性和可持续性,糖尿病患者以有氧运动为主,最简单易行且有效的有氧运动是慢跑和快步走(速度5~7公里/小时),其次是骑车(15~20公里/小时),游泳(速度25~35米/分),太极拳、太极剑,这些运动大约每15~20分钟消耗热量100千卡,每消耗1千克的脂肪需要消耗约7500千卡的热量。
4合理的用药关系到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成败
合理规范的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用药,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以诺和锐为代表的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要在餐前10分钟应用;普通胰岛素和以格列本脲为代表的药物(包括消喝丸)要在餐前半小时应用;二甲双胍要在进餐时或者进餐后服用;拜糖平需在进餐时服用;大部分他汀类药物要在睡前服用才能达到良好的疗效。药物剂量的调整需要在及时监测病情的情况下进行。只凭患者自我感觉想当然的方案是绝对不行的。
糖尿病需要综合治疗,将饮食、运动、药物结合起来对II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管理及心理指导,及时监督糖尿病患者及家庭的自我管理能力,激发患者自身责任及潜能,有效地帮助患者控制并发症,让糖尿病的患者有一个高质量的生命过程。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初中政治 新课标 兴趣 合作精神
初中政治是一门新的学科,也是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一个演变。这门课程不同于其他所有的科目,主要是因为它没有理科的难度,也没有文科的连贯性,教授起来显得比较麻烦,所以在政治这门课上,老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老师不能只采用传统的教课方式,否则学生很难对这门课感兴趣。本文中作者通过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出来一系列的政治教学方法。
一、初中政治新课程背景要求
新课程实施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求,从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引导者,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参与课程的决策和开发的重要成员,从经验型走向研究型,积极调整知识形态,深化对教育学科、实践、心理、科研等结构的了解,走向知识、能力的专业化道路。同时提倡自主学习,推动学生自身素质提高。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新课改分别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动机、目标、态度等方面来建立可行性标准,把传统中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彻底颠覆,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二、初中政治教学改革策略
(一)激发学生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的”。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家、思想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苏联教育学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顾及到师生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
学生的求知欲强烈,学习兴趣就浓厚,而求知欲的产生需要新奇的刺激。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预设疑问,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避实就虚地设置悬念,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急于探知其中的奥秘。但是光有求知欲,没有自信心那也不行。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对学习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其信心。学生经常受到激烈、鼓舞会产生肯定性愉悦性的心理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学生的合作精神
合作意识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一个人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政治课堂学习也是一样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传统的独立学习模式虽然有很多的优势,但是也有很多的不足,因为那样造就出来的学生没有合作意识,所以在学习和工作中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最终会变成井底之蛙。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自己组织学习小组,让他们在一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同时经常讨论一些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及一些学习的心得,这样的交流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学习到别人的学习方法,重要的是在没有老师的约束下学习的效率会变得更高。每一个班级里都有好学生和差学生,传统观念里认为学习差的学生就是差学生。但是这并非是事实,因为学习差的学生并不一定就没有优点。事实证明,很多好学生其实并没有很好的学习方法,只是比较刻苦罢了;而很多成绩差的学生未必就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只是比较懒散而已。所以在交流中好学生可能会从成绩较差的学生这里学习到更好、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交流,认识到自己在学习方面的不努力,这对他们也是一种促进和鼓励。所以这种学习小组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对他们合作意识的一种培养,对学生将来的人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种方法的实践中,学生整体素质和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是政治课堂教学的生命线。政治教学承担着两种使命,教书的同时还要育人,不仅是要教会学习教材理论知识,还要学会用课本的知识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会如何做人。目前政治开卷考试,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答案在课本又不都在课本,可以抄书又不能只抄书,要运用各方面的能力分析、综合,才能答好开卷试题。因此,要让学生能很好地适应开放性试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要理论联系实际,即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关注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关注社会热点等,并在课堂教学中,把这些事情与教材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去思考、去探索,挖掘他们的聪明才智。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理论融合到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被禁锢在条条框框的理论知识中,能力得不到施展的空间,学习没有激情,对社会、对时事漠不关心,造成在课堂上枯燥乏味、死气沉沉。这种教学方法难以适应开卷考试,也不利于培养人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抛开陈旧的教学方法,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同时,常常抓住社会热点,抓住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引入课堂教学,并对这些问题处理,巧妙地设疑,促使学生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给课堂注入了活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真正找到施展自己能力的空间,达到了教学的目标。
教育改革是国家大力扶持并将持续性发展的必由之路,政治教改作为这一长远工程的重要试点,应当切实结合理论与实践,将政治教学改造成为新时代人才的关键培育基地。
参考文献:
[1]何宗本.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池州学院学报,2010(01).
[2]禹丽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J].知识经济,2008(08).
篇9
关键词: 经络搭桥; 头部诸经; 循行特征;老年痴呆症;病机关键; 治疗方法
老年痴呆症是老年期发生的一种大脑慢性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进行性远近记忆力障碍、分析判断能力减退、情绪改变、行为失常,甚则意识障碍为特征。是严重危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中医又称为“老年呆病”。近年由于老年痴呆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所以国内外医学界都将其作为老年病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由于现代医学对本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迄今还不清楚,故目前尚没有肯定十分有效或治愈的方法。因此,强调亚健康状态的及时调整和预防性治疗老年痴呆症,则不失为一条最有效和最经济的防治老年痴呆症的新方法。而中医中药在此方面无疑有着巨大的优势和潜力。尤其是中医针灸治疗老年痴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而引人关注。深入而系统地从经络理论出发,探讨针灸治疗本病的可能性与可行性尤为重要且前景广阔。多年来,笔者一直拟用自创的“经络搭桥法”[1]治疗早期老年痴呆症,结果收效颇著,令人满意。兹简介于此,恳请诸贤达指正。
中医认为机体衰老的标志是“面焦”“发堕齿槁”“发鬓斑白”及“善忘”等头面部和思维迟钝等症状的先后出现,并认为头面部的阳脉气血虚衰,诸经阳气阻滞,脉络不通,脑络失养是其衰老发病的病理关键。在生理上,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张志聪《素问集注》注云:“诸阳之神气上会于脑,诸髓之精上聚于脑,故头为精髓神明之府”;病理上则自然以为:头面部诸阳虚衰,经络阻滞,脉气不通,上部失养,则颜面憔悴而衰老,脑髓失养而痴呆。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行坏而无子也。丈夫……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又《灵枢·口问》:“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太素》注曰:“头为上也”。又《素问·生气通天论》有“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阳气者,烦劳则伤……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又《灵枢·大惑论》有“黄帝曰:人之善忘者,何气使然?岐伯曰:上气不足,下气有余,肠胃实而心肺虚,虚则营卫留于下,久以时上,故善忘也”,张景岳注曰:“阳衰于上之兆也。”由此则明确了头部诸阳经气充血旺,经络通调,气血渗灌脑窍而无虞。即头部阳气充盛,诸阳经脉的疏畅无阻,井然有序,脑功能则正常发挥。反之,头部诸经阳气虚衰,络脉空虚,气血不充;或络脉气滞,痰湿淤瘀,郁塞痹阻,脑窍失养,则发脑功能低下之痴呆病。所以中医很早就有主要通过针刺头部阳经穴位的方法来治疗本病的记载,如《灵枢·海论》中对髓海不足所致的“脑转耳鸣,胫酸眩晕,目无所视,懈怠安卧”等症状选用头部督脉阳经的百会、风府穴来治疗本病。《针灸大成》亦有“百会主心烦闷,惊悸健忘,忘前失后,心神恍惚”的论述。
人体十二正经的循行只有纵向依次排列,先天缺乏相邻经与经之间直接交通的生理缺陷,不利于局部气血的疏畅,尤其在一经或一络发生阻滞的病理情况下,相邻经则不能发挥代偿作用而丧失救治和修复的先机。基于此,“经络搭桥法”借助于针,使病变局部纵行的两经或两经以上的经络通过针而直接垂直联结,形似经与经的“搭桥”。如此,局部病变组织经络的气血阻滞则直接通过邻经疏导、代偿而再复畅通,继而得以修复而病愈。老年痴呆症的基本病理如上所论,即:头部诸经阳气虚衰,络脉空虚,气血不充;或络脉气滞,痰湿淤阻,郁塞痹阻,脑窍失养,则发脑功能低下之痴呆病。由此可见,头面部诸经阳气虚衰为本,因头面部诸经阳气不足而变生的痰、湿、淤、瘀等实邪阻滞脑部经络不通则为标。此阳气虚衰,因虚致实,虚实夹杂于头面部的病机观无疑是老年痴呆症的基本病理特征。既然头面部诸经阳气虚衰,经络郁阻不通是早期老年痴呆症病理机制之关键。故治疗当以疏通头面部诸经阳气、畅通头面部诸经络、改善脑部气血供应、修复脑组织为首务。尤其对早期老年痴呆症,在脏腑气血未衰的情况下,其病理的关键应是头面部诸经的郁阻不通为先,故于头面部诸经早疏通,常疏通,自当治之于未发而能够防患于未然。
“经络搭桥法”治疗早期老年痴呆症的理论依据是解决人体头部经络的循行同样存在着相邻两经或两经以上的直接联结较少的生理缺陷。如手阳明经在头面部只有迎香穴与足阳明经交会;足阳明经在头面部分别有承泣穴与阳蹻经、任脉交会,巨髎穴与阳蹻经交会,地仓穴与手阳明、阳蹻经交会,下关穴与足少阳经交会,头维穴与足少阳、阳维经交会;手太阳经在头面部只有颧髎穴与手少阳交会,听宫穴与手足少阳、手太阳经交会;足太阳经在头面部只有精明穴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蹻、阳蹻五脉交会;手少阳经在头面部有翳风穴与手足少阳经交会,耳禾髎穴与手足少阳、手太阳经交会,角孙穴与手足少阳、手阳明经交会;足少阳经在头面部与邻经交会的穴位最多,瞳子髎与手太阳、手少阳交会,含厌、悬厘与手少阳、足阳明交会,曲鬓、率谷、天冲、浮白、头窍阴、完骨穴与足太阳交会,本神、阳白、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穴与阳维经交会,头临泣穴与足太阳、阳维经交会;督脉在头面部有风府穴与阳维经交会,脑户、百会穴与足太阳交会,神庭与足太阳、足阳明交会,人中穴与手足阳明经交会;任脉在头面部有承浆穴与足阳明交会,廉泉穴与阴维经交会。在头面部所有循行经络的穴位是58个,与邻经交会的穴为36个,其中足少阳为17个,且交会穴分布于颜面部的有10个,头侧有15个,头顶及枕部有11个。交会最多的是足少阳与足太阳在颞侧部的交会及足阳明与足太阳在面部的交会。
篇10
(一)房地产证券化的含义和性质
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为代表的房地产证券化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70年代的美国。房地产证券化(RealEstateSecuritization),是指把流动性较低的、非证券形态的房地产的投资转化为资本市场上的证券资产的金融交易过程,从而使投资人与房地产投资标的物之间的物权关系转化为有价证券形式的股权和债权。主要包括房地产抵押贷款债权的证券化和房地产投资权益的证券化两种形式。房地产投资权益证券化即商业性房地产投资证券化。[4]
因为证券化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而且目前也没有关于资产证券化的权威法律定义,所以理论界对房地产证券化的理解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有的学者认为房地产证券化是指通过发行股票或公司债券进行融资的活动,包括直接或间接成为房地产上市公司,从而使一般房地产企业与证券相融合,也包括一般上市公司通过收购、兼并、控股投资房地产企业等形式进入房地产业,从而使上市公司与房地产业结合,发行股票或债券。这种观点意味着房地产证券化,既可以解决开发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又可分散房地产开发投资的风险。有的学者认为房地产证券化是指房地产开发项目融资的证券化,即以某具体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为投资对象,由投资方或开发企业委托金融机构发行有价证券筹集资金的活动。
实际上,房地产证券化产生的背景及实践表明,房地产证券化是指房地产投资由原来的物权转变为有价证券的股权或债券,是指房地产投资权益的证券化和房地产抵押贷款的证券化,而并非房地产开发企业发行股票或债券的筹资活动,也不是房地产开发项目融资证券化。
房地产证券化实质上是不同投资者获得房地产投资收益的一种权利分配,其具体形式可以是股票、债券,也可以是信托基金与收益凭证等。因为房地产本身的特殊性,其原有的融资方式单一,房地产证券化是投资者将对物权的占有和收益权转化为债权或股权。其实质上是物权的债权性扩张。房地产证券化体现的是资产收入导向型融资方式。传统融资方式是凭借资金需求者本身的资信能力来融资的。资产证券化则是凭借原始权益人的一部分资产的未来收入能力来融资,资产本身偿付能力与原始权益人的资信水平被彻底割裂开来。
与其他资产证券化相比,房地产证券化的范围更广,远远超出了贷款债权的证券化范围。贷款证券化的对象为贷款本身,投资人获得的只是贷款净利息,然而,房地产投资的参与形式多种多样,如股权式、抵押式等等,其证券化的方式也因此丰富多彩,只有以抵押贷款形式参与的房地产投资证券化的做法才与贷款证券化相似,其他形式的证券化对象均不是贷款本身,而是具体的房地产项目。所以房地产证券化包括房地产抵押贷款债权的证券化和房地产投资权益的证券化两种形式。
房地产抵押贷款债权的证券化是指以一级市场即发行市场上抵押贷款组合为基础发行抵押贷款证券的结构性融资行为。
房地产投资权益的证券化又称商业性房地产投资证券化,是指以房地产投资信托为基础,将房地产直接投资转化为有价证券,使投资者与投资标的物之间的物权关系转变为拥有有价证券的债权关系。
房地产证券化的两种形式一方面是从银行的角度出发,金融机构将其拥有的房地产债权分割成小单位面值的有价证券出售给社会公众,即出售给广大投资者,从而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用以再发放房地产贷款;另一方面是从非金融机构出发,房地产投资经营机构将房地产价值由固定资本形态转化为具有流动的证券商品,通过发售这种证券商品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
总之,房地产证券化是一种资产收入导向型融资,以房地产抵押贷款债券为核心的多元化融资体系,泛指通过股票、投资基金和债券等证券化金融工具融通房地产市场资金的投融资过程,包括房地产抵押债权证券化和房地产投资权益证券化。其宗旨是将巨额价值的房地产动产化、细分化,利用证券市场的功能,实现房地产资本大众化、经营专业化及投资风险分散化,为房地产市场提供充足的资金,推动房地产业与金融业快速发展。它既是一种金融创新,更是全球性经济民主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房地产证券化的特征
1、基础资产的法律形式是合同权利。无论是房地产抵押贷款债权的证券化还是房地产投资权益证券化,在证券化过程中,基础资产都被法律化为一种合同权利。
2、参与者众多,法律关系复杂。在整个证券化过程中,从基础资产的选定到证券的偿付,有众多的法律主体以不同的身份参与进来,相互之间产生纵横交错的法律关系网,其涉及面之广是其他资产证券化所不能及的。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的借贷法律关系,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的信托关系,SPV(特设机构)和原始权益人的资产转让关系,SPV和证券承销商的承销关系,还有众多的中介机构提供的服务而产生服务合同关系等等,一个证券化过程中,有着多种多样的法律关系,牵涉国家方方面面的法律规定。任何一个法律规定的忽视都将影响证券化的实施效果。
3、独特的融资模式。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融资结构的设计上。房地产证券化的核心是设计出一种严谨有效的交易结构,通过这个交易结构来实现融资目的。另一方面体现在负债结构上。利用证券化技术进行融资不会增加发起人的负债,是一种不显示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融资方法。通过证券化,将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剥离改组后,构造成市场化的投资工具,这样可以提高发起人的资本充足率,降低发起人的负债率。
4、安全系数高。在由其他机构专业化经营的同时,投资者的风险由于证券化风险隔离的设计,只取决于基础资产现金流的收入自身,非以发起人的整体信用为担保,并且和发起人的破产风险隔离,和SPV(特设机构)的破产风险隔离,SPV或者是为证券化特设一个项目一个SPV,或者对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实行专项管理,SPV的经营范围不能有害于证券化,对基础资产的现金流收入委托专门的金融机构专款专户。这种独特的设计降低了原有的风险,提高安全系数。另外,证券化的信用级别也不受发起人影响,除了取决于自身的资产状况以外,还可以通过各种信用增级手段提高证券化基础资产的信用级别,降低风险,提高安全性。而且,房地产证券具有流通性,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流通,提早收回投资,避免风险的发生。
5、证券品种多样化,适合于投资。房地产证券本身就根据不同投资者的不同投资喜好设计了品种多样:性质各异的证券,有过手证券,有转付证券,有债券,有收益凭证,等等。
6、政策性强。房地产证券化之所以起源于美国,是和美国政府的推动作用分不开的。众所周知,美国是崇尚市场机制的国家,但与其它经济金融部门相比,房地产市场是美国政府干预较深的一个领域。一方面通过为抵押贷款提供保险和发起设立三大政府机构-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联邦住房抵押贷款公司以及政府抵押贷款协会参与到证券化业务中来,直接开展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交易,并通过它们的市场活动来影响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则通过制定详尽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和引导市场的发展:美国政府调整了法律、税务、会计上的规定和准则,包括通过《税收改革法案》;以FAS125规则替代FAS77规则,重新确定了“真实销售”的会计标准;通过了FASIT立法提案等等。所以,房地产证券化市场受政府政策导向影响大。
2、海外房地产证券化的立法体例
海外房地产证券化的法律规定,从体例上看,可以分为分散立法型和统一立法型,这两种体例跟各自的国情是紧密联系的。
(一)分散立法型国家的法律规定。
1、美国关于房地产证券化的法律规定。
美国是最早进行房地产证券化的国家,在法律制度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其主要立法有:1933年的《证券法》、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1940年《投资公司法》。在房地产投资信托方面,应当说,《投资公司法》与1935年《公用事业控股公司法》、1939年《信托契约法》、1940年《投资顾问法》,都成为日后投资公司经营房地产投资信托业务管理规则的基本框架。《第125号财务会计准则》(FAS125)、《转让、提供金融资产服务及债务清除之会计处理》。两法采用金融合成分析法,改变过去对“真实销售”只“重形式轻实质”的缺陷,该法还对房地产证券化中的会计报表及其报表合并等问题作了详细规定,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在地产投资信托方面,正式开创了REIT.[5]
2、英国关于房地产证券化的法律规定。
英国自1987年开始发行按揭支撑证券,在抵押贷款市场,通过证券化的资产建立出借机构。例如国家房屋贷款有限公司、私人抵押有限公司。英国的抵押支撑证券通过建筑保险、人寿保险和抵押赔偿单进行组合。银行、机构投资者和海外投资者是英国证券化市场的主要投资者。在法律方面,英国1986年《建筑团体法》中“适宜抵押公司”指导建筑团体发行抵押支撑证券;1991年《流动资产咨询注解》鼓励建筑团体在抵押支撑证券市场的投资;1989年2月《贷款转让与证券化准则》由英格兰银行颁布,起到了宏观调控与监督的作用;此外《关于统一国际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1986年财政支付法》、《1974年消费者信用法》、《1989年公司法》、《披露草案42》和《披露草案49》,在众法之间既有鼓励房地产证券化也有约束的作用。
3.采用分散型立法的国家和地区还有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我国香港地区。
(二)统一立法型国家的法律规定。
1、日本关于房地产证券化的法律规定。
日本的房地产证券化起步于80年代中后期,当时在法律上还存在着诸多限制,致使该产品无法在市场上广泛开展,直到1997年金融风暴后,日本金融市场受到重击,在残酷的现实环境催迫下,1998年通过《特殊目的公司法》,并于2000年修正为《资产流动化法》,至此,才为日本证券化市场的全面开展扫清了法律上的障碍。此外,在日本推动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同时,我们仍然不能忽视以下法律在证券化中的作用:《抵押证券法》、《抵押证券业规制法》、《信托法》、《信托业法》、《特定债权事业规制法》。这些法相较《资产流动化法》来说,虽然更分散,但仍然具有补充适用的价值。
2、韩国关于房地产证券化的法律规定。
韩国的资产证券化实践主要出现在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这之前基本未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也没有制定相关的法规,而仅允许离岸资产的跨国界证券化。金融危机爆发后,韩国的金融业暴露出许多问题,在严格的金融监管下,韩国的金融机构都在尽力通过提高资本充足率来改善它们的安全性,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的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性变得更加突出。随着金融改革和调整的深化,韩国政府希望通过证券化的方式来清除不良贷款,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整个社会的冲击。于是在1998年7月就颁布了《资产证券化法案》,该法从立法预告到法案生效,历时仅2个多月。
3、采取统一立法型的国家和地区还有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我国的台湾地区。
3、我国推行房地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我国房地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
房地产证券化是当代经济、金融证券化的典型代表,是一国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必然趋势。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金融业发生了重大变化,一直占据金融业主导地位的银行业面临着挑战,而证券化却在竞争中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国际金融创新的三大主要趋势之一。在金融证券化浪潮中,房地产证券化成了金融银行业实践结构变化和新的国际金融工具创新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目前对于房地产证券化还处于研讨和摸索阶段。[6]
1、房地产抵押债权证券化的发展现状
房地产证券化从银行金融机构的角度看,表现为金融机构出于单纯的融资目的,将其拥有的房地产抵押权即债权分割成小单位的有价证券面向公众出售以筹集资金的方式。由此形成的资金流通市场,称之为房地产二级抵押市场。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抵押债权证券化的发展尚为一片空白。主要表现为:(1)抵押贷款的规模很小。拿中国建设银行来讲,该行房地产信贷部所经办的抵押贷款业务仅占到房贷部贷款总额的10.7%,占总行贷款总额的比例还不到1%。由于没有相当规模的抵押贷款积累,抵押债权的证券化便难以推行;(2)我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只有一级市场还不存在二级市场。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结构单一,仍处在放贷一还款的简单循环阶段,由此决定了抵押贷款资金的流动性差,抵押贷款市场尚需进一步发展。
2、房地产投资权益证券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资本证券市场的不断形成和发育,房地产投资权益证券化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并成为我国当前房地产证券化发展的主体格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房地产股票市场的发展。我国目前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中,几乎80%左右的企业,其从股票市场上发行股票筹集来的资金均有一部分流入房地产业。有条件的房地产企业,除了可以在深交所和上交所办理一定的手续上市外,还可以在NET和STAQ两个场外交易所系统上市。这都为房地产融资业务的进一步扩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2)房地产债券市场的发展。我国目前的债券市场上,为房地产开发而发行的债券已有两种:第一种是房地产投资券。第二种是受益债券。如农业银行宁波市信托投资公司于1991年1月20日向社会公开发行的“信托投资收益证券”,总额达1000万人民币,期限为10年。主要投资于房地产和工商业等项目。
(二)我国推行房地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房地产证券化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释放金融风险。由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期限比较长,而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以短期为主,因而产生了由于“短存长贷”引发的流动性问题。虽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不到4%,资金也比较宽松,流动性没问题。但是,由于业务发展的不平衡,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发展最快的建行,其余额占全部贷款金额的比重已超过9%,参照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业务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银行资产的流动性风险逐渐显现出来。房地产证券化有利于释放由此产生的金融风险。
(2)有利于拓展房地产业资金来源,构建良好的房地产运行机制。目前,我国商品房空置量已超过7000万平方米,积压其上的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已超过2000亿,再加上新建的商品房,要想全面启动房市,约需要3500亿元的巨额资金。这样巨大的资金缺口仅靠我国现有的住宅金融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而推行房地产证券化,直接向社会融资并且融资的规模可以不受银行等中介机构的制约,有助于迅速筹集资金、建立良好的资金投入机制。
(3)有利于健全我国的资本市场,扩大投资渠道。房地产证券化作为重要的金融创新工具,给资本市场带来的重大变化是融资方式的创新,将大大丰富我国金融投资工具,有利于增加我国资本市场融资工具的可选择性,房地产证券化可使筹资者通过资本市场直接筹资而无须向银行贷款或透支,同时其较低的融资成本有利于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
2、房地产证券化的可行性
(1)我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房地产证券化的良好经济环境。从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基础而言,我国经济运行状况良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为房地产的证券化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大环境。
(2)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的雏形。众所周知,住房抵押贷款是最容易进行证券化的优质资产之一,其原始债务人信用较高,资金流动性稳定,安全性高,各国的资产证券化无不起源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而我国随着住房货币供给体制逐步取代住房福利供给体制以来,住房抵押贷款不断上升,已经初步形成规模。据统计,1998年底,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只有514亿元,到2000年,这一数字已迅速增长到3306亿元,两年中增长了5倍多。
(3)我国房地产市场体系和证券市场体系初具规模。首先,国家金融政策的适当调整和完善,使我国房地产市场已发展成为包括房地产开发、住房金融、保险等多方位、功能齐全的市场体系;其次,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逐步走向成熟和规范,证券市场监管力度正在加大,法规体系逐步形成,证券管理、证券交易条件日趋完善,也积累了一些的发展证券市场的经验,为实行房地产证券化提供了较好的金融市场基础。
4。我国房地产证券化的立法体例探讨
众所周知,金本位体制崩溃以后的金融体系,完全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之上,因而完全可以这样断言,没有法律,也就没有整个金融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律对于金融创新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也是重要关键的。[7]
我国关于房地产证券化的实践十分少见,新华信托推出的住房贷款项目的资金信托,颇有点房地产贷款证券化(MBS)与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相结合的特点。2003年国内第一支住宅产业基金,“精瑞”房地产信托基金的启动无疑又是一大开拓。从目前的趋势以及必要性考虑,房地产证券化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一种重要融资方式,因此这方面的立法应当先行。在立法体例方面,是将房地产证券化的各个环节集中起来统一立法还是将各个环节提出来分散立法?目前学界还存在着争议。笔者认为,我国应当仔细考察国际上两种立法体例后面的深层因素。
采用分散型立法体例的国家和地区中,美国最早从事房地产证券化,其目的是为了解决银行住房贷款资金不足的问题,由于它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只能通过“摸石头过河”的方式,出现一个问题就出台或修改一个规则,最终通过不同的法律形成了对房地产证券化的规制,因此不存在统一立法。而且美国是一个崇尚金融创新的国家,统一立法可能会给房地产证券化产品的创新设置太多条条框框,分散立法以及美国的衡平法传统更注重的是事后评价,因此可以给金融创新创造条件。英国则是典型的英美法系国家,成文法在其法律体系中处于次要地位,所以它们更多地是判例法或者至多是单个成文法对房地产证券化进行规范。澳大利亚和我国香港的立法传统受英国的影响很深,分散立法就是一个表现。至于德国、法国等传统的大陆法系国家,由于证券市场并不十分发达,特别是德国,银行属于“全能银行”,银行流动性问题并不是很严重,因此没有进行房地产贷款证券化(MBS)的动力;至于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由于大陆法系没有信托的传统,对信托缺乏具体规定,因此这方面的规定基本空白。可以说,房地产证券化在这两个国家只是一个配角地位,统一立法的成本要大于效益。
采用统一立法体例的国家和地区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这些国家和地区都处于亚洲,立法的时间都发生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尽管在这之前,一些国家也曾从事过房地产证券化的实践,但真正促使这些国家下定决定统一立法的,还是由于金融危机暴露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为了巩固国家的金融安全,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势在必然,而制定统一的资产证券化法案,对于房地产证券化的操作和规范运行是必要的。[8]
由此可以得出我国房地产证券化的立法体例:统一立法型。理由在于:
1.我国有大力发展资产证券化的客观要求。我国金融机构的处境并不乐观,一是银行不良贷款的比例很高,二是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太低,不符合《巴塞尔协议》8%的要求,应当说,我国没有出现类似于亚洲其他国家的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信用的存在,但随着市场化运作的日益深入,如果银行的处境再没改观的话,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发展资产证券化是大势所趋,而进行统一立法我们就不会碰到法、德存在的立法尴尬。
2.统一立法有利于参与者更好地操作。房地产证券化是一个新生的事物,参与者的水平参差不齐,采取统一立法,可以使房地产证券化的过程一目了然,便利于实践中的操作。
3.分散立法实际上成本更高。房地产证券化的环节非常繁杂,涉及到的法律部门很多,如果对原有法律部门进行一一修订,那花费的立法成本肯定很高。衡量之下,不如把这些环节集中在一起统一立法。
4.统一立法,我国有后发优势。前面提到了很多统一立法型的国家和地区,它们的立法能够给我国借鉴,当前我们关键的是如何把这些规定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实现法律的本土化。须指出,统一立法并不否定其他一些法律对房地产证券化的规制,毕竟统一的法律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涵盖房地产证券化的所有过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日本还是我国台湾地区,在其资产证券化法案的一些条文中,都明确指出可以适用某某法,这种规定可以避免重复立法,保持立法的简洁性,值得我国借鉴。
参阅资料及网站:
1.《证券法律评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
2.《金融创新与法律变革》梁慧星主编,陆泽峰著,法律出版社2000年1月版。
3.何小锋刘永强《资产证券化:中国的一个早期案例》,载于《资本市场杂志》1999年第3期。
4.华伟孙蔡明《关于证券化启动我国房地产有效需求的若干思考》,载于《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2期。
5.中国资产证券化网:。
6.焦点房地产网:。
7.中国律师同盟网:。
8.中国房地产律师网:。
[注释]
[1]“121”好文件只中国人民银行发出通知要求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参见:《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载于焦点房地产网。
[2]参见:《亚洲的资产证券化发展与原因剖析》秦启岭资料来源:中国资产证券化网:。
[3]参见:《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方案与政策设计》载于《证券法律评论》P487,法律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
[4]参见:<房地产证券化概述及法律特征>,上海市清华律师事务所载于中国资产证券化网:。
[5]参见<海外房地产证券化法律规定面面观>载于中国律师同盟网,。
[6]参见<我国进行房地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可行性论证>载于中国资产证券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