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精神范文

时间:2023-04-03 11:33: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志愿者精神,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志愿者精神

篇1

在耀眼的阳光下,我曾经对着飘飘的国旗宣誓到:“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实行支援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通过青年志愿者行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关爱,人与社会的相互融和,政府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协调共处,社会和谐的建立,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观念意识的提高,奉献精神正慢慢得在社会人群中升华,作为一名现代公民,始终保留着文明意识,时刻准备着为这个社会做贡献。奉献精神体现着人们思想的飞跃,体现着人类文明又跨进了一大步。特别是在社会转变,历史飞跃的年代,更需要奉献精神。

在社会人群中,广大青年大学生担当了这一重要角色,成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活跃在服务的第一线,本着“开拓创新,持之以恒”的志愿服务原则,带头参与扶贫济困,敬老爱幼等社区公益活动。志愿服务不仅是人的义务、责任,而且是人的权利,是现代化的一种生活方式。志愿服务没有吸引力,但人们参与热情很高,为人们服务,为社会建设添砖加瓦,在志愿服务中得到学习、成长、充实、提升的收获。参加义务活动不但能帮助他人快乐自己,还能增长经验锻炼自己。

志愿者的服务项目多数是义务家教,绿色环保、普法宣传、探望福利院或孤儿院等,在实践的过程中不仅使团员青年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弘扬了志愿服务精神,还是一次能扎实推进学校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的实践形式,充分体现了学校广大团员青年报效祖国,服务社会,乐于助人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篇2

志愿者服务精神是指一种互助、不求回报的精神,它提倡“互相帮助、助人自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志愿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无偿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奉献指恭敬地交付、呈献,即不求回报地付出。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的精髓。志愿者在不计报酬、不求名利、不要特权的情况下参与推动人类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活动,这些都体现着高尚的奉献精神。1938年,白求恩大夫放弃优越的物质条件,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到中国,为八路军提供医疗救治服务,帮助创办了军区卫生学校,亲自编写各种教材并讲课。1939年秋,他在抢救伤员时因不幸感染病毒而牺牲。白求恩大夫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中国,这种国际主义精神也是奉献精神的重要体现。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为进一步传承弘扬雷锋精神,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逐渐推进学雷锋、树正气志愿服务常态化,营造浓厚的正能量氛围,2019年3月5日下午清泉社区开展“传承雷锋精神•弘扬新时代正能量——清泉社区志愿者在行动”活动。参加此次活动共有120余人,其中有万莲街道办事处、清泉社区母子警务室平安志愿者工作站、清泉社区干部、在职党员、水务集团泉园营业所、沈阳燃气沈河分公司、育鹏小学、万泉集团、辽宁省肿瘤医院、浑南中心医院、沈阳农商银行、盛京银行万泉支行等单位的党支部党员也一起参加了学雷锋活动。

首先由万莲街道林旭主任发表讲话,他指出,清泉社区志愿者人数之多、范围之广令他自豪,希望每一位志愿者能够参与到网格化工作中来,在今后的网格化工作中尽一份力量。随后,以大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拉开志愿服务序幕,志愿者们纷纷拿起劳动工具来到清泉小区19委,捡垃圾、平地面、清招贴,大家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干的一丝不苟。与此同时,沈河燃气公司和水务集团泉园营业所的志愿者们还到居民家中排查安全隐患,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这和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勤务员”一脉相承,是优秀中国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结合。雷锋的道路在延伸,雷锋的传人在壮大,雷锋精神将在清泉社区传承下去,并转化为普遍共识和自觉行动,让雷锋精神成为引领生活的阳光雨露,滋润这里的每一寸土地。

篇4

关键词:《精神卫生法》;非自愿住院;健康权;国家亲权;精神障碍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增多,竞争压力加大,人口和家庭结构变化明显,精神障碍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有研究表明全国15岁以上成年人精神障碍总患病率达到17.5%,其中重性精神障碍为1600万左右。我国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制定的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明确要求严重精神障碍救治管理任务有效落实,各地要按照“应治尽治、应管尽管、应收尽收”的要求,其中有肇事肇祸行为的患者依法及时得到强制医疗或住院治疗。因此,随着对精神障碍患者救治力度的加大,针对《精神卫生法》中相关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治疗相关法律规定涉及的患者权益保障问题值得我们讨论反思。

我国目前精神障碍患者住院形成以《精神卫生法》为主要法律依据的自愿住院原则,及严格限定条件的非自愿住院,而其中以《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为主要法律依据的涉刑精神病强制医疗制度是非自愿住院的特例。非涉刑非自愿住院在《精神卫生法》中从非自愿医疗程序的启动、诊断评估到做出决定都是医疗机构一家独揽,过分体现了“医疗模式”,从根本上排除了任何司法干预的可能。而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增设了精神病强制医疗程序,故而涉刑精神病强制医疗制度已经实现了司法化,有了大体完善的基本程序框架。如果患者触犯了《刑法》,则按照《刑法》、《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予以强制医疗,这与《精神卫生法》所涉及的非自愿医疗的性质及程序均有所不同。但非涉刑非自愿住院却是目前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治疗的主要形式,故而今天我们讨论的涉及的住院权益问题,不包括涉刑强制医疗制度方面。

一、两种不同的住院方式

(一)自愿住院

《精神卫生法》明确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实施自愿原则。国际上对于精神障碍患者的医疗问题,基本原则亦都是强调自愿优先。所有精神障碍患者都先会被假定具有自主决策力,在实施“非自愿”治疗程序之前,尽可能说服患者自愿接受治疗。据推算,我国约有各类精神障碍患者1亿多人,但严重精神障碍只有1600万,只占精神障碍患者中的一小部分,大部分精神障碍患者是有自知力的轻微精神障碍患者,有能力理解所患疾病的性质和程度,有能力决定采取哪种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因此,其门诊治疗还是住院治疗,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医疗机构要尊重患者本人的意愿,实行自愿原则,这是知情同意原则在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治疗上的体现。部分严重精神障碍在病情相对较轻,有一定自知力,无伤害自身及他人安全行为或危险的,需要住院治疗的,亦予以自愿住院。尽最大可能做到精神病人入院条件应和其他任何疾病入住其他任何医院的条件相同,这将确保患者个体的自、健康权和社会支持等多方面的需求的平衡。

(二)非自愿住院

针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往往缺乏自知力、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认识的特殊情况,规定了非自愿住院制度,以保证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得到及时的住院治疗,以维护患者的健康和他人的安全。同时《精神卫生法》为严格规范非自愿住院治疗,防止这一措施被滥用侵害公民合法权益,其对实施非自愿住院治疗的条件进行了限定。第三十条规定精神障碍的住院治疗实行自愿原则。诊断结论、病情评估表明,就诊者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其实施住院治疗:1、已经发生伤害自身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的危险的;2、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

首先,非自愿住院的患者的前提必须是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医学诊断标准结合法律规定)。而对已经发生伤害自身的行为,或者有伤害自身的危险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其病情严重,已经对自身产生了伤害或者有伤害的危险,再不住院治疗将产生更严重的伤害自身的后果,为了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需要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而经其监护人同意,医疗机构应当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监护人不同意的,医疗机构不得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监护人应当对其做好监管工作。

其次,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其已经威胁到他人安全,产生了危害后果或者有危害危险,再不住院治疗将给他人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更严重的后果,为了防止患者病情的继续恶化,保护他人安全,尽快控制病情,需要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患者或者其监护人对需要住院治疗的诊断结论有异议,不同意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的,可以要求再次诊断和鉴定。再次诊断结论或者鉴定报告表明仍需住院治疗的,其监护人应当同意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监护人阻碍实施住院治疗或者患者擅自脱离住院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措施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

最后,而对于住院手续的办理,法律规定需要住院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本人没有能力办理住院手续的,由其监护人办理住院手续;患者属于查找不到监护人的流浪乞讨人员的,由送诊的有关部门办理住院手续。”其中精神障碍患者存在上面第二项情形,其监护人不办理住院手续的,由患者所在单位、村民委员会或者居民委员会办理住院手续,并由医疗机构在患者病历中予以记录。

二、相关制度缺陷

目前《精神卫生法》规定的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治疗实施自愿原则制度明确了尊重患者及家属自由权、维护社会安全、体现国家治安权的价值,但其首要目标应是保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能够得到妥善的治疗,保障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下面我们就不同住院方式存在的缺陷不足予以分析说明。

(一)自愿住院方面

丧失自知力的患者,只得依赖非自愿治疗,此时如若监护人将其送院治疗,医院经审查患者不具有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或危险,门诊治疗不配合或疗效不佳,但却以精神卫生法设置了危险性标准为由拒绝患者入院。这使得那些不具有危险性同时无自知力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无法得到住院治疗,而部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仅通过监护人的监管,因常规门诊治疗的依从性差,从而无法获得真正及时有效的住院救治,可能延误治疗,丧失正常人际交往,持续影响到精神病患者的工作和学习,最终造成严重的精神残疾。精神卫生法立法不仅要照顾到公民不受精神病患者的侵害,更要照顾到精神病患者的医疗权利的切实保障及自身健康权的获得。因此,对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设置危险性门槛作为非自愿住院必要条件,实际上损害了其对住院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有国外研究表明,在有危险性原则实行的辖区内居住的患者,比居住在没有危险性原则实施的辖区内的患者起始治疗时间延后了5个月。作为明确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经精神科医生诊断评估住院治疗更有利病情的恢复,我们认为不必要过分强调需要自愿住院。

当然,这里有担心是否医生及监护人的权力过大,如果监护人权利滥用,医生又把关不严,造成“被精神病”的问题。事实上,既往之所以发生“被精神病”,多是因为精神诊断程序、诊疗标准及住院程序等未严格规范执行造成的,而非因为我国法律制度没有规定危险性标准。在“被精神病”的情况下,涉及精神障碍患者往往是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滥用权利将患者送往精神病医院,提供虚假病史,而医院又没有认真审查评估患者病情及自知力情况甚至直接默认患者丧失自知力,缺乏准确地诊断结论及病情评估,因而造成误诊,并漠视患者的拒绝住院要求,未严格遵守住院程序,最终违背患者意愿强制其非自愿住院。因此,要防止监护人滥用权利,根本的解决路径不是规定危险性要件,而是规定医院切实按规范做好相关医学诊断、病情评估、再诊断和鉴定,并应增加和落实患者在需住院治疗的诊断结论异议处理的程序制度规范。再者,我国精神卫生法第三十五条关于再次诊断、鉴定的规定,第五十条关于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诊疗行为进行检查的规定,第八十二条关于司法救济的规定,以及法律责任中第七十五条、第七十八条等有关规定,以上法律规定的严格落实均可以有效防止舆论关注的“被精神病”问题,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故而我们认为对于无自知力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伤害自身危险性不应是非自愿住院的必要条件。无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是否有伤害自身的行为或危险,如其监护人根据生活常识判断患者有住院治疗的必要性,如生活疏懒、言行怪异、影响正常社交活动及正常工作等,而将其送院治疗,并经医院审查该患者为严重精神障碍,其确实已使之丧失了自知力,门诊诊疗不配合,医院就应允许其入院治疗,不得以患者无危险性为由拒绝其入院治疗。该行为并未侵犯患者自由权,因为丧失了自知力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已经不可能行使自由意志,其无法表达有效的意愿,丧失了行使自由权的基础,所以,对其进行非自愿住院治疗就谈不上对自由权的损害。进一步说,取消危险行门槛使得无危险性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获得医疗服务的充分可及性,这不仅不会损害患者的自由权,还能增进其自由权。既然一部分精神障碍患者已经无能力自愿人院治疗,而住院治疗的目标是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康复,那么只得求助于非自愿住院治疗。因此,医院不得以患者无伤害自身之行为或危险为由拒绝其非自愿住院治疗,这不仅不会侵犯自由权,还保证了虽无危险性但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对住院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同时相关危险性的评判缺乏相应客观的标准,往往也有家属为了达到患者住院的目的,故意夸大患者病情,而也正因为有危险性这一法律规定,使得医生往往不愿意承担被“诉讼”的风险,在诊断结论明确的基础上过多去考虑危险性问题,而总体病情评估作用反而弱化,从而促成患者的非自愿住院,反而损害患者自愿住院的选择权。

(二)非自愿住院方面

《精神卫生法》明确规定精神障碍的的诊断应当由精神科执业医师作出。若医师的诊断结论或病情评估表明就诊者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已经危害自己或他人、或有危害自己或他人危险的将会被非自愿医疗。医生的诊断结论对自然人是否被非自愿医疗住院起了关键作用。为了充分保障患者及监护人的救济权,防止因为医生错误判断而导致不需住院治疗的就诊者被实施非自愿住院治疗,《精神卫生法》虽然规定了再次诊断和医学鉴定的程序,从医学角度对患者是否需要住院再次进行判断。但前提是患者或监护人有异议。而现实中即使患者有异议,相应再诊断等防范程序也无法真正得以落实。且至今为止相关法律规定的依法取得执业资质的鉴定机构仍然未得以落实。精神卫生问题是一个公共性问题,而不简单是家庭和个人问题。对于这样一个牵涉广泛的公共问题,立法的目的是保护病人权利,也要防范医院及患者监护人滥权。需要非自愿住院的“精神病人”在医生诊断后,应立即进入复核程序,应明确要求不同精神科医师对病情再次作全方位的评估,以免因诊断不当或其他目的导致正常人受到侵害。

目前非自愿住院有两个条件限定。一方面,患者有伤害自身行为或风险的,由监护人来决定是否对患者予以非自愿住院;另一方面,患者有危害他人安全行为或风险的,即使监护人反对,亦需对患者予以非自愿住院。前者贬损了国家亲权与治安权,后者忽视了患者自由权。而伤害自身及他人行为或风险的评定缺乏明确的标准。故而,在实践中则可能造成标准不一的混乱。

1、应对伤害自身行为或危险程度有所区分

一般认为精神障碍者仅仅是发生了危害自己的行为,或者具有危害自身的危险,并未涉及他人,未涉及社会公共安全,因此医疗机构、公安机关无权对其采取非自愿住院治疗措施。仅仅属于精神障碍者的监护人自主决策范围内的事,属于监护人权利范畴。精神障碍者的监护人可以依法同意采取非自愿住院医疗。也可以享有拒绝实施非自愿住院治疗的权利。当监护人在精神卫生法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一项情形下,拒绝对具有伤害自身行为或危险的严重精神障碍人实施非自愿住院治疗时,其便承担了加强监护和看管的监护人义务。看是合理,却有推卸国家责任的嫌疑。国家有不仅义务维持精神障碍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能够及时得到妥善的治疗,以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更有责任保护精神障碍患者及他人不受该患者的伤害,以维护社会安全和谐。这样《精神卫生法》不分程度地将伤害自身的情形完全作为监护人负责行为要件,将损害国家亲权和国家治安权的实现。《精神卫生法》对有伤害自身的行为或危险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是否住院的最终决定权落实到监护人身上,其立法理由是:“这种情形的患者并没有危害他人安全,只是伤害自身,应当由患者利益的维护者即其监护人决定是否住院,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不宜干涉。”确实,轻微自伤情形交由监护人决定处理是妥当的。但是,对于出现极其严重的自残行为甚至自杀行为的情形,患者健康或生命可能将产生重大损害,如果仍将监护职责完全交由监护人,就不甚妥当:一方面,一旦监护人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无法履行监管职责,则患者的健康将遭到严重损害甚至丧失生命,法律不应当冒此风险;另一方面,国家亲权和国家治安权也受到懈怠,国家保障公民重大健康利益和生命利益的责任不应被推到患者监护人身上。已经丧失自知力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相对于他人是弱势个体,其自残或自杀(特别是当自残或自杀行为是可以被预见时)的社会消极影响并不比患者危害他人安全的社会消极影响小,不能过分强调监护人的职责,国家有责任行使国家亲权和国家治安权对严重自残或自杀患者进行非自愿住院。国家具有此项权力,这样它才能实现其为那些无法照顾自己的人提供照顾的职责。当丧失了自知力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有严重自残甚至自杀情形时,他不仅无法照顾、保护自己,还会严重损害自己的健康和生命,这时候国家有职责履行其国家照顾义务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当然这和患其他相关严重躯体疾患而不愿救治又有所不同,因该类患者其有相应自知力。如果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伤害自身的程度较轻,则国家不应干涉监护人对其门诊治疗的决定。但是如果精神障碍患者伤害自身的程度极其重大以致威胁其生命,此时在衡量国家权力与监护人权利时,就应偏向于国家权力了。故不分程度地将伤害自身的情形作为“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不宜干涉”的事项一定程度上是推卸国家责任之举。综上,建议在明确诊断为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前提下,患者已经发生严重自残或自杀的行为,或者有严重自残或自杀的危险的;或因拒绝进食、拒绝服用治疗药物而将发生危及生命的情况下,患者监护人仍拒绝患者入院治疗的,有必要参照有精神卫生法中第三十条中非自愿住院限定条件二,监护人即使不同意,履行相关再诊断及鉴定程序,患者仍需非自愿住院治疗。

2、应对危害他人安全的情形做出区分

《精神卫生法》中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有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明确要求应非自愿住院治疗,即使监护人不同意,亦必须实施非自愿住院。精神卫生法第三十五条第二款明确再次诊断结论或者鉴定报告表明,精神障碍患者有本法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二项情形的,其监护人应当同意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监护人阻碍实施住院治疗或者患者擅自脱离住院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医疗机构采取措施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而现实执行过程中,除非患者的伤害他人行为或危害他人的风险已经造成所在居委会或公安机关参与协助家属送医院救治,这时即使少部分监护人不同意住院,最终也可达成非自愿住院。而大多数有危害他人行为或危害他人的危险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基本上仅由监护人陪同就诊,在这种情况下仅凭医生评估需非自愿住院,而监护人不同意,往往无法实现非自愿住院。本身对危害他人危险的认定上及住院必要性,监护人可能就会不认同,再者让医疗机构做到强制留其住院无可操作性。监护人不同意住院,而作为医疗机构是否有权利强制性留患者住院,这将势必造成医疗纠纷的升级,往往医疗机构会选择遵从监护人意见。因此,建议将强制住院的主体定为公安机关或所在居民委员会等政府行政部门,亦应该相应程序责任明确,以免造成有法律规范,却现实中无法执行。

此外,《精神卫生法》仅仅规定“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危险就足以构成非自愿住院,这是非常模糊的规定。且对危害他人安全的情形的程度不做任何区分,这也将可能损害患者的自由权。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的程度及危害的一过性反复性等均没有限定,再者而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将更加限定困难,而将这种模糊的构成要件贯彻于非自愿住院,且可以不考虑监护人的意见,这样将会产生侵犯精神障碍患者自由权的风险。例如,一位丧失自知力的精神障碍患者偶尔发脾气把东西从家里扔出去,或打了家人一拳,或者偶尔夜里在家中大声叫喊影响到邻居的生活,就以危害他人财产及人身安全或生活环境为由在监护人不同意情况下对其实施相应非自愿住院,这似乎欠妥当,将损害患者的人身自由,因为这些情况完全可以先交由患者的监护人来自行处理和决定,而无须国家公权力过早的介入。如果将“危害他人安全”的门槛设置得过低,势必造成很多私人间就可以处理的事务也被纳入到国家权力的管控轨道上,从而对患者及其监护人的私权产生不利影响。且患者是缺乏自知力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不会主动就诊,本身就需要患者家属陪同下就诊,真实准确病史的提供等等均家属合作,监护人拒绝住院,即使有相关伤害他人风险,要确保其非自愿住院本身就不具备现实可操作性。而将危害他人的存在危险的认定完全交由精神科医生,将使精神科医生需要承担过大的认定责任和法律风险,而对伤害他人的危险的内涵却缺乏法律及行业规范,将造成认定标准的不一。因此,本文建议法律对非自愿住院的“危害他人安全”要件作出更加详尽的限制性规定:“危害”仅指程度严重的经常性危害,而不包括程度轻微的或者一时性的危害,“他人安全”仅指他人的人身安全,而不单为财产安全。且对相关危害他人的行为,特别是危险应给出相对统一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定标准,给医生评估有据可依,维护患者权益,亦可减少不必要纠纷的发生。

3、应对再次诊断及鉴定进一步完善

为了切实保证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因滥用非自愿住院受到侵害,有效防止“被精神病”,精神卫生法第32条至第35条规定了在非自愿住院治疗程序中的再次诊断和医学鉴定制度,第44条第5款规定了医疗机构的检查评估制度,第50条规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定期检查制度,第82条设置了对当事人的司法救济条款,从而在理论上形成了精神卫生服务活动过程中比较完整的对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制度。其中,再次诊断、医学鉴定和司法救济是被动的救济制度,而医疗机构的检查评估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定期检查制度是主动的监督制度。但实践过程中相应保障往往流于形式,精神卫生法第32条精神障碍患者有本法第31条第二款第二项情形,患者或者其监护人对需要住院治疗的诊断结论有异议,不同意对患者实施住院治疗的,可以要求再次诊断和鉴定。作为应经被认定为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监护人没有异议,仅患者有异议,将很难能落实再次诊断及鉴定。而对初次诊断评估错误的责任认定无明确法律规定,精神障碍的诊断又缺乏相应可固化明确的客观实验室影像等诊断依据,往往作为本院同行的再次诊断及鉴定医生很难去否定前面的诊断评估。因此建议无论监护人或患者有异议即落实独立第三方鉴定机构负责再次诊断及鉴定。

4、应明确司法机构的审查程序

非自愿住院,不是纯粹的医学问题,它涉及到对当事人基本权利(自助决定权、人身自由)的限制。在我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住院往往具有生存照顾、社会救助的特征,且患者监护人、医疗机构、医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代表患者的利益,以患者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但实践中亦有严重损害患者权益情况的案例发生。故认为非自愿住院不能仅仅由监护人、医学专业人士(医生、鉴定人)来决定,且限制人身自由属于司法权而非仅行政权范畴,而应接受独立机构(相关司法机构)的定期审查监督。特别是针对监护人拒绝的非自愿住院。

三、结束语

总之,任何制度的出现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而目前我国精神病人实行自愿住院原则,对非自愿住院设定了相应的限定条件,反映了国家在保护个人权利自由与维护社会秩序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精神卫生法》的相关规定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防止了“被精神病”问题,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但对精神障碍患者的住院治疗的限定条件将可能损害其及时有效住院治疗或不需住院却被强制住院治疗,造成患者权益受损。精神病人作为弱势群体,他们的合法权益更需要法律的支撑作保障。而作为法律原则性规定的背后,需要相关部门给予更加明确的实施细则。此外,应结合医疗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正视精神障碍患者住院医疗问题上的不足,并对此作更深入细致的研究,以期使精神病人医疗制度更臻合理,切实维护精神障碍患者的权益,找到人权保障与社会稳定之间更佳的平衡点。

参考文献:

[1]信春鹰.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解读[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

[2]孙也龙.论《精神卫生法》非自愿住院治疗条款的缺陷与修正[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5(6):1-5.

[3]魏晓娜.从“被精神病”再现看我国非刑强制医疗制度知疏失[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5(7):126-134.

[4]孙也龙.《精神卫生法》非自愿住院制度的构造及改进[J].创新,2015(4):98-102.

篇5

[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0-130-01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特殊的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一般无意识及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缓慢进展、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有发展为衰退的可能。病人在急性发作期需短期住院治疗,而长期处在家庭和社会之中,所以做好出院指导,对巩固疗效、预防复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心理指导病人在住院期间有医护人员的监护、督促,一旦出院有的病人对自己的疾病不太重视,认为病情已好了,易发生麻痹思想。做好出院的心理指导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向家属说明病人在住院期间的心理活动及临床护理效果,再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制订康复计划,并向病人及家属交待清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心平气和、勿大喜大悲,既不要对自己的疾病掉以轻心、又不要忧心忡忡,帮助别人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意志和信心,起到药物所不能达到的作用。精神分裂症更大的特性是易反复发作,更要向家属及病员做好解释工作,帮助他们认识疾病的性质、特点、规律,懂得精神分裂症长期用药的重要性,争取病人的认可、家属的配合,出院后定期检查或工作人员进行家访,告知不要把精神病当成是一种耻辱,是一种丢脸的事,从而背上思想包袱,怕吃药,脑子变慢、变傻、怕影响工作,怕受歧视而自行减药、停药,更要告知家属心理治疗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病人在生活、工作、学习中难免会遇到这些问题,尽力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可以减少避免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各种精神压力,从而减少复发诱因,有利于社会康复。

2 饮食指导饮食好坏直接影响健康,同时也关系到病人治疗的实施,因此,必须调配好饮食、保证足够的营养和热量,而便秘是抗精神病药物最常见的烈反应。每天进食适量的蔬菜和水果利于通便,不吃易发生危险的食物,如鱼、骨头,易引起兴奋的食物,如咖啡及刺激性食物,同时尽量戒烟、戒酒。

3 生活指导 出院后,帮助病人尽快摆脱“病人角色”,要保持合理的生活习惯,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参加社交与合理的运动,防止产生“惰性”睡眠与病情密切相关,睡眠好坏预示病情好转、波动或加剧。所以按时起居,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引导病人学会自我调节,保持情绪稳定,避免一切不良刺激。

篇6

【关键词】 优质护理;神经内科;满意度

医院神经内科所收治的住院患者大部分是年老、体弱的患者, 同时病情也比较严重, 患者生活难以自理[1]。因此,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及特殊性。如何提升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质量, 满足患者的实际护理需要, 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项重要课题。2015年3~8月对本院收治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46例实施优质护理,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8月本院收治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92例, 男52例, 女40 例;年龄44~88岁, 平均年龄(71.3±5.5)岁;小学文化12 例, 初中文化 30例, 高中文化 36 例, 大学及以上文化14例;脑卒中12例、脑梗死20 例、神经衰弱 23 例、 精神分裂20例、精神障碍17例。入选患者为首次住院, 具有行走能力, 无交际障碍, 可沟通表达交流, 排除严重的肝与肾等脏器疾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接受本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46例。

1. 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具体如下:①让病房通风良好, 按照患者实际病情尽量减少进病房的探视次数;②告知患者在病房多卧床休息;③指导患者平常活动应该适度, 不能过度劳累。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方法, 具体如下:①注重细节管理, 加强基础护理, 定期给患者做指甲护理。对于生活自理比较困难的患者则帮助其更换衣物, 叮嘱患者注意保暖, 保持病房安静及适宜的室内光线。②加强健康教育, 每周对患者实施集中健康宣教, 同时对患者做好饮食指导。③做好心理护理, 主动与患者沟通, 了解患者内心想法, 帮助患者疏导不良心理情绪,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及决心。④要求护理人员能够经常深入病房为患者开展爱心奉献等活动, 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⑤提升护理人员为患者服务的意识。通过培训等方式帮助护理人员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增强其护理意识, 提升其护理技能。⑥减少对神经内科住院部频繁护理人员交接班的数量, 要在护理基础薄弱环节适当增加护理人员, 坚持包干到组、分责到人。

1. 3 判定标准 护理2个月后向两组患者发放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 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2]。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四级。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5.7%, 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 76.1%,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病情比较特殊, 大部分患者存在脑部功能障碍, 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及判断能力比较欠缺, 同时注意力也存在问题, 严重的患者甚至可能伴随意识模糊, 肢体功能缺陷[3]。此外, 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多数是老年人, 而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功能均会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减退, 记忆力与感知功能明显衰退[4]。在对神经内科住院进行治疗的同时, 应该加强护理干预, 助力患者尽快康复, 回归社会。

当前, 一些医院的神经内科护理工作尚存在一些护理缺陷, 患者护理满意度不高, 有的护理人员的护理观念尚未转变, 没有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有的医院的病房环境及通风条件差、 比较嘈杂, 影响了患者休息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患者的心情, 引发许多不满情绪[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对医疗及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 常规护理及治疗难以满足患者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优质护理干预是近年来新兴起来的一种护理措施, 也是现代医院护理发展的必然要求[6]。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就是要求护理人员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贴近患者、贴近临床, 运用娴熟的护理技能、亲切的话语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 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 想患者之所想, 照顾好患者的生活, 化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 切实为患者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 提供有效、优质及便捷个性化护理服务, 使患者可以情真意切地感受到来自护理人员与医院等方面的关怀, 进而提高临床治疗的依从性, 大幅度减少护理纠纷[7], 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本研究显示, 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提高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护理质量, 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莉.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的应用效果.中国校医, 2013, 27(10):793.

[2] 颜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神经内科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18):147-148.

[3] 唐艳红.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应用于神经内科病房的临床效果分析. 中国伤残医学, 2015, 23(15):190-191.

[4] 闫华.安全护理在神经内科刺激性药物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齐鲁护理杂志, 2014, 20(9):86-87.

[5] 苏小红.优质护理对脑卒中鼻饲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医学信息, 2015, 28(7): 102.

[6] 熊淑君.大型综合医院门诊导诊中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效果评价.现代医药卫生, 2013, 29(14):630-631.

篇7

[关键词] 院内;康复干预;恢复期;精神病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09-226-04

Effect of hospital rehabilitation on curative effect of convalescent psychotic patients

QIU Dahong

Huizhou Second People’s Hospital,Huizhou 516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 of hospital rehabilitation on curative effect of convalescent psychotic patients. Methods 200 convalescent psychotic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100 patients in acute period in general ward who were transferred to rehabilitation ward to receive systematic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were select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Convalescent patients who were in general ward and discharged were set as the control group.Scale for assess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SANS),scale for assessment of positive symptoms(SAPS),patient 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outcome scale(IPROS) and nurses’ observation scale for inpatient evaluation(NOSIE) of entering the group and 8 weeks after entering the group were respectively evaluated.Evaluation resul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SAPS,SANS,IPROS and NOSIE scores of 8 weeks after hospital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ose after intervention of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Hospital;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Convalescent;Psychotic

精神病患者M入康复时期,所有的精神症状虽已得到有效控制,但面对日常生活易出现急躁、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精神患者的院内康复训练是一个慢长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康复师、主治医生、责任护士,共同参与完成。康复治疗是应用各科专业的治疗护理技术,对患者进行残余机能的恢复[1]。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护理是一个慢长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院内康复和院外康复,做好精神病患者的院内康复,增强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为患者回归社会,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好的基础。本研究探讨院内康复治疗对恢复期精神病患者疗效的影响,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资料来自于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入院的恢复期精神病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普通病区急性期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入康复病区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66例,女34例;年龄12~59岁,平均(32.6±5.1)岁;病程3d~14年,平均(4.2±1.7)年;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8例,高中41例,初中33例,小学6例,文盲 2 例;患者住院次数从1~10次不等,平均(3.0±1.1)次。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13例,分裂样精神病11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8例,双相情感障碍12例,精神分裂症 56 例;选择普通病区直接出院的恢复期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72例,女28例;年龄14~60岁,平均(33.3±4.9)岁;病程7d~15年,平均(4.0±1.5)年;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5例,高中44例,初中32例,小学7例,文盲2例;患者住院次数从1~10次不等,平均(3.2±1.2)次。双相情感障碍14例,抑郁症12例,精神发育迟滞5例,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3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22例,精神分裂症4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文化程度、住院次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1.2.1 生活技能训练 康复病区,大厅挂钟表和日期提示牌,让患者有个时间概念。起床、叠被子、刷牙、洗脸、洗澡、饮食、排便等日常活动,对于正常人类来讲这些只是生活习惯,根本不需要别人来指导和督促,但对于一些精神病患者,由于情绪低落、药物副作用、家庭的过分关爱,引起患者行为懒散,生活能力衰退。我们康复科就要求入院患者自己叠被子、刷牙、洗脸、整理自己的床头柜和衣服,盆和毛巾自己保管(在普通病区盆和毛巾是统一管理的)。每个病室每天安排一个值日生,每天负责打扫这个病室的卫生,每个月月底每个病室患者自己评选优秀值日生,给予发放代金券,每个病室安排一个室长,室长由患者自己推选,室长和护理人员每天检查和督促病室卫生,持之以恒,一般半个月以后,患者的自理能力明显改善。零食也是由患者自己保管,有时候患者把早餐吃不完的零馒头和花卷放在床头柜里,工作人员每天整理床铺同时检查床头柜,特别是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如果控制不好自己吃零食的惯,血糖就会控制不好,工作人员每天检查病人每天零食的减少量,每周评比,控制好的给予发放代金券,这样一段时间之后患者就会很好的控制自己的零食。同时教会患者口服糖尿病药物的用法和用量,教会如何注射胰岛素针剂。

1.2.2 自服药的训练 精神科疾病由于其特殊性,病程迁延,易复发,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无认识能力,不能坚持服药,引起疾病的复发,通过对患者进行自服药的培训,首先让患者了解药物的作用原理,副反应,同时也让患者认识到服药的重要性[2]。首先,进行培训前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选择一些自知力恢复,对自己的病情有了认识能力的患者,护士为自服药的患者发放自服药盒,药盒内的药物为一周[3]。其次,患者在自服药期间,护理人员应观察患者服药情况,是否按时服药,有无藏药现象,而且还要做好宣教工作,让患者了解到药物的作用原理、副反应及服药期间的注意事项[4]。做好评估工作,根据患者服药的主动性;规律性;认识程度;配合程度方面进行量表评估,根据分值情况,了解患者病情的恢复程度。

1.2.3 心理康复 精神患者患病,不是身体方面出现了问题,而是思维,情感,意志,行为方面发生了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自知力恢复。 但是,由于社会人们对精神病的认识不够,认为患者是”疯子”,患者走入社会,会受到周围人的歧视,患者的思想压力增大。做好患者心理方面的康复护理很重要,我们要教会患者如何化解恶劣情绪。如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可以去锻炼放松一下,或者听音乐,看场电影。 其次,我们还要教会患者如何去减压,如心情不愉快时,做深呼吸;去空旷的田野大吼几声,去操场长跑,身体出了汗,浑身就会感到轻松很多。其次,多阅读一些有意义的书籍,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5]。

1.2.4 智力康复 精神患者由于长期服药,加之药物的副反应,患者的智力水平降低,加强患者智力水平的培养很重要。对患者进行智力康复时,先从患者感兴趣的事物做起。 如玩拼图玩具;搭积木,玩魔方开始,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培养起患者的兴趣感[6]。其次,在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要不断鼓励患者,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对患者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予奖励,激发起患者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1.2.5 健康指导 每周通过讲课和小组活动,向患者传授一些科普知识和生活常识,内容通俗易懂,富有趣味性,患者易于接受。每个月邀请部分家属参加服药依从性的小组活动,因为很多患者出院后发病的原因大多是自行停药,可以邀请一些出院后恢复比较好的患者和现在的患者做一个交流分享他们的康复经历。平时多关心患者,多和患者交流,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帮助患者,患者可以每周可以打电话回家和家属交流,患者有想家的想法,可以打电话让家属来看望患者,并可以让患者回家暂住,做到更加的人性化[7]。出院前做好康复指导,告知患者服药的重要性,和家属做好沟通,告知家属患者出院后不肯服药的原因,让家属做好预防,让家属对多关心患者,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表现,以便及时送院治疗。

1.3 观察指标[8-10]

分别在入组时及入组8w后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SAPS、SANS)、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定,对比评定结果。阳性症状量表(SAPS)分为幻觉、妄想、怪异行为和阳性思维障碍4个分量表,共计34个项目,分为6级分(0~5);阴性症状量表(SANS)由5个因子组成,共计24项,分为6级分(0~5);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包括工疗能力、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讲究卫生能力及关心和兴趣等5个因子,共36个项目,分为5级分(0~4),总分越低,疗效越好;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包括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激惹、精神病、迟滞和抑郁等7各因子,分为5级分(0~4),分数越高说明康复程度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标准软件PEMS3.1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经过3w院内康复干预后SAPS、SANS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经过3w院内康复干预后IPROS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OSIE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经过3w院内康复干预后NOSIE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精神疾病虽具有较高的治愈率,但康复过程中复发率也比较高。精神病发病因素较多,主要有精神、遗传等致病因素,可致使人脑机能出现紊乱,从而导致患者心理异常[11]。有效的心理干预需贯穿精神疾病治疗的始终。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期是一个复杂缓慢的过程,不单单表现在精神症状有所缓解,也包括患者的社交功能、生活能力等方面有所改善。如果不给予及时的治疗,会致使患者精神病复发,再次治疗将加大难度。康复期精神病者常有度日如年的感觉,当精神分裂症状有所缓解或消失,患者的情绪逐渐稳定,自制能力恢复正常[12]。但是,康复期的患者因自己的病症,担心受到家人、朋友及社会的歧视。想要解决上述问题,给予及时的心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康复病区与普通病区的区别就是在于更系统的对患者进行一些生活技能训练,丰富在院的生活,使她们出院后更能适应社会生活。同时与家属做好沟通,定期随访。与所在社区做好沟通和联系,可把康复患者转到社区康复,这是我们以后精神科延伸护理的发展方向,让每一位精神病患者得到全方位的治疗,达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的最终目的。根据对患者病情进行护理评估后的结果,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内容为生活自理能力培训;自服药培训;技能培训;心理康复;智力康复;劳动康复[13]。康复措施包括心理康复,对疾病的态度,面对歧视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纠正性格缺陷等,社会康复包括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等;就业康复:就业咨询,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在培训中发现自我价值[14-16]。

综合康复训练可以改善长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动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可以改善患者的社会能力和兴趣,总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未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激惹和迟缓症状。另外,神病患者由于长期精神疾病的压力所迫,生活质量急剧的下降,所以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消除或减轻患者对于社会、家庭或医护人员等的病态、偏激认知和失望、怨恨等情绪,最大限度地恢复与改善其已经丧失或削弱的各方面功能,以尽量提高其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自理能力,使其重新参加社会活动并提高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经过8w院内康复干预后SAPS、 SANS、IPROS、NOSIE评分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 贺完莲,高班玲,孙爱珍,等.心理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病患者康复期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6):734-735.

[2] 金凤仙,赵建利.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抑郁反应的发生率及心理护理干预[J].广东医学,2013,34(18): 2907-2908.

[3] 李素花,陈鸿,肖玉瑛,等.心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1):2554-2556.

[4] 欧九娣,叶秀娟.综合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1):32-33.

[5] 卢雪珍,黄琼,唐冬花,等.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出院后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4):174-177.

[6 ] 李春,LIChun.人性化护理对慢性精神病患者疗效及回归社会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3):121-122.

[7] 包惠霞,安i辉.康复训练对延缓慢性精神病患者精神衰退的作用[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3,19(1):3.

[8] 高文涛.精神病人暴力行为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7):78.

[9] 刘建国,雍生满,陶志军.慢性精神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1):111.

[10] 黄继忠,张明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应用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5,5(2):75.

[11] 邱俊.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及防治对策[J].中国疗养医学,2010,19(5):423.

[12] 赵存英.抗精神病药物的严重副作用及处理[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3,15(2):91.

[13] 张盛,熊枝繁.甘草酸二铵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肝功能损伤52例[J].医药导报,2013,32(12):1602.

[14] 贾海涛,白玉红,袁小平.综合康复治疗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2,11(8):597.

[15] 黄成,张永生,宋德宽,家庭医生责任制模式干预对社区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6,13(15):134-137.

篇8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针对性心理治疗

自精神疾患被正视为疾病以来,精神分裂症就被称为世纪顽疾。据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最新资料表明,精神分裂症在所有疾病总负担(经济上、精神上、社会上) 已超过癌症,给社会、家庭、个人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原生物性模式向生物、心理和社会模式转变。心理和家庭社会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转归和愈后等方面极为重要。 急性精神分裂症并不是个别心理治疗最适宜的对象;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也不是最佳的心理治疗时机。这一方面是由于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基础中,心理因素所起的作用并不是最主要的,另一方面则由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自知力--也就是不承认有病,因而主动要求治疗的欲望不强,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需强迫治疗,而且其思维、情感和行为皆受症状影响,理解力和自控能力明显下降,心理治疗虽不能消除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全部症状,达到科学治愈的目的,但通过针对性心理治疗,可清除患者的部分症状,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有助于恢复自知力。 常用针对精神病专科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治疗方法探讨:

精神病专科医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治疗方法的突出点重点就是医患家属同治模式,建立良性医患及患者家庭、社会体系的关系,针对患者为圆心的医、家属及家庭社会为治疗整体,提高医、患、家属及亲朋治疗依从性顺畅性。

1分析性心理治疗

由于对精神分裂症病因学的见解不见,他们采用的技术及治疗的重点也各不相同。①缺陷理论的治疗,这一理论认为,由于心理发展中的某一缺陷,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具备利用早期亲子关系及发展稳定自我的能力。②防御理论的治疗,治疗重点在于给患者提供父母般的爱,以帮助他们重新获得情绪的正常发展。③适应心理治疗。治疗原则为以鼓励患者发展精神适应,包括进展性适应与退行性适应。前者是指增进患者精神平衡,例如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行为保持在社会规范之内,避免出现明显的病态表现。后者指的是对患者移情加以接受与支持。④治疗只针对患者病残问题及适应不良行为,而不涉及其基本精神内在障碍与防卫机制。⑤治疗家以其本我、自我、和谐与适应特征来影响患者,做患者的典范。在具体方法上适应性心理治疗有以下特点:①治疗者与患者长期保持联系,但至多接触1次/w,不超过25min/次;②同时使用精神药物;③常用的治疗技术包括支持、压抑、忠告、与医院配合、应付环境、注意生活遭遇及增进对现实的检验能力等。

2患者中心疗法

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更具体更强有力的支持,单独使用患者中心疗法很难产生令人满意的疗效。

3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治疗的要点是在患者和治疗者之间建立起积极的人际关系,靠加强正常思维的能力和心理训练,来帮助患者对付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例如患者具有固定的妄想时,将被问到他们妄想思维的详尽历史和支持妄想真实性的依据,治疗者将委婉地询问患者的证据,并提出解释证据的另一种假设。 按操作性条件反射设计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代币治疗,在我国一些精神病院对慢性、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已得到经常应用。

4家庭治疗

篇9

摘要:本文通过高校图书馆志愿者队伍入手,从薪酬激励,目标激励,尊重激励等方面探讨了图书馆管理者如何将激励理论运用于志愿者队伍管理中,进行有效激励,结合了新疆医科大学的实际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 :志愿者;激励;图书馆

志愿者在联合国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前提是不计报酬,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人。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志愿者是在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的前提下,不谋求相关利益回报,合理运用社会现有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我国志愿服务精神体现了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当今世界,人的价值取向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人们在不断的追求物质需要,同时将更多地追求精神需要的满足。志愿精神既传承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成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载体。

近年来我国很多高校图书馆也尝试引入以学生为主要成员的志愿者队伍,甚至有些高校图书馆志愿者队伍的组织者或者招募者也是学生。随着志愿者队伍的扩大,很多志愿者对自己的地位或组织还不太清楚,参加的满意程度有欠缺,工作质量下降等。目前,图书馆管理者为了有效开展志愿者服务工作,从激励机制着手探讨如何利用好志愿者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巨大潜能。

一、在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激励中的应用

志愿者队伍的发展需要志愿者的支持,那么管理者应懂得志愿者决不仅是一种工具,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对志愿者队伍生存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而要取得志愿者的支持就必须对志愿者进行激励。要想激励志愿者,就必须了解其动机和需要。每个管理者首先要明确,没有相同的志愿者,并且不同的阶段中志愿者有不同的需求,虽然激励有它自己的原则并方式多样,但还可以总结出一些主要的激励方式。

1.薪酬激励

2015年新疆医科大学学生自发报名组织了新医大图书馆志愿者队伍。随着发展,物价的高涨,对志愿者进行经济性报酬是提高工作积极性的途径之一。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通过对志愿者岗位的了解,进行工作量化,工作质量的评定,按照国家对薪酬方面的相关规定设置对志愿者给予相应的激励。

2.目标激励

目标是组织对个体的一种心里引力。管理者应结合不同岗位的不同特点及实际情况,制定工作目标,并保证工作目标的价值性、现实性、挑战性及可行性,保证目标激励切实可行①。图书馆要制定出长期发展规划,并在志愿者中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让志愿者看到自身发展的前景和目标。在规划时,要让志愿者参与,虚心听取志愿者意见,只有让志愿者明白图书馆的目标,并为他们献计献策提供机会,以满足志愿者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激发他们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才能获得许许多多不寻常的创新和有价值的建议。目标激励是从长远的角度出发的激励,有利于保持志愿者长久的积极性的发挥。

3.尊重激励

马斯洛在1943 年出版的《人类激励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有五个层次的需要,尊重是第四级的需求②。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在高校图书馆中,管理者必须尊重志愿者的心理世界和精神追求,无论管理者的权利,学历,职位再高,也要身边的团队协作,单枪匹马是不可能做好工作的。高校志愿者都是年轻人,要多给鼓励,让他们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不轻视志愿者的才能,尊重每个志愿者的贡献。如果图书馆能提供适当的报酬水平的同时,也能不断满足志愿者对尊重的需求,这种精神上的激励甚至比物质上的激励来得更持久,有效。

4.荣誉激励

图书馆可以根据志愿者服务目标、服务内容、服务质量等进行评比和奖励。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下,评比行为对调动志愿者积极性具有吸引性意义,使志愿者行为处于活跃状态。这种荣誉激励的方式在高校中已普遍开展,如很多高校评选了“志愿者之星”和“优秀志愿者”等奖项并颁布了荣誉证书,这是一种对志愿者工作成绩和工作能力肯定的方式,是一种激发志愿者积极投身于目标的方式。可见,荣誉激励也是志愿者实现自我价值和追求价值目标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激励方式是有必要的,但不能流于形式,管理者要为社会或高校培养出杰出且无私的志愿者。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志愿者活动,如果志愿者团队仅仅靠条条框框的“条例”“规章”“制度”是不能有效的解决组织运行中的诸多问题,尤其是不能高效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强调对志愿者的理解。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志愿者活动,如果志愿者团队仅仅靠条条框框的“调解和尊重”,按人性的规律对志愿者进行管理和尊重,促使更多志愿者的积极性得以充分释放。为公众服务,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非常注重志愿者团队的管理。志愿者服务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团队。积极提倡和激发志愿者的团队精神、主人翁精神,让志愿者在团队中感受到强烈的认同感,也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激励。我校针对志愿者的特点,每月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流和座谈,根据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提出解决方案及措施,不管多么微不足道的细节,只要参与了,就是一种奉献。

引文注释

①文淑君.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研究[J].科技视界,2014(34):223-223.

②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篇10

【关键词】图书馆;志愿者;倦怠情绪

随着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认识不断加深,各地政府对公共图书馆越来越重视,全民阅读推广不断深入,公共图书馆服务日益延伸,图书馆工作日趋繁重,而专职图书馆工作人员相对不足的问题就越来越明显。图书馆大学生志愿者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由于学生自身在知识和综合素质上的优势,志愿者为图书馆的工作带来活力,图书馆志愿者成为图书馆员工的有益补充,各地图书馆引进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图书馆业务工作成为一种潮流。但是最近几年,许多图书馆志愿者在服务的过程中出现倦怠情绪,阅读推广服务质量差强人意,笔者试分析造成图书馆学生志愿者产生倦怠情绪的原因,以此总结出应对问题的策略。

1 图书馆学生志愿者产生倦怠情绪的原因

总体上来看,如今图书馆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消极应付工作的现象,工作效率低下;在工作中服务态度不热情,服务缺乏激情;经常出现迟到,旷工等现象;学生志愿者流动性大,很少能够坚持做很长时间的志愿者,一段时间就会有志愿者退出。笔者经过调查分析,总结出造成图书馆学生志愿者产生倦怠情绪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1 实际工作与志愿者期望不符

大多数学生志愿者是为了在服务的过程中收获工作经验,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丰富社会阅历,但是在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没有实现这些目的,只是简单的图书馆日常工作,现实与期望值差的太多,造成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有所下降。

1.2 图书馆工作岗位设置单调

大多数图书馆学生志愿者的工作是最基础的日常工作,比如打扫卫生、整理图书资料、图书排架、上架等,这些工作岗位的设定忽略了学生个人能力的锻炼和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实质上也是人才资源的浪费。枯燥、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必然造成学生产生倦怠情绪。

1.3 学生志愿者缺乏真正的奉献精神

从学生参加志愿者的动机来看,许多志愿者并不是真正具有奉献精神,志愿者自身缺乏奉献精神就会造成在服务中的倦怠情绪,缺乏工作积极性,容易半途而废,退出志愿者的队伍。

2 应对策略

具体分析图书馆学生志愿者产生倦怠情绪的原因,图书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学生参与志愿者的动机和学生自身发展特点设置图书馆志愿者岗位,制定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促进高校图书馆和学生志愿者的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2.1 合理设置图书馆志愿者岗位

图书馆志愿者的岗位设置要充分考虑志愿者的专业、兴趣爱好、特长、理想等相关信息,根据志愿者的实际情况设置出具有层次性的岗位,图书馆和学生志愿者进行双向选择,最大程度的达到双赢。对于真正具有奉献精神、热爱图书管理工作的学生志愿者,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设置出适合的岗位,比如图书咨询、图书编目等岗位;对于目标不明确,没有深刻理解志愿服务的学生志愿者,可以先从基础的图书上架、卫生等岗位做起,再进行其他岗位的尝试。在岗位选择上要进行双向选择,双方是平等互助的关系,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图书馆志愿者岗位的增加还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在各个岗位锻炼自身的能力,学生就会投入到志愿者事业中,从而减少志愿者人员的流失。

2.2 加强志愿者岗位培训

培训是做好工作的首要前提,图书馆岗位培训就是根据不同的岗位职责培训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训能够使学生志愿者更快的进入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培训不能仅仅是老员工带领新志愿者熟悉工作流程,培训应针对当下学生志愿者服务奉献精神缺失这一现状,努力通过培训提高学生志愿者的职业道德、奉献精神、服务礼仪,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学生志愿者在工作中的倦怠情绪。培训内容的设置上还可以加上一些图书管理专业技能和知识,例如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图书编目等实用技术,新知识和技能有利于调动学生志愿者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增加工作积极性。

2.3 制定志愿者激励措施

虽然志愿者活动是无偿的,是具有奉献精神的社会公益活动,但是考虑到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应该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激发学生志愿者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例如制定图书馆学生志愿者考核评价标准,定期对图书馆学生志愿者的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志愿者给予适当的表彰,表彰形式可以是证书、奖章、表扬信、推荐书等,这些精神激励是对志愿者工作的极大认同,使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活动中感受到满足感和自豪感,有利于提高学生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减少倦怠情绪。

2.4 组织志愿者交流活动

建立图书馆志愿者协会,使图书馆学生志愿者组织更加规范化、规模化。图书馆学生志愿者协会不断发展,影响力不断增大,就会吸引更多学生志愿者的加入,也会留住更多学生志愿者。定期组织学生志愿者进行交流活动,增进协会会员之间的友谊,增强学生志愿者协会的活力。在这样有组织、充满活力的团队里,学生志愿者的倦怠情绪会大大减少。

3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图书馆学生志愿者的倦怠情绪,应该找到产生倦怠情绪的原因,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学生志愿者的实际出发,合理设置图书馆学生志愿者岗位,加强志愿者岗位培训,制定学生志愿者激励措施,组织学生志愿者交流活动,促进图书馆和学生志愿者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程荣芳.高校图书馆学生志愿者培训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1(08):88-90.

[2]宋志强.我国高校学生图书馆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