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的牧羊人范文

时间:2023-04-02 19:31: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植树的牧羊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植树的牧羊人

篇1

植树牧羊人

精彩开篇词

画家,用他的画笔,在一卷长长的宣纸上,在大片的空白中,绘出青山的苍翠。而他却远离浮躁,回归自然,孤独地行走在茫茫荒漠中,挥起锄头,把一片荒漠变成绿洲,一个简单而深邃的形式,便承担起此重任,那瑰丽的风光将永远深深地印在我们灵魂的深处。

学习目标

1.领悟并学习传神的肖像描写。

2.学习人物的无私精神和高贵品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假如生命是船,不要随波逐流,要高扬风帆在风雨中奋斗搏击。假如生命是鹰,不要畏惧困难,要张开翅膀在碧海蓝天中自由翱翔。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不随波逐流之船,不惧困难之鹰——植树的牧羊人。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废墟(xū)

干涸(hé)

坍塌(tān)

戳(chuō)

酬劳(chóu)

流淌(tǎng)

水渠(qú)

乍看(zhà)

2.解释下面的词语

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的地方。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坍塌: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溜达:散步,闲走。

刨根问底:追究底细。

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毛,地面上的植物。

3.作者简介

让·乔诺(1895—1970),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多部作品获奖,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多半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利用圈点勾画的方法,筛选关键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1.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交流点拨】牧羊人用几十年的坚持,不断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使万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赞美了牧羊人的无私奉献、坚持不懈、勤劳朴实、自信平和、忠厚内敛、认真细致的高贵品质。告诉我们人类有潜藏的智慧和改天换地的能力,只要心存善念必有善报,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地努力去做,人类的可悲命运最终会被改变。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叙事的?请按这一顺序划分文章的段落结构并概括段落大意。

【交流点拨】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叙事。

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点题,交代牧羊人是个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好人。

第二部分(2—12):初遇牧羊人。第三部分(13—18):再见牧羊人。

第三部分(19—20):最后一次遇牧羊人。

第三部分(21):再次点题,抒发对牧羊人的敬佩之情。

3.请分别写出“我”前后三次见牧羊人时高原的情形。

【交流点拨】初遇牧羊人——群山荒芜,村庄废弃,泉眼干涸,狂风呼啸;再见牧羊人——树木挺拔,重见溪水;最后一次相见——微风飘香,树木歌唱,泉水长流,人口增加,村庄富饶。

(二)深层探究

在你眼中,牧羊人是个怎样的人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交流点拨】他是个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坚持不懈、勤劳朴实的人。牧羊人种橡树,不在乎是谁的地,也不在乎能成活多少,也不在意别人知道不知道,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还是一个认真细致、做事一丝不苟的人。从他挑选橡子、房间收拾得整齐、餐具洗得干净等细节可以看出。

(三)技法赏析

1.本文运用第几人称来叙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运用第一人称叙事;采用第一人称“我”来讲述种树人的故事,通过“我”的耳闻目睹,所思所想,对种树人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我”在文中仅仅是个过客,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目睹了一个寸草不生的荒僻之地变成森林村庄。“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种树人的事迹具有极强的纪实性,使种树人的故事显得真实可信,产生了打动人心的力量。另外,“我”并没有和种树人朝夕相处,对种树人的生活了解得并不是非常全面,但是这个地方沧海桑田的巨变却令“我”震撼,这就使得种树人的生活具有神秘感和神圣感。

2.遇上牧羊人之前,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荒漠的毫无生气?这样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与后文荒漠变成了绿洲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牧羊人的贡献之巨大。

3.作者最后为什么还要写来到这里的居民的精神境界?

【交流点拨】通过写居民的精神境界的变化,从侧面衬托牧羊人的贡献之巨大,他不仅改变了荒漠,还改变了人。

四、板书设计

初遇牧羊人:群山荒芜

村庄废弃

泉眼干涸

狂风呼啸

牧羊人

再见牧羊人:树木挺拔

重见溪水

创造的

最后一次相见:微风飘香

树木歌唱

奇迹

泉水长流

人口增加

村庄富饶

五、拓展延伸

生活中直面不幸,勇敢超越,实现人生价值的牧羊人又何止一个人呢?请你再找找身边的“植树的牧羊人”的事迹,并为他写一段颁奖词。

【交流】2000年,格桑德吉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她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西藏。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教学。

墨脱县帮辛乡,因常年遭受泥石流、山体滑坡的灾害,是墨脱县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村。为了劝学,格桑德吉常常天黑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封山时,格桑德吉过冰河、溜铁索,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为了教好孩子们,格桑德吉将自己的女儿从两岁时一直寄养在拉萨的爷爷家,当一年之后格桑德吉再到拉萨的时候,女儿已经不认识她了。

篇2

【关键词】高职教育 培养目标 定位

一、当代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阶段

孕育时期:我国真正的高职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80年代初,江汉大学、无锡职业大学等13所短期职业大学诞生,开创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先河。这些短期职业大学在改革开放初期解决因人才短缺制约经济增长问题发挥了一定的作用。1982年教育部的《中国短期职业大学和电视大学发展项目报告》中指出这种短期职业大学是“使学生将来可担任技术员的工作”。这是第一次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在“技术员”,使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基调定位在“技术”这一领域。

探索时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对高职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也在不断的调整,更科学合理。199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第一次提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技术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同年,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的意见》,该文件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获得工程师初步训练”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1995年原国家教委印发《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几点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职业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大学的人才培养任务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级(部分中级)实用技术、管理人才”。到90年代中后期,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继续延续在前期的“技术”领域,然而比前期更具体全面,将培养目标从原来单一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向技术与管理相结合的综合方向变化,从“技术员”到“技术性强”到“高级(部分中级)实用技术、管理人才”的变化,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层次、种类、规格和要求日益明确。

成型时期:2000年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将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培养目标不仅涵盖了工程技术,也包括了管理和服务,不仅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同时要求具有综合的素质。这明确了21世纪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培养目标,提出了要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2006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教育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从“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转变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笔者认为这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大进步,对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高技能”就是“高等技术应用能力”,“高技能型人才”就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1]

深化时期: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挥高等职业学校的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2012年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再次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角度出发,区分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明确“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在进一步深化,且具有连贯和不断递进的关系,明确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层次性。“高”是“高端”,不是前面提到的“高级”,“高端”是处于技术和能力的顶尖,“高级”只是相对“中级”而言。而且高职人才不仅具有高端技术,还具备应用和创新技术的能力,是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复合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后期经历了第一次变化;到21世纪初又经历了第二次变化,从培养技术型人才到培养综合型人才,再到培养高素质人才,一次比一次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人作为一个整体发展的过程来思考,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从“着眼现在”向“现在与未来并重”的方向调整,眼界更加宽广,要求也更高。而到了2010年,人才培养目标不仅注重“现在与未来”,同时还对“现在与未来”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不仅具有顶尖的技术,还具有对未来进行革新与创造的能力。应该说每一次培养目标的转变都对高等职业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彰显出了高职教育的独特性,与普通本科及中等职业教育的区别日益明显,真正体现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衍变的思考

(一)社会经济发展是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

可以看出每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都是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拐点时出现的。1979年我国推开了改革开放的大门,发展经济成为全国工作中心。最早的短期培训大学正是在经济发展最活跃地区出现的,大量的乡镇企业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至以劳动密集为主的第二、第三产业,传统农业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社会开始向工业化、城市化方向迈进。这一时期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经济需要熟练的技术员,当时的职业大学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坚持以地方经济的基本组成即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为自己的服务对象。这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初探索,开始显示出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性、应用性、实用性的特点。

1992年我国开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地位。这一时期是高职教育蓬勃发展时期,其人才培养目标也进入不断探索、深化的阶段。在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主要以劳动集约型经济为主,技术水平不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集中在中高级实用技术、管理人才。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随之发生变化。WTO将我国的高职教育推向全球竞争与发展轨道,推向了国际大市场。世界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技术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1999年高考扩招,中国高等教育开始从象牙塔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职教育也逐渐从重视扩大规模和数量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致力提高质量与效益的内涵式发展。在加入WTO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扩大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各行业,人才素质包括了德、智、体、美全面综合的发展。

当时我国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时期,正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在这新的发展阶段,技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技术投入是引领产业升级的关键要素。产业升级是先进设备、先进工作、先进技术、先进材料和先进管理方式的运用,企业必然需要大量受过系统训练,具有高端技能,具有持续发展能力,能在岗位上进行技术、方法创新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培养高端技能型、发展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自然而然成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人才培养目标价值取向的转变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20多年来,一直将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服务地方、立足地方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原则,培养的人才以应用、实用、够用为主。高职教育把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作为最终目的,并因此而实现它在社会经济中的价值。高职教育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味地强调人对技术的适应能力,突出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强调人对技术的适应与服务。杜威也曾指出:“就是有一种危险,把职业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解释为工艺教育,作为获得将来专门职业的技术效率的手段。”[2]

然而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除了技术教育之外,还应关注人的发展,在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实现基本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个性的全面、自由、充分发展。《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指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教育要“使每个人的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3]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发展阶段可以看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从最初注重技术培养逐步转向掌握技术与全面素质的发展,强调学生持续学习、生活和工作能力的培养。当前技术与知识不断更新,“专门化的职业教育将难以适应技术发展要求,必须拓宽人才培养基础,加强通识能力培养以应对技术变化的要求”,[4]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价值。

(三)人才培养目标逐步体现高职教育的属性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层次和一个类型已成为定论。然而,从高职培养目标的衍变可以看出其对人才培养的定位和规格的要求经历了一个从错位、越位到逐步清晰、明确的过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介于普通本科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之间的一种教育类型,在培养目标定位中容易将两者混在一起。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容易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工程型人才混淆。工程型人才主要在企业或研究所从事某一领域新产品的开发、新工艺的设计、新规划的制定等研究工作,他们也需要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但他们主要从事的是工程设计、规划方面的研究工作,因此需要更加扎实的理论基础;而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的是技术性管理、服务的经验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从职业岗位上看,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工人或一般技术性岗位的熟练工人,而高等职业教育更侧重于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高技能专门人才。高职逐步从普通高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中明确自己的定位而显示本身的属性,即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并且在构建职业教育体系中承担起引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任。

三、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建议

首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得最密切的教育类型,目前国家提出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基本原则。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时期,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没有实现良性循环,是高职教育发展面临危机的根源。在目前劳动力结构中,中高级技术人才比例仍然较低,劳动者素质和从业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制约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只剩下6年时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发展的形势越来越紧迫,培养具有高端技能、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

其次,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必须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对其人才培养活动采取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方式,包括教育理念、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评价等要素。高职教育要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既突出高职教育的技能性、技术性,又注重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即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均衡发展,将全新的教育理念贯彻到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教学评价中去。高职的专业设置必须适应区域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需要,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课程体系的构建既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学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加强与企业的结合,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这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

【注释】

[1]彭腾.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

[2](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34~335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1~15

篇3

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分段培养一、前言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教育部召开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座谈会”精神,江苏省教育厅率先在中职、高职、本科衔接教育方面进行了试点改革,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南通大学联合申报了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交通工程(港口工程技术)、交通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试点项目并获得批准(苏教高〔2012〕12号文件),2012年该项目开始招生。

二、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立项背景

我国正处于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特别是“十二五”时期,国家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以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主要目标,这些都要求高等教育加快改革与发展,提升服务能力,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新使命。

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与考试评价、学历提升等方面仍然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职业教育整体吸引力不强,与加强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将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作为建设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依据经济发展方式赋予的新使命、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赋予的新任务、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赋予的新内涵、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赋予的新要求,优化职业教育层次结构,强化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充满活力的多元办学模式。

基于上述考虑,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港口工程技术(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依托南通大学联合申报了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省教育厅在“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通知苏教高[2012]12号”中批准了交通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和交通工程(港口工程技术)两个试点专业。学生在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港口工程技术(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学习3年,期间在第5学期学生参加“专转本”报名,第五学期末进行转段考核,考核通过后进入南通大学交通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和交通工程(港口工程技术)专业接受本科教育2年。学习期间,由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和南通大学统筹制定对口专业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衔接贯通的教学计划,系统化培养专本分段,既保持高职专科相对独立和特点,又充分体现专本贯通,一体化培养的系统性的高端技能人才,以满足一线人力资源的需求。

三、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必要性

本项目是江苏省教育厅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我省高等教育的资源优势和中高职院校的积极性,拓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渠道,打通高职高专学生升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通道,构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而提出的一项体制机制创新之举。

从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港口工程技术(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依托南通大学申报高职与普通本科教育分段培养这一项目来看,有以下两方面必要性:

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自身的特点决定了项目实施的必要性。首先,应用型本科教育突出体现实践环节,在专业设置上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实践性,强调动手能力和强化职业技能的特点,注重考核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直接面向就业市场和职业岗位。其次,联合培养的模式有利于保证高职高专院校正常的办学秩序基本不受影响,也有利于学生专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更有利于专科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最佳衔接,保证学生在本科阶段教育的培养目标的实现。再次,联合培养模式不仅会满足高职高专部分优秀学生继续学习的需求、保障他们继续学习的权利,也会实现更高层次的教育公平和“学有所教”。最后,联合培养模式会使学生在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招考、职称评定、职业生涯、继续研究生教育、出国留学等方面实现平等,这势必会对增强高职高专教育的吸引力,并在诸多方面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需求决定了本项目实施的必要性。江苏滨江临海,水网密布,河流众多,水运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是我国水运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随着江苏综合运输体系的构建以及沿江沿海开发战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十二五期间,江苏将重点加强以连云港港为龙头的沿海港口群建设,基本建成连云港港30万吨级深水航道,推进洋口港区、大丰港区和滨海港区等深水航道建设;推进太仓港集装箱码头资源整合和扩能建设,建成集装箱干线港,推进江海联运中转枢纽港建设;抓住长江深水航道建设机遇,提升南京港、镇江港等沿江港口发展水平。积极构建与干线航道相匹配的内河水运枢纽,重点推进徐州港和无锡港国家级内河港口建设。同时,江苏要以形成“两纵三横一网”内河干线航道为目标,基本建成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京杭运河、连申线、淮河出海航道及盐河、芜申线、苏南干线航道,构建长江三角洲地区内河高等级航道网络,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为此,水运工程企业急需大量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这部分技术人员既能从事第一线的施工管理工作,又具有一定的港口和航道规划和设计能力。南通航院与南通大学分段联合培养交通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本科层次人才,恰好满足了上述紧缺人才需求,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可行性

共同的行业背景与独特的区位优势保证了该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南通大学是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管理的一所高等职业院校,均是得益并服务于交通行业,均坐落于滨江临海、风景秀丽的南通市,踞江海之汇,扼南北之喉,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优势于一身,共同的行业背景与独特的区位优势保证了该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现有的基础条件和相近的专业设置保证了该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较早开办港口工程技术(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的高职院校之一,现为全国交通职业教育港航专业建设牵头单位。港口工程技术(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是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也是南通市高职教育改革试验区重点建设项目,在专业与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验实训设施建设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合作基础。南通大学是一所规模结构合理、学科门类齐全、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明显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南通大学为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交通运输部共建高校,目标办成国内外有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并作为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培养、科研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南通大学交通学院成立于2009年,设交通工程与交通设备信息工程两个本科专业。拥有一支35人的教学科研队伍,现已初步形成了智能交通电子设计、分析和测试的整个流程所需的基本软硬件设备条件。两所学校现有的基础条件和相近的专业设置保证了该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四、协调管理方面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破解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工作过程中的政策难题,确保各项招生录取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特邀省、市教育行政和教育科研专家与两校领导班子,共同组建试点项目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定期通报制度,加强协调管理,共同研究和解决试点项目工作中遇到重大的问题。

2.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省、市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高职和本科院校在招生专业、招生数量的统筹指导,要做好两校之间的联系工作;采取多种形式,积极探索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质量监控保障体制;也可以通过高校教学联合体,发挥好本科院校在地方对高职院校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增强高职与普通本科衔接的针对性、有效性,提高学校、学生家长、学生的积极性。

3.成立教育教学和管理委员会。两校成立由从事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人员以及试点专业负责人、专业带头人等组成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任务;负责组织制定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负责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文件,组织实施教育教学(实习实训);定期组织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教研活动;设立专项教改课题,开展相关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并设立经费予以支持。

篇4

范读,引起兴趣。小学生的朗读由于识字少,注意分配能力弱,造成初读困难,缺乏兴趣。老师有选择的范读,让孩子先了解课文的意思,产生朗读的兴趣之后,再自由练习,效果更佳。范读同时也是训练语感的有效手段。一些长句,学生往往读得一字一顿,范读、领读是捷径。对于一些感情强烈的课文、段落,通过范读感染学生,再加上学生天生爱模仿,这就引发了学生强烈的朗读愿望,激发了朗读的兴趣。如课文《桂花雨》,写的童年时“摇桂花”的情形与乐趣。教学时,让学生闭上双眼,静听我伴着恬美音乐的朗读,去捕捉秋天桂花飘香最美丽的色彩,让桂花的美陶醉于心。当睁开双眼,孩子们的第一句话是:“桂花雨真美啊!”我便及时地说:“你们愿意去欣赏这么美丽的桂花雨吗?请你们小声地读一读课文,亲自去感受桂花飘香的美吧!”学生迫不及待地拿起课本读了起来。

看图、配乐朗读,营造气氛。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要“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课文中的语言似一颗糖,越嚼越有滋味:似一首歌,越听越是迷恋:似一幅画,越看越入迷。营造气氛,创设情景,把课文的语言文字化成音、诗、画,才能激起学生与作者的心灵共鸣,才能有所悟。如课文《草原的早晨》,写的是早晨,牧民们赶着羊群去放牧的情景,展现了草原一片繁荣兴旺的新气象。草原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是十分陌生的,为了让他们感受草原早晨的美丽风光和牧民们的勤劳、欢乐,我找来了有关草原的图片:绿草蓝天,远处羊群与白云相连,分不清是天上的白云还是地上的羊群。在孩子们一声声惊叹中,引导他们反复朗读,仔细品味,使其领略到辽阔草原的蓬勃生机。又在一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声中,感受到“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是何等壮美的景象,从中悟出牧民们的勤劳与欢乐。

“演读”求体验,入境始于亲。“演读”就是表演式地读。教学中创设与课文相和谐的“真实情境”,让学生摹仿文中角色,原汁原味地朗读、表演,直接体验。使学生的脑、手、脚、眼、嘴真正动起来,读进去,直接与文本对话。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如果让他们规规矩矩地坐在那里朗读恐怕要不了几分钟他们就不耐烦了,在教学中我尽量把课文配上动作,让他们可以站起,可以非常自由地比划自已认为合适的动作。孩子们可高兴了,他们配上动作,朗读时头脑、眼睛、嘴巴、双手并用。 如在学习课文《云雀的心愿》这一课时,我请他们起立,有感情地朗读一下,他们配的动作真棒。有的学生朗读小云雀的话语,有的学生朗读云雀妈妈的声音,还有的学生串读中间的语句。读到“他们飞啊飞,飞到一片沙漠的上空。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时, 有的学生做北风吹的动作, 有的学生把身子慢慢蹲下来。特别读到“他们飞啊飞,……停在一棵大树上”时,只见小朋友们的动作五花八门、各式各样,有的做累的直喘气的动作;有的做擦拭流汗的模样……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演读中,不知不觉地转换了角色,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与课文中人物的心灵相会、相融,真切地感受到森林对生物与人类的重要性,告诉大家植树造林、保护环境,让沙漠变成绿洲。演读活动情趣性强,容易让学生产生“入境始于亲”的体验,从而更好地感悟课文。

评价读、赛读,激发朗读兴趣。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因而,朗读评价就显得特别重要。教师对学生的言行作出正确的评价,并予以赞美,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天底下谁都喜欢表扬。当孩子经过努力,终于把一个长句子读得准确而流畅时,他们多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啊!如果孩子能把课文读正确了,我们可以说“不简单!你能读准这么长的句子。”孩子听了,心里一定很高兴,学习劲头就更大了。如果孩子把课文读好了,我们可以说:“读得这么好,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我就不信只有××读得好,还有其他小朋友一定读得更好。”如果学生确实无表扬肯定之处,我们也可以把批评“包装”一下,用婉转的语言表达:“如果……那就更好了。”或者用幽默的语言让孩子领会。

如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教《小稻秧脱险记》时,要让学生读好这句话:杂草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一个学生读得很响亮,这当然有违句子的含义。于老师十分幽默地评价说:“你没有完,要么你的抗毒能力强,要么我的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再喷洒一点。”说完,于老师又朝该生身上“嗤嗤”地“喷”了几下。那个同学笑了,同学们都笑了,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同学们都领会了句子的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