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柴古诗范文

时间:2023-03-31 23:14: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鹿柴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鹿柴古诗

篇1

zuò zhě:wánɡwéi 作者:王维

kōnɡ shān bú jiàn rén,dàn wén rén yǔ xiǎnɡ。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fǎn yǐng rù shēn lín,fù zhào qīnɡ tái shànɡ。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返景(yǐng):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的阳光。)

篇2

教学目标 :

1.学习《鹿柴》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正确背诵《鹿柴》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

一、导言激趣

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鲜花,它以和谐的韵律,敏锐的观察,奇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博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绘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古诗,齐读课题。

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以前,我们学过许多古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的?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出示投影,明确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解诗题。

2.解词连句知大意。

3.展开想象悟诗情。

谈话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上述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鹿柴》这首古诗。

三、学习古诗《鹿柴》。

1.知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画家、音乐家王维所写。

请学生补充介绍有关王维的资料。

2)解诗题。

“柴”,通“寨”,指导有篱落的乡村别墅。

2.读诗解意。

1)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画出不懂的词语。

2)指名读全诗,纠正以下字的读音。

“鹿柴”的“柴:读作“zhài”,不要读作“chái”。

“返景”的“景”读作“jǐng”,不要读作“yǐng”。

“青苔”的“苔”读作“tái”,不要读作“tāi”。

3)自学诗中的生字。

“景”,不要多加“彡”。

“复”中间是“日”不是“目”。

3.解词连句知大意。

1)根据书的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明白的字词画下来。逐一解释。

青苔:深绿色的苔藓植物,生长在潮湿的地面上。

2)自己试着把句子的意思说一说。

一、二句句意:在深邃幽静的山林里,只听见有人在说话,但看不见人。

三、四句句意:只有阳光透射过密密的丛林,照在青苔上。

4.展开想象,悟诗情。

1)自由练读、背古诗,体会诗的意境。

2)请学生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讲的是诗人感受到的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这首诗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空山深林中的幽静景色。前两句以人的话语声来反衬空山的幽静,着重从听觉方面描写环境的寂静。后两句以明亮的夕阳返光,反衬出山林深处的幽暗,是从视觉上来描写环境的幽美。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构成一幅空山人语、深林夕照的画面。诗中写返照的阳光、幽暗的树林、深绿的青苔,色彩丰富、绚丽。空山中有“人语”,深林中有阳光,使描写的环境有了生字。这样描写有声有色,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3)给点时间让学生讨论:

①在这首描绘的景象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②学生这首诗你还有哪些疑问?

(为什么前两句明明写“人语响”,我们却说它写空山的寂静?后两句写“返景”“复照”,我们却说它写深林的幽暗?)

4)教师小结:

《鹿柴》这首诗描绘了山林的幽静,写出了诗人在山林深处,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妙感觉。

5.练习朗读,试背诵。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意境。读时注意自然停顿,读出韵味。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2)自己试背。

3)同桌互背。

4)集体背。

四、作业 :

背、默古诗;预习下一首古诗,查有关作者资料。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江上渔者》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2.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正确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领会情感,培养学生想象力。

教学过程 :

一、检查复习。

1.集体背诵《鹿柴》;请几名同学背。

2.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

二、知诗人,解诗题。

1.介绍作者。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所写。

学生补充介绍有关作者资料。

2.解诗题。

渔者——打鱼的人。

这首题目的意思是:江上打鱼的人。

三、读诗解意。

1.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出没”的“没”读作“mò”,不要读作“méi”。

“风波”的“波”读作“bō”,不要读作“pō”。

2.自学诗中的生字。

(1)区分“渔”“鱼”。

(2)“君”字第二笔右边要出头。

3.齐读《江上渔者》这首诗。

4.解词连句知大意。

(1)根据书下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明的字词画下来。逐一解释。

往来:来来往往。

但;只。

美:鲜美。

出没: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风浪。

(2)自己试着把词意连起来说说句意。

一、二句:在这一带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欢鲈鱼的味道鲜美。

三、四句:你看江中那只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中飘着,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多么惊险啊!

(3)把四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四、展开想象,悟诗情。

1.请一名学生朗读全诗,学生边听边想象,打鱼人那只像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里飘荡,时隐时现,场面惊险。

2.课堂讨论:

(1)诗人在这首诗中讲了几种人?他们有什么不同?

(2)从哪儿看出打鱼人的艰辛?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到诗中讲了两种人:吃鱼人和打鱼人。吃鱼人只爱鲈鱼的味道鲜美;打鱼人捕鱼十分艰险。

打鱼人为了捕鱼,每天要驾驶着小小的渔船,在风浪中飘荡,随时随地都可能出现生命危险,自身无安全保障。他们的劳动成果是来之不易的。

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反映吃鱼人不知打鱼人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3.练习朗读。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4.汇报、评读。

5.自己试着背诵,同桌互背。

6.作业 :

背默古诗《江上渔者》;预习下一首古诗,查找有关诗人资料。

板书设计

江上渔者

北宋:范仲淹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习《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理解诗句内容,体会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

一、检查复习。

1.集体背诵《鹿柴》《江上渔者》。

2.请几名同学背。

3.回顾古诗的学习方法。

二、知诗人,解诗题。

1.介绍作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写的。

学生补充有关诗人的资料。

2.解诗题。

出门遇上大雪,借宿在芙蓉山一农夫家里。

三、读诗解意。

1.指名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

“宿”读作“sù”,不要读作“shù”。

2.自学诗中的生字。

(1)区分“暮”“幕”“墓”。

(2)“贫”上下结构,上边是个“分”,不要写成“”。

“蓉”上中下结构,中间是个“”。

“吠”“大”字上面不要丢点。

3.齐读《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

4.解词连句知大意。

(1)根据书下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明白的字词画下来,逐一解释。

日暮:天色将晚。

柴门:树枝做的门。

苍山远:苍苍茫茫的远山,一直连向天边。

贫:穷。

(2)自己试着把词意连起来说说句子的意思。

1、2句:天色已晚,远望苍山,路途遥远,得找个投宿的地方。我投宿的是一个贫穷的山村人家。

3、4句:忽然,从柴门边传来了狗叫声,知道是主人冒着风雪回来了。

(3)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四、展开想象,悟诗情。

1.请一名同学有语气地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体会意境。

2.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描绘的是怎样的一幅景色图?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描写了一幅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的寒山夜宿图。它通过旅客的所见所闻,生动地概括了山中人家的生活环境,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清贫生活的同情。)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想象意境。

4.可根据诗的内容,试着画一幅“风雪夜归人”图,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5.练习背诵古诗。

(1)自己试着背。

(2)同桌互相背。

(3)集体背。

篇3

【关键词】古诗 教学 审美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52-02

只有达到进入诗歌意境的较高层次的读诗境界,才能领悟到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才能达到我们教学古诗这一体裁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才能真正品尝到古诗的美的真谛。如何做好古诗教学的审美化?本人有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一、古诗的美感特征与古诗的审美化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古诗,唐宋诗歌占了绝大多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如唐代以清新自然、朴素为美的“诗仙”李白的《静夜思》、《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赠汪伦》等;以“沉郁顿挫”为主要风格的“诗圣”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江畔独步寻花》等;以平易通俗著称的白居易的《草》、《暮江吟》;以“静”为主要美学追求的王维的《鹿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宋代世称“王荆公体”诗人王安石的《梅花》、《泊船瓜洲》;清雄豪放、旷达飘逸的苏轼的《题西林壁》……因为古诗的用字用词非常讲究推敲,字词含义深刻,理解起来较困难,因而采用传统的“就词论词、就句译句”法教学,学生往往不能进入意境、领会其中韵味。那么如何让古诗教学更为生动、活泼、富有创造性呢?国家教委“九五”重点课题“学校美育系统与美育心理发展实验研究”在审美化教学方面做了一种有效的探索。这种审美化教学中的学科美育课便包括了语文美育课、数学美育课等。语文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展现语文知识美、语文能力美的过程,没有审美意识的渗透和培养的语文教学不是完美的语文教学。“语文美育是语文教育与审美活动统一的过程,即教师指导学生以语文学习为审美对象而感知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

二、古诗教学审美化对教师和环境的要求

古诗教学审美化不同于常规的认知教学,因而不但需要教师具有一般语文教师的特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敏锐的观察、持久的记忆、创造的思维、丰富的想象、高尚的情感等),而且对教师的语言及知识范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教师的语言美

语言是传授知道、教书育人的载体。曾有美学观点认为:“语言先于审美形式,审美形式先于审美感性,这就意味着,语言才是第一性的,是一切的起点。”

2.老师的知识范围

进行语文美育,教师除了应具备语文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普通文化知识外,还特别强调艺体知识(即琴、棋、书、画、舞、体等方面的知识)和美学、美育知识。语文美育是教师指导学生以语文学习为审美对象而感知、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应具有基本的美学、美育知识,如美的本质、美的存在形式和美的形态、审美心理、美育的特点及实施途径等。如果让一个没有一点美育与美学知识的教师去搞美育,无疑有“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之嫌。

三、如何实施古诗教学审美化

“语文美育的过程,概括说来,也就是培养审美意识、发展美的鉴赏能力、训练美的创造力的过程。这三项也是语文美育的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因此,古诗的审美化教学也须按照如下的“美的规律”来进行。

1.在美的导入中感受情境美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导入是美的载体,是教师谱写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是教师的学识、口才、智慧的综合体现。精心设计导入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寓美育于教学导入中,能使学生进入美的情境,引发学习兴趣。美是通过视角和听觉辽两扇窗户而被感知的。老师的教学导入中先用情境熏陶法激起学生对美的初步感受,能为后面的课堂教学起好铺垫作用。

2.在美的朗读中感受音韵美

大家都知道,审美意识的培养,首先应从对美的感受出发。审美感受力是阅读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主观条件,当然也是古诗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主观条件。朗读这种审美活动是以审美感受为基础的,并且审美感受贯穿于朗读过程的始终,没有审美感受力就没审美。提高审美感受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美读”。

古诗的音韵美还体现在节奏上。五言古诗的节奏分分配为二三句式或二二一句式。如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七言诗节奏分配为二二三句式或二二二一、二二一二句式。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转∥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人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因此,在训练学生朗读时,要让其充分体会节奏参差和单调铿锵之美。

3.在美的观察中感知形象美

在语文美育过程中,要使学生感知美,必须把语文同它所表现的事物联系起来,直接去观察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从而获得直接的审美经验,发展审美感受能力。

观察是感知美的门户,是审美的“眼睛”。正如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观察能使学生发现美的事物,产生新鲜的感受、深刻的认识以及深远的联想,丰富的美感。

古诗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一首首古诗就是一幅幅隽永的画面,它们或色彩斑斓,或宁静淡雅,是诗人将现实中的自然美写进诗歌,因而必然反映大自然的直观性、可感性,生动逼真地再现大自然的形象。在这里,美和形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离开了具体生动的形象,美和美感就失去了依托。因此,在教学中,可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形象美。

综上所述,古诗教学审美化是使古诗教学的认知活动与审美活动相统一。它需要具有一定审美素质的教师充分利用古诗的美感特征按照“美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在审美化教学的美感愉悦中接受知识,既达到审美目标又同时更好地达到知识、能力目标。

参考文献:

[1]《语文教育心理学》杨成章主编,1994年版,P371。

[2]《语言乌托邦》王一种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版,P45。

[3]《艺术作品的本源》(1950)(诗、语言、思)海德格尔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

篇4

一、拓展同一诗人的诗歌

小学教材中所选古诗,多是著名诗人的作品,这些作品都具有一定的风格和特点,如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雄奇奔放,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真实、生动,田园诗人王维笔下恬静的田园风光,爱国诗人陆游诗中的爱国情怀……教学中,教师可抓住这些特点进行拓展。如教王维的《鹿柴》,可引入《鸟鸣涧》、《山居秋暝》;教陆游的《示儿》,可引入《秋夜将至出篱门迎凉有感》;教白居易的《忆江南》,可引入《暮江吟》、《大林寺桃花》;教韩愈的《早春》,可引入《晚春》……这样拓展,作者相同、内容相关、风格相似,学生学起来轻松、有趣。课堂上学生学得多,学得活,学得主动,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拓展同一主题的诗歌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组古诗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主题却是相近的。教学时将同一主题的多首诗进行有效组合,注重其内在联系,相辅相成,主次适当,可达到举一反三,融类旁通的效果。笔者上过一堂“送别组诗”,课堂上引导学生学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重点引导学习《赠汪伦》,让学生在“自主质疑——自读释疑——角色扮演——感情吟诵”的过程中读懂诗歌,领悟诗歌“以歌相送”的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别董大》鼓励学生运用学习《赠汪伦》一诗的方法自学这两首诗,学生理解诗意后很快归纳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诗人是“以目相送”;《别董大》中诗人是“以话相送”。学完这三首诗后,又让学生根据译文自学《送元二使安西》,学生进一步归纳出诗人是“以酒相送”。最后,学生总结得出诗人是“以心相送,以情相送”,情真意切。

整合主题相近的古诗,还可以是作者的对比、景物的对比、语言的对比、情感的对比、表现手法的对比等。采用“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融会贯通,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

三、拓展诗歌的空白处

诗歌是言志抒情的艺术,它独特的艺术形式,使诗人或有意或无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教师必须借助这个空间,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获得诗歌空白处的完整意象,受到熏陶、感染和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培养创造性阅读能力。下面是我教《泊船瓜洲》中的片段。

师:明月何时照我还,照我还故乡。故乡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啊。此时此刻,也许诗人又想起了在家乡度过的美好时光。同学们,诗人在家乡度过怎样美好的时光呢?请你想象一下,拿起笔,用三五句话写一个小小的场景。

(学生开始写,写好后指名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也许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他带着全家去郊游……也许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他扶着老母亲去看花……也许那是一个日暖风轻的日子,他和老朋友一块儿谈天……

我启发学生在诗的“空白”处展开丰富的想象,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引领学生联想诗人在家乡度过的美好时光,为孩子们体验诗人思乡的愁绪做了很好的铺垫。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生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已投身其中,想诗人所想,感诗人所感。

此外,还可以采用吟诵诗歌、唱诗、诗句接龙、诗配画、题诗书签赠送等方式对古诗的空白处进行拓展,以此丰富诗歌的内涵。

在古诗拓展教学中,我巧妙地依据诗歌的体裁特点、内容特点,结合“课标”推荐篇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结构特点,不就诗教诗,而是把课堂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天地,精读一首,带读几首,用古诗引古诗,借古诗悟古诗,增加阅读容量,倡导学生多诵读,有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篇5

“意象”是由“意”和“象”组成,这里的“象”就是客观事物,而象外之象就是“意”。中国古诗中经常出现“月亮”这个意象,用在不同的地方其意义不同。“月亮”可表示思念家乡,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象征纯洁的爱情,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还表示寂寞等意象。因此,捕捉意象法就是在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的一种思维方式,即诗中意象是什么、为什么用这个意象、它想要传达的是什么,最后要求学生领会诗中的画面、形象和语言的特色。

我认为,意象捕捉在古诗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画面的生成

古诗中出现的意象一般不止一个,而是一连串;且这些意象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由颜色的深浅、虚实、远近组成的一幅幅画。在古诗教学时,老师首先要学生找出其中的意象,然后,指导学生按作者的情感流程把这些意象串联起来,就会犹如身临其镜。不妨来看一首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浅塘湖春行》

这首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写,诗中句句都是意象,处处有景,也处处活动着诗人的身影,移步换景,景中有人,象中有兴,情义盎然,如诗如画。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是一曲优美的春的颂歌!教学时,教师应声明:写景诗当然需要形象鲜明,突出景色特征,更主要的还应象中有人。而学生也只有在准确地把握意象及诗人的观察方向,方可进入诗人的心灵,悟出真谛!

前四句是诗人眼中的环境风物,后四句是诗人抒述了这样特定的环境风物中的心情,物与人两组画相互对应、交织。

很多时候,与其说我们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看画,看那些一系列鱼贯地越过的动态画面。一个人善于或不善于读诗,重要的一个区别在于他能否将凝固不动的文字迅速转换成活跃飞动的图画。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在其智力发展不完全的情况下,好动不好静。 因此,教师应授之以正确的阅读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是很有裨益的。

诗里绝不能没有画面,否则失去了依凭是很难把激动的感受、深微的意绪表现出来的。诗歌画面之所以一般呈现动态,是要发挥“语景”之所长而掩其所短。《钱塘湖春行》里出现了五个虚词,即“初、谁、渐、才、最”,它们所起的重要作用,就是把一幅幅画面从外部串联在一起,此外,远近、俯仰、动静的结合,有力地推动着这些画面加速运动。

二、有利于理解语言的双层性

很多优秀古诗具有言意两层性。“言”超脱了客观存在而成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即所谓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意”则超越了客观实在的“象”的局限,而且有象外之意、意外之意,即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意”假于“象”,假“象”而见“意”。表象只是手段,表意却是目的,即所谓“诗贵意”(李东阳《蘼堂诗话》)。“象”要形象生动如在眼前,而“意”则要不尽,愈多愈善,使“意”含于“象”。例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确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

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峡里谁知有人来,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两字点出此处犹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诗中尽见这种词语,它们联合起来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三、有利于形象的塑造

篇6

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巫峡赏雾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巫峡赏雾巫山多雾。因而有人叫它巫峡。巫峡的雾,像巫峡一样俊秀迷人。巫峡赏雾,如同欣赏一幅幅绘画珍品,人不知不觉便进入了那种如梦如幻的境界。

山帽子雾,大而圆。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山峰,都美美地戴上了一顶。巫峡由此更添几分秀色。太阳出来了,山帽子雾银光闪闪,璀璨夺目。这时,不由得让人想到《昭君出塞》那幅画。头戴绒帽、身穿绒衣的王昭君,骑着马一步步朝草原深处走去。

半山雾,又叫遮山雾。犹如一道幕从空中垂下来,将山峰拦腰隔断。一座座农家小院,一片片田园果林,便严严实隔在了这道天幕后面。就那小路倔强得很,硬左拐右拐从雾中一头伸了出来。一时让人想起恶劣贺敬之先生写的那首诗:“半山的云彩,半山的雾。深山力量的人家,云雾里的路……”此情此景,这是活画出了。一阵铃铛声传来,雾中走出一头头黄牛。那是地道的巴山牛。盘着绳子叉角上,似乎还粘着许多雾絮。走在后面的放牛人连声吆喝,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轻纱雾,丝丝缕缕,看上去如同落地纱帘。如此珍品,非织女那一双巧手不能完成。微风轻拂,轻纱雾慢慢走动起来;于是,雾中的山峰也跟着走动,农舍也跟着走动,牛群羊群也跟着走动;神女峰上的“神女”也苏醒了,拖着长裙,一步一步……好心的“神女”哟,你是不是又要去盗父王的宝剑斩杀搅乱峡江水道的恶龙?

跑马雾,气势好生得了!初夏雨后放晴,峡谷中涨满了雾。那雾看上去如同关在圈栏中的马群,你挤我,我挤你,显得浮躁不安。这时,从峡口子吹来一阵风,浮躁不安的马群便借助风力,冲破圈栏,撒蹄在巫峡中狂奔起来;窄窄的峡谷,哪经得起如此之多的马驰骋?一时间马群拥挤不堪。有的挤得仰起头,有的挤得翘起尾,有是挤得竖起鬃毛,有的挤得腾起四蹄。呼啸的风中,那嘶鸣声、马蹄声、碰上石壁的撞击声,声震峡谷。听来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身上禁不住沁出粒粒汗珠来。好厉害的跑马雾!

巫峡的雾,迷人的雾。每次赏雾前我一再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被那雾所迷惑。千万千万。却每次都不争气,一赏便痴迷在雾中。

巫峡赏雾阅读练习题:

1.结合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文中的词语。

欣赏 璀璨夺目 驰骋

2.作者在描写山帽子雾和轻纱雾时抓住了哪些特点?请写一写

3.理清文章的条理。

用(先写.......然后写......这样的句子表达)

4.在首尾段找出一出互相呼应的句子来,并说出这样写的好处

5.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从文中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说说你为甚麽喜欢

喜欢的句子:

喜欢的原因:

7.对“走在后面的放牛人连声吆喝,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由此联想到古诗《 》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欣赏,即对美好事物而言,放在文中便是对巫山的雾的褒扬。

璀璨夺目,写出山帽子雾的光泽耀眼。

驰骋,有速度感,写出雾的气势磅礴。

2.山帽子雾:大而圆,光彩夺目。

轻纱雾:轻盈,飘逸。

3.文章先总括巫山多雾的特点,然后分说几类雾各自的特色,最后再心生感慨。

总-分-总结构。

4.“巫峡的雾,像巫峡一样俊秀迷人”和“巫峡的雾,迷人的雾”,首尾相呼,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而浑然一体。

5.对巫山雾的赞赏喜爱之情。

6.“有的挤得仰起头,有的挤得翘起尾,有是挤得竖起鬃毛,有的挤得腾起四蹄。

呼啸的风中,那嘶鸣声、马蹄声、碰上石壁的撞击声,声震峡谷。”运用排比,拟人的手法,将雾人格化,气势雄壮,动作声音相结合,生动形象。

7.侧面表现出遮山雾的“遮”字,隐藏的身形,挡住了视线,比正面描写更具说服力。

篇7

【摘要】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古诗教学,借用网络环境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一个"文画音形结合,语境与意境结合,感知、理解与想象结合"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有效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不断深化古诗教学改革,资源整合中的古诗课堂教学精彩纷呈,学生学得快乐轻松,大大提高了古诗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建构主义; 资源整合; 信息;古诗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71-01

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语言凝练,意境优美,寓意深邃。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数十首古诗,修订后的新大纲在"附录"中推荐了80首小学生古诗词背诵篇目,这充分说明古诗是小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的古诗教学,往往注重讲解注释,加之小学生理解、想象能力有限,使得学生往往不能体味到我国古诗独有的韵味美和意境美,在枯燥无味中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在学习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后,我校尝试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古诗教学,借用网络环境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一个"文画音形结合,语境与意境结合,感知、理解与想象结合"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有效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结构,不断深化古诗教学改革,资源整合中的古诗课堂教学精彩纷呈,学生学得快乐轻松,大大提高了古诗教学的效率。

一、有效利用网络平台,拓宽信息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但古诗"文约而意丰",加之以时代久远,又有着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诗人背景、当时的创作背景,受理解能力、想象能力的局限,小学生学习古诗时倍感艰难。值得庆幸是,现在我们处在一个信息资源极大丰富的网络环境下,所需资料唾手可得。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将与所学古诗有关的资料,如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典故趣事、相关诗文等,通过图片、文字、音像等形式收录,学生依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对平台所供的信息加以选择吸收、加工处理,从而使学生真正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正确地学习理解古诗。

二、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创景设境,感受古诗意境美

古诗的艺术美体现在它的画面意境美上。古人云:"有境界自成格",就是对诗歌意境创造的高度概括。在中外艺术史上,许多人把诗与画相提并论。我国宋代文学家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后人在谈到诗与画的共同点时,常以苏轼评论王维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作为依据。

但是,由于古诗的美是借助语言文字间接表现,而不是像美术、音乐、戏剧、电影那样通过具体的色彩、声音、形体来直接表现的,小学生要凭借他们浅显的生活经验,借助语言符号把作品中的形象具体化到自己脑中获得直觉的感受,这对于以直观性和形象性为主要思维特点的小学生来说是一具较高的要求。而借助多媒体网络,通过色彩鲜艳的动态视频、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等手段,提供给学生与所学古诗有关的背景材料,为学生创设出生动形象的情境,会使学生对所学古诗有一个很好的整体感知。

三、运用网络教学资源,质疑讨论明诗意,欣赏古诗语言美

古诗的艺术美还表现在它的语言艺术上。文字是语言的艺术,古诗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古诗中的语言艺术美必须要挖掘,借以提高学生欣赏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咏柳》中的"裁"字巧妙地把春风比作一位高明的裁剪师,把柳叶裁剪得又细又长,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教学时,我适时播放一段录像:春风吹过,小草钻出嫩绿的脑袋;桃树、李树上花团锦簇;蝴蝶在快乐地飞舞、蜜蜂在辛勤地采蜜……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多彩的画面、声情并茂的配音,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不仅领略到诗中所表达的意蕴和意境,而且还领悟到诗中语言文字运用之妙,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和感彩。

四、运用网络教学资源,想象诵读悟诗情,培养学生美的情操

古诗是一种精练而有韵律的语言形式,诗人往往在字数有限的诗句中容纳丰富的内容,或表现极富特征的生活场景,或表达真挚丰富的思想感情。这些对于只有十来岁的小学生,在理解上会存在一定难度。教学中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方法,为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诵读中理解诗句丰富的内涵,体味其中美好的情趣或深刻的思想感情。

以《鹿柴》一诗的教学为例。王维在这首诗的三、四句中,以寥寥十字勾画出黄昏时分落日穿林的幽深景致,其中的美真是妙不可言。可是这一切,对于久居城市的孩子来说却显得十分陌生。因此,我运用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想象这一情景,并用说话的形式交流想象的内容。当学生的想象达到一定程度后,再利用网络的将画面、文字、音乐有机组合、整体呈现的功能,选用古典乐曲为古诗配曲,于是学生陶醉在音乐渲染烘托的氛围之中,你方吟罢,我方诵。课堂里,吟育声此起彼伏,学生尽情地将自己的理解、想象、情感融入反复吟唱之中,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了陶冶情操的目的,从而汲取了古诗的精髓,领略了其深刻的底蕴,整个课堂成了一个释放活力、舒展灵性的教育场。

五、运用网络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强,覆盖面广。网络平台为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网络平台的功能强大,教师充分运用平台功能组织学生进行写话、绘画、阅读、歌唱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篇8

一、诵读吟唱之时,巧用多媒体激情渲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引导学生多读,读中入境、读中悟情是学习古诗的基础和关键。在教学当中,我经常使用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读,发挥多媒体朗读清晰标准,语调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的优点渲染激情,烘托课堂气氛。如教学《暮江吟》时,我就利用多媒体课件“一物多能”的特点,一边展示诗中描绘的景象,一边播放悠扬的乐曲和声情并茂的朗读,鼓励学生跟着多媒体进行反复练读,调动学生读的欲望,培养学生掌握读的技巧,并在读的过程中走近作者,了解诗意,感受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古人常常把一些好诗、好词谱写成曲,广泛流传。现在,在古诗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播放谱曲成歌的诗文,让学生边做动作边跟着多媒体一起学唱,学生唱得高兴,学得快乐,很快就进入了诗的意境之中,体会到了诗中的感情。

二、品字析句之时,巧用多媒体对比体会

古诗词讲究“炼”字,一字一词都是经过仔细推敲、琢磨,教学时要紧紧抓住关键的字词进行品析,才能深刻理解诗意,了解诗境。这时我们就能利用多媒体的自身优势,把静态的文字转化成动态的形象,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对比体会,从而发现和领略到古诗文遣词造句的绝妙之处。

如古诗《暮江吟》中“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就用得格外独特。课堂上,许多学生就有了疑问:“老师,太阳应该照在江上,为什么是铺呢?”这时,我没有多讲,而是用多媒体课件将古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清晰的展示在学生面前,鼓励学生去品味、思考:浩淼的江水静静的流淌,如血般的残阳半隐在群山之中,将最后一缕光芒斜照在江面上,江水一半是红的一半是青绿色的……学生细心欣赏着画面,轻声地讨论,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缘由:夕阳斜照在江面上不就如同“铺”在江上一般吗?一啊,诗人遣词用句可真精妙呀。

又如执教《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我先让学生将“绿”换成其他的词,然后让学生说说诗人为什么要用“绿”而不用其他的词。就在学生欲言而不能,欲语而又止的情况下,我使用多媒体课件将江南春天秀丽的景色制成动态的画面:小草破土而出,树枝爆出嫩芽,柳丝轻拂……学生陶醉在美丽的画面中,情绪处于高度亢奋状态,思维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大声的嚷着:“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绿’字把春天写活了。”

三、展示情境之时,巧用多媒体营造氛围

古诗最大的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深远。而我们现代教学则强调“胸中自有境,入境始觉亲。”如何将“诗中画”转换成“胸中境”,多媒体课件就能发挥它声情并茂、动静结合、画面逼真、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如教学《示儿》这首诗时,我依照想象设计了多媒体课件:昏暗的烛光,床上躺着奄奄一息的老人,他艰难的伸出手臂,仿佛在述说着什么。床边跪着一个年轻人,哭着聆听老人临终的嘱托……当课件出示之时,悲伤的乐曲也缓缓的响起。学生的心仿佛一瞬间被揪住一般,无数个疑问油然而生:“这个老人是谁,他在说什么?”“年轻人又是谁,他听到什么?”“这首古诗描写的是什么?”此时此刻,学生已完全走进了诗中的意境,情感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江畔独步寻花》时,我把多媒体课件与学生的思维紧紧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启发想象:“通过读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随着学生的回答,多媒体相机展示出多彩的画面: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延伸到远方,路旁挤挤挨挨的盛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蝴蝶在花丛中飞舞……此时此刻,学生仿佛与诗人一起走在江畔的小路上,欣赏春的灿烂多姿、生机勃勃,一起抒发对春的赞美,对大自然的热爱。美的诗意、美的诗境、使学生瞬间与诗人、与文本产生了思想共鸣,得到了美的享受。

四、空白回味,巧用多媒体启发想象

古诗用词精炼,有许多地方诗人言而未尽,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想象来弥补空白。这时,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为学生提供想象的材料,架起一座想象与思维的桥梁,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对诗境的体会。

如《游园不值》这首诗,诗人只用一句“一枝红杏出墙来”点到了春天的到来,至于园内是怎样的景色却只字未提,留下空白之处供人想象。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能说出一些,但往往是零碎的、不完整的。这时,我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一段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色,激发学生内在感受和丰富想象,学生的思维很快就被激活,积极主动的去发现、去思索、去描绘,不仅弥补了诗中的空白,而且使学生在想象的世界中得到了智的启迪、美的享受。而教学《小儿垂钓》一诗时,我则把问路人和稚子的样子、动作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把路人与稚子的对话补充完整,学生一边看着课件一边模仿当时的情景,很快就人情入境,感受到了稚子的有趣。

五、思维拓展之时,巧用多媒体丰富积淀

篇9

从总体上看,古典诗词是一种意思含蓄的文学表现形式,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表现在字面上,而是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有的是通过诗词中意象(有特定含义的事物)的串接来表达,有的通过营造一种气氛或是创造某种意境让读者感受其中的情感。针对不同的情感表现方式,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下面试谈三种行之有效的古诗词教学法。

一、意象归纳法。意象在古诗词中是运用相当普遍,它是指文学作品中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而且这种客观物象因经过反复运用而具有了某种特定意义。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就常常寄寓着作者高洁的情怀;“月”往往与思乡怀人有关;“流水”往往寄寓着某种哲理或某种愁思;“白(浮)云”则常寓有羁旅漂泊之感……这些意象出现在诗词中,就往往成为作者情感的载体。如"月"意象,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明月为载体,娓娓诉说心中的思乡之情;《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以明月表达了塞外征人的思乡之情;此外《捣衣篇》“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中的“月”也寄寓着戌边征人思乡的含义。用“明月”表达怀人的如李白的《闻王晶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里的“明月”意象,表达了李白对贬谪“夜郎”的友人王昌龄的深切怀念;李白《哭晁卿衡》:“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用明月沉碧海表达对日本友人晁衡的沉痛哀悼;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通篇贯穿着“月”意象,表达了自己高洁的品格和对亲人的怀念(题注: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但这并不是说古诗中所有的“明月”都含有这两种含义,也就是说,意象也只具有一般性的含义指向,而不是全部。

这类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会反复出现。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应注意多加归纳综合,让学生领悟意象特定的文化意义,也便于学生在不同的篇章中理解意象在诗词中的特定含义和作用。这样,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如“流水”这个意象,我们古诗词中也有不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把流水滔滔东奔比作时光之匆匆流逝,一去不返,因此孔子发出了“逝者如斯夫”的感叹,启发人们珍惜时光;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以流水喻愁思。这些意象的大致含义相同,但在不同的篇章中的具体含义是有差别的,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加以区别理解。如上述“流水”意象所喻之“愁”就不同:李煜的“愁”是亡国之愁,李白的“愁”是报国无路的愁,李清照的“愁”是相思闲愁。

二、情景创设法。通过意象固然可以领悟诗歌的一般性含义,但如果能同时采取其他教学手段,那就更容易使学生理解诗词的内容及其美学价值。其中常用的也是有效的手段是情景教学。情景教学看似容易,但实际操作也颇有难度。

配音教学。配音教学是情景教学法的一种,它要求选配的乐曲要符合诗词的内容、情调和节奏,要能够为学习营造一种氛围。如学习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可播放今人谱的乐曲《水调歌头》,让学生在舒缓轻柔的音乐中去体味苏轼对胞弟真挚怀念的感情,及其高洁孤独的情怀。在学习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时,可播放《十里埋伏》,这首曲子情调高昂、节奏快疾,和辛弃疾梦中的“沙场秋点兵”的豪情相吻合,同时又能表达作者报国无门而“可怜白发生”的悲愤之情。又如学习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时,播放《春江花月夜》的MTV,首先让学生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之中,再从画面的美妙深沉的感官印象中体味诗人对人生对宇宙的种种思考;然后配合音乐朗读课文,细细领悟这首诗的美妙意境和深刻哲理。需要强调的是,选播的乐曲或MTV一定要与所学诗词的情调意境相契合,不能随便用一首曲子代替,否则也就起不到辅助的作用。

配画教学。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的“画”,一是指教师为上课准备的幻灯画,一是指教师上课时为描述诗意即兴的“速描”,一是指课本上现成的插图。这三种“画”在课堂教学时要灵活运用,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如学柳宗元《江雪》,可制作幻灯片:在白茫茫的一片天地中突出一黑点――孤舟渔翁,通过这种白与黑、大与小的充分对比,让学生理解柳宗元孤独不屈的形象;王维《使至塞上》则可以选用一幅大漠风光的图画来帮助理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描绘的景象;学习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对于“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的方位及诗人意指的行动路线,可在黑板上给予描述出来,以加深理解杜甫当时的高兴心情。教师在上课时,要善于运用图画这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思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10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诗词;语言文字

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的一门学科 ,语文贯穿于学习的全过 程。语文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 ,从小的方面来说,关乎一个 人的成长 ,从大的方面说 ,关乎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 扬 ,因此 ,学习语文有很重要的作用 。小学学习是基础性的学 习,基础打好了,才能在未来的学习中游刃有余。在小学语文教 育阶段 ,诗词在语文教材 中出现不少,学好了诗词不仅能陶冶情 操,还能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那么该如何帮助同学们学好诗词呢? 笔者就将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望各位同仁给出意见或建议。

一、做好课前预习

对于小学生而言,让他们学好语文的前提条件就是学好文字 。汉字如果认识不全 ,就更不能说理解与掌握 了。因此,课前 预习生字词就显得很重要,尤其是对于古诗词来说,本来就与现 在的意思有出入 ,字词理解不了,对于诗歌的理解更无从谈起。 教师应 当适当地引导学生们学习古诗词中出现 的字词 ,我就经常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引导同学们做好字词的预习工作 。比如在讲王维的诗歌《送元二使安西》之前,我就设计了关于字词的教学 目标 。即检查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在教学之前,我就发现这首 诗中的 “ 渭 ”部分学生是不认识的。为了使同学们认识这 个字,我还专门查了字典和词典,希望经过这次课使同学们能够记住这个字。其 中 “ 渭 ”字我是这样和同学们解释的:“ 渭城朝雨沮轻尘这旬诗中,渭字是带三点水的,文字是左 右结构,水字旁 ,可知渭字是和水相关的,是水名,源出中国甘肃省,流入陕西省,会泾水入黄河。有一句成语是这样说的 泾渭分明,这个渭字和我们所讲的意思是一样的。相信同学们都 看过电视剧《西游记 》吧,电视剧 《 西游记》中魏徵梦中斩杀泾 河龙王的事同学们应该都有 印象,泾渭分明就是说泾河水清 ,渭 河水浑 ,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 分明。”这样教学预习不仅使得 同学们明白了 “ 渭”字的含义,还拓展 了语文知识,将知识拓展到 “ 泾渭分明”这个词与古典名 著《 西游记 》上,可谓是一举三得。所 以,在学习古诗之时,检 查他们的识字能力,应为教学的重点之一。只有在认识生字的基 础上 ,认真 朗读,记住字形,在把诗读流利 的基础上,才能进一 步背诵。

二、使用多样教学方式,进入教学

随着 时代 的发展,教师可 以运用多种方式进入教学 。视频 教学、语音教学等多媒体教学方式都可以运用在小学语文的诗词 教学过程中。比如在讲解诗词 《 舟夜书所见》时我就运用了多媒体教学。运用课件 ,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 《 舟夜书所见》 时,针对学生了解河 (海 ) 面渔火知识过少和 “ 灯光 ”与 “ 满河 星 ”之间的关系不易理解的特点,结合 “ 根据诗句想象古诗所描 绘的美丽画面 ”的要求 ,我从网上下载 了多媒体课件:在漆黑的 夜晚,一只小渔船点着孤零零的一盏渔灯,仿佛萤火虫的光亮 ,从远处缓缓驶来,那情景非常宁静;阵阵微风漾起层层细浪,原来那点亮光散开成河面闪烁的星星,又是多么迷人 。以动画演示 画面,不但轻而 易举地解决了 “ 灯光”与 “ 满天星 ”之间的关 系 ,而且使学牛受到美的熏陶,为进一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 感情做了铺垫 。接下来,我又运用 了范读 ,强化诗所烘 托的意 境 。当学生看到 “ 月黑” “ 孤光” “ 一点”等词后,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地联想到这首诗表达的也应为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其实不然。为强化诗所表达的意境,我在学生初步理解诗意后,让学生闭上眼睛 ,边听教师范读文章 ,边想象诗所描写的画面。通 过老师的范读和课件演示 ,同学们悟 出了诗人所表达 的思想感 情:对夜色中水面渔火景象的赞美。

三、布置课后作业,调动学生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