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英文范文

时间:2023-03-27 15:07: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图片英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图片英文

篇1

虽然这幅照片的文字很吸引眼球,但这个文字是平和的,没有攻击性的。它重在描述事实,起的是辅的作用,哪怕它的位置很显眼,但人们分配给它的注意力却是有限的,这就属于给照片配字,而不是平面设计。

当然,有时候二者的界限并不是十分的明显,比如:

这幅作品的文字是平和的,不具有攻击性的,但它又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从花纹到字体都是经过雕琢的,因此,你很难判断它的性质。不过在正规的摄影比赛中,一般都不允许添加修饰性的文字,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修饰性的文字会让图片形成一种设计感,进而影响人们对图片本身的判断,比如这幅图,去掉文字你会感觉是非常普通的摄影作品,但加上文字之后你会感觉还比较不错。

一般而言,采用平和的描述可以很大限度的避免你的摄影作品变成平面设计作品。

下面开始正文。

我归纳了一下我常用的添加文字的方法:文字渲染型、朴实无华型、底纹型、文字线型、字体搭配型、颜色搭配型、大小组合型、图文混合型、印章型、镂空型。上面十种类型如果都能掌握,那给照片添加文字绝对是绰绰有余了。

一、文字渲染型

何为文字渲染型?简单点儿讲,就是让人们分配更多的注意力到文字,进而用文字优化画面。咦?这不是有点儿步入误区了吗?不是不要让文字吸引过多的注意力吗?咳咳,这是个例外。

运用这个类型,最重要的就是要选好字体,手写体?粗犷体?纤细体?字体的选择几乎决定了你的最终效果。

比如这幅作品:

因为文字占据的空间大,所以人们很容易就被它吸引到,又因为文字极具煽动性,所以会让人们的注意力停留的时间更长,而在字体的选择上,选择了更加坚硬的字体来配合画面,加上黑色文字的选择,与整体画面的融合十分到位。

二、朴实无华型

这种类型十分常见,也运用得非常广泛。简而言之,就是纯文字,并且没有颜色的对比,大小的对比,字体的对比等。这种类型又有两个基本型:竖直型和水平型。

比如:

这就是竖直型。再比如:

这就是水平型。

这种类型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字体的选择、间距的选择和文字的选择。字体要融合画面,间距根据需要增减,文字一定不能与画面格格不入。具体我就不展开了,因为这也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讲清楚的事情。

三、底纹型

什么叫底纹型?就是在文字区域存在一个底纹,将文字与画面分离开来。

这种类型的优点就是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画面对文字的影响,让你拥有更大的空间选择文字与排版,并且能更加有效的凸出文字。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在画面输入文字的时候,因为颜色差异不大的关系,文字经常被画面掩盖掉了,这时候,底纹型就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这个问题。当然,这种类型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如果安排不好,就像是在画面上打了一个补丁一样。

比如:

下面这幅图,因为整体色调偏暗,如果再加上黑色文字,会出现文字看不清的状况,而运用底纹型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底纹型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底纹更好的融进画面而不显突兀,主要的方法有一:让底纹本身具有设计感。二:调整不透明度。三:将部分文字置于底纹之外以加强底纹与画面的联系。

四、文字线型

所谓文字线型,就是在画面的文字之中有一根线,这根线通常有三种表现形式:水平,垂直和斜线,而线本身又有两种形式:实线和虚线。不要小看这根线,它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平衡画面,凸显层次,引导观者等。

比如:

这种类型的关键在于安排好主次关系,选择好线条和选择好摆放的位置。

五、字体搭配型

这种类型没有太多要讲的,主要就是不同字体类型进行搭配,同中求异,凸出重点,个人建议字体不要太多,2-3种足矣。另外,建议印刷体和手写体进行搭配。字体搭配包括:中英文搭配,文字与数字搭配等。

六、颜色搭配型

这个也很简单,就不展开了,注意的要点是:颜色不要太多,2-3种即可,色彩的纯度不要太高,不然容易非主流。

七、大小组合型

这个很简单了,前面也已经用到过了,就是让字体有一个大小的变化,进而突出重点和拥有节奏上的变化。当然还有很多种组合方式,比如这种:

八、图文混合型

这种就是在文字中镶嵌着图片,图片一般以个性签名、图腾、特殊符号等构成,可以很好的活跃画面。

九、印章型

这个类型的适用范围稍微狭窄一些,主要是运用在中国风的照片里面。

十、镂空型

篇2

一、引 言

新闻具有其他新闻不能比拟的优势,它通过许多图像的连续衔接,并配上声音来展现新闻内容。电视新闻摄像记者需要以自己的判断力以及较为出色的摄像技术捕捉到被摄对象的动作、体积、形态、质感、情绪、神韵及空间、时间上的各种变化,各种最有特点的情节和细节,在人们常见的事件中挖掘出可看之处,用电视技术手段创造出声画并茂的新闻画面。新闻画面通过对新闻现场和人物外部特征的表现,将观众带入到新闻现场,并使观众体会到新闻的内在含蕴。因此,摄像在电视新闻的制作与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然而,一直以来,无论是新闻业界或理论界对电视新闻摄影都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对我国电视新闻的摄影水平以及电视新闻画面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摄影记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摄影水平,拍出高质量的新闻画面。笔者认为,要拍出好的电视新闻画面,电视摄影记者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二、掌握运机“稳、准、匀”三原则

稳、准、匀三原则是电视新闻摄影记者必须掌握的拍摄要领。稳就是指保持画面的平稳。无论采用三脚架支撑拍摄还是手托或者肩扛方式拍摄,摄影记者必须保持摄影机的稳定,不能让画面上下左右晃动,这是电视摄影的基本要求之一。准就是画面构图完美、拍摄的意图明确、曝光控制准确、图像保持清晰、镜头的起落到位以及色彩还原的真实度高等。匀就是指运机要保持均匀的速度,画面节奏平缓统一,推拉镜头加速减速要均匀,镜头的起落速度要缓慢匀速等,这样才能拍出稳定清晰的新闻画面来。特别要注意避免运机时大起大落、忽快忽慢、犹豫不决,更不能有刷墙式、痉挛式、拉风箱式的拍摄,这是新闻画面拍摄的大忌。

三、掌握现场应变的“等、挑、抢”三原则

等、挑、抢是众多新闻记者经历了多次拍摄实践之后总结出来的现场应变经验。

“等”就是在可以预见或不可预测的事件发展的前提下,摄影记者随时处于准备拍摄的状态,等待重要的新闻人物出现,等待重要的新闻活动开场,等待最佳的能够表现事件的新闻价值的时机。只有耐心等待,摄影记者才能够拍到最佳的新闻瞬间。“挑”就是摄影记者要深入生活进行观察和调查,在对一个新闻事件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挑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反映新闻事件本质的片段,选择最佳的拍摄角度和拍摄方向,同时还要挑选新闻人物最有个性的表情和动作。经过了精心挑选,摄影记者才能拍出最打动人的新闻画面。“抢”就是在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摄影记者善于捕捉精彩瞬间,将新闻事件中最感人最具有新闻价值的那一刻拍下来,在突发新闻事件中,摄影记者尤其要具备这种意识。“宁抢三分,不让一秒”是每个新闻摄影记者都应该有的一种拍摄意识。

四、掌握一定的拍摄技巧

由于新闻市场竞争的激烈性,为了使新闻更具有可看性、吸引更多的受众,记者要掌握更多的拍摄技巧,拍出更丰富的新闻画面。目前,除了常规拍摄手法,我国电视新闻拍摄过程中采用得比较多的拍摄技巧有抓拍、偷拍和摆拍三种形式。

抓拍是指摄影记者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自然的记录,而不对事件的发展做出任何干预行为。抓拍能够展示新闻事件最原始最自然的瞬间。这对摄影记者的判断力和摄影技巧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还需要摄影记者具有一定的临场随机反应能力。偷拍就是在新闻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进行的拍摄活动。为了能够拍摄到正常拍摄难以获得的新闻素材,或者尽量记录最真实的新闻事件,很多摄影记者会采取偷拍的方式采写新闻。

例如隐性采访就是运用隐藏的摄像机进行偷拍,对一些当事人不愿意曝光的可能是不良或不法行为给予记录,并呈现给观众。摆拍是为了对一些已经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补充拍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加突出新闻主题,使新闻事件更充分地传达思想和意义。

摄影记者会采用调整、设计、改变等手法对被拍摄对象进行部分甚至全部的干预,使新闻事件或者新闻人物按照计划发展变化。

虽然摆拍的原则是不能制造新闻事实,不能弄虚作假,但是在实践中,不少记者不能很好地把握好摆拍的度,从而使一些虚假新闻产生,这是摄影记者在摆拍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和避免的。

五、充分运用摄影记者的想象力和个性化行为

电视新闻摄影是一种纪实的拍摄行为,需要摄影记者遵循新闻传播的普遍规律,同时照相机摄影也是一门艺术,应该让呈现在观众眼前的画面更具有观赏性。因此,电视摄影记者也应该有自己的想象力,在拍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化行为。摄影记者的个性化行为主要通过记者对画面构图的处理、画面内容的选择等方面体现出来。

篇3

[关键词]《叶问》;本土化意识;东方文化

近几年来,在众多优秀的功夫影片中,叶伟信导演、甄子丹主演的香港功夫片《叶问》占一席之地,堪称中国电影的一匹黑马,取得了出众票房成绩。[1]功夫电影作为最具中国化类型的影片,无论中国电影是处于鼎盛时期,还是低谷,都是中国最优秀电影人送给世界电影界的瑰宝;它是对苦难人民破茧而出的勇气最真实的反映。[2]第一集的《叶问》主要采用的创作手法是人物传记式,其主旨是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抵抗;第二集中,人物的个性更加丰富,也是对中国武术精神的弘扬。[3]基于创作集体的视角,电影《叶问》的艺术化处理,如影像、艺术的设计及剪辑等,都展示了港产功夫片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设计人物的命运与抒发感情方式等方面,映射出内地影片的特征。[4]

一、东方文化中情感的表达方式

中国电影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不管是处于什么样的年代,影片都充斥着生活的苦难与困窘,这好像作为传统文化一直传承下来一样。[4]纵观中国百年电影史,从《神女》到如今的商业大片,对民族苦难的表达和思考,一直都伴随着中国电影的成长。主要的原因是:其一,中国电影诞生在国家危难和动荡之际,因此,以民族苦难为题材的电影生逢其时;其二,情感的表达是艺术的源泉,而电影只不过是寄托情感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使得中国电影在情感表达方式上是比较独特的。中国电影的民族性主要表现在人物的情感纠结中,比如人物压抑、含蓄和对外来入侵者的反抗精神。

在第一集的《叶问》中,影片在推动情节时,分三个层次推进,首先,影片主人公叶问原本与世无争,只是偶尔找人切磋一下功夫;第二,随着外敌的不断入侵,个人的窘迫映射出整个民族的苦难;最后,影片将具有视觉冲击力画面和人物情感爆发的推至顶峰。在促进情节不断发展中,有一条线索是隐蔽的,那就是在民族苦难的背景下,入侵者的肆意迫害达到顶点,被压迫者的压抑已久的情感最终爆发。[5]

本部影片的前半部分中,人们所看到的只不过是主人公叶问出于正当防卫的咏春拳;自狂狷过后,咏春拳就变得异常凶狠,招招都足以取人性命。对于如此的转变,并没有造成观众恐慌的心理,其主要的原因是,功夫只不过是人物情感的外化而已,在观众与人物的情感相融合后,无论什么样的转变,观众都能接受。并不是导演有意设立了这条隐含的线索,而是创作电影者的无意识产物,中国观众在这种电影文化的感染下,对这样的情感都已很熟悉了,也可以这样说,中国观众也是出自内心喜欢这样的情感爆发。

第二集的《叶问》在第一集的表现手法基础上,将人物的个性塑造得更加丰富化,其功夫打斗更加变化莫测,但却没有像第一集那样与观众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其原因是,在进行叙事、发展情感时,并没有将这两条线索同步,叙事并没有在情感达到时,到达顶点。前半部分,身处不同门派的叶问,打斗只是为了生存;而后半部分则是与英国拳王的对打,甚至是东方功夫与西洋拳击的终极较量,是为中国武术打斗。由于在本部影片中,前后两部分的故事的发展出现了脱节,使影片的深度下降。所以民族主义间的争议,也就超越了第一集,然而观众也会很自然地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武术精神为什么只有在与洋人打斗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彰显?整体上看,传统的情感抒情方式虽然没有体现出来,而在局部的细节中,却有所体现,比如叶问在对打英国拳王时,在竞技上,叶问处于下风,待情感的进一步推进后,咏春功夫也随之到达顶峰,最终打赢了。中国电影观众对于这样的结局已经非常熟知了,基本上港产的功夫片采用的都是这样的结构,这也正是表达传统情感的力量方式。

二、东方文化的叙事方式

基于东方文化的背景,中国电影在叙事方式上和故事的完整统一性上是最主要的,在常规的电影叙事模式中,这种故事的完整统一都是间接存在的,也就是到最后,所要体现的主体人物终于追求到了自己的理想。而故事的结局也是很圆满的,这与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审美意识一致,即便结局很悲,但主要人物对精神、信念和价值的追求,却深受人们的尊敬,并将其传承下来。而《叶问》的这两集,其结局都是以喜剧收尾。

在人物的塑造方面,中国电影的重点是对人物命运的塑造,而不是着眼于人物的内心、性格,这是与西方电影最大的区别。[6]且以戏剧性作为塑造人物命运的前提。中国电影在描述人物的时候,比较重视其所体现出的社会现实意义,而命运则是社会史最好的反映。在影片《叶问》中,就赋予了主人公叶问鲜明的时代印记。而《十月围城》中的人物,其形象更是鲜明,如有志向有才华的清廷爪牙阎孝国,然而在那个时代里,最终也是一个悲剧人物;还有在誓死保护孙文的革命党人中,不但有商人、教书匠,还有充满朝气的学生和三教九流的市井之徒,他们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积极献身于革命事业。

三、东方文化功利教化的传统与镜语风格

在中国电影的意识形态内涵中,最浓重的色彩就是教育观念。[7]中国电影的主题意识非常明确。纵观中国的电影,其中很多的影片也是以功利性为主要的目的。这主要是受到了中国传统的“文以载道”观念的影响,究其原因,中国早期的电影与戏剧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国电影的历史上,影戏理论存在的时间很长。从另一角度来看,中国最主要的文化就是“文以 载道”,对内容的教化比较注重,所以,教化观念也被融合在中国的电影中。

就像《十月围城》的监制陈可辛,他将此影片定位于“民营主旋律”,实际上这也就说明了《十月围城》与东方文化的功利教化传统一致。在该影片中,全片正是有这种强烈的使命感与意义性,才使其更具灵魂性,这也为人物的所有言行提供了充分的理由、依据,不再只是为了打斗而打的一种舞蹈式的表演,也不再是为了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进行展示,那些打斗中都凝聚着强烈的使命、仇恨,这些足以牵动众多人的心。

在第二集的《叶问》中,我们不妨反观一下,其中有很多的诟病,在影片的结尾,叶问打赢英国拳王之后,对于记者的提问,他发表了一段哲理说教,它看起来是很深刻但实际上却是很滑稽的。说它貌似深刻,原因是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并没有因为叶问所宣传的武术精神的那段独白而取得应有的效果,反而将情感的整个爆发过程中产生的美感破坏了;说它滑稽,原因是经过与英国拳王的生死较量后,叶问依然可以说出富有条理的哲理说教,这很容易让人对英国拳王的战斗力产生疑问,而且也使洪拳师父的舍生取义精神受到了很大的削弱。

东方文化的镜语风格在传统的中国电影中,比较关注静态的韵味,重视内涵,偏重表达意义和柔静的艺术。《叶问》作为一部功夫商业影片,成功诞生于新时期,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凌厉的镜语风格,再加上紧凑的叙事结构,观众最多的享受就是娱乐的感官影像。

四、东方文化的伦理道德

中国电影能打动人心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伦理道德的传统,支撑中国电影情感的就是对人伦常情的遵守。不论是对中国电影影片主题的确定、人物性格的塑造还是表现的手法形式,最重要、最动人的法宝就是伦理道德的评价。[8]在早期的中国电影中,从《孤儿救主母》到电影的顶峰之作《神女》,再到之后《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悲剧典范,这些都保留了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而且在具体体现东方文化的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范畴就是伦理道德。[9]

在第一集中,传承咏春拳术的叶问,对武术表现出了极大的热爱。有很多的习武者都前去拜访,讨教功夫,而叶问也是精心地指导,见招拆招。但是在叶问的心目中,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家庭和妻儿。如果他想同别人切磋武艺,第一件事就是必须征得妻子的同意,否则他是不会接战书的;爱儿嬉戏耍闹,他会把江湖规矩抛至一边,极力保护自己的爱儿;在金山挑衅并侮辱叶问怕自己的老婆时,他正义凛然地说:“在这世界上,没有怕老婆的男人,有的只是对自己老婆尊重的丈夫。”第二集的《叶问》中,影片把人物形象的丰富作为了重点,使叶问成为了一个不但爱国而且爱家的好男人的代表。在他与英国拳王的较量中取得胜利的时候,他最想要的并不是什么荣耀,而是急急忙忙赶回到家;在看到妻子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在家门口翘首以盼的时候,叶问高兴地哭了,而此时此刻,观看影片的观众对于叶问一家的团圆必然也会感到欣慰。

五、结语

《叶问》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可以从其中所蕴涵的意义得到启示,它让我们想到的不只是一个历史的话题,更多的是民族、个体及伦理道德间的是非争议。站在历史的层面上去看《叶问》,新时期下的中国电影在中国电影本土化意识的传承作用下,其脉络的走向会更顺利、更明确,而且对于中国未来的电影可以起到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捷.《叶问》:个体伦理、民族正义与历史选择[J].电影艺术,2009(02).

[2] 黄璐.电影《叶问》与国家意志联合[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07).

[3] 窦志伟.《叶问》:细节支撑起来的小人物英雄形象[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03).

[4] 刘君.从制度到文化:政治传播范式下的中国电影变迁[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2).

[5] 吴越人.中国电影业:百亿票房下的忧患[J].上海经济,2011(Z1).

[6] 周星.当下艺术文化背景中的电影评论嬗变分析[J].艺术学界,2009(02).

[7] 李小丽.全球化视阈中的中国本土电影的叙事[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

[8] 赵秀春.在中国传统中探寻当代海报的本土设计[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Zl).

篇4

【关键词】国际友城 展厅翻译 图片翻译 英译汉 语言表达

国际友好城市,又称国际姐妹城市,是一国通过签署双边协议而认可的,具有正式、综合、长期友好关系或固定交往机制的他国城市。建立国际友好城市关系,可以推动中外地方和城市的交流与合作,增进相互友谊,促进共同发展。笔者有幸参与了贵阳市国际友城展厅的建设工作,特别是对展厅图片名称的英译汉译语做了大量审校工作,对于译语的推敲和甄选过程,有一些体会可与同行分享,以下通过几个可圈可点的例子,说明译语选择上要考虑的方方面面的问题:

例一:图片描述:该图片体现的是新西兰北帕默斯顿市广场一隅

图片英文名称:Palmerston North,Square Edge

首翻:北帕默斯顿广场边缘

二翻:北帕默斯顿广场一角

掂选过程:虽然单词“edge”是“边缘”的意思,但是“广场边缘”这种搭配听起来不当,中文一般是说“广场一隅”或“广场一角”。

例二:图片描述:该图片是美国沃思堡市的夜景

图片英文名称:Downtown Fort Worth at night

首翻:沃思堡市区夜景

二翻:夜幕下的沃思堡市区

掂选过程:“夜幕下的”比“夜景”表达上更文学化,听起来更有美感。

例三:图片描述:该图片体现的是美国沃思堡市延伸至天际线边的高楼大厦的轮廓

图片英文名称:Skyline of Fort Worth

首翻:沃思堡市轮廓

二翻:天幕下的沃思堡市

掂选过程:单词“skyline”一词的意思是“天际线”,如果将该图名称直译为“沃思堡市天际线”或“延伸至天际线边的沃思堡市”显得太过生硬,故首翻翻为“沃思堡市轮廓”,后又觉此译语没有体现出“天际”的意思,几经思量后再次翻译为“天幕下的沃思堡市”,这样既听起来优美,意思又传达得完整。

例四:图片描述:该图片显示的是韩国釜山市机张郡长安寺屋脊上的一个用金属雕刻的龙形装饰物

图片英文名称:Dragon metalwork at Jangangsa temple

首翻:长安寺的金属龙雕

二翻:长安寺的龙形金属像

掂选过程:这个翻译的难点就在于如何处理单词“metalwork”上,“metalwork”的意思是“金属制品;金属配件;金属部件”,但是把该词的中文意思如是翻过去的话,译语显得太过生硬,所以“dragon metalwork”首次处理成“金属龙雕”,译语显得自然一些,再次打磨时,把“dragon”翻译成了“龙形”,这样更符合汉语中定语部分文字如果过短的话可以加字补位的语言习惯,“metalwork”译成了“金属像”更能很好地和上下文搭配。

例五:图片描述:该图片体现的是韩国首尔市衿川区的一个IT产业聚集区的地铁站

图片英文名称:In front of Gasan Digital Complex Station

首翻:加山底肿酆咸逭厩

二翻:加山数码园区站前

掂选过程:“complex”一词的意思是“综合体,综合大楼”,首翻把“digital complex”翻译成“数字综合体”,搭配比较生硬,意思也不够明确,如果是“娱乐综合体”这样的搭配,意思更为明确,故二翻把“digital complex”翻译成“数字综合大楼”或直接翻译成“数码园区”意思更为贴切。

例六:图片描述:该图片显示的是加拿大本拿比市的市区,图片是在本拿比市鹿湖拍摄的。

图片英文名称:Metrotown area,seen from Burnaby's Deer Lake

首翻:城区(从本拿比市鹿湖看去)

二翻:本拿比城区(鹿湖视角)

掂选过程:首翻把“seen from Burnaby's Deer Lake”翻成“从本拿比市鹿湖看去”,太口语化了,故二次翻译成“摄于本拿比市鹿湖”或“鹿湖视角”,更加书面化。

例七:图片描述:该图片显示的是捷克共和国玛丽亚温泉市森林中的一处房屋

图片英文名称:A typical house lost in green canopy

首翻:隐藏在绿色树荫中的一座典型房屋

二翻:绿丛中的一座典型房屋

掂选过程:首翻把“lost in”处理成“隐藏在”,把“green canopy”翻译成“绿色树荫”,因为单词“canopy”的意思是“(树林中的)天篷状的树荫”。但是首翻的译语显得比较嗦,而且没有体现出在丛林中的感觉,故再次审校时把“lost in green canopy”的翻译改成了“绿丛中的”,听起来更加干练,也更符合森林中的场景。

例八:图片描述:该图片显示的是美国旧金山唐人街街景

图片英文名称:San Francisco's Chinatown is the oldest and one of the largest in North America.

首翻:旧金山唐人街是北美最古老、面积最大的唐人街之一

二翻:旧金山唐人街是北美历史最为悠久、面积最大的唐人街之一

掂选过程:首翻将“the oldest”翻译成“最古老”,太口语化,此译语也和唐人街时尚热闹的街景意境不符,故二次翻译成“最早修建”或“历史最为悠久”,意境更加妥贴,语言也更加书面化。

例九:图片描述:该图片显示的是印度IT之都班加罗尔市的班加罗尔宫

图片英文名称:Bangalore Palace,built in 1887 in Tudor architectural style was modelled on the Windsor Castle in England.

首翻:班加罗尔宫,始建于1887年、都铎式建筑风格,模仿英国温莎城堡修建。

二翻:班加罗尔宫,始建于1887年、都铎式建筑风格,仿效英国温莎城堡。

掂选过程:首翻将“was modelled on”翻译成“模仿……修建”,不如二次翻译成的“仿效……”简洁。

例十:图片描述:该图片拍摄的是英国利物浦市维多利亚大街的街景

图片英文名称:Victoria Street like many streets in the city centre is lined with dozens of listed buildings

首翻:如同市中心的其他街道,维多利亚大街上排列着许多有名的建筑

二翻:如同市中心的其他街道,维多利亚大街两侧矗立着许多有名的建筑

掂选过程:首翻把“is lined with”翻译成“排列着”是用了该词组的原意,但较为口语化,故二翻改成了较为正式的表达“两侧矗立着”。

例十一:图片描述:该图片拍摄的是英国利物浦市大教堂

图片英文名称:Liverpool Cathedral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greatest building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nd is one of the largest church buildings in the world

首翻:利物浦大教堂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教堂建筑之一

二翻:利物浦大教堂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教堂建筑之一

掂选过程:首翻把“is regarded as”翻译成“被认为是”,不如二次翻译成的“被誉为”简洁。

例十二:图片描述:该图片拍摄的是英国利物浦市威廉布朗街的街景

图片英文名称:William Brown Street,also known as the Cultural Quarter is a World Heritage Site consisting of the World Museum,Central Library,Picton Reading Room and Walker Art Gallery

首翻:威廉布朗街,又被Q为文化区,是一处世界遗产地,由世界博物馆、中央图书馆、皮克顿阅览室和沃克美术馆组成

二翻:威廉布朗街,或称文化区,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内含有世界博物馆、中央图书馆、皮克顿阅览室和沃克美术馆

掂选过程:首翻中“also known as”翻成“又被称为”,没有二次翻译成的“或称”简洁。另外,首翻中的“is a World Heritage Site”译成“是一处世界遗产地”太过生硬,而在二次翻译时译成“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则处理得非常巧妙。“consisting of”在首翻时被译成“由……组成”,是用了该词组的原意,但是仔细推敲中文译语,一条大街不可能只由四个馆厅组成,所以把它译为“其内含有”,在语意上比较合适。

国际友好城市展厅图片,展示了外国城市的风貌和特色,图片名称的汉语译语是否能完整贴切而又简洁地表达其英语名称并符合汉语习惯,直接关系到贵阳市民能否很好地理解图片展示的内容,直观地感受到异国城市的文化和风情,所以图片名称译语的甄选过程尤为重要。此篇介绍了译语掂选过程中要考虑到的一些重要因素和要顾及到的一些语言处理和润色方法。

参考文献:

[1]金圣华.齐向译道行[M].商务印书馆,2011.

[2]陈家栋.会展接待实务[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3]刘慎军,李洪民,杨斌,刘宝.按实例学英语翻译[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篇5

关键词:碎片;拼接;复原;模拟退火算法;系统聚类法

碎纸片拼接复原工作在诸多领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如历史文物的考证、司法鉴定以及情报获取等。在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之后,传统的人工复原方式导致效率低下的弊端日益凸显,因此,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得到碎纸片自动拼接复原模型以提高拼接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已有文献对此做了一些研究[1-3]。文章以201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B题为例,基于模拟退火算法与系统聚类分析,依次介绍仅纵切、既有横切又有纵切、双面打印三种情形下的碎纸片拼接复原要点。

1 仅纵切的碎纸片拼接复原要点

步骤6: 降温。选定降温系数θ(一般取为接近1的数)进行降温,即用θT取代T,从而得到新的温度。

步骤7: 算法终止条件。用选定的终止温度Te,判断退火过程是否结束。若T

这样,由于碎纸片较大,图片信息较明显,因此不需要人工干预,复原率可达100%。附件2中的英文图片可类似处理。

2 有横、纵切的碎纸片拼接复原要点

对于既有横切又有纵切的碎纸片拼接复原,若利用上一问的方法直接对全部的209张图片进行拼接,一方面必然会导致算法运行效率大大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区分各图片间边界差异的灰度值信息较少,易导致拼接时重码率高而复原率低。因此,我们采用的方法是,首先提取出所有图片的行特征;然后对209张图片建立行聚类模型,对各行聚类依据上一问的方法将其中图片重排;最后对排好序的各行类似的作横向排序即可将碎片拼接复原。具体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提取图片的行特征。利用Matlab读入图片,将每张图片转化为一个180*72的灰度值矩阵;再用Matlab可计算出中文字符高为40像素点,行间距为31像素点。

第二步,建立行聚类模型。主要思想是:位于同一横行的图片,其空白行的分布特征是一致的。所^空白行是指该行中灰度值等于255的像素点个数恰好有72个(将这样的行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所谓分布特征是指每张图片的180行中,空白行分布的具置或范围。因此,每张图片空白行的分布对应一个180维的向量,不妨称为特征向量,其中的元素为1或0,第i张图片的特征向量记为ηi。为了系统聚类法的顺利运行,此时需要进行人工干预,即对含大片空白行图片的信息根据字符高度和行间距进行补充,得到该图片新的空白行分布范围。最后,我们可以利用系统聚类法中的(类与类间)最短距离法进行聚类,只不过此时图片间距离为d'(i,j)=ηi-ηj1。通过调整最短距离值,将所有的209张图片分成11类(行),每类(行)包含19张图片。然后对各行聚类依据上一问的方法对其中图片进行列间重排。由于信息量较少,边界间区分度不明显,有时需进行人工干预。

第三步,对拼接好的各行类似的作横向排序即可将附件3中碎片复原。

附件4中的英文图片可类似处理。与上述方法的区别仅限于由中英文字符本身的特点不同而导致中英文图片预处理方式不同以及图片特征提取方式不同。

3 双面打印文本的碎纸片拼接复原要点

对于双面打印文本,其解决方法与第二问基本相同。先用系统聚类法将全部的418张图片仍分为11类,每类所含的图片此时有38张,再重排得到同一横行的正反两面。在采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时,同一个初值理论上对应两个终值,因此重排时需要充分利用文本的双面信息,可选择使得正反两面路径之和最小的排列为复原方案。由于边界间区分度不明显,有时亦需进行人工干预。同第二问中的第三步,考量正反两面信息,最后可将附件5中碎片复原。

4 总结与展望

从复原率来看,文章建立的基于模拟退火算法与系统聚类分析的模型是十分有效的。不足之处在于,对切割不均匀以及文字倾斜的碎纸片不再适用。因此,建立更具通用性的模型,是我们下一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小睿,吴信才,李军.模拟退火算法的改进策略在模板匹配上的应用[J]. 维普资讯,1997.

篇6

经过微软亚洲研究院与微软中国Office商务软件部1年左右的联合研发,微软终于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款云输入法——“英库拼音”。该产品基于微软的“英库(Engkoo)”技术。“英库”是微软于2009年推出的自然语言领域的技术集合。它借助云计算平台以及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语音处理技术,为中英文词典、机器翻译、语言辅助学习、中英文输入以及写作等语言相关的应用提供基础技术。英库拼音输入法是继英库词典(现名必应词典)之后,微软亚洲研究院在“英库”技术基础上的又一项研究成果。通过云计算技术提供的强大存储和处理能力,英库拼音不仅让中文输入更快捷、精准和智能,而且创新性地将输入由文本扩展至更为丰富的多媒体信息,为用户带来了与众不同的使用体验。

基本输入命中率

对于汉字输入系统而言,准确性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在包含“非主流、微电影、火星文、 秒杀、人肉搜索、经济适用男、萝莉、腐女、伤不起、凤凰男、裸婚、御姐、穿越、吐槽、车震、跑酷、基友、你懂的、腹黑、正太”在内的20个当前最热门的搜索关键词的输入测试中,英库拼音测试版将其中的18个热门词汇排列在了候选词的首位,只有“腐女”的默认排序是第3位,“基友”的默认排序是第12位。而目前国内用户量最大的输入法搜狗拼音将17个热门词汇排在候选词的首位,“腐女”、“基友”和“你懂的”都排位靠后。

在最容易写错的20个成语测试中,英库拼音的准确率为100%,而搜狗拼音在保证首个候选词正确的同时,画蛇添足地将括号中的错误写法排在了候选词的第2位,例如按部就班(按步就班)、别出心裁(别出新裁)和矫揉造作(挢揉造作)。另外,从实际体验来说,英库拼音在整句输入上的准确率之高也令人刮目相看。

不难看出,还处在公开测试阶段的英库拼音的中文引擎核心性能拥有极高的水准,甚至在一些关键指标上优于已经“出道”多年的主流拼音输入法。但英库拼音输入法真正的独家秘笈并不在于此。

增强的字词输入

云计算技术使英库拼音输入法创新性地实现了更自然的中英文混合输入,用户无需通过额外按键(通常是[Shift]键)反复切换中英文的输入模式,拼音和英文即可被准确识别,而且能够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输入。例如可以直接输入“weiruankinect”得到“微软kinect”或者输入“chipxindiannao”得到“chip新电脑”。英库拼音输入法的这一功能对于用户,尤其是有双语输入习惯的用户而言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还没有任何其他产品可以做到这一点。

另外,英库拼音还能够更智能地输入英文单词。开启“英文输入小帮手”功能后,在英文输入模式下,英库输入法可以智能地辅助我们完成英文输入任务。像其他英文输入法一样,它拥有最基本的单词自动补充和纠正功能。更特别的地方在于,如果我们一时想不起单词的拼写,那么直接按照汉语拼音的拼写方式将单词的读音大致拼出来,英文输入助手就会提供读音相近的词供我们选择;如果完全不知道要用哪个单词,那么直接输入该单词的汉语拼音,英库拼音还可以为我们提供英文单词的建议。例如输入“feiniks”就可以得到我们想输入的单词“phoenix”(凤凰),输入汉语拼音“hangtianfeiji”,就可以得到单词“space shuttle”(航天飞机)。

懂你的输入法

传统的中文输入法只能输入文字和一些简易的表情。但是英库拼音输入法创新性地将输入由文本扩展至更为丰富的图片、地图和网页等多媒体信息。

输入字母[v],然后选择第一个候选种类“图片”,接下来输入想要的关键词,例如“超极本”,就可以得到来自必应图片搜索引擎搜索到的图片“候选词”,我们不需要打开浏览器就可以将搜索到的图片(缩略图)插入到正在编辑的文档中;选择第二个候选种类“地图”,然后输入想要的地名,例如“奥体中心”,就可以得到当地奥体中心的地图位置信息;选择第三个候选种类“网页”,然后输入关键词,例如“新电脑”,就可以得到从必应搜索中截取的搜索结果摘要和网址。

除了能帮助用户输入更丰富的信息之外,英库拼音还能更好地解读用户的输入意图,它可以智能地识别用户所处的情景和输入习惯。例如在MSN聊天窗口中输入“哈哈”,就会出现表情图片,但在记事本中输入相同关键字,表情图片这种候选结果则不会出现;在Word中使用“V模式”搜索地图可以得到地图的图片截图,但是在记事本中输入相同关键字则能得到该地图的链接地址;和朋友聊天时说到想去看最近流行的电影(例如“看变形金刚”),就可以在候选词中看到电影视频的缩略图,将鼠标放在缩略图上,视频即可自动播放。

另外,聪明的输入法还应该会不断地“自学习”。例如,当英库拼音输入法发现很多用户选择进入“V模式”搜索某个词条的图片时,它就会知道并记录下来,下一次直接输入这个词条即会显示出图片候选项。

结论

虽然英库拼音输入法刚刚推出第一个公开测试版本,很多创新的功能还处在雏形阶段,还有许多难题需要攻克,例如目前的“V模式”还有很多限制,实用性有待考验,但是它的设计理念为我们带来了惊喜。随着后续版本功能上的不断完善和设计上的进一步优化,相信微软产品的中文输入体验将会迎来大幅度的革新。不过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更智能的云输入2.0时代即将到来,借助云计算、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更懂用户的输入体验就在不远处。

让输入法更聪明

微软的基础研究之一就是千方百计通过网络挖掘来发现刚刚出现的新词汇。网络挖掘与机器学习也是相关联的。他们教会机器,什么是词汇,什么是语言,其中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建立语言模型。这也是输入法的核心。基础研究的意义在于从最基本的层面上改善IME体验,让它更加精确、速度更快。

英库是以前的工作和现在的工作之间的一次过渡。他们希望把顶尖的研发成果带给大家,这也是英库拼音输入法的重要差别化因素之一。未来版本中,英库拼音还将增加更多的功能,让它变得更聪明,这样用户就可以集中精力进行交谈或者完成写作任务,而无需担心其背后的细节。

研发挑战

在基础研究过程中,你必须沿着一条从未走过的道路前行,如何判断自己所走的是一条正确的道路,这是最主要的挑战。但幸运的是,车继伟的Office团队在工程设计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支持,让我们判断出自己是否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因此我们能够按时,甚至提前交付高质量的产品。

——Matthew Scott

微软亚洲研究院创新工程中心高级研发主管

用户行为调研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我们有传统的行为调研、数据分析,也会做前一版的数据分析,看现在的设计模式。微妙之处在于,有些决定是设计主导,有些决定则是数据或者行为分析主导,我们需要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同样,在用户选择和机器智能之间取得平衡,也是比较大的挑战。

篇7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看图竞猜;创设情境;头脑风暴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3-0052-01

融合了艺术成分的导入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融合艺术成分,并非特指美术、舞蹈等这类艺术,而是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全面优化导入设计,注重其与教材的衔接,并达到激趣目的的导入。也就是说,课堂导入是一门学问,它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特点、学习能力和英语等方面的基础上,选取最适合学生的方式导入新课,从而达到有效的导入效果,推动教学发展。

一、看图竞猜导入,调动学生参与

看图竞猜导入,主要是指教师以图片作为辅助工具,引导学生竞猜对应内容的一种方式。由于小学生都有好奇、好胜心理,对这样的活动非常感兴趣。因此,在设计看图竞猜导入时,教师要选择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做好衔接工作。

例如,在教学英语四年级上册中的Unit 4 《I can play basketball》这一单元时,教师以看图竞猜方式导入新课。本次导入以2016年里约奥运会为背景,教师选取参加本届奥运会的项目选手,让学生看人物图片,竞猜对应的奥运会项目。图片的人物设计以卡通为主,更加贴合小学生的心理。如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现林丹的卡通图片,学生需要用英文猜出badminton,此时,教师可以引出句型:“Can you play badminton? ”引导学生用英文回答,与教材内容相吻合。接着教师展示张继科的卡通图片,学生争相竞猜,直到说出table tennis这一单词。通过看图竞猜的方式,以展现本单元的词汇作为导入,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以里约奥运会作为背景,学生不仅在竞猜的同时对奥运项目有所了解,还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思考

情境导入,主要是指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样手段辅助情境创设,从而带领学生走入情境当中,是促进学生思考的一种导入方式。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直接利用语言描述情境,也可以借助图片、音乐、舞蹈等辅助情境创设。

例如,在教学英语六年级上册中的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这一单元时,教师以情境作为导入,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在新课导入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有大量的鱼在污水里死亡、汽车尾气排放造成大气污染、工厂废气排放的图片等。学生被教师所展示的图片情境所吸引,同时也感受到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接着,教师引出情境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如“Is our city clean? If not, what makes our city dirty?”由此,学生想到教师展示的图片,很快找出城市污染的原因,并转述成英文形式。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以图片辅助情境创设,吸引学生眼球,带动学生思考。其实,情境创设的关键在于引起学生共鸣,因此,教师选取的辅助手段要恰当,更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头脑风暴导入,激活学生思维

在英语教学中利用头脑风暴导入新课,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一般而言,头脑风暴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思维,让学生把相关的事物联想起来,激活大脑。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设计头脑风暴活动,以此导入新课,激活学生思维。

例如,在教学英语五年级下册中的Unit 2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这一单元时,教师以头脑风暴的方式导入新课,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本单元学习中,会涉及很多有关公共交通的词汇。因此,在新课导入阶段,教师便以public transport为头脑风暴主题,引导学生在两分钟内说出自己所知道的交通工具,要求学生用英文说出。学生被这样的活动所吸引,都积极进行思维,能够把头脑中闪现过的有关交通工具的词汇快速说出来。如“bus, car, train, metro, plane……”学生都积极说出自己所知道的词汇,英语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在这个环节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一一展现这些词汇,并教会学生认读,强化记忆。同时,为了增强课堂互动,教师可以引出本单元的句型,如“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并引导学生利用句型“I come to school by ……”进行回答。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利用头脑风暴活动,将学生的思维激活,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说出有关交通工具的英语词汇。这样不仅改变教师直接呈现词汇和带领学生学习的机械模式,还提升了导入的教学效果。

篇8

可惜的是,现在的相册大多都不支持图片的批量下载。想要得到所有图片,只能逐个地将其“另存为”……

今天笔者要向大家介绍的是一款小巧的网络相册图片下载工具――AblumCon(下载地址:/Release/AIbumCon.zip),它是绿色软件。解压缩后即可直接运行使用。

以下载网易相册中的图片为例,首先运行主程序,在“相册服务器”中选择“网易”。然后输入相册的用户名(如相册/photos/ABC的用户名便是ABC),即可浏览到该地址中所有的公开相册。勾选需要下载的相册,然后便可以通过点击主界面下方的“自动下载”、“使用迅雷下载”或“导出连接”三种方式之一来进行下载。

值得一提的是,AblumCon还提供图片搜索、智能重命名等实用功能,相信这些都可以为大家的图片下载提供诸多便利。

错误的扩展名,TC来修复

林丽华

TC(Total Commander可替代Windows“资源管理器”)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数量丰富且功能强大的插件。如果你有安装Imagine插件,只需按下F3功能键即可对各类图片进行非常方便的预览,更妙的是这个插件还同时提供了简体中文语言的支持。不过。你是否知道在预览图片时还可以自动修复错误的扩展名呢?

篇9

好的科普读物应该具备这些要素:内容出自权威机构、顶尖科学家之手;讲述的知识准确严谨、新颖前沿;与生活联系密切,文笔生动,通俗易懂;绘画和图片精彩有趣,引人入胜,说明性强。

环顾近年的科普读物市场,好读物不少,但是形式新颖且能把图书的整体质量和品味做到一定高度的却寥寥无几。

最初接触到这套《不列颠图解科学丛书》是两三年前的事情,当时看到的是这套书的2009年英文版。不看文字,单看图片就已经让人心潮澎湃——实在是太吸引人了,不但精美壮观,而且说明性超强,无论实际拍摄的照片,还是绘制的图片,都从配合解说知识的角度出发,直观简明,让人不忍释卷。图书形式新颖,每个对页讲述一个知识主题,在对页整幅的精彩写实图片上,按照知识演进顺序依次安排扩展或深入介绍的图片资料。虽然当时接触到的是英文版,但是光看图片已经能全面系统地了解很多知识了,而且这个过程令人专注而充满兴趣。这样一套英文版的科普读物在国内的豆瓣网上被评出了9.5的高分,可见其品质。

之后非常有幸能够参与这套书的引进工作,对这套书的编写有了新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优秀的科普读物吸引读者的要素是什么?下面说说自己的一些想法。

首先是新颖的编写思路。如前所述,市场上科普读物种类繁多,多数编写思路平淡陈旧,从形式上就让人提不起兴趣。这套《不列颠图解科学丛书》代表了目前最前沿的图解百科图书编写思路,讲解以知识单元的形式展开,以读者最感兴趣的话题引领,每个话题一个对页,在以整幅精美图片为支撑的完整框架中将话题分解为结构清晰的知识点,自然而有条理地将知识传递给读者。迎合读图时代的发展趋势,全面使用全球最顶尖的图片资源来配合知识的讲解。同时灵活准确地使用各种图表、示意图,将复杂的知识转化为简明易懂的图示。

顶尖专业的作者资源必不可少。一套专业图书的灵魂就是专业严谨的内容,这也是科普图书生命力的保证。不列颠百科作为历史最悠久的百科全书,之所以延续245年依旧是最令人敬仰和信赖的记载世界知识的权威,核心就是其来自世界各地各个领域的令人信赖的权威专家作者。站在学术前沿的他们能够准确地抓住知识发展的脉络,将最新颖而实用的知识交给读者。

强大专业的图片来源是让读者从看到书的第一眼就十分专注的核心要素,是保证图书瞬间脱颖而出的华丽外衣。这套书迎合读图时代的发展趋势,依托其强大的品牌和合作单位的资源优势(其图片供应单位包括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ESA欧洲航天局、NationalGeographic国家地理等),全面使用全球最顶尖的图片资源,并配以简明生动的说明文字,轻松而有趣地将原本生硬晦涩的知识娓娓道来,寓知识传播于轻松阅读。在书店经常能够看到只要有翻开的这套书的页面,就有小朋友驻足观看的场面。

科学的加工制作流程是图书品质的保证。仅从版式设计的角度思考,这套书在构思选题之初,美术编辑和图片编辑就已经参与进来,并与文字编辑和作者密切配合,这样才能形成文字与图片配合浑然天成的效果。从能够籽一套百科图书做到让人不忍释卷的角度来说,这套书的加工制作流程非常值得深入研讨和学习。在引进这套图解百科的操作过程中深切体会到,众多用心的巧妙细节共同促成了最终的阅读体验。单是语言转换和版式再调整就已经很费精力,原版书稿制作所投入的庞大资源可想而知。

篇10

教学内容:

复习上一课内容:百以内的数字

词汇:面包、蛋糕、汉堡、薯条、鸡蛋、面条、米饭、苹果

句型:你吃什么?我吃

教学方法:听说法、全身反应法、游戏

教学用具:ppt、词卡、图片、自制菜单、饭店背板/ppt大背景

教学时间:50分钟

教学对象:美国私立高中6-8年级汉语选修课学生,班级容量15人

教学安排:

1师生问候并复习数字(5分钟):你好吗?我很好。好,我们来玩一下数字呼叫,每个人写一张数字卡片。16,16,fifty。

2导入(1分钟):看,howmanydishes?2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饮食,food。

3词语(15分钟):

学习: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学生带拼音齐读;学生去拼音齐读;老师点图,学生齐答;老师点学生回答。

操练1:数字-词语反应练习:全体练习-逐个练习

操练2:真假反应——老师读前三个词语,学生通过手势(用手臂做“√”和“”)表示词语和图片是否对应(面条,对不对?),请单个学生读三个词语,其他人做反应,齐读其余三个词语,然后作出判断。

词汇复习:老师展示一张图卡,学生齐读一次。

4句型(20分钟)

学习:从核心动词“吃”开始,结合部分词卡扩展到完整的句子,学习过程和词语类似。

操练1:从老师开始,依次进行问答训练,学生抽取老师手中的卡片依据图/汉字作答。

操练2:圆圈游戏,分2步完成

步骤1:老师站在中间,其他人站成一个圈,每个人抽取食物图片,用汉语大声说3次,两到三个人会抽到同一张图片,老师逐一确认学生清楚自己抽到的图片后,占到圆圈中心,请所有学生提问:“什么什么?”,老师随机喊出一个生词,如“苹果”,抽到相应图片的同学前进一步并迅速蹲下,最慢的一个同学复述该单词2次后站到中间继续下一轮游戏;

步骤2:老师将图片替换为词卡,再进行一次抽签,确认后提高游戏难度,老师站在中间喊出一个生词后,抽到该词的同学要迅速出列并互换位置,老师也要跟他们抢位置,反应最慢的人站到中间加速重复3次该词语,然后喊出下一个词,熟悉游戏规则后,将问答由“什么?什么?”“苹果,苹果。”扩展为句子问答“你吃什么?”“我吃苹果。”

操练3:分组活动——角色扮演。老师将PPT图片呈现为旅馆背景,并发给学生根据本课词语制作的菜单,学生两人一组,分别表演服务员和顾客进行问答练习。表演前请同学们先看2遍利用动画制作网站制作的示范短片。

复习:老师手持词卡,和学生进行整体问答复习,最后引出中国主食:面食。

5文化链接(5分钟):设置2个任务,让学生观看介绍中国面食的视频短片(英文配音/中文字幕)。

任务1:看完短片后,说出视频中介绍的今天的食物生词

问题2:回答问题(中英文均可)——中国人的主食一般吃什么?所有地方的人吃的都一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