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28 16:36: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考作文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考作文材料

篇1

一、巧妙借用句子内容,大胆创新

高考作文中如果直接引用课文句子内容,有时不能很好地切合题意,效果自然不佳。但如果借用句子内容,大胆分析,有创意地找到材料与题意的最佳切合点,这样往往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一句“两虎相斗,必有一伤”的句子,直接用来论证“现代社会需要合作,才能获得双赢”的观点,就不能很好地切合题意,但把句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运用,效果就不一样了:

在现实中,面对强手,我们该如何做?漠视、毁灭还是合作?切记强强联合会凝聚成更强大的力量,正如蔺相如和廉颇;但如果两虎相斗,必有一伤,两强相斗,则必互相内耗。双赢还是两败,不难选择。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人,不要漠视,也不要贬损,因为古人已经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

大胆创新,巧妙借用句子内容,强有力地论证观点,作者的智慧尽显。

二、巧妙借用语段内容,整合延伸

课文语段内容一般比较零散,不能集中与观点高度统一,高考作文中如果直接引用,不仅繁琐,而且会弱化文章的说理效果。但如果能对课文语段内容进行大胆整合,发挥想象,补充渲染细节,既能使语段内容与材料高度统一,又能体现作者的思维和智慧。如莫泊桑的《项链》中:“他动手借钱了,向这个借一千金法郎,向那个借五百,向这里借五枚鲁意金元,向另一处又借三枚。他签了许多借据,订了许多破产性的契约,和那些盘剥重利的人,各种不同国籍的放款人打交道……她丈夫在傍晚的时候替一个商人誊清账目,时常到了深夜,他还得抄录那种五个铜元一面的书。”这几段内容就可以这样整合延伸:

玛蒂尔德婚后的最初阶段,根本就没有懂得爱的真谛,她不仅看不到丈夫对她的爱,反而总是处处挑剔丈夫。倒是十年的相濡以沫,使她真正体会到了爱――来自丈夫的无私的爱。是路瓦栽先生在妻子因丢失项链而束手无措时,立刻马不停蹄地四处寻找;当确认项链难以找回时,是他毫无责怪和怨言地冒险到处签借据,他俩买了项链如期还上;在漫长的十年中,他也是急妻子之所急,想妻子之所想,无怨无悔,省吃俭用,深夜抄写书稿挣钱,勇敢地承担起了偿还债务的责任。路瓦裁先生理解妻子的焦虑和恐惧,以最真挚的爱体谅和呵护着妻子,与她共渡难关,使玛蒂尔德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力量,同时也使她真正懂得了爱的含义。“飞来横祸”将路瓦栽夫人拉回到现实中。如果让她一直想入非非,让她对自己家里的一切、小女佣和丈夫持续不满下去,后果会是什么样呢?不是离婚,至少是抱怨不断,家无宁日。路瓦栽先生对妻子的理解、体贴和爱慕终于使妻子懂得了什么是人生最宝贵的,懂得了爱不应附带任何条件,而是无条件地奉献和付出。(《患难收获真爱》)

这样整合出来的材料还何愁无效?这样的课文语段,几乎每篇文章都有,只要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就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整合延伸。

除了整合之外,还可以对语段内容进行或反对或赞成或深化或补充式的评论,并且注入自己的观点。

三、巧妙借用句式,化腐朽为神奇

如果学生完全不用旧材料而全用新材料,毫无疑问,这是雪上加霜。但是如果能巧妙借用一些句式,就一定能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比如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这样一个句式:“不必说碧绿的菜畦……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在高考作文中可以借用这样的句式“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前面两个“不必说”用旧材料,后面“单说”用新材料,前面略写后面详写。如要论证“身残志坚”就可以这样写:

篇2

一、从关键词句把握材料主旨,再联系人生确立论点

例1:201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作文题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激。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该材料的关键句是最后老切割师说的那句话,关键词即“经验、技术和勇气”,最重要的是“勇气”一词,专家的分析及其他切割师的行为都是陪衬,用来做对比的。所以该材料侧重强调:少点顾虑,多点勇气。再联系人生立论:想好了就要勇于去做;人生免不了冒险,畏首畏尾恐一事无成。若只是强调“少说多做”、“要勇于承担风险”、“年轻人更有闯劲”等,显然没抓住材料的核心。

二、从人事关系把握材料指向,再联系人生确立论点

例2:2014年重庆高考作文题

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做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已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

如何对待玻璃碎片,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能反映一个人的文明素养和道德品质。材料主旨显然在扬老人贬游客,由此可立论:培养文明素质,要从小事做起;心中要有他人。若批评老人斤斤计较,显然是错误的;或大谈特谈讲文明、比较中德文化差异,则显得空泛以至偏离主旨。

三、从不同对象把握其言行的合理性,再联系现实确立论点

例3: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面对富翁的慷慨捐助,三个贫困家庭的态度虽各有不同,但都有其合理的成份。因此可站在每个家庭的角度去立论。从第一个家庭角度立论:可接受别人的善意支持帮助;学会感恩。从第二个家庭角度立论:人生在世,不只接受,更要回报。从第三个家庭角度立论:学会善待别人的善意;拒绝需要一种勇气;可以拒绝,但更要自立。

当然,也可兼顾三个家庭的行为,综合起来立论:适度接受支持,但要有自尊,更要学会回报等。还可从施与受的关系来立论:助人也讲策略;正确对待别人的帮助。而简单地批评其中任何一家的行为都是不妥当的。

四、从异同比较中辨别材料的内含,再联系现实确立论点

例4:2014年全国新课标甲卷作文题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同样是竞争,但新情况和老习惯完全不一样,那么谁对谁错?从“竞争必须执行规则”的角度看,新做法无疑是不恰当的;而从“竞争的结果可以是双赢”的角度说,新做法也是可以肯定的,甚至更值得提倡。多元的时代允许考生有多元的合理思考,若能兼顾分析,就更显示其思维辩证;若完全一边倒,就很可能走向绝对化。

五、从反复追问中研究所给材料蕴含的意义,再联系现实确立论点

例5:2013年辽宁高考作文题

一个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与尊重。

“看好了,”老人拈起一粒沙子随手扔在沙滩上,问,“你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我有颗珠子,”老人掏出一颗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问,“这回呢?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

“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与尊重吗?”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

读完材料,首先要问,老人想告诉年轻人一个什么道理?

从老人拿沙子和珍珠进行比较可看出其用意,要想使自己得到别人的承认与尊重,必须让自己成为一颗引人瞩目的闪光发亮的珍珠。由此可立论:用自己的出类拔萃来赢得认可。

也可像年轻人那样再次深问:不是珍珠就不能得到认可吗?现实中每个人都能成为珍珠吗?由此可立论:要有一颗做珍珠的心;即使成不了珍珠,这样的追求也有价值;只管尽力做人做事,莫管他人说三道四。若只强调“做一粒平凡的沙子”就不合材料主旨了。

篇3

今年高考作文全国Ⅰ卷、四川卷、陕西卷、江西卷等,是以当年的大事件话题为作文题的。这几个高考作文命题都有着“事件的共知性”、“立意的共识性”和“真情的共鸣性”等特点。综观考生作文,在思想深度、谋篇布局、语言表述等方面差异较大,而这又是时代感强的材料作文写作水平高低的分水岭。因此,在高考作文得分5要素的要求下,培养学生深度挖掘材料新意,选材、组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应该成为作文教学的重点。

洞察材料,提取新意

以全国Ⅰ卷为例,虽然审题难度不大,但要写好它仍需深度挖掘。如果没有新思想、新见解,人云亦云,自然会显得平庸。从全国Ⅰ卷作文材料内容表面来看,有诸多立意,整理归纳,无外乎“时间”“生命”“人性”“团结”“支援”“互助”“奉献”几个角度,据此立意诚然是对的。但透过字面看字里,生发开去,从现实中不尽如人意的遗憾处来思考,结合这次抗震救灾所涌现的可歌可泣的事迹,可立意为:爱心无国界,人要担当责任;地可震,心不可撼;人祸胜于天灾,90后是享乐自私的一代吗?等等,这样的立意恐怕能够更胜一筹。

精心选材,寓理于事

在材料的选取上,以总书记、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不带枪支进入灾区,教师为学生开启生命之门,新闻媒体及时报道等事实,与其他国家的灾情发生进行对比分析,一样灾难两样情,这样立意更为坚实,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歌颂炎黄子孙“血浓于水”的情怀,如台湾同胞捐款捐物,海外华人义演捐助,明星赶赴灾区慰问;或针对媒体过分追踪报道的“可乐男孩”“灯光女孩”“敬礼娃娃”等现象,论述不要制造“灾难童星”的道理;或就地震中岿然不动的刘汉希望小学,论证只有杜绝“豆腐渣”工程,才能希望永在的观点等。总之,在写作中,按照熟悉的生活“细节”和“感悟”这两个标准去佐证自己的见解,不生搬硬套例子,而要使所举的例子和引发出来的观点水融。举例不宜太多,可在文章的第二三段举三四个例子,最好能形成对比,点面结合。另外,举例应当生动、真实,尽量简洁。

开展必要的作文训练

针对时代感强的材料作文,要想不落入平庸之列,就要在立意新、构思妙、感情真、语言活上下功夫。记叙文应多训练穿插回放式、对比映照式的写作方法;议论文主体部分应着眼于横列式、纵贯式、递进式的写作方法训练,以使内容丰富,说理有力度。论证手法注重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以增加语言的活力,使观点更加鲜明。文体宜以议论散文训练为主,使行文放得开、收得拢,灵活自如。这种构思既能应对高考所需,使行文脉络清晰,又可杜绝假大空的“新八股”文风。

“新八股”文章表现为段落杂乱无章,分论点后即引用例子,缺乏针对性的分析,论点和例子之间过于分离,结尾处本该放在一起的话却往往一句一段,语言贫乏,而这样的分段却没有任何意义。

采撷精粹富有哲理的语言

篇4

立意话题: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适用类型:记叙文议论文

大话题应选小故事结合自身兴趣

具体解读:高考作文中,给出的材料和设置的议论话题往往都是很贴近学生的。

如果出现类似的立意较大的话题作文时,建议考生可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叙述日常生活中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些创新的小故事。

从这些创新中,引申出自己特有的领悟,这样的文章应该会比较吸引人。

相关阅读:

热点话题材料作文之“三鹿奶粉”事件

热点话题材料作文之国庆60周年

篇5

一、析题型、觅特点,提纲挈领

对比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我们不难发现,新材料作文有其不可替代的时代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特征。具体来说,新材料作文具备以下优点:

其一,新材料作文使应试作文呈现多样性和鲜明的个性化色彩。题目本身要求学生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同时“可以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就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思考和立意的空间,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面和世界观选择切入点。随着学生对材料不同程度和角度的理解,应试作品也会呈现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写作局面,打破了以往习作在立意和审题方面的局限,便于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施展自己的才华。

其二,新材料作文拒绝随意和套作。它在立意审题方面给了学生自由和方便,但它是建立在以材料话题为基础上的,材料话题很大程度上在提示学生构思的范围和立意的方向。新材料作文需要学生针对材料作深度的思考,才能理出正确的写作方向。

其三,新材料作文以立意取胜。角度多了,写作的方式也会有很多。学生可以接着讲述故事而展现自己的叙述和创造能力,也可以发表见解来展示自己对人生世事的看法,更或者形神俱备地施展自己的散文技巧。那么,以什么尺度来衡量应试作品的优劣呢?显然,无论哪种形式的作品,最能体现思想深度的就是学生作文的立意,这一点也是高考选拔人才的使命所决定的。

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但自由是建立在最基本的规则的基础上的,这或许是对新材料作文一个切实的写照和总结。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分析材料,梳理材料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纵向深度思维,让学生能够从诸多写作角度中获得最佳立意着手写作,真正体现自己的个性化思维和理解分析能力。

二、重发散、拓视野,运筹帷幄

针对上述特点,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是思维由单一向丰富,由浅入深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学会从材料当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同时也对学生的思考习惯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别人准备止步时,我们多往前走一点”。发散思维可以通过横向的联想和纵向的深入思考两种途径来完成。横向的联想,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思考角度,有材料可选;纵向的深度思考,让学生的思虑有了深度,以便选择最佳切入点。

比如,2012年高考江苏作文“爱与忧”,虽是命题作文,但是也为学生提供了三个材料,可归属为新材料作文。以此题为例引导学生进行材料分析时,我们必须让学生能够放开思路把题目中的立意和角度研究透彻,再进行选题立意。那么怎样发散呢?笔者以“‘爱’指什么,‘忧’指什么”这个问题为核心,让学生阅读材料进行解析。显然,三个材料各有提示:于家庭,“慈母手中线”是爱,“意恐迟迟归”是忧;于国家,“爱”是泪水,“忧”也是泪水;于人性,“忧患”与“大爱”共生。在分解材料所指的时候,学生豁然明白,原来三个材料之间联系于“爱与忧”,又在爱的意义和范围之间不断放大。于是,选择的目标逐渐明确,同时根据自己对每一个主题掌握的素材和敏感度再具体选定主题进行写作,成功率就高了不少。

三、深思维、慎立意,决胜千里

有人把新材料作文叫做“立意作文”,言下之意就是这种作文立意是取胜的关键。作文立意能够直接反映学生思想水平和深度,因而对考场作文的评价立意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志存高远,意趣雅致,也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篇6

一、高考作文命题取向的生活性

最近几年,人们在评论高考作文题时,总喜欢为之贴上“关注生活”“贴近生活”之类的标签。这里的“生活”应该如何理解?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命题人从未定的甚至是神秘莫测的一般意义上的生活中提取作文命题必需的元素,是命题人对生活的处理,需要对生活作出理性的判断,依靠的是思维的逻辑力量;二是要把提取的元素通过再现、再造、转换、组合等手段,根据学生的特殊生活建构一个体验的、情感的、想象的、价值的理解世界,这个理解世界是非理性的,是命题人对“生活”的构造。所以,高考作文命题的生活性是命题人在把握一般意义上的生活的基础上为学生创设特殊意义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高考作文命题的生活性是逻辑与非逻辑、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所谓高考作文命题贴近生活,不是对“一般意义的生活”的简单复制,也不是对“学生的特殊生活”的无原则迎合,而是命题人在“学生的特殊生活”与“一般意义的生活”之间,通过对生活的处理与构造来寻求理性与非理性、逻辑与非逻辑的微妙平衡。丰富多彩的生活为高考作文题目的命制提供了无尽的资源,但也对命题人“处理生活”的能力提出严峻的挑战。稍有不慎,就会使高考作文命题在“学生的特殊生活”与“一般意义的生活”之间失去平衡,降低高考作文命题的质量。下述作文命题就是很好的例证:

2008年辽宁省高考作文材料是“青少年价值观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涉及的问题源自生活中的细节(公共汽车上不让座、过马路闯红灯、竞争可以不择手段、诚实意味着吃亏)。择取生活的细节并不意味着作文命题贴近生活的原貌,而且调查的主题紧贴时代的价值立场。当作文命题过于靠近生活,预设价值倾向,规限写作角度,命题人对生活的处理过于机械、生硬,对考生就是一种疏离。这样的作文命题实质是假借“贴近生活”之名来宣扬命题人的理性霸权,打压了学生言说的自由。

2009年辽宁省高考作文直接摄取社会生活中的热点话题――明星代言入题,其实是对生活的硬性切割。硬性切割的生活局部并非生活的本身,就像被肢解的手根本不能全面反映人体一样。另外,作文材料内容包含的五个“观点”,预设了思维路向,缺乏思辨的弹性。这种局限于某种时代趣味的作文命题,因为过于讲究一时一地一事的针对性而缺少灵活性、变通性,为考生留有的缓冲余地极为有限。

与其说2008、2009年辽宁高考作文命题的失误是技术失误(2008年的命题主要体现在价值先行,并规限写作角度;2009年的命题则表现为限定主题、预设观点),不如说是命题观念出现偏差。这两年命题失误的根本原因是,命题人没有处理好“一般意义的生活”与“学生的特殊生活”的关系,没有找到两者的平衡点。相反,2007年的作文命题(有这样一段由成功人士代言的广告语:“人生如登山,往上走,即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我能!”)因作文材料没有对规定的作文题目构成必要的限制,导致学生的言说时空急剧膨胀。尽管是命题作文,但写作的可能性过于宽泛,很难杜绝猜题、押题,不能有效地防止学生宿构,作文命题因过于靠近“学生的特殊生活”而未能达到检测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所谓作文命题要“贴近生活”,就是要从“学生的特殊生活”出发,寻求“学生的特殊生活”与“一般意义的生活”的平衡点。这需要命题人转变观念,由“一般意义的生活”的代言人转为“学生的特殊生活”的代言人,由“命题”变为“替学生拟题”。“替学生拟题,是要有计划的,所以不能毫不思索地随意写一个;替学生拟题,是要斟酌时地环境和学生的程度的,所以绝不能抄袭模仿;替学生拟题,是要根据学生的学识经验与生活需要的,所以绝不能根据教师的学识经验。”“替学生拟题”就是要求命题人从学生的角度处理生活,通过作文命题消解“学生的特殊生活”与“一般意义的生活”之间的鸿沟,为学生与生活的对话构建平台。

二、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隐喻性

为促进学生与生活的对话,2010、2011年的辽宁高考作文题汲取了前两年命题的教训,不再对现实生活进行简单的复制或生硬的截取,而是选用、改造潜藏诸多细节的故事。这样调整的好处是:第一,故事内涵的多要素、多层面、多角度更符合人们对生活的直觉认识。这反映了命题人“处理生活”的能力有了显著提升。第二,故事性的作文材料明显带有隐喻性,这种隐喻性命题不是对“一般意义的生活”的逃逸,也不是刻意营构的缥缈幻境,而是对“一般意义的生活”的全面而深邃的洞察,是为考生建构的与“一般意义的生活”平行的理解世界。命题构筑的隐喻性的理解世界是对“一般意义的生活”的投射,使学生从作文材料这面镜子中发现并认识“一般意义的生活”的本身。又因为隐喻以相似和联想为基础,直接与学生的直觉相联系,所以能使作文材料与学生的原初视野相融合,把“学生的特殊生活”与“一般意义的生活”联通起来。由此,高考作文命题人通过对生活的理性洞察并把它以隐喻性的形式呈现出来,使作文题成为学生与生活对话的有效平台,使二者的对话成为可能。其目的是要通过二者的对话促使学生的思维、心理、情感等发生突变,促进学生在言语探究活动中生成一种新东西,这才把高考作文命题“贴近生活”落到了实处。

作文命题的隐喻性有利于考生审题。考生在审题时,希望作文命题充满灵动的新奇感,充满阔达的想象空间,甚至充满思维的困惑与情绪的苦痛等因素。这种取向要求摒弃理性的僵死成分,让作文命题富有思维的弹性,具有多维解读的可能,有利于考生思维的开放、发散。

2010年辽宁高考作文命题为剔除--理性的霸权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作文材料由托尼三岁取糖而不得、二十岁舍大筐水果而取小筐水果、五十八岁替公司讨债时先舍九万英镑后得一万英镑奖金三个故事组成。作文材料不再主题先行,也未提示或规定写作角度,命题的理性转隐于作文材料的背后,体现于对“故事”的构造。这是比2008、2009年作文题进步的地方。但是故事也有不足:托尼与其他人物的关系略显单调;托尼对人生的认识由三岁时只取不舍,到二十岁时明白舍大取小,再到五十八岁时懂得先舍后取,这个认识发展过程还留有线性的痕迹,三段材料所建构的问题场域显得不够开阔,作文材料蕴涵的对抗、冲突、矛盾相对偏少,以致活性基因不丰富。2011年辽宁高考命题汲取近几年的命题教训,选用的作文材料是改编自古希腊经典的“苏格拉底的苹果”,不再预设主题。故事中既有哲学家良苦用心与外在言行的分裂,又有

师生问答的张力;既有苹果“假”与真的冲突,又有学生应答之间的对抗:既有前提与结果的裂隙,又有故事发展中的矛盾。所有的混杂、交融、冲撞,构筑了一个开放性、建构性、交互性的问题场域。相互对立、歧义频现的各种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在理解世界的千沟万壑间穿行,使学生的视野与生活的视野交融、重构。至此,学生与生活的对话才具有现实意义。二者在对话过程中生成的新东西将极大地扩展考生审题的可能向度,也为考生立意延伸出更为广阔的空间。从命题形式的隐喻性这个角度而言,2011年的辽宁高考作文命题可以说是近五年来做得最好的。

三、高考作文命题内容的矛盾性

高考作文命题的生活性使学生与生活的对话成为可能,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隐喻性为学生与生活的对话搭建了有效平台,那么,学生与生活的对话何以发生?2011年辽宁高考作文题会给我们一些启示。作文材料是一个充满矛盾、颇有歧义的改编故事。故事中有“我与我”的不统一(哲学家的意与行),也有“物与物”的不一致(苹果由“假”到真),还有“人与我”的不协调(面对哲学家的提问,学生的回答截然不同)。这些不统一、不一致以及不协调的冲突、分裂、对抗,就是命题的活性基因。这些多元的活性基因能冲击、活跃、激荡考生的思维,把考生的原初体验推到“可能的世界”。“可能的世界”则是考生创造力的栖息之所,而创造力最能够深入到考生生命体验的原初层面,与其独特的人生感受相互作用,产生独到的人生体验,进而调动考生的生命感悟,从而把考生的思维带入一个更广阔、更富有生机的新视野。作文命题如果缺少催化剂,就会钳制考生的思维,捆绑考生的心灵。比如2008年辽宁高考作文材料在列举了一些调查数据之后指出:“有人认为,这些数据显示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对社会公德及个人品德的价值判断模糊甚至错误。有人认为,从这些数据可以推断出多数青少年思想仍然很健康、很阳光。有人认为‘难以评价’就是因为不想简单地赞同或反对,恰好表现出当代青少年思想多元化、个性化。”这三句话,其实是命题人对调查数据的理性解读,是对考生的审题立意提出的限制与规约,把考生发散的思维引入预设的理性轨道。当这些理性的思考进入高考作文命题之中,就会使作文材料变得僵化,有些“死性”。缺乏必要的活性基因,突显理性强势的作文命题,压缩了考生联想的时空,束缚了考生想象的翅膀,排挤了考生情感的世界,也限制了考生的创造。因此,2008年的作文命题在形式上不具隐喻性,在内容上因没有活性基因而缺乏矛盾性,命题质量也就不高。

与2008年相比,2D09年辽宁高考作文题在命题内容的矛盾性方面有所突破。命题内容虽然涉及了明星、产品、广告、监管部门、媒体、消费者之间复杂的利益纠葛、矛盾>中突,但它是以观点的形式出现的,这些观点在本质上是命题人对讨论主题――“明星代言”的理性预设。这些观点有的因分属不同的视野而无法构成对抗,有的因平行关系而无法构成矛盾,使命题所敞露出来的思辨可能性变得极其有限。由于论坛主题――明星代言具有的现实针对性,再加上作文材料观点先行,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考生言说的自由。这样的命题只是在学生与生活之间虚设了对话平台,学生与生活不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高考作文命题质量不高也是导致部分考生在作文中说套话、假话的原因之一。

我们从是否具有活性基因的角度来衡量高考作文的命题质量,就是要看它是否能够诱发考生的感动情愫,是否能够激发考生的想象动力,是否能够为考生提供构思的自由,是否能够为考生创设再造的空间。

篇7

一、近五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总结

综观近五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可谓是守正出新、稳中有变,还是有规律可以遵循的,大体表现为如下六点:

1.题型稳定,“新材料作文”唱主角。

2.关注生活感知与情感。

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积极地深入生活,正确地认识生活,及时地总结生活体验,更深刻地认识社会,以期将来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高中生在社会生活中或亲历,或目睹,或耳闻,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与认知。所以,近年来有相当一部分的高考作文题在生活感知、关注情感方面有明显的体现。

3.富有时代气息。

4.弘扬社会正能量。

高考作文命题总体上体现出高考改革方向,弘扬时代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的考查,形成“一点四面”在作文育人方面的合力,材料立意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主流文化导向,实现高考作文试题独特的教育功能。

5.思辨色彩浓厚。

新课程标准提出,应培养学生“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因此,理性认识、思辨能力的考查是作文命题的一个重要目标。如,2011年上海卷的文题,直接给出两句看似完全对立的铭文:“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在这种对立中,需要考生思考“都会过去”的是什么,“都不会过去”的又是什么,为什么“都会过去”又“都不会过去”。在这种对立思考中,考生的认识深度与思辨能力得以更充分地展现。

6.文题具有启发性。

近年高考作文题,多选取了富有暗示性与启发性、较为弹性的材料,既为考生预留了较为宽广的空间,便于考生多角度打开思路和多样化立意,又能让高者得其高、低者得其低,使不同层次的考生发挥出各自应有水平,从而很好地体现高考的区分和选拔功能。

二、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展望

在前文对高考作文命题总结的基础上,我们简略地对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做一梳理:

1.材料作文依然会占上风。

材料作文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完善,人们对这种命题形式特点和功能的认识逐步深入,其考查效果获得一致认同,因此,越来越多的考区采用这种命题形式。同时,材料作文更具开放性和启发性,增加材料与生活的联系点,引发更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便于做更广泛的关于社会生活的逻辑引申,同时也为考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写作空间,使考生的立意能力得到更好的考查。因而,在材料作文命题探索不断取得积极进展的情况下,这一命题趋势短时期内不会被逆转。

2.思辨色彩依然不会减弱。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作文“发展等级”中对“深刻”这一项的陈述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提示事物的内在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这一说明其实也就是强调了写作文要有思辨色彩。注重思辨能力和理性思维,是近五年高考作文的“常态”。如2015年,四川卷的“老实与聪明”,湖北卷的“蓄积与喷涌”,浙江卷的“‘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与“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格有可能是背离的”,像这种或体现思辨性,或为二元对立型的作文题目,将依然会是近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向。如此文题,需要系统的全面的多角度的思辨方式与辩证思维能力。

3.主流文化导向依然是风向标。

考生所写的作文,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健康、积极,要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主流文化导向,这不仅是考纲作出的要求,更是社会对每一个健康成长的青少年提出的要求。哪些内容能体现出主流文化的导向呢?比如,传递正能量的时代热点、道德模范人物、国家倡导的价值取向等,都有可能会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风向标。

4.注重体验依然是基调。

高考作文命题要贴近生活、“接地气”,要能够“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要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而,注重体验、引导考生关注生活与社会,将依然会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调。

三、高考作文备考方略

1.两个关注。

一要关注生活,二要关注社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可以使他们感受生活,从生活中感悟出情感的珍贵,领悟到人生的哲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可以使他们发现社会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使其明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另外,关注生活与社会,也是学生获得写作素材的最好途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要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关注社会,感悟社会,激发写作欲望,这样才能写出自我风采。

2.三个提升。

一要提升观照力。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叫视力,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才叫眼光。在高考作文中,观照力主要指审视文题的眼光和眼界。有眼光,才有审视的长度;有眼界,才有审视的宽度。

二要提升开掘力。角度决定观念,“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在高考中,开掘力主要指开掘的角度和深度。展开多角度开掘,才能整体把握,从片面走向全面;展开深度开掘,才能由表及里,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三要提升思辨力。理性思辨代表思维的最佳视角,理性思辨能力的高低决定着高考作文等次的高低。在高考作文中,思辨力主要指统筹考虑、辩证分析的能力。只有统筹考虑,才能把握事物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只有辩证分析,才能把握事物矛盾的运动、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

3.三个强化。

一要强化审题意识。高考作文的第一个要求是“符合题意”,即指文章的主旨必须符合规定。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会审题,是第一位的,也是最关键的。

篇8

笔者研究了一些高考题目,阅览了大量的优秀作文,我们发现,命题形式虽然在改变,但其命题的基本原则和特点是不变的。现作简要分析。

一、关注时代。与时俱进

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无论是“”前还是“”后,无论是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命题总是社会热点,引导考生关注时展。出题者要把握时代的脉搏,让自己的心合着时代的节奏一起跳动,真正用心去感悟时代,为时代而唱。

正因为一些高考题目与时代密切相关,所以一些考生在写作时能以新闻时事作材料。世界发展风云变幻,生活中每天都有大量的新闻时事涌现。比如战争、地震等等。以这些时事为材料,可以营造出强烈的时代气息,使文章富有更加鲜明的时代特点。

二、蕴含哲理,体现思辨

哲理是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在思维领域万千景观。哲理蕴涵类话题作文有利于考查广大考生的思维品质与写作能力(包括审题能力),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热点。

比如2004年江苏提供“山给人以沉稳,水给人以灵动”两句富有哲理的话,给所有考生以思考的起点与思考的方向,也给考生以思考的自由空间。

还有体现哲理性的题目如:2005年全国卷《出乎意料和寓情理之中》;2006年重庆《走与停》;2007年四川《一步与一生》;2007年浙江《行走在消逝中》。

高考命题中常见的哲学观点有:一分为二的观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涉及的哲学观点是新陈代谢;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高考命题蕴含哲理,体现思辨应该是一个良好的趋势。

三、注重品质,凸显人文

可能给人们印象最深的是2001年的《诚信》。高考作文注重人文性是必然趋势。叙述亲情、描绘美景、评论现实、反省思想、注重修养是中学生重要的生活内容。检测中学生的思想、感情、道德是很有必要的。这类题目如1998年高考作文题目:《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2002年《心灵的选择》;2006年北京卷《包容》;2006年广东为:《雕刻心中的天使》;2006年浙江高考作文题为《生有所息生无所息》;2007年全国卷Ⅱ作文题目:关于“帮助”2007年宁夏省高考作文题为:材料作文,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2009年宁夏、海南卷高考作文:《诚实善良》。

这些考题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所应体现的人格人品、道德情操、道义责任,充分显示了人性的美。看来关注人类自身,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将是高考命题必然关注的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用高尚的思想约束自我,以高尚的精神塑造自我,立足“做人”这一根本。

四、发掘体验,感悟人生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作为命题者,必然会考虑生活这个因素。所以发掘情感体验,让考生写出对人生的感悟应该是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江苏卷的《好奇心》、上海卷的《他们》、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安徽卷的《带着感动出发》、天津卷《人之常情》、重庆卷的《在自然中生活》。这些考题,充分响应了“观察・体验-感悟”的新课标精神,或要求考生写“感悟”“感想”与“感受”,或要求考生谈“看法”与“认识”,考生就可以从生活中挖掘素材来写出真感情,真体验。

五、蕴含诗意,富有美感

篇9

关键词:高考语文作文;高考作文分析与研究;

高考语文命题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作为命题的好坏,直接影响考生对高考语文作文的发挥。自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至今为止已有三十多年了,在这三十多年里,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已经走过了一段不凡之路。现如今,高考语文作文的命题代表着这个时代对于人类文明的要求。

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四个时期:

我国高考制度始于1951年,十年中断了高考,但是又在1977年被恢复,高考的作用非常的多,一是对学生所学科目的知识了解程度的考查,二是为给我国培养出高端人才。高考已经走过一段不平凡的道路,通过高考,反映出我国社会的整体情况,侧面反映我国社会时代的变迁以及对于人类文明的要求。纵观历史,我国高考语文作文的命题已经历了四个时期:

(一)传统时期(1951――1966)

为什么说是传统时期。因为这个时期的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受当时社会大背景影响,政治色彩浓厚、阶级情感强烈,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必须与那个时候的政治形势相关联,有的时候高考语文作文命题还要服务与那个时候的政治,所以考生在作文中很难有自己的想法思路,很难体现考生的个性,对于当时的考生来说,极大的束缚了考生的思想。

另一方面,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导致老师和学生热衷于追求押题和追求过于形式化、机械的写作方式。

(二)过渡时期的命题作文(1977――1979)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后,那个时候的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由各个省市自主命题,那个时期的作文命题有:《在主要抓纲治国的日子里》、《当我唱出东方红这首歌》、《我在这里战斗的一年》、《我的心已经飞向纪念堂》等等。

从这几年的高考语文作文命题中,我们依旧能看出过渡时期的高考语文作文命题仍然受传统高考作文命题的影响,具有十分浓厚的政治气息。这个时期的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形式稍有改变,但是并没有跳出传统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圈子,个人的小我依然要服从于社会主义国家的这个大我,压制个人的感情和个性发展。

(三) 具有个性化的创新时期(1950――1997)

这个时期我国高考作文命题的思路有所改变,特点鲜明,开始注重考查学生的具体写作能力及学生想象能力的发挥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材料作文的形式要求“一张卷子两种文体,两种文体体裁一大一小”,充分展现这个时期的高考语文作文的特点,材料为主,命题为辅,二者互相补充的新式高考作文命题格局。

1982年的作文命题材料是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经典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强调个人、国家、社会责任的关系。以后的文章的命题线索关注个人命运的同时,也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责任问题,比如:1989年,“致青少年同学的一封信”,当时社会的热点现象是外语比较受欢迎,没有人关注历史遗留问题,这个材料要求学生自己说说对高考志愿的总的看法,一旦高考志愿与就业问题相关联,要懂得牺牲人生目标,学会取舍。另外这一时期的高考语文作文还要求增强考生想象力和提高辩证思维力。辩证思维的能力是用哲学的思维去关注和分析所处的那个社会主要现象的能力。

(四)高中语文作文命题形式发生变化

这个阶段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趋于完善,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由全国统一命题的方式改为当地地方自主命题,所以,高中语文作文命题形式发生变化,十分具有当地地方特色,材料作文由单料、双料向三料作文发展,大大增强了学生话题的范围和思维的广度。总的来说,高考语文作文命题有两大方向:想象力作文的文化熏陶;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方式教育。

1999年高考语文作文《假如记忆力可以移植》这个命题,就是设限少,充分的给考生自由发挥的余地。但是这个命题作文要求作文的范围、但是不规定文体,给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自由性比较强。具体规定范围,是指命题作文的内容和“假如记忆力可以移植”相关联,就不算跑题,所以不管内容还是写作手法都是多种多样的,不受限制。这个命题作文是有关于科学设想的,自然而然的联想到想象力和观察力。规定范围不限制题目,为了方便考生在一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所要写的内容。不规定文体,要求考生只要不写诗歌文体的,其他什么文体的都可以写。不管考生选择哪种文体以及哪种写法都是可以的。这一阶段的高考语文作文命题的改革是比较适合当前发展的形式的。

结束语:

高考语文作文命题要符合当下时代的要求,尽可能不以具体观点来命题,命题的范围最好让所有考生不受限制,可以畅所欲言,叙述自己的观点,命题的范围最好是辩证的,可以使考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度。命题角度可以从考生最擅长的、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保证他们言之有物,激发考生的创造性思维,着重体现考生的个性,塑造考生人格特点。

高中生心理生理日趋成熟,但是他们涉世未深,终究没有踏上社会的道路,高考语文作文的命题范围不要过于宽泛、抽象、不确定,避免考生说空话、套话、假话,命题的范围要以引导学生主动关心他人、思考人生等话题为着眼点,善于利用高中生的思维特点,适当激发其无可限量的能量。

参考文献:

[1]余卫兵.立足现实,迈向多元的命题趋势 [J] 中学生,2011.(8)

[2]杨兴芳.近三十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人文追求 [J].教学研究,2012(5)

篇10

高考作文的命题历经命题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三个阶段,近年来,新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已成为众多省份的首选。

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仍是材料作文,从表现形式上讲,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更为灵活,比如:过去的材料作文,总有最佳立意,而新材料作文可有多个立意,它提供的材料更为广阔,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新材料作文,可以说是吸收了传统意义上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长处,是一种全新的作文形式。

2011年全国18套试卷中,几乎是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二分天下。全国Ⅱ卷、新课标卷、北京卷、福建卷、湖南卷等8套试卷为材料作文;全国Ⅰ卷、四川卷、山东卷、湖北卷等8套试卷为命题作文,其中江苏卷、浙江卷、广东卷3卷为供材料命题作文;重庆卷、天津卷为话题作文。

2012年新材料作文呈现强势发展态势,除江苏卷是命题作文(供材料)外,其余16套试卷为材料作文,其中湖南卷为图文并排式材料作文。

2013年仅四川卷为命题作文,天津卷为半命题作文,其余考卷新材料作文一统天下。

从三年命题形式看,话题作文及命题作文已淡出,作文命题形式更趋向于人文回归,更多地从考生实际出发,给他们的写作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使用课标卷的省份应更多关注新材料作文,师生在备考中应加强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写作训练,做到有备无患。

二、写作要求的回归

自新课改以来,高考作文在审题立意、构思、文体、字数、书写等方面均有明显变化。

从文体上看,2011年高考卷除福建、江西、湖南三套试卷明确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外其他15套试卷在文体要求上无明显要求;2012年除福建卷、安徽卷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江西卷明确规定写记叙文,浙江卷、天津卷、江苏卷、上海卷不能写诗歌外其余11套卷均对文体无限制;2013年湖南、福建、江西三个省份明确要求写记叙或议论文,其中福建卷还新增一条“符合文体要求”;上海、北京、江苏、重庆、安徽、天津、山东七份试卷明确要求不要写诗歌,其余省份对文体无明确要求。

审题立意构思上则表现为角度自选、明确立意、自拟标题、不套作不抄袭、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范围等几个方面。

写作要求中对文体的放宽体现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宗旨,但这并不意味着考生在写作中可以随心所欲。从高考阅卷教师反馈的信息看,考场作文应有文体意识,还是要走理性回归路线,做到“言之成文”、“文”“质”并重。

三、命题内容的回归

高考作文不只是选拔人才的标尺,也是一种社会舆论的导向。命题内容如何,直接体现出考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取向。近年来出现的高考新材料作文,从命题内容上看,体现了语文的外延即社会生活的大语文观念。2011年到2013年,新材料作文坚持选材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命题内容具有开放性,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多元文化”“多元解读”“个性化学习”等新的学习理念,强调学生内在的人生思考,体现了新课改的思路。所选材料重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我,挖掘精神内涵,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命题内容从之前的“广”、“空”、“单一”回归到对现实生活的多角度观察、理解、表现,这将成为今后命题内容的重要方向。

不难看出,高考作文命题内容在走人文教育思路,这易引发学生对生活、社会、自我的积极思考。审题立意难度不大,但要写出好文章也不易,这要求学生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淀。

四、命题预测

高考作文命题遵循“稳中求变”的特点。“稳”就是立足《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变”就是在当前高考作文命题趋势之下题型、内容和形式将有所变化。近年作文命题思路倾向于以人为本,关注考生自身、社会现实、情感、更为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基于此,2014年高考作文命题在形式和内容上看将会有继承有突破。

1.新材料作文仍将是命题的主流方向,命题作文有出现可能,话题作文将淡出命题视线

从命题材料方面看,考生应关注能体现时代特征的素材,当然,以寓言、故事、诗歌为题材的材料不乏是材料作文命题的一个新方向。单一素材的分析仍将是主流,多个材料的比较阅读也将会成为命题首选。考生在审题是时必须抓住材料的关键词挖掘出材料的广阔内涵,切不可草率下结论,做到审题要准,要审出新意。

2.命题将回归教材,师生应关注教材中的写作训练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教材“表达交流”模块中,每册均有4个写作训练专题,共20个专题。每一个专题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写作话题和写法指导,必修1、必修2侧重于记叙、描写类文章,必修3、必修4侧重于论述类文章,必修5则按照高考作文中“深刻、丰富、有文彩、有创新”的发展等级目标设计,2011年和2012年不少省份的命题和人教新课标版必修教材中的写作训练在不同程度上有吻合现象(2011年、2012年高考作文相关内容笔者在《当代中学生报》上《2013年高考作文预测》一文中有论述),2013年新课标Ⅱ卷“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的命题与必修3“学会宽容”这一专题不谋而合,从审题立意角度看,该专题中五个练习题以及网络作文部分中“谈‘共处’和说‘宽容’”的写作练习与该次作文命题如出一辙。新课标Ⅰ卷作文“经验与勇气”与必修2中“直面挫折”部分中的写作练习“探索与献身”、必修4“确立自信”写作训练专题也是如出一辙。其余省份的考卷与人教版“表达交流”部分吻合的现象也极为常见。

2013年全国19套试卷有10套试卷与人教版必修教材中12个写作训练专题相吻合,可见命题内容的回归教材,绝不是巧合,而是基于新课标“守正出新”的理念。

2014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仍将充分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新课标精神,可以预见,高考作文命题必将紧扣教材,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以抒写“人事情理”为中心。考生们应重点关注“表达交流”后的“写作练习”题,争取对每一个习题都有习作训练。考生要吃透教材,对教材中出现的话题应成竹在胸,在考场中初遇作文题时首先要回想一下,命题是否和教材中的写作专题吻合,如有吻合现象则要学会迁移运用。

3.命题趋向

(1)以健全人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主线,关注和思考普通人的生存状况。平凡人、平常事、平凡中的伟大将会成为全国卷和新课标卷等卷命题的一个重要方向。

(2)体现时代特征,紧跟时代脉搏。对微博上引起民众强烈共鸣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的辩证思考将是命题的一个新亮点。

(3)做人与作文并重。成长、现实,价值取向和哲理思辨,传统文化与新思想新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会成为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4)关注教材。人教新课标版必修1“人性光辉”专题;必修2“美的发现”专题;必修3“爱的奉献”、“善待生命”专题;必修4“确立自信”、“解读时间”专题;必修5“讴歌亲情”专题将赢得众家亲睐。

4.热点命题

勤俭节约、自信自强、和谐共生、正能量、生命价值、理想信念、平凡人生、责任、时间与价值

五、备考对策

1.教师及学生在高考备考中应更多关注教材,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地区应对“表达交流”中的“写作训练”内容进行分类强化训练,做好素材积累、应用写作的准备,从平常生活、时政热点中去发现敏感话题并作针对性的写作训练。

2.强化提纲式作文训练。可从高考真题中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优秀作文命题以及热点素材,以审题、立意、构思为突破口进行提纲式练习,达到“审题准”、“立意深”,“构思巧”、“主题新”的要求。

3.加强文体和语言表达训练。从高考阅卷教师对作文批阅的信息反馈上看,文体规范将作为一项重要的指标,以衡量考生的写作水平,故而备考时应全面掌握各种文体的特征,强化文体训练,保证在考试中不被扣分。

语言表达是作文评分的又一重要依据,很多同学喜欢华丽的文风,不考虑表达的需要随意堆砌,硬性拼凑,导致主题不明。在平常的写作训练中应做到语言简明、得体、连贯,有文采但不浮艳。

4.加强书写训练。2012年、2013年安徽卷、四川卷在写作要求中均增加“书写规范的汉字”一项,这或许会成为今后高考作文的一个新变化。

5.增强结构意识。考场作文一定要重视文章层次的安排,从文章整体看,6―9段应是最佳选择。写作开篇最好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因为开头是考场作文的起点部分,也是最能吸引阅卷老师眼球之所在,所以要用简要的语言,把自己对写作主题的独特看法,放在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