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翻译范文

时间:2023-04-05 00:16: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钱塘湖春行翻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钱塘湖春行翻译

篇1

1、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公亭的西面,湖水涨潮时刚好与堤齐平,白云在天空的低处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正衔着春泥在筑巢。一些多彩缤纷的春花(野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爱漫步在西湖东边欣赏美景,欣赏得不够,就再去看那绿色杨柳下迷人的断桥白沙堤。

2、原文: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3、《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唐代白居易。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但是我们现在的古诗文教学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状态,学生兴致不高,学习被动,效率低。学生在古诗文方面的知识积累少,缺乏基本的审美和想象能力,难以感受古诗文的魅力,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反思。课堂的教学方法又比较呆板,课堂死气沉沉。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我认为还是要在“读”字上下功夫,使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觉成诵,在读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为此,我在古代诗歌的教学中,常用以下方法。

一、引读

有些古代诗歌,如果引导学生了解相关背景,将会有利于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品读。这里所说的背景包括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背景及其创作背景。例如,在教授《观沧海》一诗时,可以让学生找有关曹操的资料。通过学生的搜集,不难发现曹诗有“慷慨悲壮”的风格以及曹操北征乌桓是在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之后,作者有着统一北方,进而统一全国的志向。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学生不难体会出诗中所体现的曹操的博襟。自然也能读出曹诗的慷慨悲壮。

二、译读

译读要读出感情,了解诗歌大意。只有如此,学生才能把握和处理好诗歌的情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不主张让学生逐字逐句地翻译文本。这将会使学生感到很枯燥,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比如,在教授《钱塘湖春行》一诗时,我就设计了以下问题:“这首诗是写春天的,除了题目中有所反映以外,你还能从什么地方发现?作者是在春天的什么时候去踏春的?你何以见得呢?”这些问题的设置,既能考查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把握,又能引导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读诗,一举两得。总之,只要不伤害学生学诗的积极性,又能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情况,我们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都是有效的。

三、换读

古人写诗是很讲究推敲字句和字斟句酌的。有些字词反复推敲,讲究练字,很见功力。如果只是教师做讲解、分析,学生是很难体会到其中之美的。因为这些不是他们发现的,故而体会不到其中的妙处。但如果我们让学生将原句中的有关字句进行替换,让学生在替换以后读读、比比,学生便能很快发现其中的妙处。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迁移能力

新课程标准把学生能力的提高作为重要目标之一。迁移能力作为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已引起大家的广泛重视。人们所说的“举一反三”、“问一如十”、“一通百通”等都可以用迁移的理论加以解释。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者是已有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在阅读教学中,迁移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迁移的训练,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迁移能力,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呢?我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迁移能力的前提是培养概括能力

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掩盖在纷繁复杂的外表下。文章是用语言文字来反映社会生活并揭示生活实质的,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要通过语言文字所表现的外部形象的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在这个过程中,概括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比如《春》一文,意象单纯,主题明朗,语言优美,是一曲“春的赞歌”,这一主题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幅风景表现出来。如果仅凭语言文字逐一讲解分析,最后点明主旨,学生固然也能接受,但其抽象概括的能力并未能得到锻炼。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图画教学,即选其中几处风景制成图画,上课时先让学生看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然后翻看原文,两相对照,找出自己图画所以不如原文有韵味的原因,除语言不够准确精美外,主要是学生在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人的活动”,因而缺少了“春”那份鲜活的神韵。朱自清不但在每幅画面中都有人的活动,还给了人们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尾,使春天的意象变得更为完整、瑰丽,他连用三个比喻讴歌春天,把春天形容为新生的娃娃、美丽的姑娘、健壮的青年,使舒缓、沉静的格调蓦然刚健、清新起来,与作品的开头紧紧呼应;把滑向平实的现实情境推进到了作品前面营造的那种明朗、欢快的意境中去,整个意境连成了一片:春天的“新”、“美”、“力”,注入了朱自清的整个身心,朱自清也化入了整个春天,在春天的引领下执著前行。

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好材料:阅读记叙文,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具体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品质,提炼出文章主旨;阅读杂文,根据作者的感情倾向,领会作者的见解和作品的结构特点、语言风格,进而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阅读说明文,通过对被说明事物或事理的介绍,概括其特征,进而理解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等等。

二、培养迁移能力的关键是培养联想力

在阅读教学中,读课文是学生理解与接受作品内容的第一步,所以不论是课上课下、默读朗读,都要求准确地阅读作品的内容。准确的阅读,能引导学生正确地展开联想。如文言文阅读,断句很重要,“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橘逾淮为枳》)两句,如果把“地方”“其实”连在一起读就不能正确翻译全句,也就不能准确联想,当然也就不能把“地方”“其实”嵌入到“古今同形异义词”的知识网络中。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久而久之他们就能进入高层次的阅读,即凭语感自动地、直接地了解课文,快速准确地产生联想。

另外,教学中有很多问题是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这时教师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及时适当的提示和启发,从新问题中寻找契机,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迅速准确地产生对旧有知识结构的联想。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学习说明文《晋祠》时,教师可做这样的提示:“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事物还是事理?”学生如果还不能产生联想就进一步提醒:“是写具体的景点还是写事物的原理?”明确了这是介绍晋祠这一景点,再进一步引导:“写具体的景点一般以什么为顺序?”学生立刻会联想到旧有知识中对说明顺序的理解——“介绍具体的景点一般以空间为顺序”,那么他们对“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的顺序就明确了。至于《晋祠》的语言特点,通过分析,学生很快就发现,《晋祠》的语言特别优美,不同于一般的平实说明文,学生自己会想到说明文的语言有两种:一是平实的,一是生动的。

三、培养迁移能力的最终是培养分析类化能力

篇4

【关键词】古诗教学,小学,文化传统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历史悠久,作者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迭起,名家辈出,璀璨夺目。这些古典诗词感情丰富,形象鲜明,意境优美,是我国古典文化艺术遗产的精华。它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价值不仅在于人以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因此,古诗自然成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古就有“诗教”的传统,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伯语o泰伯》这指出了古诗教学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选入小学课本的古诗一般分为两大类:叙事诗和抒情诗。叙事诗以描写具体事件、人物为主的,如《蚕妇》、《小儿垂钓》等;抒情诗是以抒发作者感情为主的,它又可以分为写景和写意两大类,但不少古诗既写景又写意,如《梅花》、《山行》等。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用极为有限的诗句表达尽可能多的意思,古人云: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其最大的特点可用于一个字来概括“美”:意美、语美、音美、形美。因此,古诗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发展创造性思维,进行艺术再创造。古诗把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既闪耀着美的光彩,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既抓住“亦画、亦情、亦理”的特点,又引发学生思想情操上受到美的陶冶和升华。因此,小学古诗教学的过程其实也是鉴赏美的过程。还有,古诗不仅体现诗人对社会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认识,更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思想结晶。它能让学生珍惜新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思乡惜友之情,同时教给学生阐事明理,为人处世之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古诗教学不论是对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培养,还是对其他方面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意义。教师可以通过对古诗的讲评,扩展学生的审美视野,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经验,得出正确的审美标准。

那么,作为言简意丰,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在教学中,怎样化难为易,由浅入深,体验那源远流长的美好意境、美好情感,把古诗教好、教活呢?

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教学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呢?

1.创设情境,感受诗境

在浩瀚如烟的文学长河中,古诗就如璀璨的明珠传承着华夏儿女的血脉精髓。所以,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方法,以用对古诗的喜爱之情,感染学生,唤起学生对学习古诗的热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具体方法有很多:一是介绍作者及背景,介绍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二是联系现实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中,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三是运用直观法。在古诗教学中往往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实景实物进行观赏,可以通过出示幻灯片、图片和录音等辅助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四是丰富想象,教学时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如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当学生了解全诗大意后,笔者设计道:如果你是一位摄影师,根据《钱塘湖春行》的内容拍摄西湖风景你决定选择哪些镜头?(如果指导细一点,可以再加一句:“比如哪些水,哪些景,什么样的人,等等。”)待学生各抒己见后,可播放一段配有音乐的西湖风景录像供学生借鉴。再如教学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当学生弄清颔联和颈联的禅意后,这时可设置配音乐这一环节,让学生感受意境美。

2.嚼字品词,体悟诗意

品味语言,首先读懂语句。古诗的语言有它自身的特点,如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等,这些都是学生学古诗的障碍。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帮助其疏通理解,教给古诗学法-分词连序法:一是分词解义,逐词逐句理解字面意思及在本诗中的含义;二是按现代汉语规范进行连序翻译。古诗学法具体概括为七个字:扩、留、补、换、调、嚼、连。

扩:浓缩的词语要“扩”,将单音词扩成双音词,使意思明显化、具体化。

留:古今通用的词语要保留。

补:诗句中省略的成分要补上,使之通顺。

换:古今用法不同的词语要更换。

调:词语的顺序颠倒的要调整。

嚼:诗中关键、传神的、富有哲理的词句引导学生细心咀嚼、品味。

连:将各句中解释的词语连起来翻译。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古诗学法,讲中有导,导中有练,启发学生悟法用法。另外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点拨指导,学生运用巩固学法。

3.形式多样,增强“诗趣”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小学生毕竟不是成年人,抽象思维尚不成熟,重感性轻理性特点明显。学习古诗,教师不妨抓住这一特点,运用类似于游戏性质的活动,在课堂教学行将结束之际,采取演小品(多用于写人类的)、编故事(多用于叙事类的)、打擂台(多用于哲理性的)、改原作(多用于抒情性的)、拼字词(多用于绘景类的)等手段,再次掀起教学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学习,并求得向课外延伸的教学效果?如教学李白的《赠汪伦》时,可先讲述汪伦用计诚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伦是当时有名的歌手,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对李白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的诗。有一回,汪伦听说李白来了安徽,就修书一封。信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早知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前访。见面后,李白方知“受骗”:所谓桃花,只是桃花潭,并无“十里桃花”;所谓“万家酒店”,只是店名,并无酒店万家。但李白哈哈大笑:“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于是,两人结为金兰之好。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七言绝句《赠汪伦》。――这个故事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赠汪伦》一诗的兴趣。又如教学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就可采用设悬念的方法――古代有位大文豪写了一首七绝,在诗中直接将西湖比作美女西施,这位大文豪是谁呢?这首诗叫什么呢?是怎么写的呢?再如教学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可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句千古佳唱着手,激疑设趣,从而引导学生欣然诵诗。学生兴趣倍增,情感激荡,再引导他们学习全诗,教学效果往往会出人意料。

4.吟句读诗,情感熏陶

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应做好以下几点:

4.1 热爱祖国的教育。“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临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和平统一,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自己的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4.2 热爱家乡的教育。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一诗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表现自己对家乡的恋恋不舍。教学时,我们可抓住这些千古吟唱的佳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4.3 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热爱劳动人民是学生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唐代李绅在《锄禾》一诗中写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教育他们热爱劳动人民,热爱他们的劳动成果,做一个爱人民的好孩子。

5.挖掘意蕴,升华境界

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注意挖掘内容,进行全面的教育。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体现了诗人积极进取,不断开拓的精神。明代诗人于谦《石灰吟》则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甘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高尚精神。王安石《梅花》一诗中的“凌寒独自开”歌颂了梅花不屈不挠的精神。诗中的梅花,其实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元代画家王冕在《墨梅》中也写道:“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不仅写出了墨梅的高雅气质,而且反映了他的人品和。在教学这些优美的诗句中,融入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其效果自然好于枯燥无味的说教。

诗歌教学自身不仅是审美性的,还兼有伦理、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正如《论语?阳货》中所提到的:“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深刻体会诗的思想感情,使之受到感染,进而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传统教育,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此外,除掌握上述教学要点外,教师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前要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有的课文两首诗,要理解其编在一起的缘由;这篇古诗课文在本单元的作用,与前后古诗课文的联系。二是可以适当补充课外古诗让学生学习。三是适当安排改写训练,将叙事诗改写成小故事,将写景诗改写成散文。这样读写结合,一举两得。四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进行画画,真正走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境地。

总之,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要尽可能用诗一样唯美的语言演绎课堂,用诗一样的精巧锻造课堂,用诗一样的意蕴营造课堂,用诗一样的激情澎湃课堂。让我们的课堂,因诗歌教学而充满浓浓的诗意,让学生的精神生命诗意地栖居,从而真正是古诗教学发挥其特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朗读 理解 古诗词教学

一、古诗词教学要注重诵读

教学要注意诵读,这是无可置疑的,大多数教师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有些教师只一味地要求学生读啊读,缺乏层次,高耗低效;有些教师每让学生读一次,都要花上比读多出几倍的时间来评,请A评,请B评,还要请C、D、E评,评得兴味全无;还有的教师对背诵缺乏必要的指导,要求学生勉强为之。这都是不足取的。我认为,读要体现出训练层次,评要点到为止,诵要水到渠成。

朗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提升,提升对诗歌的理解。如分析完杜牧的《赤壁》后,可将学生分成两个大组,一组读叙事部分“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另一组读议论部分“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以此再次明确此诗的表达方式及层次结构。如分析完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后,可由一位学生领读总起句“老夫聊发少年狂”,然后全班学生读出具体写其“狂”的诗句,以此再次加强对本诗总分结构及诗人感情的理解。又如,学习了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后,可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读出有关语句,“本诗的线索是‘春行’二字,春行之起点是……春行所见之动物是……

“春行所见之植物是……春行之结点是……”借此对诗歌再作一次梳理。这样梳理之后,背诵就显得轻而易举,顺理成章了。

二、古诗词教学要理解诗意

理解诗意当然包括对词义句意的解释梳理(类似于翻译),但理解诗意的关键在于使学生感受到美。

如何使学生感受到美呢?

我们的同行做出了许多探索,但有些教师教学诗歌时分析过于理性,流于琐碎,解来解去,却解掉了诗歌的神韵,这是有违诗歌欣赏原则的。“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要使学生感受到美,就必须遵循一个原则――保持诗歌意境的完整性。方法如下:

1.风景再造品诗境

所谓风景再造,即学生根据作者的描述,动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积累,启用自己的再造想象能力,用另一种方式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写景抒情类的诗歌,可将其改成一则优美的散文,如王维的《过故人庄》,辛弃疾的《清平乐?茅檐低小》等。情节性强的诗歌可改成一出小短剧,如杜甫的《石壕吏》、乐府歌辞《陌上桑》等。如有两名学生是这样用舞蹈来表达他们对《关雎》的理解的:暖暖的音乐从录音机中流出,间或几声水鸟的和鸣,一切是如此温馨祥和。一位少年迈着芭蕾舞步在音乐中舞蹈,他侧耳倾听水鸟的和鸣,眼里满是羡慕与深情。在远远的前方,是一位美丽的少女,也在微风中踏着芭蕾舞步,她在劳动。音乐转向缠绵,少年变得略带忧伤,他向少女每靠近一步,少女就后退一步,始终在远远的前方。音乐再转轻快,少年抱

出了他的土琵琶,边弹边唱,少女露出阳光般的微笑,在惊喜中逐渐靠近,最后两人在微风中沿着溪边舞蹈。这时,音乐中适时地又传来几声水鸟的和鸣……这就是风景再造,这个过程,既需要学生“入乎其内”,又需要学生“出乎其中”,从总体上把握诗歌,并且把握的是诗歌的精髓,再现的是诗歌的神韵。

2.抓住诗眼巧引导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诗眼,是诗歌的提纲挈领,也可以成为诗歌教学的提纲挈领,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关键,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抓诗眼有很多技巧,如教学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易难》时,可请一名学生朗读,读后请大家评一评:“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呢?……好在哪里?”若学生答好在读出了感情,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问:“你觉得他读出了哪种感情?是否可用原文的一个词概括呢?”明确是“别”字后,教师就可用“别”字来继续引导:“作者通过哪些‘别时景’来表现‘别时人’之‘别时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细品。”又如教学崔灏的《黄鹤楼》时,教师可以说:“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以‘空’字立意,它的每一联都写了一个‘空’,对此,你有什么看法?”由此可引导学生体味首联所叹之“楼空”、颔联所写之“天空”、颈联所绘之“洲空”、尾联所愁之“家空”,触摸作者空虚、惆怅、伤感的心境。以上抓诗眼的过程是教师有意为之。

抓诗眼还可以是教师有意为之。诗眼涉及到理解一首诗的关键,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往往给我们很多玄机,抓住它,就可能成为我们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如一位学生在学习《江城子?密州出猎》时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说自己是‘聊发少年狂’呢?”这问题提得好,它是学生抛给教师的一把钥匙,抓住它,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聊发少年狂,狂在哪里?为何要聊发少年狂?”从而明确,狂在上阕的出猎和下阕的杀敌报国。出猎之狂,狂在想法,狂在场面,狂在百姓,狂在太守。而杀敌报国之狂,则由猎手之狂过渡到英雄之狂。总之,全诗无一词不狂,“狂”,显示了作者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篇6

关键词:留白;语文课堂;精彩

“留白”原指艺术创作中的一个技巧,即在创作时为了充分地表现主题而留出空白的艺术行为。“虽仅有方寸之地,却尽显天地之宽。”欣赏者则凭借显露出的“冰山一角”进行想像、联想,去补充那些空白,领悟作品的内涵。国画大师齐白石有幅名画――《蛙声十里出山泉》,画面以淋漓的水墨画出了山峦映衬的山涧,乱石中清泉涌出,六条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让人联想到:清泉潺潺,水流必到十里之外;蝌蚪六条,山涧必有无数青蛙。这幅画的妙处在于:虽只画蝌蚪,却让人感觉满耳蛙声。作品诗情画意,榫凿相吻,水融。这是一种深远的意境,这是一种超凡的智慧。留白,使作品变得精彩。

课堂教学的留白是指教师于一定的时空中,针对某一目标,有意留出相当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思考,或于处戛然而止,或于无声处听惊雷乍响,学生可以通过联想、想像,还原空白,丰富形象。

语文学习的三个维度――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都需要课堂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消化、去反刍、去体验、去质疑。学习中,学生的“知、情、意、行”都有一个“悟”的过程,也需要我们要留有悟的空间。而“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其结果只能导致大批学生“消化不良”。同时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包括独立思考,与他人合作等,来丰富想像,还原空白,自然生成,从而感受文字,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创造这种机会,让学生有充分的从事语文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而课堂留白是让学生参与语言活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不可缺少的条件。课堂留白,才会留出精彩。

纵观眼下的课堂,空白少得可怜。语文课堂容量大,节奏快,问题一个接一个,幻灯片一张连一张,教师的声音始终主宰着课堂,学生则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课堂上,也许老师讲得很清晰,很透彻,很精彩,但那只是教师的“一言堂”或“独角戏”,只是教师的个人精彩,而不是语文课堂的精彩。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另外,有些在引导阅读文本的时候,没有把握好文本空白的之处。对于文本的留白,没有很好地加以利用。而是以“朗读”加“表扬”的方式滑过,未能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因而课堂上也失去了很多精彩。那么如何通过留白,实现语文课堂的精彩,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

一、留白,留给学生激趣的悬念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这样就给学生造成了暂时性的知识“空白”。当学生发现从教师和教材上得不到所缺的知识时,那块“空白”就会使他们迫不及待地产生去寻找答案欲望。如果教师将内容一览无余展现在学生面前,过于注重教学的“实”,那么这种方式就不能很好地刺激学生大脑皮层,而使其产生兴奋。当然,故意保留某些内容不讲,并不是对知识的“舍弃”,而是一种“欲擒故纵”的手法,“吊起学生胃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案例一:《童趣》教学片段

师:有两幅画面让我们共同欣赏一下,一幅画面中有一个小孩在蚊帐中对着蚊子慢慢地喷烟,看蚊子在烟中怎么办;另一幅画面中,一个小孩对着墙角的乱砖头乱草愣愣地看了一个多小时……怎么?听得不满足吗?有什么想问的,想说的,就请提问吧!

生1:这个小孩为什么要对着砖头发愣,他是不是有毛病呀?

生2:他对蚊子喷烟干什么?

生3:他把蚊子放进帐子里,难道不怕蚊子咬吗?

生4:蚊子被熏了,有什么反应?

生5:这是不是真事?是发生在什么年代的事?

生6:这两幅画面有什么联系?

生7:这个孩子用烟熏蚊子,不怕熏到自己吗?

笔者故意设置悬念引而不发,留下了空白,刺激了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仿佛在学生的心湖中投入了两颗石子,平静的水面一下子激起了水波,学生大脑兴奋了,前经验激活了(烟熏蚊子也熏人,砖头无趣,读文要识背景等),于是“问题”就发现了。

师:哎呀!大家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太强了,提了这么多问题,让我们整理一下:

①这孩子为什么要熏蚊子,他看到了什么?

②这孩子为什么要对着墙角发愣,他在干什么?这有什么意思?

③这两幅画面有何联系?

哦!刚才还有人问这是哪个年代的,问得真好。这两幅画面不是我“编”的,它是清代文学家沈复在自己的作品《闲情记趣》里回忆的童年趣事(出示板书:课题、作者),当然,“趣”是他自己的感觉,今天我们读读,看看你是否也认为有趣。让我们带着刚才的问题自读课文,有问题请教老师。(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格式塔心理学派“完形压强”理论认为,当人们在观看一个不完整即有“缺陷”或“空白”的形状时,会在知觉中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紧张的“内驱力”,并促使大脑积极兴奋地活动,去填补和完善那些“缺陷”和“空白”,使之趋向完美,构建成一个“完形整体”,从而达到内心的平衡,获得感受的愉悦。所以笔者认为上述空白的设计目的是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去获得空白处的内容,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二、留白,留给学生想像的空间

想像能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把在不同时间、地点获得的零碎知识联系起来,经过加工整理,形成和创造出新的形象。语文教学基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和优势,为学生想像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文学作品,具有形象性,表象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诗歌,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同时一首好诗就是一幅优美的画,能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和丰富的联想内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和优势,循循善诱,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

案例二:《钱塘湖春行》想像画面部分的教学片段

师:这是一首歌咏早春西湖的写景诗,诗人像一个高超的摄影师,将镜头对准最能代表西湖早春美景的事物,摄制成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一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出示课件)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画面进行想像,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学生思考片刻

生1:我选择第一幅画:在孤山寺北面,贾公亭的西边,有一片广阔无边的湖面,初春时分,水平如镜,在微风的吹拂下,湖面波光粼粼。天空中的朵朵白云,像一团团棉花,倒映在清流澈的水中,构成一幅美妙的画卷。

生2:我也选择第一幅,美丽的西湖,掩映在青山绿树丛中。春风吹拂,春水荡漾。真是“拂堤杨柳醉春烟”。天空飘浮着几朵白云,蓝天,白云,群山,宝塔,都映入水中。

生3:我补充一句:这真是“春水共长天一色”,人间天堂啊!

师:妙!能否给我幅画取一个名字?

生4:青山绿水图。

生5:蓝天白云图。

师:如果有点诗意则更妙。

生6:根据诗句内容,我取一个“云水生春意”。(学生鼓掌)

生7,我选择第2幅画。早晨,温暖的阳光照在树枝上,几只黄莺在向阳的树枝上跳来跳去,好像唱着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在不远处的那边,不知谁家的新燕,正忙着衔着春泥筑巢呢。

师:不错,可以跟朱自清相媲美了

生笑

生8:几只黄莺好像在唱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燕子呢,也忙碌起来,它们用自己的嘴巴,辛勤地衔来一颗颗的泥土,筑起结实的巢,那儿就是它们的温暖的家。它们正想乔迁新居,因为在杭州买房实在不容易,房价太高了。

(学生哄堂大笑)

生9:我选择第三幅:放眼望去,各色的野花有的迎风盛开,在风中摇曳;有的含苞欲放,正含羞低头。近处地地面上,绿草如茵,骑马过去,刚刚能遮没马蹄。不久之后,这里将是一个姹紫嫣红的绚丽的春天。

师:我们也来给这两幅画取个名字

生10:莺歌燕舞图。

生11:含苞待放图。

师:最好能把花草都概括进去?

生12:花草争春荣。

生13:第二幅还可以用:莺燕争春光。……

留白,是一种智慧;补白,是一种创新。在这里,我们通过诗句留下的形象画面内容,进行补白,帮助学生理解了抽象的文字,而诗文内容又加深了学生对逼真画面的再现。这样图文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更好地体会了诗的意境,获得一种审美的享受。

三、留白,留给学生生成的机会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应当是放飞心情,感悟生命的历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关于文本的对话应当是互动的过程。师生对话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教师,既要引领学生走入文本,又不能以绝对真理的拥有者自居。在对话中,要在留白处作好预设,“预以成规,生而创新”,使师生在动态的生成中得到共同提高。

案例三:《背影》教学片段

如在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一文中,很多教师都非常重视“父亲”过铁道爬月台的细节,而忽略了文章结尾的父亲来信。对于这封情感上留有空白的信,我作了如下的处理:

师:同学们从信的内容来看,父亲的身体到底健康不健康,理由是什么?

生1:父亲的身体健康,因为信的第一句就是说:我身体健康。父亲不会骗儿子的。

生2:父亲的身体不太健康,因为他拿筷子和笔就不太灵便了。

生3:父亲的身体不健康,而且病已经很重了。最后一句明明写着:‘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这分明在说自己死期将近。

师:哦,同学们的意见不统一,那这封信看起来好像有自相矛盾?从文笔来看,父亲不像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也不是没有一点健康常识,那么他为什么要写这样一封自相矛盾的信呢?

学生陷入深思,好久没有反应。

师:看来这个问题有些难,我们可以讨论一下,探究父亲这样写信的原因。

学生交流……

生4:从信的内容来看,父亲将自己的病情说得越来越重,那是他身体的真实状况。说明他对自己健康状况的担忧。

生5:父亲第一句说自己身体健康,那是向儿子报平安。我奶奶也这样,我爸爸打电话回来问她胃怎么样,她都说没有关系。她怕我爸爸在外面工作担心,影响工作。父亲觉得自己年纪大,身体健康已经不重要了,不希望影响“我”工作。

生6:父亲第一句话说自己身体健康,是因为怕“我”在外担心,明明膀子疼痛,却偏说身体平安来隐瞒儿子。因为儿子最怕听到大人身体不好的消息。所以就瞒我。

师:“既然要瞒,就要瞒到底,为什么最后又说自己‘大去之期不远矣’呢?”

生7:“那是父亲想见儿子最后一面。”

生8:这是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对儿子的牵挂,是人之常情,是最真实的感情流露。

生9:父亲在自相矛盾的书信中流露出想掩饰却掩饰不了的感伤。这是父亲在向儿子传递自己“垂老矣”的无助的信号,尤显凄婉哀伤!在哀伤之中,儿子眼前浮现出父亲的形象,脑海中想到的却是父亲的一生――“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正是对父亲生命历程的感怀才引发了朱自清对人生的体悟。(学生鼓掌)

“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披文入情,由情入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体验和感受,在情感和认知活动中获得自然而真切的感悟。”在这一封看似平平淡淡的书信里,包含着父亲对儿子的无限深情。如果我们忽略了此处的情感留白,事先没有作好预设,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那么学生也许会失去一次丰富的情感体验,课堂上错过一次精彩的生成。此时,我忽然想起罗丹关于“美”的论述: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四、留白,留给学生思维的提升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在笔墨未染处,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意蕴。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艺术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考虑教材特点及学生需要,在文章的重点难点关键处,精心设计教学方法,逐步深入,分层次、有梯度,让学生慢慢进入角色,激活他们的思维。而在重难点处进行艺术的补白和艺术的再创造,使文章在更高意义上充实、升华,学生的思维也将在补白中得到提升。

案例四:《出师表》教学片段

师: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是个重点句子,谁能翻译一下?

生不假思索:“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希望在诸侯那里显扬自己。”

师:从中能看出诸葛亮原本是怎样的一个人?

生1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默默无闻、不愿表露自己的人。

生2诸葛亮是一个不满现状,退隐田园的人,有点像陶渊明。

生3诸葛亮不喜欢买弄自己的才华。

学生众说纷纭。也有学生眼露疑惑,不作回答。

师追问:也就是说,诸葛亮像古代隐士那样,归隐田园,不愿出来做官喽?

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更多的学生仍在思索。

师:看来这个问题有点难,我们不妨进行诸葛亮“退隐”“不求闻达”辩。尽可能多角度、多方位地看。从《隆中对》中寻找一些答案。

学生翻书,思考

生4:诸葛亮不是消极避世、不求闻达的隐士,而是一位有雄才大略、远大志向的政治家、军事家。因为他好为《梁父吟》。《梁父吟》是一首抒写怀才不遇的悲歌。他经常唱,说明他渴望别人的重用。

师:有独特的见解,还有谁说说。

生5:诸葛亮应该是一个志向远大的人,他常常把自己跟管仲、乐毅相提并论。

生6诸葛亮有意与刘备捉迷藏,让刘备三顾茅庐,就是借机“闻达于诸侯”。说不求闻达是假话。

生7:诸葛自称“卧龙”,说明他也不是消极避世,而是深藏不露,只是在等待时机。易中天《品三国》中就是这样讲的。

师:你的视野真开阔。那么诸葛亮为何要这样给后主刘禅写呢?请同学们联系《杨修之死》中的“曹操梦中杀人”情节来考虑。

学生交流后得出结论:伴君如伴虎,雄才大略积极进取就是“异志”的同意语,往往会招来杀身之祸。诸葛亮这样写是避免刘禅的不信任,他是在效仿刘备当初的韬晦之计,实属用心良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从上述的案例中,教师把握文章这一重难点处的留白,没有浅尝辄止,没有“浮云遮眼”,通过和《隆中对》、《杨修之死》等课文联系,深入挖掘人物性格,层层深入。在思辩中,作为智者化身的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在学生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当然学生也反应不一,有的学生若有所思,还有的不认同,不过都在积极投入思考,思维之火烈焰腾空。

总之,“留白”是语文课堂行之有效的教学艺术,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在课堂教学中,既要留下教学空白,又要利用好留白,做到实处含虚,虚处探实,激活课堂。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创新思维,达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黄俊.《预设留白生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究》.富阳教育网.

[2]潘璐,刘东宇.《巧用空白艺术,培养创造思维》.语文天地.2004,(03).

[3]肖武.《钱塘湖春行》教学实录.语文教学通讯.2006,(04).

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合作学习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便有了一定的必要性。从以往的初中语文课堂来看,合作学习并没有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正是初中生学习的主要阻碍。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对合作学习作出一定的调整,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加强小学合作模式的应用。除此之外,教师也要保证小组内每个组员的充分参与,各司其职,促进整体的共同进步。最后,教师也要合理地利用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以这种形式作为合作学习的催化剂。下面笔者将具体分析。

一、了解学生特点,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在初中时期,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单位,它是由教师或者学生自发地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作为学习的主要单位。这种方式的主要好处是减轻了教师的压力,教师的教学任务只需布置到小组这一层面,无论是制定备课方案还是批改作业都轻松许多。而教师也可以利用节省下来的精力和时间,集中用于解决学生的问题,促进教学效果的升华。在小组中,教师应选择合适的学生作为小组长。小组长是领导组员学习的“火车头”,也是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联系枢纽。这要求组长要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以及出色的团结组员的能力。笔者认为,后一种能力是选择组长的主要依凭标准,它决定了小组的学习成果。

虽然教师的备课压力减轻,但并不意味着备课方案不重要。备课方案也不是简单地为组长下达任务,再由组长转达给组员。这是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注意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为小组学习模式制定独特的教学方针,区别于学生的独立学习。这种备课方案应该留给学生更大的探索空间,以锻炼学生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以充足的动力投入小组合作学习。由于班级的学生被分成了若干个小组,学生的差异性决定了每个小组之间存在着不同。如何对每个小组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促进每个小组的共同进步,是需要教师着重思考的问题。

二、保证组员充分参与,提升合作学习质量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以小组的形式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教学效果。而作为小组的基本单位,每个组员都应该充分参与学习过程。作为小组的领导者,小组长应该充分理解教师的任务,并完整地传达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小组长应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保证每个学生以充足的动力投入学习。和师生关系不同,小组成员之间朝夕相处,容易培养良好的感情,相互之间也十分了解。这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小组长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各成员也要各司其职,尽力完成本职工作。当学生做好了自己的工作,才能够进行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

例如,在学习《钱塘湖春行》这一诗文的时候,小组长便要合理分配学生的任务。如果小组有五个人,合理的分配方法便是每个学生一句翻译,剩下的学生负责诗文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生平等信息。而每个学生则要对自己的任务有足够的重视,例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一句,学生不只要搞懂这个句子的意思,也要能够描绘出这个具有动态的春景画面,感受作者当时的心情。在每个学生都完成了各自的任务,小组长要带领组员研究诗歌的主旨及作者感情等。在这个过程中,组长还要把握时间问题,应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学习内容。

三、合理利用小组之间的竞争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内心充满不安和竞争意识,而适当的良性的竞争关系可以促进学生的进步。当每个小组取得了一定的学习成果,教师应该为学生们创造机会,让每个小组进行合理的竞争。在小组之间竞争的时候,不只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加强了小组之间的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小组之间也可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也是一种合作学习,以竞争为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

对教师来说,互动是小组竞争的主要形式,通过教师和小组的互动,作为比较小组之间学习效果的平台。在此过程中,为保证互动效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合理设置问题。互动也是教师了解小组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教学方式改进的主要依据。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的教学和提问没有进行有机的结合,教师往往注重教学的内容,忽视提问检验的重要性。教师应正视互动的教学作用,在课堂中增加师生互动的频率。

四、结语

合作学习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对弥补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改进合作学习方法的时候,教师应该以初中学生的性格特点为主要的教学依据,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合理分配学生,选择合适的小组长。在小组中,教师应该保证每个学生充分参与,完成各自的任务,保证小组学习的质量。最后,良性的竞争是使小组合作学习效果升华的有效方式,也是合作学习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参考文献:

篇8

的确,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史积淀出无数的优秀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的文化瑰宝。古代的诗人、词人在其作品中所创造的情景、意境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透过这些画面,我们可以窥视到诗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所体验和创造出来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细细地品读,认真地体味,对于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重铸民族精神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初中语文教材的每一册书都编排了十首古典诗词,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文化,陶冶性情的好机会。然而,由于教学进度和考试内容等因素的影响,语文教师们一般都只用两课时来完成五首诗词的品读,用的就是传统的教学方法——熟读、背诵、翻译三步曲。这与其说是品读,不如说是“走马观花”。学生来不及观其貌美,嗅其花香,就要举步前行了。笔者认为,这样的方法,不外乎是用一层薄薄的黑纱盖住了这些“瑰宝”,让人看不清,想不透,这无疑是一种浪费。诗歌的教学不应只流于形式和片面,对字、词的解释和诗句的翻译只会冲淡了诗意。这样的课堂只会显得单调,更难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

古典诗词的精粹在于其创设的意境,含蓄而镌永,字面上的美词绝句也是因其意境而生。所谓的意境,就是我们所说的情景交融。王国维认为:“真景物,真感情融合而成的意境,正是中国古典诗词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所在。”因此,不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是难以理解诗歌的内涵,领略诗歌的魅力的。笔者认为,古典诗词的教学应该以理解为基础,以培养初步欣赏能力和陶冶性情作为最终目标。引导学生走入诗歌的意境,自主地体味其中的魅力,才是达到这最终目标的有效途径。

有人可能会说,含而不露是诗歌的最大特点,也是教学的最大难点。对于诗歌的意境,教师本身也要仔细地揣摩品味才能“尝”出其韵味,那又该如何把这些微妙的感觉带给学生呢?既不能把自己个人的理解、感受强加给学生,民意;也不能对着学生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也是笔者在教学诗歌时所遇到的难题和困惑,不知如何才能使学生真正意会而言传。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曾经借鉴过其他教师的方法,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作过初步的尝试,那就是采用“以画传情”的方法来进行意境教学:古代诗人通常不会在诗歌中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要在自然或社会的景象中找到合适的载体,借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或社会场景的表述来蕴藏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因此他笔下的形象都灌注着作者的思想情绪,这种情与景的交融就成就了诗歌的意境。而这意境仅用语言是不能传达的,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用画来将这抽象的意境具体化、形象化,这样可以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中蕴含的诗意。

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尝试和心得体会:

一.诗画结合,传情达意。

正是因为诗人的情感都融入到景物的描写当中,要引导学生了解这种情感,

必须要从这渗透了“情”的景物入手。若把这些景物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让他们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对画中的意境有一个具体的感知,就能很自然地引领他们走进诗人所创设的意境,从而更深刻地领略诗歌的图画美和意境美。

具体到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边看画,边读诗。即在教学过程中以相应的图片帮助理解,这是诗歌意境

教学中适用范围较广的一种方法。

以王维的《使至塞上》为例:

诗人“单车”“问边”,行经宽阔无边的大漠,顿生孤独寂寞之感,故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绘景名句。读到这一句,学生多半没有到过西北大漠,对诗中雄浑壮阔的景观难以想象,对诗人那种孤寂之感更难以理解。这时,展示一系列以西北大漠为主题的画面,观赏那黄沙浩瀚的壮阔景观,让学生对西北大漠有一个初步的感观认识,然后让他们自行想象:假如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广漠之中,会有怎样的感受。这时再回到诗中,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学生很自然就领略其中的魅力。再辅之以“落日”、“炊烟”的画面,让学生讨论:“烟”什么情况下才会直直地上升,“落日”如何显得更圆,这两种景物能钩起人怎样的情思……就这样,学生会一步一步地悟出这“直”、“圆”二字的绝妙之处。

这种在诗歌鉴赏的过程中插入具体画面的方法,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中某些景物所寄托着的诗人的情感,又能提高学生学诗的兴趣,教师讲起课来也得心应手得多。

2.先看画,再读诗。即在开始该诗歌的教学之前,先以一系列相关的图片引

起学生的兴趣,然后逐步把他们引进诗歌的意境当中。

再以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

在进入诗歌教学之前,先展示一系列以月亮或月夜为主题的图片,让学生观

察画面,用自己的感受来描述画中的意境,并可引用曾经学过的咏月名句来总结一下月亮可以寄托的人的情感世界。比如,以一幅明月当空照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思乡之情;以一幅残月西挂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出“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的孤寂之愁;再以一幅荒漠上空的半月,引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思念之苦……

用这一系列的月夜图,把学生带进一个如诗般柔美的境界,引领他们在月夜之下“漫步”,想象一下这圣洁的月亮会令人想起什么,会触动自己内心的哪一丝情感。到了这个时候,再导出苏轼写作此词时的情景,让学生对写作背景有所了解。然后展示一幅画面:一轮圆月高挂天空,月中还隐约可见如兔如树的暗影;凄冷的月色如银般倾泻大地;月下一人正举杯独舞,飘然若仙。在这样一幅画面背景下,配上一段柔和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这样的诗情画意中边轻声朗读,边感受其意境美。这样一来,有了前面的意境感受和情感基础,以下的教读和品读也就水到渠成了。

这种先看画再读诗的方法,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但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直观的感知过程,还可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这丰富多彩的画面,对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也起了很大的作用。那拓展思维的过程,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二.作画悟诗,品味诗意。

对于一些景物描写比较具体的诗歌,我们可用这样的方法:要求学生根据

自己对诗意的感知和理解,自己创作一幅画,把感受用画笔画出来。笔者在这方面也曾作过两种尝试:

其一,课前描画,感知诗意。

在布置预习的时候,让学生结合课文的注释和工具书了解诗歌所描绘的景物,再用笔把它们画出来,要求要画出自己的感受。

以元散曲《天净沙•秋思》为例:

先提示学生,这首曲一共写了十种景物:藤、树、鸦、桥、水、人家、道、风、马、夕阳。布置他们抓住这几种景物的特征把它们组合成一幅图画,用水墨画的形式画出来。在正式上课的时候,挑出画得最好的作品来分析,并把曲中各种物象的特征渗透到里面,纠正学生画里的错误或不足之处,最后就可以把这些景物的共同特征大致归纳为衰败,凄凉的意境。

学生画出来的虽然并不完全符合诗歌所表达出来的意思,但这作画的过程,已是对诗意的揣摩和感受的过程,对诗的意境已有了一个初步的想象。然后,在正式讲课的时候,他们就会带着自己不懂的问题更投入,更有兴趣地去听课。而且分析学生在画中出现的败笔,更有利于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征体会诗歌的意境。比如上面的绘画,有个别学生把“瘦马”画成“肥马”,把“夕阳”画成“如日中天”,这时老师就可将计就计,点出这“瘦马”与“夕阳”所蕴含着的人物的颠沛流离的疲态和日暮思乡的愁肠。如此这般,诗意就如画卷般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渗透学生的心灵。

其二,课后作画,再现诗意。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握诗意之后,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再用自己的画笔把它画出来。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来对诗歌的意境进行回味,加深理解,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曹操的诗《观沧海》为例: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走进那种豪迈壮阔的意境,理解诗人借大海的意象所表现出来的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让学生在课后把大海那波澜壮阔,包蕴万千的气势画出来。那么,在作画的过程中,学生就会不经意地再一次回味了诗歌的意境,把自己对诗意的理解画进画中。当然,这是对那些认真对待这次作业的学生而言。

以画传情的诗歌意境教学方法,在其他许多的古代诗词教学中都可用得上,比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杜甫的《望岳》,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