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范文

时间:2023-03-30 09:50: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阿弥陀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虚竹是《天龙八部》中的三位主角其一,此人乃少林寺中一小僧,性格木讷老实,相貌丑陋,以慈悲之心行走江湖,意外习得多种高深武功,成为逍遥派掌门、灵鹫宫主人、西夏驸马。

他的传奇经历,能带给我们哪些教育的启示呢?在他喋喋不休的“阿弥陀佛”里,隐藏着哪些宝贵的“成长经”呢?

一、善良的个性是成功的基石

走出少林寺后,面对纷繁复杂的江湖世界,虚竹并没有收起他与生俱来的善良品格。在腥风血雨的江湖争斗中,不管好人坏人,他总要想尽办法维护他人,在他人遇到危险的时候,他总会拼尽全力去挽救他们的性命。

如在苏星河的珍珑棋局面前,当所有人都在关心棋局胜负的时候,他却不以为然,只想着如何救出近乎走火入魔的段延庆。在他看来,生命才是最重要的。这一善良的举动,竟意外地让他破了这一棋局,更让他出乎意料地成为了逍遥派掌门人无崖子的传人,并成为本派第三代掌门。

又如在缥缈峰下,虚竹不忍见众人杀害天山童姥而将其救走,不想却得到了童姥的绝学――北冥神功,进而成为灵鹫宫的主人……

善良的个性是为人的根本、成功的基石。不管面对怎样的境遇,虚竹始终把“人”放在第一位,把与人为善当做自己做事的原则。这种善良的天性,并未因周围事物环境的恶劣而受到影响。他所得到的一切恩惠,并不是巧合,而都是这与人为善的行为换来的“果”――一个人的善良,总会赢得周围人的响应和回报。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若能把眼光再放开些,少谈些成败输赢,多关注些人性良善,会给孩子带来更多有益于其成长与发展的正面力量。

二、执着的信念是成功的阶梯

少林寺里长大的虚竹坚守原则,忠于信仰,常常会让人觉得他实诚过头、迂腐可笑。

比如,不管身处何时何地,他每次喝水前都要坚持念饮水咒――“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若不持此咒,如食众生肉。”然后再念一段“缚悉波罗摩尼莎诃”。即使在无奈之下破了佛家三戒,成为逍遥派掌门、灵鹫宫主,他仍旧不改本性,继续持戒,誓要做个好和尚。在成为灵鹫宫主之后,事情刚处理完,他便迫不及待跑下缥缈峰,直奔少林寺,盼着向方丈和师父领罪……

对于信仰的执着,使他这个一向逆来顺受的小和尚竟然三番五次地作出了让人侧目的事情。比如,当在少林寺看到乔峰、段誉和众兄弟饮酒、再叙结义之情时,虚竹按捺不住、不顾寺中长老的阻拦跑到乔峰和段誉面前说:“今日我们众兄弟有难同当!”比如,他刚刚成为灵鹫宫主,就立即为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人解除生死符的困苦,这一举动不仅没有让这些人离他而去,反而更赢得了他们的拥戴……

一个人有信念不难,难的是虚竹这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执着精神。无论要做成、做好什么事,这种精神绝不可缺。在前进的道路上,别人的议论甚至讥讽都不可怕,坚定的信念,执着的精神,才是通向成功的最好阶梯。在教育过程中,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有利于帮助他们坚定意志,不随波逐流。

虚竹的善良和对信念的执着,都是他的优点。

但他性格中的缺陷也不容忽视。我们发现,不管是做一个武功低微、身份普通的小和尚,还是成为逍遥派掌门、灵鹫宫主这样的江湖大哥,虚竹从来就没有自信过。

他不是谦虚,而是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他不了解自己有多大能量,也无法察觉自身的能力状况,也不会主动、有意识地去使用自身的能量。

举个例子,比如在他与父母相见终于相认时,他的武功已是一流,可当父母相继自杀的时候,他却没有去阻止,不是他没有能力,而是他内在的那个弱小的自我仍然占据着他的身体,他根本就想不到自己有能力制止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在引导孩子一心向善、坚守信念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客观、正确地认知自我、了解自我,在某些时刻、某些环境当中学会“当仁不让”,明白“我很重要”,从而主动承担起责任,实现自己的价值。

《天龙八部》里,许多人都是从俗世走向佛门,以求解脱。而恰恰是虚竹,从佛门走进世俗,屡屡打破清规戒律,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而此时回头再看,这个走进俗世的小和尚却恰恰最接近佛的本来面目。

虚竹内空,但却能包容万物,也能摒弃万物。这也许就是虚竹这个名字的含义所在吧。

篇2

该像与明代永、宣造像的风格是一致的,应该是明早中期的作品

同一件造像不同时期的不同结论,引起了笔者的格外关注。笔者认为此铜像的时代应属明代。

就这件造像而言,有三个值得注意的表像,即髻珠和顶严、胸肌的表现手法、袈裟的装饰。髻珠是指底发和肉髻之间的突出物,顶严是肉髻顶端露出佛发的突起部分,是藏传佛教造像的特征,有的呈现出明显的火焰状,表示佛所拥有的智慧之火冲出体外。藏传造像中十世纪左右造像中就能见到这种装饰,中原地区则是在元代确定喇嘛教为国教,尼泊尔僧人阿尼哥主持佛教事务之后,从南至北出现了许多特征明显具有梵相的造像。这些造像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肉髻顶端有大而圆的宝珠形顶严。这是元代才开始出现的特征,所以界定其为晚唐和宋代都是不对的。(图02)

从胸肌的表现方式看,唐代造像堪称典范,利用自然的起伏表现发达的胸部肌肉,使胸肌具有立体感,个别佛像还用直接的阴线强调。这两种手法从唐至宋辽金元都在使用(图03)。但值得注意的是,用阴线强调时,线条一般横置于双乳下端。而明代佛像的线条明显竖起,特别是线条首端在胸前形成两条近似的并行线。实际上,这两条阴线条在这里已经没有了实际意义。见于公布的资料,以成化十八年(1482年)铜药师佛坐像为早。(图04)

笔者认定该造像时代为明代的另一个原因,是袈裟边缘满敷的缠枝莲花纹饰和两层内衣上露出的花朵经纹装饰。(图05)目前在明以前的佛像中还没有见到有这种装饰。罗文华先生在《明人书内府金藏经考》一文中论及14、15世纪汉藏绘画风格的要素时,对这一问题有值得关注的论述,“在释迦牟尼佛袈裟上出现花朵纹应是在公元11―12世纪,现在所能见到的是山南地区札塘寺保存的于公元1081―1093年所绘壁画,在佛与众菩萨、弟子的大型画面中,佛施轮印,在其衣缘、领口和袖口均有缠枝花纹,同时其内袈裟上有暗色花朵纹,不很明显。同样的情况在侍从的菩萨和弟子的内袈裟上都存在。”“这种袈裟形式在内地汉藏佛教作品中的出现明显晚了一步,从元代风地作品来看,并没有发现同样的例子。如元代完成刊刻的《碛砂藏》以及西夏文《河西大藏经》的插图中没有佛袈裟上有花朵纹装饰的图案,敦煌的465窟以及榆林窟中相当于元代壁画的壁画中,佛依然保持着朴素的着装。这种传统一直保持到元代结束。明初洪武时期这种袈裟装饰开始在佛身上出现。……这是明代汉藏风格的要素,花朵纹装饰图案就是其中之一。也就是说,到14世纪下半叶,准确地说,应该是在明建国初期,汉地才正式采用了这种袈裟。”之后,这种装饰风气广泛流行,成为有明乃至以后佛像装饰的一个特点。

突出的衣褶、华丽的内衣和外袈裟边缘装饰,体现了该像重装饰的风格。重视装饰的特征是构成明代佛教艺术整体风格的最重要要素,特别是早中期的佛教造像。(图06)该像与明代永、宣造像的风格是一致的,所以它应该是明代的作品,进一步说应该是明早中期的作品。因为到了明代晚期,佛像艺术走向衰落,一种头大身小、身体粗壮的佛像风格占据上风。而这件佛像从其身体结构来说体现的是人体的优美,特别是它的细腰宽臀,渊源于梵像,而在永、宣造像中有很具体的体现。

另外,造像以突起的衣纹显示袈裟的厚重,加上雄健的佛身,则是明代北方造像的特点,这与其档案中来源于陕西西安的记录是相符的。不强调宽额和宽肩,也是中原汉地的传统,反映的是汉文化的审美情趣。所以从整体来看该造像是一尊中原系统的造像,只是受到了同时代藏传佛教艺术的浸润和影响。

依据其双手所持的接引印确定这是一尊阿弥陀佛

单体造像的佛格是不太容易确定的,该像最初认定为释迦佛,但有些问题无法解释,如造像双手佩戴手钏。除藏传佛教中的宝装佛外,释迦佛是没有这种装饰的。笔者认为这是一尊阿弥陀佛造像。

阿弥陀佛是西方净土极乐世界的主尊,诸佛经典中并没有其形象的具体描述,《观无量寿经》云:“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清净如四大海水清白分明。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真正个性化的特征是它的寿命极长,所以别名无量寿佛。但这个特征无法诉诸于视觉图像。佛教是以像传教的宗教,阿弥陀佛信仰始于东晋,唐代开始盛行,出现了有关他的各种造象。总的来说,阿弥陀佛有立像和坐像两种。阿弥陀佛立像不很普及,早期一种主要见于敦煌绘画名为来迎图的作品中,这里的阿弥陀佛又称为接引佛,表现出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形象,《观无量寿经》中说:“彼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观世音并大势至。与诸眷属持金莲华。化作五百化佛来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时授手。赞言。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阿弥陀或手持金莲台,或曲肘右手上举,左手五指下垂掌心向外,作接引印,或持根据九品往生而来的上品下生印,即上举和下垂的双手皆拇指食指相合。该造像的佛格确定就是依据其双手所持的接引印而来的,至少在明代这种手印已经成为阿弥陀佛最重要的标志。

篇3

??题记

魔幻的意境似乎只为了淡淡的回忆,犹新似乎只爱配合忧伤的情调。淡蓝的小笛,铭着一颗细碎的心,静静地平躺。

路途的漫长,碾机声若有似无。反思,反思,思来思去,一切的,都像信誓旦旦的美梦,寺庙的重现,海市蜃楼般迷住我的双眼。

“南无阿弥陀佛”,和尚念着心经,仿佛一切皆空,欲死无生,欲废无食,心若冷清,旁人难询。但我却可笑地发现,和尚在朝南坐禅。

忍一时风平,抢一时就不浪静?错错错!抓狂的空洞,似乎不停地预示着一切:忍,禅,忍既是禅,禅绝非忍……

篇4

1、自古以来千手观音是大慈悲的象征。众生的苦难和烦恼多种多样,众生的需求和愿望不尽相同,因此,就应有众多的无边法力和智慧去度济众生。

2、千手观音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千眼千臂观世音等,是我国民间信仰的四大菩萨之一。千手观音是阿弥陀佛的左胁侍,与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的右胁侍)合称为“西方三圣”。

3、千手观音是大慈悲的象征,她能够默默的保佑您度过各种难关、消除各种病痛,当您运气旺时,能使您更加辉煌,当运气低落时,能够消除各种障碍,化解各种灾难,使您顺利度过关口,达到一生幸福、平安吉祥。

4、千手观音为观音部果德之尊。“千”为无量及圆满之义,以“千手”表示大慈悲的无量广大,以“千眼”代表智慧的圆满无碍。根据《陀罗尼经》云:千手千眼观世音能利益安乐一切众生,随众生之机,相应五部五种法,而满足一切愿求。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是的。”玄奘轻声说。

李卫公往椅背上一靠,嘴角露出一丝讥诮:“你觉得这样的报告,皇上会相信吗?”

“阿弥陀佛,”玄奘轻颂一声佛号,“佛法无常,色不异空。”李卫公盯着玄奘的眼睛。

玄奘平静地垂下眼帘。他虽然已经年过四十,经历西域天竺的千辛万苦,却仍然面如冠玉、肤若凝脂,目光清澈,雍容大度,脸上没有一丝皱纹,仿佛还是十六年前从长安出发时的那个翩翩美少年。

大堂里一点声音也没有,静得能听见玄奘那悠长轻缓的呼吸声。堂下的铁甲武士,早被他的历险故事惊得瞠目结舌,用敬畏的眼神看着这位声名远播的圣僧。但这不包括李卫公。大唐开国第一名将的李卫公,公认为举国上下仅次于皇帝本人的第二聪明人李卫公。

他没有说话,而是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晚风穿过大堂,左厢房那巨大的开平方机器发出吱吱的响声,勾起了他一些不算美好的回忆。

“你想听一个能让皇上相信的故事吗?”玄奘忽然打破了沉默。李卫公微笑着睁开了眼睛:“圣僧请讲。”

都言贫僧在五指山下收了一个了不得的大徒弟名唤行者悟空,其为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最后被如来佛祖镇压在此。

殊不知,贫僧前世原是如来之二徒,名唤做金蝉子。因为不听说法,言行轻谩,故被贬真灵转生东土经受十世轮回的苦难,这与所谓的被压五指山竟是异曲同工之妙,李卫公不曾生疑?贫僧第一次遇险是见到了六个剪径的蟊贼,最后蟊贼被悟空打死。为此贫僧不免念叨了他几句,岂料他竟负气而去。最后贫僧靠观音给予的定心真言,又名做紧箍儿咒收复了劣徒。李卫公,定心真言,何谓定心真言,莫非你不曾怀疑过?

贫僧又收一徒名唤悟能、八戒,此徒六根不净,八戒不止。取经路上动了凡心不是渴望返回高老庄娶妻生子。也多次念叨要散伙回家。对此,李卫公又是何看法?

贫僧最后一个徒弟是沙僧沙悟净。此徒憨厚耿直,一心向西,不管遇到什么危险都伴在为师身边,也亏了他贫僧才能多次化险为夷,坚定本心前往西天拜佛求精。沙僧最耿耿于怀的是他曾是玉帝身边的卷帘大将,因罪被贬,日日承受飞剑穿心之痛。渴望取了西经可以洗刷身上的冤屈。

那接引佛祖撑船带我们过了凌云仙渡时,只见上溜头泱下一个死尸。贫僧见了大惊,行者笑道:“师父莫怕,那个原来是你。”八戒也道:“是你,是你!”沙僧拍着手也道:“是你,是你!”那撑船的打着号子也说:“那是你!可贺可贺!”,四个人,却只有一具死尸。李卫公不觉得奇怪吗?

玄奘用着他一贯的轻缓语调,从容说完了这段故事。他的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伤,但很快又恢复到清澈如水的平静。

李卫公沉思着说:“那么,其实孙悟空是你内心的嗔欲所化,猪八戒是贪欲所化,苦行僧是痴欲所化,一直都没有所谓的三个徒弟护送你上西天是不是?一直都是你一个人寂寞的上路,是也不是?

“阿弥陀佛。”玄奘双手抚十,轻颂一声佛号,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

“那么,你们在一路上打灭的那些妖精,其实是被你所杀的。比如说,不管是那些剪径的蟊贼,还是长相怪异而被当做妖怪的西域人,或者喜欢食人的粤人,都是被你所杀,是也不是?你承受不了自己杀了这么多人的罪过,所以幻想自己有个顽劣的大徒弟是也不是?“

“阿弥陀佛。”玄奘双手抚十,痛苦的轻颂一声佛号,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

“也就是说,所谓动了凡心的八戒其实是你自己的贪婪所化,你在高老庄喜欢上了高翠兰,本意是留下入赘。后来是你的嗔念悟空将你唤醒继续前行。你所谓的蜘蛛精白骨精女儿国王,其实都是你动了凡心的人间女子是也不是?”

“阿弥陀佛。”玄奘双手抚十,轻颂一声佛号,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

“沙和尚是你痴欲所化,你本是前途无量的得道高僧,却因受了陛下之袈裟紫金钵,不得不千山万水前往西天求经。你也有过抱怨吧。希望赶紧取了经文回到陛下身边,回到天堂的长安城,是也不是?”

“阿弥陀佛。”玄奘双手抚十,轻颂一声佛号,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

“阿弥陀佛,”玄奘问道,“卫公,这个故事,可以让皇上相信吗?”

李卫公微微一笑:“圣僧,圣上何等圣明的千古不世之君。我作为臣属,只能将两个故事都记录呈上,信不信,还要请皇上圣断。”

“那你呢?”玄奘的眼光仍然平静,口气中也没有一丝咄咄逼人的味道,“卫公,你相信哪个故事呢?”

李卫公愣了一下。又一阵风穿过大堂,吹动左厢房的开平方机器,发出吱吱的响声。“若是第二个故事流传了出去,长安城的百姓知道取得真经的大唐高僧竟是个贪嗔痴恨未断,六根不净的和尚,那他取回来的真经就大打折扣,陛下的形象也会受损,我大唐辛苦营造起来的天命之国也不复存在。”李卫公心忖。

于是他说:“我相信第一个故事。”

篇6

第222尊罗汉为须弥灯尊者。

须弥是山名,意思是妙高山,妙光山。须弥灯是须弥山的王者,居住在东方三十六恒河沙国须弥相世界。 须弥灯尊者的名字来自他的德行。《阿弥陀经疏》里说:“须弥灯者须弥意为妙高,妙则三智圆润,高泽境界超凡,灯则用来比喻三智的光辉普照四方。”所谓“三智”,指的是,一切智,此为觉悟之智;道种智,此为菩萨之智;一切种智,此为佛智。

《阿弥陀经意疏》中又说:“须弥灯者,意思是山上的灯,比喻法、报二身,无量精进,如果用行为来解释名字的话,就是为使众生获得解脱,提供种种方便。”所谓“法身”,也称作“佛身”,指以佛法成就自身,或自身具有一切佛法;所谓“报身”,指多做功德之事而使佛的智慧显现。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寂寞将老尼塑在庵前。

归鸦,天上那一行行黑体字,像她在《涅经》上读厌了的句子,断断不会在她心灵的天空上显影了。晚霞是一个烧红了的记忆,她在阅读山间那条小路,温习心灵上的忧伤。

这慧觉庵前,有一条神秘的山间小路,那是樵夫和猎人上山下山用他们厚实的脚板踩出来的。那是真正的生命和青春留下的一条轨迹,一句真正属于她的人生的诗。她咀嚼着这个余味无穷的句子,才强撑着度过了这一生。

嘿!那时她还很年轻,青春刚刚开始萌动迷惘,少女的羞怯刚刚在脸蛋上泛出红晕,一个女人的渴望和躁动刚刚从生命中苏醒。远方,大山的那边,总藏着向往。那个比红尘还红的梦,是她总想破译的谜。只要走出那道山门,她就会觉得蓝天是那么高远,世界是那么美丽!她就成了蓝天上一只放飞的小鸟、大海里的一条自由的鱼。那天,她担着一挑水桶沿着那条山间小路蹦蹦跳跳,翩翩起舞地到山涧边去挑水。她的嘴里还把“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念成一首欢乐的青春之歌。啊,山门外的世界真美好!但人生有许多想不到,她想不到她会在山涧边踩着一块长满青苔的石头向后一滑,一个趔趄差点滑倒,想不到一只粗大有力的手又会成为她平衡的支点。她回过头去一看,原来是一个年轻的樵夫伸手扶住了她。那个年轻的樵夫还冲着她憨憨地一笑,留给她一个让她心跳、让她脸红的眼神。

就是这个眼神提醒了她这一生铸就的错误。

就这么小小的细节,却让她怦然心动。

啊,山间那条小路,一个人生的破折号。

从此,这条小路每天都在她的梦里延伸。庵里很空,她的心灵却不空、她没有找到清净。坐在蒲团上,她的眼前老出现那个让她心慌神乱的男人。她用咀嚼《金刚经》的全部心灵去雕塑山涧边那个岩石般的汉子。她默默地在心里编织“罪孽”的爱情。她万万也没有想到,世间除了佛,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更能霸占人的灵魂。一种渴望让她心猿意马,坐立不安。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让她每天都向师傅请命,争着抢着到山涧边去挑水,去干那件没有人干的苦活。情感一次又一次燃烧,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失望就这样在她心里孵化了一个又一个冷冰冰的石头。打那以后,她再也没有见到那个让她忐忑不安、心跳脸红的樵夫。

山间那条小路像蛇一样地缠住了她。她陷入了无边的痛苦。

木鱼没有敲烂忧伤,她却在《般若经》上读烂了希望。

师傅说:“佛即是心,心即是佛。”她的世界真的就剩下心了。她天天守着一颗痛苦的心,青灯黄卷,在香烟袅袅中打发日子。若说“无明实性即佛性”,那她倒是真的悟了。啊,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在深山里的慧觉庵,是一个十分清幽的世界,这倒真是一个“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也无迎”的好地方啊。可这深深的寺院,是永恒的沉寂和幽暗,只有她的心没有围墙。路很远,人很远,敲穿了的木鱼始终都没有说穿她的心事……

岁月就这样在青烟袅袅的佛事中飘逝。烛光生了锈,情感发了霉,诗一样的目光没有人读,一张粉嘟嘟的脸都被庙堂里的风摩挲得皴皱了,执著的情爱却还不断地在心灵战栗的阴云中曝光。

篇8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取经修成正果之后,都被封佛。一时间师徒四人名气大噪。天上人间,家喻户晓,人气指数一再飙升。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他们完成取经任务以后,功德圆满,养尊处优,各自的老毛病又显露出来。孙悟空除去紧箍咒以后,再无约束,便猴性不改,时常酗酒,惹是生非;猪八戒贪吃好色的毛病又犯了,吃遍了星级酒店,被女"粉丝"们忽悠的神魂颠倒;沙和尚素来老实厚道,卸下包袱后,清闲无事,吃了睡,睡了吃,脑袋越发地木了。师傅唐僧对徒弟们的所作所为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每日只管研究各个佛家的重要思想,更加是非不分,善恶不问,宽容无度了。

忽一日,唐僧想念几个徒弟了,就把三个徒弟召集在一起。他看见徒弟们都变了,心里很不舒服。对徒弟们说:"阿弥陀佛,徒弟们的毛病怎么又犯了?这样下去,我怎么对佛祖交代?"徒弟们低头不语。沉默一会儿,孙悟空忍耐不住了。对唐僧说:"师傅,我们建一座'反省殿'吧?"唐僧一愣,悟空又说:"如果有人再犯老毛病,就到'反省殿'中反省,悔过自新。"唐僧似乎听懂了。说道:"阿弥陀佛,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们讨论一下,打个报告来。"说完闭目念起经来。

悟空三人便开始讨论。八戒抢先说道:"把'反省殿'建在高老庄附近……"

悟空道:"呆子,你还想上老丈家呀!要我说,应该把'反省殿'建在花果山上,那里是国家级贫困县哩。有了'反省殿',那里不景气的旅游业说不定会火起来!"

"大师兄说得对。"沙僧表示赞成。

后来大家又讨论了建筑的形制、公开招标、整体开发、管理用工等,然后由猪八戒到天街上找一个跳肚皮舞的女大学生整理成文,报给师傅。唐僧跟玉帝请示后,大笔一挥,作了如下批示:

1、由牛魔王承包整个工程,天兵天将监工,不得建成豆腐渣工程。

2、不得拖欠来建筑的农民工工资。

3、吸纳没找着工作的大学生做'反省殿'管理工作,吸纳下岗工人做技术工作。

不一日,金碧辉煌的'反省殿'建成了。加上原有的花果山景区,如今集观光、洗浴、疗养、娱乐、休闲、反省于一体。开业以后,人流滚滚。唐僧见此情形,且喜且忧,双手合十,念道:"阿弥陀佛……"

篇9

关键词:南京;牛首山;明代;佛龛;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K.87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2)04—0045—10

牛首山位于南京市南郊,在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与江宁区东善桥镇交界处,距中华门13km左右,自古就是一座名山。佛龛即分布在牛首山东峰兜率岩北崖离弘觉寺塔百米处的感应泉旁,地理位置为北纬31°54.8′,东经118°44.322′,海拔162m。

最早对牛首山佛龛进行调查的是朱偰先生,他在1936年出版的《金陵古迹图考》中作过简短的记录,但仅“壁镌大小石佛数十尊,间以梵文,作风古朴,为明以前物无疑”数语,附有图片1张[1]。此后,直至20世纪80年代才有过一次更进一步的调查,结果公布在《江宁县概况》中,此调查第一次统计出五个佛龛内造像的总数目,确认了两个主像的尊格,辨识出弥勒龛造像题记及敕赐弘觉禅寺所属范围题刻的部分内容,但把三处藏文题刻误认为梵文,把明景泰元年的《题感应泉诗》误读为景泰六年[2]。1997年出版的《南京文物志》,在介绍牛首山摩崖石刻时,对壁面题刻的敕赐弘觉寺地契楷书文字进行了辨读,辨认出68字左右。并认为龛中存有环立武僧、打坐修士等题材,对《题感应泉诗》题刻做了测量,纠正了景泰六年的错误[3]。其后虽有不少著作提到牛首山佛龛①,但均是传抄而已,不出《南京文物志》调查所获的资料范围。

鉴于目前牛首山佛龛缺乏详细的考古调查与深入的基础研究,我们于2011年重新进行了调查,在实际考察的基础上对其题材、时代、意义等做了初步讨论。

一 调查概况

此处崖壁平面呈“几”字形,三面岩石,南北长11.5m,东西宽5.8—8m,中间围合成约77m2的平地空间,原存建筑早毁,现由今人铺砖墁地,十分平整。正壁遥对南方的祖堂山主峰献花岩。崖壁开龛5个,北壁3个,东壁2个,从西向东依次编号为K1—K5(图1、2)。K1、K2、K3分布在北壁,朝向为南偏东4°,K4、K5分布在东壁,朝向为南偏西80°。(图版28、29)。K1现存小像55尊,K2、K3、K5各存1尊像,K4现存小像75尊,大小共133尊②。另有弘觉寺田产题刻1处、弥勒造像记1处、“南无阿弥陀佛”题记2处、题感应泉诗1处、梵文六字真言1处、藏文题刻3处。

(一)窟龛内容

1.K1

位于北壁最西端,位置最高,龛底面距现地表333cm。长方形平面浅龛,底宽130cm、高310cm、深70cm,龛口顶部和侧壁残损(图3)。原浮雕小像9层,最下1层为立像,其上8层均为跏趺坐像(从下往上第6层西侧1尊立像除外)(图4,图版30)。K1前方的西壁上凿有一条宽11cm、深13cm的排水槽。

K1现残存小像55尊,正壁45尊,东壁10尊(见表1)。按从下向上的顺序分层,第1层均为立像,立于低坛上,正壁7尊,东壁3尊。正壁从西向东第1至第6尊,戴冠着履,面相瘦长,窄肩,身体细长,双手拱(或合十)于胸前,穿右衽交领大衣,袍袖宽大。其中第1、2、5立像下颌留有胡须,似为文臣装的供养人(图5—1、2,图版31)。第7尊,即正壁最东侧的1尊立像,头顶高冠,身着战袍,赤足,共8臂,个别手臂残损,中间2手合掌于胸前,其他各手持剑、杵,托举日、月等物,似应为阿修罗之类的护法神像(图5—3,图版32)。这7身像的高度约在52—54cm。东壁3尊立像,头毁,风化过甚,腰部以上已经残损不清,可见穿靴分别立于长方形低坛座上,两侧有向外撇的衣角,残高约48cm。从内向外第1身像双手拱于胸前,应为供养人像,与正壁第1层6尊立像的身份相同。第2、3两尊立像似为武士天王像。

东壁第2至5层小坐像,从残痕可见各有2身,但已经风化残甚,基本看不出原来风貌。第6、7层也应存2身,最外1身都已残毁不堪。第8、9层各存1身小坐像。

正壁小坐像,第2层存7身,第3层存9身,第4层存8身,第5层存5身,第6层存5身(其中有1身为立像),第7层存2身,第8、9层各存1身(图5—4)。正壁第6层最西侧为1尊稍大的立像,残高约54cm,似为武士天王打扮,细部已风化不清。

除了第1层10尊和第6层1尊为立像之外,其余44尊都是小坐像,高约25—30cm,都为跏趺坐,袒右肩大衣,施禅定印,头顶可辨肉髻(图版33)。K1内未见大的主像,为雕凿数量较多的群像,除了小化佛之外,还有天王、护法、供养人等,似是天王护持下千佛静修的场景。

2.K2

K2位于K1左侧,相距约120cm,长方形平面,圆拱形顶,宽165cm、深150cm,龛口高180cm、龛内高195cm(图3)。正壁雕凿1身坐佛,头饰顶严,高髻,双耳垂肩,面相清 ,弯眉毛,细目微闭下视,宽鼻梁较矮,大鼻头,双鼻孔,小口微撇,鼻翼两侧刻有八字纹,下巴刻有上弯弧形。圆柱体短颈,双圆肩耸起,胸前饰有3道下弯阴刻蚕纹。袒右肩,右肩覆偏衫,袈裟贴体,身躯略显板直僵硬。双手施禅定印,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双拇指相对。全跏趺坐于仰覆莲座上,露双足,脚心朝上。莲座可见上下各7只莲瓣,莲瓣较宽肥,瓣头部饰阴刻如意云纹。佛像通高180cm,像坐高140cm、头宽34cm、头长40cm、肩宽60cm、双膝间宽114cm。左足长28cm、宽10cm,右足长27cm、宽8cm。仰覆莲座高40cm、宽30cm、长135cm(图6,图版34)。

K2顶部与侧壁残留白灰泥覆层,泥上发现有墨书题记。正壁佛像左右两侧各存1处题刻,龛的东西两壁各存1处题刻,共有5处题记。对此编号情况如下,正壁佛像西侧题刻编号为K2T1,东侧题刻编号为K2T2,西壁题刻编号为K2T3,东壁题刻编号为K2T4,墨书题记编号为K2T5。

K2T1:位于正壁西侧,在长55cm、宽27cm的长方形范围内,楷书竖刻,大概可辨3行,字径约3×4cm。可辨认的字有:“山大众前堂觉禅/钦依弘觉住持智远/山供养圣智……”

K2T2:位于正壁东侧,在长54cm、宽26cm的长方形磨光平面内,楷书竖刻4行,字径约3×3.5cm。可辨的字有:“……/钦升南京僧录司右觉义兼住/敕赐弘觉承恩二寺福宽/……”

K2T3:位于西壁,大约竖写11行,楷书,风化过甚,已难辨认。

K2T4:位于东壁,在长60cm、宽46cm的磨光长方形平面内,楷书刻有12行字,字径约2×2.5cm。可辨的字有:“奉/法耳页可海等谨……/……三有法界有情同发彼岸……/阿弥陀佛一尊普利人天供养……/……孟进/……武可得车可信阮普明普能除亮于通/……于福觉杨仪王福福信聚任贵郭恭/……张王福张道沣武武通广福庆/……弟福优任聪……于普丁鉴/李可缘陈祖陈遗张普缘/众歹或高何辉郑荣张义黄玉/大明成化七年正月一十贰日立金陵顾廷璧马全钱胜镌”。此题记明确记载K2开凿于明成化七年(1471),主像供奉的是一尊阿弥陀佛。

K2T5:位于东壁顶部,写于白灰泥上,占壁面长57cm、宽48cm,字径约2.5×3.3cm,共9行,可辨认的字有:“国华宋君宋老先生忝……/七夕偶诉反和见示……/功讥喜……/和此以志记念/毁准……/松闲……/多天……/天河斜鹊桥驾苑穿……/明王邪公合……”看来是作者收到宋姓先生的赠诗,然后和了一首题于此处,写于七夕之际,年代不详,但从打破关系看,应该晚于开龛的成化七年。

K2左右外壁面竖行楷书刻字,残存约25行,内容为敕赐弘觉寺的田产四至范围①。另有“南无阿弥陀佛”和“闭目……”等较大字的题刻,为楷书。从相互打破关系看,寺产题记要早于“南无阿弥陀佛”等题刻,而K2的开凿与“南无阿弥陀佛”等题刻则基本同时。

3.K3

K3位于K2正下方,顶部距K2底约63cm,为长方形平面龛,圆拱形顶,龛口底宽159cm、高198cm、深140cm。正壁留有长方形低坛,长209cm、宽38cm、高54cm(图3)。正壁不见凿像的痕迹。龛壁原涂抹一层厚约0.5cm的白灰泥,未见彩绘,龛顶有黑色烟熏痕迹。正壁长方形低坛的中央凿长方形小凹槽,长56cm、宽19cm、深20cm。槽内置一尊圆雕倚坐像,像高80cm、肩宽30cm。此像头部为后补,身着宽袖长袍,穿云头履,腰系长带,带在腹前打结分两道下垂至双足间,双手持一长方形物于胸前。从着装看,此像似为道教造像②(图7,图版35)。

4.K4

K4位于东壁中部,长方形平面圆拱形龛,龛顶弧度较平,宽160cm、高210cm、深145cm,龛底面距现地表260cm(图3)。龛内3壁都雕小像,分6层,共75尊(表2)。最下1层15尊均为立像,其上5层60尊都是坐像(图8)。

从下往上第1层,正壁刻6尊,头部均残,但可辨为光头状,着右衽交领式宽袖长袍,双手拱于胸前,为弟子像(图9—2,图版36—39)。南壁有5尊,最里3尊形象同于正壁弟子像,外侧2尊为武士天王像,头部已残损,身着甲衣,足蹬靴,双手拱于胸前(图9—1)。北壁有4尊,内侧2尊为弟子像,外侧2尊为武士天王像(图版40)。总的来说,第1层立像,有11尊弟子像、4尊天王像。

从下往上第2层,正壁刻5尊坐像,戴五叶冠,穿通肩大衣,双手施禅定印,跏趺坐,膝以下残损。(图9—3,图版41、42)。南壁刻4尊坐像,跏趺坐,从里向外第1、2、3尊穿深领通肩衣,第1、2尊戴五叶冠,第3尊戴风帽(图9—4,图版43),此三尊均为禅定印。最外侧的第4尊,头部残损,着右衽交领式僧衣,胸前使用圆环系住三角形下衣角,双手持物,似为金刚杵之类的法器(图9—5,图版44)。北壁刻4尊跏趺坐像,外侧1尊风化严重,里边3尊着深领通肩衣,戴五叶冠,禅定印,头部残损。

从下往上第3层至第6层,均刻小坐佛像,有髻,大耳垂肩,袒右肩,可见到内衬至胸的僧祇支,跏趺坐,双手施禅定印。个别佛像似饰顶严,右肩覆偏衫,露右乳,右臂可见戴钏,或露双足(图9—6),图版45)。具体数量如下:北壁,从下往上第3层刻4尊、第4层刻4尊、第5层刻2尊;正壁,从下往上第3层刻6尊、第4层刻6尊、第5层刻5尊、第6层刻4尊;南壁,从下往上第3、4、5、6层,每层各刻4尊(图版46,表3)。

与K1小像比较来看,K4小像刀法率朴,造型线条直硬,人物面型方扁,身躯方矮,类似长方体。而K1小像刀法相对细致,造像较为圆润,人物瘦长,貌显清秀些。

K4龛门北侧顶部有墨书楷体纪年“明嘉靖乙丑冬”,占壁面长33cm、宽6cm,字径约5.5×4cm。嘉靖乙丑即嘉靖四十四年,也即公元1565年。

在K4南壁下方外石壁上刻有“南无阿弥陀佛”6字,楷书,双钩,前5字被K4开窟时打破,仅“佛”字完整①。此题刻占壁面长68cm、宽12cm,字径约12×14cm。

5.K5

K5是最小的龛,可称之为弥勒龛,长方形平面,拱形顶,宽66cm、高61cm、深28cm。正壁雕一尊弥勒佛像,像高36cm,底座长39cm、宽21cm、高7cm(图3)。弥勒佛像已经风化严重,仅可辨识其轮廓形状。光头大耳,凸乳鼓腹,腹部系裙,腹前结带。左腿平盘,右腿支起,赤双足,左手抓一布袋,右手持一串念珠搭于支起的右膝处。下为山石形长方座(图10,图版47)。K5顶部外壁上残留呈“M”形的浅槽,长约70cm、宽约10cm、深约9cm,这可能是龛顶搭建木构庇檐的遗存。K5右侧外壁相距68cm处,刻两行竖写楷书,倾斜偏北,内容为“大明成化元年岁次乙酉五月五日比丘真定成造/弥勒佛一尊永远供养”。这段造像记占壁面长84cm、宽12cm,字径约4.5cm。

(二)题刻概况

1.东壁

K4南侧,向西凸出的1块石壁上刻着3处题刻(图11,图版48),上部1行是梵文六字真言,编号为东T1,为兰查体,明代风格(图版49);中部为《题感应泉诗》,编号为东T2(图版50);下部为1行藏文题刻,编号为东T3(图12,图版51)。梵文六字真言占壁面长160cm、宽27—33cm,字大小为宽约23—25cm、高约31—32cm。题感应泉诗碑占壁面长53cm、宽40cm。藏文题记残长316cm、宽35—48cm。

六字真言是观音菩萨的咒语,有梵、藏、汉三种形式,汉译为“唵嘛呢叭咪吽”。六字各有含义,其中“唵”意为皈命,“嘛呢”意为摩尼真宝,“叭咪吽”意为莲花,整体意思是皈命清净的摩尼宝、清净的莲花。六字又分别代表对六道众生的超度,不管哪一道众生念诵此咒,都能得到观音的解救。六字真言在藏传佛教流布地区,信仰广泛而具影响。

东T2《题感应泉诗》碑,行楷,字径约3×4cm,11行,满行8字,共78字,可辨71字,内容如下:

《题感应泉诗》/牛首重兴古佛场,给/孤有感应水常。天开/太璞琼浆美,云汉瑶/池玉液香。清四溟/光荡漾,净焕/文章。大哉溪/水,耳页祝吾/皇万寿觞。/景泰初元季月/佛成道日金台释胜无极识

2.西壁

西壁南侧藏文题刻,编号西T1,竖刻,残存长63cm、宽16cm,右侧可见“一天三十”竖写楷书小字残迹(图13—1,图版52)。北侧藏文题刻,编号为西T2,仅存1个藏文字母,长28cm、宽15cm(图13—2)。

请教相关专家后知,编号东T3藏文题刻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这应是一行对世尊的赞颂词,起始部分可能是'Comldan'das,译言“世尊”,最后是rgyalpo,具体含义目前还不能确定。编号西T1藏文题刻可能是一段咒语,跟密教时轮有关。

二 题材解读

1.阿弥陀佛

1尊,即K2主像。依据有三:第一,K2外壁刻有“南无阿弥陀佛”字样,对主尊神格已有所暗示;其二,此像施禅定印,为阿弥陀佛所习见之手印。有人曾释读为释迦牟尼佛①,但释迦佛多呈降魔印,与此有所区别②;第三,最重要的是K2内东壁发现编号为K2T4的造像题记,内中明确称“(造)阿弥陀佛一尊,普利人天供养”。因此可以断定,K2主像是一尊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是梵文“阿弥陀婆佛陀”和“阿弥陀庚斯佛陀”的音译略称,意为“无量寿”和“无量光”。佛经说他在过去做菩萨时,名叫法藏,曾发下著名的四十愿,经长期修行终成佛果,是主持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也是西方净土信仰的主要崇拜对象。据《阿弥陀经》言,西方极乐世界遍满琼楼玉宇,莲池中盛开宝莲,到处奇花异卉,鸟语花香。人死后灵魂往生到那里,从莲中化生,有仙人歌舞奏乐,衣食供养。如此仙境,着实令信徒神往。

2.弥勒佛

位于K5,是布袋和尚大肚形象。弥勒汉语译为慈氏,是释迦佛预言的未来佛,要在释迦寂灭后经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才能下生人间,在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弘扬佛法。据《明州布袋和尚》记载[4],五代时期浙江奉化有一名叫契此的僧人,高额头,大肚皮,疯疯癫癫,随处乞食坐卧,不忌酒肉,随身携一破口袋,吃剩之物就往里塞,被人叫作布袋和尚。临终时口诵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至此,人们始知他是弥勒佛的化身。于是,其形象便也被塑在山门内供奉起来。这种大肚弥勒像的出现是五代末宋初才有的,后经宋、元、明、清,一直供奉不衰。

3.千佛

K1和K4内凿数层形象类似的小化佛造像,应象征的是千佛。大乘佛教宣扬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可能成佛,因此千佛成为石窟造像中十分常见的题材。千佛之说,由来已久。早在南朝刘宋时期,畺良耶舍译《三劫三千佛缘起》中记载,过去庄严劫、现在贤劫和未来星宿劫,每劫各有千人成佛[5]。其中以贤劫千佛最受现世众生的崇拜。

4.天王

K1和K4内最下一层雕有站立武士像,应是天王护法。有人释为环立武僧[6],有误。K4最明显,在最下一层靠近龛口处,每面各雕二身站立武士,共四尊,正象征四大天王。K1东壁最下层三尊像外侧的两尊应该也是天王像。据佛经记载,四大天王分别守护着须弥山四方的东胜身州、南赡部洲、西牛贺州和北俱卢州,东方名持国天王,南方为增长天王,西方为广目天王,北方则为多闻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是佛教护法中最有影响的四位天神。

5.阿修罗

K1最下一层立像中有1身比较特殊的造像,处于窟龛正壁左下角,着战袍,赤双足,共八臂,举日月、持宝剑、拄金刚杵,似乎应是阿修罗造像。阿修罗为天龙八部之一,为佛的眷属,也是贴身侍卫,他原是凶恶好战之神,不只吞日月,而且还曾与帝释天作战。最后皈依佛法,极力供养佛,因而在八部护法中也是最重要的一部[5]147。阿修罗的造像一般位于石窟的门两侧,或在窟顶上,呈三首六臂或八臂的人像,两手持日月,作勇猛跏趺坐姿。《经律异相》卷46“阿修罗”条中说:“(阿修罗)忽自念言:我有威德神力如是,而置忉利天及日月诸天,行我头上,誓取日月,以为耳珰,渐大暝忿,加欲捶之。”又据《正法念处经·二十畜生品》卷17记载,阿修罗为了见天女,以手障日轮、月轮,因而发生了日蚀、月蚀。这便是造像中阿修罗双手中有日月轮的典据出处[7]。

6.声闻弟子

位于K4第1层,有11尊,光头,立姿,着右衽交领大衣,双手拱于胸前。K4第2层,有13尊跏趺坐像,或头戴五叶冠,或戴风帽,除1尊为右衽交领式僧衣,另1尊模糊不清外,其余11尊均为深领通肩装。有学者把这些戴冠的声闻像认为是盘膝打坐的修士[8],不够确切。他们所戴的五叶冠的形式不同于K1中第1层立像所戴之冠,是一种僧冠,为出家人的装束,而不是俗家人。故将这24尊像认为声闻弟子像③。

7.供养人

K1最下一层立像中存有6身供养人像,均戴方冠,着宽袖长袍,个别留有山羊胡须,一副俗家官宦打扮,双手谦恭地拱于胸前或合十状,表达着对佛国世界的尊敬与向往。供养人为佛教信徒,造像的捐资赞助者,以此行为来体现自身功德,并祈求佛祖保佑福泽绵长。

8.道教像

1尊,位于K3正壁,倚坐,着宽袖长袍,腰部束带,双手持物(似笏板),穿云头鞋,与世俗人着装类似,而与佛像各类袈裟均不相同。佛龛中缘何出现道像,究其原因,可能与明代佛道儒三教合一、嘉靖皇帝好道等诸多情形有关。

三 年代判定

先按照窟龛形制和造像内容对这5个龛进行分组,首先是K2和K3,龛形相似,大小相近,位置上下相毗邻,造像单一,可分为第1组;第2组,是K1和K4,均有千佛、天王和弟子或供养人等造像,都采用分层的布局形式,上为坐像,下为立像,内容与风格相似,年代当也相近;第3组,就K5一个,小龛,凿弥勒佛像,单独成组。

然后,在分组的基础上,再结合位置地势以及开龛的难易程度等因素来考虑,第1组的K3应该开凿较早,因为它处于北壁(正壁)正中,这是此处最好的位置,而且贴近地面,开凿也比较容易。接着是位于K3正上方的K2,位置稍高,较K3费工,故应稍晚一些,但基本同时。相对而言,第2组的K1偏于北壁西侧,位置较高,费工费力,明显晚于第1组。同属第2组的K4则位处东壁正中,位置较高,年代也当晚于第1组。将K1与K4比较就会发现,K1雕凿草率,虽然已经残损严重,但仍可以看出当年并未全部完工,它的开凿要稍晚于K4。至于第3组的K5,位于东壁,且在东壁正中位置,距地面较低,是小龛,开凿容易,时代当要早于K4。

最后,根据寻找与有关纪年资料的相互关系,我们还可以对佛龛的具体年代作出一定程度的判断。K2发现有成化七年题记,K5则有成化元年造像题记,故可以明白,第3组的K5开凿最早,其次为第2组的K3、K2,然后是K4,最晚的是K1。K4龛门有嘉靖四十四年(1565)墨书题记,但这不是开凿的时间,而是相当于游记之类的瞻拜遗迹,但这至少说明此龛最晚在嘉靖年间就已经存在了。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认识,即明成化元年(1465)首开第1龛K5,然后到成化七年(1471)开凿K2、K3,其后开凿K4、K1,年代下限在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之前。

四 梵文题刻

梵文是公元前6世纪左右产生于印度的一种结构比较复杂的音节文字,由于这种文字被认为是万能的梵天所创,故称为梵文。梵文因地域和时代的不同,又形成了多种变体,如在中亚及西域影响极大的西部变体,被称为“中亚斜体”,由此又衍化出“中亚直体”,即“焉耆—龟兹文”和于阗文。此外,今天的藏文也是根据梵文字母于7世纪创制的。梵文在印度,存在南北之异。行于北印度者多方形,行于南印度者多圆形。牛首山所见为方形字体,应系北印度之梵文。

牛首山所刻梵文为六字真言,即梵文om mani padme hum,一般用汉字音译为“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的最初原型,始见于6至7世纪成书的《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据宋代《大中祥符法宝录》载,此经之汉文译本系北天竺僧天息灾于北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在开封译经传法院译出,共计4卷。但六字真言并未因此在印度及中原地区流行,只是后来随着藏传佛教影响的扩大才逐步流行开来。

那么,六字真言最早是什么时候在藏族中得到奉行的呢?这个问题应与《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的藏译有密切关系。元代《至元法宝勘同总录》卷5和《善逝教法史》中曾记载,相传公元4至5世纪,藏王拉脱脱日曾自空中获得数部佛经,其中就有《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那时虽未译为藏文,但却受到了崇拜。7世纪时,松赞干布又派遣端美三菩提赴尼波罗(今尼泊尔)求经,得梵本而携归,并命之译成藏文。但据专家研究,实际上该经流入藏地的时间要比之晚得多,大约在9世纪左右[9]。

为何六字真言能得到普遍尊崇,关键原因是《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的作者把这六个神奇的字与佛教的六道理论结合了起来,认为六字与六道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唵”,除天道生死之苦;“嘛”,除阿修罗道斗诤之苦;“呢”,除人道生老病死之苦;“叭”,除畜生道劳役之苦;“咪”,除饿鬼道饥渴之苦;“吽”,除地狱道寒热之苦。正因如此,六字真言也就差不多成了佛法的象征,几乎涵盖了佛教的众多精义,被藏传佛教视为经典的根源,并认为信徒只要反复诵念,即可功德圆满。这种解释虽有点背离梵文的原始意义,但极大地神化了六字真言的不凡法力,而且将六字与六道巧妙地附会于一起,更容易为信徒所理解和接受,从而对六字真言的信受奉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9]。

牛首山出现梵文六字真言,正说明了明代藏传佛教对内地佛教的影响。早在元代,藏传佛教即已传播至江南地区。明代南京作为,更是有不少藏族高僧频繁应诏来此活动,藏传佛教之风愈煽。从文献记载和传世工艺品来看,有不少明代宫廷的工艺作品具有藏传佛教特征,如明代永乐、宣德、成化、弘治、正德、万历诸朝,大量生产的梵、藏文瓷器及僧帽壶、净瓶等,都体现出汉藏融合的艺术特征[10]。

五 余 论

牛首山佛龛位于明代作为首都和陪都的南京,处于南方的佛教文化中心,尤其是明代统治者大力扶植藏传佛教之时,它的开凿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藏传佛教的影响,这是可以肯定的。不管是阿弥陀佛的造像风格,或者多手多臂的造像形式,千佛中戴臂钏、露右乳的形象,还是梵文六字真言、藏文题刻等,都传达给我们一个明确的信息,那便是藏传佛教的特点。尽管这些龛像是由汉族高僧主持或参与开凿的,但仍不能避免这种时代特色,反而为今人的研究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无独有偶,1957年在距牛首山佛龛一百余米的弘觉寺塔地宫中,出土了一座金刚宝座塔,此塔是由四个瓷盖罐、一座砂岩须弥山基座和铜鎏金曲登塔(鎏金喇嘛塔)三部分组成,制作时间当在明宣德末年到明正统五年[11],此塔的造型和瓷器的杂宝纹装饰具有明显的藏传佛教艺术特征。这座金刚宝座塔的发现,同样也可佐证牛首山受到藏传佛教影响的史实。

附记:本文在写作与调查过程中,不仅得到南京江宁区郑和墓园文管所、江宁区博物馆的支持与配合,而且得到南京大学历史系贺云翱教授、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周桂龙先生的指导和帮助,同时还得到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魏曙光、刘毓萱、硕士研究生黄孟、苏鹏举等师友的大力协助,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1]朱偰.金陵古迹名胜影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6:213.

[2]江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江宁县概况[M].江宁:内部资料,1987:102.

[3]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南京文物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320.

[4]普济.五灯会元: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4:121—123.

[5]阎文儒.中国石窟艺术总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3.

[6]杨新华.金陵佛寺大观[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251—259.

[7]陈清香.云冈石窟多臂护法神探源——从第8窟摩醯首罗天与鸠摩罗天谈起[C]//云冈石窟研究院.2005年云冈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研究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295.

[8]杨新华.金陵佛寺大观[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251—259.

[9]杨富学.浚县大伾山六字真言题刻研究[R].凤凰网华人佛教版(2011—5—30):河南浚县大佛高峰论坛,2011—5—28.

篇10

1979年聊城市博物馆(原聊城地区博物馆)收藏了一铺由茌平县广平乡出土的背屏式唐显庆五年(公元660年)比丘尼行儒造弥陀像(见图1),国家一级文物。

造像通高52厘米,宽33厘米,背屏厚5厘米,下部基座厚11.5厘米,石灰岩质地。造像刻高浮雕三尊像,主佛高18.2厘米,结跏趺坐于束腰莲台之上。主佛磨光高肉髻,面形长方,容貌清癯,双目细长微睁,额头明净,双眉舒展低垂,面露微笑,上下唇角轮廓明显,表情和悦平静,脖颈刻蚕节纹两道,身着敞领袈裟,右侧袈裟覆肩从胸前垂下搭于左臂。上身为斜纹单线刻衣纹皱褶,腰部以下为双线刻打磨呈圆弧状衣纹皱褶,袈裟下摆外侈,搭于莲座之外;内着僧祗支,上束帛带,腰部系带,衣纹细密。左手置于腿上,掌心向上,右手上举至胸口处,拇指与食指相捻做环状,施“说法印”。背有圆形头光,头光浅刻两同心圆,内圈饰莲花纹,外圈饰火焰纹。背屏上端略残。莲座为仰莲束腰式,束腰处雕力士两躯,下为覆莲基座。

左右两胁侍菩萨高18.7厘米,头带花冠,前额梳刘海发式,宝缯垂肩,神态肃穆恭顺,脖颈刻蚕节纹两道。左胁侍菩萨配圆形项圈,璎珞结于腹前下垂过膝,帔帛搭于右臂,从右臂弯自然垂下至腿部复随璎珞提于左手,左手向下,帔帛在腿部形成优美的弧线,右手向上,执一莲蕾,左右手各佩环形腕钏,跣足立于覆莲基座上,基座下为束腰莲台。右胁侍菩萨除花冠、面目、项圈几处不同外,大小形制相同于左胁侍菩萨,如同镜像(左手持莲蕾,右手提帔帛)。

造像底座为长方形平台,正面开长方形小龛,龛中线雕化生童子顶托博山炉,两侧以浮雕形式刻护法狮一对,鬣毛卷曲,身体蹲踞,张口瞪目,颇为凶猛。发愿文刻于小龛两侧,共六行三十五字:“显庆五年四月卅日比丘尼行儒敬造弥陀像一铺为口皇帝师僧父母法界众生咸同斯福。”显庆五年即公元660年。发愿文为楷书,书写规整俊逸,线条细劲道婉、轻灵飞动,颇具唐初书法大家褚遂良“清远萧散”之美(见图2)。内容为女尼行儒为皇帝、师僧、父母及众生祈福而造像一铺。

“佛教在山东地区的传播,开始于十六国时期。经过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达到全盛。这时期僧徒活动频繁,建寺、造像、造塔等活动遍及山东各地。其中,济南、青州和东平以其遗存较多而成为当时的中心”。所以山东地区有明确纪年的唐代造像不在少数,但背屏式造像并不多见,显庆年间造像则以济南柳埠干佛崖造像(以下简称干佛崖造像)为代表。干佛崖造像位于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神通寺遗址内,原有造像220躯,现存210躯,造像题记40余则,其中有纪年者10则,包括武德、贞观、显庆、永淳、文明5个年号,前后延续约60年。像主有唐皇室成员,如南平长公主、赵王李福、驸马刘玄意,也有一般官僚、僧尼和民众,造像绝大部分为唐初雕造。由此可见,干佛崖造像多为皇家所造,造像样式应和当时主流雕刻技艺同步,研究显庆时期造像多以此为参照物。

干佛崖显庆时期造像与茌平(唐代属河南道郓州东平郡偏隅)发现的民间造像相比较,虽大小形制相差悬殊,雕刻工艺迥异,但在风格上还能管窥一二,也正是这种差异凸显出这铺弥陀造像的雕刻艺术及时代特征。分析如下:

一、“据初步统计,隋唐两代的佛像以阿弥陀像为多,与北朝晚期崇拜弥勒和观世音有明显不同。阿弥陀信仰在这一时期流行起来。其原因,一方面,佛经所宣扬的西方净土,十分美丽富饶,唤起人们信仰和崇拜;另一方面,佛经中宣传的阿弥陀佛信仰,修行方式简单,只要口宣佛号就可积功德,得报应,往生西方净土世界。”“在组合造像内容方面,多为一佛二菩萨像,组合简单而统一,这是唐代组合造像的一般特点。”阿弥陀佛是佛教净土宗的主要崇拜对象,他或以独尊形象,或与左右胁侍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一同组成“西方三圣”,行儒造弥陀像属后者,符合初唐时期组合造像的特点。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北朝及隋唐发愿造像主尊佛像多以施“无畏印”和“与愿印”为多,而施“说法印”并不常见,这大概与发愿人的身份有关,平民百姓信奉佛教是希望它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疾苦,寄托诸多愿望,所以佛以施“与愿印”为多,而行儒造像的发愿人为出家的比丘尼,四大皆空,惟愿芸芸众生(皇帝、师、僧、父母、法界众生)聆听佛法,脱一切苦,咸同斯福。

二、行儒造弥陀像主佛“右侧袈裟覆肩从胸前垂下,搭于左臂”袈裟穿着方式不同于济南地区显庆年间造像袈裟穿着方式(见图3)。

如图所示,唐显庆年间干佛崖造像多为双领下垂式袈裟,两肩衣领自然下垂至腹部,再上绕裹双臂,衣纹多为垂直,少斜纹。行儒造弥陀像袈裟的穿着方式却在北朝及隋代造像中常见(见图4)。

如图所示,此像亦着敞领式袈裟,右侧袈裟从胸前垂下,搭于左臂,衣纹刻法相似,虽造像大小有别,但似曾相识的气息跃然纸上。

三、行儒造弥陀像主尊佛像磨光高髻,面容长方清癯,五官较小,脖颈呈梯形;三尊造像皆上身较长,躯干呈筒状,体态较僵硬。上述特点传承了隋代造像的某些特征(见图4)及隋末唐初武德时期的造像风格(见图5)且有北朝“秀骨清像”的意味。

“济南柳埠干佛崖的几躯显庆年间的造像均头结细密螺发,脸型长方,五官较大,面部肌肉结实,颈部肥硕挺壮,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衣纹为等距平行垂纹,衣纹刻法与千佛崖贞观十八年造像相似,呈漫弧形下陷状。干佛崖结跏趺坐的几尊造像膝盖部均有三角形衣角,两腿不分,腿部衣褶呈囊状,这些特点虽不是该地所独有,但却是该地造像的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见图3)通过描述,我们发现行儒造弥陀像不符合上述特点且差别很大,这可能与该造像为民间造像有重要关系,茌平在唐代位于东平郡边隅,消息闭塞,造像样式跟不上时代,造像规制多依北朝及隋代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