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古诗范文

时间:2023-04-05 14:26: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所见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所见古诗

篇1

所见

作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所见》这一首古诗的意思是:放牛的孩童骑在黄牛的牛背上面,牧童嘹亮的歌声在道旁成阴的树林中激越回荡。突然间看到了树上正在鸣叫的蝉,想要抓住它,于是立刻闭着嘴巴,一声不响地站在那棵树旁。

3、赏析

篇2

其一,有老师说:“南宋词人张镃(zī)在《满庭芳·促织儿》中写道:‘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独自追寻。’生动描写了儿童夜晚捕捉促织的情景。”于是说“知有儿童挑促织”也是描写“儿童在夜里捕捉蟋蟀”。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怎能以张镃小时候在夜里捉蟋蟀就能说《夜书所见》里所写的儿童一定也要在夜深时捉蟋蟀呢,难道说儿童夜深就不能斗蟋蟀吗?

其二,更有老师在指导孩子们学习的刊物上说道:“细细想来,孩子是想在夜里得到促织,而不是想在秋夜的灯下玩促织”、“ 白天是很难捉到促织的,只有在夜晚才容易捉到”、“ 促织是住在地表以下的,儿童要捉到它,就需要用木棍等器物去翻动泥土才能找到”。这些说法是有待考证的。第一,有过捉蟋蟀、斗蟋蟀经历的人都会知道:(儿童)捕捉促织主要是因为爱玩蟋蟀,而非“不想在秋夜的灯下玩促织”;第二,夜晚拿着灯笼捉蟋蟀绝对比白天难捉到。在白天,促织很难逃过捕捉者的目光,晚上就不同了,促织只要有机会一跳,不要说古时的灯笼,就连现在拿着手电筒,也难跟踪上。第三,捉蟋蟀很多时候也不用翻动泥土。“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入秋捕获的斗蟋绝大多数都不“住在地表以下”。若教师们不改变这种解释,岂不是误导了学生!

再三,如按原意来理解古诗,全诗的结构就变得有瑕疵,理解“客情”,不符合常情。一二句“萧萧秋风吹动梧叶发出声音和拂面秋风,催起我的思念感情!”三四句“又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啊!又催起我的怀念感情。”本人认为,这样的理解显然不符合诗中“动”“知”两字的承接作用。一二句所写事物已经触动了诗人的“客情”, 三四句理应抒发“客情”,不该又描写眼前事物。客居他乡的诗人的“客情”更应是记挂家中亲人,而不会想自己童年的事情。以诗人叶绍翁的作诗才能来看,应该是不会犯如此败笔的。

最后,容笔者再次谈谈对全诗的理解。

夜书所见(xiàn)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tiǎo)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篇3

实习过程概述

实习是从年月日开始的,到年月是日结束。

实习最初我先了解了派出所的外部治安环境和派出所内部的人员岗位设置及安排。这个过程很短,就进行了一天的时间。但我感觉似乎进行了很久,因为新到一个地方,我总是感觉不安。接着我进入实际的工作中,主要是对报警和巡逻的情况进行记录,还有对文档进行整理,以及巡逻任务,这个期间处理理很多个案件,也是我和这些民警的主要接触时段,我们在没有纠纷的时间或巡逻中对许多的法律和社会问题进行探讨,对他们的理解和观点很有感触,受到的启发也很多。基本上一半多的时间都用在此期间。

由于新年就要到了,并必须抓好流动人口的

实习主要情况及体会

实习过程并非很辛苦,收获有很多。有很多方面,我将对此一一阐述。

对于偷窃问题,一般主要发生在过节期间,由于这些时候,人们疏于防范,以娱乐放松为主,有的选择出门。这样毫无疑问为盗窃的发生提供了条件。这就为我们研究某些案件发生原因提供了模型,对于这些案件的预防和降低发生概率有记大的帮助。针对在节日期间的情况,治安派出机构可以事先对人们加以警示,并加强巡逻以减少该类案件的发生。

对于侦查过程中,对人权被侵犯问题,也是在实习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对此我应当承认它们的存在。但我应当承认的是大多数的警员都是尽心为普通老百姓

另外,人民警察的素质有待提高。一个是计算机操作和运用水平得提高。可能由于民警工作多重实务,没有进行。

就现在的民警管理体系制度派出所的民警工作模式是一周轮班制。由于民警工作主要是围绕案件,由于案件的突发性,所以它们的休息时间极不固定。因此对于它们的时间纪律性不应当过分要求,但有些民警在平时没什么案件的时候依旧很懒,很晚才会报到。因此,在我们看来纪律有待加强。

在该派出所的实习过程中,见到他们对大多数的案件采取调解的方法,极少涉及到刑事案件的解决。因而我对调解与裁判解决间的区别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调解不以强制的第三人介入为手段,而裁决则必须由特定的司法人员作出。调解不会单独参照法律,而是综合使用各种手段,大道人情化的说服,尽力让双方兴平气和,双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可能仅是达到兴平气和的妥协的途径之一,不以最终产生正式结果为目的。裁决则以法律作为基础性的手段,理清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人情道德除非有法律的认可否则今是一个参考,切裁决的过程必须有一个正式的结果。这些东西是课堂上难以习得的。有些民警对于自己的管辖范围和是否允许配枪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于管辖问题,有的民警说,因两口子打架而扰民,这没有产生治安问题,究竟是否可以报警让民警去管;晚上有的孩子下学了。不敢走夜路回家,是否民警也要管。对于管辖范围来说,这是“度”的问题,必须合理平衡警察管理职责的“度”,在服务群众和合理职责间科学划分。对于是否允许配枪的问题,我感觉这是一个利弊衡量的问题。必须要从我们国家的综合国情和目前的警察体制上寻找突破口,辨明其中的利弊。

自我评价

篇4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锁定钢板;手术失败

股骨粗隆骨折是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多见于老年人。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步伐的加快,股骨粗隆骨折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逐渐成为威胁我国民众公共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传统的骨折保守治疗需长期卧床,可致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肺炎等并发症[1],严重者可发展为脏器衰竭,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近期有研究发现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病死率非手术治疗组比手术治疗组高7.5倍以上[2],其保守治疗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比手术治疗显著升高[3-4]。因此,股骨粗隆骨折尽早手术治疗已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随着此类手术的不断增加,手术内固定失败的病例也逐渐增多。笔者收集研究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间在我院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共89例,其中78例治疗效果满意,11例治疗失败,现总结分析,内固定失败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策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并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89例,男性34例,女性55例;年龄53-87岁,平均年龄60岁。所有骨折均按Evans-Jensen分型,I型15例,Ⅱ型27例,Ⅲ型32例,Ⅳ型10例,V型5例。其中稳定型骨折36例,不稳定型骨折53例。

1.2方法

1.2.1手术方法患者入院后常规予患肢皮牵引或胫骨结节牵引,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后,尽早手术治疗。常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使用普通手术床或骨科牵引床,术前C臂X射线机监视下常规牵引行股骨粗隆骨折闭合复位,复位满意后。取股骨大粗隆上外侧直切口,长5-10cm,切开皮肤、皮下筋膜及阔筋膜,钝性剥离股外侧肌直达股骨大粗隆,显露骨折端,骨折复位后,股骨近端外侧置入锁定钢板,锁定钢板导针孔钻入克氏针至少2枚,临时固定,C臂机透视骨折复位满意后,股骨颈方向至少3枚长度适宜的锁定螺钉固定,骨折远端至少3枚锁定螺钉固定钢板及股骨,拔除克氏针,活动髋关节,观察骨折端固定稳定后,常规切口内置负压引流,逐层缝合切口。

1.2.2术后康复训练根据骨折稳定分型况及骨骼质量情况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术后第1天可被动屈髋45°,术后第2天行股四头肌舒缩训练,4-7d即要求患者在床上行屈髋、屈膝训练,骨折稳定且无明显骨质疏松者,骨折术后4周扶双拐或助行器下地不负重行走;骨折不稳定或伴有骨质疏松症者卧床10-12周,根据术后复查X线视骨折愈合情况决定下地行走或负重时间。

1.2.3判断标准骨质疏松采用对侧股骨近端骨小梁结构Singh指数分级,Singh指数不小于4为骨骼质量好,Singh指数小于4为骨骼质量差;术中复位达骨折块移位小于5mm、髋内翻小于10°为骨折复位满意;术后X线片检查出现:髋内翻大于10°,股骨头穿孔,螺钉穿出超过20mm或内固定断裂,其中1项或多项者均为内固定失败。

2结果

89例股骨粗隆骨折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患者中11例(12.4%)内固定失败,其中6例钢板断裂,3例股骨头颈切割,2例髋内翻。11例内固定失败患者中,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髋关节活动受限、疼痛、破行或下肢不等长。其中4例因患者临床症状轻微未做特殊治疗;7例再次行手术后治疗后,恢复尚可。其中5例行髓内钉内固定,2例因骨折粉碎,严重骨质疏松(Singh指数小于2)行髋关节人工假体置换,术后恢复均满意。

采用Evans-Jensen分型,I、Ⅱ型稳定骨折42例中出现2例失败(4.8%),Ⅲ、Ⅳ、V型不稳定骨折47例中有9例失败(19.1%)。骨骼质量好(Singh指数大于等于4)的38例患者中有4例失败(10.5%),骨骼质量差(Singh指数小于4)的51例中有7例失败(13.7%)。76例复位满意患者中有7例失败(9.2%),复位差的13例有4例失败(30.8%)。

3讨论

笔者认为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疗效尚满意,绝大多数患者骨折达良好愈合,89例病例中78例满意,满意率达87.6%,11例内固定失败,失败率达12.4%,值得引起同行们的注意。分析总结本组病例的失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3.1骨折复位后的稳定性及内固定强度股骨粗隆骨折稳定程度主要取决于其后内侧皮质是否完整。有生物力学实验结果,小转子缺损后,其对侧张应力增加达60%,小转子广泛缺损后,其对侧张应力增加达370%。小转子及内侧皮质骨碎块为压力侧骨块,若不固定,肢体负重时压力侧失去支撑,支点内移.其结果是髋内翻及钢板断裂。本组2例髋内翻畸形和3例钢板断裂,均未实现股骨后内侧皮质的重建,致使钢板内固定系统承受巨大的弯曲负荷而导致髋内翻和钢板断裂的发生。假如手术可以解剖重建股骨转子后内侧皮质的稳定性,则股骨外侧的钢板可起到张力带的作用,而通过内侧皮质实现负重,将会减少髋内翻及钢板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目前钢板内固定物的强度和设计均有明显的改进,但仍不能只管追求尽早负重,盲目相信内固定物的强度,这样将会使内固定失败率增加。本组病例中出现6例钢板断裂,其钢板断裂位置均为应力集中的颈部,其间2个钉孔均未置入螺钉,有5例为(江苏创生医疗器械公司)产品,1例为匈牙利Sanametal厂家产品,均为钛合金材料。

3.2骨质疏松绝大多数股骨粗隆骨折合并骨质疏松[5-6],骨质强度低,股骨头颈部对螺钉无足够的把持力和支撑力[7-8],且术后卧床期间加剧了骨量的丢失,导致螺钉切割头颈、穿出,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本组3例股骨颈切割,均为骨质疏松患者。因此,对于Singh指数3级以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要推迟下地负重时间,并使用药物治疗,改善骨质疏松情况。

3.3过早负重Kyle[9]认为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发生髋内翻与术后过早负重有关,本组6例钢板断裂及2例髋内翻失败者均为不同程度的过早负重。因此要针对不同患者采取循序渐进的个体化功能锻炼计划。对骨折术后稳定性好,无明显骨质疏松的可适当提早负重锻炼;对骨折稳定性差,骨质疏松明显的患者的功能锻炼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原则是“早活动,晚负重”。根据骨折愈合的程度进行合理指导,一般术后3-6周床上功能锻炼,6周后视情况部分负重,尽可能减少螺钉切割、松动,钢板断裂及髋内翻的发生。

总而言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仍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手段。要求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必要时加用钢丝捆绑,或拉力螺钉,尽可能术中骨折解剖复位,尤其注意恢复股骨粗隆后内侧皮质的支撑作用,根据骨折类型和骨质疏松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功能锻炼计划,避免过早下地负重,才能尽可能避免锁定钢板内固定失败的发生,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

参考文献

[1]Butler M,Forte M,Kane RL,et al.Treatment of common hip fractures.Evid Rep Technol Assess(Full Rep),2009,(184):1-85.

[2]Kammerlander C,Gosch M,Kammerlander-Knauer U,et al.Long-term functional outcome in geriatric hip fracture patients.Arch Orthop Trauma Surg,2011,131(10):1435-1444.

[3]Haidukewych GJ.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ten tips to improve results.J Bone Joint Surg Am,2009,91(3):712-719.

[4]毛敦.高龄髋部骨折的临床分析[J].中国骨伤,2009,22(7):511-512.

[5]Steiner ML,Femandes CE,Strufaldi R,et a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p fracture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elderly patients.SaoPauloMed J,2010,128(1):24-29.

[6]邬黎平,黄远翘,陈元庄,等.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探讨.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1,34(32):1-3.

[7]李清,尹宗生.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研究.中国基层医药,20ll,18(6):7211724.

篇5

关键词:锁钢板;克氏针张力带;锁骨远端骨折;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远端骨折肩锁关节脱位是临床上一种常见骨折损伤类型,在其治疗中,多采用的为手法复位、固定以及康复训练[1],虽然其治疗有效,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其中钩钢板为一种钛合金材料,组织的相容性较好,下面本文就以我院34例锁骨远端骨折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为例,对其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 选取2008年5月~2013年5月入我院进行治疗的锁骨远端骨折肩锁关节脱位患者3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16~43岁,平均(24.6±3.5)岁。骨折分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NeerⅡ型12例,NeerⅢ型10例,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合4例,TossyⅣ型5例,TossyⅣ型合并NeerⅡ型2例,TossyⅣ型合并NeerⅢ型1例。骨折原因包括坠落伤、交通伤以及其他伤,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5 d。将患者分成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14例)两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观察组14例患者采用钩钢板进行治疗[2],方法为:臂丛+颈丛或全身麻醉下,取仰卧位患肩垫高约30°,头偏向健侧。取Thompson-Henry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充分暴露脱位的肩锁关节、喙锁韧带、锁骨骨折端。清除淤血和破裂关节盘。复位后以持骨钳临时固定。取相适应长度的锁骨钩钢板,将钢板的钩状部分插入肩锁关节后方的肩峰下,将钢板放置于锁骨上,以复位钳维持复位。根据骨折类型,用3.5螺钉固定钢板于锁骨上。如果无法用螺钉固定的外侧骨块,用可吸收线将骨块与钢板捆扎。肩锁关节脱位切口与上述相同,在断裂的肩锁韧带和关节囊处留置缝合线,拉紧缝合线,覆盖钢板,牵拉上臂检查复位稳定性。对于肩锁关节脱位需要对患者的肩锁韧带及喙锁韧带进行修补。

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其具体方法为:麻醉方法如上所示,同样将患者的肩锁关节暴露,对其关节、骨折进行手法复位,经皮从肩峰外缘将2枚直径为2.0 mm的克氏针经肩峰、锁骨远端钻入锁骨骨折近端,穿出皮质。在锁骨断端或远端锁骨25 mm处横行进行钻孔,将钢丝进行"8"字形环绕,在克氏针尾部将其收紧扭结,靠近肩峰处折弯克氏针尾部,剪去多余部分。同时也需要对肩锁韧带及喙锁韧带进行修复。

1.3术后评价 采用Laxxcano标准评价患者术后功能,优:肩部无疼痛,活动正常,恢复较好;良:肩关节活动有轻度疼痛,活动度稍受限,外展、上举达不到180°;差:活动时疼痛,力量弱,活动受限。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临床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2.9%,对照组仅为75.0%,二者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锁骨远端骨折多由直接暴力引起,骨折会致使近端和远端发生移位,造成喙锁韧带和肩锁韧带损伤、断裂,治疗过程中必须进行矫正固定。传统治疗方式只要通过应用克氏针固定张力带及重建钢板进行固定,但是由于胸锁突肌的牵引力量较大,常会导致再次移位发生,出现内固定松动甚至断裂现象,造成不愈合或畸形愈合。其中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其受伤机制,仅为外力作用点和大小不同,因此其在治疗上非常相似。

钩钢板利用关节桥接杠杆原理、锁骨远端圆弧解剖型设计和高质量的AO不锈钢和钛合金对锁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重建,固定牢靠,有利于患者早日开始功能锻炼,还能有效防止肩关节黏连和肌肉萎缩,符合局部的解剖特点,符合肩锁关节微动性,有效固定脱位的同时保留肩锁关节一定程度的生理活动,是一种动力性固定,设计精良,使用方便,临床应用效果较好。钩钢板由于术中不损伤肩锁关节面及肩袖,能够避免或减少克氏针固定等经关节手术所引发的继发性创伤性骨关节炎,对于患者早期活动受创关节有积极影响,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以及肩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我院采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患者14例,手术优良率达到92.9%,与同类研究结果一致[3],表明钩钢板固定治疗锁骨远端骨折肩锁关节脱位,固定性好,安全性高,并发症少,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袁险峰.两种术式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的远期疗效比较[J].中医药导报,

篇6

关键词: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实践

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词汇、短句的记忆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受小学生知识水平的限制,我们的词汇、短句教学很难依托大篇幅的英语文章开展,没有语境的支撑,英语教学就显得枯燥、乏味,而故事教学法既能创设英语语境,又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一、小学英语中的故事教学法

1.利用故事提升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重,爱听故事,我们应对小学生的好奇心进行引导,使其成为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因。比如,在课前讲一些小学生感兴趣的童话、寓言,让小学生感受到这些故事的魅力和趣味,让听的愉悦指引他们去主动学习。根据小学生的词汇量选择故事,选择的故事应是《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儿歌集》《十万个为什么》《小王子》等。比如,在向学生讲解《小王子》的故事中,要以书中的玫瑰花rose、大象elephant、狐狸fox等学生比较熟悉或易于掌握的英语单词为例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他们知道如果他们能好好学习就可以读到更多有趣的故事。值得注意的是,故事应保证多样性,保持新鲜感,确保课前故事有足够的吸引力,确保小学生有足够的兴趣主动去学习。小学生听课前故事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在老师用语言描述故事场景和情景的过程中,小学生会自动脑补有关的画面和片段,并转化为其能理解和认知的信息,甚至能根据故事整体的语境来猜测带入其中的英语句子和词汇,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记忆。

2.利用故事开展教学活动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故事教学法有其独特的图画语言,从色彩、构图、内容上都能吸引学生,使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片段式、碎片化,无论词义还是句意都相对比较孤立,故事没有来龙去脉,小学生在理解上抓不住关键,不利于英语语言思维的发展。反观故事教学,每一个词汇或句子的学习都有整个故事的支撑,对小学生英语语言思维启蒙锻炼非常有益。比如,我们可将要学习的“What’s in it?”和“How long it is!”引入故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猜测它们的意思,甚至用英语来描绘故事中的某个场景。故事教学法让学生把故事和学习内容衔接在一起,使得教学活动更容易开展。

3.利用故事提升学习广度

与教材内容相比,故事牵扯甚广,可据此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广度。对此,老师应主动为学生创设一些交流活动,让他们交流学习心得,让他们在彼此的交流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实现学习广度的提升。每天利用读书活动时间在班级开展讲故事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至少运用十个不同的英语单词,每晚一个学生讲,这样一周五个故事,到周五评选出本周讲得最棒的小学生为“故事大王”。例如,让学生利用jumping,flying,walking编一个故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出故事大王,这既能激发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准确把握好这些词的用法。这样为小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窗口,让小学生在掌声中收获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为他们继续扩展学习广度提供动力。实践证明,小学生通过讲故事有了主动学习英语的动力,甚至能在讲故事中用到没学过的句子和词汇。学生在老师和同学的掌声中、认可中逐渐把英语学习内化成一种自觉的习惯,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学习广度的提高。

此外,应有意识地对小学生进行快速识词训练。训练可在课堂上开展,老师把引入词汇带入要讲的故事中,让小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确定词汇的词义。词汇选择以及时间的控制是关键,词汇要难易适中,确保大多数小学生能看懂;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小学生查字典,锻炼小学生猜词分析句子的能力。

4.利用故事创设话题型语境

与一个话题相比,短语或单个句子的信息含量并不高,语境也不丰富,所包含的词汇也是有限的。对此,我们可以利用故事创设一个话题型语境。利用该语境把多个词汇串联在一起,使得学生能在更加丰富形象的语境中学习本来毫无联系的多个词汇。比如,为了让学生灵活运用pull和push,可利用故事创设的话题性语境进行对比分析。把pull放在“the horse pulls a car”,把push放在“He opened the door with one push”,再把两个句子放在一个故事中,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知道:pull是动词,词义是拉、扯、拉过来,力的方向向内;push是动词也可以是名词,词义是推动、推、对……施加压力,力的方向向外。值得注意的是,创设话题型语境的关键是所引入的词汇应能自然而然地串联在一起,避免生搬硬套,破坏语境的完整性、合理性,只有这样学生对语境中的词汇的联想和记忆才能更加高效。

5.利用故事营造文化氛围

在英语教学中,无论是词汇还是句子都是语言性语境,但非语言性语境,即文化氛围的营造也是不可以忽视的,要在教学中多向学生介绍一些西方的儿童版读物,特别是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英文儿童著作,鼓励学生多读英语小儿书籍,让学生在了解英语世界原汁原味文化的过程中学习新的词汇或复习原有的词汇。总之,文化语境虽然针对性不强,却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见效持久,对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把握词汇信息意义重大。

二、故事教学法的实例分析

本文以“A little,green man”为例,综合运用了多种故事教学法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先报告如下:“A little,green man”是一则句型以动词的过去式为主的英语故事,以此实施故事教学法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习惯,实现阅读能力和质疑能力的提升,确保英语知识的灵活运用。教学的难点是动词过去式的变化,重点是故事的阅读和理解,引导学生克服学习难点的阻碍,掌握学习的重点是故事教学法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具体的实施中,我以多媒体课件为核心,通过声、色、形来构建英语学习的语境环境和活动空间,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通过逐步引导诱发学生想象力和求知欲,并最终实现英语知识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输入。

案例实录:

1.结合学生特点,引入话题

在开始阶段,为了引入话题,我问学生:What sport do you like best?学生对运动兴趣较高,大多数学生都非常喜欢体育课,他们的发言有:

S1: I like basketball,I am a Lakers fan.

S2: I think I like football,because I like watching football game.

学生发言结束后,为了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我让学生猜测我最喜欢的运动,这就完成了话题的互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发言欲望和思考热情,还拉近了学生与我的关系,使得课堂氛围更加融洽,他们的回答发言有:

S1: You like running.

S2: You like teaching(笑……)

学生的猜测结束后,我告诉他们说:Yes,I like teaching,because I love you.说这句话的时候,应注意与学生进行眼神的交流,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

上述话题的讨论没有固定的答案,主要是想借助于话题实现老师与学生的认识交流、情感交流和心理交流,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答、猜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为故事要素的引入创造条件。

Spaceship是“A little,green man”的主要要素,学生对太空船的兴趣也非常高,对此,我提出以下问题:

What’s spaceship do you think?

学生的回答有:

S1:Flying house.

S2:A plane named UFO.

我并没有料到学生对太空船会有这么深的认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英语教学不应该强调学生知识面窄这个问题,只要我们注意引导,学生还是能理解一些陌生事物。

为了对故事进行深入的探讨,我又问学生:

Who did see the UFO?

What colour was it?

What can we do in it?

Do you welcome the UFO?

Do you think there will be a war between Earthman and ET?

这些问题使得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散,学生会根据这些问题展开想象。认为见过飞船的人,会对飞船介绍一番,没有见过飞船的,会把自己认为的飞船的样子描述出来。无论何种答案,都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然后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与前面的问题相比,最后一个问题的发散性更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以下是学生对最后一个问题的回答:

S1:No,I will invite ET to my home,we are friends.

S2:Yes,I don’t lik it,it was ugly.

S3:I don’t know,if the war breaks out,I will begged him for mercy.

S4:I will run away,I’m young.

对最后一题,学生的回答不尽相同,甚至已背离了问题的核心,除了进行适当的引导外,我没有进行过多的限制,以免挫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确保学生保持一定的思维活力,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在话题讨论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这正是话题讨论的魅力所在,这正是故事教学法的核心内容,这使得我们的教学立足于教材,又存有超于教材的可能。在实施故事教学中,我们通过创设话题,营造英语学习的语境,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探索兴趣,实现学生能动性的提升。

2.层层设梯,逐步解决难点和掌握重点

根据故事发展的脉络,我把“A little,green man”分为三个部分,并对每个部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分解,然后再据此设定教学策略、训练内容。从难易程度上看,难度逐渐增加。

在第一部分,我根据该部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提问,并出示故事的开头画面,让学生回答,训练学生看图回答问题的能力。以下是我的提问:

S1:What’s her name?

S2:Where does she come from?

S3:What colour is her skin?

S4: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通过多媒体我把学生给出的各个答案展示到黑板上,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确定故事第一部分的具体内容,为第二部分的教学奠定基础。

第二个部分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我直接利用视频、图片或文字展示故事的经过,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解答。由于有了前期的铺垫,学生具有较高的提问题和回答问题的热情。通过一问一答,班级开始进入讨论的,在提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主动模仿老师问问题的句型,继而实现英语知识的传输。

在第二部分,学生完全成了课堂的主角,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都会有其他学生进行解答。我能做的就是,把学生好的问题以及好的答案通过多媒体记录下来。讨论热烈有序,在民主、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学习潜力,彼此间的思维碰撞又使他们学习到了新的知识,极大地提升了教学效果。

第三部分是故事的收尾阶段,在该阶段,我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系统的概括,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并对学生在讨论中出现的错误进行了纠正,确保学生能准确掌握知识点。

本次的故事教学法的心得是:在信息时代,小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信息储备,我们在教学中过度轻视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故事教学法的优势非常明显,但需要加强学习方面的引导。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灵活运用故事教学法,对学生学习的方向、深度、广度进行引导,丰富我们的教学手段,通过创设语境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启志.浅谈小学英语中的情感激趣[J].新课程学习:上,2011(5).

[2]林映虹.英语词汇单元化教学法探索[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S1).

篇7

>>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机械类学生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 建设类五年制高职“四级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实践探索 探索股份制合作模式 建立校企共赢实训中心 校企深度合作的计算机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校企合作培养电气类高职技能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论校企合作模式与高校实践类人才的培养 两类土地股份合作模式合作机制与稳定性之比较 校企合作“二强”应用型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校企合作 打造高校信息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 基于“校企合作”的“工作室制”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构想 “双元制”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农业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探索 通信信息类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 艺术设计类单项课程的校企合作机制研究与实践 农业类高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 高职现代服务类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探析 校企联合培养材料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索与实践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lass A Shares" System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l

YANG Wei-chuan

(Jiangmen Polytechnic, Jiangmen, Guangdong 529090,China)

篇8

【关键词】古筝 集体课 教学模式

一、当前古筝集体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乐音干扰问题。当前古筝集体授课中存在的一个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学生间的乐音干扰。集体上课就意味着学生可能会同时间自我练习作品,而古筝的乐音不同于其他现代乐器,混为一体同时间演奏时很难进行辨别。一方面学生自己无法专注的进行自我练习,并且会严重被其他学生的乐音干扰到。另一方面则是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现存练习进行作业检验。

(二)学生知识层次不一。随着近些年来学校扩招与艺术院校艺术专业的不断增长,生源基础广泛,学生知识能力层次不一。就古筝教学来说,一方面专业的古筝教师人数较少,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当前生源广泛学生繁多的情况,因此集体课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另一方面,一对一教学模式从本质上来说相当于如今的私人家教教学,学费较为昂贵,所以大部分学生愿意选择费用相对低的集体课教学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古筝的时间不同,自身天赋存在差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将教学难点重点同时教授于所有学生,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到到教学进度,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三)教师对学生演奏问题的指导。同一个班级的学生,自身天赋存在差异,学习能力不同,临场发挥水平各异,集体授课中演奏练习时, 学生的表现不同,突出的个人问题迥异。而集体授课的教师只有一位,很难在一堂课的时间内注意到所有学生的现存问题,并且提出相关的建设性改正意见。这些不仅不利于教学进度的统一调配,也严重制约学生的个人演奏技巧提高与综合成长。

二、对古筝集体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根据学生知识层次编排班级

当前我国学校的班级编排中,基本上是在随机安排的基础之上将优良差各层次的学生综合集中。传统上来说,这种安排目的是为了使学校各班级能够均衡发展,不区分对待所有优良学生。但是就古筝教学来说,原本适合其他学科专业的班级编排方式并不适合,而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进行班级编排,将极其优秀的学生与中等能力的学生分开组合班级,并分别配备不同的古筝教师进行专业教学。一方面,班级层次分组,既能合理分配教师,又能使班级教学进度保持一致,完善教学效果,促进高校课堂的构建。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避免避免挫伤学生自信心的状况发生。

(二)竞争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1、相互竞争。在古筝学习中,学生自身的个人勤奋练习固然必不可少,但是彼此之间的竞争学习也是促进其自身优异成长的重要法宝。在古筝集体课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竞赛,不仅能够有效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能使趣味性与游戏性以及竞赛性相结合。爱好艺术的学生,本身是具有极强表达欲望的,教师以分组竞赛的方式为学生的个人表现提供了良好平台,一方面学生可以自由展示自己的无限才能,另一方面又能相互之间产生竞争与比较的好胜心理,不断激励自己更好更优秀。此外,教师可以以多媒体作为比赛和活动的评比平台,记述学生的课堂竞争状态,充实课堂活动内容,强化教学效果。

2、小组合作学习。新课改下,教学活动更强调学生间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合作学习中,不仅能使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暴露的缺陷,同时还能使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取长补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总体来看,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适合学科教学、有利于促进师生共赢的优异模式。在古筝集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组,根据学生意愿以及个人特色,进行角色分配,使学生在课堂中完成场景还原,即角色扮演活动。古往今来有很多适宜舞台演奏的曲目作品,教师可以择取适宜操作、费时较少、学生参与度高、画面还原度真实的片段进行。

(三)习题微课教学

习题微课模式最主要的特色即是以单一知识点为教学内容,通过简短的视频或音频等多媒体形式记载并结合一定的学习任务而形成的一种教学资源。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和教学时间短的特点突出。在古筝集体授课教学模式中下,教师对个别学生的单独指导较难实现,而习题微课的模式恰到好处的使学生能够除却课堂时间在业余得到双重的专业练习与指导。一方面充分的利用了专业教师的业余时间指导,另一方面也是强化古筝教学、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模式。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任何模式的教学形式,都是为了寻求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前提与基础。古筝习题微课的制作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应该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

(四)注重创设教学情境

每一个音乐作品都有其背后的故事,需要学生进行系统的了解与掌握,只有充分了解作品背后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即了解作品的创作情境,才能在学习演奏中将自身情感氤氲其中,并与作品完美结合。而在古筝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充分的还原作品历史背景,注重创设教学情境。如古筝名曲《高山流水》,创作背景是琴师俞伯牙在山间弹琴,樵夫钟子期如果听懂了他的琴音,钟子期去世后,俞伯牙甚至摔琴绝弦终身不弹琴。这段知音相遇心心相惜的故事之后是流传千古的名曲。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音频、视频、图片资料等,充分描绘故事背景,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前期有效酝酿情绪,有感而发,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小结:本文就古筝集体课的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当前,我国古筝教学中存在一系列问题,诸如乐音干扰问题、学生知识层次不一、教师对学生演奏问题的指导等,这些都制约着教学进度的统一调配,以及学生的个人演奏技巧提高与综合成长。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根据学生知识层次编排班级、教学活动遵从竞争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加强习题微课教学以及注重创设教学情境等方面改进与完善。古筝教学不同于数学英语等技巧性课程,对音乐素养的要求较高。教师在改进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也要注重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以促进学生的综合成长。

参考文献:

[1]何炜玮.高师钢琴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研究――“数码钢琴

集体课”下的即兴伴奏技术之融合[J].《戏剧之家》.2016

篇9

一、健全教学质量诊断机制,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高

(一)教学质量诊断,分层落实教学质量目标考评

从2008年起,学校对所有的教学成绩数据进行信息化编码,初步建立了学校的教学成绩诊断评估机制。通过“教学诊断系统”常规模型的诊断,可以在年级起始之初科学预测该年级的发展状况,确立发展目标;可以有效评估年级发展的状态,从而对年级发展作出科学的判断、指导和管理。年级又结合班级、学科发展状况,对学校考核目标进行再分解,形成班级管理和课程目标,并依据班级和学科发展进行目标动态调整,督促班级、学科备课组以目标为导向,拟定教学方案、制定行动计划。并根据学生成绩和班级、备课组执行计划方案的对照,对班级、备课组进行考核评估。

(二)年级关系诊断,提高集体效能感

2008年以来,学校形成了以年级为主、以处室为辅的“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运行模式。学校通过教师对年级领导小组和年级工作的描述性评价,可以了解整个年级的组织情感状态,从而推断年级的整体效能感,并以此预判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时作出管理策略上的弥补和调整。

二、实行教师综合评价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新课程观下的教师评价强调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强调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对教师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全程的、较长时间的、循环往复的评价,以促进教师的进步和发展。

(一)教师听评课系统,实现同伴互助

新课程讲求专家引领,同伴互助。2010年至今,十一中开展了“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 “教师外出观摩回校示范汇报课”“基于导学案的同课异构展示课”和“骨干教师卓越课堂”等一系列课堂教学展示周。几年来,基本做到了每期每位上课教师至少上一堂教学展示课。鉴于学校的官方评价容易给教师带来压力,学校便开发设计了“教师听评课系统”。要求参与设计、观摩听课的教师对授课教师的课堂从教学设计、课堂环节、课堂生成、课堂文化、课程适应等环节匿名进行等级量化打分,并在网页上专门设计了“教师点评留言”栏目。通过真实的、个性化的交流和探讨,在教师同辈之间,培育客观的、宽松互助的专业发展评价氛围,促进教师感悟与成长。

(二)年级积分管理系统,共营课改氛围

学校定期举行课堂教学展示周,明确要求以年级为单位撰写授课教师的上课简报,并公开在学校的官网上。学校将这一类的课改简报作为考核评价年级工作的重要依据,并将积分同时公示在学校官网上。年级对教师课改行为、课改成果进行描述的过程,就是对所在年级教师共同改革愿景进行再梳理、再明晰的过程。在教师眼里,年级的简报描述,是对教师行动作出的积极的、正面的回馈。这有利于教师从多维的、全面的角度看待学生、学校和课程。教师和年级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共同营造了课堂改革氛围,分享了课堂成果,教师围绕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合作就上升为教师和管理者之间的合作,从而推动了教师的进步与学校的整体变革。

(三)教师申岗系统,尊重教师意愿

教师作为从事教育的知识群体,在社会、心理方面的需求要比一般社会群体强烈,希望得到尊重获得归属感。这方面的满足程度越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就越高,工作就越积极。因此学校开发和设计“教师申岗系统”,在岗位任用中尊重教师的个人发展意愿,加强民主决策机制,增加决策过程的透明度。通过发挥教师的主体地位,有效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有效减少了教师的职业倦怠,为年级、学校的高效运行提供了有效保证。

(四)教师自我评价系统,提升教师反思力

教师是学历、知识密集的特殊群体,以教学成绩做长期单一的外在评价会降低教师的自我成就动机,损害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在课堂展示周上,学校要求每位授课教师设计自我的风彩展示牌,公示在学校广场。在自我设计过程中,教师会反观自我的教育观、人生观,在内心展开自我对话,进行自我评价;进而认识到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自觉内化职业规范,挖掘自我潜能,明确自我定位,从而激发新教师的上进心,提升老教师的职业使命感和荣誉感。

三、实施学生多元评价机制,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学校尊重学生主体发展需要的多样性,改变了以考试分数为主的评价方式,加强了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

(一)调整考试时间和科目,减少考试负担

一般年级都会组织包含所有学科在内的四次月考,但这明显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因此学校通过将半期考试提前到每学期的第7周或第8周的办法,减少了年级的考试次数。同时在高一年级实行“学科抽考”制度,在半期考试开考的当天早上,由年级备课组长当众抽签决定9个学科中的哪5个学科参加考试。这种改革,减轻了学生压力,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深得师生好评。

(二)创新试卷命制,引领学习方式变革

语文作为百科之母,在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自2010年起,为语文专设了阅读课,每周专门排出一节课,要求语文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学校图书馆进行课外阅读。2013年,结合教育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基地校建设”课题、南岸区教委领导的“课程领导力建设”项目,学校对全国盛行的“大语文”概念作出了校本化解读,充分挖掘阅读的内涵,将单一依托语文学科的“阅读”,从内容、空间、时间和形式上进行整合,形成了综合性跨学科的“大阅读”。

在半期考试的语文试卷命制上,语文教研组按照学校安排,突出“以阅读为核心,以写作为延伸”的读写结合的教学和考试思路,以教材为起点,根据自身设计开发的校本阅读主题为试卷选材主题,注重知识的迁移运用,让试卷发挥考察功能的同时,成为学生前期阶段阅读的总结和后续阅读的主题方向,使语文考试成为平时教学的促进机制和成果反馈手段,激活了教与学的创造力。

(三)推行学生自主评价,尊重学生主体需要

学校开发设计了《综合素质养成手册》,学生可以在手册上将每学期的成绩、身高、体重如实记载下来,同时还可以在每学期之初对自己的学业、阅读、人际交往、社会实践等七个方面进行自我规划和设计,并在学期末对自己的规划作出自我反思和评价。学校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对学生的发展规划、评价作出点评,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促进自我成长。

四、构建校本评估和外部评价有机结合机制,形成教育合力

篇10

关键词:长途卧铺客车 管理 技术

2012年8月26日凌晨两点45分,陕西省延安市境内包茂高速公路安塞段由北向南K484+95米处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辆双层卧铺客车与一辆装有甲醇的罐车追尾引发甲醇泄漏起火,并致两车火灾,事故确认共有36人遇难。

只有生命的失去,才会唤起我们对事件的思考。一时间,长途卧铺客车的存废问题,瞬间成为舆论的热点,存抑或是废。

从中国客车黄浦军校之称的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现长安大学)校长陈荫三1988年主持公路卧铺大客车课题研究开始,历经了近30年的发展史,卧铺客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盛到衰的过程,她是中国道路运输业重要的参与者和代表者。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入东南沿海地区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沿海地区实行改革开放。在铁路交通并不发达,航空运输的费用又无法负担,同时跨市甚至跨省的长途运输耗时长,舒适性低的前提下,多数人就会尝试着坐卧铺客车。因此长途卧铺客车的发展找到了沃土。

市场催生了长途卧铺客车,但是,市场也在最近的十年里,开始了对它的淘汰。

2000年,交通部贯彻《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标准对卧铺客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2002年,公安部交管局表示“卧铺客车重心高,稳定性差,不易刹车,很容易发生特大事故”。

同时,乘客们对出行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铁路提速和航空降价,高铁动车的出现,公路客运优势的挣扎显得那样脆弱无力,一些中长途线路上,卧铺客车受到的影响更凸显。而卧铺客车的改变与管理又是滞后于上述改变,陨落现象自然而来。

但是,长途卧铺客车的安全问题频出,并不能全然归结到汽车本身,长途卧铺客车行业的内部监管是主导因素。若只因卧铺客车的事故率高就废除长途卧铺客车,无疑是“因噎废食”,我们要找准症结,“对症下药”。

1.安全事故的主因并非是长途卧铺客车

1.1卧铺客车安全配置标准高于普通客车。

我国卧铺客车的相关技术标准经过了专家论证、通过了比对试验,安全技术配置标准要高于比普通座位客车。车身为全承载整体式框架结构,普遍装备制动缓速装置、限速装置、防抱死制动系统和卫星定位系统,发动机后置的卧铺客车还装备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

1.2卧铺客车事故发生率低于座位客车。

从事故统计数据看,由于车辆机件原因造成的事故仅为0.4%,碰撞、坠车是卧铺客车事故的主要形态,所占比例分别为41.7%、33.3%,多属二次被动事故。从交通安全事故统计数据来看,2004-2010年道路运输行业发生的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的重大道路交通事故中与卧铺客车相关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19.4%,与其占营运大客车数量的比例相当;2010年度其卧铺客运车辆事故率(0.004次/百万车公里)、伤亡率(0.003人/百万车公里)均低于所有班线车辆事故率(0.028次/百万车公里)、死亡率(0.011人/百万车公里)。

2.长途卧铺客车还是有广阔的市场

2.1卧铺客车数量并未随公路里程数量的增加而减少。

从近五年来看,我国铁路总营业里程增加约2.3万公里,但是卧铺客车数量基本维持在3万辆左右,侧面说明铁路总里程的增加并没有代替这部分群众选择卧铺客车出行的需求。

2.2乘坐卧铺客车的主要出行人数量庞大

2011年9月,由工信部牵头公安部、质检总局、交通运输部专项调查数据显示,卧铺客车服务对象60%是农民、农民工以及个体从业者等中低收入人员。正是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员大流动大等现实,对卧铺客车的需求具有刚性,很多铁路、民航覆盖不到的地区,特别是门到门的运输服务,具有价格相对便宜、节约旅馆宿费、包裹与人同行以及满足乘客长距离出行休息需求等特点和中转换乘次数减少等优势,这使卧铺客车成为百姓长距离出行的依赖。

3.主体人的管理层次和车辆技术层次的主要症结

一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薄弱

由于跨省班线的客运,管理层次上需要省级交通运输厅的管理,跨越的省份越多,管理的衔接吻合性越低,跨省客运安全管理基础工作普遍薄弱,安全责任落实点模糊。

二是缺乏严谨的对从业人员的考核与要求

现有的道路旅客运输从业人员成分复杂,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普遍不高,安全服务意识不强,一些驾驶员素质不高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的最主要因素。

三是未充分利用信息服务、科技水平

时下,长途卧铺客车虽然大部分都安装了GPS卫星定位系统等通讯平台,但是未能充分利用或只是闲置可利用的此类资源。且部分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整体能力一般,不能尽职,娴熟操作,所以实际运行中效果不佳。

4.对主体管理人员和车辆技术上的策略与意见

一是优化管理结构,强化安全检测。

首先要科学规范管理结构,结合道路客运经营权年限退出制度,制订运力发展计划,根据道路通行条件和建设规划,适度超前配备高档运力,增强运输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其次要加强对客车的安全检测管理工作,建立责任倒查追究制度,对车辆检测和评定做到“谁检测、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再次是切实做好客运车辆的强制维护和保修工作,做到车辆出站前不门检不放过,营运途中发生异常不排除不放过,车辆回场后不例检不放过,切实从车辆技术、运输源头和运输途中预防事故发生。

二是重点加强客运从业人员的管理与队伍建设。

a.加强管理机构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其素质

交通管理机构应该注重人力资本投入、为知识型人员提供受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学习机会,从而具备终身就业的能力。在综合考虑管理目标与个人发展目标基础上,对人员进行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与训练活动,不断接受职业培训。

b.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从业人员的积极性

竞争上岗和末位淘汰可以将管理机构所有的主要工作都带动和激发起来,竞争淘汰能够将行政管理机构的所有工作都带动起来。

具体形式,为了充分利用末位淘汰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避免它的消极因素,我个人认为可以采用定期(如一年)进行全员考核,根据工作表现,将其分为优秀、合格、试用、内部淘汰四类,建立内部劳务市场,如连续二次成为试用员工,必须内部下岗,在机构内部劳务市场培训,提高技能和素质后,重新竞争上岗。这样一来使得现在那些因为各种原因不能上岗的人员也有了公平竞争的机会。

三是加充分利用信息服务的潜力,应用科技手段预防。

要把钱用在事故预防上,不要将钱用在事故处理上。积极应用先进的生产经营设备和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安全检测设备,以加大投入提升科技水平,以科技装备保障运输安全。

技术层面上,积极应用先进生产经营设备和安全检测仪器,企业需在跨省客车上安装GPS定位监控系统,在客运站安装自动车辆门检安全检测仪和危险品检测仪,GPS系统网络结构的整体系统由中心监控系统(分两级:包括主中心系统、客运公司控制中心和车队调度中心)、全球卫星定位系统、车载设备四部分组成一个全天候、全范围的客运车辆管理和车辆跟踪的综合平台。系统方案图如图1:

监控调度管理中心是定位业务系统的核心。其中,一级监控调度管理中心设在总调度监控中心,完成全网内车辆监控、调度及相应管理功能,二级监控调度管理中心设在各车队,通过系统的部分授权,监控调度管理本地车辆或特定车辆。

配备车载终端利用无线通讯网络与监控调度管理中心进行双向信息传输。通过接收GPS定位信号,对车辆状态进行检测,并将状态数据传送到监控中心,同时接收监控调度管理中心的调度信息或控制数据并对车辆进行控制。

5.结语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的管理,尤其是对管理机构人员人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一行业的整体绩效。随着道路运输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的市场经济的实体,这就需要各参与者群策群力,为我国道路客运的长远发展做出每个人应有的贡献。辩证的看对长途卧铺客车,经过一系列的政策的实施,道路旅客运输管理方面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琪延主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版。

[2]《几部委联合对长途卧铺客车采取了一些限制性发展的措施》2012年3月19日 交通运输部新闻办新闻会

[3]《关于尽快恢复卧铺客车正常生产和注册登记手续办理的建议》中道运协字[2012]8号

[4]2011年7月24日,冯正霖是在全国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上作出上述要求的

[5]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