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开花的树范文

时间:2023-04-02 00:22: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一棵开花的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但并非一切如常。

一棵树,两棵树,三棵树,四棵树,五棵树,六棵树。小区门口的街道上,一共倒了六棵树。都是成材三五年的香樟树,头顶都还葱茏若盖,只是脚已蹬出了泥土,身长丈八横侧,占据了以往它们投下的影子所在的地方。

有一种奇怪的安静。阳光慈悲地向下照耀着,大地向上蒸腾着水汽,中间是六棵香樟树的树灵,它们此时也许就坐在横倒的树干上,拍手唱歌,歌罢就离去,尔后树叶枯黄,枝离叶散。

我忽然回过神来,此刻在我鼻端的不寻常的浓烈香气,原来是来自它们劈开的枝丫,破裂的树皮,还有松开了的根须。香气里有记忆,也有叙事。现在悬浮、弥漫在这条小街上的每一个分子,都是气味的现场。被暴雨浇透了的树叶此时疲惫地散发出的还没有焐干的潮味,以及从每一个新鲜的断片里喷涌出的像奶油一样的清甜。气味还原了一切,一切历历在目。

离我最近的一棵香樟树,树干还在土里,但它最主要的一根树枝已被劈落,后者恰与我身高齐平。走近看断茬口,足有一尺来长,比我的巴掌还要宽,末端有些下倾,木质雪白,看上去就像是一颗巨大的牙齿,还带点不驯服的光芒(这肯定是我的错觉)。茬口断面的纹理还保留着向一个方向的激昂的趋去,有些狰狞,摸上去,似小股小股的肌肉群。也许这就是当时的状态,一位战士断臂时的状态。这时我不无卑鄙地想起樟木有驱蚊虫的功效。以前在婺源的山间曾见到老乡叫卖用樟木料做成的木块、木珠,卖得挺便宜,反而让人不太敢相信是真的。现在这肯定是真的了。摸索着凹凸起伏的断面,我想找一个“下手”的地方。过了几秒钟,发现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它们仍然是那么坚韧、结实,致密,没有一处能掰下那么一小片来。只有十二级大风用十二个小时的力气可以将它折断。面对人类的“上下其手”,它连白一下眼都懒得。最终我还是如愿了,在茬口卷翘的末端有一根牙签大小的木质纤维被我抠下来,放进了口袋里。我不知道下班回来后,这些树是否还在这里,它们是否被重新种上,或者另处移植?树的生命是很顽强的,一定可以活下来。但是在我的口袋里,有一根牙签大小的樟木料,纪念着一次它与土地的短暂别离。

离开这六棵树,继续往下走,我在各种各样的植物身上都发现了风的痕迹。蓬乱的野草全贴了地,被梳理得又顺又直,菜地里两尺来长的不知什么秧苗不是后仰就是前俯;满地的桑树叶,满地的细枝杈;夹竹桃像被人猛地推了一把,整个地往前扑出,竹丛东倒西歪,还保留着风脚从林间穿过的路径。哎哟,且慢!让我再回头看一看。多奇怪的事,花朵们还都在树上!不管是白色的夹竹桃,紫色的扶桑花,朱红的芙蓉花,还是粉白夹杂、一串一串挤在一起开的三角梅,都还在枝头美着呢。我不敢相信,但一树一树看下来,虽然枝条多多少少都有点走样了,但是连小花骨朵儿也都在,比台风来之前并不曾少。

这是怎么回事?我真的想不通了:大风能把几米高的樟树连根拔起,推倒在地,怎么却连一朵刚刚探头的花朵儿也吹不掉呢?难道真像老子说的那样——“柔弱胜刚强”?!

这样想起来,柔弱者确实不弱。不说花,就说冬天的最后一片树叶吧,我观察过,永远都是每一棵树的每一根枝条的最末端新长出来的叶子。萧索的季节里,这些仅剩的“排尾兵”可以站上很久很久,老也不凋零。如果植物确实有一种神秘的“抓”力,那么它既然出现在了冬天的树叶上,也就可以出现在夏天的花朵里。花朵是一棵树最大的希望与奥秘,是青春,是纵情,是骄傲,是生命本身。从花萼到花苞,及至人眼所不能及的细小处,或许都是造物主之手点化过的地方,早就备下了应对不同恶劣气候条件的硬件和保护方案。所以,大树倒了,小花还在。

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夏日,在台湾的苗栗的山间,一位在台湾新竹师范学院教书的年轻女子坐在火车上。有一瞬间,当火车从一个很长的山洞出来以后,她无意间回头朝山洞后面的山地上张望,看到高高的山坡上有一棵油桐开满了白色的花。她被那惊人的华美所震慑,但刚要仔细看的时候,火车一转弯,那棵树就看不见了。几个月后,她写下一首诗,题为《一棵开花的树》。诗曰: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这首诗,这位诗人,经过三十多年传播,海峡两岸的读者都已经很熟悉。我也曾伤心如焚地默诵接下来的这段: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篇2

——题记

楔子·梦境非梦

善行,我又梦见了你。梦里木荷树开了花,细碎地漫过了墙头。你还是少年模样,眉眼全是暖意望着我。

我去握你伸来的手,握住的,却是苍凉的影子。

1·唐善行,我下巴脱臼了!

2012年冬天,我买了一张回桐城的单程票。当列车飞啸驶进了隧道时,我把手机卡扔出了窗外,然后气定神闲地拉着行礼箱去车门等下车。

一月的桐城,白雪覆盖。回了老屋,我把院子里的积雪扫了一条道。花了一下午把屋子收拾好,才打车去见豆芽,聚在一起的人都是熟悉又陌生的,熟悉是因为他们都曾生活在“梦院”,陌生的是经过七年,大家已经互相长得不认识了,包括豆芽,小时候分明胖嘟嘟的,现在却有着水蛇一样的腰。不过好在,本着旧相识,互相介绍一下,就很快玩到一起。

沈淮南打电话给豆芽时,我正玩猜拳,我去走廊接电话。

沈淮南在电话那边语气有些急促,桑朦星!你不是三岁小孩,怎么动不动就离家出走!

我挑眉,我只是回自己的家而已。

你也应该和我说一声。知不知道我多担心?

我看着面前落地玻璃前自己模糊的倒影深深呼吸,我已经十七岁了,你不用担心。小叔。最后的两个字我几乎是咬着牙说出来的,然后挂了电话,一回头就看到了站在身后不远处的少年。

走廊灯光很暗,少年站在那里,就像整个人都埋在了阴影里,表情看不分明,那双清亮的眼眸却寡淡如水。这时候豆芽从包厢里窜出来,看见少年大叫,唐善行!你丫总算来了!

有点事担误了。唐善行走过来,声音里没有一点暖意。

我刚想开口打招呼,可是唐善行已经微微侧身从我身边走过去了,那股子疏离把周围的空气都冻成了冰渣渣。豆芽对我吐吐舌头,“他就这别扭性格。”

我笑笑。是啊,他确实是这样别扭性格,无论是七年前,还是七年后。

吃完饭大家一起玩纸牌惩罚游戏,我和唐善行竟然抽到一组,这晚我牌品极差,连累唐善行连连败北,输一次就要往脸上贴剪纸红心。当我最终打出最后一张烂牌时,无辜地看着面前贴了半边红心脸的唐善行。

大家可不管,争先恐后把手里余下的红心全给贴唐善行那张面瘫脸上去了。然后推着我和唐善行出门,按照惩罚,我们得到外面走廊挨个敲门对开门的人说你好。这招太损了。

我跟在唐善行身后,实在忍不住笑了,唐善行冷冷地看我一眼,走快了几步。我在后面终于哈哈大笑,完全忘了自己脸上也贴满了。

唐善行不耐烦地回过头,桑朦星!我警告你……你怎么了?

我乐极生悲地看着他,捂着我的下巴,费劲地比划。

——唐善行,我下巴脱臼了!

唐善行的表情瞬间精彩了。

深夜十一点,我泪流满面地坐在医院,医生严肃地交代,你这是习惯性脱臼,关节囊长得不太好,所以以后得多注意,不能大声哭,也不能大声笑。

等接完下巴出来时,在走廊看到了唐善行。他坐在长椅上,刚要走过去叫他就听到他在打电话,你不用费神了,我和她没有什么好说的,自然以后也不会有任何的交集。

说完便挂了电话,起身便看见了我,他一点也没有尴尬,坦荡地看着我。

我似乎看到了记忆深处那个神情淡漠的小男孩,凉凉地说,这辈子我永远也不会原谅你的。

那是2005年,多雨的夏天。

20岁的沈淮南带着10岁的我,住进了桐城镇上尽头的老房子。那几天,沈淮南物色了一家门面开花店,总是把我扔在家里,隔壁那家“梦院”是一所福利院,住着许多的孩子。可我从来没有见过,因为沈淮南从来不会让我出家门。

终于有一天,我自己端了凳子,爬上了那堵不高的红墙,看到的,却是一个小男孩光着上身,穿着印着蜡笑小新的小裤叉,面前摆了一桶洗澡水,突然看见我,目光惊悚,一手护胸,一手指着我大叫,神经病啊!

我被他吓得一个跟斗从墙上翻了下去。

大人闻讯而出时,都惊呆了,因为我一头栽进了洗澡盆里,手忙脚乱把我抱出来,我已经吃了一肚子的水。那天,院里的阿姨给我换了衣服,叫豆芽的女孩子又拿了一盘子鸡腿才哄住我,可等我将手伸向最后一只鸡腿时,有人连盘子一块端走了。

是那个叫我神经病的小男孩,抱着鸡腿,一脸嫌恶地看着我。豆芽老气在在地说,丧门星,唐善行不给你鸡腿,我给你吃糖果。

我认真纠正,是桑朦星。

同时也默默把那个讨厌的男孩子的名字记在了心里——唐善行。

夏天快结束时,沈淮南帮我争取到了插班的机会,我和豆芽成了好朋友,便知道了关于唐善行的事情。唐善行本来是有个姐姐的,只是五岁那年,姐姐被领养,弃他而去,于是性格越来越阴郁。一直到现在几乎没有任何朋友,无论上课放学都是独来独往一个人。

于是许多人总是说,“这个孩子,该不会得自闭症了吧?”

这样的语气,就好像他们说起我那样——这个孩子该不是那个年轻人拐骗来的吧?

头一次想和他交朋友,可是还没等同唐善行示好,我与他的关系便彻底绝裂。

那次学校布置的画画作业是画自己的爸爸,豆芽凑过来,呀,这不是你沈小叔吗?

小叔就是我爸爸啊。

自欺欺人。旁边的千年哑巴唐善行说了一句我不懂的成语,还特别贴心的后面解释,自己把自己当傻瓜欺骗的意思。

于是我冲过去,扑倒了唐善行一顿胖揍,一开始他还会反抗,可是当我喊道,活该你姐姐不要你时,唐善行整个人都僵住了,一双如琉璃的黑眼睛恍如死水地看着我。

我一时愣住了。

小小的一个人,眼神怎么会这么悲伤呢?悲伤得好像要流出世上最多的眼泪。

即便是七年后,他变了许多,眼睛里的悲伤却仍像沉寂了千年。

我移开目光,几乎不敢看他笑的样子,低着眉眼干巴巴地说,“小叔这么大年纪不结婚,我也很困扰的……”后面的话,我没能说下去。因为唐善行温暖的手抚上我的发心,轻轻揉了揉,然后他轻轻地拥抱了我。

就像七年前,在公共电话亭,我拥抱了哭泣的他那样。

吃完饭沈淮南便先回去了,我带着孩子们去院子里放烟花,我点燃烟花,远远地站开,一抬头看到了站在二楼窗口的唐善行。

他似乎一愣,我身后的焰火刹时腾上夜空,照亮了他的眸光,他蓦地笑了。那样的笑,温柔如同烟花盛开。我朝他挥挥手,却没有注意到手中的烟花点燃,火光一下窜进了我的眼睛。

医生看到我和唐善行,直接就暴走了,一边让小护士替我清洗眼睛,一边数落旁边冤枉的唐善行,“你说你们大过年的也折腾什么劲。”

唐善行唯唯喏喏地站在一边,被数落得一声不吭,末了才急着问,那她眼睛怎么样?

医生一瞪眼,留一晚观察。

唐善行答应我没把我受伤的事告诉沈淮南,自己一个人在医院守着我。整个晚上我都郁郁寡欢,唐善行知道我担心眼睛,为了逗我开心竟然给我讲笑话。可他讲的笑话实在太冷,见我半天没笑,他颇有些失败,你怎么不笑?

我摇头叹气,唐善行,你把笑话讲成了新闻。

唐善行不悦,桑朦星,我在你眼里到底差成什么样?

我慢慢数,喜欢一个人玩深沉,还爱玩失踪,臭着脸,对谁都摆谱……

我的话突然停顿下来,因为我的左脸突然被覆上了一层温暖。凉久,那层温暖离开,我还没能反应过来,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就是扑过去找唐善行拼命,唐善行!那是我的初吻,你怎么可以连招呼也不打!

唐善行淡定地躲开,打了招呼,你哪里会让我亲。

……

第二天检查结果很好,取下了纱布,眼睛便重现光明。离开医院时,我对唐善行的恶行依然数落不止,你回去要给我写封情书,认真地告白……

唐善行笑了,你的要求会不会太多了啊。

善行。身后传来声音。

唐善行僵住了。我回过头,看到了坐在轮椅里的姑娘。

善知回来了。或者说,她从未离开过桐城,只不过从未告诉唐善行,并且一直在这家医院养病。我坐在走廊外面,唐善行已经和善知在里面呆了几个小时,他们谈什么无得而知,只是唐善行出来的时候,满脸的疲惫,看见我,还是笑了笑。

唐善行回到梦院后便躲进了洗浴室,呆了很久,我想敲门时才听见门内传来的呜咽声。

他在哭,哭得伤心而隐忍。

我去见善知,是在两天后,提着我煲好的营养汤。善知见到我并不意外,反而笑笑,你就是朦朦吧?

我点点头,终于问出来,为什么你在桐城不让善行知道?

善知笑了,她的笑容跟善行一样,温柔和煦,可她说出的话却让我浑身冰冷,她说,因为我不想让我唯一的弟弟看到我死啊。

从医院出来,我漫无目的地乱晃,也不知道唐善行差点把我的电话打爆。最后我一个人在我和唐善行种的小山林里呆着,那里为了方便守夜,搭了一个简易木棚,我就在那里缩了不知道多久。

善知的病是在被收养后发现的,是一种血液病。这几年养父母一直带着她四周奔波治病,收效却甚微。善知也央求着他们别把这件事告诉善行,甚至不惜捏造出离开桐城的谎话。

只是人至生命将近,也终有些东西放不下。在医院看到善行时,还是忍不住唤了出来。

唐善行找来时,原本生气,可是看见我冻得嘴唇发紫,终究没有说重话,默默地拿出棉袄替我披上,轻声说,我们回家吧。

那晚月光极好,印衬着雪地,泛出温柔的光芒。我趴在唐善行背上,闻着少年身上的气息,泪却掉下来。

唐善行,以后我要做医生。我擦掉眼泪,像说誓言一般,我要治好善知。这样你就不会伤心了。

唐善行愣了,良久才轻轻嗯了一声。

沈淮南的婚礼在元宵举行,酒席来桐城办。结婚那天很热闹,新娘子把花球抛到了我手上,我看向唐善行,却没在看见他的人。豆芽说他接了一个电话,就匆匆走了。

参加完婚礼,我一个人抱着绣球坐在酒店外面,我一遍一遍打唐善行的电话,他也没有接。最终直到手机没电,我终于放弃。

一层温暖披上来,我回过头,是沈淮南。

他陪我坐下来,在担心善行?

我点点头,往沈淮南身边靠了靠,低声说,我听到了他们两个吵架。

是的。那天我去医院听到了他们的吵架声音。善知激动地说,我不会让你这么做,你总该为朦朦着想。良久才听到善行说,朦朦也会支持我这么做的。他要做什么,我始终不知道。可我也什么都没问。

唐善行要离开桐城的事情,是豆芽告诉我的。那时我准备跟着沈淮南回北城,接到豆芽电话,我呆立了半天,然后跑去医院找唐善行。看到他正在帮善知收拾东西,看到我,他有些吃惊。

我们坐在医院花坛边,唐善行低声说,我原本今天去找你,才告诉你的,对不起,朦朦。我必须跟善知去美国。七年前我以为她抛弃我,七年后,我不想再错失这个机会。

我看着远方冉冉升起的朝阳,朝他笑了,善行,我会等你。

唐善行离开那天,我呆在他的房间里没有去送行。我一样一样整理他的东西,最后在一本厚书中发现了夹着的一样东西。

那是一张红色的结婚请柬,那是沈淮南结婚时的请柬。一翻开,我的眼泪便掉下来。

新郎写着唐善行,新娘写着桑朦星。

日期是五年后的今天。

终·再美的云彩,终会成尘埃

唐善行一走便是五年。

五年后,我顺利读完大学,顺利得到了一家医院的实习机会。这几年我坚持给唐善行写信,他每封都回。有时候是许多字,有时候只有廖廖几句。唯一不变的,从来是结尾,你等我。于是我等,等了一年又一年。

但到了第三年,唐善行却再也没有回过信,我却继续投递这封无效信。

我一有假期便回桐城,去梦院看孩子们,当年我们种的树已经长得很高,每年春节枝头便开满了白色的花骨朵,带着幽幽的花香。我把这些写信告诉了唐善行,还拍了照片。这几年我一直没有恋爱,沈淮南却有些急,读书时没有交男友还说得过去,毕业后还无动静,他便急了。

你不会还在等善行那小子吧?沈淮南问。

我忙推他走,你该去学校接你宝贝儿子了。

豆芽结婚是在这年的冬天,我去给她做伴娘,晚上我们挤在一张床上,看我们这几年的相册,一张一张翻过去,全是我们这几个人。只是,五年前有唐善行。五年后,我身边的位置一直空缺。

豆芽难过地看着我,“你别等他了吧。”

我微微一怔,继而笑得轻描淡写,“都等了这么些年,再等久点也没关系。”

是啊。我也不知道要等多久,总之,在我想等你岁月里,我应该会一直等下去吧?

豆芽想说什么,最终沉默下来,握了握我的手。

半夜我才昏昏沉沉的睡着,唐善行,我竟然梦见了你。

梦见了还是少年的你,背着我走在漫天雪地里,冬天的月光又轻又美,让你像是月光里走出来的王子。

于是我在梦里都笑醒了。

可是唐善行,我并不知道我已经等不到你了。

我不知道,你要做的,不仅仅是跟善知去美国,还有捐赠自己的骨髓给善知。我不知道,术后的骨髓再生长得不好,你病了很长一段时间。你生病那一段时间,你一直坚持给我写信,坚持读我的信,你的病情恶化得太快,第二年就已经无法写出一个字。那些信,都是善知替你回的。

篇3

你们如今是否安好?月上柳梢头,勾起游子愁,千里之外的我再次提笔,却发现离别至今已整一年。泪眼婆娑中蓦然回首,发现心头那株被拳拳爱心滋养的成长之树,如今已枝繁叶茂、华冠如盖,它浸透了你们的心血,也芳香了我的成长岁月!

幽幽夏日,感恩是一棵香樟树

一曲骊歌唱绝了夏日。

一个被夏日阳光渲染过的唯美午后,棉花云幸福地吐着泡泡,像守候一个夏日的传奇。办公室里一派静谧,茶的清香在错落的阳光中弥漫开来。我的老师在伏案备课,我在一旁整理作业。

“杨阳,”你终于打破了这一份宁静,“要回老家读书了?”你放下备课的笔,微笑着询问。

“是的,回济宁。”

“济宁是个好地方,孔孟之乡嘛。”我感动于你对我家乡的了解,感动于你对我的关心。

“回到家乡,要好好学习,创造辉煌……”夏日的阳光从香樟叶片的缝隙撒落,淌过你的教案,淌过氤氲的浮尘,淌过内心深处的山峦,轻轻触摸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谢谢您!”我深深鞠躬,“我一定会的。”起身,却发现这份感恩之心已在心中化作泪滴。

离离站台,感恩是一棵马缨花

6岁那年,站台上,我随妈妈远行,当听到手机里爸爸的轻声呼唤,便大哭不止。

0年后的今天,我却要一人踏上征程,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再不会有你们时时的教导、唠叨。想到这儿,看着忙碌的人们,心灵突然有了前所未有的感觉,像马缨花挣脱母体成为个体时的心境,纯粹得没有离别的伤感。看见妈妈眼角被岁月镌刻下的淡淡鱼尾纹、爸爸略显佝偻的背影,想起5年来在家里的一分一秒,只觉得,有爱,真好!有家,真好!如果可以一起从头再来,再回到5年前,我一定会加倍珍惜。

写着写着,泪水打湿了稿纸,化作夏日落英缤纷的梦。

在泪眼中,我只想告诉你们――所有陪我成长的人们,人生一路,有爱相随;分别之后,感恩相伴。前世我与你们在茫茫人海中五百次回眸,今生我定会好好珍惜,感恩上苍给予的这份厚重礼物。

感谢你们,陪伴我一路成长的人们!

此致

祝你们天天快乐!

杨阳

【点评】

篇4

你也许不知道,其实不知不觉中你已经无数次看见这样的花在自己身边开放。

当你在万籁俱寂的夜间突然听到一曲为你响起的美妙的音乐……

当你在冰天雪地的世界遇到一间为你开着门的小屋,屋里正燃烧着熊熊的炉火……

当你在十字路口徘徊,有人微笑着走过来给你善意的指引……

当你的身体因寒冷和孤寂而颤抖,一双温暖的手轻轻地向你伸来……

当你发现有一双美丽的眼睛用清澈的目光默默凝视着你……

我无法一一列举各种各样的“当你”——当你欢乐,当你迷茫,当你为世界的壮阔和奇丽发出惊奇的赞叹,当你被人间的真情和温馨深深地感动……

当你的灵魂和感情受到震撼、受到感动,不管这种震撼和感动如电闪雷鸣般强烈,还是像微风一样轻轻从你心头掠过……

每逢这样的时刻。便是你观赏到心灵之花向你怒放的时刻。每当这样的时刻,你的心灵之树也在悄悄地发芽、长叶,向辽阔的空间伸展自由的枝干。没有一个画家能用画笔描绘出这样的景象,每一个诗人能用诗句表达出这样的过程,但是它所引起的变化,却悠悠长长、绵延不断,改变着生命的历史,丰富着人生的色彩。

你相信吗?你的心灵一定回开一次花,一定的。也许是灿烂的一大片,也许只是孤零零的一朵;也许是举世无双的奇葩,也许知识一朵毫不起眼的小花……你的心灵之花也许来得很长,常开不败;也许只是昙花一现,稍纵即逝……

谁也无法预报心灵之花开放的时辰,更无法向你描绘她们怒放时的奇妙景象。但我可以告诉你,这样的花,每时每刻都在人间开放。游人在向世界奉献自信的时刻,就是花开的时刻。

篇5

走近莞城中心小学,用心感受她成长的脉络,你会发现,她就像一棵开满花的树:其根,坚守着脚下一方泥土;其干,撑起了头顶一片蓝天;其叶,芳菲满枝葱翠欲滴;其花,甘化落红为泥;其果,化育满园馨香……

萌生之蕴:文化引领源于历史的厚度

历史是教育的资源,不可复制;底蕴是学校的根基,历久弥坚。莞城中心小学有着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而其所在地原来建有的资福寺更是历经千年的历史风云。惟有厚积,方能薄发。文化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根本路径,一所有着悠久办学历史和丰富办学资源的学校,便有了与众不同的性格和不可复制的优势。但厚积之下如何薄发?却考验着莞城中心小学人的智慧。

1.千年资福的文化基因

千年资福,百载学堂。公元962年,南汉禹馀使捐出住宅,在莞城中心小学现在的校址,东莞市万寿路28号建成资福寺。公元1110年,大文豪坡途径东莞,夜宿资福寺,感慨之下写就了《广州东莞县资福禅寺罗汉阁记》等三篇文章。同时,坡用至爱的犀带换取佛骨舍利,并将其供奉在资福寺内。公元1346年,僧侣和信众齐力铸成5000斤重的大铜钟,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当时间行进到近千年后的1906年,莞城中心小学于原资福寺创立,当时名为东莞县高等小学堂。1912年,东莞县第一高等小学堂易名为东莞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在接下来的一百多年岁月变迁中,它曾十四次异名,七迁校址,五改学制,四扩分校。经过几番周折后,莞城中心小学终于又回到了莞城万寿路28号这片沃土。

终点又回到了起点,远去的是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变迁,不变的是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与教育理想。

2.百年名校的办学积淀

对于教育,一千个学生,便有着一千个色彩各异的梦;一千位教师,便有着一千般角度不同的解读;一千所学校,便有着一千种个性鲜明的思考与实践。即使是同一所学校,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会有着不同的办学追求与教学主张。但殊途同归,大家最终的指向都是学生健康的成长。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莞城中心小学便已成立了教学研究会,对课程提出“儿童精神体力均属有限,现行课程过重,时间过多,儿童能力实有未胜――适宜将总时数酌量减少”等减负要求;提出“低年级劳作与美术科互为关联,亦可合并”等课程整合观点;提出“自然科须注重实验,到野外采集,及到各地工厂参观,以期知行合一,互相考证,方能收获”等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教学提出“多提问题,以引起儿童研究动机,使儿童思想集中”的兴趣论;提出“题目多,范围广,可免强记,读死书,作弊等流弊”等终结性评价和设“卡片记载”“教师把平日观察所得”记下“以为个别时谈话根据”等过程性评价的观点。

解放后,学校的提前识字教学模式、语言文字训练体系等先进的理念为学校在各个学科取得了近乎辉煌的业绩。新课改开始,学校又提出了“让每一个孩子的每一个方面都得到其应有的发展,让每一位教师的每一个方面都得到其充分的发挥,让校园的每一个地方都充满育人与创新的气息”的办学理念。

不同的时期追求着不同的教育理想,不同的年代对理想的教育有着不同的诠释与解读。这些追求与诠释,变化的是侧重与表述,不变的是莞城中心小学的教育气度与情怀。

3.历史节点的应运而生

只有梳理历史才能洞穿繁杂,惟有与时俱进才能不断超越。2006年,莞城中心小学迎来百年校庆。莞城中心小学以“大气,国际视野;承传,特色创新”为导向,在传承百年老校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引进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并结合自身文化底蕴和师生实际提炼出“悦纳至正”的办学理念,为学校下一个百年谋篇布局。

“悦”与东莞的“莞”心心相印,它不仅是微笑的表情,更是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心态;“纳”取自东莞的城市精神“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精髓。“纳”也引自现代国际教育理念“全纳教育”,“悦纳”承载的是东莞的特质。

“至正”源自“至正大铜钟”的年号,“正”可解释为“争当、正确、正好、正直、正智”;在学校教育中视为“正心、正德、正智”;“至”其一可谓“最”,其二可谓“走向、追求、达成”。“至正”即为努力追求最好。

“悦纳至正”,根源于学校的历史,枝叶伸向世界的云端。

拔节之酝:特色办学基于思考的深度

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明确的办学理念,清晰的办学思路,可行的办学措施都不可或缺。而要达成这一切,我们首先要坚持做教育的思想者。“悦纳至正”办学理念的提出,便是莞城中心小学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出”这一哲学命题深度思考后的系统作答,它体现了学校对自身历史文化的理性传承,同时也是学校教育主张与东莞城市精神的智慧对接,还是学校对教育理想的动态追求。

1.“悦纳教育”的核心价值

“悦纳”的核心是学校适应儿童,要具有多样性和适应“不同差异”学习者的需要。

“悦纳”是愉快地接纳;接纳,是尊重,是认可。

“悦纳”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智慧,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境界。

“悦纳”的对象是多元的,在莞城中心小学,强调的是悦纳童心、悦纳世界。

“悦纳”的内容是多彩的,在莞城中心小学,强调纳己纳人、纳智纳福。

“悦纳”不是盲目、简单、机械地接收;“悦纳”是承传,是张扬,是创新。

“悦纳至正”是莞城中心小学的精神与灵魂,是指导全校教育教学行为与改革发展的精神支撑。

“悦纳至正”的核心价值为既要悦纳,又要至正;只有悦纳,才能至正;由于悦纳,因而至正。

在教学管理上,学校悦纳教师,鼓励个性;教师悦纳学校,努力工作,共谋至正。在学生管理上,教师悦纳童心,因材施教;学生悦纳教师,悦纳学校,和谐发展。在家校联系上,学校悦纳家长,广纳良言;家长悦纳学校,悦纳教师,共同育人。

2.培养目标的“一加八”和“八个一”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努力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战略主题。莞城中心小学在“悦纳至正”办学理念指引下,个性化地实践国家教育方针、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学生发展需要,确立了“一加八”的学生培养目标。

所谓“一”,就是一条主线,即达到国家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各项目标,这是共性化的发展。

所谓“八”,就是在引导学生在八个方面做到最好:特别有正气;特别有胸怀;特别有自信;特别有习惯;特别爱看书;特别能合作;特别有特长;特别爱思考。

针对“特别有特长”这一培养目标,学校提出特长培养“八个一”:能写一手好字;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熟练掌握一种绘画技巧;能熟练掌握一种乐器演奏;能熟练掌握一种劳动技能;能熟练掌握一项体育技能;有一门痴迷与擅长的学科;有一项以上得意的小发明。

壮美之韵:内涵发展成于实践的广度

学生、教师、学校是为教育的三大主体,三者三位一体的提升与成长,才是教育的内涵发展。莞城中心小学在“悦纳至正”理念的引领下,搭建师生共同成长的德育平台,构建师生平等互动的教学过程,重建和而不同的智慧管理,真正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1.孩子“悦纳”,全方位立人

节日的欢乐。

每个孩子都喜欢过节!因着这个理念,莞城中心小学为孩子们量身定制了“节文化”大餐。一年下来,学生几乎月月都能过节。1~2月激励学生努力奋进的“至正洪钟节”,3月~4月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的“养德资福节”,5~6月让学生施展多元才华的“大榕树艺术节”,9月鼓励学生海量阅读的“东坡悦读节”,10~11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镜堂科技节”,12月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而设的“万寿康体节”。这些节日的设置既是学校“悦纳至正”办学理念系统解构后的具体实践平台,也是学校根据自身特有的文化元素认真开发的系列活动品牌。

每到一个节日,学校都会根据节日主题开展对应的系列活动,比如“至正洪钟节”。“至正大铜钟”为东莞资福寺之宝,莞城中心小学于1933年迁入资福寺,与大铜钟相伴数十载,一代代学子朝闻钟响上学,暮随钟韵而归。学校为弘扬优良校风,增强学校凝聚力,决定每年的校庆纪念日(2月18日)为“至正洪钟节”庆典日。1、2月份进行以“今天我为中心骄傲,明天中心为我自豪”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通过了解校史、评选洪钟少年、校庆等活动,营造“洪钟文化”,让学生知晓学校光荣的历史,增强身为莞城中心小学人的自豪感和爱校情怀,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全面发展,做到“至正、至好”,为校争光。

评价的欢欣。

莞城中心小学一直致力于开发一套操作性强、推广价值高、行之有效的学业评价体系,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指标的多维化、时机的全程化、主体的多元化以及结果的丰富化。莞城中心小学在各学科的实践测评方式上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语文学科增加了听力技能考核、口语交际技能考核和朗读技能考核;而音乐学科则增加了音乐欣赏考核、音乐创造考核和器乐演奏考核。将传统的纸笔测试与实践检测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加了朗读、表演、设计等实践操作性的评价方式,再将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实践活动等作为评价的指标,构建了多维度的指标体系。

另外,莞城中心小学三管齐下实现学业评价的全程跟踪,分为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学期总评。以每一节课为载体的日常评价是针对学生每节课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及习惯、基础知识、基础能力等评价指标在课堂上即时评价并进行记录;再根据每个学科的实际教学进度,或者是教学时间划分为一个阶段,各学科阶段评价主要针对学习成绩或知识与能力等评价指标进行评价。

新的评价体系一改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自己、同伴以及家长参与学业评价的全过程,充分体现出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体验的欢快。

道德行为是不能强迫的,学生只有真正获得了切身体验,才容易入其脑留其心,成为其品性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悦纳至正”理念下的德育实践强调学生通过体验“自己塑造自己”“自己构成自己”。

为此,学校引导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在生活中感受。2014年度学校“资福节”主题为生命教育,学校在各年级开展了体验生命活动:一年级进行“失明一小时”活动;二年级进行“聋哑人体验”活动;三年级进行“护蛋”活动;四年级“养蚕宝宝”活动;五年级进行“为校园增添色彩(养菜)”活动;六年级进行“寻找成长足迹”活动。

2.老师“悦纳”,全过程立品

氛围的引导。

幸福是什么?也总会有人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作答,很多人都认为幸福是获得、是满足、是苦尽甘来的纯美,但对于莞城中心小学而言,作为一名教师,幸福除了以上之外还是一种体验、一种感悟、一种付出,最终做幸福的教师,幸福的做教师,做教师的幸福。在现有的一系列教育考核机制下,老师们的压力自然不小。不过,笔者将这个疑虑抛给梁惠权校长时,他说,中心小学的老师只说自己很忙,很少说自己很累,因为他们的心是快乐的!梁惠权常跟老师们说:“你们是最幸福的老师,因为你们做的是有意义的事情。你们没有摧残孩子的心灵,你们没有让孩子厌学,你们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所以你们是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你们是幸福的人!”

科研的引领。

学校的发展有赖于教师专业持续生长的活力。除了常规的教学工作外,这里几乎每一位教师都对教育教学科研有一种以科研为荣、以科研为乐的情愫,他们会应教育教学科研工作产生由内而外的令身心愉悦的存在感,这是该校教师专业成长历程中从历经淬炼到美丽嬗变的必经环节。学校倡导教师从身边日常教学问题出发,开展“身边科研”,并要求全体教师人人参与科研,实现“全员科研”,以此提升教育教学研究的氛围及品质。其中,以学校办学思想与特色研究为主的《悦纳教育理念与行动研究》、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主的《小学课堂教学观察与评价的研究》和正在开展的“高效课堂研究”、以学生课程评价改革为主的《小学学业评价的研究》等省市级课题均取得丰硕成果,许多研究成果在全市得以推广,成为全市乃至全省颇具影响力的科研品牌。

品牌的引申。

对教师来说,铸造个人品牌的过程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教师持续成长的动力,是教师感受职业幸福的大境界。在莞城中心小学,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课堂品牌。每个学年,学校都会对教师品牌进行管理、审核。每年的9月28日是学校的“至正名师教师发展日”,学校会在那天举行教师品牌大型展示会,推介相对成熟的品牌并进行颁奖。

学校提出“教师品牌――品牌教师――名师”这一教师品牌发展新思路。一是人人定品牌,勾勒教师品牌发展的全新蓝图;二是时时推品牌,搭建教师品牌发展的广阔平台。如搭建了“四一五一”制度化学研平台、集中跟岗平台、名校联盟平台等等,先后打造出“魅力识字”“广快作文”“情韵诗词”“激情体育”“结构教学”等品牌,呈现出教师品牌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也培养出了大批教学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名师,学校目前有2位特级教师。有6个工作室,其中1个省名校长工作室,1个省名师工作室,1个市名班主任工作室,3个市名师工作室。同时,还有大批教师在全国、全省赛课中获奖。仅两年一届的阅读教学大赛,学校就有6位教师在省获奖,有2位教师代表广东省参赛在全国获奖。

3.学校“悦纳”,全视角立学

简约课堂的美丽。

面对当前课堂教学冗繁低效现状,莞城中心小学提出“简单,是一种境界”的课堂教学理念,大力倡导简约课堂。通过简约课堂的理念学习及简约课堂的模式研究,达成课堂的简单、高效。同时,学校还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通过东莞市中标课题《小学课堂观察与评价的研究》来观察、评价、分析、改进课堂,引导教师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简约的教学内容、简化的教学环境、简单的教学方法,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理想。

随意走进莞城中心小学的任一节课室,听一节常态课,你的感受定会耳目一新:“教材只是个例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已成为不同学科教师共同的认识;课堂环节由繁入简,学生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知识,有足够的时间去静思默想,有足够的时间去潜心探究;老师们的教学方法注重实效,没有浪费,拒绝作秀,他们总是把着力点放在学生学情的分析上,哪种方法简便、有效,利于学生亲密接触文本,利于学生提高素养,就采用哪种方法。

莞城中心小学的简约课堂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简约而不简单,平静却不平淡。

校本课程的绽放。

莞城中心小学为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下的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努力建构了一套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旨在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的课程体系――榕树课程体系。整个课程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三个方面重点各不相同:①根基性课程,为国家计划课程。此类课程的重点是研究整合,即十个学科在各自把握和完成本课程外,注重各学科间整合,朝全课程迈进。②延展性课程,以课程超市及校队课程为主体。每周五下午开展课程超市,学生根据兴趣自主进超市选课程。课程实施者除了本校教师,还包括少年宫专业教师以及家长志愿者。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提高参与面、参与度。③绽放性课程,为品牌校本课程。包括少儿科学院、本正大课间、阅读阶梯课程、基地课程三大系列。

比如少年科学院包括爱迪生创新研究所、卡逊环境研究所、汤姆逊电子研究所、万氏兄弟动漫研究所、德沃尔机器人研究所。每个研究都配备相关的设备,让学生在研究所里进行对科学原理的研究,让学生感受科学的魅力。在这里,诞生了众多创意和发明,并获得了省、市专家的肯定。如学生叶嘉曦,在学钢琴的时候发现,年龄较小的小朋友难以踩着钢琴的踏板,于是她考虑做一个“Z”形的增高器,装在原来的跳板上。最后,这个发明获得了广东省青少年创新大赛二等奖,并申请了专利。

和而不同的睿智。

在学校管理中,教师的工作具有独立性、创造性的特点,只有在提倡教师合作的同时又尊重教师的个体创造性,才能更好地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基于以上理由,学校提出“和而不同”的管理思想。

“和”是一种追求,一种态度,一种方法。“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与苟同,不是盲目附和、不分是非,要达到“和”首先是规范,即“精细管理”,也就是通过共同制定大家认可的各种规章制度,如课堂督察推门制、调研制,以此提升各部门的管理水平,实行有效的管理,达到“制度管人,和谐发展”的局面。要达到“和”更要在管理文化上下功夫,引领教师的教育思想,激励教师的教育追求,增强学校凝聚力,通过集体影响管理、团队管理来促进“和”,逐步实现“无痕管理”。

采访手记:让我们一起追求真的教育

真的教育,应当是遵循人认知与发展的规律,用科学的方法,给予生命成长以必要且适合的道德引领和人文观照。

技术,是教育教学效率提升和目标达成不可或缺的手段。但曾几何时,我们有意或无意地夸大了技术的作用,而忽略了技术为人服务,为知识的积淀、能力的习得服务的初衷。

功利,之如目的、价值、效果,是教育教学无法回避的现实,开放多元的教育应该是积极面对生活与社会并冀求影响之,但毋庸讳言,时下的教育已经深陷功利的泥淖而迷失了回家的路。

真的教育,讲究技术却不狂热,直面现实却不迷惘。令人感动的是,我们在莞城中心小学看到了小班化教学,看到了听音静心心理操,看到了五百年的榕树,看到了简约课堂,看到了品牌教师养成,看到了和而不同的管理……

历史与创新,变革与传承,在这里共生共长。

科学与人文,现实与理想,在这里相辅相成。

莞城中心小学的经验告诉我们,真的教育,没有模式,没有捷径,有的只能是人文指向下的科学实践,直面现实下的坚守理想。

篇6

随着我国文化艺术创意产业的兴起,艺术类考生数量与年俱增和高等院校设计类专业的招生数量不断增大,现今中国社会的艺术类设计领域对既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又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广博人文素养的综合艺术类设计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

但是,由于艺术类院校的扩招以及其文化课录取分数普遍较低等因素的影响,使艺术设计专业录取上来的学生文化底蕴普遍不厚,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无论是在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了解,还是在对现代先进的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方面,都存着在先天不足的情况。我们所追求的设计理念就应该是既有其独创性又能体现其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样式,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设计作品在其他国家设计作品当中独树一帜,在世界设计领域里占有一席之地。是中国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印证的正是这个道理!

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之一,就是在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中开设至少一到两门中国画类相关课程。所以了解和接触中国绘画恰恰能为设计艺术类学生提供传统的人文素养,同时也能为其进行艺术设计提供所需的大量的中国特色的设计元素。提出这一构想的目的就是借鉴传统中国绘画艺术中的精髓,使它引导我们牢记民族传统,把艺术设计的根基深深地扎在民族艺术的沃土之中,艺术设计作品才有生命力,殊不知“具有民族性的设计作品才具有世界性”。

有上述可知,在中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适时适当地开设中国画课程,无疑是非常必要和非常及时的。那么如何在实践中摸索和总结一套较为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如何使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创作实践中具备较为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设计的艺术作品具有传统文化的民族内涵,使其找到一个能在世界立足的设计表达方式。就需要高校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精神等方面多下功夫,研究探索一套较为合理的适合设计类专业学生学习的中国画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

现在高校的艺术系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虽然有少量的学校已经开设基础国画类课程,但依然有很大一部分学校缺乏对设计类课程的足够重视。即使是开设了设计类课程的学校,由于大多数处于模糊阶段,设计类课程的安排设置也不尽详尽,与设计类其他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沟通少,课程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不能形成系统完善科学的教学体系。

国画类课程的种类繁多,哪些课程适合为设计的学习提供思路和启发,哪些课程能够与现在当下的设计现状有机的结合,如何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进行这些国画类课程的设置,现在都还没有一个严谨、科学且系统的研究。很多学校开设课程多数是凭感觉,今年开设明年可能就换成其他国画类课程或取消。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细致的跟踪反馈,并加以总结,当然也就无法形成一套科学实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中国画课程一般是作为学科专业基础课来设立,属于专业必修课程。在中国画的课堂教学当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国画技法的同时,把中国画的传统形式、材料、风格以及表现手段等元素巧妙地运用到设计表现及理念之中去,尤其是要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传统绘画艺术比如在平面类设计专业开设中国画课程之工笔重彩。可以让学生把中国传统色彩运用到现代设计当中去,同时中国画当中的“计白当黑”的构图也可以为现代设计所运用。在建筑、环境设计专业开设中国画课程之白描,可以在手绘效果图表现中运用中国画白描技巧,同时在环境设计中添加中国传统元素,使设计作品更具中国味。在动画专业中开设中国画课程之水墨写意画,给中国动漫设计增添一种形式表现的手法。中国画中的人物形象对动画人物造型课程有着必然的影响,目前世界两大动画巨头――美国和日本的动画其实都是有很明显的民族文化特征。

篇7

关键词:数学文化;开设;《数学文化》课程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051-02

一、开设《数学文化》课程的改革意义

数学文化主要是指数学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数学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数学文化》课程虽然要以知识为载体,却并不以传授数学理论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以教授数学思想为主,让学生理解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理解数学的文化价值;让学生学会“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文化素养,使学生终身受益。但目前,各高校普遍缺少《数学文化》这门课程。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中数学教育陷入了应试教育题海战术之中,不能摆脱普通高中的文理分科,和从初中就开始出现的文理偏科,不仅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而且导致很多学生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的失衡,文科学生中很多人视数学为猛兽,把进大学后可以不学数学当作是一种解脱。这就造成大学数学教育的困境,使得不少学生学了十多年数学而并不真正认识数学科学,当然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数学文化》课程不同于传统的数学课程,是针对数学的历史发展,传统文化的继承,结合数学知识,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的同时,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使他们了解数学、理解数学、同时提高学生的逻辑判断能力。项目力图使教学内容始终保持科学性、新颖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以适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及相关课程的积极性,加深学习者对数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师授课时可以突出《大学文化》里的数学思想方法及数学家思考问题的方法途径,用数学文化的观点来认识作为课程形态的数学,引导和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重视让学生学习及领会数学家进行创造性活动与思考问题的方法途径,以及理解数学知识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文化》课程设置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理解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理解数学的文化价值;让学生学会“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文化素养,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分阶段多层次开设《数学文化》课程的方法

数学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数学文化》课程应当着重介绍数学科学的精神与思想方法;对于数学专业和非数学专业都应当开设数学文化课程,但教学的目的要求有所不同,对程度不同的知识载体分层次开设数学文化教育。应对所有专业的学生开设数学文化类课程,《数学文化》课程可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采用专题系列讲座,辅以课堂讨论以及课外撰写学习心得的方式。因为专题系列讲座可以紧紧围绕学生的专业特点,同时又比较机动灵活。要改变长久以来以数学的知识系统为线索的教学思想。应从数学典故、数学问题、数学方法、数学观点、数学思想等角度切入,并以它们为线索来组织材料、进行教学。不必苛求授课内容的系统性,还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增减、选择授课内容。这也利于具有不同专长、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参加教学工作,共同完成整个《数学文化》课程的教学。通过对课程设计的研究,让《数学文化》课向学生展示数学极富魅力的一面。不是以往数学课上的定理、公式、计算和题海,而是数学的思想、精神和方法;让用美学的眼光来看待数学;了解到数学在各个领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走进数学史的长河,去追随数学家的足迹;体会到数学中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知道曾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三次数学危机、希尔伯特的23个问题等。

教学中应注重营造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在读书报告的基础上作课堂演讲,拓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上台演讲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的机会和施展的舞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南开大学2001年2月起就开设了《数学文化》课,最年来一些大学也先后开设了各种形式的数学文化类课程。实践证明,数学文化课程是大学生们广泛欢迎的一门课程。当前,《数学文化》课程建设的当务之急培养相关的教师和选择适当的教材。因为,现有的大学教师过去普遍没有学过数学文化课程,而开课的教师都是根据自己对数学文化的理解和个人的知识积累,加上讲授数学文化课需要很多的备课时间,因此,如何吸引教师参加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至于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我们可以参阅大量外文相关著作,经过多次反复的课程教改,形成比较成熟的讲稿,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刘家访.我国课程论本土化的问题及未来走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5).

[2]刘银萍,王宪昌.数学文化对数学教育的启示[J].大学数学,2003,(6).

[3]黄秦安.数学文化观念下的数学素质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2001,(3).

[4]单,喻平.对我国数学教育学研究的反思[J].数学教育学报,2001,(4).

[5]王宪昌,刘银萍.也谈数学文化与数学教育的关系――兼与张楚廷先生、黄秦安先生商榷[J].数学教育学报,2002,(3).

[6]齐民友.中国人眼中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J].数学教育学报,2003,(1).

[7]张奠宙,梁绍君,金家梁.数学文化的一些新视角[J].数学教育学报,2003,(1).

[8]张建广.数学教育应是数学文化的教育[J].学周刊,2011,(13).

篇8

【关键词】文化课 专业特点 合作交流 互补

在日常的文化课教学当中,艺术类中职院校往往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譬如教学信息严重滞后、教材不配套、教学资源陈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等等。此外,许多学校和学生过分强调专业课的重要性,对文化课重视程度不高。而随着越来越严峻的招生和就业压力,高考的录取率已经影响到学校的招生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及同事们认为,只有引入合作机制,通过校外交流提升文化课的教学水平,才能有效地应对以上的不利局面。

在谈到校际合作的时候,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合作办学并不是把文化课教学承包出去。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及教师的责任感和教学方法等原因,这种方法的实际效果并不好。因此,只有在艺术类中职院校教学特点的基础上,开发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合作交流模式,才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作为舞蹈专业院校,学生的文化课学习特点非常鲜明,可以概括为底子薄、玩心大、中专业、轻文化等。针对这样的特点,只有一方面引进合作学校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仍然坚持以我为本,充分地考虑艺术类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兴趣分布,才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交流。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合作交流的过程当中,同样不要忽略自身优势。只有熟悉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才能最大限度地时限交流合作的意义。

在实际的运作层面,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手段:

1.通过校际合作交流,可以完善教材的一致性,使学校能够及时地变更教材,更加贴近升学考试的实际需要。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教材多为十几年前的版本,通过合作交流,更多地了解了新教材的特点,在教材的选取上也有了更大的主动性和选择面,学生对新课程的兴趣和接受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2.通过校际合作交流,带领青年教师走出去,参与由各级组织的教研会议,到合作学校去听课交流,参与集体备课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在短期内有效地解决青年教师经验不足,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对于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3.通过校际合作交流,可以共享合作学校的先进教学资源,如复习材料、习题集等,从中吸取对本校学生有益的资料。在使用合作院校教学资源的同时,还要注意的是难度的选择。过于简单则失去意义,但片面追求与合作院校同等难度,对于本身学习底子薄弱的艺术专业学生来说又不太现实。在这方面,笔者和同事发现,将高低年级的复习题杂糅在一起是个很好的方法。

4.通过校际合作交流,逐步实现与合作学校考试的同步化,可以有效地提升本校学生在考试中的实战经验。结合中职院校学制的特点,学生通常只上到高中二年级,而在交流之后,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参加高考模拟,并按照分值进行估算,教师和学生对当前的学习成绩也有了明确地认识,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弥补不足。

同时,作为艺术类专业院校,学生的专业特长也可以成为交流的重要媒介手段。在实践当中,我们通过组织舞蹈舞剧演出、协助成立特长培训班等形式,与合作院校形成了良好的互补,也得到了对方的好评和称赞。

当然,进行校际交流合作还必须得到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协调。在实际操作当中,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学交流合作就得到了市、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帮助我们牵线搭桥,联系合作院校,起到了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结论

在校际教学交流活动实践当中,我们发现,通过与普通院校开展合作,教师在教学水平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既可以保持自身的优势不变,又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和贴合学生在升学考试方面的实际要求。同时,文化课教学也不再游离于艺术类学校教学的中心范畴之外,而是成为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综上所述,艺术类中职院校开展文化课校际合作,对于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强化文化课教学水平乃至促进升学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桂宏、许红梅. 浅谈中职学校合作办学中的班级文化建设[J]. 观察与思考,2012年22期.

[2] 吉中亮、占美森、蒋仓兰. 关于中职开展对外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 才智,2015年10期.

篇9

告诉我......那又何必

如果我们轻声微笑只是为了不哭泣

告诉我......如何去记忆

如果没有如果

是否会换个结局

在一世繁华落尽后

我的左眼看不见我右眼的忧伤

于是......我在风里雨里倾诉着我的独白

只为那一夜凋零的瞬间

给你一个绚丽的色彩

但最终

你读不懂

我的言语

我是那一棵会开花的树

轮回里等你千年

前世的盼望只为今生你的回眸

最终还是凋零在了你的身后

是不是我应该幻化为百合

你是否会为了那一抹纯洁低头一嗅

或者应该为玫瑰

你会为了那一抹艳丽而欣喜

最为的是否该是妖姬

你会为了那一抹蓝色而惊吁

可是

最终你还是看不到那些只能等你一季

而我在原地等了你一千年

那一树的小花

最终只成为你脚下的印记

一世繁华落尽

我的左眼看不见我右眼的泪水

如果没有如果

下辈子

做棵不会开花的树

不再期许不再盼望

右眼不再忧伤

落尽一世繁华

不诉一腔断肠

那是一棵不会开花的树

终于她停止了诉说

终于她不再哭泣

终于

忘记了

篇10

安徽省宿州市区内,老槐树作为宿州一景,孤独地挺立于市立医院附近。

每次经过此处,我都会有不一样的心境。。。。。。

/

谁陪我二十年流离

谁伴我半世的失落

/

一抹晚霞

送走冷寂的残春

一朝花落

唯独挽留了我的寂寞

/

送走迷失的霜叶

秋天的风在哀怨中诉说

寒冷的冬天

谁的雪

依旧在断桥边漂泊

/

我会活得很久

就在医院附近

我的心会瘫痪一辈子

/

我会爱得很长

也就在医院附近

我的寂寞会把我站成永恒

/

历史就是这棵树

一棵在孤独中开花的树

一棵在不幸中成长的树

/

一份瞭望望穿了秋水

一份忧郁载不动许多愁

一份憧憬盛开在四季

一份坚定坚守一场爱情

/

你不是过客

你亦不是风景

你开花的过程

便是我永久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