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英语翻译范文

时间:2023-03-16 23:22: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专业英语翻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专业英语翻译

篇1

【关键词】电气工程专业英语翻译学翻译技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152-02

翻译是一门跨学科、跨文化、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翻译首先要经过理解英文原文,然后将其转换成相对应的汉语,再进行校对等三个步骤,而如何准确理解原文则是翻译工作的基础和关键。要做到准确理解原文,首先要根据上下文理顺词与词,句与句及段与段之间的有机联系,才能准确的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

一、准确地理解原文,着重词汇语境的理解,注意长句、从句的翻译

专业英语是为了介绍某一学科的某些知识,这就要求译者要了解该专业的相关知识,通过原文的形式掌握其精神实质,做到准确的理解原文即译文和原文要内容一致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一致。特别是翻译长句、从句时,更要弄清楚该句的句法结构,找出该句的关键内容及各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再根据汉语的特点和表达方式,采用正确的翻译法,如顺序法、逆序法、分译法、综合法,正确的译出原文,避免受原文形式的束缚,迁就原文的"死译"现象,或者不紧贴原文又失之于自由主义。如在翻译定语从句时,如果从句结构复杂,译成汉语前置定语显得太长而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或者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对先行词不起限制作用,只对它加以描述、解释或补充,往往可以译成后置的并列分句,这种情况在专业英语中极为常见。

如: Coal power plants work by using several steps to convert stored energy in coal to usable electricity that we find in our home that powers our lights, computers, and sometimes, back into heat for our homes.

这句话有36个词,其中有定语从句、动名词、过去分词,power一词出现两次,power plant的意思是"发电厂",做动词的意思是"供以动力"。两个定语从句都是由that引导,同时修饰先行词electricity。译文为:燃煤火力发电厂通过几个步骤将储存在煤里的能量转化成电能,这样我们在家里可以有电使用电灯、电脑,有时还可以为家里取暖。

A step-up transmission substation receives electric power from a nearby generating facility and uses a large power transformer to increase the voltage for transmission to distant locations.

译文为:升压变电站从附近的发电设施接收电力,然后使用大型变压器将电压升高,远距离输送电力。

二、忠实通顺地体现原文,再现语气、时态、语态的内涵

忠实通顺的体现原文既衡量是否准确的理解原文,又衡量译者中文表达能力。所谓"忠实":既要忠实原作的内容,不得有任何篡改、歪曲、遗漏或任意删减,又要忠实原作的风格,不能任意破坏和改变更不能以译者的风格替代原作的风格。科技文献侧重叙事和推理。读者重视的是作者的观点和发明的内容,而不是作者本人,所以科技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得非常广泛。

如:The output state of the relay will be, with its contacts closed, called trip, or with its contacts open, called block or block to trip.

此句出现两次被动语态,翻译时可改译成主动语态。

译文为:接触器闭合时,继电器的输出状态称为"解扣",而接触器打开时称作"封锁"或"解扣封锁"。

三、认真审查校核,以防错译漏译

为了保证翻译质量,审校是翻译必不可少的一步。校核是理解与表达的升华,是对原文内容进一步核实以及对语言文字进一步推敲。仔细审校译文是否忠实原文,语句是否通顺、流畅,语言是否规范,标点是否正确,是否有错译、漏译等问题。有时一字之差就可能造成无法挽救的大错。因此,译者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通常必须审校两遍,第一遍审校内容,第二遍审校语言文字。如时间许可再通读全文,做最后的检查修改,也可以译者自己校改后,请别人校阅。用这种互相校改的方法,可确保整个译文连贯、术语统一,使译文达到或接近翻译标准。

如: The generator, a huge electromagnet surrounded by coils of wire, then produces electricity when it rotates.

此处要弄清楚"generator"意为"发动机","electromagnet"意为"电磁体""rotate"意为"旋转"。才能准确的理解该句原文。译文为:发动机是一个被线圈包围的巨大电磁体,旋转时会发电。

四、结束语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因此,翻译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交流。为了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专业英语,译者首先必须仔细推敲、准确的理解原文,在此基础之上忠实而通顺的表达原文。

以上这些翻译技巧在电气工程专业外语的学习中应用较多,掌握和综合运用这些技巧,在进行翻译时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专业英语的学习将促进专业知识的提升,服务于专业岗位。依据我国提出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目标,遵循电气专业特征,结合电力能源行业背景和人才需求,探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中大学本科阶段英语翻译技巧的学习,旨在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能源电力行业工程技术人才,使之真正走向国际化。

参考文献:

[1]陈廷佑. 英文汉译技巧[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1

篇2

关键词:专业术语 词义引伸 词性转换 被动语态 复合句

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文字表达出来的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要想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时就离不开翻译技巧。专业英语的翻译既有与生活英语的相同之处,也有其专业独特之点,更重要的一点是要与该专业所具备的自身特点和国家最新颁布的行业设计规范相结合。

一、 单词的涵义:

英语与汉语一样,一词一义的情况是很少的,越是常用的词,释义也就越多,而词与词相结合,又衍生出许多新的词义。如work这个名词,在专业英语中除了“工作”的词义外,还有多种涵义。

cold work冷加工; earth work土方工程; false work 脚手架; field work 外业;

在选择词义时,必须从上下文联系中去理解词义,准确掌握语言环境的逻辑意义,才能判断词义致整个句子的涵义,这是在翻译时必须牢记的一条。

二、词组的意义:

从专业英语的发展趋势看,不仅由普通词汇转化增填新义的技术词多。而且词组搭配使用也更加灵活,尤其是一些短语动词。

例 Specimens can be set up for a test. 可以为试验制作(建立)几组试样。

三、词义引伸的译法:

翻译时常常遇到的难题就是如何确定词义。通常的处理办法是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和用词搭配上的需要,把这些词或词组的字面意思加以引伸而译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词义转译:若遇到无法直译或不宜直译的词或词组,根据上下文和逻辑关系引伸转译。

例 Retaining wall is wall built to hold back solid material.

挡土墙是为阻挡密实土体而修建的墙体。

2. 词义具体化:根据汉语的习惯,把原文中某些词义较为笼统的词引伸为词义较具体的词。

例 Dumpers tip forwards and the driver sits behind the load.

翻斗车向前翻转,驾驶员坐在所装物料之后。

3. 词义抽象化:根据汉语的表达习惯,翻译时把原文中词义较具体的词引伸为词义较抽象的词,或把词义较形象的词引伸为词义较一般的词。

例 All corrosion is not caused by oxidation.

腐蚀不全是由氧化作用引起的。

四、词类转换译法:

为了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或达到一定的辞目的,可以适当改变一下原文中的某些词的词类。

1. 名词译成动词:

例 For most normal bridges, the use of chart programming would be adequate.

对于大多数普通桥梁来说,采用(施工)条线进度图就足够了。

2. 名词译成形容词:

例 The experiment was a success.那项试验是成功的。

五、 语态的转换:语态是动词的一种形式,用来说明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相对于主语的关系。

1.被动语态译成汉语的主动句

1)译成有主语的主动句:

例1、Cracking is almost completely avoided in prestressed concrete.

预应力混凝土几乎可以完全避免出现裂缝。

2)译成无主语的主动句:

A.主语译成宾语(宾语位于动词之后)

例:If changes have beeen made in size of members at completion of the second cycle, the dead load must be recalculated.

在第二遍计算结果出来时,若构建的尺寸已经变化了,那就应该重新计算恒载。

B.主语译成宾语(宾语位于动词之前)

例2: In wet climatics, the soil beneath the road must be drained.

在气候潮湿地区,对道路下面的土应做好排水。

3)主语与谓语合译:

例:In selecting a site, care should be taken to investigate a number of probable alternative sites and then decide on the site which is likely to serve the needs of the bridge at the least cost.

在选定桥位时,应当注意调查几个比较方案,然后选定很可能满足造价最低要求的桥位。

2.被动语态译成汉语的被动句:方法是把原句中的主语仍译作主语,而其被动意义可以采用下列几种方式来表达。

1)在动词前加“被”字

例: Asphalt was originally used only as a covering.

沥青最初仅被用来做铺面。

2) 在动词前省略“被”字

例:Contour lines are used to show the elevation.

等高线用来表示高程。

3)译成“是 …的”结构

例: A new design method for bituminous roads was published in 1984.

篇3

[关键词] 医学英语;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 R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5)10(a)-0136-03

Analysis of teaching strategy in improving medical English translation skill for medical students

LI Fang1 WEI Xinli2

1.Department of Geriatric, Fuxing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38, China; 2.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Fuxing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38, China

[Abstract] Translation ability is the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part in medical English learning.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eaching translation. For some reasons, the teaching program is not synchronized with medical lessons and should be reformed and resolved. From the point of teaching view, it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teaching status and techniques of translating medical English,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ranslation strategically, and solve the problems in teaching process.

[Key words] Medical English; Translation; Strategy

医学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中的一种。它以其特定的内容、特征性的句子结构和特殊结构的词汇而与普通英语形成鲜明的对照[1]。掌握医学英语有利于获取本专业最新进展,了解国际医学科学动态,进行国际间的交流。然而,在教学中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感到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2]。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感受到学生们最感困惑的不仅仅是医学英语的专有词汇,更多的情况是即使掌握了词意后,既读不懂句子也不能正确理解内容,更无法规范翻译。因此教学中重视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也是医学英语教师应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总结教学经验,就目前医学英语的教学现状以及一些提高翻译水平的方法进行讨论。

1 掌握相关的医学知识促进医学英语的正确理解和规范翻译

这一点更多地涉及到教学选材的问题。根据图式理论,对于文章和语句的理解涉及到相关背景知识图式,即需要学习者相应的医学背景知识作为基础,否则讲授医学英语就只能沦为讲解词汇、句型和语法等语言点,与公共英语教学无异,老师教得费力,学生受益有限[3]。目前医学院五年制学生在基础阶段接触的是公共英语,在三年级时进入临床阶段,接受临床课程的同时也开始医学英语的学习。如果这个阶段英语教学的内容能与学生的临床教学内容相呼应,即将学生所学的中文医学知识用英文表a达,就是最理想的教学模式了。但遗憾的是,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医学英语教学大纲,也没有统一的教材,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没有参照学生临床课程的进度来安排教学内容,容易造成学生在没有相关医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不能正确理解原文内容,造成翻译困难。如在Manage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一文中,有“Most therapy is added to existing treatment rather than stepped up or down, as in asthma.”学生还没有学习内科的呼吸系统疾病,对哮喘的治疗并不了解,所以无法理解和翻译“stepped up or down”。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授课教师先讲解哮喘的阶梯化治疗策略,学生才能完全理解文意。又如Aging and Geriatric Medicine中提到“compression of morbidity”,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解老年医学关于“疾病压缩理论”的知识。因此,应该尽快完善医学英语的教学体系,形成与临床课程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实现真正的双语教学,这不仅可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4]。

2 熟悉医学英语的文体特点和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灵活翻译长句

医学英语文献主要是传递信息、陈述要点、讲解过程、分析原理,医学英语在用词、造句、段落、篇章和形式上都有其独特的文体特点及表达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指导学生熟悉了解医学英语文章多用正式、庄重的词语,大量源于拉丁文或希腊文;其次,要让学生通过分析句型和篇章,了解医学英语是逻辑严密、系统性强的文体,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篇章与篇章之间的有着不能改变的逻辑联系;第三,教学中还要让学生了解医学英语语篇的格式化也是其明显特征,如各类论文、病例报告、测试报告等都有固定的表达格式;最后,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熟悉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差异,而且尤其要重视医学英语中大量的长、难句的理解和翻译。在医学英语文章中长句很多,有的描述长达50字以上,且使用了大量的非谓语动词的长句和难句,还使用了大量的各种从句,其中以定语从句为最多,这些都增加了学生阅读和理解的困难,根据字数对语篇可读性的统计研究显示:单句字数在29个以上已属“很困难”。加之其嵌入信息与主句逻辑关系复杂,这些长句往往成为翻译难点[5]。学生的错误往往是将长句直译为长句,造成理解困难甚至误解。简单归纳英语与汉语的表达形式上的差异主要为:英语重形合多长句、句子中涉及主语和宾语多用代词、在句子中多用名词和介词、多用被动句;汉语重意合多用短句、句子中涉及主语和宾语多用名词、在句子中多用动词、多用主动句。在长句翻译技巧中,放弃逐字逐句的直译,采用意译的方法可以摆脱英文表层结构的束缚,根据句子的深层结构,用中文适当的表层结构再现原文的思想[6]。因此,在翻译长句时,引导学生采用短句翻译,变换主语的方法,既可以顺延原句的结构,也可以逆行表达[7-9]。如“Use of nebulizers for high-dose treatment should be considered if patients are obviously disabled despite complying with conventional doses of bronchodilators.”这一句如果逐字翻译,结果会感觉不符合汉语习惯,有生硬和表达不清之感。在与学生充分沟通、理解词义后,鼓励学生进行短句翻译,并尝试以上翻译技巧,学生很容易翻译成“当病人明显丧失呼吸能力时,尽管可以使用常规的支气管扩张剂剂量,但也可以考虑使用喷雾器进行高剂量的喷雾治疗”。如“Sometimes patients are helped simply by understanding those relationships and being aware that the doctor appreciates them and reassures,listens with a sympathetic ear,and seldom advises in a direct way,but does express concern.”,此句是被动句,by后面有两个宾语“understanding those relationships”和“being aware that......”;that引导的从句中有5个并列谓语“appreciates”、“reassures”、“listens”、“advises”和“does express”。引导学生体会全句的意思,注意英汉表达的差别,翻译汉语时处理成短句,即“有时候,帮助病人只需要让他们知道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意识到:医生重视他们,愿意安慰和倾听他们,医生很少直言相劝、却能表达关心之情”。这样不但完整表达了原作者的用意,而且符合汉语语言特征。

3 掌握医学英语中常用的普通词汇的引申含义

除一些专业词汇外,还有一类医学英语词汇是由普通词汇演变而来的,要想准确理解、翻译和写作,必须根据词语的含义进行引申,因为它们和公共英语的含义不尽相同[10]。如“respond to”原意是“对…起反应”,医学英语中常指“药物或疗法对病人或疾病有效”;“responsible for”原意是“对…负责任”,而在医学英语里常有“是…的原因”的意思;“entity”原意是“实体”,但“clinical entity”多译为病种;“exposure to”不是“曝光”,而是“遭受,接触”的含义。“administer”是“用药”,“labor”是“分娩”,“develop”是“患病”,“apply”是“涂,敷,贴”,“plastic”不是“塑料的”,而是“整形的”。类似的词汇还有很多,在教学中要注意这些词汇的特殊含义,通过上下文和语境进行推敲,同时有意识地强化学生对这些词语的记忆和总结,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思考的习惯多有裨益[11]。

4 适当进行回译训练以提高翻译能力

Shuttleworth等[12]认为回译就是“把翻译成特定语音的文本又重新翻译成源语的过程”。学者张春柏[13]更为直白地定义回译为“还原翻译”。回译可以检验翻译的有效性和译文的准确性[14]。在学生掌握基础语法、词汇的前提下,针对学习内容进行回译练习,采用自评或者互评的方法比较译文与原文有何不同[15]。在原文与自己翻译结果的比较中,找出差异与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同时教师要善于总结学生翻译时存在的常见问题,帮助总结翻译规律,归纳整理翻译技巧[16-18]。如请同学回译“随着人们对运动、节食、戒烟、适度饮酒等潜在益处的逐渐关注,可能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强壮的老年人。”由于已经熟练掌握了对运动、节食等词汇,学生们对这句话的翻译并不感到很困难。但是与原文对比后发现,“逐渐关注”是“greater attention”而不是“more and more attention”,同样,“越来越多”虽然也可以用常用的“more and more”来表示,原文里的“increasing numbers”是更精确的表述。对于“强壮”,用“healthy”就不如原文的“robust”更贴近原义。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学生体验语音精妙之美,提高学生语言素质。

5 结语

英汉两种语言特征的巨大差别导致在英语学习和应用时,往往受困于两者之间正确而灵活的相互转换。医学英语教学中有关翻译的问题不仅仅是上述情况,还有许多规律和技巧值得总结和推广。本文仅就教学实践中一些感悟做了浅显分析,希望能对医学英语的授课教师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此外,一定要指出的是,要使英语成为学生学习和提升医学知识的工具和载体,不仅应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课时安排以及授课内容上不断地探索和改革,更要重视训练医学生的翻译水平,才能对学生的医学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起重大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唐毅,楚长彪.医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分析和策略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4):122-124.

[2] 曲丽娟.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探索,2011,(9):52-53.

[3] 宋娇,郑侠.图式理论对医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17-119,131.

[4] 董丹丹.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科教导刊,2009,(4):118.

[5] 杨丰宁.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6] 马琳.探索医学英语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技巧[J].大学教育,2014,(12):95-96.

[7] 路璐,周玉梅.医学英语特点及其翻译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3,(2):322-324.

[8] 王璐.浅谈医学英语翻译[J].科技风,2014,(16):251.

[9] 姚玉玲.浅析医学英语长句的具体翻译方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4,(18):213.

[10] 廖虹,韩乐,孟玲筠. 熟悉的医学英语“生词”[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2):152-153.

[11] 曹慧.谈医学英语中学习兴趣与动机的培养[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117.

[12] Shuttleworth M,Cowie M.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13] 张春柏.还原翻译练习:一种行之有效的翻译教学方法[J].山东外语教学,1997,(3):53-56.

[14] 贾洪伟.典籍回译之难――以翻译《中国的语言与文学:演讲录》为例[J].外国语文,2015,(1):120-125.

[15] 陈杰,徐秋霞.回译法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1):83-84.

[16] 孔德亮.科技英语翻译的教学原则[J].考试周刊,2014,(40):159-160.

[17] 王佩卿.简析外语翻译课教学方法[J].时代教育,2014,(5):157-157.

篇4

关键词:建筑专业英语;词汇特点;句法特点;翻译技巧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032-02

一、引言

专业英语是建筑学专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学生阅读建筑学专业的外文书刊和学术期刊的能力,及时了解建筑学在世界上的发展动态,为学生与世界建筑学接轨提供语言基础。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而言,由于专业学习投入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英语水平就相对薄弱,很多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不尽如人意,查阅科技文献的能力十分有限。随着中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随着国际项目合作与国际间科学技术交流的不断加强,专业英语在未来国际合作项目的工程实践中将得到更加普遍的运用,从而对学生专业外语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科技文章讲求准确,科技英语翻译的逻辑严密,要求用词准确,语句通畅、清晰,符合语言习惯和行业习惯等等要求,因此常常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本校建筑学专业英语的开课学期为第期,大多数学生学生反映开课学期过晚,无法与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结合,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困难性和迷茫性。目前国内针对于建筑学专业英语的研究却少之又少,且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证的现象。本选题计划通过历时研究,进一步分析建筑学专业英语翻译的问题所在,再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办法,找到适合该领域的翻译技巧。

二、建筑学专业英语的词汇特点及翻译

科技词汇指在各个学科或专业中应用的专业词汇或行业术语。准确的把握词义是理解科技英语文章的前提和基础,总括起来,建筑学英语的词汇特点大致有以下几类:

1、专业性词汇多,表义准确、正式

每门学科或专业都会有其特定的一套精确而含义狭窄的名词和术语,使用面窄,专业性强,必须准确、恰当地表达特定概念。如在建筑英语这一特殊语域中,多立克柱式(Doric)、飞扶壁(flying buttress)、桁架(trusses)、柱型式样(order)、室内装修(interior finish)、建筑群(architecture complex)等。如果不懂得某一领域的专门术语,就无法理解该领域的科技文献。因此,熟悉和掌握这些科技词汇是很必要的。

2、日常词汇专业化

相当数量的普通日常词汇,在科技英语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甚至在不同的专业学科都有不同的含义。如:reinforced concrete中的concrete中的concrete在日常英语中是“具体的”,而在此是“混凝土”的意思。“boring”只能译作“钻孔”而不能译成传统的普通英语中的“令人厌烦的”;" building acts”只能译作“建筑法规”,而不能译成“建筑行为”;"weather”只能译作“风化、侵蚀”,而不能译成“天气”; “garden”只能译作“庭院”,而不能译作“花园”;“daylight”只能译作“采光”,而不能译作“日光,白天”。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确地理解句意不仅需要我们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掌握词汇的科技含义,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判断。

3、词的前、后缀多

科技词汇大多是由源于拉丁语或希腊语的词根和前缀、后缀构成的,这是科技词汇在词源方面的一大特点。据科技英语专家统计,在一万个普通英语词汇中,约46%的词汇源于拉丁语,7.2%源于希腊语,这些比率在科技词汇中更高。最常见的如:auto-(自动),bi-(双,重),hydro-(水),inter-(相互),pseudo-(伪,拟),semi-(半,部分),super--(超,过分),-ism(主义,学说)等等。在学习科技英语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多地掌握前缀、后缀及其派生出的词汇,扩大词汇量、增强阅读能力,提高翻译速度和质量。

4、词的组合多

科技文章中词的组合,如:名词和名词、名词和形容词、副词等组合现象比比皆是,例如: intersecting through traffic lanes(相互交叉的交通车道),basic floor area(基本层楼板面积),bearing wall(承重墙),central warm air heating system(中央热风供热系统),city owned utilities(城市公用设施)等等。在通常情况下,这种组合的核心往往是最后一个名词,前面的词不论是名词还是形容词等都起修饰它的作用。但有的是两个词、三个词或更多的词合在一起修饰最后一个名词,了解他们将有助于我们解读和翻译英文专业书刊。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初涉专业英语时,多数学生都会觉得生词过多,加之重视不够,而产生畏难心理或敷衍情绪。与一般翻译比较,建筑学专业英语翻译中对用词的要求更为严格。一个概念通常有其特定表述,而不能按其字面意思随意翻译。由此可见,掌握准确的专业表述非常重要,否则就会望文生义,贻笑大方。另一方面,建筑学是设计和建造建筑物的艺术和科学,它涉及多门学科,主要包括绘画、几何、历史、哲学、音乐、医学、法律、天文、地质、数学等方面的学科等广泛的教育。如此看来,在建筑学专业英语教学中,让学生较全面掌握本专业的英语词汇绝非易事。

三、建筑学专业英语的句法特点及翻译

1、大量使用长难句,结构严密

属于科技文体的建筑英语,文章结构严密,语言精练,文体正式。在表达一个完整内容时,如果使用过多的短句,就会使结构变得松散;而长句则能表达较为复杂的概念,适合正式语境和书面语体。因此在建筑专业英语中,长句占有很大比例,并且每个句子的信息量大,语法结构复杂,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针对这种普遍复杂句式的分析,首先应该抓住句子的谓语动词,找出主句,再逐步分析其他修饰成分,分清层次及逻辑关系,再按照汉语特点译出原文。长句翻泽有顺译法、倒译法、分译法及综合译法等。例如: A more efficient type of building, which houses many families on a plot of ground that would hold only a few single-family units, is the multistory miltiple dwelling , or apartment house. 句中的动词有house和is。仔细分析上下文,可以判断本句为由which引导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逗号后而的which为指物的关系词,指代前而整个句子,即先行词:a more efficient type of building,所以is是本句的谓语。因此,本句主句为a more efficient type of building is a multi-story multiple dwelling or apartment house.即本句可理解为“更为有效的建筑类型是多(高)层多单元的住宅楼,或者说是公寓楼”。

2、广泛使用被动语态,文体客观正式

像其他科技英语一样,建筑英语专业性强,内容多为客观事实,且信息量大,强调事物的性质、特征、状态、用途的客观性。而被动语态的使用恰恰凸显了科技文章的科学性,同时使行文显得客观。在句子结构上,更多的使用名词化结构,扩大了句子信息量,使重要的概念、问题、事实等位于句首,重点突出,比主动语态更直接明了,便于读者理解。因此被动语态出现频率高也是建筑英语显著的句法特征之一。例如: The diversity, of whatever kind, that is generated by cities rests on the fact that in cities so many people are so close together, and among them contain so many different tastes, skills, needs, supplies, and bees in their bonnets. 城市里的多样性,不管是什么样的,都与一个事实有关,即,城市拥有众多人口,人们的兴趣、品味、需求、感觉和偏好五花八门、千姿百态。

3、多以一般现在时态为主,强调信息的真实客观性

科技文章主要用一般现在时态论述科技论点,或对叙述某些自然规律、科学原理、现象等进行解说,而这些客观真理性的内容是没有时间性的。建筑英语主要涉及建筑业现状、建筑法规、施工方法等,在时间上并没有明显的过去和将来,所以,建筑英语通常使用一般现在时来突出文章内容的即时性,信息的真实客观性。例如:Norman Foster’s much larger building may share certain similarities with his Cranfield University library of 1990-95, but hardly any with the later Law Faculty Library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译作“诺曼・福斯特更大规模的建筑与其1990~1995年间的克兰菲尔德大学图书馆具有明确的相似性,但与其后来的剑桥大学法律系图书馆几乎没有任何相似性”。

四、结束语

诚然,翻译能力的培养是专业英语教学中一个难点和弱点。笔者在从事多年的建筑类专业英语教学中体会到,要使学生学好专业英语,提高翻译能力,重点在于对词、句的掌握,总结为以下三点: 其一、要注重扩大学生的专业词汇量; 其二、注重培养阅读和翻译过程中突破生词的技巧; 其三、要根据科技英语的特点,训练掌握常用句式。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就专业英语翻译而言,除了了解相关专业背景知识外,还应结合建筑学专业英语语篇特点,在确保“信、准”的前提下,遵守汉语的习惯表达方式和专业规范的表达要求,力求“达、顺”。然而,在翻译实践中,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只有在充分理解原文词汇、句法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意译、音译、形译、音意混译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翻译技巧,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再者,前面提到过建筑学与其它自然科学有一定的差别,因为它关涉到许多人文学科,例如文学、美学、数学、几何学等等,作为译者,要学会合理处理跨学科的知识内容。如果以上细节都能注意到的话,译者的翻译水平一定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靳慧霞.建筑学专业英语[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篇5

关键词:材料 ;专业英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0C-0040-02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使用外语进行交流,了解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技能。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向社会输送人才的要求,材料学科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听、说、读、译、写方面的能力。其中,专业英语翻译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不仅在学生毕业设计环节要求能够阅读、翻译英文文献,还能为后续科学研究获取前沿的信息起到有力的技术支持,为此,专业英语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翻译专业英文文章能力的培养。

狭义的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的思想内容用另一种语言的习惯表达方式确切而完整地表达出来的过程,从翻译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专业英语的翻译过程是将英文的思想内容用中文的习惯方式表达出来,而且对原文表达的含义要理解准确、完整,并能用确切的汉语表达出来。为了达到这一基本要求,译者除了具有一定的材料类专业知识的基础,还需要懂得英汉两种语言在材料专业领域使用中的差别,翻译的标准、过程以及一些方法和技巧。

一、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的表达上有很大的差别,英语的句子中常采用介词、连词等进行连接,表达词、词组和句子之间的语法关系,因此英语句子结构比较严谨,而汉语句子则按照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串联起来,句子结构比较松散,表达更简洁。

英汉两种语言主句和从句的次序不同,英语表示时间和逻辑顺序的复合句从句的位置比较灵活,可以放在主句前也可以放在主句后边,通常是先表达主句的中心意义,把修饰和补充说明的从句放在后面。而在汉语中,则是按照句子之间的时间先后和逻辑顺序(因果关系)来叙述。

英语和汉语在词的意义和搭配上也存在一些差别,在词义方面主要有三种情况,词义的对等,词义的部分对应,一个英语词汇对应多个词义,甚至有不同的词性。英语和汉语表达的词序不同,两种语言都是以主谓宾结构顺序表达,但是定语和状语的位置存在差异,英语中若定语比较短,放在所修饰词的前面,如果是从句,则一般放在修饰词的后面。若单词状语修饰的是形容词,状语一般前置,若单词状语修饰的是动词一般后置,若状语是短语,则既可以放在修饰词之前,也可以放在修饰词之后。但在汉语中定语和状语都放在修饰词的前面。

二、专业英语的翻译标准和过程

专业英语的翻译标准有两点,其一是译文应当忠实于原文,应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其二是译文语言必须规范化,应使用本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语言。专业科技文献主要是描述事实,说明道理,翻译过程是把这种客观事实原封不动地传达出来,所以在语言上要按照本民族的习惯、专业领域知识的阐述方式,忠实于原作表达的思想内容,尽可能准确地用中文表达出来。为了能达到翻译的标准,通常将翻译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原文理解、汉语表达和译文校对。对于原文的理解,是在动笔之前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并找出重点句子或者词语;汉语表达阶段要求译者有一定的汉语表达能力,了解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的规范性表达,在此基础上,可以摆脱原文表达形式把原作者的思想内容表达出来,难点在于汉语表达阶段既是语言的再创作,还要受到原文作者思想上的束缚;译文的校对阶段是对语言的进一步推敲和润色,提高译文的质量。

三、专业英语翻译方法与技巧

为了提高专业英语的翻译水平,在初步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和专业英语翻译过程后,还需要掌握一些专业英语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这些翻译方法包括对英语原文的分析与理解、词义的选择、词义的引申、词语的增译、词语的减译、词性的转换、成分的转换、词序的变动和长句的译法等。

在专业英语的翻译过程中对英文原文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由于专业英语中长难句比较多,从句和短语穿插存在,补语、定语和状语的位置又可以前后放置,所以原文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就要求在阅读时采用“多次阅读,层层推进”的方法,第一遍阅读是了解文章涉及的学科方向和段落大意,第二遍要分析段落结构,找出段落中重点、难点的句子和词语,判断中心思想,第三遍要逐一分析重点和难点句式的语法结构,找出句子之间和修饰词之间的关系,标注疑难生词,第四遍查阅疑难生词,仔细地理解翻译原文。

词义的理解和选择是正确理解原文的关键之一。在此,有必要了解一下专业词汇的组成及构词法,一部分是专业技术词汇,受到学科的限制比较大,专业性强,意义单一。还有一部分是半专业词汇,是指在不同的专业领域中可以翻译成不同的词义,在选择词义时要根据词类、学科领域、习惯搭配和上下文来确定。词义的引申是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在表达方法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词语在词典上找不到合适的词义时,要对词义做一定程度的外延,从而达到确切表达原文思想的目的。词义的引申可以分为技术性引申、修辞性引申和具体化引申三种类型,技术性引申主要是使材料专业英文文献中涉及科学技术概念的词语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符合本学科语言的规范和习惯表达;修辞性引申的使用是要达到语言表述流畅、语句通顺易懂;具体化引申是将英文句子中比较笼统、抽象的词用具体的词进行翻译的方法,这要求译者在理解原文中心意义基础上,把抽象的词转化成符合本专业表达规范和习惯的词语。

句子中部分词语的增译是为了使句意完整而准确,在英语中可以省略一些词但不影响全句的意思,但在汉语中省略了则意义不明确,语法不够通顺,所以需要增译,包括增译复数名词、概括性的词、解说性的词和语气连贯性的词等等。词语的减译,在英语句子中有些词语和句子在语法上是不可少的,但是没有实际意义,所以在翻译时没必要按照字面意义翻译出来,通常采用减译方法,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对冠词、介词、代词、连词、引导词进行减译。

为了能确切地表达原文的意义,在翻译时常改变原文中有些词的词性和词序,以适应汉语的表达习惯,比如,常见的词性转换方式有名词转换成动词、形容词转换成其他词、介词转换成动词等。词序的转换则是为了让译文翻译更加流畅,而将英文句子中定语和状语按照中文的表达习惯将其都放在修饰词前面来叙述。由于英语和汉语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在翻译时句子的成分也可以发生改变,比如,宾语和表语可以翻译成主语,而主语可以移作宾语,定语也可以译成谓语等,实现汉语表述准确、易懂。

长句的译法,专业英语是用来讲述学科领域的专业理论和客观事实,语言严谨,逻辑性强,所以采用长句的表达比较多。英文句子和中文表达习惯一致的按照顺序译法,如果长句中词序排列和逻辑顺序表达与汉语差别较大,常采用拆译法,将句子分成不同的层次,再按照时间顺序或是逻辑关系一层层分离出来,采用由近至远的逻辑关系翻译出来。在长句的翻译过程中要分清楚哪些可以直译哪些采用意译,要避免出现死译和乱译的现象。

四、结束语

多年讲授专业英语的经验表明,专业英语翻译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这需要不断探索与积累,对专业知识的积累,对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上差异的深入认识,还要将理论上的翻译方法和技巧在专业英语中不断实践、应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为之付出努力并用心去体验,才有资格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参考文献:

篇6

一、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现状

1 学生英语基础较差。由于高职院校属于最后一批录取,学生的报到率也相对较低,因而大部分专业基本都未设门槛,就连英语专业也无英语单科成绩及口试要求,生源的英语基础较差。有的学生入学前由于没有重视英语,词汇量严重匮乏,影响了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的提高。在中学阶段,升学的功利性使老师容易忽视英汉翻译的重要性,以致学生在思想上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只要能大致看懂就可以了,没必要去认真地翻译。且高职高专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在学习外语时遇到发音及语法等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有的学生本身又不同程度地存在自卑、缺乏自信等现象,这些对高职学生学好英语翻译造成了障碍。

2 学生翻译能力欠缺。由于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相对来说较差,而且在高中阶段,翻译未被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在高职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虽然能理解句子意思,但无法正确的用汉语表达出来。究其原因,主要是高职学生普遍缺乏翻译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一方面,学生对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认识不够,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差异缺乏了解。在翻译过程中往往脱离上下文,孤立地翻译一个词或词组,从而造成翻译不准确。另一方面,学生理解原文时,因不熟悉英译汉翻译技巧而造成译文的不通顺,或表达上的失误。所以他们对翻译都有一种畏难情绪,翻译能力薄弱。

3 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班级授课制是教育领域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的方式,由于条件及规模的限制,高职专业英语教学也沿袭了这种教学模式。但这种统一的授课模式、进度方式,对于整体水平有很大差异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不恰当的。笔者就一个自然班做过调查,他们的高考英语成绩最高分是100多分,最低分为60分左右,成绩好的学生英语整体水平高,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成绩不好的学生,还达不到优秀初中生的英语水平,这样的学生可以想象其英语学习的兴趣必然不足,英语学习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需要从基础开始。这种英语能力差异较大、强弱能力对比明显的情况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度来进行英语教学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样给英语翻译教学也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4 教学模式单一。目前,高职英语三、四级统考一直是衡量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教师和学生都把这种考试作为英语教学和学习的最终目的,现行英语教学中教学与实践应用出现严重脱节。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大学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重考证,轻应用所导致的必然结果。高职英语教学基本上还处于以应付过级考试为核心的阶段,大多数教学仍然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缺乏主观能动性。特别由于高职英语专业的英语翻译课教学很大程度上参考了本科英语专业的英语翻译课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和文学翻译训练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在高职这样的特殊环境下,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与高职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也有一定的距离。

二、提高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应对策略

1 调动学生积极情感因素。高职学生由于在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在英语和其他专业的学习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焦虑水平偏高、学习信心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实质上是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缺失”的具体体现。教师应从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的情感因素入手,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实施情感教学。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因素,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

2 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一是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教学模式中,要充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要尽量让学生自己控制学习内容和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来,鼓励学生更多地负责自己的学习。教师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特长及其弱项等来组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积极评价学生的优秀译文,培养学生对翻译的自信心,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教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学习的技能和方法以及使用这些技能和方法的自信心,而学生也会在这一点上受益终身。无论在课堂教学或实践都应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走向社会竞争力为归宿来安排教学。二是进行“以岗位需求为中心”的教学实践。教师要培养学生运用职业英语的能力,包括较熟练地运用英语获得知识、获得信息、构建人际关系、表达自己及演示等各个方面的能力。如进行商务英语的口译、谈判等实践,它实际上是一种模拟实践,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实践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这些需求来安排形式多样的活动,设计和布置不同的任务,通过种种途径来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

3 倡导灵活的教学方法。一是偿试快乐式教学翻译是一门艺术,翻译的过程其实也是提升修养、培养和检验中英文水平的过程。在讲授翻译课时,创设情景,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例子进行快乐式教学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授翻译的省略、增词、重复、词性转换等各种常用翻译技巧和方法时,可以通过将英文歌曲《Do Re Me》的歌词翻译成汉语来熟悉、了解和掌握,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知识并且记忆牢固。二是要有选择性教学。若老师什么内容都教得很细,什么内容都教得很详,那么学生就没有思维,成为了一个被动学习的机器,永远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要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实用性的内容进行重点教学,对教学内容中培养实用型人才无需掌握的繁杂理论适度删简或让学生自学,从而达到突出实用知识、强化综合能力培养的根本目标。有力地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为将来的就业与发展增强竞争力。三是进行讨论式教学。翻译课最忌讳教师独霸课堂,在课堂上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可以活跃气氛,而且能使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自觉地运用和巩固学会的翻译技巧和理论。讨论式教学的目的在于要求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出现的问

题,经过他们主动的思考达到融会贯通。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的大脑处于积极工作状态,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如,学习了增词法和重复法,可以通过讨论了解它们的异同,从而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4 加强英汉语言对比。让学生了解两种语言在语言历史、语言本质、句子结构、词序、语态、词类系统、词类转化、词义、缩略语、民族思维等各方面的差异,比如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属于主语显著语言,汉语属于主题显著语言,英语文章常用被动语态,汉语中被动语态用得少等,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十分有益。如果学生意识不到这些语言差异,翻译能力很难得到较快提高。

篇7

[关键词]翻译教学现状 五备法 翻译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037-02

翻译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英语专业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在我国长期的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却一直存在着许多问题:翻译课教师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翻译教学缺乏明确的目标;翻译教材体例范式凌乱;学生学习缺乏激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翻译教学方法和策略总体上来说因循守旧、墨守陈规。有鉴于此,笔者建议应用“五备法”来充分发挥翻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宏观到微观加强备课的前瞻性、统一性、系统性和时效性。

一、抓住翻译教学的起始点――备自身

穆雷在2004年所做的一次调查得出如下结论:“虽然目前翻译教师的年龄和职称结构等较之十年前以及大学英语教师来说已经逐渐趋于合理,但是大多数翻译教师还是缺乏严格的职业训练和学术训练。”由于翻译课任课教师缺乏系统的翻译职业培训,对翻译实务知之甚少,只能按传统的翻译思路生搬硬套,其直接后果是教学内容缺乏参阅性,教学体例缺乏实用性,教学思路缺乏高屋建瓴的统筹规划。

正因为开好翻译课程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教师,教师是翻译教学的发起者、引导者和组织者,对翻译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首先要注重翻译教师自身翻译理论和翻译实务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注重翻译系列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组建翻译实务研究及其教学梯队。具体来讲,是要大力支持翻译课教师积极参加口、笔译实务工作,获取翻译系列职称,“走出去”“请进来”,努力与国内外院校及翻译机构交流翻译及翻译课教学经验。同时鼓励中青年教师通过出国进修,攻读翻译硕士、博士学位等手段,提高教学队伍的学历层次和教科研水平,从而形成专业化的翻译教学研究梯队,为翻译教学和翻译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抓住翻译教学的出发点――备大纲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是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必须依据的纲领。抓住了大纲,就抓住了英语教学的关键,就抓住了绝大部分学生。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修订的《大纲》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大纲进一步明确了英语专业教学在原则上注意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应该突出说、写、译能力的培养。从大纲对专业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的阐述中不难看出,翻译能力作为语言学习者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最终体现,是素质教育理念中极为重要的概念。《大纲》更进一步将翻译能力分成以下几个层次:能将内容不超过高三课文难度的短语和句子译成汉语,要求理解正确、语言通顺;能独立完成课程中的各种翻译练习,要求理解准确、语言通顺;能独立完成课程中的各种翻译练习,要求译文忠实于原文、表达流畅;初步了解翻译基础理论和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并掌握常用的翻译技巧,能将中等难度的英语篇章或段落译成汉语。译文忠实原文,语言通顺,速度为每小时250~300个英文单词;能将中等难度的汉语篇章或段落译成英语,速度和译文要求与英译汉相同。能担任外宾日常生活的口译;能运用翻译的理论和技巧,将英美报刊上的文章以及文学原著译成汉语,或将我国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和一般文学作品译成英语,速度为每小时250~300个英文单词,译文要求忠实原意,语言流畅。能担任一般外事活动的口译。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翻译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知识重建、技能日臻成熟的过程。只有把握住了《大纲》,我们才有可能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科学地创新课程设置,有效地改革教学方法,切实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三、抓住翻译教学的基本点――备教材

教材乃一科之本,好的教材和教学内容会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我国的翻译教材虽然种类和数量都比较多,但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尤其是中西译论的碰撞,不可否认的是,原来这种体例已远不能满足我国蓬勃发展的翻译事业的需要。现行教材中的例句大多选自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这些语言表达复杂的例子,理解翻译理论和技巧的运用,不但困难重重,缺乏新意和时代感,而且容易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降低。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现有的教学内容较为沉闷,主要停留在课本上。而教学的主要形式基本上是课堂为主,教师讲解为主。教学方法仍然是“语法教学法”,既机械又单一。这对于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的大学生来说无疑缺乏应有的吸引力,从而导致学生对翻译课程缺乏热情,严重影响了翻译教学效果。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爱好,合理地选编教材。具体到某一章节,不能只比照一本教科书进行讲解,应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和其他材料进行合理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方能根据学时安排和内容的重要性进行教材间的组合、互补,达到时间、内容、效果的统一。

根据埃文•佐哈尔的多元系统论,任何系统的各个子系统都处于动态的不平衡的碰撞、渗透、趋稳的进程中。就翻译这一学科系统而言,需要我们在翻译教学中牢牢把握其本质、规律和教学目标,创建翻译教学的多元互补模式。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翻译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教学二元互补、系统协调;中西思维方式与文化差异教学二元互补、系统协调;汉译英与英译汉教学二元互补、系统协调;词、句、段、篇章教学多元互补、系统协调。

四、抓住翻译教学的落脚点――备学生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运用的有效与否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效果上。我们必须紧紧把握学生这一翻译教学中的落脚点,才能避免本末倒置、鱼目混珠。传统的翻译教学只是片面地进行语言知识和翻译技巧的灌输,轻视或无视翻译技能的培养,将翻译理论、翻译经验、翻译创新、翻译实践割裂开来,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实际翻译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然而,实际上,翻译教学是一项双边活动。翻译活动包含着师生双方对翻译信息的编码、解码和复杂的认知过程。此外,翻译技巧只是两种语言转换中的极小部分的总结,在整个信息解码和语言符号的转换中还蕴藏着无限的有待发掘的兴致盎然的东西。因此,单纯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只能是教条的、呆板的、被动的教学过程,它无法从文化层面、心理层面、理解层面、表达层面上开启学生的认知兴趣,提升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诉求和意见,积极鼓励学生在翻译活动中哪怕是极其微弱的灵光一现,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翻译活动中来,通过同桌互评、小组讨论、创设情境、译文对比、译文鉴赏、各抒己见等形式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他们对翻译的理解和思考,进而升华成对翻译的悟性。

五、抓住翻译教学的闪光点――备创新

创新乃是一切学科和知识向前发展的根本和动力所在,翻译教师在翻译教学中只有不断地根据教育思想、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教学材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多方面的综合需要,不但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还要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只有把创新融入到翻译教学的方方面面,才能不断地巩固教学成果,深化翻译教学体系,使翻译教学达到良性循环。

近年来,国内不少翻译教师基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翻译素养对翻译教学改革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构建了许多具有创新意义的翻译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如王宇(2003)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翻译教学模式”,文军(2004a)的“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模式”,伍小君(2007)的“‘交互式’翻译教学体例”,苗菊(2007)的“过程教学法”,胡朋志的“以翻译评价为基础的翻译教学模式”等。我们也应如此,在翻译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翻译积累,紧跟翻译理论和翻译教学的前沿动态,建构有益的教学模式,同时始终将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教学工作的目标之一。

总之,当前的翻译教学现状要求我们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从教师自身、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内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等多方面深化翻译教学的效果,提高翻译教学和翻译活动的质量。

【参考文献】

[1]Even-Zohar,Itamar and Gideon Toury,ed.Translation Theory and Intercultural Relations.Poetics Today,19812:4(Summer Autumn).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胡朋志.以翻译评价为基础的翻译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界,2009(5).

[4]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5]穆雷.翻译教学发展的途径[J].中国翻译,2004(5).

[6]穆雷.翻译教学:翻译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J].中国翻译,2004(4).

[7]王宇.关于本科翻译教学的再思考[J].外语界,2003(1).

[8]文军.论以发展翻译能力为中心的课程模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8).

篇8

关键词:英语专业;翻译专业;语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237-01

在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中,教师占据课堂的主要时间进行语法知识点的讲授,大量的语法选择以及阅读都在课外进行,而忽视了语言的输出练习及学习的效率。而随着英语专业向翻译专业转型的过程中,新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在英语语法课堂的教学更加侧重于为高年级的输出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该门课程不仅仅是输入和理解,更加注重了学习后的输出。在翻译过程中,句子结构的处理与构成一直是翻译的重要环节,而句型结构的构建无疑需要良好的语法基础作为指导。语法基础不够牢靠,在英汉互译中为译者带来了相当的麻烦和困扰,有时一个疏忽却造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结果。在新的教学要求下,对教师、学生以及学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向翻译专业转型中的语法教学

在传统的语法教学中,以语法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目标,主张沿袭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在语法课上通过解释语法规则,配以例子和机械练习等显性方式,将语法知识直接介绍给学生。面对这一现状,杜小红(2009)提出内化语法知识与提高语法能力相结合的语法教学模式,强调语法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提出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但是翻译专业教学更加注重翻译技能的培养,语法课堂的建设离不开翻译实践和翻译技巧的穿插,让学生初步形成语法应用于翻译的基本感觉,使学生在高年级输出课程中更加灵活准确的使用语言翻译。所以对于教师,需要从传统的语法知识点教授的模式中插入翻译理论的讲解,多样性的翻译练习。

比如“Young man who have reason to fear that they will be killed in battle may justifiably feel bitter in the thought that they have been cheated of the best things that life has to offer.”面对这样的复杂句,首先应该让学生自主的去尝试划分句子成分和修饰关系。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从翻译的角度去处理这样的句子,构建句子结构和逻辑关系。英译汉复杂句的翻译中首先要注意中英文的逻辑叙事关系,中文习惯先叙事后表态,英文习惯先表态后叙事。所以对于该句子首先要理解三个从句的逻辑关系和修饰关系,主句“年轻人有理由感到难过”,然后逻辑关系难过的原因是“想到会失去生活给予的美好”,再次逻辑失去的原因“担心在战斗中死去”。所以根据中文的逻辑关系,叙事关系和语言的润色,就组成了译文“他们担心在战斗中死去是有道理的,想到生活要赋予的最美好的东西,竟成了泡影,自然要难过的”。又比如在讲解倒装句,被动句的时候,注意翻译原则中英文习惯用物称做主语,而中文却习惯用人称做主语,就导致了句子结构的选择不同。当然在所有的讲解中不仅仅只是课堂的翻译练习,想要出彩的语言输出就离不开足够的语言输入。根据Schimit’s(1990)注意假说,想要足够的输出就需要学生反复的注意所需要的任务。所以多样性的课内外练习活动可以让学生反复的练习所学语法点,而同时随着翻译策略的穿插,在练习设计中就能够将两种任务同时进行。

二、结语

所以在英语专业向翻译专业的转型过程了,教师不仅仅是在英语语法上要有熟练的驾驭能力,同时更加注重了翻译技巧的应用,就需要教师进行新的学习以此才能达到新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英语专业向翻译专业转型中的基础课程建设。同时,课堂没有了传统的语法练习,学生需要课下花更多的时间去自主学习理解语法,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同时对于学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增加师资的培训,语法课堂的教学需要高年级输出课程的教师加入,融合传统教学的理解和新的教学的要求。各科课程的合作和整体的课程规划才能更加顺利的完成英语专业向翻译专业的转型。

参考文献:

[1]Schmidt,Richard.W.The Role of Consciousnes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Applied Linguistics,1990(11).

[2]鲍川运.翻译师资培训:翻译教学成功的关键[J].中国翻译,2009(02).

[3]杜小红.高校英语教育专业语法教学模式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9(05).

[4]杨烈祥,阳志清.外显知识在语法习得中的认知作用[J].外语学刊,2007(05).

篇9

关键词: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翻译报告;问题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08-0126-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3.032

前言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人民文化需求持续增长,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媒介之一,其重要性愈加突出,它不仅肩负着传播中国社会文明,弘扬中国先进文化的使命,还要扮演开拓者的角色,引进西方文化宝库中的优秀文化、智慧思想,开启民智,丰富、充实国民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它在专业交流领域及国际经济舞台肩负着不可替代的沟通使命。

为响应国家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号召,作为西南地区独立学院之一的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目前正处于教育模式的转型阶段。而英语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作为英语语言的学习者和运用者,需要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灵活自如地借助英语这一交流工具达到交流目的。外语学习包括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翻译技能处于最高阶段,也就是说翻译技能是检验语言学习者综合运用能力的最有效方式。因此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语言文学学院在2015届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时,新增了“翻译实践+翻译报告”这一撰写方式,以此检验英语专业大学四年级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市场对翻译人才需求的契合度。

1 . 翻译报告撰写及答辩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翻译报告是用学术语言对整个翻译活动的叙述和总结。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语言文学学院英语专业2015届毕业生以“翻译实践+翻译报告”的方式撰写毕业论文的尝试刚刚处于起步阶段,以下是笔者在学生翻译报告撰写及毕业答辩期间收集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或改进措施,希望能给以后的翻译报告撰写者、指导教师及教学管理者提供借鉴或参考。

1 . 1 选材及翻译方式单一化

本院英语专业2015届毕业生共152人,其中选择以“翻译实践+翻译报告”的方式撰写毕业论文的毕业生共109人,约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2%。109人中,约20%的毕业生选择“汉译英”翻译方式,80%的学生选择“英译汉”翻译方式,而几乎所有的毕业生选择的翻译材料都以文学作品为主。

由此可见,毕业生选择撰写毕业论文的方式以“翻译实践+翻译报告”为主,基本和学校转型期的转型理念相吻合;而以“英译汉”为主的翻译方式正好反映了学生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不强,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缺乏对汉英翻译技巧或翻译策略的运用,对汉英文化差异的洞悉不透彻等特点;以非文学翻译材料为主的现象也暗示了学生平时的学习内容及翻译实践较少涉猎非文学翻译领域,以非文学材料为主的翻译能力比较弱,这和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相悖,也与目前人才市场需求脱轨。

1 . 2“翻译报告”用“Translation Report”还是“Reflections”?

笔者在答辩过程中发现,部分指导教师或学生(以下也可称作“学生译者”或“翻译报告撰写者”)认为“翻译报告”应使用“reflections”一词。翻译报告是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客观描述译者的整个翻译活动过程,包括源文的选取、翻译过程中如何运用所掌握的翻译理论或技巧处理具体的翻译问题以及译者对本次翻译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反思等等。对此,笔者查阅了以下词典:

《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辞典》对“reflection”的解释为:“Reflection is careful thought about a particular subject.”

《牛津高阶双解英汉词典》(第四版)对“reflection”的解释为:“(spoken or written expression of an idea)arising from thought, memory or consideration.”

《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辞典》对“report”的解释为:“a written document describing the findings of some individual or group.”

《牛津高阶双解英汉词典》(第四版)对“report”的解释为:“spoken or written account of sth. heard, seen, done or studied etc.”

从以上两大权威词典分别对“reflection”和“report”的解释不难看出,前者反映的是主体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思考而后者关注的是主体对客观存在的叙述。此外,由黄国文主编的《MTI毕业论文写作指南》一书中所提供的范本(P112)也用了“report”一词。故笔者认为,翻译报告用“Translation Report”较恰当,在翻译报告中,“reflections”只是“report”的一部分,即译者对整个翻译活动的思考、总结部分。

篇10

关键词: 高校英语专业; 翻译教材;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教材建设一直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好的教材不仅能够使教学更加高效,也可以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适度的指导。翻译作为大学英语专业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其教材的建设始终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翻译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媒介和手段。因此,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材建设应明确教材理念,保证内容安排合理,践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英语翻译教材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国内已出版的正式翻译教材在数量上和种类上都很可观,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5年底,港澳台市场上出售的有关翻译的教材就多达900多种。以国内英语专业的翻译教材来说,比较流行的版本就有《英汉翻译教程》 (张培基等,1980)、《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 (柯平,1993)、《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1997)、《汉英翻译基础》 (陈宏薇,1998) 等。”[3]但是,这些教材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理论过多且大同小异,与翻译实践脱轨;(2)实例过于呆板,信息量不大,启发性与欣赏性不强;(3)选材不够全面和多样化,内容单调;(4)文化导入不足;(5)练习的实用性不强,与翻译实践结合得不够紧密。

二、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材建设的建议

首先,翻译教材的编写理念需要更新。在对造成当今的外语教学模式不利于翻译人才培养的原因进行分析时,何其莘指出,在专门性的翻译人才培养方面,我国的高校英语专业教育仍存在着一些缺憾,主要表现在:第一,没有将翻译技能视作一种专门的语言能力来进行培养和训练;第二,没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致使高水平翻译专门人才不足。“懂外语就会翻译”的错误观点还普遍存在。具有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能够熟练只用翻译技巧,掌握多元文化知识,并能够胜任不同领域翻译任务的综合性翻译人才严重匮乏。陶友兰也指出:“在我国,翻译一直作为外语教学的一部分,被认为是外语学习中较高层次的要求。有关翻译的练习,经常出现在外语教材上,而就翻译人才的培养而言,仅靠外语类教材中有限的翻译练习来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是不够的”。在以往的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中,翻译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教学的手段,主要目的是通过翻译课文和例句帮助学生理解意思,掌握语法和词汇,或是用以检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课文和语法的理解情况。翻译被更多的作为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大纲中所规定的笔译课和口译课也只能满足基本的训练和理论介绍。这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专门性翻译人才来说,无论是从深度还是从广度上来讲都是不够的。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高校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提出了改革创新的挑战。

李运兴认为,从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关系来看,目前国内出版的翻译教材的内容框架大致可分为三类: 传统语法框架、问题解决式框架和当代译论框架。

传统的语法框架中理论的汲如注重经典性,而较少关注当代译论。由张培基等人编著的《英汉翻译教程》就属于这一类。该教材问世于上世纪80年代,属国家统编教材,其水平和质量都属上乘,在当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该书侧重对翻译技巧的介绍,但仅限于从词法和句法方面进行讲解,应被归为语法翻译法一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这套教材在之后的使用中,无论是在例句的选材还是讲授技巧的方法方面都与时代相脱节。问题解决式框架更加关注翻译实践中的情景问题,加入了部分当代的翻译理论,如范仲英编写的《实用翻译教程》和冯庆华的《实用翻译教程》及其修订本等。在当代译论框架下编写的教材,如柯平的《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和陈宏薇的《新实用汉译英教程》,其特点是有明确的理论介绍。但对理论的介绍并不以系统讲解为目的。与问题解决式类似,第三类框架也侧重对实际情景问题的解决。

从经济社会的发展来看,以注重实际翻译问题解决的问题解决式框架和当代译论框架编写的教材均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而将理论联系实际作为编写内核、反映时代需求与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教材将成为未来的主要趋势。

翻译文体的多样化发展是目前英语专业翻译教材改革所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英语专业普遍使用的翻译教材,其中所使用的引例多来自文学作品,或具有很强的文学性,而欠缺应用体裁的示例和练习。这样的翻译教材难以适应新形势对英语翻译人才的需要。真实情景下的翻译内容多是与政治、经济、历史、地理、旅游、科技、文化等主题有关的文本资料,体裁多为常见的应用文。因此,应加大应用翻译在翻译教学中的比重。高素质的专门翻译人才应不仅能诠释文学作品,更应该能够胜任各种应用类的翻译。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体裁的文本的功能和目的不一样,翻译的标准也并不统一。在对应用文体进行翻译时,译者可根据目标语的语言规范和易于读者接受的形式,采用摘译、编译、选译、译写等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翻译。韩子满建议,非文学翻译在翻译技能课中要占相当大的比重,这是因为包括商贸、科技等应用文体翻译在内的应用翻译已经成为翻译实践的主流。”就商务英语翻译来讲,传统的翻译标准并不适合其实际情况。商务英语文体形式包括公文体、广告体,论说体、契约体、应用体等,因而很难用统一的标准来对其进行指导。

其次,加强翻译教材中的举例与练习的实用性。依据杨自俭先生的观点,理想的英语专业翻译教材应该是: (1)教材的编排应注重其中所选文体的逻辑顺序,要按照学科理论系统的顺序将语言学和翻译学的材料有序地排列进去;(2)以对比文体学的研究成果为指导对英汉语篇进行对比分析应成为教材的主体部分,而不应是对孤立的句子的语言学分析;(3)运用语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语篇对比分析, 在微观层面把握文体特征;(4)翻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得出应建立在对语篇对比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演绎法对其进行系统的归纳。当前广泛使用的翻译教材中,有的教材脱离语篇而对孤立的句子进行翻译讲解,有的没能将具体语篇的分析上升到理论概括的层面上,有些则缺乏运用演绎法对翻译理论做系统化的归纳与总结。

第三,在将理论联系实践的思想贯彻到教材编写过程中的时候,要注意握好二者相联系的切合点。要遵循“从实际问题出发――寻求理论阐释――理论指导实践”的思路。这是由社会对英语专门翻译人才的要求所决定的。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要在实践中完成,另一方面更是要在理论的指导下深化。这就要求翻译教材注重翻译实践,把对基本理论的介绍融入到每个章节的实践中,通过先实践,后归纳,再演绎的方法,展开翻译教学的全过程。带领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引导其进行思考与总结,最终帮助学生实现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刘季春教授曾撰文指出,翻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或切入点是“重描写、轻规定”的思路。

第四,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路,不局限于教材的正文内容选取安排上,练习及其题型的设计上均要有所体现。例如,篇章练习应尽可能选取现实材料,为每个练习提供相对应的语境信息。要保证教材的各部分内容在符合时代趋势和社会需求的前提下,有助于学生了解英语和汉语内部和语际间的意义和形式的转换规律,在实践中认识翻译技巧的使用情况,从理论上掌握这一方法或技巧的使用规则,带领学生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并将翻译理论与实践逐步融合,形成能力,最终指导自己的翻译实践。

参考文献:

[1]许钧.外语教育: 新世纪展望应该加强翻译教学改革[J].外语研究, 2000, (2) .

[2]仲伟合,穆雷.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外语,2008,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