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范文
时间:2023-04-05 21:08: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中秋节的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4、《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5、《绮怀》(清·黄景仁)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
2.感受中华民族多样的民俗风情,节日特色,收集中秋月的诗词;
过程与方法:
能够主动探究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加深对多民族生活的了解和热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中秋节的团圆意义,热爱祖国的传统节日。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感受中华民族多样的民俗风情,节日特色;
难点:
理解中秋节的团圆意义,热爱祖国的传统节日。
【课时准备】
蒙古族、广州等地中秋节活动图片
【课时预设】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解中秋
1.超市里最近有什么新变化?
2.中秋节是什么时候?
板书课题:团团圆圆过中秋
二、开开心心话中秋
1.关于中秋节,你都知道什么?
(1)生自由交流。
(2)讲《嫦娥奔月》的故事。
(3)师小结: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中,古人对月亮有着自然的崇拜,月圆之夜会举行拜月活动。直至唐朝,人们更加重视拜月习俗 ,而且发现每年秋季第二个月中的月亮比平时的更大更圆更明亮,于是就将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
2.说了这么多关于中秋的知识下面我们来说说我们的中秋节。
(1)你们家是怎样过中秋节的呢?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
(2)集体交流
三、增长见识赏中秋
今年中秋节,老师想带大家了解一下我国其它地方的中秋风俗,大家有没有兴趣?
情境一:乘坐校园巴士开启中秋之旅
第一站:蒙古草原
1.观察图片,了解蒙古族人中秋“追月”的习俗。
2.引导学生了解。蒙古族人爱做“追月”的游戏。银白色月光下人们跨上骏马,在草原上奔驰,用“追月”的方式来祈愿五谷丰登、幸福吉祥。
第二站:广州
1. 了解“树灯笼”的习俗;
(将灯笼高高挂在树上,寓示一年红红火火)
2. 了解广东潮汕地区“烧塔祈福”的习俗;
(用瓦片搭成塔,在塔内放放木柴将其点燃,祈盼年年稻谷丰收、家里红红火火,亲朋平平安安)
3. 了解佛山南庄“舞火龙”的习俗。
(在佛山南庄,流传了上百年的舞火龙,人们用这种方式祈愿年年都好,身体健康)
情境二:穿越古代了解中秋
1. 了解古人中秋迎寒和祭月的仪式;
(古人举行盛大的迎寒祭月活动,祈愿年年风调雨顺,家家和和美美,古时也有一些人由于追求事业、四处求学或戍守边关等人生际遇时常会有人客居他乡,于是在中秋之时他们选择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杜甫想念自已的弟弟发出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感叹;张九龄望月怀远写出了“海上生明白 天涯共此时”的千古名句。)
2.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中秋和月亮的古诗呢?
3.引导学生说关于中秋及月亮的古诗,让学生了解古人咏月
寄情的感情。
4.师小结:中秋之时各族人民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过中秋,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祈愿。人们通过拜月祭月来祈盼幸福、祈盼丰收、祈盼团圆。(板书)
四、情感升华悟中秋
1.在我们身边也有一些人不能回家和家人一起团圆过中秋,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1)父母在外打工不能回家;
(2)父母工作特殊不能按时回家。
2.你心里怨他们吗?说说你的想法。
引导学生感受父母在异地他乡工作的辛苦,感受父母对家庭对儿女的爱。
2. 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对他们的祝福?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的表达自己真诚的祝福,让他们理解中秋团圆的真正意义,进一步让他们懂得感恩,懂得热爱。
五、课堂总结感中秋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但是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为了大家的团圆,舍弃了自己的团圆,他们或许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亲友,亦或是我们身边的陌生人,不管他是谁,他都是值得我们尊敬和祝福的人。马上就要中秋节了,老师希望大家回家之后用自己最独特、最暖心的方式向你的家人、身边的亲友、你最尊敬的人送上自己的祝福。
六、课后活动拓中秋
中秋来临之际用自己最独特、最暖心的方式向你的家人、身边的亲友、你最尊敬的人送上自己的祝福。
【板书设计】
团团圆圆过中秋
----我们这样过中秋
团圆
祝福
篇3
2021中秋节活动方案一
一、活动背景
中秋节是下半年来第一个销量高峰,借此机会开展促销活动,刺激消费者,拉动销量,并加强公司外在形象。
二、活动主题
“用心连成全家福”,有心就幸福。强调对家庭的重视。
三、活动时间:——
四、活动形式
赠送
2、有奖销售
五、活动内容
1、凡是在活动期间购买本店x元以上珠宝,即可获得全家福金饰系列其中的父亲金戒。
2、凡是在活动期间集齐全家福金饰系列五款产品,即可获得中秋大礼,全家福翡翠牌。
3、凡是在活动期间在本店消费金额达到x元起的,即可获得会员金卡,享受折上折的待遇。
4、凡是在活动期间在本店购买珠宝或是集有以往本店x元以上消费xx即可参加中秋大抽奖。
六、活动宣传
1、提前造势,做好宣传。
2、报纸、电视台、书店、宣传彩页组合宣传。
3、店面布置要符合主题气氛。
七、活动预算
珠宝中秋节促销方案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准备,并做好事后总结工作,以备再战。
【活动内容一】购物百元大摸奖,团圆大礼喜无限
x月x日—x月x日活动期间,顾客累计购物满x元即可现场参加摸奖活动,x元一次,x元两次,依此类推。奖项设置:亲戚团圆礼――送长辈、送兄弟、送姐妹、送亲戚、送孩子;朋友团圆礼――送好友、送同学、送同事;
老师团圆礼――送恩师;兴隆中秋礼――纪念礼品若干。
【活动内容二】x月x日会员日,x个大奖送给你
x月x日会员日,积分双倍送;幸运大摇奖,大奖送不停,x个大奖送给你;会员日会员独享会员价。奖项设置:一等奖x名,奖价值x元多功能洗衣机;二等奖x名,奖价值x元诺基亚手机;三等奖x名,奖价值x元美的电脑版电饭煲。
【活动内容三】感恩教师节,免费成会员
免费成会员:x月x日-x月x日,教师持教师证和身份证等有效身份证明到兴隆大厦即可免费办理会员卡一张,成为兴隆大厦正式会员,享受会员尊贵待遇。
感谢老师感谢礼:送老师送健康:主推滋补保舰健身器材、精品皮鞋;送老师送时尚:主推数码相机、数码照相机、mp3等数码产品;送老师送品位:主推纹胸内衣、名表、名牌首饰;送老师送美丽:主推丝巾、化妆品。活动期间,品类营销活动丰富多彩,特别买送精彩纷呈。
中秋节期间,各楼层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促销活动
一、围绕中秋送礼概念,充分引导节日礼品,创造销售。重点引导销售的礼品:“名烟名酒 保真销售”、“好月饼 在兴隆”、“好螃蟹在兴隆”、滋补保健品、金银珠宝、钟表、化妆品礼盒、箱包、棉毛内衣等;
二、围绕季节特点,重点引导穿类商品新款上市;
三、围绕婚庆、旅游旺季,重点引导金银珠宝、钟表、旅游用品、床品、内衣、休闲食品、数码产品等
2021中秋节活动方案二
活动背景: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大班幼儿已经有多次中秋节庆祝的体验,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此次开展中秋节庆祝活动,更注重的是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有关知识,以及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
活动时间:20xx年x月xx日下午3点
活动目标:
1.通过中秋知识竞答的形式,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基本的文化习俗。
2.通过一起过中秋,共同分享节日的快乐,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体验。
3.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
活动准备:
1.视频《月亮姑娘做衣裳》、爷爷为我打月饼、中秋月儿圆
2.请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一起收集关于中秋节的知识,(中秋节的来历或者古时候的人怎样过中秋节的知识,月亮的大小变化、月亮的故事、月亮的古诗等等)
3.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小问答
4.盘子若干
活动流程:
篇4
2019幼儿园年中秋节活动方案一
活动背景: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大班幼儿已经有多次中秋节庆祝的体验,对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此次开展中秋节庆祝活动,更注重的是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有关知识,以及感受现代中秋节所特有的艺术性。
活动时间:20xx年9月29日(星期六)下午3点整
活动目标:
1.通过中秋知识竞答的形式,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基本的文化习俗。
2.通过一起过中秋,共同分享节日的快乐,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的体验。
3.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
活动准备:
1.视频《月亮姑娘做衣裳》、爷爷为我打月饼、中秋月儿圆
2.请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一起收集关于中秋节的知识,(中秋节的来历或者古时候的人怎样过中秋节的知识,月亮的大小变化、月亮的故事、月亮的古诗等等)
3.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小问答
4.盘子若干
活动流程:
各位家长好,感谢大家能来参加今天的活动,明天就是中秋节了,今天我们邀请了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陪我们一起欢度中秋,之前也让家长和孩子们了解了相关中秋节的知识,知道了月亮在中秋节这天是最圆的,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个故事感受月亮形状的变化。
流程一: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看完故事老师总结: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月亮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上。
流程二:中秋知识问答小比拼
有关中秋节和月亮的知识有很多,下面就来考考我们家长和小朋友,来个“中秋知识问答小比拼”
1.八月十五又称什么节?(B)
A月饼节 B团圆节 C故乡节 D诗人节
2.中秋节又可以称为什么?
(A) A仲秋 B月夕 C秋节 D追月节
3.在哪个朝代中秋节才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
(A) A唐 B宋 C元 D明
4.月饼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A)
A祭奉月神的祭品 B馈赠亲友的礼物 C节日食品 D地方小吃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谁的佳作?
(A) A王安石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6.在典故中,吴刚伐的是什么树? BA槐树 B桂树 C柳树 D杨树
7.以下哪个不是中秋节传说? D
A嫦娥奔月 B吴刚伐桂 C玉兔捣药 D迎涛神说
8.中秋节在亚洲其他国家也很盛行,在( B ),中秋节也叫感恩节。
A 日本 B 韩国 C 新加坡 D 马来西亚
9.在古代月圆和月缺一般形容什么?(A)
A悲欢离合 B天气的好坏 C凶吉的象征 D身体是否健康
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描写中秋节的千古名句,它出自( A )
A 苏轼《水调歌头》 B 苏轼《中秋月》
C 王建《十五夜望月》 D 辛弃疾《太常引》
游戏三 《猜灯谜》
1. 老师提前将若干灯谜藏在教室的各个角落
2. 请宝宝们站在教室中间,告诉宝宝们在教室内去寻找灯谜(并拿一个写有灯谜的卡片,让宝宝进行观察,知道去找什么样子的卡片)
(1)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圆盘,有时像镰刀---月亮
(2)中秋归来---八归
(3)嫦娥下凡---月季
(4)中秋菊开---花好月圆
(5)明月照我还---归有光
(6)举杯邀明月---赏光
(7)举头望明月---当归(药名)
3. 找到后,交到自己的爸爸妈妈的手中,请爸爸妈妈去猜灯谜,用时最短的家庭获胜。
流程四:合唱歌曲《中秋月儿圆》、亲子表演
为了庆祝中秋节,我们小朋友学了一首新歌,一起来唱给爸爸妈妈听。
老师还知道小朋友在家和爸爸妈妈也学习了新的儿歌和歌曲,欢迎大家到前面来表演。 流程四:亲子制作月饼我们中秋节必吃的一样食品就是月饼,下面老师带来了许多颜色形状都很特别很漂亮的月饼,请大家一起欣赏,看到自己喜欢的可以用橡皮泥模仿着做出来,当然也可以发挥想象做出自己想吃的月饼。
流程五:月饼展示
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夜晚,月亮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好象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点冷,她就撕了一块云彩裹在身上,月亮姑娘想:我还是找一位裁缝师傅做件衣裳吧。
裁缝师傅给她量了尺寸让她五天以后来取。
过了五天,月亮姑娘长胖了一点儿好象弯弯的镰刀她来取衣裳了,衣裳做得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穿在身上连扣子也扣不上。
裁缝师傅决定给她重新做一件,重新量了尺寸,让她再过五天来取。五天又过去了,月亮姑娘又长胖了一点,弯弯的象只小船。她来取衣裳,衣裳做得更漂亮了,可惜月亮姑娘连套也套不上。
裁缝师傅涨红了脸,说:“我只好重做了。”又是五天过去了,月亮姑娘来取衣裳,裁缝师傅看到月亮姑娘变得圆圆的,象一只圆盘那样,吃了一惊:“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一口气,对月亮姑娘说:“唉!你的身材量不准,我没法给你做衣裳了。”
原来,月亮姑娘每天都在变化,所以她到现在还穿不合身的衣裳。你看,白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她不好意思出来,只是在晚上才悄悄地露面。
小问题:
1.月亮姑娘为什么要做衣裳?
2.月亮姑娘为什么三次都没做成衣裳?
3.月亮姑娘她是怎么变的呢? 故事里把月亮姑娘比作什么?
2019幼儿园年中秋节活动方案二
设计意图: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着许多洋溢着浓厚东方文化色彩的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的根本,而节日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民俗节日,无不大力弘扬着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传承民族精神。时值中秋节的来临,让我们的孩子了解这一传统节日,学到科学小知识,并且在活动过程中把礼仪渗透到各个细节处。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
2、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活动形式:班级集体活动 环境布置
1. 展示幼儿在节前观察月亮、绘制出的“月亮变化册”。
2. 在语言去投放相关月亮知识的图书。
3. 悬挂灯笼,水果图案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
家长工作
1. 家长帮助搜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并提供给大家分享。
2. 为这次主题活动准备一些月饼盒。并与幼儿一起做一个灯笼,最好是共同制作的。
3. 督促幼儿节前节后连续观察月亮,并记录月亮的变化。
4. 关注主题活动的进展,及时协助主题活动的展开。
5. 有时间带幼儿在有月亮的夜晚赏月。
主题活动一 :中秋的来历 活动形式 集体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了解中秋节,知道为什么要过中秋节,
什么时候开始过中秋节。
2、幼儿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来收集资料,并学会分享交流资料。
活动准备: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关于中秋节的资料,以及一些中秋节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那些节日吗?
二、向幼儿介绍中秋节,包括时间,来历。
1、教师请幼儿介绍,并请其他幼儿倾听从中知道
了哪些,与别人有哪些不同。
2、教师介绍自己的材料,使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三、扩展幼儿经验,并介绍中秋节的习俗,让幼儿了解更多。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中秋要吃什么吗? 师:除了吃月饼,我们还干什么呢?
四、教师像幼儿介绍获取资料的方法。
师: “呀,小朋友了解那么多知识,那你是从哪里了
解到的?”
1、幼儿交流自己获取知识的渠道。
2 、教师帮助幼儿总结从哪获取知识:方法及渠道。
主题活动二:制作月饼
1、 活动要求:
(1)在活动中,家长放手让孩子去做,家长只是起帮助指导的作用。
(2)进入活动室,要小声说话,以不影响他人为原则。
(3)、活动结束后,整理好所有的东西,物归原处。
(4)、准备好制作月饼的材料(擀面杖、面板、模子、月饼馅),油面和水面统一准备。
活动过程:
(1)、孩子和家长一起制作月饼。
(2)、 将做好的月饼放入烤箱中。
(3)、 户外传统游戏——贴膏药、切西瓜,共同参与。
篇5
【关键词】主题教育活动 幼儿园课程 整合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6)02-0118-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各方面的发展。”“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必须依据幼儿的特点,合理地安排内容,使活动的目标能够综合、灵活地将幼儿的需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由此可知,幼儿园课程的整合符合《纲要》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以儿童发展为本”的中心思想,能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幼儿园课程的整合是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环节,也是改革的重点。
幼儿园课程整合,是将构成课程的各个要素及有内在联系的不同领域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整合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主要着眼于五大领域,以儿童发展为本,目的是激发幼儿主动学习,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主题教育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确定一个教育活动的主题,将各个领域有机结合后设计活动。活动主题内容的选择比较灵活,可由教师进行预设,也可由幼儿的兴趣生成,还可以由教师与幼儿共同选择确定。首先,教师可以提前预设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也可以在活动中与幼儿共同生成;其次,主题教育活动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都来自于幼儿的生活;最后,主题教育活动应充满趣味性,生动有趣的内容和形式才能很好地满足幼儿“玩”的天性。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园课程的整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主题教育活动的目标注重培养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是我国幼儿教育总的指导思想。传统单一科目的教学活动,旨在让幼儿掌握知识和技能,这样的教育活动只能加强幼儿单一方面的发展,忽视幼儿发展的全面性。例如:主题教育活动“中秋节”(大班)。
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目标领域:语言。
(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2)了解中秋节的风俗,大胆表达并乐意与同伴交流。
活动二:《八月桂花遍地开》。目标领域:艺术、健康。
(1)学唱歌曲,理解歌词大意,唱出歌曲的欢快节奏。(2)通过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3)轻声演唱,和大家声音保持一致。
活动三:欣赏《静夜思》。目标领域:语言、社会。
(1)有感情地朗诵所学古诗并理解含义。(2)幼儿间相互交流讨论,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环境的寂静以及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活动四:做月饼。目标领域:综合。
(1)通过观看录像,幼儿了解制作月饼的工具、材料和制作方法。(2)积极体验亲自动手做月饼的快乐,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3)与同伴协调使用工具,活动后共同清扫环境卫生。
以上主题教学活动目标涉及五大领域,活动过程中将教师预设目标和幼儿活动生成目标相结合,根据活动进程调整教学内容,对幼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幼儿的需要。
二 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注重丰富性,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
整合(综合化)作为教育内容的组织原则,指的是加强内容之间、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经验以及学习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帮助儿童把从各方面、各领域和先后获得的各种经验加以统整和贯通,增强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和实施时,尽量整合各学科(领域)的内容,并且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才能引起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才能
使幼儿学以致用。以“中秋节”主题教学活动为例:
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
教学内容:(1)幼儿讲述有关中秋节的故事;(2)老师根据情况,鼓励幼儿将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叙述完整;(3)老师叙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幼儿根据叙述发挥想象画出月宫。
活动二:欣赏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
教学内容:(1)学唱《八月桂花遍地开》;(2)学跳扭秧歌,并根据节奏创编动作,自由舞蹈。
活动三:欣赏古诗《静夜思》。
教学内容:
(1)欣赏《静夜思》完整的电脑课件,观察、交流和讨论画面,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2)教师叙述中秋节的由来:北宋太宗年间(976~997年)确定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中秋节,又称秋节、丰收节、团圆节等。中秋节这天,月亮最大、最圆、最亮,中秋夜月亮升起时,全家人要围坐在庭院里,祭月、赏月、吃月饼、饮美酒。圆圆的月饼象征家人团团圆圆。(3)再次欣赏课件,感受古诗中寂静的环境,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感。(4)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活动四:做月饼。
教学内容:(1)认真观看录像,了解月饼制作的过程。(2)相互交流制作月饼工具的使用方法。(3)与同伴交流自己想象的月饼的样子。(4)游戏活动,师幼共同制作月饼。(教师注意提醒幼儿少放馅,轮流使用制作月饼的材料和工具。)(5)烤制月饼,共同品尝做好的月饼,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中秋节”主题教学活动的内容涉及各领域,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教学内容整合时,不能简单将学科领域的知识简单拼接,形成“大拼盘”。并且选择内容时将各学科领域的知识平均分配或选择齐全也是错误的,找到一个切入点,注重幼儿的兴趣并与之生活相联系,将所选内容进行优化组合。主题系列活动可以有效地利用各领域的特色,将各个领域的内容配套结合并应用,使幼儿在学习中自然地接受,减少相关内容的重复实施,提高活动效率。
三 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注重以游戏为主,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主题教育活动可以是以教师计划为主的教育活动,也可以是以幼儿生成为主的教育活动,但无何种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都应该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幼儿是“对话”的伙伴关系。教师在幼儿的活动中承担着多种角色,是集引发者、帮助者、支持者等为一身。例如,主题教学活动“中秋节”,活动一,“快乐的中秋节”活动中,老师引导、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与交流中秋节的相关内容;活动二,师生共同交流秧歌舞的动作,教师帮助幼儿创编舞蹈动作,鼓励幼儿自由跟随歌曲进行舞蹈,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正如莎士比亚所说,游戏就是小孩子们的工作,因此,游戏作为有效的教育方式,运用于幼儿参与的各项活动中。
幼儿通过教师创设的游戏环境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造性的发挥,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游戏中教师是幼儿重要的合作伙伴,是幼儿的玩伴,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将月饼做成各种形状,解放幼儿的思维,最后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香甜美味的月饼,师幼感受着成功后的喜悦。
四 主题教育活动的评价注重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发展
活动评价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了推动活动进行,在活动反思中促进教师发展。在实施中,要从活动目标出发,总结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解决策略。特别是教师,应该对照目标和结果,反思过程、分析问题。将每一次的活动进行归纳,形成新的工作策略,并将工作经验推广应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中秋节”活动的目标之一是:了解中秋节的相关风俗习惯,乐于大胆表达并与同伴交流。可是活动结束却发现有五六个幼儿不愿意与其他幼儿交流,表现出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独自玩耍的现象。过后,教师了解到,这几个幼儿由于家长不重视,没有认真地给孩子讲解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因此,孩子对此几乎一无所知。活动之后的反思中,教师总结出应充分地进行活动准备,为目标实现提供必要的条件。
篇6
《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中秋节神话传说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于是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9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1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而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 小人蓬蒙在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后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傍晚,后羿知道此事后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3步,月亮退3步,他退3步,月亮进3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
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吴刚伐桂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500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事,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玉兔捣药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踏着云彩上天宫去。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听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帮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多么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 它立即飞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这等于是割下它心头的肉啊!几个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道:“如果是我孤独地被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不同情她吗?孩子,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眼里含着泪,笑了。它们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 小玉兔告别父母和姊妹们,到月宫陪伴嫦娥住了!
玉兔入月宫
相传有三位神仙变成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与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济助,唯有兔子束手无策。后来兔子说:“你们吃我的肉吧!”就跃入烈火中,将自己烧熟,神仙大受感动,
把兔子送到月宫内,成了玉兔。陪伴嫦娥,为其下凡的捣灵药
中秋节由来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而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仲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篇7
一、认识与思考
1.新课改对古代诗歌学习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整体提高,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通过学习古诗文,学生能领略到灿烂的古代文明,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从中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营养和民族精髓,提高个人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对五年级以上学生的诗歌阅读也有明确的评价要求:要求五年级学生“阅读诗歌,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进入六年级,则要求学生“阅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诗歌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如果说五年级前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更多只是感性的认识与积累,那么六年级则要求在此基础上,有一些理性的思考和人文的熏陶。在七~九年级阶段,则提出了更高的鉴赏评价的能力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对作品的思想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以及品味作品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因此,初中阶段的古诗教学一定要注重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2.唐诗的魅力与学生素养的提升
清代著名文人袁枚说:“美人之光可以养目,诗人之诗可以养心。”悠悠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之所以能够得到保持和延续,古诗文功不可没,它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文化瑰宝。而唐诗作为前人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其文化品格也正是中国古代文人品格的一种真实写照,其中蕴含的真、善、美等人文特质,在青少年的性情滋养、灵魂陶冶,乃至民族精神重铸方面都有着不可取代的积极意义。因此,诗歌教学在整个中学阶段一直都占据着一个相对重要的战略地位。
顾之川先生在《中小学经典教育的现状与思考》中呼吁加强中小学古诗文教学:“应大力提倡和鼓励青少年尽可能多地熟读、背诵一些中国文学史上的优秀诗文名篇。培养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古诗词鉴赏能力,以及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小学古诗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学素养和文化品位,给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基于以上的认识,发掘唐诗中蕴涵的真、善、美特质,用民族文化的精髓来构建学生的精神人格,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素质教育,确实是一条重要的教育途径。
二、实践与探索
课外唐诗鉴赏不同于我们平时教材中的古典诗词教学,没有现成的课程目标,没有现成的教材,也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为了开始这一课程,笔者查阅了不少古典诗词教学资料,大多数是参照课内阅读的方式组合学习材料,以诗歌的体裁或诗人为序编辑整理,而且以高中的选修课开设为主。
这一课程的目标就是要使初一的孩子由对唐诗粗浅的兴趣逐渐深入其内核,了解其文化底蕴,学习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欣赏其自然风光的美、社会人情的美、语言音韵的美、结构建筑的美以及其他艺术手段的美,从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因此,笔者从三个方面确立了本课程的基本思路。
1.关注中小学教学的连接
小学阶段人教版教材中选录了53首古代诗词,其中唐诗25首,可见唐诗在古代诗词中的重要地位。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对唐诗重要性的认识,激活学生对唐诗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回忆小学时学习唐诗的方法,对其进行归纳和小结,逐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为初中的唐诗鉴赏奠定良好的基础。
2.注重唐诗与当代生活的联系
教师选择学习材料时可以时令节气为序组合,如开学初以中秋节为依据挑选写中秋生活的唐诗。关于中秋节的唐诗很多,如李白的《月下独酌》、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李白的《关山月》、李商隐的《嫦娥》、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张九龄的《望月怀远》等。其中李商隐的《嫦娥》是小学三年级学过的,教师可先让学生谈对此诗的认识,再引导学生鉴赏,并要求学生联系自己过中秋节的感受,体会唐代诗人的中秋感怀,拉近唐诗与学生的距离。当然对这些材料的处理要详略得当,重点在鉴赏和整体感悟。
教师应尽量使课程形式丰富多样,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课堂学习之外,有朗诵活动,有融诗、书、画、文为一体的手抄报制作与展示,还有诗作短剧改编及表演。定期开展的诗歌朗诵比赛,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诗歌。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说,锻炼了学生听、说等语文综合能力,对正确语感的培养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对诗歌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也有积极的作用。
三、困惑与展望
1.来自社会的困惑
当今浮躁的社会心态,使人们很难静下心来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家庭生活中读书习惯的缺失、传统文化的日益迷失等社会现状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有着极大的冲击,尤其是唐诗这一与经济生活十分遥远的文化,更被人束之高阁。
2.来自学生的困惑
由于古典诗歌语言有“寓万里于尺幅”的高度概括性,“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的表达方式,加上古今表达差异等方面带来的原因,让人仿佛走进了一个语言的迷宫,难以了解诗的真实意思,学生对这种“诗家语”颇感陌生,很难真正对诗歌阅读产生兴趣。且唐诗反映的社会生活与今天的生活相距较远,语言的隔膜、时代的疏离感让学生对唐诗缺少天然的兴趣,这给我们的唐诗课外鉴赏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此外,当今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学习任务重,高中升学的激烈竞争,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鉴赏唐诗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来自教师的困惑
社会对教育的评价、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并没有完全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而更关注中考和高考成绩。这是社会激烈竞争的环境和社会分工严重分化的必然结果,不仅我国如此,东亚、东南亚不少国家都有此特点。
教育的功利思想如此突出,必然在教师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理应是社会读书的引领者,但是只要初略地看看我们的周边,就会发现不少教师除了看看教科书、教辅材料,上网浏览一下教案、下载一些教学课件,完成继续教育课程,很少系统地有计划地读书。所以,教育的功利反映在教师身上,会极大地影响唐诗阅读。要引领七年级学生来进行课外唐诗的鉴赏,自然难度不小。
篇8
一、最雄浑的中秋诗词——《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点评:张九龄是唐代的一代名相,遭受奸臣排斥,贬谪荆州,中秋之夜怀念远方,写了这首诗。诗歌意境雄浑阔大,骨力刚健,但又情感真挚,特别是前两句早已成为千古名句。
二、最寂寥的中秋诗词——《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点评:这首诗先写中秋月*,再写望月怀人,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三、最有边塞味的中秋诗词——《子夜吴歌·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点评:《子夜吴歌》分别有春歌、夏歌、秋歌和冬歌四首。这首秋歌,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丈夫(“良人”)。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李白描写月亮的作品真多:“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等等,当然大部分不是写中秋的。
四、最亲情的中秋诗词——《月夜》
(唐·杜甫)
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点评:明明是自己在长安,望月而遥想?(fū)州(今陕西省富县)的亲人。但诗歌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州之月而“忆长安”。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写出了一家人的真挚感情,经常被后人借鉴。
五、最清冷的中秋诗词——《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点评:月亮还是昔日的月亮,地方却不是往年那个地方,自然,身边的人也不再是往年的人。被贬湓浦(pénpǔ,今*西九*),物是人非,故乡不见,孤苦伶仃。诗歌清冷至极,悲苦无形。
六、最感伤的中秋诗词——《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点评:作者苏轼与其胞弟苏辙(字子由)久别重逢,共赏中秋之月。如此赏心乐事,却让作者想到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诗歌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七、最著名的中秋诗词——《水调歌头》
(宋·苏轼)
(*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点评:这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自古以来写中秋的作品中,公认的绝唱。它构思奇拔,独辟蹊径,神话与现实、出尘与入世、感慨与旷达,层层交织,极富浪漫主义**,也极富哲理与人情。通观全篇,皆是佳句,很好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八、古诗
1《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3《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
(唐)权德舆
嬴女乘鸾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边。
凉风遥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
4《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5《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6《中秋》
(宋)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篇9
关键词:传统文化;旅游管理;需求
中国幅员辽阔,山川大地物阜民丰,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满足自己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愿意去追逐更多的精神文化生活,旅游就是一项重要的精神文化生活。旅游简单来说就是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两种,如何在普通大众旅游的时候给予游客最大的人文关怀和美好体验将会是提升旅游品质和传播旅游形象的关键点,是需要更多的学习和探讨的。
一、中国传统文化简单介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在五千年的浩瀚历史进程中,通过不断演化汇总而得到的关于中华文明的历史现象,这样的历史现象集中的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质与精神,刻画出中华民族的文化风貌和人文特性。是中国不同时期的思想的精华的汇总,反映出中国的思想意识的不断革新的成果,是居住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生活着的56个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这是一种精神,一种对于文化的不断翻新、总结和传承的结果。同样中国的文化是区别与其他的民族的文化的,只有在中华大地的土地上才会呈现的,这样的中华文化是丰富的、多样的、包容的、精彩的、雅俗共赏的。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其中对中国历史社会变化影响最深的是儒、道、佛三家的学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进程以及文化发展,使得中国在文化的创造上是兼容的,即使是近代面对西方的文化侵蚀,也并没有盲目地崇拜,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中重要的文化精髓巧妙和谐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中来了,使得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以及时代印记。中国的文化精神不仅包括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还有不断融合的周边古文明文化,这样不仅丰富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的内核,又不至于丧失了中国优秀文化的精髓,全盘外来化,这样就形成一种自身传统文化作为文化的根基,将其他的优秀文化精髓作为辅佐而形成的一种丰富、和谐、兼容的文化现象,这也是中国文化最吸引人地方。
二、旅游概况介绍
由于中国的幅员辽阔,国土面积大,旅游资源丰富,加之中国的历史文化丰厚,形成了以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风光两大组成部分的旅游产业线条。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更愿意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从中国的旅游业发展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
1)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而且可以挖掘的数据增长的潜力依然可观。由于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很快,传统的旅游重点景区具有很大的知名度,游客数量一直居高不下,同时人们的旅游意识加强,旅游热情增加,旅游消费能力加强,使得旅游业在中国经济数据的占比增加,可以深度挖掘的潜力依然很大
2)旅游人数不断增加,平均旅游时间增长。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本来就大,普通的居民的收入也得到了很好的增加,由此使得更多的人选择在自己闲暇的时间出去旅游,经济实力的加强,必然让人们更多地去关注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得人数上出现了不断增加,平均的旅游时间的增多。
3)旅游业带动其他行业的潜力大,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点。中国的经济结构的转型,使得第三产业的发展提升到国家层面,同时景区营建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的改造与修建,也带动了工业的发展。同时旅游是需要将游客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这也加大了交通运输业的压力,从而带动产业的升级发展。
4)景区数量增加,不同的景区形式正在日益丰富。由于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性别、不同地域、不同收入水平的游客可能在对目标旅游项目和旅游地点的选择会出现很多的不同,所以景区的数量不断地增加,开始满足人们更多的旅游消费心理。同时各级政府机关都把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新的经济发展的重头戏,不断加大对旅游业的发展的政策帮助以及财政补助,使得更多的旅游公司和地方政府部门愿意不断地增加对于景区的修建。
5)季节性,周期性,假日性明显,深刻影响旅游业发展。旅游是需要游客花费一部分的时间进行的娱乐活动,因此在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人们普遍出游的时间就集中在周末,国家法定节假日,这些事件在每年的时间安排上都是相对稳定的,同时人们也只有在这样的时间阶段是才会有相对闲暇的时间,可以用来安排出游。由于出行的时间相对集中,使得这些时间段的游客数量会明显加大,景区的承载压力也会变大,对于景区的综合管理是一种考验,这就形成了中国旅游独特的季节性、周期性和假日性。
6)农村旅游发展加快,周末游潜力巨大。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使农村的面貌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的农村旅游建设加快,已经逐渐成了城市居民周末游的主要目的地。基础设施的基础差,观赏性不强,但是农村旅游的参与性高,也更加的生活化,尤其是对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游客吸引较高。
三、传统文化和旅游管理
(1)坚持将游客需求作为发展前提,不断提高游客的满意度。传统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人的位置,摆放在最为重要的点上,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性关怀。旅游作为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链条,更应当在自身的发展中彻底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旅游的过程中,游客会将自身的生活以及消费完全交付在旅游活动中去,是一种参与度较高的活动方式,因此,我们在发展旅游产业的时候,不仅需要将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对旅游景点的建设更加具备可观赏性,同时还要充分地考虑到游客的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需求带动消费,只有将游客的需要摆放在第一的位置,尽可能地满足游客各种基本的需求,就可以不断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加大景区的宣传,实现旅游业的发展。
(2)坚持发展的眼光对待自身的发展,不断吸收新的经营管理先进理念。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不断地学习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的,不仅有中国土生土长的文化,更有很多外来文化的加入,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由于旅游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在旅游管理的不断实践中,会出现很多新的有效的管理经验以及管理理念。景区的管理者要不断用发展的眼光审视自身的发展,不能因为现在发展较好,就墨守成规,不寻求新的发展,这样固步自封,会在面对同行业的竞争中丧失基本的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对于游客再一次旅游消费的吸引将不断下降。因此,为了将旅游业更好地发展下去,管理者应当积极的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对景区景点进行升级换代,制造新的消费刺激点,因为吸引更多的新游客以及二次旅游的顾客。同时需要将本地文化作为鲜明的文化符号,融入到景区的建设中去,实现景区对文化的重现和传播,展现出景区浓厚的文化内涵,提高景区的文化沉淀。
(3)坚持服务意识优先,提高服务团队的服务质量。中国文化总是能抓住其他外来文化的精髓,并将其吸收进来,和自身的文化进行融合,形成新的文化内涵,因此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将是解决问题关键。旅游业具有强烈的体验性,也是服务业产业链重要的组成部分。游客对于消费的体验更多是表现在对于服务质量的体验上。因此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必须深刻落实服务意识的建立,不断提高团队的服务质量。在旅游管理实务上首先要加大对服务人员业务的培训,使得服务人员具备专业化和职业化,更好地满足游客对于服务的要求,同时坚持对服务意识的培训,必须要坚持一切为了为游客服务做准备,深化对服务意识的认识,提高游客对于旅游服务的满意度。还有就是提高服务从业人员的归属感,定时开展团队活动,培养服务人员的主人翁意识。
结束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所具备的很多理念,依然深刻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在现代旅游的发展中,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其中的优秀部分来指导旅游管理的实务,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深化对于游客需求的分析,提高自身管理理念的革新,改善服务质量以及服务环节,剔除破坏旅游环境的毒瘤,实现旅游业发展在不断地变化过程中吸收到新的成长动力,只有这样,才能将旅游业带入到新的发展中去,实现新的产业增长。
参考文献
[1]刘冰.《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以许昌三国文化与许昌旅游业的发展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0(07).
[2]陈佳平,《论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影响》[J].焦作大学学报,2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