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翻译范文
时间:2023-04-03 10:19: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鱼我所欲也翻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想要得到;需要。《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 也,熊掌,亦我所欲 也。”
2、希望。《为学》 :“吾欲 之南海,何如?”
3、将要;将。《石钟山记》 :“森然欲 搏人。”
4、愿望。《陈涉世家》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之欲 也。”
篇2
而作为义务阶段的最后一场语文考试――中考,对文言文的考查肯定少不了。综观今年各地中考试卷上的文言文阅读题,可以看出今年的文言文阅读题继续围绕着课标要求作文章,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基础与能力并重,即在考点设计上,文言文基础知识题与分析、品味、探究等能力题“平分秋色”;二是课内与课外兼顾,即课内文本阅读与课外拓展阅读“各领”,以考查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下面从五个方面来具体解读今年的中考文言文阅读题。
基础知识考得勤
文言文基础知识包括生字读音、重点实词虚词解释、常见句式翻译等。打开今年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在文言文阅读这一块,除了字音在“积累运用”板块已经考查过之外,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可谓卷卷皆有。这类题目呈现两大特点:一、都是平常学习过程中所必须掌握的,只要平时学得踏实,注重积累,那答起来就十分容易。二、分值大,以确保更多的同学能在文言文阅读板块拿到基本分。
譬如2009年苏州卷: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几段文字,完成题目。(12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官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 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 )(4分)
A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B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C 能谤讥于市朝
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 闻寡人之耳者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小石潭记》)
E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2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 )(2分)
A 今齐地方千里
B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C 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D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这一阅读共有三道基础题,第一题的考查点是一问多义,虽然有五组之多。量大面广,但这些词实际上都是常见实词,很容易就能给出答案:AC。第二题的考查点是古今义异同,这也是文言文学习与积累中的一个重头戏,所出现的四个词全是“老面孔”,非常容易发现D项符合要求。第三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在“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这句话中,只要明白“闻”、“朝”这两个实词的意思,翻译起来就易如反掌。而“闻”、“朝”能有几人不知呢?
再来看这一阅读的分值设计,总分是12分,而基础题竟然占了8分,确保了平时认真学习的同学不吃亏。
【建议】针对文言文阅读的这一命题特点,建议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从生僻字读音到常见词意思,从通假字到一词多义,从词类活用到古今义异同,从常见句式到重点句翻译,要逐篇进行梳理,最好设计一个表格,分门别类,日积月累,力求做到没有遗漏,准确无误。这样,到了考试的时候,就能了然于胸了。
题型稳中创新
今年的文言文阅读题,题型与往年基本上大同小异。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基本题目有释词、译句、理解性填充、问答、赏析等。只是在释词、译句、赏析这些题目上,有些试卷设计成了选择题。但在这些常见的题型之外。一些试题也颇有新意。譬如过去在针对朗读停顿这一考点设题时。一般都是设计成选择题型,难度不高,但今年多地试卷这类题目要求真接用‘,断句,难度无疑增加了不少。
例如2009年沈阳卷:
下文选编自《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阅读后回答问题。(12分)
威王二十四年。与魏王会田于郊。魏王问日:“王亦有宝乎?”威王日:“无有。”魏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经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奈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宝乎?”威王日:“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臣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赵人祭西门,徒而从者七千余家。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将以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魏惠王惭,不怿而去。
【注释】①田:打猎。后写作“畋(tian)”。②经寸之珠:直径一寸的大明珠。③乘:车,兵车。包括一车四马。④檀(tan)子:人名。下文“(ban)子”、“黔夫”、“种首”均为人名。⑤泗上:泗水之滨。⑥特:仅,只。⑦怿(yi):高兴、快乐。
1 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吾 臣 有 盼 子 者 使 守 高 唐 则 赵 人 不 敢 东 渔 于 河
而变化最大的,是诗文类对比阅读的“批量”出现。这种题目,将有关联的古诗与文言文放在一起对比、设题,拓宽了命题空间,加大了对学生各种阅读能力的考查,值得注意。
例如2009年安徽卷:
阅读下列诗文,完成题目。
鱼我所欲也(节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辟,通“避”。下同)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故不为苟得也
苟:_________(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_________
(2)所恶有甚于死者 恶:_________(4)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___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3 诵读下列句子时,每句至少应有一处停顿。请用“/”把这一处停顿标示出来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2)山河破碎风飘絮
4 请摘录原文中的语句,填写下表。
这组题目,1、2两题是基本题,第3题是划分朗读节奏,第4题就是诗文对比阅读填表题,题目不难,却很有新意。
【建议】针对今年各地语文中考试卷中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同学们只要有所了解就行。关键是要打好基础,提高阅读能力。因为万变不离其宗,不管题型怎么变化,考点却是不变的。譬如划分朗读节奏这类题目,关键是弄懂句子的意思,如果能理解大意,那断起来就非常容易了。而诗文对比题,和普通的对比阅读是没有两样的。
对比阅读唱主角
今年的中考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继续唱主角。从选文内容上来看,有课内与课内文言文对比、古诗与文言文对比、课内与课外文言文对比,其中,以课内与课外对比阅读为主。从题目设计来看,一般都是先出现基础性题目,然后是对比分析类题目,体现了由浅入深,由基础积累到能力运用的原则。从对比阅读题涉及的考点来看,主要有景色对比、人物性格对比、情感观点对比、哲理对比、表现手法对比及寻找两文共同点等。
例如2009年浙江台州卷: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竟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采,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节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备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昊均《与朱元思书》)
1 【甲】文中写到“高峰人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_________
2 【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其中第1题便是有关景色特点对比的题目,第2题便是寻找共同思想感情的题目。
再如2009年常州卷:
甲文:邹忌入朝见威王,曰:“……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问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文: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嘲邹忌日:“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桡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公孙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公孙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①:念han。②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③曲桡:桡,念na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④说:念shui,劝说,说服。⑤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⑥卜:念bu,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⑦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⑧为大事:这里指造反。⑨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⑩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
1,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
很显然,这道题考的就是性格对比。其他例子,在此不再一一而足。
【建议】针对文言文对比阅读的设题特点,我们平时在进行训练时,要有意识地在阅读过程中,从景色、人物性格、情感观点、哲理、表现手法等角度去寻找两个文言文语段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反复玩昧。长期坚持下来,对比阅读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解答这类题目时就能得心应手。
文体特征很明显
今年的中考文言文阅读题,从后一部分的理解、分析、品味、对比等题目来看,文体特色很明显。这里所说的“文体特色”,就是写景散文后面的设题就与景色特点、内心情感、写作方法有关;议论文后面的设题,就与观点、论述方法有关:而写人记事类就与人物形象、文章道理有关。
例如2009年厦门卷: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鲍。
1 读文赏荷:
(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描绘币后荷花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
(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词?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这两篇文章都是咏物之文,后面两道题目,一道的考点是“景”,一道的考点是“情”。
再如2009年常德卷:
强项令 范晔
董宣,字少平。陈留固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杀之。宣叩头日:“愿乞一言而死。”帝日:“欲何言?”宣日:“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萋,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日:“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日:“天子不与白衣同。”因勒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日:“桴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 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董宣怎样的性格特点?
这是一个写人叙事的文章,相关考题就是分析人物的性格。
【建议】针对文言文阅读题文体特征很强这一特点,同学们在平时学习文言文时,就要有目的地进行分类训练。具体训练方法,与相关的现代文阅读基本相同。譬如议论体文言文,那就从抓论点开始,对论据、证证方法、语言特色等依次进行梳理。如此日积月累,必有收获。
难度不大重能力
今年的中考文言文阅读题,整体难度不大。但对能力的要求却不低。一是识记能力,基础类题目的解答,靠的就是平时的识记,只有记得准,背得牢,答题时才不会出错。二是阅读能力,包括疏通文言文能力,
分析、综合、比较能力等。许多阅读题,都要求同学们首先能读懂文意,然后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答题,如果连文章大意都猜不透,那答题显然是不可能的。三是迁移能力,要能把课内所学,迁移到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中。四是品鉴能力,包括语言品味、人物分析、写作特色提炼等。五是语言组织能力。在解答相关问答题时,要能够观点全面。用最简洁的语言把答案讲明白。
例如2009年咸宁卷:
李将军列传(节选)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夸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得一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教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教新失候。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徒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幕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遏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耩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令自上簿。”至幕府,广谓其麾下日:“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叉徒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到。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阐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日:传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今乃得一当单于 当:_______②其势不屯行 屯:_______
③周自辞于大将军 辞:_______④军亡导 导:_______
2 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乃自以精兵走之 今大将军乃徙令臣以东道
B 为中将军从大将军 无老壮皆为垂涕
C 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 且广年六十余矣
D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
(2)青欲上书报夭子军曲折。
4 请概述选文第一段的内容。
5 太史公司马迁用“桃李不言。下白成蹊”的谚语来高度评价李广将军,这一谚语的意思是什么?你能列举出某一类人物来说明吗,
篇3
作为一般动词的“为”字,在文言文中最活跃,是一个随意性很强的“万能”动词,几乎能代替所有的动词,翻译时确实有难度。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例子:
1.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公输》)
译文:公输盘(已经)为我制造了云梯,一定要攻取宋国。
2.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伤仲永》)
译文:就写四句诗,并且题写上自己的名字。
3.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核舟记》)
译文:能够用一寸长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木石。
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
译文:修筑了(一座)高台,举行誓师仪式,用(那两个)军官的头来祭天地。
5.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隆中对》)
译文: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吟唱《梁父吟》。
6.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陈涉世家》)
译文: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担任都尉。
7.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也邪!
(《孙权劝学》)
译文: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8.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劝学》)
译文:冰,是水凝结成的,却比水更寒冷。
9.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鱼我所欲也》)
译文: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
10.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陈涉世家》)
译文:陈胜就自立为王,国号叫做张楚。
11.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
译文:墨子解下腰带当作城,用小木片当作守备的武器。
1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伤仲永》)
译文:(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得到后天的教育。
13.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小石潭记》)
译文: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形成坻、屿、、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14.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隆中对》)
译文:但是曹操能够战胜袁绍,以弱小变成强大,不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谋划的(得当)。
15.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醉翁亭记》)
译文:用酿泉的水来酿造酒。泉水香,酒水清。
16.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赵王私下听说秦王擅长演奏秦地的乐曲,请允许我献上盆缶(给秦王),来互相娱乐。
从以上的例子不难看出,作为普通动词的“为”字,虽然灵活多变,不过还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例子中的“为”字。在句子中都充当谓语,都和动作行为或事物的发展变化有关,其前面都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的短语,其后面也都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的短语,其基本意义都是“做”,它的多种意义都是由“做”这一意义派生出来的。所以,当我们遇到作为普通动词的“为”字时,便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将它翻译成和现代汉语相应的某个动词就行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现代汉语是从古代汉语发展变化而来的,因受到古代汉语的影响,现代汉语中的“做”字也灵活多变,与其相对应的动词繁多,我们在选用时要慎重考虑。只有到万不得已、实在没有恰当动词可选的情况下,才考虑用“做”字来代替。
“为”字在文言文中除了用作一般动词外,还用作判断动词,在判断句中作谓语,可翻译成“是”字。例如:
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核舟记》)
译文:中间高起而宽敞处是船舱。
2.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译文:船头坐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坡。
3.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山市》)
译文:没多久,看见宫殿几十所,碧绿的瓦,翘起的屋檐,才明白是山市。
4.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
(《廉颇蔺相如列传》)
篇4
辨别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A-
0115-02
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也是每年各地语文中考常考的知识点。如2011年柳州中考语文卷考查了“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鱼我所欲也》)中的“辟”;2012年南宁中考语文卷考查了“荡胸生曾云”(《望岳》)中的“曾”;2013年桂林中考语文卷考查了“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中的“属”,还有“百废具兴”中的“具”;2014年百色中考语文卷考查了“项为之强”(《童趣》)中的“强”等等。上述的“辟”“曾”“属”“具”“强”都是通假字,分别通“避”“层”“嘱”“俱”“僵”,如果学生不能加以辨别,则不可能作出正确的解答。可见,辨识通假字对于文言文学习与中考来说不可或缺。那么,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辨别通假字?
一、引导学生理解通假字的内涵
所谓“通假”,是指因为某种情况,古代书写者不用本来该用的某个字,而用另一个跟它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替代的现象。“通”,就是“通用”的意思;“假”,就是“借用”的意思。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借字,也就是通假字。例如:《与朱元思书》中“窥谷忘反”,《愚公移山》中“始一反焉”,这两处的两个“反”字是“返回”的意思。本来表示返回的字已有,应写作“返”,却用同音的“反”代替,出现了“张冠李戴”的现象,即“反”通“返”。
二、引导学生把握通假字的类型
(一)音同音近通假。即借字与本字的声母、韵母相同或相近而构成的通假。下面以具体试题为例进行分析。
【例1】(2011年南宁市语文中考题)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C.属引凄异 属予作文以记之
D.予观夫巴陵胜状 高处不胜寒
【例2】(2014年河池市语文中考题)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皆若空游无所依 依:依托。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北斗星。
C.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交通:互相通达。
D.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通“邀”,邀请。
在这两道中考题中,考查了“阙”“属”“要”这三个同音通假字。【例1】A项“略无阙处”中的“阙”通“缺”,读“quē”,意思是空缺;而“城阙辅三秦”中“阙”,读“què”,意思是古代宫殿门前两边的楼,可见它们的意思是不同的。【例2】D项“便要还家”中的“要”通“邀”,读“yāo”,邀请的意思,所以D项的解释是正确的。像这样的音同音近通假字,在教材中还很多,如:“错”通“措”(《唐雎不辱使命》中的“故不错意也”),“惠”通“慧”(《愚公移山》中的“汝之不惠”),“距”通“拒”(《公输》中的“子墨子九距之”)等。特别指出的是,上述音同音近通假现象,都是根据现代词语的读音和古代词语的读音相比较而言的,而古代词语的读音和现代词语的读音是有变化的。在古代,通假字与本字的读音多为同音和近音。所以,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发现和梳理积累,掌握通假的规律,就能比较容易地辨别通假字。
(二)音变通假。即两个字声母和韵母均不相同。
【例3】(2010年百色市语文中考题)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
C.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D.人恒过然后能改(过:过去)
本题C项考查了对“拂”的理解。“拂”,读“fú”,吹拂、拂动的意思,而在“入则无法家拂士”中的“拂”,则通“弼”,读“bì”,辅佐的意思。所以C项的解释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故不选C项。这里的“拂”是一个音变通假字,两个字声母和韵母都不一样。类似这样的还有:“还”通“旋”(《扁鹊见蔡桓公》中的“扁鹊望桓侯还走”),读“xuán”;“矜”通“鳏”(《大道之行也》中的“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读“guān”。这种音变通假字在教材中较少,由于无明显的规律可循,掌握起来较难,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反复记忆,做到烂熟于心。
(三)形似通假。不少通假字与本字在字形上非常相似,它们的差别是某个偏旁的有无或不同。
【例4】(2011年河池市语文中考题)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色愈恭,礼愈至 每至晴初霜旦(郦道元《三峡》)
B.同舍生皆被绮绣 唯见布被覆尸(范晔《强项令》)
C.何有于我哉 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D.择其善者而从之 日出而林霏开(欧阳修《醉翁亭记》)
本题B项考查了对“被”的理解。第一句中的“被”通“披”,读“pī”,动词,穿的意思,是一个形似通假字,而第二句中的“被”,名词,意思是被子。这两者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故不能选B。
像这样的形似通假字,课文中还不少,如:“说”通“悦”(《论语十二章》中的“不亦说乎”),“女”通“汝”(《论语十二章》中的“诲女知之乎”),“纪”通“记”(《满井游记》中的“恶能无纪”)等。这些都是因为形体相似而形成的通假现象,容易给人造成混淆,所以要进行归类整理,并多训练,多运用。
三、引导学生掌握通假字的辨别方法
(一)以声寻义,反复推敲
利用通假字与本字音同音近或形似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的意思来识别,就是古人所说的“以声寻义”的方法。具体做法就是,我们阅读文言文,如果发现某个字,按通常的意义解释不通时,我们不妨结合上下文,用音同音近或字形相似的另一个字去理解,看是否合情合理讲得通。如果讲得通,就可以断定这个字就是通假字。
如2011年贺州中考语文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中的“得”,用“获得”“得到”去理解释义,不合乎情理讲不通,用与之音同的“德”,义为“感激”,去理解释义,则合乎情理讲得通,可以断定“得”通“德”;2012年柳州中考语文卷“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曾”,用“曾经”去理解,则句意不通,用与之音同形近的“增”,义为“增加”“增强”,去理解,则句意通畅,可以断定“曾”通“增”;2013年钦州语文中考卷“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中的“亡”,用“死亡”“逃亡”去释义,讲不通,用与之音近的“无”去释义,义为“没有”,则讲得通,可以断定“亡”通“无”;2014年崇左语文中考卷“而越人被发”(《韩非子・说林上》)中的“被”,用“被子”“覆盖”“遭受”去翻译,句意不通,用与之音近形似的“披”,义为“披散”,去翻译,则讲得通,可以断定“被”通“披”,等等。
(二)加强识记,不断积累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平时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不管是课内文言文还是课外文言文中的通假字,要求学生根据文中的注释或利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先弄清楚这个字通什么字,是什么意思,然后加以分类整理形成知识网络图,并学以致用,从而加深理解,加强记忆。有些通假字,与本字在读音和字形方面的特点不明显的,如“拂”通“弼”,“矜”通“鳏”等,这些只能靠平时识记、不断积累才能加以掌握。
篇5
关于''果然鹤也''的''然''(《童趣》)
在文言文中,"然"一般可做指示代词,译为"这样",例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十则》;可做形容词,译为"对的、正确的",例如:"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可做转折连词,译为"然而、但是",例如:"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山市》;可做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例如:"怡然自得"《童趣》(怡:形容词,愉快),"屋舍俨然"《桃花源记》(俨:形容词,整齐)。而"果然鹤也"的"果"可译为"果然"应理解为副词,明显不是形容词,如果把它解释为"……的样子"显然是不妥的。我认为在这里"然"应译成"这样","果然"就是"果然这样"的意思,在"果然鹤也"这里"果然"其实是强调"我"心之所向,或千或百的夏蚊真的变成鹤了。
关于"温故而知新"的"故"(《十则》)
"故"在文言文中一般可译为"缘故、原因",例如:"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塞翁失马》;可译为"所以",例如:"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可译为"故意",例如:"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可译为"旧的、原来的",例如:"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我认为在"温故而知新"这个语言环境中,"温故"应是动宾关系,在这里"故"应是名词,可理解为"旧的知识",即形容词(旧的、原来的)用作名词(旧的知识)。在听课时发现有的教师将这里的"故"解释为"旧的"(其实有不少辅导资料也如此),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至少也是不准确的。(至少也应解释为:"旧的,这里指旧的知识"。其实后面的"新"与前面的"故"相对,用法亦然。)
关于"愿为市鞍马"的"为"(《木兰诗》)
"为"在文言文中一般做动词(读wéī)和介词(读wèī)。而在"愿为市鞍马"中"为"显然应做介词,只是其后省略了介宾,即原句应为:"愿为(之)市鞍马",因而这句诗可译为"(木兰)愿意为了(这件事)去买鞍马。"多年来,在教学中我一直不理解"人教版"语文教材《木兰诗》的课下注释中为什么明确将"愿为市鞍马"中的"为"解释为"为此"。我认为这个解释是不妥的,也许编者是想告诉读者这里介词"为"的后面省略了宾语"此",因而误将"为"解释成"为此"吧。其实我认为这里"为"是"为了"之意,表示目的。例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鱼我所欲也》)这里的"为"皆是此意。
关于"寻向所志"的"志"《桃花源记》
在《桃花源记》中"志"有两处:一为"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一处为"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多年来,我所见到的资料一律将前者解释为"动词,做标记";而把后者解释为"名词,标记"。在教学中,我一直很困惑:其实前者作动词,理解为"做标记"很正确,但后者为什么能是名词呢?不错,"志"在文言文中确实可以做名词,解释为"标记"(例如:"襄阳土俗,邻居钟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系伯传》),但是,在"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个语言环境中"志"是与其前面的"所"字构成所字短语,我们知道"所字短语"的特点是:①"所"字后面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②所字短语整体是名词性的。由此可以推知在"寻向所志"中"志"是动词无疑,而"所志"则是名词性的。因此,我认为在这里"所"是表示"……的地方","志"可译为"做标记(动词)","所志"就是"做标记的地方","寻向所志"其实就是"寻找以前做标记的地方",可意译为"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人教版教材注释)。多年来,我见过的辅导资料均把本课中的两处"志"当做一词多义来归纳,我认为是不妥的,其实这两处"志"的用法应相同:都是"动词、做标记"。
关于"矜、寡、孤、独、废疾者"的"矜、寡、孤、独、废疾"《大道之行也》
篇6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判断句有以下类型:
1.“者……也”式。这是文言判断句式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蔺相如者,赵人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2.“……也”式。此类判断句中,“者”和“也”不同时出现,省略“者”,只用“也”表示判断。如“此世所以不传也。”(苏轼《石钟山记》)“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3.“……者也”式。此类句式在文言文中也属常见。其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司马迁《鸿门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4.“……者……”式。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为……”式。这里的“为”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是”这个判断动词。如“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司马迁《鸿门宴》)
6.“……是……”式。如“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王勃《滕王阁序》)
二、被动句
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常见的被动句有以下几种形式:
1.用“于”表被动。用介词“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表被动。即“谓语+于……”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用“见”或“见……于……”表被动。在动词前边用“见”表示被动,构成“见+谓语”的形式。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用“为”“为所”“为……所”表被动。在动词前边加介词“为”,构成“为+动词”的形式;以及用“为”引进主动者,谓语前再加“所”,表被动,构成“为所”或“为……所”式。如“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4.用“被”表被动。“被”字表被动,与现代汉语相同。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无标志的被动句。靠动词本身在意念上的一种表现。如“洎牧以谗诛。”(苏洵《六国论》)“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三、疑问句
借疑问词或否定词发出疑问的句子叫疑问句。其类型可以分为两大类。
1.疑问词(疑问代词)“孰”“谁”“曷”“何”“胡”“安”“焉”“奚”“恶”“盍(盖)”等引导的疑问句。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司马迁《鸿门宴》)“缚者曷为者也?”(《晏子使楚》)
2.疑问语气词“乎”“诸”“欤或与”“邪或耶”引导的疑问句。如“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孟子《庄暴见孟子》)“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孟子《鱼我所欲也》)
【专项训练】
1.指出下列各文言句式各属于哪一类句式(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
(1)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司马光《赤壁之战》)( )
(2)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苏洵《六国论》)( )
(3)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孟子《庄暴见孟子》)( )
(4)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司马光《赤壁之战》)( )
(5)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
2.下列疑问句中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蹈死不顾,亦曷故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B.六国互丧,率赂秦耶?(苏洵《六国论》)
C.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D.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3.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各属于什么句式。
(1)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柳宗元《捕蛇者说》)
译文:
(2)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司马光《赤壁之战》)
译文:
(3)奚暇治礼义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
4.下列各句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 )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C.毋宁毙于虞人
D.不拘于时,学于余
5.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且相如素,吾羞,不忍为之下
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
6.下列各句中,“为”字用法不表判断的一项是( )
A.是为何谷
B.何为以公名
篇7
作者寄语:现在已进入高考的攻坚阶段,如何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尽可能多地提高自己的成绩?笔者试结合自己在高考阅卷过程中所总结的考生答卷情况,给同学们提供一些方法。根据高考的命题特点,我们大致把语文试题分成三大部分:基础类、阅读类与作文类。
基础类
字词部分
阅卷发现
考生因基础不牢或过度紧张,将本可以判断出的迷惑项弄错。
实例举证
2012年安徽卷的“终身制”比较有迷惑性,很多考生误认为此项为错。
2012年天津卷设置的错误选项“暴发力”受“暴发”的影响而被许多考生认为是正确的。
阅卷总结
语文考试被安排在高考的第一天第一场,字词题打头阵,很多考生因心理情绪不稳,没有发挥出正常的水平。请考生务必先稳定情绪,冷静斟酌、分析再作答。
病句部分
阅卷发现
懂得抓规律的考生,更容易得分。
实例举证
2012年北京卷D项“……营造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营造”缺少宾语中心语“……的景象”。
规律总结:一看句中出现了长宾语,马上判断此句可能有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等语病。
2012年江西卷A项“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做是丢脸的事……”“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有交叉,不能并列。
规律总结:一句话中出现了并列的短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等语病。
阅卷总结
高考题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在考场上,要抓住关键点,便可节省很多时间。
默写部分
阅卷发现
考生的失误往往在于记忆不准或书写出现错漏、顺序颠倒。
实例举证
2012年天津卷的“频烦”“幽愁”不借助于语意,就容易写成“频繁”“忧愁”。
2012年江西卷有考生将“亲戚畔之”误写为“亲戚叛之”。
阅卷总结
阅卷时发现,很多同学在平时不够留意那些难写字、易错字(如通假字),易多字少字(多为“也”“矣”等虚词),也不注意结合语境与语意。此外,考纲改变的内容在高考中一般会有所体现,如2013年湖北语文新增了《鱼我所欲也》《醉翁亭记》《使至塞上》《水调歌头》等四篇古诗文。
特征:一颗假牙和一脸虚拟的笑
最崇拜的人:好难恭维别人哦!
最喜欢的格言:考而不死是为神(老舍语),死而不考神上神(本人语)
来信请寄:本社地址+《求学》+考不死收
E-mail:
阅读类
现代文阅读部分
阅卷发现
此部分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为主。由于选文的专业化、命题角度的刁钻等因素,此题考生得分情况不尽如人意。
实例举证
2012年高考中,江西卷第7题C项将原文的“似乎可以证实”替换为“已经证实”;
重庆卷第5题B项将原文的“忽视”替换为“排除”;
辽宁卷第2题A项将原文的“三个层级”替换为“三个方面”;
山东卷第6题A项的“发源于”在原文表述为“极可能源自”。
阅卷总结
阅卷时发现,很多考点是在玩弄文字游戏,考查学生“咬文嚼字”的能力。命题者往往会从偷换概念、因果混乱、主次颠倒、以偏概全、答非所问、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角度设置错误。考场上,可分“索检原文-比对选项-作出判断”三步走。
文言文阅读部分
阅卷发现
文言文阅读的瓶颈是翻译题,以江西卷为例,总分12分,2011年全省平均分仅为6.05分,2012年为7.92分。得分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考生只会译大意,不能准确译出关键词。
实例举证
以2012年江西卷翻译题为例:
(1) 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
【关键词】所以、安、鬻、判断句式。
(2) 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
【关键词】谓、毁诋、礼体、批。
(3) 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
【关键词】意、岂、良、所致。
从以上关键词中可以看出,译大意是翻译之大忌。
阅卷总结
翻译题,一定要直译,按照原文的词语、词序,逐字逐句地翻译,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如有不合现代句式语序的就加以调整。翻译题阅卷时一般是按点赋分,句子大意分值小甚至没有。重点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一些有实际意义的虚词、特殊句式等经常成为得分点。
诗词阅读部分
阅卷发现
诗词阅读是考生的薄弱环节,得分率偏低。如共8分的江西卷诗歌题,2011年全省平均分仅为2.79分,2012年为3.65分。考生答卷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会通过分析具体语言理解蕴含于其中的思想感情,再加上不会规范答题,故而失分较多。
实例举证
2012年安徽卷第9题中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答案示例】“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阅卷总结
从考查点设置上看,很多省市是“一诗两问”,我们复习诗词时,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借助意象、典故、注释、作者等内容读懂诗词的同时,要总结答题的常用模式、基本思路。如“炼字”题的答题模式:释含义、明手法(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摹景象)+点情境/表情感/谈作用(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作文类
阅卷发现
高考作文分值高达60分(江西卷65分、江苏卷70分),是所有科目中最大的一题,可谓“失作文者失高考”。 阅卷过程中发现,记叙文体在高考中不易得高分,故如没有特别的文体要求,考生最好写议论文。
实例举证
2012年山东高考佳作《敢于担当,迈向成功》开篇亮出观点,接下来引用康德的话,列举巴金、索尔仁尼琴的例子,紧扣住“困难面前,敢于担当”这一观念,同时引用王大珩这一科学界敢于担当的范例加以论证。接着由点到面,通过林则徐、巴尔扎克、吴菊萍、吴斌这些例子加以进一步佐证。此文章举例多样化且详略得当,论证深刻透彻,自然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篇8
关键词:文言文;初中语文;教学方法
G633.3
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语文始终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在学生十数年的求学生涯中,语文可谓是贯穿始终。语文的学习可谓是难度逐渐加大的,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教材内容出现了调整,文言文占据了一定比例,这无疑使得语文的学习出现了难度的增加。为了取得教学实效,语文教师历来投入大量的精力尽心教学,但是却一直没有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也普遍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情绪。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开发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改善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
一、文言文教学现状
一直以来,初中文言文教育都存在着许多弊端,其中最为明显的一点便是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给人以明显的枯燥感。这是因为传统的文言文教学采用了比较极端的教学模式,课堂上除了理解词句代表的含义,便是对文章内容进行机械化梳理,固然文言文在学习时需要掌握字、词、句的含义和用法,但是片面的“精讲”却会给人以枯燥感,再加上串讲课文带来的时间消耗,使得课堂时间完全被浪费在不重要的分析之上。可以说,这种教学方法将充满灵性与趣味的文言文课文肢解成毫无美感的碎片,课堂上缺少想象与趣味,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除了教学方法单一之外,教学手段的不合理应用也是最为明显的弊端之一。固然机械式的知识灌输教育存在很大的弊端,当前语文教师通常使用多媒体手段给予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教育,但是多媒体手段的应用也为教学效果带来了不良影响。教师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致力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多媒体课件中美轮美奂的声、光影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令人眼花缭乱的多媒体课件却会“喧宾夺主”,使教师的精彩讲解被遮掩起来,学生自然也失去了巩固基础知R的机会。
另外,中考导向也对文言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可以说,中考内容间接决定了语文教育中各种知识点的分布,由于中考中文言文的考试内容主要是对词句等基础知识的考察,关于文言文内容及其内容延伸的考察比例仅有1/3,所以教师主要在课堂上进行词句基础知识的讲解,关于文言文中沉淀的审美情趣与文化价值,以及文言文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教师通常不作深入分析。而对于文言文内涵缺少深入理解,其教学效果自然得不到提高。
二、教学方法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无论是哪一门学科的教学,其重点目标都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言文也不会例外。事实上,从文言文的语言形式可以发现,其本质上是古代语言的书面用语,所记载的内容更是成百上千年之前发生的事件,无论是其语句表达形式还是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都不是伸出现代、使用现代汉语的初中生们所能轻松理解的。在初中生们看来,文言文无疑是晦涩难懂的,传统的教学方式无疑是枯燥无味的,部分学生甚至因文言文的枯燥晦涩而对文言文教学采取抗拒、抵触态度,这实际上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使其对文言文产生学习兴趣。
以《桃花源记》为例,其作者为陶渊明,该文言文在语言上比较简单,大部分学生可以轻松理解。由于该篇古文中有较大的篇幅描写了优美的景色,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情境来进行直观教学。教师可以使用贴画等物品将教室布置成“桃花源”一样的场景,其本身扮演陶渊明这一角色,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文言文中的描述来模仿主人公的所有言行,在扮演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针对一些布置的景观念出文言文中的句子,如“屋舍俨然”、“土地平整”等,必要时可以指定一些学生扮演桃花源中的原住民,如同课文中一样与教师对话,这样无疑会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与深入参与程度,大大提高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二)巧设提问,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
文言文课堂需要师生互动,而教师提问便是一种师生互动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还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使其在文言文学习中举一反三,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般而言,教师可以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向学生提问,这种方法具有非常高的随机性,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进行实施思考,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切实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由于是随机抽签,所以学生可以保持轻松的心态回答问题,答案也会带有一定的趣味性。
以《鱼我所欲也》为例,教师可以提出如下几个问题:①“鱼”和“熊掌”分别代表了什么?②现实生活中你最想得到的东西是什么?得到的难度高不高?③该文言文具有怎样的具体思想?其中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④这篇文章有何优点与缺点,其中最大的优点、缺点各自都是什么?教师可以制作好写有①~④的小纸条由学生抽签,学生按照纸条上的序号回答对应的问题。
(三)举办小组竞赛
如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小组比赛就是最佳的选择。事实上,初中生正好处于争强好胜的年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确保学生的充分参与,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数个小组,并为每个小组安排适量的任务,随后按照各组的表现进行评分。而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学生之间必然会努力协同合作,其默契性将会得到明显提高,文言文的学习效果自然也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变化。
以《出师表》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就三国的影视作品和故事进行交流,随后对出师表中的人物进行提问,由学生抢答,并根据回答结果进行打分,这一过程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文言文教学一直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巧设提问、举办分组竞赛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兴趣的支持下主动学习文言文,提高文言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陆离.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浅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8(10).
篇9
一、句子赏析式
句子赏析题,在近几年的中考中,非常热门,但都出现在现代文阅读中,今年开始向文言文过渡,我们应当予以重视。其考查的样式是:让考生任意选择(个别的也有指定)自己喜欢的一个句子或一段话,并阐明自己喜欢的理由。注意不是翻译句子,而是品味赏析句子,开放性比较强。如(考虑到熟悉程度,以课内文言文为例,下同):
1.课文的描写充满童真童趣,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处,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湖南省永州市中考题)――这是沈复《闲情记趣》中的压轴题(新课标改为《童趣》)。
2.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哪些语句?为什么?(湖北省襄樊市中考题)
解答这种题的方法是:首先,从句子的内容人手。主要看该句是否蕴含着某种深刻含义(或哲理),对我们有何影响(或启发、教育等)。其次,从句子的语言特色人手。紧紧抓住所选句子中的关键词进行赏析,如修辞手法、词性(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表达作用。以修辞为例来说明:该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说明了、阐述了)XX的特点。无论从哪种角度赏析,理由一定要充分,注意一般不要从结构层次的角度来回答。参考答案示例:1.句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理由:正当“我”看得格外入神时,癞虾蟆破坏了“我”的兴致。恼恨之极,却并不想伤害它,仅以鞭打示惩。这充分地写出了“我”儿时的天真活泼和独特的生活情趣。2.我喜欢“香远益清”这句话,因为这句写出了莲的芬芳,比喻君子美名远扬。
二、内容章法评注式
所谓内容章法评注式,是就文章的主旨内容和行文结构作出富有个性化的品评赏析,近几年偶尔出现在现代文阅读中(也不是很多)。其考查的样式是:对所指定的文段进行画龙点睛的分析和评价。应该注意,它和赏析句子是不同的,它们之间是“面”和“点”的关系。如:
请在文章第三、四段中任选一段,就其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文字。(吉林省长春市中考题)――这是考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一道题目。
解答这种题的方法是:从自己比较擅长的一方面人手,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有个人创见,尽量摈弃那些人所共知的东西。参考答案示例:第三段内容提示:写迁客骚人在阴雨连绵之时登楼览物而产生的感伤之情。第三段写法提示:多用骈句,句式工整,语言简洁生动;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排比、对偶);与下段文字形成对比。第四段内容提示:写迁客骚人在春和景明之时登楼览物而产生的喜悦之情。第四段写法提示:多用骈句,句式工整,语言简洁生动;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排比、对偶、比喻、借代);与上段文字形成对比。
三、画面描述式
这种考查方式考生不陌生,多出现在古诗词阅读中,即描述古诗词中的意境,但是在文言文中考查得则比较少。什么是意境?《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是这样解释的:“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可见,这是对原始文本的深层次理解,是一种高级的审美鉴赏活动。其考查的样式是:根据句子的特点,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写出富有诗情画意的文字。如:
作者笔下的居室宁静、雅致。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调素琴,阅金经”展示给你的画面。(广西河池市课改区中考题)
解答这种题的方法是:不是干干巴巴地直接翻译,而是必须带有生动形象的修饰语,表现出一定的文学修养。参考答案示例:连片的青苔蔓延上台阶,阶上一片碧绿;芳革的颜色映入帘里,帘内满目青葱。在简陋的屋子里,有人在尽情地弹奏古朴的琴,有人在吟诵着佛经。
四、纵横比较式
这种题难度较大,考生必须对所比较的文段内容都很熟悉了解,才能进行纵横比较,以便加深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其考查的样式是:梳理文段(含所比较的文段)中内容和写法(或句法、语言等)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谈出自己的看法。如:
1.《陋室铭》、《鱼我所欲也》两文分别表明了作者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态度,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情趣和态度的?(广西河池市课改区中考题)――这是考查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的压轴题。
2.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象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江苏省苏州市中考题)――这是考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压轴题。
这种题的解答方法是:准确地梳理出所比较的文段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再根据题意要求进行整合取舍。如第1小题重在回答不同点,围绕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舍生取义的人生观表明观点,进行分析――消极影响和积极影响;第2小题重在梳理出相同点――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参考答案示例:1.刘禹锡追求的是一种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他消极避世的思想却是不可取的。孟子表明了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的人生态度,表现了一种高尚的气节,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良好的影响。2,陶渊明描绘桃花源这样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的社会,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郭沫若写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也表现出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一方面两者是相同的。
五、课外生活延伸式
由课内阅读向课外生活延伸,使之相联系,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一大亮点和独家专利,一直受到命题者的青睐,但其在文言文阅读中则没有那么风光,这可能是因为文言文阅读侧重考查对语言的理解的缘故。其考查的样式是:由文段的内容向课外迁移,生发出新的问题,和现实生活作适当的联系,做到活学活用。如:
1.本文描述了民间艺人高超的口技。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精彩的民间技艺和健康的民风民俗,请你仿照示例,选择熟悉的一种加以描述。(广西南宁市课改区中考题)
[示例]五月五日端午节赛龙船。龙船形如柳叶,船头船尾刻有彩色的龙头和龙尾。水手们穿红着绿,一人击鼓,一人举旗,阵容整齐。比赛开始,锣鼓齐鸣,但见水手们和着鼓声,桨起桨落,动作刚劲。龙船如飞,争先恐后,紧张激烈。岸上的人也拼命地呐喊助威。场面蔚为壮观。――这是考查林嗣环《口技》中的压轴题。
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你喜欢哪种花?并请你说说喜欢的理由。(浙江省丽水市中考题)
3.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一种,你赞成哪种花?并谈谈理由。(湖北省襄樊市中考题)
――2、3两小题都是考查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压轴题,且所考查的内容极为相似。
这种题的解答方法是:选择自己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突出现实生活(或地域)色彩。如例1,必须是自己熟悉的民间技艺或民风民俗,先写出名称,最后进行具体生动地描述。参考答案示例:1.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泼水节期间,傣家儿女你泼我,我泼你,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唱,泼水象征着吉祥、幸福与健康。2.我喜欢桂花。在秋季,桂花小小的淡黄色花朵散布在绿叶中,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令人陶醉,而它却丝毫不张扬。3.赞成兰花:兰花无论子何处都是默默无闻地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赞成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赞成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入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
六、应用文体活用式
应用文体如广告宣传语、手机短信、节目主持语、主题语、解说词等,在近几年的中考别走红,原因是中考都注重考查语文的实际运用能力,把语文课堂所学过的“死”知识变“活”,体现了时展的精神。其考查的样式是:借用历史文化的巨大影响来发展地方经济,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请看下面的例子:
1.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湖北省黄冈市非课改区中考题)
[相关链接]新华网三峡工地5月20日专电(记者江时强、刘诗平)
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三峡大坝的建设进程。
2.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河北省实验区中考题)――这是考查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压轴题。
3.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一段说明性的文字。(河北省中考题)
4.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把他们开发的一处住宅命名为“岸芷汀兰”。请你结合选文说说商家这样命名的创意。(沈阳市非课改区中考题)
――3、4题都是考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压轴题。
这四道小题都体现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一当今社会发展主流。解答这种题的方法是:首先熟悉不同应用文体的格式,然后再根据内容来选择角度,必须体现出实用的价值。如三峡导游词,要突出三峡风光的介绍和时代变化,做到简洁连贯、生动优美,让游客听到后心情舒畅,游兴大增。参考答案示例:1.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橘;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2.小石潭位子小丘西南120步,这里石奇水清,游鱼相戏,四周竹树环抱,环境十分优美,是观光旅游、愉悦心情的好去处。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来过这里,写下了千古传诵的优美散文《小石潭记》,小石潭由此闻名遐迩。3.岳阳楼位子湖南岳阳,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之一。登上此楼,可以观赏洞庭湖的壮美景象。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抒怀,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曾写下千古绝唱《岳阳楼记》,岳阳楼因此闻名天下。4.“岸芷汀兰”为人们展示了一幅芳草羹羹、兰花幽香的优美画面,令人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使人感到一种文化气息,进而提升文化品位。
七、读后感式
确切地说,这不是新题型,近几年的中考文言文阅读压轴题,多以这种形式出现,考生并不陌生。这种题型主要是检验考生对选文是否真正地理解。其考查的样式是:让考生谈出自己的阅读体会(或启示、感想、感悟、体验、影响等),开放性强,可以说是一种微型读后感。这种题考查得最多,现仅举三例:
1.世上因好文好诗而闻名的景观很多,岳阳楼就是因文质兼美的《岳阳楼记》而名满天下的。然而与众不同的是,岳阳楼更令许多仁人志士向往。阅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吉林省长春市中考题)
2.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你哪些启发?(四川省广安市中考题)
3.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浙江省舟山市中考题)
篇10
这很微妙,考量阅历和情商,关系到两人未来的走向。看看过来人怎么说吧……
白菜豆腐
文灰原
她记得第一次相亲,还在大学。当时的男生大抵囊中羞涩,约她在快餐店,可乐汉堡加薯条,她小心维持女孩的矜持,认真将番茄酱细细地挤在一根根薯条上,笑不露齿地听他嘴里鼓鼓地词不达意。
一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正是晚饭高峰时,他全然无视周围等位到不耐烦的食客,兀自高谈阔论。但事后,她只记得汉堡凉了,可乐走了气,薯条软趴趴全无口感,以及等位人的白眼。
大学毕业,有了工作,旁人再介绍的对象,便不再是校园里那等愣头青。
他请她吃韩国菜,浓郁、热烈,就像他给她的第一印象,阳光得一塌糊涂。
他殷勤地为她烤肉,猪五花肉到微焦,牛肉到六七分,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她不觉心动,想他日后治家也必会如此细心熨帖。
美梦很快幻灭。一周后,她偶然经过同一家店,看到窗影里映出他和另一个女孩,他依然殷勤体贴,她顿时恍然:难怪他娴熟如斯。
忽然感觉有点恶心。仿佛那一碟碟的泡菜萝卜,事后反出的全是恼人的蒜味。
她说已经到了从心所欲的境界,年龄身高收入家世都可抛开。即便是姐弟恋,她也乐意赶个时髦。
小男生果然活力四射,他们走街串巷,麻辣烫鸭脖子兔头烤肉串,甚至不惜冒险去尝那“变态辣”的鸡翅,直辣到眼泪止不住地扑簌簌掉下来。
她见到他的朋友,光滑的脸庞,在逆光下看得到细细的绒毛。他们说的话,在她听来简直是另一国语言,每一句都需要他翻译。
终于他不耐烦了,代沟并不那么容易填补。她几乎是松一口气般看他离开,要紧先得对付掉脸上那些因嗜辣无度而冒出的小痘子。
她蜷在我的沙发里从容地笑着说:“我现在明白为什么《射雕英雄传》里黄蓉会说,最好吃的菜,不过是炒白菜啦,蒸豆腐啦。越是家常平淡,才越是真滋味。”
我笑着拍一下她的手背:“祝你早日找到你的白菜豆腐!”
相亲在舌尖
文艳艳
29和30岁之间,只隔一岁,但在女人的心里,却有一个世纪那么漫长。我的情感在忙碌的世事和为金钱奔走的残酷生存中渐渐尘封。只有在木槿花开的时候,才会端起咖啡,看着窗外妖娆的花朵,发会儿呆,解封藏在岁月里的记忆。
交往过的几任男友,都说愿意为我撑起一片天空,却都因为不愿意撑起我和零食的天空而分手。几番波折,爱零食的恶习我戒了,但也从此对男人失去了信心。
27岁的我,终于答应了妈妈去相亲的要求,条件是:相亲的时间必须是木槿花开的季节;相亲的地点必须是在上海最拥挤的地铁。妈妈居然答应了我这么奇怪的要求,竟然在木槿花开的时候找到了愿意和我在拥挤的地铁上见面的人。
上海地铁的拥挤程度举世共知,当我快被前后夹击的人墙挤成一张薄纸的时候,他的双手紧握住地铁上方的扶手,身体用力地往外拱。我身边的人墙在他的努力下渐渐地往四周挪。看着他额上冒出的汗滴,我很想拿出纸巾,但我却说,我饿了,然后拿出包里的饼干,咔嚓咔嚓地啃了起来。我以为他会生气,但他只是微微一笑说:“饿了,就吃吧!” 咔嚓咔嚓的声音引来周围人墙的奇怪和探视,我有点无助地看着他,他暖暖地说:“放一片在我嘴里。”他嘴里惊天动地的咔嚓声盖过了我的咔嚓声。那一刻,我的心怦怦作响。
下地铁后,我们去了一家西餐厅。我要了一杯柠檬水,一份樱桃芝士,他在柠檬水的清澈优雅和樱桃芝士的美丽热情中他深深地看了我一眼,说:“啃饼干的你是个孩子,吃樱桃芝士的你成了个女人,想不到食物竟会有如此功效。”
人生最大的缘份是吃
文王晖
闲来有个“爱好”,替人介绍朋友,上海人俗称“媒婆”,目前成功两对。而每次初见,吃啥都得先由我来好好研究一番――认真总是对的。
第一对是网上认识,男方有一群网友,搞了个小型聚餐,女方羞答答地来了,席间觥筹交错,两人似是而非的目光相撞,一见便钟了情。多年后,女方又羞答答地告诉我,其实那天下午他们已私下见过面,并在静安公园著名的印尼餐厅度过了美好下午。我除了倒吸凉气,竟一点点也不生她的气,现在他们的儿子已经四岁了。
第二对波折大了,先是在网上热聊,我正琢磨怎么让他俩见上一面,在哪吃喝,他们就已经散伙了。据说初见是在豫园的一个麦当劳里,一杯可乐的功夫又能建立起什么样的速成感情。完了还不算数,再互相暗伤,一个发脾气,一个见死不救,我不得不再聚饭局,拯救彼此。遂约了在梅龙镇安静的“异人馆”小坐,怀旧的车厢椅,淡雅的灯光,让他们面对面,有啥要讲的开门见山。不知是日本小菜做得精致,或是小资情调颇够味道,暗涌的不合拍激流竟成功消退,沟通成功了,也就一帆风顺的回了头,现在早已结婚,恩爱得如同连体婴儿。
两次以后,越来越晓得了,男女初见的一顿饭有多重要。“媒婆”的成功率让我居然有了“知名度”。于是一远房亲戚托上门来,大龄剩男,人矮有才,苦思冥想地替他找了个娇小玲珑的女孩。为上哪儿吃饭,又开动起了脑筋――仿佛,第一次相见,时间是短的,环境要好的,吃的还不能太贵,既要顾虑到男方的“血本”,又要考虑到女方的“胃口”。最后选在“澳门豆捞”。有点小优雅,干净透明的玻璃盘子,最最关键的,是各吃各的,却还能互动,比起吃杯咖啡,搅个隆重的饭局,这样的心思才算得妥当呀。
结局当然是没有想到的――剩男饭后一个电话,敲碎了我所有的美好幻想:“阿姐啊,我喜欢长得胖的,这个不行的呀,太瘦了。”居然也有男生不喜欢苗条有型的。忽然灵光一现的明白,剩男之所以被剩下,原来讲究一个“秀色可餐”,不单单是看,关键是要吃得下,拥得住。想来也是,俗语讲“豆腐要烫,老婆要胖”。食色性也,本来倒也相关:光瞧着好看,食不下咽究竟也是行不通的。
做媒,要看双方人品,更要看性格,从微处入手,看他的食品,看她的食味。一日食三餐,吃总归是一桩很讲究的事,吃得淡雅或油腻,或重视或满不在乎,其实都能看出一些为人的端倪,合不合得来的迹象。我喜欢的作家毕淑敏曾说:“与‘能吃’的可爱相比,功名利禄都是泔水。”是啊,人生最大的缘份是吃,如果一对男女,真正能吃到一起,那才是一桩多么应景又甜蜜的缘份。
遇见烟火样的男子
文清风徐
她实在不想挑三拣四,过得去就行。实际情况是,女人过了三十岁再去找男朋友,遇到的男人要么太优秀,不急于婚嫁;要么太糟糕,常被女人淘汰。
这回人家介绍的是一个作家,她心下窃喜。两人先在网上有一搭无一搭地聊开了,她感觉作家就是不一样,有内涵,有底蕴。便约了见面。她提议到肯德基。作家说,还是去麦当劳吧。她也没反对。
作家点了咖啡,并向她推荐,他每次来这里都喝这个,还特别强调,可以续杯的。她浅笑着,依了他。
因为有聊天的基础,丝毫没有初次见面的尴尬和陌生。作家从文艺复兴聊到,从诗歌聊到戏剧。她虽然也感觉这么聊着有点乏味,但考虑他一定是希望她多了解他一些。
她是第一次喝这里的咖啡,那个苦啊。一个多钟头,她只喝了不到半杯。不可思议的是,作家已经续到了第三杯。想起点单时作家强调的那句话,可以续杯的。隐约地,不舒服。
时间已是中午,作家问,你喜欢西餐还是中餐?她说还是适应中餐。
两人出了麦当劳。作家正浓,边说边拐进大马路旁的一条小巷。她有点恍惚,这地方有什么好吃的呢?走着走着,她发现是菜市场,嘈杂的人声,并没有妨碍作家的表达欲。更加放大了音量。
作家忽然打住话头,指着一家悬有“安徽板面”的招牌说:“就这里吧,我喜欢吃面。”她扫视了一下,店里摆了三四张小桌子,看得见地上用过的劣质餐巾纸,还有半截的一次性筷子。几盆拌好的炝菜裸在那里。
进去,落座。作家自行点了一份麻辣面。她盯着墙上的菜谱看了又看,犹豫了又犹豫,说,来份蔬菜什锦面吧。作家说我刚才在外面看到猪脑了,你吃过吗?她忽然之间堵得慌,告诉他,没吃过,也不想吃。作家忙不迭地说:“很好吃啊,我买来你尝尝!”说着就热情地奔了去。回来的时候,用塑料袋兜着的,是切成一块块的,白花花的,叫做猪脑的东西。她只扫一眼,堵上添堵。
她没再接受作家的推荐。从始至终,作家都在牵着她走,这个热衷于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别人的烟火男子,使她的心情一点点暗淡下去。知道是无望的了,再坐下去毫无意义。推托自己还有事,先走了。
平淡美
文李志春
一杯夏朵冰咖啡,加上一块芝士蛋糕,听着悠扬的法国歌曲,倚坐玻璃窗旁,窗外的阳光和郁郁青葱,这座城市便是又一个丁香花园。
那一天下雨了,新华路上电影院门前散场的人流中你拿着吃剩的爆米花,香甜的余迹似乎还留存在不大不小的盒里。你站在车站孤伶伶地望着纷飞的雨线,你的心情是无可奈何的沉郁。这时从旁边伸过一把伞来,为你遮住了纷飞的雨丝和阴暗的天空;你不用回头,便知道是如山如海如蓝天的他正站在你的旁边了,便有一种极温暖极踏实的感觉涌上心头:此时你已有了一把伞,而你的心情也因此而阳光灿烂。他们说时间可以让一切蒙上灰尘,可总有些东西是历久弥新的,即使万分简单到留存在你抽屉里的纪念品:麦当劳儿童套餐的玩具、DQ优惠券送的小物品盒等等。
也许有人会问,一场相亲、一次会面何必描绘得如此缠绵悱恻?那是因为在会面之前有多少男男女女不是那样想的呢?有多少人不希望找到真正了解自己、关心自己与自己并肩到老的人呢?吃喝本身并不重要,与什么样的人吃,与谁能开心地喝上一杯,才是我们最终希冀的。所以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场理想的约会,每个人心中都有能走完一生的平淡的美。
得体的菜单
文杨周彝
过去,相亲通常是由媒人带领男方到女家,父母还要教儿子怎样穿衣打扮,怎样说话称呼,然后在媒人和父母带领下前往女家,非常隆重和讲究礼仪。
现在的相亲,简单多了,由介绍人带双方在约定的公园、咖啡厅、红茶坊见面。寒暄后,介绍人择机退场,接下来就由男女双方直接对话交流了。
最能够迅速进入恋爱氛围的,是吃饭,最佳场合,是西餐馆和带简餐的咖啡馆,这是天然的情人聚会场所。中餐馆不适合相亲,灯光太亮,太嘈杂,不利于情感的培育和升华;自助餐厅亦然,最好不要去;星级酒店豪华餐厅也不宜,第一次去了,下次去哪里?
在幽雅的西餐馆坐定,然后就开始选择美食进餐并进行首次情感交流了。
首先是饮料。如果略能胜酒,红酒是首选,不必整瓶,各点一杯即可。鸡尾酒也是增加浪漫情调的重要形式,可点带有隐喻色彩的红粉佳人(Pink Lady)、杰克玫瑰(Jack Rose)、玛格丽塔(Margerita)。不饮酒,可点猕猴桃、芒果、木瓜等鲜榨果汁。
然后根据双方喜好点菜。西餐的头盘常见的品种有色拉、熏三文鱼、鸡尾杯、奶油鸡酥盒、蜗牛等。第二道菜是汤,有牛尾清汤、各式奶油汤、海鲜汤、美式蛤蜊汤、意式蔬菜汤、俄式罗宋汤、法式葱头汤等。
鱼类一般作为西餐的第三道菜,亦称副菜。品种包括: 奶酪酿蟹盖、煎比目鱼、烤三文鱼柳配香草汁和黑橄榄酱、黄油柠檬汁扒鱼柳、茄汁明虾、蒜蓉大虾、黄油烤龙虾、奶酪汁龙虾、香炸西班牙鱿鱼圈等等。最后是主菜,通常以西泠牛排、黑胡椒牛排、炸猪扒、新西兰羊排为特色。
然后就是甜点和咖啡。
第一次见面用餐,按照传统习惯,通常是男方买单。男士可与女生商量着点,千万不要“掼派头”,以人均消费二三百元为宜。点什么,点多少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相亲的成败。可按照西餐的顺序,每种点一样即可。
如果不懂西餐,可直接点定食。现在的大部分西餐馆,如著名的“红房子”、“德大”,都供应西餐定食。菜单内容和价格分为几档,非常简洁明了。
在幽幽的烛光下,面对晶莹的酒杯、锃亮的餐具和色彩缤纷的美食,第一次见面会很自然地产生心灵共鸣和深入交往的意愿。
相亲,需要美食辅佐,更需要环境映衬。试想,如果相亲选在大排档拉面摊馄饨店,还会有第二次见面么?
场景推荐
文小米
场景一:美味实惠烛光西餐
推荐理由:相亲实在是一场风险很高却又不得不下注的赌局,这就需要你在保持风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实际开销成本,要价廉物美还要环境幽雅,这是相亲最稳妥的选择。不妨寻找那些美味又实惠的西餐馆吧。
食战心得:最好在下午约见,如果第一印象不佳,一杯咖啡足以打发;如果有感觉,接下来的烛光晚餐便顺理成章。
这家泰晤士西餐馆已经开了20年,许多恋人在这里开始第一次见面、热恋、定情、生子,然后他们的孩子又会呼朋唤友过来。
精致的吧台,洁净的桌布,舒适的靠背椅,奶黄色的粉墙,圆拱顶下西洋色彩浓烈的雕塑亭亭玉立。服务生很周到,厨师也热情,最关键的是适中的价格,一盆酸甜鲜美的土豆色拉8元钱,一碗浓郁醇厚的牛肉罗宋汤8元钱,好大一块法式芝士牛排才30元。泰晤士还是上海滩知名的“蛋糕大王”,味道纯正的巧克力布郎尼蛋糕只有5元。
如果相亲过程宜人,不妨趁兴再品尝泰晤士的几个拿手好菜: 蛋煎板鱼,用经过加工的板鱼,撒上盐、胡椒粉,沾上面粉,裹上蛋液在锅上油煎至两面嫩黄至熟,喷上干白葡萄酒,再加入白脱装盘淋上原汁。柠檬挤汁均匀地洒在金黄色的板鱼身上,板鱼外脆里嫩,奶酒香气扑鼻,还有柠檬的微酸之感,齿颊留香。
一定要尝尝这里自制的意大利冰糕,小小一杯,很纯正的牛奶与核桃仁,香得勾起你童年的回忆。
泰晤士咖啡餐厅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控江路766号(隆昌路口)
友情提醒:不管多价廉,彬彬有礼的举止永远有必要,也会为整场相亲的格调加分。
场景二:亲友牵线茶座助阵
推荐理由:碰上缘分的“第一面”靠红娘亲眷一线牵,找个“老少咸宜”的地儿,僻静惬意的茶坊当然是上选。
食战心得:走入这间“花之林”,外堂古色古香,弦音缭绕,正是小桥流水,锦鲤嬉戏之景,马上让相亲者紧张的情绪放松下来。二楼的小包间正是亲友团发挥之地,清一色用竹帘幔纱相隔,互不相扰。
店家的台湾功夫茶很是正宗,一道产自福建安溪的极品铁观音,揭开壶盖便有一阵特殊香气扑鼻而来。功夫茶最为追求茶叶的原味,好比纯净透明的爱情,不加任何辅料,还有高山金萱、冻顶乌龙等茶叶供选择。
两颗即将碰撞在一起的心,也就像这款用传统茶叶和清清野莓相调和的欧陆野莓,一口甜,一口酸,交织融合,最后是醇香的回味……
再来几道心仪小点作伴吧,酸酸辣辣的泰式海鲜煲,弥漫青柠味儿的香辣鸡翅,还有外脆里酥的腐皮海鲜卷,都是可口的美味。
怎么,嫌对你的“相好”的考验还不够,那就不妨让他(她)学沏一壶功夫茶给你啊!
花之林人文茶馆
地址: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601号
友情提醒:相亲前练练牌技,万一双方都很羞涩,至少还能打一圈争上游来热身。
场景三:景观美妙秀色可餐
推荐理由:不靠亲友团的人,该找个情调更美的两人世界。
食战心得:吃海鲜自助餐的话,“喜多屋”是个不错的选择,生蚝、三文鱼、帝王蟹、银鳕鱼……但凡能叫得上名字的海鲜这里都能找到,品质亦不错。饭后的哈根达斯随到随取,吃得人很满足。
如果在靠窗座位,还能将黄浦江和外滩风景一览无遗,美不胜收。每人199元,想要享受美丽夜景的情侣可要提早预定。
喜多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