鲧禹治水范文
时间:2023-04-04 20:03: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鲧禹治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徐旭生先生曾依据《国语·周语下》、《墨子·兼爱中》及《孟子·滕文公上》等篇,论证了鲧和其子禹治水成败的原因,是治水方法的不同:即修筑堤防与疏导河流。他说:
《尚书·洪范》说:“鲧陻洪水。”陻与堙同,是窒塞的意思。可是他怎样去堙塞,也不详悉。《国语·周语下》说得更详悉一点:“有崇伯鲧……称遂共工之过。”这就是说他所用的不适当的办法是沿用共工氏的旧法子,共工氏却是“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这就是说他想防治水流,就把高地方铲平,把低地方填高。这样的工作后人解释为筑堤防是对的。不过现在人一谈及堤防就会想到“千里金堤”一类的建筑,绵亘几百里,夹河两岸。其实这是古代所不能有的东西。……在各氏族的疆域里面兴师动众,建筑沿河的长堤,在当日的环境中是不可能的。……共工氏所发明,鲧所沿用的堤防(也就是鲧所作的城或城郭)大约就像今日北方乡间所筑的土寨子或叫做护庄堤。
共工氏同鲧虽说失败了,可是他们却积累了不少的经验,成了治水的世家。不想治水则已,想治水就不得不往治水世家里面找人才。大禹同四岳被举治水,利用他们家世的失败的经验,觉悟到从前所用枝枝节节的办法不能解决问题,必须大规模疏道。使水畅流,才有办法。
徐先生在其名著《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中,专辟一章《洪水解》来讨论大禹治水的问题。上面所引是他对鲧和其子禹治水方法的分析。另外他还作结论说:“鲧所筑的堤防不过是围绕村落,像现在护庄堤一类的东西,以后就进步为城,不是像后世沿河修筑的‘千里金堤’”;“大禹治水的主要方法为疏导,它又包括两方面:其一,把散漫的水中的主流加宽加深,使水有所归;其二,沮洳的地方疏引使干,还不能使干的就开辟它为泽薮,整理它们以丰财用”。另外,王玉哲先生也说:“最后,他(指禹)领导民众用疏导的方法,终于把洪水治平,立了大功。”其实,像徐先生、王先生这样继承古人之说并以堙塞和疏导来总结鲧禹父子二人治水方法之别,在近现代学人论文论著中甚多;而且现代大中学校教材也基本采用这种说法。
笔者认为不讲具体地域、时间,简单地搬用古人所说鲧用堙塞治水而禹用疏导治水是不对的。我认为,从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来看父子二人采用不同的治水方法,问题才能豁然而开朗。首先,从情理上说,共工氏、鲧用堙塞的治水方式再差也不至于被流放,被治罪。其次,从地域范围上说,共工氏、鲧用堙塞的治水方式所涉及的范围不是整个“天下”,仅仅是为了自己的部族,这就等同于“以邻为壑”,保护了自己,却危害了别的黄河下游的部族,这是共工氏、鲧因治水方式犯怒天下的原因;而禹率领众多的部族治理所谓的九州洪水,所以取得了天下众多部族的拥戴。再次,从时间上说,过去研究鲧禹父子治水忽视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二人治理洪水的时间问题。从鲧主持治水到大禹主持,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水情在这期间发生了变化。
篇2
一
大禹姓姒,名文命,因治水有功,后人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的意思。
从他父亲鲧的时候起,就开始治水。我国人民与洪水搏斗的古老故事,就是从鲧开始的。
相传距今约四千多年前,我国是尧、舜相继掌权的传说时代。那时,生产能力低下,生活条件艰苦,每隔一年半载就要闹一次水灾。有一次,黄河流域发生了特大的水灾,洪水横流,房屋倒塌,田地被淹。人们只得逃到山上去躲避。
为解除水患,部落联盟首领尧召开了会议。尧对大家说:“水灾无情,请大家考虑一下,派谁去治水?”大家公推鲧去办理。尧不赞成,说:“他很任性,可能办不成大事。”但是,首领们坚持让鲧去试一试。尧只好采纳大家的建议,勉强同意鲧去治水。
鲧沿用了过去传统的水来土挡的办法治水,也就是用土筑堤,堵塞漏洞的办法。洪水来时,不断加高加厚土层。但是由于洪水凶猛,结果堤毁墙塌。鲧治水九年,劳民伤财,一事无成,没有把洪水制服。
舜接替尧做部落联盟首领之后,亲自巡视治水情况。他见鲧对洪水束手无策,耽误了大事,就把鲧办罪,处死在羽山(神话中的地名)。随后,他又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还派商族的始祖契、周族的始祖弃、东克族的首领伯益和皋陶等人前去协助。
二
大禹领命之后,首先总结以前治水失败的教训,接着就带领契、弃等人和徒众助手一起跋山涉水,顺着黄河水流大略考察了一遍,并在重要的地方堆积一些石头或砍伐树木作为记号,便于治水时作参考。
这次考察充满了艰辛。据说有一次他们走到山东的一条河边,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山洪暴发了,一下子卷走了不少人。大禹的徒众受了惊骇,因此后来有人就把这条河叫徒骇河(在今山东禹城和聊城县一带)。
考察完毕,大禹对各种水情作了认真研究,最后决定用疏导的办法来治理水患。大禹亲自率领徒众和百姓,带着简陋的石斧、石刀、石铲等工具,风餐露宿,扎扎实实地劳动着。尤其是大禹,起早贪黑,兢兢业业,腰累疼了,腿累肿了,仍然不敢懈怠。
据考证,当时大禹治水的地区,大约在现在的河北东部、河南东部、山东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最著名的工程要数“禹门口”了。
禹门口,又称龙门,在山西省河津县西北和陕西省韩城县北部的黄河峡谷中,为黄河晋陕峡谷的南端出口。这里两岸峭壁夹峙,水势汹涌,声震山野,自古是东西交通要津,也是著名的渡口。这是黄河穿越晋陕峡谷的最后一站,自古以地势险要而著称。黄河穿过龙门,即结束了它在晋陕峡谷的流程。
大禹治水时,看到巍峨高大的龙门山如顶天屏障,令滔滔黄龙无路可循,于是决定集中治水的人力,在群山中开道。艰苦的劳动,损坏了一件件工具。人的损失就更大,有的被山石砍伤,有的上山时摔死,有的被洪水卷走。他们仍然毫不动摇,坚持劈山凿道。大禹脚指甲因长期泡在水里而脱落,腿部的汗毛磨得没有了。在他的带动下,凿开一个半公里长的大门,疏通了洪水。后人为纪念大禹劈山治水之功德,又称之为禹门。
峡谷两岸,断山绝壁,相峙而立,伸崖相抱,状似门阙。咆哮的黄河犹如下山猛虎,势不可挡,浪击崖壁,惊天动地。快到禹门口时,河道急转,黄河水猛冲向右岸山崖,层层浊浪,腾空而起,水势转而折向左岸,水浪从空中落下,再次溅起无数浪花。终于,滔滔黄水从龙门夺路而出,一泻千里,黄河从此畅通。古人惊叹道:“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又有诗云“龙门屹立两山中,积水奔腾势不穷,骇浪三层滚上下,怒涛一瞬辨西东。”
三
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水获得了成功。原来黄河水系有主流、支流之分,如果把主流加深加宽,把支流疏通,与主流相接,这样就可使所有支流的水,都归入主流。同时,他们把原来的高处培修使它更高,把原来的低地疏浚使它更深,便自然形成了陆地和湖泽。他们把这些大小湖泽与大小支流连结起来,洪水就能畅通无阻地流向大海了。
大禹带领人们花了十年左右的功夫,凿了一座又一座大山,开了一条又一条河渠。在治水过程中,他走遍了九州。豫州是九州的中心,大禹的老家就在豫州的中岳嵩山,大禹无论南来北往,还是东奔西走,都要经过嵩山。大禹虽然牵挂家中妻儿,但为了治水事业他没有回去看望。于是有了后人常说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李白的《公无渡河》云:“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磋,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治水成功之后,大禹来到茅山(今浙江绍兴城郊),召集诸侯,计功行赏,还组织人们利用水土去发展农业生产。他叫伯益把稻种发给群众,让他们在低温的地方种植水稻;又叫后稷教大家种植不同品种的作物;还在湖泊中养殖鱼类、鹅鸭,种植蒲草,水害变成了水利。伯益又改进了凿井技术,使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到处出现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景象。
篇3
1、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2、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1、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历史典故是禹的故事。
2、三过家门而不入亦称三过其门而不入,这是大禹治水中发生的故事,为了治水,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敢入,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他的妻子因分娩而在,还有婴儿的哇哇哭声,助手劝他进去看看,他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他的儿子正在他妻子的怀中向他招着手,这正是工程紧张的时候,他只是挥手打了下招呼,就走过去了,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他往家里拉,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他,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
3、禹,姓姒,名文命 (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己,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在诸侯的拥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阳城为都城,一说以平阳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国号夏,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后人称他为大禹,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仍存禹庙、禹陵、禹祠,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关键词】古代神话 体现孕育 民族精神
中国古代神话主要散见于《山海经》、《庄子》、《楚辞》、《淮南子》、《列子》、《穆天子传》等文献古籍中。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同时也孕育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一、中国古代神话中体现出的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从中国古代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英雄神们为了达到某种理想,敢于斗争,不屈不挠,与恶劣的环境抗争。如,我们很熟悉的《女娲补天》和《精卫填海》。女娲补天时面临的是一场大灾难:“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同时,大火熊熊而不灭,大水浩洋而不息,凶禽猛兽到处抓食人。人类几乎被逼到了无法生存的灭绝境地。此时,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依靠顽强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经过艰苦的斗争战胜灾难,终于“苍天补,四极正,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和春阳夏,杀秋约冬,枕方寝绳。”还人间一个安定的生存空间。从这则神话故事里我们不难想象,当时的人类是面临着怎样的灾难和恶劣的生存状况,先民们把解除灾难的希望寄托在英雄人物身上,而在其背后,不难看出先民们所希冀的那种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坚毅的民族精神。而这种坚毅的精神在继而出现的精卫和夸父身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精卫填海》描述了炎帝少女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于是女娃变成了精卫鸟“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自己即使死了变成鸟,也要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凭借顽强不屈的精神,向覆灭自己生命的大自然复仇。小小的精卫鸟身上,却蕴涵着无限大的力量,也体现了先民们不向大自然屈服,向恶劣环境挑战的决心和奋斗精神。二、中国古代神话中体现出的舍己为人,自我牺牲和奉献的民族精神面对恶劣的环境和自然界带来的灾难,先民们顽强斗争时,必然会有牺牲和奉献,这也就孕育出了一种舍己为人,自我牺牲的博大精神和情怀。而这种精神也在那些英雄们的身上体现了出来。如,盗取天帝的息壤用以平治洪水的鲧以及他的后继者禹,还有射日为民除害的羿等。《山海经·海内经》记载了鲧禹治水的故事,鲧面对滔滔洪水,违抗天帝的命令,窃来了天帝的息壤用来阻挡洪水。这种违抗天命的结果是鲧被天帝压杀在羽山。为了平息洪水,鲧是牺牲了自己。尽管鲧被天帝压杀了,但是他的后继者禹接过了治水的接力棒,继续坚持不懈的与大自然的灾害斗争着,最终战胜洪水。《山海经·海内经》记载鲧死后三年尸体都没有腐烂,又从肚子里化生出了儿子禹,“禹卒布土以定九州”,期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终于完成了父亲的遗愿,治好了洪水,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鲧和禹父子俩为了治水,一个死一个历尽艰辛,为百姓为苍生的幸福勇于牺牲,福泽后世。从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从中华民族诞生起,人们就在为了美好的未来而奋斗,哪怕是为此牺牲流血。而这些精神,先民们通过神话和神话里的英雄们表现了出来。三、中国古代神话中体现出的勇于创新,不断探索的民族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现在提倡创新,鼓励创新。殊不知,创新精神在我们上古的神话中就已经孕育体现出来了。
远古时代的先民,在与自然作长期的斗争中逐渐认识了一些自然现象并做出了简单的解释。用现在科学的眼光来看,尽管这些解释显得有些荒唐可笑,但这也说明了我们的先民已经对自然现象有所探索并有所认识。他们开始试图了解自然进而解释自然,解释自身的来源问题。相对于西方的上帝创人,我们古代神话中,解释有关人类起源问题的当首推“女娲造人”。女娲不仅补天,重整了宇宙,而且还抟黄土造人,成为了人类的始祖。纵观我国古代神话,还记载了人类脱离愚昧向文明迈进的探索和创造。如车舆、弓箭、舟船、屋宇、陶器、音乐、文学等的发明、发现。如,关于文字的起源,很早就有“仓颉造字”的传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远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周的始祖后稷则是教人稼穑。“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其他如钻木取火的燧人氏,发展种植业的神农,发明丝织养蚕的嫘祖等等这些文化英雄,都在古代神话的宝库中熠熠生辉。四、中国古代神话中体现出的仁爱善良的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中,仁爱善良是一直被推崇的,而这一点也在我们古代的神话中体现了出来。尧舜禹王位禅让的故事一直被我们所熟悉并津津称道。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王位的传承推崇的是仁爱,是禅让,而不是干戈相向。反过来看西方的王位传承,我们不难发现,充满了流血牺牲,哪怕是父子之间的王位相传,也是充满了血腥的斗争。由此可见,中华民族的这种仁爱的精神由来已久,也是值得称颂的。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神话尽管是由人们的想象、幻想构成,但它都是以现实生活作基础,是先民们探索自然、挑战自然、征服自然的体现,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逐渐凝结成一种特有的文化,这种文化凝结着人们的民族精神和价值取向。因而,这种由神话开创和奠基的民族精神也代代传承,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内在精神。这种精神也将伴随着我们世代相承,成为我们的民族精神中不灭的光辉。
参考文献
[1]淮南子译注·览冥训.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06:289-290.
篇6
中国早期农业社会的祈雨、治水活动常伴随着巫术仪式,所以产生了反映祈雨与治水巫术仪式的神话。
1.祈雨型。古代祈雨,多由巫师主持并实施。甲骨文和相关典籍多有关于用焚巫、暴巫、雩舞等方式祈雨的记载,说明巫师在祈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由巫师主持的具有巫术性质的祈雨活动是驱使水神降雨的仪式。这类仪式导致了祈雨型水神巫术神话的产生。由于社会的变迁,反映此类仪式的神话已残缺不全,仅寄存于相关神话人物的造型中,如雨师、四海海神、夸父等。(1)雨师。雨师,有多种称谓,可见其并非专指一神,而是众多掌管雨水神灵的统称。最初是以毕星为雨师,即以二十八宿中西方七宿之一的毕星为雨师。《周礼》中的《大宗伯》篇称:“以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郑玄注:“雨师,毕也”,意思是“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是雨师毕也”。东汉蔡邕《独断》则称:“雨师神,毕星也。其象在天,能兴雨。”毕星在天,雨水也是从天而降,古人便以为雨水是由毕星操纵的。将毕星认定为较早出现的雨师,是因为这种认定符合自然崇拜演变的规律。自然崇拜最初的对象就是自然物质本身,后来才发展为人格化的神灵。雨师人格化之后,便出现了一系列人形化的雨师。先秦时期人形化的雨师有蓱翳、屏翳、玄冥等。雨师人格化的原因,一方面与自然崇拜的必然演化有关;另一方面则与巫师经常参与并操纵祈雨活动有关。蓱翳、屏翳、玄冥等极有可能是祈雨的巫师人物。雨师之名,以“师”名神,含有尊重的意思。其实,尊雨师之神为师,主要是出于对操纵降雨的巫师人物的尊重。同样的道理,风师之名也是出于对呼风唤雨之巫师的尊重。明确了雨师与巫师合二为一的关系,再来考察雨师驱使水神祈雨的神话。《山海经•海外东经》:“雨师妾在其北,其为人黑,两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一曰在十日北,为人黑身人面,各操一龟。”郝懿行注:“雨师妾盖亦国名,即如《〈周书〉王会篇》有姑妹国矣。”王念孙指出:“《御览•鳞介五》(卷933)无妾字。”按经本无妾字,所以郭璞注只释雨师:“雨师谓屏翳也。”按郭璞雨师之说,此雨师形象中当蕴含了水神巫术仪式:“其为人黑,两手各操一蛇”,或“各操一龟”,蛇、龟均为水神,人黑者或人面黑身者,操蛇耳蛇或操龟之形象,正是巫师人物用水神施行巫术祈雨仪式的写照。其实,《山海经》不少掌管水域,能呼风唤雨之神灵,都具有雨师以蛇等水神为饰的形象。(2)四海海神。《山海经•大荒南经》:“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不廷胡余。”《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海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弇兹。”又云:“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四海海神或珥蛇、或践蛇、或衔蛇、或操蛇,均是以蛇为饰,象征着它们都是掌管水域的神灵,其形象皆源自巫师人物操纵水神施行祈雨的巫术仪式。(3)夸父。夸父追日神话,在《山海经》中有两处记载。《山海经•大荒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夸父为何追日,神话中没有明说,只说“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对夸父追日颇有微词,这是神话记载者的评价,并不代表神话的真意。神话极言夸父追日时的口渴,喝干了黄河、渭河的水都不解渴,曲折地透露出当时严重的旱情,烈日暴晒、河流枯涸。上古人以为旱情是太阳神造成的,要解除旱情,就需赶走太阳。夸父追日,即是逐日,就是要将太阳赶回其居住之所禺谷以消除旱灾。可见,神话反映的是一种驱旱祈雨巫术。这种巫术还见于驱旱神女魃活动。《山海经•大荒北经》:“黄帝乃下天女曰魃。”天女,即天神之女。上古神话中的太阳神往往是旱神,旱魃成为其女也就顺理成章了,所以,女魃神的形成,与上古太阳为旱神的信仰有关。神话说,女魃从天而降帮助黄帝战败蚩尤之后,“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女魃所居必大旱,要解除旱情,必须念口诀驱逐女魃。神话反映的正是逐日驱旱祈雨仪式,只是所逐对象已由日神置换成日神之女魃。这种仪式在后世演变为浇旱魃仪式,一直流传,至清代仍盛行不衰。旱魃神话与相关仪式也足可佐证夸父追日之本义。夸父逐日,是为除旱,夸父的原型就当为驱旱祈雨之巫师。上述神话中的神灵均以水神(蛇、龙、龟)为饰,既表明了他们主宰降雨的神职,也是巫师人物驱使水神施行巫术祈雨的仪式的再现。
2.治水型。治水是为了解除洪涝灾害,在古人的观念中,洪涝灾害的形成也与水神有关,所以在治水过程中也要施行水神巫术。反映此类巫术的神话,称为治水型水神巫术神话。治水神话以鲧禹神话为典型,《山海经•海内经》:“鲧窃帝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令。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鲧治水,用息壤以堙之法。息壤作为一种不断增长的土壤是不存在的,只是一种带有巫术性质的物件,可见鲧治水也用巫术之法。鲧的治水巫术与水神也有关系,但难考证。禹治水,既用堙,也用疏,并在两法中施行水神巫术。晋王嘉《失遗记》卷二:“禹尽力沟洫,导以夷岳,黄龙曳尾于前,玄龟负青泥于后。”黄龙曳尾,是模拟水神黄龙疏通河道的巫术,玄龟负泥,是模拟水神玄龟修补堤岸的巫术。此则神话所反映的正是大禹所用水神治水巫术。由于大禹治水多用疏通之法,所以神话中表现大禹施行巫术疏通水道的行为居多。屈原《天问》:“应龙何画?”王逸注:“有翼为应龙,有神龙以尾画导水,注所当决者,因为治之。”朱熹注引《山海经》:“禹治水,有应龙以尾画地,即水泉流,因为治之。”诸多文献,都叙述了大禹驱使应龙疏通河道的巫术,此应龙与前所述黄龙一样,均为水神。通过对水神施行打击乃至杀害而消除水患的巫术,典籍也多有反映此类巫术的神话。大禹导淮神话讲述了大禹降服水神无支祁的巫术。《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引《古岳渎经》:“禹治水,三至桐柏山,惊风迅雷,石号木鸣,土伯拥川,天老啸并,攻不能兴。禹怒,召集白灵,授命夔龙,桐柏千君长稽首请命,禹因囚鸿氏、章裔氏、兜卢氏,黎娄氏,乃获淮涡水神名无支祈,……禹授之童力,不能制;授之乌木,不能制;授之庚辰,能制。……颈锁大索,鼻穿金铃,徙之淮阴之龟山足下,俾淮水勇安流注海也。庚辰之后,皆图此形,免淮涛风水之难。”古人往往将水害归咎于水神作祟,所以要施行驱除或征服水神的巫术。禹通过太阳神庚辰来施行囚禁水神无支祈的巫术,终于获得成功。治水神话中的施虐巫术还有杀死水怪。《山海经•海外北经》:“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诅,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相柳水怪所到之处皆陷为水泊,疑为地震灾害造成堰塞湖现象的神话式表达。禹治昆仑北水害,实则为治理堰塞湖,所以才用填土的方法。禹杀水怪相柳氏,是治理堰塞湖过程中施行的巫术,神话几经转辗叙述,已成为一个完整的降服水怪故事,但其中的巫术行为人依稀可见。
3.创世型。女娲的本事在于造人,但随着女娲神话的不断传承发展,又衍生出了女娲补天杀水怪的神话,女娲补天杀水怪神话显然是受原生态水神巫术神话影响而形成的。女娲补天杀水怪,也属于对水神的施虐巫术行为。《淮南子•览冥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滥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苍天补,四极正;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女娲治理水患是与补天相联系的,已经不是一般的治水,而是属于对世界的重新创造。在创世神话中,世界的创造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次创造,才能建立起稳固而有秩序的世界。女娲之时,固有的天地不够牢固,发生了天塌地陷、洪水泛滥的情况,女娲炼五彩石补上了破损的天空,用螯足将其固定,并且杀水怪消除水患,都属于再次创世行为。女娲与禹的水神巫术行为,同出一辙,却有着不同的性质。女娲的治水属于创世性质,而禹的治水则属于创世后的创业行为。显见,女娲治水巫术神话是受禹治水巫术神话影响而形成的。如上所述,在原始农业发端与洪水泛滥的时代,产生了大量的水神巫术神话,反映出当时水神巫术仪式的盛行。由此,水神巫术及其相关神话就成为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泽披后世,影响深远。
二、部落战争中的水神巫术仪式
水神巫术神话的产生,强化了水神巫术仪式的神圣性与普适性,由此,水神巫术仪式的应用就超出了祈雨治水活动的范围。《春秋左传•成公十三年》刘子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春秋时代的这种观念,同样也适用于史前时代。祭祀包括与祭祀相关的巫术活动和战争是氏族部落中的最重要的活动。将两件最重大的活动结合起来,就有可能在战争中使用巫术手段,这样,就产生了用于战争的水神巫术。黄帝战蚩尤神话是反映水神巫术仪式的典型案例。《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丁山先生认为:黄帝、蚩尤为水旱之神,“左传所传说的‘阪泉之战’黄帝擒杀蚩尤的故事,实象征祷雨之祭用蓄水的‘应龙’决杀旱龙的寓言。”丁山先生断言:“因此,我敢论定,所谓‘逐鹿之战’,所谓‘阪泉之战’,不是什么民族战争,也不是什么奴隶革命,只是把农业生产者受了旱灾的威胁而举行祷雨的典礼演绎成为祷雨的神话而已。”[2]丁山先生否认黄帝战蚩尤神话为战争神话,显然不符合客观实际,因为神话明明白白反映了黄帝与蚩尤的生死较量;但丁先生认为神话表现了与祈雨有关的巫术仪式,是独具慧眼的。事实上,黄帝战蚩尤神话,并没有正面叙述战争,而是叙述了战争中的巫术对抗行为。双方所使用的巫术,都是驱使水神的巫术,这是将当时农业生活动中普遍使用的巫术法则运用于战争的结果。黄帝先是用应龙施行巫术。《大荒东经》:”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郭璞注:“应龙,龙有翼者也。”应龙是有翅膀的水神,可见黄帝所用之法为水神降雨巫术。蚩尤则针锋相对,利用水神风伯、雨师作法,纵大风雨,以遏制应龙之水,也是运用水神巫术。黄帝又用魃来施行止雨巫术。魃,旱神。旱魃,从表面上看,与水神相对立,从实质上看,却有着同一性。水神掌管雨水,既可降雨,也可止雨。止雨,也即旱魃之神性。旱魃表现了水神止雨方面的神性,实为水神大家族一员。旱魃止住了风雨,黄帝在与蚩尤的斗法中取胜,这实际上是从侧面表现了黄帝部落赢得了这场战争。共工与颛顼之战也与水神巫术相关。《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神话没有明确叙述战争场面及水神巫术,但战争的结局是洪水泛滥,从中也透露出了战争中施行水神巫术的信息。此外,神话中的炎黄之战,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也与水神巫术有关。《吕氏春秋•荡兵篇》:“兵所自来者久矣,黄炎故用水火矣。”《淮南子•兵略训》:“炎帝为火灾,故黄帝擒之。”《史记•律书》:“黄帝有涿鹿之战,以定火灾。”“黄炎故用水火”之句,说明炎帝所用为火巫术,黄帝所用为水巫术。这与各自的巫术习惯有关。其实,水火巫术具有同一性,实则为一神职的两个侧面或两种功能。所以水火巫术实则为同一性质的巫术。炎黄所用巫术都可以称之为水神巫术仪式。由此,也就不难解释火神炎帝后裔共工、相柳为什么是水神的缘故了。从以上神话可见,古代战争,多用水神巫术,说明水神巫术影响深广,已经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巫术仪式。典籍所记战争神话,几乎都与水神巫术相关,据此,中国古代战争神话,又可以称为水神巫术神话。
三、水旱灾害民俗中的水神巫术仪式
神话反映仪式,而仪式一经神话的阐释,就获得了合理性、合法性的存在,因而能广泛久远地传承。诚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说:“神话在原始文化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功能:它表达、增强并理顺了信仰;它捍卫并加强了道德观念;它保证了仪式的效用并且提供了引导人的实践准则。因此,神话是人类文明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是聊以消遣的故事,而是积极努力的力量;它不是理性解释或艺术幻想,而是原始信仰与道德智慧的。”[3]产生于农业文明发端时期的水神巫术神话,由于反映了以祈雨、治水为内在意蕴的水神巫术仪式,所以一直影响着数千年的农业社会,并使得水神巫术仪式成为民众生活中的核心仪式。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经常举行祈雨仪式,在民间主要是举行水神巫术祈雨仪式。水神巫术仪式又以龙巫术祈雨仪式为主。商代已有用土龙祈雨的巫术。殷墟卜辞载:“其作龙于凡田,有雨。”(《合集》629990)这里记载的是作土龙祈雨,是以泥土造成的龙来再现龙的形象以祈雨的巫术仪式。汉代,土龙巫术仪式大为盛行。《淮南子•地形》:“土龙致雨。”许慎注:“汤遭旱,作土龙以象龙。云从龙,故龙致雨。”汉代土龙巫术还融入音乐、舞蹈及多种法术。东汉桓谭《新论》:“刘歆致雨,具作土龙,吹律,及诸方术无不备设。谭问:‘求雨所以为土龙何也?’曰:‘龙见者,辄有风雨兴起,以迎送之,故缘其象类而为之。’”造土龙巫术一直延续到宋代。宋代土龙祈雨巫术,主要由地方官吏来主持。在土龙巫术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蜥蜴、画龙、草龙等巫术祈雨仪式。蜥蜴巫术,是以蜥蜴代替土龙以祈雨的巫术仪式。蜥蜴之所以能够代替龙,是因为古人视蜥蜴之类的爬行动物为龙的同类。《太平广记》引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故事:“王彦威镇汴之二年,夏旱。时表王傅李玘过汴,因宴。王以旱为虑,李醉曰:‘欲雨甚易耳。可求蛇医四头,十石瓮二;每瓮实以水,浮二蛇医,覆以木盖,密泥之;分置于闹处,瓮前设席烧香,选小儿十岁已下十余,令执小青竹,昼夜击其瓮,不得少辍。’王如其言试之,一日两度雨,大注数百里。旧说,龙与蛇师为亲家。”《方言》八云:“守宫……南楚谓之蛇医,或谓之蝾螈。”蝾螈,即为蜥蜴。蜥蜴因常用作药物,所以有蛇医或蛇师之称。蜥蜴祈雨法为土龙祈雨法的变异形式。唐宋间又出现了画龙祈雨的巫术。郑处海《明室杂录》:“唐开元中,关辅大旱,京师阙雨尤甚。亟命大臣遍祷于山川而无感应。上于龙池新井办一殿。因召少府监冯绍正,令四壁各画一龙。绍正乃先于西壁画素龙,奇状蜿蜒,如欲振跃。绘事未半,若风云随笔而生。上及从官于壁下观之,鳞甲皆湿。设色未终,有白气若帘庑间出,入池中,波涛汹涌,雷电随起。侍御数百人皆见白龙自波际乘气而上,俄顷阴雨四布,风雨暴作。不终日,而甘雨遍于畿内。”宋代画龙祈雨相当盛行,人们还用现成龙图案来祈雨。以龙图祈雨,至明清仍有遗存,不过,所画之龙已经不是出于名师之手,而是坊间所印制的纸马一类。可见,其俗已经广为流行。近代社会,龙巫术祈雨仪式仍有传承。如胡朴安所记天津祈雨习俗:“天津农人遇天旱之时,有求雨之举。求雨者,或抬关壮缪之偶像出送,或抬龙王之偶像出送,前引仪仗多件,锣鼓喧天聒耳,犹如赛会一般。另有一人,身披绿纸制成之龟壳,以墨粉涂面,口中喃喃而语。其余随从之人颇多,大都戴一柳圈,手持一柳枝,亦不知何所取意。每到一处,该处之人皆须放鞭炮,陈列贡品迎接。有街市之处,门口皆插柳枝,用黄纸书‘大雨时行’四大字悬之。亦有书‘大雨如注’,或‘天降大雨’者。另有儿童等用长板凳一条,塑泥龙于上,以蚌壳为龙鳞,粘其上,扛之向街中游行,口中喊曰:‘滑沥滑沥头咧,滑沥滑沥头咧。家家小孩求雨咧。’或又喊之曰:‘老天爷,别下啊,滑沥滑沥下大咧。大雨下到开洼,小雨下到菜畦里。’”这种声势浩大的祈雨活动,包含了多种巫术仪式:抬关羽水神、龙王水神游街,扮水神龟神游街,插柳、戴柳祈雨(杨柳是民间信仰中的致水之物),其中用板凳龙游街的祈雨仪式,是传统龙巫术祈雨仪式的继承与发展。
四、节日民俗中的水神巫术仪式
篇7
黄河与长江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民族祖先的生活乃至古老的中华文化历史从一开始便与这两条江河结成了一种不解之缘。在近两百万年的漫长历史中,中华民族的祖先一直在黄河中下游流域过着采集、渔猎的生活。“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就形象地展示了处于蒙昧阶段的华夏先民在选择居住场所的景象。黄河以其博大的胸怀和丰富的资源慷慨给予了华夏祖先维持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使得中华民族至少在一万年以前就结束了自己的蒙昧时代。中国文明是一种农耕形态的文明。华夏先民在结束蒙昧时代后的早期社会活动,是以农耕为主的基本生存生产。现代考古发现证明,早在七千多年以前,中华民族就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农牧业。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冲积平原肥沃而疏松的土地,便于引水灌溉的有利条件,以及温暖湿润的气候等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得华夏先民们在铜石并用或青铜时代,就已经获得了较多的剩余产品,开始迈上文明时代的旅途。
在中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中,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以江河湖海等多种自然形式存在于中华大地的水,为中华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环境保证,为华夏先民的生存与生产带来了众多的有利之处,但江河湖海定期或无常的泛滥,也使华夏先民饱尝了水患之苦。当农耕生产的形势得到稳定和发展之后,随着生存发展带来的物质条件的高要求,华夏先民就不再满足于完成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生产了。滔天洪水留下的惊心动魄的记忆,激发出了中华民族最初的意识觉醒,终于勇敢而坚定地迈出了向大自然挑战的第一步。他们转而以主观能动的方式进一步认识水,从而求得社会的进步与文化的发展。流传至今家喻户晓的“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中华古代文化依托人与水的密切关系而产生、发展的极好例证。鲧窃息壤为民除害,触犯了天帝的权威,以致牺牲了性命。但他仍不屈服,又生出禹来继承自己的遗志,终于消除了水患。正是向自然挑战艰难而又必然的第一步的迈出,使华夏先民摆脱了对环境的单纯依赖;也正是这智慧和果敢的第一步,揭开了中华古代文化发展史的新序幕。
水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一直都是极高的。中华古代的文化命题差不多就是从“水”开始的。譬如说,中国国家和法律的起源就与水有着至为紧密的关系。“法”字是由“水”“D”“去”三部分构成,许慎《说文解字》十部上“D”部说:“,刑也。平之如水,从水。D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D、去。”“水”旁在“法”中的意义是“平之如水”的象征。考古学家苏秉琦指出:中国文明起源和国家起源,“从文献与考古结合考察,洪水与治水传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中原地区的文明起源要从洪水到治水谈起”。前面提到的鲧禹治水的故事,技术层面上是肯定禹“导流”的思路,精神层而上是推祟鲧的反抗精神和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高风亮节,更深一层的含义,则是表述中华民族在治水过程中已经开始形成本民族的宇宙观,那就是“以柔克刚”、“顺势而为”的思想和性情。最显豁的例子,有《左传》子产谏君的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有唐太宗李世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说,都是以水势来喻民情的。
在中国,水作为人的对象物,浸透着古今哲人们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中华民族在不断发展和自我进化的同时,也通过多彩的文化内容表达了对水的认识和理解。先秦渚子以水论事、以水喻理、以水明志的精辟论见,堪称华夏文化的思想宝藏。老于是把水放在哲学层面上来看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认为世上具有最高道德境界的是水,甘处最卑地位的也是水。正是从这种认识出发,他作出具有军事学意义的论断:“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管子则从人文角度打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从水的特征上看出了人的品行,并进一步看出了为政的奥妙:“大水淖弱以清,而好酒人之恶,仁也;视之黑而白,精也;量之不可使概,至满而止,正也;唯无不流,至平而止,义也;人皆赴高,己独赴下,卑也。”告子在论及“性无善无不善”时,曾巧妙地以水作喻:“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五分于东西也”。孔子一生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见大水必观焉”,其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水文化因子。孔子有句名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为何被孔子这样的智者所乐呢?靳怀熔在《孔子与水》中认为:“孔子的‘乐水’,绝不仅仅是陶醉、流连于水的自然之趣,他主要是通过对水的深入观察和体验,从中领略人生的真谛。也就是说,孔子对水的感悟和思考,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构建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大厦为切入点的。”“孔子通过对水的观察、体验和思考,或从社会历史的层面,或从哲学思辨的角度,或从立身教化的观念出发,阐发了自己对水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进而以此业把握、认识人生、社会和自然世界的规律。”“望着滚滚东流的河水,孔子曾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这是孔子对消逝的时间、人事与万物,有如流水般永远留不住而引发的哲思,它既有因时光流逝、功业未成而导致的深沉感叹,又具有对时间、永恒、变化等物质运动的抽象哲学问题的沉思带来的哲学感悟。”
篇8
【关键词】大禹治水;平凡;精神
中图分类号:J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54-02
在前不久的安徽省艺术节中,作为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的原创大型舞剧《大禹》精彩上演。全剧通过精巧的舞蹈动作、丰富的戏剧情节、经典的音乐音响,以及新颖的舞美灯光,再次重走了大禹治水之路。在生动地展现人物形象的同时,也让剧场里的观众感受到了大禹乃至中华民族的精神。
“上古时代,洪水滔天,遍地荒芜,民不聊生……”随着悠扬的音乐,整部舞剧拉开帷幕。舞剧《大禹》一共分为五幕。全剧以禹会村遗址考古挖掘的史实为大背景,将大禹治水和各个人物情感作为主线叙述。从大禹之父鲧率领众人治水,以堵为主反被水害,大禹身先士卒奔赴治水前线;到女娇痛苦分娩,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再到女娇病危,思念与等待,大禹梦中回家,身不得入;最终长年累月的劳苦,单腿落下腿疾的大禹,劈山导淮治水成功,涂山会盟时,划定九州,天下认同。
整部剧最大的特色正如导演所说“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审美风尚相结合,从表达人物情感的细节入手,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现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凡人’大禹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历代有志之士为实现伟大理想不屈不挠、不懈奋斗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首先,整部剧在形式上进行了创新,使用了舞蹈的形式,通过现代化的舞美、音效等精心设计,体现了现代审美风尚的同时,带领观众重走治水之路,感悟大禹精神。在处理开场的第一幕中,该剧的主创就运用了现代化的舞美设计,通过舞台3D效果的LED背景屏,电闪雷鸣中加入音效和灯光的变换,生动形象地描述出自尧舜之时起,天下洪水泛滥、瘟疫肆虐、五谷不登、禽兽横行的恶劣环境。演员们没有台词,仅通过大段的舞蹈动作展示,就将民众们流离失所、性命难保的情景一一刻画出来。由于大禹的父亲鲧用堰堵之法广泛地建筑堤坝来抵御洪水,并没有取得成效反被水害。在众人的怒斥中,一个英气十足的青年――大禹挺身而出,他舞动着,告诉众人决定为父受过,此时孝顺、果敢的优良品质直击观众内心。随后舞台灯光变换,号角吹响,主创人员用宏大的音效和鲜亮的灯光,展示出一年一度河神祭祀日的场景,群舞演员出场,他们系着头绳,光着脚丫,褴褛的衣衫展现治水的决心。整个第一幕,多数以群舞展现,整体昏黄灯光的渲染无不体现出在灾难面前大禹无私、不畏艰难勇敢向前的精神品质,令人震撼。
除此之外,通过细节表达人物情感也是全剧最为突出的一大特点。在河神祭祀这一幕中,部落仪式上,主创人员明显想要表现出大禹妻子女娇的忐忑心情,因为此时她的内心是颤抖的,她害怕自己会被选为那个身怀六甲的女人,去祭祀河神平息水患,因此设计了一位美丽动人的女人赋予她快节奏、大幅度的舞蹈动作出场,所有的肢体语言都向观众诠释出她内心的不安。而此时,女娇和大禹眉目之间的对话,也让大禹的内心陷入深深地选择。在经历巫祝以母子生灵投水祭祀后,观之大恸的大禹想到黎民百姓受到的磨难,想到自己已经怀孕的妻子女娇和未出世的孩子,决定走上治水之路。而在处理女娇分娩这一幕中,该剧的主创人员运用了插叙的表现手法。在恢宏磅礴的治水场面中,大禹身先士卒,舞蹈中的力与美将治水的艰辛尽显无遗。
当观众还在享受这空前宏大的治水场面时,不料灯光渐灭场景转换,舞台上的演员皆隐去,面临分娩的女娇和身边的侍从上场,繁杂的舞蹈动作向观众渲染出当时的忙碌和紧张的气氛,观众从他们的表演中自然可以感受到女娇分娩时的痛苦和孤身一人的落寞。这样的戏中戏,不仅能让观众清晰地了解剧情的来龙去脉,更是能将观众带入大禹的内心情感,带入他深深地抉择之中,大禹究竟应该回去还是不回去?此时,来来回回的肢体动作刻画出大禹犹豫的内心。回家路上,恰逢天象骤变,这时也将观众的内心提升到了另一个选择艰难的高度。一方面希望大禹跨进家门去看看女娇,哪怕只是一眼;另一方面,水患关乎着黎民百姓的生命岂能有所耽搁。面对极其艰难的选择,大禹望着家门,他仿佛看到了分娩的女娇,仿佛看到了他刚出世的孩子。此时,大禹转身一个大跳,坚毅的动作和眼神传递出他丝毫不曾犹豫,终究过家门而不入的他,毅然决然地返身继续与水搏斗。此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大禹的无私、民族之上的精神感动众人,让观众落下眼泪的同时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而后数千个黑夜白昼,十余载寒暑春秋,女娇在苦苦的思念和等待中,积劳成疾,重病弥留。她再也舞不动了,再也不像那个出场时灵动优美的女子了,身体的疾病已经成为她站立起来的阻碍。她此时多想再见大禹一面,再亲眼看看自己爱了一生,也盼了一生的大禹。在这里,作者运用了闪回的表现手法,舞台上,大禹和女娇用轻盈的舞步和优美矫健的身姿展现了他们从相遇相识到相知的美好。在属于那个美好的季节里,他们拉着一群伙伴嬉戏玩耍,好一派热闹美妙的场景,而就是这般温馨,才会让观众愈发感觉到凄凉和悲伤。治水前线的大禹梦中回家,却也身不得入。大禹治水十三载,劈山导淮,火攻之法终获成功。而此时,那个出场时年轻灵活的形象却已不在。蹒跚的步履、缓慢的动作,一连串简单不到位的舞步诠释出落下腿疾,留下“禹步”的大禹。当大家还沉浸在被岁月销蚀的感叹中时,治水成功的大禹行路蹒跚回到家门,只有儿子启立于门侧,家室空荡,女娇已逝,喜对九州安定,念妻从心生,谁又懂此时大禹内心的情感。最终涂山会盟,大禹遵循尧舜先例,将共主之位禅让于伯益,之后带着启回到了涂山,回到了这个他和女娇相识的地方。此r,舞台画面转回最初那个青山秀水、鸟语花香的场景,合着舒缓、动听的音乐。在这里,没有繁华和喧嚣,有的只是一个平凡老者对于爱人无尽的回忆和感动。
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疏导方针;创新运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优势。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科学发展的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既是对思想政治工作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对经济建设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和地位的进一步明确。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一新要求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反映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鲜明特点和时代要求。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就要学好用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疏导方针。
一、准确理解思想政治工作疏导方针的基本内涵
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其目的就是要解决人的思想和认识问题。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还要有说服力和影响力。要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唯一的方针就是疏导。疏导是思想政治工作唯一正确的方针。
疏导,最早见于大禹治水的典故。传说上古舜的时代,洪水到处泛滥,最初舜命令鲧去治水,“鲧盗息壤以堙洪水”,结果这种水来土掩的办法使得洪水更加泛滥。后来舜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吸取了其父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了“疏浚河道,导水以行”的办法,治水获得极大成功。大禹治水的成功方法迁移到对人们思想问题的解决,这就转化为我们今天所讲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疏导方针。
思想政治工作的疏导方针,包含疏通和引导两层含义。所谓疏通,就是在民主的基础上让人们畅所欲言,将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不同的想法表达出来,以实现化解矛盾与理顺情绪,达到思想上的清淤除障。采用疏通的方法,思想政治工作者就能清楚地了解工作对象的思想状况和真实想法,因而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与疏通相对立的方法,是压制各种不同意见,堵塞各种言路,只允许一种声音说话。由于各种思想和意见无法充分表达出来,结果只能是压而不服,最终达不到思想政治工作应有的目的。
所谓引导,就是采用政治宣传和正面教育的方法,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或者把各种不正确的思想引向正确的方向和轨道。坚持引导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用科学的理论去教育群众,说服群众,把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使群众自觉自愿地服从党的领导,主动为促进经济发展与实现社会和谐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引导方法相对应的是放任自流,忽视错误思想的批评和指正,很容易导致思想上的混乱和自由化。
疏通和引导是思想政治工作方针统一整体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依存,互相渗透,不可分割。疏通中有引导,引导中有疏通。准确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对于正确理解疏导方针,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疏通是引导的基础。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疏通开始,离开了疏通这个基础,不同意见反映不出来,就谈不上弄清思想,引导也就无法进行。这如同治水一样,如果不首先疏通河道,就无法引导水流的去向。其次,引导是疏通的目的和归宿。疏通是手段,引导是目的。离开了引导,疏通不但失去了意义,还会走向疏通的反面。疏通河道要注意水流方向,做思想政治工作,同样不能只强调广开言路,也要注意正确方向的引导。对一些错误的思想认识,如不及时加以纠正,就会背离正确的政治方向,蔓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就有过这种情况发生。
将疏导方针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总方针,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历史经验证明,凡是坚持疏导的方针,思想政治工作就大有成效。因此,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仍然要坚持灵活运用这一方针。实行疏导的方针,离不开广泛的群众基础,因为思想政治工作遇到的问题,多数是人民内部的问题,必须采取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这也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仍需坚持的方法。
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疏导方针的实践运用
用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疏导方针,针对不同情况和不同问题,在策略上或重于“疏”,或重于“导”,或者坚持“疏”与“导”的结合。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特点,是既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又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两个方面都很重要。对广大群众进行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得采用“导”的方法;从群众的关切出发,帮助群众解决思想和认识问题,为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着想,就得采用“疏”的方法。提高疏导方针的运用效果,实践中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结合。
第一,普遍性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普遍而广泛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工程,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其作用如同治水中的“导”。“导”的问题解决得越好,越能从根源上杜绝产生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思想认识,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一个好的基础,也能使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有一个普遍的提高。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仍然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任务十分艰巨。改革的力度越大,经济发展越快,发展中的问题与矛盾也越多,就越容易产生思想和认识问题。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越多,理解越准确,认识越深刻,群众的思想越能统一到党的中心任务上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活动中越有主动性与自觉性。特别是当前经济与社会生活发展迅速,政策影响十分显著的情况下,更要注重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个别教育,是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而实施的一种教育方式。如对农民、流动人口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的思想教育问题,就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的选择,以便同这些群体的知识水平与认知特点、思想实际相适应,提高思想教育的实际效果。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形势政策教育相结合。形势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工程,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也是“导”的关键问题。群众的思想问题许多就来源于他们对形势的不关心,对政策的不了解,对问题的不理解,对方法的不接受。实践证明,经常不断地向人民群众进行国际、国内形势教育,党的政策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地分析形势、认识形势,把握时展的方向,对于群众正确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社会责任感,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同时还要教育群众用发展的眼光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正视这些问题的存在,教育人们树立合理竞争与共同发展的理念,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将自身的发展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对社会、对国家长远发展的信心。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同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相结合。“导”中有“疏”,“疏”中防“堵”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策略。对于解决由具体情况引起的思想问题,靠单纯的思想工作是不行的,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一是要重“疏”,就是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帮助群众解决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或困难,使思想工作落到实处,而不是局限于口头上,要特别关注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二是要防“堵”,就是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不当行为,保护群众合法利益,关注群众合理要求。从当前来看,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集中在就业、利益分配、社会保障、看病就医、子女上学、生态环保、房屋拆迁、土地征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食品安全等方面,这些又是群众产生思想问题的主要来源。既包括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又有对生存与发展的后顾之忧,这些民生问题正是党和各级政府工作的着力点。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人们的工作与生存压力也在增加,居民的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大幅增加,由此引起的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大课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四,社会教育同群众的自我教育相结合。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既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就方式而言,包括了社会教育和群众自我教育两种形式。其中社会教育是基础,群众自我教育是关键,社会教育为群众自我教育提供素材、内容和方向保证。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少数人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群众自己的事情。特别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比较突出,更需要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以化解各种矛盾,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人翁地位,以及党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一贯政策。当然,我们还要做好群众自我教育中的正确引导。
第五,循循善诱与循序渐进相结合。这主要由思想政治工作“疏”的特点决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又是解决人的思想问题,而人的思想转变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需要用心、细心和耐心。所谓循循善诱,就是针对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不同情况,有步骤地加以教育和引导,逐步转变认识观念,教育人们以和谐的心态看待一切。所谓循序渐进,就是遵循人们认识和思想转变的规律,有计划地推进教育工作,从思想沟通到情感交流,最终实现思想认识的转变。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同样离不开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相互信任、平等对话和双向交流。由“疏”的特点,决定的方法就是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言之有理,说理透彻,可以使教育对象信服;动之以情,用关怀、体贴与信任,真诚地交心谈心去感化教育对象,就能转化教育对象的思想,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党建读物出版社,2007.
2、黄强.领导科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篇10
“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等人物,都说是“感天而生”的。“竹书纪年”上说:黄帝母亲叫附宝,看到电光绕着北斗星,就怀了孕,生了黄帝。又说:禹的母亲叫修已,在路上看见流星贯昴,生了禹。在别的古书上,说尧生下来,是因为他母亲被赤龙所感。舜生下来,是因为他母亲被大虹所感。这些传说、说明黄帝、尧、舜、禹的时候,是母系氏族社会。黄帝、尧、舜、禹等,并不是没有父亲,但找不到父亲是谁。原来当时所实行的是对偶婚制,一个女子有许多男人,生下孩子没法弄清是谁生的。但许多男人中,有一个主夫。如舜的母亲的主夫叫瞽叟,禹的母亲的主夫叫鲧。同样,一个男子有许多女人,但其中有一个主妻。传说中的尧,主妻是女皇,还有许多庶妻。舜有主妻娥皇之外,还有庶妻。这时候是族外婚,本氏族的男女,不能互相通婚。男子要嫁给别的氏族的女子。如舜和象是兄弟,舜嫁陶唐氏,象嫁有庳氏。舜儿子叫均,嫁给商氏。兄弟父子都不同姓。男子的姓,在家从母,出嫁从妻。“周礼”上有“嫁子”的记载。“吴越春秋”说:“后稷随母姓骀氏。”出嫁后便随妻居住,属于妻的氏族。各氏族的财产,统由女子掌管。财产并由女子继承。
尧舜传贤
当时氏族的组织是,血统近的氏族组成“姓”,又叫胞族、宗族。血统近的姓组成“族”,又叫部族、种族。各族联合叫部落。氏族的酋长,部落的两头军务酋长,都不能传给儿子。所以尧一定要让位给舜,不能传给儿子丹朱。舜一定是让位给禹,不能传给儿子均。“尧舜传贤”,是母系氏族社会的制度。各氏族酋长由本氏族全体成员大会选举或罢免。部落的两头军务酋长,山全体酋长会议选举或罢免。各氏族的酋长的选派或罢免,也要得到全体酋长会议的同意。虽然两头军务酋长,大部是男子。但酋长会谈,却是女子所领导的。传说中的尧、舜、禹的时候,正是两头军务酋长时代。挚和尧两头有九年。挚被罢免,换了舜。尧舜两头有三十一年。尧死了,换了禹。舜禹两头有十七年。舜死了,换了阜陶。阜陶不久便死,换了益。禹益两头有十年。舜、禹等的当选,“尚书”上说是“四岳”、“群牧”选出来的。挚的罢免,“帝王世纪”说是“群臣”罢免的。“四岳”、“群牧”、“群臣”,就是酋长会议里的酋长。但当时的选举,不懂得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一切要全场通过。军务酋长参加酋长会议,只有发言权,没有表决权。全场一致通过鲧,担任治水的酋长。尧表示反对,也不生效力。
禹传子
原来在母系氏族时代,女子的分工除担任保管、分配、储蓄食物、哺养儿女以外,由于初期农业是女子所发明,使得女子不但是唯一的管理家事者,还是有力的生产者。所以形成女子的领导地位。但因为铜器的发明和使用,农业与畜牧业的发展,农业的生产也由男子担任,生产经济大权渐渐归男子掌握。氏族也开始分为许多大家族。在大家族中男子逐渐成为生活资料——畜群的所有者。为了使他的子女,得到财产的承继权,就得废除母系制。历史就从母系氏族社会转到父系氏族社会。中国古代传说中到禹的时候,就有了这个相当大的变革。那就是“禹传子”的事件。
按照过去氏族组织的惯例,军事酋长的候选人应该是益,担酋长会议却选出了禹的儿子启。根据“竹书纪年”等书所说:当时益代表旧势力,想夺酋长的职位,但启遵从公意,为了建立新的父系制,杀了益。这是一个大变革。但在氏族内部,这个变革并不影响全氏族成员照常生活,而是和平转化成功的。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母系制从此废止了。
父系氏族的特徵,就是子女属于父的氏族,以父的姓为姓,男子继承财产。由以前男子出嫁的母系制的家族,变为女子出嫁的父系制的家族。这种家族内,男子多妻,而取消了女子多夫。,但是,氏族社会虽然转到父系制,酋长的继任,虽然成了“父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