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风景范文

时间:2023-03-18 22:44: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风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风景

篇1

有人说,玩相机者都是“败家子”,指的是搞摄影花费很大,但不能赚钱。然而广州的商业摄影师陈碧信不但没有成为“败家子”,相反,利用摄影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打拼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

题材锁定城市风光

1998年,我下海成为一名商业摄影师。开始的时候,我太想赚钱了,什么都拍,广告、风光、建筑和企业宣传等等。结果把自己搞得很累,拍出的照片也不好卖。后来发现我拍摄的题材太杂,什么都拍,但什么都拍不好。还不如集中精力专拍自己擅长的广州城市风光。用不同的光线、从不同角度把同一个景物拍出不同效果,以适应不同客户的需求。

城市风光不仅是漂亮

城市风光摄影,从沙龙摄影的角度说,晚上很出效果,各种颜色的灯光打出来很漂亮,还有一种神秘感。这类片子在沙龙比赛中总能屡屡获奖。相反,如果在白天拍,虽然是同样的地方效果却很平淡。但这才是客户需要的图片。这些图片包含的信息量大、使用范围广,容易被更多的消费者接受。

在拍摄商业城市风光的时候,首先要研究某座建筑什么角度、光线的效果最好,让客户满意。有时,我为拍某个建筑而在附近建筑上爬上爬下几十次,寻找最佳拍摄角度。平时走在街上,我会习惯地揣摩眼前的建筑用哪种光线好。天气也是影响拍摄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要关注天气的变化,要赶在自己期望的前期状况出现前到达拍摄地点。

城市风光和自然风光

我的主要工作是拍摄城市风光。我有很多摄影朋友,一有时间就往外跑,去那些人迹罕至的地方拍摄风光。我跟他们有很大不同,我拍摄的主要内容是广州的城市风光。因为我生活在广州,对这里很熟悉。我拍摄的广州非常全,这是谁都比不了的优势。当然,我并不排斥拍摄自然风光,只是拍摄的机会比较少。因为在广东的图片市场上,自然风光不如城市风光好卖。所以拍摄自然风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的个人爱好。我的自然风光作品主要是用于参加沙龙摄影比赛。有的商业摄影师进入职业摄影领域就不屑于参加沙龙的比赛了。但我参加沙龙比赛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扩大知名度。很多客户找摄影师不知道从何下手,就找摄影比赛里面获奖的摄影师,所以,摄影比赛可以为我带来客户;另外一个原因是比赛本身就有奖金。我参加比赛很少落空,这也是一个直接的收入。自然风光市场反映不好的原因是它们使用范围比较狭窄,只能用于印刷明信片、旅游画册等,而城市风光的客户很广泛,而且与经济建设有密切关系,售价也高。

打击盗版是我的“外快”

我的城市风光照片很好卖,有的照片可以卖到三十多次。这些照片被使用在很多印刷品上,很多客户为了省事和省钱,就对我的照片盗版。这些盗版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领域。我每年通过律师打的盗版官司有十次、八次的。盗版对我来说不是什么坏事。一来,这种官司我从来都是一打就赢;二来,赔偿的数额一般是正常租用照片价格的10倍左右,可以说这是一种“外快”。所以我并不担心有人盗我的版,因为只要被发现,我就会赢官司。甚至有律师很喜欢帮我打这类官司,经常会打电话问我有没有官司可打。

丫髻沙大桥 ,广州最漂亮的桥。由于图片使用率太高,以致客户总不想与别人重复而忍痛割爱,但最终又不得不再次使用它。

国际会展中心,商机无限的建筑物。这只是反映该建筑的图片之一,作者从东、西、南、北、空中不同角度和昼夜不同时间拍摄了这座建筑物,供客户选择。

珠江晴波,使用率颇高,获奖率很多的图片。

珠江夜韵,珠江夜景是广州的一张名片,五彩缤纷的装饰尽管已不复存在,但不少人仍乐于使用它。

镇海楼,介绍广州的历史文化当然少不了镇海楼,也就决定了这张图片的商业价值。

篇2

这美丽的风景线不仅是那青山绿水,不仅是那日益拔高的楼房,不仅是这种种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是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文明风气。

中国人过马路的方式全世界都在议论。这些我都深有体会。当大家心急火燎的赶路去上班上学,谁还会顾及那些红绿灯,都恨不得只管往前冲。

我也有过这些经历,好比差几分钟就要迟到了,可在最后一个十字路口却蹦出了60秒的红灯。这时我总会瞄一下周围有没有交警然后再灰溜溜的横穿马路。大家都知道这些违背交通规则的行为是不对的,可就是没有人去改正。

如果你有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原来无人看管的斑马线旁最近站了许多身穿制服,手拿彩旗的志愿者。

那天我横穿马路,却不想被志愿者拦下了,还被说教了一番,我也只得乖乖的回到原地等候,虽然心里极不情愿,但还是为这种变化欣喜。志愿者也有他们的难处,每每遇到不听阻拦的行人,前去劝导会被骂有时甚至会被无视。可他们总是默默的奉献着,共同治理城市的交通。

每次放学回家看到这些志愿者站在嗖嗖寒风中挥舞着彩旗,我心中总是格外感动。以前遇到红灯就只管往前冲的我也学会了停下脚步。因为我渐渐明白,维护社会秩序不仅仅是志愿者的任务,也需要大家的共同配合。我也渐渐发现,城市的交通问题在志愿者的吹哨与扬旗中有所改善。

篇3

关键词:城市风景;园林设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风景园林建设也被视为关键。但现在许多城市盲目地、过快地建设城市,对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缺少经验,单单只是靠向其他城市学习,或者单纯的追求高品位等等,所以未能做到科学的城市园林建设。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催生城市园林风景建设的长足发展,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也会导致决策者重视不同使得各地城市风景园林的建设发展不平衡,加上对于环境承载能力和环保意识的欠缺使得有些城市风景园林存在很多问题,下面我将从几个不同方面来探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及相应解决对策。

1、城市风景园林功能介绍

城市风景园林建设是城市化进程中唯一有生命的建设,是城市生态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城市风景园林具有重要的功能,首先它可以极大地提升和改善生态环境,在开始不断关注生态环境的今天,这点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它能够为城市作美化,为建设美丽城市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再者从城市化进程的角度而言,加快城市风景园林建设也是城市经济水平发展的一个重要导向,而且能够提高整个城市福利水平、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增加人文景观等等,城市风景园林的建设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2、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政府的投入不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充足的财力支持是城市风景园林规划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自进入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飞速发展,但是对于城市风景园林绿化方面的支出明显和飞速发展的经济不成比例,也因为很多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政府投资单一,这就使得对于城市风景园林的投入大大不足。

2.2、园林建设的全民意识不强

资金投入不足就是重视程度不够的一种表现,目前政府部门大多只重视经济工程投入,也就是所谓的面子工程,而对于这种有利于城市环境生活可持续发展的风景园林绿化工程还没有长远的认识。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除了政府之外,城市中的很多居民和企业也大多对城市风景园林规划没有充分的认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政府工作的难度,毕竟风景园林规划建设是一项社会活动,需要政府、群众和企业的广泛共同参与才能开展好。而不建立起一个对城市园林科学设计与重视的全民意识是相当不利于整个城市环境、生活发展的。

2.3、管理体制有漏洞,监管力度不够

我国对于城市风景园林规划标准还没有一个具体的规范文件,这就使得风景园林规划有着较为混乱的管理体制,大多数的规划都没有丰富的前期规划作为基础,

都是现场临时规划,这大大影响了风景园林本该有的观赏价值和环境功能。同时,城市风景园林的管理者也大多没有深厚的专业素质,不懂得怎么有效地管理风景园林,监督力度不够,导致风景园林管理体制中问题百出。

2.4、追求档次,实用价值不高

这点是园林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真正的园林应该具有生产、保健、休闲、文化和防洪等功能,但是大多数的城市园林都只注重表面,就目前的城市风景园林的设计来看,外在的豪华规模无非是现阶段设计师追求所在,而且决策者在起初的规划中就怀有高姿态,建立一些气势恢弘的建筑,虽然看起来不错,但是不能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得风景园林设计缺乏理性,盲目地认为高投入会带来高产出的观念,而缺乏一定的实用性。

2.5、 忽略与当地环境的协调性

城市风景园林的设计在于讲求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大自然的馈赠,因此,在城市风景园林的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到与该地区生态环境相协调,做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理念,将自然环境与设计理念巧妙地融合起来,但是在目前我国城市风景园林建设中却忽略了风景园林设计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就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的风景园林设计理念来看,仍有很多停留在模仿引用阶段,没有自己独特设计关键,也就因此出现了盲目学外,没能做到因地制宜。

3、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改善措施

3.1、提高重视程度

在讲求低碳社会的今天,风景园林建设是一项很符合这一宗旨的工作。政府部门应该首先加大对风景园林规划建设的投入,有了资金的投入才能推动风景园林的健康发展,并将其建设成果纳入政府考核目录中,然后就是通过媒体宣传风景园林的优点,让社会民众和企业加深对风景园林的认识,通过开展公益活动,将风景园林建设的理念深深印在民众和企业的心中,多征求意见,争取群众的支持和建议,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3.2、注重人才培养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为任何事业地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因此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要更加重视园林设计人才相关人员的培养和利用,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将会更加科学地进行规划,保障城市后续发展。

3.3、科学的管理

合理的规划才能带来更好的建设,在规划之前,应该首先收集风景园林所在地的环境,地质地貌和人文经济情况,根据具体需要和城市的整体布局来规划风景园林,尽可能就地取材,减少成本,提高风景园林建设的合理性和经济性,管理人才是做好风景园林后期运营的关键,很多城市园林的规划较为合理,也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生态性,但是因为管理人员没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往往弱化了园林的实用性,应该大量引进生态学和园林园艺学方面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多举办培训活动,与时俱进,提高城市风景园林管理的科学性。

3.4、发展功能综合型设计

设计项目综合性发展的趋势。一方面表现为单一项目具备综合功能,也就是一项景观设计作品在具备休闲娱乐等常规功能外,还要具备商业活动、集会、社区交流甚至防洪管理、净化污染土地等多种功能,另一方面表现在风景园林设计与其它市政项目更为密切的配合。

3.5、结合城市特点,因地制宜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特色,政府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应该利用这些元素,拉近风景园林和民众的距离。可以通过植被和建筑特点来体现城市内涵,因地制宜,让人们在城市风景园林中真正得到惬意的享受。

4、城市风景园林设计的发展方向

结合当今城市风景园林的发展现状。以后城市园林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在节能、降耗、环保方面,不能简单地从以往传统管理经验出发,而必须贯穿于风景园林的整个生命周期,科学可持续地发展。其次是发展功能综合型的设计理念。再者就是应引进多方参与制度,好的设计应该是可以在使用中不断完善、可持续发展的。还有就是公众能有效地对领导者和设计者这两个主体进行制约,形成合理的公众参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综上所述,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风景园林的规划和建设对于城市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政府部门应该认识到目前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立足现在,目光长远,以人为本,制定科学合理的风景园林规划建设规范,实现城市风景园林规划建设的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向东,方仪. 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 现代园艺,2013,14:82.

[2]姚志南,陈丽萍. 风景园林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现代园艺,2013,14:83.

篇4

关键词:城市 园林设计 新型雨洪控制 意义

前言

在国家城市化发展日益加快的今天,建设行业也得到了巨大的推动力量。市政道路建设是建设行业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分支内容,是一个城市地区发展面貌的具体体现。在市政道路中,排水问题一直是一个需要加以关注的问题,道路排水功能的的不健全,直接导致了道路水流的堆积,对行人的走动和车辆行驶都造成了不便。新型的雨洪控制技术从雨水资源化、径流污染控制、洪涝控制等三个方面对市政道路的排水进行有效控制。

1.新型雨洪控制利用的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道路在各种实践中问题的不断增多,人们结合多种实践和结论就城市雨洪控制做到相互利用的过程。在道路排水设计中的重要意义道路建设所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城市道路排水设计中融入新型雨洪控制利用理念,并采用新的雨洪控制利用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目前道路排水面临的问题,还可以对道术,可实现节水、水资源涵养与保护、控制水土流失和水涝、减轻城市排水系统负荷、减少水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目标。直接利用是指将汇水面的雨水收集、调蓄和净化后利用,包括屋面雨水、广场雨水、绿地雨水和污染较轻的路面雨水;间接利用是通过各种人工或自然渗透设施使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包括渗透路面、渗透管渠、渗透浅沟、渗路建设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进行修复,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与新型雨洪控制利用的联系

雨洪控制利用与风景园林设计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土地、水、环境等要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目的是利用三者之间的循环关系,彼此协调。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中发现,采用新型雨洪控制利用在国外发达国家是非常常见的现象,而且与风景园林设计有极为密切的联系。通过这种控制利用系统可以对雨水等进行有效的调控、清理或者使用,比如通过新型雨洪控制利用将雨水传输到地下,补充地下水,保障水循环系统的水量,保障风景园林的清洁和用水。

3.国外风景园林设计中新型雨洪控制利用的发展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威胁,人们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环境、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为了鼓励重视城市发展,德国2007年创办了国际城市景观奖,以表示对城市生态的重视。城市景观与雨洪控制利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外(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早就注意到这一点。

美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风景园林与雨洪控制利用的关系,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方法DD就地滞洪蓄水法。即将雨洪进行利用,但在利用之前为了保障环境和生态会对雨洪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德国也是最早实现城市园林设计和雨洪控制利用相结合的国家。而且在德国的法律中明确规定了雨水不能直接排放到公共管网中,否则将予以处罚。同时,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时,会对雨洪的处理做好规划,有专门的设备将雨水收集起来,优先利用。

美德两国的事例代表着国外比较先进的城市治理理念,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使用新型雨洪控制利用已经成为当前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实现城市、风景园林、环境、水利等方面相结合的手段,也是为了风景园林设计师在城市园林规划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4.我国风景园林设计中雨洪控制利用的发展

随着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我国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也开始学习并利用雨洪控制利用,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如北京、宁波等城市率先展开了实践,如北京市把雨洪控制利用的理念与技术有效地纳入这些规划设计方案中,不少实施项目表现出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宁波市规划中重点是雨水非点源污染控制和水环境保护,在江南水乡景观特色的基础上,对雨水径流在源头、中途、末端采用相应雨洪控制利用措施,并将这些措施融入景观规划设计之中。

在我国实践中,能够有效实现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与雨洪控制利用相结合的城市还不是很多,一方面受制于城市能力,另一方面还没有建立起这种理念,没有将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整体发展相融合的认识。

5.城市风景园林道路设计中的雨洪控制利用

5.1雨洪控制利用在道路排水中的必要性。道路建设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现象日益严重,这也使得道路排水系统的设计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而雨洪控制利用技术的引进,能够对排水系统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缓解,对道路建设引发的生态系统破坏进行修复,有效保障了城市发展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5.2 雨洪控制利用体系的阐述。雨洪控制利用是一门体系结构较为复杂的综合性技术工程,主要包括了水资源化、洪涝控制以及径流污染控制等几个内容,各个内容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

5.2.1雨水资源化。雨水资源利用是一门新型的技术,自身特点体现为综合性和多目标性。主要目的是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减少环境污染问题,对水土流水和水涝进行控制,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和负荷等目标。

5.2.2径流污染控制。径流污染控制是城市雨洪控制利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城市水域的改善、生态环境的感受以及地下水资源的改善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径流污染控制主要包括了非工程性措施和工程性措施两个方面。其中非工程性措施主要包括了对源头的控制、中途控制以及终端控制三个技术内容,其中的源头控制主要包括了对汇水面材料的选择、雨水花园、雨水截污措施以及渗透设施等,中途措施则是包括了格栅过滤设施和雨水池等,终端控制则包括了沉淀、过滤、湿地、雨水塘以及植被过滤带等。

5.2.3洪涝控制。在目前,城市的洪涝灾害日益增加,这也使得洪涝控制成为了城市雨洪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洪涝控制的内容主要是利用湿地、渗透、调蓄以及生物滞留等设施对径流排放量进行控制,从而有效降低洪涝风险,使城市的防洪排涝标准得到有效提高。

结束语

新型雨洪控制利用与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必须与现代美学、现代心理学、行为学等相关学科结合起来,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发展节能环保型风景园林的建设,才具有长期的生命力,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创造出更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硕,徐兴根,刘佳林.基于低影响开发模式的城市雨水控制利用技术体系研究[D].载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7).

[2] 钱易,刘昌明,邵益生.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篇5

【关键词】城市风景园林;作用;园林设计;常见问题;改善措施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在不断加大城市硬件设施建设力度的同时,环境建设也备受人们重视,而突出园林建设成了各地必然的选择,然而在园林设计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在设计中不断创新摸索,总结出未来园林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就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常见问题和改善措施进行了论述。

1城市风景园林的作用

风景园林作为现代城市发展中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生态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现代风景园林具有重要的功能,它一方面可以极大地提升和改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能够为城市作美化,为建设美丽城市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现代城市发展的角度而言,加快风景园林建设也是城市经济水平发展的一个重要导向,不仅能够提高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而且可以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增加人文景观,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 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常见问题及原因分析

2.1 风景园林设计中常见问题

目前,在现代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及不足:

(1)缺乏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城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作品越来越趋于雷同,模仿之风盛行,无法持续贯彻。

(2)规划理念与方案缺乏连贯性,设计理念空洞,肤浅而花哨,不能在作品中得到切实反映。

(3)方案停留在平面阶段,追求形式上的美而忽略功能,规划设计名品精品意识太强,对人性的关怀不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不能满足市民的工作生活需求。

2.2 原因分析

(1)风景园林专业教育落后。风景园林设计并不是现代化的产物,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的风景园林历史都漫长而久远历史。中国古典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深远的影响,但昔日的辉煌并不能掩盖我们与欧美国家的差距,以景观之父“奥姆斯特德”为代表的美国景观园林设计,伴随着美国的城市发展和国家自然生态建设日益完善,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的系统制度、完善的理论和教学培养体系。而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到建国初期才得到初步发展,但在60年代风景园林学科受到打压,处于倒退状态,从80年代开始,风景园林学科才进入正常的发展轨道。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园林设计工作者普遍缺乏对中国传统造园理论的研究兴趣,认为“源于自然,高于自然”、“诗情画意”、“意境”等都是过时的产物,是封建腐朽的东西,更愿意一切向欧美看齐,花大量时间去盲目模仿一些西方的“极简主义”和“后现代”的做法。

(2)缺乏科学合理的政府主导。我国风景园林设计中,个别领导者的长官意识强烈, 城市管理者通过相互观摩、取经、效仿,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实施过程中为求变、求新、求洋、求大,不严格执行城市景观规划,造成很多景观设计成了长官意志的产物。一方面是为了追求时髦,打造面子工程的需要,另一方面有了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才能凸显主政者的政绩,这样的严重后果使一些大型园林风景工程,如城市广场、综合性公园等工程从方案提交到工程实施,都被限制到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导致设计上敷衍了事,实施中往往粗制滥造。

3 改善城市风景园林设计质量的有效策略

3.1坚持科学合理的行政管理

相关职能部门应该能进行理性的行政指导,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宏观把握鲜、明、准确的立意,确定规划设计框架,把项目放到整个区域环境中,结合现状对其性质、功能和形式定位。比如2008年广州园林绿化管理行政部门依法分解责任到各个相关部门,其中明确了各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分别依据相关法规制定了如“因工程施工或其他原因需修剪园林绿化植物的由城市园林绿化主管部门批准并组织修剪,所需费用由申报单位承担”,“各类工程管线、交通设施施工时,确需砍伐、移植、修剪城市树木的,应当由绿化专业人员统一进行”等,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分工,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3.2 确立传统与现代园林有机融合的理念

传统与现代生活相距甚远,与大厦林立的现代城市难以融合。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过分强调任一方都是错误的,我们应该转变思想,继往开来,在批判中吸收和借鉴,促进传统和现代有机融合。园林的有机融合创造出既能体现社会、民族发展的文脉,又符合现代功能与审美要求的富有时代气息的风景园林新形式。如某公园园林项目南北景观轴上,在景观廊架里能观赏到影壁墙,在影壁墙处又可观赏到廊架,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的造园手法为对景,应用对景的手法,丰富观景内容。

3.3 遵循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功能性原则。园路不仅是二维平面的几何构成,而更多的考虑其功能性,即满足道路承重及安全使用。安全性中很重要的就是使用便捷性,譬如步石之间的距离如果不合理,使用起来就比较整脚。从某工程就可以清楚的体现出这点,一般说来,成年人的步幅为50cm左右,其园林游步道的设计施工以此为依据设置石板更为合理,出于对安全的考虑,设计中避免使用光面材料。

(2)艺术性原则。对于普通受众而言,美学感受往往就是其对景观评判的直接标谁,感受营造良好的视觉景观氛围,是基于所有的自然与人工形态及其感受而设计,不然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因此景观的艺术美感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点同样也在某公园景点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辅设聚点湖石或黄石数块,又缀以花草竹木,这样粉墙似纸 , 石和花木似笔,在不同的光阴之下,形成静中有动的一幅幅活的画面。

(3)经济性原则。对短中长期各项绿化指标进行认真计算,包括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率、立体绿量、多层次植物配置、保持水土、有效地吸收有害气体及灰尘和是否符合生态效益等。只有这样才能决定是选择单一的草坪还是乔灌木与林下草坪相结合,避免盲目追求草坪的现象,使草坪与树林相得益彰。因此在风景园林中尽量使用本土植物降低造价及养护费用,积极探索大众化、低成本、低维护费的绿化方法并加以推广,达到经济与审美的平衡。

(4)可持续性原则。应引进多方参与制度,好的设计应该是可以在使用中不断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经过充分论证的设计,并非完美无缺或不可更改的,应该留有选择余地。设计在实施和维护中,也难免费有忽视之处,或者需要扩建等更改,在实施中还能达到具有可操作性的理想效果。而公众则能有效地对领导者和设计者这两个主体进行制约,形成合理的公众参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决策模式。某城市公园设置了公园信箱,公众联络员等多种与公众建立密切联系的反馈体系,能够更好的使园林景观融入公众生活,并根据公众的需求而适时调整,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4 结束语

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风景园林的规划和建设对于城市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该认识到目前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立足现在,目光长远,以人为本,制定科学合理的风景园林规划建设规范,实现城市风景园林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存良,李良安,李全红,刘志亮,许秀云,申林芝.风景园林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探讨[J].河南林业科技,2009(3).

篇6

关键字:宜居城市,风景园林,绿地系统,布局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城市的出现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通常是舒适方便的,并且可以满足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的各类需求的一种复合化的人类居住环境。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很多的城市出现了大量的问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建设宜居型的城市已经成为我国目前城市发展的新方向。但是,我国在建设宜居型城市方面的技术部够成熟,目前还只是处在研究探索时期,宜居城市建设是非常复杂的,在技术设计领域超过了我国传统的城市设计理念及方法范围。风景园林是城市与自然之间的纽带,应该发挥风景园林的作用,承担一定的历史责任,为我国建设宜居型城市做贡献,并为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出一份力。

1关于我国城市绿地系统结构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1.1自然环境因素影响

城市的自然环境通常包括河流、湖泊、气候及地形等自然因素,它不但是建设城市特色中的关键构成因素之一,还是建设城市空间构成基本。不同的城市所具备的自然环境是不同的,他们的地理位置、气候变化以及地形情况各有不同,这也是造成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在自然环境的情况不一致的原因[1]。近年来,我国对国内的许多城市进行了评级,在获得“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称号的十几个城市中,每个城市的自然环境条件都不相同,都各有特点,比如获得十佳宜居城市的杭州,它的特色就在于拥有一个秀美淡雅的西湖,青岛则拥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海滨,成都的两江则是一幅优雅婉约的美景。一个城市具有这样的自然环境条件并不是人工创造出来的,而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得来的。

1.2城市的人文资源因素的影响

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在不同地域不用时期是不相同的,因此,一个城市或地区由于地域的差异,在历史文化及人文精神上是不同的,它们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演变与历史沉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这些差异。城市在一定的时期,会产生不一样的历史印迹与人文景观,通过城市实体的形式把这些人文景观与历史印迹联系起来,共同成为一个城市的人文资源。这些城市人文资源可以划分为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种,物质形态的资源包括服饰、建筑等有形资源,而非物质形态资源包括传统艺术表演、民俗文化、手工技能等无形资源。这些人文资源能够直接的表现出一个城市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征;同时也承载了这个城市的灵魂,是生活在城市居民的精神寄托。把城市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结合起来,以自然景观的形式将城市的历史风貌与精神特征表现出来,从而形成了一个城市特有的魅力和性格。城市的人文资源能充实城市自然景观的文化内涵。

1.3关于应急避难场所的

近年来,在对城市的绿地系统进行规划时,作为城市的设计者与管理者,都开始意识到防灾减灾措施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确定指出城市绿地是城市出现大规模灾难后进行紧急避难产所,是城市中唯一的室外大型的空间。依据城市的发展和安全情况,提出了城市绿地相应的防灾减灾机制。但是,由于我国城市的发展迅速,势头强劲,在建设用地上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城市用地紧张,使得城市建设与绿地建设之间产生了矛盾,此外,我国城市中的人口密度也在不断的增加,这使得其中的矛盾更加严重。除了这个矛盾对城市绿地影响之外,城市绿地系统的防灾减灾机制中同样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其一,城市的空间布局情况和城市土地的使用情况制约了城市绿地防灾减灾的发展,城市中的紧急避难场所的布局不合理,城市的自然条件与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在防灾减灾的体系规划中并没有得到考虑。第二,城市中已经建成的紧急避难场所中,应对一些灾害的必要措施缺乏,一些避难场所在居民遇到灾害后是否能到达的情况不够重视,从而使一些避难场所是否能发挥其使用效果成为问题。因此,在宜居城市发展中,对防灾减灾和避难场所的需求,在进行城市绿地系统建设过程中,要从宏观整体与实际规划方面加强对防灾减灾问题的解决措施[2]。对安全的需求应该从城市居民的角度进行考虑,并与城市中的道路系统相联系,对应急避难场所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从而实现对居民的安全疏散和防灾避难,提高城市在减灾防灾方面的能力。

1.4对居民休憩的影响

从休闲游戏的角度考虑,在进行室外活动方面,城市居民存在着一定的时空规律。通常情况下,城市居民的生活活动都是在居住地的周围进行的,在游戏的时间与休息行为情况,活动中心不断向外层扩散,由邻里到居住的小区,有城市的中心区域到城市附近的郊区,甚至由省内向其他省或国外发展。此外,处在社会的不同的年龄阶段,社会阶层以及性别居民对休憩行为存在明显的不同,特别是在时间上与空间上情况。目前,我国城市绿地建设中的休憩场所的建设与布局存在内容上比较单一,使用率较低,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其中社区周边的绿地使用率较低,这是由于对居民步行系统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居民的可达性比较差。此外,城市周边的郊区或是乡村腹地拥有大面积的综合性休息场所,而且这些地方的条件都比较好。但是周边郊区对城市居民的休息时间有一定的要求,因而不能满足居民日常的休息需求。在进行绿地系统的规划设计时,设计者必须从整个城市中居民的休息活动需求出发,并结合城市中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合理的安排在不同时空时对不同活动场地的要求。

1.5城市经济发展状况

城市的发展方向是由城市的经济流决定的,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情况也受到城市经济流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的影响下,经济的载体是城市,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通常实行利润最大化的准则,城市的经济流通常也是朝城市经济发展中效益最好的地方流动。在宜居城市中,通常需要比较雄厚经济作为支撑,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发展也要紧随经济发展的脚步,而处在经济基础较好的条件下,才能建造出一个具有功能齐全,结构比较完善,坏境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此外,由于城市积极的发展较好,使城市绿地的建设具有高效能、高品质的特点,这也使得周边地区的绿地系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从而蔓延至整个区域,最后形成一个效益好、综合水平高、景观质量好的城市绿地系统体系。必须引起注意是城市经济虽然能够改进城市的环境情况,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能使城市的开发与建设造成对自然环境和自然特点的损害,城市建设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

3城市绿地建设的布局

城市设计要从宜居吃城市的特性着手,改变以往的设计规划理念,对宜居城市的需求进行综合考虑,从这些需求中找出营造自然的关键部分,从而建立新的城市建设理念。对绿地系统的建设目标的转变,从以前的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转变为现在的以城市居民的适宜环境为中心。

结束语:

对宜居城市的绿地系统的建设,要从各个方面的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有机的组合,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系统均衡的城市绿地系统,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风景园林 城市发展 作用原则理念

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 A

建设的发展经历了由简单的绿化带建设到更具观赏价值的风景园林建设的演变,其中,风景园林的环保价值以及为城市带来的经济利益、社会效益不可忽视。

工业革命以来,高度发展的科技与生产力为社会提供了大量财富,人们有了更多的娱乐与休闲时间,对风景园林及城市环境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风景园林文化进入科学文化时期。近年来,各国科技、经济迅猛发展,而中国经济远远滞后于世界的发展步伐。改革开放之后,在已经全方位落后于西方的情况下,文化认同上的混乱导致了一种盲目的崇洋的设计思潮,误解现代的设计精神,而简单的把西方设计的形式当作现代。我们应该发展和成熟“中国风格”的园林设计传统与理念,切勿盲目的把国外“所有的”、“成熟与不成熟的”、“适合与不适合的”设计思想和方法都拿来,造成一种混乱的没有主流思想的局面。

1.是风景园林设计?

风景园林是在原有的园林设计的基础上,借鉴其经验进行进一步的设计发展,以生态学与生态链发展为设计出发点,设计出的多功能、多结构、多层次、更科学的城市动植物生态系统。从构成园林绿地的山石、水体、建筑、植物四要素出发,结合园林设计理念对城市的各类园林绿地进行生态建设,建成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生态园林绿地。风景园林作为“城市绿化”的首要功臣,它的环保价值可以从两方面来讲:其一、生态作用,主要是指改善环境,依靠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吸收作用,防尘挡风,降低噪声,调解区域气候,净化空气和水体,减少有害物质;其二、美化作用,因为生态园林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和可观赏性,呈现给人们宜人的自然景观,提供了休闲、游览的好场所。当然,仅仅是生态效益是不够的,风景园林有着不可替代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风景园林所带来的社会效益不仅是能够在其中开展更多的文体活动,最主要的是能让常年远离自然的城市居民重新回归到自然当中,能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此外,普通的城市绿化维护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绿化植物进行栽培与维护,而绿化园林的建设因为其形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与生态链,植物与动物之间形成了一种自我调节与自我修复,不需要太多的人工进行刻意的维护与栽培,大大节约了绿化管理成本。而且,城市园林也可以进行其他领域的开发,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2.园林在城市发展中存在问题

城市的发展使得风景园林的处境尴尬。社会化生产的加速发展加快了城市的集聚速度,世界上出现强烈的城市化倾向,城市的框架在不断向市郊、农村外延扩大,原有植被已被破坏,绿色植被被大量建筑材料所替代,新的建筑群,绿化面积少,形成新的钢筋水泥结构的城市“森林”,原来的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了巨大的破坏。城市人口急剧增长、流动频繁、相对空间缩小、活动损毁等因素,使城市植物承载压力增大,对现有的园林绿化植物生存构成潜在威胁。再加上,城市发展带来的坏境污染、生活结构、工作环境的变化等因素都使得风景园林在城市中的位置岌岌可危。

城市生态与风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可以改善土壤透气性、含水量、土壤比重等,而城市里的土地绝大部分被硬化或覆盖,土壤硬度加大,渗透压改变衰弱甚至死亡。城市土壤成分质地和植物建植以及养护等,环节复杂,如何发展城市生态、建设好城市风景园林需要相关各个部门互相配合。

3.园林设计的一般原则

3.1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

3.利用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化率,调节小气候,吸收环境中的有害气体,衰减噪声,调节生态平衡。

3.3观,在绿色环境中提高艺术水平,提高游览观赏价值,提高社会公共效益,提高保健休养功能,为人们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游憩、娱乐需要和人们生存的绿色环境。

3.4种的多样性,种养并重的互补性,植物保护的科学性,要始终坚持以树木为主,以乔木为主,以落叶乔木为主,以复式结构为主,以立体绿化为主。努力建成“总量适宜,布局合理,适地适树,物种多样,生态强劲,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化地。

4.园林和城市和谐发展

根本改善城市生态,必须城郊共建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不只是城市绿化问题,必须城乡一体推进,建立大生态。例如建立生态林通道,利于城内城外空气形成流通,改善城市热岛效应。城市园林绿化应大量运用抗污染树种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应选择既好看又实惠的树种,尤其是对一些特定的有害气体有特效吸收的植物为最佳选择。还要有上、中、下三层搭配设计建植的理念。做到最大发挥林木之净化和吸收之功能。

随着城市风景园林的发展,环境学在生态园林上面的应用也广泛。首先,要求应当树立从整体上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把城市整体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考虑问题,运用系统理论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充分发挥系统内各个因子的关联作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其次,环境学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念,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全民的伦理意识,避免掠夺式地开发利用野生植物、破坏自然河床或采石毁河道的现象发生,促进风景园林与城市建设和谐发展。最后,设计师需要有超前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反思“以人为本”的设计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之间的矛盾,相关负责人需要树立全局观念,要懂得局部利益让位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让位于长期利益。

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大规模的城市景观建设和城市更新改造齐头并进,城市景观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城市风景园林艺术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城市风景园林在经济、文化艺术、生态等条件下的演化情况和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指导城市景观艺术设计,使我们对城市景观有更深入的了解。生态园林设计是一门交叉的学科,它涉及到众多的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需要美学和生态学的支撑,它并不是指各种植物的简单堆积,而是蕴含了很多学问,既要有返璞归真的效果,又要体现出各种生态群落科学的艺术气息。

生态园林绿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改善城市日益恶化的环境,为城市中的人类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健康的生活、工作的环境,实现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高欢,黄超.城市绿地系统文化特色研究——以安徽省铜陵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2] 赵明德,邹志荣,刘雅利,陈红武,蒲亚锋.城市园林景观路的规划设计探索——以咸阳迎宾大道景观规划设计为例[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6(01)

[3] 康勇,陈丽华.浅议小城镇景观生态规划——以北京市韩村河为例[J]. 林业调查规划. 2006(05)

篇8

风景园林建设是城市发展环境的重要保证途径,也是城市人们的居住环境要求提高的必然要求,风景园林工程可以为居民提供良好怡人的休息空间,而且对保证城市生态系统具有积极效果。城市风景园林景观的增加能够增加城市内生物种类,可以使人们在工作的闲暇时间欣赏幽美的风景,身心得到全面的放松,与自然环境进行亲密的接触,有效的放松自身的心情,陶冶情操。风景园林工程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保证其价值的全面实现,需要对其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的加强,更好的实现风景园林建设的目的,实现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

1.1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应以图纸为中心工程设计的图纸是工程开展和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参考标准,同时也是指导工程全面实施的重要规范,设计人员已经对工程场地内的信息进行全面之后才设计出的施工图纸内容,因此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工程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严格执行图纸为核心的理念,保证其指导地位不可改变。工程正常开展的基础程序是设计内容的指导,没有相应的图纸进行指导就不能完成施工过程,因此施工人员应当加强与设计人员的沟通,确保工程施工人员的施工思路和顺序与设计人员的要求一致,将设计人员的设计精髓和思想充分的展现出来,保证园林的整体艺术效果。在施工环节中施工人员应当与设计人员保证较高程度的沟通,保证施工操作时能够将图纸中的内容全面落实到场地内部,使景观效果得到保证。

1.2重视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放线问题在风景园林施工放线操作时,通常采用方格网放线法和平板仪联合法开展工作,在进行定点时,不但要保证种植位置标明,而且对于种植穴的中心点也要进行标注,遵循准确、规范的原则进行放线定点工作,保证将图纸上设计人员要求的行距和株距进行认真落实,提高精度。

1.2.1方格网放线法方格网放线法适用于测量精度不精确的场地内,其主要原因在于方格网放线法非常容易受到地形因素的影响导致误差偏大,而且方格网放线法受操作人员的主观影响比较大,也会对最终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方格网放线法在没有标志物的场地几乎无法使用,这种方法的主要参照依据就是周围标志物的作用,但由于该方法本身设备要求较低,因此可以在设备条件不良时对于小范围内的场地进行布置。

1.2.2平板仪联合法平板仪联合法相对方格网放线法的精度要高的多,但是同样对于场地条件的限制比较明显。平板仪联合法在使用时需要将设计图纸平铺于平板上,因此对于天气条件的也有较高的要求,在雨雪天气基本不能进行测量放线工作。由于平板仪在设计理念上是以平面条件为基础的,因此对于起伏较大的地形条件下,其优势也难以发挥。

1.3加强植物的存储和保护工作风景园林工程最重要的元素是植物景观的制造,因此必须重视植物的运输和存储工作,在植物开始运输之前应当通过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树木进行起苗和装载处理,保证根部的水分达到指定标准,同时在温度较低的季节应当注意保温措施的操作。在进行种植时,操作人员应当根据图纸的设计内容对树木的数量和规格进行查验,检查完成之后才能将其在规定位置上进行种植。如果采用的是相对规则的种植设计,应当注意两边的对称性,行列种植的树木应当处于一条直线上,同时植物的直径、高度和形状应大致相似,避免出现突兀的情况。种植时应确保其处于竖直状态,严禁倾斜。

2结束语

篇9

关键词:风景园林;水景工程;施工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环境也更加重视。在城市建设中开展风景园林水景工程建设,可以作为人们休憩和游玩的场所,给人们带来放松休闲,同时让其能够更好地体验自然之美。城市风景园林水景工程建设中,由于传统施工观念的影响,风景园林水景工程建设遇到了许多阻碍,比如设计人员对于水景工程在风景园林工程中的作用不是非常了解,对于水景工程施工技术需要遵循的基本要求也不够明确。在这种情况下,风景园林水景工程施工技术就无法很好地应用,给实际工程建设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1作用

1.1系带的作用

水景工程作为园林工程的一部分,对于风景园林工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一个作用就是系带的作用。风景园林工程规模都比较大,在内部模块设计上,经常会划分很多区域,每个区域在功能和风景上都不尽相同,可以为游客带来多样化的游览体验。但相应的问题也随之出现,那就是区域的划分会使整个风景园林工程处于一个割裂的状态,无法形成一个整体统一的感觉,这就需要一个区域将其他几个区域风格有效融合起来,做好风格的过渡和铺垫,水景工程就具备这样的功能,从而提升了风景园林工程的整体观感[1]。

1.2基底的作用

水景工程在风景园林工程中还具备基底的作用,即水景工程能够起到较好的衬托作用,给游客带来更多美的感受。比如水景工程能够较好地改变一个景观区域空间狭窄的问题,通过水景的倒影给人们带来空间变大的感觉,从而拓展游客的视觉下效果和空间感知效果;同时水景工程对岸上一些植物进行倒影和映射,也能给游客带来视觉冲击,让游客更好地感受自然之美。

1.3聚焦的作用

水景工程在风景园林工程中还具有聚焦的作用。在众多景观区域中,水景往往最先进入人们的视野,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这就是水景工程的聚焦作用。在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设计人员要充分利用水景工程的这一作用,聚焦游客的注意力,充分展示整个风景园林的美。比如园林瀑布的垂直动态美、喷泉的节奏美等,这些都能可以使游客感受到灵动之美,从而给游客地带来赏心悦目之感[2]。

2基本要求

2.1整体性要求

在对风景园林水景工程进行建设时,设计人员要遵循整体性的要求。水景工程作为风景园林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个风景园林工程的作用更多的是辅助和衬托的作用。在具体水景工程设计中,设计人员要依据风景园林的整体风格,对其进行设计和施工。通过合理地设计实现水景工程与风景园林工程有机融合;水景的形式是非常多样的,具体的有静水、喷水和流水等,对于这些水景,设计人员要从整个风景园林规划进行考虑,将其设置在合适的位置上,以期通过设计带给游客不同的水景。同时在实际中,设计人员还应根据环境的湿度、温度和周边的地貌,对水景的形态、平面进行设计,构建一个错落有致的水景工程[3]。

2.2功能性要求

在对水景工程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还需要考虑水景工程的功能,确保在设计中能够更好地发挥水景工程功能。在风景园林工程建设中,水景的作用主要是供游客观赏,为游客创造一个优美的环境,从而给游客带来美的感受。因此设计人员在对水景工程设计时,应尽可能体现水景工程的功能。近年来,随着水景工程发展,水景工程在功能上也变得更加多样化,比如亲水、戏水等功能。这些功能可以更好地让娱乐、健身、观赏等结合起来,从而为游客带来更好的游览体验。

2.3经济性要求

经济性要求也是水景工程施工中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在充分保证水景工程美观性的同时,设计人员也需要关注水景工程施工的经济性。在实际设计中,不同的设计、水势在成本费用,以及耗材上都不尽相同。设计人员需要做好相应的市场调查,合理控制水景工程的成本费用。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各种资源合理搭配,本着节约资源、成本的理念,开展水景工程,做好水景工程施工管理,降低施工过程中成本费用,从而实现水景工程经济效益提升。比如,在平时园林水景可以开放部分简单的功能,仅在一些重大日子或者节日的时候全部开放,这样就能够避免资源大量浪费的情况,从而实现水景工程绿色节能[4]。

3施工技术解析

3.1水池池底施工

随着建筑材料多样化,风景园林水景工程在水底施工方面也更加多样化,现在有钢筋混凝土水池、砖水池、膨润土防水毯水池、油毛毡水层水池等。钢筋混凝土水池施工时,应在水池施工之前,施工人员对水池池底进行整平作业,保证池底竖直平整;在地基上铺设10cm左右的砂石土层,然后开始进行水池底板混凝土浇筑;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应对施工面进行清理,保持施工面的湿润性;施工人员可以利用放线的方式来保证水池底部绑扎钢筋的准确位置;保证池底与池壁一次浇筑成型,不能留有施工缝隙;底板与池壁的施工缝可留在基口上方的20cm位置。

3.2池壁浇筑施工

池壁施工一般都是采用铺装施工的方式,在施工过程中,关键是要选择合适的铺装材料,避免造成水体冲蚀的情况。施工人员可以选择标号42.5以上的水泥来进行施工,选用普通的硅酸盐水泥来进行施工,保证碎石粒径小于4cm,吸水率不能超过0.6;同时施工人员对于混凝土混合比例需要进行严格地控制,保证其后期良好施工;另外为了保证浇筑后池壁的牢固性和贴合性,施工人员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并且进行一定的洒水养护处理。

3.3合理搭配动植物

动植物作为水景工程中重要元素,对于水景工程艺术美的体现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际中,施工人员需要提高这方面工作的重视程度,对动物和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通过合理的搭配来体现水景工程的自然美。同时动植物的合理搭配还能够给游客带来生命力的美感氛围,让游客充分感受我国大自然生命之美。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在选择水中植物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植物,并且还可以选择种植一些季节性植物,以发挥植物的季节性特征。对于动物的选择,施工人员要从生态平衡的角度进行考虑,科学地选择动物,借助动物来营造小的生态平衡,为水体健康带来保障,从而提高水质情况。此外,在颜色搭配和种植密度上都要进行合理地设计,保证其自然、和谐[5]。

3.4水景管道施工

水景管道作为水景工程建设的基础,是保障风景园林工程良好施工的关键。在水景管道施工时,施工人员需要对管道进行预留,这其中包括了泄水管、溢水管、给水管和电气管等。在进行管线布置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标高尺寸进行施工,同时对于经过水池底部的管道,施工人员还需要在外部加装钢套管进行保护。如果水景工程是小型的,施工人员可以将管道直接埋在土中,如果管道过多且复杂,应将主要的管道安装在人行道渠道中;在管道选用上,施工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一般外部的用不锈钢管或铜管,埋在池底板下的要用UPAC管材。

3.5强化水体形态施工

水体形态施工对于水景工程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水体的形态是非常多样的,其形态多样性会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比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不同形态的水体会给游客带来不同的视觉冲击体验,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需要遵循以人为本,多站在游客的角度进行施工。一般情况下,对于面积较小的水体,施工人员可以将其设计成长方形或者正方形,而对于一些面积较大的水体,则可以考虑将其设计成圆形;在实际设计施工中,设计人员还需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最佳的水体;同时为保证水体的干净,施工人员需进行净化处理,可采用机械过滤或者化学灭藻剂等。

4结语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下,风景园林水景工程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为了实现城市良好设计,给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需要加强风景园林水景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水景工程在风景园林工程中的作用,然后严格按照整体性要求、功能性要求和经济性要求3个方面进行工程建设。设计人员要重视施工细节,对水景工程中动植物进行合理搭配,同时加强水资源回收和利用,实现水景工程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健文.风景园林水景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18(20):198.

[2]王娜.风景园林水景工程的施工技术解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8(27):200.

[3]徐茂剑.风景园林水景工程的施工技术探讨[J].商业故事,2018(21):45.

[4]赵学军.分析风景园林水景工程的施工技术[J].门窗,2017(12):103.

篇10

[关键词]风景园林 构成艺术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214-01

0.引言

城市是由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复合系统, 风景园林自古以来都在城市设计实践活动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从19 世纪后半期开始,风景园林实践扩展到广阔的社会和大地环境的背景中, 对改善城市环境和促进城市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其深远影响。

1.城市设计的内涵

城市设计(Urban Design)顾名思义,就是对城市体形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城市设计的任务,是为人们各种活动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其目的是改进人的空间环境质量,从而改进人的生活质量。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设计在专业划分上介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进行城市区域形体与空间的组织,形象和功能的设计,重点进行建筑物及建筑物之间的组合与组织。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典型的规划师的工作就是考虑城市的整体,事实上他们思考的角度经常突破城市的界限,从更大的地域角度考虑城市的作用,例如交通系统与周边郊区和社区的关系是怎样的。

城市设计师与城市规划师各自都接触规划中的社会、文化、物质实体各方面,区别只是侧重点的不同,前者侧重细致入微,后者侧重宏观与整体。

建筑设计侧重建筑单体的详细处理,包括使用功能、三维造型、空间组合、结构、构造、材料、色彩等,而城市设计更多关注三维空间的形态品质,关注建筑单体形态的多样性和协调性。城市设计起着联系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作用(图1)。

城市设计是一个古老而又全新的课题。早在14世纪就已形成基本格局的北京古城,被世界公认为城市设计实践的杰出典范。现代城市设计在20世纪中期兴起,并且在几十年间里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出现了凯文・林奇等许多大师级人物。如今,城市设计已经成为人类改善生存环境,创造更为宜人和和谐的居住环境的重要手段。城市设计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几十年中依次形成了功能主义、人文主义两大主流理论形态,在功能主义结束其历史使命后,伴随着人文主义的盛行,又出现了系统主义、形态主义、实用主义等非主流的城市设计理论流派。

2. 风景园林设计的内涵

风景园林设计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它通过对有关土地及一切人类户外空间的问题,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找到规划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解决途径,监理规划设计的实施,并对大地景观进行维护和管理。园林设计与营建是人类文明史上传承下来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人类改善生存环境,追求美好生活的最为直接的体现,同时也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可以分为规划(L a n dscape planning)和设计(Landscape design)两个层面,规划主要是对较大范围和较大尺度地域进行整体上的构思,而设计是在规划基础上形成具体实施方案,直至施工图设计。虽然风景园林设计在深度上有多个层次,但并不是所有具体的设计项目都要经历这些过程。如一个中等尺度的公园,经过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后,一般即可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

3.城市设计与风景园林设计的关系

3.1 设计客体的同一性

城市设计主要面对的是城市外部空间的形态布局,创造理想的城市空间结构。风景园林设计的对象主要是城市中的绿色空间,如城市内部的绿化设计一直是风景园林师最本行的业务。由此可见,城市设计与园林设计在设计对象上有着高度的同一性,城市外部空间是其共同的工作领域。

3.2 设计目标的一致性

不管是城市设计师还是风景园林师,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辛勤耕耘不断的创新发展,面对和追求的都应是同一个目的――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营建理想的可持续的城市外部空间形态。所不同的只是他们从不同的方向向这个目的努力和迈进。

3.3 设计理论的互通性

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在理论基础也有着很高的互通性。20世纪人类在哲学、艺术、科技领域里几次大的潮流,几乎同时对两个学科领域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如功能主义到人文主义的变迁,既左右了城市设计理论思潮的发展方向,也直接影响着风景园林师的设计方法和理念。当相关理论基础随着人们的审美和社会的潮流改变时,两个行业的发展方向也就随之改变。

3.4 从业人员的互渗性

城市设计和风景园林设计的渊源很深,突出的一点就是从业人员的互渗性。许多城市设计师有着风景园林的学科背景,而许多风景园林师又是学城市设计出身的。国际著名的风景园林教育家卡尔・斯坦尼兹(Carl Steinitz)教授,早年就是师从于城设计巨匠凯文・林奇。亨利・文森特・哈勃德是哈佛大学第一个风景园林学位的获得者,后来成了城市设计领域的著名专家。

3.5 学科发展的互补性

城市设计注重硬质景观的营造,强调景观视觉上的冲击力,将环境看作是建筑在空间上的外延;园林设计注重景观与自然环境的整体协调,强调生态原则的体现,将建筑看作是众多营造要素之一。1970年代以后,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和生态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处理设计对象,已成为风景园林师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

4.风景园林对城市设计的作用

现代城市风景园林已从传统的筑山、理水、种植花木转变为集传统与现代园林之大成,实现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体现城市设施公益性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生态、气候和环境。风景园林的基础构成元素―植物能减少城市有毒气体,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并能改善局部空气质量,消耗氮、消音减噪、吸附灰尘以及改善城市小气候等方面能发挥优化作用,还有助于保持城市生态平衡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城市环境,对城市人居环境起着净化作用。在城市设计中,专门规划设计园林绿化用地,正是为了发挥植物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因此,在城市设计和建设中需严格控制建筑、交通、广场铺装地面的比例,保证风景园林的绿化面积,降低公园建设土木工程化的倾向,保证公共空间的植物种类和数量,发挥风景园林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城市与自然界一样也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不同的是这个生态系统不能靠自身来维持平衡,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要靠人力维持才能保证其平衡。由于风景园林师能用有生命的材料来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更好地完成城市设计任务,因此国外许多成功的城市设计案例都少不了风景园林师的参与,甚至有些就直接由风景园林师主持。对于城市设计和风景园林两个学科领域而言,彼此的融合和渗透,相互的借鉴和交流,将成为发展的趋向,也是它们在改善城市景观、为人类创造更为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方面取得更大进展所不可或缺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宋正祥.简论风景园林对城市设计的影响[J].中国园艺文摘,2013,07:101-103.

[2] 丁铃霞.风景园林对城市设计的作用分析[J].现代园艺,2012,0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