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范文
时间:2023-03-23 22:37: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朝代:宋辽金
作者:苏轼
原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掳)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通:樽)
译文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
祖国的大好河山啊,那时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他的姿态多么的雄峻: 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
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
神游于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
人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注释
⑴大江:指今天的长江。
⑵淘:冲洗,冲刷。
⑶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
⑷周郎: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周瑜精通军事,又精于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安徽庐江有其周瑜墓。)
⑸雪:比喻浪花。
⑹遥想:形容想得很远; 回忆。
⑺小乔:乔公的小女儿,生的闭月羞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周瑜之妻;姐姐大乔为孙策之妻,有沉鱼落雁、倾国倾城之貌。
⑻英发:英俊勃发。
⑼羽扇纶巾:手摇动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从容娴雅。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
⑽樯橹:强大之敌,指曹军(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
注一:《宋集珍本丛刊》之《东坡乐府》, 元延佑(1314-1320)刻本, 作“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原藏杨氏海源阁, 历经季振宜、顾广圻、黄丕烈等名家收藏, 卷首有黄丕烈题辞, 述其源流甚详。延佑本实今传各版之祖[1]。《丛书集成续编》之清版《东坡乐府》, 亦作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序曰:“东坡词今行世者,只毛氏汲古阁王氏四印斋二本。毛跋谓得金陵刊本,未详。所自,王刻从元延佑云间本出,较为近古,中有十首为汲古所未载,而汲古多于元刻者六十一首, 今以元刻为主, 毛本异文, 著於词后, 元刻之确为伪刻者, 则依毛本正之。”而“樯橹”一说却没有一个合理来源说明,所以“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似较接近事实, 应以 "强虏" 为准。()
注二:语文教材人教版作“樯橹”,而苏教版作“强虏”,考试时应以课本为准。
⑾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指古战场。指假战场黄州。
⑿华发:花白的头发。
华:《现代汉语词典》这个字读huā(一声),花白义
⒀人生:现有版本作人间。
⒁尊:通“樽”,酒杯。
⒂酹:(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注:一尊还酹江月,“还”字的读法
古时读音是huán。
其实就是在现代,稍早一点——比如1960年代,也是只有一个读音,没有普通话中“hái”这个读音。也就是说,在用于“归还”的“还”时,读作“huán”,在用作“还是”、“还有”这一义项时,读作“hái”。事实上在古诗词中没有“还是”、“还有”的用法。hái这个读音最早是在明清小说中开始出现的。如《红楼梦》第五十回:“他竟比盖这园子还费工夫了”。
此外,就是在“一尊还酹江月”中,“还”也不是现代人很容易就联想到的
一尊“更”酹江月(“还”有“更、更加”的意义)。试想,“人生如梦”,怎么 一尊“更”酹江月呢?这里“还”是“回还”的意思,不是人回还,是人的“神思”回还,从梦中回还,醒来。杯中尚有余酒,何不一酹江月?
在许慎[2]的《说文解字》中,“还”(繁体字为“还”),也只有一个读音:
卷二 辵部 还 复也。从辵瞏声。
篇2
【关键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英文译文 及物分析 英汉差异
一、前言
《念奴娇・赤壁怀古》为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所作,是豪放派的著名代表作之一。该词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借古咏情,为读者刻画出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翻译界的大师也译出了各种版本。本文将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及物系统出发,对苏轼的原文及许渊冲教授的英译本进行及物性分析,试从及物角度探讨译文中体现的英汉语言差异,希望在英汉语言的对比研究中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诗词简介
这首词上阕写景,从不同角度进行描写,将眼前景色与历史人物自然联系起来;下阕抒情,立足历史、联系现状,是作者感情的一种自然流露与强烈抒发。创作此词时,作者正处于谪居黄州时期,政治失意,只得寄情山水。然而他心境豁达,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这首词就反应了他这种复杂的心境。与大多数的失意作品不同,该词文笔雄健,对词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三、及物过程简介
韩礼德(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即纯理功能,它包括人际、语篇和概念功能。其中,及物性系统是概念功能的核心,具体分六种过程:
物质过程表做事的过程,通常有两个参与者Actor(动作者)和Goal(目标)。心理过程表心理活动的过程,有两个参与者Senser(感觉者)和Phenomenon(现象)。关系过程是反应事物关系的过程,包括Attributive(修饰型)和Identifying(认同型)关系。前者包括Carrier(载体)和Attribute(属性)两个参与者,后者则包括Value(价值)和Token(标示)。行为过程是生理活动的过程,常只有一个参加者Behavior(行为者)。言语过程指讲话交流的过程,参与者有Sayer(讲话者)、Receiver(受话者)、Target(对象)和Verbiage(讲话内容)。存在过程即某物存在的过程,只有一个参与者Existent(存在物)。
四、诗词及译文及物性分析
1.原文的及物性分析。
其中体现出以下几点英汉差异:
1.动词。及物性分析的核心是以小句动词为核心,故在英汉对比分析的过程中,最能体现出动词的区别。汉语动词形态稳定,故汉语常连用动词;而英语一个句子只能使用一个定式动词。故汉译英时常只译出一个动词。在本词中,“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作者使用了谈、笑、飞、灭四个动词,本文将“灰飞烟灭”理解为“消失”,为一个物质过程。译文将“谈笑间”用“Laughing and jesting with his bride so fair”表示,“灰飞烟灭”则译为动词“destroy ”。可见英文会采取更多的及物过程来描述汉语的一个及物过程。
2.形合与意合。英汉两种语言的最大差异之一即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英文语法系统严格,句子之间存在严格的标志和成分。如存在过程的标志词语there,而汉语则更偏向句子的意义,需根据句子含义进行判定。
如“一时多少豪杰”一句,三国时期有许多“豪杰”,是一个存在过程;而译文则译为“made”物质过程,采取意译的翻译方法。
3.省略与完整。汉语常省略,省略内容可是主语,也可是动词等;而英语作为一门语法系统严格的语言,以动词为重心并展开,上下文语境齐全时多用代词替代,少数情况才适当省略。例如,原文中“遥想公瑾当年”与“一樽还酹江月”均省略了主语“我”;而译文中则补充了“I”。
再如“羽扇纶巾”意为“手拿”羽扇、“头戴”纶巾。可见汉语的省略乃家常便饭。而译文将此句译为伴随状语,用介词“with”和“in”进行过度,由此也可看出汉语中的一些动词可用介词进行翻译。
4.语态的差异。英语有主动与被动两种语态,且被动语态使用广泛;而汉语中被动语态表达的意义常或多或少包涵贬义,因此汉语多使用主动句。
五、结论
通过上文可以看出,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存在显著差异,在动词的使用、形合与意合、主语或动词的省略及主被动语态的使用上均有不同,故其及物过程也各有不同,然而,从及物性角度分析英汉语言差异仍存在一定弊端,如不同的白话翻译得出的及物过程也不同,故此方法存在一定出入,且笔者没有从词汇及句法的角度进行考察,对译文中词汇语法的运用持保留态度。这些问题在此后的工作中仍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9—0085—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就体现了教学以人为本的精神,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实质所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通过阅读教学中学生、师生、文本之间对话实现的。
一堂有内涵的语文课,应是在教师、学生、文本、生活多层面的对话中,在教师理解、尊重的目光中,在教师智慧灵性的引导下,学生认真读书,悉心倾听,深入感悟,从而形成自己的体验和收获,完成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全面提升。
每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由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心理状况所决定,所以它们对同一种事物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学生的独特体验也就多种多样,因此教师要以文本为基础,引导学生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情感体验,避免学生违背了文本价值取向的“独特体验”; 避免学生游离于文本之外的“独特体验”; 避免学生脱离了科学性质的“独特体验”;而正确独特体验的形成和深化都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它是一个反复多次不断修正和完善的过程,这也是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体现。因此教师的引导是学生形成独特体验的基础。
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了解文章的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情感体验,及时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并结合品读文中有关语句,使学生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在课堂活动中凸显学生与学生、教师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其次,教师应该采用恰当的形式及时、灵活、客观地对学生的体验加以评价,保护和肯定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不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三,教师应处理好文本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独特体验之间的关系,不能简单地一味地肯定学生的独特体验。
例如,教《麻雀》一文时的片断。
师:当猎狗张开大嘴要吃小麻雀时,老麻雀奋不顾身地从树上落下来,想拯救小麻雀,如果是你会这样做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脸红)怕……怕死。
师:你很诚实,其他同学呢?
生:我也不会,因为那样做,不但救不了小麻雀,还多搭上一条性命。
师:“识时务者为俊杰”,你认为不要增加不必要的牺牲,对吗?
生:我会想,反正孩子注定没命了,我去白白送死,还不如再孵一只小麻雀。
师:这就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挺会保存实力的,但是,你难道就忍心自己的孩子活生生被猎狗吃掉?
生:我会像老麻雀那样做,因为以弱胜强是常有的事,不去试一试就输定了;去试试,也有可能战胜对方,论身躯、体力,老麻雀不是猎狗的对手,但爱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亲骨肉被吃掉,为了挽救自己的孩子,死也值得。
师:说得多有道理啊!你有胆有识,勇气可嘉。
老师尊重那些尚显幼稚的想法,并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了疏导,最终形成了正确的认识,让学生的思维在互相碰撞中,互相启迪,互相激励。
篇4
关键词:苏轼;困境;豪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089-01
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他生于一个贫寒的地主家庭。但在其父――著名的散文家苏洵的影响下,他自幼饱读诗书,博通经史,成为北宋一名多产的作家。苏轼的一生,历尽坎坷,常被命运摆布,在极不自由的境地里,独行于荆天棘地之中。
苏轼在黄州又经历了一次感情上的洗礼,情感上的升华。鉴于当朝党争的残酷性,处于逆境中的坡,昔日朋友畏之如虎,即使平素极亲近者,亦唯恐摆脱不了干系;苏轼有时不耐寂寞,寄书于友人,然友人“有书与之,亦不答”。一个志在澄清天下,具有伟大抱负的伟人如今成了没有行动自由、没有言论自由、无事可做的寂寞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多次游古战场――赤壁,感古怀今,写出了具有丰富内涵、深沉思想的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千百年来,后世人一直在传诵,在争论,真是见仁见智。
原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掠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江奔涌,大浪淘沙。词人俯视千古长江,胸中涌动着另一条长河――千古历史长河,展阅着一幅幅历史画卷,心潮涌动,恰似眼前的滔滔激流----万里长江东去,大浪淘沙,淘尽黄沙见黄金,千古历史长河,情同一理,它淘洗尽亘古以来历史上万千庸人,只有历史上英杰人物的事业声名,万古长存。
正由于苏轼渴望建功立业,所以他仰慕周瑜的功业才情,词中写道:“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在那依稀可见的历史陈迹之处,人们依然传说着,那就是周郎大败曹操的地方。此句承上而来,由面到点,转入题目的中心内容 ,乃承“千古风流人物”而言。
“乱石穿空,惊涛掠岸,卷起千堆雪”则紧承“大江东去”抒写。黄冈江岸,乱石嵯峨,突兀参差,直插云空,从视角形象看乃是仰视;长江波涛汹涌澎湃,浪拍堤岸,山石欲裂,惊心动魄,从视觉形象来看乃是俯视;江流冲击山石,卷起无数浪花,犹如千万堆白雪,这是写眼前所见。这三句词写眼前之景,赋惊险之景以奇异之美,声色兼备。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苏轼在这里写战争,不写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战场气氛,而着眼于统帅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这就更突出了周瑜的惊人胆略和非凡气度,表现了作者渴望像周瑜一样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伟大情怀。
此词对我们的启发在于:纵然我们现在已认识到人生或许就是南柯一梦,我们还是应该热爱这梦,精神饱满地把它做下去,不要失去了梦的情致和快乐;即使人生本无意义,也应赋予它或给它创造出一种意义。假如时势或人为的因素要使一个人的生命白白浪费而无意义,那么这个人更应该以超人的毅力,千百倍的努力去造就人生的真谛和辉煌。正是从这一个角度,我们认为苏轼是个强者!因为惟有强者才能痴恋生命的美梦,醉饮生命的琼浆。人生的画图美好绚丽,但它有赖于力的线条;人生的乐曲令人陶醉,但他有赖于力的旋律。尽管人心向背,同情弱者,但只有甘于弱者的地位!生命的梦和醉原是人生生命力的喷涌迸发。由是之故,这困境中的强者之音,在痛苦中的慷慨壮歌,才更深深地打动人心。
参考文献:
[1] 杨海明.《唐宋词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
[2] 陈迩冬.《苏轼诗选》.人民出版社出版.1984年6月.
[3] 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词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12月
篇5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的背诵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学生最好的东西莫过于好的学习方法。语文教师中最常见且行之有效的背诵方法主要有:
(一)清理层次法
一个句群,总是按照一定顺序组织起来的。抓住了这个序,也就把握住了背诵的关键。叙述性文字,一般以时空为序,《归去来兮辞》第2段写“归园”,共24句,4句一个内容,行文按时空顺序:归途(舟遥遥)——抵家(“乃瞻衡宇”)——入室(“三径就荒”)——自酌(“引壶觞”)——涉园(“园日涉”)——盘桓(“云无心”)。把握住时空这一顺序,有利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背诵。议论性文字,一般以逻辑关系为序。《劝学》第3段写学习方法,写法上三层并列对比论析:注重积累(“积土成山……故不积……”)——坚持不懈(“骐骥一跃……锲而舍之……”)——专心致志(“蚓……蟹……”)。把握住其内容和特点,同样有利于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背诵。
(二)字词提示法
熟记关键字词无疑可以提高背诵效率。这种方法可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文章,培养他们进行反复诵读的意志品质,并且增强前后勾连的意识。具体做法是:一般先选择出若干起提示作用的词语,经过熟读逐步减少提示词,直至完全取消提示,也就是让学生逐步“扔掉拐扙”独立行走。《寡人之于国也》第5段写“王道”初级阶段发展农、渔、牧生产的三项措施。关键词是“谷”、“鱼鳖”、“材木”。想一想,什么样的条件下谷、鱼鳖、材木不可胜食、不可胜用?这种情况又会造成怎样的结果?同时注意到排比、蝉联句式,这段文字便很容易背诵出来。《诗经·无衣》采用重章叠唱手法,文章处于同一位置的词分别是“袍”、“泽”、“裳”(衣服类名词),“戈矛”、“矛戟”、“甲兵”(兵器类名词),“同仇”、“偕作”、“偕行”(动作性短语)。熟记这些词语,在背诵第一章基础上背诵二三两章就容易了。
(三)把握句式法
古典诗文中常见特殊的句式,如对仗句、排比句、比喻句、互文句等。挑明句式的特殊性,往往能起到帮助记忆的作用。《登高》8句皆对。《滕王阁序》第3段“披绣闼,俯雕甍”以下写登阁所见远景,依次是:山原、川泽、闾阎、舸舰、云、彩、落霞、秋水、渔舟、雁阵。10句分写10种景象,皆用“四六”句式,熟记两两对应的5组意象,有利于记住原文。《阿房宫赋》末段由5句组成,除两个独词句(呜呼、嗟乎)外,另外3句是:一个判断句(也……非也)、一个假设句(使……则)、一个蝉联句(后人哀之)。把握上列特点,有利于学生牢固地记住此段文字。
(四)听写法
这是一种老方法了,但我认为今天依然还有使用它的必要。听写可以强化学生“身、手、脑”协同到位,强化学生“亲自动手”熟悉字词句篇。我的听写方法主要有:①生字生词的听写;②句子的听写;③对段落先听后写,也就是先听教师或其他同学读一段诗文,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记忆来写。这种方法既锻炼听,又锻炼记忆,还能锻炼动手写的能力,同时为学生的背诵提供了一种检测手段。
(五)留空背诵法
所谓留空背诵,即是或教师领诵、或部分学生领诵、或教师发问以造成背诵的气氛和推进背诵的进程。如背诵《过秦论》中从地位、兵器、军力、谋略几方面比较陈涉义军与九国之师部分,师领诵:“陈涉之位——”学生背诵:“非尊于齐、楚、燕、韩、赵、魏、宋、卫、中山之君也。”师领诵:“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学生背诵:“非及向时之士也。”又如背诵《爱莲说》,教师可这样发问:“‘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那么作者周敦颐喜爱什么花呢?”学生答(背):“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六)抄读背诵法
这是眼、口、手、脑综合运用于背诵的方法。对于文章的字、词、句、段,做到眼看口念手写脑思,抄抄读读、读读写写,达到熟练背诵的目的。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短小精悍的片断和古诗、名句,通过抄写加强记忆,还可掌握一些难字的笔画与结构,便于准确地默写。如背诵律诗《锦瑟》、绝句《越中览古》等,就可以运用此方法。
(七)倒译文句法
提示译文,既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又可以达到促成记忆的目的。《离骚》末节译文:人生各有各的乐趣啊,我独爱美且习以为常。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可以挫败?据译文的提示,学生很容易成诵:“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其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六国论》开头几句译文: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打仗不得法,弊端在于贿赂秦国。贿赂秦国就使国力削弱,(这是)灭亡的原因啊。根据译文,学生很容易背诵原文:“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使用这种方法,应注意避免译文过长,否则,不容易产生一一对应的效果。
当然,背诵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扮演角色法、板书介入法、再现画面法、比较异同法,等等。在实际的背诵中,常常是几种方法配合使用,对于方法的选择,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灵活运用。另外,要围绕读背开展多样化的课内外诵读活动,如组织课外阅读小组活动,看谁读得多背得多;也可以搞一些演讲比赛,背书有奖赛;还可以举办诗歌散文朗诵会,诗文创作展等活动,在活动中注意利用多媒体手段,图、文、声、色并茂,使诵读的形式丰富多彩,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境;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6-0028-01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浓厚的兴趣能使个体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我国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诗、词、戏曲、小说、散文等作品中,沉淀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包容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条件,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为兴趣、志趣、理想。教师可以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的内容直接具体化、形象化。例如在讲授《装在套子里的人》时,教师让学生画一画《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将文字转换成图画。有的学生不仅仅根据外貌特征去简单的描画人物形象,而是注意到“套子”这一基本特征,将别里科夫画在套子里,也将全城人统统画进套子里。将这样深刻的理解呈现在全班同学面前,直观形象地体现原文的批判意图,从而加深了全体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把握。例如讲授《米洛斯的维纳斯》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现断臂维纳斯的美,再请同学们为维纳斯加上双臂,将其恢复成完整的形态。这样的情境设计,学生注意力集中,兴奋点高,更容易借此使学生明白,艺术通过残缺来获取完整这一文章主题,教学目标便轻而易举地达成了。再如在教《剃光头发微》时,教师可以选两名同学将《人民日报》上读者来信的“剃光头”这件小事编成情境对话“只想剪个平头”。通过学生简单却传神的表演,理发师那种有点小权就要耍弄的形象跃然眼前。由此把握本文的中心――批判掌权者耍权弄权便不难理解了。
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认为,语文课应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就像一块磁石,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如果运用适宜得当,会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更浓厚、更持久。的确,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它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使课文中所涉及的各种自然景观、人物形象等生动形象地进入课堂。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用富有感染力的画面与音乐去营造氛围,比仅仅教师口讲、板书要有趣得多,而且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柳永的《雨霖铃》时,不妨通过音乐的渲染,请学生收集大家耳熟能详的关于“离别”的歌曲,在课堂上通过这些低沉凄婉的曲调营造浓厚的“离别”气氛,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上《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教师可以在朗读这首词时配上了《三国演义》主题曲的MTV,画面上那滚滚东流的江水气势,很好地烘托出了三国时的英雄人物。在上《致橡树》时教师可以配放《海边的阿狄丽娜》,在上《再别康桥》时教师可以播放韩剧《蓝色生死恋》的主题歌。在哀伤缠绵的歌曲中学生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在教《祝福》时,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再现祥林嫂离开人世的那个风雪天,并配以低沉哀婉的音乐,这样就创设了一种特定的情境,自然地吸引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人物,感悟主题。
三、创设氛围,培养学生兴趣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因而“激活”学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然而,从目前高中语文教学来看,“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依然大行其道,学生在课堂上只是一个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的积极性不但不高,还会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认为语文越学越没味。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情境教学氛围,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自由的氛围里去交流讨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且可各抒己见,不论对错。这样的课堂学生当然会乐于接受。且学生各自的经历、知识存在差异,对社会的了解程度不同、文学作品积累各异,性格也千差万别,交流讨论也是在训练他们的求异思维,扩大思维面,丰富人生阅历。教师还可以开展一系列趣味竞赛活动。如智力竞赛,教师适当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智力竞赛。可把全班分成四组,分别选一名代表轮流答题,回答不上由本组其他同学代答,再答不上,其它组答,谁答正确,给谁加分。另外还有趣味成语比赛、对对联比赛、写文言短文比赛等,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得更好,增加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我在教《罗密欧与朱丽叶》时,要求学生表演并分成两组展开比赛。这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热情,他们积极准备着,花钱买来了道具,还认真背下了台词,他们创造性的发明了两张椅分合代表坟墓开启,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
总之,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便要想方设法使课堂变得有趣,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语文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方仁工,如何认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3).
篇7
关键词:互文性 对话 《西厢记》
一 、“互文性”对话理论的相关研究
互文性理论涉及西方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符号学等主要文学理论,产生于西方后现代文化思潮,覆盖很广,比如文本的阅读与阐释、文学的意义生成以及文本与文化表意实践之间及文学的文体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由于其覆盖面广、 涵盖问题复杂,本文将着重探讨互文性这一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文学经典《西厢记》中的体现。
法国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在其著作《符号学》一书中正式阐述了互文性的概念,她认为:“ 任何作品的文本都是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 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①其内涵是, 每一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镜子, 它们相互参照, 彼此牵连, 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 以此构成文本过去、现在、将来的巨大开放体系和文学符号学的演变过程。②朱丽娅・克里斯蒂娃强调,新文本的生成与其他文本之间关系的不可脱离。
实际上, 互文性并不是朱丽娅・克里斯蒂娃首次提出,在她提出之前, “ 互文性”概念的基本内涵在俄国学者巴赫金诗学中也有所体现。巴赫金在他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 提到“复调”理论、对话理论和“文学狂欢节化”等概念。在他看来,“整个文学活动犹如一场大型对话,作品就是其间的一个表述,文本内部诸要素之间、文本与文本之间都充斥着对话性,作品的意义既不在作者也不在作品,而在于作者和作品的对话过程中,作者与作品的关系不是作为创世者的上帝与他的创造物之间的关系,而是平等依存的关系。任何一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一个对话或应答,只有在诸文本之间的这一接触点上,才能迸发出火花,它或烛照过去和未来,使该文本进入对话之中”。③在巴赫金看来,小说中存在着各种对话,作者与人物、人物与人物、人物与自己的内心之间等,只是他并没有提出互文性这个术语。克里斯蒂娃则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思想,克里斯蒂娃不仅阐述了巴赫金所谈到的语言的固有对话性、文本表意手段与叙述中的多种对话原则,而且还从词语地位的概念入手,探讨了词语、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把 “互文性”这一术语,引入到文学理论中。
随后,热拉尔・热奈特又把“互文性”看做“跨文本性”, 他认为,所有文本都是建立在其他文本上之上二度加工创作而成,而跨文本性包括五种类型:第一,引语、模仿、典故、原型乃至抄袭等都具有互文性;第二,准文本作品中的序、跋、 插图、护封文字等;第三,元文本性文本与谈论此文本的另一文本之间的评论;第四,超文本性连接前文本与在前文本基础上构成的次文本间的任何关系;第五,原文本组成文学领域各种类型的等级体系。从以上五种分类可以看出,热奈特认为“ 互文性”主要是建立在一个文本与其他于此文本相关的文本之间的关联上。而种种关联又主要表现在文本、主体和文化三个方面,三者相互对话,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写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二、 互文性对话理论在《西厢记》中的体现
(一)文本间的对话――文本与文本的互文
《西厢记》是我国文学史和戏曲史上的一部杰作,作品凭借精湛优美的艺术性以及反封建礼教的思想性受到无数读者欢迎。作品里崔张爱情故事更是成为经典传奇,家喻户晓。璀璨优美的语言特点既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华丽,又吸收了元代民间口头语言的生动活泼,在故事情节上,王实谱也是在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 (又名《会真记》)的基础上进行的改编。在这本“王西厢”中,作者沿用了很多前作的要素,剔除了一些不合理的情节,让题材更集中,反封建的思想也更鲜明,艺术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在男主人公形象的塑造上,王实甫对他们的性格特点进行继承和发展,不仅写出了张生的痴情和才气,也写出了张生的软弱,使得典型人物更加符合典型环境,更符合观众的期待视野,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
《西厢记》、《诸宫调》以及《莺莺传》互为互文本。前文本为后文本的出现提供了参照;同时,后文本的出现也丰富了人们对于前文本的理解。而读者在对《西厢记》进行互文性解读时,可以激活古今中外所有与《西厢记》有关的文本,而无需顾及它们之间有无事实上的影响联系。
(二)主体间的对话――主体与主体的互文
《西厢记》这部作品中,同一角色之间、不同角色之间都相互对话,从矛盾冲突的设计来看便可知一二。从人物主体来说,全剧采取复线结构,一条以崔莺莺、张生、红娘以及老夫人的矛盾为基本线,表现崔张二人和家长的冲突;另一条又突出崔莺莺、张生与红娘间的矛盾,在两条矛盾冲突线索中展示人物性格,人物形象也在赖婚、赖简、佳期、拷红、送别、婚变六次矛盾冲突中显得更加鲜明。
从民族主体来说,民族之间的矛盾也异常尖锐,蒙古族统治之下的元朝,汉人地位十分低下, 元成宗大德前后,形成了四个级别:蒙古、色目、汉人、南人,政治、经济、法律上享受不同待遇。各民族文化、生活习惯的不同,再加上政治体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他们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融合,蒙古族贵族在制度的保障下过着醉生梦死、鱼肉百姓的生活,也为激化阶级矛盾埋下了祸根。
从读者的角度来讲,读者的阅读也具有互文性的特点。读者的阅读活动是一个与作者展开对话的过程,而在理解同一文本时,不同主体之间的对话也不一样,品赏《西厢记》,“文者见之谓之文,者见之谓之”。明朝初年著名戏曲评论家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这样评价《西厢记》:“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 然而《西厢记》在历史上被视作“诲”的代表,长期不断地遭到攻击和禁毁,特别是在清代。
(三)文化间的对话――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互文
文化间的互文分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的文化影响主要表现为当代文化与前代文化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关系。横向主要表现在同一空间领域内,民族文化与异族文化或世界文化的对话性问题,这两个方面是构成文化互文或者说文化交流的核心问题。总的来说,互文性主要关注文化传统的影响的两个层面:一个是“先前文化”,一个是“周围文化”。先前文化更偏重于历史的维度,从历时的角度抽理出跨越时间的文化对该作者创作产生的影响,周围文化则更偏重于现实的维度,从共时的角度分析跨越空间的、与此文本有着或近或远关联的其他民族文化文本对此文本的影响。
从以上的文化互文角度来看,《西厢记》和纵向文化以及横向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一个亮点是吸收了唐诗宋词的精美文化,剧中化用古典诗词、意境达20 多处, 如剧中写张生佛殿与莺莺邂逅, 描写莺莺倾国倾城之色,“宜嗔宜喜春风面”,化用了宋代杨无咎《生查子》中的名句:“妖娆百种宜,总在春风面。含笑又和嗔,莫作丹青观。”继而写张生出场,则用了很大篇幅描写九曲黄河汹涌澎湃之势,以暗示张生满怀壮志。“雪浪拍长空,天际秋云卷”,不由令人想到苏轼的豪放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阔。又如在《惊艳》一折中,张生行至蒲津之际, 望见汹涌的黄河, 唱道:“疑是银河落九天,高源云外悬。”则引用了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原句“疑是银河落九天”。如果说董解元的《西厢记》以朴实的文辞和完整流畅的剧情满足了金国观众的需求,王实甫则以其优雅精美的语言给予看客们美的享受,相同处境的文人们亦可陶醉在他的剧作中确认自身的文化价值。
三、结语
“董西厢”创作实践的成功,奠定了“王西厢”天下夺魁的基础。“董西厢”到“王西厢”的创作延续和演变,体现出作者面对不同对象时的不同对话方式,在《西厢记》中,王实谱的故事文本中渗透和嵌入了其他文本,使《西厢记》的文本意义相互交织、相互印证,也正是由于作者诞生在元代这样一个多种民族共存、多元文化交融并存的特殊时代,才塑造出敢于与所爱的人私自结合、大胆追求的青年男女。也是因为在文本、文化以及主体三者之间的相互对话下,才有了让后来者学习、借鉴、扮演、传唱的艺术经典―― “西厢故事”。
注释
① (法)朱丽娅・克里斯蒂娃.符号学:意义分析研究[A]//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947.
② 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28.
③ 朱海燕,周梅.互文性对话思想的哲学渊源[J].科教新报,2012(5).
参考文献
[1] 晓河.文本・作者・主人公――巴赫金叙述理论研究[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5(2):108.
[2] 王实甫.西厢记新注[M].江西人民出版社,1980.
[3]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注释[M].朱平楚,注释.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