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古诗杜牧范文

时间:2023-03-17 02:48: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清明古诗杜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清明古诗杜牧

篇1

活动中我们首先通过观看幻灯片更直观得让幼儿感受清明节的气氛。同时配合教师讲解帮助幼儿了解清明的来历。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接下来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现场互动的方式让幼儿了解了清明节的丰富活动形式,如:扫墓烧纸、春耕、荡秋千 、蹴鞠、踏青、植树、放风筝等。

最后《清明》诗词欣赏以及每个班事先准备的一首杜牧诗(附后),表演给大家,把气氛推向了。

二百余名幼儿和二十余名老师沉浸在《清明》的情景中,时而朗诵,时而专注听讲,时而各班精彩展示,时而掌声此起彼伏……

通过此次活动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清明》这首诗的意义,以及它的作者杜牧先生。通过学习他的诗集来怀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孩子在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感受着古诗词的魅力,纪念这位大诗人,活动圆满成功。

附:《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惜春》

(唐)杜牧

春半年已除,其余强为有。

即此醉残花,便同尝腊酒。

怅望送春杯,殷勤扫花帚。

谁为驻东流,年年长在手?

《赠别》

(唐)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中秋》

(唐)杜牧

篇2

读完这首古诗,我似乎看到了这样的景象:在烟雨弥漫的山野中,在泥泞难行的小路上,总有顶着朦朦细雨,来来往往的扫墓人,他们或三五成群,或形单影只,前去为故亡的亲人扫墓。远山隐在云雾里,近树笼在孤烟前,小桥流水,青山远望,雨洗青草,风吹柳摆。好一个伤感的行旅,好一幅凄迷彷徨的图画。

诗人只用了“欲断魂”寥寥三个字,便将扫墓人对亲人的思念、对亡者哀悼的心境跃然纸上了。

“断魂”,本是形人们悲痛欲绝的心境,意同痛断肝肠。逝者已去,当时那种哭天抢地的悲情不可能持久,而对亲人的怀念却是永远难于割断,一个“欲”字,又使扫墓人此时此刻怀念逝者的那种断魂般的伤感呼之欲出。

祭奠先人,碑前洒上一杯酒,寄托哀思。环顾四周,唯见一片烟雨茫茫,不见人家与炊烟,何处沽得一壶酒?忽见一牧童骑在青牛背上,吹着一支短笛,悠然而来。上前打听,牧童遥指着远方的杏花村。全诗至为此,凝固成一幅静止的图面,给人留下无限遐思……

篇3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璀璨文明的象征,诗人往往仅用寥寥数字便勾勒出一幅活灵活现的意境。由于中文重意合,加之中国古诗受其自身格律的影响,一般将人称代词隐匿,而英语本身是形合性语言,句子当中人称代词频繁可见。译者要再现原诗的主旨和情趣,并且保证译文结构合理、句式流畅、符合译入语读者的习惯,都必须在准确理解原诗意义的基础上,结合语用预设分析,把握好翻译过程中人称指示语的运用。根据列文森(Levinson,1983)的归纳,目前语用学的研究主要包括指示语、会话含义、预设、言语行为和会话结构五个方面。本文将结合语用学中的人称指示语和语用预设这两个方面来分析不同《清明》英译版本中的人称指示语的用法。

一、Z用预设和人称指示语

根据著名语用学者何自然教授的定义,语用预设,也称“前提”(assumption),指那些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预设同时也是一种语用推论,根据实际的语言结构意义,以逻辑概念、语义、语境等为基础,从而推断出话语的先决条件。由此可以表明,听话人可能误解说话人的意图。翻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跨文化交际,使目的语读者和原语读者能够对文本达到大致相同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容易产生误解,而在古诗词的翻译过程中,译者更可能误解原文作者。语用预设和翻译关系密切,对原文预设的处理直接影响到翻译的质量。

中国古代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其语言特点、文化特征决定了诗歌的翻译过程的难度可见一般。诗歌的翻译是一个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再到目的语的过程。这就更加要求译者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除了在逻辑语义上理解文字的含义,还要结合诗人话语的具体语境来把握全文,将其中隐含的语用预设再现。其中,人称指示语的翻译极为重要。作为语用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指示语在语言结构上反映了话语和语境之间的关系。人称指示语,即谈话双方用话语传达信息时的相互称呼。语言系统中的代词是典型的人称指示语,但是人们不能简单地将语法上的代词概念等同于语用上的人称指示语。何自然将人称指示语分为三类:第一人称指示,包括说话人;第二人称指示,包括听话人;第三人称指示,既不包括说话人,也不包括听话人。在中国古诗英译过程中,准确的增添和运用人称指示语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指示语的指示信息包括指示词语在话语中的指称和含义,它同语用预设有很大的关系。语用预设不是固定不变的,指示语的指称和含义也就随着不同的语用预设做出不同的判断。所以就古诗翻译而言,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译者能够准确再现原诗的语用预设,处理好人称指示语是十分关键的环节。这与读者能否理解诗人所描绘的意境和情感息息相关。

二、《清明》英译本中人称指示语的对比分析

杜牧所作《清明》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用诗的语言记录了中国人代代实践的清明风俗惯制。诗的原文如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此诗作者寓情于景,描述了一幅时间、地点、人物皆俱全的画面。译者在翻译之前,首先要在语境中,将隐含的语用预设意义理解出来。笔者在此做出以下分析: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道出了事件发生的时间:清明节;此时的天气情况:细雨绵绵。次句“路上行人欲断魂”写诗中人物“行人”,在此译者必须明白此处的预设信息,对此时诗人杜牧的情况有所了解。他本该家人团聚,上坟祭扫,却在异乡(池州)刺史任上,孑然一人,不免思乡情切,心中凄苦。诗人是行人中的一员还是旁观者?“断魂”,指内心十分凄迷哀伤而并不外露的感情。第三句“借问酒家何处有”,指出诗人要在附近找个酒家,歇息、饮酒、消愁。借问酒家的动作发出者是谁呢?在翻译时,译者也要明白此处的预设信息,巧妙使用人称指示语。最后一句中“牧童”回答了“行人”的问题,为其指明了方向,不远处的村子里杏花簇簇,坐落着一家酒馆。

这首诗歌现已有多种英译版本,接下来笔者将就三个版本中的人称指示语进行对比分析。笔者在此抄录了译本:

(一)杨宪益、戴乃迭英译版本

It drizzlesendless during the rainy season in spring,

Travelers along the road look gloomy and miserable.

When I ask a shepherd boy where I can find a tavern,

He points at a distant hamlet nestling amidst apricot blossoms.

(二)蔡廷干英译版本

The rain falls thick and fast on All Souls'Day,

The men and women sadly move along the way.

They ask where wineshops can be found or where to rest,

And there the herdboy's fingers Almond-Town suggest.

(三)许渊冲英译版本

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 on theMourning Day,

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

Where can a wineshop 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

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mid apricot flowers.

译文(一)的意思是:在春天的雨季,细雨没完没了地下着,沿途的行人面露阴沉悲伤。我问牧童哪儿有酒馆,他指着一个坐落在杏花之间遥远的小村庄。第三句中译者用“I”第一人称来作为原文“借问酒家何处有”的主语,和第二句的“路上行人”对比,译文将诗人也纳入“路上行人”的一员,但是借问酒家何处有的时候,却添加了人Q指示词“我”,意在表明心中苦闷,要借酒消愁的人就只有诗人一个了。笔者认为原文中并未指明问酒家何处有的人是谁,可能是“路上行人”中的一人或者多人,也有可能是诗人自己。译文直接使用第一人称,这样理解的话,原文情境的感染力便削弱了。

译文(二)的意思是:在万灵节这天,雨下得很大,路上行走的男男女女十分悲伤。他们问哪儿有酒家可以供他们歇息,有个牧童手指着杏花村,给他们建议。这是一个完全直译的译文,笔者在此不再赘述,只探讨其中的人称指示语的用法。第二句将“行人”译为“men and women”,指的是男男女女,第三句中的“they”具有前指功能,指代前面的“men and women”。不难看出,用“men and women”来表示“行人”已是稍显不妥,但第三句“they”这个人称代词一出,整个译文便完全是以一种局外人的口吻来描述了。而原文当中,人们普遍认为“路上行人”也包括诗人自己在内。译文的这种人称代词的处理方法,把诗人自身就排除在外了。这不免把读者与诗人所描绘的细雨纷纷的清明时节,诗人独处异乡,触景伤情的情境距离拉远了。

译文(三)的意思是:在清明节这天,毛毛细雨像眼泪珠子一样不停地落下,路上的悼念者心痛难耐。哪儿有酒家可以让他借酒消愁呢?一个牧童指向了掩在杏花中的小房子。译文将“路上行人”译作“mourner on his way”,首先“mourner”一词更好地体现了清明节这天要上坟祭扫的这一习俗,其次“his”作为人称物主代词,与之前的“mourner”相呼应。妙处在于第三句“Where can a wineshop 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将原文的“借问酒家何处有”这一动作性的描写转为了一个静态的问题,“哪儿有酒家可以让他借酒消愁呢?”前后两句人称指示语的用法完全相同,十分和谐。并且以不确定的第三人称来译,并未言明具体是谁,既可让读者容易设想诗人也是诗中凄苦和悲伤的行人的一员,也可以给整个意境增添几分神秘和寂寥。

三、总结

篇4

关键词:小学;经典;诵读

一、创设班级环境,营造诵读氛围

潜移默化的环境影响能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在开学初布置教室的时候,创设了一个经典阅读的区域,古诗、三字经、成语图片图文并茂,集雅、美、趣为一体,同时让学生一起收集、放置多种适合学生阅读的古典文学书籍,视觉环境给人赏心悦目之感。然后在教室文化墙上悬挂经典名言如:“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经典诗文的兴趣。每节语文课,课前3分钟,我带领学生进行轻松愉快的诵读经典,让学生切身感受经典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在浓郁的班级诵读氛围中,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自信心也更强了。

二、精心选择作品,感受经典魅力

1.结合季节诵读

如,春天诵读《游园不值》、《咏柳》、《春日》;夏天诵读《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秋天诵读《山行》《秋浦歌》《暮江吟》;冬天诵读《梅花》《江雪》等,这些看似简单实则优美的古诗,读起来悦人心扉;学生会感到犹如身临其境般,这些四季画面就在眼前流动、交替;使学生体会到语言魅力、意境魅力,从而在情感上产生强烈共鸣,使学生从此爱上诵读古诗。

2.童趣作品引领

充满童趣的古诗文特别能激起学生的诵读的兴趣,感受到了有趣,往往就理解了作品。如《舟过安仁》一诗,“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这是诗人杨万里看到的情景。引起诗人奇怪的是这两个小孩虽然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撑船的竹竿是收起的,船桨也停在那里。诗句“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省略了两个孩子撑伞的事,这是诗人看到。诗人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匠心独运笔法,又不失童趣的内心。

学生们诵读着这些有趣的古诗,不仅陶冶情操,而且对将来语言的感知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借助音乐旋律,配乐吟唱诗词

在诵读活动中,深切地感受到,学生的经典诵读,不能采用枯燥单一的方式学习,而应通过形象的多通道学习,使学生在经典诵读中体验到活动的有趣、有情、有共鸣,不仅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更使学习兴趣和感悟的能力、语言积累得以提高。

爱唱歌是学生的天性。只要是他们喜欢的歌曲,唱几遍就把歌词记熟了。何不让学生把经典古诗唱起来呢?我找到了一些经典古诗曲目,利用每天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放给学生听。记得那一节语文课,当学生走进教室,听到《静夜思》的歌曲,感到很新奇,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古诗还能唱?听完一遍,他们要求再听一遍,这一次当优美的旋律一响起,他们就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唱完,刚好过了三分钟。

第二天,我让学生唱的是杜牧的《清明》。这首诗学生没有学过,在教他们认识“魂”字后,就让他们跟着唱。几天下来,歌会唱了,诗自然也能背诵了。我给学生简单地介绍了杜牧的情况,对清明节的一些习俗也进行了说明。

刚开始,一周唱一首诗。对于没学的生字,我只教他们正音,对诗不做任何讲解。学生学会后,就组织他们比赛,分组赛,男女赛,个人挑战赛,每一种比赛最后往往都变成了全班的大合唱。教室里歌声、笑声、掌声不断,为接下来的语文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几周后,我针对所唱的诗做起文章来,让一首带多首。有的围绕诗人展开,有的围绕诗歌内容展开。对唱的诗和拓展的诗,我会适当讲解,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拓展的诗,允许学生量力而行,保底是学会一首,对上不封顶,特别鼓励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或根据自己的特点自行拓展阅读。有趣的是,对于这些拓展的诗我允许学生或背或唱,可以套用其他歌曲的旋律来唱,也可以自己创作。学生在唱这些拓展的诗时,是最开心的时候。《柳树姑娘》、《喜羊羊和灰太狼》,它们的旋律都可以在我们的教室里传出。习惯成自然,渐渐的,学生会自选乐曲主动为诗词配乐,学生在吟唱的过程中大大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节奏韵律感,增强了学习效果,进一步感受到诵读是一件高兴的事情。

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学瑰宝,蕴涵着数千年的文明和丰厚的文化积淀,学生从小接触一些经典诗文,对古诗文有所感受、感悟,得到文化上、情感上的熏陶,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参考文献:

篇5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填空。

(10分)

1.《竹石》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郑燮,号

代书画家、诗人。本诗第一句用一个“

”字充分表现了竹子

的性格;第二句写出了竹子生命力的

;后两句中“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

,进一步表现了竹子

的精神。

2.《咏柳》一诗的作者是唐朝的

。在这首诗中,作者赞美了

,表达了作者对

的无限热爱。

二、诗词积累。

(38分)

1.将对应的诗题、作者、诗句连起来。(5分)

《示儿》

杜牧

但悲不见九州同

《梅花》

陆游

孤光一点萤

《清明》

查慎行

凌寒独自开

《舟夜书所见》

叶绍翁

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

王安石

牧童遥指杏花村

2.在下列诗句中填上恰当的数字。(7分)

(1)春种(

)粒粟,秋收(

)颗子。

(2)南朝(

)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人间(

)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4)不知细叶谁裁出,(

)月春风似剪刀。

(5)飞流直下(

)尺,疑是银河落(

)天。

3.填花名,将古诗补充完整。(4分)

(1)人闲(

)落,夜静春山空。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村。

(4)(

)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4.根据提示写古诗名句。(11分)

(1)高适有两句诗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维有两句送别诗的意思和它相反,这两句诗是:

(2)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常引用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

”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小时候听奶奶给我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只知道织女不仅漂亮,而且非常勤劳。《迢迢牵牛星》中“

”是对织女勤劳形象的完美诠释。

(4)《马诗》中诗人自比为良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的诗句是:

(5)读诗句,品经典。王安石《元日》中“

,总把新桃换旧符”让我们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与祝福;郑燮《竹石》中“

,任尔东西南北风”体现了坚韧、顽强的精神;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白日放歌须纵酒,

”展现了杜甫“喜欲狂”的心情。

5.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1分)

(1)黑云翻墨未遮山,

(2)

,草色遥看近却无。

(3)君看一叶舟,

(4)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5)好雨知时节,

(6)山下兰芽短浸溪,

(7)

,但悲不见九州同。

(8)暖风熏得游人醉,

(9)洛阳亲友如相问,

(10)月出惊山鸟,

三、综合知识积累。

(16分)

1.小学古诗文中有许多描写边疆战士、边塞风光的诗歌,善写这类诗的诗人我们称为边塞诗人。下列哪位诗人称得上是边塞诗人?(

)(2分)

A.李白

B.王昌龄

C.杜甫

D.苏轼

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中的“梅”和“

”被人们喻为花中四君子。(

)(2分)

A.松、竹、兰

B.菊、竹、兰

C.菊、松、竹

D.兰、竹、荷

3.下列古诗描述的节日依次是(

)(2分)

①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③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①春节

②中秋节

③端午节

④除夕

B.①元宵节

②中秋节

③清明节

④春节

C.①寒食节

②七夕

③中秋节

④春节

D.①元旦

②七夕

③中秋节

④元宵节

4.与韩愈、柳宗元、“三苏”合称为“唐宋家”的是(

)(2分)

A.王安石

杨万里

欧阳修

B.曾巩

杨万里

欧阳修

C.王安石

曾巩

欧阳修

D.曾巩

王安石

杨万里

5.下列古代的文化典籍中,以书房命名的一项是(

)(2分)

A.《聊斋志异》

B.《杜工部集》

C.《稼轩长短句》

D.《临川先生文集》

6.文学常识填空。(6分)

(1)“四书”指四部儒家经典,即《

》《大学》《

》《孟子》。

(2)在中国文学史上,《

》是一部艺术成就最高的神魔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

(3)成语“高山流水”涉及的两个历史人物是

四、说说下列诗句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4分)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17分)

(一)绝

句(11分)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描绘的是

季的景色。(3分)

2.这首诗描绘的景致形象鲜明、色彩鲜艳,短短28个字描绘了六种景物,这六种景物是

。(3分)

3.诗中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其中表示颜色的字是

,表示声音的字是

;表示动景的句子是

,表示静景的句子是

。(4分)

4.根据诗句内容,可以推知诗人的观察地点应是(

)(1分)

A.柳树下

B.窗前

C.西岭

D.门外河边

(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6分)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这首诗是

代诗人

的作品,这是他的“生平第一快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

的心情。(3分)

2.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3分)

(1)“初闻涕泪满衣裳”中诗人流出的是喜悦的泪、高兴的泪。

(2)令杜甫“喜欲狂”的原因是可以回到家乡去了。

(3)诗中的“妻子”与现代汉语中的“妻子”意思相同。

六、文言文阅读。

(15分)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这篇古文的作者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

。(1分)

2.请将短文中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2分)

3.请用“/”划分朗读节奏。(2分)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思。(4分)

(1)使弈秋诲二人弈。

(2)思援弓缴而射之。

(3)为是其智弗若与?

(4)非然也。

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6.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两个智力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同一个老师学习,效果却不同?(2分)

古诗文积累与运用参考答案

一、1.板桥

坚韧

顽强

遭遇的挫折与磨炼

坚忍顽强

2.贺知章

春天里柳树美丽的姿态

春天和大自然

二、《示儿》

杜牧

但悲不见九州同

《梅花》

陆游

孤光一点萤

《清明》

查慎行

凌寒独自开

《舟夜书所见》

叶绍翁

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

王安石

牧童遥指杏花村

2.(1)一

(2)四百八十

(3)四

(4)二

(5)三千

3.(1)桂花

(2)荷花

(3)杏花

(4)桃花

4.(1)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2)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3)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4)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5)千门万户曈曈日

千磨万击还坚劲

青春作伴好还乡

5.(1)白雨跳珠乱入船

(2)天街小雨润如酥

(3)出没风波里

(4)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5)当春乃发生

(6)松间沙路净无泥

(7)死去元知万事空

(8)直把杭州作汴州

(9)一片冰心在玉壶

(10)时鸣春涧中

三、1.B

2.B

3.C

4.C

5.A

6.(1)中庸

论语

(2)西游记

吴承恩

(3)伯牙(或俞伯牙)锺子期

四、1.夸张

2.比喻

3.设问

4.拟人

五、(一)1.唐

杜甫

2.黄鹂

翠柳

白鹭

青天

雪船

3.黄、翠、白、青鸣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4.B

(二)1.唐杜甫忽闻朝廷收复失地的消息之后欣喜若狂

2.(1)√

(2)×

(3)×

六、1.孟子

2.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

3.思/援弓缴/而射之

4.(1)教导

(2)引,拉

(3)智力

(4)这样

5.(1)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篇6

退休在家,我订了很多报刊,其中有一份是辅导小孙子用的《语文报》,那上面每期都登有很多古诗。联想到以前报上说现在的孩子都不爱读古诗,导致国学知识的贫乏,我便想出了一个招法:每周和小孙子举办一次家庭诵诗擂台赛,使孩子在比赛中多读古诗、多背古诗,接受国学的熏陶。我的想法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家人的一致赞成,尤其是小孙子,参赛热情更高,当晚便抱出了一堆报纸,开始摘抄、背诵古诗,并且跟我约定:比赛获胜者,将得到一个鸡腿汉堡或一次全身按摩。

我和小孙子各自铆足了劲儿备赛。第一周比赛时,我背诵的是描写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四首古诗:杨巨源的《城东春早》、杨万里的《初夏睡起》、杜牧的《秋夕》和张耒的《寒夜》。小孙子背诵的是高翥的《清明》、张耒的《夏日》、杜甫的《秋兴》和刘克庄的《冬景》。我俩算是棋逢对手,不分伯仲。家人最后评定:本次擂台赛,我和小孙子并列第一!

第二周开擂时,我提出只背诵南宋诗人陆游的诗。这下可把小孙子难住了,他搜肠刮肚才想起一首《示儿》来,而我却诵出了“利欲驱人万火牛,江湖浪迹一沙鸥”、“三万里河东入海,万千仞岳上摩天”、“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5首诗。小孙子明显不敌,乖乖认输了。于是,我躺在沙发上,舒舒服服地享受了一次全身按摩!小孙子边按摩边“叫号”:“爷爷,下周咱俩赛李白的诗,看谁背得多!”

李白的诗作车载斗量,难道我还怕个小学生?待开擂时我才知道上当了,小家伙跟我玩起了“诡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开赛前,他居然当众宣布:“考虑到李白的诗作很多,所以,今天这场比赛,我和爷爷就不背李白的诗了,改背钱起的诗!”说着,他抢先背诵了钱起的诗:“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而且一张嘴就连背了6首!我冥思苦想,只记起了一首《逢侠者》。结果,这场比赛我输了,给小孙子买了一个香喷喷、热乎乎的鸡腿汉堡。

就这样,我家的诵诗擂台赛每周都开赛一次,我和小孙子谁也不肯服输,忽而他赢,忽而我赢。赛来赛去我发现:小孙子倒背如流的古诗竟达到了二百多首,是同龄孩子古诗掌握量的近十倍!作文也越写越漂亮,常常得到老师的表扬,语文成绩也跃居全班的排头。我不但实现了“老有所学”,还收到了健身的意外效果――通过背诵和朗读,促进了肺部的呼吸,使过去的胸闷现象不见了,思维也越来越清晰!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篇7

一、《木兰诗》是“诗歌”

《木兰诗》作为传统名篇,被各种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收录。诗行的排列也大都一样:散文式横排,“唧唧复唧唧……惟闻女叹息”一段,“问女何所思……从此替爷征”一段,“东市买骏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一段,“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一段,“归来见天子……送儿还故乡”一段,“爷娘闻女来……不知木兰是女郎”一段,“雄兔脚扑朔”至末一段。

《木兰诗》属古体诗(乐府诗),这样的排列,既不是古代的排法,也不是对古诗的新式排法,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对诗体的认知。

我们熟知的现代对古诗的排列方式有两种――单句成行排列和双句成行排列。以杜牧的《清明》诗为例: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种排列,学生一见就注意到这是一首诗,文体十分明确。在学习中也就会注意到诗体的一些特征,比如对偶的使用,韵脚的安排等等。《木兰诗》的排列不是这样,是现代的散文式排列,虽然题目含有“诗”字,但学生对文体的判断还是会被弱化以至变得模糊不清。

教材对《木兰诗》的排列近于古代的诗行排列(横排竖排忽略不计),但古代是按以类相从的原则排列,以清代蘅堂退士编著的《唐诗三百首》为例,是按五言古诗、乐府、七言古诗、七言乐府、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这样的诗体类别分类排列,每一首诗系于对应的类别之下,诗体非常清晰。《木兰诗》在选入教材后,有时排入文言文单元,有时排入诗歌单元;在排入诗歌单元时,诗行又与其他古诗甚至现代诗行不类,这以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其作为“诗”的特征。

在教学中,应注意补救教材的不足。教师可以重排诗行,用多媒体呈现给学生;也可以提醒学生注意这首诗的排列与其他诗歌排列的区别,请学生自己重写排列,以唤起学生对诗体的认知。

这里抄录蔡厚示先生的排列及标点(见《诗词拾翠》),仅供参考,经过蔡先生的排列和标点,人物的对话、语句的关系都变得清晰起来。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郭茂倩《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

二、《木兰诗》是“民歌”

《木兰诗》有着典型的民歌特征:

首先,前有艳歌、后有趋的诗体特征。《木兰诗》前段云:“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徐仁甫在《古诗别解》一书中指出,《木兰诗》前有艳歌,后有趋。“此所谓叹息思忆,谓女子有思嫁之意。北曲《折杨柳歌》:‘敕敕何力力,女子临窗织,不闻机杼声,只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此木兰诗前为艳词所本。”

“《木兰诗》末段云:‘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此四句与木兰本身无关,然‘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与‘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意义完全相同。乐府诗后有趋,所谓趋步者也。即《诗》所谓‘倡予和女’,后世所谓和韵。‘不知木兰是女郎’是倡,‘安能辨我是雄雌’是和。乐府谓之趋。”

这样的结构,在与《木兰诗》并称的《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也有(其说详见徐仁甫著《古诗别解》一书),因而具有作为乐府民歌的诗体意义。

其次,鲜明的叙事性。清代编《曲谱》评云“乐府如《焦仲卿妻诗》《秋胡行》《木兰诗》,并铺陈点缀,节目分明,是即传奇之滥觞。”“传奇”一词,在唐指小说,在明则指由南戏发展而来的戏剧,二者都以叙事婉曲动人为特点。这里是认为《木兰诗》等已经具有小说、戏剧的因素了,后来《木兰诗》被改编为戏剧、电影也就不奇怪了。

三、《木兰诗》是诵读的好例子

《木兰诗》风格明快,又有变化,是诵诗的好例子。这是朱光潜、傅庚生先生的共识,有资于教学。傅庚生先生说:

“问女何所思”四句,止是一“思”字耳;“东市买骏马”四句,止是一“买”字耳,句多而不厌其冗累者,以其词句明快也。试问女儿木兰是何等心性,“明快”二字尽之矣。昨夜见军帖,今朝女叹息,叹息尚未及已,已决计从此替爷征矣。黄河流水,燕山胡骑,关山度若飞,十年一瞬耳。愿回故乡,着旧时裳,出看火伴,火伴惊惶。女儿从军,两大件之奇事也,木兰游戏视之;非如此明快人,不能就此千古奇业也;非如此明快文,不能拟此千古奇女也。沈德潜云:“事奇、诗奇,卑靡时得此,如凤凰鸣、庆云见,为之快绝。”吟讽此诗之所以兴“快绝”之感者,由于原诗之明快耳。夏月饮冰,人之爽,由冰之冽也。此又“生香天色”之别一表现矣。(《中国文学欣赏举隅》)

木兰心性明快,助成诗之明快,给人快绝之感,朱光潜先生指出,要在诵读中通过高低疾徐的声情变化体现出明快的神情:

诗的神情有许多要在诵读时高低急徐的变化上见出。……《木兰辞》也是研究诵诗最好的实例。这首诗全首的音节是极快的,尤其是“万里赴戎机”以下六句,和“爷娘闻女来”以下十二句;但是“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四句要慢。全首诗的语气是欢喜的,尤其是“爷娘闻女来”一段,但开章“唧唧复唧唧”以下十六句却须带有若干忧愁的神气。这些地方如果一律用念经的调子去哼,就不是诵诗了。(《诗论》)

在教学中,艳歌、趋、对话、对偶及律句等部分可采用多种形式的诵读,或多重的唱和,读出古诗的声韵,诵出民歌的明快,让学生通过诵读,感受、传达诗中的欢喜或忧愁。

四、木兰是千古“奇女子”

当下的解读多突出木兰形象中爱国、英雄的一面,而《木兰诗》更多突出的却是她无奈之下替父从军,赶赴边疆时的思亲,功成还家时的急切,木兰形象即是爱家孝亲之奇女子。从上文所引“艳歌”及结尾“趋”并全文结构看,《木兰诗》始终扣住女子形象写,艳歌有“女子思嫁之意”,而“木兰无长兄”即含“长女”之意,之后详写奔赴战场途中的思恋父母,亦颇见女子细腻心思,略写战争,浓墨重笔渲染归家时的欢悦,直至重着女儿装。诗歌要凸显的是普通人对家庭、亲情的热爱,而战争无疑干扰了普通人的生活。她出征时是那样坚决,但也饱含无奈和思恋;她归来时是那样果断、急切,满是对故乡的思念。而战争的过程几乎被忽略,似乎不愿提及,这其中的对比就很明显了。

当然,木兰形象的英雄化与华夏民族多次遭受异族入侵的背景相关,特别清末以至时期,戏剧、电影、歌剧、话剧版都助推这一趋势,增加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宏大主题,如1926年梅兰芳京剧版《木兰从军》、欧阳予倩桂剧版《木兰从军》、1951年常香玉演出的豫剧《花木兰》。而在和平建设时期,对木兰形象的再塑造也从阳刚回归阴柔之美。在当下,教学应使木兰形象适度向女性回归。

篇8

关键词:许渊冲;《唐诗三百首》;三美;唐诗英译

一、概述

      唐诗,作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以其广泛的题材、精炼的语言、工整的对仗、优美的韵律及意境而闻名于世。究竟该如何翻译才能最大程度的保持唐诗的原韵?是把诗歌翻译成韵体诗、自由诗,还是散文形式,一直没有定论。因为诗歌本身就是一种凝聚了特定文化精髓的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表达,其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则赋予了诗歌无穷无尽的意蕴。因此,写诗已属不易,译诗则难上加难。放眼中外那些翻译大师们,各有各的观点,也各有各的译作。但就接受程度来说,还是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教授为最。本文将以许渊冲教授所译的《唐诗三百首》中的部分诗歌为例,分析印证他所提出的著名的“三美”原则。

二、许渊冲教授的“三美”原则

      作为翻译天才,许渊冲教授所主张诗歌翻译要体现的“三美”原则:音美、意美、形美,一直为中外读者所津津乐道。其中,“意美”指的是深层结构;“音美”主要是针对译诗的节奏和韵律而言的;“形美”则是针对译诗的行数、字(词)数而言的。三美之中,“意美”最上,“音美”次之,“形美”最后。在实际的操作中,面对唐诗的音美、形雅和意浓,译者应从意、形、音几方面统筹兼顾,不能得“意”而忘“形”,也不能得“形”而负“意”。

三、“三美”原则在《唐诗三百首》中的体现

      一)音美

      三美之中,音美是最容易判断的,却是最难做到的。有人认为,“诗绝对要有音节或韵,因为音节和韵是诗的原始的唯一的愉官的芬芳气息,甚至比所说富于意象的词藻还重要”。从《诗经》、《楚辞》开始,诗歌的韵律就深深的烙在炎黄子孙的灵魂深处,甚至有“无韵不成诗”这一说法。这对于翻译来说却是件难事。本来传情达意已属不易,现在还要追求音韵美,则更是难上加难。在这一方面,许渊冲教授所译的《唐诗三百首》处理得极为出色:300首译诗中,韵体诗多达295首,占总数的98.3%,信手拈来,押韵的佳句俯拾皆是。下面我们以杜牧的《清明》这首诗为例看一下许渊冲教授的翻译技巧:

      清明                      The Mourning Day

      清明时节雨纷纷, 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 on the Mourning Day;

      路上行人欲断魂。 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

      借问酒家何处有, Where can a wine shop 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

      牧童遥指杏花村。 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 amid apricot flowers.

      原诗为韵体诗,其一、二、四句押韵,韵脚为纷、魂和村,而译诗则是韵脚为aabb的韵体诗,其音韵效果与原诗亦不差分毫,极好地再现了中国古诗的音韵美,对于外国友人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是十分有利的。除了尾韵,许渊冲教授有时也会运用头韵这一技巧,使得译诗在音韵节奏上更上层楼,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节选)》中的第三句“荣枯咫尺异”的译文“Woe stands within an inch of weal”。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的追求音韵美。因为语言文化的不同,有时音韵美也是难以实现的,我们不必强求。而许渊冲教授在翻译《唐诗三百首》时就将其中的五首处理为自由体。其实,自由体诗和韵体诗本质上本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我们“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韵体翻译使得(译诗)意韵相谐,相得益彰,形神兼备,音意结合,因而在听觉效果上超过非韵体,造就了音乐美”。

      二)形美

      唐诗主要分为律诗、绝句和乐府等。这些诗大多结构严谨,对于每首的句数、每句的字数都有严格的规定。为了达到诗有定行、行有定字的效果,作者大多运用了模糊、省略等多种技巧。由于汉英分属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在翻译诗歌时要做到这一点就会倍感艰难。但许渊冲教授就可以做到。

      原诗四句,每句五字;译诗以“四行,每行七个音节”与之相对应,从而最大程度的展现了古诗的形美。当然,对于古诗翻译来说,形美是最难实现的,也是最不重要的,因此,许渊冲教授将其排在三美原则的最后也是情有可原的。

      三)意美

      中国古诗讲求“神韵”、“意境”、“空灵”,力图超越诗中的具体物象、景象、情象等实境,创造一种亦实亦虚、虚实相生的境界。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意”与“象”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所在。因此,许渊冲教授将意美列为三美之最。而许渊冲所译《唐诗三百首》灵活地再现了原诗的意象美。

四、结语

      唐诗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结晶,其节奏、音韵、语言、意象等均有其独到之处。正因如此,它才吸引了国内外如此多的人去研究。而诗歌翻译的目的则是创造美与传播美。从这一点上来说,许渊冲教授成功运用“三美”原则所译出《唐诗三百首》无疑是成功地再现了唐诗之美,因此也是值得广大翻译者学习和借鉴的。

      参考文献:

      [1] 许渊冲,《唐诗三百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8年.

      [2] 章国军,“许渊冲译《唐诗三百首》之音韵美及意象美赏析”,《语文学刊》,2007年.

篇9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作过程中,逐渐总结出有关天文历法的科学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我国古代的天文历法知识。

【解读·探究】

一、二十八宿

典例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

解读:“斗”,这里指 (溪身)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

典例2:“如今却做了老爷,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吴敬梓《范进中举》)

解读:星宿,星官名,古代把星座称做星宿。二十八宿之一,朱鸟七宿的第四宿,共七星。

典例3: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迢迢牵牛星》)

解读:牵牛星,又叫牛郎星,是夏秋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银河东。“织女”即织女星,在银河西,与牵牛星相对。

典例4: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解读:星汉,即银河,是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由一千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

典例5: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唐雎不辱使命》)

解读: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

点拨: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北方玄武七宿,西方白虎七宿,南方朱雀七宿。

二、二十四节气

典例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

解读: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典例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解读:清明节,是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公历4月4日或4月5日。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

典例8: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礼记》)

解读: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公历6月21日或6月22日。

点拨: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反映我国一定地区(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代表)一年中的自然现象与农事季节特征的二十四个节候。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三、古代纪年、纪时法

典例9: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岳阳楼记》)

解读: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公元1044年。

典例10: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古诗十九首》)

解读:“孟冬”代农历十月。

典例11:夏四月辛巳,败秦军于崤。(《崤之战》)

解读:“四月辛巳”指农历四月十三日。

点拨:我国古代按时间的纪法可分为四种:第一,纪年法有年号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例9属于年号纪年法;第二,纪月法有序数纪月法、地支纪月法、时节纪月法。例10是时节纪月法;第三,纪日法有序数纪日法、干支纪日法、月相纪日法、干支月相兼用法。例11是干支纪日法;第四,纪时法有天色纪时法、地支纪时法。

【巩固·飞跃】

指出下列各项纪时纪年法。

1.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

2.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

篇10

关键词:幼儿 古诗 兴趣 教学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事物,力求于某种活动,并且有积极的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的兴趣是老师教育孩子的第一课。有了兴趣孩子才会积极关注,主动思考,并自觉采取行动。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使幼儿受到中国古代文明的熏陶,在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比较厚实的文化积淀,对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幼儿学古诗,要注重幼儿的个体特点,以感悟古诗含义促进幼儿学习的兴趣,达到教学古诗的目的。

一、在讲故事中提高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古诗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泱泱大国的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幼儿学习古诗就必须让其产生浓厚兴趣,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直接教授古诗幼儿因不解其意而产生枯燥感,盲目背诵,也会对今后的学习造成误区。只有在理解其含义后加以朗读背诵才会水到渠成。例如:学习古诗《登鹳雀楼》,这首诗是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在教学中把古诗编成一段小故事先讲给孩子听,使孩子们同样也感受到诗人登楼后望见的远景及近景,写山写水的壮观景象,气势磅礴。在故事中教师以自身为主人公带孩子们来到诗中的世界感受诗中美丽的景色。通过一段小故事来培养幼儿对古诗学习的兴趣,是孩子探求事物和进行活动的动力。当孩子对古诗中的美景感兴趣时,就会仔细地听老师说的每一句话,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强,思维灵活。那么,在接下来背诵这篇古诗时就会更加容易。使幼儿在故事中完成记忆,在背诵中得到乐趣与成就。

二、在朗读中培养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古诗的诗句韵律美,节奏美,再配上抒情的音乐,在朗朗的诵读中不仅能给孩子带来听觉感官上的享受,更能使幼儿感受到诗句中所蕴涵的意境美,理解美,表达美等各种美。所以教师可采用多媒体教学配乐范读、教读、个别读、分组读、齐读等不同形式的朗读。有时,我会一边指着图景,一边诵读相应的古诗文;有时针对一些较易理解的古诗,我会和幼儿一起讨论诗句的意思;稍有难度的古诗,我会通过自己生动形象的语言、肢体动作结合图片或是画面,讲解诗的内容、体现的情感或是意境,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熏陶,受到美的教育。各种形式的读,使幼儿不仅认识到古诗中的新字,还将古诗读熟。在这样的基础上,让孩子能用不同的语调、节奏、重音等形式来读,并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个性,用不同的读法来诠释古诗,以促进孩子的差异发展。

三、在绘画与表演中培养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

俗话说:“熟读成诵”。在学生已全部熟读古诗的基础上,让学生发挥想象,通过对诗歌的吟唱,说说这句诗所描写的画面,例如,在教学李绅的《悯农》时,引导孩子发挥想象,那些在田地里耕种的农民伯伯、顶着烈日还要在地里辛苦的耕种,再想到自己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从而体会诗人对劳动者的敬畏之情。在教学大家熟悉的古诗《咏鹅》时,让孩子们发挥想象,绘成一幅图画:白鹅漂浮在碧绿的湖面上,橘红色的脚掌在水中划动,水面泛起层层涟漪,多美啊!幼儿看到这幅画,诗句会自然而然地映在脑海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在这样一个潜移默化、悠闲自得的环境里,孩子们学习的压力少了,想要画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再就是教师结合诗歌内容,通过相应的动作演示和形象的讲解让幼儿理解,进而再通过角色表演或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让幼儿掌握。这种方法更富有游戏性,很受幼儿欢迎。如教授杜牧的《清明》,在清明这个时节天空下着小雨,路上没有多少行人,有个牧童在牛背上坐着,这时来了一位远方的客人,问牧童这哪里有卖美酒的地方,于是牧童手指远处,告诉远方的客人。通过古诗的内容,让孩子表演出来,这样既增进了对古诗学习的兴趣,又活跃了教学氛围,使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

四、在亲子共读陶冶情操中培养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