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兔子范文
时间:2023-03-23 17:32: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两只兔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家有两只小兔子,一只公兔子,公兔子身上是雪白色的像雪山一样,耳朵是红红的,爪子是灰色的,眼睛是亮红的,另一只母兔子,母兔子身上也是雪白的,耳朵是灰色的,爪子是白色的,眼睛也是亮红。
我放学后,回到了家第一眼就看见了两只小兔子,小兔子饿了,小兔子看见我,抬起两爪子向我要吃的,我拿起红萝卜赶紧喂它们,他们美美地吃了一顿,好像说:“谢谢小主人”。
我们的两只小兔子多么可爱。
福建泉州惠安县惠安中心小学五年级:吴海瑞
篇2
1、不可以。
2、兔子具有强烈的领域意识,与其他兔子生活在同一空间会感到压迫感。一个笼子同时饲养两个以上可能会引起战斗。所以如果要同时饲养两个以上,最好将它们放在不同的兔子笼子里。
3、您可以在饲养它们之前将两只公兔放在笼子里。 如果它们见面并打架,则意味着公兔具有不同的个性,无法一起饲养。 可以将两只异性的兔子放在一起饲养,以便它们可以更轻松地生活在一起。 如果您担心母兔经常并生下许多小兔子,可以考虑对它们进行绝育。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黑炭和白雪是一个既聪明又乖巧的小兔。有一次,我趁外公去喂兔子的时候,一起跟去了。黑炭和白雪看见外公来了,就争先恐后地趴在笼口,黑炭力气比白雪大,一挤就把白雪挤到了一边,准备吃独食时,白雪一撞,又把黑炭撞到了一边。正当黑炭完全不知情的时候,白雪已经津津有味得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黑炭恍然大悟,立马去抢。看来它们两“上辈子有仇”啊!
黑炭有时也会犯“宅男病”,无论怎么叫,它都不出笼,呆在里面“走来走去”,妹妹开玩笑道:“黑炭,黑炭,包拯大人!走来走去像学生在思考问题!”后来,黑炭就有了“动物界的包拯大人,书呆子”的名号。为了让白雪也有“名号”,我就把白雪当成了“动物界的公孙策,师爷”。叫哪个名号,哪个就会跑到你脚下,在你的鞋子上蹭来蹭去,把鞋子上的脏东西全理到它们的毛上,于是,它们“兔毛掸子”的名号就产生了。
有时,我会抱起它们,给它们理毛,它们都乖乖的在那里,等我把它们的毛发整理好。可它们也有不乖巧的一面,那就是在我给它们洗澡的时候,一会儿跳出盆子,一会儿跳到草边吃草。好几次惹得我不开心……
篇4
关键词:数字地形图;质量评价;量化方法
中图分类号:P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8-0039-02
当前进行科学的质量评定的关键问题是怎样将定性评定转变为定量评定。但是,量化方法的实现,存在着相当的难度。因为每项地形图的绘制工作,工序繁多,上工序质量直接影响、制约下工序质量;每个测区、每幅图都不可能相同。这种产品的繁杂性、多样性,给地形图质量的科学评定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数字地形图质量评定的量化方法,是广大测绘科技人员、管理工作者多年来努力探索的课题。
一、数字地形图质量评价传统方法
(一)加分法
加分法是在传统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形图质量等级评定的量化方法。其基本思路是:根据地形图质量特性部分,按其重要性、作业难度及工作量等因素,用百分制分别给出不同的满分值(已顾及权重不同):数学精度30分,属性精度40分,逻辑精度25分,整饰精度5分。每个质量特性中详细列出各个子项及其优、良、合格及不合格可规定的分值。通过对地形图的检查,将发现的问题一一对号入座,并给出相应分值,将各子项得分一一相加,即为该图幅的总得分。按90~100分为优,75~89分为良,60~74分为合格,确定地形图图幅的质量等级。有的城市勘测单位采用了这种方法评定地形图的质量,并编制了专门的计算机程序,屏幕显示检查表格中的内容与得分,操作方便,检查人员的劳动强度大为降低。是质量检查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
(二)模糊数学法
该方法主要应用在批量检查中。经抽样样本的检查后,根据模糊数学原理,建立批质量综合评定的数学模型-模糊矩阵,依“隶属度最大及聚类分析原则”确定批质量等级。现简介如下:
1.评价因子集合。将影响数字地形图质量的因素,如:(1)各要素地形图制图综合的正确程度;(2)各要素之间关系处理的合理程度;(3)地图数学基础的精度和各要素的制作定位精度;(4)地图内容表示的现势性;(5)地图上表示内容的错误和遗漏程度;(6)线划描绘质量的好坏等,列出Z1,Z2……Zn,则评价因子的集合为:
Z={Z1、Z2、……Zn}
2.评价标准集合。将各评价因子,依据有关质量标准,按实际检查验收的情况得出各自的四种质量等级:优、良、合格、不合格。评价标准的集合为:Ri={ri,1,ri,2,ri,3,ri,4},由此n个评价因子的模糊评价矩阵为:
3.评价因子权的确定。由于各个因素对数字地形图质量的影响程度不一样,所以要给这些因素分配不同的权重。在普通地图编绘质量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各要素地图制图综合的正确程度,各要素之间关系处理的合理程度,它们的权重要大一些。地图上表示内容的错误和遗漏程度,线划描绘质量的好坏,可以在检查后基本得到纠正,因此它们的权重要小一些。权重可以由地图制图专家给定,也可以通过统计分析方法获得,比较科学的方法是用层次分析法确定。
权的计算公式为:P i = i种指标实现值/i种指标规定值
将影响成图质量的各因子所求得的权经“归一”化(即P1+P2+…..+Pn=1)处理,得到权的模糊矩阵:
A=(P1、P2、……Pn)
4.综合评定批质量。质量综合评价为总的模糊矩阵:
在A与R复合时相加取最大值,具体运算采用清晰域较大的算子,即矩阵运算法:B=(b1、b2、b3、b4)
按照“最大隶属”原则,其最大的b为质量评定之相应等级,若b1>b2>b3>b4,说明批质量等级优;若blb3>b4,说明批质量等级良;若b1
(三)缺陷扣分法
缺陷扣分法以“幅”为单位,采用百分制对每幅图的质量按重缺陷和轻缺陷分类,各类缺陷所扣分值如下:
重缺陷的缺陷值12/T分;
轻缺陷的缺陷值1/T分。
其中T为缺陷调整系数,根据单位产品的复杂程度而定,一般取值范围为0.8-1.2。设单位产品从简单到复杂分别为三级、四级或五级,则T可分别取0.8,1.0,1.2或0.8,0.9,1.0,1.1或0.8,0.9,1.0,1.1,1.2。缺陷值保留一位小数,小数点后第二位四舍五入。
其质量特性的得分数ai为:
式中T:缺陷调整系数;M1:重缺陷的个数;M2:轻缺陷的个数。
由此每幅图的质量分值为:N=a1P1+a2P2+a3P3+a4P4
式中代表地形图相应质量特性的权重。质量分值确定后,它与质量等级标准对应关系与加分法介绍的一致。当一个测区中包括若干图幅时,在验收或行业质检中,不可能检查每一幅图。因此有一个随机抽样的样本检查问题,即对批质量的判定,它涉及样本大小和合格或不合格的判定数的确定问题。
二、各质量评定方法存在的缺陷
1.加分法以地形图的单位产品“图幅”为单位进行质量评定的。这在评定城市勘测单位作业部门的成图质量或评定批质量之前,是不可少的工作,方法简捷,因而也较适用。但是它对各个质量特性中的各子项分值的确定,还缺乏严格的标准,又缺少批质量的评定方法。因而,推广应用前还有进一步健全的必要。
2.我们从模糊数学法可以看出,它是一种评定批质量并能给出批质量等级结论的一种方法。应该说方法具有其科学性、严密性和统一性。但对影响成图质量的各评价因子的质量分级(优、良、合格、不合格)的百分比,是如何确定的,尚不够明确;对随机抽样的样本大小的确定,也缺乏规定,这是模糊数学法的不足之处。
3.缺陷扣分法的评定批质量中有一整套确定样本大小和合格与不合格判定数的方法。但不够简捷,不便操作。制定合格质量水平、检查水平以及样本大小字码表、抽样方案表等,也很繁琐。但在实现系统自动采用扣分法进行质量等级的评定后大大提高了评价速度,操作也比较方便。
三、本文所研究的评价办法
本文所研究的质量评价体系,采用的是加分法与扣分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数字地形图做出质量评价。根据其特征重要性决定相应的权重:取数学精度权重为0.3,属性精度权重为0.4,逻辑一致性权重0.25,整饰精度权重为0.05;在对每一部分做出具体评价时则采用扣分法,利用上节所述扣分公式给出评分,最后根据权重及具体项得分利用公式计算出图幅的质量分值,系统将自动给出评定等级,即分数在90~100分者为优,75~89分者为良,60~74分者为合格。
根据上节所述的扣分法规则及为了计算简便易操作,系统自定义缺陷调整系数为1. 0,将图幅名及图幅号注记错误定义为严重错误,每错一处扣分为12/T,即12分。其它错误则均定义为轻缺陷,每错一处所扣分值为1/T,即每错一项扣1分。
具体每项错误符号块所能标注的错误分类如下所示:
(一)数学精度类
(1)点移位大:三角点标注格式不规范,植被有方向的符号方向错误(如密集灌木林的符号),各点状地物符号移位大;(2)线移位:境界、等高线、道路、河流等线状地物移位严重;(3)图形接边错误:等高线延长到内图廓线上,内图廓线被删除,相邻图幅地物不接边;(4)面变形大:依比例尺房屋不为直角多边形,房屋、河流、水库等面状地物移位严重;(5)面移位:房屋、水面等面状地物移位。
(二)属性精度类
(1)图幅名及图幅号注记错误:图幅坐标系、图幅号及图幅名不正确;(2)点属性错:各类点状地物符号用错,高程点错误赋值;(3)等高线交叉:等高线交叉;(4)面属性错:房屋、水库等填充符号不一致;(5)线属性错:等高线错误赋值,省县乡界混淆,行政界限变动带来的境界不整合,不同等级道路及河流等线型混淆;(6)注记属性错:注记属性错;(7)等高线丢漏:等高线遗漏;(8)点漏:高程点、控制点、植被等点状地物遗漏;(9)面漏:房屋、河流、水库等面状地物遗漏;(10)线漏:境界、等高线、道路、河流等线状地物遗漏;(11)注记漏:高程值遗漏,各项注记遗漏。
(三)逻辑一致性类
(1)等高线高曲矛盾:计曲线首曲线识别错误,高程点值与等高线值矛盾;(2)地物关系处理不当:等高线与其它地物的空间关系处理不当,点线矛盾,双线道路与河流遇到等高线及桥梁等未断开;(3)点多:高程点、控制点、植被等点状地物重复;(4)面多:房屋、河流、水库等面状地物重复;(5)线多:境界、等高线、道路、河流等线状地物重复;(6)注记多:文字注记重复,文字注记多注。
(四)整饰精度类
(1)注记错:高程值标注错误,各项文字注记错误、图幅左下角的说明资料填写错误;(2)注记移位:文字注记移位大。
四、质量检查中的智能化算法
在对数字地形图进行检查的过程中,有些要素的检查是可以通过程序设计达到自动检查的目的的。比如比较规则的房屋的封闭性,规则线状地物如道理、河流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地貌数据等多项检查可实现自动检查。
在地貌数据检查中下列问题可实现全自动检查:(1)高曲矛盾;(2)标高列数值;(3)标高列方向;(4)首曲线是否内插完整;(5)包坑问题:包与上曲线同高、坑与下曲线同高、坑里有包、包里有坑等。
参考文献
[1]范爱民,景海涛.地图数字化质量问题研究[J].测绘通报,2004.
[2]陆淑芬.地图学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3]罗志清.测量学[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篇5
关键词: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性;耐久性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4-0032-02
自密实混凝土是第四代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20世纪80年代日本东京大学罔村甫教授研究室率先提出自密实混凝土的概念并研制成功。它具有优良的变形能力和抗离析性,在浇灌过程中能够完全依靠自重作用自由流淌,穿越钢筋间隙填充模板空间,同时具有足够的黏聚性防止离析泌水,拌合物均匀密实,硬化后具有良好的力学和耐久性能。本文探讨了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自密实混凝土施工工艺
自密实混凝土具有特殊的工作性能,这使得它在原材料上比普通振捣混凝土要求更为细致严格,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必须掺用高效减水剂和矿物质掺合料。减水剂的掺量以及与水泥、矿物掺合料的相容性应经试验确定。矿物掺合料可采用各种母岩的磨细石粉、粉煤灰、磨细矿渣、硅灰等,配制自密实混凝土通常将两种矿物掺合料复合使用。
因为自密实混凝土中含有大量超细粉掺合料,因此加料顺序很重要;搅拌时间要适当延长;更为重要的是要严格控制加水量。生产自密实混凝土的投料顺序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用水泥、适当地掺合料、砂、水与高效减水剂配制出具有良好流动性的砂浆;第二步,在上述砂浆中加入粗集料,充分搅拌,视拌合物流动情况适当增加高效减水剂用量,若仍不能满足要求则需调整配合比。
若泵送浇筑自密实混凝土,为减少截留空气,应从模板底部开始进行浇筑。泵送时采用几个软管输出口同时操作,以便减少浇筑时间避免混凝土凝固。普通混凝土浇筑层间的冷接缝可通过振捣消除,自密实混凝土则不能,因此,浇筑过程要连续进行,尽量避免中断防止冷接缝。自密实混凝土由于粉体系数大,砂率高,缺乏更多的抵抗收缩的粗集料组分,施工浇注后很容易产生塑性收缩。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养护,混凝土固化后还极易产生干燥收缩以致开裂。因此,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加以覆盖防止水分散失,并在终凝后立即洒水养护,洒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以防止混凝土出现干缩裂缝。
二、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
(一)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评价
自密实混凝土的最大优点在于其良好的工作性能。与普通混凝土和一般大流动性混凝土相比。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内涵有所扩大,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高流动性:保证混凝土能够在自重作用下克服内部阻力(包括胶凝材料的黏滞性与内聚力以及骨料颗粒间的摩擦力)和与模板、钢筋间的黏附性,产生流动并填充模板与钢筋周围。
2.高稳定性:保证混凝土质量均匀一致,在浇筑过程中砂浆与骨料不会离析,浇筑后不会泌水与沉降分层。
3.通过钢筋间隙能力:保证混凝土穿越钢筋间隙时不发生阻塞。
4.填充密实性:保证混凝土填充模板,并自行排出浇灌过程中带入的气泡达到成型密实,是流动性、稳定性和间隙通过性的综合表现。
有关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评价方法,都是围绕上述四个方面展开试验的。如坍落扩展度试验反映了拌合物的流动性,扩展度主要由屈服值决定,屈服值越大,扩展度越小。而倒坍落度筒试验中的流动时间主要反映拌合物的塑性黏度,同时也部分反映了屈服值的大小。扩展度则量化了混凝土在自重作用下克服屈服应力、黏度和摩擦后的流动状态;扩散越接近圆形表明混凝土匀质变形能力良好,直径大则表明间隙通过能力强。中边差反映了石子在砂浆中的悬浮流动能力和抗离析性,其值越小表明这些性能越好。
除此以外,还发展了一些新试验方法,如L型仪、U型槽、J环、牵引球黏度计、密配筋模型填充试验等。在文献中有相关详细介绍。
(二)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控制
日本土木工程协会(JSCE)对新拌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有详细的规定,国内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检测方法的规定。笔者认为,对此应该力求简单实用性原则,尤其是在现场施工中,例如可以同时采用倒坍落度筒和L型仪或U型槽试验综合评价实际工程中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西卡建筑材料天津分公司就是采用该方法向客户展示其自密实混凝土产品性能的。
新拌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控制除了严格执行上述工作性评价外,还应严密控制施工浇筑过程。在施工过程中,浇筑速度不应过快或过慢,过快容易卷入空气,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而过慢容易丧失其高工作性。为了防止自密实混凝土在垂直浇筑中因高度过大产生离析现象,或被钢筋打散使混凝土不连续,应对自密实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进行限制。在非密集配筋情况下,混凝土垂直自由落下高度不宜超过5m,从下料点水平流动距离不宜超过10m。对配筋密集的混凝土构件,垂直自由落下高度不宜超过2.5m。
三、硬化后混凝土的力学及耐久性能
(一)影响自密实混凝土力学及耐久性能的因素
混凝土硬化后的性能包括机械性能和耐久性能两个方面。自密实混凝土的强度范围从中、低强度等级直到超高强混凝土,因此,强度对于自密实混凝土而言并不是主要问题。
自密实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与各种矿物掺合料有关。掺入硅灰能明显降低硬化水泥浆的孔隙,以及骨料与水泥浆之间过渡区的孔隙,能降低混凝土的干缩与渗透系数。硅灰还能与铝酸盐反应,明显地降低水泥浆中与硫酸盐反应生成膨胀性复盐如钙矾石的铝酸盐成分。此外,硅灰还能抑制碱――氧化硅反应,一方面是由于它降低渗透性从而有效阻止水分的渗透;另一方面是它能迅速降低孔缝溶液中碱离子浓度,这样就使得碱活性骨料无法与碱反应。
高炉矿渣具有改善硫酸盐的特性,含磨细矿渣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不透水性和抗冻性,且C1-的渗透深度比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小。粉煤灰在混凝土中,使大孔和小孔都有增多,总的孔隙体积高于对比的空白混凝土,但粉煤灰水泥浆的C1-扩散系数低;粉煤灰的抗硫酸盐性能与其化学成分有关。粉煤灰中CaO与Fe2O3比例越低,抗硫酸盐侵蚀的性能越高;高体积含量的粉煤灰混凝土抗冻融试验差。
(二)硬化混凝土的质量检验
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检验,并按现行国家标准GBJ107-198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进行合格评定。硬化混凝土的长期性能和耐久性应按GBJ82―1985《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进行检验。试块制作方法与普通混凝土相同,在试块制作过程中,成型时无需振捣。分两次装入,中间间隔30s,每层装入试模高度的1/2,装满后抹平静置24h,转入标准养护室养护到规定龄期即可。
当施工过程中抽检的试件强度或耐久性不合格时,应按有关规范要求对实体混凝土的质量及耐久性进行检测。如依据TB 10426-2004对钻芯取样的具体要求,在现浇混凝土实体结构上随机钻芯抽取混凝土芯样,测定实体混凝土的含气量、气泡间距系数和氯离子渗透电量。
篇6
关键词:CL剪力墙;自密实混凝土;质量控制
Abstract: is used for raw materials an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lso has improved to a great extent. CL shear wall is one of the supporting point of the whole building, itsquality directly affects the overall quality of buildings. Theconstruction of CL shear walls are made of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so for the control of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quality is thepriority among priorities of CL shear walls. This paper respectively from raw material, mix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aspects ratio,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to illustrate its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CL shear wall;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0.引言
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依靠自身重力来产生流动,保证密实性,就算模板拥有致密钢筋中也能保证填充的密实性、匀质性较好且不需要进行振捣的混凝土。现自密实混凝土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的施工当中,成为了建筑行业的“十项新技术”之一。但是因原材料的差异及配合比的不同而使得自密实混凝土的质量很难控制,因而现自密实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成为了人们研究的重点。
1.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自密实混凝土的原料主要包括水泥、细骨料、粗骨料、外加剂、矿物掺合料以及水等[1]。对于自密实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最为基础的就是对于原材料质量的。在控制原材料质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因自密实混凝土需要加入矿物掺和料,因此选择水泥时就注意选择普通的硅酸盐水泥,因其所含的矿物掺和料较少或没有,可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以及其强度增长的速度。第二,要选择细度模数较大的中砂作为细骨料,并且要保证砂的含泥量要保持在1%以内,以保证混凝土的粘聚性,同时还可减少外加剂及水的使用量。第三,粗骨料应选择连续级配的石子,同时要注意所含针片状石子要保持在10%以内,孔隙率要在40%以内,以避免增加水泥浆的用量,同时还能减少水化热及干缩的现象。石子的粒径不能超过25mm,若CL剪力墙需要配筋,那么石子的料径不能超过20mm,以避免出现分层或是离析情况[2]。第四,若只使用水泥来拌合自密实混凝土其成本较高,因此需要加入矿物掺合料。矿物掺合料可选择粉煤灰及矿粉双层加入,以保证自密实混凝土的耐久性及稳定性。第五,外加剂对于自密实混凝土来说非常重要,其直接影响了整个混凝土的性能,一般来说,外加剂可选择使用羧酸系减水剂,因其缓释及空间位阻作用较强,可有效控制自密实混凝土的坍落度,且不影响混凝土的硬化速度,另外其还具强抗缩性,使混凝土的耐久性强。第六,水则可使用普通的自来水。
2.配合比的确定
基于自密实混凝土的特征,其配合比的设计方法自然也与普通混凝土的设计方法不同。但至今为止关于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却未统一,通常是利用经验结合试验来共同完成,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现使用得比较多的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固定砂石体积法、改进全计算法和参数法。通过实践发现其中最为科学、合理的方法便是固定砂石体积法,其所使用的参数明确、设计结果清晰,且其理论基础较好,具有强适用性,因此多采用固定砂石体积法来设计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合比。
固定砂石体积法最初是由岗村甫提出,其主要是在对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及抗离析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影响配合比的因素,通过试验及研究以确定最终与自密实混凝土特征与需求相符的配合比。因此要分析自密实混凝土的配置强度、水胶比、用水量、砂率、矿物掺合料以及膨胀剂的使用量等,然后再通过性能试验对混合比进行反复调整。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主要有流动性、抗离析性以及填充性。配合比恰当的自密实混凝土应具有以下特点:砂率高、水胶比低、矿物掺合料含量较高。具体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应满足的要求可见表1。
3.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
自密实混凝土进行搅拌时所采用工艺类似于普通混凝土,但其所使用的搅拌机、搅拌时间、投料顺序和投料精度还是有所不同。因自密实混凝土的粘性较大,故要选择强制式的搅拌机以保证搅拌的均匀性;搅拌时间要比普通混凝土更长,以保证各原材料充分混合;自密实混凝土的投料应先投入胶凝材料进行干拌,搅拌均匀以后加入砂石进行干拌,搅拌均匀以后加入水和外加剂,也可选择将胶凝材料、砂、外加剂和水加入搅拌均匀以后再加入石子进行搅拌。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投料的精度,一般来说,自密实混凝土投料的精度要保持在±1.4%的水泥、±0.9%的砂、±0.9%的石子、±2%的矿物掺合料、±2%的外加剂以及±1.5%的水,重点以骨料为主。另外在生产时要注意根据骨料的含水率来调节用水量。
4.混凝土浇筑控制
因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较强,因此要以液压核算来计算模板的侧压力。相比于普通的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的屈服值较低,其完全不能支撑自身的重力。因此在浇筑时,位于下层的模板其所受到的侧向压力会根据浇筑高度的不断增加而不断增长,所以浇筑自密实混凝土时其所需要的模板风度及硬度要更强,应选择钢模进行自密实混凝土的浇筑。
在浇筑自密实混凝土之前要对模板的支撑体系进行检查,看其支撑是否到位,模板内是否存在杂物,若有则要进行清理。其次,为避免出现漏浆的情况,要将自密实混凝土的模板缝隙不能超过1.5mm。在浇筑自密实混凝土时还要注意浇筑的高度,一般来说,若是垂直下落,其高度要保持在2m以内;若是水平浇筑,其水平流动距离要保持在10m以内;若配筋比较密集且自密实混凝土本身就具有高粘性,那么可利用在人工敲击等方法在模板外侧进行辅助振捣而加强其密实性,此方法还可将混凝土表面的气泡消除以使混凝土的流动更快。另外,自密实混凝土在进行泵送时要注意保持其连续性。除此之外还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监督,以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均匀性及稳定性,若有问题要立即暂停施工进行调整。
5.混凝土的养护
因自密实混凝土的流动性较强,在浇筑以后其可自动找平,但还是会出现突起石子,因此还需要进行人工抹面找平。找平之后就要进行覆膜以避免因水分蒸发而产生收缩裂缝。混凝土终凝之后要进行至少14天的洒水养护,以保持表面的湿润度。
6.结语
自密实混凝土的质量不仅与其本身原材料、配合比有关,同时也与施工工艺、运输、浇筑及后期的养护有关,同时施工人员的技术也会直接影响到其质量。因此要使自密实混凝土的质量得到保障,就需要注意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的确定、运输方式及浇筑工艺,同时还要注意后期的养护以及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培训,这样才能尽可能全面地保障自密实混凝土的质量,以保证CL剪力墙的施工质量,保障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篇7
作者:谢超 张振辉 单位:军事经济学院
清晰美观的显示效果对于美观清晰的地图显示而言,一方面要求地图符号和图例制作精美以及绘制的准确性,再就是动态注记,另一方面要求地图能够内容分层显示和动态载负量调整。对地图符号及图例可以采用图像、矢量符号来显示,图像符号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图形图像技术制作成立体符号和阴影符号、动画符号等,使符号具有立体感、层次感、更加突出醒目,同时也增加了地图符号的种类,丰 富 地 图 的 符 号 库,矢 量 符 号 可 以 采 用GDI+技术来进行编程绘制,使符号更加光滑和美观[9],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地图技术美,增强地图的艺术性,提高地图的审美价值。符号绘制的准确性主要解决要素图形关系处理问题,其目的是处理好图面的一致性和可辨别性关系,信息表达和地图感受之间的关系,着重从三个方面处理:①优先级处理:地图上各地理要素从其表现形式看有一定的优先级次序,优先级高的压盖优先级低的。屏幕显示输出优先级的确定可依以下原则进行:优先级低的面状要素先显示,线状要素次之,点状要素最后显示;对同一要素层处理时,根据目标的分类分级确定显示级别,低级别的先显示,高级别的后显示。如变通层处理时,显示的顺序为小路、大车路、普通公路、高速公路,最后是铁路;根据不同地理要素的重要程度分为不同的要素层,次要的层先显示,重要的层后显示;②目标间关系处理:包括面与面目标,线与面目标,点与面目标,线与线目标,点与线目标之间的关系处理。电子地图对于目标间的关系处理可以利用各要素图形间的压盖关系加上一些算法,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③要素特征转换:由于地图显示在屏幕上的比例尺是可变的,所以必须进行地理要素图形的几何特征转换。当显示比例缩小时,原来的线状要素(如半依比倒尺桥梁),按实际尺寸已经无法显示,必须改用点状符号,原来的面状要素(如居民地),也要变成圈形符号表示。另外美观的地图显示还要以地图的视觉效果为显示依据。在许多电子地图中,注记通常放置在固定位置上。然而,这种注记方式常常带来很多不便:有时为了能清楚地浏览地图,经常需要在有限的屏幕内放大或者漫游地图,有一部分与屏幕边界相交的要素的注记常常被屏幕切割,部分或全部落在屏幕外,严重地影响了地理要素的表达,甚至引起表达的错误。高积粮、杨崇俊等人从点、线、面三类要素着手,提出适合屏幕浏览的自适应注记,很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达到良好的地图表达效果[10]。另外电子地图注记的字体、颜色的使用要尊重习惯。如水系注记采用蓝色左斜宋,便于用户更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保持注记字大的稳定性,电子地图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无级放大的功能,但注记的字大不应随视图比例尺的增大而增大等等。本系统实现了动态标注,并对诸如线路转弯、畸形区域等特殊情况做了一定的处理。当然动态标注问题中还有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电子地图要求信息丰富,满足不同类型和层次用户的需求。由于计算机的屏幕显示区有限,如果不进行内容分层显示和动态载负量调整,用户很难快速、直观地获得有用的信息。在电子地图的显示设计中,应针对用户的需求和图形信息的层次,设计地图要素显示的分层方案和动态载负量调整的参数。地图要素的分层显示方案设计取决于地图的数据情况和电子地图的目的和功能。本系统中根据图层组织地图要素数据,可让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要显示的信息图层,而用户不感兴趣的图层处于关闭状态。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增强了用户的可控制性,方便了用户对电子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另一方面减少了显示图形的数据量,加快了计算机的操作响应速度。实现动态载负量调整的核心问题是建立数据的多层存储结构。本系统首先划分了地图视图比例尺的级数,在建立地图数据库时采用增加地图要素综合属性,给每一个要素与绘图符号类型增加显示控制参数并与视图比例尺的级数对应。在对地图进行缩放操作时,系统自动计算地图的视图比例尺,根据比例尺所在的级,提取要显示的地图要素并进行显示。
快速的地图显示在地图浏览查询过程中,由于要不断地查看新的地图或新的地图区域,这时显示漫游查询速度比较慢,很难达到人眼运动和视觉变化的要求,因此要求在保证一定美观的前提下,地图的显示速度要尽可能的快。为了达到快速显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节省时间。完善数据组织结构本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采用了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①根据二维地图的矢量元素类型(点、多点、折线、多段折线、区域和多区域)并结合每种类型矢量元素的相关操作建立起与矢量元素类型相对应的对象;②将具有相同性质的对象(道路,水域,建筑物等)进行再次归类,由层对象对相同性质的矢量元素对象集合进行管理;③在层对象的基础上,又建立了一个地图对象对层对象进行管理;④建立了一个具有多叉树结构特征的对象集合。该对象集合为电子地图系统的上层模块提供了一个方便管理、查找和操作的基础,为后续的地图快速显示功能的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改善符号库的数据存储结构绘制符号往往占用了地图显示的很多时间,符号库的存储、管理机制影响符号调用的效率,符号库的数据结构影响符号绘制的复杂程度。本系统中符号库采用的是索引与数据存放于同一文件中的数据库结构,便于符号搜索和符号库的分发。在数据组织上,本系统采用参数化数据结构存储符号及图元,存储图形的几何参数如图形的编码、外接矩形、画笔的颜色、填充颜色、线宽、线长、线的标示符等,其余数据都由程序在绘制符号时按相应的算法计算出来。采用参数化数据结构进行组织,占用的存储空间小,符号化地图时搜索符号快,因而符号显示的速度也快,且绘制精度高,无级放大时,符号不变形。实时的数据压缩地图图形放大时,显示的要素数量相对较少,速度将很快;而缩小时,不但要素数量增多,随之而来的是几何点的相对集中,造成严重的重复计算和绘制,所以实时的数据压缩相对也能提高显示速度。本系统中数据压缩采用“道格拉斯一普克(Douglas-Poik-er)”算法,这种算法对矢量数据进行抽稀,既可以保持矢量线条的形状特性,又可以根据实际制图需求确定抽稀容差,从而在保证拟合精度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压缩数据,大大减少图形缩小时计算和绘制的时间。LOD的使用[11]、改善图形显示的效率、减少需要显示和操作的冗余数据、空间索引的应用都对地图的快速显示起着一定的作用地图空间索引的使用无疑是提高地图显示速度最为重要的方法。建立空间索引是按特定条件对空间目标进行筛选,将无关目标排除,是从根本上提高空间操作效率和速度的方法。它不仅提高了空间数据处理的有效性,而且提高了空间数据读取的有效性。实时的地图显示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地图的元素数量较大,用户可能频繁地对地图进行移动,缩放和旋转操作,如果每进行一次操作,都将屏幕擦除,然后再对所有元素进行重画,其代价较大,从而有可能达不到实时显示的要求,并且简单的重画还会导致画面的闪烁,影响界面的友好性。本系统中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种优化方案:①在重画过程中,首先判断元素是否在屏幕的显示范围内,若是,则重画该元素,否则忽略;②在内存中建立虚拟屏幕缓存区,该虚拟屏幕的区域大于屏幕显示区域,事先在虚拟屏幕上“画”好用户可能用到的显示数据,当用户新的操作完成后,系统直接将缓存中相应部分的数据“整体”拷贝至显存,以提高显示速度;③采用多线程技术,即让辅助线程完成数据的准备工作。辅助线程主要有两类:其一,为显示线程准备即将可能用到的显示数据;其二,当坐标转换参数发生变化时,事先调度坐标转换模块为显示线程完成下一阶段显示的坐标转换工作[12]。
从大规模的制图生产到按需制作地图、由完全地图标准到近似的类地图表达、以及地图系统以开发者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设计。总之地图在出现个性化和机动性的今天,电子地图可视化质量的研究更显得迫切和重要,地图工作者应该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在当前空间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支撑下,开展电子地图的可视化质量探讨,建立电子地图质量评价标准,提高电子地图的可视化质量,为电子地图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奠定基础。
篇8
关键词:钢-混凝土工字梁桥;剪力滞效应;剪力滞系数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three-span steel - concrete the word continuous beam as the object of study, combined with shell elements and solid elements of the steel - concrete the word continuous beam Shear Lag Analysis Based on ANSYS. Discusses the 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of each load case of steel - concrete I-beam shear lag coeffici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steel - concrete I-beam, wide-span ratio (B / L), its shear lag the greatest impact, followed by the deck load is applied in the form.
Keywords: steel - concrete the word girder bridge; shear lag effect; shear lag
中图分类号: 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 钢-混凝土组合梁桥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研究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最初用于房屋及厂房结构。进入90年代后,开始用于城市立交桥的主体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由于兼有钢桥和混凝土桥的优点,使其具有跨越能力大、建筑高度小、抗震性能好以及施工速度快等优点,适合我国基本建设的国情,近20年来已得到迅速发展。另外,为解决大跨度跨线桥及高架桥的施工难题并降低结构高度,我国很多省市开始采用钢-混凝土组合梁桥。1991年上海市建成的南浦大桥是我国第一座钢-混凝土组合梁斜拉桥。其后,我国建成的上海杨浦大桥、青州闽江大桥、重庆观音岩长江大桥均采用了这一桥型。2004年在云南建成的祥临澜沧江大桥则是我国首座钢-混凝土组合梁悬索桥。
二.剪力滞系数定义
钢-混凝土组合梁是由外露的钢梁或钢桁梁通过连接件(剪力键)与钢筋混凝土板组合而成的结构。钢与混凝土两种材料可以相互扬长避短,各自发挥它们的材料特性,可以更好的协同工作。
典型的组合桥面系通常由多根钢梁与混凝土板构成,设计时则可以简化成一组平行的T或工形截面组合梁。按照基于平截面假定的初等梁理论,组合梁某一截面在竖向弯曲作用下,混凝土桥面板相同高度处的弯曲压应力为均匀分布。但实际上钢梁腹板内的剪力流在向混凝土桥面板传递的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桥面板的剪切变形而使得压应力向两侧逐渐减小。混凝土桥面板内的剪力流在横向传递过程中的这种滞后现象称为剪力滞后效应。剪力滞后效应使得混凝土桥面板内的实际压应力呈中间大而两边小的不均匀分布状态,因此距钢梁较远的混凝土并不能有效起到承受纵向压力的作用,如图1所示。图1中B为混凝土板宽度,Be为混凝土板等效宽度。在混凝土板截面轴向力相等的条件下,有,由此可以求出桥面板有效宽度Be,则λ=Be/B即为剪力滞系数。
图1 钢-混凝土工字梁桥面板应力分布 图2 钢-混凝土工字梁截面尺寸(单位:mm)
有效宽度的定义直接影响到组合梁的内力计算以及挠度和抗剪连接件的设计。通常情况下,有效宽度的取值对承载力极限状态的影响较小,但对正常使用阶段的变形验算的影响较大,而后者往往控制大跨组合梁及承受动力荷载组合梁的设计。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斜拉桥中所采用的组合梁桥面系主要受轴压作用,其混凝土桥面板有效宽度的取值与通常以受弯为主的T或工形截面组合梁有所不同。
三.剪力滞效应分析
混凝土桥面板有效宽度Be不仅与结构的几何尺寸有关,同时受荷载类型、约束条件、截面特征、受力阶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3]。通常情况下,混凝土桥面板有效宽度主要受混凝土板宽度与跨度之比以及荷载形式的影响。
本文的计算算例为一片三跨连续钢-混凝土工字梁,跨径布置为3×25m,钢-混凝土工字梁截面尺寸如图2所示。其中混凝土板宽度B=1.2、2.4、3.6、4.8m,对应的宽跨比分别为B/L=0.048、0.096、0.144、0.192。桥面板混凝土采用C50,钢工字梁采用Q345钢材。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该算例进行有限元模型分析,其中桥面板采用Solid65单元,钢工字梁采用Shell63空间壳单元。有限元分析模型如图3所示。
图3 钢-混凝土工字梁有限元分析模型图4 自重荷载作用下钢-混凝土工字梁的剪力滞系数
工况一:在自重荷载作用下,对应的四种宽跨比的钢-混凝土连续工字梁沿梁长的剪力滞系数分布规律见图4。从图4中可以看出,支墩附近处的剪力滞系数比跨中的剪力滞系数要小的多,此外,随着宽跨比(B/L)的逐渐增大,全梁剪力滞系数都在减小,即桥面板有效宽度变小,剪力滞效应增强,尤其是支墩附近区域的剪力滞系数减小的幅度要大于跨中区域。
工况二:在集中外荷载作用下。a)当集中荷载作用在边跨跨中时,对应的四种宽跨比的钢-混凝土连续工字梁沿梁长的剪力滞系数分布规律见图5。b)当集中荷载作用在中跨跨中时,对应的四种宽跨比的钢-混凝土连续工字梁沿梁长的剪力滞系数分布规律见图6。从图5~6中可以看出,集中荷载附近区域以及支墩附近区域的剪力滞系数小于跨中区域。随着宽跨比(B/L)的逐渐增大,集中荷载附近区域以及支墩附近区域的剪力滞系数减小,但其他区域的剪力滞系数不随宽跨比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集中荷载作用位置的变化只对其作用附近区域的剪力滞系数有影响,而对其他区域的剪力滞系数无影响。
图5 边跨跨中集中荷载作用下钢-混凝土工字梁的剪力滞系数 6 中跨跨中集中荷载作用下钢-混凝土工字梁的剪力滞系数
工况三:在均布外荷载作用下。a)在均布线荷载作用下时,对应的四种宽跨比的钢-混凝土连续工字梁沿梁长的剪力滞系数分布规律见图7。b)在均布面荷载作用下时,对应的四种宽跨比的钢-混凝土连续工字梁沿梁长的剪力滞系数分布规律见图8。从图7~8并结合图4可以看出,在均布外荷载作用下(包括均布线荷载以及均布面荷载),钢-混凝土工字梁的剪力滞系数分布及变化规律基本同工况一,有一点不同的是,在均布线荷载作用下,其全梁区域的剪力滞系数要大于自重荷载作用工况以及均布面荷载作用工况。
图7 均布线荷载作用下钢-混凝土工字梁的剪力滞系数图8 均布面荷载作用下钢-混凝土工字梁的剪力滞系数
四.结 论
总上说述,钢-混凝土工字梁剪力滞系数的分布及变化规律,对其剪力滞系数的影响可以到如下结论
1.在各个荷载工况作用下,随着钢-混凝土工字梁的宽跨比(B/L)的增大,桥面板的剪力滞系数逐渐增大,尤其是集中荷载作用区域以及支墩附近区域的增幅特别明显。
2.自重荷载作用工况下钢-混凝土工字梁的剪力滞系数分布及变化规律同均布荷载作用工况。
3.集中荷载作用位置只对其作用附近区域的剪力滞系数有影响,而对其他区域的剪力滞系数无影响。
参考文献
[1]黄侨 桥梁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原理[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1
[2]聂建国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1
[3]聂建国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试验、理论与应用[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篇9
关键词:数字化制图技术 矿山测量 现代测绘 电子计算机
矿山测量是矿山生产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随着社会的进步,矿山测量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各种测量制图仪器也相继推出,数字化制图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矿山测量工作的效率和精度,然而现代化数字制图技术应用起来十分复杂,想要更好的应用到矿山生产建设中,还需要我们认真探究,由此可见,本文的研究内容具有现实意义。
1、数字化制图技术的工作流程简介
总体而言,数字化制图技术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四个环节,即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编辑图形、输出图形。
1.1 收集数据
数字化制图技术需要信息依据,因此首先要收集数据,例如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掌握地形图实体的形状以及空间位置,数字化制图技术需要了解到各点的坐标,了解各点的连接方式。一般情况下,数字化制图技术收集数据的形式主要有外业收集和内业收集,其中外业收集主要是指在野外收集数据信息,采用的仪器设备通常有全站仪、经纬仪等,首先通过这些测量仪器收集地形数据,然后再将数据信息传给计算机,最终计算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制成地形图,而内业收集则是采用扫描仪等设备对现有地形图进行数字化处理。
1.2 分析数据
收集到数据之后,数字化制图技术需要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若要运用野外收集的数据绘制地形图,首先必须要转换编码,此外数字化制图技术在绘制地形图的过程中,通常都是以图幅为单元,而收集数据过程中,对地形的描述主要是以线状地物作为边界,没有具体的划分图幅,因此数字化制图技术还需要对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再进行分幅,分幅过程中需要设定范围参数。另一方面,很多地物的形状都具有规律性,而收集数据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测量误差,导致这些地物形状失去原有的规律,这时数字化制图技术就要纠正测量结果中存在的偏差,进而保证制图准确。
编辑图形就是根据实际要求,将已经生成的图形绘制成地形图,一般情况下,编辑和修补数字地图都要通过数字化成图软件来实现。
在测量地形时,有时会采用非坐标测量方法,测量结果不会进入电子手簿,不参与自动成图过程,这时数字化制图技术需要运用成图软件,将测量结果融入地形图。在注记地形图时,要预先设置各项参数,例如字体、注记走向等,注记地形图之后就要完成图幅的裁剪以及接边,其中图幅裁剪就是将需要的图幅从图形界面中提取出来,此外不同图幅中有时会存在同一个实体,在描述该实体的属性和位置时,各个图幅之间会产生矛盾,图幅接边就是分析相邻图幅之间的关系,消除这样的矛盾。
输出图形就是按照实际要求,将绘制完毕的地形图传输给工作人员,例如将地形图打印出来等。
2、数字化制图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化制图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对于矿山测量工作而言,很多地形图的绘制都需要运用数字化制图技术,主要包括台阶分层地形图、矿山现状地形图、排土场地形图等,下面笔者列举项目实例,分析数字化制图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
2.1 项目资料
某矿业集团在施工设计时,首先审核通过了1:500的设计电子图纸,之后运用CAD制图软件,将其转化为1:1000的CAD电子图,转化后的电子图如图1所示。
图1:设计电子图纸转化后的CAD电子图
图中点1、点2、点3均是四等永久导线点,各点的坐标和标高如下:
点1―X:3964911.508,Y:20451941.530,Z:-317.452;
点2―X:3964915.557,Y:20451975.471,Z:-317.463;
点3―X:3964923.175,Y:20452037.326,Z:-316.219.
图中岔道A为上盘运输巷岔道,岔道B是2号穿脉巷岔道,岔道C是3号穿脉巷岔道。
2.2 巷道放样和实测
施工到岔道A时,在CAD电子图中选取巷道中线上任意一点L1,如图2所示。
图2:点L1示意图
读取L1点的坐标和标高为X:3964966.899,Y:20452192,Z:-317.394,之后根据设计坐标,运用全站仪放样功能,在巷道顶板上放样,采用全站仪进行实测,结果显示X:3964966.900,Y:20452192.054,Z:-317.382。
2.3 腰线放样和实测
使用全站仪测出的L1点的实际坐标和标高之后,将测量结果输入到CAD电子图中,即可得到L1点与巷道两边的距离,在通过图中给出的轨面高,即可推算出L1点的腰线标高,经计算为-319.594m,然后现场放样,仍然采用全站仪进行实测,结果L1点实测腰线标高为-319.592m。
2.4 岔道中线的设置
按照上述方法,在巷道中线上选取点L2、点L3、点L4,如图3所示。
图3:点L2、点L3、点L4示意图
读取点X2的坐标为X:3964974.023,Y:20452200.000,点X3的坐标为X:3964981.298,Y:20452203.328,点X4的坐标为X:3964994.161,Y:20452202.016,再采用全站仪将点X2、点X3、点X4在巷道顶板上放样,之后进行实测,制成弯道大样图。
2.5 巷道中线点的设置
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确保巷道建设符合设计标准,并且还要考虑美观因素,为了满族这些要求,首先在巷道中线上确定点L5、点L6,如图4所示。
图4:点L5、点L6示意图
点L5与点L6的距离大约15米,读取点L5的坐标为X:3964997.275,Y:20452200.586,点L6的坐标为X:3965002.793,Y:20452198.068,采用全站仪放样,连接点L4、点L5、点L6,即得到巷道中线,与此同理,运用以上方法,可以完成岔道B、岔道C的防线工作。
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化制图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该技术融合了电子计算机技术以及现代测绘技术,其工作流程主要包括收集数据、分析数据、编辑图形、输出图形。对于矿山测量工作而言,台阶分层地形图、矿山现状地形图、排土场地形图的绘制都需要运用数字化制图技术,笔者在本中简要介绍了数字化制图技术的工作流程,并结合项目实例,分析了数字化制图技术在矿山测量中的应用,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以后如何进一步提高矿山测量工作的整体水平,还需要各位同仁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 电子专业 校企合作 教学质量
电子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要求高、知识性更新快的专业,要培养出本专业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单凭学校是很难做到的。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要想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进行校企合作。2010年3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年度工作会,会上袁贵仁部长明确指出,当前职业教育的重点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质量的关键是推进校企合作。我结合本校电子专业办学的成功经验,提出校企合作是提高电子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我校电子专业是省级示范专业,开办之初,学校就注重与有关电子企业进行合作,先后实行了“2+1”、“工学交替”和“订单式”培养模式,建立了校内实习工厂和校外实训基地,为学校办学创造了多方面的优势,尤其在学生就业方面,不仅就业质量高,学生在合作单位的待遇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而且就业率每年都达到100%,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普遍认可。这一成果充分反映了我校电子专业办学质量的提高,充分体现了校企合作的优越性。
1.校企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多种素质的综合品质,素质是内化了的心理品质,其中各素质之间相互制约、相辅相成,无论是道德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还是身心素质,都需要在相关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经历实践的磨炼才能形成。敬业精神、责任心、质量意识、团队精神在学校教育中很难培养,只有经过实践的锤炼和熏陶才能逐渐养成和内化。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在电子企业中进一步锤炼,提高职业素养。
2.校企合作有利于培养“三师型”教师队伍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的根本保证,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优劣。“三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对专业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一是具备把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能力;二是具备把本专业技能有效传授给学生的能力;三是具备教科研能力。电子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学校教师可以利用假期深入企业第一线进行在职学习,参与企业的工作和管理活动,体验企业的科研氛围,了解和掌握最新的行业动态。这样一方面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丰富了教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研知识,为培养出“三师型”教师奠定了基础。
3.校企合作有利于教学改革
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不断更新变化的,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依据和动力,学校只有通过企业,才能真正了解教学改革的内容和重点及必须达到的目标。通过校企合作,让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讨论专业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共同编写实用教材和岗前培训教材等,使电子专业教学改革更具有针对性和应用性,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对路人才。
4.校企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行职业学校课程设置只注重知识的学习,忽视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综合运用多方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一,由于企业的参与,能准确界定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素质能力和专业技能,使学校课程设置、内容与教学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二,借助于企业大量的技术革新、技术研发实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重点讲授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索式、研讨式、实验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第三,以解决企业的现实技术问题为目标开展学生课外科技竞赛活动,积极鼓励、指导学生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革新,等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5.校企合作有利于学生参与企业实践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环节,电子专业技能的培养可以在校内实习室进行,但校内实习场所与企业车间相比仍有许多局限性,有些不易言传的经验、习惯和职业素养等,只有在现场环境中才能体会和领悟。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可以方便地参与企业实践,在实际生产岗位上接受师傅手把手的指导,和企业员工同劳动、同生活,可以切身体验严格的生产纪律、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感受劳动的艰辛、协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等这些职业岗位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为毕业与就业接轨及毕业后顶岗工作铺平道路。
6.校企合作有利于学生顺利就业
在人才市场,诸多用人单位都希望录用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员,能直接顶岗工作,这对一直在学校学习的学生来说是不切实际的。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方便地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一方面按照企业实际的生产和服务要求参加工作实践,获取工作经验和掌握专业技能,另一方面熟悉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了解企业聘用新员工的意向,有助于顺利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