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活动范文
时间:2023-03-27 03:31: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文化活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活动导向由“高档”向“低档”转变
高档次的文化活动,其艺术性和思想性都具备一定的高度,但对参与者也提高了门槛。据笔者了解,一些基层组织为提高文化活动的品位,开展了如主持人大赛、书画创作、乐队演奏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虽然这些活动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基层单位具有该方面素质的人不多,且对高档文化理解有限,致使看的多参与的少,尽管组织方投入了很多精力,但活动效果并不明显;某些时候,逼着员工爱好还容易引起大家的抵触情绪。因此,开展文化活动要根据基层员工的文化程度、兴趣爱好来设计,让活动更符合大众口味。“低档”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降低员工参与的门槛,而且组织方便,分散的精力少,在意义和价值上也不一定比高档次的文化活动逊色。像摄影展、有奖竞猜等小活动员工喜欢参与,就是因为它简单,具有普遍性,因而受到大众青睐。所以,组织者在开展活动时,要在衡量活动价值上下功夫,莫以“高档”为特色,应以“低档”为普及,真正使文化活动具有更广泛的社会价值。
——活动策划由“命题”向“选题”转变
据了解,目前企业各级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大部分都是由组织者“命题”,即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怎么开展,都是由组织者决定。如果实施“选题”,则是由组织部门列出要开展文化活动的清单,通过网上投票或者深入调查的方式,让员工决定开展文化活动的内容。“命题”式文化活动,对员工来说有可能是被动地参与,有可能引起员工的共鸣,取得好的效果,但也有可能遭遇员工冷落。而“选题”式文化活动,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员工,员工可以在所列的文体活动中根据能力水平进行筛选,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参与由“个别”向“全员”转变
有的基层单位组织活动,没有充分考虑参与者的能力素质、场地要求、交通情况等实际存在的特殊因素,造成活动设置不科学、激励措施不得当。虽然大部分员工想参与,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只能摇头叹息,致使活动演变为熟悉面孔的专利活动,大多数员工却鞭长莫及,这样不仅没有取得活动应有的效果,还容易挫伤员工的积极性。因此,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时应综合考虑各方因素,注重全员性、普及性,让活动既有“特色菜”,又有“家常菜”,使广大员工能人人参与、个个受益。
——活动内容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传统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具有值得借鉴学习的方面,但由于员工成长的环境不同,接受新事物的思想不同,传统的如球类、拔河等活动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而诸如游戏、影视、微博等成为员工特别是年轻员工乐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因此,应结合基层单位的现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如美德教育、励志教育等活动,从员工的品性培养抓起,在良好的环境中熏陶思想、净化心灵,同时结合一些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心理测试和趣味性调查,让广大员工在多元的活动中学知识长才干。
——活动载体由“场地”向“网络+场地”转变
由于基层单位较为分散,受距离较远的局限性,开展大型场地文化活动需要涉及人员流动和车辆保障等,无论从安全角度还是行政管控角度都会对日常工作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丰富的网络资源能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注入新的活力,网络文化能够使参与的范围广、开展的内容多、采取的形式活。因此,基层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应更加注重网络化形式,充分调动网络资源,将员工生活中的事、交往中的情、工作中的愁融入活动中,利用网络打造一个解人忧、育人才、让人乐的综合性活动平台,达到健全身心、放松心情、激发斗志的目的。
篇2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05-000-01
摘 要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培育出的具有自身独特性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企业文化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着企业的兴衰,群众性文化活动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合理开展、引导群众性文化活动对于企业的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中笔者从企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意义、原则着手,并对怎样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企业文化 群众性文化活动 探讨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每一个企业都会在发展中形成自己的文化,它能够帮助员工形成归属感,并不断激励员工进行自身价值的最大发挥。群众性文化活动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合理开展相关活动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氛围,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
一、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意义
群众性文化是指人们在职业之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性文化,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一)有利于构建企业文化
人民群众是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创造者,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是企业在党的建设中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方法,做好群众性文化活动能够体现企业的领导集团对于群众生活的关怀。另外,开展企业群众性文化活动也需要有严格的组织以及一定的物质保障,开展这些活动能够不断完善企业的文化,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开展。最后,群众性文化活动应当体现企业内部各类人群的特点,安排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这样能够满足员工的文化和精神需求。
(二)有利于凝聚人心,团结员工
群众性文化活动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开展这类活动能够为员工沟通交流提供一个平台,在员工之间传递正能量,并及时消灭一些消极思想,增进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距离。员工在群众性文化活动中也能够感受到来自企业的关怀,增加对企业的归属感,并不断产生对企业集体的认同感。
(三)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群众性文化活动也有利于为员工发挥自身的才能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员工通过群众性文化活动体会到来自企业大家庭的温暖,便会积极融入企业,更加勤奋努力地工作,极大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企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企业在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同时也应当明确员工的需求,为员工提供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
二、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原则
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应当把握以下两方面的原则:
(一)与员工需求相结合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企业员工群众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的追求,更加注重对精神方面的追求,这一点在基层员工中体现地更为明显,他们希望能够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也得到人文关怀。企业基于此点应当根据员工实际的文化需求有原则地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
(二)将提升企业内强素质为出发点
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不能是毫无目的的,应当将增强企业的内在素质出发,并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全球经济处于疲软状态,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要凝聚全体员工的力量。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能够团结员工,构建更加优秀的企业文化,
三、怎样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对企业的发展意义非凡,在今后的发展中企业应当把握好上面提到的原则,并努力探索更加合适的方法。
(一)引导员工形成企业发展的共识
在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时,企业应当注重转化活动的影响力,使其能够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通过合理的竞争机制将员工的参与意识转化为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另外,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当注重将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相结合,为企业的运行营造良好的氛围,并通过活动不断形成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协商共谋的机制。
(二)做好员工的技能培训工作
企业可以通过组织特定的文化活动来对员工的技能进行拓展培训。例如:可以通过不同工种岗位之间的竞赛、拜师等活动,来为企业员工增加更多技能学习的平台,让员工在更加轻松的氛围中不断提升知识技能等的学习。另外,在企业也可以将活动作为切入点,将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点通过群众性文化活动寻求解决办法,这样也能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的运营管理活动之中,推动企业的管理、技术上的创新。
(三)丰富员工业余生活
企业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例如:职工文化周、运动会、职员服务活动等,也可以依托重大节日,丰富文化活动种类,让全体员工都能够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开展这些活动能够有效帮助员工丰富自己并不断提升自己。
(四)关注员工利益
群众性文化活动还应当关注困难职工,做好对这些员工的帮扶工作。在活动中,企业可以通过具体的事件来做好帮扶工作。同时,企业应当积极重视员工的诉求,密切关注群众的需求。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企业要不断完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及时解决员工的合理诉求。
篇3
【关键词】重要意义;职工文化;作用
一、发展职工文化活动的重要意义
在职工初进企业时,最先了解的就是企业文化(培训或个人感知)。可以说,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反映了该企业的发展理念,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职工对该工作的态度。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促进职工更好的融入企业,开展工作,糟糕的企业文化或者没有企业文化,职工就会完全站在个人利益的基础上对待工作,想到的也只能是如何能从企业获取更多利益,对待工作的自觉性、积极性也就无从谈起。职工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是企业文化对职工文化的反映。最大利益的获取,无外乎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降低成本,二是提升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领导者不顾及职工感情,无休止地榨取职工的剩余价值,如没有加班费的无休止加班、制定苛刻的管理制度、不合理的罚款、不考虑职工某些方面的特殊要求等等,这就是没有深刻理解企业职工对于企业的重要作用,忽视了职工文化的建设,其结果就使职工对企业缺乏认同感,归属感,甚至工作态度不认真,工作马虎,这对企业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企业要想获得发展,积极建设优秀的职工文化是必须的。
二、职工文化对企业的作用
(1)优秀的职工文化有利于企业的和谐发展。和谐是一个广泛概念,对于企业来说就是人际和谐、生产和谐、发展和谐。人际和谐是指职工对企业有归属感,将自身看做企业的一份子,职工之间充满友爱,职工与管理者关系和谐;生产和谐是指职工在工作中态度认真,工作积极,一丝不苟;发展和谐是指在企业的内部生产、管理、建设顺畅。这三者是互为基础,互为促进。职工对企业有归属感,企业的全体职工如一个大家庭,人际关系就要简单得多,职工与职工,职工与管理者之间的隔阂就会少得多;发展和谐是指企业内部的完善、改进进行顺利。由此可见,和谐对于企业内部自我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企业在对外活动中,如销售,危机管理等,职工与管理者上下一心,成功抵御风险的几率就大得多。(2)职工文化的开展有助于舒缓紧张的工作压力。现代企业发展迅速,对于职工的要求也就更高,在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中,压力是难以避免的。如果紧张的压力不能得到舒缓,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工作中可能由于紧张而出错,给企业带来损失;紧张的情绪容易让人失控,人际关系的紧张可能产生。职工文化的开展有助于缓解紧张的工作压力,舒展身心,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工作,成效远比在巨大的压力下更高。(3)职工文化有助于企业内部团结一致。职工文化的开展有助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形成一种团结友爱、互相信任的和睦气氛;能强化团体意识,凝聚企业的向心力。职工文化也能反映出企业对待职工的价值观。职工文化活动开展得顺利,职工的价值观就会与企业的价值观形成一致,减少企业内部的不和谐因素。两个力要想达到最大,一个方向是前提。团结一致的企业能发挥出100%的力量,而由于分裂造成的力量分散对企业的影响是负面的。近期国美电器内讧事件,给国美造成了损失,股价大幅度下跌就是一个例证,充分说明企业要在内部形成一致的价值观,职工文化的开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良方,因为归根到底,企业的领导者也属于企业职工。(4)职工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实现企业内部迅速自我调节。企业内部也有不和谐因素,职工与职工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由于工作要求的不同难免会有分歧,如何有效解决分歧,尽快作出决策,对于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职工文化活动的开展成为联系不同部门,不同人员之间的纽带。在职工文化活动中各部门各人员加强联系,增进彼此了解,加深共识,有利于企业内部就分歧达成一致。这对于瞬息万变的市场十分重要,一个快速做出决断的企业,往往能取得市场先机。(5)职工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发挥群体智慧。职工文化活动的开展将职工联系在了一起。每位职工都是整个群体的一份子,在这种氛围下,职工对企业充满了责任感、使命感,愿意为企业出谋划策。群体的智慧是无穷的,一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大家共同参与进来解决;一个技术难关某部门解决不了,相关部门协同参与。职工在企业第一线工作,对企业的认识会更深刻,看待问题的角度往往方向性更直接,能提出针对性的意见。无数事实证明,一个善于听取职工意见的企业,发展往往更迅速。
参考文献
篇4
一、文体活动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推动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倡导和培育而形成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它在引导企业和职工为实现崇高目标而奋斗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凝聚力。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是由工会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而群众性又是工会的基本属性和特征。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工会有不可替代的组织优势和强大号召力。工会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群众组织起来,通过开展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文体活动来宣传和体现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观等。文体活动还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展示,随着文体活动的深入开展,职工对凝练着精髓的企业文化更能刻骨铭心,对企业的亲切感、自豪感油然而生。所以,开展职工文体活动是展现企业风貌,提升企业凝聚力,增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
二、如何开展好新形势下的职工文体活动
(一)提高认识、领导重视,是开展文体活动的前提
组织开展好职工文体活动,既是现实工作的需要,又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对职工文体活动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热闹欢乐的外在表象上,而要把企业的目标、管理者的追求融合进去,它就能起到增强团队观念、培养企业精神、激发工作热情的巨大作用。所以,把它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不可否认、不可替代和不可削弱的。而且还要根据企业目标任务的需要,根据培养“技能型、创新型”职工队伍的需要,坚持与时俱进,从形式上、方式上、内容上不断深化,得到强化,实现拓展。
职工文体活动,关乎企业精神的培育和形成,关乎企业对内凝聚力量,对外树立形象。所以,领导班子思想要统一,认识要上去。特别是主要领导要认识到位,对具体的活动也要积极参与组织、策划,在行动上给大家以带动、引导和鼓舞。对活动的开展,既要提出长远规划,又要有近期目标;既要提出任务,又要有达到目的、实现目标的措施和办法。其次,要保证必要的经费投入。场地的建设,所需的器材,道具的购置,在尽可能节约的前提下,投入一定的资金是完全必要的。
(二)依靠骨干、精心组织,是开展文体活动的关键
开展职工文体活动,离不开特长人员的带动,领导需要骨干的支持和协助,群众更需要骨干的带动和引导。没有文体骨干的参与,文体活动就会没有“精神”、失去活力,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甚至开展不起来。因此,形成一支强大的骨干队伍,对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和辐射带动文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重对文体骨干的发现、培养,有意识走老中青骨干相结合、专长型和爱好型骨干相结合、日常活动和计划性活动相结合的路子,充分发挥骨干的才能和创造性,肯定并引导他们积极投入到为企业为职工群众服务的实践中去。
成功的活动需要精心的组织。在组织开展文体活动时,可以充分发挥工会委员会的作用,认真召开由工会委员会,工会小组和文体骨干参与的活动计划讨论会或筹备会,听取大家意见,制定活动计划,明确活动的时间、人员和要求。活动计划要尽可能全面、周密和详细,尽可能考虑到每一个细节,并明确职责,全权交由工会委员会、小组长和有特长的人员负责,以确保活动的精心组织和顺利开展。
(三)全员参与、促进发展,是开展文体活动的目标
篇5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培育国电集团公司企业理念为核心;以构建和谐企业,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创建学习型企业,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为重点;建设具有吉热特色的企业文化,为推进企业科学、持续、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二、基本思路
围绕“一个目标”,抓住“两个重点”,推进“三个规范”,实现“四个提升”。
一个目标:就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营造人本和谐的企业发展环境,推进企业科学、持续、和谐发展;
两个重点:就是坚持与企业的管理机制相结合,与企业安全生产相结合,突出管理文化和安全文化;
三个规范:就是要进一步规范企业VI视觉识别系统、理念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四个提升:就是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不断提升企业的学习能力、凝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效能力。
三、工作目标
(一)加快“三统一”步伐,塑造企业良好形象。保持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统一性,实现“三统一”:一是企业核心理念统一,即“工作方针”、“企业精神”、“职业道德观”统一;二是企业形象标识统一;三是基本管理制度以及员工基本行为规范统一。
(二)创建学习型企业,提高文化管理品质。扎实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扎实有效推进,全员学习能力普遍提升,“学习型企业”创建活动取得成效。
(三)加快文化整合,促进企业创新。紧密围绕企业“强化管理,提高效益”、“星级企业”创建活动等中心工作,将企业文化有机融入企业中心工作中,促进企业创新发展,为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四、重点工作
(一)健全机制,夯实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基础。
健全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机制,将企业文化建设办公室设在党委工作部,具体负责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各党支部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加强指导,打牢基础,教育和引导职工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
各支部要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宣传,利用现代媒体及时传递信息,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情况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宣传基础。
(二)贯彻实施集团公司VI系统,树立企业形象。
按照国电集团公司VI视觉识别系统的标准,厂党委将在今年重点推广应用集团公司《VI手册》,在厂区、生产现场悬挂企业理念宣传标牌;更新办公场所带有企业名称的铭牌;办公用品、形象宣传品和会议接待用品上以及在印发的文件材料、电子杂志、信封、会议桌牌、标语、视板等严格执行集团公司《VI手册》要求。厂党委将把国电集团公司《VI手册》上传到党委工作部网站上,各单位可以到党委工作部网站上进行查询,并在本单位范围内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中严格执行国电集团公司《VI手册》标准。
(三)贯彻宣传集团公司企业理念,增强职工凝聚力。
按照国电集团公司《关于规范使用国电集团公司企业理念的通知》要求,大力倡导国电集团公司企业理念。各支部要利用班前班后会时间,通过广播宣传和组织学习的方式,加强对集团公司编辑出版的《企业文化建设手册之文化强企》一书的宣传和学习。《文化手册》内容包括企业文化知识、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礼仪常识三部分内容。厂党委将制作“企业文化知识百题答题卡”,通过组织全厂干部职工进行企业文化知识考试,组织开展“企业文化知识大赛”等载体活动,提高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认同企业文化的自觉性。让集团公司企业理念为全厂干部职工所认同,企业向心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为企业发展注入文化动力。
(四)积极传唱,规范使用国电集团公司企业之歌。
按照集团公司《关于规范使用集团公司企业之歌的通知》要求,结合企业实际,研究制定了《国电吉林热电厂关于规范使用国电集团公司企业之歌的管理办法》。党委工作部将在广播和有线电视上连续播放《共创辉煌》和《中国国电》这两首国电之歌,同时将国电之歌统一制作成VCD光碟下发到各单位,各党支部要充分利用有效时间,学习、宣传、传唱国电之歌。厂党委将适时组织开展“企业之歌大家唱”活动,检验各单位的学习效果,力争使每一名干部职工都能唱会唱国电之歌。
(五)加强学习,使职工基本行为进一步规范。
按照《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员工基本行为规范》的要求,厂党委研究制定了《国电吉林热电厂职工基本行为规范》,各党支部要利用有效时间认真组织本单位职工进行学习,加强对职工行为规范和礼仪知识的学习,进一步规范干部职工行为。厂党委将利用有
线电视、电脑网络,播出由中国人民大学金正昆教授主讲的“现代礼仪常识讲座”,促进全厂干部职工“懂礼、知礼、用礼、善礼”。(六)加强企业文化知识培训,渗透企业文化理念。
着力加强企业文化知识的学习培训,适时邀请知名的企业文化建设专家或学者来我厂进行授课,一方面加强对从事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人员的知识培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向全厂干部职工渗透企业文化理念,从而有效推动我厂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七)开展载体活动,丰富企业文化建设内容。
积极开展各种有益的文化竞赛活动,引导职工认识和挖掘自身潜能,培养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厂党委将适时组织开展“企业文化中秋之夜”文艺晚会,将“企业文化之安全文化”带进职工的家属区,通过歌舞、小品、相声、安全知识问答、益智游戏等文艺形式,为安全文化注入生机和活力,促进职工及家属认识和了解安全文化,从而增强建设安全文化的动力,有效地强化职工及家属的安全思想意识、责任意识、行为意识。
(八)加强调查研究,引导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整体推进。
适时组织召开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调查研究和分类指导,总结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及时交流推广。并根据我厂企业文化建设规划的整体实施状况,及时确定企业文化调研课题,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着力解决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从而更好地为我厂的生产中心工作做好服务。
五、有关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党支部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从本单位实际出发,按照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认真做好贯彻落实工作。
篇6
一、主要目的
安全是生产企业永恒的主题,为提高全体检修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通过宣传、教育、奖惩、文化活动等方式创建群体氛围,形成适应于本部门的安全文化属性,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修养和安全意识,从而使职工从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成主动自觉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让人人都能"懂安全、要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确保安全",实现"以遵章守纪为荣,以违章违纪为耻"的安全文化环境,确保部门的安全基础进一步牢固。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紧紧围绕部门安全生产目标任务和公司安全文化理念,唱响安全发展主旋律,营造有利于安全生产的舆论氛围和安全文化氛围,营建设个性鲜明的安全文化,强化员工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为实现本质安全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三、活动内容
1、通过班组安全活动、部门网络平台宣传贯彻安全文化理念,切实提高员工对安全文化理念的认同。
2、与班组签**全生产责任书,与职工签订安全承诺书,明确班组、员工安全生产的责任和权利。
3、开展"争创零违章班组、争当零违章员工"活动。通过制定、落实部门反习惯性违章方案,开展检查、考核、评价,有效减少习惯性违章行为,杜绝不安全行为隐患。
4、定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活动,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并限期改正,整改情况应记入档案,无能力整改的应及时上报。
5、将安全文化与保节日安全、各种隐患、专项检查有机结合,加大宣传和执行力。
6、实现劳动防护标准化。上岗前应按规定穿戴好符合国家标准、统一规范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7、部门内的机电设备、工具、特种车辆及工作现场等做到无隐患,安全防护装置、设施齐全可靠。
8、组织员工参加各种安全培训,学知识、学法规、学技能。积极开展自主安全教育培训,扩大培训面,提高培训效果。
(1)做好特种作业人员取证、复证工作,特种工种持证上岗率达 100%,不得安排无证人员从事特种作业。
(2)做好新员工车间级安全培训,根据新员工所在岗位进行安全事故教训、习惯性违章、危险点及预控措施、本岗位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劳动保护用品使用、消防器材使用等的培训,提高新员工安全意识及自我防护意识。
(3)对休假 7 天以上,工伤休假复工人员,已(未)遂事故责任者、违章违纪人员,重新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教育。每周至少组织一次员工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4)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使用前,组织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
(5)定期组织岗位安全操作技能训练,熟练掌握事故防范和处置各种故障的技能,如心肺复苏急救方法、正压呼吸器和消防器材正确使用方法等。
(6)工作票负责人、工作票签发人的培训要侧重以规范工作票安措内容及危险点分析,两票执行中的不规范现象以及消缺、试转工作中的常见违章行为。
(7)组织班组长、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侧重点为安全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手段。
9、开展好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要通过演练暴露、修正原有预案中考虑不足的、人员配合不到位、操作技能有缺陷的、防护考虑不周的等问题。
10、坚持每月开展 "两票三制"监督、检查,做好"两票"执行情况点评及考核。
11、开好部门每月安全生产分析会,对上月安全工作进行小结,对安全目标、习惯性违章进行评估,布置好下月安全工作重点。
12、组织、开展好班组每周安全活动,管理人员及时跟班参加,对班组每周工作进行总结、点评,传达部门每月安全生产分析会内容。
13、通过开展"安全月""消防日"活动,将安全生产章程张贴到每个生产场地,使每个员工牢记安全生产的必要性。
14、组织开展机组检修立功竞赛活动。
篇7
[关键词]QC小组 质量文化 品牌文化
我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时引入了QC小组活动,并且号召各企业对小组活动进行使用和探究。我国改变了以往的以检验为主的质量管理模式,开始实行全员全方位的质量管理阶段。同时我国的企业质量管理实现与国际质量管理一起发展和不断深入。
一、QC小组活动与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关系
企业的质量文化主要含义为一个企业的全体员工在企业运行过程中与质量有关的意识规范、行为准则和思想追求等。质量文化同时也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全体员工的质量行为和实践。建设企业的质量文化最主要的就是在有效的质量管理保障体系下探求一种新的质量文化建设,并通过一系列的引导和培训使全体员工的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使得员工们对于产品的质量视为是自己应该自觉执行的,转变对企业的的观念,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企业的价值观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
QC小组活动的重点就是如何鼓励员工都参与到企业质量管理改进过程中去,通过科学,系统的方法,自觉组织起来。员工们可以在管理小组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并且能充分发挥潜能。一个企业的发展是需要员工们个人的素质、知识和经验共同融合而成的,光靠某个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每位员工都是企业最宝贵的文化财富。
由此可见,QC小组与企业质量文化建设是互相作用、相辅相成的,内在本质与外在表现达到了完美的融合。QC小组活动是一个企业质量文化建设的非常好的载体,通过QC小组的活动,使得企业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缺陷,使原本抽象无形的文化建设转化为有形的活动中去,在活动中不断提高素质,发挥自身价值,为企业营造出更好的质量文化氛围。
QC小组活动是企业质量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在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品牌企业都有涉及,同时也取得了重要的成绩。我国的企业到目前为止开展了20多年QC小组活动。同样是收获颇丰,最开始的QC小组只局限于那些最基础的工作人员,现如今已经扩展到各个不同层次的工作人员中去,使得整个企业的各个不同岗位人员都可以参与到QC小组中。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得企业中全体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现场实际问题,管理漏洞和服务缺陷等进行课题探讨,人人畅所欲言,使企业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对企业的质量文化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二、QC小组与企业品牌文化之间的关系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共同努力,将QC小组活动作为一个群众性的普及载体,达到企业所要实现的目标,打造企业的品牌文化。一个优秀的企业都需要对企业管理进行深层次的文化提升。只有提升了文化层面,才能对企业的员工实施软管理。在运用QC小组活动实施企业品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没有人规定任何员工如何去做,而是要求员工身体力行,出于自然,激发员工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企业建设成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品牌文化。
传统的QC小组活动只注重于一个企业的生产和科研,而轻视管理和人的因素在里面。但实际上,一个企业品牌文化的建设靠的就是各位员工的自律,自觉担负起企业的责任。这样企业的品牌才能长久的发展下去。
QC小组应该呈现多元化和接力式。QC小组的基本原则即是:自愿参加,多种多样,上下结合。由于随着企业的管理的深入,研究课题也逐渐深入,使得QC小组朝着多元化方向组建。首先,要想实现多元化,要求参加的人员的多样化,上到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下到基层员工,身份上也要不同,包括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普通工人;组建样式也实行多样化,这一点取决于小组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想对企业的产品生产环节的有效控制,各岗位和工作的质量保证,就要有多元化的小组要分布与企业的各个环节中。接力式活动小组是指企业在确定一个大目标情况下,围绕目标展开许多个不同的小组,各小组的目的都是非常明确的,实现接力式的形式。在各组开始工作时,研究过程中的很难功课的难点,可以放到下一个小组讨论中去进行研究,形成接力式的形式,最终完成企业的大目标。
三、总结
一个企业QC小组的进行,应该通过会议和网络等方式对其进行宣传工作,并且引用各种形式进行QC小组活动的宣传和运行方法的普及教育,唯有做好前期工作,理念灌输与管理机制想结合,才能使QC小组与企业文化管理实现完美的结合。只有QC小组活动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去,QC小组的意义才能实现,活动才能真正的展开,并且长期坚持发展下去,取得更多的成绩。也只有正确使用QC小组的企业才有无限的生命力,无穷的活力以及抗击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梁雪玲;浅谈企业开展QC小组活动成果现场评价的必要性和方法[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9年10期
篇8
作者简介:麻红晓(1980-),男,河南驻马店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企业文化和市场营销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 WTO,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到国外进行投资、办厂等经营活动,伴随而来的是企业面临的中外文化差异。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文化差异对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所带来的影响,为跨国企业提供了面对文化差异时应注意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文化差异;跨国经营;影响;结果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1000302
我国企业在全球其他国家或地区在开展经营活动时,不可避免面临文化差异对跨国经营活动的巨大影响,本文将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1正面影响
谈到跨国经营,人们的第一反应大多是企业进入目标国市场会遇到由于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各种困难。其实若处理得当,文化差异在给企业的跨国经营活动带来困难的同时,也会使企业受益良多。
1.1有助于创造需求,形成新的市场
有这样一个关于创造市场需求的寓言故事。两家鞋业制造公司分别派出了一个业务员去开拓市场,一个叫杰克逊,一个叫板井。在同一天,他们两个人来到了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到达当日,他们就发现当地人全都赤足,不穿鞋。当晚,杰克逊向国内总部老板拍了一封电报:“上帝呀,这里的人从不穿鞋子,有谁还会买鞋子?我明天就回去。” 板井也向国内公司总部拍了一封电报:“太好了!这里的人都不穿鞋。我决定把家搬来,在此长期驻扎下去。” 两年后,这里的人都穿上了鞋子。
上面的这个寓言故事,给予我们很大启示。当我国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活动时,要善于利用目标国市场与母国市场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通过对目标国市场文化施加影响来创造市场机会,从而开拓崭新的市场来增加企业产品的销售。
1.2有助于满足潜在需求,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消费者都喜爱“新”产品,对异国他乡的“新”产品有着本能的好奇心和潜在需求。因此,企业应通过对目标国市场的详细调查,向目标国市场的消费者提供我国的特色产品。当然,在向目标国市场推销时,应注意和当地文化的融合,进而进行产品创新。如在印尼的由中国人创办的“大唐人家”餐饮连锁企业使用当地原材料制作出了保持原味的中国菜品,并配合当地人喜欢甜、酸、辣的特点研发出了“菠萝牛肉”、“新甜酸鱼”等新菜品,深受当地人的喜爱。现在,“大唐人家”已经被一些旅游杂志当作印尼最流行的中餐馆之一推荐给各国游客。
1.3有助于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目标国市场消费者
纵观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如IBM、谷歌、苹果、沃尔玛、海尔等在进行跨国经营时,无一例外都要进行经营人员的本土化。同时,本土经营人员通过与母公司经营人员的跨文化交流与沟通,能够促使目标国市场经营人员对本地市场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提高营销活动的针对性和效率,增加产品的销售。
1.4有助于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从而提高经营决策能力和决策质量
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活动时,必然要对所面临的各种文化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使得企业在跨国经营决策时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全面的考虑影响经营活动的各种因素,从而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
1.5有助于锻炼企业对市场环境变化的灵活应变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
企业在进行跨国经营活动时所面临的各种市场环境极其复杂,且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风险极大。因此,我国企业必须通过不断学习和适应目标国的市场文化,提高灵活应对市场环境千变万化的能力,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
2负面影响
文化差异对跨国企业经营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增加了进入目标国市场的难度
相对于国内市场文化的天然亲近性和高熟知度,企业在初进入目标国市场时所面临的包括语言、文字、法律、风俗习惯、及消费观念等方面在内的文化差异巨大,需要相当花费相当长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和研究,增加了企业进入目标国市场的难度。
2.2增加了营销活动的难度
我国与目标国在语言、、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的文化差异为营销活动增加了诸多困难,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增加了市场调研和产品生产的难度。
由于文化差异,我国消费者和目标国消费者有时对同一产品在形状、颜色等方面的需求偏好和消费习惯会存在明显差异,导致企业有可能忽视这种需求偏好和消费习惯的不同,结果开发出来的产品就难以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2)增加了营销沟通的难度。
沟通包括对内和对外沟通两个方面。对内沟通是指企业内部营销组织成员之间的沟通;对外沟通是指企业与外部群体的沟通,包括消费者、供货商、分销商、政府、媒体及广告公司等。
①对内沟通。
由于本地人才具有目标市场所在地的文化沟通优势,因此跨国企业一般会雇佣目标国的营销人员,但公司内部在沟通方面就不可避免会存在一定障碍。来自目标国市场的营销人员在风俗习惯、身份意识、语言、时间观念、、价值观及利益取向等方面会表现出与企业原有的文化环境的不同,进而引发文化冲突,导致组织信息不畅、营销活动效率低下等问题。
②对外沟通。
企业在进行跨国营销活动时,要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供货商、分销商、政府、媒体及广告公司等群体保持良好的关系,而良好的关系则必须建立在有效沟通的基础上。从事跨国营销的我国企业在与这些目标国市场群体打交道时,对文化意义符号系统的不同理解、不同的、不同的民族性格、不同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的不同行为模式及理解歧义等都会成为跨文化沟通的巨大障碍,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产品译名方面。不合当地文化的产品译名可能会导致对开发市场不利的负面意义。
语言理解方面。语言文字的不同是不同文化最显著的差异,而跨国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语言的交流。有一句格言,“同样一句话在不同人的耳朵里有不同的含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同一句话有时会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导致在商务交往中的不愉快。
见面问候语和价值观差异方面。国内外在商务活动问候语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中国人见面为了表示尊敬会在姓氏称呼前面加上职务或“老”字,如“李经理,你好!”“老王,好久不见”或“张总,最近忙什么呢?”等。但若这样对外国商务客人说的话,可能会引起对方的不自在,甚至是反感。因为在西方,职业不用作称呼,而且避讳“老”字。对于西方人来说,“老”意味着上了年纪,不中用了,这与他们崇尚独立的价值观相违背。此外,由于老外比较在意自己的隐私,因此也不希望别人问自己近期的活动安排等。
餐桌礼仪差异方面。国内大部分地方自古以来就有劝酒和给对方夹菜的习俗,以表达对客人的热情欢迎。在我国的北方有些地方,劝酒力度很大,一定要让对方喝醉才觉得自己把对方招待好了,从民间流行的顺口溜就可以看出。如所谓的“感情铁不铁,不怕胃出血;感情深不深,不怕打吊针;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在与目标国的商务交往对象聚餐时,就不能频繁劝酒,更不要给对方夹菜。应尊重当地的饮食文化习惯,各择所需。
告别方式差异方面。中国人殷勤好客,在与客人告别时,一般会竭力挽留;到别人家做客要走的时候,一般会含蓄地说“自己还有其他事要做”之类的话。但在与国外客户打交道时,应尊重别人意愿,不宜再三挽留。若去拜访客户,该告别时可直接相告,不能说“我还有点事”,这样易让别人误以为你在找借口离开。
客套语差异方面。中国人有“卑己尊人”的传统,在得到表扬时一般要客气一番,说一些“我做得还不好”或“只是马马虎虎”之类的话。但在西方得到表扬时应大方地说一句“谢谢”表示礼貌,不要说一些谦虚的话,这样会让老外误以为你所说的谦虚话是真的。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QC小组活动 顾客满意 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于企业同样如此。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独具鲜明特色的优秀文化,就不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更不可能基业常青,永续发展。超越客户期望,追求顾客满意的企业文化需要企业在发展中持续改进其产品和过程,以达到持续的顾客满意,而QC 小组活动正是实现这一目的有力“利器”。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进行富有创造性的改善活动,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以满足持续发展的顾客满意,赢得顾客忠诚,并最终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给企业带来更加广袤的发展空间。
1 以QC活动为平台,提高产品质量,实现顾客满意
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企业产品、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顾客的满意度,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可持续的发展,甚至关系到企业的荣辱兴衰。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巨变,为实现持续顾客满意,提高质量的思路和方法都应随之进行战略性的转变,并为之探索出更适应信息时代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而QC小组活动恰好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科学、行之有效的平台。QC小组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科学地解决实际质量问题。通过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诸如针对消除产品质量通病、消除服务盲区误区等一系列QC课题研究,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不断改善劳动输出成果的品质,发挥员工无限的潜力,用员工的智慧和聪明才智实现对客户的承诺,进而实现顾客的满意。
作为提高产品质量最终实现顾客满意的有力平台,QC小组活动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顾客需求,准确选择课题
QC 小组活动选择课题是十分广泛的。在注重顾客满意的企业文化背景下,QC 小组选择课题时,首先应关注顾客的需求,优先考虑与顾客满意度密切相关的因素,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顾客不满意的现状,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从根源下手,切中要害,靶向选择课题。
二、运用科学方法,持续推进课题
QC小组活动强调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工具和方法开展活动,突出其科学性。顾客的期望是动态变化的,为达到顾客满意效果而进行的QC小组活动同样也要随顾客满意需求的变化而及时进行调整,持续地跟进、关注顾客的需求点,运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遵循PDCA循环,形成一个持续改进,不断发展的态势,引导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积极分享成果,引起顾客共鸣
基于顾客满意为目的而开展的QC活动,无论在过程中还是取得成果后,均需要对顾客进行及时的反馈,可以通过开展顾客体验等措施,将顾客需求和期望融合到QC活动中去,不断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并及时地与顾客分享,积极搜集顾客体验的数据或感受,不仅为下一步的改进提高奠定了基础,同时,顾客也在新鲜有趣的体验活动中感受到自我意识的放大和需求的被满足,从而产生共鸣。
2 通过QC活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赢得顾客信赖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现代企业的竞争已从产品平台的表层竞争转向深层次的理念平台的竞争, 企业的短期繁荣可以通过许多方式获得, 但是企业持续增长的动力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却只能从企业文化的理念中获得。文化是企业的血脉,是全体员工凝聚力量、共同奋斗的精神源泉。优秀的员工、融合的气氛、和谐的文化作为企业的软实力和核心的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难以复制模仿的能力,可实现用户看重的、高于竞争对手的价值,是长期利润的源泉,更是赢得顾客信赖的重要筹码。
优秀的员工是企业发展中最具竞争力的因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对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些正是开展QC小组活动最重要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开展QC小组活动,把广大职工群众发动和组织起来,使得小组成员相互帮助、相互启发,运用科学的程序与方法,解决实际的问题,不仅让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同时让小组成员充分体会到自身价值和工作的意义,从而产生更加高涨的工作热情,激发出员工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智慧和潜在的能力,使得企业充满活力,呈现出勃勃生机。同时,倡导QC 小组活动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相结合, 通过QC 小组开创性的活动, 不仅能够培养职工积极向上、勇于开拓、改进创新的企业精神, 而且能够大大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增强企业内在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赢得顾客的信赖。
3 以QC活动为契机,强化品牌传播,提高顾客忠诚度
篇10
[关键词] 乡镇企业文化;发展;解决办法
随着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促使了农村经济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乡镇企业文化建设成为各级政府、企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更多的人认识到搞好乡镇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重要和必要性。它所展示的前景堪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成就。
一、乡镇企业文化建设初上规模
乡镇企业的发展给乡镇企业文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给乡镇企业增添了新的活力,推动了乡镇企业进一步向前迈进。随着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众多乡镇政府把乡镇企业文化建设摆上议事日程,不但抓,而且抓出了出成效,尝到甜头,带来效益。在镇平县,石佛寺镇的乡镇企业就是一个突出典型实例,该镇2002年,总投资260万元,占地96亩,建起了石佛寺镇玉义化广场,成为该镇的文化活动中心。广场内中华玉文化中心,是广场标志性建筑,总投资l200万元,建筑面积4000m2,中心二楼的中华玉文化博物馆,有玉史长廊、玉作坊、玉石大观,大师榜、精品园、百玉图六大展区组成,融玉的知识性、历史性、艺术性为一体,深刻诠释了美丽、丰富、神奇的玉文化内涵,堪称国内外一绝。玉文化广场的建成,融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为石佛寺镇乡镇企业仍至全镇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平台。可以说玉文化中心展示了乡镇企业文化建设的风姿,大大增强了职工们的开拓进取精神,为发展乡镇企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镇平有苗头的乡镇企业文化还有金鱼、地毯等。
二、乡镇企业文化建设现存问题
乡镇企业文化建设发展很不平衡,乡镇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l.乡镇企业领导不重视文化建设
部分乡镇企业领导对文化建设视为可有可无的事情,总是把企业文化和发展经济截然分开,认为发展文化对搞好经济影响不大,搞文化建设是空事,是文化部门的事,自己只要把钱挣到手就行了。有这种思潮根源的存在,因此,对企业文化建设只是推推动动,嘴上说乡镇企业文化建设如何如何重要,就是舍不得花钱办文化,致使乡镇企业职工生活像一潭死水,没有活跃气氛,不适应发展的潮流。
2.乡镇企业文化阵地缺少
大多乡镇企业文化活动没有充足的活动阵地,娱乐场、歌舞厅、球场根本没有,连最基本的文化活动室、阅览室、职工培训室也没有。发展文化?只是空谈。
3.乡镇企业文化设施不健全
乡镇企业大多没有太多的文化设施,有的只是棋类、球类,几张报纸;有的只有电视机、录音机;有的干脆什么也没有,更谈不上钢琴、古筝、锣鼓铜器带音响等等。文化设施的不足,给文化娱乐活动带了阻碍,难以开办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4.乡镇企业文化队伍素质较差
乡镇企业有的是不懂文化的人员抓文化,有的是抓其他项目的领导监管,有的就干脆不管文化这项工作了。这种原因造成文化队伍人员文化素质差,不懂业务,不会艺术,琴不会弹,歌不会唱,舞不会跳,跟不上时代的进步。
5.乡镇企业文化活动不丰富
乡镇企业文化大都开展文化活动不到位,有的只是让职工看看电视、听听歌曲。没有进行过专业知识技术的业务辅导,也没有举行过画展、诗歌朗诵、歌咏比赛等,更没有举行过文艺晚会等。单调枯燥的职工生活,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调剂,职工的创新意识、拼搏精神,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拉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在乡镇企业中应常常展示在职工们的眼前。
三、乡镇企业文化建设的迫切性
l.缩短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需要
乡村农民从农村来到乡镇企业这一新的工作岗位,大都跃跃欲试,立志干一番事业。但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或者经验不足,或者客观条件限制,虽竭尽全力,仍困难重重,效果不佳,形成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矛盾。他们渴望通过文化活动,为理想找到现实土壤的培养基地,强化开拓进取观念,调和理想的多色彩与现实的单色凋的差异。
2.保持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平衡的需要
乡镇企业职工月收入一般在1500元以上(镇平县企业职工),物质生活暂时基本得到了满足,然而精神生活贫乏现象还大大存在,许多地方职工“哼的是阿妹情郎,聊的飞短流长”等不健康东西。精神生活贫乏 近年来,许多地方乡镇企业职工下班后只有打打麻将,抹抹纸牌,赌博成风;有的则沉迷黄色录像,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社会渴望乡镇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吸引人们,精力充沛的年轻人更渴望丰寓多彩的艺术生活,听音乐、下舞池、摆棋阵、赛球类等有益的文化活动。
3.推动经济发展的需要
目前乡镇企业各方面的专业人才还很缺乏,职工队伍的思想和技术素质仍然不高,不能适应当前新形势的需要。乡镇企业职工索质不高,只能接受原始的传授方式,一个师傅带几个徒弟,师傅比比画画,徒弟依样画瓢,谈何革新发明?谈何经济发展?乡镇企业职工渴望通过文化活动,学习基础文化,学习实用技术,钻研现代电子,掌握管理科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完善自我,为经济建设服务,推动和谐社会向前迈进。
4.陶冶情操及“综合治理”的需要
乡镇企业中为数不少的是新兴企业,人员是临时聚集的,各项制度尚不建全,没有系统管理,容易出现思想阵地的空白地带。近年来有少数人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坑害人民,败坏社会,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党、政、工、团、妇、兵、文等诸部门必须密切配合,一齐动手,通过报告会、广播、专刊、编排文艺节目宣传正面典型,宣传法律常识,通过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占领思想阵地,通过综合治理,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是能人如虎添翼,是失足者亡羊补牢。
5.求美塑美的需要
乡镇企业介于城乡之间,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与自己的地位极不相称,有的职工求新而不新,求美而不美,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丢了斧头抗锄头,摔了锄头抱枕头,缺乏美的素质训练,因此迫切需要美的传播、美的环境、美的语言、美的歌声,更需要美的文化活动来美化自己。
6.观念更新的需要
安于现状的传统惰性,畏难发愁的自卑心理,不利与乡镇企业的发展。思想不转变,发展没希望,科学的发展观念与经济建设有密切的关系。在乡镇企业中,商品经济观念的强弱、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兴衰。商品观念、效益观念、流通观念、人才观念等诸多观念,更不更新直接影响到乡镇企业能不能成大气候。职工的进取观念、时间观念、道德观念、消费观念等的更新也势在必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是实现观念更新的重要方式之一。
7.拓宽交流领域的需要
乡镇企业职工的工作环境、文化素质决定着他们与外界交流频率低下,而职工知识的增长,感情的交流又离不开全方位的大交往。创办文化活动能自觉不自觉地交织成一个放射性强的交流网络。
8.增产增收的需要
有一定现代化接受外界信息手段的乡镇企业的职工靠串串门、聊聊天,旧书报里找新鲜的乡镇企业相比,在各个方面有不容忽视的差别。显然搞好乡镇企业文化建设是锻炼职工 敏捷思维能力、正确思考问题的有效途径,必将对乡镇企业增产增收起到催化作用。
四、如何搞好乡镇企业的文化建设
l.强化领导
把搞好乡镇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到推进精神文明、发展乡镇企业、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来认识。需要各级领导一起 抓,各个部门一起管。由乡镇企业办公室、团委、文化站联合成立“乡镇企业文化协作组”,各乡镇企业单位要有领导专人负责文化建设,把乡镇企业文化建设纳入领导的议事日程,纳入乡镇企业办公室、工会、团委、文化站等部门的岗位职责之中。
2.搞好阵地建设
一是在乡镇企业改建、扩建、兴建厂房时,将文化活动场地纳入建设总体规划;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腾出场地、房屋办文化,提供场地;三是相邻厂家或相关企业以合资方式联谊开辟文化阵地。在阵地建设投资方面可把文化建设经费单划出来,每年定出计划实现;也可用集体福利基金年年聚集搞文化阵地建设。
3.扩大设施建设
首先是乡镇企业每年计划新增文化器材,其次是用“以文补文”活动增加设备,诸如电影、戏曲、评书、舞会、音乐茶座等,收取适量费用,用以添置新的娱乐器材。
4.增进人才建设
主要采用聘请文化部门专业教师到厂里讲专业知识,进行专业指导、辅导等办法进行人才培训,也可派厂里文艺人才去专业培训,获取知识后回厂传教。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偿债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