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李商隐范文

时间:2023-04-11 00:28: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七夕李商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七夕李商隐

篇1

关键词:企业;以商引商;理论

一、“以商引商”的基本内涵

“以商引商”是招商引资的方式之一,也是当前招商引资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商引商”是近年来新产生的概念,还没有准确的定义可循,“以商引商”是某区域以某企业为主体进行招商,引进外来投资者到该企业所在区域进行相关性产业投资的行为。

从投资方式上看,新引进的企业可以独资新办企业,也可以与核心企业参股、控股,甚至收购、兼并。

从产品结构上看,新引进的企业大都从事与核心企业生产销售相同或有配套关系的产品,也可生产或销售其他产品。

从结果上看,“以商引商”大都对招商企业和新引进的企业以及所在区域有利。

从意义上看,企业“以商引商”,有利于企业合作和协作,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有得于企业更多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有利于形成企业集中和产业集群。

从原因上看,因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会产生梯次扩散效应,表现为各生产要素从发达区域向不发达区域流动,带动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从社会效益上看,由于相关产业链的构建和形成,便于区域政府从地方发展、环境保护、收入水平、人才培养等多个角度进行宏观政策的调控和把握。但是,这种扩散效应不会自发发生,欠发达地区要想利用扩散效应发展本地经济,必须采取主动的姿态,主动承接这种梯次转移,与发达地区形成经济发展的对接。如今,招商引资已经成为发展本地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各个地方相互比优惠幅度、比政策扶持、比政府效率等,大搞优惠政策竞赛,既浪费资源又未见成效。这种以政府为主导的招商方式,由于没有形成市场化的运行机制,效果并不理想。与“以商引商”方式相比,政府招商声势大、活动多、成本高、见效慢,从国内很多地区,尤其是很多欠发达地区获得成功的经验来看,“以商引商”提高招商引资实效的有效途径。

区域内通过核心企业的园区建设,实现在区域内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发展链条,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实现整个区域的经济整体发展。从企业个体角度考虑,区域产业链形成的规模经济效应带来了成本的降低;从整个区域角度考虑,将园区内企业看作超大规模的企业集合,各子个体之间形成的范围经济效应带来了效率的大大提高。

从经济学角度考虑,结合两个基础理论与一个实践案例,来说明企业“以商引商”行为理论。

二、“以商引商”的理论基础

(一)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是指企业因扩大某种产品的生产规模或经营规模而使收益增加的现象。有观点认为只要企业规模扩大就会产生规模经济。实际上,如果企业不只生产经营一种产品,而是由增加经营内容或产品品种等其他原因导致规模扩大时,不会产生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产生于单一产品生产规模或经营规模的扩大,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所增加的规模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规模经济表现为,随着企业某一产品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长期平均成本不断下降直至最低化。依据规模经济产生的范围,可以把规模经济分为生产规模经济和经营规模经济。

1、生产规模经济是指工厂生产能力的改变收益递减的现象

工厂改变产品产量有两种方式:一是在工厂设计生产能力不变条件下,通过增减材料、工资、能源等可变成本要素来改变产量,工厂的生产能力不同,最佳产量也不同;二是通过改变工厂的生产能力来改变产量。生产规模经济的产生原因包括:满足最小技术效率的要求、分工的利益以及辅助生产节约。

2、经营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企业经营规模扩大,企业经济收益不断增加的现象

企业利用规模经济,既可以通过单个工厂的生产规模扩大,来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获得生产规模的经济性,也可以通过经营数个最佳规模的工厂来获得规模效益,即形成相当于最佳规模数倍的总经营能力,这种大规模生产经营的经济性又称为多厂企业经济性。经营规模经济产生的原因有:采购成本节约、销售成本节约、技术开发规模效应、规模管理以及融资成本节约。

(二)范围经济理论

1、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是指企业生产两种以上产品或经营两种以上劳务时,平均成本下降的现象。日本经济学者植草益认为,范围经济效益意味着追加新的物品和服务进行联合生产要比单独生产的成本低。

范围经济的形成与投入要素的多用性有关。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有一些要素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受技术特性的限制,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即使在最佳生产规模的条件下,也不一定能够充分利用全部要素。企业同时生产多种具有相关性的产品,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2、范围经济产生的主要原因

(1)投入要素具有多重使用价值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通用机械、标准化零部件和一般原材料等要素,大部分具有多种使用功能,可以适应多种产品的生产。利用企业的现有技术装备联合生产多种产品,有利于减少重复投资,降低产品的平均固定成本。在制造业中还经常可以见到,生产某种产品的原材料能够同时生产系列副产品,当在一个企业中生产多种产品时,可以充分利用原材料的使用价值。

(2)充分利用品牌优势和营销网络

企业增加经营品种,可以使价值链中的关联部分得到利用。例如,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培育的品牌信誉,具有扩散效应,同时经营多个产品,可以共享广告效应和品牌效应。另外,建立了完善的营销网络的企业,利用专销网销售多种产品,可以降低平均销售成本。如果单一产品的市场需求不足以满足采购和销售经济规模要求,经营多种产品,可以分摊企业仓储设施的成本和运输成本,分摊收集信息的成本。

(3)效率管理的覆盖面扩大

如果企业管理者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很强的管理能力,扩展企业的经营范围,增加其他产品和业务,可以使经营管理者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不必增加新的投入。

3、纵向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是指沿着某种产品生产链扩展企业的生产经营范围,在企业内部连续完成原料生产,零部件生产和最终产成品生产等各个阶段的生产。企业通过前向兼并或后向兼并可以实现纵向生产一体化,也可以通过向上游生产阶段或向下游生产阶段扩展逐渐形成纵向生产一体化体系。纵向一体化也是范围经济的一种形式。

企业选择纵向生产一体化的经济性表现:一是获得连续生产效率。有些产品的生产阶段之间具有较强的联系,只有保持生产的连续性才能节约投入和保证质量。这就要求生产设施的空间分布相对接近,以便于产品传输和产量协调。例如,钢铁生产线的连铸连轧是炼钢生产与轧钢生产连续进行的生产方式,在纵向生产一体化的企业中完成炼钢与轧制,可以获得性能更优秀的钢材。二是节约交易贸用。所谓交易贸用是指企业寻找交易对象、谈判、签订合同、监督合同执行以及为解决合同纠纷支付的法律费用等。交易费用理论的奠基者之一科斯曾作如下定义:“为了完成一项市场交易,必须弄清楚谁是某人与之交易者,必须通告人们,某人愿意出售某物,以及谁愿意在何种条件下进行导致协议的谈判、签订合同并实施为保证合同条款得到遵守所必要的检查,如此等等。”在市场上,企业购买原料和中间产品以及出售自己生产的产品,都要寻找出售者或购买者,要谈判确定价格及质量、确定交货期、监督合同的执行等等,这些交易活动都要支付一定的费用。纵向一体化的企业连续生产原料、零部件和产成品,通过内部计划控制协调各生产阶段的比例关系,因而不必进入市场采购投入要素或销售产品,从而节约了交易费用。三是节约信息费用。位于某一生产阶段的企业为了确保自己的经济利益,必须关注上游生产阶段的企业成本、质量和品种,也必须关注下游生产阶段企业需要什么。当上游生产阶段的企业数量和下游生产阶段的企业数量较多时,企业为获得相关信息而支付的成本水平也较高。在纵向生产一体化的企业中,由于相关的生产环节同属于一个利益主体,因此,为内部信息交换提供了方便条件,外部信息进入企业后,也立即转换为内部信息,沿着生产链依次向相关生产阶段传递,形成信息流程优势,节约收集信息和交换信息成本。四是强化控制能力。在纵向一体化的企业中,上下游生产阶段被控制在同一管理机构下,实施统一计划。这样,各个生产阶段所生产的产品质量更易于直接监督和检查,相关生产阶段所提供的服务也更为平衡和确定,从而可以确保重要投入要素的稳定供给,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如果把纵向一体化视为范围经济的一种特殊形式。企业组织的内部经济主要来自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范围经济独立于规模经济又受到规模经济的制约。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范围经济是扩大了的范围经济,因为获得规模经济,表明企业采取了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方式,以最优组合方式同时生产经营多种相关产品,所产生的范围经济才具有倍加的效果。反之,如果企业是在规模不经济的条件下同时生产多种相关产品,那么,可能会产生两种效果:一是企业平均成本曲线有所下降,获得一定的范围经济;二是多种产品生产加剧了规模不经济,使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上升,出现范围不经济。在规模经济显著的产业,企业既追求规模经济又追求范围经济时,企业的规模就会非常大。

三、恒基伟业“以商引商”的案例

(一)恒基伟业“以商引商”的背景

恒基伟业“以商引商”的背景是在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新背景下产生的。电子信息产业目前是我国第一支柱产业。从规模看,中国信息产业收入已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从全球的情况看,目前一个重要的趋势是,全球电子信息制造业加速向中国直接转移。近几年来,全球电子信息产品市场分布向亚洲地区扩散的趋势日益明显。2000年亚太地区电子信息产品市场占全球的比重为17.7%,而2004年已超过30%。随着国外电子信息企业向中国转移的加快,国内发达地区承接能力趋于饱合,高科技产业升级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电子信息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浪潮已经到来。这就为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沿海地区就承接了国外转移来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了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沿海大城市在实现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水、电、油、气、运输等企业运作所必需的基本设施的供应捉襟见肘,资本边际效益下降,很自然地要向内地转移、扩散。此外,近年国家有保有压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沿海发达地区加强了土地、贷款等约束,也是高科技产业“走西口”的重要原因。

鉴于西部地区的自身条件,目前虽然还不可能像沿海地区那样全方位、大规模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但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引进龙头企业,逐渐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最终将提升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发挥西部的自身优势,振兴区域经济。

(二)恒基伟业“以商引商”情况

2000年广西自治区开展“百企入桂”活动,充分利用少数民族自治政策、沿海开放地区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政策,努力提高入桂企业在广西的比较利益,优化投资环境,降低入桂企业的投资风险,各部门密切配合,使之真正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这些举措与北海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配合,对恒基伟业产生很大的吸引力。

恒基伟业在北海投资兴办科技园的初衷是:抓住电子信息产业国际转移的契机,利用工业园的低成本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外资和内资企业。建立集外向型加工制造和自主研发生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形成集群效应,建成中国西部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并为北海市发展园区经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推动工业结构调整的宏伟规划做出贡献。同时依托北海这个条件优厚的发展平台,恒基伟业的技术实力、核心竞争力以及企业的综合能力获得更大的发展。恒基伟业的想法得到了北海市委、市政府的认可和大力支持。

2003年4月,北海恒基伟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北海恒基伟业科技园按照品质超前、低密度建设高科技园的设计原则,以及将人文环境、园区景观与研发空间和生产环境有机结台的设计理念进行建设,现已成为北海目前基础设施完备、管理科学、服务配套的,集研发、生产、商务、生活、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高科技产业园区。北海恒基伟业科技园作为北海工业园的高科技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地,目前以恒基伟业为主体,通过先期的招商引资,已经引入美国和香港等企业入驻,另外几家美资企业也到园区考察,表达了入园的意向。目前,北海恒基伟业科技园在规模上、厂商实力、企业品牌等方面暂时居于广西开发区的前列,并正在积极探索了适合北海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途径。计划到2010年,科技园企业发展到100家,年产值突破300亿元。扶持一批信息产业大型企业,10家企业进入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群。在新型通信终端、手机研发设计、通信软件开发、增值业务平台、光器件、通信专用集成电路与模块设计与研发等领域有重点发展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小企业,增强产业链的创新动力,繁荣产业链。

在整个北海恒基伟业科技园中,存在着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地方政府、恒基伟业、科技园、入区企业等,他们在各自的职责内为整个科技园的建设和发展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

从图1可以看出,恒基伟业和广西北海的结缘是相互合作双赢的结果。北海恒伟业科技园的启动和建设,是“以商引商”的一次成功尝试。次做法获得成功的原因得益于企业主导型经营和“以商引商”的发展模式。

四、企业“以商引商”行为的理论分析

(一)“以商引商”的概念

以商引商是某区域以某企业为主体进行招商,引进外来投资者到该企业所在区域进行相关性产业投资的行为。

(二)“以商引商”的行为分析(见图2)

1、主体――核心企业

“以商引商”中通过一个企业作为招商主体,这个企业称为核心企业。核心企业往往是某个行业或是某个地区中发展的佼佼者,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优势:

一是主导企业一般都有众多的配套企业和合作厂商,许多企业之间有多年的合作关系。如果有新的投资和发展机会,配套企业和合作厂商一般会随主导企业而动。

二是只有企业最了解企业的需求,因此企业办工业园区或科技园区,从园区规划阶段就能完全站在企业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园区发展目标定位上、在设施配套等方面更适合企业的需要。

三是企业之间的契约关系具有更强的约束力,相对于某些地方政府多变的政策,以及人为因素,企业的招商具有更高的可信度。

四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更擅长做市场营销,在招商方式上也更加灵活多祥。

五是企业与企业同在一个圈子里,沟通起来更容易,也容易达成共识。许多企业家之间有多年的交往,因此在招商引资方面。友情、亲情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六是核心企业入住园区的主要形式是整体迁入、直接进驻;投资创办子公司,纳入企业发展重点战略;合资创办子公司,协调利益实现共赢。

核心企业作为企业“以商引商”行为的主体,研究的关注问题有:企业进入园区前发展与管理;企业进入园区后发展与管理;进入园区后管理与效益的纵向对比;作为核心企业的现有问题。

2、载体――园区

目前而言,企业以商引商行为主要仍依托于地方政府的划拨开发区域为开发主体区域,如经济开发区内的专门项目区、地方政府的集中开发区域等。这点与普遍的开发区招商引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国园区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政企合一型,特点是园区管控者兼具管理者与开发商的双重功能:园区管委会与开发公司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或交叉兼职。如今仍有部分地方自办开发区采用此模式。

二是政府主导型,即由作为政府派出机构的管委会或管理局来主导园区的开发并负责对园区进行管理。它是我国目前园区的主要类型,如各地大多数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保税区等。

三是企业主导型,即由一家企业或设立一个企业来全面承担园区的综合开发与管理。北海恒基伟业科技园属于第3种类型。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以商引商”行为。

园区作为企业“以商引商”行为的主要载体,其管理运营中的主要问题有:园区发展内外部环境分析;园区发展战略;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园区环境保护发展。

3、协助者――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作为园区的政策制定者、监督者,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受益者。它对整个园区及“以商引商”行为主要是指导和协助作用。它在整个“以商引商”行为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激励和服务作用;充分关注区域发展中各个因素的协调,经济发展、社会效益与环境保护持续发展的协调。

4、参与者――入区企业

入区企业作为整个“以商引商”行为的参与者,成为整个园区发展的重要承担者、整个产业链的主要运营者,其关键的问题在于:“以商引商”行为过程中对入区企业的界定与选择。

参考文献:

1、陈章武等.管理经济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王勇,腾如冰.产业集群的演化规律与可持续区域竞争力研究评述[J].集团经济研究,2005(7).

3、钱志新.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应把握三个问题[J].宏观经济观察,2005(7).

篇2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权人或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传统观念认为,信用风险是指因交易对手无力履行合同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债务人未能如期偿还其债务造成违约,而给经济主体带来的风险。这里的风险被理解为只有当违约实际发生时才会产生,因此,信用风险又被称为违约风险。然而,由信用风险带来的损失也可能发生在实际违约之前,当交易对手的履约能力,即信用质量发生变化时,也会存在潜在的损失。信用风险具有明显的非系统性风险特征,其观察数据少,且不易获取,信用风险的承担者对风险状况及其变化的了解相当困难。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应密切关注信用风险,有效实施风险管理,努力将风险降低到最低限度,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一、信用风险形成的原因

1、信息的不对称

银企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可分为事前的信息不对称和事后的信息不对称。事前的信息不对称,表现为商业银行无法准确地了解投资项目的收益情况以及借款企业的风险类型。后果可能是借款企业无法偿还借款或不愿偿还借款。事后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借款企业的道德风险,选择高风险的投资项目,也可能导致借款企业隐瞒其收益情况,以避免偿还贷款。

2、宏观经济环境因素

国家的宏观经济条件、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监管等都可能是商业银行风险的源头。例如:通货膨胀的高低以及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将对银行的信用管理、利率水平以及银行各项业务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等是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源之一。宏观经济政策必然对一国的货币供应量、投资水平与结构外汇流动等产生影响,这又反过来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和安全性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金融监管当局的目标往往与银行的经营目标并不一致,金融监管当局的目标是实现安全性、稳定性和结构性,为此,它强调对商业银行实行监管,各国监管当局监管的方式、力度和效果可能使商业银行处于相对不利的状态。

3、微观经济环境因素

行业竞争、市场风险及法律条文的变更等又是商业银行另一类风险源头。金融自由化后,商业银行受到来自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使其在经营上的压力不断增加,这种激烈的竞争会增加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增大盈利的不确定性,与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原则相悖。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利率和汇率等市场变量的走势很难把握,很显然,无论是资产负债总体状况,还是每一项资产负债业务,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利率和汇率等市场变量的变化造成的各种经营风险是银行无法回避的。法律条文的改变可能使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经营行为等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使商业银行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

4、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制度完善与否,决定着银行经营行为的规范程度和质量。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能有效地避免、防范和控制风险;相反,如果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松懈,则很可能给银行带来损失。银行在自身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盈利性,资产业务中高风险业务比重过大,就会增大银行的经营风险。另外,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要注意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三者之间的比例协调问题,还要关注资产负债各种业务之间的期限结构与利率结构是否协调。如果商业银行业务结构比例失调、资产负债业务期限不匹配、融资缺口过大,都会增加商业银行的风险。

二、商业银行实施信用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信用风险、国家及转移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无疑是最重要的风险。信用风险可定义为银行的借款人或交易对象不能按事先达成的协议履行义务的潜在可能性。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将信用风险限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而获得最高的风险调整收益。

随着我国资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和金融业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银行业面临着参与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在金融全球化的新形式下,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开发适用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显然,在金融业日益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和风险度量模型的研究,缩小与国外同行的差距,已成为刻不容缓的工作。

自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直接金融市场发展势头迅猛。随着资本市场的扩张和直接金融工具的发展,中小企业进入金融市场变得更为容易,银行作为融资中介的地位下降,企业融资出现了“脱媒”现象。但是,由于发展中经济具有“追赶型经济”的特点,其目标是经济高速、稳定增长和产业结构高级化,背景是市场机制不健全和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在发展的初期阶段,选择银行主导型(bank-orient systems)而不是市场主导型(market-orient systems)的金融体制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银行融资将仍是企业筹措资金的主要方式,银行体系面临的风险将是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构成要素。深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问题,不仅是商业银行作为微观金融主体进行内部管理的自主行为,从全局上看也是防范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导致银行信用体系和支付体系崩溃、引发货币危机、股市暴跌和金融危机的需要。

三、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1、做好贷前信用分析

信用分析是对债务人的道德品格、资本实力、还款能力、担保及环境条件等进行系统分析,以确定是否给予贷款及相应的贷款条件。对客户进行信用分析是银行管理信用风险的主要方法。通过对客户进行信用分析,商业银行可以了解该客户履约还款的可靠性程度,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加强贷款管理,防范信用风险提供依据。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我们可以把贷款信用分析的内容分为借款人品格、能力、企业的资本、贷款的担保以及借款人的经营环境条件等。

对借款人进行信用分析,既要进行静态分析,又要进行动态分析,既要注重定性分析,更要注重定量分析。因此,在实际的信用分析过程中,银行既需要对借款人国情的信用状况作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也要根据借款人生产经营发展的变化趋势,对借款人未来的经营状况和还款能力作出科学的预测,同时,要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财务比率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对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和还本付息能力作出准确的估计。

2、贷后风险的控制与处理

贷后管理是从贷款发放之日到贷款本息收回时为止的贷款管理。贷款放出后,经办行应设专人对借款人执行合同情况及经营情况进行追踪和定期检查,了解有无影响贷款偿还的不利因素。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向信贷负责人反映,以便快速采取相应措施。

短期贷款到期1个星期之前,中长期贷款到期1个月之前,经办行应当向借款人发出还本付息通知单,对逾期的贷款要及时发出催收通知单,做好逾期贷款本息的催收工作。

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贷款时,应请求借款展期,并在借款到期前10日提出书面申请,同时应提供保证人或抵押人、出质人出具同意展期的书面证明,经经办人同意,按规定权限有权审批机构审批通过后,与银行签订协议书。

对已经形成不良贷款的借款人在压缩了部分本金、不欠息、生产经营基本正常,并提供有担保人权力机构同意对债务转化担保的情况下,经办贷款单位应充分运用贷款转化的手段压缩不良贷款直至全部收回贷款本息。

3、风险分散

商业银行通过持有不同种类、币别的资产来分散每种资产价值损失的可能性,使总资产价值得到保值或减少损失。证券投资是商业银行分散风险的最有效的手段。风险分散的最通俗的表达就是“不要将全部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对银行投资者来说,鸡蛋就是资金,篮子就是可投资的金融工具、不动产或者商品,亦即应将资金分散投资于多个投资对象;万一某一投资对象价值大量损失,投资者顶多损失一项投资,而不会是全部投资转化为泡影。

4、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也是一种事前控制,即在风险发生之前,通过各种交易活动,把可能发生的危险转移给他人承担。风险转移有全部转移和部分转移之分。全额转移就是将银行承担某一项风险全部转嫁给第三人;部分转移则指银行将其承担的某一项风险部分自留,部分转嫁给第三人的作法。风险转移的具体方法主要有:担保、出口押汇下的保函、期货交易、期权交易及出售贷款等。

5、风险补偿

风险的补偿是一种事后控制,指银行提存足够多的风险基金或者拥有足够多的资本,以弥补风险发生后损失,使之不影响银行的经营和形象、信誉。《巴塞尔协议》要求银行资本充足率达到8%,就是使银行有足够的资本来补偿可能的风险损失。风险补偿,传统上用于银行放款产生的呆、坏账的抵补。主要方法有抵押贷款、金融产品定价、各种准备金的提取等。随着银行业的国际化和证券化,风险的补偿也推广到金融市场交易等业务领域。

四、结论

商业银行与一般企业相比,风险涉及面广,金额大,损失大;银行是社会各经济主体风险的集散地;通过信用中介和信用创造职能,使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加大,信用风险被成倍扩大,商业银行能否妥善控制和管理风险,将决定商业银行经营的成败。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贯穿于经营的全过程,由于商业银行处于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所以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也是动态的。商业银行对其风险管理工作必须进行连续的再评价,对工作效果进行不断的监督和检查。

【参考文献】

[1] 盖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蒙肖莲:商业银行贷后信用风险识别[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篇3

【关键词】 利器损伤;手术室;影响因素;防护措施

手术室护士工作时都在接触缝针、刀剪等锐利器械及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使手术室护士经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险因素中。当执行护理时,若不注意加强自身防护,会造成职业性损伤给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1]。笔者于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156名手术室护士一年内利器损伤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对策并落实了有效的防护措施,到2009年12月又对133名护士进行了效果统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一年内在手术室工作的护士(含进修、实习护士)156名,工作拈香1~31年;其中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32名、护师40名、护士15名、实习护士67名。

2009年一年内在手术室工作的护士133名,其中工作年限1~30年,副主任护师3名、主管护师30名、护师41名、护士20名、实习护士39名。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了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一般情况,利器损伤的原因、次数、损伤环节、程度,是否是被污染的利器损伤,损伤后如何处理,是否进行血液检测等问题。通过对两年共289名手术室护士的问卷调查,了解实施防护措施前后发生利器损伤的状况。共发问卷289份,收回284份,有效280份,有效率96.88%。

1.3 效果

2009年实施防护措施一年后,本院手术室利器损伤次数下降31%,其中中度损伤(损伤至皮下又渗血)下降41%,重度损伤(有伤口并流血)下降72%。

2 利器损伤的相关因素

在问卷调查中发现缺乏防利器损伤的规范程序的人员占17%,岗前培训缺少有关利器损伤的内容占63%,未受过职业安全教育占3%,工作不熟练、工作时紧张、操作不规范占84%,利器用后处理不当等占7%。

3 利器损伤结果分析

3.1 损伤的种类构成见表1。

表1

损伤的种类构成

损伤种类例(次)数构成(%)

针刺伤29866.00

安瓿割伤12127.00

其他伤327.00

合计451100.00

由表1可见,损伤种类以针刺伤最多,占66%,尤其是手术缝针和注射器针头的刺伤,其中在针刺伤中被污染的针刺伤者又占47%;其次是安瓿割伤占27%,其他利器损伤占7%。

3.2 护士不同工作年限利器损伤次数的构成见表2。

表2

护士不同工作年限利器损伤次数构成

工作年限损伤次数构成

≤5年21247.00

6~10年18541.00

>10年5412.00

合计451100.00

由表2可以看出,5年以下工作年限的护士利器损伤次数占总数的47%,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6~10年工作年限的护士,损伤次数占总数的41%;10年以上工作年限的护士,损伤次数占总数的12%,说明工作年限越短的损伤越多。

4 讨论

4.1 制定严格的操作制度及合理的实施方法 调查显示,最多见的损伤为针刺伤,Johanet的调查指出,约有11.7%的手术室工作人员存在着意外的血液直接接触,手术意外针刺伤、刀割伤、污血溅到皮肤或眼睛里,在可经针刺传播的20多种疾病中最常见也是最可怕的是乙肝、丙肝和艾滋病,它们通过血液传播的效率最高,一次即可被污染上[1,2]。在国外,又规范的防护措施,国内成文的手术人员防利器损伤的规范太少,大多数护士是被利器损伤后才意识到防范的重要性,这个过程所付出的代价是最昂贵的,有可能引起致命的感染。因此,建立预防规范措施很有必要性。

笔者所采取的措施是制定手术室成文的护理操作程序:①规范手术器械台的摆置;②明确规定手术台上所有锐利物品均放置于硬质容器内,利器的传递不直接用手传递(尤其是对血液检测异常者),要尽量通过硬质容器传递,例如弯盘等;③规范手术患者术前检查项目,准确了解其病毒携带情况;④对于急诊手术患者视为特殊感染手术对待,其用物要行终末消毒处理,重点要做好此类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防护工作,为了很好的自我保护,要让此意识注入每位护理人员脑中,此观念树立于每个人心中,以增强她们的责任心。

4.2 做好岗前培训及职业安全教育工作

应严格带教,做好专业培训工作。本次调查的结果表明,工作年限与刺伤者存在一定的关系。由于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工作年限较长者多为巡回护士,年限短者多为器械护士,器械护士被刺伤的次数较多,原因为手术室的缝针刺伤、刀割伤、巾钳刺伤等多发生于手术台上。由于岗前培训薄弱未实施职业安全教育,防护意识不强,加上年轻护士经验不足,手术中的忙乱最容易发生利器损伤。本院要求高年资护士认真传授工作经验,年轻护士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熟练各手术步骤及解剖知识,了解并预见手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掌握其处理措施,做到忙而不乱,心中有数,以较好的心理素质做基础,避免利器损伤的发生。

4.3 合理处理用后的利器 用后利器处理不当,也是导致手术人员利器损伤的重要原因。手术后利器处理应以简便不伤人为原则,本医院根据现有的条件采用硬质容器装利器,手术后的缝针、刀片、穿刺针针芯等均放置于带盖的塑料桶内,桶内盛有1:200的含氯消毒剂浸泡后统一由院内感染控制者专一处理。这样即避免利器暴露于周围环境中,也避免了利器再次损伤他人。

4.4 发生刺伤后的紧急处理措施 利器损伤后正确的伤口处理和补救措施可很大程度的减少疾病感染。根据英国医学会(BMA)调查报告,针刺伤只需0.004 ml带有乙肝病毒的血液足以导致感染。而艾滋病更加可怕,尤其是在我国已进入了快速增长的时期,艾滋患者以惊人的速度剧增,所以应对利器损伤的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综合的措施,预防利器损伤的发生,控制血源性疾病的职业感染,最好能建立一套完整的检测系统和追踪系统,以便发生利器损伤时,能使医护人员得到必要的帮助。

如不幸被利器损伤,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尽量把伤口的血往外挤压,用流动水冲洗伤口,擦干后消毒伤口;再查看患者的病例,看患者是否患有血源性传染病,如结核、疱疹、疟疾、乙肝、丙肝、艾滋病等。及时上报,必要时被刺伤人员可抽血检查,并根据可能性传染的疾病注射相应的抗体和药物,最好能建立追踪档案,以便进行及时相应的处理。

除加强以上的防护措施外,在术中护理患者时,还要注意观察,尤其是检查结果不齐全的患者,更是要提高警惕,应把所有检查结果不全的患者都当作具有传染性,采用体内组织隔离法[3],避免暴露于患者的体液、血液,更要小心利器损伤,必要时戴双层手套上手术台,据报道,戴双层手套可减少利器刺伤时进入体内的血液量。

职业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我们应采取综合有效的措施,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制定合理的措施,增强防范意识,规范操作程序,完善防护措施,改进医疗器具,建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以减少损伤的发生率。

参 考 文 献

[1] 倪传英袁晓华张敏.手术室护士职业性损伤的原因级防护措施,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8):1911.

篇4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 会计风险 内部管理 对策

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近些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的问题又频频出现,其中所造成的后果是造成了银行以及国家经济的严重损失,也影响了国有商业银行的正常发展,对金融行业也带来了很大的损害。由此可见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的问题,研究国有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加强银行的内部管理是需要在银行改革过程中完善的。[1]

一、国有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及其管理的基本介绍

在国有商业银行当中,会计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可以投资者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在有关的证券市场或者是其他金融方面,商业银行根据一定的要求需要为投资者提供一定的信息,投资者根据这些信息能够做出更加正确的决策;其二是向国家的相关管理和监管部门提供会计信息,国有商业银行是国有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有商业银行的行为是国家相关部门了解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通过这些信息也能够对国家的宏观经济进行有效的调控;其三是向银行的管理者提供会计信息,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有效的会计信息可以让管理者充分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因此需要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为管理者提供正确的会计信息,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依据。

国有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主要是银行的会计工作人员在为各方提供会计信息的时候,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准确以及产生的误差,使得银行因此而造成一定的损失。从很多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到商业银行的会计工作对商业银行的整体影响比较大,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工作,国有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的本质就是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而会计风险的管理工作也是从各个角度来进行改善,进行有效地会计风险管理。

二、国有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主要特点

国有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核算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是在会计核算过程中由于误差所带来的风险,会计工作人员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可能会使得会计人员在工作使没有遵守相关的规定和制度,出现假账等行为,以此导致会计信息的错误,管理者和投资者在错误的会计信息的影响下出现决策上的失误,带来一定的会计风险;其次是结算风险,支付结算业务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服务项目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诈骗风险,随着诈骗分子的作案技术的提高,银行在控制上有一定的难度,除此之外,很多信用卡使用者的故意透支行为给银行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还有是出现业务的风险,银行的现金流动量相对于平常企业而言是非常大的,因此在现金的管理上也显得尤为关键,由于现今业务的数量大,其中的假币误收或者是运送的过程都是极其危险的;而会计方法的落后也会造成一定的会计风险,现代化的一些财务软件的引用可以更好地完成跨级工作,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会计工作人员对软件的不了解以及财务软件没有针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情况进行相应的设置等都会引起会计风险。[2]

国有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特点也是多样的。首先是其隐蔽性,银行的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不高对会计风险的认识也不全面使得会计风险很难被人察觉,现代化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运用也更加加大了会计风险的隐蔽性;同样的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的发生比较突然,其发生的时间也比较短,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很难进行一定的处理;会计风险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由于会计风险很难被察觉,很多时候风险发生很久之后才意识到会计风险;由于会计工作在商业银行中的重要性,会计风险造成的经济越来越大。

三、加强国有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理的有效对策

1、建立健全的金融管理机制

国有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同样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范会计风险,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必须遵守金融市场发展的规则,各银行之间公平竞争共同发展,应该避免那些恶性竞争的行为;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国家的监管部分要加强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工作,提高宏观调控的质量,针对监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严格的处罚;全面监管经济业务和会计工作的过程,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效控制。

2、严格对银行会计工作的管理

首先是会计制度的建立,这是对会计工作人员工作的一个标准,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加强各项会计工作之间的联系,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针对会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逐渐改善各环节的工作;其次是对跨级工作的监管,会计工作内部就要对会计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管,及时发现可能隐藏的会计风险,做好充分的防范风险的工作;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的管理,会计人员要不断的加强专业性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3]

3、提高整体的风险防范意识

国有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由此也可以了解到跨级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工作并不只是会计人员的工作。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者首先要树立防范会计风险的意识,加强对会计风险的了解,时刻做好处理会计风险的准备。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也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各部门要加强合作,针对产生的风险要及时的解决,对未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全面的参与会计风险管理工作中。

四、结论

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同时也会促进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因此国家也更加重视商业银行的各项工作。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是存在的,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加强对会计风险的了解以及更加有效的进行监管工作是防范会计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国有商业银行仍旧需要在改革路上不断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张学仕;试论会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1,10(19):22-23

篇5

七夕古诗大全七夕

作者:(宋)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作者:(唐)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燕羽几曾添别恨,花容终不更含羞。

更残便是分襟处,晓箭东来射翠楼。

七夕

作者:(唐)崔国辅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风生玉漏,置水写银河。

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

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七夕

作者:(唐)崔涂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七夕

作者:(唐)窦常

露盘花水望三星,仿佛虚无为降灵。

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

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沾衣。

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

秋夕

作者:(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

作者:(唐)杜牧

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

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

七夕

作者:(唐)杜审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袨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迢迢牵牛星

作者:(梁)萧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作者:(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霄。

七夕

作者:(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词

作者:(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七夕

作者:(唐)白居易

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

七夕赋咏成篇

作者:(唐)何仲宣

日日思归勤理鬓,朝朝伫望懒调梭。

凌风宝扇遥临月,映水仙车远渡河。

历历珠星疑拖佩,冉冉云衣似曳罗。

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

七夕

作者:(唐)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同赋山居七夕

作者:(唐)李峤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七夕歌

作者:(唐)刘言史

星寥寥兮月细轮,佳期可想兮不可亲。

云衣香薄妆态新,彩輧悠悠度天津。

玉幌相逢夜将极,妖红惨黛生愁色。

寂寞低容入旧机,歇著金梭思往夕。

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

碧空露重彩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

七夕

作者:(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七夕偶题

作者:(唐)李商隐

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

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

壬申七夕

作者:(唐)李商隐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风轻惟响佩,日薄不嫣花。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辛未七夕

作者:(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七夕寄张氏兄弟

作者:(唐)李郢

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

好与檀郎寄花朵,莫教清晓羡蛛丝。

七夕

作者:(唐)李中

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彩楼。

可惜穿针方有兴,纤纤初月苦难留。

七夕

作者:(唐)刘威

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

云收喜气星楼晓,香拂轻尘玉殿空。

翠辇不行青草路,金銮徒候白榆风。

采盘花阁无穷意,只在游丝一缕中。

七夕二首

作者:(唐)刘禹锡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

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

馀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七夕

作者:(唐)卢殷

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欢娱方在此,漏刻竟由谁。

定不嫌秋驶,唯当乞夜迟。全胜客子妇,十载泣生离。

七夕

作者:(唐)杜甫

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七夕诗

作者:(唐)卢纶

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星彩光仍隐,云容掩复离。

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何事金闺子,空传得网丝。

七夕诗

作者:(唐)卢纶

祥光若可求,闺女夜登楼。月露浩方下,河云凝不流。

铅华潜警曙,机杼暗传秋。回想敛馀眷,人天俱是愁。

七夕

作者:(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七夕

作者:(唐)清江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月为开帐烛,云作渡河桥。

映水金冠动,当风玉佩摇。惟愁更漏促,离别在明朝。

韩庄闸舟中七夕

作者:(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

作者:(唐)李峤

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查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

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

七夕

作者:吴绡

星光历历汉悠悠,怅望双星独倚楼。

莫谓人间多别恨,便疑天上有离愁。

梁清谪去谁相伴,子晋归来合公游。

惟有月娥应最妒,一轮风露不胜秋。

乞巧

作者: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七夕

作者:仇远

河鼓天孙各老成,无愁可解任秋声。

痴儿笑月羞眉曲,稚女穿针斗眼明。

夜半且分瓜果供,天中岂识别离情。

未能免俗消光景,醉卧西风梦亦清。

牵牛织女

作者:(唐)杜甫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

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膳夫翊堂殿,鸣玉凄房栊。

曝衣遍天下,曳月扬微风。蛛丝小人态,曲缀瓜果中。

初筵裛重露,日出甘所终。嗟汝未嫁女,秉心郁忡忡。

防身动如律,竭力机杼中。虽无姑舅事,敢昧织作功。

篇6

【关键词】 因子分析法 上市物流企业 盈利能力

一、引言

对比分析我国物流行业近几年的数据可以发现,物流行业成长迅速。2012年我国物流行业的物流总额达到145.7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3%,物流总额与同期GDP的比值达到18%,略高于2011年17.8%的水平。2013年社会物流总额约200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9.5%,该增长速度高于同期GDP增速。2013年物流业增加值达3.9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8%,该增长速度同样也高于同期GDP增速。2014年上半年,我国的铁路、公路和水路的货运总量达到了201.1亿吨,相比2013年上半年增长了7.5%。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飞速增长和在世界经济贸易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物流行业的崛起也必将对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增强物流行业的盈利能力很有必要。

二、上市物流企业盈利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1、指标体系构建

我国上市物流企业指标体系构建如表1所示。

2、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根据中国证监会行业分类标准筛选样本:选取2009年到2013年A股上市物流企业的盈利能力财务指标;剔除ST及PT企业;剔除数据不健全的和主营业务变更的企业;最终选取样本265个,按照证监会行业分类标准细分为仓储业、道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水上运输业、铁路运输业、装卸搬运和运输业六类,财务指标数据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和各公司的年报。

三、实证分析

1、描述性分析

对物流企业上市公司265个样本进行统计描述,并对各个盈利能力指标进行平均,结果如表2所示。

物流企业的营业利润率、销售净利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在2010年时达到最高。当成本费用利润率比较高的时候,其他营利指标也比较高,说明了成本控制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很大。投入资本回报率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波及在2009年时其平均值最低,2012年最高,2013年又回落到2.58%,整体趋势上说明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越来越好。盈余现金保障倍数体现的是收益的质量,该值在2012年最高,2103年最低,全部的平均值都大于1,说明物流企业的收益质量比较可靠,物流企业的派现能力较强。

结合成本费用利润率和行业细分进行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物流业整体样本的成本费用利润率为0.415971,水上运输业和仓储业排名倒数第一、第二,排名第一的是道路运输业,达到0.831392,说明道路运输业的成本费用控制比较好,其经营的盈利能力最强,其他如航空运输、装卸搬运和运输业和铁路运输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是0.254856、0.290389和0.320238,成本控制能力渐次增强,但这三家都低于整体水平,盈利能力不容乐观。

2、因子分析

本文运用SPSS19.0对265个样本的财务数据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具体的分析过程及结果如下。

如表4所示,KMO值为0.720,大于0.5并且接近1,且检验值为0.000,适合采用因子分析法。

对比分析表5,选择4个因子对盈利能力进行刻画(因子要求:初始特征值>1),4个因子如下:

F1=0.347X1+0.337X2+0.439X3-0.207X4-

0.014X5-0.038X6-0.072X7+0.042X8

F2=-0.066X1-0.038X2-0.303X3+

0.647X4+0.416X5-0.141X6+0.272X7+

0.017X8

F3=-0.075X1-0.109X2+0.013X3-

0.115X4+0.131X5+0.668X6+0.518X7+

0.031X8

F4=0.044X1+0.027X2+0.013X3+

0.038X4-0.017X5+0.070X6-0.064X7+

0.994X8

以旋转后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得出上市物流企业的综合盈利指标如下:

P=0.37613×F1+0.22169×F2+

0.16905×F3+0.12680×F4

经计算得出P值,其中排名前20名如表6所示。

当P>0时,代表其盈利能力高于平均水平,P

对P>0(125个)的样本进行行业细分,结果如表7所示。

表7显示,有超过78%的道路运输企业的盈利水平高于物流行业平均水平,达到71家。铁路运输业次之,有超过53%的铁路运输企业的盈利水平超过物流行业整体平均水平。而装卸搬运和运输业则有80%的企业低于整体行业的盈利水平。

四、结束语

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物流行业的现状是前景看好,成本费用控制低效能,所以应当统筹整合,形成“大物流”平台。我国物流行业重复建设和地方割据现象非常严重,物流信息化程度比较低、管理也比较混乱,往往导致物流企业旺季忙不过来、淡季闲置的状况。在这种现象之下,应该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并且统筹整合物流资源,把企业自有的物流与之有机结合,构建社会大物流,减少浪费和重叠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盈利水平,并通过打造公共信息平台,构建全社会的大物流系统,降低物流成本,增强物流企业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丁玉芳等:基于模糊数学方法下的公司盈利能力评价模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

[2] 公维洁: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 国家标准实施[J].铁道货运,2005(7).

[3] 刘星、张国林、王小龙:我国上市公司盈利信息的因子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11).

篇7

[关键词] 护士;手损伤;危险因素;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9(a)-0125-03

加药掰启安瓿是护理人员每天进行频率最高的一项操作[1],掰安瓿时手划伤是每名护理人员都会遇到的常见职业损伤。这种职业暴露是造成血源性感染的重要途径。由于对自我保护意识重视不够,使得护理人员面临着严峻的职业损伤的危险,增加了因职业暴露而感染血源性疾病的风险,给护理人员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生理伤害和心理恐惧。为了解临床工作中掰启安瓿发生损伤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回顾性调查了进行过掰安瓿操作的护理人员1176名,统计和分析因掰安瓿而出现手损伤的频率,并根据相关文献[1-3]及实际临床工作体会进行了经验总结,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江苏省徐州市3所医院临床一线工作的护理人员1176人,其中实习护士组(护龄≤1年)251人,护龄>1~5年组452人,护龄>5~10年组177人,护龄>10年组296人。

1.2 调查内容

个人基本资料:年龄、性别、学历、毕业时间和护理岗位工作时间等;1年内发生安瓿损伤的次数:无(5次/周);受伤原因:安瓿质量、心理紧张、急救急用、操作不熟练和方法错误等;损伤后处理方法:及时清洗伤口、消毒包扎和被动免疫等。

1.3 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调查江苏省徐州市2009年1月~2012年12月于临床一线工作的护理人员,每年3月初发放问卷,调查前1年内发生因掰安瓿而出现护理人员手损伤的人数及百分率;调查分类:按实习护士组(护龄≤1年)、护龄>1~5年组、护龄>5~10年组和护龄>10年组人群分别填写。发出调查问卷13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76份,回收率90.46%。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年资护士掰启安瓿致手损伤发生情况

调查中有1176人回答了掰启安瓿引起手损伤发生的情况,其中,有1011人发生手损伤,发生率为85.92%。实习护士组经常发生率为37.84%,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各组偶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护龄>5~10年和>10年组无损伤率明显高于实习护士组和护龄>1~5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另外,在调查中发现由于手割伤造成手感染的占24.38%,异物存留占59.16%,留有瘢痕占63.93%。见表1。

2.2 不同年资护士掰启安瓿致手损伤发生原因比较

心理紧张:从表2可以看出,心理紧张是造成低年资护士掰启安瓿致手损伤的主要原因,其中,实习护士组发生率最高,为75.29%,护龄>1~5年组次之,为56.19%,明显高于>10年组(2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急救急用和方法错误:抢救危重患者时,往往时间仓促、心情紧张,而使用的安瓿品种复杂,要求护士动作迅速,因此在掰启安瓿时极易造成手损伤。从表2可以看出,因急救急用掰启安瓿致手损伤发生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年资护理人员都可能会发生损伤。在应用方法上,有些低年资的护理人员在掰启安瓿时不是轻握安瓿颈部向上提拉进行掰折,而是用力紧握安瓿颈部向下掰折或用力过大将安瓿捏碎。表2结果表明,实习护士组方法错误致手损伤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护龄>5~10年组和护龄>10年组(P < 0.01)。

不熟练和用力不均:本调查结果表明,由于掰启安瓿操作不熟练致手损伤与护理人员的年资直接相关,实习护士组、护龄>1~5年组手损伤率发生率分别为49.40%和32.30%,而护龄>5~10年和护龄>10年组仅为11.86%和7.77%(P < 0.01)。在安瓿品种复杂、工作繁忙、心绪不稳以及抢救危重患者时,往往时间仓促、心情紧张使得掰启安瓿的力度掌握不准,易造成手损伤,虽然实习护士组和护龄>1~5年组由于该原因致手损伤发生率较高,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该原因致手损伤在不同年资护理人员中均有较高的发生率,可能与操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心理状况有关。见表2。

3 讨论

3.1 提高护士心理素质

刚进临床的护士,特别是新下科的实习生及既往在掰启安瓿时发生手损伤的护士,往往在掰启安瓿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心理。张莹等[3]报道,87.9%的护士有被玻璃安瓿割伤的经历,调查发现,被安瓿划伤后往往有恐惧心理,有人甚至不敢再去碰安瓿,或者在工作中避免掰安瓿,给工作造成很大不便。

3.2 规范护士操作行为

本研究显示,实习护士组、护龄>1~5年组手损伤发生率较高原因是操作不规范,在掰启安瓿时不是轻握安瓿颈部向上提拉进行掰折,而是较用力紧握安瓿颈部向下掰折。据调查,有少数护理人员在掰启安瓿时由于用力过大,常常将安瓿捏碎[1]。因此,应针对实习生操作不规范、方法掌握不当等情况进行指导,一步步示教,教会其掰启方法,规范操作步骤。在进行危重患者急救时,最好一人掰启安瓿,一人抽吸药液,这样既可防止差错又可防止护士又掰安瓿又抽药所带来的忙乱及损伤。

3.3 加强培训,提高技术

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往往时间仓促、心情紧张,安瓿品种复杂,要求护士动作迅速,因此在掰启安瓿时极易造成手损伤。而住院患者输液治疗多在较集中的时间完成,多数医院床护比达不到1∶0.4的要求,护士配备不足,导致忙乱及操作不规范,增加了各种意外发生的机会,这类问题在各年资的护理人员中均可发生[1-4]。因此,对上岗护理人员加强培训非常重要。调查发现,实习护士、护龄>1~5年护士手损伤率高于护龄>5年的护士,说明年资低、工作时间短、动作不规范、技巧掌握不好易发生手损伤。因此,应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自我保健护理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教育与培训。有调查显示,护生在实习前接受正规职业防护教育甚少。因此,学校应设立相关职业防护及医院感染相关知识课程,并贯穿于临床护理教学中,对新护士下科之前应进行岗前培训及护理技术操作的考核,要求护士养成良好正确的操作行为。进入临床后带教老师应反复示教,告诉其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讲解及演示操作技巧,尤其是对如何安全正确掰安瓿这样容易被大家忽视而又容易对护理人员造成身心伤害的小细节进行强调说明。对国产安瓿因质量安全性低于进口安瓿,掰启安瓿时应有思想准备,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对一些大口直颈安瓿、玻璃厚度不规范的安瓿,掰启十分困难的可放置一旁不宜使用,对一些安瓿内压力过高的如维生素C针剂等,应教会护士在掰启时保持一定距离,防止掰启的瞬间药液及微小玻璃碎片进入眼中。

3.4 使用专用工具,加强防护措施

应在临床上开展多种教育形式,加强在职护理人员防护知识,弥补相关知识、理论、技能的欠缺,提高带教老师素质及职业防护能力。例如,费璐竑等[5]自制一种掰玻璃安瓿的塑料小用具;杨田等[6]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掰安瓿;何非等[7]研制的多用笔式掰安瓿工具;芦盛贞等[4]发明的玻璃安瓿锯掰器。各单位可以购置或自制类似以上工具,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安全,实用,避免了护理人员工作中受损伤,同时也防止了护士因锯掰安瓿划伤出血造成的血液污染及院内感染,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成本[8-10]。

[参考文献]

[1] 刘英,张传开.临床医务人员掰启安瓿手损伤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2,33(18):49-50.

[2] 文安华.护生职业防护认知现状调查及对策[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5,12(3):79-80.

[3] 张莹,侯睿.手术室护士利器意外损伤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9,9(1):15-17.

[4] 卢盛贞,熊春梅,万容梅,等.两种掰折安瓿方法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5):390-393.

[5] 费璐竑,王翠洁.掰玻璃安瓿新招[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3):225-226.

[6] 杨田,葛英,杨荔,等.巧用一次性注射器掰安瓿[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2):112.

[7] 何非,杨懿,贾红岩,等.一种新型的多用笔式掰安瓿工具[J].医疗卫生装备,2009, 30(9):62-63.

[8] 张洪芬,张琪韵,刘亚琼,等.旋转式安瓿自动折断开启吸药操作装置的临床实验[J].护理学杂志,2011,26(13):87-90.

[9] Schellenberger S. A product that can help when breaking an ampule[J].RN,2005,68(5):17-19.

篇8

曾幾何時,餐飲企業因為商業模式簡單和持續盈利能力,成為資本追逐熱捧的目標。然而,理念差異造成的對商業模式的不同理解,讓資本與企業常常在經歷了短期的熱戀後黯然分手。加之後續的上市政策障礙及當下餐飲企業競爭環境的日漸嚴酷,投資機構對餐飲企業的熱情逐漸消退。

一方是獲利至上的資本意願,一方是資金飢渴的餐飲企業,如何才能順利牽手並達成共同經營理念、最終修成正果?

優勢資本主管合夥人吳克忠坦言:「資本市場其實從來不缺資金,關鍵問題是許多餐飲企業在尋找融資時應該先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商業模式都設計好。要先考慮清楚企業要做多少事,需要多少資金,而非指望著拿到錢後再考慮這些錢能做多少事,這種思考方式反而會讓企業做不大。吳克忠說,「餐飲企業找不到錢往往是因為沒有足夠吸引資本的能力。

分分合合 曲折牽手路

清科研究中心資料庫資料顯示,2005年~2011年,已經披露的大陸餐飲行業的投資事件為37起,其中已經披露投資金額的投資案例為22起,披露的投資金額總額為6.97億美元,平均投資金額為3,168萬美元。相比於其他行業而言,大陸餐飲行業的投資事件相對較少。

事實上,由於餐飲企業簡單的商業模式和持續的盈利能力,從2005年起投資機構曾有過一波熱情,並在2007年~2008年達到高峰。

比如2005年一茶一坐獲得了IDG資本以及海納亞洲的1400萬美元的融資,2006年普凱投資聯手3i投資基金共同投資小肥羊,2007年真功夫被今日資本、聯動創投相中,獲得3億美元的融資,之後的麗華速食、老娘舅、巴貝拉、亞洲蕉葉、奇火鍋、百富餐飲、呷哺呷哺、俏江南等餐企背後都有包括晨興投資、凱雷投資、深創投、鼎暉投資、賽富基金等知名投資機構的身影。

在那段曾經的鼎盛時期,餐飲企業享受資本盛宴的同時,資本逐利的本性也在逐漸暴露,獲利退出終究是投資機構的終極目標,然而在餐飲界成功退出的案例並不多見。除了2008年小肥羊在香港上市,大多數殺入餐飲行業的投資機構們還在苦尋退出之路。

然而,之後的路似乎越走越窄。2009年幾乎無餐飲行業融資案例,而2010年~2011年也僅有望湘園、金錢豹、心品印象等5家企業獲得注資。

雪上加霜的是,2011年下半年,由於中國證監會提高了大陸餐飲企業的IPO門檻,證監會對餐飲業上市的謹慎態度,讓大陸餐飲行業一度陷入上市難的困局,資本方對餐飲企業的投資也再度陷入了冰點。

據統計,目前大陸A股僅有寥寥數家餐飲企業,包括全聚德、西安飲食、湘鄂情和綿世股份。此外,名軒控股、小南國,包括已通過上市聆訊的俏江南上市地點則在港交所,而這些都只是鳳毛麟角的個別案例。值得欣慰的是,2012年上半年港交所和證監會連發餐飲企業上市指引,被指是為餐飲企業融資困局鬆綁。這對於當前餐飲企業的融資大環境,或許是一劑強心針。

快速做強 資本青睞共贏機制

「資金能否順利進入餐飲行業往往是產業轉型能否成功的前提。一位資深投資人指出,目前大陸餐飲行業小而散,近5年來餐飲行業競爭成倍增加。由於餐飲企業多為輕資產,在傳統的銀行融資管道上受阻頗大,亟待與資本對接成為了幾乎每家謀求發展的餐飲企業的共同心聲。

如何能快速做大做強是吸引投資機構的關鍵因素。吳克忠坦陳,資本對於做正餐的餐飲企業並不看好,因為可控性差,廚師的能力往往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而餐飲企業要做大,不能單一地依靠廚師,這類企業想要與資本對接就需要有所改變。

從現有披露的投資案例來看,投資機構相對青睞連鎖型休閒餐飲,因其容易在短期內快速複製做大做強,且有能力控制成本和流程。吳克忠說,「如何依靠商業模式做大做強做快,依靠資源整合的能力迅速複製,掌握上下游的資源形成共贏機制,這才是投資的真正價值所在。

篇9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脾脏损伤;临床分析

    由于种种原因,在实施胃癌根治手术过程中医源性脾脏损伤的情况时常出现,脾脏作为人体主要的免疫器官,一旦失去会带来众多的不良后果[1-2]。因此找到手术中脾损伤的原因,有效的预防胃癌根治术出现的医源性脾脏损伤,是临床术科医师关注的主要问题。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1年1月在外科实行胃癌根治术的37例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导致脾损伤的原因,对胃癌根治术时引起医源性脾脏损伤的预防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3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外科实行胃癌根治术的37例胃癌根治术患者,男21例,女16例,年龄37~65岁,平均(42.2±8.3)岁。胃窦癌23例,胃体癌9例,胃底贲门癌5例,PTNM分期:Ⅰ期8例,Ⅱ期13例,Ⅲ期9例,Ⅳ期7例。37例患者中行远端胃大切手术的19例,行近端胃大切手术的13例,胃全切术的5例,术前检查肝肾功能、血糖,心电图,胸片,肝胆胰脾双肾B超。患者在体重、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脾损伤的处理:37例脾损伤患者中行脾修补术28例,明胶海绵加医用胶黏合17例,止血纱布加医用胶黏合11例,脾出血行脾切除术或结扎术9例,脾动脉结扎的方法是以纱布压迫止血,以肠钳夹背动脉左侧距脾门约2~3 cm处以7号丝线套扎脾动脉,当出血停止后用涂有石腊油的7号丝线距裂口边1.0~1.5 cm处进行“U”形缝合并以凝胶海绵充垫于线与脾间,打第一结后确保压迫止血成功后再打第二结,处理后术中继续观察30 min,无明显出血后在左隔下留置胶管引流。术后观察48~72 h,无出血后拨除膈下胶管引流。

2 结果

2.1  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医源性脾损伤情况:见表1。

表1  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医源性脾损伤情况(例)

术式类型

例数

脾损伤Pachter分级[3]

脾损伤类型

I级

Ⅱ级

Ⅲ级

分离粘连

脾胃韧带断裂

深部拉钩拉伤

吸引管戳伤

放置切口保护器不当

远端胃大切手术

19

7

10

2

3

9

3

2

2

近端胃大切手术

13

5

6

2

3

4

2

3

1

胃全切术

5

1

2

2

1

2

2

总计

37

3

5

3

7

15

5

7

3

2.2  脾损伤类型:撕裂伤22例,其中分离粘连7例,结扎脾胃韧带脾侧断端15例,深部拉钩拉伤5例,吸引管戳伤7例,放置切口保护器不当3例。

3 讨论

3.1  认识脾脏解剖以及功能特性:脾脏由于富含血管和淋巴组织,质地偏脆,通过脾胃、脾结肠、脾膈和脾肾韧带等固定于左上腹部,同时脾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免疫器官,在提高免疫力、预防感染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失去脾脏的成年人,终生处于对感染敏感性增加的危险中,脾切除后凶险感染发病率虽然仅0.5%~1.O%,却有极高的病死率,因此,如何清除恶性肿瘤以及清扫淋巴的同时,保证脾脏的完整性,已成为绝大多数研究者的研究目标[4-6]。

3.2  术中脾损伤原因分析:导致术中脾损伤的因素很多,主要是术者保脾意识薄弱,脾胃解剖位置不熟悉以及术中技术操作问题,我院37例患者在胃癌根治术中出现脾损伤的原因主要有:①无论是生理原因还是病理原因,脾脏的质地偏脆,在胃癌根治术操作过程中,需要大面积的清扫淋巴结,韧带传导拉力,特别是在切断左侧大网膜时可因牵拉过度造成脾撕裂[7]。更重要的是,胃部肿瘤转移导致局部解剖不清,脾肿大以及大网膜缩短,增加了脾脏损伤的几率;②与术中止血方式有关,并且是较为主要的因素;③为了扩大切口暴露,松解脾下极、脾门与大网膜问的纤维束带,牵拉大网膜时致纤维束带从脾脏上撕脱,造成脾下极撕裂伤。

3.3  预防术中脾损伤:增强术者止血保生命的前提下的保脾意识,巩固脾脏与邻近器官的解剖知识;注意选择术中的止血方式,如缝合修补术,脾动脉结扎术或者脾部分切除术等;左上腹尽量不用深拉钩,避免强力牵拉和盲目止血;离断左侧大网膜时避免过度牵拉胃和脾胃束带,尽早离断脾胃束带是预防脾损伤的良策冲洗腹腔时应用手保护好脾脏,引导吸引,尤其是脾脏有病理性改变其脆性增加时,就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因此,导致胃癌根治术脾损伤的原因众多,找到脾损伤的原因,提高保脾意识,改善术中技术操作,采用有效的止血术式,可以有效的预防胃癌根治术出现的医源性脾脏损伤。

4 参考文献

[1] 黄增祥,刘  勇,尤善福.胃癌根治术中脾损伤保脾治疗[J].医药论坛杂志,2007,16(3):96.

[2] 孙成宏,姜洪池.胃癌根治术中脾出血14例处理体会[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12):751.

[3] 王陆森.普通外科手术与并发症[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228.

[4] 陆伯豪,詹利永.胃癌根治术中脾损伤的防治[J].浙江实用医学,2004,9(6):407.

[5] 李文惠,仪孝信.胃癌切除术中的医源性脾损伤及其处理[J].中国综合临床,2005,2l(4):351.

篇10

关键词:近因 海上保险 司法实践 立法缺陷 接轨

一、近因原则概述

近因原则最早产生于18、19世纪的英国。几个世纪来,英国法院采用近因原则判断因果关系,积累了大量的保险判例,这些保险判例足以证明采用近因原则判断承保风险与承保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合理性。该原则确立以后,逐渐地被多数国家所采纳,已成为海上保险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①

近因原则的内含可归纳为如下两点:

1、近因是指近接于损失的原因,遥远的原因不作近因考虑。

2、近接原因是指效果上近接,即原因对损失的发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不是时间上的近接,即不是造成损失的最后原因。

二、近因与其它因素的区别

1、近因与直接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是指对事物的发生发展起到最直接的推动,并直接促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一般是分析出时间关系或逻辑关系上最为接近的因素。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以原因对结果的作用力的大小为划分标准,二者都属于直接原因的范畴。近因是引起保险事故发生的最直接、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在特定的情况下,近因是直接原因也可能是主要原因,但是不能将它们等同起来。

2、近因与货物的固有瑕疵或潜在缺陷。在海上保险理赔工作中,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常就损失是否由于货物的固有瑕疵而争论。对固有瑕疵或潜在缺陷,保险人通常是不负赔偿责任的。如果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遇到了难以预料的意外事件,那么该事件便极可能阻断固有瑕疵与损害之间的因果联系,或者与货物的瑕疵和缺陷共同作用导致损害的发生,这时就难以分辨了。

3、近因原则与海上风险。海上风险是基于海洋的特征而可能发生的灾难或危险,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意外性。如何区分海上风险和其他风险,应考虑以下因素:海上风险必须是客观发生的;承保风险必须直接作用于保险标的;风险的发生是具有偶然性的;区别二者的目的是有一些海上风险承运人是可以免责的或者不在承保范围内,直接决定着保险人的责任。

三、近因原则的实际运用

在灾害或事故发生后,对于所造成的损失保险人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关键在于确定损失的近因是否为承保风险。如果损失发生时诸多原因同时存在,即应确定哪一原因是具有独立的决定性支配力的,再追究保险单是否承保这一风险,作为确定保险人赔偿责任的依据。在实践中,由于船舶在海上航行可能遭遇一系列风险、事故,因此可能有以串连形式存在的一系列原因。如果某一原因的介入打断了原有的某一事件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链条,并独立对损害结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该新介入的原因即作为近因。如果没有新原因的介入,则须在因果关系链条中找到最后一个对损害结果发生决定性支配力并可作为其后一系列原因之充分条件的原因作为近因确定保险责任的有无。

1.为避免或减少损失发生而采取的措施②

英国海上保险法认为:如果船主准确预料到承保风险将会发生而采取措施避免由此造成的损失,被保险人仍然不能根据保单获得赔偿。这已成为一项确立的原则。其理论依据在于:

1)损失的近因不是承保的风险,而是船主的推断。保险所承保的本为客观的意志之外的因素,而非当事人任何一方的主动意志行为。

2)船主避免损失发生的行为或避免损失扩大的行为,是对原因果关系链条的介入,其后发生的损失,也被视作这一介入的结果。

但实际上,为避免或减少损失发生而采取的措施不能视作近因。这是因为:

1)船主的推断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的,并非主观臆测。损失的发生具有事实依据,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船主的行为只是起到置换的作用,即以较小的损失避免较大的损失。对此种损害的承保,并不违背承保风险的客观性原则。

2)近因是独立对损失的发生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其本身是不可选择也没有从属性的。而船主为避免或减少损失发生而采取的措施是在船货存在现实的危险时为减少损害不得已而为之的,不具有近因的构成要件,不是近因。

3)从客观效果而言,将为避免或减少损失发生而采取的措施视作近因不利于船长或被保险人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海上风险,不利于保护船货安全,最终对保险人的利益也不利,因为保险人要对本可避免或减少的损失承担保险责任。其最终的结果是一个"双输"的结局。

2.迟期造成的损害

迟期造成的损害主要包括两方面:对船方造成的损失和对货方造成的损失。由于迟期造成的损失,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其理论依据在于:这种损失的近因是迟延而不论迟延是否由于承保事故造成,即使迟延是由于承保事故造成,法律上认为迟延为另一新原因介入,与以前的事故原因已无关系。迟期是海上风险的必然结果,对损害的发生不具有独立的决定力量,而是充当了海上风险与损害结果之间的桥梁。尽管从表面上看,损害是由迟期造成的,但迟期并非作为外来因素介入而中断了原有的因果关系链条,而是在这一链条内部承担传导和中介的作用。因此,将迟期作为近因而免除保险人的赔偿责任是不科学的。

四、我国关于近因原则的司法实践与立法缺陷

在我国,虽然法律界、保险界的专家学者们均主张"近因原则"是海上保险中的一项基本原则,但是我国的《保险法》和《海商法》未对近因原则作出明文规定,这不能不说是我国保险立法的一大缺陷。我们都知道,立法与司法实践是紧密相连的,在一定程度上,立法的现状决定了司法的实践做法。我国目前的立法状况,导致了在海上保险司法实践中,一方面,近因原则未被我国《保险法》和《海商法》所明确确认,因此,它最多只能作为确定海损原因的一种参考原则。③这给司法实践带来一定的困难,当事人无法援引近因原则作为抗辩事由,法官是否运用近因原则又无法预见,是否援用就只能完全依据法官个人的心证了,这就导致了保险理赔案件判决结果不统一现象的出现,从而使保险理赔案件无法得到真正公正的处理。④另一方面,《保险法》与《海商法》的关于保险责任的有关规定,很容易使法官走入一个误区:在一果多因的情况下,只要致损原因中存在承保风险,不论该承保风险对于损失的产生所起的作用的大小,即不论该承保风险是属于损失发生的近因还是远因,保险人一律要承担保险责任。这样就大大加重了保险人的责任,使保险人处于不利地位,不利于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尤其是现在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的保险业与国际保险业接轨是一项必然的趋势,但是我国保险法上(包括海上保险立法)"近因原则"的缺失,导致我国保险业和司法机关的实践做法与国际保险业的实际做法是有相当的差距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我国保险业与国际保险业接轨的难度。

我们应当看到,近因原则为许多国家海上保险法所采用,已成为保险理赔的一项公认的基本原则。因此,笔者认为,无论是从完善我国海上保险立法出发,抑或是与国际航运与保险实践相接轨的角度考虑,我国都应当在相关立法中确认近因原则。我国应当学习他国先进的立法经验,在我国《海商法》等海上保险立法乃至其他保险立法中规定近因原则及其适用的条款。我国应在有关司法解释的基础上,加紧相关课题研究,形成立法方案,完善立法,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海上保险法制建设,更好地维护海上保险各方当事人和关系人的合法权益。

注释:

①参见易玉芹在2009年第11期《金卡工程・经济与法》上发表的文章《海上保险法近因原则之"近因"浅析》。

②参见陈朝晖在2004年第3期《大连大学学报》上发表的文章《海上保险近因原则解析》。

③参见沈翌斌在2010年第8期《法制与社会》发表的文章《浅论近因原则的适用规则及其立法缺失》。

④参见司玉琢,李兆良1991年在《中国海商法年刊》第2卷上发表的文章《论海上保险的近因原则》。

参考文献:

[1]张丽英主编:《中英海上保险法原理及判例比较研究》,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6.

[2]王艳玲主编:《英国海上保险条款专论》,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7.

[3]贾林青主编:《保险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