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决心范文

时间:2023-04-01 10:15: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表决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表决心

篇1

2、工作中,你要把每一件小事都和远大的固定的目标结合起来。

3、一切经得起再度阅读的语言,一定值得再度思索。

4、不要只看到别人外在的污点,却看不到自己内心的垃圾。

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6、积极者相信只有推动自己才能推动世界,只要推动自己就能推动世界。

篇2

[关键词]表决权信托,控制权争夺,事实上的信托

表决权信托是把股份的表决权转让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持有该股份并行使其表决权。在表决权信托中,受托人持有的表决权与受益人所享有的股份所有权互相分离。受托表决权具有独立性,受托人在受托期间行使表决权不受原股东的干预,信托制度给予了受托人极大的权力空间。这使表决权信托成为获取公司控制权的重要法律手段。这种在美国法上产生的特殊制度,正在被大陆法系的一些国家(如日本)和地区(如我国台湾)认可和引进。我国法律没有这方面的规定,本文试图对此进行探讨。

一、 表决权信托的性质与功能

(一)表决权信托的性质与法律特征

表决权信托(voting trust)是指一个股东或数个股东根据协议将其持有股份的法律上权利,主要是股份的表决权,转让给一个或多个受托人,后者为实现一定的合法目的而在协议约定或法律确定的期限内持有该股份并行使其表决权的一种信托。

信托作为一种转移与管理财产的制度,起源于英美衡平法。英美法学者基于信托历史沿革的法理,主张信托的实质在于分割财产权,即信托财产上的权利一分为二,法律上的所有权(legal title)属于受托人,衡平法上的所有权(equitable title)属于受益人。换言之,受托人是信托财产法律上的所有人(legal owner),受益人则是信托财产衡平法上的所有人(equitable owner),受托人和受益人都享有信托财产所有权。现在,“双重财产权”说依然盛行于英美法系各国。信托制度在大陆法系原本是不存在的,日本最早引进该制度。但是,该制度与大陆法系的财产法传统理论存在许多不相容的地方[1].由于两大法系的法律环境是不同的,由此形成的整套法律体系和法律概念也是不同的。所以,用英美法系固有的理论与概念来解释比较妥当。表决权信托作为信托形式之一种,既具有一般信托的一般特点,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1这种信托关系的客体是表决权。一般的信托关系的客体均为财产或者财产权。表决权是不同于一般的财产和财产权的,具有法律上的特殊性。双方当事人一方为表决权受托人,另一方为受益所有人,后者应当由享有表决权的股东担任,不享有表决权的股东则不能成为表决权信托的受益所有人。2表决权信托具有不可撤销性。也就是说,除非全体当事人之间具有合意,一旦成立表决权信托,则不容一方当事人任意撤销。3表决权信托具有期限性。例如在美国,表决权信托的有效期限通常不得超过10年,而对于财产信托则可以有更长的期限,也可以由当事人自由约定。总之,表决权信托是围绕表决权的信托,表决权的特质决定和影响了表决权信托的内容和形式,这是其最根本的特点。

(二)表决权信托的功能:围绕控制权展开

表决权信托既可在不公开招股公司中运用,也可以在公开招股公司中运用。〔1〕(P232)表决权信托的本质是利用信托的方式对表决权进行重新安排,是一种控制公司的手段。作为实现对公司进行控制的工具,其功能的发挥直接与信托的特点、当事人的需求有关。在不同的控制权市场中,当事人的需求是不同的。不同的需求与信托制度相结合时,可以产生不同的表决权信托方式。对于中小股东来说,存在着表决权信托的需求。一般地,单个股东股份拥有数额甚微,个人行使股权力量分散,无法对股东大会产生实质性影响。不少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对于亲自行使表决权兴趣不大,也有一部分股东宁愿放弃行使表决权而去搭便车。如果能把股东的股份聚集起来,那么小股东就可以成为大股东,既有权利也有意愿参与经营的决策。所以,现实中存在着一些股东要把自己的表决权委托给他人来行使的需求。对于公司管理层来说,表决权信托可以与公司资本筹集或公司重组联系起来运用,以确保管理层的暂时稳定性。当由于公司重组而导致将表决权授予一个大的未经组织的、以前又没有公司控制权的债券持有人团体时,可以安排临时的表决权信托。这种情形也适用于发起人。发起人在筹集资金,但又不想把表决权授予他人时,可以采取表决权信托的方式。也就是说,发起人并不发行含有表决权的股份,而只是发行表决权信托证书来筹集资金。同样,在家族企业中,掌权者通过表决权信托的方式,只给年轻一代经济上的受益权,而不移转表决权,以保住对公司的控制权。对于公开招股公司的债权人来说,还可利用表决权信托使公司不受那些他们不信任的大宗股份的持有人的控制,以保证借款的偿还。这样,在借款获得清偿之前,他们能够控制公司。〔2〕(P382)在美国表决权信托实践中,最为著名的一个例证是有关豪沃尔德·休斯(Howard Hughes)的。该案中,银行和保险公司以获得表决权信托为条件,确保了贷款的偿还。〔3〕(P336)对于公司来说,表决权信托还可能降低公司的决策成本。这是因为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往往需要履行“作出召开会议的决定、发出召集和会议的举行”等程序。如果该公司存在表决权信托,就由受托人代替原股东来参加会议。此时,公司就可以减少召集会议的开支和举行会议的开支,而且也有利于形成共识,从而降低成本。

总之,当表决权与信托制度相结合时,就会产生巨大的弹性,以适应不同的人对表决权的不同的要求。这样,表决权信托所体现出来的功能就是多种多样的。

二、 表决权信托的争议

(一)表决权信托在美国的命运:从否定到争议再到肯定

美国普通法曾认为表决权信托是不法的。〔3〕(P336)美国早期法院认为,无论是为何种目的设立的表决权信托均属违反公共政策(publicpolicy),故属于本质上违法(illegalperse)而应予以禁止。随着时间的演进,美国法院以及学者之间对于是否可以采用表决权信托,众说纷纭。综合起来,美国反对与赞成表决权信托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项[2]:

1 反对表决权信托的主要理由:

(1)表决权信托不过系表决权之而已,受托人事实上乃人,而制定法常限制的存续期间;(2)表决权信托虽旨在保护股份所有者的受益权,但在此种信托里,股份表决权须与受益权(beneficialownership)分离;(3)表决权信托剥夺了股东实施个人判断并为全体股东利益而参与表决的权利,以致违反了其对其他股东所负的义务;(4)在表决权信托,公司控制权操诸无直接金钱利益者手中,且董事不由股东而由受托人推选,乃违反公共政策;(5)表决权信托可使大多数股东受到少数股东控制,而与公司管理的基本宗旨有违;(6)受托人可能将其权力用于压迫或欺诈目的②[3].

2 赞成表决权信托的主要理由。

对于上述攻击、异议或反对,有人如下辩护:(1)受托人滥用控制公司事务权力的事例不多,事实上,在表决权信托机制里,受托人义务比起散漫的个体股东更为集中;(2)表决权信托可以维持公司和谐的管理与深思熟虑的政策,从而较能获得公司债权人与投资人的信赖;(3)公司内部常有派系与投机人士为争取控制权而倾轧斗争,此种现象可利用表决权信托制度予以避免;(4)选任董事、监事以及参与公司重大事务的其他决策方面,受托人比一般股东更为热心、尽力;(5)反对表决权信托者,主张股东对其他股东负有在公司行使表决权以促进公司一般福利的义务,以及各股东在选任董事时有权要求其他股东亲自实施其判断的观点,是完全缺乏根据、不切实际的[4].(6)有人认为受托人对于公司事务仅有单纯的法律上权利,并不涉及其个人利益,因而与股东相比,受托人忽视投票的义务。这种观点亦欠缺根据。因为在规模庞大的公司里,股东的表决权实际上并没有什么重要意义,股东大都不关心公司业务,亦未必参加每年股东大会选举管理者。事实上,公司的董事及其他高级职员(officers)可因取得表决权而永久保持其控制公司事务的权力,因此,表决权信托将义务与表决权集中于数人之手,其控制权并无不当,且已为大众所接受。

对于以上正反两方面的理由,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加以重新认识。

第一,对于“表决权与股东的其他各种权力(如资产受益权)应归属于股东一身,不能分割”的观点。反对者主张,股东权力的核心是股东对公司方针、政策及管理层等拥有表示意见的权力即表决权,这是立法旨在保护股东各种权益的重要手段。若通过表决权信托予以分割,则意味着分离了股东的表决权和经济所有权权益。所以,他们认为,如果众多股东都将其表决权长时期授予他人,就有违公司法理且不利于健全公共政策。其实,股东权是因股东出资而获得的对价性权利,这是一个权利束,包括许多权利,既有经济权利又有参与公司决策的权利。这些权利相互之间具有独立性。也就是说,一个权利的单独处理并不一定会影响其他权利的生存状态。而且,“不能分割”的观点,也直接违背公司法的“所有与经营相分离”的基本原则。〔4〕(P800)所以,认为股东权利是不可分割的单一性权利的观点是不可取的。

第二,股东行使表决权是不是股东的义务?我认为,表决权是股东权利的一种,是参与公司决策、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并不附有义务。当然,与行使其他民事权利一样,股东行使表决权也应当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与权利不得滥用等原则。但是,这种权利行使的限制,并不是赋予了表决权以义务。

第三,表决权信托可否由表决权等相似的制度来代替?有人认为,表决权信托的功能可以由表决权替代完成,在表决权制度之外,不必另设表决权信托。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妥当的。表决权信托与表决权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制度。两者具有不同的性质,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作为法治国家的一个原则是,法律应当给当事人提供尽可能多的制度选择,这也是尊重当事人意志的私法自治的体现。

第四,如何看待表决权信托中可能出现的负面效果?其实,任何权利或者制度都有被当事人利用的可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表决权信托确实有其存在的空间,社会公众对其有很大的需求。对于这种情况,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而是应当认真地评估其利弊,肯定其积极方面,对于消极因素加以弥补,完善其制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制度优势。

事实上,否定表决权信托的观点已不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于是,美国不少州通过立法和判例允许股东借助表决权信托方式,将表决权与其他权力(如受益权)分离开来。例如,马萨诸塞州最高法院1900年在对布赖特曼诉贝茨案的判决书中指出,表决权信托就其实质来说,并不是违法的。除非能够证明,该项信托是为了非法的目的而创立的,否则,它就是合法的[5].现在,除了曼彻斯特州外,美国各州的成文法都承认表决权信托,例如美国《示范公司法修正本》第7.30条、《特拉华州公司法》第218条和《纽约州公司法》第621条都认可了表决权信托,并对表决权信托的成立与生效条件作出了规定。但是,曼彻斯特州在司法实践中也是认可表决权信托的效力的。〔4〕(P800)

(二)大陆法系对表决权信托的态度

日本信托法主要适用于财产信托,对可以信托的范围没有作出明文规定,但规定对人身权、投票权、表决权等,不能设定信托。同时,以经营管理权设定信托的,在日本属于规避公司法的行为,因此属于无效信托[6].也就是说,在日本认为表决权信托是《日本商法》第239条第4项[7]的脱法行为的观点似乎存在。吉本健一指出:股份、出资额本身可以信托,仅仅表决权是不能信托的[8].但是,鉴于对违反表决权拘束协议难以作出有效的处理,也就有了让表决权信托存在的场合。也有人认为,为了防止现任经营层滥用表决权行使中的权作为支配公司的手段,《日本商法》第239条第4项对此作出严格的规制。但是,该规定的效力应当及于表决权信托的理由并不存在,似乎应当承认表决权信托的效力[9].不过,如果表决权信托的目的是用来对弱小股东(出资人)的表决权作出不当限制,那么,按照《日本商法》第239条第4项的精神,是无效的。所以,表决权信托有效还是无效,应当以委托人与受托人的关系、表决权行使基准的明确性、信托期间等作为判断的基准。

韩国信托法也主要适用于财产信托,也没有对可以信托的范围作出明文规定。但是,有人认为,在韩国法律上表决权的信托性转让或者资格转让是不可能的,作为有偿确保表决权的方法只能是有偿签订约束表决权之协议的方法和有偿取得表决权权的方法。〔5〕(P379-380)

我国台湾地区信托法没有对作为信托标的财产和财产权范围作出明文规定。对此,有人认为,人格权系定位于与财产权相对的非财产权,不可成为信托的客体。甚至与人格权有关联,而具财产作用的其他权利,例如人格受损害之赔偿请求权、遗产分割请求权、社员权均不是容许信托的对象。〔6〕(P69)但是,台湾的“企业并购法”第10条第2项规定:公司进行并购时,股东得将其所持有股票移转于信托公司或兼营信托业务之金融机构,成立股东表决权信托,并由受托人依书面信托契约之约定行使其股东表决权。同条第3项规定:股东非将前项书面信托契约、股东姓名或名称、事务所或住(居)所与移转股东表决权信托之股份总数、种类及数量于股东会五日前送交公司办理登记,不得以其成立股东表决权信托对抗公司。可见,台湾地区法律在一定范围内认可了表决权信托的法律形式[10].

在我国,依照《信托法》第7条第2款的规定,信托法中所称财产包括合法的财产权利,没有规定表决权信托。有人参考了日本和韩国信托法的规定后认为,为了防止垄断,对于征集众多散股的投票权的授权而设立的信托,是禁止的。同时,对公司董事、总经理等负责人将公司的经营权设立信托,也是不允许的。根据这些原则,我国信托法也相应地规定股东不得将其某些权利设定信托。〔7〕

三、 表决权信托的成立与生效

在美国,现在州法律一致承认,可以对表决权进行信托,法院态度也很宽容了[11],虽然对表决权信托的态度有了根本性的转变,虽然允许表决权成为信托的客体,但是,就某一表决权信托的成立,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 采取书面形式

对于表决权信托,一般法律规定必须采取书面文件形式。例如,美国《示范公司法修正本》第7.30条(a)项,《特拉华州公司法》第218条(a)项和《纽约州公司法》第621条(a)项都要求表决权信托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其一,表决权信托内容比较复杂,要求有确定性。就一般的信托而言,英美法系国家的信托明确要求信托行为的内容具有确定性。同样,在表决权信托中也是如此。其二,表决权信托合同往往是股东单方面转让表决权,并不要求受托人支付对价。这就要求当事人对订立合同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法律要求采用书面形式有利于当事人对订立合同采取更为慎重的态度。其三,信托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强制履行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因为这种强制履行又必须以作为信托内容的这些规定为直接依据,所以这些规定自然应当具有确定性。其四,信托期限也比较长,一般为10年。在这10年期间会发生许多变化,包括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这需要当事人之间对各方的权利有明确的约定,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二) 期限

1 表决权信托合同的期限

在美国,表决权信托合同的存续期一般不得超过10年。美国《示范公司法修正本》第7.30条(a)项,《特拉华州公司法》第218条(a)项和《纽约州公司法》第621条(a)项都规定表决权信托不得超过10年。其实,对信托规定存续期间也是英美法系的传统。英美法系国家的信托法均要求股东必须为私益信托规定存续期间。而且为加快民事流转关系,衡平法确立了违背“禁止永久权规则”[12]的信托归于无效的规则。所以,表决权信托合同不宜过长。在美国,对于存续期限超过10年的表决权信托的法律效力,不同的州有不同的规定。有些州认为,其超过存续期限超过10年的部分无效,但是该信托在10年仍然有效。有些州采取的立场是,未在其内容中将期限限定为10年的表决权信托无效,因为它不符合法定要求。根据《示范公司修正本》第7.30条(b),一项信托如果未包含明确的有关期限的规定的话,则只在10年内有效。〔1〕(P231)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对表决权信托作出规定,也谈不上对表决权期限的规定。

2 表决权信托合同的续订

在期限届满时,表决权信托合同自然终止。但若当事人仍想继续保持表决权信托关系,或欲使表决权信托期限达到十年以上的,当事人在约定的表决权信托期限届满时可以续订合同。美国《示范公司法修正本》第7.30条(c)规定了延长表决权信托超过其10年最长期限的问题。有几个州的法律允许表决权信托在有效期限中的最后一年内加以延长。《示范公司法修正本》第7.30条(c)采用了某种程度上更为简便的规则,即表决权信托可以在其有效期内的任何时间再延长10年,延长的期限自第一位股东签署延长协议之日起计算。当然,这种延期对所有同意延期的股东具有约束力;反对延期的人有权在原定的表决权信托期限届满之日收回其股份。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表决权信托期限届满后,表决权受托人继续行使表决权,股东也不表示反对,这是否表明股东用自己的行为来证明表决权信托关系仍然有效呢?这是不是一种默示行为呢?由于表决权信托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合同,往往涉及许多当事人,股东并不仅仅只有一个人。所以,为避免产生纠纷,想延长原合同的存续期间,必须要在合同书上签字,以表明其同意延长,延长合同的效力只对签字人产生效力。也就是说,如果当事人不在原合同书上签字,这种默示行为本身并不能达到自动地延长原合同期限的效力。这在美国《示范公司法修正本》第7.30条(c)项和许多州的公司法中,如《特拉华州公司法》第218条(b)项、《加州公司法》第706条和《纽约州公司法》第621条(d)项都有明文规定,在法院的审判实践中也是这样处理的。〔8〕(P229)

(三) 登记与公示

根据美国示范公司法,股东将股票交给受托人,并在公司股东名册上登记此事,并注明“表决权信托”字样。这样,受托人便是公司记录文件(recordedda ta)上的股东。公司则发给受托人新股票,股票上通常载有记号(以免股份流入恶意购买者之手),同时,受托人签发表决权信托证书交给股东。表决权受托人必须准备一份在表决权信托中有受益权的人的名单,名单中要开列他们的姓名、地址以及上述受益权所有人转让给受托人的股票的数量和类别,并将该名单及协议副本交存公司总部。这些文件可以供股东查阅[13].当从属于信托组织的第一张股票信托组织名义登记时,该投票信托组织便生效[14].这就是表决权信托的登记公示。表决权信托的登记与公示具有重大的意义:其一,登记与公示为表决权信托的变动提供法律基础。表决权信托的登记,对表决权信托人而言,是其表决权信托获得法律承认的过程,也是其权利获得法律保护的基础。根据美国示范公司法第7.30条的规定,“当从属于信托组织的第一张股票以信托组织名义登记时,该投票信托组织便生效”。可见,只有在登记时才发生表决权信托变动的后果,不经登记,法律不认可发生了表决权信托变动。其二,对持续不断的权利交易而言,提供客观公正的保障。这是因为:法律行为仅仅是当事人自己的意思表示,但这种意思表示的后果,即表决权信托的变动却要发生排他的效力。既然要发生排他的效力,它就应依一种公开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得人们从这种表现方式上知道在该股份上有表决权信托存在。也就是说,让人们知道该表决权存在排他性,以此来消除该股份交易中的风险。登记公示所提供的信息具有普遍信服的公信力,这为股权交易提供了安全保障。

(四) 信托目的:是否必须为使表决权

信托有效地成立,是不是要求有明确的信托目的呢?就一般的信托而言,都要求有一个明确的信托目的。有人认为,信托目的明确是英美法上设立信托的三个充分必要条件之一。同样,表决权信托也涉及信托目的的合法性问题。美国的一些州还对表决权信托规定了更为实质性的要求,即表决权信托的基本目的必须正当。目的合法是指当事人申请成立表决权信托的目的是以合法的方法实现对公司有利的方针、政策,从而提高全体股东的收益。有人通过对美国法院判例研究,列出了几种被认为目的合法与非法的情况。〔3〕(P141)目的合法者有:属于确保政策与管理的继续所成立的表决权信托,尤其对于新公司为吸引投资人的情况更可以如此;使持有大多数股份的股东控制公司;确保公司的管理权由原始受托人控制;防止与本公司相竞争的其他公司取得本公司的控制权;实现公司资产出售计划以利于解散公司;使二个持股公司共同经营一个被它们控制的公司;表决权信托属于公司财务困难时重整计划的一部分;属于破产程序更生计划下所建立的表决权信托;协助财务困难的公司获得贷款或保护其债权人。与此相对,目的为非法者有:使参加表决权信托的股东获得某种利益与特权,从而牺牲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利益;规避制定法的规定;阻扰或中断公司业务的和谐进行;使局外人或少数股东控制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为参与缔约的当事人获得工作与薪水。美国有的判例认为,表决权信托立法旨在:“避免保守秘密以及为获取公司控制而有损非参加股东的利益而形成的不受制约的联合。”实际上,就一个信托的目的而言,是主观上的东西,很难有一个确定的外在的客观标准。即使在某一时间,有了一个标准,但是很难保证该标准会一成不变。同样,某一标准可能在某一场合是合适的,但是随着空间的变化也应当有所变化。实际上,对于纯粹主观性的信托目的是不太容易证明的。有时,信托目的的合法与非法是在一线之间。所以,在美国大多数州中,表决权信托的目的是不需要调查的,如果表决权信托符合所有的法定要求,它即为有效。〔1〕(P231)也就是说,只要股东有设立信托的意思表示并已将表决权有效地转移予受托人,信托便成立了。只有当该信托的目的或条款违反了强行法规定与公共政策,信托才会因违法性而被撤销或宣告无效。

四、 表决权信托的构造

表决权信托是一种以表决权为中心而构建起来的法律制度。在这一构造中,将其股份转让出去的股东称为受益所有人(beneficialowners),或表决权信托证书持有人(votingtrustcertificateholders);受让股份的商事主体称为表决权受托人(votingtrustees)。

篇3

2、酒后清晨的头痛感,就是戒酒决心的原由,而放荡不羁只为浪的我,注定一次又一次决战到天亮。

3、我本酒中人,曾经四海春。杯酒论英雄,身损且闭门。

4、要想长寿,先戒烟酒。

5、自喝酒以来,纵横酒场二十余载,喝倒三千、喝哭若干。如今已过了喝酒的黄金年龄,酒量骤减。无论什么白酒、红酒、啤酒,一杯头昏,两杯酒醉,三杯人事不知,人送外号“三杯倒”。且酒后声音大,脾气差,胡言乱语,谁都不服,只扶墙。

6、喝吧,喝吧,亲爱的兄弟,多喝一口就少活一天!

7、谁也别拦我,我决定戒酒!

8、长此以往,身心俱损,老母忧心,伤人害己。反思深切,痛下决心,自此以后远离杯中之物,如此伤身,吾焉能置身体于不顾!

9、近河莫枉费水,近山莫枉烧柴。

篇4

一、新课程演绎新的教学理念

1. 新课程的人文性,要求政史地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培养应有的公民素质、民族精神和国际意识。

新课程“历史与社会”的首要特点是其内容的人文性。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这些知识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内化在人身上所表现出的气质、修养,主要指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格。就目前国民的人文素质来看,普遍存在不高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受长期以来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导致的重功利轻价值、重接受轻运用、重理性轻人性的认识偏向。这种不均衡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时代对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的人文性正体现了这一需求。新课程的人文教育表现在通过提供历史、地理和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环境、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和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从而培养公民应有的人文素质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例如:列举环境变化的实例,说明历史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了解中国历史上的疆域变化与政权更替概况,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综述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关系,说明三者协调才能使社会持续发展;举出当今世界各地经济相互依赖的实例,初步认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等等,无不体现人文教育的理念。

作为实施新课程的教师必须通过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增强课外活动的辅助功能;加大校园人文环境的创设等方法来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

首先,教师是实施新课程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人才的关键。正所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有令不行”。教师的人文素质集中体现在自身的人格魅力上,一位好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随时随地都能散发出来,无论是高尚的师德,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还是为人处事的修养,所有这些榜样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影响远比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影响更深远。

其次,人文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如果教师缺乏人文意识,学生便不会在他的教学活动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这样的教育怎么可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新课程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教学空间,如何将自己的人文内涵利用课堂教学充分地展示出来,让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再次,新课程中人文教育的实施,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学生的课外活动、生活实践展开的,这就将教学环境从课堂的狭窄范围扩展到社会的广阔空间,强调社会实践,强调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和参与。如新课程中组织学生调查本地超市、集市或零售商店,评价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业绩,以此说明商品种类、数量及服务项目的变化与市场供求的关系;分阶段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博物馆、文化遗址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了解城市的发展、传统文化的演变、中华民族的抗争等;通过对名人名家的访谈,加深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识。凡此种种,都会使学生感受到第一手材料的价值和体验到主动参与探究的乐趣。为此,组建课外兴趣小组、开设第二课堂、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弥补课堂教育中由于时间不足而带来的缺憾,而且这种对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认识社会环境、适应社会发展和参与社会生活的人文素质教育,更受学生的欢迎。课外活动拓展了课堂教学的外延,使人文教育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最后,我们应当看到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风格的体现,更是一所学校文化底蕴的积淀。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使人赏心悦目,更重要的是她还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鼓舞人奋发向上的志气和勇气。在这样的校园文化环境中,人文素质得到充分的提升。这里有环保小组的提醒、有板报橱窗的宣传、有时代雕塑的召唤,新课程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希望给学生创设更多的社会空间和生活环境让它们去认识、去感受,而校园无疑是我们教师给学生营造的最贴近、最真切、最实际的人文环境。

2. 新课程的综合性,要求政史地教师必须打破单科知识体系的封闭性,在教学过程中对历史、人文地理等相关学科内容进行整合,从而改造成各学科领域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逐步完善自身的知识能力结构。

“历史与社会”课程明确指出:“本课程的综合性不仅在于对相对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综合,还有对其基本方法和技能的综合,还体现在对分析、认识某个事件或现象的角度的综合。”这种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上都力求整合的新课程,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以新课程第一部分“我们生活的世界”中的一级目标为例,就可见其综合性之一斑(见表一)。

表一:一级目标

我们生活的世界

1. 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和利用必要的工具、技术和方法,识别、获取和整理相关社会信息。

2. 观察、发现和理解不同区域的自然与人文特征。

3. 识记、再现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脉络。

4. 体会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各种规则、制度的意义。

5. 尝试在经济生活中可能充当的各种角色,初步树立现代经济意识。

篇5

【关键词】高中新课标数学;解决问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246-02

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如何进行高中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也成为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1如何理解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就是指综合地、创造性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去解决各种问题,包括实际问题和源于数学内部的问题。新课标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展示在学生的面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美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大量的思考与探究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巩固学生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2如何落实新课标下的解决问题的教学

2.1新课标充分体现学生探究性学习:探究是体现学生的一种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的活动,是学生认识知识的一种基本方式。新课标在运用数学思想方法产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关键点上,在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结点上,在数学问题变式的发散点上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进行启发引导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活动。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敏锐地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的探究过程。

2.2新课标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只有当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时,才能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在解决问题的教学时,才能够体现出学生是真正学习的主人,每个人都想成为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解决问题学习的条件和机会;提供现实、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的解决问题内容,促进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得到主动发展。

2.3新课标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数学的核心是问题”,学生的一切活动都需要载体,而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载体,没有问题学生也就无从探究。在新课标中每节课都有探究的载体和思考的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再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创设情境,拓宽视野,开启学生的思维,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乐趣,激发他们对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欲望。

3高中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

由于数学源自于生活,因此数学与现实生活是不开的,在现实生活中考虑解决某一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需要的相关信息,在教学中,这些信息要通过文字形式给出。解决问题不是简单的代入公式,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情境中设置问题才是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发展,数学问题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我们就要更加注重在真实的情景中研究数学和解决问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相关的教育理论将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设计如下。

3.1创设情景:教师要把每节课尽量的设置情景,把数学问题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可以借助课件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课件上的信息为学生思维提供线索。当学生看完后,教师引导学生将信息进行整理,找出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为开启学生的数学思维,也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营造氛围。

3.2自主探究:新课标下的数学更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在课本里设置很多相关问题来引导学生,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来解决实际问题,自己能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列出来或者做个标记,然后和小组其他同学合作讨论,这样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孕育创新精神。

3.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当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后,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个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策略,还可以通过小组内的共同探究和交流,并形成初步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小组中去及时的指导。经过启发指导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高中教材必修五中的基本不等式这节课,老师可以通过初中的完全平方式公式来启发学生寻找规律。通过不同的题目引导学生逐步的发现公式的应用技巧,和公式本身的变化规律。

3.4小组间交流解决问题:交流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结合的关键环节,教师的主要责任在于组织学生进行有成效的数学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学生间要相互交流不同的思维方式。当组内有了确定的思路后,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研究成果。各组成员认真倾听相互评价,表示赞同、反对,开展有竞争的合作。老师组织引导各小组提出不同的想法,发现新的思路、方法及时扩散,并给予及时评价和指导。

3.5巩固方法拓展思维:学生有了思维与方法之后,还要不断得在练习中深化理解。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重难点老师设置一些基本题型。结合学生知识,能力的差异,组织学生分层练习。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来达到巩同的目的。在学生完成基础题练习的基础上,然后在安排一些拓展性题型,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3.6总结提炼:在学生做完题目之后,所有学生对所学知识都有一定的认识。这时老师要进行总结提升,把学生的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能力化,把知识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这样就不容易忘记也不容易知识模糊,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数学概念。

4在实施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4.1引导学生收集信息:收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教师要引导学生审题,比如:有些题目的信息比较分散,应指导学生多次阅读,找到尽量多的信息;有些题目的信息比较隐蔽,学生很难想到有用的条件,这时要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得到有价值的信息;有些题目信息的数量较多,这时要引导学生学会根据问题分类收集各自相关的信息。

4.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问”是科学探究的源头,“提出问题就等于问题解决了一半”,因为有了问题、想解决问题,才会有探究的动力,没有问题就没有探究的冲动与激情,引导学生提出科学的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关键,也是新课标设计的教育理念,提出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缺乏这样的意识,有时是教师有这样的意识并给学生提供了机会,但学生却不提不出来,要么提出的问题都一样。因此,为学生营造大胆提出问题的氛围,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显得十分必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是在唤醒学生探索的冲动,培养学生敢于质疑。

4.3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新课标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因此合作学习成了课改的的学习方式之一。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发展他们合作交流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产生合作交流的需要。教师应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当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很清晰时或者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解题方法,特别是有创新意识的方法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而学生合作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主动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要让其他学生积极关心他们,与他们合作,为他们提供好的思维来解决问题,达到人人有收获。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乐于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4.4引导学生正确的评价与反思:《论语》中“吾日三省乎吾身”,课程改革以崭新的姿态直面我们的教学,教育评价反思在变化。在教学中,除了教师恰当地评价学生的想法,注意激励学生外,还要组织小组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开展积极有效的评价。让学生通过评价他人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自己对问题的明确见解。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自己所经历的解题活动有正确的分析。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放弃;在成绩面前能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在解决问题之后,要完整地回顾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反思自己的结果是否合理,还有没有其他更好方法。从而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渐形成成熟的解题策略。

总之,在新课标课堂教学中实施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情感,灵感,学习兴趣等得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得以充分发展,有效的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探索新知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能够解决基本的、常规的数学问题,然后鼓励学生解决开放题等有挑战性的非常规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探寻解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新课标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课标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让我们开始就要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好数学,最终达到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掌握知识技能共同进步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2002月7月版

篇6

关键词:挖掘;新课标;思想教育

根据新课标要求,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学教材中,思想品质教育的素材也大有潜力可深挖。下面,我仅从怎样利用物理新课标教材中所涉及的物理学史,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一方面,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爱国主义是永恒的主题

新课标教材中蕴藏着许多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它对学生进行生动、具体、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五世纪以前,中国科技在许多方面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人类物理学的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历史上广为流传的曹冲称象的故事以及宋代和尚怀丙打捞铁牛的故事所显示的智慧,并不比阿基米德鉴别皇冠逊色。中国古代物理学的成就很多,只要结合教学适当地选用和生动介绍,都无疑能促进青少年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形成。

中外许多杰出的科学家都是伟大的爱国者,如,阿基米德、富兰克林、吕萨克、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陈立泉等的爱国和奉献精神感人至深。教学中通过介绍物理学家的相关事迹,可以激发学生勤奋刻苦地学习,立志为祖国献身的精神。当然,介绍的时候要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做恰到好处的点拨、启发和激励。

二、刻苦勤奋是所有科学家的共性

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无数科学家不懈努力的探索与研究及创造与发明。教师可以通过介绍科学家们钻研科学的事迹,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们热爱科学、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精神。譬如,奠定电磁学实验基础的法拉第,十年如一日,反复地实践研究,才最终使磁铁产生了电流,开拓了电磁的新领域。

爱迪生为了寻找适当的材料来做白炽灯的灯丝,他在1878年到1879年期间,竟用了一千六百多种耐热材料来一个个进行实验,最终经他实验过的材料达几千种,在这期间,他每天都要工作二十小时,实在累了就在实验室躺会儿。又如,世界上第一个“称量地球”的人――卡文迪许终身致力于科学研究,七十九岁高龄仍孜孜不倦地探索、追求,最后逝世在自己的实验室里。科学家们的才智和成功完全来自于刻苦勤奋。

三、崇高的人格是万世的楷模

历史上的许多名人、科学家,他们名扬四海,流芳百世,深受后人敬仰,不仅是因为他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人类做出过杰出贡献,而且还因为他们具有崇高的追求、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例如,哥白尼不盲从古人,敢于向传统观念挑战,在科学观测和分析的前提下,他以非凡的勇气大胆提出了“日心说”,了统治天文学长达一千多年的托勒枚“地心说”,打开了自然科学的大门;布鲁诺坚持真理,直到被罗马教会活活烧死……科学家们这些优良品质也正是当代学生需要了解和学习的。

四、自信、自尊、自强、自律是成才的保障

在新课标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对科学家坚韧不拔、不畏艰辛、勇于创新的典型事例讲述,以事实教育学生,以精神感染学生,逐步培养学生勇于进取,努力攀登和为祖国科学技术事业而献身的精神。许多科学家,他们的成功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会遭受过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但他们凭着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意志,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例如,伽利略爱独立思考、善于观察、实验,相信事实,敢于大胆地对被尊为神一样的亚里斯多德的观点提出质疑,并用实验给予证明,在这过程中,也遭到了许多非议和不公的待遇,但他并不为此而停止过对理想的追求。

五、养成独立思考、科学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新教材中除了教学的主要内容外,还附有很多有趣的插入语、图片、说一说、做一做、科学漫步、思考与讨论、科学家名言、STS(社会、科学、生活常识)等课外自学内容,教师若能引导好学生通过自习、讨论、动手试一试等方式学习好这些知识,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观察分析、猜想与假说、实验验证、归纳总结等科学探究思维方式。

总之,新课标材中有许多思想教育的素材,我们在教学中若能充分利用好这些知识,巧妙而合理地穿插于教学中,则既可以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又可轻轻松松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熏陶,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篇7

【关键词】教师 角色 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24-0082-01

一 由“权威者”向“平等者”转变

我们应允许教师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也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教师不应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二 由“引力”向“动力”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三 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益友。

四 由“工程师”向“教练员”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教师不应仅做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更应成为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因此,教师更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五 由“信息源”向“信息台”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了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六 由“一桶水”向“一条河”转变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过去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更新,需要教师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七 由“设问者”向“释疑者”转变

新的课堂中不再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引导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便是对教师的挑战。开放的课堂中,教师随时都会面临学生的挑战,这时教师的角色就应转变为“应战者”和“释疑者”。

八 由“春蚕”“蜡烛”向“常青树”转变

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不管是春蚕还是蜡烛总是在奉献给客体的同时而毁灭掉主体。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作“春蚕”或“蜡烛”,而应该在向社会奉献的同时,不断地补充营养,成为常青的“果树”。并在做出贡献的同时,滋养自己,而不是在照亮世界或吐尽了芳丝后就毁灭掉自己。

九 由“统治者”向“主裁判”转变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不能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而应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能做课堂的“统治者”,因为统治者总不能避免令人“惧怕”。教师应从统治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在新课程中,教师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做“评委”,在激烈的争论中做“主裁判”。

十 由“园丁”向“导游”转变

辛勤的“园丁”,无疑是令人尊敬的。但“园丁”又是令人惋惜的,因为园丁把花木视作“另类生命”。园丁在给花木“浇水、施肥”的同时,还要给它们“修枝”、“造型”,他们是按照园丁自己的审美标准把花木塑造出来供人们欣赏的。在园丁看来不合自己情趣的“歪枝”、“残枝”是可以“判死刑”的,他们可以随意“修剪”。

然而,教师与学生的生命是同源的。教师不应向园丁那样对不顺眼的“叉枝”随意“修剪”,而应允许学生存在缺点,允许奇才、偏才、怪才、狂才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充分发展。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教师决不能给所谓的“另类”学生套上枷锁,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更不能给不服自己管教的学生或有某种缺陷的学生“判死刑”。教师应给学生的成长引路,给学生的人生导向,做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导游”。教师应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对“问题学生”的理解与关怀,将学生的缺点当作财富而施教。因为,它能使你成为教育家――真正的教育家没有一个不是因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获得成功而被冠以“教育家”称号的。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学心理学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解决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2-053

我是教育战线的一名“老兵”,从教三十年来,一直“战斗”在数学教学的第一线,亲身经历了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深刻体会到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由“双基”到“三维”再到“四维”的发展与变化,领悟到由“应用题”到“解决问题”再到“问题解决”目标的变化与提高,深感肩上责任之重大,使命之艰巨。小学教学中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状。该如何解决小学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呢?下面我肤浅地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了,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呢?我认为,应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入手,从现实生活中找到问题的原型,把它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亲身体验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了“折扣”一课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一套新版的《十万个为什么》有12本,每本单价相同,共112元。六一节到了,甲、乙两个书店采取了不同的优惠办法搞促销:甲书店每套打八折出售。乙书店买3本赠1本。王鹏同学要买这套书,到哪个书店买合算?请你帮他算一算。”这个题目借助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买东西优惠、打折的现象,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从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二、指导审题,提高分析能力

不理解题意,不会审题,是学生不会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认真审题,始终把学生感知题意的本质作为教学的根本目的。学生首次读题感知不确定时,要再次读题,该圈的圈,该画的画,剔除与问题无关的情境和条件,准确地从情境、题目中分离出必要的条件和问题,然后对提炼出来的题目的主要部分进行再次感知,深入认识问题的本质,把思维的对象集中到与问题有关的条件上,思考怎样应用这些条件去解决问题。在这里,教师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教师要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方法,如点读法、缩句法、画线段图法等。

三、引导反思,养成检查习惯

在教学问题解决时,一定要让学生按程序走:(1)认真读题,理解题意;(2)分析问题,找准数量关系;(3)确定方法,列式计算;(4)检查反思,写出答案。当然,这些步骤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学生熟练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后,就可以灵活运用了。教师要提醒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尽量按这四步走,避免东拼西凑,拿起数字就开算的情况发生,特别是第四步――检查反思,它是防止错误发生的最后一道防线,学生一定要认真检查。检查反思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顺向检查法,按照解题的顺序检查,看两次结果是否一样,如果一样说明正确,如果不一样就要再慎重检查;另一种是逆向检查法,从问题入手,把问题当条件,把条件当问题,倒推出题中的一个条件,如果求出的答案和题中的条件一样,说明正确,如果不一样,说明有问题,要重新检查。比如,对于像“小丽每分钟走50千米”“学校运来26.5张桌子”“出勤率是113%”等与现实生活相矛盾的错误,教师要经常以事实为例,现身说法,培养学生以明显错误为信号,检查和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总结解题策略的良好习惯。

四、拓展延伸,强化应用意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大数的认识”,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一亿有多大,我设计了一道练习题:“100粒黄豆大约25克,一亿粒黄豆有多少千克?如果每50千克黄豆装一包,可以装几包?”学生先用100000000÷100=1000000(个),求出一亿里面有多少个100,再用25×1000000=25000000(克)=25000(千克),求出一亿粒黄豆的质量,然后用25000÷50=500(袋),求出一亿粒黄豆可以装500袋。通过这一道题,教师不仅教会学生遇到特大数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普通解决问题一样,消除学生对大数的恐惧,而且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一亿究竟有多大。为了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让学生仿照上例,根据身边的事例仿编一道题。张瀚铎同学这样编道:“100张纸摞起来大约1厘米,一亿张纸摞起来有多少米?”黄若涵同学编道:“100粒绿豆大约20克,一亿粒绿豆有多少千克?如果每10千克绿豆装一包,可以装几包?”当我问学生:“你怎么知道100张纸大约1厘米?100粒绿豆大约20克?”学生说是自己量出来的、称出来的。通过这样的拓展延伸,学生提高了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9

关键词: 等价关系;关联规则;信息表

中图分类号:TP311.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513(2010)06-0432-03

A Method for Association Rule Mining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Table

WANG Jihe, CHEN Ping, WANG Xin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Yunnan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Kunming 650500,China)

Abstract: The Apriori algorithm requires scanning many times the database and frequent calculation of the support of candidate sets. This study uses the equivalence relation for calculating the support of candidate sets and finds frequent item sets in the information tables. It requires only one scanning, thus, an improvement of the association rule mining while keeping the contents of the frequent item sets.

Key words: equivalence relation; association rule; information table

关联规则挖掘是从事务数据库、关系数据库和其他信息存储中大量数据的项集之间发现有趣的、频繁出现的模式及相关性.在事务数据库中,挖掘关联规则的关键问题是找出频繁项集.1993年,Agrawal等[1]提出了经典的Apriori算法,在运用Apriori算法时,需要多次扫描数据库,并且对支持度的计算也比较繁琐.为提高挖掘效率和处理一些拓展的问题,人们在Apriori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改进算法[2-3],文献[2]利用已存信息给出了知识发现的一种有效更新算法,文献[3]研究了属性离散化等关联规则挖掘过程.

当事务的标识符代表一定的意义时,人们往往不仅关心哪些项集是频繁的,同时也关心哪些事务包含这些频繁项集.比如,在销售事务数据库中,当某些不同事务的标识符代表不同的分店时,知道包含频繁项集的事务为人们分析不同区域客户的消费习惯提供了方便.而传统的关联规则挖掘往往只找出频繁项集,忽视了包含这些频繁项集的事务.基于此,本文先把事务数据库转化成信息表,信息表是粗糙集理论中对知识进行表达和处理的基本工具[4-5],在信息表上利用等价关系找出频繁项集,在此过程中,简化了对候选集支持度的计算,同时对包含频繁项集的事务予以保留.

1 相关概念

1.1 信息表

设U≠是我们感兴趣的对象组成的有限集合,称为论域.

定义1 S=(U,A,V,f)为一个信息系统,其中U为论域;A为全部属性的非空有限集合;V=∪a∈AVa,Va表示属性a的值域;f:U×AV是信息函数, 它为每个对象的各个属性赋予一个相应值,即a∈A,f(x,a)∈Va[6].信息系统的数据通常以信息表的形式表示.信息表的行表示要研究的对象,列表示属性,对象的信息是通过其各属性值来表达,容易看出,一个属性对应一个等价关系.

定义2 对PA,不可分辨关系ind(P)定义为:

ind(P)={(x,y)∈U×U|a∈P,f(x,a)= f(y,a)}.

如果(x,y)∈ind(P),则称x和y是不可区分的,容易证明ind(P)是U上的等价关系[6].

1.2 关联规则

设I=I1,I2,…,Im是项的集合,D是事务数据库,其中每个事务T都是项的集合(TI),每个事务都有一个标识符,称作TID,包含项集的事务数称为项集的支持度计数.

定义3 关联规则是形如AB的蕴涵式,其中AI,BI,且A∩B=.

定义4 规则AB的支持度和置信度分别为:

support(AB)=P(A∪B),

confidence(AB)=P(B│A).

如果项集的支持度满足最小支持度阈值则称该项集为频繁项集,同时满足最小支持度阈值(min_sup)和最小置信度阈值(min_conf)的规则称为强规则[7].

挖掘关联规则的过程为:①根据最小支持度,找出所有的频繁项集;②由频繁项集产生符合条件的关联规则.

由于第1步的开销远大于第2步,所以挖掘关联规则的总体性能主要由第1步决定.

2 基于信息表的关联规则挖掘

首先,我们有必要把事务数据库转化成信息表的形式(信息系统的数据以信息表的形式表示):将事务数据库的事务转化成信息表中的对象,同时将项集按字典序转化成信息表中的属性集;当一事务含有某项集时,则对应的属性值为1,否则为0.由不可分辨关系的定义,由某些属性划分等价类的时候,只能根据属性值,将在这些属性上值相同的对象划分成一类.为方便起见,我们称k-项集的长度为k.

定理1 设(S,A )是一信息表,S是对象集,A是属性集,PA,若不相同的2个对象在P上的属性值相同,则这2个对象在ind(P)导出的同一等价类中.

定理2 若一事务不包含某个项为前缀的任何频繁k-项集,则该事务必不包含该项为前缀的频繁(k+1)-项集.

本文提出的挖掘关联规则的方法是首先将事务数据库转化成相应的信息表,然后将每个属性的属性值各自相加,根据用户给定的最小支持度删除不符合要求的属性.在新的信息表中,根据属性集导出的1-等价类的基数依次挖掘以第1个属性为前缀的符合要求的各种长度的属性集,以第2个属性为前缀的符合要求的属性集,如此进行下去,直到倒数第2个属性.

算法描述:

输入:事务数据库D,最小支持度min_sup;

输出:D中的频繁项集L;

1) 扫描数据库D,将其转化成对应信息表的形式;

2) 计算每个属性的属性值之和,将和值小于min_sup的属性删除,同时删除属性值都为0的对象,保留的属性仍按字典序排序,则得到的的属性集为L1,此时的信息表记为S11;

3) 在信息表S11中:

(1) for(i=1;i<=n-1;i++){

(2) for(k=2;attribute(Sik-1)≠;k++){

∥Sik-1表示表示以i为前缀且长度为k的频繁项集作为属性建立的信息表,函数attribute(Sik-1)的功能是求出信息表Sik-1中的属性集.

(3) 构造信息表Sik,并将Sik-1中的对象插入Sik-1.若l1,l2是Sik-1中的属性,且它们只有一个分量不相同,其余分量相同,则将它们连接:c=l1l2;

∥连接后c中有k个分量,且按字典序排列.

(4) 将l1与l2对应的属性值(即同一对象的属性值)相加,计算和值为2的数,即得c的计数c.count;

∥在信息表中,对某一对象而言,l1,l2对应的属性值都为1(即和值为2),则表示在数据库D中,该事务同时包含l1,l2,则该事务包含c,且包含c的事务必满足该条件.

(5) if(c.count>=min_sup)then{

标记和值为2的对象;将c加入Lk;并把它作为属性插入Sik,记被标记的对象的属性值为1, 否则为0. } end if;

(6) 在Ski中,删除属性值都为0的对象;}end for } end for;

(7)return L= ∪k Lk.

3 算法实例及结果分析

以文献[9]中的例5-3为例(见表1),设最小支持度为2,下面将算法应用于表1,并与Apriori算法作比较:

1)把事务数据库转化成信息表的形式并计算各属性值之和:

I1.count=6,I2.count=7,I3.count=6,I4.count=2,I5.count=2,它们都满足最小支持度,加入L1,此时的信息表为S11(见表2)

2)I1I2= I1I2,将I1,I2的对应属性值相加,可得和值为2的数是4,即I1I2.count=4>=2,标记和值为2的对象,把I1I2加入L2,并将I1I2插入S12,记被标记的对象的属性值为1,其它为0. 依次将I1与其后面的项连接,并判断计数是否不小于min_sup,删除S12中属性值都为0的对象,最后可得信息表S12(见表3).

3) 在S12实施在S11中相同的操作可得S12(见表4),此时不再有以I1为前缀的频繁项集.

4) 算法进行逐项迭代,与寻找以I1为前缀的频繁项集一样,继续寻找以I2,I3,I4为前缀的频繁项集,并可得相应的信息表.

5) 最后可得频繁项集L={ I1, I2, I3, I4, I5, I1I2, I1I3, I1I5, I2I3, I2I4, I2I5, I1I2I3, I1I2I5}.

在应用Apriori算法找出所有的频繁项集时,由于最大的频繁项集长度是3,所以需要扫描事务数据库3次,并且在计算候选集的支持度时,对所有事务都需要判断是否包含该候选项集.但在应用新算法时,不管最大频繁项集的长度是多少,都只需要扫描数据库1次,且在求候选集的支持度时,只需要做一些加法,这大大降低了时间复杂度.同时该算法保留了用户感兴趣的包含频繁项集的事务.

4 结语

基于上述讨论可知,该算法能比较快速方便地计算项集的支持度计数,并且只需要扫描数据库1次.当事务的标识符代表一定的意义时,如代表某个时段,某个分店等.该算法的信息表为更细致的分析提供了方便.当然,不需要进行细致分析的时候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把某些信息表删除(当得到Sik时,则可删除Sk-1i),以节省存储空间.

参考文献:

[1]AGRWAL R, IMIELINSKI T, SWAMI A. Mining association rules between sets of items in large databases[C]// Proceedings of the ACM SIGMOD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of Data. Washington D C, 1993. 207-216.

[2]王新.基于已存信息的知识发现更新方法[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5(3):238-241.

[3]王天志, 吴仕勇,陈恳,等.基于联合信息熵和粗糙集理论的关联知识发现[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9(3):224-227.

[4]PAWLAK Z.Rough sets-theoretical aspects of reasoning about data[M].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Boston,1991.

[5]胡可云,陆玉昌,石纯一.粗糙集理论及其应用进展[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1(1):64-68.

篇10

目前,我国的会计报表的失真现象及所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从一个国家的角度讲,可以使市场信号失真造成政策制定的失误,可以干扰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资源配置低效劣化,造成大范围的国家利益受损。从企业的角度讲,可以对企业进行误导,使企业的决策失误失去市场机会,便企业的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受损。同时也便会计行业本身深受其害,危害会计工作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规范体系,使内控系统秩序失控,会计秩序混乱,滋生腐败和犯罪。所以,解决会计报表的信息失真问题应引起国家及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对如何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作些探讨。

一、从理论和实践上将财务与会计分离

目前从理论上已经体现了财务与会计的分离,但在实践上仍是把财务与会计合为一体,作为一个部门服务于企业的经营者。在这种财务会计运行机制下,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会计报表信息失真问题。随着企业筹资渠道的多元化,资金投向的多元化,企业规模大型化,利益关系多样化格局的形成,从解决会计报表失真的方面考虑,需要将财务与会计分设,从管理角度看也是完全可能的。这是符合经济发展、经济管理的客观要求的。财务应侧重于管理,如企业投资营运资金的筹集以及使用、费用成本的管理,各类资产的管理、销售的管理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等,主要是从企业的经济效益等方面去进行考虑,为企业的经营者提供服务;而会计则主要侧重于核算,既按照会计准则和有关的会计制度,按会计工作的程序进行建帐、记帐,客观公正地进行记录、反映和提供真实的会计报表信息,同时为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以及社会服务,解决财务与会计的分离为解决会计报表信息失真问题,提供了可能性。

二、实行企业会计委派制,成立会计公司对会计工作、会计人员进行管理

企业的财务与会计分设只为解决会计报表信息失真提供了一种可能,要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仅靠财务与会计分设是不够的,因为分设本身并不能便会计人员摆脱经营者对其独有的管理权,并不能便会计人员真正独立地进行工作,这就要设立专门的组织,对会计人员进行管理。这种机构不应由政府设立,因为政府代表着国家利益,而在企业的投资者中,不只是国家还有集体和个人,有国内的投入,也有国外的投入,由政府出面组织会计管理机构,有只代表国家利益之嫌,因此会计工作的管理机构必须是无主管的组织。例如:成立合伙制的会计公司,对会计工作、会计人员进行管理,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1.合伙制会计公司的主要职能和责任

(1)负责会计人员的招聘工作

会计人员是一种特殊的人力资源,现分散在各行政、事业、企业单位之中,分别接受着本单位的行政领导。当企业无权聘任会计时,这些人员从理论上即退出了原来的单位回到社会上,这时由会计公司通过考核招聘的方式,重新将这些人力资源集中起来。被聘的会计工作人员,成为会计公司的成员,同时由会计公司负责这些人员的人事关系和组织关系。

(2)负责被录用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理论将不断发展,会计制度和会计方法也将不断完善和改变。为此,会计人员就要不断地学习、充实和提高。会计公司要负责对会计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以使会计人员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作为会计制度的执行单位,还要负责国家颁布的会计制度、会计方法在企业中的贯彻和落实。

(3)负责对会计人员的委派工作

企业需用会计人员不能随便到社会上聘用,只能将企业本身的各类要求,如所需会计人员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等条件,提交给会计公司,经双方协商在条件方面达成一致后,由会计公司从自己已聘任录用的人员中进行选拔委派。会计委派制的执行单位是各类企业、行政、事业单位。

(4)负责费用的收取和发放

会计公司运营资金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其一是公司的注册资本金,其二是向用人单位收取的费用。费用收取的标准,根据会计人员工作量的大小、人数的多少、用人单位所要求的职称级别、工作条件的好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等状况由双方协商确定,同时负责发放被聘用会计人员的工资、并决定其劳保、福利等事项。

(5)负责会计人员的工作考核、奖惩、调转、解聘等工作

企业对从会计公司聘请的会计人员不负责考核,而是由会计公司制定考核标准,自行负责考核工作。会计公司在对会计人员考核时要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按期对委派的会计人员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制度的执行情况,会计人员守则执行情况等进行考核评定。会计人员因工作态度、业务水平等原因不能胜任所担负工作的,可由用人单位提出,由会计公司进行调整更换。

为防止用人单位和所委派的会计人员形成无原则的默契,可以考虑被委派的会计人员在一个单位工作期限最长不超过三年,到期后必须由会计公司进行调整更换。

对那些业务水平较低,或因工作态度不好不能完成工作、以及有违章、违纪行为的会计人员,会计公司负责培养教育或解聘。对优秀的会计人员由会计公司决定并执行有关奖励事项。

(6)会计公司的责任

会计公司必须教育委派人员,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会计法律、法规履行职责。如果所委派的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出现违规行为,如协助企业偷税,有意协助企业提供虚假的会计报表,除对当事人进行处罚外,更主要的是要对会计公司进行处罚,直到吊销其营业执照,解散该公司,并对合伙人追究无限连带责任。

2.实行会计委派制能够解决的主要问题

(1)为会计人员独立履行职能创造条件

现在企业中的会计人员不是不想履行会计职能而是客观条件不允许其独立履行职能。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以后,会计人员脱离了企业的行政领导,使其人事聘用、经济收益、有关的福利待遇等均与服务的企业没有联系。人事和经济上的独立,为会计人员的独立行使会计职权,履行会计职能创造了条件。

(2)实行会计委派制,从制度上将遏制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

现行的会计管理制度,容易形成会计人员对企业的依附,导致财务监管的弱化和财务管理的混乱,对企业发生的经济违法违纪现象,财务人员不能很好地实行其监督职能,当会计人员的人事任免权与企业分离以后,d能便会计的监督权与厂长、经理的生产经营管理权实现分离和相互制衡,才能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

(3)将年度审查、阶段抽查与随时监控有机地结合起来

现行的对财务会计的外部审计检查工作一般由会计师事务所和税务部门进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一般年度一次,税务部门的检查一般也是分阶段进行,对企业的各项长期投资、应收帐款、库存及各项业务活动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的非常透彻。而被委派的会计人员长期工作在企业,了解企业的全部经营情况和管理情况,可以对企业的经营逐项进行监督调控,对企业设立小金库、弄虚作假等行为可以随时进行纠正。

(4)实行会计委派制可以减少票证管理的混乱现象

目前企业中的票证管理混乱现象非常严重。仅虚开增值税发票一项,每年就便国家流失大量的税收。实行会计委派制以后可以由委派的会计人员对各类票证进行统一管理以减少票证管理混乱情况的发生。

(5)实行会计委派制有利于会计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

目前的会计管理体制下,会计人员能否继续被任用是由企业的经营者决定的。企业的经营者在选择会计人员时,不只考虑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而更多考虑的是会计人员能否按经营者的意图去办事,只要会计人员符合经营者的需要一般就能有一个较稳定的工作,这样就不能形成会计人员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竞争。而且有的会计人员在很长的时间内服务于一个企业,接触的只是一个企业的业务内容,对拓宽会计人员的知识,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实行会计委派制度以后,会计人员竞争的对象是会计公司中的所有会计人员,改变了原来在企业中没有竞争或只是在一个企业内部竞争的局面。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会计人员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此外,会计人员在一个企业最多只能工作三年,三年后,他将面临新的单位,新的环境,新的业务。为适应工作的需要,会计人员也只能不断的拓宽知识面提高技能,为适应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3.委派的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职责

委派的会计人员是会计制度的代表者和执行者,他不负责企业的筹融资投资、成本费用管理及利润分配等事项,其主要工作职责是:按照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建帐、核算、记帐、编制会计报表、填写报表附注及说明,向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以及其他报表的使用者和社会公众提供真实的、完整的、准确的会计信息,并做好票证的管理工作。

三、加强法制建设为解决会计报表信息失真问题提供法律保证

1.从立法方面确定会计委派制的方式

实行会计委派制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号召和要求上,必须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使企业到会计公司去聘用会计人员形成唯一的选择。

2.针对会计公司,建立相应的法规政策

要便会计公司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下成立,并明确其相应法律地位、法律责任,避免出现法律漏洞,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新的混乱。

3.建立健全相应的专门法规

制定一部关于处罚违反财务会计制度的专门法规,这种专门法规不是原则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模糊的而是明晰的,要象\“刑法\”一样,对违犯会计制度的责任人的处罚能够做到\“对号入座\”,使企业会计人员如果弄虚做假,达到一定的程度就负法律责任,以解决对破坏财务会计制度方面的违法犯罪现象打击不力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