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杨广范文

时间:2023-03-13 17:08: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隋炀帝杨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先看烈女南阳公主。南阳公主是杨广所有女儿中唯一有详细记载的公主,而之所以有如此特殊的待遇,是因为她凭借自己的气节上了列女传,使她有别于其它那些湮没于历史尘埃中的姐妹。南阳公主也是杨广非常宠爱的女儿,她出嫁的时候,杨广特意让宫里以美貌着称的马尚宫给宝贝女儿作为陪嫁。出嫁后杨广仍要常常看到南阳,不管是下江南还是征高丽,都要把她带在身边。不过南阳公主并没有仗着父亲对自己的疼爱而趾高气昂,反而伺候起生病的公公宇文述是尽心尽力,与丈夫宇文士及也很恩爱,结婚不久就生了一个大胖儿子,取名叫做禅师。

不过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由于杨广荒无度,老百姓终于忍受不了揭竿而起,而就在杨广继续躲在江都醉生梦死的时候,宇文化及亲手举起了弑君的利刃,杀了杨广。而这宇文化及不是别人,正是南阳的丈夫宇文士及的亲哥哥!

杨广没有白疼这个女儿,眼见最疼爱自己的父亲被丈夫的哥哥亲手勒死,南阳公主悲愤之下毅然决然和宇文士及断绝了关系,擦干眼泪和母亲萧后一起,将父亲草草收拾一番暂时安葬在流珠堂。虽然与宇文士及断绝了关系,但南阳与宇文家的孽缘还远远没有结束。窦建章杀了宇文化及后,为了斩草除根要铲除宇文家的余孽,其中就包括了南阳与宇文士及的独子禅师。尽管舍不得儿子,但只要一想到宇文家与杨家有着血海深仇,曾经最亲密的枕边人如今已经反目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南阳公主最终还是大义凛然地将禅师交了出去。

后来在唐朝成功立足的宇文士及与南阳公主在洛阳城中不期而遇,宇文士及想要与前妻和好,但南阳公主断然拒绝,但宇文士及恋恋不舍,坚持不肯离去,南阳十分愤怒地说道:“你要是想死就进来吧!”宇文士及不得不悻悻离去。

南阳公主虽然是亡国之君的女儿,父亲杨广身前没有留下任何英名,死后还要带给儿女种种羞辱,但南阳公主身为女儿身却有着不输男儿的一份气节,这份气节就算在一片乱世中也熠熠夺目,连魏征都十分欣赏,宁可在史书中多费笔墨,也要记录下南阳公主的生平事迹。

不过有正面就有反面,与南阳公主烈女般的节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杨广那群犹如一般的荒儿。这些公主虽然具体封号不详,也无更详细的生平事迹,却完美继承了老爹杨广荒无度的特质,更显得她们那节烈的姐妹南阳公主如同基因突变一般与众不同。而这群荒唐的公主们之所以为人所知,完全是拜一桩荒唐的后宫事件所赐。

话说这场后宫事件中的男主角宇文皛也是极品一个,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人家宇文皛,毕竟要是皇帝作风正派洁身自好的话,当臣子的也绝对不敢这么放肆胡来。杨广当上皇帝后沉湎于女色之中,成天就知道享乐,不管是下了朝还是在外巡游,经常在林苑山亭间举行大型的宴饮,身边不仅要有后宫嫔妃相伴,甚至还将父亲隋文帝死后那群本该出家清修的嫔妃一起带出来吃喝玩乐。

正所谓是上行下效,当皇帝的都这么以身作则了,这些臭味相投的宠臣们自然晓得紧跟杨广的步伐,宇文皛就是其中之一。因为备受杨广的宠爱,出入宫廷完全没有限制,于是宇文皛经常到后宫中与杨广的嫔妃,甚至还借机勾引了不少公主,如此嚣张的行为传到萧后的耳里,萧后忍无可忍之下就告诉了杨广,结果杨广完全不当回事,根本没有怪罪宇文皛。

也正因为杨广的默许,这些与宇文皛大胆通奸的公主们一时间相安无事,而且这样一来也有好处,日后跟着萧后去了突厥,这些公主面对突厥最流行的兄终弟及的风俗也能适应得很快。

随着杨广的身死国灭,这群曾经肆意张扬的公主们一夕之间彻底沦为了亡国女,只能跟着嫡母萧后在宇文化及、窦建章等人手中辗转,最后又被掳到突厥。大唐贞观4年,李靖大破突厥,萧后带着嫡孙杨政道回到长安。去突厥的时候萧后是带着孙子和一群女儿一起去的,结果回来的时候只见孙子不见女儿,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北宋灭亡时,一群嫔妃公主被掳到金朝惨遭众多宗室、将领的蹂躏后,绝大部分也是就此杳无音讯。

不过尽管被杨广带在身边的这些女儿身为公主品行不够端正,行为举止也放荡得很,但话又说回来,比起被杨广丢在长安不闻不问的那些女儿,这些公主也算是曾经幸福过的。

岑仲勉先生统计过,杨广登基14年,在长安待的时间还不到一年,就连册封嫡长子杨昭为太子时,杨广也都没回长安,就只派了个使者带诏书回去。不过好在杨昭是太子,父亲不想见他他可以主动前往洛阳求见父亲,而那些被丢在长安的公主就凄凉了,生母不得宠自己也没本事跟在父亲身边,嫡母萧后在杨广面前一是说不上话,二也是根本管不了丈夫的事,想要玩的乐不思蜀的杨广自己记起还有这么群女儿,简直就是比登天还难。

所以李渊在长安称帝后,这些被丢在长安的隋朝公主就通通被归为战利品一类,对照一下隋灭陈时隋文帝将一大群陈朝公主进行了欢乐大派送:赏几个给功臣做妾,赏几个去伺候自己的儿子,再留几个伺候自己,李渊也有样学样,处理了这些前朝公主。

这群公主沦为了亡国女,曾经好歹也算是皇宫的半个主人,如今却只能给皇宫新的主人三跪九叩,只能低眉顺眼随波逐流,只能任人宰割自己的命运,甚至连正妻也做不了只能沦为小妾。比如李世民的秦王府中,就有这样一位隋炀帝女出身的小妾。这位公主的前半生虽然不得父亲的宠爱,但好歹也是金枝玉叶的出身,原本怎么说也能下嫁给朝中某个大臣子弟作为正妻,但随着杨广的死去,却只能顶着亡国女的身份伏低做小。

篇2

隋炀帝杨广之孙,元德太子杨昭第三子,母韦妃 ,杨侑是隋朝第三位皇帝。

杨侑初封陈王,后改封代王。隋炀帝亲征高句丽时,命杨侑留守长安。大业十一年,随隋炀帝巡幸晋阳,拜为太原太守,不久留镇京师。大业十三年,李渊攻入长安,拥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义宁二年,李渊废黜杨侑,自立为帝,降封杨侑为酅国公,闲居长安。

武德二年,杨侑病死,终年十五岁,葬于庄陵,谥号恭皇帝。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1、隋炀帝杨广开凿大运河后,驾驭龙舟南巡,让女子为他拉纤,后因阳光太强,这些女子体力不支,所以拉纤也拉不远,后来有大臣提议在河边种植柳树,让女子乘凉,因此拉纤也拉的快了,而且杨柳垂丝,非常具有美感。隋炀帝一开心就赐予了柳树“杨”姓,后来被称为杨柳。

2、柳树为喜光树种。耐水能力强,在遭受水淹时,能生出许多不定根,漂浮水中,有吸收和运输养分的机能。有些柳树也耐干旱。旱柳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均强。生长快,萌芽力强,寿命短,10—20年即可成材。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笔者近期在查阅宋代王象之编撰的《舆地纪胜》时,发现一则碑记:隋朝皇室在武当山建有家庙。大家都知道,明代时武当山是皇室家庙,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殊不知距今一千四百余年的隋朝在武当山也建有皇室家庙。这使得武当的宗教历史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舆地纪胜・均州》记载:“隋显崇观碑,为至尊皇后祝寿之所,碑目无文字(原注:抄本有。笔者认为碑目字当为“敕建”二字)。记铭存于州治,后碑云大业五年(公元609年),己巳岁,至今五百余年。”这则信息表明:①武当山显崇观是隋朝皇室家庙――“为至尊皇后祝寿之所”;②宋代时,显崇观和隋碑依然存在;③隋显祟观碑为宋代均州官府重视并抄录于州衙――“记铭”,就是抄录原碑文;④立碑时间是隋大业五年(公元609年),?至今五百余年”,是宋代人王象之记录时的时间。

据碑文记载,显崇观始建于隋朝。一个封建王朝为皇后建座庙宇祈祷祝寿是简单的事,与隋炀帝修运河工程相比,其费用只是“沧海一栗”、“九牛一毛”而已。再则,按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来看,“至尊皇后”是不可能利用旧庙来“祝寿’的,否则,会有亵渎之罪。三则,碑记“隋显崇观”,明文指出的是隋建的显崇观。南北朝后,开始专称君的诏命叫“敕”(参阅《清・赵翼・陔余丛考・二二・敕》),隋朝为皇后修建祝寿的庙宇,没有君主的诏命是要犯“谋逆”或“欺君”大罪的。因此种种,武当山显崇观是隋朝敕建无疑,称谓隋朝皇室家庙是当之无愧的。

隋朝时,全国道教名山已经有很多,为什么在武当山敕建皇室家庙呢?《舆地纪胜・均州》记载了武当山许多景物、古迹和庙宇。记载有:武当山“仙释:真武,功成飞升,遂镇北方,及召而至,语以其故,妖气遂息。”其实,早在晋朝,皇帝已经敕赐玄武神“灵显顺圣”之号(见《武当山金石录》),说明真武神很灵,佑国佑民,是福神,影响很大,早巳影响到封建王朝的兴衰了。隋朝敕建显崇观在武当山,就是因为供奉武当山道教主神――玄天上帝真武神而建的。武当山是真武得道飞升之地,故敕建显崇观于均州武当山“为至尊皇后祝寿”,目的是求真武神的福佑长寿。民众也可以朝谒祈祷,以兴旺庙宇。

这个“皇后”是何许人也?碑记为大业五年(公元609年),由此可知,“大业”是隋朝第二个皇帝杨广的年号。大业以前,隋朝只有两个皇后。一个是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的皇后,姓独孤,名伽罗,是北周大臣独孤信之女,她颇识政体,对政事多所干预。第二个是隋炀帝杨广的皇后。隋显崇观碑记载为哪个皇后祝寿,可惜这个隋碑和“记铭”在宋金百年之战后佚失了,《舆地纪胜》只记了个碑目。显崇观在武当山何处,显崇观的修建是为隋朝哪个皇后祝寿成了千古之谜。

篇5

历史上的四爷,是个不折不扣的宅男。说也奇怪,雍正的老子和儿子都是出了名的玩咖,动不动微服私访、游山玩水,顺便泡妞,偏偏他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位时从未远离北京城,连避暑山庄和猎场南苑都没去过。

宅男皇帝雍正,是个在家工作的主儿,大部分时间都在跟大臣们“发帖吐槽”――批改奏折。宅男多话唠,他的批注可不是简单的“顶”“同上”“加精”“楼主SB”,他的“回帖”,经常比“楼主”的发言还多。

雍正“回帖”的风格多变,有时一本正经洋洋洒洒,有时又嬉笑怒骂卖萌耍宝,还劝人家节约用纸,“一折一纸”,浪费,“三四折一封何妨?”几个折子写到一页纸上,我就不用翻页了。

也有十分口语化的,“该!该!该!该!不要饶了他们!”有时还加上“表情”:“朕大笑惊讶览之,朕笑得不得了。”

更有个性的是,雍正还会跟大臣敞开胸怀:“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联,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互动得很精彩。

雍正发展了1200多位网友(即他的臣下们),督促他们多发“好帖”,要知道,他老子康熙也才100多位。所以,雍正虽常年宅居紫禁城、圆明园,足不出户也能知晓天下大事。

雍正还喜欢玩“私信”,找了几位“密友”大臣,送人家一个密匣,上有一道锁,只有两把钥匙,你一把,我一把,以后有事大臣写成折子,不走寻常路,直接呈到雍正这来。他亲拆御览,回复后原路返回,“私聊”的内容,只有君臣两人知道,以此获得不少小道消息以及群臣八卦。

有一次,状元出身的大臣王云锦与好友玩“叶子戏”,叶子丢了一片。第二天上朝,雍正问,昨个晚上干啥了?王云锦如实回答。雍正笑,不撒谎,好状元,从袖子里拿出王云锦昨晚丢的“叶子”,说,拿回去把上一局接着玩完。

虽然居家办公,雍正也是个工作狂,每天睡4小时,难得休息,所以登基13年就过劳死。他因为经常“发帖回帖”,成了近视眼,光眼镜就配了100多副,用不了就赏给刨木修房的工匠戴,防止尘沙进眼。不过,眼镜都是近视镜,因而工匠们戴上,也十分苦恼。

工作之余,雍正的休闲生活就是摆弄西洋玩意,让工匠照葫芦画瓢,做几个山寨的。也自己设计狗笼、狗套头什么的。下班后的他,如很多宅男网虫一般,是个“摆拍狂”,他建了两座“如意馆”,召集一批画师给他画像。可不是一般的“摆拍”,简直就是角色扮演模仿秀,雍正爷精心装扮,穿上奇装异服,扮演各色人等,比如吟诗的李白,偷桃的东方朔,或者披上袈裟扮和尚、穿上西装假发扮老外,摆出各种姿势,很是调皮。

昏君们皆是创意帝

七叶

人人都说明君们励精图治,开疆拓土,创造盛世,而昏君们只会误国误民,是及不上明君的千万分之一的。

但是,这里有昏君比明君擅长的一件事儿――性创意。其实不管昏君明君,只要是皇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外加宠幸宫女,民间留情。但是纵观正史野史流言传说,明君们如唐太宗康熙之流最多也就是调戏儿媳、多生孩子,从突破伦常和数量上取胜,但那些被称为昏君的人们才真是花样百出,创意十足。

先说大汉天子汉灵帝,这哥们儿成天不理政事,精力十足,随时都有可能在御花园内抓一个路过的宫女甲来嘿咻。你们知道汉朝的衣服有多烦琐么,里三层外三层,扒拉半天还有一层亵裤小衣,所以汉灵帝就规定宫廷女子垒穿开裆裤。

开裆裤是方便了,但是有层层外衣不是?于是汉灵帝的灵感小宇宙爆发,下令在西苑修建了一个“美人裸游馆”,用奇异香料煮水供宫女们集体洗澡,用过的洗澡水,带着女体的残香被倾倒在裸游馆内的曲渠里,形成了“流香渠”。玉色肌肤、身体轻盈的宫女执篙划船,摇漾在渠水中,灵帝便在这香氛肉色之间畅游。

相比起来,隋炀帝杨广更注重个体质量,发明了寓性生活于娱乐之中的“任意车”,又称“逍遥车”。

篇6

潭柘寺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它距今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民谚。

潭柘寺位于北京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距市中心30余公里。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寺内古树参天,佛塔林立,殿宇巍峨。整座寺院建筑依地势而巧妙布局,错落有致,更有翠竹名花点缀其间,环境极为优美。

祈福

因为烧香灵验而备受皇家恩宠。康熙至光绪200多年间的皇帝,都曾来寺中敬香礼佛,官宦大员们也将潭柘寺作为进香的首选之地,以保官运亨通。

寺院依山而建,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又被回龙、虎踞、捧日、紫翠等九座山峰环护,为风水宝地。

祈福指南

木雕漆金的弥勒坐像。位于第一重殿天王殿内,可求工作顺利升迁。

“佛头”与“汉白玉观世音坐像”。佛头为元朝早期的石刻,与观世音坐像都位于寺内西面观音洞,每日这里香客不断,朝拜可求健康与官运。

佛祖释迦牟尼。位于大雄宝殿,宝殿上方有乾隆手书的额匾“福海珠轮”四个大字。

拜“石鱼”求平安。位于龙王殿前,据说石鱼是龙宫一宝,鱼身上划分出13个部位代表元朝全国13个地区,哪个地方干旱,用木鱼敲击鱼身相应部位,便可求雨。

活动

每逢初一、十五,潭柘寺会有祈福活动。

红螺寺

红螺寺位于京郊明珠怀柔区,始建于东晋,是北方最大的佛教丛林,千年以来一直是佛教圣地。历届住持多由皇家命派,高僧频出,世有“南有普陀,北有红螺”之说。

据《帝京影物略》记载,元代年间,寺院的碧潭中两只斗大的螺蛎,色殷红,入夜放射光焰,照红山峦,主持僧认为是神仙显灵,便改名“红螺寺”。从此,寺名远扬,名僧云集。几百僧人,研习佛经,造诣高深,佛法超凡,当时全国共选出13位大师,其中就有红螺寺的一位祖配公大师。日本和印度等国的名僧和大师,也远渡重洋前来朝拜和取经。寺内环境幽雅,古木参天,经年常青,其中紫藤寄松、御竹林、雌雄银杏号称三绝景。

祈福

“男雍和,女红螺”,女子祈福可以选择这儿。另外,红螺寺也是求子灵庙。

祈福指南

红螺寺尾寺是观音寺,分前后两座,前一座是送子观音庙,可在此求佛降子。

红螺寺的文殊菩萨,可求学业。

卧佛寺

卧佛寺又叫“十方普觉寺”。它位于西山北的寿牛山南麓、香山东侧,距市区30公里。由于寺内有一尊巨大的睡卧式释迦牟尼铜像——卧佛寺由此而得名。铜佛头西面南侧身躺在一座榻上,左手平放在腿上,右手弯曲托着头部。

据说这是释迦牟尼的纪念像,旁边站着12尊小佛像,是他的12个弟子。他们的面部表情沉重悲哀,构成一幅释迦牟尼向12弟子嘱咐后事的景像。殿的正面墙上挂一块“得大自在”的横匾,意思是得到人生真义也就得到最大自由。此外寺内还种有几株婆罗树,每逢春末夏初之际,白花盛开,花朵如同无数座洁白的小玉塔倒悬枝叶之间,别有情致。

据传,清乾隆元年郑板桥来京应试,骑马游西山古寺名刹时,曾拜访过卧佛寺的住持青崖和尚,之后郑板桥在仕途上便一帆风顺。

祈福

“卧佛”与“offer”发音相近,很多为求事业的人都来此烧香拜佛。因此去卧佛寺烧香请愿在申请出国留学和大学毕业找工作的人中已经流传了很多年。

卧佛寺与“留学”的渊源很早就有。去西方取经的玄奘法师算是古代最有名的“留学生”了,而卧佛寺的前身“兜率寺”就是玄奘归国后大兴庙宇时所建。

祈福指南

铜卧佛。建于元朝的此尊卧佛位于卧佛殿,相传是释迦牟尼在印度涅盘时的姿势,可求学业事业。

云居寺

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境内的白带山下,它的石经山藏经洞及唐、辽塔群构成了我国古代佛教文化一大特色,被评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是我国佛教经籍荟萃之地。寺内九个藏经洞珍藏着浩瀚的石经、纸经、木板经,号称“佛教三绝”。

除了佛教三绝与千年古塔外,寺中还珍藏着令世人瞩目的佛祖舍利,为千年古刹增添了一份祥光瑞气。云居寺是国内外著名的佛教寺院,享有“北方巨刹”的盛誉,它特有的幽静环境、奇特的秀丽风光,蕴涵着浓郁的佛教文化特色。

祈福

云居寺第六层殿大悲殿,供的是一尊千手千眼观音菩萨,而观音像左右,是许许多多童子,他们是香客许下求子之愿,愿望实现后还回去的假娃娃。因为娃娃太多,殿外还设置了专门的“娃娃库房”。“童子伴观音”也成了云居寺独特的一道景观。

农历四月初八是浴佛节,云居寺的浴佛法会古来有之,值得称奇的是每逢浴佛节,云居寺都会下雨,从未间断。更离奇的是,有时周边晴好,只有云居寺有雨。

活动

浴佛法事。农历四月初八,持续时间5~7天。浴佛节又称佛诞节,是佛教的重要节日,由来是相传佛祖诞生时,有九龙吐水为其沐浴。浴佛的意义在于洗涤罪恶,灌入智慧。

端午节活动。农历五月初五,挂吉祥链、系同心锁;求取艾枝花环;登石经山取“午时水”(石经山圣水井,井内形状如观音菩萨的“净瓶”。据说是静琬等刻经人为完成刻经事业而凿就的水井,千年不枯)。

戒台寺

戒台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的马鞍山上,始建于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原名“慧聚寺”。辽代高僧法均在此建戒坛,四方僧众多来受戒,故又名戒坛寺,寺内因拥有全国最大的佛寺戒坛而久负盛名,其规模在辽咸雍年间便已形成,人们称其为“天下第一坛”,是中国佛教史上最高等级的受戒之所,虽历尽沧桑,仍保存完好。它与泉州开元寺、杭州昭庆寺戒坛并称中国三大戒坛。

清恭亲王奕曾在戒台寺隐居10年。这里尤以松树出名,“潭柘以泉胜,戒台以松名,一树具一态,巧与造物争”,活动松、自在松、九龙松、抱塔松和卧龙松,合称“戒台五松”。每当微风徐来,松涛阵阵,形成了戒台寺特有的“戒台松涛”景观。

篇7

秦始皇嬴政 秦二世嬴胡亥 秦三世嬴子婴

2、汉朝皇帝列表

西汉

汉高祖刘邦 汉惠帝刘盈 汉前少帝刘恭

汉后少帝刘弘 汉高后吕雉 汉文帝刘恒

汉景帝刘启 汉武帝刘彻 汉昭帝刘弗陵

昌邑王刘贺 汉宣帝刘询(刘病已) 汉元帝刘奭

汉成帝刘骜 汉哀帝刘欣 汉平帝刘衎

东汉

汉光武帝刘秀 汉明帝刘庄

汉章帝刘炟 汉和帝刘肇 汉殇帝刘隆

汉安帝刘祜 汉少帝刘懿 汉顺帝刘保

汉冲帝刘炳 汉质帝刘缵 汉桓帝刘志

汉灵帝刘宏 汉少帝刘辩 汉献帝刘协

3、三国

魏 魏武帝曹操 魏文帝曹丕 魏明帝曹睿 魏齐王曹芳(邵陵厉公)高贵乡公曹髦 魏元帝曹奂

蜀【蜀汉】汉昭烈帝刘备 汉孝怀帝刘禅

吴 武烈帝孙坚 长沙桓王孙策(孙坚子,孙权之兄) 吴大帝孙权 吴会稽王孙亮 吴景帝孙休 吴乌程侯孙皓

4、隋朝皇帝列表

隋文帝杨坚 隋炀帝杨广 隋恭帝杨侑 隋秦王杨浩

5、唐朝皇帝

唐高祖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 唐高宗李治 唐中宗李显 唐睿宗李旦

6、宋朝皇帝

北宋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宗赵炅 宋真宗赵恒

宋仁宗赵祯 宋英宗赵曙 宋神宗赵顼

宋哲宗赵煦 宋徽宗赵佶 宋钦宗赵桓

南宋

宋高宗赵构 宋孝宗赵眘 宋光宗赵淳

宋宁宗赵扩 宋理宗赵昀 宋度宗赵禥

宋恭帝赵显 宋端宗赵昰

7、元朝皇帝

元太祖(成吉思汗)

孛儿只斤铁木真 元睿宗(监国)

孛儿只斤拖雷 元太宗

孛儿只斤窝阔台 马乃真后(称制)

元定宗孛儿只斤贵由 海迷失后(称制)

元宪宗孛儿只斤蒙哥

8、明朝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 明惠帝朱允炆 明成祖朱棣

明仁宗朱高炽 明宣宗朱瞻基 明英宗朱祁镇

明代宗朱祁钰 明宪宗朱见深 明孝宗朱佑樘

明武宗朱厚燳 明世宗朱厚熜 明穆宗朱载垕

明神宗朱翊钧 明光宗朱常洛 明熹宗朱由校

明思宗朱由检

9、清朝皇帝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雍正)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嘉庆)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道光)

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咸丰)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同治)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

篇8

为了得到,他们可以平静地杀戮,可以假装不知道自己鲜血淋淋的刀锋下,是曾经至亲的骨肉,这就是谋朝篡位者的心,没有任何温度。

新帝王莽,曾经平凡的一介书生,凭着自己卓越的才华晋升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司马的位置。他非但没有满足,反而升起了那谋权篡位的野心,在光鲜华丽的外表下,是那颗残忍虚伪,阴险狡诈的心。为使自己的位置稳定下来,不惜大兴“吕宽之狱”,并令狱中自己的长子王守饮鸩自尽,怀孕的儿媳分娩后处死,并牵扯进所有与自己政见不合的绊脚石,一一处死,数百人为此锒铛入狱,屈死黄泉。可不曾想双手已经沾满鲜血的他,为了摆正在百姓面前自己的形象,用次子王获的生命来交换,以证明自己大公无私,不徇私情。又为了巩固地位,将自己十三岁的女儿嫁给年仅十一岁的当时的平帝。终于称帝后又担心皇位不稳,甚至诛杀了自己的最后一个孩子。他的妻子,也就是当朝的皇后,本已经哭得双目失明,听闻四子被赐死的消息,仿佛天已经塌陷一般,倒下去,再也没有站起来。于是,将近半百的新帝,临老却身边无妻,膝下无子,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直至不得善终。

如此残忍且六亲不认,或许是真的,他的鲜血已经是冰冷的了。可我一直都没有弄明白,他这般的残忍,到底是为了什么呢…若是说为了这皇位,那要这皇位,这权力,若不是真心想要治理国家,又有何用呢?

或许那扇迷离的金纸窗真的有这样的神秘的力量,可以把一个人变得如同黑洞一般,不停地撕裂,吞噬,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金纸窗,就像一个美得不真实的梦境,总有一个又一个的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金纸窗前,是否将掠过那玉色残阳;残阳目中,是否能唤醒那残忍一梦;梦醒时分,那千古以来的帝王又将作何感叹…

隋炀帝杨广,同那些篡位者一样,杀父弑兄,夺得帝位。他并没有做一个像他父皇隋文帝那样的开明贤达的好皇帝,皇权使他刚愎自用,暴戾无道,穷奢极侈的本性暴露无遗,使他成为恶贯满盈,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到大势已去之时,他便像一个随风飘荡的风筝,随着腥风,雨飘游。眼睁睁地看着叛军闯入宫中,眼睁睁地望着凌厉的剑光直逼他的咽喉,眼睁睁地看着他人生最后的一点残阳的余光消失殆尽。此刻的他,该是怎样的一种心境。

野史上写过,最后他曾对妻子说过:“这天下本不该是我的,没做皇帝时,我拼命想当皇帝,做了皇帝之后我就后悔莫及。……如今是我气数已尽,天意难违。这是咎由自取,因果报应……”或许书上所说有待考证,但我相信,面对冰冷的玉色残阳,他的心境必定也与此大同小异了。

想那秦二世胡亥临死之前,最后的一次哭喊:“父皇,是你害了我啊!”他此刻的心境,一定也与隋炀帝无异了。

历史的气息里,我嗅到的是浓浓的忏悔,面对这残阳冷玉,千古以来的那些帝王,此时此刻的凄苦,大概也非常人所能理解。

我并不想做那个“非常人”,自以为是地想说出对这心境的理解,我只是想以一个外人的眼光,为这些帝王说几句话,被残忍和血腥覆盖了的内心,我相信和寻常人是无异的,他们也会伤感,也会绝望,只不过在我看来,这些情感都背深深的隐藏,被他们用残忍去掩盖,不想让别人去了解。他们也有情感,也会感到痛苦,只是他们只有到了玉色残阳显现而又即将消失的时候,才愿意去承认。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或多或少曾经有过治理好这个国家,青史留名的雄心壮志,也是曾经这样的信念让他们迫不及待想要拥有大权。若要说那宫殿,美姬,权位是他们的毕生所求,是否感到肤浅了一些呢。或许是他们失败了,放弃了,又或者是心疲倦了,他们才选择杀戮,骄奢,逸,才开始更加患得患失,可是他们一定知道,这样必然的结果是众叛亲离,到老后不得善终,他们也是在骗自己的吧,只是到了人生的黄昏时分才愿意放弃。

季羡林老先生曾经写过黄昏总是被人们关在外面,就像在人们心头掠过的一个轻梦,黄昏离去了,没有丝毫留恋的,梦也就醒了。那金纸窗本来就是一个美得不真实的梦,而这个黄昏又带来了一个似真死灭的梦,也难怪帝王甘愿呆在梦中不愿苏醒,因为梦太多,心累了的人,总想要依靠。

不要说他们残忍无道,怪只怪命运让他们生的离皇位太近,又被这妖冶的梦迷离驱使。而我一直坚信的,是他们的本性并非如此。

篇9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在西汉就存在了,我国古代的元宵节极其热闹有放灯、拜帖、猜灯谜、偷菜等。舞龙、舞狮子、踩高跷、吃元宵、猜灯谜、赏花灯、划旱船等则是时下元宵节期间最重要的民俗活动故有隋炀帝杨广《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现在的元宵节和一古时候元宵节比起来,也不失热闹。

看花灯

元宵节又称“花灯节”,最重要的活动是看花灯,花灯的品种很多,有的是加菲猫形的,尖尖的耳朵,粉红色的小鼻子,樱桃似的小嘴。一打开开关,加菲猫中的风车“呼”的一声,风车旋转起来。泡沫球也上蹦下跳的,站在中间拉着小提琴的小女孩还唱着歌:“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有的是蜻蜓形的,大大的眼睛,小黑点般的眼珠,薄纱似的飞翼,一节一节的尾巴,只要推一下开头,蜻蜓绿色的飞翼就有节奏地跳起舞来。我买了一个莲花形的灯,小巧精致的莲花,叶子上白里透红,闪着明亮的光。

猜灯谜

元宵节猜灯谜也是一个重要的活动,记得去年元宵节我和爸爸走在广场里,到处都是灯谜。“飘雪下雨(打一成语)”,“落花流水”,爸爸兴奋地说。“回答正确”售货员小姐说。“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打一字)”,会是什么呢?我苦思冥想,找到了答案:孙。

吃汤圆

俗话说得好“元宵节吃汤圆,家家户户都团圆”。所以这几年妈妈“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所以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看妈妈煮汤圆的经验,先把水烧开,把汤圆小心翼翼地放进去。我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白白胖胖的汤圆浮出水面,看着它们一个个膨胀,我兴高采烈地喊道:“汤圆要出锅了。”我庆幸,还好汤圆没煮破。大家高兴地品尝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妈妈给我打了一个一百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篇10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①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②。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

[注]①飞鸟:比喻远行的人。②落日:指王十一到南方后,当可看到夕照下的五湖春色。五湖:这里指太湖。此句与下面“谁见”两句均出自梁朝柳恽的《江南曲》:“汀洲采白,落日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春花复应晚。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

结合全诗,谈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房兵曹胡马①

杜 甫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②,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或741年(开元二十九年),当时杜甫在洛阳,正值他漫游齐赵的青年时期。②竹批:形容马耳尖如竹尖。峻:尖锐。“双耳峻”是良马的特征之一。

这匹马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隋宫燕

李 益

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旋落已成尘。

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注]隋炀帝杨广在位十三年,三下江都(今江苏扬州)游玩,耗费大量民力、财力,最后亡国丧身。

诗中燕子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行经华阴

崔 颢

苕①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注]①苕:高峻的样子。②三峰:指芙蓉、明星、玉女三峰。③武帝祠:指巨灵洞。

这首诗表现了什么主旨?

答: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木兰花[注]

李 煜

晓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注]这首词写李煜前期帝王生活中夜晚宫廷歌舞宴乐的盛况,是作者于南唐全盛时所作。

简析这首词和《虞美人》的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

答:

六、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喜迁莺

真宗幸澶渊[注]

李 纲

边城寒早,恣骄虏,远牧甘泉丰草。铁马嘶风,毡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扰。庙堂折冲无策,欲幸坤维江表。叱群议,赖寇公力挽,亲行天讨。缥缈,銮辂动,霓旌龙旆,遥指澶渊道。日照金戈,云随黄伞,径渡大河清晓。六军万姓呼舞,箭发狄酋难保。虏情慑,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

[注]这是李纲七首咏史词之一。写的是宋真宗景德元年(1104)辽国大军深入宋境,京师震动。主和派力主迁都避敌,寇准独排众议,力主宋真宗亲征澶渊,结果打败了辽军,保住了疆土,宋辽议和,史称澶渊之盟。澶渊在今河南濮阳。

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七、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风流子

张 耒

木叶亭皋下,重阳近,又是捣衣秋。奈愁入庾肠,老侵潘鬓,谩簪黄菊,花也应羞。楚天晚,白烟尽处,红蓼水边头。芳草有情,夕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

玉容知安否?香笺共锦字,两处悠悠。空恨碧云离合,青鸟沉浮。向风前懊恼,芳心一点,寸眉两叶,禁甚闲愁。情到不堪言处,分付东流。

这首词的下阕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八、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

李 光[注]

兵气暗吴楚,江汉久凄凉。当年俊杰安在?酌酒酹严光。南顾豺狼吞噬,北望中原板荡,矫首讯穹苍。归去谢宾友,客路饱风霜。

闭柴扉,窥千载,考三皇。兰亭胜处,依旧流水绕修篁。傍有湖光千顷,时泛扁舟一叶,啸傲水云乡。寄语骑鲸客,何事返南荒?

[注]李光:南宋名臣。秦桧当权,他和秦桧的意见不合,斗争无效,无法施展自己精忠为国的主张,不得不消极请退。

试分析上阕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答:

九、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寒闺怨

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这个“怨”字包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慨?

答:

十、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感皇恩 别情

赵 企

骑马踏红尘,长安重到。人面依然似花好。旧欢才展,又被新愁分了。未成云雨梦,巫山晓。

千里断肠,关山古道。回首高城似天杳。满怀离恨,付与落花啼鸟。故人何处也?青春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