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计应用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2 03:46: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子设计应用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子设计应用论文

篇1

竞赛的特点在于努力与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密切结合,与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紧密结合。全国电子设计竞赛要求选手们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创新。竞赛题目要求既涉及理论设计、实际操作,又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进行理论计算和实际涉及制作的能力。因此电子设计竞赛对促进教育思想的转变和电子类专业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改革,特别是对完善与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工程能力起到了独特的推动作用。我校近几年在该项赛事成绩非常突出,连续第五年荣获“优秀组织学校”的荣誉。在2013年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我校学生在竞赛中表现出色,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北京赛区一等奖5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0项,在参赛的31所北京高校中,我校获奖总数名列第二。取得如此好的成绩,和我们学校重视实践环节,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是分不开的。

2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所采取的措施

我校作为一所非“211”高校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优异的的成绩,和以下几个方面是分不开的。

2.1制定政策,促进竞赛

近年来,我校先后制定了《本科生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办法》《本科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对在竞赛活动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学生参加竞赛获奖可以获得素质拓展学分,该学分是本科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必要条件。同时所得学分可以替代公共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或集中实践环节部分的学分。教师指导学生获奖后也可以得到表彰和奖励,并且将其作为教师聘任、职称晋升等方面的考核指标。这些政策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的积极性,激发了教师指导学生的热情,推动了我校大学生各类竞赛活动的蓬勃发展。因此我们学校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是水到渠成的。

2.2积极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待在实验室,教务处制定实施了《教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该办法的实施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实验室的设备、场地等资源的利用率,规范有序地做好教学实验室开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学生通过参加实验室开放项目可以获得素质拓展学分,通过学分的激励,促使更多的学生走进实验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宽广的平台。开放实验室使电子设计竞赛与学生科研训练融为一体,使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也为参加电子设计竞赛提前做好准备。

2.3积极组织素质拓展活动,造就实践创新沃土

学校制定了《本科生素质拓展学分实施办法》(主要途径:学科竞赛、学术论文、专利或软件著作权、各类认证资格考试、实验室开放项目、科研训练等),并在教学计划中列出每位学生在校期间都要完成4个学分。素质拓展学分是必修学分,学生未能完成,不能毕业。在“办法”中将大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列为学生获得素质拓展学分的重要途径。每年学校都要组织学生竞赛,如2013年我们就组织学生参加了80项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获奖人数。由于学校积极组织课外创新实践活动,营造了大学生创新实践氛围,每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学生都能够积极参加。

2.4修订本科生培养方案,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设计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工程素养。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不断修改教学大纲,修订本科生培养方案,改进实践教学体系,将课堂教学与实践课程合理搭配,将综合实践课程、实践能力培养和素质拓展相结合,按层次、分阶段实施实践教学改革。目前,在工科专业中,实践教学的比例已占到1/3。我们还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实践教学理念,确立了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实践教学观念。

3结语

篇2

1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从预备通知到正式比赛有一年时间的跨度,学生在此期间通过自命题或导师命题查阅文献并收集资料,采用最新技术至最终完成设计。竞赛中三名学生组成一队。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命题分笔试和实践环节命题两部分。笔试采取统一命题,实践环节学生自命题。学生的一些参赛作品命题具有独特的创意,如清华大学的“可穿戴多媒体无线体域网”;北方工业大学的“基于NiosⅡ的商品防伪系统”;华南理工大学的“视觉跟踪人机交互SOC设计”;台湾亚东技术学院的“公车动态资讯系统”;复旦大学的“超声血流分析平台”;东南大学的“基于微电子神经桥的瘫痪病人肢体康复系统设计”等作品都具有非常高的科技含量。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作品“新型无创伤式颅内压检测系统”项目以其极高的商业应用前景,获得了众多企业的青睐。

2推动了教学工作的开展

十几年来,许多高校在竞赛的推动下开设了“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一些教师将电子设计自动化最新技术融入研究生教学。每年的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带队教师通过学生的设计作品了解到其他院校最新教学及科研现状,通过互相交流,然后融入各自的教学中。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从第六届开始作品设计题目采用自由命题方式,从而使高校学生的设计作品和毕业设计及研究生所从事的科研课题紧密结合。学生在有限的竞赛时间内完成设计,可以说通过比赛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二、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模式的探索

1与企业深层次的合作

中国研究生电子竞赛从诞生之日起,就确立了“以企业为主要推动力“”的发展思路。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参与题目设计与评审,为优秀参赛者提供创业就业机会等。前期参与的企业有中国华大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Synopsys公司、Cadence公司、MenterGraphics公司、IEEE-SSCS北京分会、深港产学研基地、深圳市国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亚科希资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ALTERA公司等。

2严格科学可行的竞赛规则

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建立了一只由国内知名高校教授及研究所专家组成的组委会和命题委员会。委员会制定了严格科学可行的竞赛规则。包括报名和资格确认、竞赛程序、竞赛要求、报奖比例和评奖比例、评审制度、公示以及相关的时间节点等内容。竞赛程序包括竞赛的类型、笔试、预赛和决赛答辩等;竞赛要求包括报告的格式、主要内容、视频制作的格式和密封方法等;评审制度包括论文评审的要求、复审、答辩评审、评分标准和计分规则等;公示包括公示日期、投诉和对投诉的应答等。

篇3

1.学校重视,为参赛创造良好条件

为了使竞赛的各项工作高效率进行,我校在每次竞赛前都成立领导小组。其职责是对竞赛活动进行整体协调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组建教师指导组,选拔优秀参赛队员,制定并实施竞赛培训计划等。在组织竞赛方面,从学校领导到各部门领导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每次都会拨出专款用于电子设计竞赛,同时还制定了相应鼓励政策,以调动师生的参与积极性。各职能部门都积极配合电子设计竞赛工作,为学生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

2.电子设计竞赛促进实践能力的培养

电子设计竞赛是对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一次综合测试。它不同于学校传统的课程考试,不是单凭一张考卷来评定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对参赛学生来说,他们是电子设计竞赛最直接的考验者,从对题目的分析到选题、方案设计、元器件的确定、设计装配制作、调试、最后完成作品并写出论文。这对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软硬件综合应用能力、论文书写能力是一个很好的考验。参加比赛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感慨,通过这样的比赛,自己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原来书本上的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发现自己的知识还远远不够,需要大面积的充电。

竞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事先的设计方案并非是最优的,也并非完全正确,在实践的检验中,大部分学生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器件的参数选择不对、连错一个管脚、一根导线走错,都会影响整个电路。这就要求学生在竞赛中必须有耐心,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故障原因加以分析,找出故障点,有的学生方案设计不合理,要经过多次的改动,在反复的实践中,他们取得了最后的成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通过竞赛,每一位参赛队员都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受益匪浅。

3.电子设计竞赛培养学生市场及工程意识

3.1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

团队精神对于企业而言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它决定了企业的前途,因此,企业在招人时也很注重人员的团队意识。在电子设计竞赛的培训过程中,我们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比赛中,三人一组,分工明确,一人负责硬件的搭建,一人负责软件程序的编写,一人负责整理和书写设计报告,对全局要有所把握,三个人需要紧密团结、相互合作、齐心协力,这是最后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任何的不协调都将导致功败垂成。

学校采取自愿搭配的原则。由于培训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不同班级,每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业特长、个性特征差别较大,不宜盲目地强行组合;而大学生往往具有独立意识,所以采取让他们自愿搭配,自由组合的办法,并在培训过程中注意观察、适时调整,最终确定小组成员。

3.2借鉴公司项目开发的管理模式组织培训,采用工程概念进行设计制作在学习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采用项目导向的培训模式。这需要指导教师根据历年电子设计竞赛的出题类型,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学生选择合适的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完成规定的任务。让学生从分析题目,去图书馆、上网查找资料,确定几套方案,到实践解决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引入模块化的概念,硬件模块化、软件模块化等,比如,电源模块、单片机最小系统、显示模块、A/D、D/A模块等等,事先都可以做好备用。在培训过程中关注新器件的使用,申请一些样片尝试其使用情况。

4.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副作用”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极大地激发了参赛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论成绩如何,参赛者都感触颇多,收获很大。学生普遍认为工程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对电子制作的兴趣更浓,自愿从虚拟的网络游戏中回到了实验室,针对参赛的学生,实验室是开放的,只要是没课时间,学生们都愿意在实验室里,从被动学习变成了主动寻求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在选拔参赛人员时也从原来的主要是大三的学生扩展到大一、大二优秀的学生也可参加比赛,或与大三的学生进行组合成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为以后的比赛培养好的苗子。参加过竞赛的同学在后续的课程中都表现出特有的专注和投入,也有了很多想法,开始认真思考今后的人生打算。这也正是竞赛精神的延续与扩展,笔者觉得也是最有意义的一点。

电子设计竞赛的参与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很多用人单位提出将参加过电子设计竞赛作为选择条件之一,对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并获奖的学生优先录用。我校参赛的学生目前在上海、厦门、深圳等地都有非常好的工作及丰厚的薪水,比有些本科学校的学生体现出更强的动手能力。

篇4

通过参加各类型的电子设计竞赛和培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赛促学是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从实践经验来看,凡是参加过比赛的学生,在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科研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工作能力都比未参加过比赛的学生强。电子设计竞赛的规模不断扩大,其作用、意义也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对于学校而言,竞赛的结果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又能够引起学校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努力提高学校的实践教学水平,加大在仪器设备的投入和教师素质的培养,用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可以说,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已日益成为学生综合素质的试金石。

1参与竞赛暴露出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1.1参赛动机不纯为鼓励学生积极参赛,出成绩,出成果,学院通常会在各方面给予照顾和优惠。比如我系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算2个公选课学分。在综合测评加分中,各项奖励都可以加分评奖学金,每支参赛的团队还可以得到学校一定金额的资助,这就使得部分学生因功利性而参赛,忽视了科学研究精神。

1.2知识面过于狭窄在接到一个课题项目之后,学生不能就所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也无法对现有的各种方案进行优劣比较。

1.3不会书写设计报告设计报告从内容到格式都存在许多不足,如电路设计缺少必要的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这说明在实践教学上忽略了实验报告的质量。原因是有统一印制的实验报告格式,学生只需要相应地填写数据即可,不需要重新设计格式,不重视对数据的记录、分析、总结、归纳,不善于通过数据或图表说明问题。

1.4专业软件的使用不够熟练电路的仿真计算都离不开专业软件的辅助,这就要求学生熟练掌握Protel或Multisim、Max-Plus2、SystemView、Matlab等EDA软件的使用,并具有一定的文字录入排版水平。实践中,学生对于操作繁杂的大型专业软件还不够熟练,往往调试不出正确的结果。

1.5资料查阅能力差“挑战杯”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属于命题型开放性比赛。学生在选定题目后,不能尽快找到相关资料,对从哪一类书籍中可以找到适当的设计资料不甚清楚。学生不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熟悉与电子设计相关的网站,在资料查阅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这反映出实践教学脱离了工程实际,暴露了实践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1.6对实验室仪器生疏学生们通常只对用得比较频繁的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比较熟悉,而对双踪示波器,面板上功能众多的调试旋钮也不熟悉。至于频谱分析仪、波特测试仪、高频Q表就更是一筹莫展。

2对实验实践教学问题的思考

2.1加强实验室建设实践教学要遵循的两个重要原则:一是能力培养原则,二是系统性与循序渐进原则。目前实验教学分两部分:实验和实训。从执行效果上看,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验证性实验多、设计性实验少,工科理科化;二是内容不成体系,课程间的实验内容联系不紧,理论与实践脱节,不符合能力提升的循序渐进原则。因此需要优化实验内容体系,不断更新和充实实验内容。其中工科理科化问题尤为突出,工科专业要求有较大硬件投入,建立实训室,实习基地,校企合作,但就目前的现状看,学校在这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学生动手能力差,焊接等技巧都不过关,实践能力比较差。电子设计竞赛实质是学生专业综合素质技能的竞赛,是现代电子企业生产过程的仿真。学生的专业技能主要是在实验室里培养造就的,只有在实验室养成严谨的科学作风才能在考核创新精神的电子竞赛中游刃有余。所以,无论是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还是从参加电子设计竞赛需要的角度出发,实验室设备齐全是至关重要的初始条件。学校除了要配备普通的单片机实验室、可编程序控制器实验室、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以外,还应建设单片机应用、控制系统等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2.2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促进学风建设和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高职学生本身并不缺乏创新潜能,但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欲望,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毅力,这些问题在课堂教学和课外科技活动中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传统的高职教育模式很难实现创新教育的要求。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在课堂主阵地得到落实,实训教学往往强调对某项操作技能的反复训练,不能对学生起到启发作用。有鉴于此,实验实践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教材内容的更新,不断将新理论、新技术介绍给学生。鼓励学生阅读相关电子刊物,并以论文、课外书刊读书笔记、小产品设计等形式作为作业或考试的一部分。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综合性实践教学,减少验证性实验。把部分实验室作为开放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对于一些专业性强、实用性强的课程,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大,为此教师应在原综合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设计性内容,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实践提供支持。

2.3提高教师素质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不仅是对参赛学生创新精神、专业技能的检验,也是对教师水平、教学效果、教师专业素质水平的检验。教师首先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才有能力对学生言传身教。形成阶梯化的教师队伍,对年轻教师实行导师制度,让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在思想观念、学习观念、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传、帮、带及业务交流,恰当地安排年轻教师参加实验室建设和指导学生实验等工作。同时,老教师在申报科研课题时,吸收年轻教师参加,给他们分配任务,提高他们的研究水平和专业素质。指导教师需要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初次独立承担指导任务的教师进行协助指导,且不宜一次指导过多学生。同时要求指导教师一定要工作严谨、踏实,保证每天的指导时间,指导教师组织开展课余科技活动小组,重视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校要重视和鼓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充足的基金运用于电子设计与制作的课题,供学生申请。为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奖励,如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科技活动,将课外科技活动取得的成果纳入学分;设立主讲教师岗位,安排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多讲课并提高课酬;设立校、系教学改革课题基金,计入工作量;教学改革成果、教学研究论文与科研成果、科研论文同等对待。

2.4加强学生的第二课堂教育充分利用实验室特别是开放实验室和实习基地,作为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第二课堂。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到第二课堂,帮助学生掌握研究的基本方法,规范科技论文的写作技巧。组织、举办学校的电子设计竞赛,对广大电子爱好者进行选拔,为参加全国电子竞赛做准备。不定期邀请专项工作负责人、指导教师和专家评委为参赛学生举办系列辅导课,介绍竞赛的组织情况、作品要求、创作技巧等,辅导学生入门参赛。同时,将辅导课程纳入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理论课内容。鼓励并创造机会让参赛学生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和企业的科研项目共同研究创作竞赛作品,提高作品质量的同时促进作品的生产应用。

篇5

关键词:电子设计竞赛;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TM1-4

近年来,我校学生分别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多项比赛。经过我们努力,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比赛,我们深刻认识到参加电子设计竞赛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水平,同时也是对我系电子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工作的检验。为了全面提升电子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来适应各类电子设计大赛对高职学生的要求,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改革刻不容缓。

1 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

我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于1999年开始进行招生,在早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专业教师就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适当的微调。2006年,我校电子专业成功申报河南省教学改革省级试点专业,我们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与大纲”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

根据“以提高人才质量为宗旨,以培养综合能力为目标,以强化职业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指导思想,适时对教学计划做出微调以适应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如:2008年,对电子课程设计课程进行了重订,由原来的纯理论教学变为理论加实践操作的教学,使学生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电子系统的设计过程有个系统的了解,即:理论设计、绘制原理图、制造电路板、焊接元器件、调试电路以及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从改革的总体效果看,学生也从实践教学过程中学到了“实实在在”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教学模式上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起来,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易于接受和理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各门专业课尽量安排在相应的实验实训场所上课,利用实物教学、网络教学,力争教学方案的最佳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比如单片机、可编程序控制器完全安排在实验室中,随讲随做,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极大地增强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益,吸引了更多学生的主动参与,活跃课堂气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显著提高了教学质量。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来综合提高学生的生产劳动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我们还开设了综合开发应用实验选修课来锻炼一部分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这些改革,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明显提高,毕业生受到了社会的欢迎和好评。参加过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生,他们在系统设计、方案论证、整机装调、选用新器件及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增强了。他们在毕业设计和科研中,独立工作的能力较强,受到了教师的欢迎和好评。

2 “五环”实践教学体系

按传统教学方法培养的学生,在实践性环节上发生诸多的问题,比如:单元电路正确却无法实现系统联调;理论设计正确却无法在工程上实现功能等等。这种问题的症结点在于电子设计既不是单纯的理论设计也不仅仅是实验设计,而是实践性很强的有特定工程背景的项目。

根据认识规律和学科规律而设计的“五环”实践、实训教学体系。“五环”指的是五个实践环节(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五环”教学体系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1)基本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技能,仪器仪表的使用技能,电子元器件的焊接与拆卸技能。

(2)专业技能实训:通过EDA电路设计、电工学、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单片机、可编程控制器等课程的实训,培养学生按原理图组装功能电路的能力,选择正确仪器、仪表获取关键数据、波形的技能,进行电路参数调整、完成电路整体调试的能力。

(3)专业综合实训:安排一个月的专业综合实训,主要培训学生分析和解决系统问题的能力,整机电路的组装和调试技能,维护、维修技能。

(4)顶岗实习:本专业安排了10个月的顶岗实习,重点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

(5)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学生从生产、工程和实际生活中寻找设计题目,独立完成电路设计、元器件选择、印刷电路版制作、元器件焊接、整机调试等环节。本专业安排了三个月的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时数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授课学时总量为2600学时,理论授课学时数为1158学时,占学时总数的46%;实践教学(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等)多达1405学时,占学时总数的54%。整个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体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为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技能提供了保障。

3 引入虚拟仿真技术

众所周知,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又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前进的动力,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

为了将可编程技术及系统模拟仿真技术应用引入教学,我们开设了追踪电子技术发展前沿的“在线系统可编程技术”及“虚拟与仿真技术”等课程;同时,尽可能将各种EDA软件穿插于各门相关课程中,如Protel、Workbench、QuartusⅡ、MATLAB、labview等软件的应用,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提高了设计效率。

4 实践教学与电子设计竞赛紧密结合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推动高等学校信息与电子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4]

电子设计大赛,积极推动了我系对电子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改革。在平时的实践教学中综合设计环节中,引入电子设计大赛的赛题,电子设计竞赛试题具有实用性强、综合性强、技术水平发挥余地大的特点;所涉及的电类专业的课程有:模拟电路、数字电路、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电子设计、EDA技术等;

电子设计竞赛成绩作为检验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通过近几年的比赛,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1年,获得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河南赛区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河南赛区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2012年,获“毕杯”全国大学生创新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产品检测与维修项目全国第三名;从获奖情况不难看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改革的效果在电子设计竞赛中得到了检验,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水平。

我们将不断的调整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以适应电子设计大赛对学生知识水平的要求,从而满足不断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对毕业生的更高需求。

参考文献:

[1]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M].2004,8.

[2]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教学计划与大纲.

[3]成永林,黄克孝.职业模式实验研究[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9.

篇6

1.1促进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完善

电子设计创新实训室的建设促进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完善,主要是由于该实训室的建设,在修订培养计划时,可以增加选修实验项目和课程设计门数,从而完善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选修实验主要是一些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通过选修实验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比如在制定电子专业的培养计划时,可以增加“传感器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课程设计内容,在进行课程设计教学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题目,独立构思和设计,遇到问题自己解决,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这样的学习模式,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实践教学的发展。另外,学生还可以利用该实训室完成毕业论文的设计,可以由校外的相关企业出题,校外工程师和校内教师共同执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创新开发能力。

1.2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电子设计创新实训室的建设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参加创新实践活动或者是设计比赛时,比如智能汽车设计竞赛,高职院校都会给学生定期安排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对于辅导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他们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工程实践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较高。为此,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会定期安排相关教师参加一些大型企业或者是国内名校参加工程实训人才交流活动或者是相关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1.3促进高职院校专业特色的形成

电子设计创新实训室的建设,促进了高职院校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学校建设实训室之后,大一新生也可以参加实验室的实践教学活动,由高年级的师哥、师姐对他们进行指导,传授知识和技术,包括怎样识别各种类型的电子元器件、设计和制作简单电路、焊接等,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形成特色的教学模式。另外,通过建设实训室,学生可以在高仿真的条件下进行锻炼,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还可以完成教师的一些子课题和企业的攻关项目,使培养的学生“就业有优势,就业有能力,持续发展有空间”,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

1.4促进高职院校学生设计与创新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试金石,由此可知,实践环节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训室,学生可以参加教师的科研,参加各种竞赛、科技创新项目、校外企业的科研项目等,为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做前期铺垫。所以,电子设计创新实训室的建设,提高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2电子设计创新开放实训室硬件建设

2.1硬件建设设计宗旨

电子设计创新开放实训室的硬件建设的设计宗旨就是提高各学科学生之间的交流,保证创新活动的持续开展,提搞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

2.2硬件建设方案构建目标

电子设计创新开放实训室的构建目标如下:第一,打破专业划分和学科界限,开设跨学科和专业的创新型、综合型实训项目,吸引全校学生到实训室参加实训活动。第二,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确定开放实训室的开放程度和项目类型。第三,实训室的开放内容要实施“讲求实效、形式多样”的原则。

2.3硬件建设具体实施

实训室的建设是为了满足学生实践的需要,所以根据学生实验的要求,要提高一些硬件设施,其硬件设施包括数字信号源、数字示波器、电子实训工作台(含稳压电源等)、元件柜、数字万用表、雕刻机、高配置电脑、电路板制作机、频谱分析仪、控温焊台等。该实训室建设可以按照满足最低5组学生同时做研究配置,其中测试工具、编程设计工具、焊接工具及装配工具每组学生分配一套,所以每个实训室配备5套即可。

3实训室构建软件建设

3.1教学目标管理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实训室的建设要以提高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全心全心为学生服务,提高学生的电路设计等方面的职业能力,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所以,实训室要和职业职业岗位需要相互联系,通过岗位实务训练,巩固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达到职业资格证书认定的标准。另外,为了加强教学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实训室还可以开展一些应用项目研究、科技咨询和产品开发等服务活动,可以让学校更好的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培养,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所以,实训室既是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职业素养的场所,更是可以作为联系学校和企业的纽带。

3.2实训室开放性管理

实训室实行开放的管理制度,全天候对学生进行开放,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配套管理服务,制定实训室的管理办法。首先,制定日常卫生、电子元器件使用申请、安全管理、设备使用等各项制度。然后,管理模式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教师的管理为辅。学生开展自主管理,比如关窗、断电、关好水龙头等,教师负责实训室日常管理,并对实训室安装监控设备,全面进行监控。

3.3网络化管理

由于高职院校电子专业的实训课课时较多,面对如此多的学生的人数和实训设备,怎样对实训设备进行管理,合理安排实训室使用时间,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教学效果,是学校管理层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亟需解决。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数字化的校园网络,对学校实训室进行网络化管理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以校园网为依托,结合管理实训的特点和需要,开发设计实训管理信息化系统。通过实训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对电子设计创新开放实训室的网络化管理,采用网上预定的方式安排实训时间,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共享优质实训教学资源,提高实训教学管理质量;节约实训教学成本,减少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并对其他专业的开放性实训室的信息化管理具有一定示范和带动作用。

3.4培植优秀双师型师资队伍

教师团队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所以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实训的教学质量,要培植优秀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学理念和熟悉行业实践教学能力过硬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从大型企业中选聘一些优秀的电子方面的技能人才,如技师、电气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经过教学业务的培训成为实训教师。另一方面,学校定期选派一些教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获得电路设计等实践经验,鼓励他们参加一些职业技能的认定和等级考核,获得相关证书。同时学校还可以外聘一些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社会实践的专业知识,弥补实训基地中师资结构不合理的缺陷。

4总结

篇7

关键词:高校教育;培训班;实训

目前的大学生很多沉湎于网络游戏,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将他们的兴趣从网络游戏引导到实验室,关键点就是兴趣的转移。当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教师的教学引导就变得非常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的新任务。

一、必要性分析

社会就业形势的发展,要求建立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我院高校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亟待提高。目前大部分的高校教师都是从院校到院校,缺少企业及工程实践的经验。很多教师由于长期教一、二门课,知识水平及将专业知识综合运用及融会贯通的能力都很欠缺,这样的教师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工程能力的学生的。

二、建设目标

(一)开设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班

学院在基地定期的在学校开设培养教师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的培训班,聘请企业电子设计专家现场或网络授课,从最基本的焊接开始,到系统设计、硬件、软件调试等。通过长时间的培养和锻炼,为我院造就一批有一定工程实践能力的高校教师。

另一方面,在引进人才方面,学院应引入具有工程实践的背景的教师,为基地输送后备人才,他们的思维习惯及教学方法完全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这就使他们教出来的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很快被企业认可。

(二)依托电子设计竞赛,建立多层次的电子设计培训计划,扩大创新教育的受益群体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根本宗旨是推动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实际真正组队参赛的学生数量还是少数。为了扩大学生的受益面,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以培养、发现更多的优秀人才,可以在基地开设不同层次的电子设计方面的培训课程。

1.电子设计基础训练班

培训群体:面向非电类专业或大学一年级的电子爱好者开设。

培训内容:主要训练学生的电子设计的基本内容、基本操作技能、基本调试方法,使学生达到“六会”-会看图、会焊接安装、会测量、会调试、会查阅资料、会写实验报告。

2.电子设计综合训练班

培训群体:面向电类专业二年级以上本科生。

培训内容:主要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模拟"、"数字"电子技术知识的能力,训练独立进行电子设计的能力,使学生能很快地使用新器件、独立设计小型电子产品、掌握电子设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方法等。

3.高级电子设计训练班

培训群体:面向参加电子设计大赛的本科生

培训内容:重点培训学生的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要涉及到电子电路、电子测量、自动控制、仪器仪表、机械等多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掌握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技巧,具有独立开发单片机、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能力,训练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4.建立电子设计工程师资格认证中心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高校电子信息领域一个比较有号召力的赛事,但是受惠的学生数量毕竟有限,而认证正好弥补了这个缺陷。

电子设计初级工程师认证的宗旨是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该认证以能满足企业对电子工程设计人员的要求为最终目标,认证体系以教育部电子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课程为依托,以企业电子设计实际工作内容为主导,并与电子设计竞赛充分结合。使通过电子设计初级工程师认证的应届毕业生能够更好的为企业所用。

三、依托“实训基地”,开展“校企合作”

(一)弥补校内实训基地的不足,提供真实或仿真实的实训场景

校外实训基地是对校内实训基地设备、场所和功能缺陷的有效补充,能有效解决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所需经费和空间不足的矛盾。由于校外实训基地的运行往往由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共同参与,并能指导学生的理论与技能学习,也能减轻校内实训教学安排上的压力。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接受的是一种直接在生产和实际工作的现场培训,所以十分有利于他们掌握岗位技能、提高实践能力、了解岗位的社会属性。

(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缩短工作适应期

现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作经验要求越来越高。学生通过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可以接受现代企业氛围的熏陶,熟悉相关行业先进的设备、技术路线和生产工艺,尽快掌握相应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与专业技术,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巩固、综合、强化实践能力,并能培养现代化生产和科技发展倡导的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和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同时,校外实训基地所在单位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及员工日常行为规范,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形成综合实践能力、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的实践氛围。总之,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按照规范的职业标准开展项目实训,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缩短他们的工作适应期。

(三)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整体办学实力

校外实训基地为高职院校"工学交替"准备了条件。另外,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行,学校可以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发现学校师资培养、专业设置、课程目标与内容、教学计划与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整体办学实力。如通过选派教师到基地企业挂职锻炼和聘任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的互动方式,提高学校的师资水平;聘请企业专家参与调整专业设置、调整教学计划、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和编写校本教材等工作。

篇8

论文关键词:单片机;实践教学;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项目教学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是由原国家教委和电子工业部组织的面向全国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在校学生的竞赛项目,是我国高校中举办时间长、实施范围广、参与学生最多的竞赛之一,已成为考核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尺,得到了高等教育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对高校电子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实践、教学手段、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在沈阳工程学院,经过多年实践,在电子设计竞赛平台上对单片机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单片机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各高校由于观念、资金、师资和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单片机实践教学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实践教学观念仍存在偏差。由于受传统文化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师生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仍客观存在,实践教学缺乏整体性、关联性和系统性,仍处于理论课程的从属部分,甚至部分实践教学环节流于形式。

第二,实验教学的弊端仍然存在。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较为零散,顺序和内容仍需优化;在开设的实验中验证型的内容多,开放性、设计性、创新型的实验内容少,同时实验内容存在单一性,而多知识点相结合的实验少,并且在所开设的实验课程中缺少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性的实验内容,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第三,实践教学师资力量有待提高。教师中能够满足实践实训技能要求的人数比例不高,一部分年轻教师从高校毕业后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门训练,自身尚不能成为行家,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

第四,实验室建设投资有限,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不尽完善,不能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

第五,实践教学缺乏科学的评价与考核方法。现行的教学评价机制不能起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鼓励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创新的积极性,相反存在着制约倾向。

二、电子设计竞赛促进实践教学改革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目的在于推动电子信息类课程建设,引导高等学校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本文从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内容、单片机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探讨实践教学改革。

1.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教学内容往往落后实际几年甚至更多,这就要求教师能适应和赶上这种发展、变化,要有更宽更新的知识面和更丰富的实践经验,不断地将新内容、新技术、新方法充实到教学中去。我们研究制定了教学队伍知识、技术不断更新的科学有效的培养培训制度。鼓励教师到国内知名高校和高新技术企业学习深造,同时积极邀请高水平的技术人才给教师作报告。

2.依托电子设计竞赛丰富单片机实践教学内容

(1)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制订实践教学大纲时应该适当调整学时,以顺应单片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现有的教材进行适当的增减,删除一些课本中的老化的、无关紧要的、过于理论化或抽象化的内容,增加一些在生产生活中可能运用到的真实案例和最新的单片机理论知识,通过实际案例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在教学中,适当加强C语言的学习,让学生既能看懂汇编语言也能够运用C语言将复杂的程序简单化。

(2)推广应用proteus仿真软件及keil编译软件。Proteus仿真软件上有国际通用的虚拟仪器及电子元器件库,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电路原理图的设计和仿真测试,观察电路的工作状态及软件运行后的变化情况。同时通过网络课件等形式引导学生练习使用keil软件。在单片机中,所有硬件电路设计、对应软件都可以在proteus和keil平台上进行。Keil完成单片机软件设计调试,proteus完成硬件设计及系统运行结果查看。这些软件极大地开拓了单片机的学习空间,降低了单片机的学习成本,提高了学习效果。转贴于

3.结合电子设计竞赛,改进单片机实践教学模式

(1)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建立以任务或项目为教学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在学生最初接触单片机课程时,将单片机在实践生产的应用介绍给学生,并将科研项目或往届电子设计竞赛的作品(如多功能函数发生器、数字存储示波器等)带进课堂,激发学生对单片机课程的学习兴趣。通过实践的操作,带领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在动手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完成创新实验和课程设计的能力。课程设计和创新实验不仅要求学生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一定要求。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学生根据电子竞赛方向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电路,这不仅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更是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成为应用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2)以竞赛为契机,推进单片机课外教学。作为一门知识更新速度较快的课程,单片机教学的实战性得到重视。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推进下,学生逐渐走出课堂,不仅仅满足于平时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而是自动自发地走进实验室,将单片机的学习当做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为学生成立了开放性实验室,并为学生购置了AT89S51单片机最小系统开发板、51系列单片机试验箱等最新实验器材和实验操作中使用到的各类元器件。同时教研室机房的每台计算机均配备了keil编译软件和proteus仿真软件,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先通过仿真软件验证实验思路、电路和程序的正确性,并在仿真成功后利用开发板或实验箱完成实验操作。以大赛为契机,让学生在以“取得名次为目标,提高能力为目的”思想指导下,主动思考,勤于钻研,通过大量电路板的绘制、编程仿真、调试等练习将动手操作能力不断地提到新的高度。

在整个竞赛的准备过程中,学生表现出单片机学习的极大热情,每次项目完成后教会学生做好总结和巩固工作并鼓励他们探索新的任务,通过亲身实践获得实际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加深校企交流,为学生就业创造良好平台。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得许多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后只会“纸上谈兵”。为填补工程技术人才的空缺,真正让学生带着技术走向工作岗位,我校不断通过与企业的交流进行课程改革。近年来,我校与东软集团、中科院微电子所、中科院自动化所、中科院计算所等多个企业均有合作,安排学生到生产线及公司研发部门参观学习,到相应岗位短期实习,许多在电子竞赛中涌现的优秀人才更是被各企业录用。

我校还建立了完整的网络平台。在平台上,学生不仅可以获取最新的单片机技术知识和科技资讯,还可以与往届毕业生进行在线交流,对目前的就业形势、就业方向有更好的把握。促使学生提高自身水平,为顺利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4.单片机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

单片机实践教学考核重点考核和评价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掌握程度。改革过去主要以平时成绩为主考核模式,采取更加系统、合理并与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适应的多样化考核方式,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具体做法如下:平时出勤成绩占20%,平时各章课题实验成绩占40%,期终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占40%(其中,考核内容完成情况占20%,课题报告答辩成绩占20%)。

期终实践技能考核内容为完成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任务。为了有效、合理地组织考核,安排2~3人一组,每组内容不同、难度相当,完成时间为3~4天。评分(包括系统测试、审阅课题报告和答辩)时间为1~2天。

篇9

【关键词】电子工程设计 EDA技术 研究分析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革新,应用系统逐步朝向大容量、小型化、快速化的方向发展。数字化的设计系统也逐步由组合芯片向单片系统发展。EDA技术不仅带来了电子产品领域和系统开发的革命性变革,这也是科技发展与提高的必然产物。对于EDA技术的了解和对其在电子工程设计中的关键性分析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1 EDA技术概述

所谓EDA技术,就是电子设计自动化,由CAE、CAD、CAM等计算机概念发展出现。EDA技术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集合了图形学、数据库、拓扑逻辑、优化理论、计算数学、图论等学科,形成最新的理论体系,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电路理论、信号处理和信号分析的结晶。现代化的EDA技术具备很多特点,普遍采用了“自顶向下”的程序进行设计,保证了设计方案的整体优化,EDA技术的自动化程度更高,在设计过程中能够进行各类级别的调试、纠错和仿真,设计者能够及时发现结构设计的错误,避免了设计上的工作浪费,设计人员也能抛开细枝末节的问题,将更多精力集中于系统开发,保证了设计的低成本、高效率、循环快、周期短。EDA技术还能实现并行操作,建立起并行工程框架的结构环境,支持更多人同时并行电子工程的技术开发和设计。

2 EDA技术发展

电子工程设计的EDA技术自出现以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2.1 初级阶段

大约在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早期的EDA技术处于CAD阶段,出现了小规模的集成电路,由于传统手工在制图设计中的集成电路和集成电路板的花费大、效率低、周期长,借助于计算机技术的设计印刷,采取了CAD工具实现布图布线的二维平面编辑和分析,取代了高重复性的传统工艺。

2.2 发展阶段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EDA技术进入了发展完善的阶段。集成电路的规模逐渐扩大,电子系统日益复杂化,人们深入研究软件开发,将CAD集成为系统,加强了电路的机构设计和功能设计,这一时期的EDA技术已经开始延伸到半导体芯片设计的领域。

2.3 成熟阶段

经过了长期的发展,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单个芯片的集成就能够达到几百万或是几千万甚至上亿的晶体管,这种科技现状对EDA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了EDA技术的发展。各类技术公司陆续开发出大规模EDA软件系统,出现了系统级仿真、高级语言描述和综合技术的EDA技术。

3 EDA技术软件

3.1 EWB软件

所谓EWB是一种基于PC的电子设计软件,具备了集成化工具、仿真器、原理图输入、分析、设计文件夹、接口等六大特点。

3.2 PROTEL软件

该技术软件广泛应用了Prote199,主要由电路原理图的设计系统和印刷电路板的设计系统两大部分组成。高层次的设计技术在近年的国际EDA技术领域开发、研究、应用中成为热门课题,并且迅速发展,成果显著。该领域主要包括了硬件语言描述、高层次模拟、高层次的综合技术等,伴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EDA技术也必然会朝向更高层次的自动化设计技术不断发展。

4 EDA在电子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技术流程

近年来的EDA技术深入到了各个领域,包括了通信、医药、化工、生物、航空航天等等,但是在电子工程设计的领域中应用的最为突出,主要利用了EDA技术为虚拟仪器的测试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持。EDA技术在电子工程设计的领域中,主要应用于了电路设计仿真分析、电路特性优化设计等方面。主要的技术流程如下:

4.1 源程序

通常情况下,电子工程设计首要的步骤就是通过EDA技术领域中的器件软件,利用了文本或者是图形编辑器的方式来进行展示。不管是图形编辑器或者是文本编辑器的使用,都需要应用EDA工具进行排错和编译的工作,文件能够实现格式的转化,为逻辑综合分析提供了准备工作。只要输入了源程序,就能够实现仿真器的仿真。

4.2 逻辑综合

在源程序中应用了实现了VHDL的格式转化之后,就进入了逻辑综合分析的环节。运用综合器就能够将电路设计过程中使用的高级指令转换成层次较低的设计语言,这就是逻辑综合。通过逻辑综合的过程,这可以看作是电子设计的目标优化过程,将文件输入仿真器,实施仿真操作,保持功效和结果的一致性。

4.3 时序仿真

在实现了逻辑综合透配之后,就可以进行时序仿真的环节了,所谓的时序仿真指的就是将基于布线器和适配器出现的VHDL文件运用适当的手段传达到仿真器中,开始部分仿真。VHDL仿真器考虑到了器件特性,所以适配后的时序仿真结果较为精确。

4.4 仿真分析

在确定了电子工程设计方案之后,利用系统仿真或者是结构模拟的方法进行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研究分析。利用EDA技术实现系统环节的函数传递,选取相关的数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这一系统的仿真技术同样可以运用到其他非电子工程专业设计的工作中,能够应用到方案构思和理论验证等方面。

5 结束语

伴随着科学的发展,技术的革新,EDA技术的领域也在向高层次的技术推广和开发,成效十分显著。本篇论文我们对EDA技术的相关信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很研究,研究表明,EDA技术对于我国的电子工程设计改革具有巨大的推动力,基于EDA技术领域的电子产品在专业化程度和使用性能上都要比传统的设计方案制造的产品更加优化。将EDA技术应用到电子工程设计的领域当中,对于电子产品的优化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及产品附加值的拓展都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白杨.电子工程设计中EDA技术的应用[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2(6):242.

[2]于洋.分析EDA技术在电子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2(12):83.

[3]徐冠宇.浅谈电子工程设计的EDA技术[J].中国科技纵横,2011(9):328.

篇10

论文摘要:针对电子电信类专业的特点,制定了各个教学阶段第二课堂活动的基本内容和实施方法,方便了指导教师从事第二课堂的指导活动;在各个教学阶段实施第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第二课堂实践,我校电子电信类专业的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加,学生的创新显著提高。

第二课堂活动是指在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和实践环节之外,结合所学知识,在教师指导之下利用业余时问进行的科研和实践活动。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山东工商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从2002年开始实施第二课堂与创新学分学校文件规定,实行学分制的本科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第二课堂学分5分,否则不能毕业。

第二课堂与学生所学专业关系密切,学校文件只是给出了宏观的要求,不可能具体到每个学科、每个专业的实施细节就电信类专业来说,专业的理论性强,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第二课堂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为了做好电信类专业的第二课堂与创新活动,我们按照教学过程的几个不同阶段,规定了第二课堂与创新活动的内容及评价方法。

一、基础课学习阶段的第二课堂活动

按照规定,学生在学习基础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课程时可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课程内容专题讨论、学术报告,并写出书面总结,经任课教师考核,学生可以取得1到个第二课堂学分。

在基础课学习阶段,任课教师来自于兄弟院系,他们与学生所在院系没有直接隶属关系。学生所在院系无法直接给这些教师下达第二课堂活动的任务。为此,从2004年开始执行导师制度,即每个班级安排一名专业教师,负责指导该班级的第二课堂活动。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学生结合基本原理课程,完成了指导教师布置的用基本原理分析当前金融危机的题目。学生都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解释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通过图书、网络等手段了解了当前经济活动的热点问题。

二、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的第二课堂活动

在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学生可开展课外专题讨论、写读书报告、组织课外科技活动小组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由教师考核每项活动可得l到2个该类学分。电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包含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及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等课程。模拟电子技术及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均包含1周的课程设计,且授课学时较多。因此,我们结合电路分析、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这两门课程,设置了课外讨论题目。如线性系统的时域解法综述(电路实例),通信系统频分复用方式的频域分析,系统的时域解法与变换域解法的比较等。要求写出书面报告,由指导教师评分。

学生在学习信号与系统时,还未开通信原理课。要完成通信系统的频域分析,要用到频域分析的基本原理(信号的调制与解调、信号滤波),以及通信系统的频分复用系统,后者指导教师可以做适当指导。通过这一题目,学生知道了频域分析的用途,并对后续课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激发其学习兴趣。另外,开展专题演讲活动也可作为这一阶段的第二课堂活动。由学生自己选择题目,并在课下准备材料,制作成幻灯片(限定时间为5分钟);由指导教师组织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演讲比赛,指导教师按照演讲情况进行评分。这项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材料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及演讲能力,能够在工作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及方案。

三、专业课学习阶段的第二课堂活动

在专业课学习阶段,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或由教师组织成立课外科技活动小组,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并撰写文献综述、生产现状调查、研究论文、实验设计等,由教师考核,每项活动可得l到2个该类学分。在这一阶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科技工作能力,但还不完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才能工作。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某个项目的部分或全部工作,经历科研及开发工作的整个过程,积累科研开发工作经验。

电子设计大赛是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内容。我校自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成立至今,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两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及山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竞赛的时间在每年的9月,我们在暑假前组织学生自愿报名,学生组队参加,利用假期进行认真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准备,学习单片机的编程技术,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电路图的制版及元器件的焊接技术,以及各种传感器电路及其应用。学生拿到竞赛题目后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参加过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生感慨地说,参赛过程学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好多都是教材中没有的新技术。除此之外,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组合参加各种形式的电子竞赛,如“ZLG杯”ARM嵌入式系统电子设计竞赛,富士通微电子杯MB95200系列MCU竞赛等。至今,我校学生已多次获国家及山东省的奖项。

选拔有能力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这是第二课堂活动的另一项内容。学生到课题组后,教师为学生分配一定的任务并提供适当的条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工作。例如,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LCD显示驱动子系统的开发,无线数据传输子系统的开发,这样的小题目非常适合学生去完成。学生在课题组工作,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得到了在科研团队中的工作经验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成立技术协会,也是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爱好电脑的学生参加电脑技术协会,"协会是学生人数较多的协会学生一起交流电脑装机技术,系统维护技术,网页制作技术等他们把所学到的知识,利用业余时间运用到为同学、教师的服务中。符合勤工俭学条件的,可以在相应部门的岗位上帮助教师做电脑维护工作,学校支付一定的报酬。另外,校外的小企业需要开发网页,大的软件公司不愿承担过小的项目,这种网页开发特别适合学生去做。通过这样的开发过程,学生的网页制作技术水平得到提高,并得到与企业打交道的经验,还得到一定的报酬。

鼓励学生学习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虽然专业培养计划中已开设单片机原理课程,但对电信类专业来说,只知道单片机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学习嵌入式系统技术。嵌入式开发系统品种繁多,各种单片机开发板,ARM开发系统价格仅几百元,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自己购买开发学习板,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不少学生把嵌入式系统的开发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