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代表作范文
时间:2023-03-21 10:21: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岑参代表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岑参,约生于715年,卒于770年,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太宗时的功臣岑文本的重孙,后徙居江陵。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因其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代表作:《感旧赋》、《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火山云歌送别》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白雪歌》在唐代众多的送别诗篇里确是以其诗境奇特引人注目,以致论者多以“尚奇”论其创作主题。本诗常被称道的用笔之奇主要集中在三处:开头以梨花喻雪是一奇;中间写饯别宴席上的音乐是一奇;结尾写风雪中的红旗又是一奇。但笔者认为,既然它是一首送别诗,诗人所使用的任何诗歌意象说到底应该都是为送别主题服务的,单单就“尚奇”来理解此诗特点有失偏颇。并且说作者把这种“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的“美丽精神境界”贯串了全诗,也还存在难以诠解之处。
全诗开篇即从送别时的天气写起:“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梨花喻雪可谓别开生面。但这并非诗人写进此诗中的刻意求奇之句,遍览岑诗可以看到,花是其诗歌的中心意象之一。据笔者统计,出现在岑诗中花的意象有23种之多,如芦花、荻花、桃花、松花、槐花、、梅花、橘花、牡丹花、海棠花等等,而岑参最喜欢的莫过于梨花了。在创作时间早于《白雪歌》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多次写到了梨花意象,如“长安柳枝春欲来,洛阳梨花在前开。”(《送魏四落第还乡》)“胡地三月半,梨花今始闻。”(《登凉州伊台寺》)“渭北春已老,河西人未归。边城细草出,客馆梨花飞。”(《河西春暮忆秦中》)“野旷不见山,白日落草头。客舍梨花繁,深树隐鸣鸠。”(《冀州客舍酒酣贻王绮寄题南楼》)“梁园二月梨花飞,却似梁王雪下时。”(《梁园歌送河南王说判官》)“梨花千树雪,柳叶万条烟”(《送杨子》)等等。除了梨花,岑参甚至还写梨叶梨果,如“客舍梨叶赤,邻家闻捣衣。夜来常有梦,坠泪缘思归。”(《杨固店》)“林晚梨初拆,枝寒梨已红”(《秋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等等。
由此可见,花意象,尤其是梨花于诗人的印象何等深刻。有意思的是,诗人写梨花(如上所举)常常是在他远离故乡的时候,而且从诗意看,他笔下的花总是和思春念归、士逢知遇等情感活动联系在一起。反过来再看《白雪歌》中的梨花意象,它看似神奇,就诗人而言实则信手拈来。这大雪飘飞恰似梨花盛开的自然景观,对在内地少观雪景而多看花开的诗人来说,不能不勾起他对往昔生活的忆念和对关中春光的眷顾。这种情愫的产生应该是和他久居塞外(写此诗时岑参已经是第二次出塞)且又送武判官东归长安的活动有关。所以,以梨花喻雪并不是单纯咏雪,它实际上寄托着诗人由送人东归引起的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如果再进一步就全诗诗意的跌宕和情感的起伏来看,说它是为造成诗歌抒情结构上的扬抑顿挫也未尝不可。因为,产生于雪后美景的这一点惊喜,很快便被难耐的严寒所取代了。诗人接着写道:“散人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赏阅雪境的美丽心境很快就变成了对难以抗拒的自然力的着意刻画,正是在这寒入肌骨、阴云笼罩的环境氛围中响起了音乐之声:“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周啸天先生指出:“‘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颇似笨拙,但仍能间接传达出一种急管繁弦的场面,以及‘总是关山旧别情’的意味。”(《唐诗鉴赏词典》)此说比较中肯。唐诗里吟咏胡琴琵琶羌笛的篇章不少,但是借助这类乐器之声表达喜悦之情的不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李益的《从军北征》,王维的《陇头吟》,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高适的《塞上听吹笛》,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二,王之涣的《凉州词》,王翰的《凉州词》等等,都是借琵琶、笛子之声传递愁情怨绪的。正如林庚先生所云:“笛子的爱好起源于北朝的《折杨柳》。”(《诗的活力与诗的新原质》)而北朝民歌《折杨柳歌词》所吟咏的恰是非常哀怨的情绪:“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下马吹长笛,愁杀行客儿。”这说明出现在诗歌里的塞外笛声自古以来就不是抒写奇丽心境的。
岑参在自己的边塞诗里亦多次写到琵琶与笛子。如“天门街西闻捣帛,一夜愁杀江南客。长安城中百万家,不知何人夜吹笛。”(《秋夜闻笛》)“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中相看泪如雨。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等等。诗人以“颇似笨拙”的笔墨点出席间音乐的急管繁弦,确实是苦寒氛围中的一处奇笔。但是如果离开了对军帐中别离双方彼时彼地情绪脉搏的把握,忽略了“胡琴琵琶与羌笛”在诗歌里只是作为表达愁情别绪的符号存在,又怎么能理解诗人为什么不写音乐本身而仅仅点出乐器名称的原因呢。饯别之时席间响起的音乐之声确实打破了环境气氛的沉闷,但诗人写音乐显然不是从“尚奇”角度考虑的。
全诗最后六句集中写雪中送别场面,尤其是诗人写到了雪幕中的红旗。“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论者多以为这雪幕中的红旗也体现了此诗“尚奇”的特色。因为在茫茫雪天里这红旗的颜色太鲜明显眼了。其实先不说在风雪迷天的薄暮时分这蒙雪僵硬的红旗是否还那么耀眼,单就被别情笼罩的别离者而言,此时是否有心欣赏这景色也还难说。周振甫先生说:“《白雪歌》用‘风掣红旗冻不翻’来写苦寒也极为突出。”(《谈岑参的边塞诗》)这倒是中的之见。诗人用此句不仅照应了上文因写军中饯别而中断了的对严酷的自然气候的进一步描写,而且与下文的“雪满天山”之景互为表里,传达出对东归之人雪天出行的隐忧和关照之情。诗人紧接着详写道:“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辽阔的背景中,山回路转,行人已经消失,而送人者仍久久伫立风雪之中不愿离去,他注视着眼前的一行马迹,若有所思,若有所失。这种情景和“美丽的心境”,“尚奇”的风格又怎么能联系到一起呢?它分明表达的是独特深长的离情别绪。
综观全诗,以咏雪而写天气的寒冷倒是作者写景抒情的一条线索,而对别情离绪的抒发也可谓一波三折。虽然离别之情没有被过分渲染,但它却始终如千里伏流之涌动,贯串于诗歌的字里行间。全诗所抒写的是一个久戍边塞之人,在功名未就、回归不得而又送人回归的特定情景氛围与气候条件下产生的别情,它那么清新,又那么凝重,如塞外愁云一样翻卷在诗人心头,在历经了奇寒的锻造和思乡念远情结的荡涤之后,显得既慷慨无悔又意绪绵长。
注:①见《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第424页。
篇3
在学习本课的前一小周,就做好安排。本班60名学生,按平时的历史学习的六个小组,分了六个专题研究小组,对本课内容做了六个专题的划分: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每个小组负责两个专题,即各小组有一个必做的研究专题,还有一个选做的。选好后,各组成员再具体分工协作,查找相关资料,准备发言稿。
二、课上交流研究专题
课上的交流分三步走:
1、历史教材中怎么说?介绍各自专题涉及的基本内容。比如《诗经》,关于诗经的“六义”:风、雅、颂、赋、比、兴。诗经的艺术特点:四言为主,重章叠句。它在历史上的地位: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奉为经典。
2、语文课本上怎么说?就是让学生将同一类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挖掘、补充、深入理解和领会。比如楚辞,代表人物屈原,在语文课本里学过他的代表作《离骚》(节选),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的政治抒情诗,代表了浪漫主义的诗风。诗人先从自己的身世和理想写起,楚王昏庸、群小猖獗、朝政法度混乱,自己虽被奸小陷害,仍要坚持“美政”理想,一方面抨击了黑暗现实,一方面表达了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3、你作为学生怎么学?关于同一个历史人物的话题,作为学生,如何整合两个学科的教材,将知识完整系统地掌握,就是学生要研究的问题。比如历史教材中关于“苏轼”,提到他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他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描绘雄浑壮观的景物,给词注入了强劲的生命力。”那么,在语文课本里学到了他的哪些诗词,可以得到印证呢?学生在搜集整理后交流如下:必修四中还选了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本词借咏史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其豪放的词风一方面表现连各方面:一是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二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词的开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而且江山、历史、人物逐一收入眼底意境开阔,气象恢弘。“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则是对古战场险要地势的勾画。对于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周瑜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潇洒气度予以高调赞美。称赞周瑜,实际上表明了词人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心志。整首词气势恢宏、格调雄浑、境界宏伟,代表了苏词豪放派的风格。经过学生如此一分析、整理、交流,学生就将历史与文学很好地融为了一体。一方面把分散到两个学科中同一类的知识做了很好的补充与融合,另一方面,学生在整理和研究的过程中,锻炼了组织协调能力,提高了筛选、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课后拓展研究专题
本节课后,学生兴味盎然,都反映时间太短,还有好多内容没有与大家好好分享。于是,我综合了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在课后开展了一系列拓展与延伸。比如关于元曲,历史教材中只提及了一点内容,其实,学生准备的交流资料很丰富。比如:他们收集了元曲的杰出代表关汉卿的《窦娥冤》,在语文必修四的第一单元。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摧残妇女的典型代表,代表了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且具有反抗精神的妇女形象。等等。鉴于这种情况,我引导有兴趣的同学在下午自主活动时间,展开小组间的专题交流,资源共享活动。(本文来自于《现代阅读·教育版》杂志。《现代阅读·教育版》杂志简介详见)
篇4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和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题解),以及京华出版社出版的《唐诗三百首》,在讲析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歌《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时,均认为诗作“诗人将笔锋从自身转向对方,从此处转向彼处,虚拟设想别离之后对方的相思情况,采用了古诗中常用的‘从对面写起’的笔法,即所谓‘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将诗句理解“(对方)晓起揽镜,只担心因相思之苦而青春消逝、容颜憔悴;(对方)凉夜吟咏,也应因为心情悲愁而觉得月色凄寒、孤寂冷清。”认为“这样写,既写出了对方对诗人的灼灼思念,更曲折地表现出诗人对对方的一怀深情。既可收一石双鸟之效,又可见抒情婉曲之妙。”中学的教材亦沿袭上述注解。然而,围绕作品主题,笔者认为,上述对颈联的理解有不妥之处,现提出来,希望各位教育界同仁批评指正。
关于《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主题,旧注家多说有具体政治寓意,现在多数人把它作为爱情诗对待,笔者也倾向这一说法。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平常之中见不朽,流传千古;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古今传诵的名句,表达着至死不渝的绵邈深情;未句“篷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在无望中流露出执着的希望与追求。以上三句确定了诗歌的爱情主题,而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通过对作品主人公具体行状的描述,加深了绵绵情思。但是,笔者认为,作为动作的出发者,“揽镜”与“夜吟”并非指同一个人物,两种迥异的情态不会在同一个人物即“对方”身上表现出来。一场真挚缠绵的爱情,应当由两个人来共同完成,尤其是诗人(化身为诗作中的男主人公)通过写对方(诗中的女主人公)的具体情思来反映彼此之间真挚的感情,亦离不开对男主人公真诚感情的描写。以下试论析之。
首先,“晓镜”,晓起揽镜,顾镜怜影,“云鬓”,女子丰美如云的鬓发,将“晓镜但愁云鬓改”理解为“(对方,诗中的女主人公)晓起揽镜,只担心因相思之苦而青春消逝、容颜憔悴。”理通言顺;而“夜吟应觉月光寒”中的“吟”字,使我们不禁想起了李白的《月下独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古代“吟”者,或为失意,或为思家,或为恋亲,或为怀友,或为抒情,或为言志,或为助兴,墨客骚人,舞文弄墨,吟者不一,但多作为男性的形象出现。女性教育在盛唐也只是作为点缀升平的象征,是少数人享有的权利,不可能大规模实行,女子“吟”的机会非常渺茫。
其次,关于本诗的主题,如前所叙,是抒发对恋人的思念之情,而女性对恋人思念的情态,在李白的《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和李清照的词《凤凰台上忆吹萧》“……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等作品中,都是以一种含蓄和内隐的方式曲折地表现出来的。
第三,与岑参并称的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代表作《燕歌行》有云“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铁衣借指出征的战士,玉箸比喻思妇的眼泪,“远戍”“应啼”由战场写到了闺中;二句“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一反前句人物描写顺序,先写,次写征人,“欲断肠”“空回首”,通过对主公具体形状的描述,从战事转写征人及妻子的两地相思,幽怨缠绵,气氛悲凉,将真挚美好的感情与不息的战争联系在了一起,真实地再现了士卒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内心情感的种种变化。
篇5
主题词:卫校;语文教学;新说
G633.3
现如今,国家提倡国学。中等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材总计四册,包含许多国学内容。唐诗宋词是国学中最为耀眼的、最为璀璨的明珠。从李白的《将进酒》到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都可以从水系的谱系脉络角度划分归类。打破册数限制,我们沿着水系的迷踪溯流而上,可作如下解读:
一、卫校语文教学的长江谱系
长江包括楚江、荆江、浔阳江、扬子江等地段别称的干流,还包括岷江、涪江、澧水、沅江、资水、湘江等支流。涉及的诗人有唐朝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李商隐、杜牧、刘禹锡等;宋朝的有苏轼、王安石、柳永、杨万里、陆游等,他们或吟诗或作词赋描摹歌颂秀美江山,有的干脆辞官不做归隐而寄情青山绿水。
在我们中等卫生职业学校语文教材里,情系长江谱系的文化大咖是李白和苏轼。
1.干里楚江天际流――李白与长江的情缘
李白不仅是热爱祖国的道德模范,也是广交天下朋友的旅行家级的铁杆驴友,更是情系祖国壮丽江山的国际文化名人。
复习小学至初中的文化知识,李白描绘讴歌长江谱系的诗作俯拾即是。例如《峨眉山月歌》:这是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表露了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而因为迎送友人,李白的诗在赠友的同时,往往又与祖国的秀美山川有不解之情缘,确乎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一点是其他任何诗人所无法企及的。如脍炙人口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李白的《赠汪伦》、《望庐山瀑布》、《渡荆门送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等没有一首离开过长江流域的山山水水。
2.雪浪千堆淘英雄――苏轼的“长江胜景图”
正像李白的诗达到唐诗最高峰一样,苏轼的艺术成就则代表了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苏轼是中国历史上屡遭贬谪且贬得最远的一位文坛泰斗。苏轼的诗词恰如其人,豪爽、豁达、乐观向上,他在被贬的任上,一面理政一面整山治水,一面又吟诗填词作赋为文,人与自然结合到苏轼的程度,确乎达到了“物我无间”的境界!
苏轼为在故乡的岷江是长江的正源而骄傲和自豪的同时,正流露出一代文化大咖对长江的执着的民族情结。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是苏诗苏词苏赋苏文浪漫主义的基调。而作为豪放派词的开山鼻祖,最能代表苏轼一代豪放派词风的,恰是他老人家挥毫写下的歌咏长江的鸿篇巨著,选入第二册《语文》教材的,当然是他的为人们所传诵的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从如椽大笔描绘出一幅岩崖峨峨、雪浪重重的“长江胜景图”之外,又破天荒地在词中塑造了一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儒将周瑜这一典型历史人物的形象,于写景咏史中抒发了无辜被贬、壮志难酬的概叹,真可谓是一石三写、一举多得。把长江摄录得如此波澜壮阔、声形并举的诗词确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无怪乎俞文豹在《饮剑录》中要重重涂上几笔呢。
唐李白、宋苏轼以外,涉足长江的另一位超级明星非三星拱照“李杜白”中的白居易莫属。我们第二册《语文》教材选了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中“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的秋情,“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意境,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一道成就了白居易咏叹长江谱系的千古绝唱!
白居易《琵琶行》之外,吟唱长江的诗歌比比皆是,如著名的《暮江吟》、《忆江南》等等。从长江谱系角度,杜甫的《闻官军伐河南河北》、《登高》;崔颢的《黄鹤楼》;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王安石的《泊船瓜州》等等无不各得其宜,各尽其妙。由于篇幅有限,不再展开详述。
二、卫校语文教学的黄河谱系
黄河包括黄河干流以及洮河、渭河、泾河、洛河、汾河、泗水等支流。上古的黄河只称河,流域内水土尚未流失,人们在水草丰美的黄河流域繁衍生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我国第一本诗集《诗经 周南 关雎》即是最好的明证。
仅就唐诗宋词而言,唐朝的李白、杜甫,宋朝的苏轼、王安石、陆游等都与黄河有着浓烈深切的情缘。
1.天上来水水不塞――李白与黄河的情缘
李白的江河情缘本来就是最浓重而不可分割的,在此再重续前缘,接着将李白与黄河的不解情缘说开去。李白是将黄河描述得最为壮阔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典型代表首推被选入我们中等卫生学校第二册《语文》教材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作者用黄河起兴,将自己的喜怒哀乐与烟波浩淼、奔腾不息的黄河杂糅一处,可谓是心有千千结、意冗万万重!类似的还可接到初中的《行路难》: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 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该诗虽透露出几多失意,几多彷徨,但就像冰期的黄河终会融释一样,一切的不如意又会像不舍昼夜的黄河水一样一去不返。
篇6
唐代新兴的今(近)体诗中,七律起步最晚。国初三十余年间即高祖、太宗时期(618-649),是唐诗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这时五律已初具规模(如王绩《野望》),而七言八句之体仅见杨师道《咏马》、陈子良《于塞北春日思归》及稍后上官仪《咏画障》等。这些诗并不讲究平仄粘对规则,从格律角度看仍处于陈隋时代水准。七律之酝酿建创乃在初唐后期唐诗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即高宗、武后时期(包括中宗、睿宗)。由于武后雅好艺文,宰臣文士同声相应,诗坛逐渐活跃起来。但这时期成就着闻的诗家如王杨卢骆四杰和陈子昂等,都崇尚五言体(包括五古、五律及长律);在他们留存的诗集中,竟没有一首七律。七言律的兴起,应当归功于武后的提倡和词臣应制联唱。则天久视元年(700)武后游幸嵩山平乐涧,自制《石淙》七言(可能是上官婉儿)。时为太子的李显(中宗)、相王李旦(睿宗)同题奉和,侍臣武三思、狄仁杰、张易之、张昌宗、李峤、苏味道、姚崇、阎朝隐、崔融、薛曜、徐彦伯、杨敬述、于季子、沈期、宋之问各有《嵩山石淙侍宴应制》。这些作品内容并无足观,但对七律格式(对偶、粘对)的形成起了有力推进作用;而且由于写作者们的显赫身份和地位,其于诗坛创作导向(诗体趋尚)影响深巨。
这个时期的七律作品,格律形式正在演化,题材多为宫廷侍宴陪游;声华竞逐,藻丽相尚,尚带齐梁余习;不乏佳句,而完章者较少。李峤、杜审言、宋之问、沈期为代表作家。杜审言写于则天天授元年(690)的《大》,声律完全合协,实为初唐七律首倡之作。“梅花落处或疑雪,柳叶开时任好风”及《春日京中有怀》“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均称秀朗之句。许学夷说:“杜独挺苍骨,是唐律之始。”(《诗源辩体》卷十三)肯定了他初启门户的作用。沈期继扬宗风,他的七律(存15首,在初唐数量最多)可以用“吞吐芳华,安详合度”来形容。其应制作“富丽之中稍加劲健”(方回:《瀛奎律髓》卷四七),如“云间树色千花满,竹里泉声百道飞”、“汉家城阙疑天上,秦地山川似镜中”。名篇《古意呈乔补阙知之》借咏戍妇怀夫,寄托知己相思之意。带有乐府歌谣情调,笔意流宕,沈德潜谓“色泽情韵俱高”(《说诗语》卷上),姚鼎言其“高振唐音”(《今体诗钞序目》),被明人何景明等推为“唐律第一”。又《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吐属从容,能在平朴的句调中写出贬逐蛮荒的凄感(虽然他的受谪为罪有应得),通篇振拔流利。这些诗作在选材和写法上都已经突破侍宴应制的藩篱和镌琢的刻板作风,“体就浑圆,语就活泼”,对于七律境域具有开拓的意义。胡应麟说“七言律以才藻,则初唐必首云卿”(《诗薮》外编卷四),是允当的。
二、盛唐(713-755),七律的成熟期
进入开元、天宝时代,七律应制馀风虽然仍存,但已不居主流;写作上也脱却以缛为工的涂泽气息,重在抒怀达意;其咏山川行旅风物名胜,表现了浑厚高逸的气象和奔放风格。毛奇龄《西河诗话》卷二云:“神(龙)、景(云)律如缕金斫石,开、宝以后便如冶金削石条条矣。”说明从雕镌到不刻琢的转变。这时期七律总数不多,而品质极高,名章互见,呈现出少而精的创作效应。崔曙、祖咏均孤篇横绝名垂后世;崔颢存4首,其中两首有“唐人七律第一”之誉;王维的“渭水自萦”、“居延城外”分别被推为“应制诗第一”、“关塞诗第一”。这种“少而精”的创作现象,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七言律还不是盛唐作者所致力写作的主要诗体,对于李白、高、岑等人来说不过是才华“旁溢”偏师致胜而已。第二,显示了这一诗体潜在的艺术魅力和广阔发展前景,这一点很快就为杜甫的创作令人信服地得到证明。本期从创作倾向看可分为格律派和写意派。格律派讲求声律谐协(合平仄,无复字),对仗工稳,章法严整。李颀是其代表。崔曙的《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祖咏的《望蓟门》和李颀的《送魏万之京》,都是纯雅圆熟之作,可称盛唐正声,足为矩。李所存七律7首,篇篇森整合协,当世无有其二,在七律体的规范化建设上功不可没。明代嘉隆诸子正是从格律程法着眼,奉为圭臬“正鹄”。但李诗法律严而韵意稍嫌不足,王夫之指出已微见“制艺”气味(《唐诗评选》卷四)。我们比较他的《宿莹公禅房》与王维《积雨辋川庄作》,即可判然。
写意派注重意气神理,放笔挥洒,不拘束于对偶声律。崔颢、李白、高适、岑参均属此派(他们当然也有合律的作品)。崔之《黄鹤楼》、《雁门太守歌》,李之《登金陵凤凰台》,皆以歌行体调入律,虽“律非纯雅”,而浑灏流转,读之自有一种豪宕磊落神理飞扬的感觉。高、岑另为一格。高之“黄鸟翩翩”、“高馆张灯”,岑之“相国临戎”、“柳莺娇”、“满树枇杷”等作,并不严守粘对规则。然高诗平朴中饶有情致,又善用虚字斡旋,运脱轻妙,弥见姿态;岑诗长于设色,辞采绮婉,笔情流逸,各具特色。高如“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岑如“春城月出人皆醉,野戍花深马去迟”,并为情景相映的佳联。高、岑送别诗中联多嵌用地名为对:“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云开汶水孤帆远,路绕梁山匹马迟。”(高)“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到来函谷愁中月,归去溪梦里山。”(岑)原亦浑成非出凑泊;但后人竞相仿袭,演为赠酬诗之活套,致叶燮讽刺说:“行中携《广舆记》一部,遂可吟咏遍九州。”(《原诗》卷四)
盛唐七律作手中,王维最称大家。他的七律既有严整的一面,又不为法度所局限。王世贞谓“兼有李(颀)岑(参)之长”(《艺苑言》卷四),即言章法、情韵二者并美。在王维现存20首律作中,风格多样:“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高华富丽,气象万千;“草色全经细雨湿,花枝欲动春风寒”,秀淡和细,隐含比兴;“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写“积雨”神理,森然生动;“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状塞外异景,雄迈壮观。其次是技巧具备,如对仗中流水对、当句对、借字对、叠字对、掉字对等俱见典型。三是意趣自然,神韵天成,不见烹炼之迹。的确,在杜甫未全力投入七律创作之前,王维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陆时雍说:“后人因绝爱少陵,遂至忽视摩诘耳。”(《唐诗镜》卷十)
三、中唐前期(756-770),七律的高峰期
这是杜甫的时代。杜甫现存七律151首(据浦起龙《读杜心解》),安史之乱(755)前所作仅5首,不过“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小巧之句。从至德二载(757)至大历五年(770)逝世止,十四年间写作146首,以丰富的篇什,深刻博大的内容和高度表现技法,将七律艺术推向高峰,影响了大历以后中国古典诗歌诗体的发展走向。杜甫七律的成就,我们用“空用绝后”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因为后来诗家竭尽全力,都只能得其一体,没有人能够跨越这个高峰。
杜甫的创造性贡献表现在:
(一)境界大开。他用七律叙写时事,议论时政,叹息民生凋蔽,反映艰难时世。由于他的努力,使七言律体从初唐时代的宫廷奉制和盛唐时代的抒写个人情感,走向更加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发挥了这一诗体的最大功效。王禹说:“子美集开诗世界”,七律的演化进程正是如此。
(二)诗律精美。杜律分正、变二体。从严格意义说,七律体式到了杜甫手里才完全稳固并臻完美。森严的格律形式,杜甫运用起来驱遣自如,颇有掉臂游行之乐。艺术上达至精醇境地,可举为正体典范的篇制,不胜枚举。其次是变体的创立,即有意打破律诗的通常格式,规矩绳墨中错以散行古调,造成奇纵突兀的态势,朱熹称“横逆不可当”;而又浑融一片,读之抑扬铿锵如出金石,即王士说的“苍莽历落中自成音节”,真正做到“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戛”。《白帝城最高楼》、《暮归》、《晓发公安》三诗,可称拗体律之绝唱。杜甫艺高胆大,他创拗格是“以拗折之笔写拗折之情”(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系从内容和感情表达的需要出发,故能声情并茂,出神入化。后来许浑的拗救句法和杜牧的拗峭作风,无不从中获得启示。宋代黄、陈一派更是专意仿效,演为律体中以奇制胜的别调。
(三)变化百出的技法。新颖独创的句法,如“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本云叶吟风,梢滴露,倒换错出,化常为奇。意出不测的对法,如“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宋人诗话指为“一句在地,一句在天”。打破常规的章法,如《曲江二首》之一:“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只一落花,连下三句。第一句是初飞,第二句是乱飞,第三句是将尽。反复层折,一句深一句,写出既怕看花,又欲看飞花之尽的伤春惜春情怀。再第四句插入强借酒解愁,黯然欲绝。你看他颠倒纵放又极自在。不拘一格的笔法,如《咏怀古迹五首》同是借古迹而咏怀,写法却各不同。第二首宋玉宅,将自己怀抱与宋玉故事引为同调,双管夹写,宾主兼到,寄慨遥深。第三首明妃村,则专咏明妃事,始终无一语涉议论,无一字及己怀,而句句暗地比托,从无限低回中透出负才不偶的抑郁情怀,读来更觉深沉。
(四)琳琅满目的精品画廊。“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大笔淋漓,气象笼罩,“此等气魄从前未有”(赵翼语)。这是杜律中高浑雄大之体,代表了他的主体风格,后人称为“杜样”。“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这是峭险兀戛的拗体。“万里秋风吹锦水,谁家别泪洒罗衣”,气调流便,启大历之体调;“路经滟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锻造奇警,辟义山之门径。而《卜居》、《堂成》、《江村》等作,又引出张、王、元、白近易之风和唐季宋元“千家诗体”。
四、中唐中期(771-804),七律的变化期
篇7
洪敏,江苏省昆山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苏州市教育学会世界遗产教育专业委员会(首届)理事,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为学校多项省级立项课题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承担者之一;曾在《人民教育》《教学与管理》等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四十余篇:先后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类)二等奖、江苏省“新世纪园丁”和“五四杯”论文竞赛一等奖、江苏省教育学会“优秀校本课程”评比一等奖。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学资源的使用者,也是教学资源的开发者,而且教师要注重开发自身教学资源。所谓教师自身教学资源,是指教师自己动手,直接开发蕴藏于自己生活环境、人际交往、工作学习、爱好特长、经验教训、日常用品之中的教学资源。开发这样的教学资源,可以拉近教学与生活的距离,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而且有利于形成课堂教学的个性特色。同时,由于学生天然具有“向师性”及“亲师性”的特点,因而这样的教学资源还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2014年8月,笔者应邀赴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三中学,在陕西师范大学中学教学参考杂志社主办的“2014全国高色课堂展示交流研讨会”上开设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一课。下面,结合此课谈谈教师如何开发自身教学资源。
一、从方言中开发教学资源
方言是宝贵的文化资源和教学资源,可为教师授课所用。如今,由于多种原因,有许多学生已经不能流畅地说自己家乡的语言了。
在《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一课中,为了说明口语在文化传播中存在的不规范、易失真、多样多变等不足,笔者以昆山方言为例引导学生开展探究,使他们对这一道理有了直观的体验和感受。
【案例一】说出以下昆山方言的意思。
嫩阿是迪为格?(你是不是故意的?)阿是要吃生活?(是不是想挨揍?)我们来猜东里猜(我们来类似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小明,不许讲张!(小明,不许讲话)
课堂上,尽管学生大声地学说、热烈地讨论、认真地猜测,但还是搞不清这四句话的确切意思。在这样的探究和体验中,学生不仅真切地感受到了方言差异对文化传播的不利影响,而且明白了“文字”等其他文化传播手段对文化传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使课堂教学自然过渡到了下一个知识点。
在开发方言教学资源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要紧扣主题,既要让学生感受方言的独特魅力,更要让方言为教学服务,而不能喧宾夺主,冲淡教学主题;二要紧贴生活,尽量选用活态的方言表达;三要引导学生重视方言,使他们懂得方言既具有实用价值,也具有文化价值,是活着的文化遗产,是文化发展多样性的体现。让学生学方言、讲方言不仅是对方言的弘扬和保护,也是对地方知识、智慧、记忆、特色的弘扬和保护。
二、从人际交往中开发教学资源
任何人的阅历、知识都有一定的限度,教师也不例外。这时,从他人身上尤其是自己的同事、亲朋那里获取有用的信息和资源,无疑是一条便捷而又可靠的途径。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一课强调,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教科书通过我国历史上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说明其对文化变迁的影响,虽然令人信服,却缺乏生活感和亲切感。在备课过程中,我家饭桌上的一碗熏肠给我带来了灵感。熏肠正来自贵州,是不久前,我的一位在昆山打拼多年的贵州朋友送给我的。于是,我将这一碗肉拍下来,放进了PPT中,成了信手拈来却又自然贴切的教学资源。
【案例二】熏肠是怎么来到我家的?
请大家看这张照片,有哪位同学知道这是什么?让我来告诉你们,这正是你们贵州的熏肠,而且这张照片是在我家餐桌上拍的。我待在昆山的家里,为什么能品尝到贵州的关味佳肴,感受到贵州的饮食文化呢?大家肯定觉得这没什么稀奇,因为我们刚刚知道了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其实不然。在此之前,我没有来过贵州:当然,这也不是我在昆山的商店里买的。那么,它是怎么来到我家的呢?它是我的一个从贵州到昆山落户多年的朋友送给我的。而且,这个熏肠还是他自己在昆山做的。所以,贵州熏肠这门技艺已不是贵州独有了。请大家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通过思考和议论,很快就得出了“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的结论。
人际交往方面教学资源的开发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借鉴交往对象的人生经验和教训;二是借助交往对象的知识、技能,包括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三是利用交往对象的职业;四是使用交往对象直接提供的与教学有关的物质资源。
开发和利用教师人际交往方面的教学资源的主要形式是“引进来”和“走出去”。前者是让教师的交往对象走进课堂,包括交往对象本人直接走进校同、登上讲台。后者主要是让学生走进教师交往对象的生活、学习、工作场所,使学生获得更直接、更真切的体验和感受。通过这“一进一出”,可以丰富教学资源,开拓教学时空,增加实践环节,提升教学品质,同时也能使学生结交新的良师益友。
三、从工作经历中开发教学资源
教科书强调,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学校的做法、成果以及教师在其中所做的工作,一定能更加生动地说明教育对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案例三】在校园中传播江南水乡文化。
首先,笔者对学生说:“老师工作的学校叫江苏省昆山中学,这所学校地处江南水乡,为了传承江南水乡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学校正在建设江苏省级的江南水乡文化课程基地。”
接下来,笔者利用PPT,向学生展示了昆山中学已建成的江南水乡文化展览厅的图片,校园内江南园林和江南水乡文化专用教室的图片,专业团体到校表演并教唱昆曲这一发源于昆山的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图片,以及《江南古建筑》校本课程的图片。
最后,播放了一段笔者的学生介绍昆山古镇周庄的视频,引起了六盘水三中学生的浓厚兴趣。笔者觉得,这段视频至少具有三个作用:一是说明学校、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主阵地:二是鼓励学生成为文化传播的主力军:三是推介江南水乡文化,使文化传播产生实际效果。
教师在将自己的工作经历、工作内容和工作业绩开发为教学资源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要有机渗透,二要恰如其分。
教师自己的工作经历以及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取得的工作业绩,是教师日常生活的主体部分。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能够方便、快捷地引入课堂教学。而且在此过程中,还有利于实现教师对自己承担的角色和工作的反思。
四、从爱好特长中开发教学资源
健康积极的爱好和特长,能丰富教师生活,塑造教师的气质、素养、胸怀,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同时,如能善于开发和运用那些爱好和特长,就会使之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
笔者平时很喜欢古典诗词,尤其喜欢唐诗。于是笔者便在教学设计时,着力寻找与文化传播相关的唐诗,如用其设置情境等,产生较好的效果。
【案例四】用唐诗印证教科书的观点或结论。
为了快速而又有趣地引入口语这一传播媒介,笔者让学生阅读了下面这首浅显易懂的唐诗。
逢入京使
岑参(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学生阅读后,笔者问他们,这首诗说明口语这一传播媒介具有什么特点。学生根据“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诗,很容易就看出了口语快捷方便的特点。同时.也有学生由此看出了口传信息在传播效率、可靠性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此外。在这节课中,为了印证“烽火狼烟”在传播中的作用,笔者引用了王建的《赠李想仆射二首(其一)》:和雪翻营一夜行,神旗冻定马无声。遥看火号连营赤,知是先锋已上城。
由于长年坚持读诗,笔者也有了写诗的特长。于是,笔者便开始摸索将自己的这一特长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把一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编成一首或一系列的数首诗歌。在展示给学生时,将关键概念或结论留白,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整理、填充,受到了学生的欢迎。笔者通过自编诗歌总结《文化在交流中传播》的主要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了课堂小结的学习任务。
鉴于教师个人的爱好特长对自身及教学的价值和作用,教师应积极主动培育和运用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一要培育健康向上的爱好特长,摒弃不健康的爱好特长,减少缺乏积极意义(如打麻将)的所谓爱好特长。二要有意识地培育与学科教学有关的、能满足学生需要的爱好特长。三要根据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培育新的爱好和特长。如笔者所在的学校由于开设了水乡文化方面的校本课程,许多教师便主动根据这一需要调整方向、认真钻研,很快就对水乡文化有了较多较深的了解。四要充分运用自己的爱好特长,使之在拉近师生距离、优化课堂生态、形成教学特色、发展学生特长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五、从经验教训中开发教学资源
教师在为人、处世、读书、做事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无疑是教师本人的宝贵财富。同时,教师如能将其与课堂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介绍给学生,又会成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宝贵资源。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非常注重将自己记忆知识的方法告知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执教“矛盾的基本属性”时,由于“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这一观点较难理解,所以有些学生老是搞不清哪一个是相对的,哪一个是绝对的。于是,笔者便将自己独创的方法教给学生――用“相同”和“决(绝)斗”两个词来记忆,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文化传播的问题上同样如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传播者。因而,每个人都要注意传播优秀的文化和有用的信息,努力提高传播的效果。教师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生活中,都是文化的传播者。教师如能有意识地将自己在文化传播中的表现、做法、经验和教训展示给学生,一定会让学生形成传播文化的意识,提高文化传播的能力。
【案例五】在传播文化时,应该怎么做?
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传播意识,笔者告诉他们,在上课前,笔者已经将六盘水三中的美丽景致发到了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中。笔者在昆山的同事、朋友们,几乎与笔者同时欣赏到了你们校园的美丽。
为了帮助学生形成文化传播中的责任意识,笔者向学生介绍了自己在传播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爆炸事件相关信息时的做法:只传播真实的、具有正能量的信息,不传播明显虚假的或搞不清真假的信息,不传播起副作用的信息。
为了提高学生文化传播的能力,笔者将自己微信的经验拿出来跟学生分享:尽量确保的内容真实无误:及时或适时:适当留白或设置竞猜,造成悬念;图文并茂:及时回应他人的评价,等等。
教师在开发自身经验教训方面的教学资源时,要注意经验的适应性,即教师引入课堂的经验要与学生的年龄、能力等相适应;要注意经验的多样性,即教师提供给学生借鉴的经验应包括做人、做事、做学问等多个方面;要注意经验的清晰性、可操作性和系统性,即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经验能够讲得清楚、做得出来,而且最好是有组织、成系列的;要正视自己的教训,与学生一起剖析错误产生的原因,一起讨论避免产生同样错误的措施。
六、从日常用品中开发教学资源
日常生活用品虽然普通,但却蕴含着大量的知识和方法,如能巧妙运用,一定能使课堂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一次上课,笔者根据一位初中物理教师的课堂实验,设置了一个命题让学生判断:一个生鸡蛋经过甩动后能够较容易地竖立起来。起初,绝大多数学生不相信这个结论,或表示说不清楚。于是,笔者便拿出两个生鸡蛋,请学生尝试,但未能成功。这时,笔者拿出了一块布,铺在桌上,让学生再试。这次终于成功了。据此,大家得出如下结论:在硬桌面上要将鸡蛋竖起来难度很大,但加上一块布后,就容易得多。这使学生明白了实践是认识来源和检验标准的道理。
【案例六】拍卖奥灶面。
奥灶面是昆山人的日常面食,又具有昆山地方文化特色。为了说明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途径,笔者首先通过PPT向学生介绍了奥灶面的特点并配上诱人的图片。其次在于该面浇头有考究,爆鱼一律用青鱼制作,卤鸭则以“昆山大麻鸭”用老汤烹煮。奥灶面还注重“五热一体,小料冲汤”。“五热”是碗热、汤热、油热、面热、浇头热。“小料冲汤”是指根据来客现用现做,以保持原汁原味。
当学生的“胃口”被调动起来后,笔者突然说:“其实,笔者今天把奥灶面带来了。”闻听此言,学生一阵欢呼。笔者接着说:“不过,笔者带来的是具有奥灶面特色和味道的方便面,不知道大家想不想品尝?”此时,学生依然表示想要品尝。笔者便问他们:“僧多粥少、供不应求怎么办?”学生几乎异口同声道:竞拍。于是,一场热火朝天的拍卖开始了。不知不觉地,奥灶面文化便通过一个普通的生活用品和一次模拟的商贸活动留在了六盘水学生的心目之中
开发日常用品教学资源对课堂教学具有以下作用:一是简单方便、成本低廉;二是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使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知识来自生活、知识用于生活的道理;三是有利于增强高中政治课的实验性和操作性,改变课堂上只有想和说,只有理论论证的“空对空”局面;四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五是有利于组织学生参与教学设计和教学准备,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