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儿辈赋未开海棠范文
时间:2023-03-27 05:16: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同儿辈赋未开海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现将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诗歌鉴赏题作一横向比较,从而把握高考命题特点,为以后的复习迎考提供参考依据和复习建议。
二、诗歌鉴赏题的分析与评价
(一)命题特点。
1,诗歌品类。古代诗歌本应包括唐代以前的古诗、唐诗、宋诗、唐宋词、元曲、元明清诗歌。对照2012年17套语文试卷可知,高考命题所选诗歌主要集中在唐宋时期的诗作(含词),偶尔也选用金元诗歌,明清诗歌则轮流出现,唐代以前的古诗以及元曲今年没有选用(以前偶有选录)。这是因为,在文学史上,人们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叫“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唐宋诗词代表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繁盛与巅峰。
2.作者情况。高考选用的诗歌,其作者有的是大家熟悉的,有的是大家不大熟悉的,有的则是十分陌生的。从2012年高考所选18首诗歌(浙江卷是两首诗)来看,张九龄、贾岛、温庭筠、杨万里、秦观、晏几道、元好问等是大家熟知的作家,晁补之、李益、张耒、李纲等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作家,而修睦、金銮、王寂、白珽、曹伯启则是我们不熟悉的作家。总体看来,熟悉的作家还是多一些。
3.题量分值。一般设2个小题,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四地试卷中设了3个小题。分值一般在8分左右,多的有17分(北京卷),少的只有6分(重庆卷和福建卷),广东卷和浙江卷均为7分,全国课标卷和辽宁卷均为11分,江苏卷则为10分。
4.诗歌内容。高考命题选用的一般是中学生没有接触到的诗歌或者出现在课本、读本中不被注意的地方,因此其内容就显得陌生而新鲜,这样有利于高考的公平选拔。比如,温庭筠的《梦江南·千万恨》共有两首,我们考生熟悉的是其第二首:“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结果江苏卷却选了其第一首:“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从2012年高考诗歌的思想内容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远怀人。如全国课标卷晏几道的《思远人》及江苏卷温庭筠的《梦江南》。
(2)伤春惜别。如江西卷秦观的《江城子》及湖北卷贾岛的《送邹明府游灵武》。
(3)羁旅愁情。如山东卷晁补之的《吴松道中二首(其二)》及四川卷曹伯启的《子规》。
(4)寄情山水。如安徽卷杨万里的《最爱东山晴后雪》、辽宁卷张耒的《初见嵩山》。
(5)风物写真。如广东卷白埏的《余杭四月》及上海卷张九龄的《春江晚景》。
(6)托物寓意(借物寓理)。如全国大纲卷修睦的《落叶》、北京卷金銮的《柳堤》、天津卷杨万里的《野菊》、浙江卷钱翊的《未展芭蕉》和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7)边塞生活。如湖南卷李益的《度破讷沙(其二)》。
(8)闲适归隐。如福建卷李纲的《望江南》。
5.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以上所举18首诗歌涉及的表达技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表达方式。这里主要包括描写和抒情两大类型;
①描写。如全国大纲卷《落叶》第1小题涉及角度变化,北京卷《柳堤》第1小题涉及动静结合,广东卷《余杭四月》第1小题涉及色彩渲染,上海卷《春江晚景》涉及虚实相生,等等。
②抒情。如山东卷《吴松道中二首(其二)》的,融情于景,江苏卷《梦江南》和辽宁卷《初见嵩山》的借景抒情,上海卷《春江晚景》的情景交融,天津卷《野菊》、浙江卷《未展芭蕉》和《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的托物言志,天津卷《野菊》“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的用典抒情,等等。
(2)表现手法。如全国大纲卷《落叶》中松立与叶落的对比,全国课标卷《思远人》首句“红叶黄花秋意晚”的渲染,湖南卷《度破讷沙(其二)》的映衬、四川卷《子规》的烘托,《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的衬托与对比,福建卷《望江南》的衬托,等等。
(3)修辞手法。如全国大纲卷《落叶》中“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的拟人,重庆卷《鹧鸪天》中“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的比拟。北京卷《柳堤》中“雨香非燕促”及安徽卷《最爱东山晴后雪》中“软红光里涌银山”的通感和比拟,湖北卷《送邹明府游灵武》中“边雪藏行径”的拟人,江西卷《江城子》中“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的比喻和比拟,浙江卷《未展芭蕉》中“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医春寒”和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中“爱惜芳心莫轻吐”的比喻和比拟,辽宁卷《初见嵩山》中“数峰清瘦出云来”的拟人,等等。
此外,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中,还有几道涉及赏析语言的题目,属于“炼字”型。如安徽卷《最爱东山晴后雪》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和“涌”二字的妙处,湖北卷《送邹明府游灵武》对“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的“藏”和“透”二字作简要赏析,四川卷《子规》赏析第二联中的“空”字的韵味,等等。
6.亮点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比较鉴赏,二是探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1)比较鉴赏。这类题型是近年来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现的一种新题型。这种考题,信息容量大,综合检测性强,能更准确地考查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2005年有4套高考试卷(上海卷、浙江卷、湖南卷、辽宁卷),2006年有3套高考卷(重庆卷、湖南卷、湖北卷),2007年有5套高考卷(重庆卷、湖北卷、江西卷、浙江卷、辽宁卷),2008年有2套高考卷(湖南卷、广东卷)……2011年的湖北卷将刘敞《登城》与苏轼《望湖楼晚景》进行比较,2012年的江西卷比较秦观《江城子》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与教材中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异同,2012年浙江卷则比较钱翊的《未展芭蕉》和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的异同。
(2)探究。这是新课标考纲特意提出的一种能力层级,本是对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散文)的考查要求,近年来则移用到古代诗歌鉴赏题中。
如2012年全国课标卷《思远人》第2小题:“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又如2012年北京卷第2小题: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
再如2012年江西卷第2小题: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从某种意义上讲,江西卷的比较鉴赏也可看作是探究题)
(二)试题评价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古代诗歌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高考对诗歌的考查就是要引导广大师生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从古代文化中汲取营养,以提高广大考生的语文素养。江西高考命题人甚至提出“回归教材,回归语文能力本位,导向读书,丰富人文积淀”的命题思想,多年来一以贯之,坚持不懈。综观2012年全国17套题的诗歌鉴赏题目,笔者发现,这种导向是十分明显的。所命试题也涵盖了内容与形式的方方面面,考点分布均匀,题目难易适中,答案简明规范,题量和分值较为合理。而比较鉴赏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则是近年来诗歌鉴赏题的一大亮点,与新课标的要求十分吻合,应引起广大师生的密切注意。
尽管命题人的初衷是要考生“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但考生的实际阅读鉴赏水平还是比较低。以2012年江西卷为例,第(1)小题全省平均分为1.98分,第(2)小题全省平均分为1.67分,累加起来平均只有3.65分。可见,我们的古代诗歌教学依然任重而道远。
篇2
高考阅卷组分析发现,很多考生往往是生硬地套用一些所谓的诗歌鉴赏的“术语”,但并不明白这些术语的用法,乱贴标签。
学生在解题时也总是先把一些主要术语塞进脑子里,然后用排除法去试验:先看“比喻、拟人”,再看“借景抒情”,有没有“对比、衬托”,是不是“虚实结合”。
在指导学生时,我们首先要让他们明确表达技巧的相关术语及内涵,将一些常见的表达方式及手法了然于胸,做到“授之以鱼”,更应该让学生明白诗人是如何运用这些技巧的,做到“授之以渔”。
实际上,表达技巧的分析应该在一首诗歌的不同层面进行,以下是笔者在高三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一点感悟。
一、整体层面的表达技巧
这个层面是就诗歌的主旨而言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诗人的思想情感,可以称之为“表达目的”。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的表达目的主要有以下这些:1.表达某一类情感,如思念故国家园和亲人,寄托壮志难酬的郁愤,抒发时光流逝的感叹,向往山水田园生活等,这一类抒情诗歌可以说占了大部分比重;2.表明自己高洁的志向追求和不同流合污的坚定操守,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王安石的《孤桐》;3.领悟某种人生哲理,如朱熹的《观书有感》;4.揭示某一社会现象,如杜甫的一些诗歌;5.表达一种特定的情趣体验,如钱珝的《未展芭蕉》等。
诗人要如何来实现最终的表达目的呢?往往会借助于一些手段,这就涉及到表达技巧的问题。为诗人表达目的服务的表达技巧,我称为整体层面的表达技巧,主要有以下这些:
从景与情(境)的关系入手,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渲染烘托等手法。
从物与情的关系入手,有托物言志、借物寄情(趣)、象征等手法。
为达到委婉抒情的目的,除以上一些手法外,还有借古讽(伤)今、用典、对比、衬托等手法。
如果感情比较强烈,抒发地比较直接,那么就是直抒胸臆的手法。
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分析来了解一些手法的运用:
村 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这首诗抒发了一种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或是表达一种闲适安逸的心境。但诗人情感的抒发并不是直接的,而是借助于对傍晚乡村景色的描写,从整体层面来说,该诗运用了借景抒情,以景物来烘托心情的表现手法。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元好问借赞扬海棠的矜持高洁,不趋时,不与群芳争艳,表达自己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追求,并以此告诫自己的儿辈,采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诗人通过元宵夜赏灯的香艳女子和灯火阑珊处的“那人”的对比,塑造了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自己不愿随波逐流、自甘寂寞的孤高性格,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反衬。
在整体层面分析表达技巧,一定要结合诗人的表达目的,看看诗人在诗中是如何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的,是直抒胸臆,还是借助于一些景、物或是叙事等其他手段来实现的。
二、局部层面的表达技巧
局部层面是就诗歌的内容而言的。为了实现最终的表达目的,诗人需要通过一些方法途径,如可以借助写景、状(咏)物、叙事等手段,把景、物等具体内容写好,也需要一定的技巧。
抒情类诗歌中大部分情感的抒发都是委婉含蓄的,如通过水流花谢的景象来表达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哀叹;通过对古道、西风、柳树等景物的描写来表现离别时的不舍;通过对山水田园的描绘来寄寓归隐之情。在表达自己的志向追求时,诗人往往会借助于一些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物来实现,如梅兰竹菊等。有些诗歌的主旨还可以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如柳宗元的《江雪》,就是通过独钓寒江雪的渔翁形象来表现诗人遗世独立的清高品质;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则通过“那人”形象的塑造,表达自己不愿随波逐流、自甘寂寞的孤高性格。
为写景状物等内容服务的表达技巧,我称之为局部层面的表达技巧,主要有以下这些:
比喻、比拟、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
白描和工笔;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对比、衬托;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虚实结合;联想与想象;
移步换景、由高到低、由近及远、视觉与听觉结合等。
还是以上面三首诗歌为例,从局部层面了解一些手法运用:
雷震的《村晚》从写景层面来看,一、二两句,诗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色彩和谐、清新幽雅,描绘了一幅宁静、温馨的乡村晚景图,其中“山衔落日浸寒漪”一句运用了比拟的手法。而三四两句应该是诗歌的关键句,暮归的老牛,牛背上卧着的信口吹笛的牧童,使画面充满了无限生机,整幅画面,人与大自然显得那样和谐,牧童的笛声不但没有破坏诗歌的基调,反而更增添了一种恬静悠远的意境,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手法运用得非常巧妙。
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在具体写海棠花时,诗人用的是对比衬托的手法,通过将海棠与桃花、李花进行对比,说它比桃花、李花开得晚,而且花朵色彩淡雅,深藏在浓密的绿叶之中,并不起眼,不像桃花、李花在春天争相开放,吸引人们的眼球,衬托出海棠洁身自爱、甘于清净的品质;同时赋予海棠以人的特点,因而又用到了拟人的手法。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用一群盛装艳服的赏灯女子来反衬“那人”的形象,这里的“蛾儿雪柳黄金缕”运用的是“借代”的手法;而在表现元宵佳节的热闹时,诗人又进行了极力的渲染,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当晚灯火辉煌、游人如织的景象。
在局部层面分析表达技巧时,一定要结合景、物等具体的内容,看看作者在写景、状物或叙事时都用到了哪些表现手法。
三、主要手法和次要手法
我们在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时一定要有针对性,赏析一首诗歌,应该落实到该诗歌重点运用的表现手法,而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或是把一些次要的手法当做主要手法进行分析。诗歌的阅读需要把握住整体和局部两个层面,整体层面中诗人为实现最终表达目的而采用的手法一定是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而在局部层面中,就某一具体内容赏析而言,我们也要学会抓住该内容所运用的重点表现手法进行分析。
2013年浙江绍兴市联考试卷古诗鉴赏题要求对两首“宫怨诗”的主要表现手法进行赏析:
宫 怨
(唐)李益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宫 怨
(唐)司马札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
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两首诗都是表达“宫女愁怨”的主题,那么两位诗人分别是如何来表现的呢?两首诗的一二两句都有皇宫的景色描写,所以学生马上想到的就是借景抒情,不同的是前一首是乐景衬哀情,后一首从“啼”和“愁”可以看出是哀景衬哀情。但是如果仔细思考,会发现这样的回答经不起推敲。从整体层面而言,诗人是要表现“宫女愁怨”但在一二两句的景物描写中我们并不能看出这一点。
前一首诗一二两句描绘的景色非常美好,写出了昭阳宫殿里彻夜笙歌的热闹情景。这两句写的不是“宫怨”,恰恰是“宫怨”的对立面;后两句突然转入另一种情景,另一种氛围,这里没有花香,也没有月明,有的是滴不完、流不尽的漏声,是挨不到头的漫漫长夜,失宠的宫女形象马上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不免为她心酸落泪。分析至此我们明白了,写承恩不是诗人的目的,而只是手段,通过前后这样鲜明的对比,突出深化了“宫怨”的主题,所以,对比才是该诗的主要表现手法。
后一首诗要怎么才能看出“宫怨”的主题呢?第一句无疑看不出来,第二句有“满宫愁”,但只是写出了宫女面对美好春色的一种即时的“愁”绪,还没有上升到“怨”这个主题,当阅读到第三句的“花落”时,我们不禁会发出感叹:这些“落花”不就是那些容颜凋谢的宫女吗?“无人见”写出了这些宫女被幽禁、冷落之苦,而最后一句,落花“空逐春泉”正表达了宫女们在幽禁生活中白白消磨青春的哀怨之情。可见,诗人是用极富象征意味的景物暗写宫女的命运,含蓄蕴藉,意境深婉。
从局部的层面而言,前一首诗从“昭阳”、“长门”二词可以看出用典的手法,昭阳殿是汉成帝皇后赵飞燕居处,长门宫是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后的居处,唐诗通常分别用以泛指失宠、得宠宫人住地。第三句“似将海水添宫漏”,是以海水的巨大容量来夸张长门的夜长漏永,而后一首的落花“空逐春泉出御沟”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篇3
诗人写诗在运用色彩上往往追求复色搭配之美,用色时,或组合,或对比,方法多样。
诗人通过多种色彩的组合与搭配,渲染出浓郁的画意。如“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这幅由白石磷磷的小溪、鲜艳如火的红叶和蓊郁无边的浓翠所组成的山中冬景,色泽斑斓鲜明,山石白、树叶红,而山中主色调则是翠,三种色彩强烈、醒目,反差明显,组合在一起更诱发读者丰富的联想。“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垠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在这里,明丽的色彩组合,绘出了诗人舒展开阔的心境。
诗人爱用鲜明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充分的美的享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的《忆江南》)红蓝两色的冷暖对比强烈,使画面明镜,读者对江南美景也有了一个高度凝练的体验机会。“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的《暮江吟》)血红的残阳对碧绿的江水,显示出同一位诗人对同一种调色方法的纯熟使用。“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虽然写自然界瞬间的天气突变,但通过色调的对比,以及动静的调动,使诗句间跳跃出一种画境的“气韵生动”。
诗人还善于用色彩的明暗对比,初看不觉得,稍加玩味,就感到富有含蓄的画意美。杜甫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李贺的“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都是先用大块黑色,用暗调,又用亮光点染,色调明暗变化,彼此烘托,构成一幅幅色调鲜明的画面,给人艺术的享受。除了黑白、明暗对比,古诗中常常有红(暖)绿(冷)两色的映衬,“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这些作者或以“红”衬“绿”,使“绿”更为突出,或以“绿”托“红”,使红更加耀眼,或红绿互相映衬,形象鲜明,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也有诗人所写诗词全篇用色,勾画背景,诗的境界更为广阔,色调更加鲜明。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一开始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出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出人意料地用梨花比喻落在树上的积雪,生动地勾画出一幅春景图。然后又以空旷荒凉的塞外、愁云惨淡的天空、纷纷扬扬的飞雪构成了送别的背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在一片银白的世界中,诗人特别描绘了那面鲜艳的红旗。在整个背景和个别事物的映衬上,在色彩的调配上,是多么和谐而又美丽,真是独树一帜。全诗展现出一幅色彩鲜明、奇异壮伟的塞外图景。
有时诗人不用复色搭配,而是追求单一色调深浅浓淡的变化之美,这样也能浸润情感,收到很好的抒情效果。“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春草的绿色使人想起爱人的罗裙,因而产生一种恋惜之情。“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满林枫叶,火红如醉,在诗人看来,不是秋霜所打,而是离人的眼泪染成的。在此,色彩中之情,已经超越客观的写景效果,而成为独特的抒情方式了。
还有的诗人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词语,不设色而写了色,显示出色彩清淡的魅力。“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远望处似黄似绿,走近前却又了无春痕。这是早春时节特有的景观——春草将萌未萌,新芽欲吐未吐,诗人以不设色而见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