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规划范文

时间:2023-04-08 09:35: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学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学规划

篇1

一、取得成绩及存在问题

成绩源于圩塘小学数学组对计算的长程规划设计教学和六数备课组对分数计算的教学研究、计算的常规积累,和从育人的角度在课堂中对学生计算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本次测验是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简算能力的准确性、合理性和灵活性的检测。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是六数的主要内容。从检测结果看,学生计算基础扎实,过程规范,但对部分变式简算和计算灵活性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二、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一)长程规划建构计算教学

学校在计算专题教学的研讨活动中,对四则混合运算从三至六年级进行整体设计,除了使学生在不同年级能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形成相关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外,更主要的是从育人角度对计算进行结构化的教学。

1.把握计算教学的内在联系,关注知识结构

如在四数运算律的教学中,我们从同种运算(+、+)、(-、-)、(×、×)、(÷、÷),不同种但同级运算(+、-)、(×、÷),不同级运算(×、+)、(×、-)、(÷、+)、(÷、-)的学习过程展开教学,学生形成了较好的知识结构。

2.注重知识形成过程,关注方法结构

如对运算律的教学中我们从同级运算、不同级运算的过程展开教学,并在六数的总复习中对四则混合运算的来龙去脉、运算律的横向和纵向相互关系进行沟通和比较。故学生在本次测验中对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律的使用比较清晰,计算过程规范,体现了较好的计算能力。

(二)常规积累提高计算能力

1.常规积累中把握知识的生长点

尊重学生知识结构过渡,学生每次迁移都是对此前结构的完善,在不断的完善中衍生方法结构、过程结构的迁移。故在每次新授课前我校都对学生从知识结构、方法结构的掌握上进行分析,把学生知识的生长点作为常规的积累,因知识嵌入的得当,使促进学生思维的真正投入,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与能力。

2.常规积累中关注计算能力的提高

在计算教学的专题研讨中,我校把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当作重要内容,故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我校都把计算能力的积累安排在每天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每天3分钟的计算练习,学生在日积月累中学生形成了正确、迅速、灵活的计算能力。每学期,我校都安排不同年级的计算过关练习和计算比赛、口算比赛等进行检测。

(三)育人视角提升学习能力

1.相信学生是有潜力可开发的

为了在数运算教学中实现特有的育人价值,我们确定了数运算教学的总目标:学生能知道各种运算的意义、基本法则、各种数运算之间的关系、灵活合理的计算等。并在每节课前对学生的前在状态和潜在状态进行分析,重复信任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课堂教学。并通过对资源的灵活处理和并联呈现,结合我区的课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我校课题“小学数学课堂交往的有效性研究”,使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中都有提高。

2.相信“错误”可以让人成长

错误的资源不仅仅存在于课堂的练习中,也存在于平时的作业、试卷中,有些错误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有些错误可以成为互动生成的资源。每个错误的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华应龙老师的“融错”教育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让学生在自己的错误中反思,在曾经的错误中成长,故我校的学生人均有一本“错题集”,其中对“计算错误”也有相应的归类,让学生反思计算错误的原因并对错误进行归类。在六数的总复习中,我们通过学生对以往数运算中错误资源整理和反思,在课堂中进行了交流和归类分析。主要有:(1)计算结果的错误(不化简)(2)简便运算的正确判断(3)乘法分配律的应用(4)解决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计算方法等。通过对自己错误的分析,学生找到了“为什么错?”,再通过组间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学生掌握了“怎样能不错?”展开教学。

(四)推进多样,互补整合

《标准》对计算有这样的要求: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也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各种想法,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自己合适的方法。所以互补整合这一思维特征在计算课中尤为重要,给学生二次反思、内化。有利于学生对算理的掌握和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例如在本次测试中,第四题学生对为什么÷2/3等于乘倒数,学生的错误率很高,这跟教师在课堂中是否以大问题的方式呈现、学生资源的搜集、结构化思维、序列化的交流有关。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提供给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思想、方法。

(五)习惯培养,提升能力

计算良好的习惯对计算的正确性和灵活性尤为重要,既是计算能力的基本保证,也是数学独特的育人价值。

1.重视审题习惯

学生往往在混合运算过程中暴露出没能充分审题,导致有些能简算的题没能简算,不能简算的错误运用运算律,以及计算结果不是最简能问题。故我们在日常的计算教学中更应关注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先观察再计算”的解题习惯。

2.重视表达习惯

篇2

二。规划年限:10年2008年9月到2018年12月

三.年龄跨度:20岁到30岁

四.阶段目标:顺利毕业,获得毕业证书及学士学位证书,逐渐成为一个具有较高管理能力的人才(为日后的创业打下坚定的基础)

五.总体目标:在十年内成为中高阶层的管理人员和精通一门高端技术。

六.个人分析:自己目前虽然还是一个偏内向的人,而且较喜欢独处,但是在最近几年中,我本人逐渐多地与人交往,并且在交往中觉得越来越充实,发现到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会找到从未有过的快乐及学到很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视野。

自己以前的内向真成就了现在的独立,遇到困难冷静下来,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或许也成为了我的一大长处

七.社会环境分析::

中国现在是一个政治稳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国家,并且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掌握一门高端技术的人必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的作用。

八.行业分析:

在当今及近几十年中,中国的市场经济还会持续快速发展,各行业也将由现在的基层得到一个快的提升,而在当今的市场大部分就业者都是一些基层民工,所以中高层的领导者的行业必将有机可乘,

而在竞争中占主导地位为毫无疑问的是技术特别是高端技术,中国之所以落后于那些西方的国家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高端技术而中国的民工为他们创造了财富。正因为这原因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科技的发展了,现在的高端技术真的会成为铁饭碗了

九.自身的评估:

近几年来我越来越喜欢竞争,在压力及竞争下会有很大的动力,并且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作出判断之前喜欢了解前因后果,适当听取别人的意见,然后作出果断的判断,并且会朝着这方向努力下去,达到目标,而且具有遇到问题冷静思考的优点。虽然知道的知识不多但是在了解原理后学习的很快,是一个比较喜欢竞争及在竞争中上进的人

十.角色及其建议:

自己“就是偏向于技术及管理型的,至于具体到什么行业就还不是很确定,喜欢就行啦。至于是否选择从小的愿望:从事军事。就还在考虑中。”

父母:“找稳定点的工作”“空余时间多一点的”“最好是公务员”

同学:“比较固定的”

老师:“你上进心比较强,去找点竞争性的把,那些工作努力了收获会好些”

好友:“挣钱多的,比较清闲的”

十一。目标分解:

1在大学接下来的三年里,顺利毕业获得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这是最基本的,因为作为一名学生努力在毕业时拿到这两个证书是对自己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当然我也不能列外拉。

在接下来就是努力学好各科考取更多的证书了。。。。。。。。。。。

2:在毕业后的四年里即2011年7月到2015年12月,那时23到27岁正是学习各种技能及社会经验的大好时机而且为避免“高不成低不就”“好高骛远”的现象的出现,我会选择在这四年里头到一般的企业(当然,这家企业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可以在这里学到很多的东西特别是技术和社会经验,至于工资方面就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只是注重可以学到经验机高端技术

3在最后的三年里即2016年初到2018年12月。跳槽到一家国有企业或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并积极去成为管理者然后到中高阶层管理者,至于月薪就是要从5000元申到8000元左右了

为达到这些目标的措施:1在大学期间,努力去学好各科,特别是去考取到较多的证书

(如普通话等级考试,英语四级,计算机,会计等等)

2:克服我的致命点;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从积极从与集体活动出发,讨论活动的方案时积极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认真听取别人的见解。接受并认真改掉别人对自己指出的不足,学习他人的长处。主动去帮助身边的人。

3社会经验: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努力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尽可能地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交活动,加强交流与合作

篇3

实际教学中,我认为教学目标通常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知识目标,即本课时所要讲授的具体的数学知识,包括定义、性质、定理、公式以及怎样运用这些定义、性质、定理、公式解题。二是能力目标,即本课时的概念教学和解题教学中所涉及的技能技巧,这些技能技巧即为数学能力。三是隐性(素质)目标,如果把大纲中的内容细化,可分为思想方法目标、德育目标、数学人文目标.即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以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维品质为突破口去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重视数学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所起的作用。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只关注显性目标,而后者关注两种目标的统一。数学教学中隐性目标的意义有:一是突出数学思想方法对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指导作用(具有方法论意义);二是体现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的特点,把数学中具有文化共性的内容、思想、方法揭示出来,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在人类进步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一、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使学生成为会归纳、抽象和善于类比的人

数学思想是人们对数学内容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进一步抽象和概括,属于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而数学方法则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手段,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同一数学成果,当用它去解决别的问题时,就称为方法;当论及它在数学体系中的价值和意义时,则称为思想.要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区分开来是困难的,于是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数学思想方法。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它的解题功能,也要重视它的文化功能。

如整体思想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从小学加减法中的加数合并到一起,减数合并到一起到初中的合并同类项、解方程(不等式)的换元法、各种代(变)换等.这种思想折射到电子技术中便有集成电路,折射到管理学中便有1+1>2,通俗地说,“团结就是力量”。这些可看作是数学中整体思想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

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作用是让学生学会解数学题,这是目前师生对数学思想方法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若教师对问题的分析鞭辟入里,学生则觉得这样的解题思路是合情合理的,即使是特殊的解法,也是智慧的结晶,体现了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不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教学常被异化为解题“训练”。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把一些解题规律和程式化的做法归纳提炼成思想方法,还要善于把数学思想类比到日常生活中,在教育上的作用是使学生能数学地思考问题,使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得以体现。这要靠老师恰当的点拨与引导,也是学习数学的根本原因。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出现频率高、实用性强,应不失时机地抓住教育机会。

二、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把学生培养成求真务实的人

陶行知先生说:“学校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数学学科中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有:辩证唯物主义、美育、爱国主义、人格教育.其目的在于运用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世界。通过古今数学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数学问题的发生和解决过程的教学,培养与锻炼学生知难而进的坚强意志,败而不馁的心理素质,一丝不苟的学习品质,勤于思考的良好学风,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数学课中有丰富的素材可用于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坐标轴的平移是教育学生思想解放的好机会。在此之前学生已习惯于平移图象(曲线),是以坐标轴为参照系,现在要平移坐标轴,岂不“太岁头上动土”?坐标平移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思想观念问题.不突破平移图象的旧思想的束缚,就不敢想象能提出坐标平移问题.在分析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中,学生发现:图象向左(右)移相当于y轴向右(左)移,图象向上(下)移相当x轴向下(上移),它们的相对位置没变.这里的变与不变揭示了事物的运动规律,学生由此可加深对唯物主义辩证法的理解。

由此可教育学生对待传统的做法,当我们感到它在某些方面有些不便时,可以想到用别的办法来试试,如果成功了,就是一种创新。关键是我们要敢于去想、去做、去碰壁、去尝试.我们教学中要留有时间给学生思考、发言,对学生的想法(不管多么幼稚甚或错误),教师都要倾听,并给予鼓励。

对学生意志等品质的培养几乎随处都可进行.当学生解题遇到困难要退却时,教师加以点拨并给予鞭策;当学生有创新的解法或想法时,教师给予褒扬;当学生解题常犯低级错误时,教师给予耐心的指导……这些对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都是至关重要的。

篇4

关键词:多变量;最值;策略

数学枯燥,数学难学,成为一部分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的缘由,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反思. 如何让数学内容生动,数学教学别样,数学课堂精彩,这取决于教师在教学时,如何多角度多层次地展开数学教学,用联系和变化的观点演绎数学. 对于一些数学问题,如果仅从表象分析,只是属于某类数学问题的范畴,但如果另辟蹊径从另外的视角求解,充分发掘数学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就会打开另一扇门,展现出另一个奇异的世界. 双参数数学问题,就是这种新视角研究的一个很好的范本. 这种双参数数学问题,若采用主客元换位的思维方式,从线性规划的视角来理解与演绎,就可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究其因,主要是以这样的视角看问题与开展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欣赏数学、学习数学.通过欣赏别样的风景来产生愉悦的体验,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基于线性规划的角度探讨方程问题

一个方程含有双变量或双参数,并通过方程条件,建立了参数之间的联系. 若从方程条件入手分析,双变量或双参数就会成为解题中的复杂因素,如果我们利用线性规划思想,把方程条件转换成双参数的可行域,利用线性规划的思想来解题,则可简化解题.

例1 设x,y为实数,若4x2+y2+xy=1,则2x+y的最大值是________.

(2011年浙江高考理科第16题)

解析:由4x2+y2+xy=x2++y2=1,可令+y=b,x=a,于是

a2+b2=1且x=,y=b-, 从而z=2x+y=+b. 所以,原问题等价于已知P(a,b)是单位圆a2+b2=1上一动点,求z=+b的最大值问题. 不难得到当直线b=-+z与单位圆相切且位于圆上方时z有最大值.

点评:本题若用不等式的角度求解,这对不等式的变形以及等与不等之间的转换要求较高,而这往往又是学生思维的难点,而从几何的视角——线性规划的知识来求解此题,可以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提供操作性较强的运算方法,更主要的是可以开阔学生的数学眼界和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此题也可以构造椭圆4x2+y2+xy=+=1求解,方法类似,读者不妨一试.

例2 设集合A(p,q)={x∈Rx2+px+q=0},当实数p,q取遍[-1,1]的所有值时,求所有集合A(p,q)的并集.

解析:将方程x2+px+q=0看做关于p,q的二元一次方程px+q+x2=0,它表示一条直线. 当实数p,q取遍[-1,1]的所有值时,点(p,q)满足的条件可转化为图1中阴影部分的区域ABCD,由题意得直线与此区域有公共点,从而只需满足

x≥0,x2-x-1≤0 或x

故-≤x≤,所以集合A(p,q) =x-≤x≤.

点评:本题难度很大,初看此题,题意甚难理解. 事实上,题中集合A(p,q)中的元素是方程x2+px+q=0的根,而系数p,q需满足-1≤p,q≤1,所求的问题则是求方程x2+px+q=0所有根构成的集合.注意到条件是双参数p,q问题,且p,q范围可知,于是可以主客换位,联想运用线性规划的知识求解,把原问题转化为在线性约束条件-1≤p,q≤1下,直线x2+px+q=0与区域有公共点时求“参数x”的取值范围. 真可谓,构思巧妙,视角新颖.

基于线性规划的角度探讨函数问题

含有多参数的函数问题,如果纠缠于简单地列出条件,处理一系列参数条件,往往难以处理,如果我们以参量为变数,用线性规划的视角处理问题,就会峰回路转,捷径顿现.

例3 已知函数f(x)=x2++a·x++b(x∈R,且x≠0),若实数a,b使得函数y=f(x)在定义域上有零点,求a2+b2的最小值.

解析:由函数y=f(x)在定义域上有零点,可得方程x2++ax++b=0有解.

一方面,把上述方程看做关于a,b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x+a+b+x2+=0,则它表示一条直线;另一方面a2+b2表示点P(a,b)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 令x+=t,则ta+b+t2-2=0,于是(a2+b2)min==(t2+1)+-6. 由于t=x+∈[2,+∞)∪(-∞,-2],故t2+1≥5. 注意到函数f(x)=x+在[5,+∞)上是增函数,所以a2+b2的最小值为.

点评:此题的视角新颖之处在于对参变量的认识和处理,本题解法中采用主客换位,把参数看做主变元,变量看做参数,并把目标式看做动点P(a,b)到原点的距离的平方,实现了代数与几何之间的沟通与转化,实为巧妙之构思也.

基于线性规划的角度探讨向量问题

平面向量沟通了几何与代数之间的联系,一组向量基底和一个数组可表示平面中的任意向量,因此向量之间的关系,可转化为数组表示的坐标之间的关系,这就可把向量问题转化为参量问题,从而可用线性规划视角来处理.

例4 设两个向量a=(λ+2,λ2-cos2α)和b=m,+sinα,其中λ,m,α为实数. 若a=2b,则的取值范围是()

A. [-6,1] B. [4,8]

C. (-∞,1] D. [-1,6]

(2007年天津高考理科第10题)

解析:由a=2b得

λ+2=2m (1)λ2-cos2α=m+2sinα (2)

于是由(2)式可得λ2-m=cos2α+2sinα∈[-2,2],从而原问题被转化为在约束条件λ+2=2m,-2≤λ2-m≤2 下,求目标函数的取值范围问题. 作出可行域如图2所示,线段AB即为动点P(m,λ)所在的区域,不难得到A(2,2),B,-,故-6=kOB≤kOP=≤kOA=1,即有-6≤≤1.

点评:本题的常规方法是采用函数思想求解,即先根据条件等式与不等式组求出λ(或μ)的取值范围,把目标式转化为关于λ(或μ)的函数,然后利用函数思想求解,读者不妨一试.

例5设点P是ABC内一点(不包括边界),且=m+n(m,n∈R),求m2+n2-2m-2n+2的取值范围.

解析:如图3,设直线AP的延长线与AB相交于P′,由于A、P、P′与B、P′、C三点都共线,所以存在实数x,y,使得=x+(1-x),=y(0

得m=xy,n=y(1-x),m+n=y, 从而有0

点评:本题的解题入口较难,很多同学面对本题往往束手无策. 本解法首先是将点P转移到三角形的边界上,然后充分利用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引进两个参数x,y表示题目中的给定参数m,n,最后由x,y的取值范围来确定m,n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到关于m,n的不等式组,才得以凸显出m,n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从线性规划的视角看待此问题.另外,注意到题中三角形没有注明是什么类型的三角形,于是就可以将此三角形看做特殊情形来验算,结合条件向量的起点字母,我们可以把A看做坐标原点,AB,AC所在的直线看做x轴与y轴,最终可转化为同样的线性规划问题求解.

基于线性规划的角度探讨数列问题

数列问题常可归结为关于a1,an,Sn,n,d(或q)的基本量,因此数列条件常以基本量的条件来呈现,这种双参数问题的背景为线性规划思想的应用创设了有利的条件.

例6 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的和为Sn,满足S5≥10,S6≤15,求a4的最大值.

解析:设等差数列{a}的首项为a,公差为d,由S5≥10,S6≤15得a1+2d≥2,2a1+5d≤5. 它表示的区域可以如图4所示,又a4=a1+3d,所以当直线l:t=a1+3d经过A(1,0)时a4的值最大为3.

篇5

一、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实现教学方法“可接受”

从传统的教学理念出发,我们经常会看到教师们在数学课堂上独自一人滔滔不绝的场景.这样的形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教学进度与效率,但是,未免过多剥夺了学生们的参与权利,无法有效调动起学生们的思维热度,导致大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够确切深入.为此,寻找出一些让学生们“可接受”的灵活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例如,在对不等式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我将学生进行分组,请大家合作求解不等式3

为了吸引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当中来,作者在实际教学当中会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学生合作环节,为大家提供充足的自主思考空间.这种教学方法同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相比,对学生们的能力挑战显然高出不少,但却没有超出学生们的接受能力范围,值得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广泛推广.

二、积极联系生活实际,实现教学内容“可接受”

在优化高中数学教学时,除了完善教学方法之外,还要从教学内容处入手,全面促进教学效果提升.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内容设置才能够恰到好处地达到让学生“可接受”的标准呢?作者认为,将生活实际引入到理论知识呈现当中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例如,在对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我及时向课堂中引入了实际生活的元素,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某超市对某种水果的销售情况进行了一次跟踪调查,分析后发现,该种水果每天的销售量y(单位:千克)和销售价格x(单位:元/千克)之间的数量关系是y=ax-3+10(x-6)2,其中,3

学习高中数学知识,不仅要懂得理论,更要善于应用.只有完成了这两个角度的协同强化,才能说是将数学知识内化于心了,学生也才是真正掌握了属于自己的知识.积极联系生活实际,在很大程度上充实了数学教学内容,让学生们看到了高中数学的全貌,有效完善了教学规划的覆盖范围.

三、巧妙设置提问梯度,实现教学梯度“可接受”

当然,想要让学生们能够高效且准确地接受数学知识,巧妙的教学梯度设置也是至关重要的.将教学梯度控制在学生“可接受”的程度之内,便可以顺畅学生们的知识理解,显著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及效率.

例如,为了让学生们能够逐步深入地掌握数列知识,我为大家设计了这样一系列习题:已知,数列{an}是一个等差数列,它的前n项和是Sn,且a1的值为2,a3的值为6,则(1)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什么?(2)如果Sk的值是110,那么,k的值是多少?(3)若设数列1Sn 的前n项和是Tn,那么,T2013的值是多少?很明显,以上三个问题是按照由浅入深、由简至繁的顺序排列的,相互之间形成了易于被学生们所接受的梯度.当大家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时,思维便会很自然地在问题的引领之下逐步走向深入.且学生们每解答出一个问题,其中所经历的思考路径,都会成为下一个问题的解答铺垫.这种梯度设置问题的方式,不仅为学生们的深入思考搭建了阶梯,更对大家的知识探究方法形成了启发.

篇6

关键词:模糊层次分析;群组决策;经济开发区概念规划

概念规划,即发展战略规划在国外已有多种尝试。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各种战略规划已被广泛采用。新

加坡的概念规划(Concept Planning)、英国的结构规划(Structure Planning)、美国的综合规划(Comprehensive Planning)、德国的土地利用规划(Land Use Planning)、日本的地域区划(Area Division)都是战略性发展规划。但是在中国,概念规划刚刚开始,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如赵燕青、张兵、王蒙徽等,分别对概念规划做了诠释,侧重点各不同,但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是有关城市长期发展的目标和包括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战略,以及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等宏观长远问题;其二是与城市近中期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研究,包括近中期土地开发策略、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总之,关注的是城市整体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

经济开发区系统是具有复杂动力学行为的巨系统,在进行区域规划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各种各样的因子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规划本身又是一个多目标的优化决策问题,决策过程必须要考虑多种环境目标和经济目标,而这些目标之间往往具有不可公度性,所有这些都决定了进行经济开发区规划的复杂性和难度。对经济开发区概念性总体规划方案的评价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为涉及区域现存发展条件、经济结构、城镇建设、产业规划、能源战略、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现实影响和长远影响的分析,客观涉及到许多不确定、非随机性而是模糊性的因素。因此,仅凭经验和定性分析选择几个可行方案进行比选,往往很难实现多目标、多方案、多手段的综合优化,难以找到相对最优的方案,甚至选择一些较劣的方案作为优化结果。因此,应采用科学的、全面的、系统的技术评价方法来尽可能的选取最佳的方案。

对方案的评价使用较多的一种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是层析分析法(AHP),AHP是数学家Thomas L.Satty首先提出来的,目前在能源规划、交通系统设计、房地产管理等经济领域的多规则决策问题中得到广泛应用,但AHP存在递阶层析结构(评价指标体系)不尽合理、完善和权重确定主观、粗糙的缺陷,并且忽视了硬性标度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实际中为了使决策更加科学、可靠,对一个复杂系统通常有多个决策者或决策部门参与决策,这样在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专家咨询时,对同一个问题,不同专家往往给出不同的判断矩阵,为能更好的反映主观判断的模糊性,提出运用群组决策的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对经济开发区概念性总体规划方案进行评价。

一、研究方法

模糊AHP是AHP在模糊环境下的扩展形式。本文采用基于模糊数比较大小原理的模糊AHP方法进行分析。

(一)三角模糊数及其运算

设R为论域,R上的模糊数M为称为三角模糊数,如果M的隶属函数μM:R[0,1]表示为:

式中,l≤m≤μ,l和μ分别表示M支撑的下界和上界,而为μ为M的中值。一般地,三角模糊数M可记为(l,m,μ),如图1。

(二)模糊AHP的计算步骤

第一步,用三角模糊数定量表示方案间的两两比较判断。

如果方案i明显比方案j重要,可以用三角模糊数aij=(l,5,μ)表示,其中l,μ表示判断的模糊程度,当μ-l越大表示的模糊程度越高;μ-l=0表示判断是非模糊的,与一般意义下的判断标度相同。方案j与方案i的重要性比较,用三角模糊数aij-1表示,且aij-1=(1/μ,1/5,1/l)。当给出n(n-1)/2个模糊判断后,可得到三角模糊数组成的模糊判断矩阵A=(aij)nXn。

第二步,求出在给定准则下的方案排序向量。

设MjEi(j=1…m)是第i个方案关于m个目标的程度分析值,“权重和”型的模糊综合程度值:

这里r是权重。求出在给定准则下,每一个元素同所有元素比较后,综合重要程度Si和d’(Ai)经归一化处理,得非模糊值的排序向量W=(d(A1),d(A2),…d(An))。

二、项目方案评价指标

运用模糊AHP法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建立经济开发区概念性总体规划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受邀参评的十位专家通过召开专家预备会,根据方案竞赛协议要求和概念性规划的要素,本着方便打分、公平、公正原则,反复讨论确定出方案评价打分的指标体系(如图2),一级指标分为开发区发展定位及总体框架、开发总体功能布局、创新性、综合表述四个方面,二级指标分十个方面。

三、模糊AHP的评价应用

在实际使用群组决策的模糊AHP时,总是把每个决策者在同一准则下所给出的判断矩阵组合成一个矩阵。根据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群组决策的模糊AHP对经济开发区概念性总体规划方案进行评价。由图2定性指标的递阶层次结构,评价指标有4个,备选方案有3个。现有10个专家由德尔非(Delphi)法经两两比较得评价指标B1,B2,B3,B4的Fuzzy判断矩阵。在判断矩阵中允许残缺判断矩阵,即允许决策者对某些方案间的两两比较判断不表态。根据三角模糊数加法运算,求得评价指标模糊判断矩阵的平均值,如表1。

由公式(*)计算每个准则同所有其他准则相比较的综合重要程度值Si,S1=(2.847,3.556,3.845)(1/22.59,1/19.056,1/15.745)=(0.126,0.187,0.244);S2=(0.235,0.324,0.457);S3=(0.104,0.149,0.233);S4=(0.232,0.341,0.501)。由公式V(M2≥M1)=hgt(M1∩M2)=(l1-μ2)/[(m2-μ2)-(m1-l2)]得,d’(B1)=V(S1≥S2,S3,S4)=min(0.062,1,0.072)=0.062;d’(B2)=V(S2≥S1,S3,S4)=0.930;d’(B3)=V(S3≥S1,S2,S4)=0.005;d’(B4)=V(S4≥S1,S2,S3)=1.000。即得W’=(0.062,0.930,0.005,1.000)T。归一化得W=(0.031,0.466,0.003,0.501)T。

根据上述对四个评价指标权重排序的过程,可以分别求出三个备选方案相对于评价指标B1,B2,B3,B4两两比较模糊判断矩阵及相应的排序权重(见表2)。

表2直接给出了备选方案相对评价指标的权重及总得分值。根据最后总得分值知,方案一为此指标体系下的最优方案。

四、结论

经济开发区概念性总体规划方案的择优评价,依靠经验法或仅从经济的角度来优选其方案是不合理的,可能导致问题失真和决策失误。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建立的项目方案综合评价系统,则为其优选提供了一种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顾朝林,姚鑫等.概念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赵民,栾峰.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研究刍论[J].城市规划汇刊,2003(1).

3、郭怀成,邹锐,刘磊.不确定性条件下经济开发区环境规划方法与应用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1999(6).

4、Satty T L.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Mcgraw-Hill,1980.

5、Satty T L.Axiomatic foundation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J].Management science,1986(7).

6、Amacost R L.An AHP framework for prioritizing customer requirements in QFD:an industrialized housing application[J].IIE Transaction,1994(4).

7、彭灿,张新辉.模糊AHP法在AMT评价中的应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1999(12).

8、黄崇超,季亚萍,刘为正.一种基于最小二乘的群组AHP方法[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3(4).

9、赵玮,李桂莲.AHP的扩展及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97(4).

篇7

在学校大操场的两旁,一棵棵桂花树巍然挺立在那儿,在春、夏、秋、冬,谱写着一曲曲青春的赞歌。

春天,这些桂花树发出了新芽,那嫩绿的看着就让人喜欢,我们常在她下面捉迷藏,玩耍着、嬉戏着、春天她是一个刚刚吐芽的婴儿。

夏天,烈日炎炎,我们总是在她的树荫下快乐地玩耍着,她那茂盛的枝叶成了我们的遮阳伞。

秋天,她发出了那沁人心脾的桂花香。那小小的桂花经风一吹,便散发出了一种独特的香味,令人赞叹不绝。上课时,这些桂花树也站立不动,仿佛也在认真地听老师上课。下课时,我们一涌出教室,她便“释放魔力”,那桂子的香气是那么奇妙、美丽、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这种感觉是那么朦胧......

我爱这些桂花树,不是因为她的婀娜多姿,也不是因为她的清香,而是她那种不求回报的精神感动了我。

篇8

关键词:回归生活 ;走入社会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B-0038-01

新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让学生有新的体验,或者说让学生在体验中接受学习,成为新的时尚。数学课堂也一样,知识的传授过程应变得更靠近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不仅可以强化数学教学的生活性,而且能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返璞归真,其意义是非常大的。

一、精心设计,使数学回归生活

在平时的教学中,一般的小学数学教师比较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使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的作用。因此,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实施“生活数学”教育,使学生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体现数学教学的实际意义。

(一)走入社会,获得数学的具体形象

从现有的课本知识来看,有些学习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这时,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就应引导学生走入社会、留心观察。在观察中体验数学就在身边,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做过这样的实验,在学习《圆柱的认识》时,先要求学生把自己认识有关圆的东西记下来,包括家里的家具和物品,记下是什么形状、有几个面等。然后思考,并提示,如果有疑问,向家长请教。初以为学生没有多大兴趣,结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第二天上课时,不仅优秀生做好了,平时成绩一般的学生也做得很好,一组组数据,详细地记录着学生平时接触到有关圆柱物品情况。更为有趣的是这节内容的学习变得快捷有效。

可见,走入社会,把数学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或者说让数学回归生活,便可以把数学知识变得容易学习,学生的兴趣也容易调动起来。

(二)再现生活,加深数学知识印象

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场景再现,可以给学生一种具体可感的印象。这样的学习,知识的记忆牢固程度将会大大提高。因此,教学时应借助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演一演,再现数学生活画面,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学《按比例分配》时,由于学校附近是一片新规划的住宅基地,很多村民在建新房,在学新课前布置学生向建筑工人了解建房子有哪些是需要按比例分配的,还要了解如果不按比例分配会有什么后果。要求学生通过社会、媒体、查资料了解豆腐渣工程。活动中强化按比例分配的重要性既抓住了教学重点,又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很容易理解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这节课上得极其生动,还增强了学生对数学与生活具有非常紧密联系的认识。

二、将课堂内容下移,在生活中感受数学

(一)把学校的生活与数学结合起来

学校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故事,丰富多彩、颇为感人。这时,如果我们教师把这些有教育意义的、多彩的故事引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更容易、更有趣。如学校的演出、学校的比赛、学校的检查等,都与数有关,全部可以移用。如捐款,各个年级的人数和捐款活动中各班的捐款,就可以改编成学习“简单的数据整理”活生生的教材。

(二)把家庭生活与数学结合起来

家庭生活也与数学息息相关,可以说每天的生活就是数学的知识复制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家庭的每天生活,将数学知识演化成家庭生活的一些数据和素材。如在教学《负数》时,我让学生向父母了解家庭的收入和支出,使学生明白收入可以记作正数,支出记作负数。

(三)把社会生活与数学结合起来

其实,教材知识都是生活知识,只是在编写的时候,专家采用的只是某一个地点、某一个时期的事例,这个事例很可能与本地的学生脱节,并不熟悉。如教材编的是公园素材,而我们是农村学校,并没有公园,但我们可以把知识内容变成家乡的晒谷场或者小河边。我们认为,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社会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学校运动会的各种数据、学校的人数和面积等,都可以改编成有血有肉的教学素材。这样的处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这样的教学,既巩固新知识,又大大丰富了数学的内涵。

把数学教学变得更靠近生活,是实践新的课程改革精神的体现,也将大力促进数学教学改革,把学生培养成关注生活、懂得生活的人。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我们培养的人才再也不是只会解决书本难题的人,而是充满生活智慧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艺术;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238-02

前不久,受铜仁市教科所领导的邀请,我负责铜仁市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委工作,专门听取了10多节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由于行政关系,也经常被学校安排担任其他学科优质课评委,特别是经常和我校语文组成勇组长在我们住宅区的“楼顶花园”常聊课堂教学艺术,感受很深。一堂好课虽然因学科不同有诸多差别,但有一个重要的共性——好课必须重视课堂教学艺术的规划设计。

1课堂前奏艺术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那么怎样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高昂、振奋的内心状态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通过几个实例谈点体会。

精心创设情景设疑造悬导入。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求知欲望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

刚开始上课的前几分钟,是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刻,此时求知欲好奇心最为强烈,教师应抓好这一有利时机,使用恰当的设疑、激情、增趣的方法能很快把听众的心抓住,对课程的顺利推进意义重大。

2012年铜仁市首届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比赛第一名,石阡中学秦波的《IP地址及其管理》理论比较强,可操作的地方不多,学起来有点枯燥,学生不易掌握。针对这些问题,他便这样来导入:

播放一段公安机关破案的视频文件,然后提问:以上这一段视频中公安机关主要是根据什么来破案的?

生:网络地址

师:网络地址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IP地址(引入课题),它是我们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所必需掌握的基础知识,理论性非常强,很枯燥,为不让同学去死记硬背,今天我来教大家玩一个我自己开发的小游戏,只要同学们将这个游戏玩“透”了,我相信这节课的知识同学也就掌握了。

教师介绍玩法,学生开始“玩”,直接连接报错。

生:输入服务器地址。

师:刚才说要玩“透”,在玩之前首先就得明白一个问题:什么是IP地址?

……

在把握教材的同时,还应了解学情,明确学生的认知和学识水平,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在课堂上出现冷场情况。秦老师从课程认识入手,透彻的分析课程特点和指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特别是寻找合适的情景或活动亮点。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创设问题与游戏情境。这样的例子不少,我校一个物理青年教师查应波的一堂课(铜中网站有课堂实录),专门带玩具飞机让学生在课堂上“玩”,把老师“玩”得个第一名。我们如果能从心理上抓住学生,使学生具备充分而饱满的学习热情,活跃的课堂气氛就自然形成。倘若为了活动而活动,明显超出了学生的思考程度,只会使的课堂出现表面上的热闹,而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却不高,造成空有其“形”而无其“神”的结果。

用自然朴实的导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作为课堂的第一环节,导语犹如一本书的序言,一扇门的钥匙,对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提高授课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上海一位语文教学专家来我校授课,课文是坡的《定风波》,讲课前他出示一张铜仁市导游图,然后说:“昨晚在铜仁宾馆宿舍里偶尔翻看“旅游指南”才知道坡也曾经路过铜仁……”(是真是假我现在也无法考证),这种信手拈来的东西加上自己亲切自然的话语,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

我很佩服那些市场营销训练师的演讲技巧。以前铜仁有一位很有名的营销训练师,我听过他的一次演讲,其开场白是:“昨晚,我很晚才回家,在路过一处平房时,偶然听到两口子不知道为什么在争吵,只是隐隐约约的听到——我们为什么这么穷?我不想再过这种苦日子了,孩子以后怎么办…… ,听了这些话,我心理很是伤感,因为我以前也很穷……,同志们,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过穷日子!为什么不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得富有……”当然,这段开场白很可能只是演讲者杜撰的故事而已,但听起来确很像真实,演讲者巧妙的把自己放在故事中,用亲切、自然而又饱含激情的话语很快就抓住了听众的心,把大家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在他的演讲中,我不得不佩服这种“抓心艺术”。我想,如果我们在课堂上也能用这种自然朴实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情那该多好。功夫在课外,处处有智慧。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当学生的兴趣从一开始就被调动起来,那么他们整堂课都会兴奋,思维也会比较活跃,不但能够很好地配合老师讲课,还能够积极思考,把心思全部放在课堂中,积极地探索知识。

开门见山,一语中的。把最重要的信息首先传递给受众,满足受众渴望获得信息的需要。

记得很久以前我上《认识VB的代码》时,我预先设计制作了两个外观一模一样的按钮,然后让学生去单击这两个按钮,却得出了不同的输出结果。在学生为此感到好奇的时候,我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相同的按钮单击时会得到不同的输出结果呢?学生各抒己见却不得要领。这时我就直接抛出这节课的课题——《认识VB的代码》。这样既让学生提前进入情境的“预演”机制,又开门见山地亮出了主题,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魏书生说过:“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拢过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启迪,催人奋进。”我们不能小看导语设计,虽然导语只有两三句话,有时候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提问,但是如果你能在这上面花一点心思,精心设计一下,就会发现新颖的导语会发挥令人惊奇的效果。

2课堂驾驭艺术

一节课上的好坏,教学效果显著不显著,最根本的是教师要有积极的、恰当的可以使学生精力集中的引导艺术!从而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应将自己摆在组织者的角度,而不是讲说者。许多老师存在的困惑是:将课堂放手给学生,课堂就难以驾驭。而“牵”着学生,心里就是觉得塌实,虽然讲的很辛苦,还是能让自己有成功的满足感。其实,我认为真正的自主课堂,看似学生在热闹的讨论学习,实际的控制权还是在教师手里。所以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应是学习的主动者,拥有课堂的学习权,却不可以具有对课堂的控制权。

课堂教学艺术是教学艺术的集中表现,主要包括:教学组织艺术、教学语言艺术、板书艺术和教师的动姿艺术等等。

2.1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信息技术从她诞生之日起,就一直超高速地发展。信息技术进课堂,各种新技术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新课程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深化及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这就要求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我们应该不断充电,不断用新知识来武装自己,从而得心应手的驾驭课堂。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才能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才能屹立在信息技术的教学最前沿,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2巧妙设计任务,优化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围绕本课教学内容尽量多搜集一些相关资料,从而巧妙地设计教学任务,将每一个任务都设计得科学、合理,将各个知识点都巧妙的蕴含于各个任务中,将每一个模块分解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例如,参加市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的文程樟老师的《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教学设计就体现得比较充分,它是由一系列的小任务驱动实现课程进度的。他巧妙地设计了几个让学生很感兴趣的小任务:张三同学近来对英语学习很感兴趣,听老师说,听英文歌有助于英语学习,他想听一些励志的或者爱情的英文歌曲,但是他却不喜欢摇滚音乐,试一试,是否可以帮助他找到一种高效的方法?……围绕这些小任务,学生饶有兴趣地在网上搜索查找,然后分组汇报,老师进行点评归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又优化了教学过程,高质量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就充分彰显了由“个体劳动者”转变为“大教育”的合作者,有效开发利用资源的“大教育”合作观。

2.3注入快乐元素。著名哲学家尼采说:“艺术是出场者的态度,艺术,是对生命的刺激”。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天性以及发展的规律。回归生活,回归自然,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联,这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在课堂上运用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他们学以致用,这是两个非常好的突破点。也是维持课堂纪律最长久最有效的方法。我曾听过成勇老师的一节语文示范课——《归园田居》。在课堂上,他教学生演唱费翔的一首歌——《故乡的云》,“在归来吧!归来呦”的歌声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心灵回归的感受,运用音乐、朗诵、图片等手段从听觉、视觉多维度激活学生的思维,遥感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从而构建自己的生命观、价值观。整个课堂,学生既饱满激情又充满快乐。

2.4用心琢磨和恰当地应用课堂教学语言。教师在叙述信息技术概念或讲述操作方法时,一定要认真推敲语言的准确性、规范性和艺术性,否则会使学生产生疑问或误解,甚至会犯下科学性错误。例如:“存储器”不能说成“储存器”;鼠标操作中的“单击”不能说成“点击”。因为“存储器”、“单击”都是计算机中的常用术语,而“储存器”、“点击”等词语都是生活化的语言,虽然学生能够理解,但不规范。再如,“选定”和“选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但经常被混为一谈。两者的区别在于:“选定”是做标记,而“选择”则是指执行一个命令。如在 Word 中,“选定一段文字”不能说成“选择一段文字”;“选择复制命令”不能说成“选定复制命令”等。为了在短暂的一堂课中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教师的语言还要严谨、精练。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仔细、反复地推敲,词语要经过慎重的选择,力求做到中心突出、条理分明,具有鲜明的逻辑结构。讲授时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言简意赅;要能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吐词要清晰,读句应分明等。

另外,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感情充沛、富有激励性和感染力,并结合自己的眼神、手势和嗓音等体态语言滋润学生的心田,感染学生的情绪,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寓理于情,情理相融”。教师慷慨陈词,会激起学生的感情波澜。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语言最能开启人的智慧,但要做到生动有度、活泼有格,避免为追求生动形象而流于庸俗、低级;精练、简洁、明快、干净利落富于节奏的语言,能给学生以较强的刺激,从而起到明显的教学艺术效果。

2.5掌握“应激”的艺术。应激即指教师对课堂始料未及的偶发事件的处理。 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学《管理计算机中的文件》这一课时,刚开始导入新课,有些学生就不耐烦了,“老师,我知道这节课讲什么了。”我反问“是吗?我问问你,讲什么?”“这节课不就是讲文件或文件夹的复制、移动、删除!”“老师,这节课让我们自由学习吧。”这时我没有粗暴地责备学生,而是想到: “这部分内容有的学生掌握了,有的没有学过(绝大多数学校学生信息素养参差不齐),不妨让学过的学生当小老师。”于是我说“虽然有的同学已经会本课的内容了,但是,还有部分同学没有学过,我们就请会的同学给大家讲讲如何管理计算机中的文件好吗?”那个嚷得声音最大的学生被我请上教师机。他有模有样地学着老师平时上课的样子,一边操作一边解说,其他同学都聚精会神地听他讲课,课堂安静极了。讲解完,我大声说“讲得真好!”同学们热烈地鼓起了掌。我留意到他选取对象的时候都是相邻的文件,于是我提了个问题:“要对不相邻的几个文件或文件夹进行操作,如何选取呢?”同学们开始翻阅书本,讨论交流,他们的学习热情很高,教学效果很好。面对“意外”,冷静分析,“顺水推舟”,鼓励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能够在出现的“意外”中保护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能力。 教师必须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进行灵活调适,注重生成策略的运用,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从而让“预设”与“生成”演绎出精彩课堂。

为了保持教学的流畅性,要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在设计作品时先进行思考和计划,例如主题、结构、方法等。若非必要,尽量少用课件,用真实的软件环境配合适当的板书进行教学。遇到学生机器故障时,若短时间无法修好,应果断让他(她)跟别的同学合作,以免浪费时间。

对课堂始料未及的偶发事件常用的处理方法有:

①冷处理:即教师对学生的恶作剧等偶发事件,可先采取冷落的方式,然后充分发挥自己的发散、换元、转向的教育机智进行处理;

②温处理:即教师对于因为自己疏忽、不慎而造成的不利影响,如小黑板掉落、扳书别字、发音错误等所引起的学生哄笑、骚动等,应态度温和地承认失误,并顺其自然地过渡到原教学进程的轨道上来。

③热处理:即教师对一些偶发事件,乘热打铁,或正面教育或严肃批评。但要注意不要为此花费太多时间,以免影响课堂教学的进行。在对个别学生进行严肃批评时,要防止“顶牛”现象发生。

及时、巧妙、灵活地处理教学中事先未意料到的偶发事件。是教师一切创造中最复杂的创造之一,是一切教学智慧和机智的艺术结晶。它限时、限地、限情境地要求撞击教师创造性灵感的火花。这不仅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艺术修养,还要具备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3课堂结束艺术

课堂教学不仅要求开始引人入胜,而且也要求结尾更为精彩,余味无穷,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回忆,激起对下一次教学的强烈渴望。

例如,我在讲授完《图像的获取与加工》第一课时后总结到:“今天我们学的图像的简单合成是有缺陷的,很多同学也发现了图像中的人物是通过选框工具选定的区域,不能单独选取人物本身,即沿着其轮廓选取图像,影响了图像的融合性和和谐自然感。那么,有没有其他工具来帮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呢?这个就是我将在下节课给同学介绍的PhotoShop的抠像技术,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去尝试一下其操作。”通过这样的质疑收尾处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想马上实践探究的迫切需要,为下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结课的的常用方法有:

①总结法:即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把整个课主要内容加以概括归纳,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起到帮助学生整理思维,加深理解,巩固知识的作用。(常用方法)

②发散法:即把教学过程得出的结论、命题、定律等进一步进行发散性思考,以拓宽知识的覆盖面和适用面,并加深对已讲知识的掌握。(如一题多解、一法多用)

③假想法:指对课文作各种假想,让学生依据假想推断另外的结局,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可使学生的学习意犹未尽,余想不断)

④回味法:即在一堂课结束时,注意增添浓郁的色彩、艺术的含蓄,使学生感到“言已尽而意无穷”,课后引起咀嚼回味,展开丰富的想象。

结课的艺术表现方法远不止上述四种。

结束的最佳方法是在一节课的末尾,将问题的论点、要点等简明地交待给学生,使学生能掌握问题的实质。它的过程大体分为:简单回忆提示要点巩固应用拓展延伸四个阶段。

总之,上出“具有课堂教学艺术的课”,实属不易,让自己上的课都能,哪怕是绝大多数的课能够称得上“具有课堂教学艺术的课”更为难得。而正是在这样一个不懈追求的过程中,才有了我们的专业成长,也才能够真正享受到课堂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参考文献

[1]王跃进:从有法与无法谈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课程教育研究》[J],2012.2.

[2] 黄新辉: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评价,《中国教育信息化》[J],2007.8.

篇10

一、学校基本情况

特殊教育学校由原结子乡政府改建而成,于2020年11月筹划启动,于2021年7月建成,属公办学校事业单位编制,2021年9月正式招生办学。学校占地面积亩,建筑面积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学校有教学楼二幢51间房屋,可容纳75名学生,有篮球场,学生康复活动室、电脑室室,绘画室、舞蹈室等部室,具备了办学的条件。

学校服务于智障学生,现有小学班1个,共14名学生,有在校教职工12人,其中专任教师8人,工勤人员4人。整个教师队伍具有正确的教育观、残儿观、发展观;能做孩子的忠实朋友、做家长信赖的教育伙伴;具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学校专任教师缺少。目前学校无特殊教育专业的专任教师,还缺少有各种特长的教师,包括专业的美术教师、音乐教师、体育教师、康复训练教师、校医等。由于专业教师的缺少,导致兼课现象非常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硬件设施不完备。由于新校初办,各项设施设备还在逐步完善中。内部设施不完善。体育运动场地太小,教室数目如今只能满足两至三年的招生需求。若需进一步发展特殊教育,在校内已无法实施。

二、学校办学理念及办学宗旨

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以爱为源、生存教育,特点育人。

具体阐释以下:“以人为本”即学校所有活动都要本着尊重差异,满足要求,让每一个学生取得最大发展的理念,不管是德育工作还是教学工作、后勤工作等,各部分、各条线要构成共鸣。“以爱为源”即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源头,也只有有了爱,才能确保一切活动的正常开展,才能增进学生最大的发展。“生存教育”即学校要重视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要尽可能从进步学生生活能力动身来组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以增进学生自立生活、融进社会。“特点育人”即以生存教育为特点,重视学生劳技、工艺美术能力的培养,努力帮助学生把我一项特点技能,为将来自食其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办学宗旨:自立生活、适应社会、回归主流。

简单阐释以下:“自立生活”指把握自我服务技能,生活能自理。“适应社会”指能像正常人一样融进社会,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回归主流”指能像正常人一样找到一份工作,参与建设家乡的活动。

三、学校发展目标

1、提高教学质量,加大对特殊教育的研究,特殊教育教学形成系统的模式,有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外出学习、同伴互助等形式,逐步摸索一套符合本校校情的师训方案,铸造一支具有敬业精神和现代教育理念、业务过硬的师资队伍。

3、细化学校内部管理,提供管理水平。从物的管理到人的管理,做到各尽其能、各司其职。逐步完善学校的制度建设,努力实现制度束缚人,制度增进人,制度早就人的新局面。

4、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让特教教师在工作中有幸福感。

5、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校园内建设有学校特点的各个文化板块,努力营建一个整洁文明又显现学校个性的育人环境。

6、三年内努力完成市特殊教育学校中的优秀学校。

三、具体措施

2022年

1.完成校园文化、绿化、功能室布置等基础建设。

2.实施各类规章制度并编辑成册,建立健全党支部、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等群团组织。

3.启动“五心两情”师德教育活动,树立师德模范。制定并实施校本研修计划、教师培养计划,建立教师、学生成长档案,开展学生个案研究。

4.构建基础课程、康复课程、技能课程、德育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形成大德育主题模式。

5.开齐开足各类课程的同时,做好绘画、手工、舞蹈等兴趣小组教学模式,积极拓展职业教育。

6.“走出去”,加大对外交流渠道,派遣教师外出学习,与各地优秀的特校建立交流机制。

7.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2023年

1.注重康复训练课程。派遣专业教师外出至康复机构学习。

2.优化基础设施。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设备的投进,增加电子白板、语言康复装备等。

3.全体教师掌握语言训练、听力筛查基本技能。

4.确定校歌。

5.丰富德育活动。德育活动主题化、成系列,反复抓、抓反复,让活动深入学生心田,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进步素养。

6.开展课题研究。定期召开课题例会,举行课题沙龙活动,努力营建科研氛围。

7.专业培训。利用各种资源,积极为教师提供各类培训,包括口语、手势语等等。

2024年

1.积极申报和创建市级特殊教育学校中的优秀学校。

2.培养校级教学新秀 2人,市级教学新秀1人、教学能手1人,青年教师大学本科学历达到100%。

3.编写《特教三年》教师成长录。

4.建设信息化平台。加强校园网建设,进步数字化校园水平,建成惠及师生和家长的公共教育智能化服务体系;建立教育资源共享系统。

四、工作保障

1.物资保障。争取县委县政府、科教体局和残联的关心与支持,在资金和人力上确保学校发展过程当中的需求,把我校建成一所活力校园、现代化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