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小池范文

时间:2023-04-09 16:31: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杨万里小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012年8月12日,唐山市维景酒楼,一场热闹非凡的婚礼

>> 央视主持人辞职寻父:“孝心大篷车”穿行10万公里 “孝心大篷车”跨越7省20万公里, 央视主持人狂奔20万里 寻父的旗帜猎猎生风 浙江信息大篷车驶进万家企业 澳柯玛大篷车 幸福“大篷车” 习题大篷车 父亲的大篷车 送“大篷车”上路 魔术大篷车① 魔术大篷车② 魔术大篷车(7) 魔术大篷车 大篷车彩绘艺术 央视主持人干得不爽就辞职 “文化大篷车”“出炉”记 开在云贵的大篷车 名师大篷车来了 央视主持人王凯:我的生活里有越野也充满茶香 搭上“大篷车”奔富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医学 > 央视主持人辞职寻父:“孝心大篷车”穿行10万公里 央视主持人辞职寻父:“孝心大篷车”穿行10万公里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文刀")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团聚前夕慈父走失,央视主持人心碎了

2012年8月12日,唐山市维景酒楼,一场热闹非凡的婚礼正在举行。宾朋们都对新郎孙昊霖的励志故事赞叹不已:曾经,他只是唐山市歌舞团的一名普通员工,凭借勤奋和聪颖的天资,先后推出《不想说太多》《走好自己的路》等个人专辑,受到歌迷们的热捧。2006年,孙昊霖破釜沉舟进京发展,经过数年积累后一鸣惊人:2012年,他勇夺央视《星光大道》月冠军,随后进入央视“军事・农业”频道,担任《美丽中国乡村行》栏目主持人。孙昊霖的女友于乐游是一家家具公司的职员,两人相恋4年,感情甚笃。

孙昊霖和于乐游结婚的这一天,也是父亲孙国轩最激动的一天。老人半夜里就爬起来染黑一头白发,将胡须刮得干干净净,再换上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服。一对新人在台上笑靥如花,孙国轩在台下也乐得合不拢嘴。

婚后第三天,孙昊霖和于乐游要返回北京。他想让父亲和自己一起到北京去生活。父亲却摇了摇头:“现在还不是时候。等你在北京买了房,有了孩子,爸就过去帮你们带孩子。”孙昊霖早有计划,3年内买房。在北京这个灯火辉煌的城市安家,他比父亲更为迫切。

不料,幸福的日子只维持了短短不足3个月。

2012年11月9日,孙昊霖刚走出央视演播大厅,就接到大姐打来的电话:“快回来,咱爸突发脑溢血,在医院抢救!”孙昊霖的五脏六腑仿佛一下子被掏空了,一个踉跄跌坐在地上。孙昊霖连夜赶回唐山,从大姐那里了解到父亲发病的经过:天气转冷,父亲准备买煤在家烧暖气过冬。本来打一个电话煤场就能将蜂窝煤送到家,可他为了节省120块钱的运费,硬是自己踩着三轮车往返5趟往家里运煤。父亲运最后一趟煤时,突发脑梗死。在唐山市人民医院的病床上,父亲面色惨白,身上插了6根管子,已陷入昏迷……孙昊霖握住父亲干枯而冰凉的手泪流满面。

父亲一生坎坷,因为家里穷,38岁才结婚。母亲曾有过一次婚姻,带着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嫁过来,婚后第一年便生下了孙昊霖。在孙昊霖童年的记忆里,虽然家境贫困,但一家人过得平静和睦。孙昊霖10岁那年,母亲因心肌梗死去世。之后,父亲欲再婚,但少不更事的孙昊霖坚决阻止,直到他20岁考入唐山市歌舞团,父亲才重组家庭。不料,2009年,继母意外溺水身亡。父亲十分悲伤,每天早晨7点就去公园拉二胡,一边拉一边落泪。这些年,孙昊霖对自己曾经的自私十分痛悔。本以为来日方长可以尽孝,岂料厄运又一次降临到父亲头上。

第二天,父亲终于苏醒过来。老人睁开眼,第一句话竟是:“你和乐游工作那么忙,我给你们添累赘了。”孙昊霖失声痛哭:“爸,等您病好了跟我们去北京吧!我再也不把您一个人扔下了!”

几天后一个周末的早晨,孙昊霖从医院食堂买回早餐,孙国轩突然愣愣地望着他,带着几分怯意地问:“你是?”孙昊霖傻了:“爸,您怎么了?”父亲忽然挣扎着起身,要往外走:“这是什么地方?我怎么在这里?”孙昊霖立即摁床头的呼叫铃。主治医生赶过来一问,孙国轩又叫出了孙昊霖的名字,并对头天晚上两人的聊天内容也记得一清二楚。孙昊霖一头雾水。医生解释说:“这种情况属于典型的小脑萎缩,是脑梗死后遗症造成的。”孙昊霖看着微微佝偻、暮气沉沉的父亲,心如刀绞,更担心发生不测,他决定尽快将父亲带到北京继续治疗。

2012年11月20日,孙国轩的病情得到控制,孙昊霖为父亲办理了出院手续,将他托付给大姐照顾后,火速返回北京,将租住的单间换成一套两居室,并收拾利落。正当他动身准备回唐山时,大姐忽然打来电话:“咱爸上午去超市买东西到现在还没回来,附近都找遍了!”

手持火车票正站在楼下打车的孙昊霖,瞬间如跌入冰窖。这时看到一辆空出租车被人拦下,孙昊霖大脑一片空白,飞奔过去将乘客拽出来后对司机喊:“北京西!北京西!”司机和乘客都被吓呆了。孙昊霖号啕大哭:“快!我爸不见了!”出租车风驰电掣般向火车站驶去,孙昊霖疯狂地打电话给唐山所有的亲戚…… 从央视辞职寻父,有种孝心叫义无反顾

当晚,孙昊霖的二姐和两个哥哥也相继赶回家。他们召集30多位亲友,明确分工:兄妹5人分别带领一个小组,在周边20公里范围内搜寻。孙昊霖连夜印了500份寻人启事,在社区、公园、街道、火车站、汽车站张贴……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孙昊霖无力地靠在路边的栏杆上,他第一次感到人生像幻觉一样。他不停地鼓励自己,也许下一刻,父亲就会在晨曦中出现,笑吟吟地看着他……

来不及合眼,孙昊霖又逐一找到父亲的老同事询问,向在公园里经常听父亲拉二胡的老头老太太们打听。一位扫马路的大姐告诉他,11月28日上午,她看见孙国轩骑车往519国道方向去了。

孙昊霖一个激灵,立即带领几位亲友沿着国道两侧的餐厅、旅店、超市等一路寻找。每一份希望都激动人心,但又都在极度期待中破灭。3天后,哥哥姐姐带领的搜寻小组失望地返回唐山。几天几夜没吃饭的孙昊霖也有气无力地回到家中。墙上,还挂着那把陪伴父亲20多年的二胡;桌上,还搁着父亲的老花镜和吃剩下的半个苹果;父亲的刮胡刀、毛巾、皮鞋等都摆放在原处……世界仿佛一切依旧,但最重要的那个人却不见了。

孙昊霖到当地派出所报警后,又在唐山电视台了寻人启事。等待数日,孙昊霖仍没有得到父亲的任何消息。在众人的劝说下,12月4日,他黯然返回北京。白天,孙昊霖要打起精神主持节目;晚上,他靠在床上暗自落泪。台里有严格规定,主持人在工作期间不得携带手机。孙昊霖曾视这份工作为生命,如今他却顾不了这么多,将手机调成振动,哪怕正在做直播,也随时准备接听电话。

父亲的走失几乎摧毁了孙昊霖的全部生活。他噩梦连连,不是梦见父亲溺水,就是梦见父亲遭遇车祸。每次,孙昊霖遽然从噩梦中惊醒,再也无法入睡。

2013年2月9日黎明,孙昊霖又一次从噩梦中惊醒。他将目光投向窗外,只见天空中正飘着朵朵雪花,整个世界安静得像梦一样。此刻,他清晰地记得小时候和父亲一起睡觉时的情景。那天也下雪了,父亲把他的脚捂在怀里,一个一个数他的脚趾头:“大拇哥,二拇弟,中三娘,四小弟……”父亲,这个在孙昊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现在在哪里?天这么冷,父亲离家时连棉衣棉鞋都没有穿,他现在冷吗?孙昊霖披衣起床,眼里含着泪水写了一首歌《爸爸你去哪儿了》:“老爸你去哪啦/你可知道儿子在牵挂/老爸你去哪啦/儿永远等你回家/10岁那年妈妈走了/留下我和我的老爸/老爸虽没啥文化/却含辛茹苦将我养大……”同时,一个念头也在孙昊霖的心中油然而生:放下一切,去寻找父亲!

2013年春节过后,孙昊霖向大姐宣布:“我准备辞职找咱爸。”哥哥姐姐坚决反对:“你从一名北漂歌手走到今天容易吗?虽然咱爸不见了,但我们还是得让生活越来越好啊!”可不论他们怎么劝说,都无法动摇孙昊霖的决心。正当孙昊霖犹豫着以何种方式将计划告诉妻子时,于乐游已从大姐那里得知了消息。3月6日,孙昊霖下班回到家,妻子劈头就问:“大姐说的都是真的吗?”孙昊霖不吱声。于乐游一下子火了:“你还想要宝宝,到时候拿什么养孩子?你不仅要对你爸负责,也得对我负责啊!”孙昊霖轻轻抱住妻子说:“我们来日方长……”于乐游挣脱他的手,沉着脸到厨房做饭去了。

挣扎了两日,孙昊霖还是瞒着妻子向领导递交了辞呈。他知道,这对妻子而言显然不公平。然而,如果他不做出这样的选择,在今后的人生中,他的灵魂将如何得到安宁?好在妻子后来理解了他的孝心,含泪表示支持他去寻找父亲!

2013年5月,孙昊霖花3万元到北京市丰台区二手车市场淘回一辆金杯车。他将后排座椅拆掉,加装了一个折叠沙发,打开就是一张小双人床;一个塑料箱用来放衣服、被褥及生活用品。他还在车身两侧,用蓝色不干胶张贴着“寻父大篷车”5个大字。5月16日,夫妇俩驾驶“寻父大篷车”从北京出发,踏上了悲壮的寻父征程。 “寻父大篷车”走天涯,10万公里孝心找回父亲

夫妻俩设计的路线为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等7省。他们寻找的第一站,是与唐山交界的廊坊市。到达廊坊,孙昊霖与于乐游分头行动:他到当地公安机关和社会救助站备案、求助,调取走失流浪人员的视频资料;于乐游去车站、市场、公园等地张贴寻人启事……夜里,两人相拥挤在车里的小沙发床上。

“冷吗?”孙昊霖心疼地问。妻子往他怀里拱了拱:“想到你这么重情义,如果我丢了也会这么找,就不冷了。”孙昊霖紧拥妻子,既难过又欣慰。但让孙昊霖没想到的是,几天后,于乐游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到附近的社区诊所一检查,竟然怀孕了!近一个月来,小两口饿了啃冷面包,渴了喝矿泉水,孙昊霖想到这些就羞愧难当。他揽住妻子单薄的双肩,眼里一下子蒙了一层泪。于乐游反而劝他:“继续找吧,你一个人在外面,我也不放心。”

寻父继续。在廊坊没有发现父亲的足迹,孙昊霖夫妇转而赶往与唐山毗邻的沧州市。两地相距160公里,途中遇到每一个村庄,他们都下车张贴寻人启事,向村民描述父亲的体貌特征,打听老人的下落。

2013年7月4日,孙昊霖夫妇在沧州市泊头镇派出所调阅2012年12月26日的监控录像。当一个模糊的身影在画面中出现时,孙昊霖失声叫了出来,那不是父亲吗?!上午9点至11点之间的视频中,孙昊霖隐约看到父亲沿着泊头中学门口的马路往东走。他的心脏几乎跳出了胸膛!可监控范围有限,父亲的身影在视频中只短短停留了5秒钟。虽不知父亲此后的行踪,但孙昊霖坚信父亲还活着!夫妻俩跑出派出所,又开始疯狂寻找。遗憾的是,整整半个月,两人找遍了沧州市的每个角落,也没有发现父亲的踪影。

沧州与山东交界,也许父亲已经离开河北到了山东。孙昊霖决定临时改变路线,放弃到秦皇岛、衡水等地的寻找,直奔山东。

两天后,“寻父大篷车”行驶至山东省德州市。一位卖西瓜的大爷告诉孙昊霖,滨德高速公路立交桥下有个拾荒老人,已在那里住两个月了。孙昊霖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拾荒老人,远远望去,他的身高和体形与父亲的确有几分相似,但并不是他父亲。孙昊霖默默将200块钱放在老人身边,怅然离去……

在颠沛流离中,4个月过去了,夫妻俩出门时带的3万元钱花得精光。未来的路,要寻父、要养子,孙昊霖不得不沿途在酒吧和夜总会靠唱歌挣钱。

11月上旬,夫妇俩来到山东省泰安市。傍晚在翻越莲花山时,车子爆胎坏在了半山腰,夫妇俩在车里困了大半宿。当时于乐游包里只有一个苹果,两人都又累又饿,于乐游咬一口又让丈夫啃一口。夫妇俩就靠一个小小的苹果,与饥饿、寒冷抗衡。不知道什么时候,妻子在孙昊霖怀里睡着了。他长叹一口气,看车窗外繁星点点,它们像婴儿的眼睛一样清澈、纯净、无辜,就那么望着他,孙昊霖的心悲凉地疼。

转眼大半年过去了,寻父之旅每天都在进行,却毫无结果。孙昊霖的经济更加窘迫了。于乐游和孙昊霖商量:“昊霖,再过几个月孩子就要出生了,你不能完全将事业丢在一边。”孙昊霖感到十分惭愧。2013年12月,孙昊霖听说北京有场演出活动能挣5000多元钱,就赶了过去。演出完毕,他又第一时间赶来与妻子会合……2014年1月,孙昊霖参加央视大型娱乐节目《黄金100秒》比赛,一举夺得冠军。

2014年2月28日,夫妇俩到达河南省新乡市。孙昊霖下车去集贸市场张贴寻人启事,于乐游在驾驶室等丈夫。中午时分,于乐游腹部忽然一阵剧痛,宝宝要降生了!她挣扎着给孙昊霖打了个电话。孙昊霖赶紧跑回来,驾车将于乐游送往当地医院。颠簸中,于乐游感到撕心裂肺的剧痛,儿子在车上出生了!一个星期后,孙昊霖将妻儿送回北京,请岳母帮忙照顾。6月,他依依不舍地告别妻儿,再次返回河南寻父。

2015年3月,孙昊霖开着他的“寻父大篷车”,赶赴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他接到当地一个养蜂人的电话,称那里有位老人很像他的父亲。3月17日,孙昊霖到达武乡县后,第一时间与养蜂人取得联系。他被带到一户农舍前,紧张地看着门被敲开,希望那一瞬间奇迹发生。

这时,一位老人出现在门背后的阴影里。孙昊霖的眼睛适应了一会儿光线,忽然身体发直,失声痛哭:“爸――”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父亲!然而父亲愣愣地看着孙昊霖,已经不认识他了。一阵哭诉之后,孙昊霖被请进家门。原来,收留孙国轩的是一位名叫王玉庭的孤寡老人,与孙国轩同龄。2014年10月28日,他在山上放羊,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浪老人在地里挖红薯,和着泥巴就往嘴里塞,心生怜悯,将他收留在家中。

孙昊霖从兜里掏出两万元钱一定要留给王玉庭,但对方坚决不收。孙昊霖双膝跪地,向老人磕了个头说:“以后,您也是我的亲人!”

篇2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仲夏》唐·樊旬。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3、《孟夏》唐·贾龠。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4、《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4、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5、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6、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7、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8、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李白《妾薄命》

篇4

这首诗写了初夏河塘的动人情景。在幽静的小池边,细细的泉水从泉眼出默默的流出来,好像泉眼在爱惜他们,不愿多流一点似的,绿树倒映在水中,似乎他喜欢这晴天柔和的风光。鲜嫩的荷叶刚钻出水面,才露出一个尖尖的角,就有一只蜻蜓立在它的头上。

《小池》是宋朝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细腻地描写了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2、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宋曾几《三衢道中》

3、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5、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6、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郭熙《山川训》

7、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韩愈《送刘师服》

8、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9、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

10、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11、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人疑白楼赏,地似竹林禅。对户池光乱,交轩岩翠连。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唐陈子昂《夏日游晖上人房》

12、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王僧儒《侍宴》

1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1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15、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16、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17、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唐高骈《山亭夏日》

18、达即匡邦退即耕,是非何足挠平生。终期道向希夷得,未省心因宠辱惊。峰转暂无当户影,雉飞时有隔林声。十年惟悟吟诗句,待得中原欲铸兵。唐崔涂《夏日书怀寄道友》

19、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20、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陆游《幽居初夏》

2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2、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虞世南《蝉》

23、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宋杨万里《初夏睡起》

2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25、纷纷红紫己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陆游《初夏绝句》

26、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白居易《宴散》

2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28、晴日暖风吹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纪事》

29、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30、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句隹]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唐王维《渭川田家》

31、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32、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杨万里《夏夜追凉》

33、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乾后,归飞体更轻。唐李商隐《晚晴》

34、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苏轼《浣溪沙》

35、侯家大道傍,蝉噪树苍苍。开锁洞门远,卷帘官舍凉。栏围红药盛,架引绿萝长。永日一欹枕,故山云水乡。唐杜牧《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

3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37、昨日青春去,晚峰尚含妍。虽留有馀态,脉脉防忧煎。幽人惜时节,对此感流年。唐鲍溶《首夏》

篇6

1、默写古诗《石灰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1)我国古代有句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孔子对学与思的思考。北京小升初

(2)优秀的古诗词是我们丰富的文化营养,我们要用心品味。诵读于谦《石灰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感受到诗人的高尚情操;读着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让我感受到她强烈的爱国之情。

3、补充诗句,填写出处、作者,并选择正确答案。

①________________,不及汪伦送我情。

出自_______,作者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

②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

出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代诗人_________。

③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

出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出自________,作者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其中_____(写序号)是表达友情的;____(写序号)是表达思乡之情的。

4、古诗默写

(1)( ),一叫千门万户开。(《画鸡》唐李贺)

(2)春种一粒粟,( )。(《悯农》唐李绅)

(3)( ),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清高鼎)

(4)牧童骑黄牛,( )。(《所见》清袁枚)

(5)( ),树阴照水爱晴柔。(《小池》宋杨万里)

5、古诗默写

(1)远芳侵古道,(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2)( ),树头花落未成阴。(《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3)窗含西岭千秋雪,( )。(《绝句》唐杜甫)

(4)( ),笼盖四野。(《敕勒歌》北朝民歌)

(5)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6、古诗词填空:

1,黄河远上白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2,_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刘禹锡《浪淘沙》)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昌龄《出塞》)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_________________,雨雪霏霏。(诗经《采薇》)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6,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_________________,两三点雨山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7,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白朴《天净沙·秋》)

8,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__________。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元日》)

9,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_________________。(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0,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诗》)

【参考答案】

1、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 (1)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

3、 ①桃花潭水深千尺《赠汪伦》唐李白

②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③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④莫愁前路无知己《别董大》唐高适

①③④/②

4、答案:(1)生平不敢轻言语

(2)秋收万颗子

(3)儿童散学归来早

(4)歌声振林樾

(5)泉眼无声惜细流

5、答案:

(1)晴翠接荒城

(2)篱落疏疏一径深

(3)门泊东吴万里船

(4)天似穹庐

(5)夜深篱落一灯明

6、 1,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

2,九曲回肠万里沙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今我来思

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6,清风半夜鸣蝉七八个星天外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7,孤村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8,春风送暖入屠苏总把新桃换旧符

篇7

夏天来了

甘肃省靖煤公司二中小学部二(3)班 杨淇

春姑娘挥挥手, 走了。夏哥哥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夏天是迷人的。田野里,凉凉的风儿吹绿了水稻田,水稻叶子笑了,说:“夏天真好。”小河里,小虾在跳舞,鱼儿在比赛吹泡泡,小鸭子乐得呷呷叫。

夏天是多彩的。荷花塘里,小鹅在听鹅妈妈讲故事,青蛙在唱歌,真是一场别有风趣的大聚会呀!我想起了杨万里的那一首《小池》诗: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阳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一朵朵荷花在湖面上开放,好像都在炫耀自己,还有些说:“看我美不美。“

篇8

关键词:南宋;江西诗派;杨万里;诚斋体;自然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2)03?0227?04

惯常谈到唐音、宋调,往往指出这两种诗歌审美范式对自然与人文世界的表现各有偏重。宋代从西昆体开始的“资书为诗”发展到江西诗派的“闭门觅句”,正如严羽所言,“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成为宋调的典型特征。南宋诗人的创作大多属江西派,杨万里却以“活法”独辟蹊径、自成一体——“诚斋体”。论者皆称其创作走出书斋、师法自然,是南宋诗风转变的关键。不过,诚斋体的创作并非简单地将视角、诗笔从书本转向大自然,回归唐诗审美范式,而是承继唐诗渊源、在江西派基础上的一种创新,“诚斋体”诗的“自然”特质至少包括三个层次的涵义。

一、写眼前景、身边事,注意力从

内心转向外界自然

概括地讲,以江西诗派为代表的宋调偏重对人文意象、主观世界的关注和涵咏,正如李彭所言“以彼有限景,写我无穷心”(《次九弟游云居韵兼简郑禹功博士》),对外界自然的依赖降低;江西派的创作由天分转向学力,由直寻转向补假,由缘情转向尚意,诗中大量用典,增添了渊雅风味;而所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的意象转换与语言锻造,更表现出高层次的文化内涵与审美需求。宋调打破并改变了唐诗情景交融、主客平衡的审美范式。到了南宋中期,风会始有转变,以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为代表的中兴

大诗人在创作中将目光重新投向自然,创作成绩最为特出的就是杨万里。杨万里曾称赞友人“四诗赠我尽新奇,万象从君听指麾”(《和段季承左藏惠四绝句》之四),“中原万象听驱使,总随诗句归行李”(《跋丘宗卿侍郎见赠北诗一轴》),自己更以自然为诗材,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对于帮助杨万里写出“诚斋体”的“活法”,钱钟书的解释是:“努力要跟事物——主要是自然界——重新建立嫡亲母子的骨肉关系,要恢复耳目观感的天真状态。”[1](255)《荆溪集》492首诗中,写景咏物之作占六分之五。在杨万里现存的4200余首诗中,写江山风月美景、日常生活情趣的也是绝大多数。“三月风光一岁无,杏花欲过李花初。柳丝自为春风舞,竹尾如何也学渠”(《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园诗》),渲染出明媚绚烂、喧哗闹热的春潮涌动;“旋裁蜀锦展吴霞,低低挂在秋山半。须臾红锦作翠纱,机头织出暮归鸦”(《夜宿东渚放歌三首》之三),活画出山水间云彩与暮气的飘忽不定,光影变幻;“春迹无痕可得寻,不将诗眼看春心。莺边杨柳鸥边草,一日春来一日深”(《过杨二渡》),春来无声,诗人却从渐深的柳枝与草色间发现了它的踪影。“芙蕖落片自成船,吹泊高荷伞柄边。泊了又离离又泊,看它走遍水中天”(《泉石轩初秋乘凉小荷池上》),莲瓣飘落,风凉水清,是秋天来了。正所谓“报答江山唯有诗”,置身自然的诗人只是敏锐体察、细腻描画,却不在物象中寄寓深意。杨万里在《送郭才举序》中说:“人之聪明有不用,无不达也。……用而精,精而达,物何坚而不攻,理何幽

收稿日期:2012?01?04;修回日期:2012?03?1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士阶层分化与南宋文学生态之新变”资助项目(11BZW051)

作者简介:熊海英(1972?),女,湖北武汉人,文学博士,江汉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宋代文学.

而不穷哉?”又如《观化》所云“须把乖张眼,偷窥造化工”,“只愁失天巧,不悔得诗穷”,诗人所做的就是以其“聪明”去体察、以其妙笔去表现,不遗漏造化的精巧微妙,令“天亦不能逃于人”。[2]卷82

诚斋诗中的色彩描写,更能鲜明体现出诗人诗笔对自然界的偏爱。大自然本是五彩缤纷,呈现在杨诗中,颜色也同样丰富。如“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早春》);“一路东皇新晒染,桑黄麦绿小枫青”(《寒食前一日行部过牛首山七首》之六);“霜红半江金罂子,雪白一川荞麦花”(《秋晓出郊二绝句》其一);“草色染来蓝样翠,桃花洗得肉般红”(《明发海智寺遇雨》二首之一),诗例不胜枚举,故陈衍评杨万里诗“体物浏亮”。[3](125)从杨诗中浓烈明朗、丰富真实的色彩就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注意力已经从内心转移到客观世界。唐宋诗史上运用颜色词特点比较突出的诗人有李商隐、李贺、姜夔等,一经比较就可明显看出李商隐等人对颜色的表现具有高度选择性。李贺好用高浓度、冷色调的颜色词,尤其是红、碧、黑,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又以之形容鬼火、恨血一类意象,形成对其郁结幽深心境的象征;李商隐则喜用青、白、金等中间色类,这有助于暗示其情感的朦胧迷惘、暧昧温柔;姜夔诗词中的颜色也是冷调,但单纯明净,且常用以形容莲、梅、雪、月等意象,喻示其摆落俗世的高洁性情。这些诗人笔下的颜色多非外物的真实色彩,而是诗人想象中的颜色,它有助于渲染情调氛围,构成从属于诗人主观意念的诗境。反观杨万里诗中的色彩,显然更接近自然界和生活的真实;且亦不象一般文人那样偏好清雅色调,而是如农村年画一样热闹有力,呈现一种直接胎息于自然的原生态的美。

二、重视性灵本真在诗歌创作中的

保持与表现

杨万里不但以诗歌生动逼真地再现客观自然,其创作亦体现其性灵的天真自然。论诗者往往以杨万里比拟李白,如刘克庄云“放翁学力也似杜甫,诚斋天分也似太白”。[4](43)袁枚谓诚斋诗:“天才清妙,绝类太白,瑕瑜不掩,正是此公真处。”[5](272)吕留良在《宋诗钞?诚斋诗钞》中表达了一致的观点。其实杨万里与李白的诗歌风格并不相似,相似处其实是诗人的性灵天分在诗歌创作中的保持与表现。

论诗者皆道“诚斋体”诗有奇趣,“奇”在何处?其实就是思出常格,对自然外界、物我关系有特殊的观察角度与认识理解,在诗歌中突出表现为想象奇特、比拟新颖,赋予自然万物以生命、情感。传统诗歌中当然也有不少这类主客、物我之间互动交融的表现。如杨万里《宿小沙溪》其二云:“诸峰知我厌泥行,卷尽痴云放嫩晴。不分竹梢含宿雨,时将残点滴寒声。”而苏轼《新城道中》云:“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也许正是杨诗范本。杨万里《过西山》“一年两踏西山路,西山笑人应解语:‘胸中百斛珠墨尘,雨卷珠帘无半句’!殷勤买酒谢西山:‘惭愧山光开我颜!鬓丝浑为催科白,尘埃满胸独遑惜’”,与辛弃疾《贺新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同一机杼。杨万里写月亮:“屋角忽生明,山月到庭户。似怜幽独人,浑夜约清晤。我吟月解听,月转我亦步。何必更读书,且与月联句。”(《感秋》)而李白早已写过:“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

诗人与自然万象发生情感共鸣,彼此交心、会心、知心。他感受到落木的幽怨,“举头视嘉木,向人惨无姿。渠乃怀秋悲,瑟瑟声怨之”(《感秋》);与山宾主相得,“我行山忻随,我住山乐伴”,“有酒唤山饮,有簌分山馔”(《轿中看山》);杨柳依依,为惜别情,“柳线绊船知不住,却叫飞絮送侬行”(《舟过望亭三首》);梅花幽独,恨少知音,“山路婷婷小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多情也恨无人赏,故遣低枝拂面来(《明发房溪》)”;《彦通叔祖约游云水寺二首》(其二)云“风亦恐吾愁寺远,殷勤隔雨送钟声”,《同君俞季永步至普济寺晚泛西湖以归得绝句》(其一)又云“湖山有意留侬款,约束疏钟未要声”,一殷勤、一约束,足见山水风月皆有情思。与传统诗歌中的诗人移情于物不同,杨万里笔下的山水云月、花草树木不光有情感,更有自己活泼、独特的灵性,能与诗人互动,产生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和沟通:“欲借微凉问万松,万松自诉热无风”(《中元日早起》);“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暮热游荷池上》);它们那样调皮,竟然与诗人谑戏,“溪边小立苦待月,月知人意偏迟出。归来闭门闷不看,忽然飞上千峰端”(《钓雪舟中霜夜望月》);“两朵三枝梅正新,不疏不密最欢人。花枝夹路嗔人过,径脱老夫头上巾”(《至后与履常探梅东园》);它们也有嫉妒之情,争胜之心,“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小雨》);“岭下看山似波涛,见人上岭旋争豪。一登一陡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这些诗歌皆令读者忍俊不禁。再如《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其一:“才近中秋月已清,鸦青幕挂一团冰。忽然觉得今宵月,元不粘天独自行。”写玲珑冰月,怀抱幽独,悄然独行。《过五里径》云:“野水奔来不小停,知渠何事太忙生。也无一个人催促,自爱争先落涧声。”写溪水伶伶俐俐,争先自爱。“鹭鸶已饱浑无事,独立朝阳理雪衣”(《壕上书事》);“小蜂得计欺侬睡,偷饮晴窗砚滴干”(《南溪山居秋日睡起》);“却是蜘蛛遭积雨,经纶家计趁新晴”(《蛛网》),在诗人眼中笔下,鹭鸶闲雅,小蜂狡黠,蜘蛛勤于家计,各具性情,无不活灵活现。杨万里诗中不仅有物我互动,更写出万物间的情意交融。如“着尽工夫是化工,不关春雨更春风。已拼腻粉涂双蝶,更费雌黄滴一蜂”(《春兴》),春装点万物,即使是细小如蜂须蝶翅,亦是一样的精心着意。如“自觉玉容微婉软,急将翠掌护婵娟”(《宿新丰坊咏瓶中牡丹因怀故园》);“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池》);“青山自负无尘色,尽日殷勤照碧溪”(《玉山道中》);“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暄”(《桂源铺绝句》),……诗例甚多,毋庸赘举。

传统诗歌常用移情手法,如“数峰无语立斜阳”,或者“泪眼问花花不语”“红萼无言耿相忆”等等,物与人同情,实即是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强加于客体,就像月亮接受太阳的投射而发光,故诗中物象多是默默承受、无语旁观的状态。反观“诚斋体”诗中客观物象情态之活跃、丰富,则说明其创作并非简单的“移情”,仅从比喻、拟人等修辞层面来分析也是远远不够的。儒家认为“人者,天地之心也”(《礼记?礼运》),杨万里在《庸言》中进一步提出“观吾心,见天地;观天地,见吾心”,[2]卷九四孟子说“大人不失其赤子之心”,杨万里认为这个“赤子之心”是有喜怒、有哀乐,能“觉万物之痛痒”“爱及乎万物”的。[2]卷九二诗人遂与万物为友,泯灭大小、主客之界限。赤子之心本不知贵贱,天性亦无分雅俗,诗人用一颗初心去体悟,发童心之所感,言童心之所欲言,与万物嬉戏相亲。诗歌是艺术,从艺术形成的角度来看,艺术创造与赤子的游戏本质相通,都是为了一种乐趣。而从诗歌创作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来看,王国维曾言:“诗人心中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6](15)杨万里《应斋杂著序》则称:“古今百家,景物万象,皆不能役我而役于我。”[2]卷八三似乎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然而对于充满生命活力,保持性灵之真的他来说,自身的生命律动与万物相通,其实就并没有轻视与重视之分别,刘过称杨万里“达人胸次元无翳,芥子须弥我独知”(《投诚斋》其六),可谓的当。造化之秘与心匠之运,在诗中沆瀣融合,无分彼此,再现大自然的同时也表现了其性灵的本真。

三、表达方式的返璞归真

诗歌发展到宋代,传统古典诗歌已经变得语言精粹、句雅味醇,一些书面词汇渐渐定型,一些意象已经积淀了有明确所指的涵蕴,甚至因为被反复沿用而显得陈腐,不能给读者新鲜的感受。而学诗之人饱读名言佳句之后,作诗最易“搜猎奇书、穿穴异闻”,如与人决战而利器在身,不能不倚助,结果遂如钱钟书所言,诗人渐对自然失去了直接接触的亲密和新鲜感,失去了自己的视角。[1](256)“诚斋体”则直如王国维所言,“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6](13)杨万里说“平生刺头钻故纸,晚知此道无多子”(《题唐德明建一斋》),说“春花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读张文潜诗》),彻底摒弃前作成法、惯用成语及传统意象固有内涵,用性灵之本真去感受,用自己独有的语言和方式去表达对自然的直接印象,描画和传递出各种未经人道和难以言传的新鲜情景与趣味。

如梅花傲雪凌霜,是士大夫喜爱的人文意象。杜甫写白梅,有“雪树原同色”(《江梅》)的佳句,王安石对红梅有“北人初不识,浑作杏花看”(《红梅》)的感叹,吕本中描写腊梅则云“学得汉宫妆,偷传半额黄”(《腊梅》)。杨万里《蜡梅》云:“江梅珍重雪衣赏,薄相红梅学杏装。渠独小参黄面老,额间艳艳发金光。”诗歌采用对比衬托之法,让江梅、红梅、蜡梅在同一画面里绽放,信手将杜、王、吕的诗境纳入己诗,却不沿袭咏叹梅花高洁品格的传统立意,而是切实写出眼前腊梅的勃勃生气、光彩照人。再如描写月亮,古来名篇佳句极多,月亮意象中已经积淀了丰富的人文意涵。杨万里也很喜欢写月亮,如《初九夜月二首》其一:“珍重姮娥住广寒,不餐火食不餐烟。秋空拾得一团饼,随手如何失半边”;其二:“也知月姊是天姝,天上人间绝世无。雾刷云撩何不可,却须插一水精梳”;《舟中买双鳜鱼》云:“江神挈月作团扇,一夜挥风卷波面”;《携酒夜饯罗季周》云:“淡月轻云相映着,浅黄帕子裹金盆”。月亮在杨万里诗中,有时是仙子的灯笼,有时是江神的团扇,或是素娥头上的水晶梳,抑或是望舒所驾冰车的轮子被冻凝了,等等。形容月亮的这些意象都来自日常生活而非典籍,虽然感觉有点凡俗,读者不一定喜欢,但无疑会产生审美经验上的新鲜感。杨万里将“梅”、“月”等传统意象上沉淀附着的人文内涵全然撇去,纯粹以自己的语言和方式来描绘,等于是自愿放弃武器,赤手空拳去生擒活捉。清人翁方纲评其为诗“敢作敢为”,“颐指气使,似乎无不如意”,[7](1437)固然意在贬斥,想必也感受到杨万里具备普通人不及的胆气力量。钱钟书说杨万里善于以“创辟”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耳目观感,[1](254)如果了解古典诗歌传统的力量有多强大,就能了解身为宋人的杨万里做到这一点是多么了不起。

在“诚斋体”诗中,大批传统意象固有的涵义、固定的感彩被尽行剥除,而赋予当下最真切、最朴实的感受,得到新鲜的内涵。如他写雨落林中,“雨入竹林浑不见,只来叶尾作真珠”(《二月一日雨寒》);写清晨的日光,“金篦落地拾不得,却是穿窗晓日痕”(《晓起》)”;写闷热蒸人,“也无半点爽风吹,坐轿分明是甑炊”(《午热》)。同是描写“早行”,温庭筠云:“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清冷静谧,写景如画;杨万里则道:“雾外江山看不真,只凭鸡犬认前村。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庚子正月五日晓过大皋渡》)机杼虽一而写景令读者如身临其境,鸡鸣狗吠增添俗世的热闹,青鞋踏霜又何等粗朴有力,诗人真正走出书斋,走进自然、走进生活方能如此形容。又如描写烟光山色,陆游云“山光染黛朝如湿,川气熔银暮不收”(《杂题》),杨万里则道“暮山如淡更如浓,烟拂山前一两重。山背更将霞万匹,生红锦帐裹青峰”(《晚登连天观望越台山》)。一为氤氲弥漫之境,淡雅脱俗;一为红青映照,艳丽夺目,二者正有水墨画卷与活色真香之别。再以吟咏花卉的诗歌为例,一般文人诗客注目的对象往往是名花幽草、国色天香,如牡丹、白莲或是瘦菊、幽兰,“邀勒东风不早开,众芳飘后上楼台。数苞仙艳火中出,一片异香天上来”(唐李山甫《牡丹》),其高贵脱俗如彼;“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诗人的态度珍重赏爱如此。杨万里却道“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明发西馆晨炊蔼冈四首》其一),诗中多是山花野芳,粗枝大叶。如“东扶西倒”的野荼蘼,“金黄铜绿两争妍”的野菊荒苔(《戏笔》),“素罗笠顶碧罗檐,晚卸蓝裳着茜衫”的牵牛花(《牵牛花》),“花似鹿葱还耐久,叶如芍药不多深”的山丹花(《山丹花》),又或是鸡冠花、映山红等等,而诗人“绕遍岩花恣意看”(《昨日访子上不遇裴回庭砌观木

樨而归再以七言乞数枝》),亦是向未见于诗中的姿态。传统诗歌中文人墨客对自我的表现具有共性,大多是情怀高逸、风度闲雅,或非狂即傲,落拓不羁。杨万里也具有豁达无羁束的气质,他“仰看青天不看人,醉里哪知眼青白”(《赠都下写真叶德明》),自谓亦是一狂客谪仙,但在“诚斋体”诗中,文人士大夫的固有形象亦被颠覆,是“汉宫威仪既不入贵人样,灞桥风雪又不见诗人相”。如《梅花下遇小雨》云:“仰头欲折一枝斜,自插白鬓明乌纱。傍人劝我不用许,道我满头都是花。”插满头,正好衬托文人的疏狂;花片落满头而不自知,还忙着簪花的诚斋则象刘姥姥一样惹人忍俊不禁。《晒衣》诗中“亭午晒衣晡折衣,柳箱布袱自携归”,学富五车、居官朝廷的老爷也亲自料理生活琐事,呈现出赤足老奴的形象。可见在自我的表现方面,杨万里也不沿袭传统手法——注重表现士大夫身份特有的高雅脱俗气质,反而笔触朴质地写出真实家庭生活中日常的自我形象。总而言之,在“诚斋体”诗中,随处可见被赋予了新鲜内涵的传统意象,它一方面扰乱了读者早已形成的固定感觉和印象,但又给人亲近、切肤的感受,大大增强了诗歌表现现实世界的明晰度。

参考文献:

[1] 钱钟书. 宋诗选注[M]. 北京: 三联书店, 2002.

[2] 杨万里. 诚斋集[M]. 四部丛刊本.

[3] 陈衍. 宋诗精华录[M]. 南昌: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4.

[4] 刘克庄. 后村诗话[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3.

[5] 袁枚. 随园诗话[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6] 王国维. 人间词话[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7] 翁方纲. 石洲诗话[M]. 郭绍虞: 清诗话续编.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A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Na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engzhai Style poems

XIONG Haiying

(School of Humanities, Jiang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56, China)

篇9

淘渊明的《桃花源记》,千百年来一直成为人们的憧憬,甚至连我这顽童读完它,也有一种寻梦的冲动——去桃花源游览一番,寻找古人的诗情源头。

夜深人静,辗转难眠,口中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渐渐的,不知不觉的,我便来到了梦幻世界——世外桃源。

春天,各种花赶趟似的开放,争奇斗艳,连新翻的泥土也散发出清香,喜鹊在树上欢蹦乱跳,李太白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若与这风景搭配,那可算是天衣无逢无可挑剔,

盛夏,荷花破土而出,亭立水中,可谓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愧是“水中仙子”,杨万里的《小池》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不知不觉地徜徉在荷花的境界里,心中纤尘不染。青润的莲叶托出水面,层层叠叠,一望无际,与天相吻,荷花静坐在莲叶之中,微风拂来,荷香满袖,阳光灿烂的早晨,你会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心旷神怡。

深秋,秋叶陪着秋风飞舞在空中,即使黄叶满山,也少不了的点缀。田里满是金色的稻谷,可谓金色之秋,农民伯伯用汗水灌溉出来的果实,能不丰硕吗?

篇10

什么是高效?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达成学习目标,亦即学会他们应该学会且能够学会的知识,就是高效。怎么才能高效?去除无效的环节,就是高效。

看一个案例: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小池》教学实录节选。(江平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32页)

(略)

3.再读,读通读顺诗句。

(1)听课文录音。

师:这首描写初夏小池的诗写得很美,我们怎样来读好它呢?先来听听课文录音。

(2)自由朗读。

师:我们也来读一读吧!学学录音的语气、停顿,自己读一读。

(3)指名读或背。

师:她哪些地方读得好,不足的地方又在哪儿?谁愿意将它指出来?

(4)小组互相朗读。

(同桌两人互相读。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并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同桌之间把每句诗读通顺;在四人小组里读,读给同学听听,互相纠正,共同进步,把每句诗读通顺。)

(5)检查朗读情况。

(指名读,小组赛读,全班齐读。)

(略)

《小池》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绝句。节选的这段教学实录是第三个环节,这个环节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把这首诗读通顺地背下来,其中的听录音、自由朗读、指名读背这三个小环节是必需的,(4)(5)两个小环节似乎没有什么意义。

环节(3)指名读背这个环节中,除了读、背之外,又加上了让学生对读进行评价的内容:“她哪些地方读得好,不足的地方又在哪儿?谁愿意将它指出来?”这也是没必要的。朗读,让学生模仿录音或老师读就可以了,学生朗读有不好的地方,教师纠正或示范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让学生进行分析评价。因为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小孩,根本没有对朗读的理性认识,怎么能够对朗读做出正确的分析评价?我在听课中见到太多这样的场面:所谓评价,只不过是乱说一气而已。甲学生读完,乙学生评价,说哪里哪里读得不好,老师让乙学生再读一读,结果读得还不如甲的。那么,这个环节是不是无效的?是不是在白白地浪费时间浪费师生的生命?

环节(3)已经进行指名读、背了,环节(4)小组互相读,(5)检查朗读情况是不是都是画蛇添足?

环节(4)在安排小组即同桌互相读时,还要求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把每句诗都读通顺。已经过了背的环节了,还要借助拼音读准汉字?还要求把每句诗都读通顺?是不是程序颠倒了?还要求学生说出怎样记住生字的。记住就是记住了,这有什么好说的?一年级的小学生,你还指望他们能够运用记忆大师的记忆技巧?